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月26日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已簽字批准瑞典加入北約,土耳其政府之後發布公告,宣布正式批准瑞典加入北約。目前,北約成員國中,只剩下匈牙利仍未批准瑞典加入北約。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日前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通電話時重申,匈牙利政府支持瑞典加入北約。
瑞典和芬蘭在2022年5月同時申請加入北約。按照規程,北約所有成員國必須一致同意才能吸收新成員。芬蘭已於去年4月正式獲准加入北約。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18日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7日訪問德國。鑒於土耳其總統到訪前曾指以色列是“恐怖國家”,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17日表示,哈馬斯 10 月 7 日發動致命襲擊,造成 1,200人死亡,其中絕大多數是平民,以色列有“生存權和自衛權”。
此次訪德行程是短暫的。他在與德國總理朔爾茨會晤之後,共進晚餐,當晚將直接飛回土耳其。另據土耳其總統稱,埃爾多安在柏林與施泰因邁爾進行交流時表示,“以色列的襲擊必須停止”,並呼籲立即“停火”。
這是埃爾多安自2020年以來首次訪問德國。在這麼敏感時期接待土耳其總統在德國引發不少的批評。 在訪問柏林的前兩天,土耳其總統還將以色列描述為“恐怖主義國家”。
埃爾多安還“因其自身的法西斯主義而受到質疑”,這一言論震驚了德國。德國總理朔爾茨也曾表示,埃爾多安的言論是“荒謬的”。有人發出聲音,特別是來自猶太協會或反對派的聲音,要求推遲或取消幾個月前就安排好的出訪。
儘管面臨壓力,政府從未考慮過取消。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赫伯斯特萊特(Steffen Hebestreit)17日表示,外交有時需要與“難相處的夥伴”進行討論,“我們必須向他們解釋自己”。
對於這位以色列的熱心捍衛者、並熱衷於避免給土耳其總統提供平台的總理來說,這次到訪註定會特別微妙。
據《法蘭克福彙報》報道,德國還有近 300 萬土耳其僑民,這裡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場景”,埃爾多安可能會利用這個場景再次攻擊這個猶太國家,並“突顯他在阿拉伯世界的領導野心”。特別是《法蘭克福彙報》。
此次訪德,埃爾多安有可能提及購買40架二手颱風戰鬥機事宜。土耳其國防部長居萊爾(Yasar Güler)11月16日表示,土耳其正在與英國和西班牙就購買40架歐洲戰鬥機“颱風”進行談判,但德國反對這項計畫。
根據路透社,居萊爾16日在安卡拉的一次國會聽證會上表示:“我們正在進行採購工作。現在英國和西班牙正在努力說服德國,(雖然)我們並沒有與德國進行談判… 如果可能的話,我們計畫購買40架歐洲‘颱風’戰鬥機。”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月19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330天。
烏克蘭人過去習慣了每天24小時每週七天供電不斷的日子。然而,在俄羅斯開始轟炸他們的電廠之後,國家的一種“新常態”開始了。
即使是在首都基輔,如今每天都會斷電。有時是定期停電,有時則是發生了空襲,燈光熄滅。
然而,在俄羅斯攻擊烏克蘭基礎設施數月後,雖然戰爭暴力還在持續,一些當地人正在試圖重建自己的小生意,他們使用的是緊急服務部門提供的電力。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周三1月18日以視像形式向世界經濟論壇發表講話,他呼籲全球在應對俄羅斯時不應再猶豫,同時呼籲世界加快軍事援助烏克蘭,以超越俄羅斯的攻勢。
♦烏克蘭一架載著政府官員的直升機在基輔州墜毀,造成至少14人死亡,25人受傷。死者包括內政部部長莫納斯特爾斯基、第一副部長葉寧、內政部國務秘書盧布科維奇及他的助理,地面有1名兒童死亡,11名兒童受傷。
總理什梅加爾宣布,任命國家警察局長克里緬科為代理內政部長。
總統澤連斯基形容事件是可怕的悲劇,他已指示國家安全局等執法機構調查事件。他透過視像向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表講話時,指事件不是意外,認為是由戰爭引起,強調戰時是不會有意外發生,他又要求與會者為死者默哀。
♦烏克蘭第一夫人17日在世界經濟論壇(WEF)表示將向中國代表團遞信,傳達澤連斯基對結束俄羅斯侵略烏國的主張。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18日表示,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工業複合體(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加速生產,是俄羅斯將在烏克蘭勝出的主因之一。普京在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一座防空系統製造工廠向工人發表談話時說,俄羅斯在烏克蘭展開他所稱的「特殊軍事行動」,儘管對軍事裝備的需求增加,但整體產出仍在上升。
Miss Russia tries to intimidate Miss Ukraine by wanting to stand besides her ⁉️
Miss Ukraine was disgusted & she requested Miss Columbia to switch places. #MissUniverse #71stMissUniverse #MissUniverse2023 pic.twitter.com/V5Jk3RA245
— Ukrainian Babushka 🇺🇦🇮🇳 (@vic_top555) January 13, 2023
烏克蘭小姐阿帕納森科上週末並未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New Orleans)舉行的環球小姐選美決賽奪冠,但讓她心碎的並非錯失后冠,而是家鄉遭俄羅斯戰火蹂躪。
29歲、來自烏國北部城鎮切爾尼戈夫(Chernihiv)的阿帕納森科(Viktoria Apanasenko)在決選當天選穿一襲黑色晚禮服和有著烏克蘭國旗色的披風,代表著因戰爭而傷痕累累的國家目前暗黑處境。俄羅斯小姐林尼柯瓦(Anna Linnikova)則是穿著一襲大紅色禮服大走台步。
阿帕納森科今天告訴網路雜誌「野獸日報」(Daily Beast)說,俄羅斯小姐這身「血色」禮服擊中了她的要害。
她說:「我不確定主辦單位是否了解,我面帶微笑與俄羅斯佳麗站在同一個舞台上的感受,對方還穿著一身紅色禮服,鮮血的顏色。」
選美比賽當天,俄羅斯飛彈擊中烏克蘭一棟公寓並奪走40多條性命。自俄羅斯11個月前入侵烏克蘭以來,聯合國估計已有超過7000平民遇害。
阿帕納森科雖感謝選美大會整體的支持,但指神經大條的不只有主辦單位而已。她說:「環球小姐選美中,有些女孩並不知道烏克蘭發生戰爭。」
阿帕納森科原希望俄羅斯小姐對她的國家無端侵烏表達歉意,但對方主動找她卻是討自拍,「我認為這背後有政治宣傳目的」。
阿帕納森科原本希望利用選美比賽的機會來多加描述俄烏戰爭現況,卻「極其痛苦」地發現事與願違。不過,她有機會透過民族服裝環節傳達訊息。她以聖經中良善捍衛者、天使長米迦勒為靈感,做出一對近5公尺長的翅膀。
她同時指俄羅斯小姐一襲表彰俄羅斯帝國的服裝「荒謬」。
此外,比賽期間還出現一個插曲。各國佳麗合照時,有人捕捉到俄羅斯小姐試圖「卡位」插進烏克蘭小姐附近。阿帕納森科注意到對方這項舉動後,拜託身旁的哥倫比亞小姐換位置,哥倫比亞小姐也大方應允。
本月14日在紐奧良舉行2022年環球小姐選美決賽,最後是由菲律賓裔美國佳麗嘉布瑞爾(R’Bonney Gabriel)豔冠群芳,奪得后冠。
美國《紐約時報》18日引述政府官員說法,拜登政府正在考慮協助烏克蘭,攻擊2014年被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此態度轉變顯示,美國政府援助烏國對抗俄國侵略,正逐漸擺脫過去的自縛手腳。
多年來美國一直堅持克里米亞依然是烏克蘭領土,但是拜登政府在烏俄戰爭援助烏國上,一直堅持拒絕提供基輔打擊克島所需武器。但是,現在這個立場開始鬆動。根據數名要求匿名的美國官員透露,經過數月來與烏國官員討論,拜登政府終於開始接受,基輔或許需要這方面的武力。
拜登政府認為,如果烏軍能夠向俄羅斯展現,俄國對克島的控制也會受到威脅,這會強化基輔在未來任何談判的地位。此外,美國官員和專家認為,雖然仍存有克里姆林宮會使用戰術核武報復的風險,但是現在對這方面的擔心已經減少。
紐時指出,拜登政府對於攻擊克島的新想法,顯示出從開戰以來,美國政府態度的轉變,從一開始即使公開承認美國提供烏軍「刺針(Stinger)」防空飛彈都有所顧慮,到提供「愛國者」防空系統,美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盟國之前自縛手腳,現在已經在逐漸穩定地放鬆。協助烏國攻擊克島,也會是迄今所做其中一個最大膽動作。
♥五角大樓希望為烏軍帶來戰場新勢頭,但不給艾布拉姆斯坦克
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科林·卡爾(Colin Kahl)星期三(1月18日)說,美國爭取以新宣布提供的軍事能力來幫助烏克蘭打破目前近乎凍結的前線消耗戰僵局,希望這些援助將為基輔抗擊俄軍的戰鬥注入新的勢頭。
但是,這位高級國防官員說,五角大樓沒有準備好回應基輔的呼籲,向烏軍提供耗油量巨大的M1艾布拉姆斯(M1 Abrams)主戰坦克。
一名德國政府的消息人士對路透社(Reuters)說,如果美國同意把自己的坦克提供給烏克蘭,德國就將允許把德製坦克送往烏克蘭,以幫助抵抗俄羅斯。
這位要求匿名的人士說,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最近幾天在閉門會議期間數次強調了這一規定。
西方盟國星期五(1月20日)將在德國的一處美國空軍基地開會討論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的議題。
德國尤其受到關注,因為德國在提供豹式(Leopard)坦克上擁有否決權。歐洲各地的北約盟國軍隊都裝備著這種德製坦克,該坦克被視為最適合讓烏克蘭使用。
波蘭總統安傑伊·杜達(Andrzej Duda)星期三(1月18日)在瑞士達沃斯的一次經濟論壇會議上對與會者說,他擔心俄羅斯正準備在數月之內對烏克蘭發動新攻勢,因此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支持,包括送去現代坦克和導彈,事關重大。
波蘭和芬蘭已表示,如果德國批准,他們將送去豹式坦克。
柏林表示,這項決定將是德國新任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里烏斯(Boris Pistorius)的首要議題。
皮斯托里烏斯星期四將接待來訪的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
美國已承諾提供大約240億美元的援助,幫助烏克蘭抵抗俄軍。
要求匿名評論的美國官員說,喬·拜登(Joe Biden)總統的行政當局接下來預計將批准為烏克蘭提供斯崔克(Stryker)裝甲車,但是不會立即提供M1艾布拉姆斯(M1 Abrams)等美國坦克。
本星期,倫敦加大了對柏林的壓力。英國政府承諾向烏克蘭提供一個中隊的英制挑戰者(Challenger)坦克,成為將提供西方式坦克的第一個西方國家。然而,人們認為,如果要烏克蘭裝備一支大規模坦克部隊,最好的選擇還是在歐洲數量眾多的豹式。
作者:安德烈
如果說俄羅斯侵烏初期,包括西方一些國家還抱着通過談判早日結束烏戰的一廂情願的幻想,一些觀察人士現在的看法是,擺在烏克蘭、俄羅斯,甚至西方國家面前的現實是,只有戰鬥到底,已不存在任何倒退的可能性。
首先,對烏克蘭而言,最初面對俄國侵略,基輔的前途似乎搖曳不定,澤連斯基總統曾表示對談判抱持開放態度,甚至打算把最敏感的克里米亞問題暫時擱置,現在,這座大門早已關閉,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燒殺姦淫摧毀城市,烏克蘭人的巨大犧牲,普京的帝國狂想不滅,烏克蘭秋季反攻的成功,使得所有與克里姆林宮的談判的可能性早已過時。更重要的是,烏克蘭政府還將全體人民團結在一個共同目標下:把俄羅斯軍隊從烏克蘭趕出去,恢復基輔和莫斯科1991年確定的邊界,並加入西方陣營。
其次,對俄羅斯而言也已太晚,在承諾迅速而輕鬆地取得勝利,從而使“叛亂”的烏克蘭重回前沙皇和蘇聯帝國的懷抱之後,普京似已無路可退。在過去幾個月的軍事失敗之後,任何通過談判進行的撤退無疑都將標誌着他和他的家族權力的終結。
最後,對西方而言終於也已不可扭轉,他們終於明白俄烏衝突不僅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而且涉及民主國家的未來、國際法和整個地區的長期穩定。因為俄羅斯的勝利也將是處於某種原因緊盯着這場戰爭的中國和伊朗等專制國家和獨裁國家的勝利,同時也將是西方及其價值觀的完敗。
俄羅斯總統普京1月18日還在宣稱,他對俄羅斯取得勝利“堅信不疑”,而對於這個在令人難以置信的愛國主義動力驅動下團結和強大起來的烏克蘭民族來說,持久的和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取決於地面上的軍事勝利。面對普京的冥頑不化,西方國家轉向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更強大和更先進的武器。。
現在的問題不再是幫助烏克蘭自衛,使其能夠在儘可能好的條件下進行談判,而是儘可能地支持烏克蘭人,使其能夠收復領土,在俄羅斯軍隊重組並再次發動進攻之前將其打敗。西方設計的坦克會給烏克蘭在戰爭中帶來改變遊戲規則的能力嗎?
在經過10個多月的戰爭後,法國,美國、英國、波蘭穿越了關鍵的一步,取消了向烏克蘭輸送坦克的禁區。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1月18日在達沃斯論壇宣布,北約國家將向烏克蘭提供“更重更尖端的武器”,幫助烏克蘭迎戰俄羅斯。英國已承諾向烏克蘭提供14輛查理曼大帝主戰坦克,波蘭答應向烏克蘭送去豹二主戰坦克,但前提是得到德國允許。
烏軍一旦有了西方坦克,就可以發動付出生命代價較小的攻勢,烏方表示,烏方目前至少需要300輛,這一數字對西方國家而言並不是一個小數字,法國擁有的勒克萊爾主戰坦克僅222輛,英國擁有的查理曼大帝坦克227輛,現在,盟國把希望寄託在德國身上, 並非德國儲存的豹二坦克很多,德國本身雖然只有245輛,但向歐洲國家已經出售了數千輛,波蘭、西班牙、芬蘭要求不高,只要德國開綠燈,就會把本國擁有的豹二拿出一部分援助烏克蘭。如此,在烏戰所處的戰略關頭,德國掌握着西方向烏克蘭大規模援助先進武器的鑰匙,但悖論的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德國在烏戰初期也是最保留的國家。
德國現在面臨巨大壓力,在距離盟國國防部長在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開會還有兩日之時,德國總理朔爾茨周三在達沃斯發表講話時對是否批准向烏克蘭提供豹二坦克隻字不提。法國世界報時評人科夫曼指出,德國的公眾輿論存在嚴重分歧,擔心戰爭升級,擔心俄羅斯報復,有的甚至擔心德國坦克開進烏克蘭土地的象徵性形象。沒有一個歐洲國家,正經歷着像德國今天所面臨的那樣深度的關於俄羅斯的辯論。在過去的11個月里,德國已經走過了相當長一段路,但現在是時候放手了,讓”豹子 “自由吧!
烏克蘭去年2月遭俄羅斯入侵後,許多國家都為烏克蘭提供軍援,鄰近的國家保加利亞,始終都沒有太明確的支持與表態,甚至是與匈牙利一起成為唯二不提供武器給烏克蘭的北約國家,但有媒體曝光,保加利亞私底下默默支持烏克蘭,承擔烏克蘭軍隊開戰初期將近4成的燃料所需,可以說是秘密拯救烏克蘭的國家。
1月19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英國的L119輕型榴彈砲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機動性高並易於操作部署等優點,深受烏克蘭前線砲兵的好評。烏克蘭砲兵指揮官亞歷山大對記者強調:“這是一場以砲兵為主的戰爭,各種口徑的火砲都能為步兵及裝甲部隊提供重要的火力支援。” 英國近日加碼宣布,除了將支援烏克蘭14輛挑戰者2型主戰坦克外,還有約30門的AS90自走炮。
烏克蘭內政部長莫納斯提爾斯基(Denys Monastyrsky)今天在首都基輔外一起令人震驚的直升機墜毀事故中身亡,他生前是備受敬重的政治人物,準備大膽涉足前線附近。
法新社報導,42歲的莫納斯提爾斯基過去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律師,他與其他8人搭乘的國家緊急救難服務直升機今天墜毀在烏克蘭首都附近一個衛星城鎮的幼稚園附近。
據路透社報導,烏克蘭國家緊急救難服務已將基輔郊區布洛瓦利市(Brovary)直升機墜毀事件的死亡人數,從上一次通報的17下修至14,死者當中所含的孩童人數也從4改成1。
基輔市長、前重量級拳王克里契科(Vitali Klitschko)形容莫納斯提爾斯基是「年輕、創意十足的好人…向來積極主動支援捍衛我國國人的性命」。
克里契科在瑞士達沃斯(Davos)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告訴法新社,莫納斯提爾斯基「是他家人的珍愛,是我們國家莫大的人才。這是烏克蘭的另一起悲劇」。
莫納斯提爾斯基2021年就任內政部長,是烏克蘭新興一代的政治人物,也是俄羅斯去年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位階最高的殉職官員。
與他一起葬身直升機殘骸的罹難者,還包括他的副手葉寧(Yevgeniy Yenin)以及其他內政部重要官員。
莫納斯提爾斯基從政前不僅教過法律,也當過執業律師。他2019年當選國會議員並於2年後,也就是俄國入侵烏克蘭之前的幾個月,獲任命取代醜聞纏身的阿瓦科夫(Arsen Avakov)、成為新的內政部長。
俄國部隊湧入烏克蘭邊界之前沒幾天,法新社團隊曾隨莫納斯提爾斯基前往遭戰火蹂躪的烏東頓內茨克(Donetsk)地區。
當迫擊砲開始落在巴赫姆特(Bakhmut)附近,莫納斯提爾斯基不得不壓低身子、半蹲半跑地尋找掩護。不過就短短幾分鐘之前,頭戴鋼盔、身穿防彈背心的他曾告訴媒體:「我們隨時隨地準備好應付各種情況。」
巴赫姆特如今是俄國入侵烏克蘭近1年來的戰役核心。
烏克蘭內政部9月也曾介入與俄最大的換囚行動,成功讓215名烏軍回家。
在莫納斯提爾斯基協助下,死守馬立波(Mariupol)亞速鋼鐵廠(Azovstal)多個星期、最終遭俘虜的多位高階軍事人物得以獲釋。
換囚行動過後曝光的畫面顯示,莫納斯提爾斯基面帶微笑,於歷經長時間協商後在換囚地點土耳其迎接烏克蘭勇士回家。
莫納斯提爾斯基的工作表現,就連政治對手都發言肯定。在野黨國會議員鄂斯汀諾娃(Oleksandra Ustinova)在社群媒體寫說:「我們在委員會無論爭辯有多兇,莫納斯提爾斯基向來誠信正直、沉著、面帶微笑。他會協助讓好的事務過關。」
烏克蘭副國防部長馬里亞爾(Ganna Malyar)表示,莫納斯提爾斯基「是第一個把『人』和『人權』放第一位的內政部長。如果我要挑出他一個特點,我會挑人性。」
烏克蘭第一夫人歐倫娜‧澤倫斯基(Olena Zelenska)17日在世界經濟論壇(WEF)中表示,她將向中國代表團遞交一封信,內容闡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對結束俄羅斯侵略烏國的主張。
與俄羅斯同為聯合國安理會(UN Security Council)常任理事國的中國是莫斯科的重要夥伴,一直拒絕譴責俄侵烏戰爭。
歐倫娜‧澤倫斯基在演說中,敦促世界經濟論壇代表團為協助終結戰爭付出更多努力。她說她將把這封和平計畫信交給中國副總理劉鶴,請他轉交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劉鶴排在歐倫娜之後發言。
她表示,她也將致函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和瑞士總統柏塞茲(Alain Berset)。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茲尼(Valeriy Zaluzhnyi)17日在波蘭與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首度面對面會談,扎盧茲尼表示,他向密利概述烏克蘭武裝部隊的「緊急需求」。
烏克蘭正努力從西方國家取得大批現代主力戰車,希望藉此逐退去年2月入侵、掠奪烏南和烏東大片土地的俄羅斯部隊。
扎盧茲尼在通訊軟體Telegram發表的聲明中說:「我概述烏克蘭武裝部隊的緊急需求,滿足這些需求將可加速我們取得勝利。」
扎盧茲尼去年12月接受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訪問時表示,烏克蘭需要300輛坦克、600至700輛步兵戰車和500門榴彈砲(howitzer),以逐退入侵部隊。
英國承諾提供烏克蘭14輛挑戰者2型戰車,成為第1個將提供烏克蘭所要求重型戰車的西方國家。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James Cleverly)17日表示,做出這個重大決定,是出於「道義責任」。
柯維立在訪問華盛頓時表示,英國成為第一個同意提供烏克蘭所要求重型戰車的西方國家,是在向俄羅斯總統蒲亭發出訊號。
他在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說:「蒲亭應該明白,我們有戰略上的耐力和他們周旋到底,直到任務完成。為了保護他自己軍隊的生命,他能做的,就是了解我們將堅持與烏克蘭人一起,直到他們取得勝利。」
他說:「有屍袋從俄羅斯前線送回來,烏克蘭人也有,所以這個決定是基於道義責任。」
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17日造訪美國白宮時,向美國總統拜登表示荷蘭將加入美、德行列,提供愛國者(Patriot)飛彈給烏克蘭。
呂特在白宮告訴拜登說:「我認為荷蘭的加入很重要,我今天早上也與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討論此事。」
拜登則是感謝呂特「非常、非常堅定地」支持烏克蘭。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月18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329天。
♦為協助烏克蘭儘快擊退俄羅斯,西方各國近期擴大援烏重型武器。英國《衛報》引述專家分析,烏軍若想取得突破,必須取得約100輛戰車,而目前外援數量遠遠不及。
她敦促出席瑞士達沃斯(Davos)會議的各方應更努力發揮影響力,以協助終結戰爭。她說,全球必須合作,以防世界各地民眾習以為常的生活形態突然崩潰。
她說:「團結才能帶來和平。」
歐倫娜表示,這場戰爭對全球造成衍生性後果,若烏克蘭戰敗,情況可能變得更糟。
她表示:「若不能阻止烏克蘭城市徹底被燒毀,全世界如何能期待實現氣候中和。烏克蘭許多城市陷入火海,就是俄羅斯以大砲、飛彈和伊朗無人機發動攻擊所致。」
「眾所皆知,俄羅斯從未打算停止對烏國邊境的侵略。如果烏克蘭戰敗,這場戰爭恐將持續發展,引發更廣泛的危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烏克蘭戰爭提供了美國和盟國難得的機會,以研究自家武器系統在高度密集使用的情況下,究竟有甚麼樣的表現。熟悉西方情報的消息人士透露,初步評估,美國援烏的「彈簧刀-300」(Switchblade 300)自殺式無人機,以及用於摧毀雷達的反輻射飛彈,在戰場上的效果不似預期。
烏克蘭國家特別通訊及資訊保護局局長施戈爾(Yuriy Schygol)指控俄羅斯在2022年對烏克蘭發動了2000多起網路攻擊,還說今天這場記者會延遲登場的原因就是駭客攻擊。
路透社報導,施戈爾告訴記者,由於俄羅斯駭客攻擊,這場視訊會議被迫延後15分鐘,不過他沒有詳細說明或提供證據來佐證這番說法。
施戈爾說:「俄羅斯駭客所能做的就是將我們的簡報延後15分鐘。」
他在記者會中表示,烏克蘭在2022年遭受2194次網路攻擊,其中1655次發生在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之後。
施戈爾告訴記者,烏國政府機構去年遭受557次網攻;他將大部分的攻擊歸咎莫斯科所為。
他說:「基本上所有為俄羅斯效力的駭客,大多甚至不隱藏他們的隸屬關係…他們都是由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資助、正在服兵役或受雇於這些機構。」
莫斯科當局並未立即針對上述指控發表評論。
烏克蘭總統幕僚長葉爾馬克今天說,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以來,烏克蘭已有9000名平民遇害,其中包括453名兒童。
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在瑞士達沃斯(Davos)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說:「我們記錄了俄羅斯入侵者犯下的8萬起罪行,已有超過9000多名平民喪生,其中包括453名兒童。」
他說:「我們不會原諒任何一項酷刑或奪取生命(的行為)。每個罪犯都會被追究責任。」他並重申烏克蘭希望有特別的國際法庭來審判俄羅斯政治領導人,並讓俄國賠償入侵造成的破壞。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16日表示,自俄羅斯入侵以來,烏克蘭有超過7000名平民遇害。
荷蘭首相馬克·呂特(Mark Rutte)星期二(1月17日)說,荷蘭計劃“加入”美國和德國的努力,為烏克蘭提供先進的愛國者(Patriot)防禦系統及其相關培訓。
呂特星期二在白宮會晤了美國總統喬·拜登( Joe Bide)。他在會晤開始之際表達了荷蘭的意向。荷蘭國防部說,呂特在烏克蘭請求荷蘭提供“愛國者能力”後做出了這番宣布。
“我們有意向加入你們和德國在愛國者項目上所做的事情,”呂特對拜登說。“我認為我們加入進來是重要的。”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每晚視頻講話中說,荷蘭已經同意向烏克蘭提供一個連的“愛國者”系統。他說:“所以,現在有了三個保證會有的導彈連了。但這只是開始。我們正在為新的解決方案而努力,以加強我們的防空。”
呂特說,他還在星期二與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談到了提供援助的可能。呂特在自己的公開評論中對荷蘭所做的承諾表達得要更為模糊一些。他對荷蘭廣播公司(NOS)說,他的政府正在就具體能夠貢獻什麼進行磋商。據荷蘭國防部說,荷蘭軍隊有四套愛國者係統,其中一套沒有在服役。
呂特對NOS說:“有關的設想不僅僅是培訓,還有設備。”他補充說,荷蘭軍隊目前正在審議“我們究竟有什麼,我們如何能夠確保它與美國和德國的系統配合良好。”
他還在喬治城大學的一次論壇會上補充說,做出這項決定是認識到,隨著烏克蘭進入戰爭的一個關鍵階段,“我們都必須付出更多努力。”
在呂特談到荷蘭可能提供的援助之際,烏克蘭軍人抵達俄克拉荷馬州錫爾堡的陸軍基地,開始接受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的操作與維修培訓。愛國者是西方向烏克蘭提供的最先進的地對空導彈系統,用來幫助擊退俄羅斯的空襲。
五角大樓發言人、空軍準將帕特·萊德(Pat Ryder)說,培訓將持續幾個月,有90到100名烏軍將接受如何使用“愛國者”導彈系統的訓練。
拜登還利用星期二的白宮會晤討論美國通過出口管控措施而進一步限制中國獲取先進半導體的努力,但是美國爭取荷蘭配合的努力似乎沒有取得進展。
1月18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https://youtu.be/wz-LuuVZOYs
據烏克蘭軍事網站《Militarnyi》報導,今年1月15日俄羅斯軍隊發起的攻擊行動中,一輛T-90M戰車遭烏軍以瑞典製AT4單發手持反坦克武器炸毀。
俄羅斯官媒塔斯社今天報導,俄羅斯海軍最新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蘇沃洛夫大元帥號正駛往位在北極的北方艦隊臨時基地。這艘潛艦最多可攜帶16枚俄羅斯狼牙棒核子洲際彈道飛彈。
塔斯社引述未具名的國防消息人士報導,這艘巡航潛艦最近已開始從塞夫梅許(Sevmash)造船廠所在的北德文斯克(Severodvinsk)出發,前往北方艦隊(Northern Fleet)的一處臨時基地。
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於2022年底已正式將這艘戰略潛艦納入俄羅斯海軍編制。
這艘潛艦最終將加入俄羅斯太平洋艦隊(Pacific Fleet),提升其核動力潛艦戰力,並預定今夏移轉到堪察加半島(Kamchatka Peninsula)里巴奇(Rybachiy)潛艦基地。
俄羅斯媒體曾指出,蘇沃洛夫大元帥號(Generalissimo Suvorov)是俄羅斯第6艘北極風級(Borei-class)較小型且更隱密的潛艦,最多可攜帶16枚俄羅斯狼牙棒(Bulava)核子洲際彈道飛彈,每枚都能攜帶不只一個核彈頭。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月17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328天。
♦烏克蘭官員星期一(1月16日)說,俄羅斯對第聶伯羅的一座居民樓的導彈襲擊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上升到至少40人,救援人員仍在廢墟中搜尋可能倖存者。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烏克蘭中部偏東城市第聶伯羅巿(Dnipro)一棟1700人的住宅建築遭到俄羅斯攻擊,造成至少造成40人喪生,還有30多人下落不明。75人受到輕重傷,其中包括14名孩童。搜救工作還在持續進行中。值得注意的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還罕見責備了俄羅斯人民對俄軍屠殺烏克蘭平民“怯懦地沉默”態度。
♦俄國傳奇指揮官斯特列爾科夫(Igor Strelkov)日前警告,如果俄軍繼續打烏克蘭戰爭,國內可能會發生內戰,屆時將造成數百萬人傷亡。本名吉爾金(Igor Girkin)的斯特列爾科夫曾擔任頓巴斯俄羅斯佔領地「頓內茨克共和國」的國防部長,現在是一名專業軍事網紅分析家。
Terrorist Girkin-Strelkov predicts either a loss for Russia or a huge bloodshed if it manages to take Kyiv. pic.twitter.com/tMf52BlCvJ
— Anton Gerashchenko (@Gerashchenko_en) January 15, 2023
♦雖然烏克蘭自去年底重挫俄軍侵略,但期間仍不斷遭俄方空襲,損失慘烈。有鑑於此,烏克蘭國安會呼籲西方盟國加快運送武器速率,因為他們預期俄羅斯正試著要進行所謂的「最終推進」。
《路透》報導,烏克蘭國安會秘書長丹尼洛夫(Oleksiy Danilov)當地時間週一表示,烏克蘭需要西方盟友加快輸送武器的腳步,因為俄羅斯嘗試要發動「最終推進」,時間點可能在2月入侵一週年或3月。
烏克蘭空軍發言人伊納特(Yuriy Ihnat)今天表示,俄羅斯正加速使用S-300、S-400防空飛彈攻擊地面目標,這顯示俄國的彈道飛彈庫存快要用完了。
路透社報導,伊納特引用烏克蘭情報部門資料說,俄羅斯剩下不到100枚現代化「伊斯坎德」(Iskander)彈道飛彈,只能改用彈藥充足的S-300、S-400防空飛彈。
英國國防部上個月表示,俄羅斯可能已經把SS-26伊斯坎德短程彈道飛彈大部分庫存用掉了。這款彈道飛彈可攜帶500公斤重的彈頭,射程最遠可達500公里。
在這場打了11個月、似乎暫時不會結束的戰爭中,武器庫存量對雙方來說,都是一項關鍵議題。
烏克蘭和俄羅斯都使用S-300防空飛彈,但俄羅斯的庫存量遠多於烏克蘭。
伊納特說,S-300飛彈能攻擊150公里外的地面目標,對烏克蘭造成威脅。
他說:「S-300飛彈是個威脅,我們當然沒辦法從西方國家獲得足夠的飛彈…在空中擊落每一枚S-300,我們得從發射據點摧毀它們。」
♦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16日表示,俄羅斯14日以飛彈攻擊烏克蘭第聶伯羅市(Dnipro)住宅區,造成多人死傷的行為,已構成「戰爭罪」。
《法新社》報導,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對媒體表示,俄羅斯這種行為是一場「可怕的攻擊」,「瑞典政府以最強烈的言詞譴責這種在烏克蘭針對平民的持續系統性攻擊,包括週六以飛彈攻擊第聶伯羅住宅區的舉動。」克里斯特森又說,「蓄意攻擊平民就是戰爭罪行,這種行為將被追究責任。」
♦俄羅斯及白羅斯空軍16日起舉行聯合空中軍演,至2月1日結束。白羅國防部強調演習純屬防禦性質,不過西方國家與烏克蘭擔憂,這可能是俄國對烏克蘭發動新一波地面攻擊的前兆。
美國持續軍援烏克蘭,烏國首批軍人近日已抵美接受愛國者飛彈操作訓練,美國國務院週一宣布,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率領代表團赴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等多名高級官員會面,重申華盛頓對烏克蘭的「堅定承諾」。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萊斯(Ned Price)16日發布聲明,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率領代表團前往基輔,與澤倫斯基、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y Reznikov)、總統府高級官員等會面。
聲明指出,此次訪問為重申華府對烏國以及烏克蘭抵禦俄羅斯無端入侵的「堅定承諾」。美國代表團與烏國高層討論提供援助以加強烏克蘭的安全態勢、協助改善烏克蘭經濟,也探討如何發展2國持久貿易夥伴關係。
烏俄開戰進入第11個月,俄羅斯14日被指控以飛彈攻擊烏克蘭第聶伯羅市(Dnipro)住宅區,造成至少40人身亡。
據悉,澤倫斯基上月造訪白宮與美國總統拜登見面時,向美國提出烏克蘭需約450億美元的緊急軍事與經濟援助。
“如果部隊得到更好的裝備,他們的表現就會更好。”烏軍坦克連連長馬克西姆這樣說。馬克西姆的部隊在頓涅茨克前線用蘇式T-64坦克朝著俄軍陣地開火。這型坦克在冬天需要加熱器加熱,花15到20分鐘才能啟動,老態畢露。英國首相蘇納克上週表示,將支援烏克蘭14輛挑戰者2型主戰坦克及約30門AS90自走炮,開啟北約國家支援烏克蘭西方先進坦克的先例。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滿一周年之際,英國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萊弗利(James Cleverly)將在訪問美國和加拿大期間尋求加強對烏克蘭的支持。他的出訪定於星期二(1月17日)開始。
自從俄羅斯去年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英國一直是基輔的堅定支持者。倫敦方面週末承諾向烏克蘭運送14輛“挑戰者2”坦克和其它重型武器。
德國目前受到壓力要向烏克蘭提供“豹2”坦克,但是德國政府說,只有在基輔的主要盟友、特別是美國彼此之間達成協議之後,才能向烏克蘭提供這樣的坦克。
克萊弗利將對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加拿大外交部長梅拉妮·喬利(Melanie Joly)說,現在是合適的時機,應該“更進一步和更迅速”地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
克萊弗利在啟程前發表的聲明中說:“今天,我們團結一起,反對普京的非法戰爭,我們將繼續利用我們特有的牢固防務與安全關係來確保,最終,烏克蘭人民將會獲勝。”
英國外交部說,克萊弗利還有可能在訪問期間談到伊朗議題。伊朗星期六處決了具有英國和伊朗雙重國籍的阿里雷扎·阿克巴里(Alireza Akbari)後,英國臨時召回了駐伊朗大使。
土耳其總統塔伊普·埃爾多安(Tayyip Erdogan)表示,瑞典和芬蘭必須向土耳其驅逐或引渡多達130名“恐怖分子”,之后土耳其議會才會批准兩國加入北約的申請。
這兩個北歐國家去年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申請加入北約,但他們的申請必須得到所有30個北約成員國的批准。土耳其和匈牙利尚未批准兩國的入盟申請。
土耳其之前就表示,瑞典必須首先對土耳其所認為的恐怖分子採取更鮮明的立場。土耳其說的恐怖分子主要是庫爾德武裝分子以及該國指責在2016年發動政變未遂的某個組織。
埃爾多安在周日(1月15日)晚間說:“我們說過,如果你不把你的恐怖分子交給我們,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在議會通過它(批准加入北約申請)。”他指的是去年11月他與瑞典首相烏爾夫·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
埃爾多安說:“要讓這份申請在議會獲得通過,首先你必須將這100多名,大約130名恐怖分子交給我們。”
芬蘭政界人士將埃爾多安的要求解讀為對上週在斯德哥爾摩發生的事件的憤怒回應,當時埃爾多安的模擬像在一場似乎是小規模抗議的活動中被吊了起來。
芬蘭外交部長佩卡·哈維斯托(Pekka Haavisto)對芬蘭廣播公司(YLE)說:“我相信,這一定是對過去幾天發生的事件的反應。”
哈維斯託說,他不知道土耳其有任何新的正式要求。
作為對發生在斯德哥爾摩的事件的回應,土耳其取消了瑞典議會議長安德烈亞斯·諾倫(Andreas Norlen)原定對安卡拉的訪問計劃,諾倫轉而於週一前往赫爾辛基。
芬蘭議會議長馬蒂·萬哈寧(Matti Vanhanen)在與諾倫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對記者說:“我們強調,在芬蘭和瑞典,我們有言論自由。我們不能控制它。”
瑞典首相剋里斯特森週一表示,瑞典處於確保土耳其批准其加入北約的“有利位置”。
埃爾多安的發言人易卜拉欣·卡林(Ibrahim Kalin)週六表示,土耳其議會在預計於5月舉行的總統和議會選舉之前批准兩國申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在烏克蘭利沃夫的聖潘捷列蒙醫院(St. Panteleimon Hospital),在戰爭中受傷截肢的軍人勇氣不減。
我們在兩名軍人的午休時間和他們會面,他們正在為道路和社區排雷。兩人都因地雷爆炸中失去了一隻小腿,他們的六名隊友最近也受了斷肢的重傷。
40歲的塔拉斯(Taras)說:“我們太忙了,顧不上去想什麼心理損傷。”他是一名軍人,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他指著身旁的戰友補充道:“這位伙計也在工作,他有四個孩子。”後者在嘗試使用稍微小一點的臨時假肢,他一次次包紮著自己的殘肢。
幾分鐘後,兩人又回去尋找地雷。這樣的地雷遍布在烏克蘭大片地區。
假肢醫師納扎爾·巴紐克(Nazar Bahniuk)解釋了兩位軍人為什麼來到醫院做短暫停留。他說,人造肢體需要不時更換或調整,因為人的大腿不習慣承受它們的重量。
他解釋說:“你從大概一歲起就靠腳跟和腳站立。”
巴紐克說,他的患者多數來自烏克蘭東部戰區,那裡是持續了幾乎一年的俄烏戰爭的中心地帶,但是烏克蘭的其他地區並沒有完全倖免。大概75%的患者是軍人,其餘則是平民,包括一名70歲的女性,她最近踩中了地雷。
巴紐克說,在他的醫院等待安裝假肢的人多達數百。
在樓上的複健室,病人使用跑步機和一個健身單車來恢復力量。44歲的安德烈(Andriy)於9月在赫爾松執行任務時失去了一條腿,這座城市在被烏克蘭解放之前被俄羅斯佔領了九個月,目前仍持續遭到攻擊。
我們問他失去左腿是什麼感受。
安德烈說:“我很難過我的時間被浪費了。我在醫院呆了幾個月,我本可以在戰鬥的。”
兒童的準備
在利沃夫市中心,市場每天都擠滿了越來越多的流離失所的家庭,當地旅遊局現在成為了新聞中心。他們為自由撰稿的記者們提供急救包、防彈衣和頭盔。
新聞中心官員奧爾加·萊特尼安奇克(Olga Letnianchyk)是8歲女孩的母親。她說,學校還在上課,當空襲警報響起或炸彈襲擊該地區時,孩子們會進入地下室,這些襲擊通常是針對城市外的基礎設施。她說,她的女兒準備了一個袋子,以備長時間呆在避難點,袋子裡面裝著水、零食和一隻泰迪熊。
萊特尼安奇克補充說,利沃夫距離地面戰爭一千多公里,相對安全,這就是當數百萬人逃離烏克蘭時她留在家裡的原因。
她說:“在外面什麼也做不了,那會更加艱難。”
和這里許多人一樣,她也拿戰爭的危險來開玩笑。她說,在將近一年後,烏克蘭這種新的生活方式已經“幾乎”是常態了。
但她強調了“幾乎”,永遠沒人會真的習慣從一千多公里外從天而降的炸彈。
她說:“多數時候還可以啦,就是別抬頭看。”
烏克蘭東部城市第聶伯羅(Dnipro)一棟公寓14日遭俄羅斯飛彈擊中,造成40人死亡後,烏克蘭軍人已抵達美國要學習操作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Patriot),以抵禦俄國飛彈攻擊。
美國陸軍防空砲兵學校(US Army Air Defense Artillery School)金恩(Curtis King)上校在上傳至推特的影片中說道,烏克蘭軍方人員昨天晚間抵達美國奧克拉荷馬州西爾堡(Fort Sill),要在美國陸軍防空砲兵學校受訓。
法新社報導,華府於去年底承諾要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以協助抵禦俄國持續不斷的空襲。
隨著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持續進行,美方這項承諾對於基輔當局來說是一次重大鼓舞,烏克蘭先前一再敦促美國提供愛國者系統。
金恩上校沒有透露奧克拉荷馬州有多少烏克蘭軍人,但美國國防部本月稍早指出,會有90至100人來到美國,要在持續數個月的課程中學習如何操作和維護愛國者防空系統。
澳洲網球公開賽比賽期前出現俄羅斯國旗,引發烏克蘭大使批評,澳洲網球協會今天對俄國與白俄羅斯的國旗下達禁令。
法新社報導,澳洲網球公開賽(Australian Open)第1輪賽事,烏克蘭女將班德爾(Kateryna Baindl)對上俄羅斯的拉希莫娃(Kamilla Rakhimova)時,場邊看得到紅白藍三色的俄羅斯國旗。
烏克蘭球迷據說因此叫來了保全和警察。
而俄羅斯男網好手梅迪維夫(Daniil Medvedev)首輪出戰美國希隆(Marcos Giron)時,現場同樣出現俄羅斯國旗。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俄國和白俄球員出賽時,標示選手國籍的旗幟圖案通常以代表中立的空白替代,澳網也是同樣情況。
俄國國旗現蹤本屆澳網之後,烏克蘭駐澳洲與紐西蘭大使米羅什尼琴科(Vasyl Myroshnychenko)昨天晚上要求澳洲網協採取行動。
他在社群網站推特發文說:「我強烈譴責在班德爾於澳網比賽時,場邊出現俄羅斯國旗。」
「我要求澳洲網協立即落實中立政策。」
對此,澳洲網球協會(Tennis Australia)今天發布聲明說:「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國旗禁止出現在澳網比賽場地。」
「我們最初的政策允許球迷帶國旗進場,但不得干擾比賽。昨天,我們得知有國旗出現在會場場邊的事情。」
「這項禁令立即生效,我們會繼續和球員、球迷合作,提供一個享受網球的最佳環境。」
米羅什尼琴科上週曾呼籲澳網完全禁止俄羅斯、白俄羅斯選手參賽,理由是俄國入侵烏國,而白俄支持這場由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發動的戰爭。
1月17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克蘭一間公寓被俄羅斯飛彈攻擊炸掉外牆後露出的黃色廚房照片在社群媒體上流傳,引發網友震驚鼻酸,據報這是知名拳擊教練科列諾夫斯基的家,如今一家天人永隔。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烏克蘭中部偏東的第聶伯羅巿(Dnipro)14日遭到俄羅斯飛彈攻擊,目前已知有40人喪生,包括3名孩童;截至今晚仍有30多人下落不明。罹難者包括科列諾夫斯基(Mykhailo Korenovsky),據報導,他的妻子和小孩倖免於難。
科列諾夫斯基最近在這個公寓與家人慶祝生日的影片也出現在網路上。
昔日的溫馨影像和如今的廢墟照片形成強烈對比,凸顯原本如常的生活一夕變調。
舒適的廚房日常家庭生活突然被俄羅斯攻擊徹底破壞。儘管外牆完全被毀,但帶有鮮黃色櫥櫃的廚房仍然相對完好,桌上甚至還有幾顆蘋果,盤子放在水槽旁待洗,烤箱手套仍整齊掛在掛鉤上。
烏克蘭一名國會議員在臉書(Facebook)上寫道:「人們在這個廚房煮飯、聊天、慶祝節日、歡笑、鬥嘴。」她將這棟建築物被破壞與國家命運相提並論,她說「這些是烏克蘭的傷口,我們家園的傷口」。
一名推特用戶發文說:「我看著這個廚房時,想到我成長的公寓、我爺爺奶奶住的公寓、我親戚住的公寓,因為我們都有兩個凳子就像那樣藏在廚房桌子下。」
烏克蘭武裝部隊在網路上轉發的一段影片中,可見一名小女孩笑著吹熄生日蛋糕上的4支蠟燭,據信影片中的人正是科列諾夫斯基的女兒。
目前尚不清楚這段影片是何時拍攝,但它赤裸裸地提醒人們戰火是如何在一夕之間摧毀生命。
烏克蘭官員星期一(1月16日)說,俄羅斯對第聶伯羅的一座居民樓的導彈襲擊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上升到至少40人,救援人員仍在廢墟中搜尋可能倖存者。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州長瓦連京·列茲尼琴科(Valentyn Reznichenko)在社交媒體上說,這次襲擊造成75人受傷,還有30人下落不明。39人獲救。
救援工作者星期一不斷努力,使用鐵鏟和吊車移除瓦礫,希望能夠找到倖存者和死難者。
這次導彈襲擊發生在星期六。烏克蘭空軍司令部說,這是一枚俄羅斯從其庫爾斯克州發射的Kh-22導彈。軍方官員說,俄羅斯當天總共發射了33枚導彈,烏軍擊落了其中的21枚,但是烏克蘭沒有能夠攔截Kh-22的系統。
歐洲聯盟外交政策主管何塞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稱俄羅斯的這次以及其他對平民目標的類似襲擊是“不人道的侵略”。
“對這些罪行不能不予以懲罰,”他星期日在推特(Twitter)上說。俄軍自從去年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一再攻擊平民目標。
聯合國發言人斯特凡妮·特倫布雷(Stephanie Tremblay)說,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也譴責這次襲擊,稱其為“涉嫌違反戰爭法的又一個例證”。
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呼籲成立特別法庭,起訴被指稱犯下戰爭罪的俄羅斯領導人。
俄羅斯官員經常否認攻擊平民目標,星期一,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再次表示,俄軍“不攻擊居民樓或社會基礎設施,他們攻擊軍事目標。”佩斯科夫說,發生在第聶伯羅的情況是由烏克蘭防空系統造成的。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星期一在每晚視頻講話中說,發生在第聶伯羅的襲擊強調了在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方面,需要做出速度更快和協調更好的決定。
“發生在第聶伯羅的事情……更加突顯,對保衛烏克蘭和自由的聯盟所做的一切努力進行協調,是多麼的重要。”
俄羅斯官員經常否認攻擊平民目標,星期一,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再次表示,俄軍“不攻擊居民樓或社會基礎設施,他們攻擊軍事目標。”佩斯科夫說,發生在第聶伯羅的情況是由烏克蘭防空系統造成的。
澤連斯基星期日在每晚視頻講話中說,他感謝襲擊發生後世界各地的聲援,但是他補充說,“非常重要的是,正常人要團結起來,對恐怖做出回應。”
他指責那些在俄羅斯的人“如今甚至連幾個譴責的詞都說不出口。”
“邪惡對怯懦非常敏感,”澤連斯基說。“邪惡總是會記住那些害怕它或者試圖跟它討價還價的人。而當它衝著你來的時候,就沒有人來保護你了。”
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星期五將在德國的一個空軍基地主持援烏盟友會議,討論西方國家進一步向烏克蘭提供軍援。
美高層代表團訪基輔
星期一,由美國常務副國務卿溫迪·謝爾曼(Wendy Sherman)率領的美國高層代表團在基輔會晤了澤連斯基,向他傳遞了美國毫不動搖地支持烏克蘭的訊息。
謝爾曼說:“美國、北約和全球各地的伙伴保持著團結。我們正在兌現我們的援助承諾。”
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科林·卡爾(Colin Kahl)說,對烏新軍援的頭號要務仍然是防空。他說,“另一項要務是確保烏克蘭擁有維持戰場勢頭所必需的那種裝甲和機動能力。”
俄羅斯準備打大戰和持久戰
星期一,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州繼續發生激戰。軍事分析人士說,當地的軍事對峙可能會使雙方都蒙受巨大的軍事傷亡。
華盛頓智庫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表示,該機構相信,接連幾個月遭遇難堪的軍事挫折後,克里姆林宮正在採取步驟,將侵烏行動轉變成為一場“大型常規戰爭”。
該研究所說:“克里姆林宮有可能正在準備在今後六個月裡採取決定性的戰略行動,意圖在於奪回主動權,並終止烏克蘭當前一連串的作戰成果。”
該研究所提到,有報導顯示,俄軍指揮部在“認真準備”擴大動員努力,將被動員的人員保留下來以備今後使用,同時試圖擴大軍工生產並更換指揮結構。這家智庫說,這意味著,烏克蘭的西方盟友“將需要長期性地持續支持烏克蘭。”
白俄羅斯-俄羅斯聯合軍演
烏克蘭北方鄰國白俄羅斯星期一開始與俄羅斯的聯合軍事演習。
白俄羅斯國防部說,演習將持續到2月1日,並使用白俄羅斯所有的軍用機場。
該部門說,演練領域包括空中偵察、邊境巡邏、戰術空中突擊登陸和轉移傷員。
自從衝突開始以來,白俄羅斯參加了多次與俄羅斯的聯合軍演,這使烏克蘭及其盟友更加擔心,俄羅斯希望白俄羅斯加入自己這一邊參加戰爭,儘管明斯克一再表示不會參戰。
白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第一副國務秘書帕維爾·穆拉韋伊科(Pavel Muraveyko)在社交媒體平台電報(Telegram)上說:“演習純屬防禦性質。”
俄羅斯去年派出數万大軍從白俄羅斯越境入侵烏克蘭之前,就在白俄羅斯舉行了軍事演習。
(本文參考了法新社、路透社和美聯社的報導。)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月16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327天。
♦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Dnipropetrovsk)第聶伯羅市(Dnipro)1棟9層樓高公寓14日遭到飛彈直擊,造成重大傷亡,目前傷亡人數已上升至30死、75傷。
♦烏克蘭東部小鎮索萊達(Soledar)戰鬥十分激烈,英國首相府已經證實,英國政府正計畫向烏克蘭提供“挑戰者2”坦克。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1月15日表示:烏克蘭可以期待其西方盟國“在不久的將來”交付新的重型武器。北約秘書長15日表示:我們正處於戰爭的決定性階段;北約正考慮提交重型武器一事。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日說,在奪取小城索萊達後,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展現了 “積極的勢頭”,莫斯科方面將其譽為一場勝利。普京稱,”一切都在按計畫進行”。據普京稱,“勢頭是積極的,一切都在按照俄軍國防部和總參謀部的計畫進行。” 普京在周日播出的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的採訪中還說:“我希望我們的戰士將不止一次以他們的軍事成就讓我們高興。”
♦俄媒15日報導,位於俄羅斯與烏克蘭接壤的貝爾哥羅德地區(Belgorod)一座彈藥庫發生爆炸意外,導致3人死亡、16人受傷,且傷亡者都是被徵召入伍、準備前往烏克蘭作戰的士兵。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仍在持續中,俄羅斯高加索山區印古什(Ingushetia)共和國爭取獨立的人士,13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成立印古什獨立委員會,宣布將爭取「印古什自治共和國」獨立,並嚴詞譴責莫斯科入侵烏克蘭。
Congress of Supporters of the Independence of Ingushetia (now a part of Russia) took place in Istanbul.
In their declaration Ingushetia elder condemned Russian annexation of Crimea, invasion to Ukraine and other Russian war crimes. Ingushetia will strive for independence. pic.twitter.com/E3vY3mPEuT
— Anton Gerashchenko (@Gerashchenko_en) January 11, 2023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遭全球制裁,普廷反擊斷供歐洲天然氣,輸送俄氣到歐洲的北溪管道又剛好被炸毀損,外界對歐洲的冬天供氣憂心忡忡。未料,在歐盟團結及美國助陣下,2022年歐洲天然氣進口量較前一年暴增7成,價格跌回俄烏戰前水準,每兆瓦時 65 歐元,普廷的天然氣勒索計畫大敗。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上將說,美軍星期天(2023年1月15日)在位於德國的美國軍營啟動了一項培訓烏克蘭軍隊的新項目,希望在未來5至8星期內完成對大約500名軍人的培訓,好讓他們重返戰場抗擊俄羅斯侵略軍。
米利計劃星期一親自前往訓練營掌握培訓項目的第一手信息。他說,這些受訓士兵幾天前離開了烏克蘭。在德國,他們將有機會使用一整套武器和裝備。
此前,五角大樓一直不願透露這項培訓何時開始。
這項軍訓目的是提高烏克蘭士兵的聯合戰鬥技能,使他們能更好地實施反攻或對抗俄羅斯的攻擊。
米利上將對兩名隨行記者說,這項培訓將綜合使用各類新武器,包括即將送往烏克蘭的火砲、坦克和其他軍車,稱這是幫助烏克蘭擊退俄羅斯、奪回失去陣地的關鍵。
烏克蘭軍隊正在東部和東南部多處與俄羅斯軍隊激戰。
在啟動這項軍人培訓項目之前,美軍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向烏克蘭軍隊提供戰場上急需的裝備,以及如何使用這些裝備,迄今為止已經培訓了三千多名烏克蘭軍人如何使用和保養美國提供的火砲和裝甲車等裝備。
此外,其他歐洲盟國也在向烏克蘭軍隊提供裝備和培訓,幫助他們抗擊俄羅斯入侵。
俄羅斯稱正在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總統普京星期天說,在烏克蘭的戰事正進展順利。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呼籲西方國家提供以坦克為主的重武器,這個要求週六晚些時候得到了英國首相裡什·蘇納克的正式回應,他的辦公室表示,英國將向烏克蘭運送14輛坦克和火砲支援。
“在烏克蘭人民生活在俄羅斯無情轟炸下的第二年即將到來之際,首相致力於確保烏克蘭贏得這場戰爭,”英國首相的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說。
俄羅斯大使館在其自己發表的聲明中表示,這些坦克“不太可能幫助烏克蘭武裝部隊扭轉戰場局勢”,反而會拖延戰爭。
週六早些時候,俄羅斯對烏克蘭城市發動了另一次大規模導彈襲擊。
“基輔、哈爾科夫、敖德薩、克里維伊、第聶伯羅、文尼察、萊迪津、布爾什廷、利沃夫地區、赫梅利尼茨基和其他城市都是恐怖分子的目標。”澤連斯基在他的晚間視頻講話中說。
在東南部城市第聶伯羅,至少有14人死亡,64人受傷,其中包括兒童。當地州長列茲尼琴科(Valentyn Reznichenko)說,俄羅斯的導彈襲擊摧毀了一座九層公寓樓的一部分。利沃夫、伊万諾-弗蘭科夫斯克和敖德薩地區以及哈爾科夫和基輔的基礎設施也遭到破壞。
針對烏克蘭各地的平民和關鍵基礎設施發動的襲擊是俄羅斯一貫的策略。根據《日內瓦公約》,以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為目標構成戰爭罪。
澤連斯基說,第聶伯羅的死亡人數預計還會增加。
“瓦礫的清理工作仍在進行,並將持續整個晚上。目前還不清楚有多少人被埋在廢墟下。不幸的是,死亡人數每小時都在增加,”他說。謹此“向親人和朋友表示哀悼。”
地方當局報告說,烏克蘭防空部隊在米科萊夫、敖德薩、基輔、赫梅利尼茨基、文尼察和伊万諾-弗蘭科夫斯克擊落了俄羅斯導彈。烏克蘭最高軍事指揮官表示,他的部隊擊落了俄羅斯發射的33枚巡航導彈中的21枚。
襲擊導致多個地區緊急停電,如哈爾科夫地區和東北部的哈爾科夫市—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在西部利沃夫州,州長馬克西姆·科茲茨基(Maksym Kozytskyi)表示,由於導彈襲擊帶來的破壞,電力和供水可能會中斷。
據州長斯維特拉娜·奧尼修克說,伊万諾-弗蘭科夫斯克州西部的另一個能源設施被擊中。奧尼修克說,襲擊發生後,現場發生了火災,沒有人員傷亡。
早些時候,敖德薩當局表示,導彈是從“空中和海上”發射的,而南方作戰司令部報告稱,在黑海發現了5輛俄羅斯導彈運載車,共攜帶36枚口徑巡航導彈。
襲擊發生時,澤連斯基的幕僚長安德烈·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表示,“我們會反擊。”
在頓巴斯,索萊達爾周圍的戰鬥仍在繼續,俄羅斯聲稱已經佔領了這座城鎮,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漢娜•馬利亞爾(Hanna Malyar)表示:“爭奪索萊達爾的激烈戰鬥仍在繼續。”
澤連斯基再次懇求西方提供更多武器。
“我們的戰鬥需要什麼?”這些武器都在我們夥伴國的倉庫裡,我們的部隊一直在等待,”他說。
“再多的勸說或只是拖延時間也無法阻止恐怖分子,他們正在有條不紊地用導彈、從伊朗購買的無人機、他們自己的火砲、坦克和迫擊砲殺害我們的人民。全世界都知道什麼可以阻止,怎樣才能阻止那些播下死亡種子的人,”他說。
週六的導彈襲擊發生幾小時後,英國承諾向烏克蘭運送挑戰者2坦克,幫助烏克蘭擊退俄羅斯的入侵。
蘇納克的辦公室表示,這些坦克將在未來幾週內被送往烏克蘭,隨後還會有大約30門自行AS90火砲。烏克蘭軍隊很快將開始接受如何使用槍支和坦克的訓練。
挑戰者2是英國的主戰坦克。據陸軍介紹,這種坦克的設計優勢在於能攻擊其他坦克,自1994年以來一直在服役。
蘇納克和澤連斯基星期六通了電話,之後澤連斯基在推特上感謝英國首相的決定,“這些決定不僅將在戰場上加強我們的力量,而且還向其他合作夥伴發出了正確的信號。”
斯托爾滕貝格15日在接受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專訪時表示:“最近提供重型武器的承諾意義重大,我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會提供更多的重型武器。”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援助,在位於德國拉姆施泰因的美軍基地。
北約將於1月20日在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Ramstein Air Base)召開一次軍援會議。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Ramstein Air Base)是美國空軍在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一個軍事基地。
為了幫助烏克蘭迎戰俄羅斯軍隊,英國已經承諾交付重型挑戰者2型坦克,具體數量不詳,但英國因此成為第一個承諾向該國運送該型裝甲車的國家。
幾家英國媒體提到了向烏克蘭提供14輛挑戰者2型(Challenger 2)戰車:四架將立即發送;另外八架將在短期內跟進。 基輔已經從其盟友那裡收到了蘇聯設計的重型坦克—將近 300 輛,但還從沒有從西歐國家手中獲得重型武器。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總統評價說,倫敦的姿態是“一個很好的信號”。 此前,波蘭表示已準備好在周三交付 14 輛德國設計的“豹二”重型坦克(Leopard 2 MBT),這需要德國方面的批准。
1月16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在烏克蘭中部城市第聶伯羅一幢公寓遭俄羅斯飛彈擊中的第2天,居住在此的烏國難民朱拉夫斯基說,他最擔心的情況發生了,「我的媽媽依舊下落不明」。
他說:「母親所在之處上方還有5層樓塌下來,恐怕…。」
俄國飛彈攻擊導致這棟9層樓公寓部分坍塌後,目前仍有20多人下落不明。截至目前,已有30人確認身亡。
朱拉夫斯基(Roman Zhuravsky)一家在戰爭爆發初期搬進這幢位於第聶伯羅市的公寓,遠離烏東戰火紛飛的頓內茨克(Donetsk)地區,希望能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落腳。
他們原本打算在14日、也就是飛彈來襲當天一起前往教堂,但朱拉夫斯基的母親因身體不適,最後決定留在家裡。
朱拉夫斯基站在餘燼尚存的廢墟旁說:「我聽見一聲爆炸巨響。」
他說:「大家紛紛打電話給我,說我家被飛彈擊中了,我趕緊飛奔回家。」
「我看到了駭人的一幕,一切都蒙上一層煙灰。」
朱拉夫斯基走訪附近的每一家醫院,希望能夠找到他的母親,但徒勞無功。
在他接受法新社訪問的同時,志工正在附近的帳篷裡分發食物和熱飲,搜救人員則持續在瓦礫堆中穿梭。
負責指揮搜救犬小組的博利森科(Larysa Borysenko)說,搜救犬已尋回6具遺體,他們也希望能夠找到倖存者。
博利森科說:「我們已經不眠不休地在這裡工作了19或20個小時。」
緊急服務單位今晚表示,截至目前,已有39人從這棟倒塌的公寓中撤離,其中包括6名兒童。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月15日訊)俄羅斯石油因船舶短缺而通過中國超級油輪運往中國和亞洲。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烏克蘭戰爭前啟動了他們所謂的無限夥伴關係之後,儘管西方制裁,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共和黨佔多數的美國眾議院周四(1月12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法案,限制將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售予與中國政府有關的實體。 法案在美國聯邦眾議院以331票贊成、97票反對通過,除了共和黨議員支持這項法案外,也有113名民主黨議員加入贊同立法行列。
引述消息人士稱,第五艘超級油輪或超大型原油運輸船 (VLCC) 正在向印度運送原油,印度與中國一樣繼續以折扣價購買俄羅斯石油。根據消息來源和 Eikon 船舶跟蹤數據,所有五批貨物運交都安排在 12 月 22 日至 1 月 23 日之間。
去年 12 月推出的 G7 價格上限允許歐盟以外的國家進口俄羅斯海運石油,但它禁止航運、保險和再保險公司處理俄羅斯原油貨物,許多西方買家尋求避禍而轉向其他供應商。
據一家參與運輸的中國公司的高管表示,“由於俄羅斯烏拉爾的價格遠低於價格上限,購買和交易烏拉爾的業務基本上是合法的。”
由於美國及其盟友試圖切斷莫斯科的能源收入以限制其為烏克蘭戰爭提供資金的能力,俄羅斯去年迅速將石油出口從歐洲主要轉向亞洲。更長的航程、大幅折扣和創紀錄的高運費侵蝕了利潤,但在亞洲航線上使用超級油輪現在可能會降低運輸成本。
據參與運輸的中國公司的高管估計,到 2023 年,共有 18 艘中國超級油輪和另外 16 艘阿芙拉型油輪可用於運輸俄羅斯原油,每年足以運輸 1500 萬噸原油,約佔烏拉爾出口總量的 10% 。
共和黨佔多數的美國眾議院周四(1月12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法案,限制將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售予與中國政府有關的實體。 法案在美國聯邦眾議院以331票贊成、97票反對通過,除了共和黨議員支持這項法案外,也有113名民主黨議員加入贊同立法行列。
這項由眾院能源暨商業委員會(House Committee on Energy and Commerce)主席羅傑斯(Cathy McMorris Rodgers)提出的法案,禁止將美國戰略石油儲備(SPR)的任何石油產品出售給”中國共產黨擁有、控制或影響的任何實體”,並將要求美國能源部確保原油不會出口到中國作為銷售條件。
羅傑斯在投票前發言表示,美國戰略石油儲備是為了應對像颶風等自然災害造成的能源供應中斷,而不是為了幫助中國。出於政治目的耗盡美國戰略石油儲備,並部分出售給中國,是對美國國家安全的重大威脅。
眾院能源暨商業委員會民主黨首席議員帕隆(Frank Pallone)也反對向中國出口石油,但他認為共和黨的法案並未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法案將送聯邦參議院討論表決。如能通過,將送白宮由總統拜登簽署生效。
拜登政府去年為了降低持續上漲的汽油價格,從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1億8千萬桶石油,導致庫存降至自1980 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月15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326天。
A woman sitting in the ruins of her destroyed apartment on the 7th floor in Dnipro. She hid in the bathroom and survived by miracle.
The whole world needs to see this photo by Arsen Dzodzaev for Hromadske. pic.twitter.com/2aojxAA5X5
— Anton Gerashchenko (@Gerashchenko_en) January 14, 2023
隨著美國向烏克蘭增加軍事援助並提供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和布拉德利戰車等先進武器,美國前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Condoleezza Rice)告訴美國之音(VOA)烏克蘭語組說,華盛頓應該提供基輔所需的一切軍事援助,以擊退俄羅斯軍隊。
賴斯認為,現在就進行談判可能不會有結果,或者對俄羅斯有利。在周四(1月13日)的採訪中,她還表示,其他國家對激怒普京的擔憂不應阻止他們幫助願意為自己的國家和基於規則的國際體係而戰的烏克蘭人。
本月早些時候,《華盛頓郵報》發表了賴斯和前國防部長羅伯特·M·蓋茨(Robert M. Gates)撰寫的一篇評論文章,主張美國及其盟友大幅增加軍事援助,尤其是機動裝甲,來讓烏克蘭能夠擊退俄軍。
康多莉扎·賴斯目前是公共政策智庫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的主任。她曾在前總統喬治·W·布什(George W. Bush)的政府中擔任國家安全顧問(2001-2005年)和國務卿(2005-2009年)。
採訪記錄出於文字簡潔明晰目的而經過編輯。以下是英文采訪的中文翻譯:
VOA:你呼籲華盛頓向烏克蘭提供更強大的武器。在美國有一些人,包括許多共和黨人,認為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已經太多了。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賴斯:我想說我們正在大力協助烏克蘭,我們已經通過國會撥款來提供更多援助。我們需要讓烏克蘭獲得繼續擊退俄羅斯侵略者所需的工具,這是十分緊迫的。
事實上,我們本可以在幾個月前就預測到烏克蘭需要防空系統,因為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唯一的出路就是使用恐怖主義戰術並對烏克蘭平民聚居區進行導彈襲擊。我們本可以預見到這一點。
所以,讓我們搶占先機,讓烏克蘭得其所需。美國必須記住,我們每次觀望的時候——在1914年、1941年和2001年——我們每次到頭來還是不得不參與進來。這一次,沒有人要求我們出兵。烏克蘭人願意為維持一個不允許用武力消滅弱小鄰國的國際體係而戰鬥和受苦; 這就是關鍵所在。給俄羅斯人一個教訓,告訴他們這是不被允許的,這極大符合美國的利益。
VOA:反對這一立場的主要論點之一是,它可能會激怒普京升級局勢,包括核選項。
賴斯:我不知道還能如何更加激怒普京。他試圖消滅他的鄰國。他使用了恐怖主義戰術。他們犯下了戰爭罪。當我聽到有人說你可能會激怒普京時,我想,還有什麼能激怒他?至於核武器,它的可能性不是零,但我認為,雖然很奇怪,但普京確實關心他的國際地位。這樣做會使俄羅斯成為一個大號朝鮮,今後成為一個被排斥的國家。不僅我們警告過普京絕不應該考慮核選項,印度人和中國人也警告過他。我們不能因為試圖威懾我認為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來嚇唬我們自己和烏克蘭人。
VOA:雖然不是美國官方層面,但是在某些美國非官方層面,有人要推動烏克蘭現在就開始跟俄羅斯談判——你似乎不這麼認為?
賴斯:是的,談判和外交是根據戰場情況來進行的,而不是反過來。我們需要確保在進行談判時,烏克蘭將處於最有利的地位。那不是現在。我們看到俄羅斯人再次向頓涅茨克發起進攻。弗拉基米爾·普京宣布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為俄羅斯領土。他無法在談判中讓出俄羅斯領土。現在就要求談判可能會毫無結果,如果我們不讓烏克蘭人進一步將俄羅斯人逼回去,俄羅斯人就會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我是最不願意提出什麼時候應該開始談判的人。但在我看來,如果我們告訴那些遭受戰爭罪行、領土被蹂躪、親眼目睹烏克蘭公民被俄羅斯人帶走的烏克蘭人民,他們現在就應該談判,那我們作為美國人,似乎很難為自己辯解。
現在,我們的工作是幫助烏克蘭和幫助我們自己重新確定:俄羅斯人所做的事情在2023年的世界根本不會得逞;如果你看那些照片,它們看起來像是1939年的。我們曾經這樣做過一次,但結果不太好。因此,讓我們確保烏克蘭擁有他們為我們而戰所需要的一切。
VOA:你見過也了解普京。在你看來,他現在是一個理性的行為體嗎?你可以和他進行一場理性的對話嗎,還是已經不能了?
賴斯:他是理性的,因為他明白自己想做什麼。我們已經看到俄羅斯的優先事項發生了變化。起先是想進入基輔推翻烏克蘭政府,然後降低了目標,返回東部和南部,想在敖德薩切斷烏克蘭; 當那變得不可能時,他們又撤回了。
所以,我認為他是理性的。但是理性並不意味著沒有意識形態化和情緒化的野心。我認為這關乎重建俄羅斯帝國,你不能在烏克蘭獨立的同時重建俄羅斯帝國。對普京來說,這其中有一些非常情緒化的東西,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不理性。
但這確實意味著這是一件深度情緒化的事情,也許目前在他的思維方式中是沒有商量餘地的。你必須幫助烏克蘭,讓他明白無論他多麼想實現這一目標,這都不會發生。然後,我們將看到理性是否能佔上風。
VOA:在2008年的布加勒斯特北約峰會上,格魯吉亞和烏克蘭沒有被批准加入“成員國行動計劃”,當時你是國務卿。現在回想起來,你覺得那是否是個錯誤?
賴斯:我們布什政府支持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在布加勒斯特峰會上加入“成員國行動計劃”。但北約是一個共識組織,當時並沒有達成共識。所以,我們退而求其次,表示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總有一天會成為北約的一部分。
我不喜歡在國際政治中留下真空。想想看,在地理上,我們保護了波蘭和羅馬尼亞,以及烏克蘭周邊的其他國家,因為他們有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款的保證。烏克蘭沒能被給予加入北約的路徑,也許就留下了真空。
我現在認為,烏克蘭人如此勇敢,弗拉基米爾·普京使得烏克蘭更接近北約,不是作為成員國,而是作為北約可以提供除軍隊以外的一切的受益者。
有人說,弗拉基米爾·普京在一年內結束了德國的和平主義和瑞典的中立。我認為我們將看到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我們2008年在峰會上時,我做夢也想不到這會發生。烏克蘭人民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我不想對此輕描淡寫。當我們成功幫助烏克蘭擊退俄羅斯侵略時,無論這意味著什麼,無論最終解決方案是什麼,我們都會讓歐洲的面貌變得更好。為此,我們要感謝烏克蘭人民。
VOA:那麼現在呢?你還會主張北約接受烏克蘭,甚至是在戰事結束前嗎?
賴斯:我認為這很難,因為坦率地說,我不想考驗隨之而來的保障,並給普京一種道義上的勝利。我認為,如果我們像羅伯特·蓋茨和我所主張的那樣,通過我們所能提供的,為烏克蘭的防衛做出全面承諾,好讓烏克蘭人能夠自衛,那麼我們現在就處在我們所需要處在的立場了。
現在,是時候了——我想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總統已經說過了——我們必須考慮如何在未來確保烏克蘭的安全,以及需要什麼樣的安全保障。但我認為那是以後可以考慮的。讓我們現在盡一切努力,帶著緊迫感來擊退侵略,這樣,當我們進入戰後重建階段之際,烏克蘭就能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VOA:烏克蘭政府和美國政府似乎就烏克蘭勝利的前景——恢復烏克蘭主權並讓俄羅斯為其行為負責——達成了很好的共識。俄羅斯的失敗可能會是什麼樣子?
賴斯:我不想談論俄羅斯的失敗。我希望俄羅斯已經意識到,他們還沒有實現他們的目標。因為他們還沒有實現目標,所以他們已經有了失敗。你知道,人們當時說基輔會在五天內淪陷。我們知道俄羅斯人出發時帶著在基輔舉行閱兵所需要的軍禮服。考慮到俄羅斯最初的目標,烏克蘭已經是成績斐然了。現在,俄羅斯的目標是保住他們非法吞併的領土。這是我們需要實現的下一個目標,迫使俄羅斯人放棄他們的野心。然後我們再看看下一步怎麼走。
我認為,如果我們現在專注於手頭的任務,那就是確保他們無法非法保住他們吞併的領土。就在我們談話的時候,頓涅茨克的戰鬥還在進行中;還將有爭奪南部的戰鬥。順便說一下,他們在南部也沒有成功,這是他們起初的打算,你知道,赫爾松正遭到攻擊,但它獲得了解放。在戰爭中,牢記長期目標固然好,但在戰爭進行過程之中,贏得短期目標更為重要。
VOA:美國政府和專家界是否應該為俄羅斯崩潰的可能性做好準備,以免重蹈1991年的覆轍?
賴斯:毫無疑問,我們應該為所有突發事件做好計劃,但我仍然希望有一天會出現一個不同的俄羅斯。現在已經有了這種跡象。當這一切開始時,很多人都離開了俄羅斯:年輕的企業家,那些想成為知識革命一部分的人。我在斯坦福大學教過一些俄羅斯人。總有一天會出現一個不同的俄羅斯,希望它會和平地到來。
VOA:回到2008年,你是否認為美國對普京侵略格魯吉亞,以及2014年故伎重演侵略烏克蘭時的反應應該更強烈一些?你是否會責怪布什政府和隨後的奧巴馬政府沒有做出足夠強烈的反應,從而為普京全面入侵創造了條件?
賴斯:我不知道我們還能為格魯吉亞做些什麼。坦率地說,我相信我們阻止了俄羅斯佔領第比利斯的野心。他們顯然想推翻薩卡什維利。
讓我藉此機會為生病並被捕的米沙·薩卡什維利(Misha Saakashvili)向格魯吉亞發出呼籲。我希望我們能理解他的歷史作用,以及此案的人道主義情形。但我們確實阻止了他們在第比利斯的行動。格魯吉亞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是的,俄羅斯得以奪取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的領土,但不幸的是,他們當時已經是駐那裡的維和人員了,這是一個更早期犯的錯誤。我本來希望在格魯吉亞之後看到更嚴厲的製裁。當然,我們陷入了金融危機,還有其他經濟問題。
至於克里米亞,在那件事上也許可以有更嚴厲的製裁。關於克里米亞,我要說的一件事是,烏克蘭人和我們——歐洲和美國——利用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和現在之間的那段時間建立了一支非常令人讚嘆的烏克蘭防衛部隊。烏軍能夠像現代軍隊那樣戰鬥;他們使用兵不厭詐和靈活機動的戰術來戰鬥,這也是俄羅斯遇到如此麻煩的部分原因:俄軍仍然像20世紀和19世紀的軍隊那樣作戰。
我認為烏克蘭在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變得更強大了。我認為烏克蘭開始彌合其一些內部衝突,顯然,烏克蘭民族認同感出現了,即使是在東部地區。雖然我本來希望我們能做得更多,但是那段時間並沒有被浪費。
VOA:你在戰爭爆發後對烏克蘭的反應感到驚訝嗎?你有什麼想直接對烏克蘭人說的話嗎?
賴斯:每個人都對烏克蘭的能力感到驚訝,也許不是對其反應感到驚訝。我去過基輔很多次,也去過烏克蘭的其他地方。我知道烏克蘭人民的身份認同感有多強烈。我知道他們有多喜歡他們自己的語言。烏克蘭語與俄羅斯語非常不同。我告訴人們,我的俄語說得很好。我可能會在說烏克蘭語時犯錯誤,因為它們不是同一種語言。是的,我知道這一切。但你不得不驚嘆烏克蘭的國家團結的意願、犧牲的意願和烏克蘭軍隊的技能。我會對烏克蘭人民說:“謝謝你們。”
感謝你們堅持我們這些年來所信奉的原則和價值觀——個人的獨立、自由和決定自身未來的權利。
我相信,美國與你們同在。我相信,美國人與你們同在。我很感激烏克蘭人以他們的方式做出了回應。這是非常艱難的,而且無疑將會持續艱難。但我希望烏克蘭人民也像我一樣相信,當侵略者被擊退,而開始重建的時候,我們將與你們在一起。
英國首相蘇納克今天承諾向烏克蘭提供14輛挑戰者2型(Challenger 2)戰車,成為第1個將提供烏克蘭所要求重型戰車的西方國家,俄羅斯隨即警告,這只會「加劇」衝突。
法新社報導,俄羅斯駐英國大使館表示:「將戰車開到衝突地區,不僅不會結束敵對,還會加劇戰鬥行動,造成更多傷亡,包括平民傷亡。」
根據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電話通話記錄,蘇納克(Rishi Sunak)表示,這些戰車表明英國「有意加強對烏克蘭的支持」。
俄羅斯於2022年2月入侵以來,烏克蘭的歐洲盟友已向基輔運送300多輛現代化的蘇聯戰車,但到目前為止,一直拖延運送烏克蘭一再要求的西方製重型戰車。
澤倫斯基在推特(Twitter)感謝英國做出的決定「不僅會加強我們戰場實力,還會向其他夥伴發出正確信號」。
今天稍晚,蘇納克唐寧街(Downing Street)辦公室發布第2份聲明指出,這些戰車將在未來幾週抵達烏克蘭,英國也將在接下來幾天開始訓練烏克蘭武裝部隊使用這些戰車和槍枝。
1月15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That is the rocket used against an ordinary apartment block in Dnipro today. Warhead mass 1 tonne (1000 kg, 2250 lbs) of highly efficient explosive RDX (hexogen). Originally designed in 1960s to attack air carriers. But Russians decided to use against civilans. See below: pic.twitter.com/A6iklN8CEV
— Andriy P. Zagorodnyuk (@Andriypzag) January 14, 2023
俄羅斯星期六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導彈攻擊,造成至少5人死亡,60人受傷,烏克蘭一些重要能源設施在攻擊中受損。
官員們說,俄羅斯星期六(1月14日)的導彈攻擊摧毀了烏克蘭第聶伯羅(Dnipro)市一棟9層公寓樓,炸死至少5人,炸傷至少60人,包括12名兒童。有20人被從大樓廢墟中救出,還有更多的人埋在廢墟中。
烏克蘭東部哈爾科夫和西部的利沃夫(Lviv)的重要基礎設施和工業目標也遭到導彈攻擊。哈爾科夫地區遭到兩枚S-300導彈攻擊,完全失去了電力供應;利沃夫的電力和供水系統也可能遭到破壞。
烏克蘭鋼鐵製造城市克里維里赫(Kryviy Rih)有6棟房屋被摧毀,造成1人死亡,1人受傷。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晚間講話中呼籲西方國家提供更多的武器,防止更多的人死於“俄羅斯的恐怖”。
澤連斯基說,“這需要什麼?我們夥伴們的庫存以及我們的勇士們所期待的武器。全世界都知道什麼以及怎樣才能阻止那些播種死亡的人。”
摩爾多瓦內政部說,他們在空襲後在摩爾多瓦北部與烏克蘭的邊境地區發現了導彈碎片。
官員們說,第一次攻擊不同尋常,因為導彈是在空襲警報發出之前攻擊目標的。烏克蘭空軍發言人伊納特(Yuriy Ihnat)說,俄羅斯導彈可能是沿著北方一個高環形彈道軌道發射的,因此未能發出防空警報。他對烏克蘭媒體說,烏克蘭無法發現並擊落彈道導彈。
烏克蘭能源部長說,未來幾天會是“艱難的”,因為俄羅斯連續幾個月對烏克蘭的電網轟炸威脅到烏克蘭的供電、供水和冬季的中央供暖。
俄軍對烏克蘭城市狂轟濫炸 澤連斯基呼籲世界制止
烏克蘭救援人員在烏東城市第聶伯羅加緊救援一座建築遭俄羅斯軍隊導彈襲擊造成的傷亡,並在廢墟中尋找倖存者,當地報告導彈襲擊該民宅造成20人死亡。烏克蘭軍隊報告說,星期六,”俄軍在白天總共進行了三次空襲和50次導彈襲擊”。”此外,俄軍還用多個火箭發射器發動了50次火力攻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呼籲“世界必須停止這種邪惡。”
烏克蘭報告俄羅斯昨天對第聶伯羅大樓的襲擊造成的死亡人數上升至20人。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軍事管理局局長瓦倫丁-雷茲尼琴科在電報群上哀嘆道:”這是20名無辜的受害者!”他還報告有73人受傷。
據他的報告,救援行動仍在進行中。他說:仍然有40多人的命運未知。他們處於失蹤狀態。
烏克蘭早些時候的一份報告稱,一夜之間,至少有14人被炸死,包括一名15歲的女孩,64人在大樓被炸中受傷。救援人員設法從廢墟中找出38名倖存者。
據烏克蘭總統府稱,有100至200人因導彈襲擊而淪落為無家可歸,第聶伯羅的約1700名居民因導彈襲擊破壞而沒有電和暖。
根據一份烏克蘭官方報告,在南部的Kryvyi Rig,在一次導彈襲擊摧毀的公寓樓中,報告有一人死亡,另一人受傷。
根據烏克蘭軍隊說,星期六,俄軍在白天總共進行了三次空襲和大約50次導彈襲擊。此外,俄軍還用多個火箭發射器發動了50次攻擊。
據烏克蘭當局稱,在俄羅斯對發電設施進行新的攻擊後,烏克蘭大部分地區再次陷入停電。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譴責俄羅斯針對烏克蘭以及尤其針對民用設施導彈襲擊。他指出,”有可能阻止俄羅斯的恐怖嗎?是的,這是有可能的。除了在烏克蘭的戰場上,還能做到這一點嗎?不幸的是,沒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懇求說:“世界必須停止這種邪惡。”
據法新社今天報道稱,烏克蘭鄰國摩爾多瓦聲稱在該國領土上發現了導彈殘片,導彈殘片落在北部的拉加村附近。”摩爾多瓦總統馬亞-桑杜說:“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殘暴戰爭再次影響到了摩爾多瓦。”
俄烏目前最激烈的戰線位於烏東鹽城蘇勒答爾(Soledar),俄國聲稱已佔領當地,烏軍否認,透露他們已遭包圍但仍持續堅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3日報導稱,當地烏軍似乎有組織地撤退,因為他們看起來「不慌不忙」。但烏克蘭媒體直指,俄羅斯利用假網頁虛構蘇勒答爾淪陷消息,CNN也中計,淪為俄方傳聲筒!
烏克蘭「觀察者」(Obozrevatel)電視台13日報導,俄羅斯宣傳人員發起了另一項訊息和心理作戰行動(IPSO),以向外國觀眾誤導烏克蘭前線發生的事件。特別是,他們在社群媒體Telegram創建了「烏克蘭武裝部隊第46旅」的虛假頻道,該頻道頁面上報告俄軍在頓內茨克地區佔領了蘇勒答爾。
報導稱,據烏克蘭查核組織《Stopfake》的專家指出,就連13日報導烏軍從蘇勒答爾「有組織地撤退」的CNN,也是被俄羅斯放出的假消息誤導
烏俄戰爭開打前後,《Stop Fake》無分晝夜24小時在偵測與查證所有的情況,並持續確認俄羅斯媒體放出的消息。
《Stop Fake》指出,CNN遭誤導,可能是由於記者對使用Telegram 的風險一無所知,或者有人故意向記者推薦該頻道。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仍在持續中,推特流傳一段影片,影片中25名俄軍瓦格納傭兵部隊在進入據點後,被烏軍鎖定後以「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整群殲滅。
🔥Today in #Soledar a group of about 25 Wagner terrorists met their fate💀☠ after a devastating HIMARS visit pic.twitter.com/pPr6rE0LkY
— Азов South (@Azovsouth) January 13, 2023
推特帳號「@Azovsouth」在推特PO出一段影片,影片中可以看到有1隊俄羅斯士兵正在扛著行李徒步行軍,他們正在走進一處建築物中,烏軍無人機將鏡頭鎖定在俄軍聚集處,不久後建築物發生爆炸。
「@Azovsouth」在推文中表示「蘇勒答爾(Soledar)今天有一群大約25名的瓦格納恐怖份子在被海馬斯拜訪後,迎來了他們死亡的命運。」
目前俄烏雙方仍在烏東鹽城蘇勒答爾(Soledar)持續激戰,俄國聲稱已佔領當地但被烏方否認,烏軍第46獨立空中機動旅證實蘇勒答爾的戰鬥非常殘酷,因為俄軍在對巴赫姆特久攻不下後,將作戰重點放在了蘇勒答爾,希望能攻下當地進行戰爭宣傳,藉此抵銷好幾個月以來在巴赫姆特所遭受的挫敗。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月14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325天。
♦俄羅斯國防部指出,俄軍已掌控烏克蘭東部鹽鎮蘇勒答爾,但烏國官員稱當地戰鬥仍在進行。另外,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受訪說,烏克蘭已成為北約實際上而非法理上的成員國。
烏克蘭和俄羅斯部隊、俄國傭兵集團「瓦格納」在烏東鹽礦城蘇勒答爾(Soledar)激戰數日,俄國國防部13日宣布已「拿下」,隨即遭烏克蘭駁斥,但是烏克蘭官員坦言,蘇勒答爾和附近巴赫姆特的戰役艱困,是「21世紀的凡爾登戰役」,俄軍傷亡慘重,「俄國人可說真的是踩著他們自己士兵的屍體前進」。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在法國凡爾登(Verdun)的凡爾登戰役,是一戰中最長的一場戰役,造成雙方十分慘重傷亡。烏克蘭總統府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13日指出,「(巴赫姆特和蘇勒答爾)情勢艱困,非常艱困。這是21世紀的凡爾登戰役。戰事已經持續好幾個月,但是我國戰士努力守住了陣地」。
他說,俄方折損了龐大兵力,「比我們損失的還多」,俄國從監獄放出來的囚犯,一到了前線戰場就喪命,「他們的遺體被棄置,甚至動都沒被動過」。
烏東頓內茨克州州長基里蘭科(Pavlo Kyrylenko)13日說,過去24小時就有100多名俄軍在蘇勒答爾戰役中喪生,「俄國人可說真的是踩著他們自己士兵的屍體前進」。
葉爾馬克否認俄國國防部宣稱已經拿下蘇勒答爾,他說,「俄國人在那裡,但是他們並沒有控制這座城市,情況複雜,但是我們的目標是收復我們的土地,完整重建烏克蘭領土完整。」
俄國國防部聲明,已於12日傍晚拿下蘇勒答爾的控制權。但烏克蘭武裝部隊東部集團發言人切列瓦托(Serhiy Cherevaty)隨即否認,「俄羅斯國防部有關拿下該城的聲明,不是事實。蘇勒答爾內還在作戰」。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在巴赫姆特的烏軍第一特種旅貝雷佐維茨(Taras Berezovets)說法,烏軍還守在蘇勒答爾的邊緣,前線單位士氣依舊高昂,現在部隊的任務是能守多久就多久,盡量殲滅「瓦格納」部隊,但是他相信這幾天就會下令撤出。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緊密盟友、俄羅斯國會下議院“國家院”議長沃洛金13日建議,將逃離出國後在海外“侮辱”國家和軍隊的俄國人民資產沒收。路透社報導,沃洛金(Vyacheslav Volodin)的建議顯然是針對反對派人士而來。許多這類人物為了避免被捕而逃亡海外,並在出國後對俄烏戰爭發言譴責,莫斯科已將這些人認定為“外國代理人”。
♦俄戰爭已持續逾10個月,俄羅斯在面對巨大戰損和西方制裁的壓力下,取得更多戰備成為該國一大挑戰。俄國官媒報導,俄總統普京11日在一場政府會議中,飆罵負責俄羅斯國防企業的副總理兼工業和貿易部部長曼圖洛夫(Denis Manturov),引發外界熱議。
俄官媒《俄新社》11日釋出普京與政府官員進行視訊會議的片段,普京在席間提到俄國還有一些企業沒能採購到新飛機,包括軍用飛機、被歐美制裁之民航公司所需的新飛機。曼圖洛夫回應,「俄羅斯當前與西方國家進出口管道被切斷,想拿到更多新飛機合同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但有很多投資項目正在進行中……」,普京沒等曼圖洛夫話說完就打斷,抱怨「(投資)耗時太長」,他想立即看到成效,看到更多採購訂單。
普京接著又說一些公司甚至年今年的採購合約都沒拿到,曼圖洛夫則迅速反駁,稱「所有公司」都有今年的訂單,國防部也已經確認。
面對曼圖洛夫的「頂嘴」,普京似乎惱羞成怒,當場對曼圖洛夫破口大罵:「你在這跟我吵有什麼用?大家都跟我說沒拿到合約了,你在耍什麼白癡?合約什麼時候簽?……這一切給我在一個月內完成,一個月內!」
美國新聞網站《每日野獸》報導此事時調侃,自烏軍發起反攻,俄軍在前線頻傳受挫後,普京似乎只能透過兇下屬來證明自己佔據主導地位,而俄官媒還特地將他責怪下屬的片段放出來,看來是想大肆渲染普廷的強硬形象。
"Доооолгоооо. Слишком долго".
Путин недоволен, что некоторые предприятия до сих пор не понимают, какие заказы им поступят. Досталось Мантурову.
"Денис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у вас сверстано, а контрактов нет. Что вы, в самом деле, дурака валяете?"
Президент дал вице-премьеру месяц. pic.twitter.com/0TGMyayO15
— Кремлевский пул РИА (@Kremlinpool_RIA) January 11, 2023
挪威國防部13日宣布將與北歐彈藥公司(Nammo)簽訂一項價值約為26億挪威克朗(約合新台幣79.2億)的採購合約,增加戰備庫存。
《法新社》報導,挪威國防大臣格蘭(Bjorn Arild Gram)說,「出現了新的地緣政治局面,戰爭在歐洲現蹤,戰備等級提升了。」
格蘭接著指出,「這種局面導致需要更多的戰爭物資,其中就包括了彈藥,因為挪威與其他國家需要提升自身的庫存量,另外烏克蘭也亟需軍用物資。」
挪威在北極圈內與俄羅斯共享長達98公里的國界,而在烏俄戰爭中,挪威也陸陸續續提供烏克蘭火砲與彈藥,協助他們抵抗俄羅斯的入侵。
北歐彈藥公司由挪威政府和芬蘭軍火供應商Patria公司各持一半所有權,而芬蘭政府擁有Patria公司50.1%的股份,餘下的49.9%則歸挪威孔斯貝格集團(Kongsberg Gruppen)。
在得知將獲得這份「史上最大合約」後,北歐彈藥公司總經理布蘭德扎(Morten Brandtzaeg)說,「這讓我們能夠提高生產能力,並讓我們有足夠的空間向供應商下訂單,這樣我們就可以保證未來的供貨。」
根據貿易知情人士的說法和船隻追蹤數據,至少有4艘中國超級油輪(supertanker)正將俄羅斯烏拉爾(Urals)地區的原油運往中國,另有一艘運往印度。
七大工業國集團(G7)針對俄羅斯實施的油價上限措施上月生效,使俄國難以使用西方國家的貨運服務和保險,莫斯科當局正尋求能協助出口的船隻。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國入侵烏克蘭之前曾發表聲明,強調兩國「友好沒有止境」,身為世界最大石油進口國的中國不顧西方國家的制裁,持續購入俄羅斯石油。
消息人士指出,第5艘超級油輪,也就是超大型油輪(VLCC),正將原油運往印度。在許多西方買主轉而尋求其他石油供應國時,印度和中國一樣持續以折扣價購買俄國石油。
根據知情人士說法和船隻追蹤平台Eikon資料,上述5批船運都安排在去年12月22日到今年1月23日之間。
G7去年12月實施的油價上限措施允許歐洲聯盟(EU)以外的國家進口俄羅斯海運石油,但禁止貨運、保險和再保險公司經手俄羅斯原油貨運,除非售價低於每桶60美元上限。
涉及這批油品運送的中國公司一名高層主管表示:「由於烏拉爾油價遠低於價格上限,購買和交易烏拉爾原油的生意基本上是合法的。」
美國和其盟國試著切斷莫斯科當局的能源收入,以便限縮俄羅斯為烏克蘭戰爭籌措資金的能力,俄國去年旋即將石油出口從歐洲轉向其他地方,尤其是亞洲。
較遠的航程、大幅折扣和破紀錄的高昂運費都會侵蝕利潤,但如今在亞洲航線使用超級油輪,也許可以降低運輸成本。
俄國能源和交通運輸部都拒絕對此事置評。中國外交部也沒有回應記者的置評請求,但北京當局先前曾說,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屬非法。
根據白宮發表的聯合聲明,兩位領導人指出,“中國與基於規格的國際秩序不符的行為”和“朝鮮的挑釁”是印太地區面臨的挑戰來源,還提到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無理殘暴戰爭”。
“我們強烈反對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通過武力或脅迫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企圖,”聯合聲明說。“把這些考慮到一起,這樣的局面要求美國和日本繼續加強我們自身以及集體的能力。”
“美国全面彻底地致力于美日联盟,而且更重要的是对日本防御的承诺”,美国总统拜登13日在白宫欢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来访时说。岸田文雄表示日本制定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目的是加强防御能力,“包括拥有反击能力”。
报道: https://t.co/5osNk2FQyk pic.twitter.com/PrjDzU7T5u—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January 13, 2023
改變防衛態勢
在拜登與岸田峰會之前,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與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Yoshimasa Hayashi)和防衛大臣濱田靖一(Yasukazu Hamada)星期三在華盛頓舉行了被稱為“2+2”會談的安全磋商會議。他們啟動了對防衛態勢、軍隊培訓安排與指揮關係的一系列改變,包括重組駐沖繩美國海軍陸戰隊部隊的計劃。
星期三在華盛頓宣布的這些改變顯示,兩個盟國更加嚴肅地看待在中國攻擊台灣或朝鮮發動核打擊情況下印太地區爆發戰爭的可能性。這些改變也使得日本12月公佈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進入實施階段。這項新的安保戰略警告說,“印太地區特別是東亞可能會出現重大情況,”並呼籲發展射程能夠觸及中國大陸目標的“反擊”能力。
岸田文雄通過翻譯說:“日本和美國目前面臨著當代歷史最具挑戰性和復雜性的安全環境。”他讚揚了日本的國家安保戰略,稱這項戰略將“確保地區和平與穩定”。
岸田政府還計劃在2027年之前將日本防務預算翻一番,達到其國內生產總值的近2%,這將使日本的軍事開支進入全球第五名。
白宮新聞秘書卡琳·讓-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星期三在一次簡報會上對美國之音(VOA)說,日本的這些舉措得到了美國的加持。她強調說,日本“空前的”國家安保戰略和對本國防務的承諾“將加強在該地區的威懾力,為的是增進印太及全球和平與穩定。”
雖然東京過去十年來一直在不斷加強本國的防衛能力,以應對中國在南中國海、台灣附近海域和東中國海、特別是與中國有爭議的尖閣列島(中國稱釣魚島)周圍不斷加大的軍事活動,然而,日本在過去一個月來所作的宣布還是出乎很多觀察人士的預料。
“沒有人想到這會發生得這麼快,”蘭德公司(Rand Corp)研究日本與東亞安全的資深政治學者杰弗裡·霍恩(Jeffrey Hornung)說。“沒有人想到這會在這位首相治下發生,無論如何,他都不是以防衛鷹派出名。然而,他實際上卻以一種沒有任何人預見到的方式,翻轉了日本戰后防衛政策。”
由於涉及其內閣成員的各種醜聞,岸田文雄目前在日本的民意支持率低靡。
烏克蘭戰爭敲響警鐘
中國攻打台灣仍然是一種假設,而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卻喚醒了日本公眾,讓人們看到一國入侵另一國的現實可能性。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研究美國亞洲策略的資深研究員扎克·庫珀(Zack Cooper)說,侵烏戰爭,再加上中國去年為了回應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而向台灣周圍派出軍艦和戰機並發射導彈,讓民眾受到了驚嚇。
“習近平和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採取的那兩個行動,讓東京這邊的很多人確信,對特別是那些基本上是由一人統治的專制國家將要採取的行動,不能予以信任,”庫珀對美國之音說。“因此,日本不得不比以前要更加積極得多地去做這件事。”
東京尋求加強自衛以及支持目前駐紮在日本的大約5萬美軍的能力,以應對中國攻擊台灣造成的溢出效應。美國有可能在中國後院的一場衝突中保衛台灣,而日本加強軍事能力的做法有可能幫助美國。
霍恩說:“對我們而言,要想讓遏阻侵略有任何成功機率,我們必須要有一個非常強大的日本。”
追究俄羅斯責任
日本支持美國領導的對莫斯科施加製裁的努力,並向烏克蘭提供了財務、人道和非致命軍事援助,這在爭取到其他非北約夥伴國支持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這些國家包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加坡。
庫珀說:“假如日本沒有這樣做,其他那些國家就會更加猶豫。那會看起來更像是對俄羅斯侵烏的跨大西洋回應,而不是來自主要民主政體的全球回應。”
岸田文雄抵達華盛頓之前,訪問了法國、英國和加拿大,以為今年5月由日本主辦的七國集團峰會協調烏克蘭事務以及其他議程。官員們說,日本將利用七國集團輪值主席國以及為期兩年的安理會成員國的地位,繼續向俄羅斯施壓,以使其終止戰爭。
貿易分歧仍在
雖然中國和俄羅斯的威脅使兩個盟國走得更近了,但是自從時任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2017年讓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以來,美國和日本在貿易上出現的分歧仍然存在。TPP是在時任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推動下達成的自由貿易協議。
日本隨後繼續推動這項協議,這項協議最終在2018年成為《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有11個國家參加CPTPP,代表著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區之一。
雖然東京方面一再敦促,但是拜登行政當局還沒有加入CPTPP。這項自貿協議在保護主義情緒高漲的美國國內被視為具有政治風險。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的地緣經濟學與印太企業主任後藤志保子(Shihoko Goto)說,日本理解這一現實。
她對美國之音說:“可能會發生的是,CPTPP將會被提及,但是不會有任何努力去推動美國加入。”
美國和日本在去年7月啟動了“經濟2+2”對話,但是會談的焦點是加強經濟安全,比如保障供應鏈安全,而不是貿易自由化。
預計,東京將追隨華盛頓的腳步,對先進半導體和其它敏感的兩用技術實施出口管控,以減弱中國的影響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星期五在北京說:“中方將密切關注有關動向,堅決維護自身利益。”
(美國之音記者拉莫蘭科對本文亦有貢獻。)
美國之音白宮記者站主任
1月14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克蘭頓巴斯地區索萊達爾的命運星期五(1月13日)懸而未決。俄羅斯聲稱俄軍已經攻占了這座烏東鹽礦城鎮,而烏克蘭表示戰鬥仍在持續。
如果莫斯科的說法屬實,這將是俄軍在經歷多次軍事挫敗後首次在戰場上取得重要成果。
烏克蘭東部戰區司令部發言人謝爾蓋·切列瓦蒂(Serhiy Cherevatyi)以及在附近實地的一名烏克蘭軍官都對路透社(Reuters)說,索萊達爾還沒有被攻占。
路透社無法立即證實鎮內情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已經進入第11個月,當地是整場戰爭以來最為血腥的戰場之一。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星期五在每晚視頻講話中說,索萊達爾和烏東頓涅茨克州其它地區的戰鬥仍在繼續。
他說:“爭奪頓涅茨克的艱苦戰鬥仍在繼續。爭奪巴赫穆特、索萊達爾,爭奪克里米納,爭奪我國東部其他城鎮和村莊的戰鬥仍在繼續。”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星期五也報導說,烏軍堅稱戰鬥仍在進行。
“當地的戰鬥仍在城內持續,”烏克蘭第46空中機動旅星期五在電報(Telegram)平台上說。“半獸人(俄軍)正在從郊外逼向市中心。顯然,他們企圖打垮我們那些沒來得及撤出城的部隊。俄羅斯人,你們不會成功的。”
烏克蘭官員星期四說,有500名平民被困在索萊達爾城內,包括15名兒童。
軍事專家說,如果實現了攻占索萊達爾的目標,俄羅斯軍隊以及主導這次行動的瓦格納集團僱傭兵將更容易攻擊附近的巴赫穆特。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的戰鬥據說還觸發了俄羅斯國防界與瓦格納集團的富商首領葉夫根尼·普里戈金(Yevgeny Prigozhin)之間的內鬥。普里戈津批評了俄羅斯正規軍,本星期早些時候還在事成之前就提前宣布攻克索萊達爾。
普里戈金已經抱怨俄羅斯國防部沒有表揚瓦格納集團在索萊達爾之戰中的功勞。星期五晚間,俄羅斯國防部改弦易轍,發布聲明,承認瓦格納集團的作用。
俄羅斯國防部說:“在直接向索萊達爾市烏克蘭武裝部隊盤踞地段的衝鋒中,來自瓦格納衝鋒隊的勇敢無私的志願者成功完成了這次作戰任務。”
在本星期早些時候的軍方領導層人事變更後,俄軍指揮系統內部的裂痕加大了。俄軍總參謀長瓦列裡·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被任命為直接負責烏境俄軍部隊的總指揮。一些分析人士說,此舉等於是打普里戈津的臉,同時還做好了一旦俄軍戰事繼續不利,就讓格拉西莫夫做替罪羊的準備。
在俄羅斯內部,索萊達爾的勝利有可能壯大極端民族主義者普里戈津的權力。他的瓦格納僱傭軍一直把重點放在那一地區的戰鬥。有些瓦格納集團僱用的武裝分子是以大赦為條件從監獄裡招募的囚犯。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星期五的每晚視頻講話中談到,如今已進入第324天的侵烏戰爭據報導正在削弱俄羅斯軍界勢力。
他說:“他們已經在為爭搶某些戰術進展的功勞而相互撕咬了。這是敵人失敗的明顯跡象。這是又動力來鼓勵我們所有人,給佔領者施加更大的壓力,給敵人帶來更沉重的損失。”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科比(John Kirby)星期四在白宮對記者們說,“即使巴赫穆特和索萊達爾都被俄羅斯人攻陷,……這對戰爭本身也不會有戰略性的影響。在烏克蘭人收復領土方面,這當然也不會讓他們停下來或慢下來。”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烏克蘭外交部長德米特羅·庫列巴(Dmytro Kuleba)星期五通了電話,談話重點是在今年2月俄羅斯無端全面侵烏週年之際及以後的時間裡繼續在安全與財務方面大力支持烏克蘭。
身為美國最高外交官的布林肯強調了美國對烏克蘭持久與堅定的支持,美國最近決定從美軍庫存中提取先進的防空設備和裝甲車,將其提供給烏克蘭,這凸顯了美國的決心。
豹-2坦克
芬蘭加入波蘭行列,也表示可以向烏克蘭提供德國製造的豹-2坦克,這將是一個顯然是為了向烏克蘭提供這種坦克而組成的西方聯盟的一部分。
法國武裝部隊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Sebastien Lecornu)說,法國也希望在兩個月時間內向烏克蘭提交AMX 10-RC輕型作戰坦克。
烏克蘭國防部長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說,烏克蘭是事實上的北約成員國了。
“我肯定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成為法理上的北約成員國,”他說。
列茲尼科夫說,烏克蘭已經收到了抗擊俄羅斯入侵所需要的武器和培訓。
俄羅斯外交部的一名官員說,白俄羅斯有可能加入俄羅斯一邊參戰。去年2月,俄羅斯曾利用白俄羅斯做跳板入侵烏克蘭,但是白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邊界目前遭到嚴重水淹,不大可能立即從那裡發動攻勢。
烏克蘭國家安全局星期五宣布該局在烏克蘭與白俄羅斯交界的一處地段舉行反破壞演習。
俄羅斯動用監獄勞工
英國國防部星期五在有關俄羅斯侵烏的情報更新中說,俄羅斯國防製造業有可能要訴諸監獄勞工來滿足戰時生產需求。
英國國防部在推特(Twitter)上貼出的報告說,“2022年11月,俄羅斯最大的坦克製造商烏拉爾機車車輛廠(UVZ)在會晤了聯邦監獄管理局(FSIN)後對當地媒體表示將僱用250名囚犯。”
英國國防部說,俄羅斯有著使用監獄勞工的長期歷史,2017年,“強迫勞動作為一種特別的刑事懲罰而得到恢復。”
英國國防部說:“監獄人口為俄羅斯領導人提供了一個獨特的人力資源,可以用來在樂意效力的志願人員仍然短缺的情況下支持’特別軍事行動’。”
白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羅斯地面部隊總司令薩柳科夫(Oleg Salyukov)率領的代表團今天訪問白俄羅斯,以視察當地的聯合部隊戰備程度。
路透社報導,薩柳科夫昨天被指派為俄軍侵略烏克蘭作戰的副指揮官之一,這是俄軍在烏克蘭作戰指揮人事連連異動下的最近一次調整。
俄羅斯與親密盟邦白俄羅斯已加強在白俄境內的聯合軍事編組,並計畫從16日開始舉行聯合空戰訓練。
這些演習和類似活動促使烏克蘭警告,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可能企圖從白俄羅斯境內對烏克蘭發動自北朝南的新一輪地面進攻行動。
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去年2月即容許蒲亭將白俄羅斯用作進攻烏克蘭的攻擊發起點之一,但之後企圖攻占烏克蘭首都基輔的俄軍遭到擊退。
俄羅斯國營媒體報導,俄國國防部13日指出,俄軍已掌控烏克蘭東部鹽礦城鎮蘇勒答爾(Soledar)。但烏國官員指控俄方製造「消息噪音」。
路透社及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軍12日晚間掌控了蘇勒答爾,這場勝利使得俄軍如今得以切斷烏軍在鄰近城鎮巴赫姆特(Bakhmut)的補給線。
蘇勒答爾已長期陷入激烈戰鬥並遭到轟炸。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蘇勒答爾一帶的戰鬥已成為迄今最血腥衝突之一。
另一方面,烏克蘭官員則稱於蘇勒答爾的戰鬥仍在進行,並指控俄方製造「消息噪音」。
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表示,一度擔心對烏克蘭提供軍援恐被俄羅斯視為升高戰局的西方國家,現已改變「思考方式」,使烏克蘭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事實成員國。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列茲尼科夫在接受訪問時說,他確信,隨著烏、俄雙方似乎都準備在春季發動新一波攻勢,烏克蘭將接獲長期爭取的武器,包括戰車和戰鬥機。
他指出:「擔心戰爭升級只是某種觀察命題…身為一個國家的烏克蘭及其武裝部隊已成為北約實際上而非法理上的成員國,因為我們擁有武器,也知道如何使用。」
烏克蘭多年來一直爭取加人北約,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稱,這對俄國構成安全威脅。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敦請北約允許烏克蘭快速入會,但即使戰爭結束,誓言援烏的北約是否會讓烏克蘭正式入會,仍不得而知。
然而,列茲尼科夫否認他這種說法會被視為有爭議性,不但俄羅斯不會,也許北約自己也不會,因為北約已採取措施,避免被視為俄烏戰爭的一方。
列茲尼科夫說:「這為何會有爭議性?這是真的,是個事實。我確信,在最近的未來,我們就能成為法理上的北約成員國。」
俄羅斯一位資深國會議員表示,俄國最快可能在今年春季擴大公民徵召入伍的年齡上限。這是莫斯科當局計畫把軍隊人數增加3成的一環。
路透社報導,俄國總統普京去年12月支持俄國國防部提案,將義務兵役年齡由現行的18歲至27歲,提高到21歲至30歲。
俄羅斯國會國防委員會主席卡塔波洛夫(Andrei Kartapolov)在接受官方屬性的國會媒體採訪時表示,俄國可在今年春季起草,將徵兵年齡上限門檻提高到30歲,但要先經過1到3年過渡期後,才會把下限門檻從18歲提高到21歲。
批評人士指稱這個過渡期是想趁機補充烏克蘭戰事傷亡帶來人力短缺的「陽謀」,但遭卡塔波洛夫駁斥,他說:「義務徵兵人數逐年遞減,這類員額數也不會增加。」
俄羅斯武裝部隊的人員組成徵、募兵員均有。俄羅斯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曾闡述計畫將俄國作戰人員總數從115萬增至150萬。
俄羅斯去年9月宣布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首次動員,緊急徵召30多萬含退伍軍人在內的人員支應侵烏戰爭。西方各國聲稱俄羅斯在近11個月的戰爭中已折損數萬士兵。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發言人12日表示,逾10位歐盟高官將於2月2日在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與烏國政府成員會面,亦即歐盟與烏克蘭峰會的前一天。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月3日將與歐盟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和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開會討論金援和軍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侵略。
烏克蘭總統府先前已宣布,3位首長的峰會將在基輔舉行,但歐盟理事會尚未證實地點。
歐盟執委會發言人史賓諾特(Dana Spinant)告訴法新社,27位執行委員當中,「大約15位委員」可能訪問基輔參與會議,此說證實政治新聞機構Politico的報導。
她說道,與會執行委員負責的業務與烏克蘭相關,像是「財政議題、歐盟成員地位問題或能源」,但名單尚待敲定。
史賓諾特表示,這次訪問將展現「我們與烏克蘭合作的廣度」,以及歐盟對烏克蘭的支持。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月13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324天。
♦烏克蘭表示,烏軍現仍堅守東部鹽礦城鎮蘇勒答爾(Soledar),與俄羅斯傭兵在屍橫遍野的戰場上激戰。俄方宣稱,在當地已有半年來的首次重大斬獲。傭兵組織瓦格那集團聲稱「解放」烏克蘭東部礦城蘇勒答爾,擊斃約500名親烏部隊,基輔予以駁斥。與此同時,俄羅斯陣前換將,宣布由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出任侵烏作戰指揮官。
♦俄羅斯國會國防委員會主席卡塔波洛夫(Andrei Kartapolov)表示,俄國最快將在今年春天擴大公民徵召入伍的年齡上限,把原先的門檻從27歲上調至30歲。卡塔波洛夫還指出,這是也莫斯科政府擴增軍隊人數30%計畫的一部分。
♦烏東索萊達(Soledar)和巴赫姆特(Bakhmut)2個前線情勢危急,此前據傳烏克蘭為了扭轉戰局,向美國要求援助「集束炸彈」(cluster munition),但遭到拒絕。不過據美國知名期刊《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披露,土耳其去年底開始向烏克蘭運交一款美國設計的集束彈,可以摧毀俄羅斯戰車並殲滅戰場部隊。
Has a previously-unseen munition been revealed in #Ukraine?
Recently video appeared showing shelling of a Russian position in the vicinity of Bakhmut, #Donetsk Oblast. The unusual explosions have led to to many theories- but we have a strong idea about what was really used. pic.twitter.com/P16gA9vP9h
— Polymarket Intel (@PolymarketIntel) December 17, 2022
♦嚴防俄羅斯由北南下襲擊烏克蘭在白俄羅斯附近舉行演習
由於擔心俄羅斯可能會在其盟友白俄羅斯的領土上集結軍隊,再次襲擊烏克蘭北部,甚至重演試圖入侵基輔的劇本,烏克蘭1月11日在西北部邊境附近的羅夫內地區舉行軍事演習。如果俄羅斯重啟北部戰線,可能將迫使基輔轉移專注於東部和南部血戰的烏軍部隊到北部地區,儘管俄軍近日宣稱在東部城鎮索萊達爾有所推進,但數月來在東部及南部戰場上一直處於不利地位。
面對軍事失敗,臨陣換帥?莫斯科周三宣布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出任對烏戰爭總指揮,專家指出,這顯露了俄羅斯無法贏取烏克蘭戰爭的急不可耐和恐慌情緒。
10月底,普京任命有“末日將軍”之稱的俄空天軍司令蘇羅維金大將擔任對烏戰爭總指揮,任職不到三月就讓位,降至十年來俄羅斯軍階最高的格拉西莫夫的副手。
在莫斯科如同在西方,許多觀察人士周四對法新社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對烏克蘭的堅強抵抗、對俄羅斯軍方混亂脆弱的指揮系統、以及無法實現他設定的目標不勝其煩。
空前決定
任命三軍總參謀長出任對烏戰爭總指揮,無論在俄羅斯或者他國,都是稀有之舉。從戰爭的角度看,協調、預測和評估整體威脅的人不能同時是一個前線指揮官。莫斯科一位匿名人士表示,這種事情只在歷史上發生過一次,1941年蘇聯反納粹時期。
格拉西莫夫是俄羅斯國防部長之後提着核手提箱的軍方第二號人物,他要帶着核手提箱去烏克蘭嗎?專家們認為,無論如何,這項任命 “違反了所有現有的軍事指揮規則 “,這一決定揭示了 “事情並未按計畫進行 “。
必須承認,在入侵烏克蘭差不多十一個月之後,俄羅斯陷入泥潭難以自拔。目前,俄烏雙方激烈爭奪烏東的巴赫穆特以及附近重鎮索列達爾,在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俄羅斯問題專家塔蒂亞娜.卡斯特瓦-讓(Tatiana Kastouéva-Jean)看來:”在一場全面戰鬥中更換軍事行動負責人是不適當的。它使得從上到下的整個等級系統失衡,這不是一個好的信號。”
未來的攻勢
專家們的共識是,莫斯科的這一決定意味着俄羅斯將加快軍事行動。發動攻勢之事已提及數月,而在九月份發出徵兵三十萬之後,再次動員徵兵也不能完全排除。
俄羅斯獨立軍事專家亞歷山大.赫拉姆奇欣認為:”很明顯,這次改換指揮官意味着有計畫擴大戰鬥規模,”他認為,普京這樣做目的是確保有效控制俄羅斯聲稱的四個地區:盧甘斯克、頓涅茨克、赫爾松和紮波里耶。
而英國智囊團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RUSI)的馬克.加萊奧蒂(Mark Galeotti)則認為,這一決定形一方面”確認”如有必要,嚴重的進攻即將到來,同時也意味着普京承認俄軍的內部協調存在着嚴重問題。
末日將軍何錯之有
“末日將軍”蘇羅維金大將擔任對烏戰爭聯合總指揮不到三月,有什麼錯誤應該歸咎於他?如何為一支結構性低效的軍隊首領們換來換去找出理由?專家們指出,克里姆林宮強人普京一味黑箱作業,對於俄軍屢屢失敗已無耐心。
俄軍沒有多少勝利可言,普京聽到的是對他的軍隊到能力越來越多的詆毀。俄羅斯精英問題專家塔季揚娜.斯坦諾瓦婭在推特上總結說:普京這樣做引發了一個 “永恆的俄羅斯問題:’這是誰的錯?’和’應該怎麼做?'”。“但格拉西莫夫的任命並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大家似乎都很震驚:包括普里戈津的手下以及軍事記者和軍隊。許多消息靈通的人似乎也不理解這一決定有何實質作用。”
有些人說普京要派一個忠誠度毋庸置疑的人去烏克蘭。但在馬克.加萊奧蒂看來,”如果你不斷任命、輪換、烘烤你的明星,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並任意降級,就不會產生忠誠度”。
俄羅斯在懷疑
普京再次換帥,更加無法平息莫斯科部分精英和俄羅斯輿論的疑慮。亞歷山大-赫拉姆奇金認為,軍隊內部的不滿情緒正在上升。而一些分析人士則從這一更換中看到了宮廷陰謀的跡象。塔蒂亞娜-卡斯圖瓦-讓說:”圍繞索萊達的溝通戰表明,每個人,軍隊和瓦格納,都在試圖矇混過關,搶佔功勞。” 美國蘭德公司的專家達拉.馬西科特表示,”這個故事充滿着內訌、權力鬥爭、嫉妒……”
俄羅斯官員今天表示,一名24歲的職業軍人因拒絕前往烏克蘭作戰,而被法院判處5年徒刑。
法新社報導,烏拉爾地區(Urals)南部巴什克爾托斯坦自治共和國(Bashkortostan)法院新聞處發表聲明說,這名「不願參加特別軍事行動」的軍人並未在2022年5月如期報到。
聲明中並說,俄國執法單位去年9月查明了這位名為康達洛夫(Marsel Kandarov)軍人的下落。
與此同時,俄國一座軍事法庭表示,已依據在動員期間逃避兵役一個月以上時間的罪名,將康達洛夫判處5年徒刑。
俄羅斯去年9月底宣布動員30萬名男性以充實烏克蘭戰場的俄軍兵力,結果俄國男性爆發大出走潮,其中許多人避往亞美尼亞、喬治亞和哈薩克等鄰國。
批評人士指出,許多接受徵召的男性幾乎毫無戰場經驗,就在接受有限訓練後被派赴前線作戰。
國際反應:
烏克蘭副外長星期四(1月12日)說,基輔將尋求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確立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提出的10點和平方案。
烏克蘭外交部第一副部長埃米娜·扎帕洛娃(Emine Dzhaparova)在聯合國對記者們說:“烏克蘭領導層決定2月份的頭號要務是這項專注於和平方案的決議。”她在安理會出席了一次有關法治的會議。
2月24日標誌著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發動全面入侵烏克蘭一周年。
去年11月,澤連斯基總統在20國集團峰會發表視頻講話並提出了他的10點和平方案,以結束俄羅斯的侵烏戰爭。
方案包括撤走俄軍、停火以及核安全、糧食與能源安全、釋放戰俘和被遣送的人員。
扎帕洛娃說,烏克蘭駐聯合國大使謝爾蓋·基斯利齊亞(Sergiy Kyslytsya)“如今將不斷推動這項決議的審議程序,因為我們可能要求召開一次特別會議,以通過這項決議。”
她強調說,這部和平方案是討論的基礎,但這不意味著烏克蘭準備簽署任何違反自身利益的協議。
“我們非常致力於任何能夠把我們帶到唯一結果的和平談判:領土完整、主權、我們的人民獲得和平,”她說。“但是,正如我的總統一直在指出的那樣,我們不會拿任何一寸的烏克蘭土地來做交易,如果俄軍不撤出烏克蘭,我們不會討論任何和平談判。”
然而,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已表示,克里姆林宮官員將拒絕把澤連斯基的“和平方案”當作談判基礎。據國營的俄羅斯新聞社(RIA)報導,他稱基輔要把俄羅斯趕出烏克蘭東部地區和克里米亞的意圖是“幻覺”。
克里姆林宮1月5日說,普京已經告訴土耳其總統塔伊普·埃爾多安(Tayyip Erdogan)說,莫斯科做好了和談準備,但條件必須是烏克蘭“考慮進新的領土現實”,意思是讓基輔承認俄羅斯宣布吞併的領土。
扎帕洛娃說,烏克蘭還可能尋求聯大在今年晚些時候通過第二次決議,要求設立特別國際法庭,因俄羅斯領導層入侵烏克蘭而追究其侵略罪。
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已經在調查俄羅斯入侵以來可能發生在烏克蘭境內的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
1月13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俄羅斯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11日指派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親任侵烏作戰指揮官,取代3個月前才接指揮官、素以殘忍作風聞名的「末日決戰將軍」蘇洛維金(Sergei Surovikin)。俄方聲稱拿下烏東蘇勒答爾(Soledar),卻旋即陣前換將,外媒認為俄軍不無內部傾軋問題。
瓦格那集團(Wagner Group)創辦人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11日聲稱拿下蘇勒答爾全部區域。烏克蘭東部軍區司令部發言人奇列瓦蒂(Serhiy Cherevatyi)坦承瓦格納近日在蘇勒答爾有斬獲,但否認當地淪陷。
普里格津11日表示,所屬部隊已徹底「解放」蘇勒答爾鎮,擊斃約500名親烏部隊,「我證實,蘇勒答爾已自烏軍旗下組織徹底解放和淨化…不願投降的烏軍組織已被殲滅。擊斃大約500人,整座城市到處都是烏軍屍體」。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則表示:「戰鬥還在進行。頓內茨克(Donetsk)戰區行動仍在持續。」
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ylo Podolyak)表示,倘若烏軍獲得更多西方武器,尤其是長程飛彈和重型戰車,烏克蘭將能在2023年打贏戰爭,否則這場戰爭恐持續「數十年」。他強調:「只有射程超過100公里的飛彈,才能大舉加速解除我國領土遭占領狀態。」
波蘭11日決定向烏克蘭提供德國豹式戰車。訪問烏克蘭西部城市利維夫(Lviv)的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宣布:「作為國際聯盟的一份子,波蘭將向烏克蘭運交一個豹式戰車連。」一個戰車連通常由14輛戰車組成。
歐洲聯盟輪值主席國瑞典的外交部長比爾史特龍(Tobias Billstrom)11日表示,歐盟已為俄烏戰事拖長作好準備,無論衝突持續多久都將支持基輔對抗莫斯科入侵。他並表示,制裁是歐盟協助烏克蘭打贏戰爭的最佳工具,將「確保制裁的有效和一致性,同時防止俄羅斯找漏洞規避」。
自俄羅斯去年2月揮軍以來,歐盟已通過9項制裁方案,現在將持續研擬對莫斯科制裁。官員透露,新制裁將包括對涉及戰爭的俄羅斯個人祭出更多資產凍結措施與旅行禁令,對可供軍用的歐盟商品外銷俄羅斯實施更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