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 彙整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健康 港澳 生活 香港

林鄭月娥宣布所有中小學、幼稚園、特殊學校延遲至2月17日復課

林鄭月娥
林鄭月娥

内地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下午4時半舉行記者會,指政府嚴陣以待,疫情變化很快,所以今早召開高層會議,開到下午結束,聽取專家梁卓偉、袁國勇、許樹昌的意見。林鄭月娥宣布,提升應變計劃提升至緊急,並由特首召開督導委員會,並設立4個工作小組。

林鄭月娥宣布6項防疫措施,包括無限期暫停來往武漢的航班、高鐵直至疫情解決;擴大所有來自內地人士健康申報到所有口岸,包括中港碼頭、港澳碼頭、屯門碼頭、6個陸路口岸、港珠澳大橋;加強口岸體溫檢測及人手;研究落實離境人士體溫檢測,深圳、珠海率先實行;更新旅遊健康建議,呼籲市民切勿前往湖北省;暫停所有特區政府到內地交流探訪文化體育活動。

林鄭月娥宣布,所有中小學、幼稚園、特殊學校延遲至2月17日復課,停課會否延長視乎疫情發展。

分类
兩岸 大陆 港澳 香港

林郑月娥进京述职获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肯定及支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一(12月16日)在北京接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称今年是回归以来局面最为严峻复杂的一年,并对林郑月娥表示了充分的肯定,称赞她在香港非常时期表现出了勇气和担当。

林郑月娥14日到17日到北京述职,向北京汇报香港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最新情况。

香港的示威抗议活动已经持续了6个多月之久,其中曾爆发多达百万人上街的大游行和激烈的警民冲突。最初由要求撤回引渡法案的示威已经演变成一场范围广泛的民主运动。在上个月的地方选举中,亲北京的建制派惨败,民主派大胜。

习近平在承认香港已陷入回归以来最为严峻复杂局面的同时高调肯定了林郑月娥的表现,称林郑月娥恪尽职守,做了大量艰苦工作,中央对她在非常时期显示的勇气和担当非常肯定。

习近平上个月在巴西利亚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时曾就香港局势表明了北京的强硬立场,称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是香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这2019年12月1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接见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时握手。

星期一早些时候,林郑月娥还获中国总理李克强接见。李克强说,修例风波对整个社会造成的损害是多方面,香港面对前所未有严峻复杂的局面。他说北京希望特区政府抓紧研究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当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问题。

林郑月娥16日傍晚在北京会见记者时表示,对习近平称赞她在非常时期展示勇气及担当“受到鼓舞”,又说今年述职背景与往年不同。她说近期香港“暴力行为”有所减退,但仍时有发生,又对习李两人全力肯定工作表示感谢,重申目前首要任务是依法“止暴制乱”,坚守“一国两制”方针,及保持香港繁荣稳定。

被问到日后会否进一步鼓励香港警方“强硬执法”,还是会“刚柔并济”,林郑称,习近平支持警方严正执法,但实际如何做到,则是由执法部门决定,而自己作为行政长官也不会去指示每一场示威的执法。

 

分类
港澳 香港

彈劾林鄭月娥遭建制派護航而否決

香港立法會日前(5日)辯論由25名民主派議員提出的彈劾特首林鄭月娥議案,經分組點票,雖然在地區直選獲16票贊成通過,但在功能組別被以反對22票否決,議案最終遭否決。

按照彈劾行政長官的5程序,首先由立法會全體議員的1/4(70名議員的18名)聯合提動議,指控行政長官有嚴重違法或瀆職行為;第2是經立法會分組點票表決通過議案(須同時獲「地區直選」及「功能界別分組」的在席議員過半數贊成),再送終審法院組獨調會。

5日在分組點票下,議案在地區直選獲得通過(16票贊成、14票反對),但在功能組別被否決(10票贊成、22票反對),議案終被否決。

提出議案的公民黨楊岳橋表示,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兵敗如山倒」,是被林鄭月娥「綁上賊船」,而林鄭現仍安坐於禮賓府推卸責任,誤判民意。

自由黨鍾國斌質疑,示威持續6個月而政府未能平亂,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輸得一敗塗地,彈劾議案其實應由建制派提出;他還批評,特區政府為北京中央添煩添亂,應是由中央領導人處理彈劾議案,而非立法會。

政務司長張建宗在總結發言時指出,彈劾議案非常嚴肅,不是隨便的政治工具,要提出實質證據,證明特首有違法行為;他強調,問責團隊會堅定不移,繼續止暴制亂,包括成立獨立檢討委員會,與監警會的調查相輔相成,監警會明年1月初會向特首提交報告。

分类
港澳 香港

海外亲中媒体呼吁北京对治港体系进行红脸出汗的斗争

北京支持的香港建制派在区议会选举中兵败如山倒的表现,可能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北京高层自然会感到错愕不已。11月24日香港区议会选举中亲北京建制派候选人惨败至今,传出很多不同声音,北京官媒第一时间的“铁嘴钢牙”还在继续,“铁嘴钢牙”是想不说就不说,想说什么都可以的,不容置疑。二某些海外亲中媒体脑洞大开,呼吁调整对港政策的声音,甚至引用习近平的“金”句,要对治港体系进行“红脸出汗”的斗争。

就在北京“铁嘴钢牙”还在发功,仍把建制派败选原因归咎于“外部势力与乱港分子遥相呼应”时,海外的一些亲中媒体却似乎能够面对现实说人话,甚至有些脑洞大开的迹象了。亲北京的多维新闻文章说:经此一役,希望北京可以彻底清醒,香港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已经到了启动治港体系全面改革的时刻。如果继续任由一些部门、一些人“粉饰太平”,无助于香港问题的解决和一国两制实践。

该文认为北京对香港多有误判,比如:香港人尽管受够了“乱哄哄”的香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开始支持港府,支持建制派,情绪依然存在,甚至将所有“乱哄哄”的责任归咎于建制派的候选人。“沉默的大多数”的确有一些人站了出来,建制派的票数有所上升,但结果还是建制惨败,因为反对派的票数增长的更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误判”?多维回答说:这一方面既体现了中央、港府仍然对于香港社会基层民意不了解、不清晰的现实;另一方面,也是大陆媒体、中央涉港机构过去22年来“粉饰太平”的结果。风波已经到来,他们还在抱着幻想,以为香港基本盘没变,将错误的认识传达给中央和内地的民众,结果就是自欺欺人,满盘皆输。 11月25日当天选举结果出来之后,中国内地媒体一篇寂静,即使罕有评论,仍然是各种“天下无事”的样子。官方评论“缺位”的情况下,各种小道评论就有了发酵、传播空间,甚至有网民称,“正是因为香港建制派‘平暴’不力导致民意转向”,滑天下之大稽。 香港回归后的22年,内地宣传部门、中央涉港机构粉饰太平,让中央觉得香港“天下无事”,200万人上街的报道都仍然用“一小撮人”形容,将风波全部归结到“外部势力上”;一点点民意变化都“如获至宝”,结果又误导了国内民意、高层判断,使得问题没有得到真正反思。

另一篇文章直指北京在香港的失误是方向性的失误:香港回归后,其人口主体已经转变身份成为中国公民,但是既往治港的斗争哲学,却不仅把居于市民过半数的泛民推到了对立面,而且采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式来解决另一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矛盾,最终“亲者痛、仇者快”。就算是敌对阵营中时不时冒出港独的声音,也只是极少数,而且绝大多数港人也认为港独不可能也不可理喻。 这样的方向性错误,在北京涉港机构尤其是中联办以及香港建制派群体中尤为突出。

香港沉默的大多数用选票选择了泛民,这样的结果也再一次警醒北京:如果一如既往将泛民视为反对派、异见者,那是不是表示要站在香港大多数的对立面?如果是这样,香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又从何谈起?

该文还批评说:中央治港机构越来越沦为一个“三不管”地带,中共十八大以来的这几年,内地官场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巡视组无所不在,但治港体系层面却一直是轻描淡写。久而久之,不仅整个官僚体系被既得利益群体所支配,被经济利益“围猎”,而且为了保持原来的有利位置,甚至习惯性地避重就轻遮盖香港的深层次问题与矛盾,以为只要“井水不犯河水”就可以继续高枕无忧,相安无事。基于这些积重难返的结构性问题,要想对香港进行彻底的改革,就必须对治港体系进行一次红脸、出汗的“斗争”。

分类
港澳 香港

林鄭月娥:中央沒有就選舉結果向她問責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區議會選舉排除萬難下順利舉行,她承認結果反映市民多項不滿,日後政府會多與區議會合作,又指中央沒有就選舉結果向她問責。

周日的區選會選舉投票率創歷史新高,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今次選舉排除萬難下順利舉行,又指見到有選民希望透過投票展示對暴力的不滿,希望社會回復平靜。

被問到建制派今次區選大敗自己有幾大責任,林鄭月娥指,中央沒就此向她問責。

她重申,政府早於九月四日已經回應反修例風波引發的訴求,包括撤回相關條例,目前最重要是啟動社會對話,邀請社會領袖分析動盪持續的成因,為香港提供出路。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正參考英國等地經驗,成立獨立檢討委員會,檢視社會動盪成因,並提出建議。

分类
港澳 香港

林郑吁留守者离开 泛民盼警方解困理大

从18日警察静态包围理大开始算起,包围已经进入第9天。 随着区议会选举结果出炉,泛民派新当选区议员趁着胜势,进入理工大学关心留守者。 晚上,百余人聚集在理工大学外围合唱,盼给校内的留守者打气。

现在估计还有不到30人留守在理大内。 根据消息,目前一些留守在理大的示威者出现精神错乱,且食物短缺,环境卫生恶劣,有人道灾难之忧。

立法会教育界议员叶建源与新当选的区议员等5人已经在25日深夜与理工大学两名留守者会面,觉得该两名留守者的精神状态良好。 他也说他向留守者转达问候,也讨论现时情况,但他没有透露细节。

叶建源又说,他希望理大校方能进场,如理大校方能接管校园,警方便应该退场。 他希望事件能得到解决。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26日上午行政会议前会见传媒。有记者问,针对区议员呼吁警方撤离理大,林郑有何看法? 林郑再次呼吁留在理大校内的人士“和平、安全的离开”,她也认为警方目前的处理方式已经是遵照她的指示,以比较人道的方式来处理,包括优先让伤者就医、以及让未成年人登记便放行等。

她说: “我们现在要采取的手法是降温的,不是刺激的。”她提到,理大校方已经决定派工作小组,协同医疗人士、社工、保安等,进入校园劝留守者离开。但另一方面警方也有准备工作小组。“如果理大的小组有成功劝留守者离开,那就不需要启动警方的小组。”

25日下午,区议会选举结果确定,泛民派大胜。 随后在当天下午4点左右,将近70名民主派当选人包括岑子杰、邝俊宇、张秀贤、范国威等人聚集在理大尖东喷水池外围,声援理大内的留守者。 范国威表示,多位民主派当选人要求政府勒令警方立即撤离现场,容许各方进入理大进行人道救援及立即回应五大诉求。 他们早前已与警方商讨过,对方同意可派出五名当选人代表,进入理大接触留守者。 之后,便决定由范国威、李傲然、郑达鸿、邝俊宇于下午五时许前往理工大学,协助校内的留守者。 在选举中胜选的岑子杰,原本计划进入校园,但最后与律师黄国桐交换,他说黄国桐有律师专业,相信更能帮助留守者。 因此最后入校的五人小组为范国威、李傲然、郑达鸿、邝俊宇、黄国桐。

上百市民在理大外高歌,希望用歌声鼓励校内的留守人士。

市民唱歌为留守者打气

从25日下午开始一直到深夜,理大外围包括红墈、科学馆道、理大Hotel Icon附近都陆续有上百名市民聚集,向理大方向亮起手机灯,并高唱“愿荣光归香港”、“海阔天空”等歌曲给留守者打气。 校内大楼一度有留守者亮灯回应,但之后便不知去向。

26日凌晨四点半,一名留守者身穿黑衣主动接触媒体,答谢在理大外围声援的市民,但是也称自己看到有人在连登讨论区上面发起“和你塞”行动,呼吁外界三思而行,“希望手足不要再为我牺牲”。 之后,他向媒体展示写有“一起回家”、“留下这条命,信我一次”等话语的便利贴,感谢外界传来的窝心字条,叮嘱外界无须担心。 整个访谈仅为时5分钟,之后他便转身离开回去理大内。

在25日晚间11点多,理工大学发表声明表示,校方一直透过不同方式劝留守在校内的人士和平有序的离开校园,校方预计在26日派遣多个小组,包括教职员、专业辅导员、医疗人员、社工和保安同事等。 校方也表示希望警方能早日解封校园,以便校方开始修复工作。

分类
港澳 香港

习近平见民调冷冰冰的林郑 上海送温暖

“反送中”示威开始至今已经迈入第22周,习近平在上海进博会场合会见林郑月娥,在4日晚上针对香港情势进行了第一次正式的面对面谈话。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一(11月4日)晚上,在上海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见面,并且明确的表达对林郑的完全支持。

林郑月娥出席第二届上海进博会,与习近平见面并且汇报近日香港局势。对于林郑的汇报,习近平表示,香港”修例风波”已持续了5个月,林郑带领特区政府恪尽职守,努力稳控局面、改善社会气氛,做了大量艰辛的工作。中央对林郑是高度信任的,对林郑和管治团队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

习近平说,止暴制乱、恢复秩序仍然是香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依法制止和惩治暴力活动就是维护香港广大民众的福祉,要坚定不移。同时,要做好与社会各界对话和改善民生等工作。希望香港社会各界人士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齐心协力,共同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

在场会见的还有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中国外长王毅、公安部长赵克志等。

林郑月娥将在5日参加完进口博览会之后转往北京,11月6日上午获主管港澳事务的中国副总理韩正接见。这是反修例运动以来首次,其内容引人关注。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反送中示威”爆发以来,成为香港回归史上满意度最低的特首,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公布10月份民意调查结果,市民对特首林郑月娥表现的评分与9月份的调查比较有显著的下跌,跌2.7分至25.5分。 七成四的受访者评林郑“不合格”,当中更有三成二的人给她零分。

此外,其10月发布的施政报告也仅获得市民给予29.7分,是香港主权移交以来评分最低的施政报告。

 

分类
港澳 香港

林郑:2019年香港经济可能全年出现负增长

 

【中华时报讯】继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10月28日表示香港经济进入技术性衰退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29日再次警告说,2019年香港经济可能全年出现负增长。她表示,港府将会推出必要措施“撑企业、保就业”,但这只是治标,而“止暴治乱”才是治本。然而分析人士认为,持续了5个多月的反政府抗议只是加剧了香港经济面临的困境,而经济状况的恶化并没有改变港人继续走上街头争取民主、自由的决心。

林郑月娥在行政会议前的媒体见面会上说,港府星期四(10月31日)将公布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如果经济增长继续为负,那么连同第二季度的负增长,香港将进入技术性衰退。所谓“技术性衰退”是指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林郑月娥还表示,按目前的评估,香港经济2019年可能出现全年负增长,达不到0-0.1%的正增长目标。香港上一次出现全年经济负增长还是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当时,香港GPD下降2.7%。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一天前表示, 香港经济近期受到全方位打击。10月18日公布的数字显示,香港消费和旅游相关行业的失业率在7至9月期间进一步上升,其中餐饮服务业的失业率大幅上升至6%,为六年来新高。在贸易方面,香港第三季度出口同比下滑7%以上,为十年来最大下滑幅度。

旅游业是香港经济的主要动力之一,它给香港带来几十万就业机会。但在8月份,抵达香港国际机场的旅客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0%。大陆游客下降数量更甚。在中国“十一黄金周”期间,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人数下降了55%。2018年,大陆游客占全部6500万访港人次的四分之三。零售额也出现了大幅下滑。8月份零售额的降幅为23%,是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

香港政府把目前的经济困境归咎于持续了近5个月的反政府抗议活动。但香港资深媒体人、前《亚洲财经》杂志总编辑纪硕鸣说,香港经济在修订《逃犯条例》所引发的“反送中运动”前就已经呈现颓势。

“实际上今年第一季度它的经济增长基本上就是大概0.5-0.6%。上半年的经济增长基本上就是零了。所以香港的经济在2019年一开始就在做调整。这和修例引起的风波是没有关系的。”他说。

纪硕鸣表示,香港经济表现不佳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受中国经济的影响。他说,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再加上美中贸易战的影响,这使得香港经济进入一个调整期,但毫无疑问,“反送中运动”使香港经济雪上加霜。

到目前为止,香港经济的另外两大支柱,即国际金融和房地产基本还没有受到冲击。这凸显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尚且稳固,尽管五个月来反政府示威活动不断升级,且常有暴力发生。

《金融时报》的报道说,香港的上市活动在过去两个月加快了步伐,IPO募资总额接近100亿美元,超过纽约证交所和纳斯达克,包括百威英博亚太部门的50亿美元IPO、中国运动服装集团滔搏国际的11亿美元IPO,以及物流企业ESR Cayman的16亿美元IPO。但受香港动荡局势的影响,备受瞩目的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价值100-150亿美元的IPO被推迟。

分析指出,如果香港动荡局势持续下去,或者进一步恶化,这势必会对香港的国际金融产业构成影响。“这才是香港真正担忧的,”纪硕鸣说,“因为社会不稳定、动乱会让资金外流,要求来上市的企业可能会推迟,像本来9月份阿里巴巴要上市的。这样的话,外资进来的就会少,这对香港是很致命的。因为国际金融是香港(经济)一个大的重要支柱。”

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情况可能正在发生。高盛(Goldman Sachs)近期的一份报告说,今年6到8月,有30-40亿美元的投资从香港转移到了它在亚太地区的主要竞争对手新加坡。但报告没有把香港投资的流失与反政府抗议活动联系起来。

但到目前为止,香港的主流民意并没有因为经济状况的恶化而出现变化。“大家都看到民意没有逆转,” 纪硕鸣说,“这么大一个暴乱,又是烧、又是砸,这样的一个情况也没让民意出现一个很大的反感。转而支持政府的情况没有出现。”

香港工会联合会秘书长李卓人对《纽约时报》表示,大多数港人会把一切困难归咎于政府,而不是抗议者。他们认为,更大的威胁是失去自由和独立的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