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APEC2023 彙整 - 第2页 共4页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联合国

俄入侵烏635天:俄連續兩夜對基輔發動無人機攻擊,澤倫斯基撤換指揮官,面對俄羅斯與哈瑪斯挑戰 拜登:美國不會退縮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資料照片:2023年10月14日,烏克蘭陸戰隊員在赫爾松附近前線渡過第聶伯河。(美聯社照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20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635天。

2023年11月20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俄羅斯連續兩夜對基輔發動無人機攻擊

基輔軍事管理當局表示,俄羅斯星期日(11月19日)凌晨再次對烏克蘭首都發動幾波無人機襲擊行動,這也是俄軍在停頓幾個星期之後,連續第二夜對基輔實施無人機襲擊。

「敵人的無人機從不同方向向基輔發動了好幾波攻擊,而且無人機在襲擊途中還不停地變換速度,」基輔軍事管理當局負責人謝爾蓋·波普科(Serhiy Popko)在社媒電報上貼文說。

「這也是為什麼首都幾次響起防空警報的原因,」路透社引述他的話說。

雖然波普科根據初步報告稱,無人機襲擊沒有造成「重大損失」或人員傷亡,但彭博社在​​報道中說,基輔地區數目不詳的「基礎設施目標」因無人機襲擊而受損。

烏克蘭防空部隊表示,俄軍從與烏克蘭接壤的俄羅斯南部庫爾斯克地區向基輔發射了20架伊朗制「見證者」自殺式無人機,但是其中15架被烏克蘭防空部隊擊落。

俄軍在對基輔連續兩夜發動無人機攻擊的同時,還於星期五夜間和星期六凌晨對烏克蘭南部和東部基礎設施發動了無人機襲擊,導致烏克蘭南部扎波羅熱和敖德薩等地的能源基礎設施受損,成千上萬戶人家的供電被切斷。

烏克蘭DTEK能源公司在電報上貼文稱,在敖德薩地區的電網遭到破壞之後,約有2000用戶的供電也被切斷。烏克蘭能源部也在臉書貼文說,俄軍無人機攻擊還破壞了當地一座油庫。能源部表示,在扎波羅熱地區,星期六在遭到俄軍砲擊之後,63個居民點供電中斷,而在東部的頓涅茨克地區,俄軍砲擊導致將近21000用戶無電可用。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週四表示,烏克蘭預計俄羅斯在進入冬季之際會加強對烏克蘭能源目標的攻擊,不過基輔已經比一年前有更好的準備。

「我們越接近冬天,俄羅斯就越會嘗試加強攻擊力度,」澤連斯基說。

去年同期也是在接近冬天之時,俄軍使用數百枚飛彈和數百架無人機對烏克蘭的民用基礎設施實施了歷時數月的空襲和砲擊,攻擊目標包括醫院、學校、居民樓以及能源設施。在烏克蘭最寒冷的季節,數百萬人遭遇停電、停暖和停水。由於國家電網當時數次被擊中當機,首都基輔以及其他地區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分區、分時停電。

彭博社通報說,烏克蘭能源公司去年冬天曾經耗資數百萬美元,修理供電系統,其中包括發電機、輸電裝置以及其他設備。

路透社報道說,俄軍在暫停52天之後,本月稍早恢復了對基輔的空襲。烏克蘭官員週六表示,俄軍向基輔發射的無人機全部在基輔以及週邊地區的上空被擊落,但是其他無人機襲擊卻導致烏克蘭部分地區的基礎設施受損。

 

澤倫斯基撤換指揮官 要求烏軍迅速改變行動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19日要求烏克蘭軍隊迅速改變行動;同時宣布已撤換醫療部隊指揮官。

據《路透》報導,澤倫斯基19日與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會面後,宣布了上述消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已進入第20個月,人們對烏軍在東部和南部戰線的反攻速度多有質疑。

澤倫斯基說:「與國防部長烏梅洛夫的會議上,已確認了優先事項。時間已所剩無幾,需要針對即將發生的變化,迅速採取行動。」

澤倫斯基表示,他已撤換了原醫療服務司令部司令官奧斯塔申科(Tetiana Ostashchenko),「任務非常明確,正如輿論所關注的,特別是針對戰地醫務人員,我們需要為我們的士兵提供嶄新水平的醫療支援」。

奧斯塔申科的職務將由基輔軍事臨床中心負責人卡茲米丘克(Anatoliy Kazmirchuk)接替。

澤倫斯基指出,醫療支援包含諸多問題,如更好的止血帶、數位化紀錄與暢通的溝通管道;烏梅洛夫則承認,通訊應用程式Telegram已產生轉變,並將數位化、「戰術醫療」和軍人輪換,列為首要任務。

烏克蘭軍方報告指出,該國在奪回東部和南部被佔領地區上,取得了進展;上週也稱部隊成功控制了赫松州(Kherson)南部第聶伯羅河(Dnipro River)東側地區。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茲尼(Valery Zaluzhny)在本月發表的1篇文章中表示,戰爭正進入新的消耗階段,烏克蘭急需更先進的科技,與俄羅斯軍隊抗衡。

儘管澤倫斯基一再表示,反攻取得進展需要時間,但堅持否認戰爭陷入僵局;並持續呼籲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夥伴維持軍援力道。

吉爾金今宣布競選總統 望擾亂克宮「假選舉」計畫

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者吉爾金表示將競選俄羅斯總統,儘管知道勝選者已內定。(路透資料照)

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者、頓巴斯俄民兵前指揮官吉爾金(Igor Girkin)曾因「極端主義」遭到拘捕,今(19)日他公開表示將競選俄羅斯總統,儘管知道3月分的總統大選結果是內定的。

據《路透》報導,吉爾金在通訊軟體Telegram發表聲明,表示想競選總統。他認為雖然應該不會被允許參加,但是希望透過這樣的動作來凝聚愛國的力量以擾亂克里姆林宮「事先內定勝選者」的「假選舉」計畫。吉爾金說:「這是我們團結起來面對外部和內部威脅的機會」。

吉爾金是前俄國聯邦安全局(FSB)官員、親俄分子中的激進派,曾任「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他曾多次公開批評俄羅斯的戰略與作戰錯誤,並對總統普廷感到很不滿。

吉爾金在聲明中說:「我完全理解,在俄羅斯目前的局勢下,競選總統就像是跟一群耍老千的人打牌一樣」。他也表示,自己會成為比普廷更好的總統。

國際反應:

面對俄羅斯與哈瑪斯挑戰 拜登:美國不會退縮

拜登強調,面對俄國總統普廷與哈瑪斯挑戰,美國不會退縮。(法新社)

美國總統拜登18日投書《華盛頓郵報》,強調美國不會在俄羅斯總統普廷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挑戰下退縮。在美、以針對接管加薩問題分歧加深的背景下,拜登維持上個月初以來的立場呼籲暫時休戰,強調和平共存的「兩國方案」,並認為以哈爭結束後,最終應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接管加薩走廊與約旦河西岸地區。

拜登在文中寫道:「如果我們拒絕今天的挑戰,會面臨衝突擴大的風險,決策成本也只會有增無減。俄羅斯和哈瑪斯試圖透過破壞地區穩定來消滅鄰國的民主,我們不能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拜登認為,美國堅持支持烏克蘭是對本國安全的投資,因為此舉能預防未來更大規模的衝突。他強調,美國正團結盟友和合作夥伴,共同對抗侵略者,朝著更光明、更和平的未來邁進。

拜登強調,不能讓加薩再次淪為恐怖組織的溫床,他指出,只要「哈瑪斯堅持其毀滅性的意識形態,中東就難以實現和平。」

拜登主張,戰後由巴勒斯坦當局治理加薩,並呼籲國際社會籌備重建工作和制定加薩民眾的安全臨時安排。他說,「在我們爭取和平的過程中,加薩和西岸應在單一治理架構下重新統一,並最終由重整後的巴勒斯坦權力機構負責領導,因為我們都在努力實現兩國方案。」

拜登透過這篇文章,說明以哈戰爭結束後美國對加薩走廊的期望。他重申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但強調,以國「不得強迫巴勒斯坦人離開加薩,不得重新佔領加薩,不得圍困或封鎖(加薩),不得縮減(加薩與西岸)固有領土。」

拜登還稱,美國準備對攻擊約旦河西岸平民的「極端分子」實施簽證禁令。他說,「我一直向以色列領導人強調,針對約旦河西岸巴人的極端主義暴力行為必須停止,施暴者也必須被追究責任。」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先前表示,以色列將在戰後「無限期」負責維護加薩走廊的「全面安全」。

另據《華爾街日報》19日報導,在以哈戰爭之後,西方和阿拉伯領導人都希望以某種形式的巴勒斯坦政府管理加薩地區,但他們對該由由誰組成管理加薩的機構,存有歧見。其中一個共識是,目前運作並管理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並不適合這項工作,但也沒有容易的替代方案。

報導中說,華盛頓、耶路撒冷和中東其他地方的討論集中在改革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或在以色列結束對哈瑪斯的軍事行動之前,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联合国

俄入侵烏634天:烏克蘭海軍陸戰隊強渡第聶伯河,稱突破俄軍這項關鍵戰略防線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烏軍在赫爾松地區布陣佯攻。 資料照片 © AP – Alex Babenko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19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634天。

2023年11月19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軍:戰爭期間已在黑海摧毀15艘俄國軍艦

烏軍:戰爭期間已在黑海摧毀15艘俄國軍艦

烏克蘭軍方今天表示,自俄羅斯全面入侵以來,烏軍發起的軍事行動已在黑海摧毀共15艘俄羅斯海軍船艦,另使12艘俄國艦艇受損。

路透社報導,烏軍已加強對黑海和克里米亞(Crimea)的攻擊。據報導,基輔當局今年秋天對克里米亞和周遭的戰艦發動一連串攻勢,包含一艘大型登陸艦和一艘潛艦都受到攻擊。俄羅斯2014年併吞屬於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

烏克蘭海軍發言人普萊頓恰克(Dmytro Pletenchuk)在電視評論中表示:「你可以數一數那些已無法正常運作的(船艦)。共有15艘被摧毀,另有12艘受損。雖然這些並非都是無人機的功勞,但它們也的確造成不少船艦損傷。」

普萊頓恰克形容烏克蘭為「新型海戰的推動者」,烏國已迫使俄國將其海軍部隊移至基輔當局更難到達的陣地。

普萊頓恰克說,由於必須將船艦重新部署到港口諾沃羅西斯克(Novorossiysk)和土普塞(Tuapse),俄國還面臨著後勤問題。這兩個港口都位於黑海東側、克里米亞東南部,且離烏國更遠。

路透社無法獨立證實這項消息。俄國通常不會承認軍事資產受損,只會稱其擊退大部分的烏克蘭攻擊。

烏軍表示,它們在黑海展開的行動包括攻擊位於塞凡堡(Sevastopol)的黑海艦隊(Black Sea Fleet)總部,以及襲擊位於克赤(Kerch)的造船廠,使得一艘尚未加入艦隊的船艦受損。

俄媒稱普京預計將參與周三G20視像峰會

俄羅斯國營電視台報道,總統普京星期三預計將參與二十國集團視像峰會,但未有交代細節。報道說,若果屬實,將會是普京與西方國家領導人很長時間以來,首次出席同一場活動。

俄烏戰事爆發以來,普京與西方國家關係緊張,加上國際刑事法院今年3月針對普京發出逮捕令,指控他在烏克蘭的佔領區,非法將兒童驅逐出烏克蘭,以及非法將烏克蘭兒童轉移到俄羅斯,普京外訪的行程不多,先後缺席去年及今年9月分別由印尼及印度舉辦的G20會議,改派外長拉夫羅夫出席。

印度當局較早前表示,總理莫迪將主持今次視像峰會,以推進9月峰會的重要成果。

俄軍夜間大規模無人機攻擊 烏克蘭基礎設施受損

烏克蘭軍方今天表示,俄羅斯軍隊於夜間發動大規模無人機攻擊,襲擊烏克蘭南部和北部的基礎設施。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空軍指出,從俄羅斯境內出動的38架伊朗製「見證者」(Shahed)無人機,烏克蘭防空部隊擊落其中29架。

烏克蘭空軍透過聲明表示,這波襲擊烏國許多地區的無人機攻勢,從昨天晚間8時持續到今天凌晨4時。

烏克蘭南部軍區司令部在通訊應用程式Telegram發布聲明說道,南部的敖德薩州(Odesa)一座能源基礎設施被擊中、一棟行政大樓遇襲受損,還有一位平民受傷。

軍方還提到,接壤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烏克蘭北部切爾尼戈夫州(Chernihiv),當地有兩座基礎設施建築在夜間襲擊中受損。

烏克蘭官員指出,俄軍無人機也鎖定首都基輔,但所有朝基輔飛去的無人機都在接近時被擊落。

國際反應:

俄羅斯昨夜今晨無人機濫轟烏克蘭
烏克蘭指控俄羅斯至周日凌晨連續第二晚對烏克蘭發動了數波無人機襲擊。俄羅斯在止歇短暫數周後又加大了對烏克蘭首都的無人機轟炸襲擊的力度。

烏克蘭基輔軍事管理局局長謝爾希·波普科報告:“俄羅斯的無人機分多組出動,從不同方向對基輔發起一波又一波的攻擊,同時不斷改變沿途的移動方向。”他解釋稱,“這就是為什麼首都昨夜今晨多次發布空襲警報的原因。”

烏克蘭空軍表示,烏克蘭防空系統在基輔、波爾塔瓦和切爾卡瑟地區上空摧毀了俄羅斯發射的 20 架 Shahed 神風特攻隊無人機中的 15 架。

波普科早些時候表示,目前還沒有關於“嚴重損壞”或人員傷亡的初步報告。他報告稱,近 10 架俄羅斯無人機在基輔及其郊區上空被擊落。

烏克蘭切爾卡瑟州州長伊霍爾·塔布列茨(Ihor Taburets)在電報群 Telegram 上報告,遭擊毀的無人機碎片損壞了五棟房屋。基輔地區州長魯斯蘭·克拉夫琴科報告,該地區的一處基礎設施遭到無人機破壞。

俄羅斯於 2022 年 10 月開始對烏克蘭的能源、軍事和交通基礎設施進行打擊,此前六個月,莫斯科軍隊未能佔領基輔並撤退至烏克蘭東部和南部。

去年冬天,俄羅斯用數百枚導彈和無人機襲擊烏克蘭,導致數百萬人在一年中最冷的幾個月里斷電、供暖和斷水。但在夏季俄軍緩解了襲擊。

據法新社說,暫停52天後,莫斯科本月恢復對基輔空襲。烏克蘭官員周六表示,所有發往基輔的俄羅斯無人機均被摧毀,但其中一些無人機擊中了烏克蘭其他地方的基礎設施。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其他官員警告稱,俄羅斯將在冬季到來時恢復對烏克蘭民用基礎設施的大規模轟炸。

分析:

烏軍拱敵有突破 稱拿下第聶伯河左岸8公里縱深陣地

烏克蘭軍隊周日表示,已將俄羅斯軍隊佔領的第聶伯河左岸的陣地擊退最遠為8公里外。烏克蘭經過數月令人失望的反攻後報告的第一個軍事捷報數據。法新社說,如果這一戰果得到證實,這將是烏克蘭軍隊幾個月來對俄羅斯最大規模的戰場勝利。

作者:小山

克蘭軍隊陸軍發言人娜塔莉亞·古梅尼奧克 (Natalia Goumeniouk) 告訴烏克蘭電視台:“初步數字從 3 公里到 8 公里不等,具體還取決於左岸的戰鬥情況、地理與地形。”

該發言人詳細描述稱:“敵人繼續向右岸發動炮火射擊”,並估計該地區的俄羅斯士兵人數為“數萬人”。

法新社說,不過,納塔利婭·古梅尼烏克沒有表明烏克蘭軍隊是否完全控制了赫爾松地區(南部)的這一地區,也沒有表明俄羅斯軍隊是否是在基輔軍隊的攻擊下撤軍。

去年六月,烏克蘭在西方盟國支持下發起的期待已久的戰略反沒有取得什麼進展,烏克蘭軍隊僅奪回了南部和東部的少數幾個村莊。

烏克蘭在反攻中取得的最後一次重大勝利是八月奪回紮波羅熱南部地區的羅布泰內村。

烏克蘭希望這次重新出征能夠突破俄羅斯防線,解放被俄羅斯軍隊佔領的地區。面對俄羅斯的火力和堅固的防線,烏克蘭軍隊並沒有顯示重要成功。

烏克蘭軍隊開始在第聶伯河左岸縱深部署陣地,這樣烏軍可以在南部發起更大規模的進攻。 但為此,烏克蘭必須成功地在這個難以進入的沙地和沼澤地區部署大量人員、車輛和重武器裝備。

法新社說無法證實或否認交戰各方的說法。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中國民間看拜習會

兵馬俑摟抱自由女神-

中國官媒央視18日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舊金山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30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後,乘專機返回北京。對拜習會等習近平參與的活動,中國官方媒體從頭到尾的報道都很熱,但大陸民間反應則相對冷靜。

自拜習會前一周起,中國大小官媒密集發表文章調轉風向,從大半年來的持續“批美”轉而“友美”,不斷強調中美傳統友誼與改善中美關係的重要。在“拜習會”登場時,央視幾乎即時全程追蹤會議的進度,連習近平“即將抵達會場”、“抵達會場”也發出快訊。會後,新華社發布的“拜習會”通稿不但被各大小官媒轉發,甚至連一些中央機構及地方政府的官網也轉載;其他官媒也立刻跟進,推出正面評價的評論文章及專家訪談,宛如美中關係就將撥雲見日。

“拜習會”前夕,一張“兵馬俑摟抱自由女神”的合成畫像,在中國網路迅速流傳,且湧現許多搞笑、嘲諷意味十足的留言。其中多數直覺認為,這是中美關係和緩的象徵,如果要是在今年上半年,這幅圖案的創作者恐怕早就被肉搜出來網暴了。

鑒於“拜習會”前官媒對美風向大轉彎,有人找出先前中國官媒貶損美國的“全球第一政治甩鍋國”、“全球第一防疫失敗國”等“八個全球第一”的圖案,與最近的友美言論作對照。但今天有網友赫然發現,這幅美國“八個全球第一”的圖案,在新浪微博上已經無法顯示。

對於“拜習會”,儘管官媒大舉造勢,但多數中國民眾反而抱持着冷眼旁觀的態度,反而是關注一些細節,比如:拜登好奇觀看習近平的紅旗座車、兩人並肩在莊園中漫步時是否有翻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側臉盯著正發言的拜登,以及習近平在晚宴中獲贈NBA勇士隊球衣等畫面,受到的討論反而比會議的內容要多。

舊金山“拜習會”落幕,中國官媒成篇累牘給予正面評價,中國民間則多半抱持冷眼旁觀態度,也認為美中關係確應改善,但雙方隨時可能“說翻臉就翻臉”。美中關係已呈結構性轉變,要想回到從前幾無可能。如今兩人見面,頂多是讓中美關係緩和一下,後續發展還要邊走邊看,不見得有官媒說得那麼樂觀。

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联合国

俄入侵烏633天:烏克蘭海軍陸戰隊強渡第聶伯河 突破敵人防線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英國外交大臣卡麥隆(右)16日抵達烏克蘭,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進行會談。(路透)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18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633天。

2023年11月18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俄烏戰爭爆發近2年仍見不到盡頭,如今就連烏克蘭也開始出現「逃兵潮」,《BBC》調查後發現自戰爭爆發以來已有近2萬名男子逃離烏克蘭以避免被徵召入伍,其中甚至有游河、趁夜逃出境的情形,基輔當局更證實另外還有超過2.1萬人在逃跑過程中被烏克蘭當局逮捕。

據悉,烏克蘭的徵召中僅排除有健康問題、有照顧責任以及有3名以上孩子的男性,不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今年8月譴責該國軍事醫療委員會的「腐敗」,並表示這造成免徵召的人數增加10倍之多。

俄羅斯明年3月將舉辦總統大選,現任總統 普京 至今未表態是否要參選,但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最近在接受俄國媒體訪問時表示,希望普廷可以連任總統。

烏克蘭海軍陸戰隊強渡第聶伯河 突破敵人防線

烏克蘭海軍陸戰隊星期五(11月17日)表示,該部官兵不僅突破了俄軍在赫爾松州南部第聶伯河上的防線,突入第聶伯河東岸,並且已經在東岸建立多個橋頭堡。烏軍在激烈的戰鬥中重創俄軍,導致其近3500人傷亡,並摧毀了俄軍數十個彈藥庫、數十輛坦克、裝甲車和其他武器裝備。

這是烏克蘭軍方首次直接證實俄軍沿著第聶伯河建立的最為重要的戰略防線之一已經被烏軍突破。本週稍早,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安德烈·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曾首次透露,烏軍已經突破俄軍布防的第聶伯河,並在河東岸建立了一個立足點。

第聶伯河河面很寬,也是俄烏戰爭在南方的自然分割線。2022年11月,俄軍在烏軍的猛烈攻擊下被迫從赫爾松市週邊地區後撤,並在退守第聶伯河東岸後就一直經營沿河防禦工事,以防烏軍乘勝追擊,朝被俄軍吞併的克里米亞方向前進。

美聯社引述西方知情情報官員星期四的話說,第聶伯河上已有三座大橋的部分橋體在烏克蘭部隊控制之下。這些不願具名的情報官員也指出,由於俄軍無法將突破防線的烏軍部隊擊退或趕走,他們預計烏克蘭部隊仍有可能繼續取得一些小的進展。

「烏克蘭人嗆了一個機會,馬上就把機會抓住了,」一位官員對美聯社說。「而我們並沒有看到俄軍將他們從現有的位置擊退。」

基輔並未透露烏軍耗費了多長時間才突破第聶伯河防線,並在河東岸建立立足點。

根據美聯社的報道,烏軍從今天夏天起就以小部隊出擊的方式渡河,並在赫爾松大橋附近取得一個落腳點。而最近一段時間,烏軍則試圖在東岸擴大立足點,向附近的村莊發展。

西方情報官員認為,烏軍在第聶伯河東岸取得足夠的進展,從而打通前往克里米亞通道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這些進展就整個地面戰爭大局而言微不足道。這些官員認為,烏克蘭今年發動的大反攻曾讓人覺得戰場上力量對比將有變化,但實際上戰局卻基本陷入僵持。

「在可預見的未來,任何一方目前都無力發動決定性的地面攻勢,」一位情報官員向美聯社表示。

烏克蘭除了在戰場上取得進展外,在爭取國際支持和援助方面也出現困難。隨著國際的焦點轉移到中東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激烈衝突之上,關心和聲援烏克蘭的聲音變弱小了。美國國會星期四通過了一項向以色列提供援助的法案,但這項援助計劃完全不包括烏克蘭。連歐盟也都表示,它無法兌現曾經向烏克蘭承諾的彈藥援助。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星期三在會晤英國新任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時就曾抱怨說,世界上同時進行兩場戰爭分散了各國的注意力,對烏克蘭並不利。

曾經擔任英國首相的卡梅倫回鍋擔任外交大臣之後立即訪問基輔,展示他對烏克蘭的支持。但是他在訪問期間並未宣布任何對基輔新的軍事援助。

烏克蘭表示,烏軍在突破第聶伯河、在東岸建立立足點的一系列作戰行動中,總共打死1,200多名俄軍,另外導致2,200多名俄軍受傷。烏軍摧毀了俄軍29個彈藥庫、20多輛坦克車、四輛裝甲車、89門大砲、船艦、指揮所和其他作戰車輛。

但是烏克蘭並沒有透露烏軍的傷亡和損失情況。

在烏軍突破第聶伯河並在河東岸建立立足點的新聞本週稍早曝光之後,莫斯科任命的被佔赫爾松州州長弗拉基米爾·薩爾多(Vladimir Saldo)曾表示,越過第聶伯河的烏軍已經被圍困在河東岸的克倫基(Krynky)村莊附近,正在面臨「地獄之火」般的打擊,並將很快被消滅。

薩爾多在社媒電報上貼文說,烏軍在強渡第聶伯河以及建立立足點的戰鬥中已經損失了多達兩個營的部隊。

美聯社指出,這一類的戰報都是無法獨立核實的。

國際反應:

英前首相卡麥隆復出任外相後首出訪 允續向烏提供支持

英國保守黨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本周宣布改組內閣,他任命同黨籍的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為外交大臣。卡麥隆親中的政治立場、曾舉行脫歐公投等事蹟也被重新搬出討論;烏克蘭政府16日表示,卡麥隆前往基輔會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這是卡麥隆上任英國外相以來首次正式出國訪問行程,他強調英國將繼續對烏克蘭提供外交支持、人道援助。 《路透社》報導指出,澤倫斯基向英國對烏克蘭的支持表達感謝。近期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對以色列發動攻擊、以色列又對加薩走廊展開圍困和轟炸,澤倫斯基稱,以巴衝突的爆發的確使得國際上對於俄烏戰爭的注意力被轉移。

澤倫斯基指出,他與卡麥隆進行的會談討論了「前線武器、加強防空能力、保護烏克蘭的人民和關鍵基礎設施」。俄烏戰爭目前已進入第21個月,冬天即將到來,而且似乎還看不到終戰的跡象。澤倫斯基表示,「全世界現在對烏克蘭的戰場局勢並不是那麼關注,這種注意力被分散的狀況無助於解決問題。」

卡麥隆表示,「我在這裡想要表達的是,英國將繼續向你們提供人道支持、外交上的支持……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將提供你們所需的軍事支持,不僅是在今年、明年,而是今後你們需要多長時間的支持(我們就會提供)。」卡麥隆並補充說,英國將與盟友合作,確保注意力集中在烏克蘭身上。

分析:

耶魯大學報告:數千烏克蘭孩童被送至白俄再教育

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今天發表的研究報告稱,自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有超過2400名年齡介於6歲至17歲的烏克蘭孩童被送往白俄羅斯各地共13處機構。

烏克蘭檢察總長柯斯汀(Andriy Kostin)5月曾表示,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國占領區有逾1萬9000名已確認身分的孩童被強制移送到俄國等地,他正調查白俄羅斯在這過程中涉嫌扮演的角色。

路透社報導,但一些專家和機構估計,實際人數可能遠高於此。

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人道主義研究實驗室(Humanitarian Research Lab)與路透社分享的調查研究結果,是迄今關於白俄羅斯在俄國移送烏克蘭孩童計畫中扮演角色的最全面報告。

俄羅斯政府先前曾表示,俄國正向那些自願逃離烏克蘭的民眾提供人道援助,並否認戰爭罪的指控。

這份長達39頁的報告詳述了關鍵調查結果,孩童們從烏克蘭頓內茨克州(Donetsk)、盧甘斯克州(Luhansk)、赫松州(Kherson)和札波羅熱州(Zaporizhzhia)的至少17座城市被帶走,耶魯研究人員稱這是一項仍在持續進行的做法。

耶魯研究人員發現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間,超過2000名孩童被送到白俄羅斯明斯克州(Minsk)的杜布拉瓦(Dubrava)兒童中心,另有392名孩童被送往其他12處設施。

這份報告指出:「俄羅斯系統性地努力找出、接走、移送和再教育烏克蘭兒童的行徑,受到白俄羅斯協助。」

報告還提到:「俄羅斯聯邦政府和白俄羅斯政權一直共同合作,協調並出資把孩童從俄國占領的烏克蘭地區經由俄羅斯送往白俄羅斯。」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APEC2023會議發表領導人宣言 華爾街日報:習近平美國行未能安撫美商界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在三藩市舉行非正式會議,發表領導人宣言。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18日訊)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在三藩市舉行非正式會議,發表領導人宣言。

聲明指,必須利用技術和經濟進步,釋放潛力和活力,促進經濟增長,應對包括氣候變化在內的所有環境挑戰。聲明重申,決心打造自由、開放及可預期的貿易和投資環境,以規則為基礎、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

聲明又指,繼續致力營造公平競爭的良好貿易投資環境,保持市場開放,解決供應鏈中斷問題,使農業和糧食系統更強韌,為中小微企業和初創企業開闢發展道路,促進婦女全面和平參與經濟,共同打擊跨境腐敗。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當地星期五上午,在美國三藩市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在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強調應該秉持亞太合作初心,負責任地回應時代呼喚,攜手應對全球挑戰,全面落實布特拉加亞願景,建設開放、活力、強韌、和平的亞太共同體,實現亞太人民和子孫後代的共同繁榮。

主持會議的美國總統拜登,正式將亞太經合組織主席職務,移交給秘魯總統博魯阿爾特。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與國家代表團一同前往三藩市國際機場,歡送國家主席習近平。
他在三藩市時間星期五繼續代表行政長官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進入第二節的會議,集中討論加強區內聯通,提升經濟發展的包容性和韌性。

華爾街日報:習近平美國行未能安撫美商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在與美國商界晚宴中發表演說。(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報導,外資不斷撤離中國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次美國之行未能安撫因中國日益嚴峻營商環境而深感不安的美國商界,只是試圖爭取美商界幫助緩和美中的雙邊緊張局勢。

華爾街日報16日報導指出,習近平這次赴美國舊金山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肩負穩定中美關係和恢復投資者對中國經濟信心的雙重使命。

不過,習近平16日出席與美國商界領袖和官員的晚宴致詞時表示「中國正致力於高質量發展,美國也著力振興經濟,雙方合作空間無限廣闊」,未提及有關貿易和投資,更沒有安撫因中國日益嚴峻營商環境而深感不安的美國企業。

報導形容,這讓一些與會的美企高管感到驚訝和失望,認為習近平錯失了這次機會。

報導引述美國基金管理公司銘基亞洲基金(Matthews Asia)投資策略師羅福萬(Andy Rothman)說,「我也感到失望,習近平沒有藉此機會回應美國商界對中國營商環境的擔憂,也沒有分享未來幾個季度他對於(中國國內)經濟政策可能如何演變的想法」。

另一名出席晚宴的美國企業高管表示,習近平沒有暗示要向企業讓步,甚至不關心美企是否對中國經濟進行更多投資,「這次演講充其量只是在做宣傳」。

同樣出席晚宴的「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副主席、前美國高級貿易官員柯特勒(Wendy Cutler)表示,現在所有的目光都將放在美中成立的工作組,看看可否取得實質性成果。

報導引述美國官員表示,華盛頓方面將試圖透過美國總統拜登與習近平舊金山峰會期間成立的新工作組,讓中國政府放棄對美國公司施壓。

據華爾街日報對中國數據的分析,截至9月底,外國企業連續6個季度從中國撤走利潤,金額總計逾1600億美元。

報導表示,習近平及他的官員都希望阻止外資流出,但阻力卻源自習近平自己的國家安全議程。西方管理顧問、審計公司和其他公司遭到突擊搜查、調查和人員被拘留,以及中國的新版間諜法和數據安全法可能將常規商業活動定為刑事犯罪,讓在中國的外資面臨更大風險。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習近平:開放包容是亞太合作的主旋律而不是對立對抗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展開。在會議開始前,各經濟體領袖亦按傳統拍攝大合照。(美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17日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三藩市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題為《同心協力 共迎挑戰 譜寫亞太合作新篇章》的書面演講。

習近平當地時間16日在APEC舊金山峰會向外企喊話說,今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仍是「全球增長最大引擎」,歡迎全球工商界「積極參與『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共享巨大機遇。

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書面演講,開放包容是亞太合作的主旋律,而不是對立對抗。(法新社資料圖片)

習近平同時意有所指地說,亞太不能、也不應該淪為「地緣博弈的角鬥場」,更不能搞「新冷戰」和陣營對抗。

習近平說,APEC成員國要共同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持「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之道,維護亞太繁榮穩定。亞太不能、也不應該淪為「地緣博弈的角鬥場」,更不能搞「新冷戰」和陣營對抗。要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堅定不移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促進各國經濟聯動融通,打造合作共贏的開放型亞太經濟。

習近平喊話說,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中國仍然是「全球增長最大引擎」,「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經濟發展具備「強勁的內生動力、韌性、潛力」。

他又說,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也不會變」,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長期穩定發展,並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帶來新動力、新機遇。「堅持敞開大門搞建設,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決心不會變,一視同仁為外商投資提供優質服務的政策不會變」。

習近平還說,「中國式現代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讓14億多中國人「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這對世界意味着「更加廣闊的市場」和「前所未有的合作機遇」,也將為世界現代化注入強大動力。歡迎全球工商界積極參與「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共享中國「高質量發展」帶來的巨大機遇。

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联合国

俄入侵烏632天:澤倫斯基:以哈戰爭爆發後 烏克蘭所獲砲彈減少,俄羅斯夜襲 烏克蘭:擊落16架無人機和1枚飛彈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英國外交大臣卡麥隆(右)16日抵達烏克蘭,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進行會談。(路透)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17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632天。

2023年11月17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俄羅斯夜襲 烏克蘭:擊落16架無人機和1枚飛彈

烏克蘭空軍今天表示,俄羅斯昨天深夜派出18架無人機並發射一枚飛彈進行攻擊,飛彈和其中16架無人機遭到烏軍擊落。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西部赫梅利尼茨基州(Khmelnytskyi)副州長表示,當地的防空系統昨夜發揮作用。州民和州內城市斯達科斯坦尼夫(Starokostyantyniv)的居民被要求進行避難。

烏克蘭在斯達科斯坦尼夫有一座空軍基地,一再成為俄軍空襲目標。至於其餘2架未遭烏克蘭防空系統擊落的無人機,去向仍不明。

烏克蘭當局還說,與俄羅斯接壤的東部哈爾科夫州(Kharkiv)有未指明的民用基礎設施遭到數枚S-300飛彈毀損,但尚無人員死傷通報。

另一方面,烏克蘭能源部發布聲明表示,東部頓內茨克州(Donetsk)一座發電廠遭到俄羅斯砲擊鎖定,導致設備毀損。

烏克蘭憂心俄羅斯計劃於冬季再度針對電網和能源系統進行空襲,以造成烏克蘭大規模停電和其他服務中斷。

與此同時,烏克蘭東部城鎮塞利多韋(Selydove)一棟住宅大樓昨天遭到俄羅斯空襲擊中,救難人員今天清理瓦礫堆時又發現一具遺體,使得相關罹難人數增至3人,另有3人受傷。

根據烏克蘭警方說法,俄羅斯昨天對塞利多韋發射4枚S-300飛彈,一共造成6棟公寓大樓和20間房屋毀損。

烏克蘭官員:俄軍正加強攻擊烏東前線戰略城市

烏克蘭東部前線城市阿夫迪夫卡(Avdiivka)市長巴拉巴希(Vitaliy Barabash)今天表示,俄羅斯軍隊正加強對這座戰略城市的攻擊。

法新社報導,這座鄰近俄國控制的頓內茨克州地區首府頓內茨克(Donetsk)的工業城市,已經遭受一個多月的猛烈攻擊。阿夫迪夫卡也位於頓內茨克州,被視為通往俄國所控制頓內茨克州地區的門戶,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目前也是阿夫迪夫卡軍政機關負責人的巴拉巴希在國家電視台上表示:「(戰事)非常激烈。敵軍在過去幾天確實變得更加活躍。」

他說,俄軍利用裝甲車輛瞄準工業區,「不分晝夜地」攻擊阿夫迪夫卡陣地、打擊高樓。

自2014年以來,阿夫迪夫卡一直處於砲火之下,大部分已被砲擊摧毀。巴拉巴希說,這座市級城鎮的戰前人口約為3萬人,現在僅剩1431人。

領導烏軍在南部前線反攻的將領塔納夫斯基(Oleksandr Tarnavskiy)表示,「我們的士兵正牢牢守住阿夫迪夫卡方向的防線。」

英國國防部今天在一份情報報告中表示,俄國「幾乎肯定正試圖採取鉗形攻勢,圍攻這座城鎮」。

報告指出俄軍可能就在阿夫迪夫卡巨大的焦碳廠附近,這座廠房位於靠近主要入口道路的「關鍵戰略位置」。

澤倫斯基:以哈戰爭爆發後 烏克蘭所獲砲彈減少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天表示,自從上個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之間爆發戰爭後,運送到烏克蘭的重要砲彈就減少了。

哈瑪斯武裝分子10月7日對以色列南部發動前所未有的突襲,以色列隨後得到美國軍事支援,對加薩走廊(Gaza Strip)展開攻擊。

法新社報導,澤倫斯基對記者說:「交給我們的數量減少了。」他特別提到在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前線廣泛使用的155毫米砲彈說:「(供應)確實減緩了」。

他告訴記者,大家都只是在爭取各自的彈藥庫存,烏克蘭必須捍衛屬於自己的東西。

近兩年來,俄羅斯和烏克蘭以相距數公里的砲台密集交火,雙方都努力確保砲彈存量。

南韓指稱,北韓已交付100萬枚砲彈給盟友俄羅斯,以支援俄國對烏克蘭作戰,藉此換取有關衛星技術的建議。

德國本週表示,歐盟難以確保對烏克蘭的武器供應,將無法達成一年供應100萬發砲彈的目標。

不過,澤倫斯基讚揚了美國為增加武器產量所做的努力。

一年來,俄烏雙方在爭取領土方面都沒有重大進展;烏克蘭陸軍最高指揮官表示,戰爭已陷入僵局。

國際反應:

英新外相卡麥隆訪澤倫斯基 稱全方位支援烏克蘭

英國政府13日改組內閣,由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接任外交大臣一職。卡麥隆隨即於15日訪問基輔,並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舉行會談,他強調英國將繼續對烏克蘭提供外交支持、人道援助。

據《法新社》報導,澤​​倫斯基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宣布與卡麥隆會面。據澤倫斯基稱,卡麥隆表明將繼續「為烏克蘭前線提供武器,加強烏克蘭防空,以保護烏克蘭人民和關鍵基礎設施。此外,2人在會晤中還討論了黑海海域安全、烏克蘭加入北約等議題。

《路透》報導指出,澤倫斯基向英國對烏克蘭的支持表達感謝。近期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對以色列發動攻擊、以色列又對加薩走廊展開圍困和轟炸,澤倫斯基稱,以巴衝突的爆發的確使得國際上對於俄烏戰爭的注意力被轉移。

澤倫斯基表示,「全世界現在對烏克蘭的戰場局勢並不是那麼關注,這種注意力被分散的狀況無助於解決問題。」

卡麥隆則強調,英國將與盟友合作,確保注意力集中在烏克蘭身上。他說,英國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人道及外交上的支持,「最重要的是,我們將提供你們所需的軍事支持,不僅是在今年、明年,而是今後你們需要多長時間的支持(我們就會提供)。」

難民庇護申請增加 芬蘭宣布將關閉東南部邊界

圖為去年9月芬蘭瓦立瑪邊境管制站車輛通過情況。(路透社)

芬蘭政府16日宣布,將從本週五子夜關閉東南部邊界,以防俄羅斯利用難民增加對芬蘭與歐盟的複合威脅。

芬蘭國家廣播公司(Yle)今報導,有鑑於近日來在東南部邊界出現的難民增加,芬蘭政府決定將關閉東南部邊界的4處邊境管制站,這4個站分別為瓦立瑪(Vaalimaa)、努伊賈馬(Nuijamaa)、伊馬特拉(Imatra)、尼瑞拉(Niirala)。

過了週五子夜後這4個管制站將會關閉,所有通過邊界的方式都將被禁止。

這個禁令將會維持3個月,直到明年(2024)2月18日為止。

根據報導,芬蘭政府更在北部的2個邊境管制站申請了國際支援,希望可以有效控制邊界的狀況。

目前芬蘭政府已經在社群媒體上用各種語言將邊境管制站即將關閉的消息傳播出去,希望避免難民非法進入芬蘭,他們希望更多人了解,試圖從這些管制站進入芬蘭將是徒勞無功,也希望這些人不要聽信人口販子的一面之詞,相信入境芬蘭是很簡單的。

根據芬蘭邊境管理局(Finnish Border Guard,Raja)的統計,從9月起,有大約280名沒有身分文件的難民來到芬蘭東部的邊界,芬蘭政府表示,這些人應該都在俄羅斯非法滯留了一段時間。

芬蘭邊境管理局表示,難民增加的狀況已經開始出現在更北邊的邊境管制站,芬蘭時間16日下午2點後,已有第一批騎著單車的難民出現在位於芬蘭中部的瓦提爾斯(Vartius)管制站。

分析:

美共和黨提援烏交換條件 《華郵》:美國對烏軍援恐減少

美國總統拜登一直支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右)對抗俄羅斯入侵。(路透檔案照)

為避免政府停擺,美國聯邦參議院15日表決通過臨時預算法案,該預算案沒有按照民主黨要求納入對烏克蘭和以色列的援助。據報導,參院共和黨人威脅說,如果拜登政府無法減少非法移民人數,就不再支持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華盛頓郵報》15日則指出,美國對烏克蘭的軍援可能會減少,轉而支持以色列。

《華郵》報導提到,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以來,國會迄今已撥款約1130億美元(約3.6兆台幣)援助烏克蘭,以提供烏軍用來對抗俄軍隊的裝甲車、防空系統、火砲、無人機、彈藥等。但烏克蘭的金錢和時間正在耗盡,而國會對資助烏克蘭抗俄的興趣已降至空前新低。

報導中說,與其他國家安全優先事項(包括以色列和美國南部邊境)的競爭加劇,可能會敲響美國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的警鐘。

該報證實,民主黨和共和黨人最近幾天都暗示了這種可能性,與此同時,五角大廈警告稱,它對基輔的撥款正在變得「越來越少」。

《華郵》提到,述德拉瓦州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昆斯(Chris Coons)在上週的一次聽證會上,對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同事說道,「我們面臨著失敗的危險,當(俄國總統)普廷處於失敗邊緣時,我們卻讓他取得了勝利。」

另外,美國新聞網站媒體《Semafor》15日報導,參院的共和黨人威脅說,如果拜登政府無法減少通過南部邊境進入美國的移民人數,就不再支持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報導中提到,引述共和黨籍參院軍事委員會委員克芮麥(Kevin Cramer)警告說:「如果你們不減少越過(與墨西哥接壤)邊境的非法移民數量,你們就得不到為烏克蘭購買新一批毒刺飛彈、F-16戰機或其他任何一切的資金」。

包括參院少數黨領袖麥康奈(Mitch McConnell)在內的共和黨主要代表,要求解決移民問題,他們警告說,除非美國南部邊境的安全得到保證,否則共和黨不大可能支持向基輔提供新一輪軍援。

報導中也指出,美墨邊境非法越境的數量已達到創紀錄水準,人數已超過200萬,其中委內瑞拉人佔最多。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習近平在三藩市晤岸田文雄

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四)在美國三藩市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面。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17日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三藩市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面。習近平說,中日雙方應該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確定的各項原則,致力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


習近平說,去年11月,兩人曾在亞太經合組織曼谷會議期間會晤,就兩國關係戰略性、方向性問題交換意見,並達成了一些重要共識。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5周年,條約以法律形式確立了中日和平、友好、合作的大方向。45年來,在包括條約在內的中日四個政治文件指引下,兩國關係儘管歷經風雨,但總體保持發展勢頭,為兩國人民帶來福祉,也為促進地區和平、發展、繁榮發揮積極作用。

習近平強調,和平共處、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是符合中日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確方向。雙方應該把握歷史大勢,順應時代潮流,著眼共同利益,妥善處理分歧,再次確認戰略互惠關係定位並賦予新的內涵。

岸田表示,日中兩國作為鄰國共存及共同繁榮,有責任為世界和平與繁榮作出貢獻。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習近平出席美國友好團體合辦歡迎晚宴並發表演講

習近平出席美國友好團體聯合舉辦的歡迎晚宴,並將發表演講。(法新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16日訊)正在美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美國友好團體聯合舉辦的歡迎晚宴,並將發表演講。

他致辭時強調,中國從不賭美國輸,從不干涉美國內政,也無意挑戰和取代美國,樂見一個自信開放、發展繁榮的美國。同樣,美國也不要賭中國輸,不要干涉中國內政,應該歡迎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的中國。

習近平指出,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沒有主動挑起過任何一場戰爭和衝突,沒有侵佔過別國一寸土地。

他說,中美關係的未來是由人民創造,要為人民之間的交往搭建更多橋樑、鋪設更多道路,而不是設置各種障礙、製造「寒蟬效應」。他又宣布,為擴大中美兩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交流,中方未來5年願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

宴會在三藩市市區一間酒店舉行,會場演講台上擺放了中國和美國國旗,酒店外有團體拉起橫額歡迎習近平訪美。

習近平下午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後,並沒有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為經濟體領袖舉辦的歡迎晚宴,而是在附近出席友好團體的晚宴。

「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發文分享,指出習近平在美國舊金山入住的「舊金山瑞吉酒店」附近,有中國小粉紅遭到一名「中國皇帝」痛毆。(圖擷取自@whyyoutouzhele 社群平台「X」)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舊金山時間15日,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眾所矚目的「拜習會」也於同時間舉行。對此,不少海外民運人士、親中小粉紅,都於期間集結在舊金山,原先兩方人馬僅用口頭互相叫囂,不過經常爆料中國內幕的「李老師不是你老師」透露,雙方目前在習近平下榻酒店外,上升至激烈的肢體衝突。

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联合国

俄入侵烏631天:俄羅斯首次承認 烏軍已進入第聶伯羅河東岸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首次承認 烏軍已進入第聶伯羅河東岸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16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631天。

2023年11月16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第82空降旅 以自殺式無人機精準擊殺3名俄軍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戰爭持續中,烏克蘭無人機在戰場上屢建戰功,推特流出一段影片,烏克蘭自殺式無人機將3名俄軍陸續擊殺。

社群平台X帳號「@GloOouD」PO出一段影片,影片一開始烏克蘭無人機觀察到有一名俄軍躲在壕溝內,接著朝著壕溝內的俄軍俯衝,俄軍當場被炸死在壕溝內,接著另外兩名在裝甲車附近的俄軍,先是遭到一架無人機攻擊,痛苦倒地在裝甲車旁,隨後又一架無人機成功命中兩名俄軍。

「@GloOouD」在貼文中表示「在札波羅熱前線,3名俄羅斯士兵被烏克蘭第82空降旅以無人機擊殺。」

基輔:烏克蘭在重要的東部河岸立足

一位烏克蘭官員說,烏克蘭軍隊在赫爾松州第聶伯河東岸立足。

根據美聯社的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幕僚長安德烈·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星期二(11月14日)在華盛頓一個智庫講話時說,“烏克蘭防禦部隊克服一切困難,在左岸立足。”

烏克蘭一直試圖把俄羅斯趕出戰略重要的第聶伯河東岸,這條河是天然屏障,阻止烏克蘭在赫爾松州向克里米亞進一步推進。

這條河流也使得俄羅斯把軍隊集中在烏克蘭東部其它防禦堅固並布雷的地區,例如扎波羅熱。

俄羅斯扶植的赫爾松佔領區的州長弗拉基米爾·薩爾多(Vladimir Saldo)證實,烏克蘭軍隊在第聶伯河東岸立足,但是小股行動,遭受了巨大損失。

薩爾多說,「我們已經調來了援兵。敵人被困在克林基(Krynky)定居點,為他們安排了地獄的火焰,即炸彈、火箭、重型火焰噴射系統、砲彈和無人機。 」

烏克蘭東部司令部發言人納塔利婭·胡梅紐克(Natalia Humeniuk)說,前線“相當不穩定”,烏克蘭軍隊沿河攻擊俄羅斯軍隊。

俄羅斯先前控制第聶伯河的西岸地區,包括赫爾松市,但去年離開了這些陣地。

烏克蘭的反攻被認為進展有些緩慢,但第聶伯河東岸的推進可能對基輔的努力十分重要,可以迫使俄羅斯的前線部隊進一步分散。

俄羅斯首次承認 烏軍已進入第聶伯羅河東岸

俄羅斯今天首次表示,部分烏克蘭軍隊已在莫斯科控制的第聶伯羅河(Dnipro River)東側建立陣地,這條廣闊的水道將烏克蘭南部前線一分為二。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表示,由於俄羅斯在烏國東部發動致命攻擊,這對基輔來說是「艱難的一天」。

烏克蘭的持續突破代表基輔在戰術上取得重大成功,迄今為止,烏軍的大規模反攻並未扭轉21個月以來的戰爭局勢。

俄國扶植的赫松(Kherson)占領區行政首長薩爾多(Vladimir Saldo)在社群媒體Telegram發文表示,烏克蘭沿第聶伯羅河東岸部署了「一小股一小股」官兵,俄軍已將他們「封鎖」在克林基(Krynk)這個小村落。

薩爾多堅稱,這些烏克蘭官兵面臨來自俄羅斯大砲、火箭和無人機攻擊,形同身處「煉獄」之中,損失十分慘重。

自莫斯科去年11月從赫松地區西部撤軍以來,俄羅斯和烏克蘭軍隊一直盤踞在第聶伯羅河兩岸。

這是俄烏衝突最新的領土重大變化,儘管雙方之後皆發動了多波攻勢,但都未能取得進展。

薩爾多說:「我們已部署增援部隊,將敵軍封鎖在克林基。他們已深陷煉獄之中,成為炸彈、火箭、重型火焰噴射器系統、砲彈和無人機的攻擊目標。」

薩爾多發表上述言論,可說是俄羅斯高級官員首次承認烏克蘭已成功在俄羅斯控制的第聶伯羅河東岸建立一些陣地。

澤倫斯基的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昨天表示,烏克蘭軍隊「在第聶伯羅河左岸站穩腳跟」,但沒有提供更具體的細節。

在俄羅斯控制的第聶伯羅河東側,烏軍想要守住並加強陣地都是嚴峻挑戰。濕軟如沼澤的地帶讓兩棲登陸困難,而俄羅斯在第聶伯羅河東側擁有大量兵力和裝備。

國際反應:

不含對烏、對以軍援 美參院通過臨時預算案

美國聯邦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15日在參院通過臨時預算案後,舉行記者會。(路透)

美國聯邦參議院15日表決通過由眾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提出的臨時預算法案。法案將交由總統拜登簽署生效,可望避免聯邦政府在現有撥款於17日到期後停擺。該預算案迴避了兩黨爭議問題,既未按照極右翼共和黨人的要求削減政府開支,也沒有按照民主黨要求納入對烏克蘭和以色列的援助。

參院以87票贊成,11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法案。法案分兩部分延長政府撥款至明年2月2日,但兩部分都沒有包括對以色列及烏克蘭的額外援助。多數黨(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形容,維持政府運作是好的結果,但仍要處理援助以色列及烏克蘭的撥款。

此前眾院14日以336票贊成、95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這項臨時預算案。儘管共和黨在眾議院佔更多席位,但支持該預算案的民主黨議員(209人)比共和黨議員(127人)更多。該預算案將維持軍隊和能源部等部分聯邦政府機構正常運轉至2024年1月19日,維持其他政府機構運轉至2024年2月2日。

兩黨議員無法就烏克蘭援助問題達成共識,民主黨人支持援烏,但部分共和黨人反對,認為強化邊界等國內議題才是首要任務。自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超過750億美元(約2.4兆台幣)援助。

美媒指出,美國政府料將避過關門的命運,但有關長期預算案的爭論並未解決,只是被推遲到了2024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