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地道美食

下議院領袖莫佩琳率先宣布參選

莫佩琳宣布參選英國保守黨黨魁。(法新社)

英國保守黨黨魁展開選舉程序,曾經擔任國防大臣的下議院領袖莫佩琳,率先宣布參選。

莫佩琳在社交網站貼文,表示受到同事的鼓勵參選,他們想要一個新開始、一個團結的政黨,以及符合國家利益的領袖。

根據英國傳媒報道,在公開表態的保守黨國會議員中,莫佩琳排名第三,落後於領先的前財相辛偉誠及第二位的前首相約翰遜。

英國傳媒報道,前財相辛偉誠已經獲得過百名國會議員的支持,達到參選門檻。另外,辛偉誠就獲得前衛生大臣賈偉德的支持。

至於早前到多明尼加共和國渡假的前首相約翰遜,有傳媒發布他在飛機上趕回國的照片,據報他已獲包括國防大臣華禮仕等4名現任內閣成員支持。

英國有民調顯示,有五成二受訪者表示,若果約翰遜再度當選,會感到不開心。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地道美食

英國首相特拉斯辭職 享年領414萬終身津貼

特拉斯在首相府外發表了非常簡短的辭職講話,並表示保守黨將在一周之內選出新黨魁。

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上任短短45天,於20日閃電請辭,成為英國歷史上最短命的首相。儘管在位時間不到2個月,特拉斯仍可根據英國的「公共職務費用津貼」規定,以實支實付的方式最高每年可請領11.5萬英鎊的津貼,引發許多人的不滿。

根據紐約時報指出,英國政府針對卸任首相提供的「公共職務費用津貼」,考慮到其於社會的特殊地位,為了維持公共職責、安全等需要部分人力支援,以實支實付的方式補貼人員薪資等支出。昨(20日)閃電請辭的短命首相特拉斯同樣也享有該權利,成為英國第6任使用「公共職務費用津貼」的卸任首相,最高每年可請領約414萬的新台幣,且終身有效,引發了反對黨的不滿。

自由民主黨發言人賈丁(Christine Jardine)表示,過去首相至少都在位2年以上,而特拉斯在位短短45天,而請辭後是納稅人要買單保守黨犯下的失誤,經濟管理不善導致物價不斷飆漲,因此特拉斯不該享有11.5萬英鎊的津貼。

儘管「公共職務費用津貼」可以終身報銷,但這筆津貼不能用於私人生活,另外如前首相擔任主要反對黨的黨魁,則不能申請津貼。1991年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是首位開始請領這項津貼的卸任首相,包括梅傑(John Major)、布萊爾(Tony Blair)以及剛卸任的強森(Boris Johnson)都具有相關資格。而特拉斯則將成為第6位請領津貼的前首相。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地道美食

英國首相特拉斯辭職 執政保守黨將再一次選舉黨魁

特拉斯女士在9月由保守黨成員選舉出任首相一職,但她在一系列政策大轉彎後徹底失去了執政權威。

英國首相特拉斯(又譯:卓慧思)在上任僅45天後戲劇性地辭去了首相職務,成為英國有史以來執政時間最短的首相。

她在上任後推出的「袖珍預算案」引發金融市場劇烈的反應,英鎊匯率大跌後,英國執政保守黨面臨內外的巨大政治壓力。

儘管特拉斯撤換了財政大臣,新上任的財政大臣改變了她的大部分經濟政策,但保守黨議員仍然要求她離職,而主要反對黨工黨也提議立刻舉行大選。

特拉斯女士在9月由保守黨成員選舉出任首相一職,但她在一系列政策大轉彎後徹底失去了執政權威。

特拉斯下台的關鍵原因有哪些?

她很快陷入麻煩

特拉斯進入唐寧街後任命的財政大臣在她上任後第三周公布了價值450億英鎊的減稅計劃,即所謂的「袖珍預算案」,引起了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英鎊匯率一度跌至過去37年來的最低點,被廣泛指責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問題。

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內的國際機構罕見地對英國的這一減稅計劃提出批評,特拉斯受到國內和國際的巨大政治壓力和批評。她被迫解除了財政大臣的職務,新任命的財相亨特提出經濟路線大轉彎,幾乎全盤推翻了她的經濟方案。

黨內外一片反對聲

上任不足兩月的特拉斯在執政保守黨內部失去了支持,數十名保守黨人呼籲她下台。

在她解除財政大臣職務幾天后,周三(19日)她的內政大臣蘇拉·布拉弗曼突然辭職,更加劇了黨內的亂局。有保守黨議員公開表示:對「無能」的人已經忍無可忍。

與此同時,英國政界對首相極為不滿,主要反對黨工黨要求立即舉行大選,而媒體對首相大加譏諷與批評。

無法兌現政治承諾

在特拉斯的辭職講話中,她承認:「我認識到自己無法兌現勝出保守黨選舉所做的承諾。」

特拉斯接手掌管的英國剛剛經歷過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低迷、物價上漲,又面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的能源危機。

在這樣的經濟形勢下,她提出的為經濟增長而減稅的計劃被認為從根本上無法解決英國面臨的問題。

(本文来自BBC)

分类
一路风情 编辑精选

英首相承認與市場溝通方面有誤 急轉彎:取消富人減稅計劃

英國為高收入者減稅的計劃引發市場動蕩,保守黨議員也表示反對。新上任的英國首相特拉斯和財政大臣克沃騰不得不收回成命。
新任英國首相利茲∙特拉斯(Liz Truss)表示,早些時候,政府推出了減稅方案,但引發了金融市場波動。這是政府的準備工作未盡人意之處。特拉斯說,英政府本應該能做得更多,讓金融市場接受這個通過增加債務籌資的減稅計劃。

特拉斯10月3日被迫宣布取消之前確定的降低45%最高個人所得稅稅率的計畫。這是特拉斯為了安撫劇烈動蕩的金融市場和保守黨內強烈不滿,而在執政尚未滿月的時候不得不吞下的一個苦澀的挫敗之果。

特拉斯和克沃滕9月23日推出總值450億英鎊的“迷你預算案”,其中包括一系列的大規模減稅方案,將現行的45%的最高所得稅稅率取消,同時將基本稅率從20%降至19%,以及取消銀行業獎金上限等內容。英國政府計畫通過大規模融資來將經濟拉出停滯的泥潭。

但是這一計畫宣布之後,立即引發投資人對政府的信心危機,導致英鎊彙率和政府債券價格連日重挫,以及國際金融市場的急劇動蕩,英國央行還曾以650億英鎊(約合730億美元)出面護盤,以防止市場因過度震蕩而失序。

由於民眾對“迷你預算案”的反應令政府信譽嚴重受損,執政黨保守黨內的國會議員開始質疑經濟振興計畫的可行性,並認為取消這一計畫已經難以避免。

“所以現在是‘過一天算一天’,”路透社引述一位不願具名的保守黨議員的話說。

雖然取消最高45%個人所得稅稅率只佔整體價值450億英鎊減稅額中的20億英鎊,但這卻是整個減稅方案中爭議最大的一個內容。市場對減稅方案反應強烈,是因為政府並未清楚表明它將通過什麼有效的方法填補因減稅而失去的收入。

僅僅在一天前,特拉斯在接受電視採訪時還信誓旦旦地為降低最高個人所得稅的計畫作辯護,強調“這是是我們的稅收系統更簡單、稅率更低的整體方案的一部分”。

英國財務大臣夸西∙克沃滕(Kwasi Kwarteng)

克沃滕在星期一發表的聲明中表示,他現在承認,此事已經分散了全力振興經濟並協助家庭度過一個艱難冬天的注意力。

“我們聽取了民意,是的,是有一些卑謙和後悔,”他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電台採訪時表示。“我很樂意承認這一點。”

路透社在報道中指出,英國政府在經濟政策上180度迴轉將使特拉斯和克沃滕處於更大的壓力之下。要知道這次令人尷尬的政治大迴轉發生前,英國在六年內已經換了四位首相。

克沃滕表示,他並未考慮過辭職,他是在與特拉斯首相協商後決定取消原先的決定的。

“這太離譜了,”路透社引述另一位不具名國會議員的話說。“我們已經陷於動彈不得的處境。傷害已經造成。我們現在看上去很不稱職。”

英國反對黨工黨表示,政府已經摧毀了自己的經濟信用,損壞了經濟信心。

標普評級在經歷了這場動蕩之後,宣佈將英國主權債務的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認為英國經濟風險增加。該機構聲明認為,英國政府的舉措可能會削弱財政情況,加劇控制通脹的難度。在預期下滑之際,標普維持了英國的AA信用評級。
面對著來自外界的一些批評,特拉斯強調,政府控制飆升的能源價格,以及為社會減稅的措施是一個合適的決定。
分类
一路风情 名人專訪 国际

特拉斯出任首相组阁 多位少数族裔担任重要职务

英国执政的保守党新党魁特拉斯接替约翰逊,正式成为英国首相。

特拉斯周二(9月6日)前往苏格兰的巴尔莫拉尔城堡(Balmoral Castle)觐见英国女王,被正式任命为英国首相。白金汉宫发表声明说,女王授意特拉斯组阁。保守党星期一(2022年9月5日)宣布选出新党魁特拉斯(Liz Truss,又译卓慧思),接替因丑闻缠身被迫辞职的约翰逊首相。

特拉斯上任后组建新一届的政府内阁,届时她或任命多个少数族裔官员担任外长、财长等重要职务。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英国是德国的朋友及“合作伙伴”。泽连斯基6日表示,他已与新任英国首相利兹特拉斯“协调”,对俄罗斯施加更大的压力,“目标是结束侵略并将肇事者绳之以法。”

此前,离任首相约翰逊也在巴尔莫拉尔觐见女王,向女王递交辞呈。白金汉宫说,女王接受了约翰逊的请辞。

按照传统,新首相任命通常在女王在伦敦的官邸白金汉宫举行。但女王因行动不便,依然留在苏格兰。

 多位少数族裔担任重要职务

特拉斯被任命詹姆斯·克莱弗利(James Cleverly)为外交大臣;休拉·布雷弗曼(Suella Braverman)为内政大臣;夸西·夸滕(Kwasi Kwarteng)为财政大臣。

克莱弗利是现任英国保守党副主席、教育大臣,是混血,其母来自塞拉利昂。布雷弗曼自2020年2月起任英国总检察长一职,她是第二个担任内政大臣这一职务的印度裔英国议员。夸滕则是黑人男性,自2021年8月以来一直担任英国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大臣。

新首相特拉斯任命夸西‧克沃滕(Kwasi Kwarteng)为财务大臣;苏拉·布拉弗曼(Suella Braverman)为内政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James Cleverly)被任命为外交大臣。

布拉弗曼是印度裔,这位前总检察长必须解决非法抵达英国海岸的移民问题,以及前政府希望将他们送往卢旺达的问题。詹姆斯·克莱弗利(James Cleverly) 此前是英国保守党副主席、教育大臣。

“铁娘子”对中国强硬

特拉斯现年47岁,2010年当选英国下院议员,曾在保守党三位首相卡梅伦、特蕾莎·梅和约翰逊内阁任职,担任国教育部长、司法部长和国际贸易大臣等,现任外交大臣。

特拉斯行事和装扮都颇有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之风,因此被认为有志成为“铁娘子”第二。

她在竞选期间一直表示,出任首相后将迅速采取行动对付英国高达10%的通货膨胀率,重振趋于衰退的经济,为英国家庭减轻高涨的能源开支。

在外交政策上,特拉斯承诺会更新英国外交国防综合评估,更注重中国和俄罗斯的威胁。

今年8月初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后,中国一连多日举行大规模环台军事演习。作为英国外相的特拉斯发表声明说:“我指示官员召见中国大使,要求他就中国的行动做出解释。我们看到北京近几个月来的行动和言辞越来越咄咄逼人,这威胁到地区和平与稳定。”

英国媒体上星期引述接近特拉斯的人士的话说,担任首相后,她会将中国正式视为对英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且不再是与英国有经济伙伴关系的国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回应称,“奉劝英国个别政客,动辄拿中国说事、鼓噪所谓‘中国威胁论’,这是不负责任的言论,也解决不了英国自身的问题。”

外界关注特拉斯出任首相之后,将在对华政策上如何调整。

分类
一路风情 名人專訪 国际

特拉斯胜选 新首相的七个大问题

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9月5日在执政党保守党党魁选举中胜出,将接任英国首相,接替被赶下台的首相约翰逊,现年47岁特拉斯赢得保守党党魁选举,成为英国第3位女性首相。

在由英国保守党约14万名成员投票进行的选举中,特拉斯击败前财政大臣苏纳克(Rishi Sunak) 成为保守党领袖。

按照传统,特拉斯应该立刻前往白金汉宫觐见女王,由女王委托她组建新一届政府班子。但今年因为女王已经在苏格兰的巴尔莫拉尔城堡(Balmoral Castle),特拉斯将在周二前往那里觐见女王后,才能正式成为英国首相。

特拉斯在胜选演说中表示:“我以保守党党员身分竞选,也将以保守党员身分执政。我的朋友们,我们需要证明,我们将在未来两年间兑现(竞选承诺)。”

她说:“我将会提出一项关于减税及发展我们经济的大胆计划。我将兑现对于能源危机的承诺,处理民众的能源帐单,同时也解决我们在能源供应上面临的长期问题。”

特拉斯还提及:“我也要感谢我们即将卸任的领袖、我的朋友约翰逊(Boris Johnso)。约翰逊,你完成了英国脱欧(Brexit)任务。”

她表示:“你击垮柯宾(Jeremy Corbyn,工党党魁)。你推出疫苗,并且勇敢对抗普京。从基辅到卡莱尔(Carlisle),你受到钦佩。”

约翰逊则呼吁保守党,在特拉斯接任首相之际,团结一致支持她。约翰逊表示,他支持特拉斯解决生活成本危机及不平等问题的计划。

他推文写道:“现在是所有保守党人百分之百支持她的时候了。”

特拉斯接手的英国可谓“内忧外患”:英国仍然笼罩在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低迷之际,国际间因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能源价格飙升,使英国国内通胀问题“雪上加霜”、物价飞涨;原本计划脱欧后单飞世界的英国,仍然没有厘清脱欧后的种种限制和掣肘;美国与中国竞争,“新冷战”阴云密布之外,英国与中国因为香港问题关系紧张……

特拉斯现年47岁,2010年当选英国下院议员,曾在保守党三位首相卡梅伦、特蕾莎·梅和约翰逊内阁任职,担任国教育部长、司法部长和国际贸易大臣等,现任外交大臣。

特拉斯行事和装扮都颇有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之风,因此被认为有志成为“铁娘子”第二。

她在竞选期间一直表示,出任首相后将迅速采取行动对付英国高达10%的通货膨胀率,重振趋于衰退的经济,为英国家庭减轻高涨的能源开支。

在外交政策上,特拉斯承诺会更新英国外交国防综合评估,更注重中国和俄罗斯的威胁。

今年8月初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后,中国一连多日举行大规模环台军事演习。作为英国外相的特拉斯发表声明说:“我指示官员召见中国大使,要求他就中国的行动做出解释。我们看到北京近几个月来的行动和言辞越来越咄咄逼人,这威胁到地区和平与稳定。”

英国媒体上星期引述接近特拉斯的人士的话说,担任首相后,她会将中国正式视为对英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且不再是与英国有经济伙伴关系的国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回应称,“奉劝英国个别政客,动辄拿中国说事、鼓噪所谓‘中国威胁论’,这是不负责任的言论,也解决不了英国自身的问题。”

外界关注特拉斯出任首相之后,将在对华政策上如何调整。

新首相的七个大问题

实际上,无论谁出任首相,英国都面对同样的困难和挑战。英国广播公司BBC盘点出新首相在国内和国际间的七大挑战:

  • 冬天临近能源价格飙升、如何帮助民众负担日常开支?
  • 医疗系统NHS在新冠疫情冲击后越发不堪重负, 如何面对冬季发病高峰?
  • 乌克兰战争:还要继续不惜血本援乌抗俄吗?
  • 如何团结因党魁选举而四分五裂的执政保守党?
  • 如何应对苏格兰再次独立公投的诉求?
  • 如何化解脱欧造成的北爱尔兰问题可能对与欧盟关系的影响?
  • 能源危机下如何兑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