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中联办 彙整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专题 国际 港版國安法

各界回应美国政府制裁11名中港官员

美國宣布製裁11名中共及香港官員,林鄭月娥、夏寶龍榜上有名

美国财政部8月7日宣布就香港自治在近期受到的侵蚀和破坏,向特首林郑月娥、中国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和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等11名中港官员实施制裁。引起香港各界高度关注。港府星期六发声明,强烈批评美方的“所谓制裁”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常规,将会全力支持北京实施反制措施。

香港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在社交专页表示,有些香港市民对美国的所谓制裁中央和特区官员,摇旗呐喊、如获至宝,令人慨叹。

美国宣布制裁11名香港及内地官员与前官员。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表示极度义愤和强烈抗议,强调美方挥舞制裁大棒,最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作为美方制裁的首要对象,林郑月娥周六通过脸书回应指,她的访美签证有效期到 2026 年,并称“既然本人并不向往到这个国家,看来也可主动注销了。”此外,同样位列制裁名单的骆惠宁亦表示,“自己在国外没有一分钱”,并调侃称,“我也可以向特朗普先生寄去100美元,以供其冻结之用”。美国此次针对香港问题首度提出对中港高官进行制裁实为少见,那么美方宣布的制裁措施真的就只值100美元吗?

根据美国财政部宣布的制裁措施,被制裁的中港高官在美资产,无论直接或间接持有,只要超过一半权益,就会被冻结,以及需向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 )申报。除非美国当局许可,否则任何当地机构均不可与被制裁人士有业务往来,或向对方提供资金、货品或服务。此外,美方公布的11名受制裁官员名单还列出了他们的出生日期、身分证号码及住址,部分官员的护照号码亦包括在内。

对于美方采取的这一行动,正如上文所提到,除了自称将主动注销美国签证之外,林郑月娥亦通过脸书回应质疑,美国入境部门将个人资料转交财政部,“有否违反人权的保障,值得商榷”。她还嘲讽美国当局连她的个人资料都搞错。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与林郑一起遭受制裁的官员纷纷表现出不懈的态度。例如保安局局长李家超就反驳指,美国本身亦有大量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却以香港国安法作借口,反映其双重标准和虚伪;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则称,他对制裁感到“不痛不痒”,又谴责美国“起底”和公开个人资料。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回应被美国财政部列入制裁名单,表示美方以绝望和非法的制裁手法,进一步加强了她认为自己一直处事正确的信念,又说有国家作为强大后盾,她不会被吓倒,美国所谓的制裁行动是徒劳无功。

曾国卫告诉媒体称,美国的“所谓制裁”,“简直是自欺欺人,对我而言不痛不痒、毫无影响、毫无意义。”他续称,“我们是不会被他们吓到的,反而更令我们坚信现在所做的一切是正确的。”此外,同样被制裁的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亦形容此为“徒劳无功”,扬言“与祖国和全国人民相比,我的个人利益毫不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先前有当地媒体报道,郑若骅和丈夫潘乐陶被指持有香港安乐工程63.48%股份。翻查安乐工程年报,该公司在今年3月31日完成收购美国纽约市升降机公司TEI Group的51%股份,涉资约2.78亿元。据称相信安乐工程已合资格成为受美方制裁的公司。

此外,警务处前处长卢伟聪则批评美国政府蛮不讲理,表示对不公平的制裁极度遗憾和愤慨,扬言会坚定支持落实港区国家安全法。他的继任,邓炳强也回应称,“维护国家及香港的安全是我的责任和荣誉,外国对我的制裁,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会继续专心做好维护国家及香港安全的工作”。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上述提到的中港官员中不少纷纷表示,自己外海或美国没有资产,但由于特朗普早在7月就签署了相关的行政命令,如若当事人或家属在美国存在资金等可流动物也有时间可以转移。

張建宗在網誌表示,美國政府明目張膽高調作出所謂「制裁」是橫蠻無理,違反國際法及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故意公開政府官員的個人資料,嚴重侵犯私隱及危害個人安全,當局無懼所謂「制裁」的威嚇,形容「不怕風雨,果敢續航」,全面支持中央政府採取反制措施。張建宗說,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前日錯誤並不恰當地評論《香港國安法》會影響香港市民的言論自由,屬於嚴重失實的指控及雙重標準的政治操作,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特區政府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及反對。他指出,美國政府取消香港特殊待遇地位,市民無須過份憂慮,香港有深厚底蘊,具獨特優勢,加上內地經濟的持續發展是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底氣所在,西方政客所謂的「制裁」無法阻擋香港的長期繁榮,香港擁有的獨特優勢絕非西方國家所「恩賜」。

那么华盛顿采取的制裁措施真的像这些官员所说的那样“毫无意义”吗?对此,流亡在英国的香港立法会前议员罗冠聪表示,在理解制裁的效力以后,绝不是林郑一句“我在美国没有资产”就能轻轻带过。他在脸书上发表的分析看法是,被制裁官员所受到影响是灾难性的,轻则所有在银行的资产被冻结,重则完全没有金融、专业机关为其服务,且制裁力度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他称,现在中美紧张关系一再升级,未来势必有更多制裁名单释出,罗冠聪警告称,“今轮有幸逃过一劫的高官黑警要提心吊胆了”。他在文章中并着重强调特朗普在上个月签署的《香港自治法》。该法律要求对为相关被制裁人士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限制。他谈到,“在美元霸权底下,中共无反枱和对等报复的能力。”

罗冠聪认为,“其实制裁最有效的地方,是美国政府拥有极大的酌情权,从而令个人、企业、交易伙伴在这个相对含糊且风险极大的状况下,选择避险而拒绝向被制裁人士提供服务。”此外,身在香港的黄之锋也于周六通过脸书介绍指,多名港府高官的家人均有外国国籍,其中包括此次遭受美国制裁的林郑月娥、李家超,他们各自的配偶和儿子均为英国国旗,郑若骅的丈夫是加拿大籍。此外,他还介绍指,未遭制裁的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的妻子和两名儿女亦是英国籍,环境局局长黄锦星的妻子是为加拿大籍。至于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其子女均是在澳洲留学等。

黄之锋还建议称,“作为龙的传人,为何家人要持有外国国籍?身为五千年来的中华儿女,怎能容让西方列强欺负我们?既然香港特区官员反对制裁,现在就要抛售所有海外物业,家属也应立即放弃外国国籍,不能容让八国联军有借口批评我们,大伙儿们回大湾区养老就最好了。”他续称, “反制西方制裁的第一步,就是抛售海外物业及安排家人放弃外国籍,那个官员不愿意,就是不效忠国家,向外国示好的表现!”事实上,英国末代港督彭定康近期就香港国安法一事在接受采访时就曾提出,“他们做的都是,在这一可怕的事情上签名,镇压香港的自由,自己却深知一旦事情向坏的方向发展,他们有他国护照可以出走离港,而大多数港人则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前民间外交网络发言人张昆阳在社交媒体Facebook发文表示,今次制裁牵连甚广,一众被制裁的对象未来不能够再享用美国不同企业,包括信用卡VISA, AE(美国运通卡)以致苹果电脑及手机的服务等,否则该美国企业会受到惩罚。被制裁的人亦不能够先转移资产到第三方,再由第三方跟美方企业合作。因为根据美国财政部OFAC禁令,这种“偷鸡”的方法会令第三方都受到美方监察和制裁。他认为,被制裁的人绝对难以有机会翻身。张昆阳表示,中国必定会采取基本的反制,局势一定会升温。香港人如果要走向梦想的彼岸,其实还未见证过最恐怖的日子。不过,张昆阳认为,香港人没有放弃的可能,不要期待能够齐齐整整,但仍要奋身全力加速,迎接寒冬,如果还有然后,就期待春天来临。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科学硕士课程讲师陈伟信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美国在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星期六开会,讨论香港押后立法会选举一年,如何处理“真空期”等问题前夕,公布制裁中港官员的名单,一定程度是想带出一些信息,他认为亦是一连串事件加起来的结果,包括押后香港立法会选举一年;实施港版国安法后,全球通缉6名有关香港社会运动人士等。陈伟信表示,香港只是中美贸易战及科技战上的其中一小部份,但又是最容易取得国际关注的部份,他认为接下来就要观察北京如何反制,以及其他西方国家包括英国等“五眼联盟”会不会加入制裁行动。

另在华盛顿方面,蓬佩奥周六在推特上写道,“(制裁行动)这些将不是一锤子买卖(These actions aren’t one-offs)。”此外,正如罗冠聪所提到,是否会有其他的西方国家效仿美国对相关的中港官员进行制裁。对此,多名英国议会议员相继通过推特表示,英政府应效仿华盛顿对林郑月娥等官员加以制裁。例如,英国保守党人权委员会副主席罗杰斯(Benedict Rogers)就通过推特对美方的行动表示欢迎。他还提出,“英国亦应引用马格尼茨基式制裁”。《马格尼茨基法案》最先是美国国会在2012年通过,后于2016年将法案覆盖范围扩展至全球,任何人因捍卫宗教、言论、集会自由等而遭政府迫害,美国总统可制裁有关国家。英国等多国其后都推出效仿《马格尼茨基法案》的法案或修正案,以制裁侵犯人权的人士。

分类
专题 兩岸 大陆 港澳 港版國安法 香港

外交部:外部勢力愈干涉 推進港區國安法決心愈堅定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強調,外部勢力愈是對香港事務橫加干涉,中方推進香港國安立法的決心愈是堅定不移。

英國政府早前發表最新一份《香港問題半年報告》,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強烈不滿英國政府定期發表所謂報告干涉香港事務的錯誤做法,重申英方對香港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也不存在所謂「責任」。

華春瑩強調,香港是中國的香港,英方應正視現實,尊重中國主權、安全和統一,停止以任何方式干預香港事務。

分类
专题 港澳 港版國安法 香港

6.12一周年多區有人群集結 警方拘捕35人

今天是6.12反修例示威一周年,有網民發起在多區舉行社區展覽,展示反修例運動的圖片,大批市民晚上響應網上號召,在多區高唱反修例歌曲,大批防暴警員到場驅散,並制服多人。

警方表示,旺角、銅鑼灣、元朗及觀塘一帶均有群眾集結及高聲叫囂。在旺角,有人在山東街從高處向警員投擲硬物。警方在多先後發出多次警告,採取驅散及拘捕行動。

截至晚上10時,警方拘捕35人,包括24男11女,涉嫌傷人、參與非法集結、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公眾地方行為不檢及藏有攻擊性武器等。

多區晚上有人聚集,35人被捕。

警方朗豪坊對開截查數百人 封鎖一段砵蘭街

警方晚上在朗豪坊對出,截查數百人,封鎖介乎亞皆老街至山東街一段的砵蘭街,多次舉起藍旗警告。附近市民不滿,有部分圍觀市民,一邊高舉象徵「五大訴求」手勢,一邊向旺角其他方向離開。警方8時許擴大封鎖線,封鎖介乎亞皆老街至山東街一段的砵蘭街,再截查封鎖線範圍內的過百人。被截查人士,要分開男女,排隊等候被搜身。

旺角晚上有數人被制服。晚上約9點半,現場消息指,有4人懷疑涉及非禮案,先後被帶上警車,警車駛離砵蘭街時,現場聚集的市民不斷指罵警員,有人向警車投擲雜物,其後一批防暴警員舉藍旗,並一度向人群舉起防暴槍。

在山東街有市民聚集,另一批防暴及便衣警員,在山東街突然制服至少3人,有人雙手被扣上索帶,之後將他們帶到靠近牆邊。

有警員在亞皆老街向砵蘭街方向推進,多次要求在場記者返回行人路,而當時大部分記者一直留在行人路上。

警方在銅鑼灣祟光百貨外拉起封鎖線

警員銅鑼灣制服及截查多人 女子眼晴被胡椒噴劑噴中

銅鑼灣崇光百貨外晚上有人聚集,警方舉起藍旗警告,要求在場人士離開,又制服及截查多人,期間一度衝前並攔截現場人士,有警員噴胡椒噴劑,在場一名女子眼睛被噴中,一名市民形容,被噴中女子當時不知發生甚麼事,有警員事後以清水為女子清洗眼睛。

銅鑼灣東角道一帶有大批市民聚集,最多人時有數百人,他們高叫反修例口號,警方之後從不同方向趕到警告和驅散,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被捕,他雙手被反綁膠塑帶,被帶上警車。

數百人晚上在銅鑼灣東角道一帶高叫口號,舉起反修例橫額。大批防暴警員到場驅散市民,多次舉起藍旗,並制服多人,有警員衝前到希慎廣場外,將一名男子押在地上,將他制服。

期間有記者暈倒,在現場經初步治理後,他清醒步行上救護車。有在場人士說,當時聞到胡椒氣味。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在銅鑼灣被捕,晚上近9時,他雙手被反綁索帶,由警員押上警車。他的社交平台表示,許智峯因手部受傷,將由灣仔警署送往瑪麗醫院治理。

南區區議員彭卓棋及東區區議員李予信的社交平台亦指,兩人晚上在銅鑼灣被捕。

警方亦在祟光百貨外拉起封鎖線,截查至少20人,檢查隨身物品。

晚上約9時,警方再在銅鑼灣駱克道快速推進。

警方表示,晚上約8時,有人群在銅鑼灣一帶叫囂及集結,有可能觸犯《公安條例》下進行未經批准集結的相關罪行以及「限聚令」,警方警告參與者立即停止集結及離開。警方正在現場加強巡邏及截查可疑人士,如有任何人以身試法,警方必定果斷執法。

警方表示,晚上9時許,有群眾在觀塘同仁街一帶眾集,一名男子在旁叫囂,並突然持刀襲擊現場人士。在附近巡邏的警員迅即上前制服該名施襲者,並以傷人罪拘捕該名27歲男子,一名22歲男子受傷送院治理。警方嚴厲譴責所有暴力傷害他人的行為。

分类
港澳 香港

港人街头聚会呼诉求 保持社交距离

4月24日下午1点,一些市民在中环国际金融中心商场(IFC)的中庭举行“和你lunch”的抗议活动。随后,人数越来越多,达到100人左右。不少市民站在其他楼层响应。在中庭内高呼“五大诉求、缺一不可”等“反送中”及反23条立法的口号,高唱风靡一时的反送中歌曲《愿荣光归香港》。有人展示自制的标语、单张及旗帜,有母亲带同小朋友到场,挥动写有“光复香港 时代革命”的旗帜。活动一个小时后结束,示威者和平散去。商场至少10名职员及保安在场戒备及观察活动。

全部人戴上口罩,有人携带软尺,测量提醒在场示威者保持1.5米以上距离。

上一次中环“和你lunch”示威是一个多月前的3月19日,当时禁止四人以上聚集的“限聚令”还未出台。周五的活动则是新规例生效后的首次示威活动。

有参加周五抗议的人士表示,尽管当局利用新冠病毒疫情限制公众聚集,但是他们将坚持抗争,而在疫情减弱之后的6、7月,希望更多的港人走出来。

有市民对近期港澳办和中联办公开指责香港立法会的议事,加紧干预香港内部事务感到愤怒。

近期,港澳办和中联办就香港立法会内会选举主席之事停摆高调表态批评。泛民痛斥两办违反基本法22条,即中央政府所属各部门不得干预香港自行管理的事务。

港府则称,中联办与港澳办并不需受到香港基本法第22条限制,可以代表北京当局行使“监督权”。

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负责香港政制发展及各种政治事宜,最近引起争议的中联办地位问题,也是由政制事务局负责。港府18日晚间三度发稿,首先指北京中央驻港联络辨公室(中联办)是根据基本法第22条成立,其后两度澄清,指中联办并非根据22条设立。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其后为引起混乱在社群网站上致歉,(22日)聂德权被撤换,空缺由入境事务处处长曾国卫接替。

分类
港澳 香港

骆惠宁视察鲤鱼门度假村防疫中心慰问施工人员

骆惠宁早上到鲤鱼门公园度假村香港紧急防疫观察中心A区,慰问施工人员。(中联办网站图片)

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早上到鲤鱼门公园度假村香港紧急防疫观察中心A区项目慰问施工人员,项目由驻港中资「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承建,提供118个隔离单位,从开工到建成用了28日,比原计划提早4天,项目已经交付特区政府有关部门。
骆惠宁充分肯定「中建国际」急疫情所急、急香港市民所急、严格按照香港标准和施工要求,克服困难等,体现驻港中资的使命担当和香港速度,在防疫最吃劲的时候,全社会要人人出力、同心抗疫,形成出力为荣、损害为耻的社会氛围。

骆惠宁又赞扬项目团队24小时不间断工作,期望他们尽快高质量建设好B区项目,早日落成啓用。

分类
港澳 香港

骆惠宁走马上任中联办主任对仍在漩涡中的香港有何影响?

(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讯)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上任后首次见记者,形容近半年来香港形势让人揪心,大家都热切期盼香港能重回正轨。

香港中联办新主任骆惠宁就在周一(6日)上班日正式履新,大批传媒一早在中联办门外守候,他主动邀请传媒进入中联办,并发表简短讲话。骆惠宁是第六任中联办主任,但却是第一位在上任时便邀请记者进入中联办大楼内发表讲话的主任,并承诺日后会与传媒交流,时事评论员刘锐绍认为,北京政府已经透过以骆惠宁来表达策略调整,放缓斗争意味,若港府仍坚拒港人的五大要求,又或不改善警方暴力,骆惠宁说多少好话也没用。

骆惠宁说:“我刚到中联办上班,同事告诉我,有记者在办公楼门口等候。今天风大,我说请媒体朋友们进来吧,我在大厅和大家见面,从你们身上我感受到了香港记者的勤奋和敬业。我过去在内地工作,但对香港并不陌生。这次到中联办任职,就个人而言是个新的使命、新的挑战。我会带着对香港的真诚和真情做好工作。”

骆惠宁引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所说,“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怎会有安居乐业的家园,真诚希望香港好、香港同胞好」。

骆惠宁认为,一国两制是香港最大优势,他将继续带领中联办全体同事,忠实履行职责,相信在特首林郑月娥、特区政府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确保宪法和基本法,在港全面贯彻实施,一定能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以及一定能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他对此充满信心。

前任中联办主任王志民在2017年9月上任时,曾在履新首日在大楼门外向传媒发表讲话。王志民当时表示,会配合及支持香港特首及政府,依照《基本法》施政,促进「一带一路」发展,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比之下,骆的发言并无提及具体工作方向,亦没有京及中联办与港府配合,只是说「国家继续带领中联办全体同事忠实地履行职责」,并强调香港对中国现代化作出贡献,而内地则是香港的强大后盾。

骆惠宁最后向港人致以新年问候,并承诺会安排时间再和传媒交流。有记者向骆惠宁提问,问他“中环和西环应该继续走在一起吗?”没有回答记者提问。

由于香港政府总部位于中环,而中联办大楼则位于西环,港人惯于用“中环”和“西环”代表港府和中联办。刚被免职的前中联办主任王志民,任内曾以粤语在公开场合表示“中环、西环行埋一齐几好”,意即港府和中联办走在一起挺好,引发热议,被香港民间质疑是“西环治港”,批评中联办介入特区事务。

最终王志民的任期只有两年三个多月,是香港主权移交后任期最短的中联办主任。回看他在2017年9月履新的第一天,同样会见传媒,但当时只在中联办门外发表讲话,未有开放中联办大堂让记者进入。他当时以“第二故乡”形容香港,并祝愿香港和香港人像阳光一样灿烂美好。

王志民返京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

而回看王志民的仕途,从1992年出任中联办前身的新华社香港分社办公厅副处长,到2006年出任中联办青年工作部部长,再到之后出任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及澳门中联办主任,王志民有着丰富的港澳工作经验及人脉。至于他之后的去向,引述消息指王志民已返京,将调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

跟王志民截然不同,骆惠宁过往完全没有港澳工作经验。现年65岁的他,历任青海省委书记及山西省委书记。他2016年被调任山西时,正值山西“塌方式腐败”之后,负责处理山西官场大地震后的经济及管治重建工作,故有“救火队长”之称。2019年11月30日,他年届退休之龄,卸去山西省委书记一职,并在12月28日被任命为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但相隔不到十天,就突然被任命出任香港中联办主任。

学者:骆惠宁无政商包袱 退休前放手一干

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高级讲师、资深新闻记者吕秉权分析,王志民如果调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即由正部级降职至副部级,至于其继任人骆惠宁,以65岁的退休年龄、毫无涉港及涉外工作经验的背景下赴港走马上任,吕秉权认为,体现了北京近年在用人上的新思维。近年中央在任命北京、上海及广东一把手时,都选用非本地人,外界解读是藉以清洗地方势力。

吕秉权说:“不由港澳系统里面的人,或者是涉外系统的人出来,把一个‘老兵’掘出来到前线打仗,某程度上就是希望他没有后顾之忧,让他放手一干,作为他退休安心立命的‘最后一击’,就是全力为习的路线护航。这样的人,由于他在香港的政商界没有甚么包袱,所以他干起来,我觉得可能会比较大刀阔斧。”

中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在电台叩应节目中表示,北京的中央政府现须解决香港的政治问题,骆惠宁要务是令中央更能驾驭局势,防止香港出现颜色革命,并尽快恢复社会秩序,推进与内地经济合作。他指出,骆惠宁是政治型干部,过去虽然没有处理香港事务,但可以不受旧思维束缚,亦不受各种利益集团影响。

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其后向记者表示,今后将安排更多机会与记者进一步交流,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分类
港澳 香港

骆惠宁:香港近半年情况令人揪心 期盼尽早回正轨

(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讯)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上任后首次见记者,形容近半年来香港形势让人揪心,大家都热切期盼香港能重回正轨。

香港中联办新主任骆惠宁就在周一(6日)上班日正式履新,大批传媒一早在中联办门外守候,他主动邀请传媒进入中联办,并发表简短讲话。骆惠宁是第六任中联办主任,但却是第一位在上任时便邀请记者进入中联办大楼内发表讲话的主任,并承诺日后会与传媒交流,时事评论员刘锐绍认为,北京政府已经透过以骆惠宁来表达策略调整,放缓斗争意味,若港府仍坚拒港人的五大要求,又或不改善警方暴力,骆惠宁说多少好话也没用。

骆惠宁说:“我刚到中联办上班,同事告诉我,有记者在办公楼门口等候。今天风大,我说请媒体朋友们进来吧,我在大厅和大家见面,从你们身上我感受到了香港记者的勤奋和敬业。我过去在内地工作,但对香港并不陌生。这次到中联办任职,就个人而言是个新的使命、新的挑战。我会带着对香港的真诚和真情做好工作。”

骆惠宁引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所说,“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怎会有安居乐业的家园,真诚希望香港好、香港同胞好」。

骆惠宁认为,一国两制是香港最大优势,他将继续带领中联办全体同事,忠实履行职责,相信在特首林郑月娥、特区政府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确保宪法和基本法,在港全面贯彻实施,一定能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以及一定能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他对此充满信心。

 

前任中联办主任王志民在2017年9月上任时,曾在履新首日在大楼门外向传媒发表讲话。王志民当时表示,会配合及支持香港特首及政府,依照《基本法》施政,促进「一带一路」发展,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比之下,骆的发言并无提及具体工作方向,亦没有京及中联办与港府配合,只是说「国家继续带领中联办全体同事忠实地履行职责」,并强调香港对中国现代化作出贡献,而内地则是香港的强大后盾。

骆惠宁最后向港人致以新年问候,并承诺会安排时间再和传媒交流。有记者向骆惠宁提问,问他“中环和西环应该继续走在一起吗?”没有回答记者提问。

由于香港政府总部位于中环,而中联办大楼则位于西环,港人惯于用“中环”和“西环”代表港府和中联办。刚被免职的前中联办主任王志民,任内曾以粤语在公开场合表示“中环、西环行埋一齐几好”,意即港府和中联办走在一起挺好,引发热议,被香港民间质疑是“西环治港”,批评中联办介入特区事务。

最终王志民的任期只有两年三个多月,是香港主权移交后任期最短的中联办主任。回看他在2017年9月履新的第一天,同样会见传媒,但当时只在中联办门外发表讲话,未有开放中联办大堂让记者进入。他当时以“第二故乡”形容香港,并祝愿香港和香港人像阳光一样灿烂美好。

王志民返京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

而回看王志民的仕途,从1992年出任中联办前身的新华社香港分社办公厅副处长,到2006年出任中联办青年工作部部长,再到之后出任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及澳门中联办主任,王志民有着丰富的港澳工作经验及人脉。至于他之后的去向,引述消息指王志民已返京,将调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

跟王志民截然不同,骆惠宁过往完全没有港澳工作经验。现年65岁的他,历任青海省委书记及山西省委书记。他2016年被调任山西时,正值山西“塌方式腐败”之后,负责处理山西官场大地震后的经济及管治重建工作,故有“救火队长”之称。2019年11月30日,他年届退休之龄,卸去山西省委书记一职,并在12月28日被任命为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但相隔不到十天,就突然被任命出任香港中联办主任。

学者:骆惠宁无政商包袱 退休前放手一干

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高级讲师、资深新闻记者吕秉权分析,王志民如果调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即由正部级降职至副部级,至于其继任人骆惠宁,以65岁的退休年龄、毫无涉港及涉外工作经验的背景下赴港走马上任,吕秉权认为,体现了北京近年在用人上的新思维。近年中央在任命北京、上海及广东一把手时,都选用非本地人,外界解读是藉以清洗地方势力。

吕秉权说:“不由港澳系统里面的人,或者是涉外系统的人出来,把一个‘老兵’掘出来到前线打仗,某程度上就是希望他没有后顾之忧,让他放手一干,作为他退休安心立命的‘最后一击’,就是全力为习的路线护航。这样的人,由于他在香港的政商界没有甚么包袱,所以他干起来,我觉得可能会比较大刀阔斧。”

中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在电台叩应节目中表示,北京的中央政府现须解决香港的政治问题,骆惠宁要务是令中央更能驾驭局势,防止香港出现颜色革命,并尽快恢复社会秩序,推进与内地经济合作。他指出,骆惠宁是政治型干部,过去虽然没有处理香港事务,但可以不受旧思维束缚,亦不受各种利益集团影响。

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其后向记者表示,今后将安排更多机会与记者进一步交流,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分类
港澳 香港

此次香港中联办主任换人任命有别以往?

香港非常时期,中联办主任王志民被免职。路透社不久前报道,北京对中联办在危机期间的表现很不满意,正在考虑撤换主任。中方予以否认。而新被任命的骆惠宁又有何特别之处?

一个长期在中国内地相对贫困省份担任省委书记,无任何港澳经历,对香港与内地差异几乎不太了解的骆惠宁,突然被任命赴港救火,王志民则急急撤换,北京到底有什么紧迫的理由?

 

香港中联办新主任骆惠宁

据新华社周六(1月4日)发布的消息,中国国务院免去王志民的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职务,任命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骆惠宁出任该职务。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星期六就北京任命骆惠宁为中联办主任发表声明对骆惠宁表示欢迎,并说骆惠宁前年底以山西省委书记身分率团访港,她曾与骆惠宁有过很好的交流。

林郑月娥还赞扬王志民说,他在过去七个月香港经历前所未有的社会动荡期间,“一直带领中联办坚定支持特区政府遏止暴力、维护法治的工作,并给予我们信心和鼓励”。

公开资料显示,骆惠宁于1954年10月出生,浙江义乌人,早年在安徽工作,2010年接任青海省省长,2013年3月出任青海省委书记。2016年6月转赴山西任省委书记。2019年11月卸任山西省委书记后,于12月28日被任命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骆惠宁六十五岁,比王志民大出两岁,之前在在青海、山西等省担任省长、省委书记。去年11月才从山西省委书记任上卸任。他在安徽曾与现任常委、当时的副省长汪洋有交集,在青海曾是现任中纪委书记当时的省委书记赵乐际的副手。骆惠宁12月8日被任命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委,应是退居二线,不料上任刚过一周,便赴港接任新职,被指接下来一块烫手山芋。

此次任命有三点不同寻常:第一,骆惠宁是历任香港中联办主任中就职时年龄最大的,他出生于1954年,今年65岁;第二,骆惠宁是第一位从全国人大到香港中联办任职的;第三,骆惠宁是历任香港中联办主任中唯一一位任前有过主政地方经验的。

援引消息人士称,骆惠宁在山西任职期间,有两项工作获中央肯定,一是处理贪污腐败,二是处理经济转型。他早年来过香港。

对于骆惠宁以65岁之龄调任香港中联办,这名消息人士表示,虽然内地官员一般的退任年龄为65岁,但这只属一般原则,中央对官员的任命主要看工作需要和人选是否适用,此次任命骆惠宁显示香港的工作比较特殊。他在山西处理过特大腐败案件,若处理不好对当地的发展等都有影响,而这工作获中央肯定,相信他在处理香港复杂问题上会有把握。

中联办主任王志民(左一)和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右二)2019年7月1日在庆祝香港主权移交22周年的庆典上。

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的官样讲话中看不出丝毫理由,她说,感谢王志民支持止暴,欢迎骆惠宁执掌中联办。感谢是官样文章,敷衍打发,欢迎也是官样文章,北京的代表,林郑得罪不起,同时或许在揣摩上意。

如果说不出一个确凿的理由,首先有一个大背景人人皆知:香港危机持续,元旦又爆发了大规模示威,全世界都在关注着香港危机。外界普遍的分析是,香港危机虽然最初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推动修例有重大关系,但危机越来越严重,显然与北京力挺港府,错判局势有关,错判的结果。

香港智明研究所总监许祯亦表示,中共以政治宣传动员起家,非常重视资讯掌握与研判,但中联办对香港情势的研判非常失败,让北京难以掌握局势,处于被动地位,王志民需要对此负责任。

香港区议会选举时,北京认定泛民不得人心,建制派会大胜,几家重要官媒都写好预稿,结果适得其反,泛民获得压倒性胜利,建制派全线崩溃。这样的结果让北京难堪,令北京措手不及。

其实,中联办人事变动的消息一个多月前已经传出。路透社于2019年11月26日援引多名北京及香港政府内部消息人士报道,北京对中联办在危机期间的表现很不满意,正在考虑撤换主任王志民。其中一名消息人士称,中联办因为误判香港局势而遭受批评,”中联办和香港富人以及内地在港精英阶层交往,但是却与普通民众相隔绝,这种情况今后需要改变。”

对此报道,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随即指责路透社刊发”不实报道”,并敦促其”秉持真实、专业、负责任的态度,立刻停止传播不实消息”。

如今,换人消息为真,但是换人原因尚不清楚。引述”来自北京最权威的消息”指出,这次调整”是因应近期香港情况的变化,委任更符合香港现实发展的官员担当中联办的工作,所以对中联办主任人选进行调整。”又指,中央对”王志民同志的工作充分肯定,显然没有任何问责的意味。”

一般而言,北京中央政府与香港当局之间的沟通都是通过中联办进行。该机构直属国务院,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后一直是北京在香港辐射影响力的枢纽。香港去年爆发香港反修例抗议以来,中联办的角色备受关注。

王志民于 2017 年 9 月出任中联办主任一职,至今任期仅两年零三个月。王志民的任期是香港中联办主任,甚至计及中联办前身新华社香港分社历任领导中,任期最短的一人。

1957年4月生的福建仙游人王志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办公厅处长,有过多年在港工作的经验。相比之下,骆惠宁从未担任过与特区工作相关的职务。但是,他曾于2018年12月以山西任省委书记身份率领招商代表团访问香港。在与工商界人士和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中,经济学博士骆惠宁指出,在祖国的开放中,香港一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时至今日,香港仍然是一座”金矿”。

多位参与当时会谈到的工商界人士说,山西省委书记率团来港招商引资,是近20年来第一次,此次恳谈会别开生面,不是简单开发布会,而是面对面对接交流;又指不是泛泛推介,而是有重点地推介合作产业和项目,体现了针对性、专业化和务实精神。

分类
港澳 香港

中联办指要正视“香港深层次矛盾”如何“完善一国两制”

北京驻港最高代表机构中联办日前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中联办在其官网发表的文章指出,经过今年6月以来的修例风波,香港面临回归以来最严峻的局面,警示他们必须深入思考如何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更好推动香港一国两制”。文章指出,他们要正视香港社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香港原有治理体系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不断完善与香港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相适应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不过文章并没有指出什么是“香港长期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但香港人一般认为长期累积的深层次矛盾是整个经济体系受到地产霸权的支配,以及政府过于依赖卖地作为库房收入,而在政治上则是欠缺民主,而且回归后在一国逐步凌驾两制之下,连自治的范围亦越趋收窄。但中联办认为“香港原有治理体系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似乎是暗示香港应该尽快为基本法23条立法,并且要为香港的“三权合作”制造条件,将管治权集于特首一身。

中联办的文章反映,四中全会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之后,“完善一国两制”已成为涉港澳台事务官员的“口头禅”,几乎是言必“完善”。

中联办的文章指出,日前召开的会议认为,要深刻把握全会决定关于港澳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不断完善和发展‘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文章又说“我们要认真思考一国两制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

文章认为,必须要“正视香港社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直面香港原有治理体系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方可“不断完善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不断完善与香港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相适应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此外,中联办从学习全会的精神得到启示,认为要支持推动香港抓住融入国家发展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机遇,不断建立健全同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机制,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中更好发挥香港独特优势,促进香港自身更好发展,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切实提高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章又说香港同时要深入开展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国情教育、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教育,以“国家意识、爱国精神”构筑香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行稳致远的共同感情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