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龍舟文化 彙整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海外 编辑精选

中國龍舟“划向”西班牙上演“速度與激情”

中新社北京6月7日電 (記者 吳侃)日前,一場“超燃”的龍舟賽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巴達洛納市港口舉行。一艘艘龍舟在海面上乘風疾馳,行如蛟龍出水,槳下浪花激揚。伴隨著鏗鏘的鼓點,劃手們舉槳、插槳、拉槳,動作整齊划一、配合默契。岸邊人潮湧動,呐喊聲不斷。

日前,第六屆西華龍舟文化節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巴達洛納市港口舉行,圖為龍舟賽現場。(受訪者供圖)

這是西班牙華人龍舟俱樂部主席葉正榮給記者傳來第六屆西華龍舟文化節現場視頻中的場景。“當天有8支龍舟隊參與角逐,4000余名觀眾觀賽,現場熱鬧非凡。”葉正榮向記者表示,雖然龍舟運動進入西班牙時間不長,但已在當地收穫眾多粉絲。

葉正榮是浙江青田船寮鎮灘頭村人,船寮鎮龍舟賽歷史悠久,龍舟製作技藝聞名遐邇。他說:“我爸爸和爺爺都熱衷于龍舟運動,我是在甌江邊看著龍舟比賽、追趕著龍舟長大的,小時候總趁著隊員們休息時跑去劃龍舟。”

1999年,葉正榮到西班牙創業,他開過百元店、服裝店,也從事進出口貿易。2016年8月,他和幾名華人朋友一起建立西班牙華人龍舟俱樂部,致力于推廣龍舟文化。葉正榮還回到家鄉定製了兩艘造型精美、結構堅固的龍舟,用集裝箱運到了巴塞羅那。

“西班牙有這麼多華僑華人,應該有自己的龍舟隊。”葉正榮說,一開始龍舟俱樂部的成員以華僑華人為主,他們中有公司老闆、餐飲業者、超市店主等,“平時我祗要在群裡吆喝一聲,大家放下手上的工作,換上隊服就趕來訓練。”

在訓練中,葉正榮會詳細講解動作要領和技巧,如槳葉入水角度、拉槳時發力方式等。他說:“龍舟運動講求協作,劃手、舵手和鼓手缺一不可,我也通過集體划槳、同步動作等團隊合作項目訓練大家的默契度。”

近年來,西班牙華人龍舟俱樂部與巴塞羅那的多所學校建立合作,將龍舟運動引入校園,也在社區裡舉辦龍舟主題活動。如今,龍舟運動已漸漸走出華人圈子,被越來越多的當地人喜愛。

葉正榮介紹,目前俱樂部的會員中有半數是當地人,其中有兩支由當地的乳腺癌患者組成的龍舟隊;還有兩支由巴塞羅那警察組成的龍舟隊,龍舟運動幫助他們提升體質和耐力。

他說:“我們的會員中年齡最小的14歲,年齡最大的76歲,龍舟已經成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逢周二和周六,大家都會風雨無阻地來訓練。在龍舟的陪伴下,大家不僅收穫了健康與快樂,更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日前,西班牙華人龍舟俱樂部的會員們在位於巴達洛納市的龍舟基地訓練。(受訪者供圖)

俱樂部還在巴達洛納市港口建立了龍舟基地,巴達洛納市坐落在地中海沿岸,自2017年起這裡已經舉辦了六屆西華龍舟文化節。葉正榮介紹:“這裡毗鄰華人商業區,方便大家訓練。當地政府對龍舟運動非常支持,不僅免費提供訓練場地,還配合舉辦各項賽事。”

西班牙人為什麼喜歡龍舟運動?葉正榮說,西班牙有漫長的海岸線,帆船、賽艇等項目普及度高,很多當地人有從事水上項目的經驗,划龍舟容易上手;另外,龍舟運動追求速度、注重配合,可以帶來新鮮感和參與感。

西班牙華人龍舟隊也積極參加各項賽事。“2019年我們參加了西班牙巴塞羅那第二屆國際龍舟賽,獲得男子200米直道競速冠軍;去年我們回國參加‘2023年青田龍舟文化節’,在與各國華人龍舟隊的比拼中奪冠。”葉正榮說。

“我們計劃于9月啟動歐洲華人龍舟邀請賽,搭建與各國華人龍舟隊切磋交流的平台;也會定期在西班牙舉辦友誼賽,邀請社區、學校、企業等組隊參與。”葉正榮表示,希望將龍舟運動推廣到更廣泛的群體中,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體驗並愛上這項運動,同時通過龍舟進一步瞭解中華文化。(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编辑精选

福州龍舟村見聞:“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中新社福州6月7日電 (記者 閆旭)端午節臨近,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南通鎮方莊村裡,推刨聲、切割聲、敲擊聲此起彼伏。方忠雄龍舟廠的師傅們正加緊趕製節前要交付的最後一艘龍舟。

“這艘是4日才接到的訂單,本來我們已經不做了,但因為是老朋友,還是加急幫他們做出來。”方氏龍舟世家第三代傳人方紹晃告訴中新社記者,今年以來,他家龍舟廠已經製作了將近60艘龍舟。

6月5日,在“龍舟世家”方忠雄龍舟廠,畫花師傅為龍舟“化妝”。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方莊村坐落于大樟溪與閩江交匯地帶的河流衝積平原上,土地富庶,水網密佈,周邊盛產木材,有著700多年傳統龍舟製造的歷史,被稱為“龍舟村”。每年200余艘傳統龍舟從這裡銷往中國各地及海外。

“過去,我們全村都是造福船的。”方紹晃說,到了清朝中期,福州地區開始興起劃龍舟,祖先看到商機,發揮造福船的經驗設計出福州傳統龍舟並傳承至今。

製作一艘龍舟,需要經過定龍骨、釘底板、裝魚梁、拋光、畫花、上油漆等工序。福州傳統龍舟注重裝飾,船身繪製蓮花、鳳凰等彩繪,船頭雕刻三角形虎頭,船頂安裝木雕彩繪龍頭,寓意“臥虎藏龍”。

方家老字號的龍舟製作工藝業內聞名,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如今,福州傳統龍舟船體長、頭昂尾高、外形美觀,且流線型好、航速快、穩定性高、船身強度好,在水上宛如一條長龍。

出生於1952年的方紹晃,跟隨父親學習龍舟製造技藝,曾在福州市永泰縣葛嶺造船廠、塘前造船廠當技術員兼設計師,並曾師從馬尾造船廠的船舶製造高級工程師學習船舶設計技術,使其龍舟設計與製造技藝得以進一步提高。

1980年,方紹晃回鄉創辦龍舟製造廠,專業製造龍舟至今。2019年,方莊龍舟製造技藝入選福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方紹晃成為傳承人。

方紹晃的侄子方劍偉,是方莊村製造龍舟行當的年輕人,從小看著父輩製造龍舟,耳濡目染。“真正上手做龍舟,發現挺感興趣,長輩們也動員我傳承技藝。”方劍偉笑言,大學畢業後,他回到龍舟廠跟父輩們學藝,一晃在這個行業中歷練了十多年。

父輩們一直各司其職,大伯方紹晃設計、做樟段,父親專門放樣、鋸板材,其他叔伯們則分別負責做龍骨等“四大件”、採買、鋸木料、制舵。而方劍偉每項都學,樣樣上手,成為唯一掌握全部技藝的傳人。

5月18日,在“龍舟世家”方忠雄龍舟廠,方劍偉正在製作龍舟。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在傳承傳統龍舟製造技藝的同時,方紹晃和方劍偉伯侄二人也在尋求龍舟文化的創新發展。因應賽龍舟這項中國民間傳統體育文化活動越來越國際化,對龍舟的速度要求更高,方紹晃常到廣東、湖南等地考察學習,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學相結合,重新設計出各式新型龍舟,適應新的需求。

方忠雄龍舟廠每年都會迎來一批又一批參加龍舟文化研學的學生。方劍偉希望能打造一個龍舟文化博物館,讓小朋友和年輕人更好地學習、瞭解、體驗龍舟文化。他還與好友、青年漆藝師包文鏡合作,希望把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與龍舟進行結合,在龍舟的龍頭、船頭、船身上融合漆藝元素,並開發龍舟文創產品。

“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把龍舟製作工藝和龍舟文化傳承下去,是我們的責任。”方紹晃說。(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