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法國陷入新一輪政治危機 貝魯政府下台 馬克宏”數日內”任命新總理

法國總統馬克宏週一(9月8日)晚間透過愛麗舍宮發表聲明,確認已接納國民議會否決總理弗朗索瓦·貝魯(François Bayrou)政府的結果,並宣布將在「未來幾天內」任命新任總理。分析指:貝魯政府下台,法國陷入新一輪政治危機,馬克宏面臨艱難抉擇。

貝魯在議員投票前夕發表講話。(路透社)

法國陷入新一輪政治危機,總理貝魯領導的政府在國民議會未能通過信任投票,路透社引述總理辦公室表示,貝魯將於當地星期二早上代表政府向總統馬克龍請辭。

愛麗舍宮週一晚間在一份聲明稱,馬克宏將在周二(9月9日)接見貝魯,正式接受其政府的辭呈。

法國國民議會週一以壓倒性多數否決對總理弗朗索瓦·貝魯政府的信任投票,導致其內閣被迫下台,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史上首位在信任投票中被推翻的總理。

在國民議會關鍵投票中,364名議員投反對票,194名議員支持,另有15人棄權。投票由貝魯本人主動提出,回應外界對公共財政狀況的質疑。

支持票主要來自執政聯盟,包括馬克宏派、民主運動黨(MoDem)及前總理菲利普領導的「地平線」黨。共和黨議員雖屬執政聯盟一部分,但享有自由投票權,最終出現分裂:27人投票支持、13人反對、9人棄權。而反對營則展現高度一致:極右翼國民聯盟、左翼「不屈的法蘭西」、社會黨、綠黨、共產黨及海外議員團體悉數投下反對票。中間派獨立團體Liot也以多數反對為主(15票反對、4票贊成、4票棄權)。另有若干無黨籍議員中,3人投贊成、6人反對、1人棄權。

馬克宏面臨艱難抉擇法國政局持續動盪

貝魯政府在國會未能透過信任投票,法國陷入新一輪政治危機,法國政壇的視線再度聚焦在總統馬克宏。這已是馬克宏自2024年6月解散國會以來,被迫任命的第三位總理。

在短暫的米歇爾·巴尼耶政府僅執政99天后,貝魯去年12月接任總理。事實上,反對黨早已表明立場,從極左到極右派一致揚言投下反對票。面對幾乎注定的失敗,貝魯週一在國民議會作最後一次呼籲,形容法國正面臨一場“真正考驗”,並警告債務高企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14%,已讓國家的“生命預後”受到威脅。他直言:“你們有權推翻政府,但你們沒有權力抹去現實。”

政治方程式複雜

極右翼國民聯盟領袖瑪麗娜·勒龐再次要求總統立即解散議會,強調新的立法選舉「不僅是選擇,而是義務」。民調顯示,如提前選舉,她的陣營有望以約33%的支持率領先。與此同時,極左翼領袖讓-呂克·梅朗雄則在社交平台X上呼籲馬克宏“下台”,並表示“不屈的法蘭西”將在議會提交一份彈劾總統的動議。社會黨也重申,既然左翼在上次大選中得票領先,就該由左翼組閣。

然而,社會黨領袖博里斯·瓦洛強調,他們只接受“純左翼政府”,不會與馬克宏陣營合作。馬克宏週邊人士則透露,總統可能會嘗試擴大中間陣營,尋找一位能夠同時獲得部分社會黨接受的右翼或中間派人物。輿論看好的可能人選包括國防部長勒科爾努、司法部長達爾馬寧、經濟部長隆巴爾。但在各黨派劃定「紅線」、拒絕妥協的情況下,這一前景艱難重重。

社會緊張與經濟風險並存

觀察家指出,目前法國的根本問題在於:各大黨派之間互設底線,導致幾乎無法形成穩定的多數聯盟。同時,馬克宏的支持率跌至2017年上台以來的最低點,最新民調則顯示有約77%的受訪者對其執政表示不滿。

社會氣氛也趨於緊張。一個名為「封鎖一切」的「公民運動」今夏在社群媒體上興起,並獲得部分工會與激進左翼支持,計畫在本週三發動全國性抗議,被視為可能重演2018-2019年「黃背心」運動的場景。此外,法國各大工會已呼籲9月18日舉行罷工和示威。

國際金融市場也關注法國局勢。評級機構惠譽(Fitch)將於週五公佈對法國債務的最新評估,如果在當前不確定環境下下調評級,恐進一步衝擊本已脆弱的市場信心。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时政 编辑精选

韓正在尼斯晤馬克龍,韓正在聯合國海洋大會發言籲推動海洋可持續發展

韓正在法國尼斯出席第三屆聯合國海洋大會發言。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訊)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在法國尼斯出席第三屆聯合國海洋大會期間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韓正在法國尼斯出席第三屆聯合國海洋大會發言時表示,今年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要以本屆聯合國海洋大會為契機,統籌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推動海洋可持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韓正提出,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遵守國際海洋規則,積極促進海上互聯互通和務實合作。中國將開展雙多邊合作項目,支持小島嶼國家等發展中國家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另外,設立更多涉海對話平台,構建公平、正義、開放、包容的海洋秩序。中國將向發展中國家提供5000個培訓名額,促進海洋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

韓正又說,中方將通過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同有關國際組織加強合作,促進海洋治理,推動綠色發展。中國支持《海洋生物多樣性協定》盡早生效和全面運作。

韓正在法國尼斯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

韓正在法國尼斯出席第三屆聯合國海洋大會期間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

韓正表示,他今次到法國出席聯合國海洋大會,是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體現對聯合國和法方辦會的支持,推進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方支持法方堅持戰略自主,願同法方加強雙多邊戰略溝通協作,為中法關係發展注入新動力。

韓正又說,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在當前國際複雜局勢下,中歐加強合作對雙方和世界都是好事。中方願同歐方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推動中歐關係取得新發展。

新華社報道,馬克龍表示,法國將中國視為長期可信賴的合作伙伴。法中作為兩個大國密切高層交往、加強溝通合作對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至關重要,法方歡迎中國企業到法國投資興業,願同中方密切雙邊經貿合作,加強在國際經濟金融政策方面的溝通協調,攜手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全球性挑戰,維護多邊主義,做動盪世界中的兩大建設性力量,為世界增加更多確定性。

分类
国际 邮箱投稿

法國總統馬克龍到訪印尼 雙方推動巴以互相承認

本週三,法國總統馬克龍訪問雅加達,法國和印尼共同呼籲在6月(聯合國會議期間),朝著“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相互承認”的方向取得“進展”。馬克龍致敬這個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國家採取的這一立場。

印尼總統普拉博沃-蘇比延托(Prabowo Subianto)在與馬克龍進行了一對一的長談後,在鏡頭前對法國總統說:“一旦以色列承認巴勒斯坦,印尼將願意承認以色列,並與其建立外交關係”。他補充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承認並保證以色列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權利,並關注和保證其安全”。印尼長期支持(巴以)“兩國解決方案”,但與以色列沒有任何(外交或非外交)關係。雖然週三的承諾仍是高度假設性的,但在一個對加沙的巴勒斯坦人的處境非常敏感的國家,普拉博沃總統這個強有力的聲明被認為是一個罕見的承諾。法國和印尼在聯合聲明中還譴責了以色列控制被圍困的巴勒斯坦領土加沙的計畫,以及任何“強迫巴勒斯坦居民遷移”的行為。6月聯合國會議法國和印尼希望,6月份,法國和沙特在聯合國共同主持有關這一問題的國際會議能夠產生“可信的路線圖”,並朝著“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相互承認”方面取得“進展”。聯合國這個會議還將推動“所有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並為所有國家提供安全保障”。馬克龍總統在與一些印尼大學生交流時解釋說,他打算“發起一場運動,推動在一定條件下承認巴勒斯坦國”,這些條件包括哈馬斯的“非軍事化”,及這個伊斯蘭運動將“不參與”未來的國家治理。馬克龍強調,同時,這個巴勒斯坦國也必須“承認以色列”,承認以色列有“保護自己的權利”。在法國總統與印尼總統會晤前,愛麗舍宮宣佈,“為實現(巴以)相互承認而採取的所有步驟(……)”都是“考慮到加沙當前局勢的重大步驟”。法新社說,巴勒斯坦問題應該是一個機會,讓馬克龍試圖證明,與他在烏克蘭的大量投入相比,他對中東和平的承諾沒有雙重標準。他說“法國沒有雙重標準”,並保證他支持以色列在哈馬斯於2023年10月7日發動襲擊後進行自衛的權利,如同他譴責針對加沙的持續軍事行動一樣。中美之外第三條路   法國總統受到印尼總統的隆重歡迎。被馬克龍稱為“兄弟”的印尼總統普拉博沃將作為主賓出席 7 月 14 日在巴黎舉行的法國國慶典禮。法新社說,在雅加達,馬克龍在美國和中國之間日益加劇的對抗中,向印尼這個不結盟世界的歷史性冠軍誇耀了他自己主張的“第三條道路”。法國認為自己在該地區是“和平與平衡的力量”,法國很在乎“建立在法治基礎上”的國際秩序。這既是向在南海主張上日益咄咄逼人的北京發出的信息,也是向特朗普及其大幅提高關稅的威脅發出的信息。此外,他還指出,“在國防和安全、經濟、文化等所有領域”加強法國與印尼的夥伴關係是他希望看到的與東南亞所有國家合作的一個範例。印尼是法國總統六天東南亞之行的第二站。馬克龍於週二晚間從越南抵達印尼,週四晚間和週五他將訪問新加坡,然後結束行程。

來源:法廣

《中華時報》致力於提供多元客觀的新聞報導。 本報刊登的文章只供參考,內容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分类
国际 邮箱投稿

法國在印尼簽署了“總價值170億歐元的合同”

法國總統馬克龍5月28日訪問雅加達,法國公司與印尼簽署了數十項協議與合同,特別是在國防、能源和重要礦產領域。

愛麗舍宮週三晚間宣佈,法國公司在印尼簽署了“總價值達170億歐元的合同”,並特別提到了“道達爾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法國水電公司(Hydrogène de France)和萊薩弗(Lesaffre)公司”。法國武裝部隊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努(Sébastien Lecornu)當場宣佈,已經成為法國軍火公司客戶的印尼還簽署了一份“意向書”,未來將購買更多陣風戰鬥機、輕型護衛艦、天蠍潛水艇和凱撒大炮,但他沒有提供任何數字或時間表。法國埃赫曼(Eramet)礦業集團宣佈已與印尼新成立的主權財富基金“Danantara”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研究在鎳行業建立一個戰略投資平臺”。據法國新聞臺BFM-TV今天早些時候報導,法國和印尼預計簽署大約40項工業協議與合同,主要涉及國防領域。此外,雙方還將簽署一項涵蓋電影、時尚、電子遊戲等領域的大型文化合作項目。法國總統馬克龍週二晚間結束對越南的訪問飛抵雅加達,受到印尼總統普拉博沃·蘇比延托的歡迎。法國和印尼在推動6月聯合國會議有關巴勒斯坦建國,巴以互相承認取得進展達成共識。印尼總統宣佈,“一旦以色列承認巴勒斯坦,印尼將願意承認以色列,並與其建立外交關係”。印尼總統普拉博沃將作為主賓出席 7 月 14 日在巴黎舉行的法國國慶典禮。

來源:法廣

《中華時報》致力於提供多元客觀的新聞報導。 本報刊登的文章只供參考,內容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分类
国际 邮箱投稿

應對美國中國 法國稱是越南 “可靠朋友”

中國在亞太地區影響日益增長,與此同時美國在加增關稅,法國提出第三選擇並稱是越南 “可靠朋友”,請看Frane24報導。

成為中國和美國之外的第三個選擇是本次法國總統馬克龍到訪亞太地區的中東。分析指出一方面中國在該區域影響日益增長,另一方面美國要加增高關稅,在這個背景下法國總統選擇到訪亞太地區三國。在這個擁有 7 億人口的地區有多條戰略性海上航線穿過,目前占世界 GDP 的 4.5%,因此法國絕對不會放棄在該地區投資的機會。法國總統馬克龍要凸顯法國是一個和平與平衡的大國,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相信對話與合作。當一些國家選擇退縮之際,法國選擇搭建橋樑。報導顯示為了讓亞洲國家相信法國是他們最好的戰略選擇,馬克龍提出不同選擇其中包括核能。越南和印尼有興趣建設核能發電廠,因此可以學習法國專業技術。而且法國希望合作的另一個領域是國防,特別是法國總統馬克龍打算再次向雅加達出售的“陣風”戰鬥機。目前該國在武器方面仍然非常依賴俄羅斯。在多位法國工業家和商界領袖的陪同下,法國總統馬克龍簽署多項貿易協定,包括或將與新加坡簽署的網路安全協定和與越南簽署的可再生能源協定。在於越南簽署的協議中有建設連接越南北部河內和胡志明市的高速鐵路項目,該項目建設成本預計為 670 億美元。更重要的是此次法國總統的亞太之行也將成為馬克龍發出新的外交信息、加強在穆斯林世界信譽的機會。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國家印尼則期待他就巴以衝突問題發表強硬聲明。

來源:法廣

《中華時報》致力於提供多元客觀的新聞報導。 本報刊登的文章只供參考,內容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分类
国际 邮箱投稿

法國國民議會歷史性通過“協助死亡權”法案 馬克龍稱“重要一步”

法國國民議會5月27日(週二)以305票贊成、199票反對,一讀通過建立“協助死亡權”的法律草案。這是總統馬克龍任內一項具有標誌性的重大社會改革,也是法國數十年來首次就此爭議性議題邁出立法實質性步伐。馬克龍對此表決結果表示歡迎,稱之為“一項重要的階段性成果”,並強調在推動立法過程中“必須尊重每個人的情感與價值觀”。

法新社報導,“協助死亡權”法案的通過引發政界廣泛關注。總理貝魯,長期以來對”協助死亡”持保留態度,當天上午曾公開表達對該法案的“疑慮”,並指出如果他是議員,將選擇“棄權”。此次議會討論涉及兩項獨立提案。其中關於“臨終關懷權的保障”的法案獲得一致通過,而“協助死亡權”的提案則在社會與政界內部引發激烈爭議。根據新法案,被允許請求協助死亡的對象限於患有“嚴重且無法治癒的疾病”,生命預期受到威脅,處於“晚期”或“終期”,並遭受“持續的身體或心理痛苦”的病人。法國衛生部長沃特蘭強調,該法案旨在建立一個“嚴格監管、具有法國特色”的協助死亡模式,專為那些“臨終關懷已無法緩解其痛苦的患者”設計。如果該法案最終在參議院通過並完成立法程式,法國將成為第八個在全國範圍內合法化協助死亡的歐洲國家。這一立法將使法國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已允許安樂死和協助死亡的國家接軌;其規定甚至超越了瑞士與奧地利目前僅允許協助死亡、而不涵蓋主動安樂死的現行法規。根據該法案,協助死亡將成為常規選項,而安樂死作為例外在特定條件下施行。目前,法國的臨終醫療依據的是2016年《克萊斯-萊奧內蒂法》,該法律允許對臨終患者實施“持續至死亡的深度鎮靜”,但不允許主動結束患者生命。法國社會圍繞“協助死亡權”的道德、宗教和法律爭議由來已久,而此次議會首讀通過的決定,無疑將這場辯論推向了新階段。

來源:法廣

《中華時報》致力於提供多元客觀的新聞報導。 本報刊登的文章只供參考,內容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分类
国际 财经 邮箱投稿

法國與越南簽署 “90億歐元 ”合同

法國總統馬克龍5月26日到訪東南亞三國之行第一個國家越南,他在河內宣佈了與越南簽署的 “90億歐元 ”合同,與此同時法國達飛輪船公司(CMA CGM)宣佈將在越南建造一個新的港口碼頭。

法國總統馬克龍於5月26日星期一在河內宣佈與越南簽署的 “90億歐元 ”合同,這是他在東南亞之行的第一站。在此次法國總統的國事訪問中,法越雙方簽署了價值90億歐元的合同,標誌著兩國在國防、航空和鐵路方面的緊密聯繫。陪同法國總統訪問有法國商界領袖,包括達飛輪船公司首席執行官魯道夫-薩德(Rodolphe Saadé)。法國達飛輪船公司週一宣佈,該公司將與西貢新港公司(SNC)合作,在越南北部的海防建造一個新的深水港碼頭,總投資額為 5.27 億歐元。達飛輪船公司在其新聞稿中解釋說:”該項目旨在應對東南亞最具活力的經濟區之一–越南北部強勁的運量增長。”海防是距離越南首都河內不遠的港口城市。達飛輪船公司和越南西貢新港公司簽署了這項協議具有 “戰略 意義”,共建後並共同運營的海防港區將擁有一個新碼頭,該碼頭的存儲能力將達到 190 萬個集裝箱,將於 2028 年投入使用。越南是東南亞主要的製造業中心,也是該地區的主要出口國之一。2024 年越南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為 1 235 億美元,位居第四。越南也是南亞地區最大的中國製造商品進口國,遠遠超過馬來西亞。法國達飛輪船公司自 1989 年進入越南市場,每週在越南 7 個港口運營 29 條航線,該公司已與越南共同擁有兩個港口碼頭:位於越南南部蓋梅港和胡志明的國際集裝箱碼頭。

來源:法廣

《中華時報》致力於提供多元客觀的新聞報導。 本報刊登的文章只供參考,內容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分类
国际 邮箱投稿

“玩笑”開大了:馬克龍被迫為一段被妻子打臉視頻辯解

“爭吵”還是“打臉”?一段在河內機場拍攝的視頻在網上瘋傳,馬克龍週一被迫否認與妻子存在任何“家庭糾紛”,並指責“俄羅斯人”和“極端分子”不遺餘力地以此來攻擊他。

法新社 5 月 26 日發自河內的報導說,法國本來希望將總統馬克龍為期六天的訪問變成一次重大外交活動,卻被這一“打臉”視頻搶了風頭。路透社和美聯社在河內停機坪拍攝的照片顯示,周日傍晚,當法國總統馬克龍夫婦乘坐的專機艙門打開之際,機內閃出總統夫人布麗吉特-馬克龍的兩只紅袖手臂,將雙手懟在了馬克龍的嘴上,儘管馬克龍總統快速甩開,並絲滑轉身向外微笑招手致意,但已被攝入鏡頭。法新社說,當總統夫婦隨後踏上樓梯,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像往常一樣向妻子伸出手臂,但她沒有抓住。這張照片在當晚迅速流傳開來,尤其是在幾個通常敵視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的帳戶上,許多評論都稱這對夫婦之間關係緊張。在河內訪問的一天結束時,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親自回答了記者的問題,為自己的形象辯解說,在視頻中,“我在和我的妻子爭吵、開玩笑,我嚇了一跳”。他嘲笑說,而這竟成了一種“地球災難”,有些人甚至提出了自己的相關“理論”。在沉默良久後,這位國家元首露出了諷刺的微笑。馬克龍試圖將這次“打臉”視頻事件與最近幾周流傳的其他“病毒圖片”以及對那些圖片的解讀相提並論,特別是他與英國和德國領導人在前往烏克蘭的火車上的圖片,愛麗舍宮不得不對那些社交網路指責他們正在吸毒的評論進行闢謠。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調侃道,“在過去三周裏(……),有些人看了視頻,認為我和別人分享了一袋可卡因,還認為我和土耳其總統手牽手,現在我又和我的妻子上演了一出家庭鬧劇”。他堅稱,”那些(說法)都不是真的,儘管那三段視頻是真的。所以每個人都需要冷靜下來,最重要的是探討時事的核心問題”。馬克龍將這些工具化視頻的行為歸咎於”嗜好追蹤的網路”,並特別將矛頭指向”俄羅斯人”和”法國的(極右翼)極端分子”。法新社指出,週一,在俄羅斯,公共電視新聞頻道反復播放了這些畫面。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紮哈羅娃則說:”有趣的不是這個(河內錄影,編者注),而是愛麗舍宮這次會想出什麼辦法來掩蓋新的’埃馬紐埃爾門’。愛麗舍宮就這一問題的溝通在總統講話解釋前的幾小時內發生了變化。週一起床後,總統起初否認了圖片的真實性,並提到可能是人工智能的干預。隨後圖片被證實是真的。然後,一位接近總統的人士談到一對普通夫婦的“爭吵”。最後,在一天訪問結束時,馬克龍的隨行人員終於對記者發表了更正式的評論:“那是總統夫婦在旅行開始前最後一次通過起哄來減壓的時刻”。法國極右翼國民聯盟的議員讓-菲利普-唐吉(Jean-Philippe Tanguy)認為這些說法配得上”香蕉共和國的巴甫洛夫式謊言”。他在 X 上憤怒地說道:”遇到一點問題,馬克龍就指責’人工智能’和’俄羅斯特工’,最後還沒理攪三分。

來源:法廣

《中華時報》致力於提供多元客觀的新聞報導。 本報刊登的文章只供參考,內容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分类
国际 邮箱投稿

馬克龍訪東南亞 從多個層面打 “法國牌”

法國總統馬克龍於5月25日(周日)啟程,前往東南亞進行為期近一周的訪問。期間將對越南印尼和新加坡先後進行國事訪問。在亞洲,馬克龍想利用特朗普的“攻勢”造成的局面打法國牌,尋求對抗“強者法則”的商業“新動力”。

繼2017年以來多次出訪印度、泰國、太平洋以及最近的印度洋之後,此次訪問旨在延續法國在印太地區的重新參與。據法國總統隨行人員介紹,印太戰略是馬克龍自第一任期以來外交工作的重點之一。因為印太地區是世界上經濟最活躍的地區,有7 億居民,約占全球 GDP 的 4.5%”。這些總統出訪對愛麗舍宮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地緣政治和商業發生重大動盪的時期。馬克龍定於周日晚抵達越南河內,週一將會見該國領導人,並可能與學生、投資者以及能源等各行各業的代表進行討論。他計畫於5月28日(週三)抵達印尼雅加達,並於次日前往爪哇島。他的最後一站是週五到達的新加坡,屆時他將在亞洲最大的國防峰會——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演講。

“不要讓世界變成弱肉強食的叢林”

對於此次總統出訪,法國東南亞的政治和地緣戰略問題專家,《亞洲-太平洋,新的世界中心》(Odile Jacob 出版社歐洲的挑戰系列)一書的合著者之一,索菲·博伊索-杜 羅歇(Sophie Boisseau du Rocher)在接受本臺專訪時分析指出:“在我看來,馬克龍總統真正希望的是法國展現出一個值得信賴、值得尊重、信守承諾的合作夥伴形象。這些措辭在愛麗舍宮的聲明中反復出現,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西方國家目前正製造一種不安的氛圍,這顯然是由特朗普總統的不可預測性、他那些聳人聽聞的言論以及歐洲國家緩慢而漸進的消失所加劇的。因此,馬克龍總統想要打破這種邏輯,打破這種印象,而且是帶著極大的現實主義的理念, 不是要成為遊戲的中心,而是要成為一個額外的合作夥伴,堅實、有能力、認真。 愛麗舍宮的聲明中也經常提到這一點:“不要讓世界變成弱肉強食的叢林。‘調節 ’一詞被反復使用。現在,無論是法國還是東南亞國家,都不再抱有任何幻想。40年來,我們的地位一直在倒退,馬克龍總統的訪問也無法扭轉這一趨勢。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把機會拱手讓給中美兩國。我們與該地區有著共同的歷史、牢固的聯繫以及對未來的承諾,我們必須加以利用。這些國家正處於上升的發展軌道上。這種發展軌跡在西方國家越來越少。在我們與克裏斯蒂安·勒切爾維斯合著的書中,我們強調了該地區賦權的重要性。因此,事實上,我們也必須利用前面提到的與東南亞的融合。這正是馬克龍總統此次來訪的目的。提出一種新的、新的運作模式。” 的確,雙邊互相的期待,或許也是馬克龍受邀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開幕演講時要闡述的主旨理念。 分析認為,在中國國防部長或將缺席今屆對話會之際,馬克龍將為今屆對話會帶來另一道聚光燈,他的開幕演講將吸引國際高度關注。馬克龍預計會針對法國的印太區慨戰略角色發表看法。作為歐洲國家領袖之一,其講話相信會涵蓋區域安全、氣候變化同多邊合作,為對話注入歐洲視角。為討論注入平衡觀點。

機會和機遇

另外,據馬克龍的顧問介紹,法國有機會和機遇在該地區發揮作用,尤其是在特朗普重返白宮以及美國新政府實施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之後。事實上,特朗普對東南亞國家徵收的最高關稅影響了該地區嚴重依賴貿易的經濟體,尤其是在5月中旬所謂對等關稅暫時調整之前。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馬克龍打算讓法國發出自己的聲音。他希望在 “(美國)極強壓力”與“日益強硬的中國”之間找到一條平衡之路”。從精神層面上,法國國家元首希望通過建立“可靠”和“相互尊重”的夥伴關係,並強調“國際貿易規則”,為合作注入“新動力”。這與華盛頓那些主張“弱肉強食”的人形成了鮮明對比。具體而言,巴黎希望在三次國事訪問期間,在各個領域達成數十項協議和合同。 據路透社報導,僅在越南就有大約三十項協議正在準備中,涵蓋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甚至鐵路。法國對未來連接河內和胡志明市的高速鐵路尤其感興趣,該項目全長1500公里,預計耗資670億美元。與此同時,該地區所有國家都非常清楚,只有在基於國際規則的標準化框架內,它們才能發展自己的模式,實現其人民所追求的繁榮,愛麗舍宮的顧問們強調“既不是掠奪,也不是脅迫”。總統近年來經歷的所有危機都表明,在某些領域擁有主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必要,而主權意味著能夠與不同的合作夥伴攜手合作。” 此外,此次訪問也應成為馬克龍傳遞新外交信息的機會,尤其要消除人們對歐洲和西方在烏克蘭戰爭和加沙衝突問題上採取“雙重標準”的印象。週三,在世界最大穆斯林國家首都雅加達與學生見面時,他將重點討論如何應對“關於西方合作夥伴立場的虛假信息、誤解和不理解”。他還將重申法國的聲音。

來源:法廣

《中華時報》致力於提供多元客觀的新聞報導。 本報刊登的文章只供參考,內容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分类
国际 邮箱投稿

專家:馬克龍訪東南亞 展現值得信賴尊重和守承諾的夥伴形象

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週四(5月22號)宣佈,總統馬克龍將於下周對越南、印尼和新加坡三國進行國事訪問,此行旨在鞏固法國“印太戰略” 。旨在於中美競爭激烈的地區推進所謂的“第三條道路”。法國希望借此向東南亞國家展示自身作為一個責任明確、立場多邊且穩定可靠的夥伴形象。馬克龍將強調歐洲的“戰略自主”,努力在夾在中美之間的區域尋找平衡支點。馬克龍此次訪問的三國各具優勢和特色,總統訪問戰略自然也不同,他將如何尋求與這些國家達成所期待的目的和效果?曾法國以及歐洲其他國家有痛苦殖民關係的東南亞國家如何面對歷史和法國總統的到來,他們對法國有哪些期待?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再次專訪法國東南亞問題專家索菲·博伊索-杜羅歇(Sophie Boisseau du Rocher),在他與法國駐東南亞資深外交官克裏斯蒂安·勒切爾維(Christian Lechervy)合著的《亞洲-太平洋,新的世界中心》(Odile Jacob 出版社歐洲的挑戰系列)一書中指出,亞太地區憑藉其優勢——位於印度洋和太平洋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管理外部流動的專業知識、技能和勞動力等正在考驗、動搖和挑戰西方的定位、影響力和普世主義主張,但歐洲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地區中仍然非常缺乏存在感。杜羅歇女士也參與了總統出訪的顧問工作。

法廣:現在出訪這個地區是一個好時機嗎?

博伊索-杜羅歇:“現在絕對是個好時機,因為應該早點去,所以越早越好。這個世界的中心正在以絕對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發展,我認為真正評估這一點至關重要。這是歐洲領導人多年來一直在做的事情,他們顯然明白,長期疏忽這個地區會直接影響到自身的影響力,因此,今天歐洲已經被視為該地區次要的合作夥伴。但無論如何,現在去總比不去要好。我在這裏想提醒大家,第一位前去訪問印尼的法國總統是密特朗。所以的確很晚很晚。但是亞太地區的力量毫無疑問已經經歷了大約五十年的蛻變過程。而法國和歐洲確實忽視了這個地區。”

法廣:馬克龍總統這次前去東南亞三國訪問的記者吹風會上,愛麗舍宮強調的是要鞏固法國的“印太戰略”,和不久前總統先生去印度洋的訪問遙相呼應,您如何分析這個定位的涵義?

博伊索-杜羅歇:在這一點上,我也認為他是對的。不要忘記,法國是2019年第一個提出印太戰略的歐洲國家,這已經是五年前的事了。之所以這樣做尤其原因,因為法國既是太平洋大國,又是印度洋大國。另一方面,正如我們剛才所說,這個區域是一個經濟增長區,正如我和克裏斯蒂安·勒謝爾維在我們的書中《 L’AsiePacifique le nouveau centre du monde) 《亞洲-太平洋,新的世界中心》(Odile Jacob 出版社 歐洲的挑戰系列)所描述的那樣,這裏也是世界的新中心,因此,未來的世界秩序不能僅僅由中美競爭來塑造,還必須由無論是亞洲還是歐洲的中等強國的提議來塑造。所以,我相信,這種認識也許能讓我們最終搭上這趟亞洲列車,共同塑造未來的世界。

法廣:東南亞國家有非常痛苦的殖民歷史,馬克龍這次出訪的越南曾是法國殖民地,印尼和新加坡也都有歐洲前宗主國,這段歷史在法國及歐洲希望加強在這個地區的存在過程中有什麼影響?

博伊索-杜羅歇: 我覺得這很有意思,因為這些國家並不沉湎於過去,相反,他們正展望著必然會更加美好的未來。當我們詢問這些國家的合作夥伴時,他們並非像中國那樣對歷史的浮現感到怨恨,而是對我們當前矛盾的惱怒。此外還一點真的很難:馬克龍總統也將面臨其中一種矛盾,那就是在捍衛法國利益的同時,又不反對歐洲戰略。這個矛盾也正是我們在該地區不斷受到批評的原因,也就是說,他們想知道的是,我們首先是法國人,還是歐洲人?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種模棱兩可的說法很難讓我們的亞洲合作夥伴理解。但我認為真正重要的是瞭解馬克龍總統將如何應對。他這次出訪選擇的三個國家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優先關鍵目的地,各具特色。越南人口有1億,是一個中等規模的大國,每年的增長率仍為5%至6%,並且還在穩步增長。印尼人口有2.85億,過去20年平均經濟增長率為5%。新加坡無疑是該地區的經濟、金融和技術中心。所以這些國家都很重要。法國在地區層面與其實力過強的夥伴國建立更緊密的聯繫是正確的,這些夥伴國將能夠向東盟(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所有夥伴國傳達法國的信息。

法廣:對於法國總統此次訪問,這些東南亞國家有何期待?

博伊索-杜羅歇 : 我認為問題有三個方面。首先顯然是外交層面的,即展現我們自己,並且建設性地展現我們自己,即表明法國及其背後的歐洲是一個重要的合作夥伴,是一個穩定的合作夥伴,是一個能夠提供替代中美權力平衡的合作夥伴。這一點非常重要。所以,如果你願意,必須遵循一條行為準則。東南亞國家通常要求不要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他們希望能夠有不同的選擇。而歐洲是平衡中美這兩個大國主要影響力的一種途徑。顯然,這些國家面臨的第二個問題是安全問題。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在這方面,我們也必須超越中國或美國的禁令。巴黎協定將強調安全問題。首先我想提醒大家,法國定期派遣艦艇前往南海。2023年,法國派遣了“聖女貞德”號護衛艦,2024年,法國派遣了“布列塔尼”號護衛艦。所有這一切都基於一個反復出現的信息:即維護國際法。在這方面,我們顯然與東南亞國家的關切一致,尤其是在南海與中國存在衝突的國家。第二點是軍備合作。在這方面,法國佔據著非常有利的地位。我們剛剛向印尼出售了42架“陣風”式潛艇和“鲉魚”級潛艇。設立了培訓中心、人員和後勤支持中心。這種合作充滿活力,必須加強,特別是與越南的合作。目前正在討論各種項目。越南必須更換如今過於老舊、過時的蘇聯裝備。今年的國防預算又增加了5%。因此,這實際上是為了落實去年10月份越南領導人蘇林訪問巴黎時與法國簽署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雙方秉持著同樣的理念,即利用雙方的共同點。加強軍事合作意味著加強我們的自主權,這顯然不僅對法國如此,也對周邊國家如此。當然,中歐與新加坡的戰略合作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在這方面,我們也需要加強這種夥伴關係,特別是通過參與對話。馬克龍總統將於下周六在第22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開幕致辭。除了外交和安全問題之外,顯然還有商業和金融問題。正如我們所說,這個地區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地區。它已經發展了50年。這種增長將會鞏固,而且在馬克龍總統訪問期間,還有不止一項,甚至數十項協議正在準備簽署。因此,我們的想法是,尤其是在供應鏈因特朗普總統的禁令而中斷的當下,展現出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形象,併發展產業夥伴關係。這些領域包括我們擁有公認專業知識的領域:基礎設施、能源、生態轉型和航空。所以,真正的重點是努力做得更好,更好地抓住合作機遇。總統必須與商界會面。我們在該地區的地位仍然相對較差。例如,我們只是越南的第24個貿易夥伴,印尼的第16個貿易夥伴。這顯然非常薄弱,而關鍵在於加強我們的地位,使我們的和解不僅關乎安全或外交,也關乎尚未實現的經濟活力。在我看來,馬克龍總統真正希望的是法國展現出一個值得信賴、值得尊重、信守承諾的合作夥伴形象。這些措辭在愛麗舍宮的聲明中反復出現,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西方國家目前正製造一種不安的氛圍,這顯然是由特朗普總統的不可預測性、他那些聳人聽聞的言論以及歐洲國家緩慢而漸進的消失所加劇的。因此,馬克龍總統想要打破這種邏輯,打破這種印象,而且是帶著極大的現實主義的理念,不是要成為遊戲的中心,而是要成為一個額外的合作夥伴,堅實、有能力、認真。 愛麗舍宮的聲明中也經常提到這一點:不要讓世界變成弱肉強食的叢林。‘調節 ’一詞被反復使用。現在,無論是法國還是東南亞國家,都不再抱有任何幻想。40年來,我們的地位一直在倒退,馬克龍總統的訪問也無法扭轉這一趨勢。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把機會拱手讓給中美兩國。我們與該地區有著共同的歷史、牢固的聯繫以及對未來的承諾,我們必須加以利用。這些國家正處於上升的發展軌道上。這種發展軌跡在西方國家越來越少。在我們與克裏斯蒂安·勒切爾維斯合著的書中,我們強調了該地區賦權的重要性。因此,事實上,我們也必須利用前面提到的與東南亞的融合。這正是馬克龍總統此次來訪的目的:提出一種新的、新的運作模式。

法廣:作為亞太問題專家,您給法國總統此次出訪什麼樣的建議?

博伊索-杜羅歇:我有三條非常簡單的建議。第一條是傾聽,認真傾聽。這些國家有很多話要說,有很多東西要教給我們。但我們並不總是知道如何傾聽。第二條建議是理解這些國家傳遞信息的微妙之處。我認為這很重要,因為官方話語的背後隱藏著大量我們並不總是知道如何理解的信息。我們的建議常常給人留下略顯強硬的印象。第三條建議是不要把自己標榜為榜樣。我認為,到那時,這種做法就徹底結束了。我們必須相互學習。我們不再是,也不再看起來像榜樣了。所以,如果我們把自己標榜為榜樣,這種差距就會對我們不利。所以,讓我們嘗試重新開始,傾聽並理解這些國家想要告訴我們什麼,而不是要把自己標榜為榜樣。非常感謝索菲·博伊索-杜羅歇(Sophie Boisseau du Rocher)接受法廣專訪。

來源:法廣

《中華時報》致力於提供多元客觀的新聞報導。 本報刊登的文章只供參考,內容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