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拉脫維亞 彙整 - 第32页 共34页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233天:烏克蘭全面反攻,俄羅斯本週數度宣稱願協商

俄羅斯車隊遭到烏軍重創。(圖擷取自推特)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14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233天。

♦歐洲聯盟(EU)則警告,若克宮使用核武,莫斯科的軍隊將遭「殲滅」。

♦烏克蘭軍方近期頻傳捷報,官方表示在過去一個月從原本俄軍占領地區中,收復600多處失地,其中有502處失地位於哈爾科夫(Kharkov),而重要戰略地區赫爾松州(Kherson)有75處失地。

出訪哈薩克期間與艾多根會面。(法新社)

♦俄國總統普(Vladimir Putin)當地時間週三出訪哈薩克時,與土耳其總統艾多根(Tayyip Erdogan)會面。行前俄方已表示艾多根應會提出調停請求,但會後克宮卻說兩人沒有討論相關議題。

♦全球首富馬斯克的太空公司「SpaceX」所生產的全球通訊衛星「星鏈」,成為烏克蘭部隊在戰場上重要通訊媒介。如今有外媒掌握文件,指SpaceX免費供應星鏈太燒錢,除非五角大廈願意資助,否則恐會停止運作。

♦俄國與西方國家因烏俄衝突撕破臉,手上握有的大量天然氣和石油無疑是殺手鐧,仰賴俄國能源的歐洲國家設法掙脫泥沼。德國與法國在簽訂能源協議後,由法國首次輸送天然氣到德國,象徵著歐洲團結和能源風險分擔的努力。

♦俄羅斯聲稱,俄軍控制下的札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廠將需要俄國燃料,烏克蘭國家核電公司(Energoatom)負責人柯亭今天指斥這是個「假消息」。

萊昂蒂耶娃生前是烏克蘭頂尖的兒童癌症外科醫師與腫瘤學家。(圖擷取自臉書)

♦俄軍近日對烏克蘭多處城市的基礎設施狂轟濫炸,造成許多無辜的民眾死傷,烏克蘭有名兒童癌症外科醫師萊昂蒂耶娃在上班途中被俄軍飛彈炸死,她的離去讓烏克蘭各界人士感到非常哀傷與憤怒。

♦美國智庫外交政策研究所(FPRI)專精俄羅斯戰情的資深研究員勞勃.李(Rob Lee)在推特PO出一段影片,可以看到不論俄軍身處在烏克蘭的哪個地方,烏軍都能用多管火箭系統精準命中目標。

勞勃.李在貼文中表示「來自烏克蘭特戰部隊釋出的影片,顯示海馬斯或M270多管火箭襲擊俄羅斯車隊,俄軍損失了BM-21、三門 Msta-S榴彈砲和3個Uragan 9P140多管火箭」。

10月14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俄羅斯本週數度宣稱願協商

俄軍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即將邁入第9個月,俄國在蒙受一連串屈辱挫敗後轉變口氣,本週做出一系列聲明,強調莫斯科對談判抱持開放態度,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對消息報的發言為最新一起。

培斯科夫表示:「方向未變,特別軍事行動仍在持續,以使我們達成目標。」

「不過,我們已多次重申,我們對於以協商達成我方目標,抱持開放態度。」

不過培斯科夫也說,由於西方對俄國抱持「敵對」態度,他看不見近期內與西方談判的可能性。

根據俄國塔斯社(TASS),培斯科夫告訴哈薩克國營電視台Khabar 24:「對話需要兩方投入,西方現在對我國採取非常、非常敵對的立場,這類可能性在不久的將來不太可能存在。」

「不過,土耳其和其他幾個國家持續嘗試以某種方式斡旋。」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過去即曾表示準備好協商,但本週反覆提及對話的可能性,引人注目。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11日表示,莫斯科對於與西方談判持開放態度,但美國稱他的聲明「裝模作樣」。

拉夫羅夫今天再次提及此事,他告訴消息報:「如果有特定且認真的提案,我們準備好考慮。」

俄國上月宣布併吞烏克蘭4區的土地,並在克里米亞大橋8日遇襲後,於本週大肆發射飛彈轟炸烏國城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已排除與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談判的可能性。

俄允助烏南赫松居民撤離

莫斯科今天決定協助民眾撤離烏國南部的赫松州(Kherson)前,基輔政府昨天表示,已收復赫松州5個聚落。

俄國副總理胡斯努林(Marat Khusnullin)表示:「政府決定安排協助此區(赫松)居民離開。」

莫斯科扶植的赫松州占領區行政首長薩爾多(Vladimir Saldo)稍早呼籲俄羅斯介入,並建議居民「撤離到其他地區,以保護自己,免於遭到飛彈襲擊」。

離境者將前往2014年被俄國併吞的克里米亞半島(Crimea)和俄國南部地區。

基輔政府8月宣布在烏國南部發起反攻,且在不到一週內,就收復赫松州逾400平方公里的國土。

烏克蘭全面反攻

據《路透》報導,烏克蘭「臨時佔領區重新融合部(Ministry of Reintegration of Temporarily Occupied Territories)13日表示,烏克蘭武裝部隊過去1個月以來,從俄羅斯手中收復超過600處失地,其中有502處位於哈爾科夫(Kharkov)地區,重要戰略地區赫爾松州(Kherson)有75處。烏東頓內茨克州(Donetsk)有43處、盧甘斯克(Luhansk)有7處。官方聲明中指出,「被收復的烏克蘭國土面積明顯增加。」

報導稱,烏克蘭從8月下旬迅速反攻後,俄羅斯總統普廷也透過舉行公投與簽署法令,使烏東4個州成為俄羅斯領土的一部分。與此同時,烏俄雙方仍持續在東部前線交戰,俄軍自10日起更連續對烏國多個城市或地區發動空襲,烏軍也呼籲西方國家,必須提供更多武器援助以抗俄。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232天:俄羅斯連日使用飛彈空襲烏克蘭 已造成至少26死,烏克蘭再收復南部赫松州5聚落

自9日以來,俄羅斯連日使用飛彈空襲烏克蘭,已造成至少26死。(法新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13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232天。

♦聯合國大會週三(10月12日)以壓倒性優勢譴責俄羅斯企圖吞併烏克蘭的4個地區。包括193個成員國的聯合國大會投票結果顯示,143個國家贊成「稱莫斯科的行為是非法」。只有4個國家與俄羅斯一起投票反對該決議,它們是敘利亞、尼加拉瓜、北韓和白俄羅斯。35個國家投了棄權票,其中19個來自非洲,包括南非。中國和印度、巴基斯坦和古巴也投了棄權票。其餘國家沒有參加投票。

♦有消息指出先前在英國接受軍事訓練的1萬名烏克蘭軍人已經結束訓練,正準備返回烏克蘭。推特帳號「@TpyxaNews」在推特PO出1張照片,可以看到照片中有許多烏克蘭士兵站在一起合照,他們有的站在前排,有的站在車輛上,左邊的士兵拿著英國國旗,右邊的士兵拿著烏克蘭的國旗,該帳號在推文中表示「在英國訓練的第二波1萬名烏克蘭軍人正在返回烏克蘭。」

♦烏克蘭能源部長哈魯申科(Herman Halushchenko)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俄羅斯10日和11日連續對烏克蘭發動飛彈攻擊,境內30%能源基礎設施被擊中。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10月12日發布公告說,俄方已經查明克里米亞大橋爆炸案的幕後主使以及12名涉案人,其中5名俄羅斯公民和3名烏克蘭和亞美尼亞公民,他們已經遭到拘捕。但烏克蘭一名高級官員當天否認了莫斯科的說法,稱之為“一派胡言”。

♦北約國防部長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開會,重點討論加強烏克蘭防空力量。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上,國防部長葫蘆絲·阿卡爾代表土耳其出席。在莫斯科發動自戰爭開始以來最密集導彈襲擊後,烏克蘭提出防空需求。30 個國家的國防部長以及芬蘭和瑞典的部長於 10 月 12 日舉行會議,商討 2023 年組建一支 30 萬人的新部隊。

有消息指出先前在英國接受軍事訓練的1萬名軍人已經結束訓練,正準備返回烏克蘭。(圖擷取自推特)

10月12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俄飛彈攻南部城市 無人機襲基輔州

烏克蘭官員表示,俄羅斯今天動用飛彈轟炸烏克蘭南部尼古拉耶夫市(Mykolaiv),並出動自殺式無人機攻擊基輔州。

尼古拉耶夫市長森克維奇(Oleksandr Senkevich)在社群媒體發文說:「一棟5層住宅被擊中,上面兩層全毀,其餘都在瓦礫堆下。救援人員正在現場工作。」

尼古拉耶夫是鄰近黑海的南布格河(Southern Bug)流域河港,這個造船重鎮在整個戰爭期間遭受俄軍猛轟。

基輔州州長庫列巴(Oleksiy Kuleba)在通訊平台Telegram上表示,俄軍今晨還出動搭載炸藥的無人機,鎖定基輔州一處聚落攻擊,但沒有傷亡相關細節。

庫列巴表示,根據初步消息,這波空襲是由伊朗製造的巡遊彈藥(loitering munition)發動,巡遊彈藥時常被稱為「自殺式無人機」。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副主任提摩申科(Kyrylo Tymoshenko)說,重要的基礎設施遭到無人機襲擊。

英宣布提供烏克蘭防空武器 

英國今天表示將提供烏克蘭空中防衛飛彈來抵禦俄羅斯的攻擊行動,並將首次提供烏國足以擊落巡弋飛彈的飛彈。

英國國防部今天發布聲明說,「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將於未來幾週提供(給烏克蘭),與美國承諾的國家先進防空系統(NASAMS)一起使用」。

聲明說:「這些飛彈將協助保衛烏克蘭重要國家基礎建設。」

英國表示,英方也將派送數百架無人機來支援烏克蘭的情報部門,並額外提供18具榴彈砲,以補強已交付的64具榴彈砲戰力。

英國國防大臣華勒斯(Ben Wallace)說:「這些武器將協助烏克蘭防衛領空免受攻擊,並在與美國NASAMS合用下,加強烏國整體的飛彈防禦。」

法國再將向烏克蘭提供凱撒榴彈炮

針對普京下令導彈攻擊基輔等烏克蘭多個城市後,法國總統馬克龍10月12日晚接受了國營電視二台的專訪。馬克龍在專訪中表示:未來幾周,法國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雷達和防控武器。馬克龍在專訪中還證實了向烏克蘭提供6門先進的凱撒(CAESAR)自行火炮。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法國已向烏克蘭提供18門155毫米、射程40公里的“凱撒”自行榴彈炮。

10 月 8 日,當被問及克里米亞大橋的部分毀壞時,克里米亞大橋是連接俄羅斯刻赤海峽和 2014 年吞併的烏克蘭半島東部的關鍵且具有象徵意義的基礎設施,以及可能出現的轉折點。馬克龍補充說,這一事件以及隨後為報復而發生的大規模轟炸標誌着“自衝突開始以來前所未有的升級”。

此前,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曾表示,他已同意與俄羅斯在與烏克蘭的邊境附近部署一個地區聯合部隊,以應對基輔和西方對其國家日益增長的威脅。

記者問及法國總統時,馬克龍表示:如果盧卡申科進一步捲入烏克蘭戰爭,他將面臨諸多“問題”。

烏克蘭再收復南部赫松州5聚落

烏克蘭總統府在每日報告中指出:「烏克蘭武裝部隊已經解放赫松州(Kherson)別里斯拉夫區(Beryslav)另5個聚落:諾沃瓦西利夫卡(Novovasylivka)、新格里戈里夫卡(Novogrygorivka)、新卡米揚卡(Nova Kamyanka)、特里福尼夫卡(Tryfonivka)、切爾沃涅(Chervone)。」

報告稱:「敵人繼續砲擊我方部隊陣地,試圖沿整條接觸線對我方反攻進行嚇阻。」

烏軍8月底宣布在南部展開反攻。在重新掌控幾乎整個東北部哈爾科夫州(Kharkiv)後,烏軍最近聲稱在東部和南部前線取得更多斬獲。

莫斯科9月30日宣告兼併赫松州後,基輔10月6日就表示,在一週內已收復當地逾400平方公里土地。

俄羅斯連日使用飛彈空襲烏克蘭,已造成至少26死

圖為10日俄羅斯砲擊基輔,街上車輛起火燃燒。(路透社)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表示,在過去24小時內,俄羅斯飛彈襲擊40多個城鎮,烏克蘭空軍也展開反擊,對25個俄羅斯目標進行了32次攻擊;尼古拉耶夫(Mykolaiv)市長表示:「一棟五層住宅樓被擊中,上面兩層被完全摧毀,其餘的都在瓦礫堆下;救援人員正在現場搜救。」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Dnipropetrovsk)州長雷茲尼欽科(Valentyn Reznichenko)表示,飛彈空襲當地一處住宅區,破壞天然氣管道與電網,導致2000多戶停電;基輔州也傳出遭到俄軍自殺無人機攻擊,引發基礎設施爆炸。

自9日以來,俄羅斯連日使用飛彈空襲烏克蘭,已造成至少26死。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231天:G7領袖承諾力挺烏到底 警告俄羅斯勿動用核武,烏克蘭敦促盟國提供軍事援助

烏克蘭於週二(11日)遭受到俄羅斯從2月入侵以來最大規模的空中襲擊,造成19人死亡、100多人受傷,並導致該國各地斷電。(路透)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12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231天。

♦歐洲各國因「反俄」導致天然氣供應被削減,價格持續攀升。而冬天即將來臨,歐洲天然氣短缺問題迫在眉睫。歐盟將於當地時間週三(12日)在布拉格舉行歐盟能源部長會議,針對天然氣價格高漲,尋求一項可達成共識的聯合計畫。

♦美國總統拜登週二夜間(10月11日)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時許諾增加軍援,包括「先進的防空系統」。白宮表示,拜登對澤連斯基說,將向烏克蘭輸送用於捍衛國家所需要的一切。今年9月底,五角大樓表示,兩個月之內,將向烏克蘭提供先進的地對空導彈系統。烏克蘭戰爭爆發後,美國向烏克蘭撥發的軍援總額已超過168億美元。

♦俄羅斯10日對烏克蘭各地發動空襲,迄今至少導致19人死亡、逾百人受傷,而且11日繼續攻擊烏國西部,主要針對能源設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俄羅斯的空襲是「不可接受的戰爭再次升級」,而平民百姓為此付出高昂代價。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說俄羅斯製造「恐怖和殘酷」;拜登稱空襲顯示普丁發動的非法戰爭是多麼殘酷。

♦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產油國聯盟和俄羅斯決定大幅減產後,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沙烏地將面臨後果。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由13個成員國組成,加上以俄羅斯為首的10個結盟油國組成OPEC+。OPEC+上週決定11月起每日減產200萬桶原油,引發白宮不滿,市場也擔憂油價可能飆升。

G7領袖承諾力挺烏克蘭到底 警告俄羅斯勿動用核武

世界七大工業國集團領袖發布聲明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上)保證,承諾持續大力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入侵。(Ukrainian Presidential Press Office via 美聯社)

世界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今天舉行線上會議商討烏克蘭情勢後發布聲明,承諾持續大力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入侵。他們並警告,若俄國膽敢動用核武將遭遇嚴重後果。

七國集團領袖在聯合聲明中說:「我們將繼續提供財政、人道、軍事、外交和法律援助,並將堅定與烏克蘭站在一起,不論需要多久時間。」

聲明又說:「我們再度向澤倫斯基總統保證,我們的承諾堅定不移,將提供烏克蘭所需援助,維護其主權與領土完整。」

這項聲明譴責俄羅斯近日對烏克蘭的飛彈攻擊,並指出這種對平民百姓的攻擊已構成戰爭罪行。聲明說:「我們將對蒲亭總統和其他應負責任者究責。」

七國集團領袖也批評俄國「不負責任的核子口水戰」,他們說:「我們強烈譴責俄國升高局勢的行動,包括局部動員後備部隊,以及發動不負責任的核子口水戰,這已使得全球和平與穩定面臨危險。我們要重申,俄國任何使用化學、生物或核子武器的行徑將遭到嚴重後果。」

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會中說,俄國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對烏克蘭各地城市大舉空襲兩天後,仍有「升高行動的空間」,這「對我們全都是個威脅」,因此他呼籲西方盟國協助烏克蘭強化防空系統。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今天要求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導人緊急提供防空武器。白宮表示,美國將儘速運交烏克蘭「國家先進防空系統」(NASAMS)。

NASAMS是中短程防空系統,由美國雷神(Raytheon)和挪威康斯堡防衛及航太公司(Kongsberg Defence & Aerospace)共同研發,能攔截敵機、巡弋飛彈等目標,射程30到50公里。美國2005年起以NASAMS協助防衛首都與白宮。

俄羅斯動用飛彈攻擊烏克蘭首都基輔和其他城市後,白宮也曾發布聲明,表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昨天承諾向烏克蘭提供先進防空系統。

CNN專訪 拜登:普京理性但嚴重誤判侵烏能力

美國總統拜登(前)11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及G7領導人舉行線上會議商討烏克蘭情勢。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中表示,他相信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是「理性的人」,卻嚴重誤判了他侵略烏克蘭和壓制烏國人民的能力。

拜登告訴CNN主播塔柏爾(Jake Tapper):「我認為他是理性的人,但已嚴重誤判。」完整專訪內容在美東今晚9時(台灣時間12日上午9時)播出。

CNN報導,拜登和他的部會首長及西方盟國領袖在過去數個月持續爭論普京可能採取的下一步,而俄軍近來在烏克蘭戰場屢屢挫敗顏面盡失。拜登上週警告,世界自冷戰以來首度處於核子「末日決戰」風險中。

各國領袖力圖預測普京的下一步,普京是否理性行動一直是他們激烈辯論的主題。然而拜登今天說,他相信普京有理性,但這位俄國領導人針對烏克蘭的目標很荒謬。普京在2月開戰時的演說講得憤慨。

他當時以「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為由,宣布對前蘇聯加盟國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行動」,保護烏克蘭境內講俄語的人。

拜登說:「聽聽他說的,聽聽他在做出決定後發表的演說,他談到這整個想法,認為他需要成為那個團結所有講俄語民眾的俄羅斯領導人。我的意思是,我就認為這沒有道理。」

拜登進一步表示,普京誤以為烏克蘭會屈服於俄羅斯的侵略,烏國人民的激烈抵抗證明了俄方誤判。

拜登說:「我認為他的演說、他的目標是不合理的。我認為他以為自己會受到對方張開雙臂歡迎,以為這是祖國母親(Mother Russia)在基輔的家且他會受到歡迎,我認為他完全誤判。」

拜登稍早透過視訊與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會談,聽取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訴求。澤連斯基表示,面對俄羅斯新一波轟炸,各國必須協助烏克蘭加強空中防禦。

白宮官員表示,美國準備進一步加強烏克蘭的防空系統,包括儘速運交「國家先進防空系統」

烏克蘭尋求在被佔領土上取得重大突破

俄羅斯周二再次轟炸烏克蘭,七國集團承諾將“追究普京的責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警告,俄羅斯還在尋求戰爭升級,要求西方提供空中盾牌。不過,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周二評估,俄羅斯自周一以來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無區分轟炸,其實是“虛弱的表現”,在他看來,“俄羅斯正在戰場上失敗”。

專家分析,斯托爾滕貝格這番話不只是為了鼓舞士氣,其實是有所指而來:管他俄羅斯如何轟炸,烏克蘭軍隊正在尋求在被吞併地區改變戰爭局面的關鍵時刻。與此同時,西方正在設法幫助烏克蘭強化防空能力。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周二在視頻出席七國集團會議時要求西方提供先進的反導彈防禦系統。澤連斯基總統周二表示,烏克蘭的防空,是目前的 “頭等大事”。美國駐北約大使朱莉安-史密斯表示,這也將是”保衛烏克蘭聯絡小組“以及北約成員國防長討論的主要議題之一。

周三周四,“保衛烏克蘭聯絡小組“五十多國的代表將在布魯塞爾討論向烏克蘭繼續提供武器事宜,北約成員國也隨即召開防長會議,商定確保在一個更長的時間段里向烏克蘭源源不斷地提供武器,保證基輔贏得戰爭。

與此同時,西方軍事專家注意到,澤連斯基的軍隊目前正在尋求 在妨礙軍事行動的冬季到來之前取得幾個決定性的勝利。

西方軍事專家分析,在俄烏戰爭第三階段,即從9月初烏克蘭的大反攻開始至今,儘管雙方損失慘重,但基輔佔據了明顯優勢。一位法國軍方人士解釋說,雖然烏克蘭的行動將會受到 “俄羅斯大規模空中打擊的阻礙”,但支持烏克蘭軍隊的民眾不會有任何退卻。因此,俄羅斯轟炸造成的破壞不能從根本上擾亂烏克蘭軍隊。儘管在頓巴斯,烏軍暫時在Bakhmut周圍遇到了困難。烏軍將繼續沿着第聶伯河推進,迫使俄國人撤退。

南丹麥大學國防專家奧利維爾-施密特說:”烏克蘭人已經突破了俄羅斯的防線,扭轉了軍事態勢。他還說,烏克蘭軍隊的進展是 “指數級的”。為了避免全線崩潰,俄羅斯軍隊將不得不迅速做出反應。但俄軍的指揮、後勤甚至武器裝備都已被削弱了。而俄羅斯士兵丟棄或被繳獲的裝備,已成為烏克蘭軍隊新裝備的主要來源。奧利維爾-施密特認為,”現在給普京留下的選擇不多”。核威懾是一種選擇,但在戰術層面上,它沒有什麼意義。位於美國的戰爭研究所(ISW)在其最新分析報告中強調,這樣的攻擊可能會打斷烏克蘭的反攻,但它 “不會讓普京征服烏克蘭並實現其目標”。而且,這將造成嚴重的軍事後果,北約不可能等閑視之。

白俄羅斯似在北部蠢蠢欲動,並宣布與俄羅斯軍隊建立一支聯合部隊,它的加入可能會改變平衡,分散在幾個戰線上的烏克蘭士兵的力量。”但法國一位軍方人士表示:“白俄羅斯軍隊無論是在裝備上還是在作戰準備上都不怎麼出色。”

軍事行動藝術的優勢似乎同樣也在烏克蘭方面。對刻赤橋的攻擊,至今無人認領,這一攻擊顯示出高度的技術性,它要求在俄羅斯戰略區的中心地帶運輸進去大量高強度爆炸物,無人攻擊機的假設似乎是最可信的假設之一。

打擊克里米亞大橋具有重大的象徵意義,雖然它不會決定戰爭的進程,但卻暴露了俄羅斯的脆弱性。周日晚上,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安全部門對敵方針對邊境地區,特別是別爾哥羅德的攻擊 “大幅增加 “表示遺憾。據『紐約時報』援引美國情報部門的一篇文章稱,基輔也是一位有影響力的大俄羅斯意識形態專家的女兒達里婭-杜吉娜之死的幕後推手。

據分析,基輔的戰略目標是清晰的,烏克蘭軍隊幾周前就確定了打擊克里米亞和俄羅斯領土內部的目標,以 “改變戰爭的重心”。

澤連斯基籲緊急提供防空武器 美將儘速運交NASAMS

10月12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軍收復赫爾松小鎮升起國旗

烏克蘭軍隊在阿爾漢赫爾斯克鎮升起烏克蘭國旗。(圖擷取自推特)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烏克蘭武裝部隊在南部戰線取得許多成果,有消息指出烏軍已經收復了赫爾松阿爾漢赫爾斯克鎮,在當地升起烏克蘭國旗。

推特帳號「@WhereisRussia」在推特PO出一段影片,可以看到烏克蘭武裝部隊的士兵們,站在一處建築物的屋頂上,他們正將烏克蘭國旗綁在建築物的高處,該帳號在推文中表示「烏克蘭軍隊解放了赫爾松地區的阿爾漢赫爾斯克鎮。」

俄烏戰爭仍未結束,俄軍在戰爭中逐漸潰敗接連敗退,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訊總部」(GCHQ)主任佛萊明(Jeremy Fleming)對此表示,種種跡象表明俄羅斯在侵略烏克蘭戰爭中逐漸彈盡援絕,俄國民眾也逐漸發現普廷誤判俄烏情勢,許多被徵召入伍的民眾正想盡辦法逃離「部分動員令」,被送往前線的則紛紛投降。

烏軍在海馬斯尾端寫上 「絕不原諒10月10日」

烏軍在「海馬斯」尾端寫上「我們絕對不會原諒10月10日」等文字。(圖擷取自推特)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超過半年,俄軍本月10日對烏克蘭多處城市發動飛彈空襲,造成許多無辜民眾死傷,推特流出1張照片,照片中烏軍在M142「海馬斯」高機動多管火箭發射系統(HIMARS)尾端寫下文字,發誓絕對不會原諒俄軍10月10日的空襲行為。

推特帳號「@dimailnitsky」在推特PO出1張照片,照片中是M142「海馬斯」高機動多管火箭發射系統(HIMARS)的尾端,上面被烏軍寫上文字,「為了第聶伯羅、為了卡爾科夫、為了基輔、為了敖德薩、為了利沃夫、為了日托米爾,我們絕對不會原諒2022年10月10日這一天。」

俄羅斯除了10日上午對烏克蘭多處城市空襲,11日晚間也對札波羅熱地區發射火箭彈,學校、醫療機構、汽車經銷據點與民宅等基礎設施被12枚S-300飛彈擊中,英國皇家三軍聯合國防研究所前所長克拉克(Michael Clarke)指出,俄軍將帶給烏克蘭平民更多苦難,但這將加強烏克蘭人的決心。

遭俄羅斯飛彈襲擊 烏克蘭敦促盟國提供軍事援助

烏俄戰爭持續延燒,近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射飛彈襲擊。對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於當地時間週二(11日)在布魯塞爾舉行七大工業國組織峰會時,呼籲七大工業國組織(G7)給予援助提高防空能力。他也表示,預計週三(12日)G7將積極做出回應。

根據《路透》報導,烏克蘭於週二(11日)遭受到俄羅斯從2月入侵以來最大規模的空中飛彈襲擊,造成19人死亡、100多人受傷,並導致該國各地斷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呼籲七大工業國組織(G7)給予援助提高防空能力。G7是由美國、德國、法國、日本、英國、義大利、加拿大所組成,曾承諾「只要烏克蘭需要,會提供財政、人道主義、軍事、外交和法律上的支持。」

由美國所領導約50個國家組成的聯盟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將於當地時間週三(12日)在布魯塞爾北約國防部長會議期間舉行會議。澤倫斯基表示,「我期待我們的合作夥伴在防空和反飛彈防禦問題上有所進展,並對於我們在不同武器和彈藥上可以有新的緩助。」

烏克蘭軍方在過去一個月已奪回重要領土。但烏克蘭於週二(11日)晚間表示,俄羅斯的飛彈襲擊已經破壞10多個城市,其中包括利沃夫(Lviv)、巴赫穆特(Bakhmut)、阿夫迪夫卡(Avdiivka)和扎波羅熱(Zaporizhzhia)。該國各地空襲警報已連續發布兩天,烏克蘭武裝部隊表示,「過去24小時內,俄羅斯發動大規模飛彈襲擊,超過30枚巡航飛彈、7次空襲和25次砲擊。」

烏克蘭國防部長奧列克西·列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表示,從美國運來的4個高機動火箭炮系統(HIMARS)發射器,其準確性和更遠的射程使烏克蘭能夠降低俄羅斯火砲的優勢,並助長烏克蘭反攻。他在推特上貼文,「HIMARS時代是烏克蘭的好時光,也是俄羅斯的壞時光。」德國國防部消息人士稱,烏克蘭週二(11日)收到德國提供的一套IRIS-T防空系統。

俄軍彈襲釀平民慘重傷亡 軍事專家:反而強化烏克蘭抵抗決心

英國皇家三軍聯合國防研究所前所長克拉克指出,俄軍帶給烏克蘭平民更多苦難,但這將加強烏克蘭人的決心。圖為基輔市區10日遭俄羅斯飛彈攻擊。(路透)

俄羅斯近日朝烏克蘭各大城市發射大批飛彈及自殺無人機,雖然烏克蘭已有攔截部分飛彈及無人機,但俄軍攻擊仍造成烏克蘭民眾傷亡。前英國駐烏克蘭大使史密斯(Simon Smith)認為,俄軍彈襲烏克蘭平民區是俄羅斯領導人的「絕望行為」;英國皇家三軍聯合國防研究所前所長克拉克(Michael Clarke)指出,俄軍將帶給烏克蘭平民更多苦難,但這將加強烏克蘭人的決心。

根據《美聯社》報導,史密斯表示,俄羅斯以飛彈襲擊平民區是對於生理及心理上的恐嚇,卻也是俄羅斯領導人的絕望表現。而10日的攻擊並沒有改變烏俄戰爭的遊戲規則,史密斯指出,若普廷知道在烏克蘭部署數十萬武裝部隊將是個巨大損失,此問題出自於俄軍指揮不力、裝備簡陋,那麼普廷就會尋找從遠距離攻擊烏克蘭的方法,支持烏克蘭的西方盟友必須考慮如何幫助烏克蘭抵禦這種攻擊。

戰略風險諮詢公司「Sibylline」執行長克朗普(Justin Crump)表示,俄羅斯正試圖壓垮烏克蘭的防空系統,俄羅斯在整場戰爭中都試圖這麼做,但從未達到如此規模,烏克蘭可能向西方盟友要求更多防空飛彈支援。

英國皇家三軍聯合國防研究所前所長克拉克認為,俄軍10日的攻擊雖然殘酷,但可能不會是戰爭轉捩點,因為在某種程度上,這已是俄羅斯人能做的最嚴重的事,他們能做的就只是給烏克蘭平民帶來更多苦難,這將會強化烏克蘭人的抵抗決心,俄軍地面部隊仍然會持續敗退。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研究員卡沙爾(Sidharth Kaushal)指出,總體而言,俄羅斯雖然使用蘇聯時期軍武,但仍有能力對烏克蘭造成嚴重破壞,俄羅斯飛彈的性能與準確性還是不錯,預計烏克蘭的部分關鍵基礎設施將可能被摧毀。

烏克蘭2個新收復城鎮挖掘數十具屍體 最小只有1歲

烏克蘭頓涅茨克地區新收復的利曼(Lyman)墳墓,官員稱這是一個平民亂葬崗。(路透)

近日俄羅斯軍隊從頓內茨克(Donetsk)東部2個城鎮撤退,烏克蘭當局於當地時間週二(11日)表示,在該城鎮挖掘數十人的屍體,其中包括平民和一名1歲嬰兒,死因確定是俄羅斯發動攻擊所導致。

根據《路透》報導,烏克蘭當局11日表示,在頓內茨克東部剛收復的城鎮,挖掘數十人的屍體,其中包括平民和一名1歲嬰兒。頓內茨克州長基里連科(Pavlo Kirilenko)表示,「這些是當地民眾和武裝部隊軍人。」

法醫工作人員表示,在利曼(Lyman)鎮已挖掘55具屍體,其中包括平民。總檢察長辦公室表示,當局統計新馬斯利亞基夫卡(Nova Maslyakivka)公墓中,包含小孩的墳墓「最小的只有1歲」。州長基里連科表示,挖掘出的55具屍體初步結果,死因是「爆炸和彈丸、子彈傷害造成的。」他說,「我們也不排除酷刑,尤其是平民受害者」。

總檢察長辦公室表示,在斯維亞托戈爾斯克(sviatohirsk)鎮,執法人員已經挖掘出34具屍體,其中一些有因暴力而死亡的跡象,包括槍傷、肋骨和顱骨骨折、地雷和爆炸傷害。「在一輛汽車中發現2名公民被燒毀的屍體,但死者的身份正在確立。」

烏克蘭當局一再指責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被佔領的城鎮犯下暴行,但俄羅斯否認這些指控。烏克蘭於9月收復伊久姆(Izium)東北部城鎮後,從墓地挖掘出436人的屍體,當地官員表示,大多數人疑似是暴力致死。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230天:俄國飛彈狂轟烏克蘭戰況驟升 西方有升級軍援壓力

俄羅斯10日對烏克蘭境內發動大規模空襲,烏克蘭出動一千多名相關人員參與滅火及救援行動。(圖取自facebook.com/MNS.GOV.UA)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11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230天。

♦俄國為報復克里米亞大橋被炸而狂轟烏克蘭境內。分析家們認為這將讓拜登政府與盟國有升級軍援基輔、卻得避免進一步面臨與俄國直接衝突的壓力。

俄羅斯軍方10日朝烏克蘭境內發射75枚飛彈,在烏國首都基輔等地至少造成11死、64傷,基輔地鐵站裡的避難兒童唱國歌,等待危機落幕。歐盟及北約已為此攻擊向俄方發出嚴厲譴責。

烏克蘭如何有效防禦俄羅斯空中打擊

烏克蘭包括首都基輔在內的十餘座城市周一遭受俄羅斯大規模轟炸,德國表示已向基輔緊急運送尖端防空反導彈系統,但是問題提了出來,面臨俄羅斯不分軍人平民、不分青紅皂白,見樓就炸的情況,如何做到全面有效地防禦?

法新社報道,專家們為此展開爭辯,但有一個不容置辯的事實是,沒有任何防空手段是萬能的,可以完全保護本國領土免受這種攻擊。

烏克蘭軍隊指責俄羅斯用伊朗的自殺式無人機從白俄羅斯發動攻擊。但要害是俄方發射的導彈密集傾瀉,在遠離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前線的基輔和其他城市頭上爆炸。烏克蘭總理表示,除了首都,其他八個地區的11座重要的基礎設施都遭到破壞。

專業網站The War Zone的編輯Tyler Rogoway在他的推特賬戶上指出:”今天之後,要求在烏克蘭人口中心周圍安置西方防空系統的呼聲將更大。 “但是巡航導彈甚至對現代防空系統也是一個挑戰,”這些系統絕不是 “堅不可摧的盾牌“。

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的弗朗索瓦-海斯堡(François Heisbourg)用其他術語表達:”哪些基礎設施和人口中心應該被保衛,以及如何有效地保衛?必須做出選擇。防衛一切就等於什麼都沒有防衛”。

事實上,防空卓有成效的以色列也不例外。以色列面積僅有烏克蘭的27分之一,也不擁有一個全方位無所不防堅不可摧的“盾牌”。

英國一家私人研究中心Janes的分析師尼古拉斯-菲奧倫紮(Nicholas Fiorenza)告訴法新社:”我不認為任何國家有能力阻止任何導彈、無人機或飛機的通過。

根據基輔,俄羅斯軍隊發射總共83枚導彈,包括43枚巡航導彈,其中52枚被烏克蘭防空系統攔截,這些數字既顯示了烏克蘭的防空能力,同時也暴露其脆弱性。

俄羅斯人似乎使用了伊斯坎德爾(Iskander)和圓點-U(Tochka-U)中程導彈,以及口徑(Kalibr)巡航導彈。烏克蘭人一邊用以反擊的則是S-300防空反導系統以及其他型號的反導系統,其中一些缺乏彈藥。

面對俄軍使用無人機攻擊,烏克蘭軍隊使用便攜式防空系統(Manpads),發射各種來源的地對空導彈還擊。但是,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的專家古斯塔夫-格雷澤爾(Gustav Gressel)說:”使用便攜式防空系統保衛大城市需要大量的發射器,因為其射程很短“。

他還指出,更廣泛地說,”在武器系統方面沒有萬能藥,因為防禦目標有不同的速度、路線、高度和數據”。在地面上,”防空系統必須重疊,不同的武器系統必須相互支持”。

在西方援助方面,美國已經承諾提供挪威製造的地對空導彈防禦系統Nassam。但今年只能交付兩套,據古斯塔夫-格雷澤爾稱,明年最多可交付六套。

一直因其交付武器緩慢而受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批評的德國,在俄羅斯大規模轟炸烏克蘭之後,承諾將在幾日內交付一個射程40公里,最大高度20000米的Iris-T先進防禦系統。

德國國防部長克里斯蒂娜·拉姆布萊希特表示,俄羅斯最新的打擊 “清楚地凸顯了向烏克蘭迅速交付防空系統的重要性”,她表示,除幾日內交付第一套外,明年將再交付三套系統。

但尼古拉斯-菲奧倫紮擔心,“德國的合同包括對烏克蘭軍人進行12周的培訓,在明年春天之前很難發揮關鍵作用”。

專家們指出,從現在起,西方軍火工業的壓力不會減輕,他們長期以來一直將防空設施置於次要地位,因為無論從阿富汗到撒哈拉,防空系統在打擊恐怖主義的鬥爭中毫無用處。

然而,波蘭國際事務研究所的Wojciech Lorenz告訴法新社,現在是必須做出努力時候了。他說,對俄羅斯的空中打擊”必須通過防空導彈防禦系統來回應,不幸的是,西方國家缺乏這種系統,但我們必須看看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提高烏克蘭人的士氣並減少破壞。

布魯金斯學會的邁克爾-奧漢隆(Michael O’Hanlon)也強調了防空系統的象徵性作用,“它們既非無懈可擊,也不廉價,但是必不可少”。”正如以色列的’鐵穹’防空網近年來所顯示的那樣,它們可以給被包圍的民眾帶來強烈的希望,即使你不能指望它們百分之百有效。“

白俄羅斯與俄國組聯軍 專家:疑為分散烏克蘭兵力

受到克里米亞大橋爆炸刺激,俄羅斯總統蒲亭今天發動飛彈轟炸烏克蘭,但白俄羅斯隨後宣布與俄國組聯合部隊的舉動,令西方分析人士納悶,懷疑目的是為分散烏軍兵力。

法新社報導,按烏克蘭當局說法,俄國發射的75枚飛彈中有41枚被攔截,未被攔截的飛彈則擊中烏國各地城市,包括首都基輔及鄰近波蘭邊界的西部城市利維夫(Lviv)。

普京警告烏克蘭,他已準備祭出更多嚴厲攻擊;俄國前總統、現任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說:「首部曲已上演,後頭還有好戲。」

分析人士表示,俄國的空襲似為報復8日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或稱克赤大橋,Kerch Bridge) 爆炸。這座橋連接被俄兼併的克里米亞,蒲亭2018年還親自為大橋通車揭幕。

保加利亞智庫索菲亞安全論壇(Sofia Security Forum)主席波希洛夫(Yordan Bozhilov)稱這次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為「對普京個人的第一次羞辱」。

白俄羅斯領導人、普京盟友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 今天也對基輔當局發出新威脅,令外界擔憂他可能正準備加入俄國對烏克蘭的攻勢。

魯卡申柯先前允許俄國在白俄境內對烏克蘭攻擊,但拒絕直接派兵參戰。不過他今天表示已同意部署一支俄軍與白俄部隊混編的「區域性集群」,但未說這支聯合部隊將派赴何地。

倫敦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軍事專家阿爾貝克(William Alberque)說:「我對白俄捲入衝突持懷疑態度,因為白俄軍隊主要工作就是鎮壓國內人民。」

波蘭國際事務研究所(Pol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國際安全計畫負責人羅倫茲(Wojciech Lorenz)表示,他同樣對白俄直接參戰持疑,但認為「烏克蘭將不得不投入一些資源保衛與白俄間的邊界」。

羅倫茲認為,對烏克蘭而言最好還是將資源集中在東側(對抗俄國),而不要額外分兵到西部及北部地區。

10月11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 俄用飛彈與無人機打擊烏國供電與基礎設施

「華爾街日報」報導,俄國10日對烏克蘭首都基輔和其他城市的飛彈攻擊,是2月底入侵以來其中一次最大規模空襲。烏克蘭宣稱俄國動用飛彈及伊朗製無人機,鎖定烏國的變電站及市中心之外、遠離民宅的基礎設施,目前造成各地14死、97傷;烏國超過一半地區的電力到10日晚間仍只能局部供電。

俄軍10日空襲的城市包含第聶伯羅(Dnipro)、札波羅熱(Zaporizhzhia)、哈爾科夫(Kharkiv)、蘇米(Sumy)以及相對遠離戰火的烏西伊凡諾-法蘭科夫斯克(Ivano-Frankivsk)及利維夫(Lviv)。

「紐約時報」指出,烏克蘭雖有綿密防空網絡可像這回攔截一些俄國來襲飛彈及防止俄軍取得空優,但不足以阻止接下來的大規模空襲。五角大廈9月底表示,會在2個月內交付2套「國家先進防空系統」(NASAMS)給烏克蘭,另6套則待生產製造,要幾年內才能交付。

● 美NASAMS防空系統短期難大量援烏

NASAMS是中短程防空系統,由美國雷神(Raytheon)和挪威康斯堡防衛及航太公司(Kongsberg Defence & Aerospace)共同研發,能攔截敵機、巡弋飛彈等目標,射程30到50公里。

美國2005年起以NASAMS協助防衛首都與白宮,因美方自身與西方盟國需求孔急,短期內難以交付大量NASAMS給烏克蘭;此外,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在北約內部已供不應求,恐得優先供美軍與北約盟國使用。

美方官員表示,預料挪威會先盡速送交少量NASAMS給烏克蘭應急。

● 德國急撥先進防空系統援烏

軍事專家研判,俄軍10日從俄國境內與他處(可能含白俄)的發射站和空中,發射約75到80枚飛彈打擊烏克蘭;基輔方面聲稱俄軍發射84枚。

德國之聲(DW)報導,有鑑俄國這次大規模空襲,德國國防部長蘭布雷特(Christine Lambrecht)表示,將在幾天內交付4套先進防空系統裡的第一套給烏克蘭;德國原本排在年底交付。

德國的車載Iris-T SLM防空系統能攔截高度20公里、40公里外的空中目標。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6月允諾提供烏克蘭防空系統,供城市防空。

● 華郵:戰事進入轉折點恐更凶險

「華盛頓郵報」則指出,隨烏軍在烏國東北與南部反攻告捷、蒲亭暗示動用核武、克里米亞大橋被炸到俄國大舉空襲,俄烏戰事急速升溫來到轉折點。外界關心美歐會否升級目前對烏軍援,從用於自衛轉為提供更具威力的武器。

到目前美國對烏軍援武器種類及交付速度仍經深思熟慮,以免破壞不與俄國直接衝突的最高原則。

美方審慎看待局勢急遽升溫。拜登政府不願具名的高層說:「在戰爭中,出現轉折點多半更危險,會很難預料緊接會變成何種狀況。」

●烏克蘭電網遭俄飛彈狂炸 當局籲節電加深嚴冬供斷疑慮

俄羅斯今天對烏克蘭電力網發動飛彈攻擊,造成烏國多處停電,讓人更擔心今冬可能缺電,基輔當局也因此停止了電力出口。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國家緊急救難服務處(State Emergency Service)表示,俄國飛彈攻擊造成至少11名平民死亡、64人受傷,導致烏克蘭4個地區暫時停電,也打亂其他多處電力供應。

這是俄烏2月開戰以來,烏克蘭能源系統遭遇的最大規模攻擊。事件發生後,基輔當局要求公民和企業限制能源使用;能源部也表示,將停止對歐洲電網輸出電力。部分地區加油站出現長長的排隊隊伍。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副主任提摩申科(Kyrylo Tymoshenko)在通訊軟體Telegram表示:「現在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大部分飛彈攻擊不同城市的電力系統。」

他提醒公民「對這類砲擊的後果有所準備,有可能輪流供電」。

烏克蘭西部的利維夫(Lviv)後來恢復供電,但目前不清楚西部城市特諾皮爾(Ternopil)、東北城市蘇米(Sumy)、中部城市波塔瓦(Poltava)等停電地區何時會完全恢復供電。

基輔市當局呼籲居民和商家下午5時至晚間10時限制用電量,並敦促廣告牌的業主在此期間關閉電源。

市政當局發布聲明說:「我們也呼籲基輔居民盡可能避免使用耗能電器,協助這座城市撐過這段電網負載岌岌可危的時刻!」

在俄烏戰爭仍看不到盡頭的情況下,烏克蘭當局一直警告民眾,俄羅斯可能攻擊重要基礎設施,要為嚴冬做好準備。今天發生的攻擊讓人更加憂心。

烏克蘭軍方情報單位指出,這些攻擊主要目標就是摧毀熱力發電廠,並「在烏克蘭人之間製造恐慌、嚇唬歐洲民眾」。

美國退役將領霍吉斯(Ben Hodges)表示,從強度和規模看來,這些攻擊在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上週末爆炸之前即已計劃好。

俄對烏克蘭射75枚飛彈釀11死64傷 歐盟及北約痛批

●飛彈狂襲烏克蘭 普京揚言力道還會更猛

俄羅斯對烏克蘭首都基輔及其他城市發動如雨般的飛彈攻勢,引發華府批評「極為殘暴」之後,俄國總統普京今天揚言要對烏國進行更「猛烈」的襲擊。

法新社報導,俄羅斯對烏國多處發動數月以來最大規模的攻擊,造成至少11人死亡、逾80人受傷,藉此報復週末期間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遭炸彈襲擊一事。

普京(Vladimir Putin)之前已指控烏克蘭針對連接俄羅斯本土和克里米亞半島的克里米亞大橋發動「恐怖攻擊」,今天更在國家安全會議中說:「毫無疑問,如果恐怖攻擊行為持續下去,俄羅斯的反擊將會是十分猛烈的。」

烏克蘭方面表示,俄羅斯部隊朝烏國多個城鎮發射了超過80枚飛彈,並從鄰國白俄羅斯派出伊朗製無人機發動攻擊。基輔當局說,這樣的行為引發恐慌,破壞了烏克蘭多處的能源設施。

俄羅斯前總統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警告,這波攻擊只是對克赤大橋(Kerch Bridge,即克里米亞大橋)爆炸案做出回應的「序曲」。

另外,路透社報導,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沙卡洛娃(Maria Zakharova)今天表示,俄羅斯對外交持開放態度,但美國鼓勵烏克蘭「好戰情緒」下,讓解決衝突的外交努力更加複雜。

沙卡洛娃在俄羅斯外交部網站上寫道:「我們要特別跟美方再說一遍:我們針對烏克蘭設下的任務,是一定會達成的。」

她說:「俄羅斯對外交持開放態度,先決條件也是眾所皆知的。美國鼓勵基輔好戰情緒的時間越長,越是對烏國破壞份子所做的恐怖行動抱持鼓勵而非出手解決的態度,尋找外交解決方案的難度就越高。」

●摩爾多瓦稱莫斯科飛彈越領空 召見俄大使要求說明

摩爾多瓦今天表示,俄羅斯攻擊烏克蘭的巡弋飛彈飛越該國領空,已召見俄大使要求說明。此外,東歐媒體NEXTA在推特發布的地圖顯示,烏境內烽火遍地、16處遇襲。

法新社報導,摩爾多瓦外交部長波皮斯庫(Nicu Popescu)在推特發文稱:「今天早上,黑海的俄羅斯軍艦向烏克蘭發射3枚巡弋飛彈,它們飛越摩爾多瓦領空。我已下令召見俄羅斯大使,並要求對方解釋。」

波皮斯庫對俄國發動攻擊表示憤慨,「俄羅斯火箭攻擊烏克蘭各城市令人髮指,其中包括首都基輔,還攻擊平民目標。俄羅斯必須停止殺戮。」

波皮斯庫說,他的辦公室已經和摩爾多瓦位於基輔的大使館人員聯絡上。所有人員都安全,並「正在躲避這些對平民無謂的攻擊」。

波皮斯庫說:「我們對這些殘酷攻擊下的受害者表示哀悼。」

連接俄羅斯併吞領土克里米亞與俄國本土的重要橋梁克里米亞大橋發生爆炸受損,莫斯科認為是烏克蘭所為。

俄羅斯軍隊今天上午朝烏克蘭發射至少75枚飛彈,鎖定首都基輔和烏國南部、西部城市。烏克蘭國家緊急救難服務處(State Emergency Service)表示,俄國飛彈攻擊至少造成11人死亡,64人受傷。

國家緊急救難服務處在通訊軟體Telegram上表示,俄國飛彈攻擊後,國內4州陷入停電,其中包括利維夫(Lviv)、波塔瓦(Poltava)、蘇米(Sumy)和特諾皮爾(Ternopil)。其他地區也傳出部份電力中斷的情況。

東歐的媒體集團NEXTA在推特發布一張烏克蘭地圖,並以火焰圖示標示出遭俄羅斯飛彈襲擊的16處地點。

摩爾多瓦和烏克蘭一樣,過去曾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目前由親西方的政府執政。

自從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後,數十萬烏克蘭難民湧入摩爾多瓦。

歐盟授予摩爾多瓦和烏克蘭加入歐盟的候選國資格,在面對俄羅斯的威脅之際,藉此表達對兩國的支持。

摩爾多瓦境內的聶斯特河沿岸地區(Transnistria),目前被莫斯科扶植並提供武裝的親俄派分離勢力所盤據。

●三星基輔辦公室遭俄軍轟炸波及 德國領事館也遭殃

烏克蘭至少10個城市10日遭到俄軍飛彈攻擊。在首都基輔,毗鄰主要火車站的南韓三星電子廠辦公大樓遭到波及,冒出濃濃黑煙;德國領事館所在的建築物也在這波攻擊中受損。

紐約時報報導,韓國三星電子在烏克蘭的辦事處在俄軍轟炸波及下嚴重受損,許多落地窗被炸到粉碎,大樓外觀也燒得一片焦黑。據報導,俄軍這波攻勢是自戰爭初期迄今,針對平民和關鍵基礎設施的最廣泛攻擊。

根據德國外交部,柏林駐基輔領事館所在的建築物也遭俄軍飛彈擊中。自戰爭爆發以來,該領事館一直無人使用。

基輔車輛10日遭飛彈擊中起火燃燒。(路透社)

●歐盟批俄飛彈攻擊烏平民構成戰爭罪 北約譴責克宮

俄羅斯飛彈攻擊烏克蘭,至少造成11死、64傷。歐盟表示,莫斯科攻擊烏克蘭平民,構成戰爭罪;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則揚言,若再發生類似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攻擊事件,將嚴厲回應。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發言人史丹諾(Peter Stano)指出:「以懦弱、令人髮指的飛彈攻擊平民目標,無差別地以人民為目標,情勢已進一步升級。」

「歐盟以最強烈措辭,譴責這些針對平民和民用基礎設施的令人髮指攻擊…這違反了國際人道主義法,這種針對平民的無差別攻擊行為構成了戰爭罪。」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10日也譴責俄羅斯飛彈攻擊烏克蘭平民。

史托騰柏格在推文中表示,他已和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談過話,史托騰柏格譴責俄羅斯恐怖無差別攻擊烏克蘭民用基礎設施。

●基輔民眾冷靜躲地鐵站 兒童唱國歌待危機落幕

烏克蘭首都基輔傳出數聲爆炸聲;影像畫面顯示濃煙竄向天際。當地民眾表示,地鐵站湧入避難人潮,有人帶書本及毯子,顯然「有備而來」;避難所內的兒童則合唱國歌,每個人冷靜自制,未現恐慌情緒。

俄羅斯總統蒲亭9日才指控克里米亞大橋爆炸是烏克蘭特種部隊發動的「恐怖主義行為」。烏克蘭10日就傳出數聲爆炸聲響。

烏克蘭國會議員索夫桑(Inna Sovsun)對中央社表示,聽到爆炸聲響後,她馬上帶兒子離家到最近一處地鐵站避難。一入站發現階梯上已坐滿民眾,非常擁擠,現場有不少兒童。

她說,有民眾帶了毯子,也有人帶書,兒童則帶著他們的玩具,氣氛相當平靜,不見恐慌。避難民眾已做好充分的準備,現在只等待這一切落幕。身邊的一名懷孕婦女對她說,也許今晚不得不在地鐵站過夜,「我以前從沒睡過地鐵站,這會是第一次」。

●白俄總統控烏克蘭圖謀不軌 與俄軍聯手部署因應

白俄羅斯強人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10日表示,他已下令軍隊與俄羅斯部隊一起部署在烏克蘭附近,以回應他口中基輔當局及其西方支持者對白俄的明顯威脅。

路透社報導,魯卡申柯的最新發言顯示烏克蘭戰爭有可能進一步升級,烏克蘭北方可能出現俄國與白俄的聯合部隊。

魯卡申柯說,他與俄國總統蒲亭同意部署一個區域性軍事集團,並於兩天前開始集結部隊,這顯然是在俄羅斯通往克里米亞的大橋8日遇襲之後。

烏克蘭則指控俄軍從白俄羅斯派出伊朗製無人機攻擊烏國。

烏國軍方在臉書(Facebook)聲明寫道:「敵軍使用伊朗製見證者-136(Shahed-136)無人飛行載具,從白俄羅斯領土(以及被俄國併吞的克里米亞半島)發動空襲。」烏軍還說,共有9架無人機被「摧毀」。

●俄羅斯靠烏克蘭邊境貝爾哥羅德州傳爆炸巨響

兩名目擊者告訴路透社,靠近烏克蘭邊境的俄羅斯貝爾哥羅德州(Belgorod)可聽見巨大爆炸聲響,窗戶因而搖晃。

俄羅斯新聞社(RIA Novosti)引述多名地方官員所言指出,這場爆炸是由一個垃圾掩埋場的彈藥引爆所導致。

此外,貝爾哥羅德州州長葛拉特卡夫(Vyacheslav Gladkov)表示,烏克蘭軍隊10日對邊界村莊開火。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 俄羅斯股市開盤暴跌近12%

克里米亞半島連接俄羅斯本土的橋梁周末發生爆炸,烏克蘭數個城市隨後傳出遭到飛彈攻擊,俄羅斯股市10日開盤暴跌約12%。

法新社報導,在格林威治時間7時3分,以盧布計價的MOEX俄羅斯指數(MOEX Russia Index)開盤大跌11.9%,來到1780.39點,這是自2月俄軍入侵鄰國烏克蘭以來,首次跌破1800點大關。

數個月來持續回升的盧布兌美元和歐元匯率,10日也走低。在格林威治時間10時50分,來到62.9盧布兌1美元。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229天:烏克蘭反攻赫松地區 已收復近1200平方公里失土,札波羅熱遭俄飛彈攻擊 至少13死

圖為札波羅熱一棟民宅9日遭砲火襲擊。(路透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10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229天。

♦連接克里米亞半島與俄羅斯本土的克里米亞大橋8日發生大爆炸,烏克蘭稱這起事件應歸咎於俄國。而在爆炸隔天,烏南札波羅熱市住宅區遭到至少12枚飛彈襲擊,已有13人死亡。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譴責襲擊是野蠻和恐怖行徑,必將對襲擊者繩之於法。而烏克蘭反攻赫爾松地區,已收復近1200平方公里失土。澤連斯基再次呼籲西方盟國提供更多防空系統。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日表示,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的幕後黑手,是烏克蘭的特工部門,並形容是”恐怖主義行為”。普京將於周一主持召開聯邦安全會議。

德國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和美國總統拜登9日在通電話後發表一份聲明中,,批評克裡姆林宮最新的核威脅是「不負責任的」。該聲明表示:「他們批評莫斯科最新的核威脅是不負責任的,並同意這種步驟將對俄羅斯產生異常嚴重的後果。」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負責人格羅西(Rafael Grossi)9日在推特上說,烏克蘭南部的扎波羅熱核電站已經重新接入電網。10月1日,IAEA在一份報告中說,在扎波羅熱經歷了一夜砲擊後,該電廠的外部電源線被切斷,迫使電廠改使用緊急柴油反應堆。

普京會為克里米亞大橋孤注一擲嗎?

在遭受克里米亞大橋被炸的恥辱之後,俄羅斯軍隊從下到上都有點軍心動搖,普京總統直到周日很晚才作出反應,他宣布將在周一召集國防安全委員會會議,並指控烏克蘭特工部門是這次威力強大的爆炸的幕後黑手。

稍早些時候,俄羅斯安全局稱,烏克蘭軍方對俄羅斯邊界地區的領土打擊“大幅增加”,在過去一周中,有一人被打死,五人受傷。這一切給人的感覺好像俄方在準備一個借口。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前,曾經不斷釋放出烏軍在邊界地區攻擊俄羅斯接壤地帶平民的謊言。

普京的報復其實已經開始了,克里米亞大橋被炸幾小時後,周六晚上,俄羅斯轟炸了紮波羅熱,根據不同的報告,有12至17人死亡,60至87人受傷,而受害者全都是平民,有的被埋在瓦礫下。三天前,在這個烏克蘭南部城鎮,俄軍一次襲擊已經造成17人死亡。烏克蘭空軍稱,俄軍這一次使用了四枚巡航導彈轟炸。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周日在他的Telegram賬戶上譴責說:”恐怖主義者和野蠻人的做法毫無意義,除了絕對的邪惡。從下達這一命令的人到執行命令的人。所有人都逃脫不了責任”。俄羅斯軍方周日用另一種方式承認,俄軍使用 “高精度武器 “對紮波羅熱附近的 “外國僱傭軍 “部隊進行了打擊。

普京會吞下這口氣嗎?從象徵意義上講,克里米亞大橋被炸這一打擊對莫斯科來說是沉重的。爆炸發生在普京70歲生日的次日,擊中的是他的旗艦項目。為完成這一項目,他下令投入巨資建造,以實現幾年前被其下令吞併的克里米亞與俄羅斯聯邦大陸的連接。大橋被炸的時刻,正是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處於劣勢的時候,等於扇了普京一記響亮的耳光,因為俄羅斯正是通過這座橫跨亞速海和黑海之間的刻赤橋,為烏克蘭南部赫爾松前線的俄羅斯軍隊運送後勤和物資。這條補給線理論上不在烏克蘭可能的攻擊範圍內,儘管最近幾個月該半島已被烏方擊中數次。

直到普京周日正式表態之前,俄羅斯一直沒有明指基輔方面是大橋爆炸的肇事者,烏克蘭也沒有聲稱對此事負責,但烏方官員發表了嘲諷或諷刺的評論。俄方調查委員會負責人與普京會晤時稱:”這是烏克蘭特工部門有組織的恐怖爆炸活動,其目標就是摧毀對俄羅斯極其重要的大型民用基礎設施。

烏克蘭軍方以及烏克蘭情報機構既未承認也未否認與這一爆炸事件有無關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僅通過視頻嘲諷克里米亞周六天氣“多雲”,“雖然它也很熱”,暗示克里米亞大橋被炸後烈焰騰空的情形。澤連斯基在同一視頻承諾,克里米亞的佔領着將化為烏有。對此,烏克蘭有整個國際社會的支持,自從俄羅斯2014年以假公投吞併克里米亞以來,聯合國拒絕承認公投結果。

普京現在可以在他將於周一召開的安全會議上決定什麼?轟炸烏克蘭首都嗎?政治分析家阿巴斯-加利阿莫夫(Abbas Galliamov)認為,”轟炸基輔市中心?這不會改變什麼,而且俄羅斯每天晚上都會轟炸烏克蘭城市。”使用核武器報復?這位專家認為“這顯然是一個不適當的回應”。普京“不可能把克里米亞大橋的爆炸視作對俄羅斯的生存威脅。”

也有許多人擔心普京還有多少理性,尤其在俄軍節節敗退,他的領導能力受到懷疑的時候,普京會不會孤注一擲?普京早已多次搬出核武器威脅,但專家們普遍懷疑普京會走到如此喪心病狂、不怕把自己的國家拖入深淵的地步。有人還注意到,俄羅斯侵烏以來言論狂熱的前總統梅德韋傑夫已將此前發布的烏克蘭膽敢炸毀克里米亞大橋將遭到核打擊的信息悄悄刪除了。

關於普京會做什麼?澤連斯基周六對英國廣播公司表示“: “我們不會超過我們的邊界,普京的事與我們無關,讓俄羅斯人去收拾自己的垃圾吧……”

10月10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基輔市中心驚傳爆炸濃煙竄出 疑遭俄軍飛彈襲擊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俄羅斯軍隊在戰爭期間不斷使用飛彈、火箭等武器,無差別攻擊烏克蘭,造成許多無辜民眾因此遇襲身亡,烏克蘭首都基輔今日就驚傳遭到俄軍飛彈攻擊的消息。

https://twitter.com/Ukraine66251776/status/1579347170792452096?ref_src=twsrc%5Etfw%7Ctwcamp%5Etweetembed%7Ctwterm%5E1579347170792452096%7Ctwgr%5E7f1f7f2d03362d2f2176b0e9dffd0df695eabed1%7Ctwcon%5Es1_&ref_url=https%3A%2F%2Fnews.ltn.com.tw%2Fnews%2Fworld%2Fbreakingnews%2F4084724

綜合外媒報導,基輔在當地時間10日早上傳出遭到飛彈襲擊,基輔市中心先是響起空襲警報,接著就有爆炸聲傳出,一名BCC記者甚至在飯店屋頂看到疑似飛彈來襲,這次是基輔數個月以來首次遭到飛彈襲擊。

基輔市長克里契科(Vitaliy Klitschko)也證實了這個消息,他指出爆炸區域是在舍甫琴科區(Shevchenskivskyi),該區域是歷史悠久的老城區,還有數個政府辦公室設置在此,目前還沒有這起事件的人員傷亡報告。

●烏克蘭反攻赫松地區 已收復近1200平方公里失土

烏克蘭軍方一名發言人今天表示,從8月下旬開始反擊俄羅斯軍隊以來,烏克蘭已經重新奪回南部赫松地區(Kherson)超過1170平方公里的失土。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在東北部的反攻達到迅速成功效果,但烏軍要在南部的第聶伯河(Dnipro river)西岸消滅俄軍據點,卻是一件更漫長、更艱難的事情。

烏克蘭南部軍區司令部發言人胡梅紐克(Natalia Humeniuk)指出,烏克蘭軍隊在赫松前線取得進展,但需要做很多工作來鞏固重新奪回的領土。

胡梅紐克向烏克蘭國營電視台表示:「從反攻開始直到今天,赫松方面已經解放超過1170平方公里失土。」

烏克蘭官員長期以來一直宣揚奪回赫松地區是優先要務,當地是平坦的農業區,俄國軍隊在入侵烏克蘭初期就幾乎完全占領了赫松地區。

● 札波羅熱遭俄飛彈攻擊 至少13死

烏克蘭南部札波羅熱市(Zaporizhzhia)的住宅區9日凌晨遭到俄羅斯至少12枚飛彈襲擊,死亡人數已增至13人,另有87人受傷,包括10名兒童。

札波羅熱州州長史塔魯克(Oleksandr Starukh)告訴烏克蘭國營電視台,飛彈全是由俄軍戰機所發射。他說,被炸毀的一棟9層公寓大樓,救援行動因瓦礫堆發生大火而變得複雜。

札波羅熱距離被俄軍控制的札波羅熱核電廠約52公里。基輔和莫斯科互相指控對方砲擊這座歐洲最大的核電廠,造成廠內一些建築受損,且令該廠面臨災難性核事故威脅。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譴責襲擊是野蠻行徑和恐怖分子的邪惡行為,他誓言將對責任人繩之於法。

●扎波羅熱核電站重接電網

與此同時,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負責人格羅西(Rafael Grossi)9日在推特上說,烏克蘭南部的扎波羅熱核電站已經重新接入電網。10月1日,IAEA在一份報告中說,在扎波羅熱經歷了一夜砲擊後,該電廠的外部電源線被切斷,迫使電廠改使用緊急柴油反應堆。

格羅西稱外部電源的恢復是「在仍然無法維持的情況下的一種暫時緩解」。他再次呼籲各方在電廠周圍建立一個「保護區」,並補充說,他將前往俄羅斯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面,以推進這一提議。

10月5日,普京簽署了一項法令,指定該電廠為俄羅斯的聯邦財產,並命令俄羅斯政府機構接管該設施。自3月初以來,扎波羅熱核核電站一直被俄羅斯佔領,但仍由烏克蘭技術人員操作。

● 烏克蘭堅守重要據點巴赫姆特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8日在視訊演說中表示,在俄羅斯試圖佔領、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東部城鎮巴赫姆特(Bakhmut)附近地區,烏國軍隊正進行非常激烈的戰鬥。

俄軍一再試圖佔領巴赫姆特,該城鎮位於通往斯拉夫揚斯克(Sloviansk)和克拉莫托斯克(Kramatorsk)的主要道路上,兩者都位於莫斯科尚未完全佔領的頓巴斯(Donbas)地區。

● 烏稱克里米亞大橋爆炸應歸咎俄方

橫跨克赤海峽(Kerch Strait)的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8日發生爆炸後,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ilo Podolyak)在總統府發布的評論中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所有跡象,爆炸的卡車是從俄羅斯一側進入大橋。因此,針對這起事件,應向俄羅斯尋求答案。」

俄羅斯潛水員9日查看橋梁受損程度。俄國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將於10日主持召開聯邦安全會議(Security Council)。

克里米亞大橋是座公路鐵路兩用橋,長19公里,也是連接克里米亞半島與俄羅斯本土的重要戰略通道。俄羅斯2014年併吞原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2018年克里米亞大橋通車時,普京還大肆宣傳。

● 俄軍陣前換將

在戰場上的一系列挫折招致俄國國內對其部隊發出前所未見的批評之後,莫斯科8日任命了一位新將領蘇羅維基(Sergei Surovikin),以統領其在烏國的攻勢。

蘇羅維基此前曾領導烏克蘭南部的俄國部隊。他也曾參與1990年代塔吉克(Tajikistan)和車臣(Chechnya)的衝突。

本月稍早,烏克蘭軍隊收復烏東戰略重鎮利曼(Lyman)後,車臣共和國領導人卡狄羅夫(Ramzan Kadyrov)呼籲莫斯科將負責烏國戰事的高級將領解職。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228天:克里米亞橋爆炸3人身亡 ,俄軍陣前換將,澤連斯基稱堅守巴赫姆特

克里米亞刻赤大橋發生爆炸,起火燃燒。(路透)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9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228天。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今天在視訊演說中表示,在俄羅斯試圖佔領、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東部城鎮巴赫姆特(Bakhmut)附近地區,烏國軍隊正進行非常激烈的戰鬥。

連接克里米亞半島與俄羅斯本土的「刻赤大橋」(克里米亞大橋)在8日清晨發生大爆炸後,據俄國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透露,俄國國防部長紹伊古與聯邦武裝部長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大將,雙雙將遭到撤換。

♦連接俄羅斯併吞領土克里米亞與俄國本土的克里米亞橋8發生大爆炸。烏克蘭總統顧問表示,這起事件應歸咎於俄國;同日莫斯科宣布更換新將領,以領導俄軍在烏國的攻勢。

俄方稱目前造成3人身亡;而根據華郵報導,俄國總統普京核心圈內一名成員,近幾週就普京處理烏克蘭戰爭一事,直接表達不認可。

烏克蘭軍隊日前收復烏東重鎮利曼(Lyman),對東線俄軍士氣造成嚴重打擊,不過利曼遭受戰火波及,市區內多數建築與基礎設施均已損毀。經過清查,市內發現亂葬崗,俄軍撤退時甚至還在戰死友軍的遺體上放置地雷,讓烏克蘭當局清理市區時遭遇死亡風險。

英國廣播公司(BBC)10月7日播出了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專訪節目。澤連斯基在採訪中稱,俄羅斯官員已經開始為可能使用核武器“準備他們的社會”,但他補充說,不認為俄方準備使用核武器。當被記者問及若你真的贏了,“弗拉基米爾·普京能否倖存?”澤連斯基回答說:“我不在乎”。

克里米亞大橋被炸後果有多嚴重

作者:rif安德烈

普京70周歲生日收到的是一塊帶毒的蛋糕,10月7日8日之間,一場突如其來的爆炸嚴重損壞了普京2018年親自為其竣工典禮剪綵的克里米亞大橋,儘管親俄當局數小時後宣布大橋“恢復通車”,專家認為,大橋真正修復尚需時日,而爆炸造成的政治的軍事的後果難以估量。

法國地緣政治學家帕特馬特(Pascal Le Pautremat)對費加羅報表示,這座橋樑被認為是連接俄羅斯和被佔領的克里米亞的 “臍帶”,它的爆炸對俄羅斯尤其對於普京個人,構成一個真正的“失敗”,同時也暴露了普京整個體系的脆弱性。

最大的失敗無疑在戰略層面,因為爆炸使包括烏克蘭赫爾松周邊及整個南部戰線的補給陷入癱瘓,或者至少是持久地減緩了對俄軍的補給。俄方本來可以選擇鐵路或公路運輸,現在必須依賴海上運輸,這將或多或少受到烏軍直接的或間接的威脅。在戰術層面,俄軍具體的軍事行動將因為缺乏彈藥而受到限制。從象徵意義上講,這一爆炸似乎從某種意義上證明了普京的結局,它暴露了普京政權整個系統的脆弱性,以至於被視為俄羅斯早已同化的地區,也很脆弱。

這一爆炸事件同時凸顯了俄烏戰爭的混合性質。既有涉及陸軍、空軍和海軍的經典作戰方式,也有一如二戰那樣的藉助於突擊隊的行動。專家認為,這是一個真正的大手筆,因為完成這些行動需要屬於小型的特種部隊或特工部門的高度機動的小組,同時在後勤手段和同步配合方面要有非常強的協調才能完成。

這座橋對俄羅斯意味着什麼?

一年前,這座2018年竣工的大橋被提到“重要臍帶”的高度。對於莫斯科,這座連接俄羅斯本土的當時是歐洲最長的大橋的完工,使其對克里米亞的吞併得到了確認、驗證、批准和確定。而且,自從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俄國人把這座大橋當作後勤流動的主軸:從這裡派遣人員、輸送重型設備、武器系統等。

所有這些都因這次爆炸而被擱置。莫斯科及親俄政權釋放出一些想讓人放心的信息,保證將在兩個月內完成全面維修。但目前在俄軍面臨烏克蘭猛烈反攻強大壓力的南部戰線上,任何延遲時間的行為造成的軍事上的損失都是不可估量的。

對於曾保證克里米亞將免於戰爭的普京,這次爆炸意味着什麼?

烏克蘭正在從北到南進行全面大反攻,快速的大量的收復被俄羅斯佔領的失土,這一爆炸反映了俄羅斯體系的深度漏洞。克里姆林宮為了讓俄羅斯人對佔領地區有安全感做了大量煽惑性質的公關,宣布一切都在控制之中,現在發生的情形恰恰相反。

普京2014年下令吞併克里米亞,一時獲得極高的民意支持。現在,俄烏戰爭進行到這種地步,普京和俄羅斯人之間的關係究竟有多深還有待觀察,至少烏克蘭節節挺進俄軍節節敗退以來,俄國人的疑慮越來越大,一部分對戰爭持懷疑態度,一部分對戰爭持敵意,年輕的潛在應徵者大批逃離他們的祖國就說明了這一點。這次爆炸的發生,無論純粹軍事層面還是政治形象,對普京有害無利。

時間點微妙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的時間點也很有趣。冬天來了,對物流線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大橋的毀壞對俄軍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的確,在寒風將越來越刺骨的時候,削弱和打亂供應冬季裝備的後勤線,會大大擾亂士兵的士氣。

對俄方來說,克里米亞相對遠離前線,可以作為安全的後方基地,駐紮部隊,儲備武器系統,增加彈藥庫存,以及強化為士兵提供食品和營養的後勤手段。但是,在8月和9月,烏克蘭已經對這一地區進行了幾次摧毀基地和彈藥庫的行動。這次以克里米亞為目標的爆炸行動,目前尚無人認領,然而正值烏軍包圍赫爾松俄軍的關鍵時刻,顯然是針對削弱南部戰線的整個俄軍部署以及後勤網絡而來。

烏克蘭警方高層表示,俄軍從利曼撤退時在戰死友軍的遺體上放置地雷,讓烏克蘭當局清理市區時遭遇死亡風險。圖為烏軍士兵清除戰場上設置的地雷。(路透)

10月9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堅守重要據點巴赫姆特 澤連斯基:正激烈戰鬥

路透社報導,俄軍一再試圖佔領巴赫姆特,該城鎮位於通往斯拉夫揚斯克(Sloviansk)和克拉莫托斯克(Kramatorsk)的主要道路上,兩者都位於莫斯科尚未完全佔領的頓巴斯(Donbas)地區。

澤連斯基說,「我們正堅守頓巴斯的陣地,特別是在巴赫姆特方向,那裡的情勢現在非常、非常艱困,戰鬥非常困難。」

澤連斯基再次呼籲西方盟國提供更多防空系統。

根據烏國東南部城鎮札波羅熱(Zaporizhzhia)官員,今天晚間,1枚俄羅斯飛彈擊中當地的1座建築物。

此外,多名官員表示,6日俄羅斯對札波羅熱火箭攻擊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18人。

烏克蘭稱克里米亞大橋爆炸應歸咎俄方 俄軍陣前換將

連接俄羅斯併吞領土克里米亞與俄國本土的克里米亞橋發生大爆炸。烏克蘭總統顧問表示,這起事件應歸咎於俄國;同日莫斯科宣布更換新將領,以領導俄軍在烏國的攻勢。

法新社報導,烏國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ilo Podolyak)在總統府發布的評論中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所有跡象,爆炸的卡車是從俄羅斯一側進入大橋。因此,針對這起事件,應向俄羅斯尋求答案。」

同日,在戰場上的一系列挫折招致俄國國內對其部隊發出前所未見的批評之後,莫斯科任命了一位新將領蘇羅維基(Sergei Surovikin),以統領其在烏國的攻勢。

蘇羅維基此前曾領導烏克蘭南部的俄國部隊。他也曾參與1990年代塔吉克(Tajikistan)和車臣(Chechnya)的衝突。

本月稍早,烏克蘭軍隊收復烏東戰略重鎮利曼(Lyman)後,車臣共和國領導人卡狄羅夫(Ramzan Kadyrov)呼籲莫斯科將負責烏國戰事的高級將領解職。

今天稍早,俄羅斯扶植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首長阿克瑟諾夫(Sergei Aksyonov)在社群平台Telegram發文說,「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的道路交通已經恢復」,要上橋的巴士和汽車必須接受「全套檢查程序」。

負責營運俄羅斯通往克里米亞鐵路客運路線的公司Grand Service Express也發布聲明稱,克里米亞橋的鐵路已恢復通車,「2列火車在傍晚離開克里米亞半島,準備前往莫斯科和聖彼得堡」,並將途經該橋。

另外,烏克蘭郵局宣布,它正準備印製並發行印有「克里米亞橋殘骸」的郵票。

●克里米亞橋爆炸3人身亡 俄啟動調查

連接俄羅斯併吞領土克里米亞與俄國本土的一座重要橋梁8日發生大爆炸。俄方表示,一輛貨車爆炸後點燃橋上另一列通行火車的油罐車廂,造成橋梁局部損毀,已展開刑事調查。

俄羅斯調查委員會(Russian Investigative Committee)表示:「根據初步消息,今天上午在克里米亞橋上公路部分從達曼半島(Taman Peninsula)往克里米亞方向,有一輛貨車爆炸,引爆一列同向火車的7個油罐車廂。」

委員會還說,爆炸造成橋上2條車道局部崩塌。

俄羅斯調查委員會透過聲明表示:「根據初步資訊,有3人遇難身亡。」這些遇害者很可能是「靠近爆炸貨車的一輛汽車上的乘客」。

影片來源:Следственный комитет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克里米亞橋爆炸 當局安撫民眾不會燃料短缺

克里米亞橋8日爆炸後,克里米亞半島當局已採取行動安撫人民,表示當地不會出現燃料短缺問題。

塞凡堡(Sevastopol)市長拉茲沃扎耶夫(Mikhail Razvozhaev)在社群平台Telegram個人頻道上說:「塞凡堡的汽油足以供40天使用,不會短缺,所以沒有必要囤積燃料,各種產品的情況也是這樣。」

烏克蘭為大橋爆炸按讚

俄羅斯外交部8日表示,烏克蘭對於克里米亞橋發生強烈爆炸後的反應,顯露其「恐怖主義本質」。

俄國外交部發言人沙卡洛娃(Maria Zakharova)在社群平台Telegram發文說:「基輔政權對於民生基礎設施毀損的反應,顯露其恐怖主義本質。」

烏克蘭安全局(SBU)對19公里長的克里米亞橋爆炸按讚,但並未自稱犯下這起案件。

烏克蘭安全局在Telegram動態消息上以意在言外的方式留言稱,「這座橋燒得真漂亮」,留言上方是一張克里米亞橋半毀的照片。

影片來源:FRANCE 24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ilo Podolyak)在推特(Twitter)表示,這件事只是「開始」,但他沒說爆炸案是烏軍犯下。

波多利雅科寫道:「一切非法事物必須被摧毀,所有被竊走的必須還給烏克蘭,俄羅斯的一切占領必須被逐出。」

引爆貨車為俄籍男子所有

連接俄羅斯南部和克里米亞半島的克里米亞大橋8日因1輛卡車引發大爆炸,俄媒爆料,該卡車為俄羅斯26歲男性國民所有,不過該男也隨即拍影片澄清,他人在國外,卡車由從事貨運叔叔使用,他與爆炸案絕無關係。

根據《RT》引述,社群媒體Telegram Baza頻道報導,該卡車所有者為俄人薩米爾(Samir Yusubov),隨後自稱是薩米爾的男子上傳澄清影片,他坦承,他是卡車主人,但人不在俄羅斯,因此卡車由叔叔馬基爾(Makhir Yusubov)使用,據他所知,叔叔從某網站接單。

薩米爾在影片中表示,他與爆炸事件絕無關係。而Baza頻道提到,相關親屬透過事發前監視器確認司機確定為馬基爾。

俄媒分析報導,馬基爾可能不知道卡車載有炸藥,可能以為是化肥。

克里米亞大橋8日晚間恢復通行,該起爆炸案釀成3死。

烏軍收復利曼又見亂葬崗 2處估埋上百具遺體

烏克蘭頓內茨克州長基里蘭科(Pavlo Kyrylenko)7日在網路發文表示,在最近收復的烏東戰略重鎮利曼(Lyman)中,發現2座大型亂葬崗。

烏軍1日才從俄軍手中奪回頓內茨克(Donetsk)州戰略重鎮利曼。

基里蘭科在Telegram表示,利曼官員在當地發現「一座亂葬崗,根據當地消息,裡面可能有士兵和平民遺體,具體數字尚未確定」。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Ukrinform)引述一名高級警官的說法,這座亂葬崗共埋了約180具遺體。

基里蘭科表示,後來又發現第2座亂葬崗有約200個墳墓,裡面埋有平民屍體。根據基里蘭科的談話,不清楚這些平民是如何或何時死亡。

戰事失利 普京核心圈有異議

「華盛頓郵報」報導,根據美國情報單位取得的資訊,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核心圈內一名成員近幾週就蒲亭處理烏克蘭戰爭一事,直接向蒲亭表達不認可。這是迄今俄羅斯領導階層內部對於戰爭管理一事出現騷動的最明確跡象。

知情人士說,這項情報被視為重要到足以納入美國總統拜登的每日情報簡報中,並與其他美國官員分享。由於事關敏感情報,知情人士不願具名。

其中一名知情者說,蒲亭圈子裡那名核心成員表達的不滿,與戰事管理不當,以及執行軍事行動的人所犯的錯誤有關。

雖然美國情報會報有提及這名核心成員的姓名,但華郵無法證實此人身分。

普京支持者抓狂要求炸光烏克蘭基礎設施

連接俄羅斯與克里米亞半島的刻赤大橋,8日遭逢爆炸事故,令俄國總統普京十分難堪。美國政治新聞網站《政客》(Politico)報導,普廷的支持者對此怒不可遏,認定是烏克蘭發起的「恐怖攻擊」,要求普廷強烈報復,甚至建議摧毀烏克蘭各類基礎設施。

據報導,與克里姆林宮關係密切的俄國前國會議員馬爾科夫(Sergei Markov)相信,刻赤大橋遭遇的「恐怖攻擊」是「美國及其烏克蘭代理人政權將進一步跨越紅線」的證據,「俄國不打算回應嗎?即使他們更進一步?或再攻擊一次?」

俄國國會上議院「聯邦院」議員道格夫(Konstantin Dolgov)同樣形容這是「基輔傀儡政權恐怖主義性質的另一個惡意表現」,直言「必須毫不含糊地對付恐怖份子!」

俄國片面宣稱獨立的烏國境內「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前代表官員米洛什尼克(Rodion Miroshnik)則語帶威脅暗示,「相較於克里米亞大橋深陷火海,橫跨第聶伯河的烏克蘭橋樑看起來真愚蠢」,似乎認為俄軍應採取攻擊。

報導指出,刻赤大橋部分崩毀不僅造成俄國向烏南補充部隊人力和武器的困難,也嚴重羞辱恰好過70歲生日的普廷。不僅如此,這對一向吹捧該橋是克里米亞成功併入俄國象徵的俄國官媒,更是一記狠狠的耳光。

因好戰言論遭歐盟制裁的俄國最知名脫口秀主持人索洛福尤夫(Vladimir Solovyov)就在Telegram上揚言,「是時候回擊了,不管以什麼手段」,必須讓烏克蘭「壟罩在黑暗中」,摧毀烏克蘭的橋梁、水壩、鐵路、熱力發電廠和其他基礎設施。

國際法列明,蓄意攻擊這些設施屬於戰爭罪的一環。

白宮:美國未見俄羅斯近期準備動用核武的跡象

美國總統拜登稱世界處於「末日決戰」風險後,白宮7日表示,美國未見俄羅斯近期準備動用核子武器的跡象。

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在「空軍一號」上告訴記者:「我們沒有見到任何理由調整我們自己的戰略核態勢,也未見俄羅斯即將動用核武的跡象。」

當尚皮耶被詢問拜登昨晚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示警言論是否反映新的情資,她回答:「不是的。」

尚皮耶說:「總統的談話,是在表達對蒲亭威脅動用核武的憂慮。」

克里米亞大橋遇襲 傳俄防長、參謀總長將遭撤換

瓦格納集團9日在其專屬Telegram頻道「灰色地帶」(Grey Zone)發文稱,「由於烏克蘭對克里米亞大橋進行了攻擊,原定於下週結束、計劃和進行了數週的國防部高層改組,現在被提早了,其結果是紹伊古和格拉西莫夫的辭職。」

「瓦格納集團」指出,接任國防部長的熱門人選,是曾任國防部副部長、現任戰略位置重要的圖拉州州長迪尤敏(Alexei Dyumin),現任俄羅斯陸軍中將副司令馬托夫尼科夫(Alexander Matovnikov),則看好接任參謀總長,兩人都得到總參謀部官員,特別是特種部隊的好評。

目前,上述消息尚未得到俄羅斯官方證實。

值得一提的是,被點名的防長熱門人選迪尤敏,曾是俄國總統普廷的保鑣,與最受信賴的幕僚,也是普廷冰上曲棍球隊裡的守門員。分析家研判,普廷可能是要把迪尤敏培養成接班人。

俄羅斯在戰場上頻傳受挫之際,因與克里姆林宮有餐食國宴合約而被稱為「普廷御廚」的瓦格納集團頭目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近來一與應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一鼻孔出氣,點名防長紹伊古要為戰事失利負責。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前後衛星照曝光! 橋面斷裂冒出黑煙

推特帳號「@planet」PO出照片,可以看到第一張照片是克里米亞大橋發生大爆炸前的衛星照片,第二張照片則是發生大爆炸後的照片,大橋部分斷裂落海,有地方仍冒出火光與黑煙,該帳號在推文中表示「2022年10月7日、8日克里米亞大橋的照片,顯示大爆炸後橋面受損。」

克里米亞大橋是俄羅斯通往克里米亞的關鍵橋梁,該橋梁擁有公路與鐵路段,是俄軍後勤補給的重要路線,在爆炸當日晚間即恢復通行,輕型車與公車可以通行,但較重的補給貨車需要透過渡輪通行,俄羅斯傀儡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首長阿克瑟諾夫(Sergei Aksyonov)表示,克里米亞半島仍有1個月的燃料存量與2個多月的糧食存量。

https://twitter.com/iXopax/status/1578638360075083777?ref_src=twsrc%5Etfw%7Ctwcamp%5Etweetembed%7Ctwterm%5E1578638360075083777%7Ctwgr%5E962d603fa3c9a48686cbfc69115d03de479d55bb%7Ctwcon%5Es1_&ref_url=https%3A%2F%2Fnews.ltn.com.tw%2Fnews%2Fworld%2Fbreakingnews%2F4083871

根據《美聯社》報導,頓內茨克州克拉莫托斯克(Kramatorsk)地區警局官員特卡欽科(Mark Tkachenko)7日表示,當局仍在利曼市區替死亡市民收屍,並試圖確定死因,「如果是占領期間被槍打死,那當然屬於戰爭罪」。頓內茨克州長基里蘭科(Pavlo Kyrylenko)7日指出,目前已在利曼發現兩個大型墓地,其中1個埋有200名平民,另外一個則是遺體數量未定的亂葬崗。

特卡欽科表示,目前還不清楚利曼從5月被俄軍佔領至今有多少人死亡,但當地目前已發生人道危機。特卡欽科說:「有些民眾死在家裡,有些人橫屍街頭,許多人是死於砲擊,老人們則在俄軍占領期間死於缺乏食物與藥品。」

頓內茨克州政府發言人伊格納琴科(Tetyana Ignatchenko)提到,利曼的民用基礎設施完全被摧毀,目前正在努力清理俄軍撤退時留下的遺體。特卡欽科也提到,俄軍撤退時在友軍遺體上放置地雷,當烏克蘭當局試圖清除地雷,地雷就會爆炸,但目前為止還沒有造成傷亡。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227天:俄羅斯與克里米亞交通樞紐 「刻赤大橋」驚傳大爆炸 烏克蘭持續收復失地

克里米亞刻赤大橋發生爆炸,起火燃燒。(路透)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8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227天。

烏俄持續交戰之際,連接俄佔區克里米亞半島與俄羅斯的刻赤大橋,8日上午發生大爆炸,導致行經的油罐車被引燃,火勢極為猛烈。雖然事發原因還在釐清,但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雅科推文稱:「這只是開始,任何非法之物必被摧毀」,疑似暗示烏方策劃攻擊。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成立委員會,調查克里米亞大橋發生的緊急事件。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軍隊至今在東部地區,成功解放2434平方公里和96處地點,單在上星期,烏軍就在東部奪回776平方公里和29處地點,包括盧甘斯克6個地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行董事會批准向烏克蘭提供13億美元額外緊急資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感謝。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目前在財政上支持烏克蘭的成員國政府承諾,確保烏克蘭能夠償還IMF的現有債務。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下周在華盛頓舉行年會期間,IMF官員計劃與烏克蘭官員會面。

烏克蘭「公民自由中心」人員7日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在基輔開心拍照。(美聯社)

♦烏克蘭人權團體「公民自由中心」(Centre for Civil Liberties)7日與俄羅斯人權團體「紀念」(Memorial)、白俄羅斯人權領袖畢亞利亞茨基(Ales Bialiatski)共同獲得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後,在臉書發文,呼籲讓發動戰爭侵略烏克蘭的俄羅斯總統普,接受國際法庭審判。

吉爾吉總統賈帕洛夫對俄人湧入吉爾吉一事表示,「我們沒有看到任何損害,但看到一堆益處」;俄人可以自由工作,不必擔心被引渡回國。(路透檔案照)

俄羅斯局部動員,促使大批俄國男性外逃至吉爾吉斯等國躲徵召。吉國總統賈帕洛夫表示,俄人湧入有助吉爾吉斯,「我們沒有看到任何損害,但看到一堆益處」;俄人可以自由工作,不必擔心被引渡回國。

俄羅斯鋼鐵大亨莫爾達紹夫(Alexey Mordashov)的超級豪華遊艇Nord號,7日停泊在香港維多利亞港外。(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好友、鋼鐵大亨莫爾達紹夫(Alexey Mordashov)在烏俄戰爭爆發後遭西方制裁,他的超級豪華遊艇6日被發現出現在香港水域。先前多國根據西方制裁令,相繼扣押多名遭制裁俄國寡頭的遊艇,不過,香港政府7日說,不會執行個別國家的「片面制裁」措施。

《路透》報導,荷蘭金融犯罪調查員7日表示,他們逮捕一名違反國家制裁法令的55歲男子,指控他販賣電腦晶片到俄國,可能被用於製作武器。在全球對俄國採取多項產品出口管制後,俄國難以取得精密武器必備的晶片,已直接或間接影響俄軍作戰能力。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五宣布,設立“特別基金”,馬克龍在布拉格參加歐盟峰會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法國將向支持烏克蘭特別基金提供一億歐元的啟動資金;馬克龍稱,特別基金將資助烏克蘭直接從軍火商那裡購買防禦性武器。自俄羅斯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法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防禦性武器。

普京帝國的黃昏

作者:安德烈

烏克蘭前線形勢遽變,烏軍迫使俄軍節節敗退,部署在第聶伯和西岸25000名俄軍的補給線面臨被全面切斷的危險。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人知道為什麼而戰”,而普京“已經輸了”,他對俄羅斯人說,普京“自我毀滅了你們國家的一切前景”。

烏軍進展神速與俄軍的敗退,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觀察家們現在的疑問是:普京帝國的最後時刻是不是即將來到,而在這個時刻來到前,普京還會做出什麼?針對普京威脅動用核武器時,美國總統拜登周四表示,他“不是在開玩笑”,拜登警告,“世界末日”的風險為1962年以來最高。拜登連連詰問:“普京的下台階是什麼?他在哪裡找到出路?他在哪裡發現自己不僅丟臉,而且還在俄羅斯失去重要權力?“

普京在俄軍大踏步敗退的時刻簽署吞併烏克蘭四個俄佔區的文件,並再次發出不惜動用核武捍衛“俄國新領土”的威脅。普京為什麼要這樣做?路透社援引美國外交關係協會高級研究員庫普乾分析,“在某些方面,這對普京來說,正在變成一個不成功便成仁的時刻。在某種程度上,他的生存能力取決於他說:‘我成功捍衛了俄羅斯國土,還把它擴大了。這會怎麼發展下去,誰知道呢。但是可以肯定地說,對普京而言,這也許是他掌權大約20年來最危險的時刻。’”

普京的大俄羅斯夢破滅的日子或許為期不遠了,對於普京,最危險的莫過於來自於俄國內部。法國『世界報』在題為“普京或俄羅斯帝國主義的黃昏“的分析中指出,”普京擴張主義的夢想停止在這裡,停止在他親自發動的針對烏克蘭的後殖民主義戰爭。克里姆林宮的主人徒然地不斷地發表有關大俄羅斯多麼偉大的演說,俄羅斯社會都不買賬。根據《福布斯》雜誌俄羅斯版10月4日的估計,至少有70萬人寧願逃離自己的國家,而這一逃離運動似乎方興未艾“。

文章指出:這是俄羅斯布爾什維克奪權後,1920年 以來白俄及俄羅斯知識分子被迫流亡以來最大的政治出逃,外界看到的也僅僅是冰山一角。俄羅斯開始懷疑,那些國家安全的代表,那些極端民族主義的評論家,一度狂熱地在電視上勾勒大俄羅斯邊界,現在說話的語氣越來越帶有“世界末日“的感覺。

女兒遭暗殺的普京的意識形態專家杜金打破沉默,在普京宣布吞併烏克蘭四區的次日,在沙格拉德電視台(Tsargrad TV)表示,“這不是一個普通的事件……這是光明與黑暗的最後一戰的開始“。

但是當初普京吞併克里米亞引發的歡欣已蕩然無存。克里姆林宮從葉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那裡借來的“新俄羅斯“一詞也沾滿灰塵,被定義難以確定的”Z“取代。戰場壞消息接連不斷,成千上萬的俄羅斯士兵的屍體已從烏克蘭運回,值得疑問的是,俄羅斯人還能挺普京多久?

普京的大俄羅斯夢幻還能做到何時?的確,克里姆林宮目前的主人是一個考慮發展時一直以擴張和領土征服為優先而不是依靠本國豐富的資源發展的國家的繼承人,2016年,當一個兒童問普京,俄羅斯的邊界在哪裡,普京笑答:“俄羅斯的邊界沒有盡頭!“沉浸在落後時代、一心維護個人權力的普京,不明白世界已經變了。

美國歷史學家施耐德(Timothy Snyder)5月15日接受波蘭報紙《Polityka》採訪時指出:“這場戰爭可能代表着俄羅斯帝國主義死前痛苦的痙攣“。更讓莫斯科擔心的是,普京的挑釁性戰略加深了與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鴻溝,願意或者不願意,前加盟共和國不僅成為逃離自己本國的俄羅斯人的避難所,而且沒有一個願意把自己投射到克里姆林宮所標榜的 “我們這個獨特的文明”之中。

沒有其中一國加入到軍事援助俄羅斯的隊伍中,吉爾吉斯和烏茲別克甚至威脅本國在俄羅斯的僑民,若加入俄軍將遭刑法審判,甚至盧卡申科的白俄羅斯,至今也下不了決心。

建立在暴力之上的俄羅斯模式再次遭到排斥,普京的帝國主義和霸道的野心似乎註定要失敗。從長遠來看,普京無疑正走在一條通往他自己滅亡的道路之上。

拜登核戰末日說嚇到歐洲 白宮稱發言非根據情資

美國總統拜登6日說,世界自冷戰以來首度處於核子「末日決戰」風險中。

美國總統拜登稱世界自冷戰以來首度處於核戰「末日」風險,白宮今天表示拜登的警告不是根據最新情報研判,而是嚴肅看待俄國總統蒲亭言行;但拜登的話仍讓歐洲坐立難安。

拜登6日在紐約的民主黨募款活動上表示,自美國前總統甘迺迪時代和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以來,世界就沒再面臨發生核戰末日的可能性,但當前烏克蘭反攻持續告捷,蒲亭以核武威脅「不是在開玩笑」。

拜登說:「我不覺得有可以輕易動用戰術核武而不引發末日(Armageddon)的結局。」「我想弄清楚蒲亭有什麼下台階?他要如何才能既不丟面子,又保住俄羅斯內部大權?」

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 Pierre)今天表示,拜登的警告並非出於任何最新情報評估,美國並未發現任何蒲亭決定將核武投入俄烏戰爭的跡象,拜登意在表達關切並凸顯他嚴肅看待蒲亭的恫嚇。

「紐約時報」分析,拜登的邏輯直接來自當年古巴飛彈危機,在籌款活動的談話裡也兩度提到。60年前的10月世界正面臨最接近全面核戰的當口,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與蘇聯領袖赫魯雪夫達成秘密協議,以美國從土耳其撤回飛彈換取蘇聯從古巴撤彈,避免一場數以千萬計人死亡的核戰;秘密協議一事多年後才曝光。

幾週以來拜登的幕僚群一直在論辯能否泡製當年,以供受挫俄國領導人有台階可下。但相關人等守口如瓶,因為他們知道任何解方能否成功,關鍵在於保密並避免製造讓蒲亭對核武動念的情況。

紐時認為無論如何,拜登似想傳達他正把心思放在古巴飛彈危機的重要教訓之一。按他的說法,這是美國及盟國須避免把蒲亭逼入絕境鋌而走險。

但拜登的核戰末日警告讓歐洲實難等閒看待,一些外國領袖表示寧願看到往昔那種即便核戰威脅隱現,也不會在公開場合談論的日子。

在布拉格出席歐洲政治共同體峰會的法國總馬克宏今天說:「當評論這種事時,我們發言必須審慎。」

紐時稱如同歐洲一名外交官本週稍早所言,後人若回顧當前這段歷史,肯定會被大量檯面下的危機解除運作所嚇到。對大多數官員而言這種事很難公開談論,怕引發公眾恐慌或市場拋售,這也是為何外界詫異第一個公開談論這種事的華府官員竟是總統本人。

此外,紐時也認為目前很難把拜登的核戰警告與古巴飛彈危機經驗作為適合解決當前俄烏衝突的策略。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政府別將俄軍逐出到回復開戰前國界以避免核戰這種話,拜登政府裡沒有一個人敢公開或私下講。

10月8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俄羅斯與克里米亞交通樞紐 「刻赤大橋」驚傳大爆炸 俄媒:汽車炸彈所致

烏俄衝突持續延燒之際,驚傳連接俄羅斯與克里米亞的交通要道「刻赤海峽大橋」發生大爆炸,接著猛烈起火燃燒,且當下正好有火車經過。

綜合外媒報導,目擊者指出,當地時間週六清晨6點左右刻赤橋發生爆炸,聲音之大遠在數公里外都能聽見。當時正好有列車行經,至少有兩節車廂伴隨濃烈黑煙遭大火吞噬。後續影像顯示,與運輸軌道平行的大橋道路段部分崩塌。

確切起火原因尚不清楚。俄媒《塔斯社》則指與油罐車有關,克里米亞佔領區首長顧問克留科夫(Oleg Kryuchkov)表示,「根據初步資訊,刻赤橋一處路段上的一輛油罐車起火。」另一名官員則補充,「目前談論事故原因和後果言之過早,消防工作已在進行中。」

刻赤大橋除了交通功能外亦有重大政治意涵。目前的結構是俄國2014年侵占克里米亞後,由總統普下令全力改善與本土的交通連結所建,分為平面道路與鐵路運輸兩部分,分別於2018和2019年完工,兩次通車儀式普皆出席。

英國《衛報》指出,事件發生後,烏國總統澤倫斯基的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ilo Podolyak)在「推特」表示,「克里米亞,這座橋樑,是個開始。任何非法的必被摧毀,任何被竊取的必回到烏克蘭,任何俄國佔領的必被驅逐。」此話疑似暗示烏方參與其中,但波多利雅科並未直接說明。

網路上流傳的影像顯示,至少2節列車車廂被熊熊烈火吞沒,飄出濃密黑煙,而且鐵路部分一旁的道路橋面也已塌陷。負責管理的「塔曼」道路管理局聲稱,橫跨刻赤海峽運輸通道的交通暫停。

儘管俄烏戰事持續,但俄方先前仍維持這座交通要道的安全,但莫斯科也曾威脅基輔,若橋梁遭破壞就要展開報復。

烏克蘭持續收復失地 俄在中路巴赫姆特有斬獲

俄軍7表示在烏東頓內茨克(Donetsk)取得進展,奪下重要據點巴赫姆特(Bakhmut)附近一系列村莊。這是俄軍近日在烏東、烏南戰場屢遭烏克蘭擊退後首次有所斬獲。

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俄軍在巴赫姆特周邊有所進展,時值俄國東正教領袖稱俄羅斯總統蒲亭的統治是上帝旨意,並為蒲亭70歲生日祝壽。但另一方面,今年諾貝爾和平獎所頒的人權鬥士與團體來自俄、烏及白俄,無不指向對俄烏戰事的關注。

頓內茨克的親俄分離勢力部隊表示,他們奪回工業城鎮巴赫姆特附近一系列村莊;巴赫姆特目前仍在烏軍手上,但已遭俄軍砲擊數週。

親俄部隊在社群媒體說:「在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DPR)境內,頓內茨克和和盧甘斯克(Lugansk)州聯軍在俄軍支持下解放奧特拉多夫卡(Otradovka)、韋塞拉亞多利納(Veselaya Dolina)、扎伊採沃(Zaitsevo)。」

頓內茨克局部地區多年來一直由俄國所支持親俄民兵所控,也是俄國2月底入侵烏克蘭以來一大重要戰場收穫。但烏軍最近幾週在包括頓內茨克在內的烏東、烏南前線擊退俄軍。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晚表示,烏軍9月底以來奪回近2500平方公里土地。

他說:「光是這週,我軍就解放烏東776平方公里的領土及29處聚落,當中6個在盧甘斯克州。」

烏克蘭村莊5個月血腥攻防戰 俄軍士兵揭露傷亡慘重過程

俄軍在烏克蘭伊久姆近村莊的5個月血腥攻防戰,在在顯示出傷亡慘重的情況。(圖擷自ChrisO推特)

俄羅斯今年2月底大舉揮兵烏克蘭,原本打算迅速斬首領導層孰料卻陷入苦戰,有軍事專家取得俄軍志願役士兵的作戰紀錄,亦即哈爾科夫州伊久姆地區附近村莊的5個月血腥攻防戰,在在顯示出俄國軍隊傷亡慘重的狀況。

軍事研究員ChrisO在推特表示,這座村莊名為多夫根克(Dovhenke),位於伊久姆南方20公里處,戰前居民約850人左右,除了地處主幹道附近之外,沒有太多的戰略意義。

俄羅斯於3月占領伊久姆後,從4月11日開始進攻多夫根克,俄軍志願役軍人沙伊加(Viktor Shayga)同月被派到烏克蘭後,準備在19日加入俄軍第752近衛摩步團對多夫根克的作戰行動,當時村落已因為慘烈戰鬥而聞名。

沙伊加透露,指揮官告訴他們將前往撒旦地區,如果有人不想上場可以拒絕,否則到時候指揮官是不會帶他們離開戰場的。沙伊加所參與的首波進攻就因為烏軍砲擊而中斷,他回憶自己當時已經有赴死的心理準備了,因為他隨即有可能被炸死。

隔天,第752近衛摩步團2個營的多名連長告訴部下,由於烏克蘭軍隊已做好充足準備,因此他們將被送去進行自殺式攻擊,要不要去可以自行決定。

沙伊加表示,雖然有80%的俄軍士兵都拒絕進攻多夫根克,但攻勢還是持續進行,他們走了6個小時抵達村莊,一路上砲火連連出現許多傷亡,而營長似乎並不關心死傷狀況,在損失慘重仍下令進攻,最後證明這是不可能的任務,最終在1名40歲老兵的建議下撤退。

沙伊加說,和他一起參戰的另1名志願役士兵安德烈(Andrey),發現很多俄軍在撤退時直接逃跑,安德烈大吼大叫希望他們救助傷員,但根本沒人理會,讓安德烈氣得想拿起步槍從背後射殺逃兵,這件事也導致迫擊砲排長尼古拉耶夫(Nikolaev)晚了4個小時才得到救治,最終失血過多喪命。

在某次的行動中,有8輛戰車和步兵成功進入村莊,當下他們決定繼續前進而不是建立陣地,結果8輛戰車幾乎都被擊毀,步兵也被打死,接著有特種部隊和空降部隊都試圖占領多夫根克,但遭到一一擊退。

沙伊加回憶,之後來了訓練有素的預備役部隊共340人,花了1個月的時間進攻村莊,結果被烏軍砲擊到只剩下57人。到了5月,當地的所有軍官要不被打死、打傷,要不就是拒絕進攻。

沙伊加表示,大量的死傷摧毀了俄軍的士氣,他所在的部隊幾乎每個人都拒絕繼續進攻多夫根克的命令,特種部隊、空降部隊和僱傭兵也是如此,他們認為這些命令是自殺。

後來第752近衛摩步團的政委向士兵腳下開槍,試圖讓他們參與作戰,但士兵們叫囂著要政委趕快開槍,因為死在這裡至少可以保有全屍送回家鄉。沙伊加回憶,之後有批志願役被派去支援另1個連,該連從100人的建制被打到只剩下20名步兵、4輛BMP步兵戰車和1輛戰車,結果同樣遭到烏軍摧毀。

後來的倖存士兵紛紛搭乘卡車返回伊久姆或分散到森林中。沙伊加也決定不再參加多夫根克的戰鬥,不久後返回俄羅斯並離開了軍隊。

5月初,第488摩步團俄軍志願役士兵沃迪諾夫(Denis Votinov)和70名同袍一起被派到了多夫根克,他們曾占領1條街道堅守2天,接著就在血戰中撤退,不僅連長因此陣亡,整連包括他在內只有3人活下來。

沃迪諾夫說,指揮官說會來救他們,結果俄軍在明知還有己方傷兵的狀況下炮擊戰場,最終竟然是烏軍協助救治那些不能動彈的俄國士兵。

沃迪諾夫回憶,在他參戰3個星期以前,國內就有報導聲稱俄軍已經佔領了多夫根克,沒想到他還要繼續打這座村落,最終血戰到5月底,俄羅斯才算是微弱控制住多夫根克。

不過,隨著俄羅斯人試圖進一步向南推進,多夫根克周圍的戰鬥仍持續進行,導致俄軍傷亡慘重,第752團有1名士兵透露,自己連上原本有107人,現在剩下10個人,而他是第一排22人裡唯一的倖存者。

俄軍士兵表示,在某次攻勢中,752團有25人全數陣亡,完全可以說是一場災難,那些在俄羅斯電視上播的全都不能相信,就這樣多夫根克附近的戰鬥持續到了8月,附近可以說是成為了無人區。

9月,烏克蘭軍隊在哈爾科夫地區展開大反攻,並在短短1天之內奪回多夫根克,就這樣收復了俄軍不斷付出生命才奪下的村落,多夫根克長達5個月的血腥攻防戰也因此暫時落幕。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226天:俄批澤連斯基籲先發制人防核武威脅 烏克蘭澄清, 拜登:核子末日決戰風險再現 冷戰以來首見

烏克蘭大反攻不斷告捷,軍方宣布在不到1週的時間內,已重新奪回赫爾松超過400平方公里的領土。(美聯)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7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226天。

俄羅斯宣布併吞烏克蘭南部的赫爾松州(Kherson),烏克蘭軍方今天說,烏克蘭部隊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重新奪回超過400平方公里的領土。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南部軍隊司令部發言人胡梅紐克(Natalia Gumeniuk)透過線上簡報指出,「自10月初以來,烏克蘭武裝部隊已解放赫爾松地區400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同時,俄國軍方也宣稱,在這條南部戰線上,「沿著俄羅斯防線,敵人已經被擊退。」

俄軍指出,烏軍部署了4個營級戰術群,並在杜德恰尼(Dudchany)、蘇漢諾夫(Sukhanove)、薩多克(Sadok)和布魯斯金斯科(Bruskinskoe)等地附近「多次嘗試突破我們的防線」。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昨天宣布,赫爾松一帶的新沃斯克列先西克(Novovoskresenske)、新赫里霍里夫卡(Novohryhorivka)和佩特羅拉夫利夫卡(Petropavlivka)等村莊已經收復。

在幾乎完全收復東北部的哈爾科夫(Kharkiv)地區後,烏克蘭軍隊最近在東部和南部戰線取得更多進展。

♦美國除了提供烏克蘭實質軍事、經濟援助,抵禦俄國入侵外,也積極透過外交場合譴責俄羅斯行徑。聯合國大會將於下週一召開緊急特別議程,發起譴責俄羅斯決議。美國已警告,他們會盯著哪些國家站在俄羅斯一方。

歐洲國家當地時間週四在布拉格召開峰會商討烏俄戰爭事宜。法國總統馬克宏會後表示,歐盟將持續提供烏克蘭軍事援助,包括法國的凱薩自走砲(CAESAR self-propelled howitzer)。

20國集團(G20)將於下個月在印尼舉辦峰會,外界最關注的議題為美國總統拜登,是否有可能與俄國總統普廷會面,對此拜登回應了。

《Washington Examiner》報導,美國總統拜登被記者問到,下個月G20將舉辦峰會,他與俄國總統普廷是否會在印尼有直接會談,拜登沒有把話說死,僅僅表示:「還不確定」。此外對於拜登是否會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單獨會面,白宮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則拒絕證實。

安理會上週發起決議譴責俄國,但未能通過。(路透)

10月7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防長再次喊話俄軍:放下武器 我們會確保你們的「生命和安全」

烏克蘭軍隊收復失土之際,也持續對俄羅斯軍隊大打心理戰。《法新社》7日報導,烏國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y Reznikov)當天向俄軍發布最新影片,呼籲俄軍放下武器,承諾會給予他們「生命和安全」。

據報導,列茲尼科夫用俄語向俄軍官兵喊話:「你們仍然可以拯救俄羅斯免於悲劇,拯救俄軍免於羞辱。對於立即放棄戰鬥的人,我們會確保他們擁有生命、安全和正義。但同時,我們也保證,下達犯罪命令者會受到審判。」

列茲尼科夫繼續說到:「你們一直受到克里姆林宮欺騙及背叛,他們說你們是在與『虛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部隊的對抗中英勇死去。的確,北約提供給我們(烏克蘭)武器,但用這些武器來打你們的只有烏克蘭士兵。」

列茲尼科夫強調:「烏克蘭士兵不需要俄羅斯的土地,我們自己的土地就足夠了,而且我們正在把土地全部奪回來。」

烏軍9月以來在東部和南部展開反攻,迄今已連連逼退駐守的俄軍,收復大片失土。

  • 俄批澤連斯基籲先發制人防核武威脅 烏克蘭澄清

    俄羅斯新聞社(RIA)報導,對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建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發起預防性打擊,以排除俄羅斯動用核武的可能性,俄國克里姆林宮今天表示譴責。

    不過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辦公室隨後澄清,部分媒體不當引述澤倫斯基有關對俄國「先發制人打擊」的說法,並說澤倫斯基不是在呼籲北約「先發制人」動用核武打擊俄國。

    路透社報導,澤連斯基在與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的一場討論中表示,他相信預防性打擊對於阻止一切核武使用有其必要,但並未進一步說明他指的是何種類型的打擊,也沒提到任何核打擊的必要性。

    他在一段線上影片的評論中表示:「北約該做什麼,才能杜絕俄國使用核武?」

    「重要的是,我再次呼籲國際社會…預防性打擊才能讓(俄國)知道,如果他們動用(核武)會發生什麼後果。」

    俄新社引述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的言論:「這樣的聲明不過是在呼籲發動另一場不可預測且後果可怕的世界大戰。」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Ukrinform)報導,烏克蘭總統府發言人尼基佛洛夫(Serhii Nykyforov)隨後在臉書聲明說:「總統(澤連斯基)是在談論2月24日之前那段時間。當時,有必要採取預防性措施來防止俄羅斯發動戰爭。在此提醒大家,當時討論的唯一措施是先發制人的制裁。」

    拜登:核子末日決戰風險再現 冷戰以來首見
    美國總統拜登6日說,世界自冷戰以來首度處於核子「末日決戰」風險中。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說,世界自冷戰以來首度處於核子「末日決戰」風險中,而他正想知道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在烏克蘭戰爭中有什麼台階可以下。

    法新社報導,拜登在紐約的民主黨募款活動上說,自美國前總統小甘迺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時代和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以來,世界從未面臨發生末日戰爭的可能性。

    他說,普京為了繼續侵略烏克蘭,揚言動用核子武器,並不是在「開玩笑」。

    拜登在活動上與民主黨支持者談話時,少見地使用強烈措辭來談論普京核武威脅所製造的風險。這場活動是由報業大亨魯柏特.梅鐸(Rupert Murdoch)之子詹姆斯.梅鐸(James Murdoch)在曼哈頓的家裡舉辦。

    拜登說,如果事情實際上繼續朝這個方向發展,就是自古巴飛彈危機以來,「我們首度遭受動用核武的直接威脅」。他指的是過去蘇聯在古巴部署射程可達美國的飛彈,引發核子僵局。

    烏克蘭在西方國家支持下,頑強抵抗俄羅斯入侵。普京面對這種情況,幾乎毫不掩飾地揚言,若他覺得在奪取烏克蘭大片領土的目標上已別無選擇,就有可能動用核武。

    專家認為,這很可能是相對小規模的戰術攻擊。但拜登警告,針對小片地區的戰術攻擊仍有可能觸發更大範圍的衝突。

    拜登說,「我很瞭解這個人,蒲亭說有可能動用戰術核武或生化武器時,不是在開玩笑,因為他的軍隊可以說表現得差勁透了」。

    拜登也說:「我不認為有辦法隨意動用戰術核武,而最終不會導致大決戰。」

    他說:「我正想弄清楚蒲亭有什麼台階可以下。他的出路在哪裡?他要如何才能既不丟面子,又保住俄羅斯內部大權?」

    赫松州遭俄羅斯併吞後 烏克蘭宣布收復大片領土

    圖為烏克蘭軍人1日走在頓內茨克一座被摧毀的橋上。(路透社)

    俄羅斯宣布併吞烏克蘭南部的赫松州(Kherson)後,烏克蘭軍方今天表示,烏國部隊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重新奪回該州超過400平方公里的領土。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南部軍隊司令部發言人胡梅紐克(Natalia Gumeniuk)透過線上簡報表示,「自10月初以來,烏克蘭武裝部隊已解放赫松地區400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同時,俄國軍方也宣稱,在這條南部戰線上,「沿著俄羅斯防線,敵人已經被擊退。」

    俄軍表示,烏軍部署了4個營級戰術群,並在杜德恰尼(Dudchany)、蘇漢諾夫(Sukhanove)、薩多克(Sadok)和布魯斯金斯科(Bruskinskoe)等地附近「多次嘗試突破我們的防線」。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昨天宣布,赫松一帶的新沃斯克列先西克(Novovoskresenske)、新赫里霍里夫卡(Novohryhorivka)和佩特羅拉夫利夫卡(Petropavlivka)等村莊已經獲得「解放」。

    在幾乎完全收復東北部的哈爾科夫(Kharkiv)地區後,烏克蘭軍隊最近在東部和南部戰線取得更多進展。

    傳烏軍挺進盧甘斯克 蒲亭稱吞併局勢將穩定

    社群媒體照片顯示,烏克蘭部隊近日首度挺進烏東盧甘斯克州。不過軍事受挫的俄羅斯總統蒲亭表示,失去數個主要城鎮後,預期吞併烏克蘭4州局勢將「穩定下來」。

    ●CNN:烏軍挺進盧甘斯克 戰爭爆發以來首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社群媒體5日有照片顯示,烏克蘭軍隊穿越頓內茨克州(Donetsk),進入烏東盧甘斯克州(Luhansk)的戈爾洛夫卡村(Horlivka)。這是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烏軍首度挺進盧甘斯克。

    俄羅斯強行兼併盧甘斯克後,宣稱整個盧甘斯克州為俄國領土。但最近幾天,烏軍挾帶在哈爾科夫州(Kharkiv)與頓內茨克州成功反攻氣勢,從數個方向接近盧甘斯克州。

    普京智囊杜金之女遭炸死 傳美認為烏政府策動

    CNN引述曾聽取美國情報簡報的消息人士報導,8月間以汽車炸彈炸死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理論家杜金(Alexander Dugin)之女達利亞(Darya Dugina)的行動,美國情報單位認為是由烏克蘭政府內部單位授權策動。

    ●吞併領土後 普京命俄政府接管札波羅熱電廠

    普京(Vladimir Putin)5日下令,要俄國政府接管位於烏南札波羅熱(Zaporizhzhia)的歐洲最大核電廠。蒲亭已正式完成併吞烏克蘭逾15%國土的法律程序。

    蒲亭簽署法律,將烏克蘭境內的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DPR)、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NR)、赫松州(Kherson)和札波羅熱州併入俄國版圖。這是至少半世紀以來,俄國領土最大幅度的擴張。

    ●俄軍砲轟札波羅熱市 至少2死5失蹤

    烏南札波羅熱州長史塔魯克(Oleksandr Starukh)6日表示,俄軍徹夜砲轟札波羅熱市,造成至少2人死亡、5人失蹤,且有多棟民宅毀損,更引發大規模火災。

    ●瑞典結束北溪管線外洩現場調查 指向人為破壞

    瑞典當局對輸送俄羅斯天然氣到歐洲的北溪(Nord Stream)管線兩個外洩處進行現場調查後,瑞典檢察官朱維斯特(Mats Ljungqvist)強調,可以做出北溪1號和2號管線段落「曾被引爆,導致天然氣管線的廣泛破壞」。他說:「犯罪現場調查加深了管線遭到嚴重人為破壞的疑慮。」

    ●無懼俄核武威脅 美國3/4民眾認為應續挺烏克蘭

    根據路透社/易普索(Reuters/Ipsos)5日公布民調顯示,儘管俄羅斯揚言使用核武保護領土,近3/4美國人仍表示美國應繼續支持烏克蘭。在這份10月4日到5日進行的最新民調中,66%受訪者認為華府特別應該繼續提供武器給烏克蘭,高於8月另一份類似民調的51%。

    ●烏克蘭加入有譜 OECD願就入盟啟動對話

    烏克蘭5日朝邁向加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跨出第一步。OECD秘書長柯曼(Mathias Cormann)表示,在基輔當局提出要求後,OECD的38個會員國決定將烏克蘭視為候選會員。

    但是OECD入盟程序複雜,需要很長時間,候選會員國必須在反賄措施、稅收、環境和相關統計等方面證明國家政策能達到經合組織標準。

    烏國傀儡官員:俄國防長該斃了自己

    俄國政府在烏克蘭扶植的赫爾松副州長斯特雷穆索夫(Kirill Stremousov)。(法新社檔案照)

    俄羅斯部隊近日在烏克蘭節節敗退,連俄國在烏國扶植的傀儡政府官員也看不下去,俄國政府赫爾松副州長斯特雷穆索夫(Kirill Stremousov)6日罕見公開批評,俄軍戰場失利要怪一些「無能的指揮官」,還說俄國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應該開槍斃了自己。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英國《衛報》報導,斯特雷穆索夫6日在社群媒體發表4分鐘談話影片,針對俄國在戰場連連失利,批評在莫斯科的「將軍和部長們」,未能了解戰場前線的問題,「真的,許多人說,任由這種情況發生的國防部長(紹伊古),身為一名官員,可以對自己開槍了」。

    他把國防部裡「無能的軍事領導人」,與在前線的「英雄」士兵對比。他說,「國防部並非只由部長、將軍、貪污打劫的和其他廢物組成,還有所有那些為了捍衛俄羅斯付出性命的人」,讚揚為戰爭犧牲的俄軍士兵,「那些付出性命、堅持到最後的人是英雄」。

    烏軍發言人胡梅紐克(Natalia Humeniuk)6日表示,在赫爾松州就已經有「超過400平方公里的區域從佔領者手中解放」;前一天總統澤倫斯基表示收復了赫爾松新沃斯克列先西克(Novovoskresenske)、新赫里霍里夫卡(Novohryhorivka)與佩特羅拉夫利夫卡(Petropavlivka)3個聚落,意味著烏國部隊在赫爾松的行動正持續取得進展。

    不過,斯特雷穆索夫否認烏國政府說法,表示俄軍部隊「擋住了攻勢」,烏軍的推進「受到阻止」。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225天:普京頒發命令將烏克蘭紮波羅熱核電站納入俄國有資產,盧甘斯克多處村莊被烏軍收復

烏克蘭軍隊拿著國旗在收復區域合照。(圖擷取自推特)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6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225天。

♦根據路透社/易普索(Reuters/Ipsos)今天公布的民調結果,儘管俄羅斯揚言使用核武保護領土,近3/4的美國人仍表示美國應繼續支持烏克蘭。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烏克蘭武裝部隊在盧甘斯克區域展開新一波大反攻,盧甘斯克州長蓋戴(Serhiy Gaidai)日前呼籲民眾趕緊避難,避免被戰火波及,目前盧甘斯克區域許多村莊陸續被烏軍收復,俄羅斯軍隊被打得節節敗退。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其週二晚間的例行影片講話中表示,「無論是前線,還是外交領域,都傳來了一些好消息。」他說:「首先,烏克蘭軍隊在南線發動的行動推進極其迅猛有力。僅在本週內,我們就已從俄方進行假公投區域內解放了數十座村鎮。」他表示,烏軍在盧甘斯克、頓涅茨克、赫爾松以及哈爾科夫一帶都取得了進展。

澤連斯基提到了赫爾松區一系列被收復村鎮的名字,並表示實際收復的村鎮很多,難以一一羅列。

人權高專署:烏克蘭被佔領土上人權狀況在惡化。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署認為,烏克蘭南部和東部被俄羅斯吞併的領土上,人權狀況將會進一步惡化。聯合國人權高專署的福爾克曼(Christian Salazar Volkmann)在日內瓦發布烏克蘭人權狀況報告時表示:俄羅斯通過所謂的兼並行為,已導致當地衝突進一步加劇,「從而使與之相關的人權狀況更加惡化。」

聯合國將於週一舉行緊急會議,討論俄羅斯對四個烏克蘭地區的吞併。本次會議是由烏克蘭和阿爾巴尼亞申請召開的。

上週五,聯合國安理會對俄羅斯吞併盧甘斯克、頓涅茨克、赫爾松以及扎波羅熱等四個烏克蘭地區的譴責案,因遭到俄羅斯否決而未獲通過。譴責案草案中將此前就兼並上述領土所進行的公投稱為「非法行為」,俄羅斯是十五個安理會成員國中唯一一個行使否決權的國家。中國、印度、巴西和加蓬投了棄權票。在聯合國全體大會上,俄羅斯則沒有否決權。目前有關各國正在起草一份新的決議案草案。

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論者杜金(Alexander Dugin)被外界稱「普大腦」,他的女兒於今年8月因汽車炸彈襲擊身亡,事發後俄國指控烏克蘭為兇手,烏克蘭官方則否認有任何關連性。美國情報單位最新一份調查報告指出,烏克蘭政府的部分人員是幕後黑手,並已對基輔提出警告。

德國警方研判,連結德俄的北溪海底天然氣管遭“國家”蓄意破壞。儘管調查結果還沒出爐,愛沙尼亞點名幕後黑手是俄羅斯。

德國正與丹麥、瑞典合作調查幕後黑手,瑞典海軍總司令哈斯勒姆(Ewa Skoog Haslum)不願透露調查的進度,只表示瑞典已派出多艘軍艦到漏氣所在海域,提供船舶移動等數據全力協助調查。

普京頒發命令將烏克蘭紮波羅熱核電站納入俄國有資產

俄羅斯總統普京10月5日下令,要俄國政府接管位於烏克蘭南部札波羅熱歐洲最大核電廠的運作。圖為一名俄羅斯軍人8月在札波羅熱核電廠附近站崗。(路透社)

據塔斯社周三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發布法令,將烏克蘭紮波羅熱核電站設施列入俄聯邦資產清單。此外,普京還任命了被公投入俄的烏克蘭四地區的代理負責人,他們將在根據俄國法律選出正式負責人之前行使管理權力。

俄羅斯官方10月5日公布的法令這樣寫道:“俄羅斯政府應採取措施,建立紮波羅熱核電站及其運營所需的其他設施的聯邦所有權”。據悉,普京還指示俄羅斯政府建立紮波羅熱核電站聯邦國家統一公司,以確保其資產的安全。

報導指,該法令還規定了紮波羅熱核電站的運營商地位。普京的法令說:“授予紮波羅熱核電站運營商股份公司在核能領域開展業務的組織地位,該公司應利用自身能力或爭取其他組織的支持,從事紮波羅熱核電站核設施的運營或停止運營的活動。”

俄羅斯核電公司(Rosenergoatom)表示,巴拉科沃核電站的前總工程師羅曼延科(Oleg Romanenko)將領導紮波羅熱核電站的運營公司。

在普京頒發該命令後,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Rafael Grossi)通過推特表示:“在紮波羅熱核電站周圍設立核安全和安保保護區的必要性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格羅西正在緊急前往基輔的路上。

此外,普京還任命了被公投入俄的烏克蘭四地區的代理負責人,他們將在根據俄國法律選出正式負責人之前行使管理權力。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兩個所謂“共和國”的領導人保留了領導人的頭銜,而另外兩個烏克蘭地區——紮波羅熱和赫爾松的領導人則成為代理州長。

歐盟就對俄最新制裁達成一致

歐盟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的第八個制裁方案目前正在經歷最後的審批過程,預計將於週四生效。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宣佈了這一消息。歐盟成員國的常駐代表還批准了有關進口俄羅斯石油價格上限的法律條款,這一油價封頂措施得到七國集團國家支持。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上週提出了這個一攬子制裁方案,作為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最新升級的反應。馮德萊恩說:「我們既不接受虛假的公民投票,也不接受對烏克蘭任何形式的吞併。」

莫斯科上週三宣佈了在4個被俄羅斯佔領地區的「公投」結果,稱當地大部分人支持加入俄羅斯。所謂的公投持續了5天,其涵蓋的領土約佔烏克蘭全部領土的15%。此後,俄羅斯總統普丁宣佈這些烏克蘭領土為俄羅斯領土。這在國際上不被認可。歐盟首腦們紛紛宣佈該決定無效。

這次歐盟達成的對俄新制裁一部分涉及出口禁令,這將影響到諸如航空業這樣的關鍵技術領域。此外,還將禁止從俄羅斯進口某些類型的鋼材。歐盟公民也將被禁止在俄羅斯國有企業的管理層中擔任職務——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曾多年擔任俄羅斯石油公司監事會主席,因此德國政府格外致力於這一點。新制裁還包括,在俄佔區協助進行虛假公投的人將被歐盟禁止入境和凍結資產。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已經表明她對設立一個天然氣價格實施上限持開放態度。她說:「這種天然氣價格上限的設計必須保證供應安全。」此外,她說這必須是一項臨時措施,「直到我們制定了新的歐盟價格指數,確保市場更好地運作」。

半數以上的歐盟成員國最近呼籲設立天然氣價格上限。然而,德國等國對此持懷疑態度,認為這可能導致歐盟天然氣供應不足。

馮德萊恩也強調,必須保證天然氣的供應安全。她表示將在週五的歐盟峰會上向各國首腦發出一個路線圖。其中建議,作為第一步,只對用於發電的天然氣設定價格上限。同時,歐盟國家購買俄羅斯天然氣的數量越來越少。馮德萊恩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在總進口量的佔比已經從41%下降到7.5%。她還表示,歐盟天然氣儲存設施幾乎滿了90%,這比去年同期多15%。此外,天然氣的消耗也減少了10%。

10月6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俄軍戰車砲管綁白旗連人帶車投誠

https://youtu.be/Zl9uY49vFYI

隨著戰局漸趨不利,俄軍士氣持續下探,網路上不斷有俄軍投降畫面流出,現又出現俄國士兵駕著BMP-2步兵戰車,在砲管上綁著白旗,至烏軍指定投降地點棄車投降的影片。

網路上出現俄國士兵向烏軍投降的完整影片,一群烏克蘭士兵在路邊臥倒戒備,遠方駛來一輛BMP-2步兵戰車,砲管上綁著白旗,當戰車停下後,烏克蘭士兵緩緩靠近,要求車內俄兵下車,俄兵舉著白旗,雙手高舉下車,在對方的命令下趴臥在地,烏克蘭士兵開始靠近,接著對俄兵搜身、解除武裝,最後登上戰車做檢查。

俄羅斯政府稱,只會針對非自願被俘的俄軍戰俘給予戰俘補償金,但烏軍表示所有俘虜的俄軍都會被視作戰鬥中非自願被俘,甚至烏克蘭對俄兵推出了「我想活下去」專案,申請的俄羅斯士兵可以得到如何投降與避免在烏克蘭被射殺的指示,傳目前已經收到2000多份申請。

俄國士兵駕著BMP-2步兵戰車,在砲管上綁著白旗,至烏軍指定投降地點棄車投降。(圖擷自YouTube)

盧甘斯克多處村莊被烏軍收復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烏克蘭武裝部隊在盧甘斯克區域展開新一波大反攻,盧甘斯克州長蓋戴(Serhiy Gaidai)日前呼籲民眾趕緊避難,避免被戰火波及,目前盧甘斯克區域許多村莊陸續被烏軍收復,俄羅斯軍隊被打得節節敗退。

推特帳號「@WarNewsPL1」在推特PO文表示,有烏克蘭消息人士聲稱,烏克蘭武裝部隊已經進入了盧甘斯克地區的新博季亞納鎮內(Nowowodiane)。蓋戴表示,盧甘斯克地區的解放已經開始,幾個地方已經從俄軍手上收復,烏克蘭武裝部隊在被收復區域升起了國旗。

東歐媒體《Visegrád 24》也在推特PO出1張照片,照片中烏克蘭武裝部隊在盧甘斯克州的佩特里夫西克村(Hrekivka)的路牌前拿著烏克蘭國旗合照,該帳號在推文中表示「烏克蘭武裝部隊已經解放了佩特里夫西克村,這代表烏軍已經反攻到了盧甘斯克地區,並且在全國各區域捲土重來。」

愛沙尼亞境內親俄份子募資買無人機被逮 無人機與資金將轉交烏軍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有些親俄國家與份子選擇與俄羅斯站在一起,協助俄軍侵略烏克蘭。有消息指出愛沙尼亞的親俄男子想替俄軍買無人機而發起群眾募資,沒想到無人機被愛沙尼亞的國安單位沒收,最終遭逮捕判刑。

根據外媒《ERR》報導,43歲的弗拉基米爾(Vladimir)在社群網站PO文表示,他想發起募款活動為俄羅斯軍隊購買無人機,之後該男子將募得的資金購買3架中國大疆無人機,並在試圖在邊境將資金與無人機轉交給俄軍,但在交貨前就被拘留。

哈爾朱縣法院(Harju County Court)認為弗拉基米爾在知情的情況下仍支持俄羅斯的侵略行為,判處他4個月的監禁和8個月緩刑,愛沙尼亞官員表示,弗拉基米爾購買的無人機與資金被沒收後,將會轉交給烏克蘭軍隊使用。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224天:烏軍在赫松州取得突破 俄軍連日來遭到猛攻

南部戰線有許多好消息,許多被占領的國土被烏克蘭軍隊陸續收復。(法新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5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224天。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烏克蘭軍隊除了在東部區域捷報頻傳,南部戰線也有許多好消息,許多被占領的國土陸續收復,有消息指出,俄軍可能會退往聶伯河岸建立防線。

烏克蘭武裝部隊近期除了在烏東積極反攻,在烏克蘭南部的赫爾松州(Kherson)也有大幅推進,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4日在每日例行談話中提到,烏軍在烏克蘭南部進行「快速而有力地推進」,烏軍在本週收復數十個聚落。

俄軍在烏克蘭戰場劣勢已現,烏軍近期收復多處聚落,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ilo Podolyak)接受美國《CNN》專訪時提到,烏克蘭要收復該國自2014年以來被占領的所有領土,言下之意也包括一直被俄羅斯占領的克里米亞。

拜登與賀錦麗4日與澤倫斯基通話時強調,美國永遠不會承認俄羅斯吞併的烏克蘭領土,拜登表示,美國將繼續對任何支持吞併行為的個人、企業實體及國家施加沉重代價。

拜登也在電話向澤倫斯基宣布新一波6.25億美元軍援,包括4套M142「海馬斯」高機動多管火箭發射系統(HIMARS)、155毫米榴彈砲及105毫米榴彈砲各16門,以及各式彈藥等。

自新德里方面消息,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ī)10月4日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進行了通話。莫迪表示,俄烏衝突不可能有軍事解決辦法,同時還強調危及核設施可能會造成災難性後果。澤連斯基在通話中感謝印度對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支持,還強調了印度領導人最近關於“如今的時代並不是戰爭時代”的聲明的重要性。他談到,印度政府和私營部門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人道主義援助。

俄羅斯總統普京上月21日宣布發動局部動員令,引發俄羅斯國內動盪,許多人紛紛出逃,在宣布局部動員令後的近兩週以來,超過70萬人出境。其中20萬人前往哈薩克,俄羅斯高級官員坦承無法計算出有多少人出於旅遊目的出境。

安理會就烏東4地入俄召開新的會議

聯合國大會發言人宣布,在俄羅斯吞併烏克蘭四個地區後,聯合國大會將於周一召開新的緊急會議,討論烏克蘭局勢。

聯合國大會主席發言人庫比亞克(Paulina Kubiak)4日表示說,應烏克蘭和阿爾巴尼亞的要求,由聯合國 193 個成員國組成的大會將於周一下午 3:00(格林威治標準時間下午 7:00)舉行會議。

外交消息人士告訴媒體,在沒有結束日期的預定會議期間,預計大會將審議涉及吞併烏克蘭的決議,此前俄羅斯在安理會會議上就此問題投了否決權。

上周五,俄羅斯毫不意外地阻止了安理會通過一項譴責其吞併四個烏克蘭地區的決議。除了俄羅斯的否決權,四個國家中(中國、印度、巴西和加蓬)投了棄權票。

由美國和阿爾巴尼亞起草的決議草案呼籲所有國家和其他組織“不承認”四個地區的無禮兼並,並要求俄羅斯軍隊“立即、完全、無條件地”撤軍。

美國人在投票前曾承諾,如果俄羅斯使用否決權,議題將提交聯合國大會,每個國家都有一票,沒有否決權。

一位外交消息人士說,因此,歐盟正在與烏克蘭和其他國家合作起草新的文本草案。

對這項未來決議的投票將有可能更準確地評估俄羅斯的孤立程度,而一些發展中國家則對西方將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烏克蘭感到惱火。

今年春天,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三項關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決議,其中第三項是在四月底通過的。

烏東親俄民兵領導人斯特列爾科夫(Igor Strelkov)也在Telegram上承認俄軍棄守達維季夫布里德,但他解釋,當前俄軍的顯然是要收縮防線,並至少要能鞏固住伯斯萊夫(Berislav)與新卡霍夫卡水壩(Nova Kakhovka dam)。

https://twitter.com/TpyxaNews/status/1577267889677430784?ref_src=twsrc%5Etfw%7Ctwcamp%5Etweetembed%7Ctwterm%5E1577267889677430784%7Ctwgr%5Ef5aab5f52c7f8eff1ef1f8cbca1ccd961efa7ef2%7Ctwcon%5Es1_&ref_url=https%3A%2F%2Fnews.ltn.com.tw%2Fnews%2Fworld%2Fbreakingnews%2F4079033

10月5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烏克蘭軍隊除了在東部區域捷報頻傳,南部戰線也有許多好消息,許多被占領的國土陸續收復,有消息指出,俄軍可能會退往聶伯河岸建立防線。

推特帳號「@mhmck」PO文表示,俄羅斯軍隊已經在赫爾松地區被擊潰,烏克蘭軍隊正盡快抵達定居點,俄羅斯入侵者可能會在第聶伯河對岸的2個橋頭堡集結,這些橋頭堡圍繞著貝里斯拉夫市與赫爾松市。

烏克蘭武裝部隊在南部推進,也被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4日的每日談話中提到,指出烏軍在烏克蘭南部進行「快速而有力地推進」,俄羅斯的「假公投區」赫爾松(Kherson)、札波羅熱(Zaporizhzhia)、頓內茨克(Donetsk)和盧甘斯克(Luhansk)等4州有數十個聚落被收復,並強調烏克蘭的戰士們不會停下腳步,俄軍被趕出國土只是時間的問題。

俄國防部地圖顯示俄軍迅速從烏克蘭東部南部後撤

俄羅斯國防部的地圖今天似乎顯示,俄軍在烏克蘭軍隊反攻的強大壓力下,迅速從烏克蘭東部和南部的佔領區後撤。

俄羅斯國防部在每日視訊簡報中未提及後撤,但展示的地圖顯示俄軍控制區較前一天縮小許多。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晚在每日視訊演說也表示,烏軍對俄軍迅速取得重大進展,收復烏克蘭東部和南部數十個城鎮。

他表示:「自從俄羅斯的假公投後,單是本週,就收復了數十個城鎮,這些城鎮分別位於頓內茨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赫松(Kherson)和札波羅熱(Zaporizhzhia)4州。」

烏軍在赫松州取得突破 俄軍連日來遭到猛攻

俄羅斯最近宣布兼併烏克蘭南部赫松州,莫斯科任命的該州州長今天在公開訪談中表示,當地俄軍已遭到烏軍猛烈攻擊數日。

法新社報導,赫松州(Kherson)是俄羅斯2月對烏克蘭展開攻擊後,最早遭到莫斯科掌控的烏克蘭幾個州之一。儘管俄軍沒有掌控全州,莫斯科仍於上週宣告予以兼併。

觀察這場衝突的組織近日曾表示,烏軍正朝俄控區更深入推進,尤其對第聶伯河(Dnipro River)西岸的赫松州北部。

俄羅斯任命的赫松州州長薩爾多(Vladimir Saldo)昨天受訪時稱,烏軍在杜德恰尼村(Dudchany)附近已經取得斬獲。這項訪問今天在他本人的官方頻道中公開。

他說:「這項突破沒有維持很久。今天展開空中攻勢後,許多烏克蘭裝甲車輛和人員遭到摧毀。」

當地媒體今天報導薩爾多的副手斯特雷穆索夫(Kirill Stremousov)指出,烏方朝杜德恰尼村推進的攻勢已被擋下,「沒有出現恐慌」。

加密通訊軟體Telegram追蹤在烏境內俄軍動向的頻道Rybar指出,烏軍朝杜德恰尼村和阿爾漢格利西克村(Arkhanhelske)附近挺進,試圖「切斷第聶伯河右岸俄方供給」。

戰前有100萬人口、主要為農業區的赫松州,是通往克里米亞半島(Crimean)的門戶。

據俄羅斯各家通訊社報導以及未經證實的社群媒體消息指出,占領部隊和俄方扶植官員遭到游擊隊員攻擊,由於渡河橋梁已遭烏軍摧毀,俄軍有落入圈套的風險。

烏克蘭赫松州估計約有8成疆土落入俄羅斯掌控。

澤連斯基簽法令 確認烏克蘭不與普京談判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4日簽署一項法令,正式宣布烏克蘭「不可能」與克里姆林宮當前領導人普京談判,但仍保留與俄羅斯新總統談判的可能性。

路透社報導,俄國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日前宣布併吞在烏克蘭占領的4個區域,基輔政府和西方國家形容這是一場非法鬧劇。

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9月30日表示,普京「不懂何謂尊嚴和誠實,因此,我們準備好與俄國對話,但是跟另外一位俄羅斯總統對話」。他今天簽署的法令為當日說法定案。

烏克蘭部隊已在烏國南部突破俄羅斯防線,並在東部擴大快速進攻,奪回2月俄軍入侵後被併吞的區域。

本週將滿70歲的普京主導俄國政壇超過20年,依據他主持的憲法改革,普京還能連任兩次,可能繼續掌權至2036年。

與此同時,俄羅斯聯邦院(上院)在今天會議中一致通過提案,將烏克蘭頓內茨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赫松(Kherson)和札波羅熱(Zaporizhzhia)4州併入領土。國會國家院(下院)昨天已在類似表決中通過此案。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說,普京「很可能」在今天簽署法律,將上述4地併入俄國。

普京已暗示可能在對烏克蘭的戰爭中使用核子武器,他日前表示,會考慮使用「一切可用手段」來捍衛自己的國家。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說,雖然俄國揚言訴諸核武的說法必須被認真看待,國際社會已明確表示不會被嚇倒。

英國國防大臣華勒斯(Ben Wallace)今天則在訪問烏克蘭鄰國波蘭南部的札莫希奇市(Zamosc)時說,英國將延長在波蘭部署防空系統,以確保波蘭能安全地持續提供烏克蘭後勤支援。

傳俄軍出現喬治亞邊境 逮捕躲避動員令男丁

俄羅斯軍隊出現在俄羅斯與喬治亞的邊境。(圖擷取自推特)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自從俄羅斯總統普廷頒布「部分動員令」後,俄羅斯國民對此大感不滿,紛紛逃走至鄰近國家,或是想辦法逃避徵召令,有消息指出俄羅斯軍隊抵達俄羅斯與喬治亞的邊境,將企圖躲避動員的民眾逮捕回去。

推特帳號「@Faytuks」在推特PO出1張照片,可以看到照片中是俄羅斯與喬治亞的邊境,許多俄羅斯民眾駕車正等待入境喬治亞,而許多俄羅斯士兵在車陣的中央,該帳號在推文中表示「當地消息人士聲稱,俄羅斯軍隊已經抵達喬治亞邊境,並開始設立檢查站,據說這是為了阻止適軍齡的男性外流。」

雖然俄羅斯當局聲稱部分動員令只會徵召30萬名預備役,但有許多不在動員範圍的人也被徵召入伍的消息不斷傳出,許多俄羅斯民眾感到恐慌與不滿,在宣布局部動員令後的近兩週以來,超過70萬人出境,俄羅斯高級官員坦承無法計算出有多少人出於旅遊目的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