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拉脫維亞 彙整 - 第33页 共34页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223天:烏軍攻入赫爾松北線 烏克蘭戰況事關俄羅斯政權存亡

烏軍奪得第聶伯河西岸多個城鎮,在赫爾松州大有斬獲,軍事專家認為,俄軍可能已失去攻擊能力。(路透)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4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223天。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繼利曼之後,烏軍又攻克了赫爾松的兩座城鎮。美國方面表示,只要烏克蘭方面有需要,美國就會繼續提供支援。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俄方表示,烏軍和其「高級戰車部隊」已設法「滲入」俄軍在佐塔亞巴卡村(Zoltaya Balka)和亞歷山卓夫卡村(Alexsandrovka)周圍的「防禦深處」。烏軍已突破南部俄軍防禦,並擴大在東部的快速反攻,在莫斯科當局吞併的地區收復更多失土,威脅俄軍的補給線。

烏克蘭發動反攻,奪回了赫爾松區俄軍控制下的兩座城市:阿爾漢格利西克(Arkhanhelske) 和莫羅利比夫卡(Myrolyubiwka)。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其夜間的例行影片講話中宣佈了這一消息。他表示,烏軍取得的戰果,並不僅只限於此前奪回的戰略要地利曼(Lyman)。

澤連斯基說,俄羅斯此前兼並烏克蘭領土的行為違反了國際法,毫無意義。他說:”只要當地重新升起烏克蘭國旗,就不會再有人想起俄羅斯此前簽署兼並文件的鬧劇。”

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七個月之際,俄羅斯總統普京於上週五宣佈,將頓涅茨克、盧漢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並入俄羅斯領土。俄羅斯對上述地區的吞併,違反了國際法,因而並未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

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今天報導,歐洲聯盟(EU)成員國已同意盡快讓多達1萬5000名烏克蘭官兵到歐盟受訓。

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烏克蘭軍隊日前收復烏東重鎮利曼(Lyman),有消息指出俄軍從利曼逃走後,都跑到了盧甘斯克州的的夏斯季耶鎮(Shchastia)。

「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消息指出,針對俄羅斯辦假公投吞併烏克蘭4州,北韓於週二表達支持,北韓外務省北美司司長趙哲秀(Jo Chol Su,音譯)稱公投是完全合法的,且符合聯合國,憲章(UN Charter)規定的民族平等原則,絕大多數選民都支持被納入俄國,並強調北韓是俄羅斯的盟友。

趙哲秀在聲明中也批評美國干涉獨立國家的內政,「濫用」聯合國安理會,並指先前美國對阿富汗、伊拉克等國進行侵略,聯合國卻未對美方提出質疑,趙哲秀稱若聯合國安理會違背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採用如黑道般的雙重標準侵犯主權國家的獨立權利,聯合國將須為其造成的後果承擔全部責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據報將考慮烏克蘭提出的13億美元額外緊急資金要求。
《路透社》引述兩名知情人士表示,國基會執行董事會星期五開會商討,必要文件已經備妥,認為烏克蘭已取得全球夥伴國家足夠的財務保證,能達到國基會債務永續性要求,符合資格取得更多的緊急資金。若經核准,資金將透過新的緊急放款計劃,有助解決的糧食短缺問題。
國基會發言人拒絕回應。
消息又指,國基會預計本月17日在維也納會晤烏克蘭當局,討論烏克蘭預算和貨幣政策。

烏克蘭戰況事關俄羅斯政權存亡

俄羅斯剛剛宣布兼並包括頓涅茨克在內的四個烏克蘭地區,頓涅茨克戰略重鎮利曼就被烏克蘭軍隊重新佔領。法國各大報紙評論都認為這是俄羅斯軍隊遭遇的嚴重挫敗。《解放報》報道特別指出烏克蘭軍隊這次勝利的意義,認為它證明烏克蘭軍隊9月份在東部地區開始的反攻並不是後續無力的偶然之舉,而確實是對大片土地的收復行動。俄軍進退兩難,高層內部開始出現不同聲音,相互指責。

《費加羅報》的報道肯定烏軍的反攻成果,但也提出問題:俄羅斯是否還能僅靠常規武器阻擋烏軍前進,還是可能動用核武器?報道認為,與此同時,俄軍掩蓋失敗的謊言可能也難以為繼,烏克蘭戰場事關俄羅斯政權的生存。

財經報刊《回聲報》特別指出,普京擴招軍隊以便繼續烏克蘭戰爭的努力首當其衝傷害的是俄羅斯經濟。一周前,普京宣布擴招30萬預備役軍人,導致26萬俄羅斯人逃亡國外,結果是俄羅斯多個經濟領域都出現人手短缺。潛在的經濟危機已經可以通過各地街頭廣告牌陸續被軍事宣傳取代顯現出來,因為真正的商業廣告已經越來越少。

俄羅斯影響下的布基納法索新政變

《十字架報》的頭版頭條將目光轉向俄羅斯在非洲與法國爭奪影響力的努力。布基納法索剛剛發生新的政變,首都街頭支持俄羅斯的遊行,伴隨着針對法國目標的暴力行動。報道指出,莫斯科在非洲針對法國採取了非常有攻擊性的戰略。此前在中非共和國和馬里也都出現直接將矛頭指向法國、歡呼俄羅斯的團體和網絡。該報頭版社評文章結合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的失利指出,普京將烏克蘭戰爭看作是抵抗西方新殖民主義者的行動。但他好像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唯一的邏輯是對抗與實力較量,這對歐洲,也對非洲構成越來越嚴重的威脅,必須堅決抵抗。

《解放報》也以大版篇幅報道布基納法索政變以及背後的俄羅斯勢力影響,尤其是俄羅斯僱傭軍瓦格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擔心此前馬里政變的戲本在這裡重演。

《費加羅報》的報道指出,法國在西非的影響力不斷削弱,俄羅斯趁虛而入。兩天來,布基納法索首都瓦加杜古街頭出現很多俄羅斯旗幟,在這次政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社交媒體平台不少明顯親俄羅斯的網民歡呼勝利。儘管新政權強人並沒有明確提及俄羅斯,但幾個月來,俄羅斯僱傭軍瓦格納已經在不斷提供幫助。

馬斯克提烏俄和平方案挨批 

世界首富、特斯拉與SpaceX公司創辦人馬斯克3日上推特po文,提出烏俄和平方案投票,他表示這也很可能是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文章一出引發批評,不過馬斯克強調,俄羅斯的人口是烏克蘭的3倍以上,認為烏克蘭不太可能在全面戰爭中獲勝,直言「如果您關心烏克蘭人民,請尋求和平」。

馬斯克在推特上提出4點烏俄和平方案,第一,在聯合國的監督之下,於俄羅斯兼併的烏克蘭4個州重辦選舉。如果是人民的意願,俄羅斯就要離開。第二,克里米亞正式成為俄羅斯的領土,馬斯克稱克里米亞自1783年起就一直屬於俄羅斯,「直到赫魯雪夫犯了錯」;第三確保克里米亞的水源供應、第四烏克蘭保持中立。

馬斯克強調,這很可能是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只是在這結果出現之前,會有多少人喪命,而另一個可能性較低的結果就是核戰爭;文章一出立刻引發許多網友以及烏克蘭上下批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直接在推特上標註馬斯克,問他更喜歡哪一個,支持烏克蘭或支持俄羅斯。

馬斯克則再發起另一個投票,問說「讓我們試試這個:住在頓巴斯和克里米亞的人們應該決定他們是屬於俄羅斯還是烏克蘭。」有網友對馬斯克表示,你的星鏈幫助烏克蘭很多,但是這個言論激怒了許多烏克蘭人。

馬斯克對此回應:「我不在乎我的提議會不會受到歡迎,我只在乎有數百萬人可能會為了相同的結果而不必要地死去。」

最後,馬斯克強調,俄羅斯正在進行部分動員,若克里米亞處於危險之中,他們將進行全面的戰爭動員。雙方的死亡將是毀滅性的。「俄羅斯的人口是烏克蘭的3倍以上,因此烏克蘭不太可能在全面戰爭中獲勝。如果您關心烏克蘭人民,請尋求和平」。

10月4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軍3日在南部突破俄軍防線,目標是在赫松第聶伯西岸擊退俄軍橋頭堡。(中央社製圖)

美防長:只要烏方需要 美國就將支援到底

無論戰爭走向如何,美國將繼續對烏克蘭提供支持。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接受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表示,目前戰爭正在朝向有利於烏克蘭軍隊的方向發展。但他同時也表示,很難預測戰爭的未來發展走向。”但我要說的是,只要有必要,我們就會繼續向烏克蘭提供安全支持。”

美防長奧斯汀:只要烏方需要 美國就將支援到底

至於俄羅斯非法吞併四個烏克蘭地區後,美國是否會向烏克蘭提供射程更遠的導彈系統,奧斯汀並未做出直接回答。烏克蘭希望獲得射程可達三百公里的導彈系統。美國對此問題一直持審慎態度,因為烏克蘭利用這些導彈可以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但俄羅斯對上述四個烏克蘭地區實施非法兼並後,烏軍對上述地區的攻勢,也將被俄羅斯方面視為對其領土的進攻。烏克蘭戰爭爆發七個月以來,美國方面已承諾向烏克蘭提供價值160億美元的武器彈藥和軍事裝備。

德國參與出資為烏克蘭購買16座榴彈炮

丹麥、挪威和德國將共同出資為烏克蘭生產16座榴彈炮。德國國防部宣佈,該項目將耗資9200萬歐元,上述三國將平攤費用。這款Zuzana2型輪式自行榴彈炮將在斯洛伐克生產,預計2023年可交付使用。這項軍援計劃是今年八月哥本哈根烏克蘭援助國會議上達成的。

丹麥、挪威和德國將共同出資為烏克蘭購買16台Zuzana2型輪式自行榴彈炮

德國國防部長拉姆布萊希特( Christine Lambrecht)結束烏克蘭訪問行程後表示,德國將一如既往地通過和夥伴合作的方式,向烏克蘭提供支持。她強調,通過夥伴交換模式,已經為烏克蘭提供了大約一百台坦克。所謂夥伴交換模式是指相關國家向烏克蘭提供蘇制武器,而作為回報,德國則向上述國家提供先進的西方武器。目前,德國已同斯洛伐克、捷克、斯洛維尼亞以及希臘等國達成了相關的協議。

180多名俄羅斯越境者被強徵入伍

俄羅斯官方宣佈,他們阻止了大約180名逃避兵役的俄羅斯男子離境前往喬治亞的嘗試。國際文傳電訊社援引北奧賽梯軍事委員會的消息稱,當局直接在邊境口岸向這些男子發放了徵兵通知。

俄羅斯總統普丁十天前發布的部分動員令引發了大規模逃難潮。成千上萬的適齡男子逃往喬治亞、哈薩克和吉爾吉斯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為了阻止逃難大潮,同喬治亞接壤的北奧賽梯上週發布了出境限令。除此之外,俄羅斯當局還發布命令,在各大邊境口岸加強對適齡男子的檢查。

俄羅斯議會今批准吞併烏克蘭4地法律

據俄羅斯電視台對投票儀式的直播,杜馬(議會下院)的代表們都投票贊成吞併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烏克蘭東部)以及赫爾松和紮波羅熱(南部)地區。議會杜馬沒有棄權或反對票的記錄。

與此同時,俄羅斯憲法法庭已經確認了上述兼並協定的合法性。兼並協定的過渡期將持續至2026年1月1日。

在議會投票前幾分鐘,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向議員們發表講話,要求他們支持這項法律,他說這將保護俄羅斯文化、語言和邊界。他對議員們說:”我們不是在應對想象中的威脅,我們是在保衛我們的邊界、我們的祖國和我們的人民。

拉夫羅夫先生還指責美國讓所有西方國家一起支持基輔反對莫斯科。他說:美國幾乎矇騙了整個西方集體,動員西方把烏克蘭變成反對俄羅斯的戰爭工具。

對這些烏克蘭地區的吞併是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七個月攻勢和被佔領地區的緊急 “公投 “之後發生的,基輔及其歐美盟友譴責這些公投是 “假公投”。

亞速營軍官被授予「烏克蘭英雄」稱號 獲頒金星勳章

葉爾馬克向亞速營副指揮官帕拉馬爾頒發金星勳章,並授與帕拉馬爾金星勳章。(圖擷取自烏克蘭總統辦公室官網)

烏俄雙方在9月底達成交換俘虜協議,俄羅斯釋放包含亞速營正副指揮官在內的215名戰士,烏克蘭也釋放55名俄戰俘與親俄派政治領袖。作為協商條件,部分高階軍官必須留在土耳其,直到戰爭結束。而烏克蘭第一夫人歐倫娜(Olena Zelenska)在出訪土耳其的過程中,與烏克蘭總統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會見5名獲釋軍官,除了頒發「金星勳章」,也授予5人「烏克蘭英雄」稱號。

此次授勳對象包括亞速營指揮官普羅柯潘科(Denys Prokopenko)、副指揮官帕拉馬爾(Sviatoslav Palamar)、烏克蘭海軍陸戰隊第36獨立旅指揮官沃連斯基(Serhiy Volynsky)、亞速營資深軍官霍緬科(Oleg Khomenko)以及國民警衛隊12旅史勒加(Denys Shlega)。

在授勳儀式前,5名軍官的家屬前往授勳會場等待,當5名軍官走進會場時,家屬們都興奮地上前擁抱,場面十分溫馨。第一夫人歐倫娜代表烏克蘭公民向軍官們祝賀及致謝,並送上禮物。歐倫娜說:「烏克蘭為我們所有的人民而戰,現在仍有許多人被俄羅斯囚禁,不管是男人或女人、軍人或平民,我們需要每一個人活著。」

葉爾馬克在頒獎時對亞速營指揮官普羅柯潘科說:「你領導的部隊為烏克蘭未來的勝利做出寶貴的貢獻,你和你的部屬設法拖住龐大敵軍的腳步,讓他們試圖侵佔大片領土時缺乏部隊。」葉爾馬克強調,亞速鋼鐵廠的捍衛者拯救了許多性命,他們爭取了很多時間,這段時間也沒有被浪費,現在烏克蘭正在收復領土,烏克蘭未來將會是一個自由且統一的烏克蘭。

亞速營副指揮官帕拉馬爾授勳後表示,馬立波之戰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一切,能從囚禁中獲釋都是奇蹟,這個勳章是屬於戰士的獎項,也是烏克蘭人的獎項,「我很自豪能成為一名烏克蘭人」。

5名軍官提到,亞速鋼鐵廠的捍衛者們希望能將一面烏克蘭國旗轉交給總統澤倫斯基,國旗上寫著5名軍官的簽名,以及「沒有戰鬥就沒有榮耀」的座右銘。

利曼倖存俄軍湧入夏斯季耶鎮

有消息指出俄軍從利曼逃走後,都跑到了盧甘斯克州的的夏斯季耶鎮。(圖擷取自推特)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烏克蘭軍隊日前收復烏東重鎮利曼(Lyman),有消息指出俄軍從利曼逃走後,都跑到了盧甘斯克州的的夏斯季耶鎮(Shchastia)。

東歐網媒《NEXTA》在推特PO出一段影片,可以看到影片中有許多俄羅斯士兵正在聚集,並情緒激動談話,該帳號在推文中表示「盧甘斯克州長蓋戴(Serhiy Gaidai)表示,烏克蘭武裝部隊解放利曼後,倖存的俄羅斯占領者逃到盧甘斯克區的夏斯季耶鎮。」

俄羅斯佔領區的官員證實,烏軍收復利曼後正持續向東推進中,已經收復了第聶伯河西岸多個城鎮,基輔軍事分析專家日丹諾夫(Oleh Zhdanov)認為,目前當地俄軍已失去攻擊能力,未來幾天俄軍可能會失去防禦能力。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議會今批准吞併烏克蘭4地法律

波蘭總統杜達(左)與其他8個中東歐北約國家的總統發表聯合聲明,譴責俄國的侵略行為。圖右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法新社資料照)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3日訊)俄羅斯議員今天一致通過了一項關於吞併烏克蘭四個地區的法律,這一決定已經得到了總統普京總統的認可,但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

根據俄羅斯電視台對投票儀式的直播,杜馬(議會下院)的代表們都投票贊成吞併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烏克蘭東部)以及赫爾松和紮波羅熱(南部)地區。

議會杜馬沒有棄權或反對票的記錄。

普京上周五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的儀式上,與這四個地區的親俄領導人一起簽署了吞併四個烏克蘭領土的協議,這四個地區部分或幾乎全部被莫斯科佔領。

烏克蘭軍隊進行了報復,要求加速加入北約,並表示在普京擔任總統期間不會與莫斯科進行談判。

在議會投票前幾分鐘,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向議員們發表講話,要求他們支持這項法律,他說這將保護俄羅斯文化、語言和邊界。他對議員們說:”我們不是在應對想象中的威脅,我們是在保衛我們的邊界、我們的祖國和我們的人民。

拉夫羅夫先生還指責美國讓所有西方國家一起支持基輔反對莫斯科。他說:美國幾乎矇騙了整個西方集體,動員西方把烏克蘭變成反對俄羅斯的戰爭工具。

對這些烏克蘭地區的吞併是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七個月攻勢和被佔領地區的緊急 “公投 “之後發生的,基輔及其歐美盟友譴責這些公投是 “假公投”。

俄羅斯已經在2014年吞併了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222天:烏克蘭首艘土耳其製護衛艦下水 第一夫人出席典禮,北約有言在先 動用核武俄羅斯遭殃

烏克蘭第一夫人歐倫娜、烏克蘭武裝部隊海軍司令尼日帕帕2日出席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的護衛艦下水典禮。(圖擷取自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臉書粉絲專頁)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3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222天。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斯托爾柏格今天說,烏克蘭收復俄羅斯宣告兼併領土範圍內的烏國東部重鎮利曼,代表烏克蘭正取得進展,有能力擊退俄軍。此外,烏軍在南部也傳出捷報。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局長裴卓斯(David Petraeus)今天警告,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在烏克蘭動用核武,美國和盟邦會摧毀在烏克蘭的俄軍和裝備。

裴卓斯坦言,動用核武產生的輻射恐會擴及在第5條款保護下的北約國家,這有可能被解釋為視同攻擊北約會員國。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國家將開始重建海軍。他在視像演說中表示,第一夫人到訪土耳其,見證土耳其為烏克蘭建造的護衛艦下水儀式,強調烏克蘭將打造新的海軍艦隊。

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發表最新戰報,指空軍在當地星期日發動多次空襲,打擊俄軍防空系統等軍事目標;此外烏軍使用火炮及多管火箭炮,打擊俄軍多個指揮中心及彈藥庫等設施,並在東部頓涅茨克的巴赫穆特等7處地點,擊退俄軍進攻。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表示,修復破裂的北溪管道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需要時間和資金。北溪管道上星期檢測後發現受損,在丹麥和瑞典附近波羅的海的管道共發現4處洩漏。

♦北約有言在先 動用核武俄羅斯遭殃

作者:安德烈

烏軍周日完全收復戰略要地萊曼(又譯利曼),車臣總統卡德羅夫敦請普京動用低當量核武器轟炸烏克蘭,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周日警告普京,如藉助核武器將給俄羅斯造成嚴重後果。

北約秘書長此言有雙重意思,一,西方沒有輕看普京連日來發出的核武威脅;二,俄羅斯將承受動用核武後果也絕非空話。

美國『新聞周刊』周六引述美國軍方消息人士,為應對莫斯科核武威脅,美國計畫採取的行動包括非核武選項的斬首行動—直搗克里姆林宮除掉普京。俄羅斯駐美大使館隨即抨擊報道所說是“妄想”、“瘋狂的選項”。

北約秘書長警告普京不要輕舉妄動,因為根據一些專家分析,只要俄羅斯準備核打擊,美國就會發現,從而“先發制人”。

軍事專家目前仍在淡化風險,白宮表示沒有看到任何顯示攻擊計畫的活動,西方情報部門則晝夜密切監視一個真正威脅的出現。

如果這一威脅成形,專家們認為莫斯科會使用比戰略核武器當量小的戰術核武器,可能由短程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Iskander)發射。

日內瓦聯合國裁軍研究所(Unidir)研究員帕維爾-波德維格(Pavel Podvig)認為,那樣的話,俄方發動襲擊的準備工作將顯而易見。

該研究所2017年公布的報告列出在全俄羅斯共有47座核武器儲存庫。美國和其他國家的間諜衛星以及軍情人員對其中發生變化的任何一個微小的細節都不放過。波德維格認為,俄羅斯已將其戰略核彈或遠程核彈頭部署在地面、導彈、轟炸機和潛艇上。但其非戰略或戰術核武器(多達2000顆)並沒有安裝在導彈上。

在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工作的專家、美國國防和能源部前官員馬克-坎西恩也表示:“我相信美國能洞悉俄羅斯核打擊準備工作中的一舉一動。” “武器使用前必須出庫,相關部隊必須被提前告知,俄羅斯可能還要警示其戰略核部隊”。還有,“俄羅斯地面部隊所做的必要準備也是可見的,比如提供防護性裝備以及指導如何在核環境中行動都是可以發現的。”

波德維格說,  “核武器需要一定的結構、訓練有素的軍人和維護。你不可能在一個隨機的地方做到這一點。”他認為 “隱藏核設施的可能性非常小 “。

“從技術上講,你可能可以從一個儲存地點偷運幾枚炸彈而不被發現,但這樣做風險很高,尤其是會引起西方先發制人的打擊。”他警告說:“而且,俄羅斯人將永遠無法確定這樣做不會被發現。這將是一場賭博”。

另外一些專家認為,從純粹的軍事角度來看,對烏克蘭使用戰術核武器並不能 “改變遊戲規則”。法國國防和航空顧問澤維爾-蒂特爾曼(Xavier Tytelman)說,相比 戰略核武器,戰術核武器射程更短,威力更適中,一枚戰術核導彈會摧毀方圓幾公里內的一切。但這種力量對軍隊沒有用處,因為 “部隊是分散的,並不都集中在同一個地方,這將意味着向整個北部和南部戰線開火……”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副主任也同意這一分析: “烏克蘭戰場並不適合以改變軍事形勢的方式使用這些武器:例如,很少有大規模集中的裝甲車。”

♦烏克蘭首艘土耳其製護衛艦下水 第一夫人出席典禮

烏克蘭第一夫人歐倫娜(Olena Zelenska)前往土耳其訪問,2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造船廠出席烏克蘭護衛艦的下水典禮,預計將在2024年交付給烏克蘭海軍。

烏克蘭國防部在2020年12月與土耳其國防工業公司簽署合約,建造此艘輕型反潛護衛艦,同時也是烏克蘭海軍首艘「Ada型」反潛護衛艦,此艘護衛艦主要是設計用於沿海地區作業,但也有能力進行巡邏任務與反潛戰。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在2021年8月18日將此艘護衛艦命名為「指揮官伊萬馬澤帕號」(Hetman Ivan Mazepa),原先計畫在今年底將此艦交付烏克蘭,但交艦計畫被今年2月底爆發的烏俄戰爭打亂,目前預計將在2024年交付給烏國海軍。

烏克蘭第一夫人歐倫娜與烏克蘭武裝部隊海軍司令尼日帕帕(Oleksiy Neizhpapa)2日皆出席護衛艦下水典禮,歐倫娜表示,她很高興有一艘服役於烏克蘭,同時擁有土耳其內在的護衛艦下水。

另外,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也在推特分享「指揮官伊萬馬澤帕號」下水影片,並表示該艦未來的「烏克蘭的塞凡堡」(Ukrainian Sevastopol),由於塞凡堡位於目前被俄軍占領的克里米亞半島,列茲尼科夫此言也象徵烏克蘭收復克里米亞的決心。

烏官員料烏軍重新控制利曼有助烏克蘭收復鄰近地區。(美聯社資料圖片)

中東歐9國總統聯名 拒承認俄羅斯併吞烏克蘭領土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9個成員國的領袖2日發表聯合聲明,譴責俄羅斯非法併吞烏克蘭4個地區的行徑,並重申對於烏克蘭的支持。

《法新社》報導,這份聲明是由捷克總統澤曼(Miloš Zeman)、愛沙尼亞總統卡里斯(Alar Karis)、拉脫維亞總統李維茲(Egils Levits)、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蒙特內哥羅總統朱卡諾維奇(Milo Đukanović)、北馬其頓總統彭達羅夫斯基(Stevo Pendarovski)、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Klaus Iohannis)及斯洛伐克總統查普托娃(Zuzana Čaputová)聯合具名。波蘭總統府網頁上全文刊登。

北約目前共有30個成員國,這9國中,地處中東歐的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與立陶宛是俄羅斯的鄰國,羅馬尼亞與斯洛伐克則與烏克蘭接壤,可能都有唇亡齒寒的感受。且9國中有7個都是昔日與北約對抗的華沙公約組織範圍,當初都是唯蘇聯老大哥是從,只有蒙特內哥羅、北馬其頓原屬南斯拉夫聯邦,南斯拉夫是唯一未加入華約的歐洲社會主義國家。

聲明指出,9國領導人「在俄羅斯明目張膽違反國際法後,無法繼續保持沉默」、「我們重申對於烏克蘭主權以及領土完整性的支持。我們不認可,未來也不會承認俄羅斯試圖吞併任和烏克蘭領土的舉動。」

聲明寫著,「我們支持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入侵,要求俄羅斯立刻自所有占領區撤軍,也鼓勵所有盟國實質增強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所有犯下侵略罪行的人。必須為此負責,並繩之以法。」

9國領導人也表示,將支持北約14年前的決定,即支持烏克蘭未來加入北約,不過聲明中並沒有提到俄羅斯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的行為,也沒有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上週五要求快速加入北約的舉動發表評論。

波蘭總統杜達(左)與其他8個中東歐北約國家的總統發表聯合聲明,譴責俄國的侵略行為。圖右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法新社資料照)

10月3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北約稱烏軍在戰場有進展

路透社報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斯托爾柏格(Jens Stoltenberg)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節目「會晤新聞界」(Meet the Press)訪問中說:「我們看到他們已經能夠拿下一個新的城鎮,名叫利曼(Lyman),這代表烏克蘭正取得進展,有能力擊退俄軍,這是因為有勇氣,因為他們的勇敢和能力,當然也因為美國和其他盟邦一直提供先進武器。」

對於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宣告兼併烏克蘭部分地區,斯托爾柏格表示,最佳反制方法就是繼續支持烏克蘭基輔政府。

斯托爾柏格被問到烏克蘭申請加速程序以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會員國一事時說:「任何有關會員國資格的決定,都必須經過全體30個盟國達成共識,一致同意做出這樣的決定。」

法新社報導說,斯托爾柏格抨擊俄國兼併行動是「不合法、不正當」,但在烏克蘭表示已在尋求入盟後仍不置可否。

此外,從俄羅斯經波羅的海通往歐洲的北溪天然氣管線(Nord Stream)日前疑似遭到蓄意破壞,史托騰柏格表示,北約支持調查此事。

斯托爾柏格說:「任何對北約重要基礎設施的蓄意攻擊,都會招致堅定且一致的回應。」

●烏軍收復東部重鎮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天說,利曼鎮的俄軍都已「清空」。俄羅斯近日宣布兼併烏克蘭4州地區,利曼鎮就位在其中的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州(Donetsk),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鐵路樞紐。

收復利曼鎮堪稱烏克蘭在俄國宣告兼併的領土範圍內取得首場軍事勝利。

烏克蘭軍方昨天表示,烏軍已進入利曼鎮,促使俄國宣布俄軍撤離這個城鎮,前往「更有利的路線」。

澤連斯基在今晚談話中指出,奪回利曼鎮已成為媒體最熱門的報導。

●烏軍在南部也傳捷報

澤連斯基今天表示,烏軍不只在利曼鎮傳捷報,他們也在南部赫松州(Kherson)解放了阿爾漢格利西克(Arkhanhelske)和米羅柳比夫卡(Myrolyubivka)兩個小村落。

烏克蘭國際傳真社(Interfax Ukraine)報導,根據烏克蘭東部軍團發言人說法,烏軍也收復頓內茨克州的小村托斯克(Torske),約在利曼鎮東方15公里處。

路透社無法立即證實上述報導。

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烏軍也拿下第聶伯河(Dnipro River)附近的佐洛塔巴爾卡村(Zolotaya Balka)。網路上一段影片顯示,當地一名居民與一名揮舞烏克蘭國旗的士兵合影。

在推特上自稱是報導烏克蘭時事的獨立英文季刊「烏克蘭商業」(Business Ukraine)發文說,有消息指稱俄羅斯在赫松前線潰敗,約2萬5000名俄軍被困在第聶伯河右岸,跨河的橋梁部分被毀,無法支撐軍用車輛。

節節敗退!俄軍入侵烏克蘭7個月後 佔領面積比戰爭初期還少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7個多月後,俄國目前所佔領的土地面積竟然比戰爭初期還要少。(圖擷自ISW網站)

俄羅斯2月24日大舉揮兵烏克蘭,至今雙方已鏖戰7個多月,但在烏軍近來不斷反攻下,俄國目前所佔領的土地面積竟然比戰爭初期還要少。

據《CNN》報導,當時俄軍分別從北、南、東3處戰線推進,在俄烏衝突爆發後5天內,亦即2月28日前後,俄羅斯和親俄民兵部隊總計佔領烏國11萬9000平方公里、將近5分之1的領土,要注意的是這個算法包括先前已被併吞的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地區。

華府智庫戰爭研究所(ISW)資料顯示,在俄軍入侵將近1個月的3月22日,俄國占領了烏克蘭27%的領土,這是雙方開打以來的最高數字,但到了4月8日,俄羅斯聲稱要將重點放在烏東,因此決定從北部前線撤退,短短幾天內放棄了開打後所佔領的40%土地。

接下來從5月初至8月底,俄國每個月僅能取得烏國200至1400平方公里的領土。9月初,烏克蘭軍隊從東北部展開閃電反攻,收復俄軍在哈爾科夫地區所佔領的土地。9月11日,烏軍在1天之內創下取回4000平方公里的碩大戰果。

截至9月最後1週,俄羅斯控制了烏國11萬6000平方公里土地(包括克里米亞),比戰爭初期還少了3000平方公里。為了確保佔領區,俄國近日在烏克蘭境內頓內茨克、盧甘斯克、札波羅熱和赫爾松等4州舉行公投,將4地納入俄國版圖,但事實上,頓內茨克和札波羅熱大部分地區仍在烏軍掌握之中。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221天:烏軍收復東部重鎮利曼市, 德國防長突訪烏克蘭, 世銀再向烏克蘭提供金援

 

烏克蘭軍方在當地議會大樓升起烏克蘭國旗。(圖擷取自推特)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2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221天。

♦形勢變化飛快,星期六,烏軍迅猛攻入被莫斯科吞併的頓涅茨克地區戰略重鎮萊曼(利曼),俄軍倉皇逃跑時死傷慘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未來數周將收復頓巴斯其他城市。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今天為烏克蘭收復烏東利曼(Lyman)的成就歡呼,稱這項戰果能鼓舞士氣,讓俄軍再陷困境。

♦德國國防部長蘭布雷希特周六突然到訪烏克蘭,這是俄羅斯出兵烏克蘭以來德國防長首次到訪。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本周再訪烏克蘭,商討進一步對烏軍援。世銀再向烏克蘭提供5億3000萬美元援助。

♦安卡拉10月1日宣布土耳其拒絕接受俄羅斯吞併其鄰國烏克蘭新領土。之前,歐盟,北約,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或組織都譴責並拒絕接受俄羅斯對烏克蘭領土的“非法”吞併。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周六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出席希臘-保加利亞天然氣管道商業運營啟動儀式,馮德萊恩表示,“保加利亞和東南歐的一個新時代開始了”,她表示,這是擺脫俄羅斯能源的關鍵。而德國丹麥瑞典將聯合調查北溪輸氣管遭破壞案。

♦據《紐約時報》9月29日報導,美國五角大樓計劃在德國西部城市威斯巴登(Wiesbaden)設立一個指揮部,統籌美軍為烏克蘭部隊提供的培訓服務和裝備援助。報導援引美國軍方和政府官員的話說,該指揮部將由一名美國高級將領領導。報導稱,現任和前任美國高級別官員說,這個設立指揮部的計劃表明,華盛頓預計俄羅斯對烏克蘭和鄰國的侵略威脅將長期存在。

♦俄羅斯總統普京大張旗鼓宣布吞併烏克蘭四個俄軍佔領區後,烏克蘭政府宣布已就此事向國際法院(ICJ)提告。同時,烏軍繼續攻打被普京宣布吞併地區的俄軍。

♦俄羅斯上月底宣布併吞烏克蘭4個州的俄軍佔領區,烏克蘭當局宣布,對俄羅斯祭出新一波制裁,包含俄羅斯總統普廷的家人、俄國官員及企業等都被列入黑名單,估計有超過3600個實體和個人被列入。

♦烏克蘭國家核電公司表示,扎波羅熱核電廠廠長穆拉紹夫遭到俄軍擄走,目前下落不明。公司表示,事發在當地星期五下午,穆拉紹夫從核電廠前往安赫德巿途中,被俄軍帶走,公司表示,穆拉紹夫對核電廠的安全與輻射問題有主要和專屬責任,俄軍的行為已經危及核電廠的安全,呼籲俄方立即停止針對核電廠人員的恐怖主義行為,釋放穆拉紹夫。

國際原子能機構表示,已經聯絡俄羅斯當局,並要求澄清。

♦德國指,會同丹麥及瑞典共同調查北溪管道出現洩漏。德國內政部長費澤爾形容,她已與丹麥和瑞典內政部長商定,會按歐盟法律成立聯合調查小組,成員分別來自三國,並引入海軍、警方和情報機構的專業知識與技術。費澤爾又形容,所有跡象皆顯示,北溪管道遭到人為破壞。

北溪管道是俄羅斯向德國輸送天然氣的主要設施,近日發生多處洩漏,並出現強烈水底爆炸。德國警方早前表示,已與鄰國合作,加強巡邏北海與波羅的海。

♦意大利天然氣營運商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暫停供氣,俄方指,是由於奧地利監管改動,導致輸送出現問題。意方表示,接獲俄方通知,無法透過奧地利輸氣,不獲供氣的情況預料維持至少幾天,正努力解決問題。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指,奧地利的監管在9月底出現改動,俄方計劃輸氣的總量未得到確認。奧地利表示,是俄方未簽署所需合同,正加快研究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

rfi:普京不見棺材不掉淚

作者:安德烈

俄羅斯總統普京為了掩飾俄軍在烏東的失敗,偽造公投,吞併俄佔區,並在莫斯科紅場慶祝俄佔區“回歸祖國”,搬出核武威脅,竊以為鐵板釘釘。法國世界報社評稱之為“普京選擇死不回頭”,用中國人熟知的一句話似乎也很貼切:不見棺材不掉淚。

俄羅斯總統普京為了掩飾俄軍在烏東的失敗,偽造公投,吞併俄佔區,並在莫斯科紅場慶祝俄佔區“回歸祖國”,搬出核武威脅,竊以為鐵板釘釘。法國世界報社評稱之為“普京選擇死不回頭”,用中國人熟知的一句話似乎也很貼切:不見棺材不掉淚。

豈知“俄本土”頓涅茨克重鎮萊曼次日就落入烏克蘭軍隊之手,烏軍奪下鐵路運輸樞紐後,烏東戰場形勢驟然改觀,為烏軍奪回整個頓巴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普京不會不知道俄軍在烏克蘭戰場的頹勢,不,普京的大俄羅斯夢還沒有做完,他為此緊急動員30萬新兵補充前線,為此以不惜動用核武器威脅。普京唯一不可相信的是他統治的俄羅斯會失敗,普京不承認俄羅斯會失敗,普京要把自己的失敗責任轉移到西方身上。普京的賭注下得太大,就這樣,一個獨裁者把甘願或者被迫奴役的無數俄羅斯人送到懸崖邊上。

沒有言辭能夠形容普京的瘋狂,他想把整個世界捲入戰爭。歐盟外交負責人博雷爾周六對西班牙媒體表示,莫斯科吞併四個烏克蘭地區,使得烏克蘭戰爭“喪失了終結的可能性”,“俄羅斯正在失去戰爭,烏克蘭還沒有贏得戰爭”,他提醒人們注意,巴西和印度居然如同中國,在安理會表決譴責俄羅斯吞併提案上棄權:“歐洲人建造了一座花園,但是花園四周是叢林”。“如果我們不想讓叢林侵入花園,我們必須投入戰鬥”。

普京9月30日在紅場舉行的武力征服烏克蘭領土的儀式上的演講,比2007年在慕尼黑髮表的令人不寒而慄的抨擊西方的演講走得更遠。世界報分析,普京一直在用精彩的抨擊來點綴他的決裂戰略,這些抨擊由於指的是一個逐漸脫離現實的世界而變得更加惡毒。而9月30日,普京在莫斯科紅場的言辭已經喪失了任何底線。

普京的演講透視出的是,失敗的陰影從今而後籠罩着普京,這就是為什麼,面對再也不可能斷然排除的潰敗前景,俄羅斯領導人需要把自己選擇的戰爭偽裝成一場文明戰爭,偽裝成與被他指定為 “敵人 “的西方的生存之戰。他把後者打扮成魔鬼,其行為 “違背了人的本質,違背了真理,違背了自由和正義”。世人都知普京主義所珍視的價值是何等貨色,在其境內,謊言、警棍、監禁和殘酷的失蹤現象比比皆是就是證明。

俄羅斯領導人大膽地超越了他一直以來對“腐朽的西方”的譴責的傳統話路,他指應該迅速凈化造成西方衰敗的“自由”。他斷言 “西方精英的獨裁統治是針對所有社會的,包括西方國家的人民本身”,但讓人無法明白的是為什麼這麼多男人和女人只想着投奔這個“腐朽”的西方,普京譴責西方那種 “對自由本身的壓制”,這種壓制 “具有一種純粹和簡單的撒旦主義的宗教的特徵。”

普京通過妖魔化西方掩蓋自己的殘暴行為,甚至企望由此能夠逃避對當前衝突爆發的責任。一切責任都歸咎於西方,戰爭因北約東擴引起,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是西方暗中破壞,普京還譴責西方致力於”新殖民主義 “模式, “掠奪整個世界 “,其實,這一指責正好適用於俄羅斯目前在非洲的所作所為。

普京在報復和仇恨的浸泡中走上了不歸路,他不能被一個他所否認存在的國家打敗,對普京而言,現在已不是當初所說的迅速“去納粹化”的問題,而是命令烏克蘭放下武器,坐下來談判如何接受俄羅斯吞併烏克蘭部分領土的既成事實。法國世界報評論,通過9月30日的講話,俄羅斯總統改變了敘事方式,將他自己發動侵烏引發的衝突變成一場針對 “西方敵人 “的文明戰爭。

如此,在短短幾個月內,普京關閉了所有對話和外交的大門,頑固地進行一場沒有任何規則,不遵守任何道德價值觀的戰爭。他的命運現在與武器的命運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已無關乎俄羅斯,如果這是一場生存之戰,也只與普京個人有關。

德國防長蘭布雷希特(右二)和列茲尼科夫(右)共同視察敖德薩的糧食港口。(法新社)

10月2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克蘭國防部1日表示,烏軍正在「挺進」烏東頓內茨克州重鎮利曼。圖為烏克蘭士兵在寫有利曼鎮名稱的標誌旁舉起烏克蘭國旗。

頓巴斯戰略重鎮萊曼大捷 烏軍指向北頓涅茨克

在莫斯科宣布吞併頓涅茨克等地區次日,烏克蘭軍隊一舉收復戰略重鎮萊曼,無疑對普京是一重大打擊。專家評論,奪回俄軍在頓涅茨克地區軍事行動的重要後勤基地萊曼,是烏克蘭大反攻開始以來的一個重大勝利。

萊曼是頓涅茨克地區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解放全城,對基輔而言是非常關鍵的勝利。數日以來,烏軍一個一個解放了萊曼周圍的城鎮。周六下午,烏克蘭國防部發推表示,“烏克蘭空軍突擊部隊攻入了頓涅茨克地區的萊曼市”。伴隨這一推文的視頻顯示,兩名烏克蘭軍人在萊曼市入口處升起烏克蘭國旗。

為掩飾俄軍倉皇潰逃,俄羅斯國防部稱:“面對被包圍的危險,聯軍退出萊曼,撤到更安全的前線”。周六稍早,烏軍宣布,守衛萊曼的5000-5500殘餘俄軍已陷入重圍。

烏克蘭國防部發言人表示,收復萊曼將使基輔能夠推進到盧甘斯克地區。莫斯科在7月初宣布百分之百控制了該地區。他補充說:”萊曼很重要,因為它是下一個朝着解放頓巴斯邁出的關鍵一步。此舉為烏克蘭軍隊創造了一個向克雷明納 (Kreminna)和北頓涅茨克(Sievierodonetsk)推進的機會”,他還說,”奪取萊曼,對鼓舞士氣也非常重要”。

據指出,烏軍正沿着P-66高速公路向克雷明納 和北頓涅茨克戰線挺進。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烏軍控制戰略重鎮萊曼後表示,在未來幾周,烏軍將收復頓涅茨克地區其他幾座重要的城市。澤連斯基周六還用俄語向俄軍喊話:“只要普京還在台上,你們將一個一個被消滅。”

https://twitter.com/UkrArmyBlog/status/1576292589145554945?ref_src=twsrc%5Etfw%7Ctwcamp%5Etweetembed%7Ctwterm%5E1576292589145554945%7Ctwgr%5E19e7268e930a5c39eeb3201ec657a0f223e51725%7Ctwcon%5Es1_&ref_url=https%3A%2F%2Fnews.ltn.com.tw%2Fnews%2Fworld%2Fbreakingnews%2F4076496

俄軍失守烏東重鎮萊曼 車臣領導人呼籲普京動用核武

車臣共和國傀儡總統卡德羅夫出面喊話,要俄羅斯採取更加極端的手段,包括使用「低當量核武」。(法新社)

在俄羅斯軍隊撤出烏克蘭戰略重鎮萊曼後,俄羅斯車臣共和國領導人拉姆贊·卡德羅夫周六呼籲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使用“低當量核武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尚未發現俄羅斯考慮動用核武跡象。

法新社消息,周五在莫斯科出席俄羅斯吞併烏克蘭4區儀式的卡德羅夫周六在Telegram上發文稱,“在我看來,應該採取更嚴厲的手段,在邊境地區宣布戒嚴以及使用低當量核武器”。

卡德羅夫稱,在萊曼失守後,他必須表達意見。他說,”必須採取特別軍事行動”,”在做出決定的時候,沒有必要考慮歐美的態度”。

此前,俄羅斯前總統、現任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等多名普京重要盟友都曾暗示,莫斯科可能需要訴諸核武,但迄今為止,卡德羅夫的呼籲最為急迫明確。

普京上周揚言,他準備動用一切手段捍衛俄羅斯的”領土完整”,且他並非在虛張聲勢。普京還在9月30日強調,上述宣示也適用於莫斯科剛宣布吞併的烏克蘭領土。

據中央社援引美聯社分析,莫斯科從萊曼撤軍,導致普京將烏克蘭4州納入版圖的聲明變得更加複雜:萊曼正位於頓內茨克州,數月來一直是俄軍在該州北部的後勤和交通樞紐。光復萊曼的勝利,也為烏克蘭軍隊進一步深入莫斯科吞併領土舖平道路。

此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五表示,美國”尚未發現”俄羅斯有考慮動用核武之舉。

布林肯在華盛頓與加拿大外長召開的記者會上說:”我們正非常密切觀察,俄羅斯是否確有在考慮動用核武。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看到他們有相關舉動。”

布林肯指責莫斯科”輕率談論動用核武極不負責”,並稱”將嚴肅看待”。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空軍准將賴德(Patrick Ryder)本周也表示,美國尚未發現需調整美軍核武戰備的變化。

普京掌控全球最大的核武庫,包括新一代超音速武器,以及數量是西方10倍多的戰術核武。

德國防長突訪烏克蘭 世銀再向烏克蘭提供金援

蘭布雷特表示,德國將在未來數日內提供烏克蘭數套IRIS-T防空系統。圖為IRIS-T防空系統。(路透)

德國國防部長蘭布雷希特周六突然到訪烏克蘭,這是俄羅斯出兵烏克蘭以來德國防長首次到訪。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本周再訪烏克蘭,商討進一步對烏軍援。世銀再向烏克蘭提供5億3000萬美元援助。

德國國防部發表聲明,表示蘭布雷希特到訪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薩,但並沒提及行程持續多久,僅表示訪問期間將與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會面。

烏克蘭一直要求德國提供獵豹主戰坦克,以便協助對俄羅斯進行反擊,但德國朔爾茨政府至今都拒絕,強調要與西方盟友咨商後才作出決定。

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本周再訪烏克蘭,與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會晤,商討進一步對烏軍援。透過英、美兩國政府與供應商密切合作,烏克蘭取得軍需的時程已可由數月大幅縮短至數天。

華萊士表示,英國將持續支援烏克蘭。英國今年對烏軍援總額目前估計將高達23億英鎊,僅次於美國,而首相特拉斯已承諾,2023年的對烏軍援金額將維持與今年同等水平,且”隻會加碼、不會減少”。

自俄羅斯2月全面侵略烏克蘭以來,英國多方運用國內及國際盟友資源,積極提供貼近烏克蘭戰場實際需求的各項援助,並屢有創舉、展現國際號召力。

英國7月啟動在英國境內基地執行的訓練計畫,到8月已培訓超過2300名軍事經驗趨近於零的烏克蘭志願兵,且新西蘭、加拿大、丹麥、芬蘭、瑞典、挪威、德國、荷蘭、拉脫維亞已陸續宣布加入。

另據路透社消息,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持續進行,世界銀行表示,將提供烏克蘭額外的5億3000萬美元援助,世銀援助總額將達到130億美元。

世界銀行透過聲明指出,這筆5億3000萬美元的援助款項來自英國和丹麥,前者提供5億美元,後者提供3000萬美元。

聲明還提到,截至目前為止,世界銀行對烏克蘭的援助總額為130億美元,其中110億美元已全額撥款。

世界銀行東歐地區國家負責人巴納吉(Arup Banerji)說,世銀最近的分析指出,未來3年烏克蘭重建和復原的長期花費,總額將超過1000億美元。

烏官方「我想活下去」招降專案 已有2000名俄軍申請…

烏克蘭推出了「我想活下去方案」投降救助專案,目前已經有2000名俄軍使用這個服務向烏克蘭投降。(路透)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俄羅斯總統普廷日前頒布「部分動員令」,許多俄羅斯人被迫徵召入伍,有消息指出,烏克蘭推出了「我想活下去方案」投降救助專案,目前已經有2000名俄軍使用這個服務向烏克蘭投降。

根據烏克蘭媒體《Euromaidan Press》報導,烏克蘭對俄羅斯推出了「我想活下去」專案,申請的俄羅斯士兵可以得到如何投降與避免在烏克蘭被射殺的指示,專案發言人馬特維恩科(Vitaly Matvienko)向記者透露,目前已經收到2000多份申請。

馬特維恩科指出,該專案會依照《日內瓦公約》中的規定對待戰俘,包含一日三餐、醫療護理,與跟俄羅斯、克里米亞、頓內茨克和盧甘斯克州等俄羅斯占領區的親屬聯繫的機會。

克里米亞空軍基地又爆了!官方聲稱:飛機衝出跑道

克里米亞的貝爾貝克(Belbek)空軍基地發生爆炸。(圖翻攝自twitter/@nexta_tv)

遭俄國併吞的克里米亞半島又驚傳爆炸!據《自由歐洲電台》報導報導,位於俄軍黑海艦隊總部塞凡堡北邊的貝爾貝克(Belbek)空軍基地,當地時間1日傳出巨大爆炸聲,並可看到黑煙竄天。不過官方聲稱,事故原因是飛機降落時衝出跑道並起火,過程中發生「彈藥爆炸」。

報導稱,俄羅斯任命的塞凡堡市長拉茲沃扎耶夫(Mikhail Razvozhayev)在社交媒體Telegram上發文稱,貝爾貝克機場發生非同尋常的情況,「據救援人員的說法,飛機在降落過程中衝出跑道並著火了。目前,消防隊正在現場救火。」

拉茲沃扎耶夫後來承認,機場「部分彈藥發生爆炸」,但強調大火很快撲滅,機場沒有受損。

此前,貝爾貝克空軍基地8月19日也傳出發生爆炸,該機場是俄軍在克里米亞最大軍用機場,進駐了包括Su-27、Su-27SM、Su-30M2和 Su-27M等戰機。2020年重建後,該機場還可停放Tu-22M3、Tu-160和Tu-95MS等遠程戰略轟炸機。據報導,8月9日克里米亞薩基空軍基地(Saky airbase)發生爆炸後,該基地的俄國軍機紛紛轉移到貝爾貝克基地。

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軍事基地爆炸頻傳,先是8月9日新費多羅夫卡的薩基機場發生爆炸,造成1死14傷。據衛星影像顯示,9架俄軍戰機被炸毀。16日,克里米亞北部邁斯科耶村附近的贊科伊鎮(Dzhankoi),一處變電站及俄軍彈藥庫發生爆炸,至少造成 2人受傷,同日克里米亞中部的辛費羅波空軍基地(Simferopol Airfield)也疑似遭到襲擊而冒出濃煙。

烏克蘭官方尚未就克里米亞最新的爆炸事件置評。烏國防長列茲尼科夫(Oleksiy Reznikov)先前曾承諾,烏軍不會用美援的「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襲擊俄國領土,但這個承諾不適用克里米亞。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9月27日公開聲明,美國不反對烏克蘭使用西方武器收復俄羅斯舉行「偽公投」的領土,但他沒有說明,前述範圍是否含括2014年遭俄羅斯假借公投予以併吞的克里米亞半島。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220天:安理會表決譴責併吞烏克蘭決議 俄否決中國棄權

安理會表決譴責併吞烏克蘭決議 俄否決中國棄權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1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220天。

美國和阿爾巴尼亞今天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 Security Council)提出譴責俄羅斯併吞烏克蘭部分領土的決議,遭俄羅斯否決,俄國的戰略夥伴中國則選擇棄權。

綜合路透社、法新社報導,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稍早宣布俄國接管烏克蘭4個地區,面積合計占烏國領土的15%,這是歐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出現的最大規模併吞行動。西方國家,甚至許多俄國親密盟友都堅決否定這種做法。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湯瑪斯-葛林斐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提出決議,呼籲會員國不要承認烏克蘭狀態有任何改變,並要求俄羅斯撤軍。

她在安理會會議中表示,企圖併吞一個主權國家的領土,違反聯合國的創立原則,並稱蒲亭今天宣布併吞後,還辦了音樂會慶祝「這種明顯違反國際法」的事。

表決時,有10國投下贊成票;中國、加彭、印度、巴西棄權。

湯瑪斯-葛林斐德會後告訴記者:「沒有任何一國投票支持俄羅斯,完全沒有。」並補充道,棄權「顯然不構成為俄羅斯辯護」。

她表示,美國將致力在有193個會員國的聯合國大會(U.N. General Assembly)上譴責俄羅斯的行為。

湯瑪斯-葛林斐德說:「在聯合國大會上,全球各國將大聲且明確地說:企圖以武力重畫另一國的邊界,這不合法,也讓人完全無法接受。」

俄羅斯強併烏克蘭領土 美國宣布祭出嚴厲新制裁

美國今天宣布,對俄羅斯實施「嚴厲」的新制裁,以因應拜登總統所指,俄羅斯「虛假」宣稱兼併烏克蘭4州領土。

《法新社》報導,白宮發表聲明說,「美國要讓俄羅斯立即付出嚴重的代價」。白宮並宣布,7大工業國集團(G7)各盟邦也贊成,讓支持俄國併吞烏克蘭領土的任何國家付出「代價」。

拜登發表聲明說:「美國譴責俄羅斯今天併吞烏克蘭主權領土的虛假企圖,俄羅斯違反了國際法,踐踏了聯合國憲章,並藐視所有和平的國家。」

拜登並說:「美國將永遠尊重烏克蘭獲得國際承認的邊界,我們將加強烏克蘭的軍力和外交實力,包括美國本週宣布提供的11億美元額外安全援助,來繼續支持烏克蘭收復領土的努力。」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說:「美國明確地否決俄羅斯改變國際所承認烏克蘭邊界的虛假企圖。」

「為此,美國以及盟邦和夥伴正要讓俄國立即付出嚴重代價。」

拜登政府指出,制裁對象包括大批俄國國會議員、政府官員與其家人,以及為俄軍供應軍備物資的業者,「包括國際供應商」。

10月1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俄軍逮捕札波羅熱電廠廠長 烏克蘭指危及核安

俄軍逮捕札波羅熱電廠廠長 烏克蘭指危及核安

負責俄軍占領下札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廠運作的烏克蘭國家核電公司(Energoatom)今天表示,核電廠廠長穆拉修夫被俄軍巡邏隊逮捕,此事危及電廠安全。

烏克蘭國家核電公司負責人柯亭(Petro Kotin)發表聲明說,穆拉修夫(Ihor Murashov)在當地時間昨天下午4時前後從歐洲最大的札波羅熱核電廠驅車前往安赫德鎮(Enerhodar)途中被捕。

柯亭在通訊平台Telegram貼文說,「他被押下座車,然後被蒙上雙眼,載往不明地點」;並說目前還沒有穆拉修夫的消息。

札波羅熱電廠是俄軍入侵烏克蘭7個月來的攻占重點,俄、烏兩國互指對方砲擊電廠,製造核災風險。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呼籲將電廠四周地區非軍事化。廠內員工是烏克蘭人。

上述柯亭的貼文說,穆拉修夫對電廠的「核子安全與輻射安全負有主要和專屬責任」,他如今被捕「已危及這座烏克蘭和歐洲最大核電廠的作業安全」。

柯亭要求俄軍「立即停止對電廠管理和人事的核子恐怖主義作法」,立即釋放穆拉修夫。

英國防參謀長:俄軍在烏克蘭戰場日益衰弱

英國防參謀長:俄軍在烏克蘭戰場日益衰弱

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Tony Radakin)今天說,俄羅斯的軍事動員令暴露出克里姆林宮的壓力愈來愈大,同時俄國武裝部隊在烏克蘭戰爭也出現「日益衰弱和脆弱」的跡象。

路透社報導,拉達金在美國華府對媒體說:「有壓力點,俄國武裝部隊有一些脆弱的地方。」

拉達金也提醒,烏克蘭正準備進一步利用俄方的「壓力點」,但衝突進展緩慢。他並不預料俄方在戰場上會突然潰敗。

他說,雖有一方暫時占上風,這場衝突的潛在特徵仍很磨人,兩個陣營之間的平衡並沒有出現巨大轉變。

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今天稍早在莫斯科發表37分鐘的反西方演說,然後簽署文件,併吞烏克蘭4個地區。烏克蘭、美國、歐洲聯盟和聯合國都譴責此舉不合法。

俄國在那4個被併吞的烏克蘭地區僅握有部分控制權。

在蒲亭發表演說的同時,烏克蘭利曼鎮(Lyman)的俄軍正被包圍。烏克蘭表示,若莫斯科當局希望這些俄軍被放走,必須向基輔當局提出請求。

拉達金說,蒲亭所言,包括再度提到核武,是「俄羅斯從軟弱和絕望角度做出回應」的一個例子。他還說,蒲亭的言詞「愈來愈不顧後果」。

拉達金認為,烏克蘭9月發起閃電式反攻,奪回哈爾科夫(Kharkiv)地區大片領土,在東北部和東部也還有很多機會。

被問到俄羅斯的動員令對烏克蘭戰場上的俄軍是否有任何影響時,拉達金說:「從軍事或戰術意義而言,完全沒有。」

他說,「這暴露了俄羅斯承受的壓力」,還說那些接到動員令的俄軍被要求自己攜帶繃帶和冬季裝備。

拉達金說:「我不認為以這麼笨拙、不專業又讓人措手不及的方式實施的動員,會讓烏克蘭武裝部隊害怕。如果真要說,這讓(烏克蘭)更有動力相信自己成功了。」

烏克蘭收復附近村莊 俄軍重要據點利曼料將失守

烏克蘭官員今天表示,烏軍已收復兩個距離俄羅斯在烏東占領據點利曼(Lyman)非常近的村莊,這是俄軍可能很快就要在利曼鎮失守的最明確跡象。

路透社報導,利曼位於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州(Donetsk),數個月來一直是俄羅斯在頓內茨克州北部行動時的後勤和交通樞紐。

若烏軍收復利曼,將是烏克蘭自9月展開閃電般反攻行動奪回哈爾科夫州(Kharkiv)大片地區以來的最大收穫。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晚間透過影片發表談話時,感謝烏軍收復利曼東南方約12公里的揚皮爾村(Yampil)。

烏克蘭國防部今天稍早表示,烏軍已收復利曼西北方約10公里的德羅比舍韋村(Drobysheve)。

澤倫斯基在影片中說:「我們在烏東取得重大戰果…每個人都聽說了利曼的狀況。」

他還說:「這一步步行動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但他未提供相關細節。

有俄羅斯撐腰的頓內茨克地區分離主義政府領導人普希林(Denis Pushilin)今天稍早表示,利曼被烏克蘭部隊「半包圍」,來自前線的消息「告急」。

普希林在通訊軟體Telegram發布的一則訊息中承認,他手下的部隊不再完全掌控德羅比舍韋及揚皮爾。

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今天宣布,將俄軍入侵烏克蘭7個月來所占領的烏克蘭4州地區納入俄國版圖,包括頓內茨克州。烏克蘭及西方盟國嚴斥俄方的併吞行動不合法,聯合國秘書長也強烈譴責俄國。

烏克蘭申請加入北約 澤倫斯基:蒲亭在位就不會與俄協商

2022年9月30日,莫斯科任命的赫尔松州州长弗拉基米尔-萨尔多、扎波罗热州州长叶夫根尼-巴利茨基、俄罗斯总统普京(中)、自封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丹尼斯-普希林和自封的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列昂尼德-帕什尼克在签署乌克兰四个地区加入俄罗斯的条约的仪式上挥手。 AP – Mikhail Metzel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天宣布申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並排除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對話。

路透社報導,蒲亭在莫斯科舉行慶祝儀式,宣告烏克蘭4個占領區為俄羅斯領土後,澤倫斯基簽署申請加入北約組織的文件。

澤倫斯基在上傳Telegram的影片中指出:「我們正採取決定性的步驟,申請快速加入北約組織。」

在影片中,穿著戰鬥迷彩服的澤倫斯基宣布申請加入北約組織並簽署文件,身旁陪同的是烏克蘭總理和國會議長。

俄羅斯宣告納入版圖的為烏克蘭東、南部的盧甘斯克(Luhansk)、頓內茨克(Donetsk)、札波羅熱(Zaporizhzhia)和赫松(Kherson)等4區。

俄強併烏克蘭4州 澤倫斯基:蒲亭在位就不會與俄協商

(中央社基輔30日綜合外電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天指出,只要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掌權在位的一天,他就不會與俄國協商。

法新社報導,澤倫斯基表示:「只要蒲亭仍是俄羅斯聯邦的總統,烏克蘭就不會與俄國展開任何協商。我們將只會與新總統協商。」

在澤倫斯基發表上述談話前,蒲亭今天在克里姆林宮簽署文件,將俄軍占領的烏克蘭4州領土正式納入版圖,宣告「俄國有4個新地區」。

遭徵召俄男為留後代趕緊「凍精」 診所提供9折優惠

俄羅斯總統普廷下達部分動員令,徵召30萬儲備軍,有些人認為實際數字可能上升到100萬,許多被徵召的俄羅斯男子擔心上戰場後會喪命,因此紛紛前往生育診所冷凍精子,留下血脈。(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廷下達部分動員令,徵召30萬儲備軍,有些人認為實際數字可能上升到100萬,許多被徵召的俄羅斯男子擔心上戰場後會喪命,紛紛前往生育診所冷凍精子,留下血脈。

根據《每日星報》報導,UMMC健康中心生殖部門的主管表示,在首都以外的地區也有相同的趨勢,戰爭之前,一個月只會有2、3名客人,現在每天竟多達6名客人,「他們打電話給我們,詢問是否有可能在2小時內緊急進行,不要任何準備或檢查」。

聖彼得堡醫療中心iClinic舉辦了相關活動,凡是被徵召的男性,一律提供9折優惠。

烏克蘭總參謀部主要作戰局副局長赫羅莫夫(Oleksiy Hromov)指出,自9月21日宣布動員令以後,俄羅斯已徵召10萬人,但普廷送上戰場的人數不只30萬,實際數字可能更高。

俄硬併烏4州 烏國總統顧問:毫不影響我們武力收復失土

俄羅斯總統普廷9月30日片面宣布烏克蘭4個州併入俄國版圖,但烏國總統澤倫斯基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ilo Podolyak)堅定表示,俄國的行動不會影響基輔以武力收復俄軍控制區的決心。他也對俄國局部動員令不以為然,稱這意味俄國已失去專業軍隊。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政客》(Politico)歐洲版報導,波多利雅科在受訪中表示,「在我們的計畫中,(俄國兼併)無關緊要。我們國家理應讓所有領土重歸自由。」對於俄國局部動員令,他也不當一回事,「這次動員顯示俄國已經快沒有專業軍隊,軍隊被根本沒受過訓的人取代,活生生的人被丟到前線,只會被一網打盡而已。」

波多利雅科說:「這聽起來或許自相矛盾,但俄國的動員令其實對我們有好處,讓俄國人民知道,他們國家真的處在戰爭中,而且打得不是很順利,現在輪到俄國人民付出代價了。」他直言,基輔當局還藉此機會呼籲西方盟友提供更多武器,「說句不好聽的,100枚155mm口徑的砲彈就能解決俄國加派人力赴戰場的問題。」

針對美國總統拜登警告普廷切勿動用核武,波多利雅科希望能讓莫斯科方面「清楚接收」到這個警告,了解一旦這麼做,俄國將面臨國防基礎設施被毀滅的報復行動,「例如,一旦俄軍以戰術核武對付烏軍,那麼黑海的俄國海軍也會被徹底消滅。」

波多利雅科認為,「俄國現在只剩下一張牌:核武。但對一個沒有核武的國家使用核武,這太荒謬了。」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rfi:普京断了自己的后路还要自我高潮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红场庆祝“吞并”乌克兰部分国土一幕,完全给人一种打了兴奋剂的不真实感觉。他狂喊:“俄罗斯必将胜利!” 因为俄罗斯并没有打败乌克兰,远远没有,胜利何在?他对四位吞并领土的傀儡领袖宣布:“欢迎你们回家!”傀儡们的家在乌克兰,现在纸面上归属俄罗斯,还需要不需要回去死守?普京呼吁乌克兰放下武器谈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回答,只要普京担任总统一天,就不可能有谈判。他下令乌军继续前进,“解放我们的国土解放我们的人民”。

此刻的普京已经听不进去任何理性的声音,“给我20年,还你一个伟大的俄罗斯!”普京已实质统治俄罗斯22年,俄罗斯甚至都没有看见伟大的曙光。经济萧条,超低的生育率远远不足以覆盖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普京还要扩充领土,陷入领土大国家就伟大的迷思不能自拔。西方,尤其欧盟的重要领袖,冒着被指绥靖的风险,一度曾以宽容宽厚的目光期待着俄罗斯逐渐靠近, 普京侵略格鲁吉亚,摩尔多瓦,甚至以公投的名义吞并乌克兰克里米亚,策划乌东两地分裂,都没有让他们彻底绝望。

但是,狂人在狂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美国警告俄罗斯大规模边界屯兵,准备对乌克兰发动侵略战争时,西方的许多精英人物很难相信。结果,2月20日,普京宣布正式承认乌克兰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独立。2月24日,挥师大举入侵。欧洲还对普京抱着一线挽救希望的领袖也终于大梦初醒,全部站在乌克兰一边。在西方强大支援下,让人闻之生俱的俄罗斯军队居然被发现犹如苏联时代的红军,从战略到军事管理再到兵器,远未如想象的那么强大! 俄军自然节节败退,在乌克兰军队九月初发动大反攻后,俄军在哈尔科夫地区溃不成军,在乌东,乌南多地仓皇逃跑。

在这个时刻,普京还有体面撤退的可能,下令结束战争。不,不到黄河不死心,普京下令紧急动员30万俄罗斯人补充前线,造成不愿当炮灰的数十万俄罗斯壮年男性纷纷逃出俄罗斯。普京随即唆使乌克兰俄占区上演一出被西方称之为“假公投”的“闹剧”,以枪杆子和大炮界定臆想的边界。就这样,9月30日,普京签署文件,把乌克兰四地正式划归俄罗斯疆土,并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庆祝活动,宣称“俄罗斯必将胜利”,为了保证这个“必胜”最后不至于落空,普京搬出不惜动用核武来威胁。

普京的戏被看穿了,谁敢承认普京吞并的乌克兰领土?也许会有极个别被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流氓政权。听听国际社会的声音吧,美国总统拜登谴责俄罗斯在乌克兰领土上“伪造的公投”,他保证美国继续全力支持乌克兰收复失土。美国与七国集团表示,任何国家,任何个人和实体向俄罗斯非法吞并乌克兰领土的企图提供援助都将遭到严厉惩罚。G7集团声明:永不承认俄罗斯吞并乌克兰领土。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谴责俄罗斯吞并乌克兰四个地区的“非法行为”,针对普京威胁动用核武,北约表示,乌克兰完全有权力收复自己的领土,北约支持乌克兰一直到该国解放全部领土为止。欧盟领袖发表联合声明,谴责俄罗斯吞并乌克兰领土的“非法行为”置全球安全于危险之中,欧盟誓言永远也不会承认俄罗斯吞并行径。这就是狂人普京要的结果?就连被视为俄罗斯盟友的中国,也没有公开支持俄罗斯吞并结果,星期五,联合国安理会就谴责俄罗斯吞并乌克兰四地提案表决时,中国投了弃权票,被指“不离不弃”。

普京烧毁了本可以体面后退的桥梁,就这样,他把他的国家拖到了悬崖边上。西方现在清楚,这场战争不会很快结束,也不能指望莫斯科会发生政变。而普京还在指望西方的疲劳,盟友之间的分歧,特别是在能源危机上的分歧等等。

普京崇尚“实质占有”,先拿来再说。问题是,普京能把乌克兰四个地区搬到俄罗斯吗?乌军今天在所谓的俄罗斯领土上顿涅茨克大举挺进,包围了该地战略重镇莱曼,收复莱曼似乎指日可待?普京红场的庆祝丝毫没有影响乌克兰继续解放自己的土地和人民。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无视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普京签署条约正式并吞乌克兰4区

无视国际法规,俄罗斯总统普京周五在克里姆林宫签署条约,将乌克兰东部及南部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四个俄罗斯占领区并入俄罗斯领土。乌克兰和西方国家表示,不会承认这些地区是俄领土。俄罗斯前外交官认为,普京将自己置于没有好退路的境地。

俄罗斯总统普京星期五(9月30日)在克里姆林宫签署条约,正式启动吞并被俄军部分占领的乌克兰四州领土的程序。普京此举不仅从根本上视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如无物,而且将已经历时7个月的侵略战争大幅升级,使这场侵略战争进入一个前景难以预测的全新阶段。

在克里姆林宫金碧辉煌的圣乔治大厅里,普京以及乌克兰四州亲俄傀儡头目先后在脱离乌克兰并加入俄罗斯的所谓“条约”上签字画押。俄罗斯联邦议会的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预计下星期分别投票批准这些条约,并在条约上盖上橡皮图章,最后由普京签字生效。

“这是几百万人民的意志,”普京在圣乔治大厅向几百位权贵们发表演说时声称。

普京威胁说,莫斯科将动用“我们拥有的一切手段”来保卫被最新兼并的领土。所谓“一切手段”被视为对潜在对手发出的动用核武的威胁。

普京呼吁乌克兰坐下来与俄罗斯举行和平谈判,但是拒绝谈论将四州新吞并领土归还乌克兰的问题。

本月23日至27日,乌克兰的4个俄罗斯占领区举行所谓的“入俄公投”。武装部队及选举官员挨家挨户收集选票。据俄罗斯占领当局公布的公投结果,乌东和乌南的卢甘斯克、顿涅斯克、赫尔松州以及扎波罗热均显示,当地人民进入俄罗斯联邦的支持率分别为98% 、99%、87%和93%。以上四州的面积加起来为乌克兰领土的15%。

2022年9月30日,莫斯科任命的赫尔松州州长弗拉基米尔-萨尔多、扎波罗热州州长叶夫根尼-巴利茨基、俄罗斯总统普京(中)、自封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丹尼斯-普希林和自封的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列昂尼德-帕什尼克在签署乌克兰四个地区加入俄罗斯的条约的仪式上挥手。 AP – Mikhail Metzel

“普京将自己置于没有好退路的处境”

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的演说中指责西方煽动敌意,以便落实一个所谓将俄罗斯沦为“殖民地”以及“一群奴隶”的计划。普京发动的侵乌战争已经导致成千上万的人员伤亡,而他启动吞并乌克兰四州领土的程序,更被视为在侵乌战争中立场进一步强硬的表现。

“我们将使用我们所有的力量和我们所有的手段捍卫我们的领土,”普京说。他还呼吁“基辅政府立即停止敌对行动,重回谈判桌”。

基辅和西方各国强烈谴责并拒绝俄罗斯吞并邻国领土的违法行径。美国总统乔∙拜登星期四表示,美国将永远不会承认俄罗斯“侵占乌克兰领土”的行径。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铁雷斯(Antonio Gutierrez)也谴责普京此举是对当前俄乌局势的一次“危险升级”,强调“这种做法在现代世界没有容身之处”。欧盟也强调绝不会承认由俄罗斯一手操弄的非法“公投”,以及以此作为“进一步侵害乌克兰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借口。

德国外交部长贝尔博克周四也谴责这场公投:“遭到威胁甚至是被枪口对准,当地人民被带出家门或工作地点,将选票投入玻璃投票箱中。”

“这与自由和公正的选举背道而驰。也与和平背道而驰。这是遭到驱使的和平。只要俄罗斯的规定在乌克兰被占领地区持续,就没有公民是安全的。没有公民是自由的。”

因反对侵略乌克兰而辞职的俄罗斯前外交官员邦达列夫(Boris Bondarev)在接受德国之声节目“冲突地带”(Conflict Zone)采訪时表示,乌克兰俄占区的公投“只是为了给俄罗斯国内看”,一些俄罗斯人开始理解战争比想像的更靠近。“普京的动员令是他衰败的另一个表征。”

他认为,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是基于普京所得到的错误信息的巨大误判,普京打响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继续掌权“保住自己的宝座”,但他不认为俄罗斯最终能获得真正的胜利。邦达列夫还表示,不能排除普京可能下令展开核打击,因为“核讹诈从2月24日就一直持续至今”。

邦达列夫指出:“普京将自己置于没有好退路的处境。我认为,这些讹诈和威胁都是他可用来试图使自己摆脱这种情况的唯一工具。”

在普京启动吞并乌克兰四州领土的程序之后,欧盟立即发布一份联合声明,拒绝并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四州的“非法兼并”。

俄罗斯10天前宣布要在被俄军占领的乌克兰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四州部分领土上举行“入俄公投”,在俄军枪口和刺刀下强行举办的所谓公投结束后仅仅三天,普京就迫不及待地在克里姆林宫启动吞并这些领土的程序。莫斯科企图吞并的乌克兰这四州的领土约占乌克兰全部领土的15%。

在普京在乌克兰匆忙举办“入俄公投”之前不久,乌克兰部队在东北部哈尔科夫州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反攻,将俄军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并且趁机收复了大片国土。

在普京匆忙吞并乌克兰四州部分领土之后,目前俄乌双方的战线将穿越俄罗斯宣称的新的俄罗斯领土,而普京曾一再威胁说,他不惜动用核武器来捍卫所有的俄罗斯领土。

西方政坛上有人认为普京就是在放话唬人,但是美国对此相当认真,已经在公开场合以及私下明确警告莫斯科,在俄乌战争中使用核武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也向乌克兰发出警告,不得试图夺回被俄罗斯吞并的四个州的领土,因为莫斯科将会把对这些领土的攻击视为对俄罗斯本土的攻击。

但是乌克兰官员在谴责普京演说的同时强调,乌克兰的未来只能在乌克兰战场上做决定。

“我们继续努力解放乌克兰领土,而且我们对那些到点该吃药的人也不关注,”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安德烈∙叶尔马克(Andrii Yermak)说。“部队正在行动,乌克兰团结一致,我们正在前进。”

尽管普京星期五在克里姆林宫宣布启动吞并乌克兰四州领土程序之时,俄军在乌克兰仍然使用导弹、火箭和自杀式无人机猛烈袭击乌克兰的城市,但是自从乌克兰部队在东北部哈尔科夫州大反攻得手之后,战场的主动权就已经掌握在乌克兰部队手中。

随着乌克兰军的逼近与反攻,并对乌东地区战略地位及其重要的利曼市发动钳形攻势,俄军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的阵地越来越感受到压力。

俄罗斯支持的顿涅茨克州分离主义领导人丹尼斯∙普希林(Denis Pushilin)承认,利曼市现在已经处于乌克兰军半包围之中。而且他将这一进展描述为“令人担心的新闻”。

“乌克兰部队非常努力地破坏我们的庆祝活动,”他说。

美国及其盟友誓言对俄罗斯实施更为严厉的制裁,同时向乌克兰提供几十亿美元额外的支持。但是乌克兰誓言夺回全部国土,俄罗斯正在动员30万后备役人员入伍,而且威胁不惜动用核武捍卫其新吞并的领土之,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俄乌战争进一步升级恐怕难以避免。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219天:俄羅斯將兼併烏克蘭4州,古特雷斯明確譴責俄羅斯吞併烏克蘭領土,拜登稱美國永不承認兼並公投

烏克蘭軍隊奪回整個庫普揚斯克。(法新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9月30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219天。

克里姆林宮將於周五舉行儀式,將正式確定吞併烏克蘭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東部)以及赫爾松和紮波羅熱(南部)4個地區。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新領土”入俄條約簽署儀式,周五將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總統普京將出席儀式,並會發表長篇講話。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也獲邀請出席活動。

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後,近來在烏克蘭赫爾松(Kherson)、盧甘斯克(Luhansk)、頓內茨克(Donetsk)、札波羅熱(Zaporizhzhia)4州部分掌控的地區發起是否脫離烏克蘭並加入俄羅斯的5天公投,公投27日落幕,莫斯科扶植的4區政府完成計票後都宣稱選舉勝利。

在莫斯科聲稱居民壓倒性地支持當地成為俄羅斯一部分後,美國及西方各國紛紛嚴厲譴責上述投票是”假公投”,堅稱絕不承認結果。

在烏克蘭東部、南部的俄羅斯占領區結束公投後,俄國總統普京預計30日宣布將把烏東、烏南約10萬平方公里土地納入版圖。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罕見明確表態,稱莫斯科有關吞併烏克蘭領土的決定不具任何法律價值。

在由俄羅斯主導的公投結束後,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地區的居民28日在自家門前懸掛俄國國旗。(美聯社)

● 俄羅斯的盤算為何?

紐時指出,俄國打算吞併烏克蘭東、南部戰事仍激烈的盧甘斯克(Luhansk)、頓內茨克(Donetsk)、札波羅熱(Zaporizhzhia)和赫松(Kherson)4州。俄軍9月初在東北部哈爾科夫(Kharkiv)地區被烏軍反攻擊退,讓莫斯科當局急於將吞併計畫付諸實行。

克里姆林宮打算宣布上述4州併入俄國,在烏軍反攻時就可宣稱俄方在「捍衛國土」而非「攻擊他國」,從而合理化使用一切軍事手段的必要性,等同威脅動用核武。吞併這4州也意味可合法徵召當地男性與其他烏克蘭人成為俄軍,解決兵力短缺問題。

● 國際社會為何反對併吞?

美國、歐洲盟國和許多國家反對俄國拿核武恫嚇,並說若放任一國透過軍事手段強取新領土,等於開啟破壞穩定的惡例。

俄國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後,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發表一篇文章指出,身為聯合國成員之一的俄國違反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憲章規定會員國不得使用武力侵害他國領土完整及破壞他國的政治獨立。

俄羅斯總統普京29日承認烏克蘭札波羅熱州和赫松州獨立,將宣布將占領的烏克蘭4州納入俄國版圖。(中央社製圖)

● 俄羅斯在烏克蘭控制的土地有多大?

俄羅斯將兼併的土地多為俄占區。烏克蘭政府2014年向烏東親俄地區用兵時,烏東頓巴斯(Donbas)地區約1/3面積淪為俄國控制,俄國在當地扶植親俄行政當局。俄軍2月入侵後又進入札波羅熱州和赫松州。

在長達7個月的俄烏戰事期間,前線發生激烈的拉鋸。現盧甘斯克、赫松兩州幾全部淪入俄國,札波羅熱和頓內茨克兩州則約半數土地淪陷。雖然俄國聲稱札、頓兩州全境都應屬俄方,但這兩州仍有大片土地、包含札波羅熱州同名首府,都還在烏克蘭手中。儘管如此,俄國仍將兼併近1/5的烏克蘭國土。

● 後續如何發展?

俄方計劃明天在紅場大肆慶祝。這4州的俄國代理人領袖已動身前往莫斯科,請求蒲亭將土地納入俄國版圖。

若相關過程比照俄國2014年兼併克里米亞(Crimea)的相同模式,蒲亭還將向俄羅斯國會提交一份擴大俄國疆界的法律草案。

草案除交俄國憲法法庭審議,也會提交上、下議院表決,表決通過後蒲亭再簽署完成立法,確立納入新領土。

聯合國秘書長明確譴責俄羅斯吞併烏克蘭領土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俄羅斯的行徑必須譴責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週四表示,莫斯科這項行動違反聯合國憲章及國際法,使該地衝突進一步危險升級、和平更為渺茫。

古特雷斯說,俄羅斯的言行在當今世界無法立足,「任何吞併烏克蘭境內的頓涅茨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赫爾松(Kherson)及扎波羅熱(Zaporizhzhia)地區的決定都沒有法律價值,應予以譴責」。

他警告,俄羅斯任何推動「入俄」的決定只會令和平更加無望,給全球經濟帶來更長時間的影響,它損害聯合國在烏克蘭等地提供拯救生命援助的能力。

●莫斯科:聯合國秘書長無權發表政治言論

莫斯科迎接4州慶祝會正在準備當中

莫斯科則表態稱,古特雷斯無權以聯合國的名義發表政治言論。

俄羅斯駐聯合國使團指責古特雷斯的言論違反了《聯合國憲章》,他們在一份聲明中寫道,「我們對聽到聯合國秘書長的這番講話感到遺憾」,「有關烏克蘭局勢,迄今以來聯合國秘書長表現出同西方相同的選擇,而這實際上是把自己同西方捆綁在一起。」

週四,普京簽署了行政令承認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兩地區獨立。此舉是為正式宣佈吞併舉行所謂公投的4地區實施必要的法律步驟。3天前,所謂加入俄羅斯聯邦的公投剛剛結束,被西方譴責為「在槍口下舉行的公投」的結果,毫無懸念地顯示出約90%的當地民眾同意入俄。而早在今年2月21日,即烏克蘭戰爭爆發前夕,普京也簽署了承認盧甘茨克和頓涅茨克獨立的行政令。

事實上,俄羅斯並非控制了公投4州的全部地區,俄軍佔領了盧甘茨克和赫爾松的大部領土,但在頓涅茨克只有60%、扎波羅熱70%的領土受到俄羅斯的控制。

●拜登:永遠、永遠、永遠不會承認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克宮將在週五舉行慶祝儀式迎接4州,據悉,相關4州的親俄領導人已抵達莫斯科。有來自赫爾松的親俄官員現身紅場併發帖稱「勝利屬於我們的」、「我們是俄羅斯」。按計劃,普丁總統將在當日發表主旨演說。此前,莫斯科曾威脅必要時動用核武器捍衛包括新吞併地區在內的俄羅斯領土,稱對以上4大州的襲擊就是對俄羅斯開戰。

面對失去國土,烏克蘭政府表示,西方為此能夠做出的唯一正確回應是增大制裁的力度,向烏克蘭軍隊提供武器,唯有如此,烏克蘭才有可能收復領土。

澤倫斯基總統週四夜間直接向俄羅斯民眾喊話,希望他們勇敢地站起來反抗普丁,「為結束這一切,只需要在俄羅斯讓一個人住手,正是他愛戰爭超過生命。」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四譴責俄羅斯並吞烏克蘭佔領區的公投“無異於對烏克蘭領土的公然掠奪”。美國總統拜登週四表示,「美國永遠、永遠、永遠不會承認俄羅斯對烏克蘭擁有領土主權。」美國多次警告,假如莫斯科使用核武器,那麼結果將是「災難性」的。

拜登表明,美國永遠不會承認俄羅斯對烏克蘭主權領土的主張,他表示,俄羅斯為了追求帝國野心而對烏克蘭的攻擊是公然違反聯合國憲章,以及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本原則,親俄勢力在烏克蘭地區舉行的公投是”騙局”,結果是在莫斯科製造出來的。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四在一份聲明中說:”由克里姆林宮一手策畫的’公投’鬧劇,旨在掩蓋俄羅斯對烏克蘭領土又一次掠奪企圖。”布林肯強調:由俄羅斯精心策畫的公投結果,完全不能代表烏克蘭人民的意願”。

布林肯重申,美國將“永遠不會承認”這些吞併領土的行為,他稱公投不僅是“非法的”,而且違反國際法,不利於和平與世界安全。

布林肯表示,美國將繼續全力支持烏克蘭。

美國白宮發言人卡琳·讓-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周三表示,美國永遠不會承認這些非法並吞的企圖,不管俄羅斯如何表述,這始終都是烏克蘭的領土。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此前表示,美國及其西方盟國正在考慮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

9月30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軍完全收復庫普揚斯克 奪回戰略鐵路中心

俄國總統普廷預料將正式宣布4個烏克蘭俄佔區納入領土,但烏克蘭軍隊沒有停下腳步,持續將俄軍逐出家園,現在更進一步完全收復了前線城市庫普揚斯克(Kupiansk)。

綜合外媒報導,庫普揚斯克位於哈爾科夫地區東部,是重要的戰略鐵路樞紐,一度是俄軍的關鍵運補中心。本月初烏軍已奪回了大部分地區,如今更把俄軍從僅存的據點趕往奧斯基爾河(Oskil River)東岸,奪回整座城市。

庫普揚斯克的新烏克蘭軍事行政長官卡納什維奇(Andriy Kanashevych)也強調了此地的重要性,「這裡是連接盧甘斯克地區並轉進俄國鐵路系統的重大鐵路中心」。

烏克蘭境內的盧甘斯克、頓內茨克,以及南部的赫爾松、札波羅熱日前個別舉行公投加入俄國。俄政府宣佈,30日將舉行上述4區加入聯邦的簽署儀式,再加上2014年侵占的克里米亞,俄羅斯一共併吞了烏國20%領土。

烏克蘭稱俄羅斯飛彈擊中平民車隊 釀23死28傷

烏克蘭30日表示,俄軍飛彈擊中南部城市札波羅熱附近載運平民的車隊,至少23人死亡。

烏克蘭地方首長今天表示,俄羅斯發射飛彈擊中烏克蘭南部城市札波羅熱(Zaporizhzhia)附近載運平民的車隊,造成至少23人死亡,28人受傷。

目擊者告訴路透社,看到約12具屍體,其中4具在車裡,並表示飛彈在事發地點的汽車商場附近地上留下巨大坑洞。

札波羅熱州長史塔魯克(Oleksandr Starukh)在通訊軟體Telegram發文說,「目前為止有23人身亡,28人受傷,全是平民」。

他表示,俄軍瞄準的人道車隊正要駛往被俄國占領的領土,去接親屬到安全地點。他並貼出車輛被燒焦,屍體橫陳在路上的照片。他稱救援人員已趕到現場。

巨大衝擊令空中大量塵土飛揚,車輛插滿彈片,車窗都被震碎。受波及的大多是汽車,還有3輛貨車都被炸飛。

車內塞滿乘客的物品、毯子和行李箱。在一輛黃色汽車裡,駕駛的屍體倒向乘客座位,左手還搭在方向盤上。

俄國方面並未立即承認發射飛彈。

俄羅斯為戰烏克蘭亂發兵單 普京首認局部動員不順

羅斯日前發布軍事動員令,圖為受徵召的民眾在莫斯科和家人告別。(路透社)

俄羅斯總統普京今天表示,在徵召人員加強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時犯下的「所有錯誤」應該改正。這是蒲亭首度公開承認他上週宣布的「局部動員」不順利。

路透社報導,官員和民眾普遍對於當局處理動員方式表達不滿,包括徵兵官員向明顯不合格的男子發送兵單,招致批評。

數以千計男子逃離俄國以免被徵召。當局宣稱徵召對象是具備軍事經驗和相關技能的人,但往往對於個人的服役紀錄、健康狀況、學生身分甚至年齡都似乎視而不見。

俄國30多個城鎮共約2000人在未經批准的反戰抗議活動中被捕,其中一些人隨即收到兵單,克里姆林宮表示這一切完全合法。

普京(Vladimir Putin)說:「這次動員過程中,許多問題接踵而至,所有錯誤必須修正,防止未來重蹈覆轍。」

「舉例來說,我想到了有許多孩子的父親,或者患有慢性病的人,或是那些早已過了役齡的人。」

俄國21日宣布自二戰以來首次公開動員令,甚至引起克里姆林宮官方支持者的批評,自俄羅斯7個月前出兵烏克蘭以來,這種事幾乎是聞所未聞。

國營新聞頻道「今日俄羅斯」(RT)總編輯西蒙尼揚(Margarita Simonyan)日前表示:「當局宣布士兵徵召年齡上限是35歲,但兵單卻發給了40幾歲的人。」她說,這麼做是「在激怒民眾,好像是故意、出於惡意的一樣。好像他們是基輔當局派來的一樣」。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承認一些兵單是誤發,並說各地首長和國防部正在糾正錯誤。

普京未特別將錯歸咎在親密盟友蕭依古(Sergei Shoigu)執掌的國防部,或決定兵單發送對象的地方官員身上。

烏軍收復東北要地庫皮揚斯克 運送人道救援糧食

烏克蘭消防人員和民間志工29日經由橋上完好無損的人行通道,運送第一批人道援助糧食進庫皮揚斯克。

法新社記者今天看到,烏克蘭軍隊已經控制東北部重要城市庫皮揚斯克所有地區,將分割該市的奧斯科爾河東岸殘存俄軍從他們的陣地全部趕走。

烏軍部隊本月稍早為解放俄羅斯占領的哈爾科夫州(Kharkiv)地區發動閃電攻勢,將主要鐵路樞紐庫皮揚斯克(Kupiansk)大部分地區從俄軍手中奪回。

但俄軍在一座被毀壞的公路橋另一頭、奧斯科爾河(Oskil River)東岸堅持了一段時間。在平民逃入烏克蘭領土之際,雙方持續以砲火互轟對方。

烏克蘭消防人員和民間志工今天經由橋上完好無損的人行通道,運送第一批人道援助糧食。

當2000箱英國提供的食物被送過去時,庫皮揚斯克軍方行政長官卡納什維奇(Andriy Kanashevych)表示:「這將是送往對岸的第一批人道援助物資。」

當地不時響起迫擊砲聲,在東岸的烏克蘭戰車和裝甲車從寫有俄羅斯「Z」標誌、被摧毀的汽車和卡車旁駛過。

記者們見到至少5具身穿俄式軍裝的遺體,躺在有俄羅斯標誌的毀壞車輛旁邊。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218天:北溪管線疑遭人為破壞,俄軍飛彈猛攻哈爾科夫,莫斯科發出核威脅

拜登政府宣布的11億美元新軍援計畫,提供烏克蘭18套「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法新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9月29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218天。

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宣布「局部動員令」,徵召30萬預備役軍人,經過訓練後前往烏克蘭執行「特別軍事行動」。至於這批兵力是否能改變俄軍在戰場上的頹勢,波羅的海安全基金會(Baltic Security Foundation)高級防務專家格蘭特(Glen Grant)認為,現在才這樣做已經晚了,如果他是俄軍高官,早在2月或3月就會建議俄羅斯總統普廷徵召預備役。

隨著烏俄戰爭持續進行,美國近期又將加碼援助烏克蘭,拜登政府正式宣布的11億美元新軍援計畫,其中包括18套M142「海馬斯」高機動多管火箭發射系統(HIMARS),可有效提升烏克蘭武裝部隊的遠程打擊能力。

9月29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赫爾松俄軍佔領區民眾3月間拿著烏克蘭國旗走向俄軍,抗議俄國佔領。(美聯社檔案照)

俄佔領區烏克蘭人 趕在被吞併前大逃亡

烏克蘭盧甘斯克、頓內茨克、赫爾松和札波羅熱4個地區的俄軍佔領區政府宣稱通過公投,可能這幾天就會加入俄羅斯,在這4個佔領區的烏克蘭民眾也正大舉逃離中,許多人把房子等財物都拋下,只帶著簡單行李,有逃出的民眾說「整個村都離開了。」

來自赫爾松俄軍佔領區戈洛普里斯坦村的43歲村民波伊科(Lyubomir Boyko)28日在札波羅熱烏克蘭控制區的一處聯合國援助辦公室外說,「很多人就是拋下一切離開,有一些地方已經完全沒人」,「每個人都希望留在烏克蘭,所以每個人在逃出去。那一邊是無法紀的地方。整個村都離開了。」

目前俄軍還允許赫爾松和札波羅熱佔領區民眾,經由一處檢查哨離開佔領區,但是沒人知道這處檢查哨還能開放多久。波伊科日前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在那等了2天,才等到俄軍部隊放人,抵達在札波羅熱烏克蘭控制區的援助中心。

對於符合俄軍徵兵年齡的烏克蘭男性民眾來說,現在最擔心的是一旦莫斯科宣佈這些地區為俄國領土,就會被強迫入伍。波伊科說,他不知道現在佔領區的役齡男性是否還能離開。

從赫爾松逃出來的46歲護理師戈羅貝茲(Tatiyana Gorobets)和丈夫25日一早就倉皇離開他們居住的小鎮,隨身只帶了幾件衣服,等了3個晚上才獲准通關。另一名僅願意透露名為安德烈(Adnriy)的37歲農民開廂型車載著妻子、兩個小孩和父母,逃出赫爾松的伯里斯拉夫(Beryslav),他說,「70%的人都在逃離,因為這場公投」。

談到這場公投,安德烈說,「我認識的人中,我不知道有哪個人投了。」他說在路上目睹一名路人跪著被迫在選票上勾選。波伊科說,所謂的公投是武裝男子拿著槍在街頭強迫民眾投票,除了一些轉換陣營的人,沒人去投票,「很好笑,沒人投票,結果卻是通過加入(俄羅斯)」。

丹麥軍方拍攝的照片顯示,波羅的海3個漏氣點的海面出現大面積氣泡,位置就在波蘭以北的瑞典和丹麥經濟區。(Danish Defence Command/Forsvaret Ritzau Scanpix/via 路透社)
  • 北溪管線疑遭人為破壞 事發地周邊發現俄軍支援艦艇

    俄羅斯從波羅的海連結德國的2條北溪天然氣管線26日疑發生爆炸,歐盟與周邊幾個國家認定是人為攻擊。歐方官員26、27日觀察到事發點周邊有俄國海軍支援艦艇出現。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知情的西方情報圈指出,目前不清楚這些俄方船艦與天然氣管線爆炸有無關聯,一名情報官員表示,上週就觀察到俄國潛艦出現於事發點不遠處。

    2名丹麥軍方官員表示,俄國船隻會定期在這個地區作業,俄軍支援艦艇出現事發地附近不代表爆炸是俄國所為。不過CNN所引述的歐方與美方官員相信,俄國是區域內唯一既有能力又有動機蓄意破壞管線的國家。

    目前丹麥與瑞典都展開調查,但因安全考量仍未前往現址勘查,由於管線內的壓力仍讓調查人員難以靠近,丹麥政府正進行評估,有可能需要近2週後調查才能上軌道。丹麥與瑞典總理昨天都公開宣稱北溪管線漏氣很可能是蓄意破壞所致,瑞典國安單位今天在聲明裡說「不排除有外來勢力在幕後」。

    德國之聲(DW)指出,北溪1、2號管線26日出現3起原因不明漏氣,漏氣前地震學家記錄到2起大爆炸。雖然北溪1、2號目前均無向歐洲輸氣,但管路內仍充滿天然氣。

    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引述政府消息人士披露,德國安全部門擔心北溪1號有可能再無法使用;另有消息人士指出,如不迅速修復恐大量鹽水流入並腐蝕管路。

    俄羅斯外交部表示,他們要請聯合國安理會就北溪天然氣管路損壞問題開會。

    美國軍事官員則認為,現在要斷定管線遭破壞還為時過早,許多盟友已確定或堅信這是蓄意破壞,但必須說現在仍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法國聯合國代表團表示,應俄羅斯的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將在週五(30日)召開會議,討論管線的損壞。

    北溪輸氣管一直是歐洲和俄羅斯能源戰的引爆點,這場不斷升級的戰爭損害了西方主要經濟體,並導致天然氣價格飆升。俄羅斯駐丹麥使館稱,對北溪管線的任何破壞,都是對俄羅斯和歐洲能源安全的攻擊。

    管線營運商北溪表示,這次的損失「史無前例」;壟斷天然氣出口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則拒絕置評。僅管當時兩條管線都沒有向歐洲輸氣,但相關事件破壞了歐洲在冬季之前透過北溪1號管線獲得燃料的剩餘希望。

    漏氣消息傳出後,歐洲天然氣價格走高。荷蘭天然氣期貨10月交割價週三(28日)上漲11%,來到每兆瓦時(MWh)204.5歐元。比去年9月上旬的價格高出200%以上,但仍低於今年的高點。

    烏克蘭在東北部哈爾科夫州反攻,收復大片失土。官員28日表示,俄羅斯半夜發射飛彈對第2大城哈爾科夫展開一輪猛攻。(圖取自facebook.com/MNS.GOV.UA)
  • 俄軍飛彈猛攻哈爾科夫 摧毀民用設施1.8萬戶停電

    烏克蘭在東北部哈爾科夫州反攻,收復大片失土。官員今天表示,俄羅斯半夜發射飛彈對第2大城哈爾科夫展開一輪猛攻,擊中鐵路調車廠,並且造成逾1萬8000戶住家停電。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軍隊這個月閃電反攻,迫使俄軍從哈爾科夫巿(Kharkiv)郊外撤退到邊境,並且往東逃竄,幾乎到了哈爾科夫州行政邊界。不過戰前人口超過140萬的烏克蘭第2大城,仍然在俄軍飛彈攻擊範圍內。

    哈爾科夫州長西涅古波夫(Oleg Synegubov)今天說,俄軍發射了S-300飛彈。S-300是一款防空武器,如今卻經常被用來攻擊烏克蘭城市的民用基礎設施。

    緊急服務部門指出,市中心於當地時間27日晚間9時傳出爆炸聲響,一座電力變壓器和一座廠房遭到摧毀。

    雖然沒有傳出傷亡,當地能源公司回報,在舍甫琴科(Shevchenkivsky)等3區有1萬8500用戶停電。這幾個區居民醒來發現停電,大街上的輕軌電車也動彈不得。

    在鐵路機廠,至少兩起攻擊損毀辦公室,法新社記者看見消防人員正撲滅火勢,數條鐵軌被炸開、2輛停放的貨車遭到摧毀。

    正好一個星期前哈爾科夫也曾遭遇類似攻擊,當時鄰近的鐵路貨運調車場和住宅區遇襲,引發外界憂心攻占哈爾科夫受挫的俄羅斯正轉移目標攻擊民用設施。

    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科夫21日再次遭受砲擊。(路透社)
莫斯科發出核威脅 俄烏戰爭瀕危險臨界點

儘管俄羅斯繼續在烏克蘭遭遇挫敗,但這場戰爭最危險的時刻可能正在逼近。克里姆林宮料將在本週內宣布烏東4個占領地區舉行的「假」公投已讓它們成為俄國領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國際安全事務主編華爾希(Nick Paton Walsh)撰文分析稱,按國際法,這項公投根本非法,烏克蘭、美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其他國家都不會接受。但上述情況依然會發生,莫斯科很可能藉此放大這一騙局背後的核心威脅,即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上週末公開提出的警告:莫斯科保留「全面保護」已正式納入其領土地區的權利。

莫斯科的威脅明顯就是核威脅。俄羅斯總統普京上週便警告,如有需要,俄羅斯將「動用所有可動用的武器」,回應他所謂的北約核威脅。

這導致華盛頓所傳遞的訊息發生令人恐懼的變化。

連月來,西方官員對任何核武衝突的說法都不以為意,甚至考慮都不考慮。如今美國總統拜登及內閣要員被迫公開發出威懾和有所準備的訊息,以安撫盟國以及地球上幾乎所有其他人。

華爾希指出,美國政府如今認為必須公開警告俄羅斯,動用核武器是個餿主意。活在這樣一個時代真令人不安,冷戰時期維持平靜的保證互相毀滅原則,似乎已經失效。

他說:「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想塑造瘋子形象的俄羅斯,若輸掉這場戰爭,他們準備讓每個人都失去一切。」

與長期觀察俄羅斯徵兵的人所預料的一樣,蒲亭下令局部動員充滿災難:「錯誤」的人被徵召入伍,富人逃跑,窮人數量超過其他所有人。

莫斯科過去6個月內若不能充分裝備其正規軍,這數以萬計未經訓練且可能心不甘情不願的新兵如何在前線獲得補給和裝備?這一關鍵問題至今仍沒有答案。

危機不必等到新動員的人被裝在棺木裡送回來才出現,動員的混亂情況連克里姆林宮的宣傳大將們也看不下去。官媒「今日俄羅斯」(RT)總編輯西蒙尼揚(Margarita Simonyan)在推特發文,為那些被錯誤派往前線的父親、兒子或丈夫抱不平。

過度熱心的地方官員或許該為徵兵錯誤負責,但這一切背後,是戰爭及駭人聽聞的執行手法讓俄羅斯淪落到這步田地。莫斯科的菁英們承認動員出現災難,有點像在批評領袖本人,這很罕見。

所有這一切都讓蒲亭變得比他剛輸掉戰爭時要弱很多。更糟的是,他正面臨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內部異議。蒲亭的地位取決於實力,而他現在幾乎完全缺乏這種實力。強行動員老人和不情願的年輕人,不太可能改變戰場上的頹勢。

華爾希警告,不要指望蒲亭的核心圈子會改變。他們都沾滿這場戰爭的血腥,而且在普京掌權的22年裡,他沒有明顯的繼任者;也不要指望任何最終取代他的人會為了和平及經濟復甦而改弦易轍。任何繼任者都可能採取更魯莽的做法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他說:「因此我們只剩下一個輸不起的蒲亭,在常規武力所剩不多的情況下,他可能求助於其他工具來扭轉這一災難性局面。」

普京可能對烏克蘭部分地區進行地毯式轟炸,在許多城鎮看起來已發生這種情況。他也可能訴諸於化學或生物武器,儘管使用地點會離俄羅斯邊界太近,且將引起國際間強烈反應

接著就是核武,這個選項一度難以想像,承諾會付諸實施似乎很瘋狂。但這也為普京帶來風險,除了可能面臨北約軍事報復,一支沒有足夠數量飛機或無法為戰車提供足夠燃料的軍隊,會有不少問題。俄軍可能擔心它無法執行精準、有限且有效的戰術核打擊。

普京本人可能會擔心,他對權力的控制逐漸減弱,無法掌握一個足夠穩固的指揮系統,能確實服從發射核武器的命令。

在眼前的日子裡,人們很容易將莫斯科擴大主權訴求和耀武揚威視為一個帝國在做垂死的掙扎。而對普京來說,這是個非贏即輸的時刻,他看不到自己會輸的未來。

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發動「局部動員令」後,至少有超過20萬俄羅斯人紛紛選擇出逃。(路透)

英政府警告:在俄公民應「盡速撤離」

俄羅斯總統普京自21日宣布發動「局部動員令」,徵召30萬預備役軍人參戰,引發俄羅斯國民反彈,更有超過20萬人紛紛選擇出逃。英國外交聯邦及發展事務部(FCDO)也提出警告,在俄擁有雙重國籍的英國人民應「盡速撤離」,避免面臨被徵召參戰的風險。

FCDO於26日在官網更新旅遊建議,首先提及目前仍在俄國境內的英國人約有4000人,其中包括同時擁有英俄雙重國籍者,而目前俄國政府把持有英國及俄國護照的雙重國籍者,一律視為俄國公民,「持有俄國護照的英國人民應該意識到,自己很有可能被列入動員徵召的範圍內」。

FCDO還表示,9月21日以來,俄國的邊境站與機場變得特別繁忙,「如果不是必須一定要留在俄羅斯內,強烈建議考慮透過剩餘的商業管道,離開俄羅斯境內」,此外還提到,有提供專屬巴士給持有英國護照的人民搭乘離開俄國,巴士終點站則為鄰近波羅的海的國家。

不只英國向在俄國人提出類似的警告,美國務院也在28日時發布對「在俄美國公民」的警告,呼籲在俄公民應「立即離開俄羅斯」,稱俄國政府正在動員公民加入軍隊,恐會拒絕承認具雙重國籍的美國公民,不但會試圖阻止他們離境,甚至還可能會要求必須服兵役。

美國務院要求在俄公民「立即離開」

美國務院今(28)日發布對在俄羅斯美國公民的警告,要求在俄公民應「立即離開俄羅斯」,稱其恐拒絕承認具雙重國籍的美國公民,阻止其離境,甚至可能要求服兵役。

美國務院今日發布對在俄美國公民的警告 ,內容提到,9月21日起,俄羅斯政府開始動員其公民參軍,以支持其入侵烏克蘭;而俄羅斯恐拒絕承認具雙重國籍的美國公民,阻止其獲得美國大使館的協助或離開俄羅斯,甚至可能要求服兵役。

美國務院提到,當地大使館在協助美國公民的能力上受到嚴重限制;當前的商業航班非常有限,地面離境方式雖保持開放,但可能會更加受限。

美國務院也補充,俄羅斯不保障和平集會和言論自由的權利,應避免參加政治或社會抗議,也不要在活動中拍攝警察等安保人員,俄羅斯當局已逮捕參加示威的美國公民。

美國務院最後提到,在俄公民離境前應閱讀國務院的俄羅斯旅行建議、攜帶適當的身份證明,包括具俄羅斯簽證的美國護照,以及制定不依賴美國政府援助的應急計劃。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217天:4區親俄政府宣稱公投勝利 烏克蘭誓保衛公民 安理會再成戰場

有消息指出烏克蘭武裝部隊收復了利曼(Lyman)地區的數個城鎮,並加速收復盧甘斯克北方的城鎮。(法新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9月28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217天。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烏克蘭軍隊先前對烏克蘭東部展開反攻,收復了許多失土,有消息指出烏克蘭武裝部隊收復了利曼(Lyman)地區的數個城鎮,並加速收復盧甘斯克北方的城鎮。

自阿斯塔納方面消息,哈薩克斯坦內務部長阿赫梅特詹諾夫(Marat Akhmetzhanov)9月27日表示,俄羅斯軍事委員會對該國公民發布的動員入伍徵召令,並不構成將為逃避動員令而進入哈薩克斯坦的俄羅斯公民遣送回國的法律依據。

譴責俄羅斯決議? 安理會再成戰場

美國希望在聯合國安理會推動一項譴責俄羅斯佔領烏克蘭領土的決議。該決議草案由阿爾巴尼亞提出,旨在呼籲聯合國成員國不要承認烏克蘭改變疆域以及責成俄羅斯從鄰國撤軍。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托馬斯-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 )在週二(9月27日)安理會一次會議上表示,「如果接受俄羅斯(在佔領土地)無恥的公投,那麼我們便打開了潘多拉盒子而再也無法蓋上。」美國一名官員透露,華盛頓希望推動安理會迅速通過這項決議。

至於俄羅斯可動用否決權拒絕該決議,托馬斯-格林菲爾德說,「如果俄羅斯在安理會選擇躲避承擔責任,我們將考慮通過聯大全體會議向莫斯科發出無法抗拒的訊號。」

據俄羅斯佔領當局公佈的公投結果,烏東和烏南4個被佔領地區盧甘斯克、頓涅斯克、赫爾松州以及扎波羅熱均顯示,當地人民進入俄羅斯聯邦的支持率在87%和98%之間。公投在本月23日至27日舉行,以上四州的面積加起來為烏克蘭領土的15%。

今年以來,安理會已就烏克蘭議題召集了20多次會議,但都因俄羅斯是常任理事國具有否決權而無法轉變成行動。

俄、烏、英、中均表態

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涅班濟亞(Vassily Nebenzia)沒有針對安理會決議事宜表態,但說在烏東和烏南地區的公投是透明的,並遵守了選舉標準,他還說,「如果基輔不承認它的錯誤以及戰略失誤,違法民意,一意孤行,那麼,這一程序還會繼續下去。西方的唯一目標是削弱俄羅斯,使其盡可能吐血、被耗乾。」

烏克蘭駐聯合國大使稱,公投在許多情況下是在持槍舉行的。

英國駐聯大副大使卡琉濟(James Kariuki )表示,任何一項公投,如果是在槍口下進行,同「自由」和「公正」便毫無相干。

週二(9月27日)俄羅斯安排的當地官員稱,5天的公投結果顯示,被佔領地區的大部分烏克蘭人願意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路透社報導,俄羅斯議會將在幾天內正式以立法形式兼並相關4個地區。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以連線形式對安理會表示,公投結果為事先預設,他呼籲,將俄羅斯開除出所有國際組織並採取新的對俄制裁。

他說,「俄羅斯將無恥的公投稱為『正常』,吞併克裡米亞以及烏克蘭其它領土,這一行徑意味著與俄羅斯總統沒有任何談判的空間。」澤倫斯基警告道,「吞併別國領土將他同全人類對立起來」。週二夜間電視講話中,烏克蘭總統澤斯基說,這場鬧劇的結果遠不會得到承認,烏克蘭將保衛在以上四州的人民。

中國的烏克蘭戰爭問題上的立場有無改變,以及它將怎樣表決,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畢竟中國尚未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公開表示批評。

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張軍在安理會說,孤立和制裁只能通向死胡同,「怎樣看待烏克蘭的態度以及中國對此的立場是一貫且明確的。這就是,所有國家的主權與領土完整都應得到尊重。」

自開戰以來,中國向俄羅斯提供外交支持,張軍也在安理會多次呼籲,應尊重俄羅斯的合理憂慮,以談判解決爭端。

北溪管道洩漏天然氣 美國稱準備能源安全方面協助歐洲

北溪管道在位於丹麥與瑞典之間的波羅的海海域洩漏天然氣。

丹麥政府認為今次並非事故,而是蓄意破壞。

烏克蘭指出,控制北溪管道的俄羅斯要對事件負責,莫斯科就說不排除管道事故是破壞活動所致。

美國表示,準備在能源安全方面協助歐洲盟友,並正在評估事件是否蓄意破壞。國務卿布林肯說,如果得到證實,顯然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他向記者說,以他理解是洩漏不會對歐洲的能源供應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在社交平台表示,美國會支援調查工作,將繼續努力保護歐洲能源安全。

法外長到訪基輔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法國外交部長科隆納資料圖片 © 路透社圖片

法國外交部長科隆納(Catherine Colonna)9月27日到訪烏克蘭首都基輔,並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及外交部長庫列巴等烏方官員進行了會晤。科隆納在基輔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來到基輔,再次帶來友誼和支持的信息”。她通過推特表示:“在共和國總統(馬克龍)來訪的三個月後,我很高興傳達法國的友誼和支持的信息。只要有必要,我們將繼續我們的承諾。”

科隆納說:“我向庫列巴外長重申了法國對烏克蘭的全面支持,經濟、人道主義、軍事和外交支持。法國將繼續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絕不承認俄羅斯組織的虛假公投”。她當天在出席記者會時強調:“如果俄羅斯繼續組織這些非法的公投,那麼在法國的全力支持下,歐盟將對其進行制裁。”

庫列巴通過推特表示:“我歡迎科隆納外長來到基輔,向她感謝法國與烏克蘭站在一起。我們都譴責俄羅斯名為‘公投’的宣傳節目,並同意世界應作出堅決的回應,大幅增加對烏克蘭的支持,並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嚴厲制裁。”

據烏克蘭總統府介紹,澤連斯基向科隆納感謝馬克龍在上周的聯合國大會的講話中所表達的對烏克蘭的支持,以及他個人在關於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團訪問紮波羅熱核電站的談判中所作的努力。

澤連斯基強調,烏克蘭期待國際夥伴對俄羅斯在被佔領土上舉行的虛假公投作出最嚴厲的反應。他指出:“我們既期待歐盟對俄羅斯的第八個制裁方案中的強有力的制裁,也期待單獨的明確信號,即如果俄羅斯聯邦承認這些人為的‘公投’會發生什麼”。

澤連斯基指出,北約國家應該向全世界表明,他們保證歐洲大陸上任何國家的安全。他還重申了加強對烏克蘭國防支持的重要性。

澤連斯基說:“這是我們當今的一個優先事項。沒有現代武器,在恢復我們的領土完整方面取得進展是不可能的。因此,我想親自感謝法國政府這些月來所提供的幫助”。

科隆納向澤連斯基表示:“法國人民欽佩烏克蘭人民的勇氣。法國將一直站在烏克蘭的一邊”。

另據法國《世界報》援引消息來源報導,法國國防部已決定支持歐盟在今年夏天提出的烏克蘭士兵訓練任務,並決定了法方參與的主要原則。

依照相關計畫,法軍士兵將被派往波蘭,他們將在專門的軍營中向烏克蘭人提供為期五周的訓練。法軍總參謀部已表示希望迅速行動,在2022年底前投入使用。在《世界報》的詢問下,該部門表示:“磋商仍在進行中”。

8月底,歐盟國防部長非正式會議就歐盟向烏軍提供培訓一事進行討論,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表示,所有歐盟成員國都明確支持組建歐盟培訓團,此舉的優勢在於,能夠集中各國資源進行統籌安排,並且,還能通過“拉動成員國的能力”來滿足烏克蘭的需求。

歐盟此前已經在莫桑比克和索馬里為非洲軍隊提供了一些培訓課程,過去在中非共和國和馬里也是如此。報導指,儘管歐盟培訓團烏克蘭任務的內容仍在醞釀之中,在10月中旬之前不應透露,但根據該報的信息,歐盟方面希望集中精力“培訓能夠替代那些在戰鬥中受傷或死亡的建制部隊”。

此外,歐盟也正在考慮通過回應烏軍更具體的訓練要求來實現其專業化,特別是在排雷、行動中的醫療支持或後勤方面。如果這一歐盟倡議在布魯塞爾得到通過,法軍將派往波蘭的培訓部隊將標誌着巴黎方面增強支持烏軍的承諾。

到目前為止,法國在對烏軍培訓方面的貢獻僅限於指導烏克蘭炮兵學習操作法制“凱撒”大炮,其中18門大炮已經送給了烏方。

不過,沒有等待歐盟的倡議,其他歐洲國家已經宣布他們打算推出自己的培訓計畫。9月13日,丹麥表示將在其境內訓練烏克蘭士兵,並稱該舉措是歐盟共同防禦政策的一部分。

據西班牙媒體報道,馬德里也在考慮在東北部薩拉戈薩的一個軍事基地訓練烏克蘭士兵。英國早在7月就已經開始在其國內訓練烏克蘭士兵,並得到了加拿大、新西蘭、瑞典和芬蘭等國的參與。

9月28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俄烏最新戰況!烏軍收復利曼數個城鎮 俄軍撤離科洛迪亞齊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烏克蘭軍隊先前對烏克蘭東部展開反攻,收復了許多失土,有消息指出烏克蘭武裝部隊收復了利曼(Lyman)地區的數個城鎮,並加速收復盧甘斯克北方的城鎮。

推特帳號「@mhmck」在推特PO文表示,俄羅斯侵略者從頓內茨克地區北部的科洛迪亞齊(Kolodyazi)撤退,烏克蘭武裝部隊正在推進中,以控制該地點。再4個小時烏克蘭就要天亮的,新的一天將會看到快速變化的利曼地區。

隨著烏克蘭武裝部隊對烏克蘭東部的快速推進,俄羅斯也加緊腳步舉行入俄公投,23日在烏克蘭的4個占領區中舉行「入俄公投」,27日公投結束,當晚當地選舉委員會公布結果,4區同意率分別為頓內茨克(Donetsk)99.23%、盧甘斯克(Luhansk)98.42%、札波羅熱(Zaporizhzhia)93.11%、赫爾松(Kherson)87.05%,俄稱投票率過5成,公投結果認定有效。

但國際間不承認這場公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痛批入俄公投根本是場鬧劇,永遠不能被稱做合法公投;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也表示,俄羅斯此舉已公然違反國際法。

4區親俄政府宣稱公投勝利 烏克蘭誓保衛公民

俄羅斯掌控的4個烏克蘭地區入俄公投27日結束,俄國扶植的4個地區政府在完成計票後都宣稱選舉勝利。圖為頓內茨克選委會員工清點選票。(路透社)

俄羅斯掌控的4個烏克蘭地區入俄公投今天結束,俄國扶植的4個地區政府在完成計票後都宣稱選舉勝利。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告訴聯合國大會,基輔無法在公投後再與俄國談判,並會保衛莫斯科占領區內的烏克蘭公民。

俄羅斯2月24日發動侵略後,在部分掌控的烏克蘭赫松(Kherson)、盧甘斯克(Luhansk)、頓內茨克(Donetsk)、札波羅熱(Zaporizhzhia)4州針對是否脫離烏克蘭、並加入俄羅斯舉行為期5天公投。

俄羅斯通訊社引述4個地區公投主辦單位的話報導,札波羅熱支持率高達93.11%,但指出這是初步計票結果。

赫松支持率為87.05%。頓內茨克和盧甘斯克分別高達99.23%及98.42%。

俄羅斯總統(Vladimir Putin)的盟友國會上議院「聯邦院」(Federation Council)議長馬維彥科(Valentina Matviyenko)稍早表示,如果公投結果贊成勝出,「聯邦院」可能考慮在下月4日,也就是蒲亭70歲生日前3天,兼併這4個地區。

俄動員令「農民也被徵召」 恐加劇明年糧食危機

俄羅斯總統日前簽署局部動員令,引發大批民眾出逃,據指已有超過19萬人在近日離境。(路透)

烏俄戰爭仍未平息,俄羅斯總統普日前宣布「局部動員令」,徵召30萬預備役軍人。普廷於27日官員會議上表示「農民也被徵召」,可能提高明年糧食危機風險。

根據《路透》報導,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出口國。秋季對農民來說是一個忙碌的季節,因為他們為明年作物播種小麥並收穫大豆和葵花籽,冬糧播種已因降雨而明顯延後。

在電視會議上表示,「我還要向各區域負責人和農業企業負責人發表談話,作為局部動員的一部分,農民也正在被徵召。他們的家人必須得到支持。」

俄羅斯宣布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次公開動員,導致許多符合徵兵條件的人紛紛出走,離開家園,引發民眾更廣泛的不安。

克里米亞徵兵影片曝光! 澤連斯基抨擊普廷「故意摧毀韃靼人」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俄羅斯總統日前頒布「部分動員令」,許多國民被徵召入伍,推特也流傳被第一批被徵召的俄羅斯士兵出現在克里米亞俄羅斯占領區的畫面。

推特帳號「@JuliaDavisNews」在推特po出照片,可以看到照片中俄羅斯東正教的神職人員正在進行祝福的儀式,一大群被徵召的士兵排排站,他們的表情看起來很嚴肅,仔細一看會發現被徵召的士兵老人參雜在年輕人中,還有一位士兵滿臉皺紋與白髮蒼蒼,被徵召的家人看起來非常難過,該帳號在貼文中表示「此時被佔領的克里米亞。」

頒布的「局部動員令」,預計徵召30萬名後備役上前線,英國國防部日前發布情報指出,第一批被徵召的後備役人員已抵達相關軍事基地,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也在日證實了這個消息,稱俄方首批被徵召人員是到克里米亞(Crimea)基地接受作戰訓練;總參謀部還說,俄國不只在自己國內招人,還在烏東盧甘斯克(Luhansk)地區徵兵。

俄羅斯總統普日前下達部分動員令徵兵,造成俄羅斯境內人民反彈,而已經被俄羅斯佔領的克里米亞(Crimea)地區也逃不過被徵兵的命運。根據外媒報導,目前徵兵人數90%皆來自克里米亞,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對外談話中譴責普廷的作為,認為「這是刻意在摧毀韃靼民族」。

綜合外媒報導,動員令大部分都發給了韃靼人,媒體稱克里米亞的動員根本是「非法動員」。韃靼人佔克里米亞總人口13%,人口組成主要以穆斯林為主,根據烏克蘭人權組織(Ukrainian human rights organization)報告數據顯示,此次動員令傳票90%幾乎都發給了韃靼人。

對此, 澤連斯基在對外發表的影片中斥責普廷的行為,認為這是蓄意摧毀韃靼人的生存空間;而澤連斯基在克里米亞的最高代理人塔舍娃(Tamila Tasheva)也認同普廷對克里米亞發出的徵兵令是一種懲罰,因為克里米亞人的立場較傾向烏克蘭。

克里米亞佔領軍事指揮官阿克肖諾夫(Sergey Aksyonov)於25日表示,克里米亞的軍事動員令已正式結束。他特別感謝願意親赴前線的克里米亞人,因為他們「履行職責、表現出勇氣」。

發局部動員令逾19萬人逃離 民憂:遲早會全面動員

俄羅斯總統普日前簽署局部動員令,引發大批民眾出逃,據指已有超過19萬人在近日離境。有逃離俄國的民眾表示,官方說法跟動員的法令並不相符,擔心遲早會發生全面動員的情況。

俄羅斯總統普22日簽署「局部動員令」,稱將徵召30萬人投入對烏克蘭的戰爭,消息發出後引發該國民眾強烈反彈,近日也有許多人紛紛選擇逃離俄羅斯,據外媒報導,在不到一週內已有大約19.4萬人出逃,根據各國官方統計,逃往哈薩克的約有9.8萬人,逃往喬治亞的有超過5.3萬人,逃往芬蘭的也有4.3萬人,另也有大約3千人是逃往蒙古。

雖然俄羅斯官方曾聲稱,只會徵召大約30萬名有服役過或有軍事經驗的人,但逃離該國、要求匿名的民眾對《美聯社》表示,官方說法跟動員的法令並不相符,民眾擔心遲早會面臨全面動員的慘況,屆時將沒人能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