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中华时报新年贺词:告别2024「难」,迎接2025的「𣈱」

尊敬全球华人、亲爱的读者们、可爱的同事们:

在时光的指针悄然游走至岁末年初之际,我们共同站在2024年的尾声,展望即将到来的2025年。回首过去的一年,心中涌动着感慨与激情。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人性的光辉。

2024年,我们的记者与编辑们如同守夜人,默默守护着信息的灯塔,追踪着俄乌战争的硝烟、中东巴以冲突的复杂局势,以及美国总统选举的激烈角逐。每一次出行,都是对真理的探寻;每一次交流,都是心灵的碰撞。我亲自带领团队前往新加坡,参加年度的香格里拉国际战略峰会,与乌克兰总统的对话如同心灵的共鸣;在老挝东盟峰会、俄罗斯喀山金砖国家峰会、秘鲁的亚太经合峰会、巴西的G20峰会上,我们与同行深入交流,更与相关国家元首面对面交谈,为全球华人的声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我们的采访团参加了巴黎奥运会,全程发布相关资讯,得到了赛事官方的肯定。在那激动人心的现场,我亲历了无数精彩时刻,仿佛在世界的舞台上,华人的声音被再次放大。每一次展现,都是对梦想的追逐与坚持。同时,我参访了欧洲和中东的多个国家(包括荷兰、瑞士、希腊、塞浦路斯、西班牙、法国、英国),出版了《漫游地中海》专集,并访问了当地的传媒机构、政府部门与友人。此外,我还亲自参加了在海牙举行的第十四届欧洲华文传媒论坛暨欧洲华文传媒协会年会,与同行分享经验,交流思想。

我们的版图不断扩大,在原有伦敦、荷兰、纽约、台湾、加拿大等地代表处基础上,2024年在中东的迪拜、开罗、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秘鲁、巴西、新加坡、塞浦路斯、新西兰、澳洲等地开设了代表处或记者站,同时在北京、武汉、杭州成立了数字科技公司,获得中国政府批准的所有互联网影视商城业务证照,主营“中时TV”及人工智能的开发,让我们快车道走上时代。我们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如今已有500多位同事,携手共进,奋勇向前。

我应中国侨办、中新社等邀请,我的足迹遍布湖北、山西、新疆、青海、甘肃、东北、西南、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深入中国的文化脉搏与发展的韵律。在每次的采访中,强烈的使命感如潮水般涌动,仿佛每一个故事都在呼唤着我们去倾听、去记录。《西域行》散文诗集的出版,正是我们对这片土地深情的吟唱。

2024年6月底,我们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国际城市文化论坛,此届论坛在新加坡圆满落幕,得到了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及相关文化艺术机构的支持,汇聚了无数文化艺术精英,共同探讨城市文化的发展与未来。此次盛会上,我们首次进行评奖,经过相关机构的推荐与组委会的严格评选,四位杰出的学者与艺术家脱颖而出,荣获城市文化终身成就奖,十位杰出学者与艺术家荣获城市文化贡献奖。我在开幕致辞中宣布,第七届国际城市文化论坛将在日本大阪举行。在论坛开幕典礼及颁奖活动后,我们举行了隆重的授旗仪式。

与此同时,第五届紫荆花诗歌全球大赛和第三届维多利亚全球摄影大赛也正式启动。紫荆花诗歌大赛的最新主题,由新加坡作家协会荣誉会长林得楠先生提议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诗情与心灵”。此主题旨在探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人类情感也面临来自机器的全新挑战。在万物互联、真假难辨的当下,机器智能与人类情感的交织,引发了关于未来、自我与情感的深层思考。此次大赛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数万诗人的投稿和众多机构的支持。第三届维多利亚全球摄影大赛,鼓励参与者用摄影师的敏锐视角,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得到了大家踊跃投稿与关注,此项赛事也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在这个信息如潮水般涌动的时代,我们媒体人的使命愈加重要,我始终铭记自己作为媒体人的使命,从2009年在香港创办《中华时报》开始,这不仅是一份报纸,更是我心中那份对社会的责任与关怀。我们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唤醒沉睡灵魂的召唤者。我们倾听着每一个被忽略的声音,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勇敢表达自己的声音,追寻内心的真理。每一条新闻背后,都是百姓的故事与情感,我们的责任就是挖掘这些真相,让那些被遗忘的故事重见天日。

在告别2024年之际,让我们共同迎接新曙光。未来的旅程仍在继续,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携手并肩,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在2025年,我们计划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1. 加强国际合作

   – 积极与全球各大媒体、文化机构及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报道和文化交流项目,分享资源与经验,共同提升影响力。

2. 拓展报道领域

   – 深入挖掘国际热点话题,如气候变化、科技创新与人权等,提供多元视角的深度报道,使我们的声音在全球范围内更具权威性和影响力。

3. 举办国际论坛与峰会

   – 继续主办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城市文化论坛,积极参与其他大型活动,邀请全球知名学者、艺术家和行业领袖参与,促进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提升我们的品牌形象。

4. 增强数字化传播

   – 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社交媒体平台的运营,发布多样化的内容(如视频、播客等),主营“中时TV”及人工智能的开发,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

5. 培养国际化人才

   – 加强对员工的国际化培训,提升其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外语水平,培养一支懂国际事务、具备全球视野的专业团队。

6. 深化本地化报道

   – 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更多的记者站,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与民情,提供更具本地化的报道,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和认同感。

7.注重品牌建设

   – 制定系统的品牌推广策略,提升我们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塑造权威的媒体形象,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宗旨与价值观。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期望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成为全球华人发声的重要平台。

中华时报2024年度汉字“难”
中华时报2024年度汉字“难”

岁月的流转中,汉字不仅是语言的载体,更是情感与文化的传承。中华时报2024年度汉字“难”,深刻反映了我们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现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期待着2025年的新希望,用汉字“𣈱”来书写未来的希望与可能性。

2025年的新希望汉字“𣈱”
2025年的新希望汉字“𣈱”

迎接2025年的新曙光,愿我们怀揣希望,一同前行。让我们在此时此刻,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与力量,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愿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爱的温暖与希望的光芒。

让我们一起,迎接2025年的希望与梦想!

—— 您诚挚的媒体人:中华时报传媒集团主席 曾晓辉

曾晓辉:天体物理学博士、雕塑家,也是中华时报传媒集团的创办人。他曾创办广州的新世纪艺术研究院,以及香港的《中华时报》和《中华新闻通讯社》。现任香港美术学院及香港艺术研究院的教授与院长,同时担任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联合会主席及世界监督学会会长。此外,他曾在中国内地政府机构担任高级职务。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迎接新曙光:告别2024,迎接2025的希望

曾晓辉

在2024年最后的璀璨烟花绽放之际,我们仿佛能听见时间的脉搏。它轻声告别过往的一切,却在心海中悄然传播出期待的涟漪。就在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巴黎奥运会的辉煌盛事,也见证了唐纳德·特朗普的惊人回归。他的每一步,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了层层涟漪。然而,俄乌战争、巴以冲突与叙利亚的动荡,却让我们对和平的渴望变得愈发迫切。

紐約時報廣場大批民眾冒雨觀看傳統水晶球倒數。(路透社)

♣巴黎奥运的光辉

阳光洒落在巴黎的街道,仿佛为这座城市披上了金色的华裳。巴黎奥运会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朵,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运动员与观众。在塞纳河畔,五环交织的瞬间,象征着团结与友谊的华美乐章悄然奏响。那一刻,历史的洪流暂时停滞,亿万心灵在赛事中交汇,每一场比赛都如同对人类精神的悠扬赞歌,让人们短暂地忘却现实的重担,感受到团结的荣耀与梦想的力量。

♣政治的风云变幻

然而,正如潮起潮落,政治的漩涡让我们不得不回归现实。在俄罗斯,普京的再次当选似乎在暗流中激起了波澜;而在孟加拉,年轻的声音如春风化雨般率先崛起,激励了一代人的抗争与希望。特朗普的回归为美国外交政策投下了不确定的阴影,尤其是在乌克兰与中东的复杂局势中。

在加沙,一位母亲的泪水如同滔滔江水,诉说着无数生命中的悲哀与无奈。她失去了亲人,却依然怀抱着对和平的渴望。她的心声,无不折射出每位经历战火的平民对未来的期望:愿战争停止,生活重回正轨。

♣中国经济与两岸关系

2024年,伴随着中国经济放缓的挑战,全球市场如同漂浮的浮萍,四处漂泊。台湾新任总统赖清德的上任,似乎为两岸关系描绘了一条充满变数的轨迹。经济合作与安全大计的未来,正是未来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人们在心中默默祈愿:两岸之间能在和谐中寻找到共赢之路。

♣香港的挑战与希望

在眼前的香港,经济的下滑与人才的流失宛如严冬的寒风,冻住了人们的心。然而,在这冰冷的时刻,新的希望是否会在春天的曙光中悄然绽放?面对赤字的压力,政府能否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让人们重燃对未来的信心,这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关键。

♣韩国的戒严风波

2024年的韩国,戒严的阴影如同乌云压顶,深刻揭示了民主的脆弱。韩国总统尹锡悦突如其来的戒严令在政坛引发了剧烈的震荡。宛若撕裂的风暴,除了宪法法院的审理,他本人的命运也成为政治游戏中的筹码。此事无不折射出民主制度中,政治力量与民意之间那难以调和的矛盾,这让我们深转思考自由与权利的珍贵,尤其在风云变幻的时刻。

♣环境的警钟

同时,2024年也被记载为极端天气频发的一年。大自然的警钟如同幽灵般萦绕,提醒我们:拯救地球是责无旁贷的使命。从致命的热浪到洪水的席卷,这些都在催促人们反思自己的责任。年末的预测让人不寒而栗,2025年或将是我们未曾料及的炙热年头,在面临挑战的同时,是否能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展望2025年的曙光

当2025年悄然而至,心中的希望如涌动的潮水涌向岸边。人工智能的进步与通货膨胀的放缓,似乎暗示着经济复苏的曙光即将洒落。美国将迎来世界杯的盛会,四亿多印度教徒的朝圣活动也即将拉开帷幕,这一切都让我们翘首以盼,期待未来更加繁荣的明天。

然而,真正的和平与繁荣,仍需全球的携手合作。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刻,让我们共同奋进,修复那些脆弱的关系,迎接一片美好的天空。怀揣着对和平的渴望,我们必将勇敢地走向2025。

春天的脚步复苏,万物复苏的时刻,正是人类携手共舞的开始。让我们一起迎接和平的降临,愿2025年成为我们心中的明灯,指引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曾晓辉,天体物理学博士、雕塑家,也是中华时报传媒集团的创办人。他曾创办广州的新世纪艺术研究院,以及香港的《中华时报》和《中华新闻社》。现任香港美术学院及香港艺术研究院的教授与院长,同时担任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联合会主席及世界监督学会会长。此外,他曾在中国内地政府机构担任高级职务。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2024年的重大國際事件

註定不凡的2024甲辰龍年即將收尾。縱覽全球,這一年爆炸性出現的眾多特殊事件衝擊着世界格局,密集的各類選舉也製造出紛擾的迷雲、帶來交織的喜憂,讓許多人對眼前的未來既抱有期盼,更惴惴不安。《中華時報》《中華新聞通訊社》與大家一起回顧2024年的重大國際事件。

濟州航空班機日前降落韓國務安國際機場時衝出跑道撞向機場圍牆爆炸起火,其中179人身亡、僅2人生還。(韓聯社)

2024年開局,火氣十足:1月1日,日本能登半島發生震級7.6級強震,引發周邊海嘯,部分地區出現火災。1月3日,伊朗克爾曼在已故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的逝世四周年紀念活動上發生接連兩起嚴重爆炸,近百人死亡,近三百人受傷,伊朗政府將這起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並認為以色列參與策畫。也正是在1月,韓國的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遇刺受傷,國會議員裴賢鎮也被人砸傷。2024年1月,全球多國開始了各類選舉:孟加拉國議會選舉,連續十餘年執政的總理謝赫·哈西納領導的政黨人民聯盟再次獲勝;台灣舉行總統選舉和立法選舉,賴清德勝選總統,北京再次強調“台灣是中國的台灣”,歐盟聲明稱將繼續關注台海情況,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美國一眾政要在祝賀賴清德與台灣的同時,總統拜登則強調不支持台灣獨立;芬蘭總統選舉也在1月開啟,最終亞歷山大·斯塔布勝選。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背景促動下,芬蘭結束了長達數十年的外交中立政策。2024年1月的其他重大國際事件還包括沙特、埃及、阿聯酋、埃塞俄比亞、伊朗加入金磚組織、亞洲杯球賽在卡塔爾開幕、非洲國家杯足球賽終於在科特迪瓦開幕等。

接下來,多國在2024年2月開啟重大選舉季:薩爾瓦多總統選舉、伴隨着阿塞拜疆完全控制爭議地區納格爾諾-卡拉巴赫這一歷史性事件的阿塞拜疆總統選舉、伴隨着前總理伊姆蘭·汗被定罪、限期不得參與政治活動的巴基斯坦立法選舉、芬蘭總統第二輪選舉、沒有反對黨參加的、暴力機構嚴陣清理抗議聲音的白俄羅斯立法選舉、柬埔寨參議院選舉、匈牙利總統選舉,新總統舒里尤克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簽署瑞典加入北約的必要法律,這是瑞典加入北約之前的最後一個技術性步驟。也是在2月份,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被宣告死亡。

2024年的3月依舊是密集的選舉季:葡萄牙立法選舉、俄羅斯總統選舉,從2000年首次任總統以來的普京毫無意外勝選,根據修憲後的結果,其可執政至2036年、斯洛伐克總統選舉開啟,結果鞏固了整體親俄的陣營、政治危機中的塞內加爾進行總統選舉,44歲的巴西魯·迪奧馬耶·法耶成為該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也是該國首個多配偶的總統。2024年3月還留下了莫斯科近郊番紅花音樂廳槍擊案的印記:不包括襲擊者在內的至少140人死亡,五百多人受傷,舉世震驚。襲擊發生後,伊斯蘭國呼羅珊省組織聲明對此事件負責。

2024年4月,從太平洋地區到北美的日全食引發了人們的關注,日全食帶超過大半個北美洲,引發攝影狂潮。與此同時,韓國總統尹錫悅面對了其上任後的首次全國大型考驗,韓國立法選舉。這個月,巴基斯坦開始參議院選舉、科威特進行立法選舉、克羅地亞舉行立法選舉、印度開啟規模空前的立法選舉,最終莫迪再次任總理。

2024年5月,第68屆歐洲歌唱大賽於瑞典馬爾默舉行,37國參賽,其中正在與哈馬斯交戰的以色列依舊參賽,受到了不少質疑,大賽也因此加強了安全戒備。最終比賽由瑞士歌手尼莫以一首名為“密碼”的歌曲贏下冠軍,他是大賽歷史上第一位奪冠的出櫃的非二元性別歌手。觀眾投票贏家是克羅地亞代表。法國選手獲得了第四名的成績。

時間線進行到了2024年的6月。對於歐盟來說,這一個月非常重要:首先就是6月6日至9日的歐盟選舉,為歐洲議會議員進行五年一次的換屆。移民、安全、氣候、民主、經濟、科技、戰爭、俄羅斯、中國等都是選舉期間的重要議題。代表法國的歐洲議員數量有81個,法國民眾投票對其進行換屆。由於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獲得了31.7%的選票,而法國執政黨盡獲得約15%的選票,大舉失利,導致總統馬克龍令人倍感意外地宣布提前解散國民議會。

馬克龍此舉被認為冒着極大風險,許多輿論和專家解讀傾向於認為這是一場“豪賭”。接下來提前於6月30日開啟的國民議會選舉最終結果顯示出法國頗為分裂的政壇格局。僵持約兩個月之後,馬克龍終於任命右翼政治家米歇爾·巴尼耶出任總理,嘗試對不同陣營進行調和,並最終以政府被彈劾下台告終。

同時在6月進行的歐洲國家選舉還有比利時聯邦和地區選舉、保加利亞立法選舉、斯洛文尼亞與安樂死等話題有關的公投等。由於5月19日伊朗總統萊希所乘坐的直升機在東阿塞拜疆省墜機,總統萊希身亡,6月底伊朗提前舉行了總統選舉:溫和改革派人選馬蘇德·佩澤希齊揚在7月的第二輪投票中以54.76%的得票率獲勝,贏得大選。6月的德國還主辦了2024年歐洲足球錦標賽,同月美國主辦了2024年美洲國家杯足球賽。

2024年轉眼已經過半,7月伴隨着美國大選的一次重大事件發生:唐納德·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農場舉行的總統競選活動上,向人群展示美國邊境線口岸相關數字圖表時遭到槍擊,特朗普右耳耳廓受傷。槍擊事件爆發後,特朗普高舉拳頭、表情堅定、在安保人員的護衛下立於星條旗下的照片廣為流傳。這也是自1981年羅納德·里根遭暗殺事件以來,美國出現的第一次前總統或現總統在此類事件中受傷。

伊朗首都德黑蘭也在7月發生了一次暗殺,死者為哈馬斯組織高層人物、政治局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哈尼亞當時身處伊朗,是為了參加伊朗新任總統佩澤希齊揚的就職典禮。哈尼亞被宣告死亡後,哈馬斯指是以色列製造了這一事件。國際社會多呼籲相關方克制,避免地區時態升級。

2024年7月的另外一起國際大事件是巴黎夏季奧運會於26日開幕。法國希望藉這一事件給衝突不斷、升溫不斷的全球事態進行降溫,同時呼籲和平。巴黎2024年夏季奧運會的開幕式設計在賽納河的河道和兩岸舉行,開創了奧運開幕式在開放區域舉辦的先河。2024年巴黎夏季奧運會新增霹靂舞、攀岩、衝浪、滑板四項,另有多個大小項進行調整或刪減。

由於7月初法國舉行第二輪立法選舉的時間點處於暑期民眾大量休假、奧運會進入最終衝刺階段,馬克龍選擇在歐盟選舉後,提前解散法國議會的做法再次衝上了風口浪尖。最終投票結果當中,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獲得最多數量的席位,同時沒有任何一方獲取絕對多數。此後,法國進入漫長的總理人選之戰。

8月的法國見證了阿蘭·德龍的去世,以及奧運會的閉幕和殘奧會的開幕。奧運會與殘奧會順利的舉辦和並未出現重大事故的安防,讓政治生活頗為動蕩的法國產生了國民自豪之感。九月,米歇爾·巴尼耶成為法國最年長的總理。同月,阿塞拜疆舉行立法選舉,總統所在執政黨毫無懸念取得勝利;斯里蘭卡舉行總統選舉,信奉馬克思主義的迪薩納亞克勝選,此番結果與民眾對於斯里蘭卡經濟困境的強烈不滿有直接關聯;奧地利也在9月進行議會選舉,極右翼政黨大舉攻克議會最多的席位,震動歐洲。

進入10月,動蕩以全球性的節奏繼續:格魯吉亞的立法選舉後即因國家是否繼續走向歐盟等問題出現大規模示威、西班牙爆發歷史性洪水,超過兩百人死亡、摩爾多瓦總統選舉中俄羅斯的影響影影綽綽、日本舉行眾議院選舉,執政聯盟未獲半數席位、哈馬斯領導人辛瓦爾被宣告死亡…也是在10月,諾貝爾獎陸續揭曉。

接下來11月繼續彰顯2024年全年度的選舉年氣氛:美國大選特朗普勝選、斯里蘭卡舉行立法選舉、羅馬尼亞總統選舉、愛爾蘭和冰島皆進行立法選舉。此外,巴西主辦二十國集團峰會、阿塞拜疆主辦巴庫氣候大會也是11月的亮點。

時間線快進到12月。這是世界震驚於巴沙爾·阿薩德政權垮塌的月份,大馬士革正式被反對派掌控。2024年已至尾聲,戰爭仍在中東和東歐兩條主線繼續進行,政治緊張同樣沒有饒過在亞洲的韓國,朝鮮也投入了烏克蘭戰場…近日發生的數起包括亞塞拜然客機墜毀濟州航空空難在內的災難也讓人無法不擔心世界是否將走向更大的動蕩,亦或各國可在已蔓延開來的激烈氛圍中幡然回歸理性?12月,巴黎聖母院重新開放,這一象徵讓人懷揣一絲希望,期待2025年,或許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