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拜登卸任前最後四方安全對話峰會召開 美日印澳擴大海上安全合作

美國總統拜登於當地星期六在家鄉特拉華州的威爾明頓附近,主持四方安全對話領導人峰會,與會的包括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印度總理莫迪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拜登說,美國政府認為中方的行動是“戰術的改變,而不是戰略的改變”。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周六舉行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上表示,實現自由、開放和包容的印度-太平洋願景是四國的共同優先事項和承諾。

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21日在美國德拉瓦州舉辦領袖峰會。(路透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9月22日訊)拜登在他威明頓(Wilmington)高中母校替這場澳印日美峰會揭開序幕時說:「儘管挑戰會一個接著一個而來,世界會因為四方安全對話續存而有所改變。」

即將於明年1月卸任的拜登,把加強國際聯盟列為優先要務,當中又以四方安全對話為重,藉此抗衡在亞太地區日益武斷的中國。

雖然白宮說峰會不針對任何其他國家,但拜登在小組會議開始時提及中國。他形容北京持續在南海、東海及台灣海峽測試美國,有關行為並非戰略轉變,而是策略轉變,又說相信國家主席習近平尋求將焦點放在國內經濟挑戰及換取外交空間,盡量減少外交關係上的動盪,以積極追求中方利益。

白宮官員就說,四國領導人正出台一項計劃,擴大兩年前啟動的印太海域意識伙伴關係,將印度洋地區納入其中,又計劃加強四方軍事後勤合作,以及海岸防衛隊之間的合作,澳方、印方及日方人員將在美方船隻上逗留。

中方過去回應有關四方安全對話的提問時指出,中國作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重要涉海公約締約國,一貫積極履行自身義務,促請有關國家不要戴有色眼鏡進行毫無根據的指責、搞小圈子及挑動陣營對立,強調這些行為才是真正威脅構建和平穩定合作的海洋秩序。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左1)、印度總理莫迪(左2)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1)等人21日在美國總統拜登(右2)老家德拉瓦州威明頓市齊聚。(路透社)

拜登:美國政府認為中方的行動是“戰術的改變,而不是戰略的改變”。

中國經濟繼續艱難復蘇,受到新冠疫情重創,工業活動和房地產價格持續放緩,北京方面面臨增加支出以刺激需求的壓力。拜登當天在四方安全對話峰會上談到:“中國繼續表現得咄咄逼人,在整個地區進行試探,在南中國海、東中國海、南亞和台灣海峽都是如此”。他稱,“包括在經濟和技術問題上,同時,我們認為激烈的競爭需要激烈的外交”。拜登的這番話是在現場媒體被要求離開會議室後在峰會的官方直播中播出的。

拜登告訴與會的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說:“至少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習近平正尋求專註於國內經濟挑戰,盡量減少中國外交關係中的動蕩,在我看來,他也希望為自己爭取一些外交空間,以積極追求中國的利益”。拜登補充道,“在我們(美中)關係的各個方面,包括經濟和技術問題上,都是如此”。

從2018年的貿易戰開始,美中兩國在一系列問題上的分歧與日俱增,從全球安全,如中方對南中國海的主權主張到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製造的產業政策。拜登政府曾多次表示對中國入侵台灣的擔憂,最近又對中菲兩國船隻在南中國海爭議海域頻繁發生衝突表示關切。拜登此前派遣他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前往北京,與中方官員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會談。訪華期間,沙利文還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在明年1月美國總統換屆前,拜登政府希望保持美中關係的穩定。與此同時,拜登稱,仍堅信“激烈的競爭需要激烈的外交”。這位美國總統在發表上述言論時,向澳日印三國領導人展示了他的特拉華州家鄉的一角,這是拜登在總統任內舉行的最後一次四方安全對話峰會。

拜登就任總統後,將此前僅有外長級會議的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提升為領導人級別的夥伴關係,他試圖將美國的外交政策從中東衝突轉嚮應對印太地區的威脅和機遇。本周末的峰會是自2021年以來該機制舉行的第四次面對面峰會、也是四國領導人之間的第六次聚會。拜登強調說,“它(四方安全對話)將在11月之後繼續存在,遠遠超過11月”。

拜登承認自己在求學期間的學術成就參差不齊,但能在自己60多年前就讀的學校與三位世界領導人共聚一堂,似乎也讓他很高興。峰會開始前,拜登在附近的家中歡迎每一位領導人參加一對一會談,隨後聚集在學校參加會談和正式晚宴。拜登對澳日印三國領導人開玩笑說,“我想這所學校的校長不會想到我會主持這樣的會議”。

阿爾巴尼斯、莫迪和岸田文雄是在出席下周將於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前來參加這次峰會的。與拜登一樣即將卸任的岸田文雄說:“這裡再適合不過了,這是我作為首相的最後一次外訪”。拜登在周六上午熱情地迎接了到訪的岸田文雄,並在會談開始前帶領他參觀了自己的家。據首相辦公室稱,岸田文雄在會談一開始就感謝拜登邀請他在自己家中會面。

白宮官員說,拜登的家位於市中心以西幾英里處的一片樹林中的池塘邊,在那裡舉行會談的目的是為了給人一種更放鬆的感覺。沙利文將拜登與阿爾巴尼斯的一對一會談描述為“兩個人——一個在另一個的家裡——概括地談論他們對世界現狀的看法”。沙利文說,拜登和阿爾巴尼斯還談及各自政治生涯中的趣事。

阿爾巴尼斯說,這次訪問讓他“深入了解了在我看來是什麼讓您(拜登)成為如此非凡的世界領導人”。而在峰會開始前,莫迪也來到這一住所與拜登進行了會晤。莫迪說,“沒有比拜登總統的家鄉威爾明頓更適合慶祝四方安全對話20周年的地方了”。

作為峰會的一部分,四國領導人將宣布加強印太地區海上安全的新舉措:通過於太平洋和印度洋加強海警合作,並改善人道主義響應任務方面的合作。這些措施旨在制衡日益武斷的中國。拜登和莫迪還討論了後者最近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訪問以及對中國的經濟和安全關切。

莫迪是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上保持中立立場的國家中最凸出的領導人。沙利文強調稱,“像印度這樣的國家應該挺身而出,支持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原則”,並指“每個國家,每個地方,都應該避免向俄羅斯的戰爭機器提供投入”。

四方安全對話峰會召開,(左起)莫迪、拜登、阿爾巴內塞及岸田文雄參與。(路透社)

拜登政府透露稱,美日印澳領導人將發表一份聯合聲明,對中國和朝鮮問題使用有史以來最強硬的措辭。白宮表示,四國領導人將在周六晚些時候啟動一項新的合作,旨在減少印太地區的宮頸癌發病率。這項宣布與拜登的“癌症登月計畫”有關,該計畫是拜登及其夫人吉爾(Jill Biden)的一個長期支持的項目,旨在減少癌症死亡人數。拜登的長子博因腦癌於2015年去世,年僅46歲。

莫迪:我們的信息很明確,四方安全對話將繼續存在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周六舉行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上表示,實現自由、開放和包容的印度-太平洋願景是四國的共同優先事項和承諾。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出席了當天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家鄉特拉華州舉行的峰會。莫迪在會議伊始的致辭中指出,此次四方安全對話峰會是在世界局勢緊張、衝突不斷的背景下召開的。

莫迪向與會的美日澳領導人表示:“在此時刻,四方安全對話成員在共同的民主價值觀基礎上向前邁進,這對全人類都很重要。我們不反對任何人。我們都支持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和平解決所有爭端。一個自由、開放、包容和繁榮的印度-太平洋是我們的共同優先事項和共同承諾”。

莫迪提及,四方安全對話已在衛生安全、關鍵和新興技術、氣候變化和能力建設等領域採取了若干積極和包容性的舉措。莫迪強調稱,“我們的信息很明確——四方安全對話將繼續存在、協助、合作和互補”。他還提到了將於明年在印度舉辦的該機制峰會。

莫迪談到,首次四方安全對話峰會是在拜登總統的領導下召開的,並稱讚拜登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強四國於各領域合作方面所發揮的作用。莫迪說,“我衷心感謝您(拜登)對四方安全對話的堅定承諾、領導和貢獻”。

幾個小時前,莫迪抵達美國開始為期三天的訪問,並在特拉華州的拜登家中與其舉行了雙邊會談。莫迪在會後發表的一篇貼文中說,會談非常富有成果,“我們有機會討論了地區和全球問題”。

拜登在與莫迪的會談結束後於社交媒體平台X上寫道:“美國與印度的夥伴關係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強大、更緊密、更有活力。莫迪總理,每次我們坐下來,我都對我們找到新的合作領域的能力感到震驚。今天也不例外”。據悉,訪問期間,莫迪還將在紐約聯合國大會未來峰會上發表講話,並與印度僑民和美國商界領袖進行互動。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澳洲有少年持菜刀襲人後被警方擊斃 疑受網上資訊影響變激進

阿爾巴內塞強調澳洲是愛好和平及沒有暴力極端主義的國家。(路透社資料圖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5月5日訊)澳洲警方表示,西澳州一名少年持菜刀襲擊一名男子後,被警員開槍擊斃。傷者背部中刀,送院後情況穩定。

事發在西澳州首府珀斯一處郊區,當局說施襲者似乎是單獨行動,有跡象顯示他觀看網上資訊後變得激進,又指案發前當局曾接獲穆斯林社區成員對當地情況表達關注的電話。當局無將案件列為恐怖主義行為,但就指具有恐怖主義特徵。

總理阿爾巴內塞說,警方及情報機構已向他匯報,表示案件不構成持續威脅。他強調澳洲是愛好和平及沒有暴力極端主義的國家。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商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财经

澳總理見習近平 標誌着中澳關係正常化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正式訪問中國並於周一在北京和習近平進行了會晤。法國世界報悉尼通訊員伊莎貝爾·戴勒巴(Isabelle Dellerba)就此寫道,在阿爾巴尼斯訪華之前,中澳關係疏遠已經有七年的時間了。澳大利亞要求對新冠病毒的起源進行調查,讓自2017年以來已經疏遠了的中澳關係更加惡化。澳大利亞總理此次訪華應該標誌着中澳兩國關係正常化。

阿爾巴內塞形容與習近平的會面非常正面,他已邀請習近平訪問澳洲。(美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7日訊)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周一(11月6號)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會談,這也是七年多來澳總理首次前往北京進行國事訪問。

習近平昨日與到訪的阿爾巴內塞會面,指出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澳兩國恢復各領域交流,走上了改善發展關係的正確道路,又指共同構建平等相待、求同存異、互利合作的中澳關係,符合兩國共同利益,有利於國際社會更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習近平又強調,中國在亞太地區不搞排他性小圈子,不搞集團政治,不搞陣營對抗。對那些把亞太地區搞亂的企圖,要警惕和反對。中方願同澳方開展更多三方、多方合作,支持南太平洋國家增強發展韌性,應對氣候變化等挑戰,在開放包容中維護亞太地區和平穩定。

中國是堪培拉的主要經濟夥伴。但雙邊關係自2018年因為諸多因素急劇惡化。當時的澳大利亞政府將中國私營集團華為排除在該國的 5G 網絡之外,並於 2020 年呼籲對 Covid-19 的起源進行國際調查–中國政府認為此舉具有政治動機。作為回應,中國對大麥、牛肉和葡萄酒等澳大利亞主要出口產品徵收高額關稅。使澳大利亞失去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自工黨和阿爾巴內斯先生於2022年5月重新執政以來,許多貿易限制措施已逐步取消。儘管中澳關係逐步解凍,但澳總理上個月仍明確表示,兩國在戰略上並不一致,而且有着不同的歷史和價值觀。

阿爾巴尼斯周一早些時候在接受澳大利亞電視台採訪時對兩國關係改善的 “可喜跡象 “表示歡迎。他說,與北京進行了 “更具建設性的討論”,貿易額也 “有所增加”。他指出,中國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佔澳洲總出口的25%以上。澳洲有1/4的工作機會都仰賴貿易,所以兩國關係非常重要。

阿爾巴尼斯在與習近平見面前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需要在可以的情況下與中國合作,在必須的情況下提出不同意見,並維護國家利益。

換句話說,既要是在貿易商合作,也要在安全等問題上維護自身利益。在印太局勢日益緊張的局面下,澳大利亞與美國和英國簽署的 “奧庫斯 “安全條約引發北京的強烈批評,該條約毫不掩飾其對抗中國在亞太地區影響力的願望。包括向堪培拉提供核動力潛艇。北京認為這是對其安全的威脅,同時也是違反核不擴散規則的協議。

對此,阿爾巴尼斯在北京的記者會上說,澳大利亞致力於奧庫斯,並且正在實施。我們認為奧庫斯符合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他說奧庫斯是促進該地區安全、和平與穩定的工具。

對於台灣議題阿爾巴尼斯表示支持維持現狀。

阿爾巴內塞在上海出席進博會開幕儀式,並發表簡短演說。(美聯社)

澳大利亞總理周六(11月4日)抵達上海,開啟了對中國的訪問行程。當晚即與中國總理李強舉行了會晤,阿爾巴尼斯表示“很高興來到上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長王毅在北京會見澳洲外長黃英賢時說,中澳之間既無歷史恩怨,也無現實衝突,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這幾年中澳關係出現一些曲折,教訓值得汲取。中方一貫認為,雙方應更多聚焦積極正面議程,理性友善包容地看待對方,奉行積極務實客觀的政策,相向而行,妥處分歧,擴大合作,形成不斷向上的良性循環,確保中澳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有分析指:阿爾巴尼斯與習近平的會面應該標誌着北京與堪培拉之間的關係在經歷了三年的嚴重動蕩後趨於穩定。為了象徵兩國間開啟新的一頁,阿爾巴尼斯到訪中國的日期是經過精心挑選後做出的選擇: 今年是澳大利亞前總理惠特拉姆於1972年兩國建交後首次訪華50周年。

10月26日,澳大利亞總理在華盛頓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後明確表示:澳大利亞始終尋求與中國展開力所能及的合作,在必要的情況下則會提出不同意見。這也是阿爾巴尼斯2022年掌權以來始終強調的立場。

中澳關係在澳大利亞前總理莫里森掌權期間陷入低迷,自2017年澳大利亞採取一系列旨在捍衛主權和安全的措施以來,兩國關係嚴重惡化,隨後跌入谷底。2018年,澳大利亞禁止華為參與5G網路建設競標,次年批評北京打壓香港民主抗爭人士,又在新冠疫情爆發後於2020年要求對新冠病毒溯源進行獨立調查。兩國關係不斷惡化。

作為回應,中國則從貿易方面進行反擊, 2020年決定對大麥、牛肉和葡萄酒等澳大利亞10多種主要出口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北京還決定停止從澳大利亞購買包括煤炭在內的大量原材料,導致澳大利亞遭受數十億美元收入的損失。

不過,2022年5月,阿爾巴尼斯所屬工黨重新掌權以來,便努力推進緩解兩國關係,逐漸取消了許多關稅壁壘。

中澳兩國在外交層面近來也取得了一些進展。10月初,中國釋放了因間諜罪受到關押了三年多的澳大利亞籍記者程蕾。程蕾的獲釋為澳大利亞華裔作家楊恆均一案帶來希望。楊恆均之子周三發出呼籲,要求阿爾巴尼斯在華訪問期間能夠敦促北京釋放這位作家。楊恆均於2019年在中國被捕,2020年以“間諜罪”提起公訴。

阿爾巴尼斯在10月底訪美期間坦誠:雖然澳中兩國政治制度不同,澳大利亞仍可通過審慎的外交政策來推進其戰略利益,同時鞏固澳美同盟。

針對澳大利亞總理的訪華行程,分析人士發表看法指出:此行將可推動澳中兩國在共同關心的議題上取得進展,如:貿易以及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如果澳大利亞能夠比預期更好地減輕來自中國的報復性措施,將令兩國均從關係正常化中獲益。不過,另一方面,中國的某些要求將很難得到實現如:堪培拉支持其加入跨太平洋自由貿易夥伴協定、對其在澳大利亞稀有礦產行業的投資更加開放、敏感話題、甚至與美國保持距離等。

近年來,中美在印太地區的競爭加劇,凸顯了堪培拉與北京之間戰略利益的分歧。特別是自2021年9月與美國和英國簽署奧庫斯聯盟以來,澳大利亞不斷向華盛頓靠攏並加強其軍事能力,以成為一支可信的威懾力量。在南太平洋地區,它也參與了美國領導的對抗北京在該地區崛起的努力

另有分析指:無論如何,阿爾巴尼斯訪華凸顯了澳大利亞政府重新調整對華政策,並有意利用與中美兩個全球大國的安全和經濟關係,緩衝地緣政治造成的負面影響。在中美競爭的背景下,澳大利亞正試圖扮演地區的“中間角色”,以尋求發展。

“需要談論的摩擦點”

澳大利亞-中國關係研究所所長詹姆斯·勞倫森(James Laurenceson)表示,“(中澳之間)仍有一些摩擦需要解決。澳大利亞方面擔心葡萄酒和小龍蝦的出口限制繼續存在,澳大利亞作家楊恆均仍然被拘留,此外還有更廣泛的問題比如北京在台灣海峽和南中國海的行為。”新疆、西藏和香港的人權問題以及在烏克蘭戰爭中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也應該提上議程。

阿爾巴尼斯的對華訪問可能會在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上取得進展,比如貿易或者是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中澳兩國都將會從關係正常化中獲益。

但是,對於北京的某些要求,雙方將很難找到共同點,比如,中國要求澳大利亞在稀有礦產行業對中國投資更加開放,或者是要求澳大利亞與美國保持距離。不過,在支持中國加入跨太平洋自由貿易夥伴關係問題上,堪培拉並沒有完全關閉大門。

詹姆斯·勞倫森說:“我認為這次訪問的主要目的是鞏固最高層對話的回歸,以便最終重回建設性地管理分歧。”也就是說,兩國將集中關注雙方有共同利益的領域,並設法就緊張話題保持開放和溝通,以維護地區穩定。

理查德·莫德則說,“澳大利亞政府不抱任何幻想。兩國關係將不會再回到易於管理、經濟問題與安全問題可以分開的黃金時代。中澳關係仍將因雙方在利益和價值觀的重大差異而受到限制。”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商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财经

外資撤離潮正在上演?李強承諾擴大市場準入

據英國《金融時報》周六報導,美國蓋洛普咨詢公司正在退出中國市場。彭博社也於近日報導,美國資產管理巨頭先鋒集團正在邁出撤離中國的最後一步。它們成為北京收緊對企業的國安審查以及地緣政治日益緊張下撤出中國的最新外企。在歐洲企業批評中國商業環境需要更多實質性改善之際,中國總理李強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並保護外商投資權益。

李強表示,要持續推進規則對接更好的開放,推進制度性開放是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6日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周日(11月5日)在上海出席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李強承諾將繼續深化改革,擴大自由貿易區,「持續推進『規則對接更好』的開放」,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希望能吸引成千上萬的外國企業前來購買中國產品,擴大與中國的貿易和投資。

開幕式開場先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讀致賀詞信。習近平在信件中提到,希望進博會加快提升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視窗功能,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充分發揮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台作用,讓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共用的大市場。

李強在進博會上表示,「中國真誠希望與各國一道,在開放的大舞台上相向而行、相互成就」,以更開放的心態及舉措求同存異,「共同做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積極推動者、建設者和貢獻者」。

李強稱,經濟全球化是歷史大勢,人心所向;中國承諾開放經濟,未來五年中國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口額有望累計達到17兆美元,持續為世界創造市場紅利。

「中國今年是改革開放45周年,不管世界風雲如何變化,中國對外開放的腳步從未停頓,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從未改變。」

李強還稱,中國將持續推進市場機遇更大的開放,積極擴大進口,推動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協調發展。他還說,中國「將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則,市場準入,落實好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等相關政策,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持續營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經商環境」。

李強在講話中列舉了從展會中獲益的企業實例。他表示,今年參展的3400多家企業中,有200多家連續六年參展從未缺席。

去年,第五屆上海進博會意向成交金額為735.2 億美元,比前一屆增長 3.9%。

今年以來,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的進口出現下滑,儘管上個月公佈的數據顯示下滑趨勢可能開始緩解。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第3季度(7月至9月)經濟增長為4.9%,超過了分析師此前約4.5%的預期。但這一數字仍遠低於第2季度6.3%的增速。中國政府採取了各種政策來支持經濟,增加了在港口和其他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支出,降低利率,放寬房地產購買限制。但經濟學家表示,中國還需要進行更廣泛的改革來解決抑制增長的長期問題。

李強在周日的主旨演講中還提到,中國將積極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

台灣、烏克蘭、哥斯達黎加、烏拉圭和厄瓜多爾也已申請加入CPTPP。

該協定是澳洲、汶萊、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秘魯、新加坡和越南等 11 個國家於 2018 年達成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貿易協定。

英國今年早些時候成為該協定的第12個成員。若中國的申請按照收件順序處理,將成為下一個被審議的申請國。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曾表示,該國不會支持中國加入CPTPP,稱中國沒有達到擬議的標準。

阿爾巴內塞在上海出席進博會開幕儀式,並發表簡短演說。(美聯社)

澳洲和美國等國派出大型代表團參加於11月5日至11月10日舉行的上海進博會。與會者包括美光科技、雀巢、巴寶莉和歐萊雅。

周日,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接續在李強主旨演講後致詞,排序為所有外國政要代表第1位。

阿爾巴尼斯提到,澳中自貿協定(於2015年)生效後,澳洲從中國進口了大量產品,也為中國的企業提供了重要投入。澳中關係近年來愈趨重要,未來可以做得還很多;雙邊關係加強對話、合作,將是有利於所有人。

阿爾巴尼斯強調,澳洲支持自由貿易、開放市場,將繼續在全球經濟架構中發揮重要作用,這部分也與中國一樣,在G20、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有著重要角色。

外資撤離潮正在上演?

外國企業抱怨中國的投資環境日益惡化,特別是隨著新立法的通過,持有一般經濟數據可能被視為間諜行為。美國企業表示,當前的條件使得在中國投資幾乎不可能不承擔重大風險。

中國歐盟商會周五批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更像是「政治作秀」,敦促中國當局採取更多實質措施恢復歐洲企業對中國的信心。

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卡洛‧德安德利亞(Carlo D’Andrea)在上海的一場媒體吹風會上對記者說:「它更像是一場政府活動,更像是一次營銷推廣,而關於商貿方面的內容則少之又少。你可以說,進博會變得更像一場政治秀,而不是一次商貿活動。」

據英國《金融時報》11月4日報導,美國民調與咨詢公司蓋洛普(Gallup)正在撤出中國。報導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稱,這家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公司已告知其客戶,它將關閉在中國的業務,並建議客戶將一些項目轉移到中國以外的地方。該公司的一些項目將被取消。

路透社報導指出,蓋洛普公司為企業提供研究和分析服務,用於市場營銷目的。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當局擴大了反間諜法的適用範圍,加大了針對外國咨詢公司的審查。今年3月,中國當局突擊搜查了美國盡職調查公司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北京辦事處,拘留了該辦事處5名員工。4月下旬,中國當局又突襲檢查了美國管理顧問公司貝恩(Bain & Company)在上海辦事處。5月,咨詢公司「凱盛融英」(Capvision)被指控為「境外情報機構幫兇」,遭到調查。

據《金融時報》援引公開資料稱,這家公司1993年來到中國,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的辦事處僱用了數十名員工,其中許多人擔任顧問,幫助中國企業重新規劃其機構以及改善營銷。報導指出,蓋洛普將關閉在中國大陸所有的三個辦事處,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會保留部分當地員工。

蓋洛普在中國還設有教育和培訓部門,但由於中國對外國團體在中國開展民意調查有嚴格的規定,長期以來,蓋洛普在中國開展民調一直面臨困難。

據彭博社11月2日報導,美國資產管理巨頭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正在邁出退出中國的最後一步,在解散在中國的最後一個團隊。彭博社今年3月就曾報導指出,先鋒集團通知中國政府,有意關閉其在上海的分支機構。

知情人士向彭博社最新透露,先鋒集團已經與上海剩餘的約 10 名員工簽署了離職協議,其中包括上海地區負責人。這些人表示,大部分團隊成員將於明年年初離職,該辦事處也將關閉。

這家資產管理巨頭已經於上個月出售了其持有的、與螞蟻金服的合資企業股份。先鋒集團與馬雲投資的螞蟻金服曾共同出資建立一家合資企業,其中先鋒領航持股49%,螞蟻金服持股51%。

彭博社報導指出,先鋒集團正在改變其戰略,離開曾被其視為具有巨大潛力的中國市場。這與其競爭對手例如貝萊德基金(BlackRock)、富達投資(Fidelity International )等形成了反差。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商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财经

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 習近平致信 李強發表主旨演講 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出席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5日訊)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致信,表示中國將始終是世界發展的重要機遇,將堅定推進高水平開放。中國總理李強在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表示在經濟全球化下,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是最明智亦是最自然的選擇

李強表示,要持續推進規則對接更好的開放,推進制度性開放是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

李強說,不管世界風雲如何變化,中國對外開放的腳步從未停頓,中國真誠希望與世界各國在開放的大舞台上相向而行、相互成就,同時堅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

李強表示,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2018年以來,進博會秉持向全球開放中國市場、讓世界分享中國機遇的初衷,積極連通中國和世界國際採購投資。

阿爾巴內塞在上海出席進博會開幕儀式,並發表簡短演說。(美聯社)

應國務院總理李強邀請正式訪華的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在上海出席進博會開幕儀式並發表簡短演說,表示建基於對話與合作的雙邊關係,符合雙方利益。

他又說國家之間建設性的經濟接觸,有助建立關係,這是他領導的政府繼續與中國合作的原因。

阿爾巴內塞昨日起至星期二訪華。這是一次公認的解凍之旅,他在社交網絡X發帖說,  “很高興來到上海,這是自 2016 年以來澳大利亞總理首次訪問中國。”11月4日表示,他在期待已久的訪華之旅期間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這標誌着在穩定緊張的雙邊關係方面邁出了“非常積極的一步”。

阿爾巴尼斯出訪前在澳洲北領地首府達爾文出席活動時提及,“我將前往上海,然後前往北京。這將是澳大利亞總理自2016年以來首次訪華。中國是我們迄今為止最大的貿易夥伴。對華出口額占我國出口總額的25%以上,超過了其後三個國家:日本、韓國和美國出口額的總和。這凸顯了這一關係對澳大利亞的重要性。我要說的是,我們應該在可以的情況下與中方合作,在必須的情況下與中方存在分歧,並為我們的國家利益而接觸”。

阿爾巴尼斯補充說,“今晚,我將在上海出席今明兩天舉行的貿易會議(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晚宴。然後,我將前往北京,與習主席和李總理進行進一步會晤。我將一如既往地促進澳大利亞的利益,確保我們之間的接觸和對話始終是積極的、良好的,這符合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我們已經看到了兩國關係穩定帶來的好處,現在有了木材、大麥、乾草(被解禁),我們的葡萄酒(被解禁)也即將到來”。

阿爾巴尼斯補充說,“我們希望確保消除我們貿易之間的任何障礙,並以建設性的方式消除這些障礙。我對這一(澳中)關係的態度是耐心、審慎和有分寸的。確保我們雙方的利益都能得到體現,因為這才是良好外交的方式。這也是澳中兩國建立良好關係的方式。這也是我們全面處理國際關係的方法”。

他離開上海後會轉到北京,明日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阿爾巴內塞昨日在澳洲啟程前形容,今次訪問作為主要貿易夥伴的中國是正面一步,有助令緊張的雙邊關係穩定下來。

李家超表示,香港不但為超級連繫人,更是超級增值人。

正在上海出席進博會的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虹橋論壇的分論壇致辭,指出進博會已成為港企開拓內銷市場的優選平台,又指香港不但是「超級連繫人」,更是「超級增值人」。

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商務部將積極支持香港更好發展和發揮優勢,推動內地和香港共同繁榮發展。王文濤又說商務部支持香港盡早加入RCEP,並將探索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務實舉措,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上海出席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金融活水聚力服務實體經濟」分論壇,他致辭時說,本港正全力發展成為國際綠色金融及科技中心,於去年在港發行的綠色及可持續債券總額逾800億美元,其中綠債發行金額佔整個亞洲的三分之一,未來本港將加快建構綠色科技產業生態圈,以及在綠色標準製定、項目認證,以至人才培訓等方面做好工作,讓香港成為對接綠色資金和綠色項目的首選融資中心。

據進博會官方介紹,這屆進博會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後全面恢復實體舉辦。這次展會計有3000多家參展商與會,參展的世界500強、行業龍頭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等數量均為歷屆進博會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