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109年雙十節 彙整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编辑精选

蔡英文雙十節講話:四大韌性、兩岸尋找台海和平穩定方法【全文】

蔡英文10日上午出席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111年國慶大會,並以「給世界一個更好的台灣-堅韌之島.韌性國家」為題發表演說。

蔡英文也表示,未來兩年不僅要持續站穩「四個堅持」的立場,更要在經濟產業、在社會安全網、在民主自由體制、在國防戰力,打造更精實的「四大韌性」。總統演說全文如下:

給世界一個更好的台灣—堅韌之島‧韌性國家

大會主席游錫堃院長、帛琉共和國惠恕仁總統、現場的貴賓、好朋友,收看電視和網路直播的國人同胞:大家好!

一、疫情中逆勢前進,把台灣推進一步

今天是中華民國111年的國慶,也是中華民國立足台灣以來的第七十三個國慶日。過去兩年多,對抗疫情一直是國家最大的挑戰。所以,今天一開始,我同樣要感謝在疫情期間,為防疫工作付出、共同撐過這段艱辛過程的國人同胞。你們每一位,都是防疫的英雄。

今年國慶日的氣氛,和前兩年有很大的不同。再過三天,邊境管制即將放寬,台灣和世界各國之間將恢復正常往來。這也意味著,我們將擺脫疫情的陰霾,邁向正常生活。

過去兩年多,疫情衝擊了全世界。對於因為疫情而離開的國人,我們都同感不捨和哀痛;他們的離去也提醒著我們,永遠有做得更好的空間。但跟很多國家相比,因為有大家攜手合作,團結守護彼此,讓台灣的防疫表現獲得世界的肯定。

因為疫情受到穩定控制,台灣的經濟才能穩健成長。再加上以創新和轉型為導向的發展策略,解決了長期以來經濟動能不足的問題。

我們在全球衰退中逆勢成長。2021年的經濟成長率6.57%,是近年來最佳成績。今年的IMD世界競爭力評比,台灣排名全球第七,「每千人研發人力」指標,是世界第一。

經濟發展的成果,也反映在政府的財政收入。從2018年以來,中央政府的歲計賸餘已經連續四年突破千億元。去年更寫下近三千億元的最佳成績。

財政的穩健,讓我們有更多的資源,可以投入基礎建設、提升科學研究、強化國防戰力,並且建構更完整的社會安全網。

這些成就,是所有國民共同的努力。身為總統,我要感謝今天在場的所有貴賓、各界領袖,還有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謝謝大家,對民主的參與和對國家的貢獻。

疫情沒有擊倒我們,反而讓世界看見台灣的韌性。我們不只守住了疫情,更把台灣往前推進了一步,成為我們心中更好的國家。

二、下波挑戰當前,打造韌性國家

但正如棒球比賽,這一局能夠化險為夷,並不代表下一局就會風平浪靜。走過了上階段的疫情風暴,下一個階段的挑戰更大,更需要我們沉著面對,共同解決。

疫後的世界秩序正在劇烈變化。目前,歐美各國正苦於通貨膨脹和隨之而來的經濟衰退;台灣的通膨,雖然還在可控制範圍,但我們仍然必須因應全球經濟衰退的變局。

在此同時,全球供應鏈重組,仍在進行當中。台灣雖然在半導體以及資通訊軟硬體的領域,已經取得關鍵地位;但在其他領域也必須快步跟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另外,極端氣候帶來的異常災變,也提醒我們,必須要建立更能夠快速應變的機制。

在經濟局勢之外,烏俄戰爭持續進行;中國在南海、東海,以及台灣海峽的軍事行動,衝擊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我們絕不能忽視,軍事的擴張,正在挑戰自由民主的世界秩序。這些變局都跟台灣息息相關。

台灣正處在變局之中,我們不能抱著僥倖的心態。我們必須堅定民主立場,審慎做足準備,隨時因應瞬息萬變的情勢。

回顧過去,正是因為台灣的韌性,我們才能夠度過疫情的挑戰。未來兩年,在我任期的最後,我們不僅要持續站穩「四個堅持」的立場,更要在經濟產業、在社會安全網、在民主自由體制、在國防戰力,打造更精實的「四大韌性」。

把中華民國台灣打造成為一個更強韌的國家,就是現階段國家發展最重要的目標。

三、因應經濟變局,布局產業未來

打造更強韌的國家,首要任務就是,建立能夠在逆勢中因應變局、站穩腳步的具有韌性的經濟與產業。

當前最緊迫的經濟變局,是全球通膨和衍生的金融緊縮,帶來經濟衰退和金融波動的風險。

為了管控通膨、穩定民生經濟,我們透過源頭管理,穩定水、電、油、氣以及大宗物資和關鍵原物料的價格,盡可能降低對國內整體物價的衝擊。

我們也強化了因應金融市場波動的各種穩定機制。同時,透過有效的政策和公共支出,我們會加強投資下一世代的基礎建設和人才培育,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維繫經濟成長的動能。

在產業布局方面,我們必須有力應對變局中供應鏈加速重整的趨勢。除了要加快腳步,推進「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發展,更要持續鞏固半導體產業的優勢。

我特別要向國人及國際社會強調一點,半導體製造聚集在台灣,不會是風險,而是全球半導體布局的關鍵之鑰。

我們會持續維繫台灣在半導體尖端製造的優勢和能量,同時也會協助全球在半導體供應鏈重整上進行最佳的配置,讓「護國神山」的全球地位更形重要。

為提升經濟應變能力,我們也會確保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做到在任何緊急狀況下,仍然可以透過有效調度、穩定供應,讓社會和產業維持正常運作。

為了進一步和國際接軌,我們也要全方位推進,跟新南向、印太,甚至中、東歐等國家的合作交流。透過前瞻技術合作、相互投資以及金融支持等方法,建立更具韌性的全球供應鏈和通路體系。

我們也要和世界同步,持續採取因應極端氣候的行動。今年三月,我們公布了淨零轉型的路徑圖;而《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也已經送請立法院審議。這不只是台灣對國際社會的承諾,更是我們要共同承擔的世代責任。

四、完備社福醫療,強化社會安全網

「韌性國家」,不僅要能因應經濟風險,社會的韌性,也同樣重要。

一個有韌性的社會,必須建立在經濟公平的基礎上。這些年來,我們持續透過加薪、減稅、增福利,來減輕民眾的負擔,落實照顧弱勢的施政理念。

而完整建構並強化社會安全網,更是我們施政的重中之重。我們持續提升緊急應變、救護和照顧的能量,希望能提供國民更完整及周全的照顧。

兩年多的防疫過程中,我們看到,台灣的醫療和公衛體系,已經展現對於危機應變的經驗和能力。我要借用各位的雙手,再一次給全國所有辛苦的醫護人員最大的掌聲。

為了進一步強化韌性,因應未來的挑戰,我們要持續完備醫事人力、提升醫院備援的量能;我們也要持續強化醫療體系的緊急應變機制,讓台灣更有力量,來因應各種健康風險。

台灣地震頻繁,這幾年來,政府持續進行校園、橋梁、道路的耐震補強及整建,提高公共設施的抗災強度。

為了因應突如其來的災害,我們盤整避難收容的安置資源,強化全民的防災和疏散能力,並提升全民的心理韌性,面對災害,能夠冷靜且快速做出反應。

面對少子女、高齡化社會,我們逐年大幅增加預算,全力打造友善生養環境,提高生育補助及育兒津貼,並大幅增加平價幼托名額,我們也衝刺長照的服務能量,更提出「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

我們積極興建社會住宅以及推動包租代管,擴大租金補貼,提升對勞工職災的保險和保護,也完善農漁民三項保險和退休儲金制度,積極照顧各個需要的族群。

除此之外,我們也持續挹注資源,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增加社工人力,發展因地制宜的服務,讓民眾可以就近尋求協助。

今年度總預算的社福支出超過六千億,明年更將突破七千億,再創歷史新高。持續強化社會安全網,接住每一位需要協助的國民,是政府無可迴避的責任。

五、深化民主體制,爭取國際支持

除了國家治理的議題,「民主韌性」的建立,更是守護台灣的關鍵。

首要的工作,就是讓自由民主體制,成為牢不可破的全民共識。民主社會中,我們可以有不同立場,可以相互爭辯;但無論外在壓力有多大,我們都要堅持自由民主體制,一致對外。

其次,就是強化資訊的透明以及錯假訊息的辨識。台灣是最常遭遇到資訊戰的國家,這項非傳統的安全威脅,正不斷干擾我們民主體制的運作。

面對境外勢力的滲透及意圖破壞,我們一定要用更透明、更民主的方式來應對。例如,在疫情期間,指揮中心不間斷的召開記者會,就是為了讓社會大眾充分掌握資訊,降低恐慌,避免錯假資訊擾亂,進而影響全民防疫的信心。

接下來,我們也會持續強化錯假訊息的查核機制,讓資訊更透明公開,讓全民能有效辨別資訊真偽,避免資訊戰的威脅。

最後,就是持續深化國際合作,跟民主盟友緊密連結。當威權主義的擴張逐漸威脅全球秩序時,四面八方的國際友人都來到台灣,表達溫暖的支持。現在,正是台灣最受國際關注的時刻。

中華民國台灣,已經成為世界民主自由的重要象徵。國際社會非常清楚,維護台灣的安全,就是維護區域穩定和民主價值;一旦台灣的民主自由被摧毀,將是世界民主陣營的重大挫敗。

民主,不只是對外定位台灣的國際角色;對內,更是強化社會韌性的核心戰略。

六、提升國防戰力,凝聚民心士氣

這幾年來,為了強化國防戰力與韌性,我們加速推動國防改革,國防預算也逐年增加。我們用行動告訴全世界,台灣會挑起自我防衛的責任,我們不會坐等命運被決定,我們也會和盟友共同維護區域的安全及穩定。

我們加速量產各式精準飛彈,以及海軍、海巡高效能艦艇。此外,我們也積極籌獲各類小型、高機動性的精準打擊武器,來建構完整的不對稱戰力,確保台灣足以應對外在的軍事威脅。

這幾年,國機國造、國艦國造都有具體成果。潛艦國造也如期推動當中。兩週前,台灣第一艘自主研發建造、萬噸級的「玉山軍艦」,正式交艦。

還有剛剛,大家看到帶頭衝場的勇鷹號新式高教機,都是我們努力的成果。謝謝全體國軍弟兄姊妹,跟我一起克服萬難,交出這張得之不易的國防自主成績單。

為了落實全民防衛,我們成立「全民防衛動員署」,強化戰訓量能,透過精進後備教召訓練,讓後備軍人能使用跟現役軍人相近的武器裝備,提升後備戰力。

建構能有效應對現代戰爭需求的國軍,以及建立軍民整合的全面防衛動員能力,都刻不容緩。我們必須確保,無論是平時救災,或者戰時動員,各項韌性的整備、各種物資和人員,都能準確、即時到位。

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凝聚民心士氣,強化全民的防衛意識。「守土衛國」從來都不只是軍人的事;每一位國民,都是國家的守護者。

這段時間,我看到許多朋友,有年輕爸媽、有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嬤,也有許多沒有服役經驗的學生。他們不分年齡、性別,自發性參加民間的課程,學習社區防衛、急救照護以及資訊辨識。這正是「守土衛國,你我同行」的最佳詮釋。

七、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是兩岸共同責任

台海的和平穩定,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遺憾的是,近年來,北京當局日益升高的軍事恫嚇、外交打壓、貿易阻撓,以及試圖消滅中華民國台灣主權的作為,已經威脅到台海及區域和平穩定的現狀。

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歷經七十三年的共同生活與發展,已經凝聚強大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台灣人民和朝野政黨的最大共識,就是捍衛主權以及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這一點,我們沒有妥協的空間。

兩岸立場的分歧,不僅是歷史因素,更在於民主發展上的背道而馳。

北京當局不要因為台灣活躍的民主體制,而有所誤判;誤認台灣人民對民主自由的堅持,是可以妥協的,進而試圖利用政黨之間的激烈競爭,來分化台灣社會。這樣的思維和做法,無助於兩岸關係,只會讓兩岸更行更遠。

我要呼籲北京當局,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的選項。唯有尊重台灣人民對主權和民主自由的堅持,才是重啟兩岸良性互動的根本。

我們期待,在兩岸邊境解封之後,能夠逐步恢復兩岸人民之間的健康有序交流,進而舒緩台海緊張的情勢。

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下,我們也願意和北京當局,尋找雙方可接受的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方法;這是我們的共同責任。

八、把更好的台灣獻給世界

各位國人同胞,對於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我們而言,最大的任務,就是用盡全力,給後代一個更好的國家,也給世界一個更好的台灣。

台灣的經濟更發展,全球供應鏈就更完整而堅韌。台灣的安全更鞏固,區域和全球就更能和平繁榮。台灣的民主更深化,世界自由民主陣營就更穩固。

這是我們過去多年以來,從黑暗的坑洞中,掘光而行,終於走出來的一條道路。這條路也許辛苦,但我們因此找到了身為台灣人的意義,也看到台灣的存在對世界的價值。

現在的台灣,很民主、很自由、經濟繁榮、文化多元,不但受到世界的矚目,人民也凝聚出守衛家園的堅強意志。今天,大聲的說出「我是台灣人」,是一種光榮,也是一種驕傲。

各位國人同胞,我們是彼此的手足,讓我們勇敢堅定,自信地站在世界的舞台,讓台灣成為世界的台灣,更要給世界一個更好的台灣。

中華民國加油!台灣加油!謝謝大家。

分类
兩岸 台灣

F-16V衝場、雷虎小組彩煙 「雙十節」大會圓滿落幕

中華時報/華聞社10月10日電)台灣的「雙十節」今天登場,在F-16V戰機以及AT-3雷虎小組的戰機衝場壓軸表演後,圓滿落幕,總統蔡英文今年待到典禮的最後,和民眾一起共同慶祝雙十國慶。

雙十慶典在早上由表演節目揭幕,今年的主題是「民主台灣 自信前行」,先由多個儀仗隊演奏開場,之後會有來自醫護、疫情中心等百名預防新型肺炎疫情人員代表,到場接受民眾致意,今年的主題表演的壓軸為眾所期待的戰機衝場,首先由5架F-16V戰機編成大雁隊形飛越總統府正上方。

接著AT-3雷虎小組接力飛越觀禮台,並同時施放代表青天白日滿地紅的紅、白、藍三色彩煙,為國慶大會畫下圓滿句點。

蔡總統今年特別留到典禮的最後,和與會民眾一起觀看表演。直到戰機衝場結束後,蔡總統還對觀禮台前的表演者揮手致意並比出讚的手勢,才和副總統賴清德一起離場。

空中展演項目,近年完成升級的F-16V戰機首次在府前上空編隊衝場。根據軍聞社報導,擔任快速機總領隊的F-16V飛行員潘震中校表示,總統府上空平時為禁航區,面對陌生的各項天候、地形、地障與時間配合等飛航因素,都必須仰賴任務前詳細的計畫,以及與空中前進指揮所密切的協調配合,才能順利完成任務。

他說:「通過總統府上方幾秒鐘的時間,背後是許多人全神貫注的成果」。

蔡英文發表以「團結台灣,自信前行」為題國慶談話,全程約24分鐘,內容分為「防疫成果貢獻國際」、「新情勢下的經濟戰略」、「堅實國防維護國家安全」、「積極作為參與區域合作」、「團結合作共度挑戰」五面向。

蔡英文發表演說表示,現階段兩岸當務之急,是本於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態度,共同討論和平相處之道、共存之方;只要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這就是台灣人民的主張,也是朝野政黨的共識。

總統蔡英文今天「雙十節」演說中邀請國內各個政黨,從現在起,團結彼此;更以台語唸了公視自由的向望主題曲「路」的一段歌詞,她說,「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撩溪過嶺」,一起朝有光的地方前進。

分类
兩岸 台灣 港澳 香港

受制國安法 香港雙十活動恐成歷史

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今年香港親台僑團舉行慶祝中華民國國慶的活動明顯受壓,儘管有個別人士繼續慶祝,但凸顯主權的雙十國慶活動有可能自今年起成為歷史一個段落。

親台港人慶祝「雙十節」由來已久,回顧過去,這些活動所享有的政治空間大概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一是寬鬆期,二是緊縮期。

在港英政府年代,僑團慶祝雙「雙十節」享有寬鬆的環境,當年臨近雙十國慶,香港大街小巷都懸掛了大量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國旗隨風飛揚,紅遍港九新界。

當年具代表性的慶祝活動相當多,主要包括港九各界僑團在10日早上舉行的「雙十節」大會、當晚由具官方背景協辦的酒會,以及在新界屯門青山紅樓、珠海書院、九龍總商會及調景嶺舉行的升旗典禮。

在這些慶祝活動中,無論是官方機構或僑團代表都一起唱國歌及目視升旗等,完全凸顯了中華民國的主權地位,而且是公開且從未受到港英政府阻撓。

當時親台僑團所以能夠享有這種寬鬆的政治氛圍,大概與當時大陸仍未開放有關;即使後來開放了,當時全球仍未脫離冷戰思潮,英國與中國雖有邦交,但也不會完全配合中共專制政權的要求。

另有人指出,1967年受大陸文化大革命波及,香港發生暴動,當時親共的左派工人團體發起罷工,港英政府卻獲得親台工會相助,緩和了對社會的衝擊。

其後的分析指出,英國人經過政治計算,認為應該給予親台右派一些政治空間,以平衡左派的影響。

但進入90年代,隨著香港主權轉移只剩下不到10年,英國已有撤出香港的準備,北京則展開接管香港的部署,香港涉台問題成為北京的焦點之一。

從這個時候起,親台僑團的雙十國慶活動進入了緊縮期,開始受到約制。

據了解,在北京接管香港前,當時準備擔任行政長官董建華顧問的葉國華已與台灣駐港代表鄭安國取得默契,今後在公開地方不能出現中華民國主權象徵,但室內一切照舊。

香港主權轉移後,台灣駐港機構遵守了有關默契,但部分僑團未予理會,比如每年10月10日依舊在國父孫中山革命根據地的紅樓舉行升旗典禮,高唱國歌。

這些僑團也到處懸掛中華民國國旗,但當時港府已開始介入處理,比如很快就會拆除這些國旗,對相關活動有一定的約束。

踏入2020年,隨著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的實施,香港慶祝雙十國慶活動面對前所未有的嚴控期。迄今,至少有3場慶祝活動被逼取消,原因都指向港區國安法。

負責籌辦相關活動的右派人士近日向中央社記者透露,他們原訂9日晚間在新界西某酒樓舉行慶祝餐會,但早前有便衣警察登臨酒樓,告誡酒樓方面,相關活動可能觸犯港區國安法。

在警方的告誡下,酒樓方面最終取消餐聚安排。此事反映出,香港警方是主動出擊,所依據的就是港區國安法。

今天早上,儘管仍有少數親台人士不理會港區國安法,自行進入紅樓舉行升旗禮、唱國歌,而連日來也有不知名人士在一些地方懸掛有中華民國國旗的海報,但都只是零星個案。

有右派人士說,總的來說,隨著港區國安法的實施及警方積極執法,當年葉國華和鄭安國所達成的「室內照舊」的默契似乎無復存在,香港能夠凸顯主權的「雙十節」活動自今年起可能走到盡頭,成為歷史一個段落。

分类
兩岸 台灣

「雙十節」典禮 台灣空勤黑鷹低飛總統府廣場吸睛

中華時報/華聞社10月10日台北電)雙十國慶典禮上午8時50分登場,首先由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帶來「八音慶雙十,台灣向前行」民俗技藝演出。

緊接由國防部365名聯合樂儀隊成員帶來「捍衛國家,守護人民」組曲演奏及花式操槍,上半場,由樂隊演奏「海風進行曲」及自創曲「見疫勇為」等兩首曲目,並由儀隊操演「民主先鋒隊形」、「永恆守護隊形」、「萬眾一心隊形」及「勇敢前進隊形」。

中場由儀隊在沒有音樂伴奏下,呈現原地間槍法(俗稱靜默槍法),此起彼落卻又富有節奏感的聲音,重擊現場觀眾的耳膜,相當震撼;下半場,以經典民歌「小草」、流行歌曲「稻香」及「勢在必行」等三首歌曲,由儀隊進行「榮耀雙十」、「一字波浪」及「攜手同心」等隊形變換。

隨後登場的則是憲兵快速反應連「忠貞鐵騎,戎裝在憲」節目,快反連騎乘36輛、重達366公斤的山葉皇家之星演出,一開始的進場,所有車輛均維持時速5公里,也考驗騎士穩定笨重車身的能力,進場結束後則立刻加速,做出各種高難度走位動作。

快反連也執行「分列式」、「勇往直前」、「雙十交錯」、「順逆定圓」、「大雁隊形」等五項科目;特別的是,此次快反連還有12名女性官兵加入操演,象徵巾幗不讓鬚眉;同時官兵也秀出由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研製的紅隼反裝甲火箭,象徵快反連在戰時可確保衛戍區安全,達不對稱戰力應用。

緊接登場的,則是北一女中樂儀旗隊帶來「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演出,隨後則由警政署與空勤總隊帶來「捍衛治安,守護台灣」的反劫持演練,這項演出於凱達格蘭大道、重慶南路T字路口進行車輛追逐、甩尾動作,相當震撼。

現場同時有一輛6月才亮相,也是全台目前唯一的Lenco Bearcat G2輪式裝甲車,全車採用12至40釐米厚鋼裝甲,能防12.7釐米機槍彈攻擊,輪胎於失去胎壓狀態下仍可繼續行駛,車頭可加裝破門裝置,是一款性能極佳的攻堅利器。

除此之外,反劫持演練另一亮點,則是被稱為是「紅鷹」的內政部空勤總隊黑鷹直升機,首次在國慶典禮現場,以低高度飛進總統府限航區,隨即特勤人員垂降在總統府前廣場進行攻堅,直升機接近地面時,強大風壓揚起地上粉塵及碎石,場面相當壯觀,吸引許多民眾以手機捕捉畫面。

至於為何內政部空勤總隊的黑鷹直升機被稱為「紅鷹」,國軍當年斥資約新台幣846.73億元,向美國採購60架UH-60M黑鷹直升機,目的在於汰換老舊的UH-1H直升機。

但前總統馬英九任內,決定要將其中15架移交內政部空勤總隊使用,並將外觀塗裝為紅色,因此被外界稱為「紅鷹」;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前國防部長馮世寬又決定再移交15架給空軍,汰換已服役30年的S-70C賽考斯基直升機,陸軍只保留30架UH-60M黑鷹直升機。

黑鷹直升機是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生產的雙渦輪軸引擎、單旋翼直升機,是從S-70型發展而來的一種中型通用或攻擊直升機。主要特色是在高海拔與海上救災、救難、救護、觀測、偵巡、運輸等任務,可裝載15名人員(含飛行員2員、機工長2員、搜救員2員)或救護擔架4具。

運送物資時,黑鷹可以裝載1170公斤貨物,或吊起4050公斤貨物,滅火時,載水量高達2400公升,可充分滿足台灣2000公尺高山地區與夜間海上搜救等需求,其中最強特色就是夜間偵蒐功能。

 

分类
兩岸 台灣

蔡英文:符合對等尊嚴原則下 願促成兩岸有意義對話

「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109年國慶大會」10日在總統府前廣場登場,今年國慶以「2020民主台灣.自信前行」為主題,總統蔡英文出席發表演說。

中華時報/華聞社10月10日台北電)台灣的「雙十節」今天上午9時舉行,以「民主台灣 自信前行2020 Proud of Taiwan」為主題,主視覺以「聲音」的聲波線條為設計核心,象徵台灣歷經多年民主轉型歷程,大眾多元聲音透過各平台管道被聽見。

來自韓國的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韓語講師魯水晶將擔任大會主持人,而21位各界防疫有功代表,與30位台北醫學大學學生所組成的「杏聲合唱團」共同領唱國歌,展現兼容並蓄的精神。

此外,最受矚目的空中展演項目,除陸航CH-47SD運輸直升機吊掛國旗,搭配UH-60M黑鷹直升機編隊,也有雷虎小組為天空畫上藍白紅彩煙,更加入了近年完成升級的F-16V戰機,首次在府前上空編隊衝場。

蔡英文總統今(10)日上午出席在總統府府前廣場舉行的「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109年國慶大會」,以「團結台灣,自信前行」為題發表演說。

蔡英文指,台灣注意區域安全情勢的變動,包括南海、東海主權爭議,中印衝突,台海局勢變動、港版國安法實施等,令區內民主、和平與繁榮,受到嚴峻的挑戰。蔡英文強調,面對軍事擴張和挑釁,台灣堅守「不畏戰,不求戰」的原則,避免擦槍走火。她表示,現階段兩岸當務之急,是本於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態度,共同討論和平相處之道、共存之方;只要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台灣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這就是台灣民眾的主張,也是朝野政黨的共識。

蔡英文指,留意到大陸領導人在聯合國會議上表示,永遠不稱霸、不擴張,期望是一個真正改變的開始。台灣有決心維持兩岸的穩定,但並非台灣可以單方面承擔,而是雙方共同的責任。

109年國慶大會10日上午在總統府前廣場登場,清晨6時30分總統府進行升旗儀式。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國慶典禮今天舉行,序幕暖場階段,由三軍樂儀隊、憲兵快反連、維安特勤隊及空勤總隊黑鷹演出及演練,俗稱「紅鷹」的空勤UH-60M黑鷹直升機,首次以低高度飛進總統府限航區。

雙十國慶典禮上午8時50分登場,首先由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帶來「八音慶雙十,台灣向前行」民俗技藝演出。

 

總統致詞全文如下:

大會主席游錫堃院長、現場各位貴賓、電視機前和網路上的全體國人同胞:大家早安,大家好!

一、防疫成果貢獻國際

今天是中華民國109年的國慶日,今年因為疫情,慶典的規模縮小了,但所有的國人同胞,無論身在何處,都發自內心,慶賀中華民國台灣,度過了重重挑戰的一年。

2020這一年,在新型冠狀病毒威脅下,無論對台灣或全世界,都是驚濤駭浪的一年。但是,也因為這場全球性的危機,才讓國際社會看到台灣「堅韌之島」的特質和能耐。

我們沒有封城,沒有關閉學校,也是世界上少數還能夠在管制措施下,開打職棒、舉辦大型藝文活動的國家。我們更展現了傲人的國力,將防疫物資送到世界各地。

從今年三月以來,有超過三千三百篇國際媒體報導,都在談論台灣的防疫表現。台灣在國際上的面貌,越來越清晰,比過去任何時期都更加亮眼。

這樣的成就,要歸功於全體台灣人民的團結、合作。除了最辛苦的醫護和檢疫人員,我們也要感謝,製造業攜手投入防疫物資生產,科技業開發APP,藥師朋友、超商員工協助發放口罩,還有我們所有的民眾,井然有序的配合,各項防疫措施。

我們也看到,海外歸來的國人,依規定居家隔離、檢疫。旅行業者提供防疫旅館,租賃車業者提供防疫車隊,餐廳娛樂場所落實實名制規定。因為全國上下一心,我們守住了疫情的防線,讓台灣成為世界的模範生。

當日本的森喜朗前首相、捷克的韋德齊參議長、美國的阿札爾部長和柯拉克國務次卿,相繼來訪,表達他們對台灣的敬意的時候,相信許許多多的國人,都感到無比的振奮。

透過因應疫情的挑戰,我們證明了國家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建立了國民的自信。更重要的是,我們團結了,因為我們深刻體會到守護家園的重要。所以這一年,確實是辛苦而險峻的一年,但也是豐收的一年。

今天的大會中,邀請到各行各業的防疫英雄,來為我們領唱國歌。其中有很多我們熟悉的故事,像是賴碧蓮護理師,臉上光榮的口罩壓痕,或者是張莞爾護理師,瞞著家人出任務,陪伴血友病少年返台的感人事蹟。

還有更多無名英雄,不曾被報導,因為這一場戰役,有太多人的投入,有說不完的故事。我要請現場的好朋友,用最熱烈的掌聲,再一次給我們的防疫英雄們滿滿的感謝,謝謝他們為台灣所做的付出。

二、新情勢下的經濟戰略

因為疫情控制得當,台灣成為全球少數可以維持經濟正成長的國家,我們也為疫情後的經濟發展,超前部署。「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正在積極規劃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也已經分期編列特別預算,加速進行當中。

最讓我們感到振奮的,是國人及企業,對台灣經濟發展的信心更強了。台灣資本長期以來外流的趨勢,已經翻轉過來。

我們迎來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資金回流潮,台商返台投資,已經超過新台幣一兆元,還有數以千億元計的海外資金,正在陸續匯回;許多外商及知名跨國企業,也在加碼投資台灣。這些,都是現在進行式。

在國際經貿合作的領域中,我們也有不少實質進展。台灣和美國將進行高層經濟對話,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科技合作、基礎建設等領域,尋求未來合作空間。

上週,台美雙方宣布,已經完成簽署「台美基礎建設融資及市場建立合作架構」,雙方將攜手投入美洲,以及印太地區的基礎建設計畫。台美經濟合作的深化,已經進入到行動階段,這也是我們在國際經貿合作上,尋求全面性突破的開始。

不過,我也要提醒國人。全球疫情還沒有結束,疫情帶給各國在經濟、社會層面的複雜挑戰,仍然很嚴峻。

展望未來,還有更艱鉅的挑戰等著我們去克服。疫情後世界經濟的復原,人類生活型態的轉變,全球以及區域貿易情勢的劇烈變化,還有經濟秩序的重整,每一項都考驗我們經濟的續航力,以及整體的應變能力。

面對數十年來最大的內、外變局,台灣會持續展現我們的韌性,政府會掌好舵,朝三個策略方向前進,打造大家所期待的新台灣經濟。

首先,我們要全力、全方位投入供應鏈的重組。現在,全球供應鏈的快速解構及重組,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各地台商也正在朝向區隔市場、轉移生產基地、回台投資等方向,加速調整。

我們已經在推動的「5+2產業創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兆元投資計畫、「新南向政策」、台美經濟合作、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等等,都和供應鏈重組息息相關。

我們會將這些相關的政策和計畫串聯起來,並且整合政府和民間的資源,以及跨部會的能量,全力、全方位的投入,讓台灣成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

第二,我們要打造台灣成為國際資本、人才及數位技術匯聚的重鎮。未來供應鏈的重組,最關鍵的元素是資本、人才,以及邁向數位經濟時代的核心技術。

我們將會在吸引國際資本跟人才的環境及法制上,持續深化改革,排除障礙。同時,也會透過國際交流、產學合作,以及雙語國家政策的努力,積極培育國內產業人才。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會運用台灣在資通訊、半導體、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優勢,開發及掌握核心技術,加速推動產業及經濟的數位轉型。

第三,我們要全力落實經濟與社會的均衡發展。疫情後的經濟、產業發展,可能會有失衡的風險,資金供給大幅的增加,也可能帶來後遺症。

所以,未來政府會更加重視資源的合理分配,照顧因為經濟轉型而受衝擊的弱勢族群,加強促進青年就業,引導資金進行最有效的利用,讓台灣經濟再起的紅利,可以讓全國的人民共享。

三、堅實國防維護國家安全

當然,台灣經濟的前景,是有賴於區域的和平穩定。我們很清楚,示弱退讓不會帶來和平,只有自我準備充足,憑藉著堅實的防衛決心和實力,才能保障台灣的安全、維護區域的和平。

精進國防實力,降低戰爭風險,這是當前我們國防政策的原則。這段時間,面對對岸機艦騷擾,台海情勢雖然比較緊張,但是我們的國軍,都能夠即時掌握和因應,達成防衛固守的任務。

這幾年來,只要我有時間,我就會前往部隊,看看我們的國軍官兵。從高山上的空軍雷達站,到返航靠港的海軍艦隊;從在陣地操練火砲的陸軍部隊,到培養年輕軍士官的學校。

我的目的,不僅是要對這些日夜輪班、保家衛國的軍人,說一聲謝謝,也要讓我們的國人知道,國軍是我們的家人,也是國家主權、自由民主最強的後盾。

在跟國軍官兵的互動中,許多故事堅定了我的信心。我還記得,當我到第一線空軍部隊的時候,警戒室裡,隨時準備緊急出勤的飛官,充滿信心地告訴我「務必將空防交給空軍」。

我也記得,我在陸軍工訓中心,看到我們女性軍官,帶領著工兵同袍,展現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氣魄。在海軍水下作業大隊,則有穿戴重裝備的弟兄姊妹,奮勇潛入海底,排除障礙。

這就是中華民國國軍。他們不分前線後勤,不分男女,都是我們的子弟,都有共同守護國家的信念。

這段時間以來,也有國軍弟兄姊妹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為國受傷,甚至殉職。我們感念他們的付出,並且以英勇盡責的國軍為榮。

身為三軍統帥,國軍的未來、未來的國軍,就是我最心心念念的事情。

面對對岸的軍事擴張和挑釁,我們會持續強化防衛戰力的現代化,並且提升不對稱戰力。在外購武器裝備的同時,我們仍然堅持加速推動國防自主,高教機國造、潛艦國造,已經有相當的成效。我們將以雙軌並進的方式,來強化我們的防衛實力。

不僅武器裝備性能正在提升,國軍更需要有素質優秀的戰士。除了提升志願從軍的官士兵的專業素養,更要建立有效的後備制度,來強化國軍的人力素質以及戰力。

這段時間以來,相信很多被教育召集的後備軍人都覺得,教召變得更加精實。而在常後一體的原則下,接下來,後備動員制度的改革,將會快速推動。

面對區域和平穩定受到威脅,我們堅守「不畏戰,不求戰」的原則,避免擦槍走火。國防部也會適時發布共軍動態,和周邊國家交換資訊,強化安全夥伴角色;也讓國人明瞭台海動態,讓全民國防更加堅實。

四、積極作為參與區域合作

這段時間,我們都密切注意著區域安全情勢的變動。從南海、東海主權爭議,中印衝突,到台海局勢的變動,乃至於各國關切的港版國安法實施,印太區域的民主、和平與繁榮,正受到嚴峻的挑戰。

區域內的國家,為了確保自身安全和民主體制,不受到外在因素影響,而展開了各種形式的合縱連橫,已經導致這個區域,發生前所未有的情勢變化。

我們要把變局的試煉,轉變成歷史的機遇。我們堅持主權以及守護民主價值的原則,不會改變;但在策略上,也會保持彈性、靈活應用。

情勢在改變,只有超前部署,才能掌握未來,才不會在變局中隨波逐流,甚至被別人決定了命運。

我們將積極參與未來的國際和區域新秩序的建立。我們會秉持「價值同盟」的原則,在國際社會廣結善緣,並且跟理念相近和友我的國家,持續提升夥伴關係;我們也會更積極地參與區域及國際的多邊合作和對話。

維持和平、促進繁榮發展,這就是中華民國台灣,在區域中最重要的價值。我們要做良善力量的倡議者,將進步及良善的價值,推廣到全世界。

我也注意到,對岸領導人最近在對聯合國的視訊演說中,公開表示: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

在區域國家、乃至於全世界,都在擔憂中國擴張霸權的此刻,我們希望,這是一個真正改變的開始。

尤其,在全球高度關注印太及兩岸局勢變化的重要時刻,北京如果能夠正視台灣的聲音,改變處理兩岸關係的態度,和台灣共同促成兩岸的和解及和平對話,相信一定可以化解區域的緊張局勢。

面對兩岸關係,我們不會冒進,也會堅守原則。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是兩岸共同的利益;我們有決心維持兩岸的穩定,但這不是台灣可以單方面承擔的,而是雙方共同的責任。

現階段兩岸當務之急,是本於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態度,共同討論和平相處之道、共存之方;只要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這就是台灣人民的主張,也是朝野政黨的共識。

五、結語:團結合作共度挑戰

這段時間,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台灣人民在對外關係以及國家安全的議題上,彼此的距離正在拉近。台灣人民都希望區域的和平繁榮,能夠安定永續。

朝野政黨之間也是如此。像是最近在立法院,在野黨提出促進台美關係的議案,獲得朝野黨團的支持,無異議通過。還有,六都首長一致對外,共同抗議,成功更正了國際組織矮化台灣的做法。這些都是跨黨派合作,團結表達立場的表現。

我想透過這些例子,呼籲並且請國內各個政黨,一起攜手努力。對內,互相競爭,立場針鋒相對,是民主日常。不過,為了國家的生存發展,為了民主自由的價值,對外,我們應該團結努力,攜手帶領國家度過挑戰。

就如同過去七十一年來,台灣經歷的一切,困境磨練出我們的堅韌,挑戰激發我們的志氣,一場疫情,可以凝聚出台灣人民團結的意識,給我們繼續前進的勇氣。

我們守住疫情防線、發展經濟戰略、穩定區域情勢、捍衛台灣安全,為的是什麼?就是要把一個壯大的國家,留給台灣的下一代。

今年的金曲獎,我們也看到了年輕世代蓬勃的創造力和生命力。他們用各種曲風,自信地唱出自己的母語,呈現出對各種議題的價值觀。尤其是《kinakaian母親的舌頭》這張專輯,獲得了「年度專輯獎」的大獎。

這些年輕的創作者,雖然風格各自不同,但都能夠在舞台上發光發亮,也為台灣的多元文化,做出最好的詮釋。而支撐起這一切的,就是我們民主、自由的環境。

我們現在打拚的一切,都是為了下一代、讓世世代代的台灣人,可以在創作上展現自信,也能對土地的文化和價值感到光榮,並且勇敢的走向世界。

在中華民國國慶這一天,我們也一起許下願望,願二十年後的台灣人,回想2020年的時候,會想起正是在這一年,因為我們在時代中把握機遇,在變局中勇敢前進,克服了挑戰、擺脫了枷鎖,讓他們有真正以自己的意志,選擇未來的機會。

從現在起,就讓我們團結彼此,一步一步,「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蹽溪過嶺」,一起朝有光的地方前進。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