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编辑精选

告別了,這次襄陽行

在這片古老而迷人的土地上,我的心靈仿佛被時光的洪流輕輕攜帶,穿越了歷史的長河。襄陽,這個承載著無數故事與夢想的地方,見證了我與新老朋友們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儘管這次旅程中沒有和你們一起遊覽那如詩如畫的漢江,但我依然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靈動與溫暖。

那幾天,我們在古隆中漫步,感受著諸葛亮揮毫自如的豪情;在峴山上俯瞰沉靜的山河,耳邊似乎還能聽到古人吟唱的聲音。唐城的古韻與現代融合,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不同時代引領的潮流與文化。而在南漳,我們一起登上春秋寨,站在高處俯瞰那片蒼茫的天地,心中無限的暢快與激動。

記得那次在和氏壁的故里,我們一起緬懷卞和,那位傳奇的發現者,仿佛他的精神在向我們訴說著追求與堅持的重要。而在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們一起摘下新鮮的柑橘,分享著那份甜蜜的喜悅,感受著自然的饋贈。這些歡聲笑語,像橙色的果實,掛在心頭,溫暖如春。

夜晚,當我們漫步在南漳的街頭,與水鏡先生的邂逅,宛如悠然自得的道士,帶我們走入了更深邃的文化與思想。再到棗陽,站在漢光武的故里,仿佛看到劉秀英俊的身影,他的故事在這一片土地上延續,激勵著我們追尋自己的理想。

這一場旅程,承載了太多美好的回憶,中華漢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每一次的思考都有了新的寓意。親愛的朋友們,我很快就要登機離開這個地方,但這些記憶會永遠珍藏在我的心中。我們相約吧,不論未來的日子在哪里,我作為你們的朋友,永遠愛著大家。

告別了,襄陽的這次行,我的心卻依然在這片古城遊蕩,與你們的情誼將如同那悠久的歷史,永不磨滅。

2024.10.14夜於襄陽機場

 

作者:曾曉輝(天體物理學博士、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中華時報社長、中華新聞通訊社社長、粵港澳大灣區藝術聯合會主席、香港美術學院院長、香港藝術研究院院長 教授)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编辑精选

秋韻古寨

古山寨,層林盡染,
如同畫卷,鋪展開來,
春秋的氣息,飄在風中,
關羽的書聲,回蕩在遺跡之上。

千座古寨,靜默守候,
歷史的切片,鐫刻歲月的印記,
從楚漢的輝煌,
到明清的繁榮,
每一塊石牆都在低語。

秋日的陽光,灑落在磚瓦之上,
遊客如織,踏尋文化的脈絡,
在這中國版的“馬丘比丘”,
感受那份莊重與寧靜。

願南漳的故事,
如秋葉般,飄向四方,
申遺之路,承載著希望,
讓古山寨,再現輝煌。

(圖片來自中新社)

2024.10.13夜於襄陽市南漳縣

作者:曾曉輝(天體物理學博士、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中華時報社長、中華新聞通訊社社長、粵港澳大灣區藝術聯合會主席、香港美術學院院長、香港藝術研究院院長 教授)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编辑精选

追尋春秋的足跡

清晨,陽光透過雲層,灑下溫暖的光輝,柔和地擁抱著這個寧靜的早晨。與襄陽的“文化襄陽行”團友們一同,在地方領導的帶領下,我們走進了神秘的春秋寨。這裏,作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歷經千年風雨,依然巍然屹立,仿佛在向世人訴說著不朽的傳說,吸引著無數探秘者的目光。

春秋寨,地處南漳東鞏鎮,荊山楚水相依,孕育了眾多神秘故事。此地彙聚了“奇、秀、險”,三面環水,一面臨山,宛如一塊自然的瑰寶。斷崖峭壁與春秋樓遺址交相輝映,哨樓與城門靜默守望,宛若古老的守衛,佇立於時間的河流中,等待風雲際會。

這裏,楚國曾在荊山中開闢出一條道路,勇士們攜手修築寨牆,為抵禦外敵而奮鬥。關羽胸懷大志,在這片土地上苦讀史書《春秋》,他的信念與夢想,仿佛就在這泥土中滋長。古寨不僅是他的起點,更是無數英雄追逐夢想的歸宿。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眼前的美景如夢如幻。藍天與白雲融洽交織,秀水環繞蒼崖,歌唱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古堡的雄偉與自然的清新交織成一幅動人的畫卷,令人心醉神迷。專家們稱這裏為“淩駕於泰山天街、華山北峰之上”,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這裏都是古山寨中的驕子。

而春秋寨的魅力,絕不止於歷史積澱的文化故事,更在於它給予人們的慢生活體驗。漫步於翠竹之間,石牆土壁散發著古樸的氣息,四周綠色生機盎然。此刻,我的心靈被這質樸的美所觸動,古香幽動,令人傾心不已。仿佛在這裏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

春秋寨,我在你的懷抱中,感受到了時間的流淌,文化的傳承與生命的寧靜。無數次夢中,我徘徊於這片神秘的土地,願與你共舞於雲間,傾聽歲月的低語。每一次呼吸,都是與歷史的親密接觸;每一步行走,都是與自然的深切對話。

2024.10.13於南漳

作者:曾曉輝(天體物理學博士、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中華時報社長、中華新聞通訊社社長、粵港澳大灣區藝術聯合會主席、香港美術學院院長、香港藝術研究院院長 教授)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编辑精选

峴山秋雨吟

下午的秋雨輕輕灑,

獨步峴山濕意漣漪,

“峴山”聲聲在《全唐詩》裏,

輪回七十次,印在心扉。

 

雲霧繚繞,山不高,

羊祜曾醉遊,酒歌天邊,

風景如畫,政務之餘,

一壺濁酒,幾許人間舜華。

 

李白尋古,峴首憑高,

“楚山碧岩岩,漢水碧湯湯”,

白居易來訪,詩情更勇,

浸染文人墨蹟,流傳千古長。

 

孟浩然的足跡踩遍青苔,

與友同遊,吟誦不覺日斜,

“與諸子登峴山”,

風光無限,秋水共長天,

 

陳子昂歎古,懷古正躊躕,

胡曾曉日,碑痕隱約春愁,

杜甫的回棹詩,湧動情思,

涼意襲來,記憶溫柔如昨。

 

宋代曾鞏,舟行沔南岸,

置酒峴山堂,月下言歡,

蘇軾南來,遊塵起霓裳,

明清名士,紛至遝來共吟哦。

 

峴山啊峴山,文化的高峰,

千年詩賦,在雨中流淌,

在這秋日的黃昏,

我與歷史同行,共賞那芳香。

2024.10.12於襄陽

 

作者:曾曉輝(天體物理學博士、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中華時報社長、中華新聞通訊社社長、世界華人流行音樂聯合會總幹事、中國民營演出聯盟執行主席、粵港澳大灣區藝術聯合會主席、香港美術學院院長、香港藝術研究院院長 教授)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编辑精选

襄陽古隆中智慧殿堂

今天,晨光微透,我與來自多個國家的華文媒體代表踏上了探索“古隆中”的旅程,心中仰慕著那位臥龍諸葛的豐功偉績。這裏,不僅是智者的搖籃,更是歷史的見證,銘刻著英雄夢想與智慧的傳承。

古隆中,位於湖北省襄陽市,擁有逾1800年的厚重歷史。輕輕走入這片土地,清風拂面,我仿佛聽到了劉備三顧茅廬時的誠懇呼喚,聽到了諸葛亮在隴畝間辛勤耕耘的身影。每一寸土地都在訴說著戰略與智慧的故事,每一棵古樹都見證了英雄的情懷與抱負。

山不高而秀雅,恰似一位隱士,靜靜地守護著這份悠遠;水不深而澄清,宛若一面明鏡,映照著過往的輝煌;地不廣而平坦,恰似寬廣的胸懷,容納了千年的歷史文化。林不大而茂盛,仿佛生機勃勃的思緒,在陽光下搖曳生姿,訴說著時間的綿延與流動。

沿著蜿蜒的小路,走到隆中諸葛亮廟,這裏是武靈王的恩澤之地,是無數歷史名人朝聖的殿堂。唐代的封號,宋代的賜名,每一個時代的印記都在這裏交匯。曾幾何時,習鑿齒、王安石、蘇軾等文人雅士在這座廟中傾訴對智慧的崇敬,留下了他們追尋知識與真理的足跡。

每當我駐足凝視這片古老的土地,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1986年,隆中被認定為諸葛亮的故居,宛如金色的光環籠罩在這裏,令每一個來到這裏的人心存敬畏。1996年,它成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份榮耀訴說著對歷史的珍視與銘記。2022年,它更成為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的一部分,立於歷史的交界,繼續傳遞著古老的智慧。

我撫摸著那遺留在時間裏的痕跡,心中默念:“這裏是智者的故鄉,是三分天下的策源地。”在古隆中的每一處角落,我都感受到一種深邃的力量,仿佛諸葛亮的精神依然在風中回蕩,鼓勵著後來的每一個夢想與追尋。

在這清晨,我與歷史同行,心靈被古隆中豐富的文化浸潤開來。這片土地,雖不高大,卻以其獨特的秀雅與深邃,深深吸引著我,讓我明白何為智慧的溫潤,何為英雄的胸襟。在這裏,我不僅是一個漫遊者,更是歷史的傳承者,感受到一種流淌千年的情懷。

2024.10.12於古隆中

 

有感賦現代詩一首:

 

古隆中智慧殿堂

在晨曦微露的時刻,
我踏入古隆中的懷抱,
山不高,卻秀雅如詩,
水不深,卻澄澈如夢。

歷史的回聲在耳畔低語,
諸葛亮的智慧湧動在風中,
劉備的三顧如星辰閃爍,
在這片沃土上,種下榮耀。

林木叢中,
歲月的氣息彌漫,
每一片葉子都在歌唱,
讚美那曾經的豪情與壯闊。

古廟前,記憶閃過,
唐宋名人的歎息與敬仰,
他們在這裏寄情於歷史,
在蒼茫歲月中留下足跡。

我心中默念,
來吧,智慧的光輝,
如春風化雨,滋潤心田,
引領我追尋夢想的旅途。

在古隆中的晨光下,
我與歷史同在,
感受那股穿越時空的力量,
重燃我心中渴望的火焰。

 

古隆中智慧殿堂(七言詩)

晨曦微露古隆中,
隱士山川映日紅。
諸葛躬耕春若夢,
劉備三顧淚如痕。

林間細語風輕拂,
廟宇蒼苔歲月深。
千年智慧傳千載,
明朝夢憶再拾塵。

 

作者:曾曉輝(天體物理學博士、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中華時報社長、中華新聞通訊社社長、世界華人流行音樂聯合會總幹事、中國民營演出聯盟執行主席、粵港澳大灣區藝術聯合會主席、香港美術學院院長、香港藝術研究院院長 教授)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编辑精选

俠義之城:襄陽夜幕下的醉美情懷

晨曦微露,我在老撾萬象的清新空氣中,心懷對襄陽的美好憧憬,輕聲告別摯友。朋友不解,問我為何匆忙離去,我微笑回應:“我將前往湖北襄陽,參與中新社湖北分社舉辦的‘文化襄陽行’國際傳播活動。”在飛往重慶的途中,窗外漸漸逝去的山川河流早已在我心中勾勒出那幅俠義之城的畫卷,仿佛古詩詞與金庸小說在此交織相融。

抵達重慶時,同事熱情地邀請我留宿一晚。然而,我心系襄陽,便告知他們:“票已經購買好,我必須繼續前行。”於是,我徑直前往高鐵站,乘上那班前往襄陽東的高鐵。

儘管未曾親歷襄陽,但通過古詩文和金庸的筆觸,我已感受到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秀麗山水。襄陽,宛如一位婉約而英勇的女子,依山傍水,自在而天成。

山水相依的襄陽

“這山——跨越時空。”孟浩然在《與諸子登峴山》中流露出對亙古山水的感慨。襄陽仿佛是在追尋歷史的腳步,山川依舊,歲月更迭。江河流淌,恍若將歷史與現代相連接,成為一條無形的時光長河,滋養著這片土地。

“這水——閱盡風流。”王維的《漢江臨泛》像是一曲流淌的吟唱,述說著楚塞三湘的交融與荊門九派的彙聚。漢江在靜靜流淌,仿佛在低語訴說著過往的故事,水波蕩漾間,銘刻著人們在這片土地上的喜怒哀樂。

“這城——屹立千年。”杜審言筆下的襄陽城,猶如巍峨的歷史見證,經歷了朝代的興衰更替。登高眺望,層城疊嶂,楚山橫地,漢水相連,那份壯美景色令人心生敬畏,感慨萬千。

夜遊襄陽,文化之旅

終於在夜幕降臨時抵達襄陽東,熱情的中新社工作人員迎接我。他告訴我,早到的團友們已暢遊於襄水街、夫人城和管家巷。如果我能早點到,便可與他們共用漢江的璀璨夜景。

他開車送我,我便踏上團友們走過的古城足跡,悠然漫步於漢江邊。燈火闌珊中,網紅們架起設備進行直播,河對岸高樓林立,璀璨的燈光如星河般燦爛。古老的城牆在燈光映照下,仿佛在低語訴說往日輝煌。我在漢江畔徜徉,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盡顯無遺。

在群組中,我看到中新社記者撰寫的“襄陽牛肉麵:‘熱辣滾燙’顯‘俠義’”的文章,令我更期待追尋那道美味。

我來到管家巷,燈火通明,目光游離,留意到多家牛肉麵館。“襄陽牛肉麵”如影隨形,其中一間標有“襄陽牛肉麵研學交流基地”的店吸引了我。我走了進去,點了一碗牛肉麵,價格僅需16元。熱情的員工告訴我,襄陽人早餐必有牛肉麵、雞蛋和黃酒。

襄陽的飲食文化宛如一條悠長的河流,融匯南北美味,形成獨特的風味。當我品嘗那碗香氣四溢的牛肉麵,味蕾瞬間被辣、麻、鮮的獨特層次所征服。牛骨湯與豆芽的完美結合,為這趟美食之旅添上了濃厚的一筆。

訴說與渴望

夜色漸深,我在襄陽北街徘徊,耳畔傳來書法的揮灑聲。一位年輕女子在牌坊前流暢地書寫,瞬間吸引了我駐足觀賞。此時此刻,文化的氛圍如空氣般豐盈,讓人沉醉其中。

 “襄陽素有‘南船北馬’之稱”,我深思,交通要地的輻射力量使這裏的文化交融,飲食習慣更是挑戰傳統框架。襄陽牛肉麵,成為這座城市中最為驕傲的美食象徵。

縱使夜晚愈發深沉,燈光漸漸熄滅,我的心中依然湧動著滿滿的渴望,期盼再次踏上這片俠義之城,探索更深的文化與自然之美。

2024.10.11夜於襄陽

作者:曾曉輝(天體物理學博士、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中華時報社長、中華新聞通訊社社長、世界華人流行音樂聯合會總幹事、中國民營演出聯盟執行主席、粵港澳大灣區藝術聯合會主席、香港美術學院院長、香港藝術研究院院長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