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影音 联合国

俄入侵烏778天:俄控烏砲擊札波羅熱城鎮 導致8人喪命,烏宣布東線局勢明顯惡化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三個年頭,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4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778天。

此次入侵導致雙方數十萬人傷亡,並帶來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這場戰爭將如何發展?美國、歐盟、中國等國做出怎樣的應對?和平何時到來?

2022年9月,俄羅斯正式宣佈吞並烏克蘭與俄羅斯接壤的四個州: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扎波羅熱州、赫爾松州。目前,烏克蘭有約18%的領土由俄羅斯實際控制。
2022年9月30日,烏克蘭正式申請加入北約。
2023年3月,設在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逮捕令。
2023年11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宣佈,已經收到烏克蘭和摩爾多瓦開始正式加入歐盟談判的建議。
2024年2月16日,路透社引述美國不具名國防官員消息報道,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俄軍在烏克蘭的武器損失、部署花費等,令俄羅斯損失約2,110億美元。該官員還表示俄方約有31萬軍人死傷,不過烏克蘭對此的統計數字高達40萬。

華府與倫敦今天禁止金屬交易所接受俄羅斯新製造的鋁、銅和鎳,並禁止這些金屬進口到美國與英國,目的是在莫斯科持續入侵烏克蘭之際,中斷俄羅斯的出口收益。路透

2024年4月14最新進展:

俄羅斯控烏克蘭砲擊札波羅熱城鎮 導致8人喪命

俄羅斯占領的烏克蘭南部札波羅熱(Zaporizhzhia)地區俄方官員今天表示,烏克蘭軍方發動的砲擊已造成托克馬克鎮(Tokmak)有8人死亡,其中包括2名孩童。

俄羅斯任命的札波羅熱地區首長巴里特斯基(Yevgeny Balitsky)指出,昨天晚間烏克蘭的砲擊還導致18人受傷。

另一位俄國任命的地方官員羅戈夫(Vladimir Rogov)於通訊軟體Telegram發文寫道,當地有5間住宅部分毀損。

路透社無法獨立查核俄方的說法。俄羅斯2022年2月全面侵略烏克蘭之後,札波羅熱是俄國軍隊部分占領且吞併的4個烏克蘭地區之一。

烏軍總司令:東部戰線顯著惡化 需高科技武器突圍

在莫斯科,俄羅斯國防部聲稱,俄軍繼續在烏東成功挺進,並奪取了阿夫迪夫卡市西南數公里的村莊Pervomaiske。

根據基輔, 俄羅斯人還在向烏克蘭東部重鎮恰西夫亞爾(TChassiv Iar) 推進,該鎮目前正 “不斷遭受炮火襲擊”。這個山頂小鎮位於克拉馬托爾斯克東南不到 30 公里處,克拉馬托爾斯克是烏克蘭控制地區的主要城鎮,也是烏克蘭軍隊的主要鐵路和後勤樞紐。奪取它將為俄羅斯軍隊提供在該地區進一步推進的機會。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表示,在俄羅斯增強攻勢之下,烏克蘭東部戰線情勢已經惡化。他並指出,俄軍在人數和武器等級上都較烏軍有優勢。

法新社報導,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2月從遭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撤換的孚眾望前總司令扎盧茲尼(Valery Zaluzhny)手中接下職務。瑟爾斯基說:「近幾天東部戰線情勢已顯著惡化。」

瑟爾斯基指出,俄羅斯3月舉行總統選舉之後,「攻勢顯著加劇」。他並透露,烏方正決定以電戰和空防來強化最有問題的防禦地區。

烏克蘭近期表示,東部前線城市西夫雅爾(ChasivYar)一帶處於「持續不斷砲火」下,情勢「艱困且緊張」。這座城市位於巴赫姆特(Bakhmut)西方約20公里處,而巴赫姆特正是經歷數月砲擊被夷平後,於去年5月落入俄軍手中。

俄軍近期也自奪下巴赫姆特後首度擴大占領版圖,且眼見烏克蘭部隊因為至關重要的西方軍援供應延宕而跛腳,俄軍現正試圖加強推進戰線。

瑟爾斯基表示:「敵人正在積極攻擊我方在利曼(Lyman)和巴赫姆特兩戰區的陣地。…在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戰區,他們正嘗試用數十輛戰車和裝甲運兵車來突破我方防禦。」

他說:「能否在高科技武器方面達成在技術上超越敵人的優勢,這項問題再度出現;唯有如此,才能讓我方擊敗一個較大的敵人。」

瑟爾斯基還表示:「其次的嚴肅問題是要改善軍事人員的訓練品質,尤其是步兵單位,好讓他們能夠讓所有軍備和西方武器盡可能發揮最大戰力。」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德國將提供愛國者防空系統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表示,在基輔努力保衛其能源系統免受俄羅斯轟炸的「關鍵時刻」,德國將向烏克蘭額外提供1套美國製造的愛國者(Patriot)防空系統和防空飛彈。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國已逾2年,近幾週裡俄軍對烏國發電站發動3次大規模空襲,促使基輔發出絕望的呼籲,要求西方盟國提供高階防空系統。

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在社群平台X發文表示,「德國將向烏克蘭提供額外的愛國者防空系統。」此舉顯示德國已成為烏克蘭的主要支持者,而美國的軍援仍在國會卡關。

朔爾茨說,「我們堅定地站在烏克蘭這邊。」他還說,澤倫斯基在今天的電話中告訴他,「俄羅斯對民用能源基礎設施發動大規模空襲」。

德國駐烏國大使葉格(Martin Jaeger)在X上呼籲,「其他國際夥伴現在必須迅速跟進。」

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也在訊息應用程式Telegram上表示,他感謝蕭茲決定額外提供1套愛國者系統和飛彈。

隨後,澤倫斯基在其夜間演說中宣布,「我們也正與德國商討提供額外的IRIS-T系統,這也是1套強大的防空系統,並為我們現有的防空系統提供飛彈。」

據葉格的說法,本次軍援交付完成後,將使烏克蘭擁有的德國愛國者系統數量增加到3套,現有的1套IRIS-T和獵豹(Gepard)系統「也會繼續發揮良好功能」。

澤倫斯基上週表示,烏克蘭需要25套美製的愛國者防空系統,以保護該國免受俄羅斯攻擊。

澤倫斯基今天也在Telegram發布聲明稱,他和朔爾茨還討論了6月在柏林舉行的重建會議,以及在瑞士舉行的和平峰會的準備工作。

際反應:

圖為俄國防長蕭依古(中)視察一家兵工廠。歐新社資料照

美官員指責大陸為俄擴充軍備提供後援

美國高級官員13日表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的關鍵階段,大陸通過提供無人機和導彈技術以及與俄羅斯共享衛星圖像,幫助克里姆林宮加強軍事力量。

據稱,美國總統拜登在最近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通話中提出了這一問題。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駁斥了這一指責,稱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或當事方」,並敦促美國不要干涉中俄之間的「正常貿易關係」。

美國希望向中國施加國際壓力

美國官員說,他們希望公布中國援助俄羅斯軍隊的訊息能鼓勵歐洲國家向中國施壓。德國總理蕭茲本周末前往北京訪問。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說,自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在重振俄羅斯軍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否則俄羅斯軍隊將遭受重大挫折」。

「俄羅斯正在進行自蘇聯時代以來最具野心的國防擴張,其速度之快超出了我們在這場衝突初期的預料。」這位官員說,「如果沒有中國的投入,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將難以為繼。」

美國指責中國對俄軍出售物品

據美國情報部門向記者透露的數據,中國大幅增加了向俄羅斯出售的特定物品,包括無人機、渦輪噴氣發動機、機床、微電子和光學元件,這些都是俄羅斯用來生產導彈、坦克、飛機和其他武器的材料。

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告訴記者,2023年,俄羅斯從中國進口的微電子產品約佔90%。材料中出現的公司名稱是中國最大的機床制造商之一「大連機床集團」。根據美國的數據,材料中提及的其他中國公司正在向俄羅斯提供用於坦克和裝甲車的光學元件。

此外,據稱中國還協助俄羅斯為入侵烏克蘭的戰爭提供圖像。據報導,中國還幫助烏克蘭提高衛星和天基能力,「增加了俄羅斯對整個歐洲的威脅」。

路透社援引美國官員的話說,中國對俄羅斯軍事擴張的援助還包括提供硝化纖維素,一種用於製造武器推進劑的特殊成分。

分析:
世界報評論 烏克蘭瀕危 華盛頓還在支吾
周六傳出烏克蘭東線局勢明顯惡化、俄羅斯軍隊不斷挺進的壞消息。法國頗有影響力的大報世界報發表題為“烏克蘭瀕危,華盛頓還在支支吾吾”的社評,怪罪美國軍援不到位。

社評開門見山指出,距離俄羅斯邊境只有四十幾公里的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數周來每天都遭到俄羅斯地獄般的轟炸,俄入侵前,當地有兩百萬居民,俄入侵後,數十萬居民逃走了,後來有些又返回了,但當地人的生活卻是在每天煎熬。

社論說,俄羅斯的無人機、導彈對當地的能源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性摧毀,秋天時這座城市可能會喪失整個供暖系統。儘管烏克蘭與歐洲電網相連,但由於全國各地的火力發電站都受到攻擊,停電現象日益嚴重。2022 年,大多數居民講俄語的哈爾科夫人勇敢地抵抗了俄羅斯軍隊攻佔城市的企圖,迫使佔領者撤退。現在,俄羅斯似乎選擇了焦土策略:轟炸、摧毀,讓該城無法居住,迫使居民棄城而逃。

世界報認為,烏克蘭正面臨著這場戰爭一個極其危險的關鍵階段。由於寡不敵眾,烏克蘭士兵疲憊不堪,焦急地等待着遲遲不來的救援。他們同樣焦急地等待着武器彈藥,而西方國家卻很難提供所需的數量。而在俄羅斯一方,由於人口眾多,俄羅斯軍隊可以汲取數量多得多的兵員,並得益於戰時經濟,軍火工廠全速運轉。並且由於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規避了制裁,俄羅斯的經濟非但沒有因西方制裁而血本無歸,反而得以維持。

根據美國研究中心戰爭研究所,自 1 月以來,俄羅斯軍隊已成功吞噬了300平方公里的烏克蘭領土。俄羅斯強化對民用基礎設施的轟炸凸顯了烏克蘭的一個嚴重缺陷:面對俄羅斯的火力,烏克蘭的防空能力嚴重不足。

世界報認為,照此下去,西方國家聲稱支持的烏克蘭勝利目標有可能化為泡影。4 月 10 日,美國陸軍歐洲司令部司令卡沃利將軍在眾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面前道出了實情:烏克蘭無法依靠自身力量擺脫困境;俄羅斯繼續對烏克蘭的生存構成威脅;俄羅斯侵略者損失了約 2000 輛坦克和 31.5 萬名死傷人員,但正在以意想不到的速度重建部隊。現在,俄羅斯軍隊的規模比戰爭開始時擴大了 15%。它還得到了中國、伊朗和朝鮮的幫助。

世界報的結論是:烏克蘭迫切需要更多的軍事裝備來避免崩潰。歐洲人正試圖集中資源。但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國會,特朗普的信徒繼續在程序性遊戲上搪塞,導致拜登政府承諾的 600 億美元援助計畫已拖延了六個月之久。

結束這些骯髒的遊戲對烏克蘭至關重要,因為它們既玷污了美國的民主,又正中莫斯科下懷。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法國世界報:美國、菲律賓和日本聯合起來,對抗中國

4月11日,美國總統拜登、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和日本首相岸田在戴維營舉行了三邊峰會。就此,法國世界報東南亞通訊員佩德羅萊蒂(Brice Pedroletti)和該報東京通訊員龐斯(Philippe Pons)發表聯合署名文章表示,這一峰會給三個國家結成聯盟翻開了新的一頁。美國、菲律賓和日本聯合起來,對抗中國。美國、菲律賓和日本加強聯盟,這既是對中國崛起的回應,也是對唐納德·特朗普11月可能當選美國總統的回應。

相關的文章指出,“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宮)……”)這已經成為日本媒體上常見的一個詞。現在,華盛頓及其盟友試圖提前化解特朗普重返白宮這一可能會造成的影響。美國、菲律賓和日本這三個國家的領導人,通過建立新的軍事、經濟和技術聯繫,希望未來的華盛頓新政府將更加難以瓦解協議。比如,以日本為首的美國盟友,正致力於在軍事和財政上為地區穩定承擔更大的責任。

日本首相岸田對美國的訪問帶來了與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的三方會晤。2023年8月的時候,同樣也是在戴維營,拜登、岸田文雄和韓國總統尹錫悅進行了美日韓三方會晤。

新的安全屏障

首爾和馬尼拉構成了美國在東北亞防禦弧線的兩端,而日本則是其核心。在日本和韓國,美國總共部署了8萬名大兵,但馬尼拉和華盛頓於1951年簽署的共同防禦條約不再以美國軍事基地(1997年關閉)為依託,而是美國大兵輪流駐紮在9個菲律賓基地。

為了讓菲律賓群島成為限制中國海軍進入太平洋的新的安全屏障,拜登消除了上述條約中的含糊之處。到目前為止,華盛頓一直避免具體說明在菲律賓受到侵略時美國將會採取何種反應。這一次,美國總統拜登則承諾要保衛菲律賓。華盛頓表示,任何在南海對菲律賓的飛機、船隻或武裝部隊發動的攻擊都將啟動美國和菲律賓之間的《共同防禦條約》。

日本則宣布向馬尼拉提供強有力的後勤支持,並根據日本自衛隊和菲律賓陸軍之間的互惠准入協議進行聯合軍事演習,輪流在雙方的領土上進行訓練。日本將與美國、澳大利亞和菲律賓一起參加南海演習,並應華盛頓的邀請加入澳大利亞、美國和英國於2021年簽署的奧庫斯軍事行動。

東京在和美國的聯盟中應該發揮更積極作用的領域,有武器生產上的合作和兩國軍隊指揮上的協調。到目前為止,兩國軍隊指揮上的協調是由位於夏威夷的美國印太指揮中心管理的。今後,該作戰司令部將部分遷至日本,以進行聯合演習(每年約一百次)和應對危機,並確保兩軍之間更好的協調。

“大群島戰略”

美國和日本還將在國防工業領域加強合作,進行聯合生產。日本剛剛放寬了限制其轉讓和出口國防設備和技術的“三原則”學說。

日本還將在自己的造船廠里為美國的船隻提供維護和修理。在台海發生衝突的情況下,對美國海軍來說,在日本擁有維修基地是非常關鍵的,因為,這樣可以避免穿越太平洋去維修。不過,這也就意味着在日本的領土上,需要有備件的儲存,日本的軍工工業也將要生產更多的備件。

法國世界報的文章表示,正在落實的架構讓人想起美國在越南戰爭(1975)失敗後的所謂的“大群島戰略”,當時,美國退到日本沖繩和菲律賓,同時在大陸上比如韓國有立足點以遏制中國。現在,不同的是,華盛頓正在尋求讓其盟友承擔更大比例的地區安全負擔,並進一步將其盟友納入其防禦體系。

作者:阿曼亭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美菲舉行首次外長防長和國安顧問3+3會談

美菲兩國高層在華盛頓舉行會談。(法新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3日訊)拜登政府周五再次向菲律賓保證,在對中國於南中國海爭議地區的挑釁行為日益擔憂之際,美國對菲律賓防務的承諾是“如鋼鐵般牢固的”。在美日菲首次三邊峰會的第二天,美菲兩國的外長、防長和國家安全顧問舉行會談,討論戰略、防務合作與軍事問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和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華盛頓接待了來訪的三位菲方對等官員。

美菲兩國高層在華盛頓舉行3+3會談,參與的包括美國國務卿、國防部長及國安顧問,以及菲方對等官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向菲律賓外長馬納羅表示,會議反映雙方在廣泛問題上的合作日益深化,對自由開放印太地區及南中國海的共同承諾,美方與菲方履行《美菲共同防禦條約》。

布林肯當天在會上簡短的開場白中說:“我認為,今天的會晤,前所未有的3+3(會談)——反映了我們兩國在一系列廣泛問題上日益增長和深化的合作,當然也反映了我們對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包括南中國海的共同承諾。我們非常歡迎有這個機會來尋求這種合作與協作,當然,我們也與菲律賓一道履行我們如鋼鐵般牢固的防務承諾,包括《美菲共同防禦條約》”。

菲律賓外長馬納洛(Enrique Manalo)對此表示贊同,並稱:“正如您提到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今天的3+3會談也是一次歷史性會議,因為它是繼昨天更具歷史意義的三邊峰會之後的又一次會議。我只想說,我們非常重視這次會議,尤其是考慮到南中國海最近的事態發展,特別是中國的騷擾升級,最近導致四名菲律賓海員受傷。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決心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南海仲裁案裁決維護我們的主權權利,尤其是在我們的經濟-專屬經濟區內”。

馬納洛補充說:“我認為,我們今天的會議將使我們有希望更好地協調我們在外交以及防務與安全方面對南中國海任何行動的反應,無論這些行動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包括在阿雲津礁(中國稱仁愛礁)的行動。因此,我們也希望這次3+3會談將成為定期活動,並加強我們定期舉行的雙邊戰略對話以及正在進行的海事對話。最後,我們確實強調有必要繼續就《美菲共同防禦條約》進行進一步的澄清討論,因為我們認為這也將有助於威懾中國的進一步升級”。

拜登在周四的三邊峰會上說,美國對日本和菲律賓等太平洋盟國的條約義務是“如鋼鐵般牢固”。拜登強調:“對菲律賓在南中國海的飛機、船隻或武裝部隊的任何攻擊都將援引我們的《共同防禦條約》”。據一位拜登政府官員稱,白宮指與日本和菲律賓舉行的首次三邊峰會是對中國“恐嚇”企圖的有力回應,並稱這將發出一個信息,即中方是“周邊地區的異類”。

《美菲共同防禦條約》已有70多年的歷史。拜登政府在菲律賓和中國海警在有爭議的南中國海持續發生小規模衝突之際大力加強了美方的承諾。中菲兩國海警船隻在南海的對峙一再考驗美菲關係。中國海警船還經常靠近台灣附近日本控制的東海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

奧斯汀周五在會上發言說:“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共同安全有賴於強大的軍事紐帶、共同的經濟機會和穩固的民心相通。在美國國防部,我們正與菲律賓國防部的同事們齊心協力,加強我們兩軍之間的互操作性,擴大我們的行動協調,抵制南海的脅迫行為。我們的承諾,正如(布林肯)國務卿幾秒鐘前所說的,我們對與菲律賓簽訂的《共同防禦條約》的承諾依然如鋼鐵般牢固”。

奧斯汀談到:“今天晚些時候,我將在五角大樓接待小馬科斯總統,我將告訴他,美國和菲律賓不僅僅是盟友,我們還是一家人”。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Gilbert Teodoro)隨後表示:“這將是一次機會,我們可以根據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大戰略,對我們各部門的目標進行全新、開放和坦誠的討論,因為這是我們利益交彙的地區。在此過程中,我們希望這個大家庭能夠變得更加強大,不僅為了今天,也為了子孫後代,擁有共同願景的紐帶”。

沙利文發言說:“我很榮幸能參加這次史無前例的3+3會談。我們兩國的總統,我們的每一位總統,都責成我們在政府中開展工作,然後在這個同盟中開展工作,以確保我們不僅重申美國和菲律賓之間的同盟關係,而且我們將作為同盟核心的承諾付諸實踐,我們將其付諸行動,我們將其付諸實施,而且我們將完全步調一致地這樣做”。

菲律賓國家安全顧問阿諾(Eduardo Ano)總結道:“抓住這一勢頭,我們現在在這裡舉行另一個裡程碑——首次3+3雙邊部長級會議。因此,我也感謝你們主辦這次會議,我期待着我們進行富有見地和富有成果的討論。這將進一步鞏固我們不斷深化的安全夥伴關係和持久同盟,其基礎是共同的民主價值觀與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以及為實現我們的集體目標而精心策畫的活動”。

美國防長奧斯汀在五角大樓會晤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會晤前,奧斯汀主持歡迎儀式。雙方會上討論加強軍事合作,包括加強在南中國海的巡邏。

較早前在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周五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決不接受有關國家在東海、南海問題上針對中國的無端指責和惡意抹黑,決不接受南海仲裁案非法裁決及任何基於該裁決的單方面行動”。

毛寧稱:“當前東海、南海局勢總體是穩定的,部分國家拉域外國家撐腰壯膽,有恃無恐,不斷在海上採取侵權挑釁舉動,引發局勢升溫。個別域外國家煽風點火、挑動對抗,令人憤慨。我願重申,中方堅定不移維護自身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堅持同直接當事國通過對話協商妥處雙邊涉海問題,同時堅決反對域外國家插手搬弄是非、升級事態”。

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影音 联合国

俄入侵烏777天:俄羅斯加緊攻擊烏克蘭民用和基礎設施,法國隔17年重啟火藥產線,川普建議對烏援助應以貸款形式提供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三個年頭,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3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777天。

此次入侵導致雙方數十萬人傷亡,並帶來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這場戰爭將如何發展?美國、歐盟、中國等國做出怎樣的應對?和平何時到來?

2022年9月,俄羅斯正式宣佈吞並烏克蘭與俄羅斯接壤的四個州: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扎波羅熱州、赫爾松州。目前,烏克蘭有約18%的領土由俄羅斯實際控制。
2022年9月30日,烏克蘭正式申請加入北約。
2023年3月,設在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逮捕令。
2023年11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宣佈,已經收到烏克蘭和摩爾多瓦開始正式加入歐盟談判的建議。
2024年2月16日,路透社引述美國不具名國防官員消息報道,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俄軍在烏克蘭的武器損失、部署花費等,令俄羅斯損失約2,110億美元。該官員還表示俄方約有31萬軍人死傷,不過烏克蘭對此的統計數字高達40萬。

華府與倫敦今天禁止金屬交易所接受俄羅斯新製造的鋁、銅和鎳,並禁止這些金屬進口到美國與英國,目的是在莫斯科持續入侵烏克蘭之際,中斷俄羅斯的出口收益。路透

2024年4月13最新進展:

俄羅斯加緊攻擊烏克蘭民用和基礎設施

俄羅斯11日向烏克蘭發動新一輪大規模攻擊,社群媒體影像取得的截圖可見,位於基輔州的特里皮爾斯卡火力發電廠遭飛彈打擊後,冒出了火焰與濃煙。路透

俄羅斯連日來對烏克蘭民用和能源基礎設施發動大規模空襲和無人機攻擊,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損失。

烏克蘭軍方和一名地區官員表示,4月12日的新一輪襲擊目標是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南部地區的一處能源設施,該設施在4月12日早些時候遭到俄羅斯無人機襲擊後起火,遭受嚴重損壞。

軍事報告中沒有提及該能源設施,僅表示四架被擊落的俄羅斯無人機的殘骸落在克里沃里茲卡地區的一個「關鍵」基礎設施上,導致其起火。

地區負責人謝爾希·萊薩克表示,烏克蘭消防隊員成功撲滅了大火,但無法立即評估損失程度。

同時,赫爾鬆地區行政長官奧列克桑德爾·普羅庫丁(Oleksandr Prokudin) 4月12日表示,俄羅斯夜間對烏克蘭南部地區的襲擊損壞了一個重要的基礎設施,但沒有透露是哪一個。

普羅庫丁說,該地區有15個定居點遭到砲擊,並補充說,住宅區尤其成為目標。他說,目前還沒有人員傷亡的報道,但有幾棟房屋被摧毀。

烏克蘭空軍在社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4月12日,烏克蘭防空系統擊落了俄羅斯在六個地區發射的17架無人機中的16架。

貼文寫道:「烏克蘭國防軍在尼古拉耶夫、敖德薩、赫爾松、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文尼察和赫梅利尼茨基地區擊落了16架沙赫德型攻擊無人機。

4月11日,位於烏克蘭首都以南約50公里的特里皮爾斯卡發電廠被俄羅斯飛彈摧毀,該發電廠是基輔、切爾卡瑟和日托米爾地區的主要電力供應商。

這次襲擊導致數十萬人斷電,似乎突顯了烏克蘭抵禦莫斯科大規模空襲的能力正在減弱。

最近幾週,烏克蘭一直懇求其盟友加快努力,彌補彈藥和武器裝備的嚴重短缺,因為美國國會共和黨議員在沒有就國內政策改革達成一致的情況下拒絕批准一項價值600億美元的巨額援助計劃,該計劃仍在華盛頓擱置。

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在4月11日訪問立陶宛期間,懇求烏克蘭的盟友為這個陷入困境的國家提供更多的防空系統。

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X上寫道:“目前的主要任務是盡一切努力加強我們的防空系統,滿足烏克蘭國防軍的迫切需要,並鞏固國際支持,以便我們能夠戰勝俄羅斯的恐怖。”

俄羅斯成功試射一枚洲際彈道導彈

俄羅斯在阿斯特拉罕州一個靶場,成功試射一枚機動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路透社)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軍成功試射一枚機動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結果證實俄羅斯導彈在保障國家戰略安全方面的高度可靠性。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網站發布的消息,俄羅斯戰略導彈部隊當地星期五,在位於西南部阿斯特拉罕州的一個靶場,成功試射一枚機動陸基洲際彈道導彈。

當局說,今次發射是在先進導彈系統國家測試框架下進行,發射任務圓滿完成。

佩斯科夫說之前流產的和議,仍有可能作為談判基礎

佩斯科夫說之前流產的和議,仍有可能作為談判基礎。(法新社資料圖片)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已於前年擱置的和平協議談判,可以成為新談判的基礎,但目前無跡象表明烏方已準備好談判。

佩斯科夫說自前年以來,發生許多變化,包括四個地區兼併入俄,但之前流產的和議,仍有可能作為談判基礎,俄羅斯已為此作好準備。

俄方多次表示,俄烏前年4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會談中,幾乎達成一項結束敵對行為的協議,但當日俄軍從烏克蘭首都基輔附近撤退後,烏方就放棄談判這份協議。

報道指協議條款包括俄方要求烏方採取地緣政治中立地位、不加入北約、限制武裝部隊規模,以及基輔給予烏克蘭東部地區特殊地位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明確反對有關條款。

回應俄羅斯煉油廠遇襲 普京:「不得不」攻擊烏克蘭的能源設施

俄羅斯11日發射飛彈與無人機,對烏克蘭發動新一輪大規模攻擊,首都基輔與全國各地的多座發電廠及關鍵能源基礎設施遇襲。俄羅斯總統普亭卻表示,俄方不得不發動對烏克蘭能源設施造成嚴重破壞的攻擊,以回應基輔之前對俄方的襲擊。

路透引述俄媒報導指出,普亭跟盟友、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會談時表示,這些攻擊是烏克蘭「非軍事化」過程的一部分,即他當初派遣俄軍入烏時提及的目標之一。

普京指出,「令人遺憾的是,我們最近觀察到我們的能源設施受到了一連串的打擊,不得不回應」。他說,「在一定程度上,對能源的打擊跟解決我們為自己設定的任務之一有關,就是非軍事化。我們相信,最重要的是,這樣一來,我們將影響烏克蘭的軍事工業複合體,而且以一種非常直接的方式」。

普京還宣稱,「因為人道主義考量」,俄羅斯已經克制在冬天進行此類攻擊,「我想說的是,我們不想讓醫院等社會機構沒電」。但烏克蘭最近幾周主要對俄羅斯多地煉油廠的打擊,促使俄羅斯做出回應。

根據此前新聞,社群媒體流傳的多個未經證實影像顯示,距離基輔40多公里的特里皮爾斯卡火力發電廠燃起熊熊大火,黑煙不斷竄出,已遭俄軍的空襲完全摧毀。

烏克蘭電網(Ukrenergo)運營商聲明指出,敖德薩、哈爾科夫、扎波羅熱、利沃夫和基輔州的變電站和發電設施空襲中受損。烏克蘭總統幕僚庫列巴(Oleksiy Kuleba)表示,哈爾科夫東北部地區遭到飛彈和炮彈襲擊,已經實施長時間輪流停電,至少20萬人被迫斷電。

 

俄羅斯加緊攻擊烏克蘭民用和基礎設施

華府與倫敦今天禁止金屬交易所接受俄羅斯新製造的鋁、銅和鎳,並禁止這些金屬進口到美國與英國。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是鋁、銅與鎳的主要生產國。這項行動目的是在莫斯科持續入侵烏克蘭之際,中斷俄羅斯的出口收益。俄烏戰爭已造成數萬人死傷,並將數座城市炸成斷垣殘壁。

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Rusal)、諾里爾斯克鎳業公司(Nornickel)和俄羅斯駐華府大使館均未立即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要求。

美國財政部表示,今天的舉措將禁止倫敦金屬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接受俄羅斯新製造的鋁、銅與鎳。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在聲明中說:「我們在與英國夥伴協調下對關鍵金屬實施的新禁令,將繼續針對俄羅斯可以賺取的收入,以防用於持續對烏克蘭進行殘暴的戰爭。」

葉倫說:「透過具針對性和負責任的方式採取這一行動,我們將減少俄羅斯的收入,同時保護我們的夥伴與盟友免受不必要的外溢效應波及。」

際反應:

川普建議對烏援助應以貸款形式提供,議長約翰遜站在他身邊

缺乏經驗的國會眾議院議長在尋求兩黨妥協以推動為烏克蘭和以色列提供國防資金之際面臨黨內醞釀的反叛,但他週五(4月12日)得到了肯定將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的助力。

川普在佛羅裡達州海湖莊園與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開始時表示,「他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做得真的很好。」

川普建議共和黨人推動「以貸款而不是贈予的形式」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美國軍事援助。

來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約翰遜自去年10月以來一直擔任眾議院議長,他沒有對援助烏發表任何聲明。但川普的立場可能會對許多眾議院共和黨人產生影響。

據路易斯安那州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史蒂夫·斯卡利斯(Steve Scalise)說,約翰遜一直在與白宮就一項與參議院950億美元外國安全立法截然不同的方案進行談判。

最具爭議的因素包括對正在抵抗俄羅斯的烏克蘭的援助以及對在加薩進攻哈馬斯的以色列的援助。

當約翰遜作為共和黨人中的妥協候選人成為眾議院議長時,他在全國政治舞台上名不見經傳,但他如今發現自己的職位岌岌可危。共和黨人在美國進一步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

「我不會給烏克蘭任何錢,從來沒給過,也永遠不會給,」眾議員特洛伊·尼爾斯(Troy Nehls)週四回答美國之音(VOA)烏克蘭語組的問題時表示。 「誰能告訴我有關烏克蘭的策略是什麼?」

尼爾斯是錯誤地聲稱2020年總統選舉「舞弊」以有利於喬·拜登(Joe Biden)總統的共和黨議員之一,他預測,如果特朗普在11月再次當選總統,俄羅斯軍隊「將在4月1日前離開烏克蘭」。

眾議院的另一位共和黨人、來自德克薩斯州的基思·塞爾夫(Keith Self)希望對烏克蘭的任何支持都與增加南部美國-墨西哥邊境的安全資金掛鉤。

塞爾夫對美國之音表示,在基輔等待華盛頓進一步援助的同時,它應該向歐洲國家尋求幫助。

「我認為歐洲開始意識到他們需要照顧好自己的後院,」身為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成員塞爾夫說。

如果約翰遜被視為迎合民主黨的願望,那麼對他的領導不滿意的共和黨議員人數可能會增加。

約翰遜不得不在重大立法上與民主黨合作,因為他的共和黨在眾議院仍只佔微弱多數。

眾議院民主黨領袖、新澤西州聯邦眾議員哈基姆·傑弗里斯(Hakeem Jeffries)表示,如果議長幫助推動民主黨佔多數的參議院向眾議院提交的國家安全方案,民主黨將幫助約翰遜保住他的位子。

民主黨人對該法案也存在分歧,一些人反對美國在以色列在加薩開展攻勢時向以色列運送進攻性武器,據哈馬斯控制的衛生部稱,這場攻勢已導致超過33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華盛頓州民主黨聯邦眾議員、國會左翼的進步派連線主席普拉米拉·賈亞帕爾(Pramila Jayapal)對美國主之音烏克蘭語組表示:「我正在考慮一項只有烏克蘭(資金)法案的可能性”,以避免進一步拖延。

眾議員馬德琳·迪恩(Madeleine Dean)表示,不援助烏克蘭“是我們的瀆職”,她稱兩黨一些議員的猶豫“簡直是非美國的”,而且是對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的綏靖。

「我無法告訴你我對此有多麼強烈的感受,我有多沮喪和憤怒,」這位賓州民主黨人在國會大廈的台階上情緒激動地補充道。

讓眾議院達成共識的任務主要落在議長約翰遜的肩上,他是一名強硬右翼訴訟律師,曾投票反對認證2020年總統選舉。這位川普的忠實支持者是近一個半世紀以來最缺乏經驗的議長。

約翰遜週五訪問了川普在佛羅裡達州的度假莊園,此行被視為這位力量被削弱的議長試圖得到前總統川普的支持。川普的支持對於共和黨高層能否保住或贏得職位至關重要。

由於缺乏川普的支持,先前當選的眾議院議長、加州的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和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羅娜·羅姆尼·麥克丹尼爾(Ronna Romney McDaniel)都未能保住自己的領導職位。

赫曼

涉為中國軍方採購AI芯片、幫助俄軍 美國將六家中企納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一位美國官員周三表示,美國將四家中國公司列入出口“黑名單”,原因是它們試圖為中國軍方獲取人工智能芯片。美國商務部負責出口執法的副助理部長庫蘭德(Kevin Kurland)在參議院國土安全新威脅與支出監督小組委員會,關於加強出口管制執法的聽證會上說,這些公司“參與了向中國軍事現代化項目和軍事情報用戶提供人工智能芯片”。

這四家公司是聯眾集群(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麗科創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安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思騰合力(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周四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我們堅決反對美方濫用實體清單等出口管制工具遏制打壓中國企業,敦促美方停止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美國在公告中還限制了對五家公司的出口,稱這些公司幫助生產和採購無人機,供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和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在紅海航運襲擊中使用。最近幾周,俄軍加強了對烏方能源設施的無人機和導彈襲擊,造成了重大損失,並有可能重演2022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戰爭頭年的大停電。

公告指,美國商務部將江西新拓實業有限公司列入清單,原因是該公司通過採購、開發和擴散俄羅斯無人機支持俄軍。另一家中國公司,深圳嘉思博科技有限公司也被列入清單,因為它是為伊朗一家飛機公司採購航空航天部件,包括無人機應用部件的網絡的一部分。三家俄羅斯實體:Aerosila JSC SPE、Delta-Aero LLC和JSC ODK-Star也因參與該網絡而被列入清單。

公告稱:“這些部件被用於開發和生產‘見證者’系列無人機,伊朗曾用這些無人機襲擊中東地區的油輪,俄羅斯也曾在烏克蘭使用這些無人機”。連月來,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對包括油輪在內的商船發動襲擊,導致紅海的全球航運幾近中斷。

也門胡塞武裝宣稱,其是在報復以色列對加沙的哈馬斯武裝分子發動的戰爭。當華盛頓認為某些公司對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構成威脅時,這些公司就會被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根據公告,兩家阿聯酋公司Khalaj Trading LLC和Mahdi Khalaj Amirhosseini因明顯違反伊朗制裁,通過阿聯酋從美國出口或試圖出口物品到伊朗而被列入清單。目前無法聯繫到這兩家公司置評。

美中去年底恢復了軍事接觸,但由於在台灣和南中國海問題上存在根本分歧,緊張局勢仍在繼續,而這兩個問題仍是危險的潛在熱點。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已投入數千億美元購買和開發裝備,作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現代化努力的一部分,北京龐大的軍費開支多年來的增長速度已快於其經濟增長速度。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向路透社表示,中國沒有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又說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亦不是相關方,敦促美方不要詆毀中俄正常關係,亦不要把中俄之間的正常關係當作代罪羔羊,強調兩國的正常貿易不應受到干擾或限制。

美官員指中國助長俄羅斯重建軍備 促歐盟對華施壓停止向俄提供武器部件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高級官員周五表示,中國正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努力,幫助莫斯科進行自蘇聯時代以來最大規模的軍備增加,提供無人機和導彈技術、衛星圖像和機床。這些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們說,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最近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通話中提出了這一問題,這也是美方與歐洲和世界各地盟友討論的話題。

其中的一位美國官員稱,中國的材料填補了俄羅斯國防生產周期中的關鍵缺口,並幫助莫斯科進行“自蘇聯時代以來最雄心勃勃的國防擴張,其速度之快超出了我們在衝突初期所認為的可能”。

該官員稱:“我們認為,目前我們可以採取的支持烏克蘭的最能改變遊戲規則的行動之一就是說服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停止幫助俄羅斯重建其軍事工業基地。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投入,俄羅斯將難以維持其戰爭努力”。

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告訴路透社稱,中俄之間的正常貿易不應受到干擾或限制。劉鵬宇說:“我們敦促美方不要貶低和指責中俄之間的正常關係”。

報導指,這些美國官員在與記者的小型簡報會上提供的部分信息是基於解密情報。他們概述了中國在不提供致命援助的情況下幫助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兩年戰爭的一系列方式。拜登一直在向控制美國眾議院的共和黨人施壓,要求他們批准注入大量資金,為烏克蘭追加軍援,正值烏軍正在努力抵禦俄羅斯人的進攻。

美國及其盟國在對抗中國在南中國海和對台灣的侵擾方面也更加直言不諱。北京對拜登本周與日菲兩國領導人會談時發表的涉華言論表示不滿,白宮對此予以否認。

上述美方官員們說,俄羅斯人很可能利用從中國進口的機床來提高彈道導彈的產量。他們援引中國主要機床製造商之一通用技術集團大連機床有限責任公司,並指這是一家向俄羅斯供貨的公司。

美方官員們說,2023年,俄羅斯90%的微電子產品進口來自中國,俄方利用這些產品生產導彈、坦克和飛機。他們還聲稱,武漢高芯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同昇科技有限公司和海康威視等中企正在為俄羅斯的坦克和裝甲車等系統提供中國光學元件。此外,俄羅斯還獲得了由奕瑞科技(iRay Technology)和中電科光電科技有限公司(NCRIEO)生產的坦克和裝甲車軍用光學儀器。

上述美方官員還說,中國向俄羅斯提供了無人機發動機和巡航導彈渦輪噴氣發動機,中俄兩國實體一直致力於在俄羅斯境內聯合生產無人機。他們補充說,中國公司很可能向俄羅斯提供硝化纖維,用於製造武器推進劑,幫助俄羅斯迅速擴大製造炮彈等關鍵彈藥的能力。

這些官員稱,中方正在幫助俄羅斯提高其衛星和其他基於空間的能力,以用於烏克蘭,從而增加俄羅斯對整個歐洲的威脅。他們指出,美國有信息顯示,中國正在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提供圖像。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正敦促歐洲加大對中國的施壓力度,要求中方停止向俄羅斯提供武器相關技術和機械,包括巡航導彈發動機,莫斯科在烏克蘭戰爭中使用了這些技術和機械。熟悉內情的人士稱,美方相信歐洲的壓力對於說服北京停止出口芯片、傳感器、導彈發動機和機床以幫助俄羅斯製造武器至關重要。

多名美國高級官員稱,中國一直在向俄羅斯提供大量幫助,而且北京認為可以通過提供技術上不等同於“致命”援助的支持來避免越過任何紅線。但這些官員表示,中國提供的一系列技術正被用於製造從導彈到飛機的各種產品。報導提及,美國決定解密一些以前的秘密情報,以證明需要對中方施加更大的壓力。

報導指,就在拜登與習近平通話時提出這一問題兩周後,歐洲各國開始了向中國施壓的運動。包括布林肯國務卿在內的美國官員最近幾周也向歐洲各國首都提出了對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事相關技術的擔憂,並向盟國尋求幫助。

熟悉情況的人士稱,中國沒有提供在技術上被視為“致命”的裝備。但他們說,中方提供的商品和技術正在幫助俄羅斯重建國防工業基礎,並使莫斯科能夠減少美國和西方制裁及出口管制的影響。

熟悉情況的人士稱,希望歐洲國家在即將開始的北京之行中更有力地向中國提出這一問題。朔爾茨下周二將以德國總理的身份第二次正式訪華,屆時他將有機會向習近平傳達這一信息。

一位德國高級官員在出訪前表示,柏林“關切”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支持其戰爭努力的物資——俄羅斯可以用於軍事目的的軍民兩用技術”。該官員說:“這是我們非常關切的問題。我們將在會談中明確這一點”。

這位德國官員說,“沒有中國的支持”,俄羅斯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成功地發動戰爭。其補充說:“對中國存在着明顯的依賴關係。這是一種使能夠(做……事)的關係”。

軍備自主、馳援烏克蘭 法國隔17年重啟火藥產線

法國總統馬克宏。美聯社

法國總統馬克宏昨天為軍火商Eurenco最新火藥廠房主持奠基儀式,宣布法國火藥生產線相隔近20年終移回本土,極具象徵性。除為了馳援缺乏彈藥的烏克蘭,更為重振國防工業與軍備自主。

渴望和平就要準備作戰。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昨天訪視法國西南城市貝吉拉(Bergerac),為歐洲化學火藥領頭企業Eurenco的火藥廠房進行奠基儀式,並表示將為砲彈製造軍火,以最快速度馳援烏克蘭。

過去十多年來,法國逐漸將軍火與砲彈工業移轉至外國生產,但在地緣政治日益緊張的國際脈絡下,馬克宏日前提出「戰爭經濟」的口號,即推動國防軍備產業回流法國本土,而此次重啟工廠的奠基動土典禮,被法國媒體視為極具象徵性的訪視。

馬克宏在經濟財政部長勒麥爾(Bruno Le Maire)、國防部長勒克努(Sebastien Lecornu)的陪同下致詞,並與達梭(Dassault)、 空中巴士(Airbus)、奈克斯特系統公司(Nexter)、海軍船舶集團(NavalGroup)等法國重要國防工業領袖會面。

他向現場媒體說道:「我們已長遠地投入地緣政治與地緣戰略變化之中,國防工業的角色將越發重要。」

新建的工廠不僅能援助烏克蘭,也能藉由建立國家生產來強化主權,同時減少對外國的依賴。法國總統府強調,Eurenco在貝吉拉的工廠是「法國重拾生產量能」的指標。

2004年,法國國家火藥與炸藥公司(SNPE)與瑞典、芬蘭合資公司Nexplo合併,成立Eurenco,為歐洲最大火藥與炸彈製造商,在法國、瑞典、比利時和美國都有設廠。法國與歐洲多國的炸彈、火箭頭、魚雷、砲彈或中型口徑槍彈中都可見其影子。

Eurenco承接SNPE自1915年起同樣在貝吉拉製作推進劑的業務,這也是火砲的組成關鍵。然而冷戰後訂單漸少,直至2007年火藥生產線被完全拆除。

過去十多年,Eurenco於瑞典製造火藥,或從義大利、德國與瑞士供應商中購買。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就考慮移回法國,俄烏戰爭更是關鍵導火線。

如今局勢丕變,彈藥、火藥與炸藥因俄烏戰爭而吃緊、供不應求,馬克宏的國防戰爭產業亟待推動。

貝吉拉新廠預計將於明年第一季啟動產線,每年能再次製造約1200噸火藥。第一批火藥也規劃將於明年第一季抵達烏克蘭前線。

歐洲承諾提供烏克蘭數十萬枚砲彈以防禦俄軍進逼,然卻遇到製作砲彈所需火藥難尋的問題而受阻,砲彈的推進劑被統稱為火藥。

法國智庫「國際戰略關係研究所」(IRIS)副主任莫爾尼(Jean-Paul Maulny)曾表示,歐洲的火藥生產商數量非常少,是彈藥的瓶頸之一,許多國家亟欲推動製造業回流。

美提議為烏克蘭舉債數百億歐元 G7下周討論以俄資產獲利做抵押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提議,拿遭西方國家凍結的俄羅斯國有資產未來產生的利潤當抵押,為烏克蘭舉債數百億歐元。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G7集團對於如何處理上述價值2,600億歐元的俄羅斯資產一直無法達成共識,美國想全部沒收交給烏克蘭,但歐盟國家擔心這可能違反國際法並破壞金融市場的穩定,傾向於只將這些資產產生的利潤交給基輔。

美國副國安顧問Daleep Singh周三造訪基輔表示,正探索可能途徑。美國的提議涉及透過債券或貸款,「提前支付」俄羅斯被凍結資產未來利息流的現值,「從概念上講,可以轉移10年或30年的利潤,而不僅僅是年度利潤。現值加起來會是非常大的數字」。

但有歐盟官員質疑以10年獲利當抵押品來發行債券的想法。他問,萬一過兩年俄烏達成和平協議,這些資產要解凍交還給俄羅斯時怎麼辦。

G7財長下周將在華府舉行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IMF)春季會議期間討論這項提議,Singh指出,目標是在6月G7峰會上做成決定。

分析:

中國到底如何援助了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

隨著俄羅斯對烏克蘭入侵的持續,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愈加密切。雖然還沒有證據顯示,中國像伊朗和北韓一樣向俄羅斯提供了致命的武器,但是,美國和西方對中國援助俄羅斯的戰時經濟越來越擔憂。美國官員近日也再三警告將追究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中援助俄羅斯的責任。那麼,中國到底向俄羅斯提供了什麼?

美國和西方一再警告中國對俄羅斯的戰爭支持

剛結束對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珍尼特·耶倫(Janet Yellen)在返回華盛頓前對北京發出嚴厲警告,任何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提供物質支持的企業都將面臨「重大後果」。

「任何為向俄羅斯國防工業基地輸送軍事或軍民兩用產品的重大交易提供便利的銀行都將面臨美國制裁的風險,」她週一(4月8日)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補充說。

4月9日,美國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坎貝爾表示,中國對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的支持,將使美中關係的穩定受到威脅。 「我們已經直接告訴中國,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將對美中關係產生影響。我們不會袖手旁觀,」坎貝爾說。

坎貝爾這番表態,顯然是在回應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訪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稱盼加強「戰略合作」一事。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4月初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通電話時,也對中國支援俄羅斯對烏戰爭表達擔憂。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

自俄羅斯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至今,中國官方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一貫聲稱保持中立,但在政治和外交上一直助攻俄羅斯,更重要的是中俄不斷深化的貿易關係成了俄羅斯抵禦西方經濟制裁影響的生命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兩國貿易額達2,400億美元的高點。

與伊朗和北韓不同,目前尚無證據顯示中國直接俄羅斯提供致命性武器,然而,也有越來越多證據表明,中國透過其他途徑持續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提供相當關鍵的支援。

美國情報機構週五公佈的評估報告顯示,中國向俄羅斯出售的工具機、微電子和其他技術大幅增加,莫斯科則利用這些技術生產飛彈、坦克、飛機和其他武器,用於對烏克蘭的戰爭。

現在,美國之音為你盤點中國給予俄羅斯的各種支持。

彭博社4月6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美國正警告盟國,中國加大了對俄羅斯的支持力度,其中包括提供軍事用途的地理空間情報。
歐盟衛星中心(EUSC)對地理空間情報的解釋:地理空間情報整合來自衛星、移動感測器、地面控制站和航空影像的資料。這些數據隨後被用於製作即時地圖和模擬,以幫助識別軍事威脅。

5G和衛星技術合作

英國皇家聯合軍種國防研究所(RUSI)3月1日發布的報告中警示,中國與莫斯科在民用5G無線通訊和衛星技術方面的合作可能會產生重大的情報和軍事成果。

對於攻打烏克蘭俄軍來說,無人機和通訊設備都至關重要。而這些技術都需有穩定的通訊訊號和足夠的地理空間資訊做支撐。

5G

5G技術可以保障對軍事目標的精確跟踪,對無人機等感測器數據的快速傳輸和即時處理,以及戰場上順暢的通訊,等等。
自2014年起,中國的華為已經和俄羅斯三大電信公司(Beeline,MTS,Megafon)先後達成一系列5G合作協議。十年間,5G為俄羅斯提供的民用領域的技術突破也可整合至軍用領域,服務俄軍在戰爭上的行動。
衛星

在現代戰爭中,衛星技術提供的服務包括監視和偵察,導航與定位,預警與飛彈防禦,天氣預報與環境監測損失評估和作戰人員之間的通訊(尤其在無線網路訊號難以企及的偏遠地區或山區),等等。
自2014年以來,中俄就致力於提升北斗與格洛納斯(GLONASS)兩大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間的兼容性與互補性。 (世界另兩大導航衛星系統是美國的GPS和歐洲的伽利略系統)
2022年9月,中俄簽署協議,雙方同意格洛納斯在中國長春、烏魯木齊和上海建地面站;北斗在俄羅斯奧布寧斯克、伊爾庫茨克和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建地面站。

具有重要軍事用途的中國製成品

根據開源貿易數據,在普丁開戰後的兩年多里,湧入俄羅斯的具有重要軍事用途的中國製成品激增。根據大西洋理事會的報告,這些中國製成品對俄羅斯加強在烏克蘭領土上的防禦和反攻能力起到了關鍵作用。

挖土機和推土機

2022年8月-9月間,烏克蘭軍隊連連告捷,迫使俄軍開始採取防禦姿態,開始建造所謂的「蘇洛維金線」:由戰壕、坦克陷阱和防禦要塞組成的三層防禦體系。該防禦工事之後很大程度挫敗了烏克蘭對俄軍發動的反攻。(註:謝爾蓋·蘇洛維金(Sergey Surovikin )是當時侵烏俄軍的總指揮。)
而就在2022年9月,中國對俄羅斯的挖土機出口比2021年增加兩倍多。
《華爾街日報》去年8月的通報顯示,2023年前七個月中,中國出口俄羅斯的推土機和挖土機數量分別是去年同期的近兩倍和三倍多。
這些設備通常用於建築業,但大西洋理事會高級研究員約瑟夫·韋伯斯特(Joseph Webster)告訴《華爾街日報》,這些設備出口數量的急劇增加表明,俄羅斯將其中一些機器用於防禦工事。

無人機

烏克蘭戰爭被廣泛視為第一場“無人機之戰”,俄烏作戰都大量依靠無人機。這使得在無人機生產上面居霸主地位的中國也成了這場戰鬥中的關鍵角色。

《紐約時報》去年10月的報導稱,俄羅斯在2023年上半年從中國獲得了至少價值1,450萬美元的無人機。相較之下,烏克蘭同期獲得的中國無人機總額僅20萬多美元。
「政客」新聞網(POLITICO)歐洲版去年7月的報道說,俄羅斯2023年的前7個月從中國進口了價值超過一億美元的無人機,是烏克蘭的30倍。
《日經亞洲》去年7月調查發現,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期間,俄羅斯公司從中國進口至少37架無人機,價值約10.3萬美元。而且這些無人機的報關紀錄上清楚寫明「特別軍事行動專用」。
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去年10月報告說,中國商用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創新宣布停止其俄羅斯業務一年多後,其產品仍在出售給與莫斯科軍工複合體有聯繫的實體。
這些還不是全部,《華爾街日報》3月4日的報告顯示,另有大量中國的無人機透過中亞國家流入俄羅斯。

坦克、戰鬥機零件

滾珠軸承是軍用坦克的重要部件。大西洋理事會去年11月的報告顯示,2023年年初至10月,中國對俄羅斯的滾珠軸承出口總額比2021年同期增加了345%;同期,中國對吉爾吉斯斯坦的滾珠軸承出口增加了2492%。
「或許是吉爾吉斯國內市場可能突然需要滾珠軸承,但更可能的解釋是,這些產品立即再出口到俄羅斯,或許是為了壓低最高貿易總額,或者為了避免未來的製裁,」這份報告分析說。
《紐約時報》去年9月的報告稱,俄羅斯戰後的坦克產量比戰前翻了一番。大西洋理事會的報告分析稱,中國對俄滾珠軸承出口的激增有可能直接或間接促進了俄羅斯坦克產量的激增。
美國情報界去年7月的公開情報文件顯示,中國一直在向莫斯科提供可軍用的高科技零件,包括具有明顯軍事價值的航空電子設備、幹擾技術和戰鬥機發動機零件。

重型卡車、拖拉機

侵烏戰爭中,俄軍的軍用設備和其他各種物資補給的運送主要倚靠陸上卡車運輸。中國的重型卡車成了俄軍後勤主角。
大西洋理事會的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年初至10月,中國對俄羅斯的重型卡車出口總額比2021年同期增加了345%。
此外,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的拖拉機從2021年的0輛飆升至2023年9月的近5萬輛。
晶片、積體電路

中國也為俄羅斯提供大量的晶片和積體電路這類受一定出口限制的軍民「兩用」產品。

晶片和積體電路零件是生產許多武器所需的關鍵組件。對俄羅斯來說,晶片和積體電路是其製造飛彈的命脈。美國兩名高級官員週五援引最新的情報稱,2023年全年,俄羅斯約90%的微電子產品來自中國,這些部件是俄羅斯製造飛彈、坦克和戰鬥機的關鍵組件。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後,美國協同盟友和夥伴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出口管制,限制其取得晶片和積體電路這類也可能被用於軍事領域產品。所以,中國直接或間接提供給俄羅斯的晶片和積體電路成了俄羅斯軍事工業的大救星。
根據多家媒體去年4月的通報,烏克蘭軍方在俘虜的俄羅斯武器中——從無人機的導航系統到坦克的火控系統——發現越來越多中國製造的電子零件。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2年,中國出口到俄羅斯的積體電路總額達1.79億美元,是2021年的兩倍多。
與中國對吉爾吉斯斯坦的滾柱軸承出口額激增類似,中國對土耳其的積體電路出口額從2021年的近7,300萬美元升至2022年的近1.25億美元,儘管同時期土耳其的經濟狀況不佳。巧的是,同時期內,土耳其對俄羅斯的積體電路出口成長了50%以上。這讓外界懷疑,中國也透過第三國向俄羅斯提供了大量晶片和積體電路。

此外,美國「政客」新聞網去年3月報道稱,中國企業在2022年下半年透過土耳其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向俄羅斯客戶運送了1,000支突擊步槍和其他可以成為軍用的物品,其中包括無人機零部件和防彈衣。

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影音 联合国

俄入侵烏776天:澤連斯基呼籲就軍援烏克蘭拿出行動,國際原子能機構呼籲停止攻擊對烏克蘭紮波羅熱核電站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三個年頭,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2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776天。

此次入侵導致雙方數十萬人傷亡,並帶來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這場戰爭將如何發展?美國、歐盟、中國等國做出怎樣的應對?和平何時到來?

2022年9月,俄羅斯正式宣佈吞並烏克蘭與俄羅斯接壤的四個州: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扎波羅熱州、赫爾松州。目前,烏克蘭有約18%的領土由俄羅斯實際控制。
2022年9月30日,烏克蘭正式申請加入北約。
2023年3月,設在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逮捕令。
2023年11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宣佈,已經收到烏克蘭和摩爾多瓦開始正式加入歐盟談判的建議。
2024年2月16日,路透社引述美國不具名國防官員消息報道,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俄軍在烏克蘭的武器損失、部署花費等,令俄羅斯損失約2,110億美元。該官員還表示俄方約有31萬軍人死傷,不過烏克蘭對此的統計數字高達40萬。

瑞士將於6月中旬舉辦烏克蘭和平峰會

2024年4月12最新進展:

澤連斯基呼籲就軍援烏克蘭拿出行動,而不是“冗長討論”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週四(4月11日)呼籲迅速採取行動,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特別是防空系統。此前烏克蘭軍方稱,俄羅斯前一天夜發動空襲,其中包括42枚飛彈和40架無人機。

澤連斯基在社群媒體上表示:「如果俄羅斯飛彈和『見證者』無人機不僅繼續打擊烏克蘭,而且還打擊我們盟友的決心,這將相當於向全球發放恐怖許可證。我們需要防空系統和其他防禦援助,而不僅僅是視而不見並進行冗長討論。」

澤連斯基表示,最新的襲擊針對的是哈爾科夫、基輔、扎波羅熱、利沃夫和敖德薩這五個州。

「俄羅斯恐怖分子再次襲擊了關鍵基礎設施,」澤連斯基說。

烏克蘭空軍表示,烏軍防空系統擊落了40架無人機中的39架,並摧毀了42枚飛彈中的18枚。

烏克蘭國家電力公司(Ukrenergo)表示,俄羅斯的攻擊損壞了該公司在五個州的設施。

哈爾科夫州長奧列赫·西涅胡波夫(Oleh Syniehubov)表示,10枚飛彈襲擊了哈爾科夫市,而俄羅斯的攻擊目標是能源基礎設施,導致超過20萬人斷電。

利沃夫州長馬克西姆·科濟茨基(Maksym Kozytskyi)報告說,襲擊導致一座天然氣設施和一座變電站發生火災。

敖德薩州長奧萊·基佩爾(Oleh Kiper)也報告說,一座能源設施因被擊落的無人機碎片而起火。

俄羅斯國防部週四報告稱,挫敗了烏克蘭使用12架無人機針對多個地區的襲擊。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軍在庫爾斯克上空摧毀了三架無人機,在坦波夫上空摧毀了三架,在別爾哥羅德上空摧毀了兩架,在莫爾多維亞上空摧毀了兩架,在布良斯克和利佩茨克上空各摧毀了一架。

烏克蘭經常襲擊靠近烏俄邊境的地區,例如別爾哥羅德和布良斯克。對莫爾多維亞和坦波夫的襲擊屬於不太常見的、更深入俄羅斯領土的襲擊。

另據報道,英國去年起移轉兩艘”桑頓級”獵雷艦給烏克蘭,以強化烏克蘭海軍。周四這兩艘獵雷艦由蘇格蘭抵達英格蘭南部的樸茨茅斯軍港,為北約2024″海風”(Sea Breeze)軍演預做準備。

這將是今年完成移交程序後,這兩艘艦艇及其人員首次參加北約多國軍演,陣容包括英、美海軍。

英國國防部表示,這項軍演將增進烏克蘭與北約國家的聯合行動能力、提升北約國家之間的行動靈活度,並展現英國與盟友對安全穩定的承諾。

際反應:

襲擊模式的一部分 國際原子能機構呼籲停止攻擊對烏克蘭紮波羅熱核電站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格羅西周四(4月11日)警告,最近對烏克蘭紮波羅熱核電站的襲擊,顯示核電站安全及安保形勢嚴重惡化,”標誌着一條極其危險的新戰線的開始”。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格羅西周四(4月11日)警告,最近對烏克蘭紮波羅熱核電站的襲擊,顯示核電站安全及安保形勢嚴重惡化,”標誌着一條極其危險的新戰線的開始”。

歐洲最大的核電廠札波羅熱核電站再次遭到攻擊。週日,這座受俄羅斯軍方控制的設施自2022年11月以來首次成為直接攻擊目標。週一和週二也通報了無人機攻擊事件。

格羅西在維也納舉行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上表示,針對紮波羅熱核電站的攻擊時衝突進入了關鍵階段”。這次會議是應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要求緊急召開的。

紮波羅熱核電站是歐洲最大核電站。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後,俄羅斯控制了該核電站。此後,該核電站多次遭到炮擊,並八次失去所有場外電力。

格羅西指出,新的襲擊事件加劇了人們對紮波羅熱這一歐洲最大核電站本已岌岌可危的核安全和安保狀況的擔憂。

據聯合國機構駐當地專家稱,這是自2022年11月以來首次直接針對歐洲最大的核電廠發起的攻擊。周日的無人機襲擊標誌着核電站安全面臨新的嚴重威脅,這是自2022年11月以來該核電站首次成為軍事行動的直接目標。這也是首次明顯違反格羅西去年5月在安理會確定的保護該核設施的五項具體原則。

格羅西表示,針對核電站的攻擊必須停止,他稱,襲擊核設施“絕對不應該是一個選項”,格羅西並再次呼籲有關方面“最大限度的剋制”。格羅西說:“不管是誰操縱了這些襲擊,他們都在玩火。襲擊核電站是極其不負責任和危險的,必須停止”。

在持續三個半小時的會議結束後,俄羅斯駐國際原子能機構大使烏里揚諾夫表示對會議感到滿意,他稱希望這將提請烏克蘭“停止這些幾乎每天都有的危險行動。”

烏克蘭方面則嚴厲譴責了俄羅斯散布“虛假信息”,指責俄羅斯發起襲擊以“抹黑”烏克蘭。

2022年3月起被俄羅斯佔領的烏克蘭南部紮波羅熱核電站 (ZNPP) 自上周日以來遭受了一系列無人機襲擊,莫斯科和基輔互相指責對方對此負責。

同樣令人擔憂的是,在聯合國,一名高級官員對俄羅斯襲擊的增加表示擔憂,這些襲擊導致傷亡人數不斷上升。

助理秘書長米羅斯拉夫·延恰(Miroslav Jenca)對安理會表示:「自3月以來,對關鍵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協調襲擊摧毀或損壞了全國各地二十多個能源設施,其中包括第聶伯羅水力發電廠。這些攻擊中斷了大城市和農村地區數百萬烏克蘭人的電力供應。一些地方的供水也中斷了。」

聯合國表示,已確認3月份至少有126名平民死亡、478人受傷,比2月增加了20%。

延恰說:「本月這種致命趨勢仍在繼續,全國各地每天都有無人機、飛彈、火箭和砲彈攻擊的報告。」

攻擊的激增使得人道工作者也不能倖免。聯合國高級人道主義官員沃索爾努(Edem Wosornu)告訴安理會,3月有兩名援助人員死亡、十人受傷。

「週末,扎波羅熱的一個人道主義中心遭到襲擊,上週頓涅茨克州的無國界醫生(Doctors Without Borders)組織辦事處也被導彈襲擊摧毀,」埃沃索爾努告訴安理會。 「五名平民受傷,無國界醫生不得不暫時中止重要的醫療活動。」

她說,最近幾週,急救人員在對襲擊現場展開工作時也成為第二波襲擊的目標。

瑞士將於6月中旬舉辦烏克蘭和平峰會

瑞士週三表示,將於6月主辦一次旨在結束戰爭的高級別國際會議,但承認俄羅斯不太可能參加。

100多個國家受邀前往度假勝地佈爾根施托克參加6月15日至16日舉行的會議。瑞士日報《新蘇黎世報》(Neue Zürcher Zeitung)報道說,烏克蘭的主要全球支持者、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可能會出席,但白宮官員表示,尚未決定哪些美國官員可能出席。

在正式宣布舉辦這次會議之前,澤連斯基和瑞士外交部長尼亞齊奧·卡西斯(Ignazio Cassis)近幾個月制定了一項計劃。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上週警告說,任何結束戰鬥的談判要成功就必須考慮到莫斯科的利益。他稱瑞士這一輪的和平談判是西方為基輔爭取更廣泛國際支持的詭計。

澤倫斯基週三在每日演講中表示,烏克蘭必須能夠保衛其領空、領土和水道,作為公正結束戰爭的一部分。 「我們無權在這些方面犯錯,」他說。 「世界需要對這場戰爭的公正結束有一個明確的立場。」

耿爽指政治解決是烏克蘭危機唯一出路 籲當事方開展直接對話談判

耿爽在安理會審議烏克蘭問題時強調,政治解決是烏克蘭危機唯一出路。(新華社資料圖片)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安理會審議烏克蘭問題時強調,政治解決是烏克蘭危機唯一出路。

耿爽說,烏克蘭戰事持續下去,只會加重無辜平民苦難,給地區和世界帶來更多難以預料的風險和挑戰。他又說,衝突戰爭沒有贏家。政治解決是烏克蘭危機唯一出路。中方再次呼籲當事方開展直接對話談判,邁出政治解決的第一步。國際社會應加大斡旋努力,為此積極創造條件。

耿爽重申,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堅持勸和促談,主張各國主權、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尊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都應該得到遵守,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該得到重視,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該得到支持。中方將繼續同各方保持溝通,為推動烏克蘭危機政治解決發揮建設性作用。

分析:

烏克蘭的非洲外交取得大進展

存檔圖片 / 科特迪瓦:烏克蘭新使館的位置是在阿比讓富人區科科迪(Cocody)。 RFI Image / Côte d’Ivoire : Abidjan, quartiers de Cocody et du Plateau. (illustration) Latifa Mouaoued/RFI

俄烏戰爭現已進入第三年。基輔與莫斯科之間,如今在各方面都針鋒相對。這不僅只是在軍事和政治領域,也反應在外交和傳媒層面。在此大背景下,烏克蘭計畫近期要在非洲大陸新設6個大使館。其中之一現已在西非國家科特迪瓦(中文也被譯作象牙海岸)。烏克蘭外交部副部長周四早上抵達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讓(Abidjan)。基輔的這位外交高官此行就是為了給位於科科迪(Cocody)的烏克蘭新使館開張。另外,已知還有兩個是分別是在中部非洲國家盧旺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烏克蘭外交的目標是要其讓駐非洲的使館數量翻倍。

作者:尼古拉
— 烏克蘭與科特迪瓦之間的良好關係得到加強 –

法廣(RFI)法文網報導,烏克蘭要在非洲增設6個大使館。繼盧旺達和剛果(金)之後,烏克蘭副外長周四早上來到阿比讓(Abidjan)。烏克蘭駐科特迪瓦新使館的具體位置是在這座經濟金融大城市北部的富人區科科迪(Cocody)。這一極強的政治舉動,見證了兩國之間的良好關係。

存檔圖片 / 科特迪瓦 : 阿比讓商業區。 Image Archive / Côte d’Ivoire : vue du Plateau, le quartier d’affaires d’Abidjan, dans la baie de Cocody. (illustration) RyansWorld / Wikimedia commons

法廣(RFI)非洲通訊員比內塔(Bineta Diagne)於2024年04月10日周三深夜發自阿比讓(Abidjan)的消息說,對烏克蘭而言,新使館象徵著與科特迪瓦之間的良好關係邁進了一步。

存檔圖片 / 烏克蘭外交部長德米特里·庫列巴(Dmytro Kuleba)。

烏克蘭外交部長德米特里·庫列巴(Dmytro Kuleba)於2022年10月曾到訪過阿比讓。用其本人的話語,“是要看兩國如何能夠一起就國際貿易和安全展開工作。他的隨行者中有多位私營企業的主管來勘察農業領域。烏克蘭外長還表示,基輔還想要分享打擊網絡犯罪和虛假信息領域的經驗。

— 烏克蘭和科特迪瓦之間加強安全與外交合作 –

烏克蘭外交高官訪問阿比讓,促成簽署兩份合作備忘錄。一份是在安全領域,另一份是就外交人員的培養。

存檔圖片 / 科特迪瓦金融中心阿比讓首都北部的富人區科科迪(Cocody)市政府 Image Archive / Côte d’Ivoire : la mairie de Cocody à Abidjan en 2017. © Wikimedia Commons CC BY 2.0 abdallahh / RFI Image Archive

法廣(RFI)法文報導提到,基輔的一名負責官員指出,烏克蘭駐阿比讓(Abijan)新外交機構的開館,符合對等原則。科特迪瓦在國際層面給予烏克蘭支持。同一消息來源還透露,科特迪瓦在聯合國的投票中,支持烏克蘭。另一外交官則表示,設立新使館也是烏克蘭展示其在西非的一種方式。俄羅斯外交在那裡已經很活躍了。

RFI Carte / Afrique : Côte d’Ivoire. 存檔地圖 / 西非國家:科特迪瓦(中文也譯作象牙海岸)。 © RFI – Anthony Terrade

( 翻譯和編輯:法廣 RFI 電台 尼古拉 )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美日菲首次三方峰會強調共同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一旦菲律賓在南海遭攻擊拜登承諾將保衛

周四,拜登在與日本和菲律賓領導人舉行的史無前例的峰會上承諾,一旦菲律賓在南中國海遭到 “攻擊”,他將保衛菲律賓,這顯然是針對北京的警告。

2024年4月11日,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拜登陪同菲律賓總統小費迪南德-馬科斯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出席在白宮舉行的三邊峰會。 REUTERS – Kevin Lamarque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2日訊)首屆美日菲三方峰會4月11號在白宮召開,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菲律賓總統小馬科強調,要共同維護印太地區的自由開放。拜登強調,美國對日本和菲律賓的國防承諾「堅如磐石」。同時,拜登宣布,作為七國集團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係的一部分,三方同意將在菲律賓啟動一條經濟走廊,為整個印太地區的人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美國總統宣布,”在南海對菲律賓飛機、船隻或武裝部隊的任何攻擊都將觸發華盛頓與馬尼拉之間的共同防禦條約的執行”。

他與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和首相岸田文雄一起應邀出席了在白宮舉行的史無前例的三邊峰會,這次峰會的背景是在這一高度敏感的海域發生了一系列牽涉中國的事件。

這位 81 歲的民主黨人說:”美國對日本和菲律賓安全的承諾是不可動搖的。

拜登提到了 “自由、開放、繁榮和安全 “的亞太地區這一共同目標,美國人現在習慣用這一表述來指代被中國視為危險和侵略性的項目。

菲律賓總統府星期四(4月11日)在一份聲明中援引其駐美國大使的話稱,菲律賓政府正著眼於在即將舉行的美日菲領導人峰會中,達成在未來五到十年內約1千億美元的投資協議。

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已抵達美國,將於星期四(4月11日)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歷史性的三方首腦會晤。

關於菲律賓希望達成的投資協議,根據菲律賓總統府通訊辦公室(PCO)引述菲律賓駐美國大使何塞·羅慕爾德茲(Jose Romualdez)的話稱,約1千億美元的投資協議將涵蓋一系列不同領域,包括能源和數位基礎設施等。

羅慕爾德茲補充說,小馬科斯總統也對打算在菲律賓供應小型核電站的計劃感到興奮,他此行將與Ultra Safe等供應小型模組化核電站的能源公司代表會面。

談到所預期的投資金額時,羅慕爾德茲說,「數字可能聽起來有點龐大,但我們所談論的是未來五到十年內的投資,約1千億美元的投資。」

除了領導人峰會,白宮發言人約翰·柯比(John Kirby)說,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也將與菲律賓和日本的部長進行討論,以加強這三個國家的三邊海事、貿易和投資合作。

在印太安全局勢不斷加劇之際,這場首次舉行的美日菲領導人峰會預計將進一步提升三國間的安全聯盟關係,並可能在印太地區催生出又一新的「小多邊」(Minilaterals )安全架構。

峰會料將涉及許多安全和經濟議題,如聯合巡邏、美日對菲律賓的軍事援助、乃至台海安全和關鍵產業供應鏈合作等等,其中三國安全聯盟的升級預計成為本次峰會的核心議題。

在小馬科斯抵訪美國之際,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美國聯邦參議員星期三(4月10日)攜手推出議案,尋求在2029年前向菲律賓提供共25億美元的國防援助,對抗中國壓力。

提案人之一、共和黨參議員、前駐日本大使比爾·哈格蒂(Bill Hagerty)說,援助領域可能包括海岸防禦、遠程火砲、綜合防空、海上安全、有人和無人飛行系統、機械化地面移動車輛、情報、監控和偵察以及防禦網路安全。

哈格蒂在聲明中說,在「中共日益侵略西菲律賓海和南中國海之際」深化與菲律賓的合作很重要。

菲律賓和中國自去年以來,在南海發生一連串的海上衝突事件,中國海警船數次對菲律賓船隻使用高壓水槍,造成船隻受損和人員受傷。

為抗衡中國日益專斷的行徑,美國除了表達支持菲律賓的立場,也在4月7日與日本、澳大利亞和菲律賓一同,在菲律賓巴拉望島西北近海的南中國海海域舉行首次聯合海上演習,凸顯四國軍隊的聯合行動力與共同承諾。

美國總統已於周三會見了岸田文雄,並對其進行了隆重款待,這是與 2022 年 6 月上台的菲律賓前獨裁者馬科斯的兒子舉行三方會晤的前奏。

在向新聞界發表的簡短講話中,菲律賓國家元首稱讚此次會晤具有 “歷史意義“。他還表示:“今天的會議讓我們有機會確定我們想要的未來,以及共同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

日本首相周四早些時候在美國國會表示,中國的軍事行動 “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僅對日本的和平與安全,而且對整個國際社會的和平與安全都是最大的戰略挑戰”。

近幾個月來,中國和菲律賓之間的緊張局勢達到了多年來從未有過的程度。上個月,中國和菲律賓船隻在被中國命名為 “仁愛 “的環礁附近發生了兩起碰撞事故。

在此背景下,拜登宣布美國、菲律賓和日本將 “深化海上安全關係”。他還承諾加強經濟和技術合作,特別是在菲律賓開發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拜登還承諾在亞太地區編織一個緊密的聯盟網絡,以對抗中國的戰略野心。

去年,他與日本和韓國領導人在戴維營官邸舉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三邊峰會。

日本和菲律賓過去就東海和南海主權問題與中國有爭議。有美國官員表示,白宮將今次峰會視為對中國恫嚇企圖的回應。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昨日說,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活動完全符合國際法,中方願意繼續透過對話協商,與有關當事方妥善處理涉海問題,同時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不容侵犯。

小馬可斯早前表示,他對前總統杜特爾特政府與中國曾就仁愛礁問題達成「君子協定」感到震驚,正尋求澄清這個所謂的協議。

中國外交部回應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近期涉及仁愛礁問題的有關言論,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一直致力於同菲方通過對話協商管控仁愛礁現地局勢,如果菲方真正想通過對話溝通緩和仁愛礁局勢,就要重信守諾、遵守共識、停止挑釁。

毛寧說,造成仁愛礁當前局勢的原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菲方違背承諾拒不拖走仁愛礁非法坐灘軍艦,並矢口否認杜特爾特政府時期同中方達成的「君子協定」,在海上肆意侵權挑釁,以及隨意拋棄本屆政府同中方就仁愛礁問題達成的內部諒解,執意向仁愛礁非法坐灘軍艦運送建築材料,企圖大規模維修加固,以實現對仁愛礁的永久佔領。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日本首相: 中國是全球和平最嚴峻挑戰 美國應繼續發揮全球領導力 ,美國會兩黨議員對日相岸田文雄演說大力讚揚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024年4月11日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說。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2日訊)正在華盛頓訪問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周四(4月11日)在分歧嚴重的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演说。警告中國崛起帶來的風險,呼籲美國人克服 “疑慮”,繼續發揮全球領導力,并回应了一些共和党议员对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的怀疑。

岸田文雄在演說中對中國崛起所帶來的風險發出警告,他說,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剝奪了擁有軍隊的權利,日本決心採取更多措施,與盟友美國分擔責任。

岸田在國會參眾兩院特別會議上用英語發言說:”今天我們在這裡開會,我感覺到一些美國人對自己在世界上的角色產生了懷疑。他說:”美國幾代人努力建立的國際秩序正面臨著新的挑戰,這些挑戰來自那些價值觀和原則與我們截然不同的國家”。

正在華盛頓進行國事訪問的岸田對美國國會議員說,他理解 “作為一個幾乎以一己之力捍衛國際秩序的國家的疲憊”,但他補充說,”美國的領導是不可或缺的”。他說:”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烏克蘭的希望還要多久才能在莫斯科的攻擊下崩潰?”

然而,美國民主黨總統拜登呼籲向基輔提供的 600 億美元一攬子援助計畫已在美國國會擱置數月。

岸田繼續說:”如果沒有美國的存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還要多久才能面對更加嚴峻的現實?”

周三,拜登總統在白宮隆重款待了到訪的日本首相,兩位領導人宣布有意在亞太地區緊張局勢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加強兩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一直非常重要的防務關係。

周四,美國總統以前所未有的三邊形式歡迎日本首相和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重返白宮,意在北京和馬尼拉之間高度緊張的背景下向中國發出 “信號”。

岸田表示, “中國當前對外姿態與軍事作為構成前所未有、最嚴峻的戰略挑戰,不僅是對日本的和平與安全,也是對整個國際社會的和平與安全的最大戰略挑戰”,他同時譴責朝鮮核計畫構成的 “迫在眉睫的威脅”。

美日領導人在華盛頓會晤時,對中國在南海、台灣以及中日有爭議的釣魚島問題上的政策提出批評。

岸田文雄此次訪美是日本首相時隔9年再次以國賓身分到訪華盛頓。他也是已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5年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之後,第二位對美國議員發表演說的日本領導人。

岸田首相同時是拜登總統上任以來第六位向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發表演說的外國領導人。各界將岸田此次訪美將帶領美日同盟關係進一步升級,包括在安全、經濟和外交等領域的多項緊密合作。

岸田首相在演說中表示,美國不必獨自應對嚴峻的全球挑戰,東京正在升級其軍事能力來支持其盟友。

多位國會成員在結束後大力讚揚了岸田文雄的演說內容。美國國會兩黨議員紛紛大力讚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首場在國會山莊發表的演說,並將美日雙邊聯盟關係視為華盛頓印太戰略的主要核心。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來自紐約州的民主黨人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在岸田文雄發表演說後也呼籲眾議院響應岸田,盡快通過參議院已經通過對補充國家安全法案。

舒默發表聲明說:「如果我們希望保護台灣不受中國共產黨威脅,眾議院應停止拖延,並通過補充法案。如果我們希望防止把在歐洲的一次勝利拱手交給普京,眾議院應當為民主作出正確的事情,現在就通過參議院的援助方案。”

一項價值960億美元的補充安全計畫——旨在向烏克蘭和麵臨中國挑釁的印太國家提供援助——已在民主黨佔多數的參議院獲得通過,但在共和黨以微弱優勢控制的眾議院卻被擱置數月。

岸田文雄的國會演說他是對華盛頓進行的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的一部分。週三,岸田會晤了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並宣布了兩國之間的一些新的國防夥伴關係。

岸田週四宣布了與美國和更廣泛的區域聯盟的夥伴關係。

「如果沒有美國的存在,印太地區多久就會面臨更嚴峻的現實?」岸田在對美國國會發表的演說中說道。 “我們的同盟能壯大我們的力量,我們正在與這些理念相近的國家一起努力實現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他認識到美國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國家,但它不應該是孤立的。 我認為所有這些資訊都受深受好評,非常重要且令人印象深刻,」眾議院前多數黨領袖、來自馬裡蘭州的民主黨聯邦眾議員斯特尼·霍耶(Steny Hoyer)在岸田文雄的演說結束後對美國之音說。

來自南達科他州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達斯蒂·約翰遜(Dusty Johnson)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稱讚岸田文雄的演說內容「非常出色」。

「他談到了所有真正關鍵的共同價值觀和原則。日本和美國的合作對於全球安全與繁榮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我認為首相在闡述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出色,」約翰遜說。

來自伊利諾州的民主黨聯邦眾議員布拉德·施耐德(Brad Schneider)也誇讚了岸田文雄的演講。

「開場他就展現了優雅風度,談到了在美國的生活,介紹了他的夫人。接著談到了牢固的美日關係以及我們在世界上面臨的挑戰,事實上我們需要共同努力應對這些挑戰。所以我認為這是一次很好的演講,」 施耐德對美國之音說。

岸田文雄在演講中指出,世界正處於歷史轉折點,美國努力所建立的國際秩序正面臨新的挑戰,「這些挑戰來自那些與我們價值觀和原則截然不同的國家」。

他接著點出,中國目前的對外立場和軍事行動不僅對日本的和平與安全,還有對整個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定都構成了前所未有、最大的戰略挑戰。不過,他說,日本將「致力於維護基於法治與和平的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

國會兩黨議員對美日加深聯盟關係感到振奮,同時也對日本能在印太地區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持相當正面態度。

「當你建立了具有共同價值觀的強健的伙伴關係,當合作夥伴投入於能力和威懾力,這是保持世界安全所必需的,」約翰遜說,「日本已將國防開支增加至GDP 的2%。事實上,他們確實了解他們與美國合作維護和平世界,發揮的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長期來看可以拯救生命。”

來自紐約州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尼科爾·馬裡奧塔基斯(Nicole Malliotakis)告訴美國之音,岸田文雄的演說釋放了一個「強有力的信息」。

「他重申了我們共同努力的承諾,特別是面對日益加劇的挑釁,無論是來自中國還是朝鮮,美日是好朋友。日本和美國在過去八十年裡的關係變得如此緊密是了不起的,” 馬裡奧塔基斯說。

馬裡奧塔基斯曾在去年夏天訪問日本。她認為美日聯盟對美國在該地區的戰略扮演關鍵角色。 「從安全角度和經濟角度來看。我們擁有非常牢固的夥伴關係,我們需要繼續這種夥伴關係,特別是考慮到我們看到中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行動,我們看到北韓對俄羅斯的支持。所以岸田首相今天來到這裡真的很重要,」她說

岸田文雄的國會演說他是對華盛頓進行的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的一部分。週三,岸田會晤了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並宣布了兩國之間的一些新的國防夥伴關係。

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主席、來自威斯康辛州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麥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在岸田文雄對國會發表演說前告訴美國之音,與日本的聯盟是美國印太戰略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澳洲、日本都在名單的最前面,過去幾年我們看到日本的發展變化是關鍵重要的,日本在自己的防衛能力、不對稱防禦、與韓國的外交進展,這是在印太地區過去20年一些最正面的發展,我讚揚岸田領袖,我們希望盡一切所能在此基礎上再接再厲,加強未來夥伴關係,」加拉格爾說。

這位即將辭去國會議員的共和黨人接著表示,美日關係應成為美國與其他國家交流的典範。他說,“與中國相比,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們擁有他們沒有的盟友和合作夥伴網絡。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周四則表示:”美國和日本無視中國的嚴重關切,在台灣和海洋問題上詆毀和攻擊中國”。她在例行記者會上稱:”它們無恥地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影音 联合国

俄入侵烏775天:瑞士將召開烏克蘭和平會議,但俄羅斯可能不參加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三個年頭,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1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775天。

此次入侵導致雙方數十萬人傷亡,並帶來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這場戰爭將如何發展?美國、歐盟、中國等國做出怎樣的應對?和平何時到來?

2022年9月,俄羅斯正式宣佈吞並烏克蘭與俄羅斯接壤的四個州: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扎波羅熱州、赫爾松州。目前,烏克蘭有約18%的領土由俄羅斯實際控制。
2022年9月30日,烏克蘭正式申請加入北約。
2023年3月,設在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逮捕令。
2023年11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宣佈,已經收到烏克蘭和摩爾多瓦開始正式加入歐盟談判的建議。
2024年2月16日,路透社引述美國不具名國防官員消息報道,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俄軍在烏克蘭的武器損失、部署花費等,令俄羅斯損失約2,110億美元。該官員還表示俄方約有31萬軍人死傷,不過烏克蘭對此的統計數字高達40萬。

哈爾科夫州電力設施遭俄軍打擊,目前正實施輪流停電。(路透社資料圖片)

2024年4月11最新進展: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九日在華府與來訪的英國外交大臣卡麥隆會晤,再度對北韓、伊朗和中國為俄羅斯國防工業提供軍事支持表達關切。另外,主管美國對亞洲政策的副國務卿坎貝爾警告,若俄國在烏克蘭的戰爭有進展,美國會追究中國的責任。

俄羅斯向烏克蘭發動新一輪攻擊 澤連斯基強調需要更多防空支援

哈爾科夫州有建築物遇襲,嚴重損毀。(路透社)

俄羅斯向烏克蘭發動新一輪導彈和無人機襲擊,烏克蘭全國響起防空警報。

烏克蘭空軍表示,俄軍出動10多架轟炸機和戰機,並發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扎波羅熱州、哈爾科夫州和利沃夫州都傳出爆炸聲,哈爾科夫市有關鍵基礎設施遭到襲擊,20萬人無電力供應。

總統澤連斯基說,俄羅斯在晚間以超過40枚導彈及40架無人機發動攻勢,強調烏克蘭需要更多防空支援。

瑞士將召開烏克蘭和平會議,但俄羅斯可能不參加

資料照片:瑞士外長卡西斯在瑞士機場迎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2024年1月15日)

瑞士星期三說,將在6月主持召開結束俄羅斯的烏克蘭戰爭的高級國際和平會議,但承認俄羅斯可能不參加。

會議定於6月15日到16日在布爾根施托克(Burgenstock)湖邊度假勝地舉行,數十個國家的高級官員可能出席。 《新蘇黎世報》說,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可能出席,但白宮官員說還沒有決定美國政府會派哪些官員出席。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和瑞士外長伊尼亞齊奧·卡西斯(Ignazio Cassis)近幾個月制定了一個計劃。卡西斯說,100多個國家會收到出席會議的邀請。

卡西斯在瑞士首都對記者說,「我們在烏克蘭之後交談的第一個國家是俄羅斯,因為沒有俄羅斯就沒有一個和平進程,即使俄羅斯不會出席第一次會議。」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Sergey Lavrov)上週警告說,任何烏克蘭的停戰談判只有考慮俄羅斯的利益才可能成功。他說瑞士和平會談是西方擴大對烏克蘭支持的一個計謀。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說,俄羅斯的目標沒有實現,烏克蘭就不會有和平,但他目前的目標並不明確。

瑞士總統維奧拉·阿姆赫德(Viola Amherd)說,6月份的會議是朝烏克蘭持久和平邁出的“第一步”,可能導致第二次跟進會議。

她說,「我們不會在這次會議上簽署和平協議。」

卡西斯說,「一開始就必須明確,俄羅斯遲早要去那裡,」「它目前不需要第一天就去。我們還可以想像,人們在第一天可能同意如何更好地邀請俄羅斯。」

他說,「我們必須同意,我們有費力的工作要做。」
.
烏克蘭官員星期三說,俄羅斯使用17架無人機、2枚巡航飛彈和1枚彈道飛彈攻擊烏克蘭。

烏克蘭空軍說,在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薩上空擊落了14架無人機和2枚飛彈。

敖德薩地區州長再社交平台「電報」上說,俄羅斯重點攻擊能源、交通和後勤基礎設施,毀壞幾個地點,打傷至少2人。

尼古拉耶夫州長說,無人機攻擊摧毀了那裡的能源基礎設施,導致停電,並在幾個小時後恢復。

俄羅斯國防部星期三說,連夜在布良斯克地區上空摧毀5架烏克蘭無人機,沒有損失報告。

澤連斯基星期二說,他敦促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訪問烏克蘭。

澤連斯基在媒體採訪中說,他希望能聽取川普對俄烏停戰的建議。

但澤連斯基說,他對川普的一個想法不感興趣,就是如果烏克蘭放棄大片土地,戰爭很快就會結束。

澤連斯基說,「如果想法是我們只放棄我們的土地,那這是非常原始的想法,」「我需要一個真實的想法,因為這事關民眾的生命。」

美國軍方星期二說,已經把從伊朗部隊繳獲的大量輕型武器彈藥交給烏克蘭。伊朗試圖將它們交給德黑蘭支持的也門胡塞叛軍。

美國中央司令部說,這些武器包括5千多支AK-47衝鋒槍、火箭彈、機關槍和50多萬發子彈。

美國說,這些武器足夠裝備一個旅。

但烏克蘭依然面臨武器短缺,部分原因是美國眾院右翼共和黨成員反對更多援助烏克蘭。眾議院議長麥克約翰遜表示,他正在尋找一種在不疏遠共和黨黨團的情況下將該措施付諸表決的方法。

澤連斯基說,沒有額外的美國武器,烏克蘭可能輸掉這場戰爭。

際反應:

布林肯會卡麥隆 關切中國援俄

英國外交大臣卡麥隆(David Cameron)星期二在華盛頓會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推動美國官員支持增加援助烏克蘭。

布林肯與卡麥隆會談後召開共同記者會,表示兩人討論了一系列雙邊和全球議題,包括對烏克蘭提供協助的「迫切性」,以及強化防範武器轉移到俄羅斯用於烏克蘭。布林肯說,美英兩國在印太地區的幾個重要議題立場一致,包括確保台海、南海和朝鮮半島和平穩定,「我們看到來自北韓、伊朗和中國的武器、科技,對俄國國防工業提供支持,不只對美國和英國,也是對我們在整個歐洲的盟邦夥伴來說,這是一個格外令人擔心的領域」。

卡麥隆呼籲給予烏國應得的支援和支持,也說要對中國在內所有正在觀察烏俄戰爭的人,傳達非常清楚的訊息,「我們支持我們的盟邦,不會讓侵略有所回報,我們會協助對抗侵略的人」。

卡麥隆會晤了國會領導人,但因安排衝突而沒有見到眾院議長麥克·約翰遜(Mike Johnson)。

拜登多次敦促約翰遜和其他共和黨人支持烏克蘭安全議案。一些眾院共和黨人表示,重點應該是國內優先,例如保護美墨邊境,不讓移民湧入美國。

卡麥隆在聲明中說,「烏克蘭的成功和普丁的失敗事關美國和歐洲的安全,」「替代品只會鼓勵普丁進一步試圖武力重劃歐洲邊境,會被北京、德黑蘭和北韓清楚聽到」

烏克蘭官員要求盟友提供更多的軍事援助,尤其是防空武器系統。

中國拒絕對其與俄羅斯關係的任何“批評或壓力”

在美國發出警告後,北京今天周三表示拒絕任何對中俄關係的“批評或壓力”。之前美國警告稱,如果俄羅斯進一步佔領烏克蘭領土,將追究北京(援俄)的責任。

法新社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國和俄羅斯有權開展正常的經貿合作”。“這種合作不應受到任何干涉或限制”。毛寧補充說,”中國不接受任何這方面的批評或壓力”。

美國高級外交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周二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上警告說,在烏克蘭經歷了兩年的戰爭後,美國對基輔的援助數月來一直在國會受阻,而俄羅斯所佔領的烏克蘭領土,可能”以一種不可接受的方式改變歐洲的力量平衡”。

坎貝爾先生補充道,我們已經直接告訴中國,如果他們繼續這樣做,這將對美中關係產生影響。我們不會坐視不管,說’一切都很好'”。因為”這違背了我們的利益”。

這位美國國務院二號人物在回答有關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周二訪華的問題時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外長訪華期間表示願意加強雙方的協調。

這個報道說,北京和莫斯科近年來加強了經濟、外交和軍事合作,自 2022年2月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俄兩國的”戰略夥伴關係”得到了鞏固。

北京呼籲尊重包括烏克蘭在內的所有國家的領土完整,但從未公開譴責莫斯科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

中國外交發言人毛寧今天周三表示,中國在尋求烏克蘭戰爭解決方案的過程中”一直發揮着建設性作用”。 她說:”如果一個國家真正關心烏克蘭的和平,希望早日結束危機,那麼它首先應該反思危機的根源。

美國限制同俄羅斯和胡賽武裝使用的無人機的相關公司做貿易

美國星期三限制同5家公司做貿易,稱這些公司幫助生產和採購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的無人機以及伊朗支持的胡賽武裝攻擊紅海航運使用的無人機。

這些俄羅斯和中國的公司在商務部新列入實體清單的11家公司之列,意味著供應商需要許可才能提供產品科技給他們。

俄羅斯近幾個星期加緊對烏克蘭的能源設施發動無人機和飛彈攻擊,造成巨大損害,威脅重現俄羅斯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頭一年的斷電。

這5家公司包括中國江西新拓公司(Jiangxi Xintuo Enterprise Co),商務部說這家公司透過採購、開發並擴散俄羅斯的無人機來支持俄羅斯軍方。

深圳嘉思博科技公司(Shenzhen Jiasibo Technology Co)也被列入,理由是這家公司是網路的一部分,為一家伊朗飛機公司採購航太元件,包括無人機應用。網路並包括俄羅斯實體Aerosila JSC SPE,Delta-Aero LLC和JSC ODK-Star。

聯邦公告通知說,“這些元件被用來開發並生產伊朗攻擊中東油輪以及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的見證人無人機。”

伊朗支持的胡賽武裝對油輪等航運的攻擊破壞了通過紅海的全球航運。胡賽武裝說這是報復以色列的加薩戰爭。

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公司被認為威脅了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供應商必須獲得許可才能向清單公司運送產品。

通知說,阿聯酋的Khalaj Trading LLC 和Mahdi Khalaj Amirhosseini一同被增列入清單,理由是透過阿聯酋從美國向伊朗出口產品或試圖這樣做,明顯違背伊朗制裁。

通知說,四家中國實體採購美國產品,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努力。他們是北京的靈宇科技公司(LINKZOL Technology Co)、西安Like Innova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北京安懷信科技公司(Beijing Anwise Technology Co)和思騰合力(天津)公司(Sitonholy (Tianjin) Co)。

美中軍事接觸去年底恢復,但因台灣和南海的根本分歧繼續存在緊張,依然可能爆發危險的衝突。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花費數十億美元購買和開發設備,努力現代化,在2050年前建立「世界級」軍隊,北京的國防開支近年來的增長幅度超過經濟成長。

分析:

美軍高級將領警告烏克蘭即將被俄羅斯壓制

資料照片:美國歐洲司令部司令克里斯多福·卡沃利上將於2024年1月18日在布魯塞爾北約總部舉行的媒體會議上致詞。

一名美國駐歐洲高級將領對國會議員表示,如果議員們不批准對烏克蘭提供額外的安全援助,烏克蘭軍隊的頑強意志很快將無法與俄羅斯的人力和飛彈相抗衡,這是對長達兩年多的衝突走向的嚴厲警告的一部分。

美國軍方官員最近幾週一再警告稱,俄羅斯軍隊已經能夠在烏克蘭逐漸取得進展,如果沒有美國的新支持,烏克蘭軍隊最終將被削弱。

週三,美國歐洲司令部司令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作證時,直言不諱地描述了戰場情況。

克里斯托弗·卡沃利(Christopher Cavoli)上將表示:「如果我們不繼續支持烏克蘭,烏克蘭將在相當短的時間內耗盡砲彈和防空攔截彈。」他解釋說,基輔依賴美國提供這些關鍵彈藥。

「我無法預測未來,但我可以做簡單的數學計算,」他補充道,「根據我在美軍37年多的經驗,如果一方可以開槍,而另一方不能反擊, 無法反擊的一方就輸了」

卡沃利還表示,國會議員未能批准一項價值600億美元的補充安全計劃,這已經為俄羅斯帶來了巨大的優勢。

「現在俄羅斯以5比1勝過他們(烏克蘭),」他告訴議員。 「幾週之內,這個比例就會立即達到10比1。」

「我們說的不是幾個月。我們不是在假設,」卡沃利說。

多名美國官員警告稱,在基輔等待美國議員批准補充援助之際,烏克蘭軍方被迫定量配給火砲和防空能力。

助理國防部長 Celeste Wallander 在與卡沃利一起作證時告訴委員會小組:「我們已經看到了未能通過補充協議的影響。」

「我們不需要想像,」她說,並將「俄羅斯的攻擊得以成功」的原因歸咎於美國沒有提供足夠的火砲。

該補充國防計畫早在二月就已在國會參議院獲得通過,但眾議院領導層迄今拒絕將法案提交表決。

週三在國會山莊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表示,議員們正在繼續「積極討論我們前進道路上的選擇」。

「這是在非常複雜的時間發生的非常複雜的問題。時間在流逝,這裡的每個人都感受到了這一點的緊迫性,」約翰遜說。 「但我們需要的是達成共識,我們正在為此努力。」

然而,眾議院民主黨人對約翰遜拒絕對法案進行投票表示失望。

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民主黨領袖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表示,「為了批准幫助保護烏克蘭的安全計劃,眾議院已經等了幾個月的時間。在幾週前我們就已經太晚了。現在,我們威懾俄羅斯的能力每天都在付出極大的代價。」

該委員會的另一位民主黨人、眾議員埃麗莎·斯洛特金(Elissa Slotkin)批評了約翰遜,稱儘管眾議院有少數共和黨人反對,他仍需要舉行投票。

「我們確實需要衝過終點線,」她說。 「我承認他因為這個選擇而面臨失去議長位置的風險,但這就是領導力——這是做一個成熟的男人並做出艱難的選擇。」

不過,一些共和黨人批評民主黨議員的優先事項已經誤入歧途。

共和黨眾議員科里·米爾斯(Cory Mills)表示,“我們有數十萬美國人正在死去,芬太尼過量、兒童和人口販賣,更不用說178多個國家正在跨越我們的邊境。”

“但是,哦等等,這不是首要任務。讓我們保護烏克蘭的邊界,」他說。

塞爾丁
塞爾丁(Jeff Seldin)是美國之音(VOA)國家安全事務記者,自2015年以來一直報道國家安全、情報、反恐和網路領域等新聞。之前他曾任駐五角大廈記者。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拜登與岸田文雄將宣布美日在軍事、探月、情報等領域重大合作項目

岸田文雄與夫人抵達白宮,拜登和夫人吉爾迎接。(路透社)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4月9號起開始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 10號週三他將與拜登在白宮舉辦雙邊會談與聯合記者會,預計將宣布包括在改變駐日本美軍的結構、聯合生產國防武器、共設導彈防衛系統、月球探索、人工智慧、情報分享等多個合作項目展開合作。如何團結面對中國霸凌,還有台灣議題,都屬討論範圍。一位不具名高級官員告訴記者,兩位領導人將宣布的安全方面可交付成果,將讓美日聯盟獲得「充實的進展」(meaty advances)。

軍事、探月、AI、情報等多項重大合作

白宮於9號傍晚舉辦媒體吹風會,一位不具名高級官員表示,日本過去僅將注意力局限在本島附近,現在日本將把其視野投射得更遠,從歐洲到印太,成為美國完整的全球夥伴。而拜登總統的印太戰略將在未來幾天的美日峰會及美日菲三方峰會,並獲得根本驗證,也就是提升合作夥伴和盟友,共同努力維持一個開放、安全和有活力的印太地區。

本次美日兩國領導人將宣布多個重大合作項目。另一位高級官員介紹,首先,美國將第一次改變駐日美軍的結構,推動新的聯合行動,以便能夠真正整合美日軍力。多家日本媒體日報道,考慮一但中國武力犯台,駐夏威夷的美軍印太司令部因距離與時差,恐不及反應,將升級駐日美軍司令的權力,以便即時因應「台灣有事」。

第二,由於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改變過去70年作法,解除了防衛費上限,將2027年度國防預算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從以往的不到1%,提高到2%,因此將成立一個國防工業委員會,評估美日可聯合製造那些種類的武器,藉此補強美國在武器製造產能上的不足。目前日本已修改規定,讓在日本生產的愛國者飛彈可回銷美國,藉此補充對烏克蘭軍事援助所需,並補齊盟國所需庫存。

第三,澳洲、美國與日本未來將整合防空飛彈防衛系統。這將讓三國能全盤掌握區域空中威脅。美國之音在9號的白宮例行記者會上詢問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該計劃是否針對中國,沙利文強調,拜登總統建立的聯盟,「並不是為了反對,而是為了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為了印太的和平與穩定而設計的。」

第四,兩國加強太空合作,包括將簽署一項協議。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將合作進行月球探索。根據華盛頓郵報8號報道,還會有一位日本太空人成為美國太空總署月球任務的首位非美籍太空人。

第五,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將與日本慶應義塾大學(Keio University)進行AI人工智慧的共同研究。這個計畫將由日本公司以及微軟公司資助。亞馬遜公司與英偉達也將資助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與日本筑波大學(Tsukuba University)進行人工智慧研究。

一位美國高級官員坦承,日本在資料安保方面,雖已採取具體步驟保障可能包括美國與日本分享的各種敏感資訊,但仍有需改進之處,仍需透過立法步驟以及行政作法加強。而未來幾天將看到美國與日本加強情報合作,尤其在關鍵訊息的同步;也將討論網路安全。美國的基本目標是希望能夠與日本分享最重要的訊息。

岸田文雄伉儷抵達白宮後,與拜登伉儷合照。(路透社)

美日在台灣上立場一致,與AUKUS合作第二支柱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東亞暨大洋洲事務資深主任米拉·拉普-胡珀(Mira Rapp-Hooper)9號在外國記者協會吹風會上被問到台灣是否將成為美日峰會議題之一,她回應說,美國與日本很明確地在台灣議題上已有一致立場,過去兩國領導人聲明中皆可見,預計岸田文雄造訪期間也將發表類似措辭。白宮吹風會上一位不具名高級官員指出,過去幾年美國與日本皆謹慎地在台灣議題上合作,預計本次類似文字也將出現。

日本是否加入AUKUS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近來有許多討論。高級官員說4月10號澳洲、美國與英國將與日本商討,日本加入AUKUS的第二支柱的可能性。 AUKUS的第一支柱是由英美為澳洲打造核動力潛艦艦隊,第二支柱則是包括人工智慧、超音波等「先進能力開發」(Advance Capability Development)。 8號澳英美三國國防部長發表的聯合聲明中說,考慮與日本在第二支柱合作。澳洲國防部長理查德·馬爾斯(Richard Marles)9號表示,日本不會成為AUKUS新成員。

美日菲建立關鍵嚇阻,讓中國反被孤立

一位高級官員指出,美國希望建立「關鍵嚇阻」(critical deterrence),除了本週四的美日菲三方領導人峰會,日本與菲律賓也正在協商相互准入協議(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日本也與其他地區國家合作,這些都是在印太地區的關鍵嚇阻,並已成為外交、國防與經濟層面的新常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4月8號批評即將舉辦的美日菲峰會:「我們反對拼湊排他性小圈子,反對在本地區搞陣營對抗。」

一位不具名高級官員在9號的白宮背景吹風會上直接點明,中國有一個「戰術與戰略目標,就是透過中國海岸防衛隊的做法來孤立菲律賓。還有透過禁運辦公室,來孤立日本。」這位官員說,美國與盟友現在的做法就是要讓中國自食其果,反遭到孤立;透過外交、軍事的多國合作,來孤立試圖霸凌鄰國並破壞區域秩序者。他舉例日本、澳洲與菲律賓本週進行聯合演習,本週四美日菲將舉行三邊元首峰會,中國反成為被孤立的一方。

美日關係親密中有齟齬

岸田文雄此行將待到星期日4月14號,除了華府,他還將造訪日本豐田汽車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電動車電池工廠。這也是日本加碼投資拜登政府美國製造政策的一部分。不過新日本製鐵(Nippon Steel)近期打算以149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拜登總統站在美國工會一方,反對收購,導致日本方面感到挫折。白宮吹風會上一位高級官員強調,一家公司的生意做不做得成,不會影響到美日之間堅實的關係,更何況最近包括三井集團(Matsui)、東芝集團(Toshiba)都在拜登政府支持下美國大幅拓展業務。

一位高級官員強調美日關係親密,“無論在海地、烏克蘭、東南亞、印太地區,只要美國的目標受到考驗時,日本都站在我們身邊”,並說美國史上收到外國饋贈的兩項最重要的禮物,一是法國贈送的自由女神像,另一個便是日本在110年前贈送的櫻花樹,現已長成滿城櫻花,而岸田文雄來訪正值華府櫻花祭,十分得宜。

黃耀毅
美國之音白宮記者

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影音 联合国

俄入侵烏774天:烏防空部隊擊落了俄的夜間襲擊全部20架無人機,美軍將沒收的伊朗運給胡塞武裝的輕武器轉交烏克蘭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三個年頭,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0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774天。

此次入侵導致雙方數十萬人傷亡,並帶來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這場戰爭將如何發展?美國、歐盟、中國等國做出怎樣的應對?和平何時到來?

2022年9月,俄羅斯正式宣佈吞並烏克蘭與俄羅斯接壤的四個州: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扎波羅熱州、赫爾松州。目前,烏克蘭有約18%的領土由俄羅斯實際控制。
2022年9月30日,烏克蘭正式申請加入北約。
2023年3月,設在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逮捕令。
2023年11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宣佈,已經收到烏克蘭和摩爾多瓦開始正式加入歐盟談判的建議。
2024年2月16日,路透社引述美國不具名國防官員消息報道,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俄軍在烏克蘭的武器損失、部署花費等,令俄羅斯損失約2,110億美元。該官員還表示俄方約有31萬軍人死傷,不過烏克蘭對此的統計數字高達40萬。

哈爾科夫州電力設施遭俄軍打擊,目前正實施輪流停電。(路透社資料圖片)

2024年4月10最新進展:

烏克蘭電力設施頻遭襲擊而停電 歐盟成員國提供發電機應急

烏克蘭能源部表示,波爾塔瓦州和利沃夫州的電力基礎設施遭到無人機襲擊並起火,電力設備受損,但無造成傷亡。

烏克蘭能源部又說,近日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兩處高壓輸電線路同時出現斷電情況,尼古拉耶夫州一處高壓變電站亦因設備損毀關閉,導致部分居民停電。而自星期一起,哈爾科夫州繼續實施輪流停電。烏方已從波蘭、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緊急調度電力,以應對電力短缺。

烏克蘭能源部長加盧申科表示,俄軍最近幾星期襲擊了烏克蘭八成燃煤及燃氣發電廠與超過一半的水力發電廠,是俄烏衝突以來俄軍對於烏克蘭能源系統的最大規模攻擊。歐盟表示,為協助烏克蘭應對危機,歐盟成員國已向烏克蘭提供發電機。

扎波羅熱核電站再遭無人機襲擊 格羅西促停止不負責任和危險行為

國際原子能機構襲擊核電站是玩火行為,必須停止。(路透社資料圖片)

由俄羅斯控制的扎波羅熱核電站,指責烏克蘭連續第三天派出無人機襲擊核電站,核電站的模擬訓練中心大樓樓頂被擊中。烏克蘭就繼續否認指控。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表示,雖然最新一宗襲擊發生在核設施的範圍外,但就令人感到不安,因為這些襲擊對核安全是很嚴重的威脅,而國際原子能機構已多次呼籲保持軍事克制,但這些襲擊意圖仍然持續存在,他說,無論襲擊的幕後黑手是誰,他們都是正在玩火,強調必須停止這種不負責任和危險的行為。

因應俄烏分別提出要求,國際原子能機構星期四將舉行特別會議,討論扎波羅熱核電站遇襲問題。

烏克蘭防空部隊擊落了俄羅斯的夜間襲擊全部20架無人機

烏克蘭官員要求盟國提供更多軍事援助,特別是保護烏克蘭天空免受俄羅斯每天發動的無人機和飛彈襲擊的系統。

烏克蘭空軍週二報告稱,來自俄羅斯的夜間襲擊使用了四枚飛彈和20架無人機。

烏克蘭空軍表示,烏克蘭防空部隊擊落了全部20架無人機,攔截地點包括尼古拉耶夫、敖德薩、赫爾松、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波爾塔瓦、文尼察和利沃夫地區。

利沃夫州州長馬克西姆·科濟茨基(Maksym Kozytskyi) 報告說,墜落的無人機殘骸對一座重要基礎設施造成了損壞。

敖德薩州長奧萊·基佩爾(Oleh Kiper)表示,一架被擊落的無人機掉落的碎片摧毀了電線並損壞了一座房屋。

俄羅斯也一直受到烏克蘭無人機的襲擊。

俄羅斯國防部週二報告稱,在別爾哥羅德地區上空摧毀了兩架烏克蘭無人機,在沃羅涅日地區上空摧毀了另外兩架烏克蘭無人機。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羅斯軍隊在克里米亞海岸擊落了一枚烏克蘭飛彈。

際反應:

美軍將沒收的伊朗運給胡塞武裝的輕武器轉交烏克蘭,足以裝備一個旅

資料照片:美國海軍提供的照片顯示「沙利文兄弟號」飛彈驅逐艦甲板上擺放的AK-47 突擊步槍。這些武器是美國海軍從伊朗駛向也門胡塞武裝控制區的船隻上截獲的。 (2023年6月7日)

美國軍方週二(4月9日)表示已經把一系列從伊朗軍隊收繳的輕武器和彈藥交給了烏克蘭,伊朗部隊試圖把這些武器交給德黑蘭支持的也門反政府力量胡塞武裝時被美軍截獲。

美國中央司令部說,這批武器包括5千多支AK-47突擊步槍、火箭推進榴彈、機關槍、狙擊步槍和50多萬發彈藥,這些武器是美國在2021年5月和2023年2月之間從四艘船上沒收的。

美軍表示,“這些武器將幫助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並且足夠裝備一個旅。

雖然如此,烏克蘭仍面臨武器短缺,部分原因是美國眾議院一群右翼共和黨議員反對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援助,到目前為止,他們成功阻止了眾議院審議美國提供600億美元新軍援的法案。眾議院議長麥克·約翰遜(Mike Johnson)已表示他本週稍後將把法案付諸表​​決。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已表示,如果沒有更多的美國武器裝備,烏軍將輸掉目前已經持續兩年的抗俄戰爭。

自從去年11月以來,胡塞武裝一直在攻擊紅海和亞丁灣往返以色列航線的商船。胡塞武裝說,攻擊商船是為了支援哈馬斯武裝分子。哈馬斯與以色列的戰爭已經持續了六個月。

「伊朗對武裝團伙的支持威脅著國際與區域安全、我們在該地區的軍隊、外交人員和公民以及我們夥伴的那些人員,」美國軍方說。 「我們將繼續盡我們所能揭露和製止伊朗破壞穩定的活動。」

去年10月初,華盛頓進行了一次類似的移交,把收繳的武器轉交給烏克蘭,提供了110萬發7.62毫米彈藥,那批彈藥也是在伊朗軍隊向也門運送武器途中被截獲的。

英國外相卡梅倫訪美,敦促美方對烏克蘭提供新的援助

英國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定於週二(4月9日)在華盛頓會見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推動美方向烏克蘭提供新的援助。

卡麥隆在訪問期間還將與美國國會領導人舉行會談,其中包括眾議院議長麥克·約翰遜(Mike Johnson),後者反對推進一項為烏克蘭軍方提供600億美元援助的安全法案。

美國總統拜登一再敦促強森和其他共和黨對手支持這項安全法案,但約翰遜表示,重點應該放在國內優先事項上,例如美墨邊境的安全。

卡梅倫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烏克蘭的成功和普丁的失敗對於美國和歐洲的安全至關重要。”

「替代方案只會鼓勵普丁進一步嘗試以武力重新劃定歐洲邊界,北京、德黑蘭和北韓都會清楚地聽到這一聲音,」卡梅倫說。

英國外相和美國國務卿會後舉行聯合記者會,卡梅倫指出,全世界都在觀察英、美是什麼樣的盟友;伊朗、北韓及北京當局正密切觀察英美如何協助盟友 、如何終止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無端非法侵略,並藉此研判英美是否能貫徹始終、信守承諾。

儘管有意見認為,美國應聚焦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烏克蘭「是歐洲自家事」,卡梅倫再次強調,身為美國誠摯友人,他深切相信支援烏克蘭符合美國利益、有助美國安全,且 攸關美國及「美國所有夥伴」的未來。

卡梅倫3日在布魯塞爾出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外長會議期間,曾在一場由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舉辦的場邊論壇提到,如果北約允許烏克蘭失敗、讓俄羅斯總統普京得以稱勝,則不僅是莫斯科,中國、連伊朗和北韓也將歡喜慶祝。屆時不僅是歐洲安全將面臨極大風險,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也會質疑北約對盟友的承諾是否可靠,甚至北約成員國之間恐發生信任危機、影響集體安全防衛機制運作,因此 烏克蘭是「給歐洲各國的最重大考驗」。

至於印太區域,布林肯在記者會提到,英美在區域關鍵議題協同一致,包括確保台灣海峽、南海及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 此外,布林肯與卡梅倫談及抵抗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及非市場手段,包括中國工業產能過剩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以及中國應提供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布林肯說,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近日訪中期間,已向中方「明確有力」傳達立場。

卡梅倫9日正式展開與美國政府官員及國會跨黨派議員會晤的行程,重點任務包括敦促美方持續軍援烏克蘭。 受國內政爭影響,由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提出的援烏600億美元補充預算案已在國會卡關數月。 一如在去年12月與卡梅倫華府會談後的聯合記者會,布林肯9日再次提醒認為援烏「不畫算」的美國民眾,補充預算案的絕大部分資源事實上將投入美國軍工業 ,不僅用於生產烏克蘭需要的軍備,也為美國國內提供良好就業機會。

布林肯還提到,他與卡梅倫談到應強化措施,防堵武器、科技及其他可用於侵略烏克蘭、支持俄羅斯軍工業的物資,直接或間接流向俄方,包括來自北韓、伊朗和中國 。 布林肯說,這是英美及許多歐洲盟友夥伴格外關切的議題。

卡梅倫與布林肯雙邊會談也觸及中東、海地情勢,7月將在華府召開的北約75周年峰會,以及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涉及高科技研發的AUKUS 「第二支柱」納入日本等其他國家的規畫。 布林肯提到,AUKUS有助應對未來挑戰、促進印太區域的自由開放。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已抵美訪問,美日將討論AUKUS合作相關議題。

卡梅倫8日晚間曾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佛羅里達州會面,但他迴避各家記者追問雙方談話內容,說這是一場私人會晤。

分析:

法外長:當今與俄羅斯官員對話不再符合法國利益
法國外交部長塞茹內(Stéphane Séjourné)周一在接受本台專訪時表示,在法俄兩國防長最近的電話會談結束後,“與俄羅斯官員進行討論”不再符合法國的利益。

塞茹內在科特迪瓦阿比讓訪問期間告訴記者說:“當今與俄羅斯官員對話不符合我們的利益,因為(俄方)所發布的新聞稿和所做的報道都是謊言”。

法國國防部長勒科爾尼(Sébastien Lecornu)3日與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通電話,旨在向俄方傳遞有關莫斯科襲擊事件的“有用信息”。法國總統馬克龍4日譴責俄方的“怪異和威脅性言論”。 俄方在其關於由巴黎推動的此次電話會談的通報中稱,俄羅斯“希望”法國特工部門沒有參與3月22日造成144人死亡的莫斯科音樂廳襲擊事件。巴黎否認了這一毫無根據的猜測。

塞茹內表示,在再次與俄方官員對話之前,“我們可能首先需要建立信任,也許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看到烏克蘭軍事戰線上的事態發展,這樣才能恢復關係”。他指出,“目前情況還不是這樣”。

塞茹內說。自2022年10月以來,法俄兩國部長之間的首次溝通是由馬克龍總統提出的,他認為法國持有“有用的信息”可以傳遞,關於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宣布負責的“這次襲擊的起源和組織”。

此外,馬克龍周一與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進行了線上會談。據法國總統府發表的新聞稿介紹,“繼2月26日烏克蘭支持會議之後,他們還同意繼續協調,以加強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並重申對摩爾多瓦獨立、主權和安全的承諾”。

法方指,“法國總統感謝(蘇納克)首相組織將於2024年7月18日在英國舉行的歐洲政治共同體峰會。兩國領導人強調了此次會議的重要性,會議將把對烏克蘭的支持作為與會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討論的核心內容”。

唐寧街10號表示:“在烏克蘭問題上,(蘇納克)首相和(馬克龍)總統一致認為,必須加強努力,不讓俄羅斯在侵略烏克蘭的戰爭中取得勝利。他們討論了未來幾個月的優先事項,包括增加對烏克蘭武裝部隊的彈藥、無人機和防空供應”。

法國遭甩鍋:馬克龍譴責俄羅斯的”怪異和威脅”言論

據法新社消息,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4月4日周四譴責俄方在前一天法俄防長通話後發表的”怪異和威脅性言論”。

昨天法國國防部長勒科努和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通話。雙方都發布了這次通話的報告,但內容相反:法方表示,沒有任何信息顯示烏克蘭參與了3月22日造成144人死亡的莫斯科恐怖襲擊。

俄羅斯防長紹伊古則遵循克里姆林宮的旨意,繼續將襲擊者與烏克蘭和西方聯繫在一起,稱基輔在沒有得到西方認可的情況下不會行動 ,還特彆強調俄羅斯“希望”法國特工部門不是幕後黑手。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四在巴黎奧運會水上運動中心落成典禮上對俄羅斯的說法評論道:這太荒謬了,說法國可能在後面,說烏克蘭人在後面…..。這都是無稽之談。馬克龍補充說,這是信息操控,是俄羅斯如今使用的戰爭武器的一部分”。

這次法國國防部長與俄羅斯國防部長通電話是馬克龍主動提出的,這也是自2022年10月以來法國與俄羅斯的首次正式交流。

馬克龍為這次通話辯解稱,有關這起”伊斯蘭國”(ISIS)宣布承責的”襲擊的來源和組織情況”,法國恰恰掌握了”有用的信息”可以向俄方提供。

他說,“我們需要與所有受到恐怖主義影響的人共同努力。當我們掌握了信息,進行技術層面的交流,我認為這是我們的責任”。

馬克龍認為,這”證明”了他”自今年初以來”一直在說的話:”俄羅斯的攻擊態勢有所增強,而且不僅僅是對法國”。

馬克龍邀請大家看看俄羅斯對德國軍官的信息泄露,還有對英國和美國散播的信息,俄羅斯一些負責人宣稱美國藏在莫斯科襲擊的幕後。馬克龍判定說:”有一系列信息我們知道是虛假的,但這些假信息與他們(莫斯科)的威脅姿勢是相配的”。

馬克龍總統還表示,他”毫不懷疑”俄羅斯正在瞄準奧運會的組織工作,”包括在信息方面”,比如暗示巴黎到時做不好準備。

馬克龍說,俄羅斯”每天都在說,我們不能這樣做,也不能那樣做”。“因此這將是一種風險”。正因如此,我們必須挺住:他說,”堅韌、自信和與堅持真實是民主國家和偉大民族的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