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北約達成協議上調軍費 川普稱美國重大勝利 並堅定支持烏克蘭 ,54歲荷蘭王后現身北約豔光四射

一連兩日在荷蘭海牙舉行的北約峰會結束,成員國領導人同意在2035年前,將年度國防開支提高至國內生產總值的5%。川普肯定這對美國來說是「重大勝利」,並重申美國對保護歐洲盟邦的承諾。

出席峰會的領導人拍攝大合照。

北約32個成員國在荷蘭海牙進行兩天會談後,同意川普的首要訴求,也就是各國將國防開支提高到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後,川普顯得相當得意。

川普將這項「沒有人真的認為可能達成」的「了不起」成果歸功於自己,並形容這次軍費增加是「美國的重大勝利」。

川普也簽署最終宣言,確認北約集體防禦承諾「堅不可摧」,即對一個國家的攻擊就是對所有國家的攻擊;此舉對擔憂俄羅斯威脅的歐洲國家來說可謂一劑強心針。

川普一再表示,華府可能會對不願增加國防開支的歐洲國家撤回保護。

北約秘書長呂特今天在北約峰會活動上稱美國總統川普為「爸爸」(daddy),為嚴肅會議增添一絲輕鬆氣氛。川普隨後對此表示,「我覺得他很喜歡我」,這是充滿感情的表達方式。

根據這份北約達成的妥協方案,各國承諾到2035年將GDP的3.5%用於核心軍費,另有1.5%用於基礎設施等較為廣泛的安全相關領域。

西班牙先前一直拒絕同意提高軍事開支,如今在簽署承諾的同時表示,西班牙認為自己能在支出較少的情況下滿足北約的訴求。川普今天揚言要打擊西班牙的貿易能力作為回應。

川普在北約海牙峰會尾聲對媒體表示:「他們想要多少搭個便車,但他們就得在貿易上償還我們,因為我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太不公平了。」

但這份在海牙峰會上達成的承諾,讓川普得以宣稱勝利,實際上又為資金吃緊的歐洲政府提供了迴旋餘地。

會後宣言提到,成員國團結應對深刻的安全挑戰,特別指出俄羅斯構成的長期威脅,以及恐怖主義,又重申堅定不移遵守集體防衛權的承諾,只要有任何成員國受攻擊,整個北約都會作出回應。宣言還強調對烏克蘭的持久主權承諾,繼續堅定地向烏克蘭提供政治、軍事和財政支持。

美國總統川普(右)25日在北約峰會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前左)會談。

俄烏戰爭持續超過3年,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俄羅斯總統蒲亭必須結束這場戰爭,他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進行一場很好的會談,之後也會和蒲亭通話。至於美國是否出售愛國者飛彈給烏克蘭,他說,「會看看是否能提供一些」。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美國總統川普、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與王后瑪克西瑪、法國總統馬克宏、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加拿大總理卡尼、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英國首相施凱爾,以及北約各國元首與政府首腦,於2025年6月24日,在荷蘭海牙胡斯登宮出席由荷蘭國王與王后舉辦的晚宴前合影留念,此活動為北約峰會期間的場邊活動之一。

54歲荷蘭王后現身北約豔光四射 「偷學川普」1動作

荷蘭王后瑪克西瑪(Queen Máxima)一向以華麗形象著稱,本週出席北約峰會時再度證明,對她而言,年齡真的只是個數字。不過她站在美國總統川普身旁時,卻在直播鏡頭前似乎模仿了川普說話時的嘴型動作,動作逗趣,讓不少網友笑翻。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瑪克西瑪與丈夫威廉-亞歷山大國王(King Willem-Alexander)一同現身北約峰會的正式酒會,當天她身穿一襲令人驚艷的訂製萊姆綠連身褲裝,俐落剪裁與寬褲管設計在腰部自然收束,完美襯托她約173公分的修長身形,展現皇室女性獨有的高雅與自信。

而在另一段曝光影片中,當川普與國王交談時,王后則安靜微笑,隨後轉向鏡頭的同時,疑似模仿川普嘴型的畫面被捕捉下來。該影片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有人甚至留言:「我從來不是王室粉絲,但瑪克西瑪太有趣了,對付他就該這樣!」不過,也有人認為瑪克西瑪是在嘲諷川普,直呼太沒禮貌。

事實上,放眼全球王室,能像瑪克西瑪這般作風親民又兼具品味的王后寥寥可數。她出生於阿根廷,自從成為荷蘭王后以來,華麗卻不張揚,始終拿捏得恰到好處。而她能驚豔全場的秘訣在於,她令人稱羨的體態狀態。據傳,這與她長年奉行的一套飲食與運動生活密不可分。

瑪克西瑪長期採行生酮飲食法(ketogenic diet):一種低碳水、高脂肪的飲食模式,能促使身體進入「酮症」狀態,將脂肪轉化為能量來源。此外,她也配合荷蘭健康品牌 New Fysic 所設計的專屬計畫,主打高蛋白飲食,完全排除碳水化合物、甜食及部分水果與蔬菜,不僅有助燃脂,也能維持肌肉緊實。

除了飲食,王后每週也會與私人健身教練進行數次訓練,包括皮拉提斯、有氧游泳與肌力訓練,目標是維持修長但不壯碩的線條。此外,她也喜歡在皇宮花園快走,或在天氣晴朗時騎單車,當然還有她最熱愛的阿根廷探戈,展現她骨子裡那份來自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熱情與節奏感。

當全球媒體的焦點聚集在各國領袖時,真正搶盡風頭的卻是王后瑪克西瑪。她不需高聲喧嘩,只憑一身自信與優雅的現身,就足以驚艷全場。

《每日郵報》形容她是名副其實的王后:大膽、閃耀、不斷打破框架,用一套又一套令人驚嘆的造型,重新定義現代皇室風範。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北約對烏克蘭許下重要承諾

12日北約領導人峰會期間,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4)發表談話。(路透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7月12日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領袖本週開會時稱,應讓烏克蘭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加入北約,粉碎烏國立即獲邀入盟的希望,不過烏克蘭仍在峰會中取得多項實質收穫。

以下是路透社整理本次峰會對烏克蘭許下的一些重要承諾:

未獲邀入盟但障礙已移除

北約雖未立即邀請烏克蘭入盟,但確實已放棄要求烏克蘭執行所謂的「成員國行動計畫」(Membership Action Plan),實際移除烏克蘭未來入盟的一大障礙。成員國行動計畫規定加入軍事聯盟之前必須實現的目標。

新成立的「北約-烏克蘭理事會」(NATO-Ukraine Council)也在今天召開首次會議,這個新制度旨在加強烏克蘭與北約的合作。北約各國也在一份宣言中承諾,只要有需要,就會一直支持烏克蘭。

安全保障

官員表示,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預計公布一份國際架構,為提供烏克蘭長期安全保障鋪路,藉此強化烏克蘭對俄羅斯的防禦力,並嚇阻莫斯科未來再侵略烏克蘭。

法國飛彈

法國將加入英國行列,供應烏克蘭射程可達250公里的長程巡弋飛彈,這將使烏軍有能力深入打擊前線後方的俄軍與補給線。法國軍方消息人士告訴記者,供應烏克蘭的飛彈將取自法國軍隊現有庫存,而且數量會「相當多」。

英國戰車與彈藥

英國已表示,將提供烏克蘭70多輛戰鬥與後勤車輛、挑戰者2型(Challenger 2)戰車使用的數千發砲彈,以及一項5000萬英鎊(約新台幣20億2525萬元)的裝備維修支援方案。英國也將透過北約啟動一項計畫,以為烏克蘭軍人成立醫療復建中心。

F-16訓練

由11個國家組成的聯盟將從8月起在丹麥開始訓練烏克蘭飛行員駕駛F-16戰機,並將在羅馬尼亞設立一個訓練中心。

一旦相關國家同意供應F-16,這項訓練計畫理應能讓烏克蘭飛行員與地勤人員在明年初以前駕駛F-16作戰,但目前尚未作出相關決定。

德國愛國者飛彈系統

德國政府已敲定一項7億歐元(約新台幣242億元)的軍援烏克蘭方案,其中包括來自德國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庫存的2具愛國者(Patriot)飛彈發射器、另有40輛貂鼠式(Marder)步兵戰車,以及額外的戰車與彈藥。

挪威支援

挪威今年將加碼軍援烏克蘭25億挪威克朗(約新台幣76億元),總額將來到100億克朗。

多年計畫

北約同意將「綜合援助計畫」(Comprehensive Assistance Package)擴大成一項為期多年的計畫。烏克蘭將據此計畫獲得非殺傷性援助,目前為止承諾金額達5億歐元。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中國對北約:顛倒黑白越界擴權,中俄關係不針對第三方

北約峰會周三在立陶宛結束之際,中國再次對北約東擴表示不滿。中國官方批判北約在歷史上有着不良記錄,並指責北約干涉境外事務,製造對抗。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北約作為擁有最多、最強大核武器的軍事聯盟,近年來大搞麥克風外交,不負責任地渲染中國核威脅,完全是倒打一耙,虛偽至極。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4名亞太領袖本週出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彰顯,俄烏戰爭並非北約峰會議程上的唯一重大安全議題,台海議題也在會中占有一席之地。

北約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召開為期2日的高峰會。(美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7月12日訊)北約峰會公報直指中國的野心和脅迫性政策挑戰北約安全與價值,中國外交部今天聲稱,公報內容「混淆是非、顛倒黑白,充滿意識形態偏見」,反指北約「不停越界擴權,到亞太地區挑起對抗」。

北約維爾紐斯峰會公報提到,中國正迅速擴大核武庫並使其多樣化,擁有更多核彈頭和更先進的運載工具,而且缺乏透明度,敦促中國參與減少戰略風險的討論,並通過提高核透明度來促進戰略穩定 。

北約一天前發表的聯合公報稱,中國“公開的野心和強硬政策挑戰了北約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但北約同時表示各成員國“對與北京進行建設性接觸持開放態度”。

中國對此予以強烈反駁,表示將“堅決維護中國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反對北約東擴”。

中國駐布魯塞爾外交使團在一份聲明中稱,“北約在歷史上有着不良記錄”,並指責北約“干涉境外事務,製造對抗”。中國官方還批說,“這充分暴露了北約的虛偽性和擴張霸權的野心。”中國官方的聲明稱,北約的聲明“乏味”,“老調重彈,充滿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

與俄羅斯一樣,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對北約東擴表示擔憂,包括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都曾提到了中國認為的北約持續擴張。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北約作為擁有最多、最強大核武器的軍事聯盟,近年來大搞麥克風外交,不負責任地渲染中國核威脅,完全是倒打一耙,虛偽至極。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

汪文斌說,中國在核武器問題上歷來採取極其慎重、負責的態度。中國一直堅持自衛防禦的核戰略,始終將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無意搞核軍備競賽。他說,如果北約成員國真的對減少戰略風險、維護戰略穩定感興趣,就應該以實際行動降低核武器在國家和集體安全政策中的作用,以實際行動促進戰略穩定,維護國際和地區和平與安全。

中國外交部回應北約峰會公報指,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破壞「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說法,發言人汪文斌強調,中俄關係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原則基礎之上,兩國關係超越冷戰時期軍事政治同盟模式,樹立了大國關係範式,這與北約國家大搞小圈子和陣營對抗有本質區別。

汪文斌又說,中方敦促北約停止針對中國的無端指責和挑釁言論,摒棄冷戰思維的過時理念,放棄謀求絕對安全的錯誤做法,不要搞亂了歐洲又企圖搞亂亞太和世界。

4名亞太領袖本週出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彰顯,俄烏戰爭並非北約峰會議程上的唯一重大安全議題,台海議題也在會中占有一席之地。

就其本身而言,中國稱台灣問題屬內部事務,認為區域內各國無權干涉,遑論北約成員國。

台灣國防部今天表示,北約昨天發布公報後,台灣周圍的空域出現大量中國軍機。

台灣國防部指出,自昨天上午6時起至今天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38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西南及東部空域32架次)、共艦9艘次,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金融時報:中國崛起促使印太國家「擁抱」北約

北約峰會通過新「戰略概念」,首次提出「中國系統性挑戰」。

落幕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領袖高峰會,史無前例邀請日本、南韓、澳洲和新西蘭與會,各方並同意在網路防禦和海上安全方面合作,凸顯這4國對愈發專斷的中國的警惕。英國《金融時報》3日引述專家指出,這種情況將使中國在冒進前,不僅得思考這些國家與美國的同盟,甚至還得考量他們與北約30個成員國的互動。

據報導,日、韓、澳、紐等印太4國與北約進一步合作的考量之一,是他們與美國的個別同盟關係已不足以確保自身安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及中國可能對台灣採取類似行動的憂慮,也使各國意識到,必須有強化防禦能力的更多選項。

日本防衛大學校北約專家廣瀨佳一(Yoshikazu Hirose)指出,印太4國與北約拓展合作關係將使中國必須考量的情況更加複雜,不僅得思考這些國家與美國的同盟,也得考量他們與北約30國的交流。

美國一名官員表示,華府推動這4國參與北約峰會,是總統拜登的策略之一,目的是建立及擴大志同道合的盟友陣線,共同抗衡中國。他也提到,日本希望安全關係多元化,也是為了提高對自身保障,以防美國在2024年選出一位對日美同盟較軟弱的總統,「日本試圖在日美關係之外建立能力。」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日本專家強斯東(Christopher Johnstone)表示,在俄侵烏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對於擴增同盟關係特別熱切,此次也呼籲歐洲和北約必須對中國挑戰更靈敏,並在過去1年持續鼓勵英國和德國海軍部署印太地區。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北約新戰略概念首提中國挑戰 趙立堅批北約「搞亂歐洲後又來搞亞洲」

北約峰會通過新「戰略概念」,首次提出「中國系統性挑戰」。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正在西班牙馬德裡召開峰會,北約周三通過最新第8版戰略概念,成員國領袖批准《北約2022戰略概念》,有史以來首提中國,直指中國的野心和脅迫政策損害北約聯盟安全,與俄羅斯企圖顛覆國際秩序,北約也將強化合作以應對中國挑戰,北約邀請了韓國、日本赴會,北約已將守備範圍擴大至印太地區。戰略概念中也提及印太對北約的重要性,並表示將強化與印太地區新興及現行盟友的合作,以應對跨區域挑戰。

這是北約首次將中國列為未來十年的戰略重點之一。北約對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野心、對與台灣和其他鄰國的衝突言論、以及與俄羅斯日益密切的關係提出警告。

戰略概念強調,北約將加強合作,以”應對中國對歐洲-大西洋安全造成的體制性挑戰”,加強”共同意識、韌性與準備,應對中國脅迫手段與分裂聯盟的企圖”。內容也重申盟友將捍衛國際秩序,”包括航行自由”。

透過北約邀請韓國、日本赴會,北約已將守備範圍擴大至印太地區。戰略概念中也提及印太對北約的重要性,並表示將強化與印太地區新興及現行盟友的合作,以應對跨區域挑戰。

北約: 俄羅斯是“直接威脅” 中國是“挑戰”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6月29日周三在馬德里北約峰會表示,俄羅斯對北約國家的安全構成了”直接威脅”。該聯盟將加強其東翼,以應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為。

他說,這次峰會將審議北約聯盟的路線圖,這是自2010年以來的首次。”我們將在峰會上明確表示”,”俄羅斯對我們的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他強調稱,此刻北約聯盟正在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安全危機”,而馬德里峰會是 一次”歷史性的”會議。

面對來自俄羅斯的威脅,北約國家將在馬德里峰會上決定加強其在聯盟東翼的”戰鬥群”。斯托爾滕貝格周一表示,北約將”改造其4萬多人的反應部隊”,將北約高度戒備部隊人數增加到30萬人以上。他今天周三說:”這是自冷戰以來對我們的集體防禦進行的最重要的全面改革。

他繼續說道:“中國不是一個對手,但當我們看到中國大量投資於新的軍事裝備時,我們必須考慮對我們的安全造成的後果”。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在公佈這份北約十年《戰略概念》後表示:「中國正在大幅增強其軍事力量,包括核武器在內。另外中國也正欺負其鄰國且威脅台灣,並通過先進的技術監測監控公民、散佈俄羅斯的謊言和虛假訊息」。

斯托爾滕貝格強調:「中國不是我們的對手,但我們必須清楚地認知這個嚴重挑戰。」他與北約的聲明中皆表示,中國對北約的「價值觀、利益和安全構成挑戰」,不過北約願意與北京進行建設性的交流。

更早前,斯托爾滕貝格在北約峰會開幕時表示,(新的《戰略概念》)將是北約「威懾和防禦的根本轉變」。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說:「(中國)正在做的一件事,是試圖破壞我們堅持且協助創立的的國際秩序,若中國以任何方式挑戰它,我們將站出來反對。」

中國至今未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已長達4個月的入侵,並批評北約成員國對莫斯科實施的制裁。一年前,俄羅斯和中國簽訂了友好條約,承諾在捍衛共同利益方面雙方將進行更多的「戰略合作」。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幾週,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接待了俄羅斯總統普丁,兩人承諾建立建立「無限制」的夥伴關係。西方領導人擔心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可能讓中國在台灣問題上更大膽自信。

在馬德裡舉行的一個,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 )在發言中表示,她確實認為,隨著中國通過經濟脅迫和建立一支有能力的軍隊來擴大其影響力,它確實有可能得出錯誤的想法,導致「災難性的誤判」,「比如入侵台灣」。

她說,隨著中國戰略野心擴大,北約新《戰略概念》文件應特別提及中國,並意有所指地稱,貿易應針對那些可以信任的國家。

中國近年通過對外投資增加了其外交影響力。尤其是在中亞和非洲的投資,大大增加了其外交影響力。如今北京正尋求與外交實力相匹配的軍事力量,特別是在南海地區,它在有當地爭議的島嶼上建立了基地。美國海軍則通過在這些水域進行演習進行反擊。

烏克蘭戰爭對認為是對北約的催化劑。巴黎第二大學政治學教授、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IRSEM)科學主任讓-文森-霍林德解釋說,自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大西洋聯盟似乎因這個衝突而復活。

北約國家領導人在馬德裡參加北約峰會。

趙立堅批北約「搞亂歐洲後又來搞亞洲」

中國駐歐盟使團週三(29日)回應北約《戰略概念》文件涉及中國的內容時強調,北約所謂《戰略概念》文件充斥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肆意攻擊抹黑中國,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發言人指出,北約作為冷戰產物和全球最大軍事聯盟,冷戰結束後30年仍未改變製造「敵人」、搞陣營對抗的思維和做法。

他批評,北約自己在世界各地製造麻煩。肆意繞過聯合國安理會,對主權國家發動戰爭,導致大量平民喪生,數千萬人流離失所。他還說:「北約聲稱防區不會突破北大西洋,近年來卻跑到亞太地區耀武揚威,試圖把在歐洲搞集團對抗的套路複製到亞太」。

該發言人敦促北約停止以意識形態劃線挑動對抗,放棄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做法,停止散佈針對中方的虛假訊息和挑釁言論,同時表示「既然北約已經將中國定位為『系統性挑戰』,那我們也不得不高度關注,統籌應對。對侵犯我們利益的行徑,我們會堅決有力回擊。」

同日(29日),中國外交部在例行記者會上也針對北約《戰略概念》文件做出回應。

發言人趙立堅回應稱,北約多次公開表示,北約作為區域性聯盟的定位沒有變化,北約不尋求地理突破,也不尋求到其他地區擴員。「但是近年來,北約卻不斷進入亞太地區。一些北約成員國不停派飛機軍艦到中國周邊海域搞軍事演習,製造局勢緊張,挑動矛盾」。

趙立堅稱,「北約持續突破地域和領域,鼓吹集團對抗,國際社會對此應該保持高度警惕,並堅決反對」,呼籲北約「停止試圖發起一場新冷戰」。

此外,趙立堅也重申中國反對對俄制裁的做法,並稱美方是「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和最大推手」。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G7落幕:劍指俄羅斯 再次強調台海和平 北約指中國構成安全挑戰 中國敦促北約不要以烏危機為藉口挑動集團對抗

一連三日的七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結束。(美聯社資料圖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29日訊)為期3天的七國集團(G7)峰會週二(6月28日)在德國落幕,繼去年七國集團(G7)聯合公報首度提及台灣後,今年公報再次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同時也對中國侵犯人權、對香港50年不變的承諾提出尖銳批評。針對俄烏戰爭,七國集團峰會期間,七國領袖發出了團結一致的訊息,在宣言中同意支持烏克蘭,將採取新措施應對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包括制定俄羅斯石油價格上限的計畫,並同意對俄羅斯黃金實施進口禁令;聲明並敦促中國利用影響力,呼籲俄方立即無條件撤軍。

七國集團領導人在閉幕詞中表示,他們將尋求擺脫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並強調中國應該敦促俄羅斯停止戰爭,尊重香港的人權、避免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同時改善其透明度不高的貿易和經濟做法,但同時也稱「有必要與中國合作應對共同的全球挑戰」。

持續三天的G7峰會在德國慕尼黑結束,緊接着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北約峰會。七國集團領袖就如何應對中國達成一致。此前,美國雖早已警告西方應對北京保持警惕,但中國是德國第一大合作夥伴國,後者因擔心招致報復而猶豫不決。俄羅斯侵烏,北京拒絕與莫斯科拉開距離,終於使得七國集團對華立場達成一致。

儘管如此,仍有批評者認為,峰會在關鍵領域沒有做到支持烏克蘭。儘管拜登政府希望為俄羅斯的石油價格設定上限,但這次峰會未能在這個問題上取得突破。為俄羅斯的石油價格設定上限,是為了防止莫斯科從價格上漲中獲益,同時保護石油購買國免受價格波動的影響。

七國集團領導人在聯合公報中,也承諾額外支出45億美元以應對全球糧食安全問題。不過非政府組織和其他評論家指出,這樣的援助金額遠遠低於避免飢餓危機所需的實際金額。

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5個月,阻礙了糧食出口,糧食價格上漲,全球糧食更加昂貴,更引發了潛在的飢餓危機。專家和援助團體警告,非洲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饑荒。對此,莫斯科指責是西方制裁造成了糧食危機。

劍指俄羅斯

針對俄烏戰爭,七國集團峰會期間,七國領袖發出了團結一致的訊息,在宣言中同意支持烏克蘭。

七國集團在公報呼籲中國施壓俄羅斯立即遵守國際法院3月16日要求停止軍事行動的裁決,並遵守聯合國大會要求從烏克蘭撤軍的決議。

另外,七國集團也指出,要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並加強對烏克蘭的懲罰。肖爾茨在峰會結束時說:「七國集團緊密而堅定地站在烏克蘭一邊」。他說:「我們將繼續提高普丁總統和他的政權在這場戰爭中的經濟和政治成本-為此,必須團結一致。」

對於基輔緊急呼籲提供建立防空系統,以保護該城市的要求,美國表示支持。七國集團也共同宣佈禁止進口俄羅斯黃金。美國總統拜登說,這將使 「普丁付出前所未有的代價,使他無法獲得戰爭所需要的資金」。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說,西方向烏克蘭運送的武器越多,衝突的時間就越長。中國外交部早前說,中方始終從烏克蘭問題的歷史經緯和是非曲直出發,獨立自主作出判斷,並始終站在和平和公道一邊。

擺脫對中國經濟的依賴

作為峰會主辦國的德國,其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強調了西方與中國關係的「矛盾」。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現在「非常清楚,我們的供應鏈和出口必須多樣化」,這意味著也要「關注整個亞洲區,因為許多國家已經崛起,而不僅僅是中國」。朔爾茨對媒體表示,我們不希望看到北京幫助俄羅斯規避我們的制裁。

隨著中國在經濟上逐漸趕上西方國家,北京在世界舞台也更加自信。近年來,中國成為出口大國並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和貸款,在世界各地的貧困國家修建公路、鐵路和橋樑。雖然一開始受到熱烈歡迎,但部分接受國後來卻發現自己陷入了債務困境。

肖爾茨日前警告,中國多年來在較貧窮國家,特別是在非洲的貸款狂潮構成了「嚴重危險」,可能使世界陷入下一次金融危機。為了提供發展中國家更多選擇,七國集團26日承諾為全球基礎設施計劃籌資6000億美元。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說,這項龐大的計劃向發展中世界的合作夥伴表明,「他們有選擇權」。

儘管對中國態度強硬,但這些西方盟友也坦承,世界面臨的巨大挑戰,包括氣候變化在內,沒有北京的合作是無法解決的,對中國的行動和目標也因此變得更加謹慎。

G7對華語氣強硬

一位美國官員稱,這一聯合聲明「在七國集團範圍內是前所未見」,承認了 「中國不透明、扭曲市場的產業政策所造成的傷害」。各國領導人還對中國的侵犯人權行為表示關切,敦促中國政府尊重基本自由。他們強調,西藏和存在「強迫勞動」的新疆情況是「主要關切的事」。

聲明還敦促中國履行其在《中英聯合聲明》中的承諾,其中北京同意香港可以在「一國兩制」模式下保持一些自由和自治權50年。聲明也同時向北京施加壓力,要求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

另外,繼去年峰會首度提到台灣後,七國領袖今年再度在會後公報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鼓勵和平解決兩岸議題。公報中呼籲中國維護國際法義務,提醒中國遵守聯合國憲章用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的原則,戒絕威脅、脅迫、恐嚇或武力。

聯合公報稱:「我們強烈反對任何通過武力或脅迫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加劇緊張局勢的企圖」。

與會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峰會後記者會,重申台海和平重要性。岸田在峰會後舉行記者會表示,G7領袖再度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鼓勵和平解決兩岸議題。

北約指中國構成安全挑戰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周二則在馬德里聲明說,北約沒有把中國當作對手,七國領袖與北約秘書長都強調希望與中國在氣候等問題上合作。但對北京與莫斯科越來越密切的關係非常擔憂。

他說:“我們對中國不譴責俄羅斯侵烏很失望,而且,中國散播了許多涉及北約和西方國家的錯誤信息。”

北約峰會將公布新“戰略概念”,中國被列為“挑戰”。據報道,北約將批准12年來首次更新的使命宣言,這一使命宣言被稱為戰略概念,將為北約聯盟的國防規畫、支出和資源分配製定框架。

據報道,成員國對這一“戰略概念”經過了激烈的討論,法國和德國堅持將中國描述為對跨大西洋安全秩序構成“挑戰”,而不是像俄羅斯那樣,已明顯成為“威脅”。

與會的法國總統馬克龍稍早在慕尼黑對媒體表示,馬德里北約峰會應向成員國、以及渴望加入北約並獲得我們支持申請的國家,釋出團結與力量的訊息。

馬克龍同時表示,”俄羅斯不能也決不能獲勝,因此,只要有必要,我們對烏克蘭的支持和對俄羅斯的制裁將繼續下去,並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內提升必需的強度。

出席北約峰會的澳大利亞總理則警告,中國政府要從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略失敗”中汲取教訓。

北約峰會將持續到周四。

土耳其不再反對芬蘭瑞典加入北約

北約峰會召開前,土耳其跟芬蘭和瑞典達成協議,不再反對兩國加入北約,預料北約將於峰會向兩國正式提出邀請。

土耳其、芬蘭和瑞典在北約峰會臨召開前,舉行約四小時的緊急最高級別會談,土耳其最終改變主意,不再反對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

三國外長隨後在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芬蘭總統尼尼斯托、瑞典首相安德森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見證下,簽署聯合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芬蘭和瑞典回應了土耳其的安全關注,承諾在打擊庫爾德工人黨等組織方面跟土耳其全面合作,並會解除針對土耳其的武器禁運。

土耳其是北約中唯一對芬蘭和瑞典加入有保留的成員國,指責兩國包庇被安卡拉政府列為恐怖組織的庫爾德工人黨,三國今次簽署聯合備忘錄,顯然為芬蘭和瑞典爭取加入北約掃除最大的障礙。

斯托爾滕貝格就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京阻止北約擴張的意圖未能得逞。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現在普京有更多北約成員國在國家周邊,他所得到的正是他所要求的相反,想北約(為新成員)關上大門,我們現在證明北約的大門是打開的。」

西方國家歡迎三國逹成協議,美國總統拜登對三國簽署聯合備忘錄表示恭賀,他又在社交網站發帖文,指北約邀請芬蘭和瑞典加入,將加強北約的集體保安力量。

英國首相約翰遜亦形容是好消息,指瑞典與芬蘭的成員國身份將令北約更強大和安全。

拜登抵西班牙準備參與北約峰會

拜登抵西班牙準備參與北約峰會

北約即將召開峰會,東道主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與美國總統拜登,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改變全球戰略環境。

拜登在七國集團峰會結束後,由德國轉抵西班牙準備出席北約峰會,先與桑切斯舉行雙邊會談。兩人同意在國防、移民的領域加強合作,並同意鼓勵中國尊重國際秩序及規則。

兩人又討論了如何確保將武器運到烏克蘭,並強調採取聯合行動重要性,以提升歐洲能源安全,及減少依賴俄羅斯石化能源。

拜登又恭賀土耳其與芬蘭及瑞典就同意兩國加入北約簽署備忘,他稍後將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舉行雙邊會談。

中國:北約不要在搞亂歐洲之後,再搞亂亞洲和全世界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作為冷戰產物和全球最大軍事聯盟,北約長期固守陳舊的安全觀念,早已淪為個別國家維持霸權的工具。所謂新戰略文件不過是「新瓶裝舊酒」,實質上沒有改變製造假想敵、搞陣營對抗的冷戰思維。

趙立堅強調,中國的發展是全世界的機遇,不是任何人的挑戰,嚴正要求北約停止散播不實之詞和挑釁言論,北約應該放棄冷戰思維、零和博弈、製造敵人的做法,不要在搞亂歐洲之後,企圖再搞亂亞洲和全世界。

張軍敦促北約不要以烏克蘭危機為藉口挑動集團對抗。(新華社資料圖片)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安理會烏克蘭問題公開會議上發言,敦促北約不要以烏克蘭危機為藉口,挑動集團對抗,挑起「新冷戰」,不要在亞太地區尋找假想敵,人為製造矛盾與分裂。

他強調,冷戰早已結束,北約有必要重新考慮自身的定位和承擔的責任,徹底摒棄基於集團對抗的冷戰思維,按照安全不可分割原則,致力於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架構。

朝中社評論:美國企圖炮製「亞洲版北約」

北韓批評,美國與日本及南韓的軍事同盟活動加速,是炮製「亞洲版北約」的危險前奏。

日本及南韓將首次以觀察國身份參與北約年度峰會。

峰會召開之前,北韓《朝中社》發表評論,提到美國8月在夏威夷與日韓進行的「太平洋龍」聯合演習,批評美國無視亞太地區國家的起碼安全要求及憂慮,熱衷於同幫兇的軍事共助。

目的在於拼湊夢寐以求的美日韓三角軍事同盟,完成對北韓侵略準備的同時,壓制中國和俄羅斯等競爭對手,進而實現稱霸世界的野心,令「新冷戰」徘徊在亞太地區,批評美國冒險的軍事挑釁行為,所導致的亞太地區局勢緊張,必將首先為朝鮮半島局勢帶來反面影響。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北約峰會:拜登再警告北京 澤連斯基通過視頻發表講話 中國駁斥默許入侵

在北約24日召開的峰會上,美國總統拜登宣佈將向烏克蘭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並表示已警告中國協助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後果。澤連斯基通過視頻對北約峰會發表講話。同日,中國國防部發聲明駁斥與中國默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相關言論。

美國總統拜登在布魯塞爾北約峰會之後的記者會上講話。(2022年3月24日)

美國總統拜登週四(3月24日)在布魯塞爾的北約峰會上表示,在俄羅斯不斷入侵烏克蘭的情況下,北約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團結。他說,他決心不僅要維持目前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努力,而且要在此基礎上繼續努力。

在演講中,他宣佈向烏克蘭提供超過2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並向受戰爭影響的烏克蘭人提供10億美元的援助。關於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正在進行的外交談判,他說最終要由基輔來決定是否願意放棄領土給俄羅斯。

他發誓,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武器,美國將作出回應。拜登也說,應將俄羅斯從20國集團中剔除。同時,他說烏克蘭應該能夠參加G20會議。他還為自己對俄羅斯入侵所推出的外交政策進行了辯護,因為之前有記者批評制裁並未阻止俄羅斯繼續進攻烏克蘭。

在一名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質問拜登他憑什麼認為普丁會因為制裁的威懾而改變其在烏克蘭的做法時,美國總統拜登回應,制裁並不是為了威懾俄羅斯總統普丁所採取的行動。

他說:「讓我們把話說清楚。我沒有說,制裁會阻止他。制裁從來就不是為了要威懾。」

美國總統拜登週四(3月24日)在布魯塞爾的北約峰會上表示,在俄羅斯不斷入侵烏克蘭的情況下,北約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團結。

拜登總統星期五前往波蘭。這次訪問將讓人們關注自從俄羅斯發動戰爭以來淪為難民的數百萬烏克蘭人。

“我計劃試著看望這些人,”拜登對記者們說。外界有人揣測拜登可能會去波烏邊界。拜登說:“我猜想我不能說我要去哪裡,是吧?”

拜登在記者會上說,美國承諾提供超過10億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以幫助把救援送給受到在烏克蘭的戰爭影響的數百萬烏克蘭人。”

拜登總統說,“以家庭團聚為側重點,”美國將歡迎10萬烏克蘭人並投入3.2億美元來支持烏克蘭和鄰國的民主韌性並捍衛這些國家的人權。

北約星期四早些時候宣布,北約聯盟將加強其防禦能力。在這之前,在俄軍侵烏進入第二個月之際,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呼籲北約組織領導人“沒有限制地”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

澤連斯基通過視頻對北約峰會發表講話

澤連斯基通過視頻對北約峰會發表講話說,烏軍需要噴氣式戰鬥機、坦克並改進空防和海防系統。他警告說,俄羅斯將攻擊北約成員國波蘭和其他東歐國家。

“俄羅斯無意止步於烏克蘭,”他宣稱。“它希望走得更遠。針對北約的東歐成員、波羅的海國家、肯定會有波蘭。”

白宮星期四發表聲明說,“在目前與北約6月峰會期間,我們將製定計劃,以增加軍隊和能力,加強北約的防禦。”

拜登政府的一位官員對記者們說,澤連斯基星期四沒有重提設立禁飛區的要求。北約之前拒絕了這一請求,理由是這將導致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直接衝突。

北約成員國在峰會後發表聯合聲明說,他們將“加快”落實把國家預算的至少2%用於北約聯盟的承諾,以便大力加強北約“更為長期的威懾與防禦態勢”。

北約聯盟還誓言“進一步發展範圍廣泛的、維持威懾與防禦能力所必須的隨時準備就緒的軍隊和能力”。

除了參加北約峰會外,拜登星期四還會晤了七國集團和歐洲理事會的領導人。

白宮星期四宣布了新一輪制裁,打擊目標是48家俄羅斯國有的國防公司和400多俄羅斯政治人物、寡頭以及其他實體。拜登說,這項行動是與歐盟配合做出的。

英國星期四表示,英國新的製裁方案包括凍結天然氣工業銀行(Gazprombank)以及阿爾法銀行(Alfa Bank)的資產。天然氣銀行是石油與天然氣的一個主要支付渠道,阿爾法銀行是俄羅斯的一個首要私營借貸商。受制裁的個人包括石油大亨尤金·史維德勒(Evgeny Shvidler)、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首席執行官赫爾曼·格里夫(Herman Gref )和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的繼女波琳娜·科瓦列娃(Polina Kovaleva)。

中國駁斥事先知情

拜登還談到中國可能參與了俄羅斯的入侵。他說,他告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如果中國幫助俄羅斯,北京將面臨後果。他表示:「我沒有威脅中國,但我向習近平表明了這一點,確保他明白幫助俄羅斯的後果。中國明白,它的經濟未來與西方的關係比俄羅斯要密切得多。」

美國總統拜登週四(3月24日)在布魯塞爾的北約峰會上表示,在俄羅斯不斷入侵烏克蘭的情況下,北約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團結。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也說,他相信中國不希望烏克蘭的戰爭進一步升級。他說:「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的成員,作為一個大國,除了成為調解和溫和的力量,並幫助我們說服俄羅斯停止這場戰爭外,沒有其他的責任。我想相信,中國將在符合其提出的領土主權的願景下,繼續找尋方法停止這場戰爭,我相信,中國不會以任何形式讓這場戰爭升級。」

而在過去幾週持續被質疑事先知情俄羅斯將入侵烏克蘭後,中國國防部週四(4月24日)在微信公眾號上發數篇文章澄清,稱有關「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的說法是假訊息,而有關中國事先知情並默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說法,則是在抹黑中國。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宣稱:「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我們一直以來為勸和促談發揮著建設性作用。當務之急是各方保持克制,為緊張局勢降溫緩和而不是火上澆油,推動外交解決而不是使局勢進一步升溫。我們要求美方立即停止這種造謠污衊、無事生非的卑劣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