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阿尔山 彙整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风俗人情

在中国人口最少的阿尔山 藏着你不知道的夏天!

    (来源:环球网)阿尔山,全称哈伦阿尔山,与蒙古国接壤,在蒙语中意为“热的圣水”。这里并非一座山峰,而是中国人口最少的一个城市。城市虽小,来头却很大。

打开地图,在与蒙古国接壤的北境边界、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悠然于世外的阿尔山便守在此处。阿尔山——整座城市仅几千人口,却包揽了形色各异的自然美景,上演着异域风情的音乐盛宴。

眼下,这样一座传奇之城,迎来了一年里最惬意的夏天。翠色桦木林带、红色杜鹃灌丛、黑色火山熔岩、碧绿林间草甸、金黄油菜花田,还有湛蓝的湖面,像是一面调色板,汇集自然万物的色彩,调和成盛夏避暑的天堂。今天,凤凰网旅游带你踏上这片土地,零距离畅享阿尔山的独特风姿。

阿尔山,全称哈伦阿尔山,与蒙古国接壤,在蒙语中意为“热的圣水”。这里并非一座山峰,而是中国人口最少的一个城市。城市虽小,来头却很大。

阿尔山口岸国门

界碑

阿尔山横跨巍巍大兴安岭,不仅有苍茫林海,还是四大草原交汇之地……

远古时期强烈的火山活动在这里留下珍贵的地质遗迹奇观,也成就了汩汩流淌的温泉群……

峻奇峡谷和秀丽山川间,湛蓝剔透的天池圣湖、纯净飒爽的冰川装点其上……

城市里,异域典雅的欧式楼宇林立,山林中,沉甸着历史和林俗的村庄诉说过往点滴……

除去自然风光和多彩民俗,每年此时,来自中俄蒙三国的艺术家们,更用一场消夏音乐节为阿尔山的夏天添了一份期待。夏日的阿尔山,究竟藏着哪些魅力?

用清澈灵动的河湖洗去燥热

阿尔山是全国人均森林覆盖面积最高的城市,这里的一木一林都是自然生长。山水相依,在城郊道旁便有冰澈舒爽的矿泉水,登高即览蓝天掩映的圣池天湖,只看一眼,便能消褪大半暑意。

驼峰岭天池

阿尔山里有大小数个天池,驼峰岭天池算是其中最美的一个。驼峰岭天池是火山喷发后,在火山口积水形成的高位湖泊,这里虽不似长白山天池的浩瀚湛蓝,碧绿湖面另有巧致之处。镶嵌于群山松林间,像一枚左脚掌,灵巧地印在阿尔山森林公园中。

据当地人说,驼峰岭天池很是神奇:无论天上落下多少雨,湖面始终不涨;暑日里多干旱,水平面不下落;湖中似乎总找不出活物的迹象,却常年清澈如许。

天池水面海拔高度1284米,想要一览其风姿,需从山脚攀爬数百级阶梯。当你坚持着登上半山腰,便可见天池一隅在松林间闪烁着微光,行至湖畔,清风徐徐,倒影绰绰,难怪当地人会称它是“大地最美的眼睛”。

乌苏浪子湖

在阿尔山,当地也管湖都叫泡子,素有“摄影师天堂”之称的乌苏浪子湖,在过去名为四十九号泡子。一湖双名,既描绘了仙神意境,也表现了湖泊与当地人之间的紧密关联。

乌苏浪子湖水面如镜,即便被山峦包围,依旧不失旷然的气魄。尤其在清晨,湖面弥漫一层薄雾,湖中天鹅、鸳鸯成双成对,朦胧得如同大师在画布上泼墨山水。

秋日里的乌苏浪子湖

乌苏浪子湖也是大兴安岭的小江南,这里鱼肥草美,形成于侏罗纪时期,直到今天依旧出产着优质的河鱼,为当地奉上餐桌上的鲜美,滋养一方。

五里泉

从阿尔山市区出发,向北行至五里远,便是著名的五里泉。这里也是阿尔山矿泉水的水源地,涌出的泉水常年保持着清凉的水温,即便是盛夏7月,双手浸在泉水里涤洗一个苹果,也会被冻得五指生疼。若是拿一瓶透明空壶打上一杯,杯壁瞬间便会挂上细密水珠,饮一口沁人心脾。

泉水纯净甘洌,不似其他矿泉水体隐约藏着腥味,反倒有一种非同一般的口感,像是含着一口流动的冰。想来离开了故土的阿尔山人,心里惦念的滋味一定少不了这口清泉。

阿尔山的优质水资源

五里泉毗邻车道,每日清晨,总有一条飞升的白雾缠绕于此。不论游客居民,往来间都会驻足,汲一瓶泉水,带走一天的清爽,也带走一方水土的本味。

用俊奇秀丽的山峡遮挡艳阳

阿尔山横跨大兴安岭,自然少不了峡谷山峰的魅力。这些景观壮阔悠远,来到此处的旅人,每一口呼吸都像在净化心灵。

白狼峰

白狼峰海拔1511米,据说是阿尔山地区的最高峰。想要登顶并不容易,狭窄的车道盘山上行,弯曲陡峭,像是坐上一辆惊险刺激的过山车。车道两旁或是沟壑峡谷,或是桦树松林,随着海拔不断升高变换着不同的景观。

登临峰顶,远处,大兴安岭浩瀚林海、蒙古高原异域风光尽收眼底;近旁,冰川时期形成的奇石堆积于前,遗迹上还遍布着苍松翠柏。目之所及,无不叫人震撼,心中多少尘俗烦扰,此刻也都在九霄云外了。

三潭峡

只看名字,就知道三潭峡里除了峡谷,还有流水。地处哈拉哈河上游,约3公里的峡谷将河水划分为卧牛潭、虎石潭和悦心潭三段。湍急之处,河浪激出银边,珠飞玉卷;平缓之时,水面波平如镜,且听风吟。

河谷两岸是陡峭险峻的峡壁,亦有火山岩石堆积,不时在河床中突起几块,将流水分割成几缕曲线,劈成细流,继续奔流而下,又汇于深潭。偶有根基不稳的松树歪倒在水中,奇绝的身姿又造出另一番景象。河谷幽静,潺潺临水,清流激湍,相信再热的时节,这里也能让人感受爽朗清风,通体凉爽。

石塘林

亿万年前,这片土地在一次次火山喷发中发展成型,最后造就了阿尔山旷古而今的神奇大地,石塘林便是其中代表,也被称为当地的“小九寨”。

未入之前,本以为这片“丛林”也跟此前走过的山林一样,无非是郁郁葱葱的林木,而当你拐进景区,眼前的场景大概会叫人大吃一惊。石塘林里最显眼的并非高大林木或葱郁灌丛,而是青碧的水塘上,杂乱地卧着褐色石头。

它们错综崎岖、沟壑纵横,是火山喷发后遗留的熔岩凝结块,杂乱之中显现别样魅力。环顾四周,目之所及,不论植被生物,或是山石土壤,无不保留着原始时期的模样,如同到了地球之外的世界。

用古朴林俗和传世技艺诉说过往

白狼镇鹿园

虽说白狼镇带着“狼”的字眼,过去也确实有狼群出没,但镇名却是由蒙语“白力嘎”演变而来,有“富饶”之意。

白狼镇不大,却聚集了当地的风土民俗,演绎着阿尔山的前世今生。要说镇上最出名的地方,莫过于鹿园村。一座小小村落,却将鹿与狼安排在一起,这个掩藏在山中的神仙地,几乎家家都饲养着耐寒的梅花鹿,乖巧伶俐。

若不是《亲爱的客栈2》找来,恐怕至今也不会有多少人知道,在大兴安岭的山麓上,有一个堪比日本奈良的鹿园。这里的梅花鹿不怕生,也没有攻击性,还乐于跟你亲密互动,宛如林中精灵。

林俗博物馆

白狼镇除了鹿园村,还有一座林俗村,听来比鹿园更多几分蹊跷。不急,当你来到此处的林俗博物馆,一切谜团都会自动揭晓。

白狼镇自古便生长着成片的原始森林,也正是当地非凡的林木资源,让这片土地的历史蒙上一段阴影。日伪时期,这里成了日本人掠夺资源最为严重的地方,参天古树先后被伐倒。但此后,凭着在地林业工人的不懈努力,辽阔的土地重新栽上了树苗,逐渐长成今日白狼镇的风貌,森林覆盖率在阿尔山市位居第一,达到83%左右。

林俗博物馆里记载的,正是过去这份沉甸甸的记忆,随着讲解员一路观览旧时的照片和物件,仿若昔日重现。

历史之外,博物馆中还将当地的民俗以多种形式展出。“百褶皮鞋脚上踹,养活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烟袋,大缸小缸渍酸菜……”这些押韵的语句形象地描绘着过往生活,也让外来者大开眼界,看得津津有味。

林俗树皮画

白狼林俗树皮画,这是阿尔山市第一个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可见其技艺之独到、价值之高。

当地白桦树上剥落的树皮可达40多种颜色,在能工巧匠的精雕细作下,不经任何染色处理,只靠绘画、裁剪、粘贴等技能,便创作出一幅幅灵秀的工艺挂画。将本土文明用原始古朴的形式延续至今,尽显草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