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歐中峰會開幕 歐中四年來首次面對面峰會

備受矚目的歐中峰會12月7日在北京召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洲外交負責人博雷利於當天上午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午與國務院總理李強舉行會談。除經濟議題外,本次中歐峰會涉及的話題還有烏克蘭戰爭,以哈加沙衝突以及台灣等議題。這是2019年以來雙方舉行的首次面對面峰會,議題多,難度大。但會談結束時不會發表聲明,法新社援引歐盟官員說,他們並不期待峰會取得任何具體進展。有專家分析認為:北京努力改善與布魯塞爾的關係,但避免作重大讓步,戰術有可能調整,戰略轉變不太可能。據報道:已經提上談判桌的問題中包括中國公司向俄羅斯提供軍民兩用商品。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图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12月7日在北京会晤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開場致詞中表示,中國是歐盟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但也有明確的不平衡和分歧是我們需要處理的”。

這場歐中峰會是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實體峰會。自中國去年底解除新冠疫情”清零”政策以來,多名歐盟專員訪華。中歐之間今年加大了外交互動。

而就在北京舉行的這場峰會前一天,有消息傳出,義大利退出”一帶一路”倡議。義大利總理梅洛尼長期反對義大利參加該倡議。

中國外交部周四則回應稱,反對對一帶一路合作的污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峰會上表態稱:”不能因為制度不同就視彼此為對手”。他說,願將歐盟作為經貿合作的關鍵夥伴。他還強調”反對陣營對抗”。

歐盟對華赤字近4000億歐元

歐盟注意到:歐中雙邊貿易平衡關係迅速惡化。去年赤字接近4000億歐元,自2020年以來幾乎翻了一番。主要原因與歐洲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受限、中國實行的隱性公共補貼和嚴重的產能過剩相關。而產能過剩則與中國國內消費放緩以及某些國家或多或少地迅速關閉對中國產品的進口相關。儘管歐洲吸收了中國在其他地區難以找到出路的產品,但中國市場卻沒有對歐洲產品敞開大門。

歐盟認為:中國激進的產業政策是不公平競爭。因為中國向與歐洲產業競爭的關鍵產業提供了大量補貼,不僅在中國本土,而且越來越多地在第三方市場和歐盟。因此,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將要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強糾正她所認為的這種對中國政府而言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的經濟模式。

北京則於周三反擊說,如果歐方一方面在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設置嚴苛限制,另一方面希望大幅增加對華出口,”這恐怕不太合常理”。

歐盟官員今年多次重申,對華經貿關係須”去風險”。特別是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爆發揭示出歐洲大陸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 。歐盟希望減少對從中國進口關鍵原材料等產品的依賴。

中國此前也對歐盟調查中國電動汽車補貼表示不滿。

柏林墨卡托中國中心(Merics)分析師史泰茨(Grzegorz Stec)周三向媒體表示,北京此次峰會的目標是”以最低的代價阻止或拖延’去風險'”。他說,北京希望”投射負責任的全球參與方的形象,讓歐盟對中國的經濟走向放心”。

歐盟希望中國對俄施加影響力

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也在峰會的討論日程上。歐盟希望北京對俄施加影響,包括阻止中國企業向俄羅斯轉售歐盟製造的軍民兩用物資。歐盟官員稱,布魯塞爾上月公佈的最新對俄制裁清單上最初沒有將這些中國企業列在內。

中國迄今未對俄羅斯去年2月入侵烏克蘭作出譴責,並於10月邀請了俄總統普丁訪華。習近平在與普丁會談時稱之為”我的老朋友”。

耶魯大學蔡中曾中國中心(Paul Tsai China Center)高級研究員貝奎林(Nicholas Bequelin)向法新社表示:”雙方都不可能得到他們想從對方那裡得到的。”

中東戰爭以及圍繞台灣的緊張局勢也在會談的日程上。米歇爾在之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對台灣海峽以及南中國海緊張加劇表示關切。「我相信中方完全瞭解該地區一旦出現任何升級將帶來的嚴重後果。」

“穩定互惠”的關係與人權民主價值觀

馮德萊恩在開幕致辭中稱,”有時候我們的利益重合”,–她所指的是歐中在人工智慧和氣候保護上的合作。”有時候不是這樣,那麼我們需要去應對和負責任地管理我們的關切。”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則表示,歐盟尋求與中國”穩定互惠”的關係。但他也表示,歐盟也會在峰會上”推動我們包括人權與民主的歐洲價值觀”。

李強:反對經貿「泛政治化」

李強(中)與米歇爾(左)及馮德萊恩(右)共同主持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新華社)

二人周四在北京的日程很緊湊。與習近平會談後,二人與總理李克強會晤。此後出席正式晚宴,並在晚上舉行新聞發布會。

李強在會談中表示,中方反對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希望歐方審慎出台限制性經貿政策。

李強說當今世界正發生巨大變化,要從變化中找到需始終堅持的不變,即是堅持對話、反對對抗,堅持合作、反對脫鉤,堅持和平、反對衝突,更好把握中歐關係前進的方向;中方願意與歐方一同堅持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正確定位,更多求同存異、求同化異,加強互利合作和多邊協調,進一步提升中歐關係的穩定性、建設性、互惠性、全球性,為亞歐大陸以及世界繁榮穩定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李強強調,中方反對違背市場經濟基本準則,反對把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希望歐方審慎出台限制性經貿政策和使用貿易救濟措施,保持貿易與投資市場開放。

馮德萊恩則向李強表示,需要應對貿易「不平衡」的根源。

在之後的新聞發布會上,馮德萊恩表示,雙方討論了這些根源,其中包括:歐洲企業缺少對中國市場的准入權、中國對本土企業的優待、中國產能過剩。

馮德萊恩作為歐委會主席負責處理歐盟日常事務。米歇爾則是歐盟各國領導人參加的首腦會議主席。

上月,法國外長訪華期間,中國宣佈對歐盟五個最大的經濟體德、法、意、荷、西實施單方面15天免簽政策,以推動疫情後的旅遊業,並改善中國在西方的形象。

中國公司向俄羅斯提供軍民兩用商品 中歐峰會如何談?

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周四警告:希望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立即處理涉及向俄羅斯供應軍民兩用商品的“一系列公司”,因為歐盟國家將很快討論新一波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包括是否制裁一些與此有關的中國公司實體。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布魯塞爾計畫要求習近平採取行動,制止13家被發現繞過制裁併幫助俄羅斯的中國公司。如果習近平沒有明確承諾,歐盟可能會考慮將這些公司加入其正在尋求批準的第12批制裁名單中。

據美國媒體“政客”7日的報道:大約13家總部位於中國的公司受到了歐盟的關注,歐盟正尋求加強對出口到俄羅斯的軍民兩用產品的制裁。因為烏克蘭及西方盟友認為中國製造的軍民兩用商品正在助長針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如果沒有北京方面的充分保證,歐盟領導人下周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會議可能會決定點名這些公司。

米歇爾在峰會會談後對記者表示:“我們已經確定了一份涉嫌規避我們制裁的公司名單,並且在峰會期間……我們一致認為,更深入地了解細節非常重要。” 他說:“我們真誠地希望今天我們的聲音得到傾聽,然後中國將採取適當的行動。”

米歇爾還補充說:“我們還將向我們的成員國彙報,因為成員國將必須決定採取哪些進一步行動。”

負責起草即將出台的一攬子制裁俄羅斯措施的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也表示:她告訴習近平:這是為了“防止俄羅斯試圖破壞制裁的影響力度”。

據報道,迄今為止,歐盟尚未制裁向莫斯科方面提供軍用物資的中國企業。今年早些時候,歐盟從擬議的制裁名單中刪除了五家中國公司,歐盟認為這些公司一直在向俄羅斯出口商品。歐盟確實在推進針對三家香港公司的制裁。

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一直將自己描繪成中立的一方,但在俄烏戰爭的性質和合法性問題上卻一直附和俄羅斯的說法,並在衝突期間擴大了與俄羅斯的經濟聯繫。儘管如此,歐洲官員還將敦促中國領導人重新加入烏克蘭和談對話,從而為烏方提出的結束戰爭的條件爭取更多支持。今年8月,中國曾經參加了在沙特舉行的一次高級官員會議,但此後便不再參與談判。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沒有透露習近平如何回應歐盟提出的這些擔憂,只報道習近平說:雙方應該“通過建設性對話增進理解並妥善處理分歧”。

此次中歐峰會是四年來首次面對面舉行,峰會召開之際,中國領導人正在經濟低迷時期,北京加強外交接觸,部分原因是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日益加劇,以及西方呼籲消除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發生經濟危機會帶來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在與歐盟的會晤中有意不提西方所重視的“去風險”的必要性,而是強調將中國視為歐洲貿易和科技行業的合作夥伴,他說:北京“願把歐盟視為經貿合作的重要夥伴、科技合作的優先夥伴、產業鏈價值鏈值得信賴的夥伴”。顯示習近平欲通過歐洲來彌補美國擴大對中國技術出口限制所帶來的損失。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入侵烏進入第37天:烏克蘭軍轉守為攻 馬克龍接待被釋放的烏克蘭市長並諾繼續支持 歐盟議會主席突訪基輔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日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自2月24日爆發以來已經持續第37天。歐洲議會主席梅特索拉(Roberta Metsola)今天在推特發文說,她正前往烏克蘭;她將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第一位造訪烏克蘭的歐洲聯盟層級領袖。梅特索拉抵達站是烏克蘭首都基輔。梅特索拉行程及基輔停留時間均沒有細節報告。

烏克蘭軍轉守為攻,莫斯科首次證實烏軍越境空襲俄國邊城油庫

俄羅斯星期五(4月1日)表示,烏克蘭軍方越境襲擊了俄羅斯邊境城市別爾哥羅德的油庫,導致該油庫發生大爆炸,為兩國繼續和談製造了令人尷尬的背景。烏克蘭國防部發言人對此回應說,“我們既不會承認也不會否認。”

別爾哥羅德距離俄烏邊界約為35公里。兩天前,該市一座軍火庫也曾發生爆炸。格拉德科夫稍早曾表示,軍火庫發生爆炸是火災所致,不過地方當局仍在等待俄羅斯國防部的確認。

俄羅斯過去曾指責烏克蘭從烏境內發射砲彈,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但這是首次指責或證實烏克蘭直升機越界進入俄羅斯領空和領土發動空襲。

烏克蘭部隊在其他戰場似乎也呈愈戰愈勇之勢。

根據英國國防部的訊息,烏克蘭部隊星期五奪回了遭俄軍包圍的北方重鎮切爾尼科夫南郊兩個戰略地位重要的村莊斯洛博達和盧卡什夫卡,因為這兩個村莊位於切爾尼科夫與首都基輔的交通幹道之上。

英國國防部說,烏克蘭部隊在基輔東郊和西北郊也持續進行成功但有限的反攻作戰。

意大利總理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星期四在與俄國總統普京通電話之後表示,普京認為停火的條件還不“成熟”,而且在雙方談判達成基本協議前他也不准備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會晤。

澤連斯基星期四曾對澳大利亞國會發表視頻演說,而澳大利亞總理斯考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星期五表示,他將響應澤連斯基的要求,向烏克蘭提供澳大利亞製造的野外征服者抗地雷裝甲運兵車。

“我們不僅送去我們的祈禱,我們還送去我們的槍砲,我們還送去我們的彈藥,我們還送去我們的人道援助,我們送去所有這一切,我們的防彈衣,所有這一切,而且我們也將送去我們的裝甲車,我們的野外征服者係統,”莫里森說。

莫里森表示,澤連斯基特別要求提供的四輪驅動野外征服者裝甲運兵車將空運去歐洲,但他並未說明何時或多少輛裝甲運兵車將被交付給烏克蘭軍方。

在陷入俄軍重圍的烏克蘭南部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俄軍星期四在同意在當地實施有限停火後,又攔阻了一個由45輛大巴組成的準備撤離平民的車隊。來自烏克蘭政府的消息指出,當天只有631位被困市內的平民駕駛或搭成私家車得以逃出城外。

烏克蘭副總理伊琳娜∙韋列舒克(Iryna Vereshchuk)表示,俄軍當天還攔截了由十幾輛大巴組成的、向馬里烏波爾運送14噸食物和藥品的車隊。

馬里烏波爾是俄軍入侵烏克蘭以來遭受俄軍炮火摧殘最為嚴重的烏克蘭城市。好幾萬被困城中的平民過去幾個星期通過人道走廊撤出城外,使戰前該市擁有的43萬市民截至上星期已經減少到大約10萬人。但是俄軍不間斷的砲擊一再讓運送援助物品或撤離平民的車隊寸步難行。

國際原子能機構表示,它已經接獲烏克蘭的通知說,一度佔領切爾諾貝利的俄軍已經以書面方式將該地的控制權轉還給烏克蘭人。最後一批俄軍星期五也已經從切爾諾貝利撤出。

切爾諾貝利1986年曾發生震驚世界的核洩漏事故,目前烏克蘭在該地常設一個機構管理核廢料的安全儲存,以及對發生融化事故的核反應堆的封存監控。俄軍入侵烏克蘭後曾迅速佔領切爾諾貝利,當時曾引髮乾擾破壞該地封存管控、從而導致核洩漏的擔心。

烏克蘭國家核電公司曾表示,俄軍自切爾諾貝利撤離是因為部分士兵已經受到核輻射的影響,但是並未說明具體有多少俄軍士兵受到核輻射影響或影響程度有多大。

莫斯科對此沒有做出立即的評論,而國際原子能機構則表示要尋求更多的信息。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情報顯示俄羅斯根本沒有減少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而是試圖對其部隊進行重組、重作後勤補給,並對頓巴斯地區的俄軍進行增援。

“俄羅斯一再對其意圖說謊,”斯托爾滕貝格說。他認為,俄軍對基輔和其他城市的軍事壓力並未減輕。“我們可以預期更多的攻勢導致更多的苦難,”他說。

馬克龍在總統府接待被釋放的烏克蘭市長並諾繼續支持

法國總統馬克龍2022年4月1日在愛麗舍宮會見烏克蘭梅利托波爾市長伊萬-費多羅夫。 © AFP – YOAN VALAT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五在愛麗舍宮接見了曾被俄羅斯軍隊逮捕關押的烏克蘭梅利托波爾市市長伊萬-費多羅夫,並承諾在俄羅斯的入侵面前繼續支持烏克蘭。會見之前,馬克龍再給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打了電話。

烏克蘭梅利托波爾市市長伊萬-費多羅夫與四名烏克蘭議員一起在愛麗舍宮受到馬克龍接待。伊萬-費多羅夫早前被俄羅斯軍隊扣留,然後在一次囚犯交換中被釋放。

馬克龍稱,“我們很高興看到你能在這裡,獲得自由,我無法想象你經歷了什麼。”法國總統說,“當你被綁架時,我們都很震驚。”法國總統還說,”接待你也意味着告訴你,除了我們在過去一個月所能做的,我們將繼續在你們身邊努力。”

在伊萬-費多羅夫於3月11日被綁架後,沃洛基米爾-澤連斯基呼籲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幫助確保該市長獲釋。

幾天後,費多羅夫被釋放。3月21日,克里姆林宮的人權代表塔蒂亞娜-莫斯卡爾科娃談到了該市長與9名俄羅斯囚犯的交換議題。

烏克蘭市長周三在法國BFMTV上用英語說:”俄羅斯士兵綁架了我,讓我的同事們看看他們能對那些拒絕與俄羅斯合作的人做什麼。”市長講述他聽到 “隔壁牢房裡的酷刑哭聲”。

在結束了法國總統府的會見後接受媒體提問時,烏克蘭議員們報告了俄羅斯人在烏克蘭戰爭犯下強姦案件。在談到被圍困的馬里烏波爾鎮的情況時,他們指控當地遭到”徹底破壞”。

歐盟說嚴肅告知北京不要支持俄羅斯 並不要幫助規避西方制裁俄羅斯

歐洲聯盟與中國今天舉行視頻峰會。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說,歐盟周五呼籲北京 “不要干涉 “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並警告說對莫斯科的任何支持都將 “嚴重損害 “中國在歐洲的聲譽。

中歐峰會今天登場,聚焦俄烏戰爭。據中國官媒,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闡述了中方原則立場,強調中方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勸和促談,願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據歐盟理事會官網,歐方兩位領導人1日下午4時先與李克強對談,晚上8時再與習近平對談。歐盟舉行新聞發布會聚焦歐中峰會。中國官方消息沒有提及歐盟敦促中國不要援助俄羅斯規避西方制裁。

據法新社今天報道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今天的歐中峰會上說,歐盟周五呼籲北京 “不要干涉 “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並警告說,對莫斯科的任何支持都將嚴重損害中國在歐洲的聲譽。

歐中峰會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參加,中國方面由中國總理李克強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峰會以視頻形式舉行。

據馮德萊恩稱,”如果中國支持俄羅斯能夠讓俄羅斯繼續在烏克蘭的戰爭,沒有一個歐洲公民會對此理解。”

法新社說,馮德萊恩稍後在結束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視頻峰會後,與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一起舉行了新聞發布會。

此前,中國官方媒體稱,中國以自己的方式勸和。

英國國防參謀長、海軍上將托尼·拉達金3月31日表示,普京在很多方面輸掉了烏克蘭戰爭。他還提到,普京沒有認識到主權、民主和國家認同的概念在烏克蘭根深蒂固,也沒有預見到自由國家間的團結和凝聚力。

以下是4月1日一些最新進展:

  • 俄羅斯說烏克蘭軍用直升機攻擊俄國城市貝爾哥羅德(Belgorod)一座燃料儲存設施
  • 貝爾格羅德位於烏克蘭邊界以北40公里
  •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說,攻擊不會給和談創造「良好條件」
  • 烏克蘭外交部表示,不確認、也不否認基輔發動了此次打擊,路透社援引烏克蘭國防部發言人稱,「不確認、不否認」俄方指稱
  • 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訪問印度,雙方都在尋求加強與德里的關係
  • 特拉斯敦促德里與其他民主國家一起對抗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並減少對莫斯科的依賴
  • 拉夫羅夫周五與莫迪總理和外交部長賈尚卡爾會面,預計他將呼籲德里購買更多的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並繞過西方制裁
  • 新德里迄今為止在烏克蘭問題上保持中立,儘管莫迪呼籲結束暴力,但他沒有譴責俄羅斯的行動
拉夫羅夫周五與外交部長賈尚卡爾會面
  • 英國國防部表示,目前部署在格魯吉亞的一些俄羅斯軍隊將被派往烏克蘭進行增援。這是莫斯科地面作戰計劃正在發生變化的一個最新跡象。入侵烏克蘭五個星期之後,俄羅斯的攻勢基本陷入停滯
  • 英國國防部說,此舉「表明它在入侵期間遭受了意外損失」。聲明補充說,一些重新部署的俄軍部隊預計將重組為三個戰術營進行戰鬥
  • 西方官員聲稱,俄羅斯並沒有像它所聲稱的那樣撤退,而是「試圖重新集結、補給和增援」
  • 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表示,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向澳大利亞議會發表講話後,澳洲將向烏克蘭運送一些「巨蝮」輪式步兵機動裝甲車。澤連斯基總統在周四晚上的講話中表示,烏克蘭迫切需要軍事援助
  • 歐洲議會主席羅伯塔·梅索拉(Roberta Metsola)將前往烏克蘭。「我在去基輔的路上」,梅索拉周四在推特上寫道。據一位議會官員稱,「出於安全考慮」,梅索拉的行程細節以及她將與誰會面尚未透露
  • 美國總統拜登推出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緊急石油儲備釋放計劃,在六個月內最多釋放1.8億桶,以降低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期間飆升的汽油價格
  • 在連續數周威脅要切斷西方國家的天然氣供應後,莫斯科警告「不友好」的國家開始用盧布支付天然氣費用,否則將終止他們的合同。德國表示將對俄方要求的細節進行研究,但不會接受針對天然氣進口的「政治勒索」
  • 切爾諾貝利廢棄核電站的工作人員說,此前佔領該核電站的俄羅斯軍隊已經離開。據烏克蘭國家核電公司 (Energoatom)稱,該核電站的工作人員表示,那裏目前沒有「外人」
  • 紅十字會表示,從被圍困的烏克蘭東南部城市馬里烏波爾撤離數千名平民的工作被推遲到周五
  • 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夜間視頻講話中,他宣佈以「叛徒」為由解僱了烏克蘭國家安全部門的兩名高級成員。他在講話中點了兩位高級官員的名字,並說那些「違反效忠烏克蘭人民的軍事誓言的人……將不可避免地被剝奪高級軍銜」
  • 法國軍事情報局局長埃里克·維多將軍(Gen Eric Vidaud)據報因未能預測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而被解職。美國正確地評估了俄羅斯正在計劃大規模入侵烏克蘭,而法國則認為這不太可能。一位消息人士稱,法國軍方首長指責維多將軍應為此負責
埃里克·維多將軍(Gen Eric Vidaud)據報因未能預測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而被解職

五角大樓不確定進入基輔的俄軍車隊是否「仍然存在」

美國五角大樓表示,它不知道曾經在基輔以外延伸約40英里的俄羅斯軍車車隊「現在是否仍然存在」。

五角大樓發言人柯比說,「到現在已經很久了」,「他們從未真正完成他們的使命」。

他指出,停滯不前的車隊從未得到補給,甚至在莫斯科宣佈重新部署部隊的計劃之前,也幾乎沒有向首都推進。

柯比說,「我們認為,他們沒有為戰鬥條件下在戰場上為如此規模的部隊提供後勤和維持兵力做出適當的計劃。」

「這也是烏克蘭的抵抗和協同作戰發揮了作用。坦率地說,這是戰場上的智慧。」他補充道。

普京在莫斯科郊外主持會議
  • 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Ben Wallace)說,由於入侵烏克蘭,俄羅斯現在已變成一個「小國」。他在接受《天空新聞》採訪時補充說:「普京總統不再像以前那樣強大了。他現在是一個關在自己建造的籠子裏的人」
  • 華萊士說,普京的軍隊「已經筋疲力盡,他遭受了重大損失」,並稱「俄羅斯這支偉大軍隊的名聲已經被玷污了。」華萊士還說,俄羅斯軍隊似乎正在重新集結,並將重點轉向烏克蘭南部和東部
  • 一位美國前中央情報局情報專家表示,美國和英國的情報官員「似乎對克里姆林宮的計劃和意圖非常了解」
  • 約翰·西弗(John Sipher)在接受BBC《世界新聞》欄目記者勞拉·特裏維廉(Laura Trevelyan)採訪時說,這兩個國家可能是在利用普京的偏執狂症狀在他的核心圈子裏製造摩擦。英美兩國最近幾天都聲稱,普京越來越孤立,他從軍事顧問那裏得到的信息也很糟糕
俄前外長:普京「錯誤估計了一切」
在1990年代,安德烈·科濟列夫(右)曾擔任鮑里斯·葉利欽總統(左)的外交部長。

俄羅斯一位前外交部長對BBC表示,普京總統在對烏克蘭的戰爭中「錯誤地估計了一切」。

安德烈·科濟列夫(Andrei Kozyrev)在接受BBC《全球問題》節目採訪時批評了普京在任的記錄,稱俄羅斯一直在「衰落」,因為它過於依賴原材料出口。

當被問及該國發生革命的可能性時,在1990年代曾在鮑里斯·葉利欽(Boris Yeltsin)手下任職的科濟列夫表示「總是有機會的」。

科濟列夫解釋說,這種動蕩是有先例的。「我在蘇聯生活了40年,突然間,僅僅一兩年,它就崩潰了。」

他說:「不幸的是,俄羅斯仍然無法預測。」

被戰火摧毀的馬里烏波爾

人們希望疏散巴士最終將在周五抵達被圍困的烏克蘭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並營救滯留在那裏的至少10萬居民中的一些人。

滯留該城的居民沒有水、電或暖氣,氣溫有時低於零下,沒有食物和藥品,留下的人主要住在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