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胡塞武装 彙整 - 第42页 共42页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以巴衝突:美歐逾800名官員聯署聲明抗議所屬政府加沙戰爭政策,以軍行動轉向拉法 避難民眾稱等死或逃入埃及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運動組織哈瑪斯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多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攻擊,從加薩地區發射大量火箭,並派遣武裝分子跨越國界進入以色列領土。以色列隨後展開反擊,8日對哈瑪斯宣戰。

英國外交大臣卡梅倫(David Cameron)2月1日在受訪時表示,英國可以在加沙停火後不久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而無需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就“兩國方案”可能長達數年的談判結果。

聯合國及其合作夥伴2月1日表示,人道主義工作者今年將需要27億美元來支持飽受戰爭蹂躪的的幾百萬也門平民。

在加沙汗尤尼斯,巴勒斯坦民眾輪候分發的食物。(美聯社)

最新戰況:

圖為1月30日巴勒斯坦人將數十名在加薩罹難的死者埋葬。(路透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2月3日訊)加沙戰事持續,以色列把軍事行動轉向拉法,周五對這個位於加沙地帶最南端僅存的避難地區巿郊外進行炮擊。

加沙230萬居民中,有一半以上無家可歸,現在擠在拉法。一名育有六個孩子的父親表示,如果以色列的坦克開過來,就只有兩個選擇,留下來等死或翻牆進入埃及。他說,若坦克來襲,那將是這場戰爭以來從未見過的大屠殺。

自以軍上周發動大規模進攻,奪取毗鄰的南部主要城市汗尤尼斯以來,最近幾天又有數萬人來到拉法。以色列國防部長約加蘭特周四表示,正在汗尤尼斯完成任務,部隊將到達拉法,消滅恐怖分子。

拉法和附近的汗尤尼斯地區是加沙唯一可以獲得有限食物和醫療援助的地區,這裡搭建了多個臨時帳篷。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的官員形容,拉法是一個絕望的壓力鍋,擔心接下來會發生甚麼。

另外,聯合國衛星中心分析的圖像顯示,加沙三成的建築物在以軍的攻擊中被摧毀或損壞。

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稱,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輪以巴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發動的軍事行動已造成27131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66287人受傷。

中東危機:

胡塞武裝人員在薩那聚集,以示支持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美聯社)

伊朗總統:伊朗不會發起戰爭 但會堅決回應任何欺凌

伊朗總統萊希表示,伊朗不會成為任何戰爭的發起者,但任何國家或者勢力想要欺淩伊朗,伊朗一定會堅決回應。

萊希說,伊朗在地區的軍事力量只是為了維護地區安全,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美聯社資料圖片)

萊希視察海灣地區伊斯蘭革命衛隊一個海軍基地時還表示,伊朗在地區的軍事力量只是為了維護地區安全,在過去以及現在都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

美軍在約旦的基地日前遭到無人機襲擊造成3名美軍士兵死亡後,總統拜登指責在敘利亞及伊拉克活動、獲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所為。白宮警告,可能採取多種行動,報復這次襲擊。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拜登政府已批准對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伊朗目標進行一系列空襲的計劃。報道引述官員稱,空襲將持續數天,可能會根據天氣情況決定何時開始。

也門胡塞武裝稱向以色列埃拉特發射導彈

也門胡塞武裝說,他們向以色列南部紅海海濱城市埃拉特發射數枚彈道導彈。

聲明說,胡塞武裝將「毫不猶豫地從海上和陸地」對以色列發動攻擊,直到以色列停止對加沙地帶的軍事進攻和封鎖。

以色列軍方當地周五稍早時稱,用「箭」式反導系統在紅海成功攔截一枚射向以色列的地對地導彈。

拜登稱美軍按其指示空襲伊朗伊斯蘭革命衞隊及附屬民兵組織

美軍空襲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被美方認定為受伊朗支持的武裝組織目標,報復3名駐約旦美軍士兵日前遭無人機襲擊喪生的事件。

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聲明指在他指示下,美軍空襲伊朗伊斯蘭革命衞隊及其附屬民兵組織使用的設施,強調美方報復行動會持續,但不尋求在中東或世界其他地區引發衝突。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表示,美軍空襲了伊拉克及敘利亞境內7處地點共85個軍事目標;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作戰部負責人西姆斯就表示,美方正評估今輪空襲造成的人員傷亡情況,美軍對空襲精準度有信心。

美國中央司令部在聲明中表示,美軍今次空襲出動數量龐大的戰鬥機,包括從美國本土派遣的遠程轟炸機,打擊目標包括指揮控制中心、情報中心及存放火箭炮、導彈和無人機的倉庫等。

美國據報空襲敘利亞及伊拉克目標 報復美軍遇襲事件

美軍今次的行動是報復。圖為3名駐約旦美軍士兵,日前遭無人機襲擊喪生的事件。(美聯社)

美國傳媒報道,美國向敘利亞及伊拉克的目標發動空襲,報復上月28日約旦美軍基地遭到無人機襲擊造成3名美軍士兵死亡的事件。

五角大樓暫時未有評論。報道引述國防部官員說,襲擊從多個平台發動。空襲目標包括武裝組織的指揮部、武器庫以及其他設施。

敘利亞人權監察組織說,戰機對代爾祖爾省東部伊朗支持的組織所在地進行四輪襲擊,一個親伊朗民兵組織的6名成員在相信由美國發動的襲擊中喪生。

另外,在約旦美軍基地遇襲中喪生的3名美軍士兵,遺體運回美國,總統拜登、國防部長奧斯汀等到特拉華州空軍基地出席迎接儀式。

美國扣押50多萬桶非法販運的伊朗石油 起訴對中俄敘買家的販運網絡

2月2日,美國司法部宣布扣押50多萬桶受到國際制裁的伊朗石油,官員稱這些燃料被非法販運,用於資助伊朗的準軍事部隊。此外,美國檢察官還宣布了與向中國、俄羅斯和敘利亞政府下屬買家出售石油有關的刑事指控。

美聯社報導指,這些行動是在美國和伊朗之間的緊張局勢一觸即發之際採取的,官員們稱,這些行動是破壞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資金來源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據信,該部隊正在伊拉克、黎巴嫩、 敘利亞和也門支持民兵武裝。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在聲明中說:“伊朗對美國構成持續威脅——伊朗試圖在我國境內謀殺美國人,對一家兒童醫院發動網絡攻擊,支持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等等。伊朗的所有罪行都需要錢。FBI將一如既往地致力於執行美國的制裁措施,不讓錢進入其庫房”。

美國司法部長梅里克·加蘭(Merrick Garland)在聲明中說:“司法部將繼續利用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權力,切斷對伊朗惡意活動的非法資助和支持,這些活動在最近幾個月變得更加明顯”。

在紐約提起的一起刑事案件指控七人,包括土耳其能源集團的多名官員和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一名領導人——利用幌子公司、虛假文件和篡改的地點及運輸數據向中國、俄羅斯和敘利亞的政府下屬買家出售石油。這些指控包括與恐怖主義、逃避制裁、欺詐和洗錢有關的罪行。

在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提起的另一起刑事案件指控一名中國婦女和一名阿曼男子涉嫌參與向中國政府擁有的煉油廠出售伊朗石油。

這些案件是美國司法部本周公布的與伊朗有關的最新重大案件。本周一,檢察官宣布了對一名伊朗人的指控,他被控與兩名加拿大人共謀在美國本土實施僱傭謀殺陰謀,但該陰謀最終被挫敗。

美國正在採取行動扣押的“深淵”號油輪上的50多萬桶石油價值超過2500萬美元。去年3月,美聯社通過分析衛星照片和海上追蹤數據,將“深淵”號油輪定位於亞洲重要的海上海峽,毗鄰“大洋洲”號油輪,可能進行船對船的轉移。美國還表示,扣押了用於該計畫的1.08億美元。

國際反應:

美歐逾800名官員聯署聲明抗議所屬政府加沙戰爭政策

美國和歐洲800多名在職官員聯署聲明,警告他們本國政府在加沙戰爭中的政策,可能「嚴重違反國際法」。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聯署聲明的官員來自美國、歐盟,以及英、法、德等11個歐洲國家。

報道說,BBC收到這份「跨大西洋聲明」的副本,當中提到,他們的政府有可能成為「本世紀最嚴重人類災難之一」的同謀,但他們的專家建議卻被擱置一旁。

報道認為,這是以色列一些主要西方盟國政府內部出現嚴重分歧的最新跡象。

其中一名簽署人是擁有超過25年國家安全經驗的美國政府官員,他對英國廣播公司表示,他們的擔憂被「持續駁回」,又說,那些了解該地區人士的聲音沒有被傾聽。

聲明說,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毫無底線」,導致數以萬計本可避免的平民死亡;又蓄意阻撓援助,使數以千計平民面臨饑餓和緩慢死亡的風險。聲明說,各國政府的政策有可能助長嚴重違反國際法的行為、戰爭罪,甚至種族清洗或種族滅絕。

聯署或支持這份聲明的人身份尚未公開,但據了解,近一半的人都是在政府中至少有十年工作經驗的官員。

美軍開始對伊拉克、敘利亞境內伊朗支持的民兵發動報復性打擊

在約旦美軍基地遇襲中喪生的3名美軍士兵,遺體運回美國。(美聯社)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月2日援引兩名美國官員稱,美軍已開始對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目標實施空襲,這可能是美國對伊朗支持的民兵實施一系列更大規模打擊的開始,這些民兵曾在中東地區對美軍發動系列襲擊。上周日,伊朗支持的武裝分子用無人機襲擊了美軍在約旦的一個前哨基地,造成3名美國軍人死亡,40多人受傷。

就在拜登(Joe Biden)總統周五齣席了莊嚴的遺體移交儀式並會見了在約旦陣亡士兵的家屬後不久,美軍發動了報復性打擊。官員們表示,與過去幾周對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發動的襲擊相比,此次空襲的意義可能更為重大,因為前幾次襲擊主要集中在武器儲存或訓練設施上。但是,拜登政府正在穿針引線,他們既要威懾和阻止進一步的襲擊,又要避免與伊朗爆發全面衝突,而中東地區已經因以色列和哈馬斯在加沙的持續戰爭而動蕩不安。

拜登政府已表示未來幾天可能會採取更多行動。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周四指出,美方的反應將是“多層次的”。他在五角大樓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有能力根據情況多次作出反應”。奧斯汀在談到伊朗支持的民兵時補充說:“他們有很多能力,而我則有更多”。

據CNN此前報導,拜登一直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他對士兵陣亡事件作出回應,以永遠阻止民兵武裝發動襲擊。自去年10月以來,伊朗支持的武裝分子已經160多次襲擊美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軍事設施,一些共和黨議員呼籲美國直接打擊伊朗境內的目標,以發出明確的信息。但拜登政府官員明確表示,任何回應都將是適度的,以避免地區局勢進一步升級。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John Kirby)周一向CNN表示:“我們不尋求與伊朗開戰,也不尋求在中東地區爆發更廣泛的衝突”。白宮周三透露稱,其認為一個名為 “伊拉克伊斯蘭抵抗運動”的武裝分子傘式組織是約旦無人機襲擊事件的幕後黑手。

約翰·柯比說:“我們認為,在約旦發生的襲擊是由一個名為‘伊拉克伊斯蘭抵抗運動’的傘式組織策畫、提供資源和協助的,該組織包含多個團體,其中包括卡塔伊卜真主黨”。他沒有把責任完全歸咎於卡塔伊卜真主黨,即伊拉克境內由伊朗支持的最強大的民兵組織,而是說該組織並不是唯一一個要對之前襲擊美國基地事件負責的團體。

約翰·柯比談到:“這當然有卡塔伊卜真主黨所做事情的蛛絲馬跡,我們的情報界確信,這是一個名為‘伊拉克伊斯蘭抵抗組織’的傘式組織所為”。自去年10月以來,美軍已對伊朗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代理人武器庫實施了數次打擊,但這些打擊都沒有震懾住武裝分子。

伊朗多年來一直在投資這些非正式稱為“抵抗軸心”的地區代理組織,向它們提供資金、武器和培訓,德黑蘭一直在尋求擴大其在中東的影響力,並迫使美國從該地區撤軍。不過,自10月以來,這些代理組織發動的其他襲擊均未造成美國軍人死亡。

上周日的襲擊標誌着事態的嚴重升級,拜登和他的國家安全團隊認為必須對此作出強有力的回應。伊朗一再表示其並不尋求衝突。伊朗總統易卜拉欣·萊希周五宣稱,伊朗不會發動戰爭,但會對霸凌者作出“強烈回應”。

易卜拉欣·萊希在伊朗南部霍爾木茲甘省的一次電視講話中說:“我們已經說過很多次,我們不會發動任何戰爭;但如果一個壓迫國家或勢力想霸凌我們,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將作出強烈回應”。不過,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發出的信息則是混合的。

美國中央司令部周五通過聲明宣布:“美國東部時間2月2日下午4:00,美國中央司令部部隊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聖城旅和附屬民兵組織進行了空襲。美軍出動多架飛機,包括從美國起飛的遠程轟炸機,打擊了超過85個目標。空襲使用了超過125枚精確彈藥。被擊中的設施包括民兵組織及其贊助者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指揮和控制行動中心、情報中心、火箭、導彈、無人駕駛飛行器倉庫以及後勤和彈藥供應鏈設施,這些組織和贊助者為襲擊美軍和聯軍提供了便利”。

白宮亦發布拜登的聲明表示:“上周日,三名美國士兵在約旦被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支持的激進組織發射的無人機殺死。今天早些時候,我參加了這些勇敢的美國人在多佛空軍基地有尊嚴地返回的儀式,並與他們每個人的家屬進行了交談”。

拜登說:“今天下午,在我的指示下,美國軍隊對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及其附屬民兵用來襲擊美軍的設施目標進行了打擊。我們的應對行動從今天開始。它將在我們選擇的時間和地點繼續進行。美國不尋求在中東或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發生衝突。但是,讓所有可能試圖傷害我們的人知道這一點:如果你傷害一個美國人,我們便將作出回應”。

五角大樓方面,奧斯汀通過聲明表示:“繼上周日美軍和聯軍在約旦東北部遇襲並造成三名美軍士兵死亡之後,根據拜登總統的指示,美軍今天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及其附屬民兵用來襲擊美軍的七處設施實施了打擊,其中包括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85個目標。這是我們應對行動的開始”。

奧斯汀補充說:“(拜登)總統已指示採取更多行動,追究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及其附屬民兵襲擊美軍和聯軍的責任。這些行動將在我們選擇的時間和地點展開。我們不尋求在中東或其他任何地方發生衝突,但我和總統不會容忍對美軍的襲擊。我們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捍衛美國、我們的部隊和我們的利益”。

分析:

美軍打擊胡塞武裝,聯合國說也門今年需要27億美元人道主義資金

聯合國及其合作夥伴2月1日表示,人道主義工作者今年將需要27億美元來支持飽受戰爭蹂躪的的幾百萬也門平民。

在沙特領導的聯軍支持下,也門政府軍與控制該國大部分地區的胡塞叛軍之間發生了近十年的戰鬥,導致1820萬也門人需要救生援助和保護來維持生存,大約1760萬人面臨嚴重的糧食不安全問題。

聯合國新聞報道,近一半的五歲以下兒童面臨中度至重度發育遲緩問題,即營養不良導致生長發育受阻,而且這種情況還在繼續惡化。也門還有1240萬人缺乏足夠的安全飲用水,從而增加了感染傳染病的風險,另外還有450多萬學齡兒童沒法上學。

據估計,也門全國目前有450萬人流離失所,其中三分之一的人不止一次背井離鄉。

根據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合作框架2022-2025年間為也門提供13億美元資金的安排,人道主義應急計畫強調與發展夥伴合作,支持生計、基本服務和經濟條件,以建立長期解決方案。

通過與也門全國各地的受影響者、當局和機構、援助工作者,以及地方和國家兩級的發展夥伴進行廣泛磋商,聯合國及其合作夥伴制定了2024年人道主義應急計畫。

這項計畫還反映了人道主義界在資金有限和准入受限的情況下調整行動的方式。

聯合國在也門的臨時駐地和人道主義協調員霍金斯(Peter Hawkins)表示,也門正面臨一個關鍵時刻,可以通過解決需求驅動因素這個特別的機會,邁出擺脫人道主義危機的決定性一步。

他說:“雖然地區衝突的變化帶來了更多的風險,但人道主義界仍將致力於留下來提供援助。”

霍金斯說:“我們絕不能背棄也門人民。我呼籲捐助方繼續提供緊急支持,以拯救生命、建設復原力,並為可持續的干預措施提供資金。”

人道主義工作者報告稱,經過多年的持續援助,也門的兒童死亡率在2023年略有改善。然而,也門的營養不良率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國際移民組織在也門南部的塔伊茲省建立了一個人道主義中心,以促進平民對關鍵服務的獲取,並為弱勢社區提供支持。

該地區目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包括水危機、醫療系統崩潰以及獲得人道主義援助的途徑有限。

三年多來,移民組織一直在為當地的流離失所者提供關鍵服務,大約幫助了13個營地的1萬人。

這個中心將為人道主義合作夥伴提供一個安全的行動基地,幫助解決塔伊茲的緊急需求,同時使國際移民組織能夠擴大支持範圍,幫助社區恢復和重建;其工作包括營地協調和營地管理、場地維護和執行社區反饋機制。

移民組織還在其管理的八個營地開展了婦女賦權活動,讓200名婦女參加了在職培訓和掃盲活動,同時約170位年輕人參加了體育活動。

其他活動包括正在12個營地開展的防洪工作和基礎設施改善工作,以及促進流離失所者和收容社區共處的學校重建項目。

去年10月加沙戰爭爆發後,胡塞叛軍時常在紅海對商船發動襲擊,影響了全球貿易,加劇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美國和英國等國家紛紛做出了反擊。

美軍周四打擊了也門胡塞叛軍的目標。美國軍方中央司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周四,美軍瞄準了“胡塞無人機地面控制站和十架胡塞單向無人機”,“對該地區的商船和美國海軍艦艇構成迫在眉睫的威脅”。

聲明補充道:“這一行動將保護航行自由,並使國際水域對美國海軍艦艇和商船來說更加安全。”

美國稱此次襲擊是出於自衛。半島電視台說'這次打擊繼續努力削弱這個由伊朗支持的組織的軍事能力,同時避免在該地區引發一場更廣泛的戰爭。美國軍方中央司令部周三表示,所有參與“侵略”也門的美國和英國軍艦都成為目標,加劇了人們對該地區緊張局勢升級以及對世界貿易的干擾加劇的擔憂。

美軍中央司令部早些時候表示,“卡尼”號航空母艦擊落了胡塞武裝發射的反艦彈道導彈,不到一小時後又擊落了三架伊朗無人機。

半島電視台報道,胡塞武裝周三表示,他們的海軍部隊在向美國海軍格雷夫利號驅逐艦發射導彈數小時後,在亞丁灣對一艘“美國商船”進行了打擊。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以巴衝突:加薩逾2.7萬死6.6萬傷 哈瑪斯研究停火6週提議,英國可能在加沙停火後不久承認巴勒斯坦國,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運動組織哈瑪斯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多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攻擊,從加薩地區發射大量火箭,並派遣武裝分子跨越國界進入以色列領土。以色列隨後展開反擊,8日對哈瑪斯宣戰。

英國外交大臣卡梅倫(David Cameron)2月1日在受訪時表示,英國可以在加沙停火後不久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而無需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就“兩國方案”可能長達數年的談判結果。

最新戰況:

圖為1月30日巴勒斯坦人將數十名在加薩罹難的死者埋葬。(路透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2月2日訊)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治下的加薩走廊衛生部今天表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分子近4個月戰爭已造成至少2萬7019人死亡。

加薩衛生部發布聲明說,自從去年10月7日以哈開戰以來,加薩已有6萬6139人受傷。

法新社報導,居中調解的各國力促以哈停火,而遭到包圍的加薩走廊今天激戰持續,使嚴峻的人道危機雪上加霜。

以色列軍方表示,過去一天內有「數十名恐怖分子遭到殲滅」,並在陷入困境的加薩南部甘尤尼斯市(Khan Yunis)摧毀一套長程飛彈發射器。

哈瑪斯領袖哈尼雅(Ismail Haniyeh)預計今天或明天到埃及首都開羅為擬議的停火協議進行談判。

哈瑪斯消息人士告訴法新社,居間調解的各國齊聚法國巴黎會商後,哈瑪斯正就與以色列停火6週的提議進行研究。

駐約旦基地遇襲 美將打擊敘利亞伊拉克境內伊朗目標

美國政府官員告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美方已批准針對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伊朗目標執行一連串攻擊的計畫。

美國官員指出,這波打擊將持續數天,且天候狀況可能會決定攻擊的時間。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報導,今年1月28日,有無人機襲擊美國駐約旦北部並靠近敘利亞邊界的一處軍事基地,造成3名美軍官兵喪命,還有41位軍人受傷。

美國指控是伊朗支持的民兵集團「伊拉克伊斯蘭反抗運動」(Islamic Resistance in Iraq)發動攻擊,該組織也坦承犯案。

伊朗當局則否認涉及這起無人機襲擊事件。

圖為伊拉克伊斯蘭反抗運動派系之一的真主黨旅民兵。(路透社)

國際反應:

英外相:英國可能在加沙停火後不久承認巴勒斯坦國

英國外交大臣卡梅倫(David Cameron)2月1日在受訪時表示,英國可以在加沙停火後不久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而無需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就“兩國方案”可能長達數年的談判結果。

 

卡梅倫在周四訪問黎巴嫩以緩和地區緊張局勢期間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說,在哈馬斯仍留在加沙的情況下不可能承認巴勒斯坦國,但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領導人繼續談判的同時可以承認巴勒斯坦國。

卡梅倫說,英國承認巴勒斯坦獨立建國,包括在聯合國承認巴勒斯坦獨立建國,“不可能在這一進程的一開始就實現,但也不一定非要在該進程的最後才實現”。

卡梅倫說:“隨着這一進程,隨着向解決方案的推進變得更加真實,這可能是我們要考慮的事情。我們需要做的是給巴勒斯坦人民一個通向更美好未來的前景,一個擁有自己國家的未來”。

卡梅倫說,這一前景“對本地區的長期和平與安全絕對至關重要”。英國、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一直支持獨立的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並存的想法,以此作為解決中東地區最棘手衝突的方案,但它們表示巴勒斯坦的獨立應作為談判解決的一部分。自2009年以來,以巴雙方一直沒有進行實質性談判。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則公開拒絕在戰後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甚至在最近幾周誇口說,他在阻止巴勒斯坦建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以色列的一些重要盟友在未得到以方支持的情況下承認巴勒斯坦國,此舉可能會孤立以色列,並對其施加壓力,迫使其坐到談判桌前。

卡梅倫說,第一步必須是在加沙“暫停戰鬥”,最終實現“永久、可持續的停火”。他補充說,為了讓英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哈馬斯的領導人必須離開加沙,“因為在加沙仍由對10月7日事件負責的人控制的情況下,你不可能有兩國解決方案”,他指的是引發加沙戰爭的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致命突襲。

哈馬斯迄今採取的立場是,作為停火協議的一部分,其領導人不會離開加沙地帶。卡梅倫說,英國還提出了一項緩和黎以邊境緊張局勢的計畫,過去四個月來,黎巴嫩真主黨和以軍幾乎每天都在那裡交火,引發了對更大規模戰爭的擔憂。

卡梅倫指出,該計畫將包括英國訓練黎巴嫩軍隊在邊境地區開展更多安全工作。

紅海危機:

薩雷亞指如果美英令紅海局勢升級,胡塞武裝亦將升級行動。圖付英國艦艇日前發射導彈的情況。(美聯社資料圖片)

美軍葉門外海擊落無人機 摧毀載炸藥無人船

美國軍方表示,美軍今天在葉門外海擊落一架無人機,隨後又摧毀了一艘載有炸藥的無人船。美軍指稱這艘無人船由葉門叛軍「青年運動」所操縱,對紅海上往來船隻具有威脅性。

法新社報導,美軍中央司令部(CENTCOM)並表示,背後有伊朗撐腰的「青年運動」(Huthi)發射了兩枚反艦飛彈,可能是瞄準紅海上的一艘貨船,但飛彈並未擊中那艘船。

中央司令部表示,美軍今天稍早在亞丁灣(Gulf of Aden )上空擊落一架無人機,但未說明這架無人機屬於何方。

美軍中央司令部同時指責「青年運動」操縱一艘裝有炸彈的無人船。美軍將之摧毀時,引發「嚴重二次爆炸」,但未有人員受傷或災損消息。

中央司令部說,「青年運動」之後發射兩枚反艦彈道飛彈,「很可能是朝紅海上的船隻M/V Koi號」,不過「飛彈最後落入海中,沒有擊中這艘船」。

美軍中央司令部提到這艘船懸掛賴比瑞亞國旗,屬百慕達(Bermuda)所有。

分析:

國際調解以哈停火 在巴黎提出協議草案內容

作者:肖曼

儘管國際間居中調解在巴勒斯坦的以哈停火,哈瑪斯領袖也準備到埃及首都開羅談判,但被包圍的加薩走廊周四仍然激戰持續,使嚴峻的人道危機雪上加霜。加沙衛生部數字顯示: 4個月來的戰爭已造成至少2萬7千多人死亡。

以色列維持對加沙地區哈馬斯的巨大軍事壓力,國際外交調節則在巴黎進行,討論加沙停火六周的協議草案。哈瑪斯消息人士告訴法新社:哈瑪斯領袖哈尼雅(Ismail Haniyeh)預計2月1日或2日到埃及首都開羅為擬議的停火協議進行談判。

關於停火六周的提議:熟悉談判情況的美國和阿拉伯官員告訴“華爾街日報”說,美國談判人員正在推動一個可以停止加沙戰爭的3階段停火協議,停火時間長到足以減緩以色列軍事勢頭,並為更為持久的休戰狀態鋪路。

路透社報導,這項停火計畫是由美國、以色列和埃及情報首長及卡塔爾總理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 Thani)制定,可行性取決於哈瑪斯(Hamas)是否會同意第一階段內容,當中未協議永久結束戰爭;但到目前為止,結束戰爭一直是哈瑪斯的核心訴求之一。

據與會人士提供給“華爾街日報”的協議草案,在第1階段,以色列將停止在加沙的所有軍事行動,包括無人機偵察行動,為期6周,讓哈瑪斯有時間聚集即將釋放的以色列平民人質。這個階段中,包括長者、病患與孩童的平民人質將獲得釋放,且當地巴勒斯坦平民可以在加沙走廊內自由移動,救援物資也能運至所有地區。

停火協議草案顯示:如果第1階段成功,就將執行第2階段,即哈瑪斯釋放以色列女兵。屆時,更多人道救援物資將送進加沙走廊,且協議將保證醫療院所、供水服務與烘焙店的運作。而在潛在停火的第3階段中,哈瑪斯將釋放以色列男性士兵並交出死亡人質的遺體。

談判人員說,哈瑪斯同樣要求歸還在去年10月7日突襲以色列期間遭殺的巴勒斯坦人遺體。 由於以色列是徵兵制國家,哈瑪斯將特定年齡內的所有以色列人都視為士兵。

協議第3階段預料是最難保證行得通的一部分,因為加沙的哈瑪斯領導階層有可能扣住一小群人質,既當作談判籌碼也當作人肉盾牌;而以色列領導人也可能拒絕釋放重要的巴勒斯坦囚犯。

哈瑪斯在去年11月休戰期間釋放了100多人,目前仍扣押超過100名以色列人質。 自去年12月底以來,有關各方一直在討論分階段停火架構方案,但以色列都不贊同,直到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Mossad)首長巴尼亞(David Barnea)本月28日在法國巴黎與美國、埃及情報首長及穆罕默德會面後,以色列才點頭。

路透社轉引埃及消息人士表示,卡達、埃及、約旦將確保哈瑪斯遵守所有協議,美國、法國也會對以色列做一樣的事。 哈瑪斯領袖哈尼雅(Ismail Haniyeh)表示,哈瑪斯對於所有能夠結束以色列對加沙攻勢的構想都抱持開放態度。哈尼雅31日宣布他將前往埃及討論上述計畫。

以軍表示,哈瑪斯擄走的人質中,有許多已經或持續遭扣押在加沙龐大的地道網絡中。法新社報導:以色列軍隊1月30日曾威脅表示:正在把地中海海水引入加沙地道,以摧毀哈瑪斯武裝分子用來對以色列發動攻擊的龐大地下網絡。據美國西點軍校(West Point)的研究,去年10月以哈戰爭剛爆發時,加沙有1300條地道,長度超過500公里,被以軍稱之為“加沙地鐵”。

哈瑪斯去年10月7日攻擊以色列南部,造成多為平民約1140人喪命後,以軍矢言要摧毀這個巴勒斯坦武裝組織。 哈瑪斯於10月7日發動攻擊時,約有250名人質被擄至加沙,其中有些仍遭扣押,至少有28人據信遭殺害。 自哈瑪斯發動攻擊以來,以色列在加沙發動了極具毀滅性的海陸空攻勢。

法新社2月1日報導:今天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下屬的加沙衛生部發布聲明說,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分子近4個月戰爭已造成至少2萬7019人死亡。 此外,自從去年10月7日以哈開戰以來,加沙走廊已有6萬6139人受傷。

同一天,以色列軍方報告說,過去一天內又有“數十名恐怖分子遭到殲滅”,並在陷入困境的加沙南部甘尤尼斯市(Khan Yunis)摧毀了一套遠程飛彈發射器。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以巴衝突:美國敦促長期停火,內塔尼亞胡稱設法達協議解救人質 同時強調不停戰不撤軍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運動組織哈瑪斯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多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攻擊,從加薩地區發射大量火箭,並派遣武裝分子跨越國界進入以色列領土。以色列隨後展開反擊,8日對哈瑪斯宣戰。

聯合國報告指加沙現時有一半建築物被摧毀,保守估計重建費用達到數百億美元。(法新社)

最新戰況: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2月1日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他對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員工參與哈馬斯突襲以色列的指控感到震驚,他已與資助國代表會面,聽取他們的擔憂,並講解聯合國為解決這些問題而採取的措施。不過,古特雷斯形容,近東救濟工程處是加沙所有人道救援行動的支柱,呼籲所有國家確保這個機構可延續救援工作。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緊急救濟協調員格里菲思,在安理會上就強調近東救濟工程處的重要性,強調對巴勒斯坦的人道主義工作完全取決於近東救濟工程處是否有充足的資金和運作能力。他說,近東救濟工程處為四分之三以上的加沙居民提供救援,不應該因少數人的行為而受到損害,削減資助將導致災難性後果。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格林菲爾德就強調,美國暫停資助並不是懲罰措施,而是一個警號。近東救濟工程處必須發生根本性變化,以防止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與到訪的聯合國官員會面時表示,現在是國際社會和聯合國認識到近東救濟工程處的使命必須終止的時候,強調如果想按計劃解決加沙問題,就必須由其他聯合國機構和其他援助機構取代近東救濟工程處。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正努力達成另一項協議,解救被扣押的人質。

內塔尼亞胡在聲明中強調,以色列不會結束戰爭,不會從加沙地帶撤軍,亦不會釋放數千名被扣押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要消滅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確保加沙不再對以色列構成威脅。

另外,以色列國防部承認灌水攻擊加沙城內的哈馬斯地道。報道指以軍進入加沙後發現總長度近480公里的800多條地道,至今只摧毀兩成至四成地下網路。以軍在加沙北部建造水泵,引海水灌入地道。美國擔心目前不清楚被扣押的100多名人質,是否身處地道,灌水入地道可能危及他們的生命。

使館人員在館區圍欄旁邊發現可疑物品,已被警方引爆。報道引指可疑物品是手榴彈。(法新社)

以色列駐瑞典大使館發現可疑危險物品 警方到場將其引爆

以色列駐瑞典大使館發現可疑危險物品,當地警方接報後隨即封鎖周邊區域。警方說,國家炸彈防護部門經評估後認為,可疑危險物品威力巨大,已經當場將物品引爆,並正展開調查,但警方拒絕透露可疑物品的性質。

瑞典傳媒報道,可疑物品由使館工作人員在館區圍欄旁邊發現。報道引述消息指,可疑物品是手榴彈。

以色列駐瑞典大使庫爾曼其後在社交網站表示,大使館和使館職員成為企圖襲擊的目標,但他強調以色列不會被恐怖主義嚇倒。

國際反應:

美國敦促長期停火 擬為結束加沙戰爭鋪平道路

根據國際情報機構負責人本周在巴黎制定的協議草案,以色列和哈馬斯正在考慮一項由三部分組成的協議,該協議將釋放加沙人質,首先是停火六周。隨後的階段還將停止戰鬥,釋放更多人質。這些官員說,以美國中情局局長比爾·伯恩斯(Bill Burns)為首的美國談判代表認為,以色列很難在長期停戰後恢複目前的戰爭強度。

這些官員補充說,美方還告訴其他談判代表,以色列正在考慮轉入一個階段的想法——一旦所有人質獲釋,在此期間主要行動將更加有限,包括對加沙的空襲。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辦公室沒有回應關於以方是否正在考慮這一前景的置評請求。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John Kirby)說:“我們的目標是延長停戰時間,至於多長時間,這都是討論的一部分,但要比我們在11月看到的停戰時間更長,大約一周”。

約翰·柯比告誡稱,“現在還沒有人跳達陣舞”,但拜登政府希望各方都能同意停止戰鬥,讓人質離開加沙,讓更多的人道主義援助進入加沙地帶。報導指,要達成這樣一項協議,需要克服交戰雙方的內部分歧和根深蒂固的分歧。阿拉伯官員說,這些障礙使得馬上達成協議不太可能,但他們表示,如果這些障礙被克服,那麼協議可以在一周到十天內完成。

熟悉談判情況的人士說,在巴黎舉行的閉門會議上,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負責人大衛·巴尼亞(David Barnea)也出席了會談。他大致簽署了協議大綱。自上次停止敵對行動以來,雙方的談判一直陷入僵局。雙方甚至願意考慮一項協議的輪廓,這表明談判出現了微小但重要的轉變。這也表明,隨着加沙戰爭進入第五個月,以色列和哈馬斯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中東地區已處於全面衝突的邊緣。

一心想要剷除哈馬斯的以色列面臨著一些以色列人要求結束戰爭以換回100多名人質的強烈呼聲,拜登政府內部也對衝突造成的損失日益感到疲憊。華盛頓在阿拉伯國家中的盟友正在敦促永久結束這場已造成數萬人喪生的戰爭。

哈馬斯表示,只有以結束戰爭為交換條件才願意釋放人質,而以色列表示不會同意該條件。據熟悉談判情況的官員稱,目前的提議反映出以色列試圖彌合分歧,為長期停戰談判爭取時間,並在此過程中有效地制止衝突。他們補充說,哈馬斯向談判代表表示,只要能保證長期停火,其將對停戰時間的長短持靈活態度。

根據參與談判的官員向《華爾街日報》宣讀的一份協議草案,在第一階段,以色列將停止在加沙的所有軍事行動,包括無人機偵察,為期六周,同時哈馬斯將人質集中釋放。包括老人、病人和兒童在內的平民人質將被釋放。在加沙,平民可以自由行動,援助也可以到達所有地區。該草案說,如果這一階段取得成功,第二階段將從哈馬斯釋放以色列女兵開始。更多的人道主義援助將進入加沙地帶,該協議將保證醫院、供水服務和麵包店的運作。

根據該草案,在可能停火的第三階段,哈馬斯將釋放男性士兵和送回死亡人質的屍體。哈馬斯是美國指定的恐怖組織,由於以色列的徵兵規定,其認為所有年齡在一定範圍內的以色列人都是士兵。談判代表說,哈馬斯還要求歸還在去年10月7日突襲以色列期間被打死的巴勒斯坦人的屍體。由於哈馬斯在加沙的領導人可能會扣留一小部分人質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和人盾,而以色列領導人可能會拒絕釋放受人矚目的巴勒斯坦囚犯,因此預計該協議的最後階段將是最不穩定的。

以色列前談判代表和政府官員丹尼爾·利維(Daniel Levy)說:“這將使內塔尼亞胡避免因同意釋放這些高價值人員和結束戰爭而帶來的政治後果”。在上周末的巴黎會議上,比爾·伯恩斯與埃及和以色列的同行以及卡塔爾首相共同起草了協議的大綱。以色列稱巴黎會談具有建設性,而哈馬斯則表示正在研究該計畫。雙方都發現了框架中的缺陷。

問題仍然存在,包括用巴勒斯坦囚犯交換人質的比例。哈馬斯要求每釋放1名以色列女兵,就釋放150名巴勒斯坦囚犯。談判代表說,以色列希望交還關押在加沙的所有士兵。目前還無法確定以色列會釋放多少囚犯作為交換。哈馬斯還面臨著以色列對加沙南部汗尤尼斯市發動軍事襲擊的壓力,以色列認為哈馬斯的領導人藏匿在地下。分析人士說,這次襲擊使哈馬斯流亡在外的政治領導人更願意談判,而該組織在加沙的領導人則在談判中保持強硬立場。

一些以色列軍事官員說,以軍最近的攻勢旨在迫使哈馬斯同意更有利的條件。一名以色列高級軍事官員說:“對方必須相信我們會全力以赴”。美國和以色列軍方官員越來越相信哈馬斯能在以色列的入侵中倖存下來,這使以方的主要戰爭目標之一——消滅該激進組織成為疑問。儘管哈馬斯已造成數千人傷亡,並一直承受着以色列進攻的巨大壓力,但美國和以色列情報部門的評估認為,哈馬斯可以在其地下基礎設施基本完好的情況下繼續戰鬥數月。

然而,雙方最高領導人都不願作出完成協議所需的讓步。談判人員說,哈馬斯在加沙的首領葉海亞·辛瓦爾(Yahya Sinwar)認為自己在4個月的轟炸中堅守陣地,因此有實力進行談判。內塔尼亞胡堅決要求以軍繼續駐紮在加沙,而且據熟悉他想法的人說,總理仍然堅信以色列可以通過軍事行動而不是談判解救剩餘的人質。

如果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協議,內塔尼亞胡還將面臨執政聯盟中極端民族主義成員解散政府的威脅。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長伊塔馬爾·本-格維爾(Itamar Ben-Gvir)等強硬派領導人在去年11月停火之前也發出了同樣的最後通牒,但卻沒有付諸實施。

其他重要障礙依然存在,尤其是哈馬斯要求國際社會保證停火和以色列從加沙全面撤軍。內塔尼亞胡周二在談到以色列軍隊時說:“我們不會從加沙地帶撤走以色列國防軍,也不會釋放數千名恐怖分子。這不會發生”。包括流亡在外的哈馬斯政治局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在內的該組織主要領導人將於本周飛往開羅,繼續與埃及官員討論協議的輪廓。

中方代表呼籲繼續支持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工作

聯合國安理會舉行以巴問題公開會議。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呼籲國際社會繼續支持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工作。

張軍發言時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近東救濟工程處員工參與去年10月7日襲擊的指控,支持聯合國展開獨立、公正、客觀調查。同時必須指出,有關個案不應分散對加沙局勢的關注和推動實現停火、緩解人道災難的努力。

張軍說,近東救濟工程處為緩解加沙人道災難發揮了不可或缺、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加沙200萬民眾活下去的希望,絕不能因為個別人的行為,就全盤否定工程處的工作。中方呼籲國際社會特別是主要捐款國,以加沙民眾生命為重,以人道救援大局為重,重新考慮停止供資的決定,在調查期間繼續支持工程處工作。

報告指加沙已不宜居住 經濟或需70年才能回復至衝突前水平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就加沙情況發表報告,指當地現時已經有一半建築物被摧毀,已經不適宜居住,保守估計重建費用達到數百億美元,警告針對當地的軍事行動持續的時間越長,影響將會更嚴重。

報告又指,衝突導致加沙去年本地生產總值GDP下跌24%,全年人均GDP就下跌26.1%。即使軍事行動立即停止和開始重建,按照2007至2022年的增長趨勢,即每年平均增長率0.4%推算,加沙的GDP亦要到2092年才能夠恢復到2022年即衝突前的水平。

另外,報告指,衝突前加沙有三分之二貧窮人口,四成五勞動人口失業,截至去年12月,失業率已飆升至驚人的近八成。參與撰寫報告的經濟學家阿拉澤說,國際社會或加沙人民都無法承受長達數十年的人道主義災難。他認為,加沙需要成為發展議程的一部分,而不是被視為一個人道主義個案。

紅海危機:

薩雷亞指如果美英令紅海局勢升級,胡塞武裝亦將升級行動。圖付英國艦艇日前發射導彈的情況。(美聯社資料圖片)

美軍摧毀也門胡塞武裝地對空導彈 稱對美方飛機構成威脅

美軍星期三摧毀了也門胡塞武裝一枚導彈,指導彈對美方飛機構成威脅。

美國中央司令部在聲明中表示,美軍在確定胡塞武裝一枚準備發射的地對空導彈對美方飛機構成迫在眉睫的威脅後,美軍擊中並摧毀有關導彈。不過,聲明沒有提及受威脅的飛機類型或攻擊的具體地點,只是說事發在胡塞武裝控制的也門地區。

胡塞武裝營運的電視台之前報道,美國和英國飛機曾經襲擊北部城市薩達,但沒有提及遇襲目標、以及傷亡或損毀情況。

白宮指責伊朗所支持民兵組織是駐約旦基地遇襲幕後黑手

美國白宮指責伊朗扶植的民兵組織,是美國駐約旦基地日前遇襲的幕後黑手。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表示,情報部門認為伊拉克伊斯蘭抵抗組織,要對襲擊事件負上責任,又指美國會按照自身選擇的方式及時間表,作出回應,強調過去2日未見發生任何事情,不代表事情不會發生。

伊拉克伊斯蘭抵抗組織較早時已就襲擊承認責任;伊朗否認與該宗無人機襲擊有任何關連。美國總統拜登早前說,不希望中東爆發更廣泛衝突。

胡塞武裝稱向亞丁灣航行美國貨輪發射導彈並擊中目標

也門胡塞武裝組織表示,當地星期三向一艘在亞丁灣航行的美國貨輪,發射多枚導彈,並擊中目標。發言人薩雷亞在聲明中表示,組織襲擊的貨輪名為「科伊號」,正駛往以色列的港口,又指如果美國及英國採取行動令紅海局勢升級,胡塞武裝亦將以升級的行動回應。

較早時,美國中央司令部發表聲明,指美軍在當地星期三下午,摧毀胡塞武裝一枚即將發射、以美軍戰機為攻擊目標的地對空導彈。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以巴衝突:以軍證實正向加沙地道引水 以摧毀哈馬斯龐大地下隧道網絡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運動組織哈瑪斯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多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攻擊,從加薩地區發射大量火箭,並派遣武裝分子跨越國界進入以色列領土。以色列隨後展開反擊,8日對哈瑪斯宣戰。

有研究指,去年10月加沙戰爭開始時,加沙有1300條隧道,長度超過500公里。(法新社資料圖片)

最新戰況:

♦在以色列指稱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數人牽涉10月7日對以血腥攻擊後,西方多國決定暫時切斷對這一機構的援助或等待調查結果。然而,挪威和西班牙政府認為,不能停止對加沙幾百萬難民的援救。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月31日訊)以軍表示,將調查一名巴勒斯坦男子在加沙地帶被槍殺事件,當時他與多人高舉雙手和揮著白旗。

有片段顯示,五名男子在南部城市汗尤尼斯的街道上行走,他們舉高雙手,揮動著白旗以示投降,突然間傳出槍聲,一名51歲巴人男子中槍倒地死亡。

影片沒有見到槍手,但在槍聲傳出前,鏡頭搖晃,看到不遠有一輛以軍坦克。

拍攝到事件的一名公民記者說,以軍坦克向人群開火。

以色列軍方星期日表示,正調查本月22日發生的槍擊事件。有美國傳媒播放影片後,以色列官員表示,片段有助當局了解士兵可能存在不當行為。

巴勒斯坦人和人權組織指責以色列軍隊,在加沙地帶濫用武力,導致大量平民傷亡。

以軍證實正向加沙地道引水 以摧毀哈馬斯龐大地下隧道網絡

巴勒斯坦傳媒報道,以軍星期二晚空襲加沙中部城市代爾拜拉赫一處住宅,造成至少11人死亡。以軍當天亦密集轟炸加沙中部的布賴傑難民營和努賽賴特難民營,傷者被送往加沙中部的阿克薩醫院。

巴勒斯坦紅新月會當天亦指責以軍襲擊位於加沙南部汗尤尼斯的阿邁勒醫院,並用槍威脅要求無家可歸者和工作人員撤離。以軍發言人隨即否認有關指控,強調以軍並沒有進入有關醫院。

另外,以軍表示,正在向加沙地下隧道引水,以摧毀哈馬斯的龐大地下網絡,消除哈馬斯利用地下隧道網絡發動襲擊的威脅。

有研究指,去年10月加沙戰爭開始時,加沙有1300條隧道,長度超過500公里。

哈馬斯稱對停火方案持開放態度 以色列則重申取勝前不撤出加沙

哈尼亞表示,哈馬斯對於能夠結束以色列對加沙侵略的所有提議持開放態度。(法新社資料圖片)

哈馬斯政治局領導人哈尼亞表示,哈馬斯已收到來自法國巴黎的停火協議方案,但強調哈馬斯的主要目標,是結束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並確保以軍從加沙全面撤出,哈馬斯將以此為基礎,對方案研究後予以答覆。他又說,哈馬斯對於能夠結束以色列對加沙侵略的所有提議持開放態度。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就表示,儘管國際社會努力推動達成以巴停火協議,但以色列在取得全面勝利之前,不會釋放巴勒斯坦在押人員或從加沙撤軍。

在法國達成的停火協議方案分為幾個階段。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道,首階段哈馬斯將釋放在押的以色列長者、女性平民和兒童,以及恢復向加沙運送大部分糧食和藥物。第二階段就會釋放在押的以色列女兵,以及增加對加沙的援助和恢復加沙的公用事業服務。第三階段就會送回遇難以軍士兵遺體,以方就釋放在押巴勒斯坦人。這三個階段都會停火,而預計首階段將停火至少一個月。消息人士又指,雖然以色列仍未承諾永久停火,但方案最終目標是第四階段,屆時戰爭將結束,哈馬斯將釋放在押的以軍男性士兵,換取以色列釋放更多在押巴勒斯坦人。

另外,消息人士說,雖然各方對方案內容有共識,但每個階段的關鍵細節仍需要制定。而即使哈馬同意方案的提議,仍然幾天甚至幾星期時間去解決有關落實停火和互換在押人員的後勤細節。

國際反應:

聯合國官員指近東救濟工程處無可取代 以色列指該機構並不中立

聯合國加沙人道主義和重建高級協調員卡格,向安理會匯報加沙的情況,安理會對加沙嚴峻並迅速惡化的人道主義局勢表示擔憂,並敦促各方與卡格合作。卡格又指,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的能力和對加沙人民的了解,是任何機構都難以取代。

以色列政府發言人之後發表聲明,指近東救濟工程處是哈馬斯的前線,包括大規模僱用恐怖分子、讓哈馬斯利用設施進行軍事活動、以及依靠哈馬斯在加沙分發援助物資。發言人又指近東救濟工程處一成的員工是哈馬斯或伊斯蘭聖戰組織成員,因此不是一個中立的機構。

以色列上星期指控近東救濟工程處多名員工參與了去年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的攻擊後,多個國家先後暫停對這個機構的資助。而最新一個暫停資助的國家是瑞典。瑞典當局說,相關資金會撥給其他人道主義組織。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格林菲爾德表示,歡迎聯合國對近東救濟工程處的問題進行調查,強調在恢復資助前,這個機構必須作出根本性的改變。

西班牙挪威決定繼續援助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機構

作為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機構主要捐助方的挪威政府表示,考慮到加沙人道主義狀況極其惡化,挪威決定繼續提供資金,並邀請其他捐助國慎重考慮後果。

挪威外長艾德(Espen Barth Eide)在周日的聲明中表示:“雖然我也對有關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部分工作人員的嚴重指控表示擔憂,但我敦促其他捐助國在人道主義狀況極其危急的時刻考慮減少對這一機構的資助會產生的更廣泛後果。”

西班牙政府則認為緩解加沙人道主義局勢刻不容緩,西班牙外長阿爾巴雷斯部長周一在眾議院表示,“我們不會改變與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的關係”,該機構是 “緩解人道主義局勢不可或缺的聯合國機構”。他補充說,西班牙當然會 “密切關注 ”該機構宣布的內部調查 “及其可能產生的結果”。

目前已知12國暫停對聯合國援助巴勒斯坦難民機構提供捐助,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意大利、芬蘭、荷蘭、德國、日本、奧地利、羅馬尼亞、新西蘭。

紅海危機:

葉門叛軍將劫持貨輪變觀光景點 供人付費參觀

圖為武裝份子去年12月5日站在葉門一處海岸旁,遠眺之前劫持的銀河領袖號貨輪。(路透社)

伊朗支持的葉門反叛組織「青年運動」2個多月前在紅海劫走一艘與以色列商人有關的貨輪後,如今將它變成一個收費的「觀光景點」,並吸引挺巴勒斯坦的葉門人前來參觀。

法新社報導,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與以色列去年10月7日開戰後不久,青年運動(Houthi)便一再發射或出動大量飛彈和無人機攻擊航經紅海和亞丁灣(Gulf of Aden)的商船,宣稱這些船與以色列有關連。這造成一條重要的全球貿易航道受到威脅。

運車貨輪「銀河領袖號」(Galaxy Leader)去年11月19日遭到劫持,青年運動宣稱是為了展現與加薩走廊(Gaza Strip)受圍困的巴勒斯坦人「團結一致」。這艘船由一家日本公司租用,船東是一家英國公司,而這家公司又是由一名以色列商人所有。

銀河領袖號現在停泊在紅海邊城市荷台達(Hodeida)外海,船上裝飾著葉門國旗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旗幟,以及寫著反美國和反以色列標語的橫幅。目前每週開放5次限男性參觀團乘木船前來登船,每人每趟收費約1美元(約新台幣31元)。

遊客海達利(Zubair al-Haidari)來自青年運動控制的葉門首都沙那(Sanaa),他說他花了5小時交通來到這裡參觀這艘「以色列船」。

海達利告訴法新社:「我們的武裝部隊為了支持我們在巴勒斯坦和加薩受壓迫的兄弟,達成了這項絕佳成就,…這是我們的驕傲與光榮。」

包括海達利在內約有10名參觀者,他們用手機拍照留念。當中還有些人在船上跳起葉門傳統彎刀舞,並吟唱讚美青年運動的曲子。

法新社在甲板上訪問的參觀者,全都表示沒見到下落不明的25名船員。這些船員的國籍包括保加利亞、菲律賓、烏克蘭和墨西哥。

青年運動的政治局成員阿塞德(Hizam al-Assad)則以「觀光景點」稱呼銀河領袖號,還說參觀者「證明了葉門人民…迫不及待見到敵人並與對方正面對抗」。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以巴衝突:哈馬斯再襲特拉維夫 以軍稱已在汗尤尼斯打死逾2千武裝分子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運動組織哈瑪斯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多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攻擊,從加薩地區發射大量火箭,並派遣武裝分子跨越國界進入以色列領土。以色列隨後展開反擊,8日對哈瑪斯宣戰。

以軍說已在汗尤尼斯已打死2000多名武裝分子,會繼續在汗尤尼斯對哈馬斯施加壓力。(法新社)

最新戰況:

♦美國國防部一名匿名的官員證實,美軍位於敘利亞哈塞克省沙達迪的基地星期一遭到數枚火箭彈襲擊,沒有造成傷亡或設施損毀。官員又透露,自10月中以來,美國和盟友駐區內的部隊遭到至少165次襲擊,大部分發生在伊拉克和敘利亞。

♦周一,白宮發言人稱,內塔尼亞胡政府的部長們最近在耶路撒冷舉行的集會上呼籲以色列在加沙地帶重建定居點是 “不負責任的 ”和 “危險的”。

♦就多國停止資助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將會見主要資助國。有機構員工被指涉嫌參與襲擊以色列的事件後,包括美、法、英、日和德國在內的多個國家,暫停對機構的資助。

♦美國設於約旦一處名為Tower 22的軍事基地昨天遭伊朗支持的武裝分子發動無人機襲擊,造成3名美軍喪命。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今天矢言,美國會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保衛美軍。

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有員工被指涉嫌參與襲擊以色列。(美聯社資料圖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月30日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的衝突持續。哈馬斯星期一向特拉維夫和附近城市發動火箭彈襲擊,是以色列中部相對平靜幾星期後再次遇到襲擊,未有造成傷亡。

而以軍當天再空襲加沙城一處住宅,據報造成至少20人死亡,多人受傷。而以軍亦繼續在加沙南部的軍事行動。以軍說,已在汗尤尼斯打死2000多名武裝分子,以軍會繼續在汗尤尼斯對哈馬斯施加壓力。

卡塔爾就證實,在法國巴黎舉行的會晤就加沙分階段休戰達成框架協議,提議首先釋放婦女和兒童人質,並向被圍困的加沙提供援助。不過,哈馬斯就重申,必須在加沙實現徹底和全面的停火,強調不接受暫時停火,指出只要以軍停止在加沙的行動,談判的其他細節,包括釋放人質都可以討論。

紅海危機:

美軍位於敘利亞哈塞克省基地遭數枚火箭彈擊 無人受傷或設施損毀

美國國防部一名匿名的官員證實,美軍位於敘利亞哈塞克省沙達迪的基地星期一遭到數枚火箭彈襲擊,沒有造成傷亡或設施損毀。官員又透露,自10月中以來,美國和盟友駐區內的部隊遭到至少165次襲擊,大部分發生在伊拉克和敘利亞。

駐紮在約旦東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的美軍星期日亦遭到襲擊,美國正調查事件。有美國官員表示,在襲擊發生前,美方一架無人機正返回基地,而施襲的無人機就正在低飛,可能因此導致基地防禦系統未能發現施襲的無人機。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強調不會容忍對美軍的襲擊,美方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來保衛美國和美軍。美國白宮亦說,美國會就襲擊作出回應,但強調美國不尋求與伊朗發生戰爭。伊朗已否認與星期日襲擊事件有任何關聯,又認為美方的指責是出於特定的政治目的。

奧斯汀稱美國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保衛美軍

奧斯汀與斯托爾滕貝格會面時表示,美方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來保衛美國和美軍。(美聯社)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回應有關駐紮在約旦東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的美軍遇襲事件時,對三名美軍士兵遇害和多名士兵受傷表示憤怒和難過。

奧斯汀在五角大樓與到訪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會面時表示,總統拜登和他不會容忍對美軍的襲擊,美方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來保衛美國和美軍。斯托爾滕貝格就批評伊朗繼續破壞中東地區的穩定,包括支持在紅海襲擊商船的恐怖分子。

美國正調查基地為何未能阻止無人機襲擊。有美國官員表示,在襲擊發生前,美方一架無人機正接近基地,而發動襲擊的無人機就正在低飛,可能因此導致基地防禦系統未能發現發動襲擊的無人機。

拜登之前說,美方認為襲擊是由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受伊朗支持的武裝組織發動。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說,美國會就襲擊作出回應,但強調美國不尋求與伊朗發生戰爭或在中東發生更廣泛的衝突。

伊朗就否認與這宗襲擊事件有任何關聯,又表示無意擴大中東衝突。

國際反應:

日本政府追加制裁哈馬斯 暫停對UNRWA的資金提供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在30日的記者會見中指出:

“我們將切斷哈馬斯的資金來源,不能允許恐怖主義者的資金流動有空可鑽,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追加了採取資產凍結制裁的對象。”

從30日開始,日本政府針對負責為伊斯蘭組織哈馬斯運籌資金的兩個個人和皮包公司等四個組織實施資產凍結制裁。

當被問及政府未來的對應時,林芳正指出:“不會回答以預測為前提的問題”,同時他指出:“從打擊恐怖主義資金運籌的角度來看,我們將繼續研究在適當的時候對與哈馬斯有關的人等進行必要的制裁”。

 

去年10月,因為恐怖襲擊運籌資金,日本政府已經凍結了9名哈馬斯成員和一家虛擬貨幣交易所的資產,並於去年12月凍結了3名哈馬斯幹部的資產。

而林芳正在1月29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對於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的工作人員被指參與去年10月哈馬斯對以色列突然襲擊一事,日本政府要求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對此進行迅速而徹底的調查,並停止追加的資金提供。 林芳正表示:“我們強烈敦促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採取適當措施,包括加強內部治理,以使其能夠妥善履行其應有的職責。”

日本政府決定停止去年11月頒布的2023財年補充預算中約49億日元的對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的追加資金提供。

日本外務省1月28日晚宣布,決定暫停對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的資金提供, 外務省在發言人聲明中指出:“我們對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的人員被疑參與針對以色列的恐怖襲擊感到極為擔憂,並要求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履行其本來應有的職責,強烈敦促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對於這種指責進行迅速、徹底調查並採取適當的措施。

根據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2022年的統計,日本對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的資金提供金額在世界排名第六。

國際法院26日作出臨時判決,命令以色列採取措施以防止在加薩發生種族滅絕行為。

國際法院令以色列防止種族滅絕 各國反應大相徑庭

國際法院26日作出臨時判決,命令以色列採取措施以防止在加薩發生種族滅絕行為後,各國對於判決的反應大相徑庭。美英不贊同種族滅絕指控,西班牙和土耳其表示歡迎這項裁決。

南非於去年12月底向位於荷蘭海牙的聯合國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ICJ)提起訴訟,指控以色列違反1948年「聯合國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Genocide Convention)。國際法院今年1月26日作出臨時判決,雖未要求以色列停火,但下令以色列在加薩軍事攻擊中,應盡力防止死亡、破壞和任何種族滅絕行為,也命令以色列允許人道援助進入加薩走廊。

綜合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法新社(AFP)、埃及媒體金字塔報(Al Ahram)和卡達的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各國發出聲明,對裁決表達不同的立場和看法。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與歐盟委員會在聯合聲明中指出:「歐盟期待這些裁決得到全面、立即和有效的執行。」

德國雖然不同意種族滅絕的指控,但也認為以色列必須遵守命令,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加薩走廊發生種族滅絕。

法國認為種族滅絕需有明確意圖,法國外交部聲明,以色列應嚴格遵守國際人道主義法。

強烈批判以色列攻擊哈瑪斯的歐洲國家中,西班牙是其中一個。西班牙總理桑傑士(Pedro Sanchez)在社群媒體X(前身為Twitter,推特)說:「我們歡迎國際法院的裁決,並呼籲各方執行法院頒布的臨時措施。」

27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約有2萬人上街遊行支持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和西班牙的關係,已因馬德里當局在這項議題上的立場而惡化。

美國認為有關種族滅絕的指控沒有根據。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以色列有權依據國際法來確保不會再發生被突襲的事件,且法院沒有就種族滅絕作出結論,也沒有在判決中要求停火,但是呼籲哈瑪斯立即無條件釋放所扣押的以色列人質。

英國政府表示,以色列有權針對哈瑪斯進行自衛,此案無助於實現持續停火的目標。英國外交部聲明表示,以色列在加薩的行動不能被描述為種族滅絕。

作為控方的南非,認為此一裁決是「決定性的勝利」,且會繼續在全球機制中,保護加薩巴勒斯坦人的權利。

至於被告方的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痛批法院的判決「駭人聽聞」。他認為,南非的指控是剝奪以色列自衛的基本權利,和對猶太國家的公然歧視,並表示以色列將繼續根據國際法來捍衛自己和其公民。

南非告犯種族滅絕罪 以色列國際法院辯駁:無動機
掌管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巴勒斯坦權力機構,AP)對命令中的臨時措施表示歡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外交部長馬里奇(Riyad al-Maliki)認為此裁決維護了人道和國際法。

在去年10月7日突襲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伊斯蘭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讚揚判決有助於孤立以色列,並揭露以色列在加薩犯下的罪行。

約旦河西岸拉馬拉市政委員會委員法哈特(Lubna Farhat)表示,對法院未下令以色列停止軍事行動的判決感到失望。她說,巴勒斯坦人最想要的就是立即停火。

埃及外交部表示,埃及期待國際法院要求以色列立即對加薩停火。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對判決表示歡迎,強調判決很有價值,並表示希望停止對平民襲擊。

卡達發布聲明表示歡迎法院判決,這是人道主義和法治及國際正義的勝利,以色列必須採取一切措施,在加薩戰爭中停止違反種族滅絕公約的行動。

沙烏地阿拉伯對國際法院判決中的緊急措施表示讚賞。沙國外交部在聲明中重申,沙國完全拒絕以色列的占領行為,以及違反聯合國種族滅絕公約的作法。

伊朗外長阿布杜拉希安(Hossein Amir-Abdollahian)祝賀南非和巴勒斯坦人民在國際法院取得「成功」,並呼籲將以色列領導人「繩之以法」

以色列集會呼籲在加沙重建定居點 美法譴責

周一,白宮發言人稱,內塔尼亞胡政府的部長們最近在耶路撒冷舉行的集會上呼籲以色列在加沙地帶重建定居點是 “不負責任的 ”和 “危險的”。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補充說:“我們已經明確表示,不能減少巴勒斯坦領土加沙的面積。”

同日,法國 譴責 在以色列耶路撒冷舉行的一場集會,約十名以色列部長參加了集會,與會者呼籲重建加沙地帶的以色列定居點並讓巴勒斯坦人離開該領土。

法國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說:“以色列政府無權決定巴勒斯坦人應該在他們自己的土地上在什麼地方生活。”

包括以色列部長在內的數千名以色列人參加了周日的集會,集會期間,他們呼籲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重建加沙定居點。

一些發言者呼籲將巴勒斯坦人驅逐出加沙,並表示重新安置定居點是確保以色列安全的唯一途徑。

法國外交部周一發出 的一份聲明說,“法國譴責這次集會”,並 “期望以色列當局明確譴責這些集會者表達的立場”。

法國外交部聲明補充說:“加沙地帶及其居民的未來在於一個統一的巴勒斯坦國與以色列和平、安全地共處”。

迄今為止,以色列總理從未公開支持在加沙恢復定居點,並宣稱該項目 “不是一個現實的目標”。

1967 年戰爭以來,以色列一直佔領着加沙地帶、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目前,約 40 萬以色列人與 300 萬巴勒斯坦人生活在西岸被大多數國際社會視為非法的定居點內。

不過,以色列於 2005 年從加沙地帶的 21 個定居點撤出其國民。該領土上居住着 240 萬巴勒斯坦人,其中絕大多數人自 10 月以哈戰爭開始以來流離失所。

聯合國機構人員涉襲以色列 古特雷斯將晤多個主要資助國

就多國停止資助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將會見主要資助國。

有機構員工被指涉嫌參與襲擊以色列的事件後,包括美、法、英、日和德國在內的多個國家,暫停對機構的資助。

古持雷斯的發言人說,古特雷斯將向資助國傳達,至少要保證工程處運作的連續性。

古特雷斯星期一已經會見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格林菲爾德。

發言人又表示,古特雷斯一直與工程處管理人員及地區領導人接觸,像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以及埃及總統塞西。

聯合國早前說,調查後被指涉及事件的12人中,9人被立即解僱,1人已確認死亡,另外2人的身分正在核實,重申任何參與恐怖行為的聯合國僱員,都將被追究責任,包括刑事起訴。

分析: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

約旦基地遇襲3死 美:防空系統未識別出敵方無人機

約旦美軍基地遭親伊朗民兵攻擊造成美軍3死,拜登政府正權衡既能報復但又不會引發直接開戰的回擊選項。美方查出,當時防空系統未能識別混在己方返航無人機的來襲無人機。

美軍中央司令部28日指伊朗幕後支持的民兵以無人機襲擊約旦一處美軍基地導致3名美軍陣亡。這是去年10月7日以色列遇襲並與巴勒斯坦組織哈瑪斯(Hamas)在加薩開戰以來,首度有駐中東的美軍命喪類似襲擊。

紐約時報引述2位不具名美方官員透露,來襲無人機被誤認為是自遠程補給基地返回的美方無人偵察機,防空系統因此未能反應。官員們還說,同一時間另2架襲擊敘利亞東南部附近其他據點的敵方無人機就被擊落。

華盛頓郵報指出,五角大廈發言人辛赫(Sabrina Singh)告訴媒體,這次攻擊發生於28日凌晨,打中基地內供作官兵起居營房的貨櫃屋,遇襲時官兵們正在床上酣睡。其他官員透露傷者已增加至47人。

一名得知事件調查簡報的消息人士透露,基地防空系統當時處於運作狀態,返航美方無人機都裝有自動的敵我識別系統供區分,因此美方正調查攻擊者是否故意將襲擊無人機安插在返航美國無人機附近,以避免被偵測識別。

調查人員要釐清的一個關鍵問題是美方無人機飛行模式有無被人掌握(例如在固定時間起飛和返航)。前美方官員表示,若攻擊者能模仿美國飛機的出勤模式,代表他們可能取得重要的信號情報,甚至不排除有和美國友好的政府涉入幫助攻擊者。

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飛彈防禦計畫主任卡拉科(Tom Karako)表示,其實躲過偵測與欺瞞防空系統並非新鮮事,這次事件凸顯需讓遇襲的Tower 22等這類防護力較弱的前哨基地能有更多應變能力和能徹底搜索異常情況的機制。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美方的回擊可能採多層次、分階段且會持續一段時間。

紐時認為,美國總統拜登誓言將報復,連續兩天與高階國安幕僚討論打擊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境內目標的可能。高層官員表示美軍曾制定計劃,如官兵在中東被伊朗支持的民兵殺害,就會打擊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伊朗軍事顧問和訓練人員,直接攻擊伊朗的機會不高。

另有美國主流媒體披露,不排除美軍可能採取攻擊伊朗但不會承認的隱蔽行動,藉此表達反擊訊息。拜登政府也有可能針對伊朗官員下殺手,例如川普任內在2020年下令狙殺伊朗革命衛隊高階將領蘇雷曼尼(Qassem Soleimani)。

回擊伊朗的方式與力道也勢必牽動拜登連任壓力,他必須一方面制裁這些伊朗代理人角色的民兵團體、遏制伊朗在區域行事,一方面不讓美國和伊朗陷入直接衝突。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級研究員迪馬喬(Suzanne DiMaggio)表示,最可能的情況是美國將鎖定位於伊朗境外但與德黑蘭密切相關者,「對伊朗領土的直接攻擊很可能意外引發一場戰爭,也會危及以色列與哈瑪斯正在進行的人質釋放和停火談判」。

美國可能會打擊部署在敘利亞等地的伊朗革命衛隊。曾任職白宮國安會的退役陸軍中將斯波爾(Thomas Spoehr)說:「他們必須打擊穿制服的伊朗軍隊成員,可能是那些在伊拉克、敘利亞或葉門作戰的人。找到這些人並不難。」

美:不尋求與伊朗開戰 但將對基地遇襲做出回應

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我們並不尋求與伊朗發生戰爭。」但他補充說,這次襲擊「毫無疑問是局勢升級,有必要做出回應」。

路透社報導,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今天同樣矢言,美國會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保衛美軍。

美國設於約旦一處名為Tower 22的軍事基地昨天遇襲,導致3士兵喪生,40多人受傷;這是去年10月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爆發戰爭以來,首次發生針對美軍的致命攻擊,標誌著中東緊張局勢大幅升級。

這座基地有近350名官兵,但為何無法阻止無人機襲擊,美方正試圖查明確切原因。

根據兩名官員說法,敵方無人機來襲時,也有一架美國無人機接近基地。其中一名官員表示,加上來襲無人機的飛行高度很低,可能就是導致基地防禦系統未偵測出的原因。

白宮表示,拜登今天上午在白宮戰情室與國防部長奧斯汀及國家安全團隊成員討論此一事件的最新進展。

專家表示,總統的回應選項可能包括鎖定伊朗境內境外的伊軍,也包括僅針對伊朗撐腰的武裝團體展開報復性攻擊的審慎做法。

駐約旦基地遇襲3死 美國防長矢言採取行動保衛美軍

美國設於約旦一處名為Tower 22的軍事基地昨天遭伊朗支持的武裝分子發動無人機襲擊,造成3名美軍喪命。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今天矢言,美國會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保衛美軍。

加薩戰爭以來首傳美軍喪生 拜登:美國應要做出回應
路透社報導,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組織哈瑪斯(Hamas)於去年10月發生戰爭,昨天的事件則是以哈戰爭爆發以來首次針對美軍的致命攻擊。

奧斯汀(Lloyd Austin)於五角大廈表示:「首先,對於3位勇敢的美軍官兵在約旦陣亡,還有其他受傷的軍人,我對此表達憤怒及悲痛。」

奧斯汀在五角大廈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展開會晤時還說:「不會容忍對於美軍的攻擊,我們會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來保衛美國和我們的軍隊。」

美國設於約旦一處名為Tower 22的軍事基地有近350名官兵,但為何無法阻止無人機襲擊,美方正試圖查明確切原因。

美國軍隊近來已遭遇超過150次攻擊,地點位於伊拉克、敘利亞、約旦及紅海(Red Sea),其中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鎖定紅海的美軍船艦發動無人機和飛彈攻勢。

另外,白宮今天也表示,美國不想跟伊朗發生戰爭,但必須對發生於約旦的無人機攻擊做出回應。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以巴衝突:美國以色列埃及卡塔爾為以哈停火在巴黎秘談,美軍在約旦設施遇襲3死多人傷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運動組織哈瑪斯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多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攻擊,從加薩地區發射大量火箭,並派遣武裝分子跨越國界進入以色列領土。以色列隨後展開反擊,8日對哈瑪斯宣戰。

以色列周末有民眾示威,要求政府盡快達成協議,讓被扣押在加沙的人質獲釋。(法新社資料圖片)

最新戰況:

♦這個星期日的巴黎不尋常,美國中央情報局長伯恩斯,埃及、卡塔爾以及以色列高級官員在法國首都秘密談判,尋求以哈停戰和釋放人質。

♦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Unrwa)的12名僱員被指參加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行動後,包括法國在內的10個國家暫停了對該機構的捐助。聯合國秘書長周日誓言要追究“任何參與恐怖行為的聯合國僱員”的責任,並呼籲繼續支持這個聯合國機構,幫助巴勒斯坦人。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月29日訊)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發表聲明,表示正在法國巴黎舉行有關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停火協議的談判首輪會議具有建設性,但雙方立場仍有重大分歧。

聲明說,以色列情報和特勤局局長巴爾內亞、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卡塔爾首相穆罕默德和埃及情報總局局長卡邁勒參加了會議。與會者將在本星期繼續開會進行討論。

這次談判由美國主導。由於哈馬斯和以色列拒絕面對面談判,因此埃及和卡塔爾方面事先與哈馬斯進行溝通,兩國代表再前往巴黎與以色列進行談判。之前有報道指,以色列曾向哈馬斯提出最長停火兩個月,以換取哈馬斯釋放全部被扣押的以色列人質,而哈馬斯拒絕在商定全面停火前推進臨時停火談判。

報道指談判代表接近達成協議,內容包括以色列暫停戰鬥約兩個月,換取過百名目前在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手上的人質獲釋。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到巴黎與以色列及調停國會談,若協議得到落實,有望改變地區衝突格局。

另外,聯合國交代巴勒斯坦救濟機構有員工,涉嫌去年10月參與襲擊以色列的事件,指涉事9人被解僱,1人死亡,正核實另外2人身分。

秘書長古特雷斯強烈呼籲暫停資助該機構的政府,至少要保證機構運作的連續性,保障加沙受助人群及為機構工作的人。

紅海危機:

美軍在約旦設施遇襲3死多人傷

遇襲的美軍基地位於約旦東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美聯社圖片)

美國在約旦的軍事設施當地周日遭到無人機襲擊,造成3名美軍士兵死亡、幾十人受傷。這是加沙戰鬥爆發以來,首次有美軍人員在中東遇襲身亡。美國總統拜登指責獲伊朗支持的激進武裝組織所為,強調美方將以自己選擇的時機和方式回應。

拜登在南卡羅來納州出席活動時,與場人士為襲擊中的死者默哀。他發表書面聲明說,美方仍在搜集與襲擊相關的信息,強調將追究襲擊者的責任,並承諾繼續打擊恐怖主義。

遇襲的美軍設施位於約旦東北部接壤敘利亞邊境一個稱為「22號塔」的小型後勤支援基地。美軍中央司令部說,有大約350名陸軍和空軍人員部署在設施內。美方官員說,無人機襲擊的地點靠近士兵的睡眠區,以致造成多人傷亡。

美軍中央司令部說,除了3人喪生外,還有至少34名士可能遭受創傷性腦損傷,接受觀察,其中8人撤出約旦接受後續治療,他們情況穩定。

「22號塔」以北大約20公里就是美軍設於敘利亞坦夫地區的軍事基地。「22號塔」內駐紮了美方工程、航空、後勤和安全部隊,是敘利亞境內美軍的重要後勤補給樞紐。坦夫地區的基地靠近伊拉克、敘利亞及約旦三國邊境交匯處。

約旦一直沒有公開披露「22號塔」的存在。約旦譴責這次針對美軍的無人機襲擊,又說襲擊的目標是坦夫地區的基地。

伊拉克的「伊斯蘭抵抗組織」說,他們利用無人機襲擊在敘利亞三個地點的美方人員,包括伊拉克、敘利亞和約旦邊境交界附近的兩個基地。

地點
Tower 22位於約旦境內東北端與敘利亞和伊拉克交界處,位置具有戰略重要性。

用途
大眾對這座基地所知甚少,但其中包含後勤支援,駐有350名美軍和空軍部隊,距離敘利亞境內的坦夫基地(Al-Tanf base)很近。

坦夫基地也駐有少數美軍,一向在對抗伊斯蘭國的戰鬥中發揮關鍵作用,同時也是美國遏止伊朗軍隊在敘利亞東部集結的戰略一環。

Tower 22與坦夫基地之間僅有約旦與敘利亞的邊界相隔,距離近到可讓Tower 22協助支援坦夫基地的美軍,同時可打擊伊朗在這片區域支持的民兵組織,部隊也可留意伊斯蘭國在當地的殘餘勢力。

駐約旦的美軍
約旦軍隊是美國對外軍事資助的最主要對象之一。約旦有數百名美國教官,也是少數全年與美軍舉行大範圍演習的區域盟國之一。

自敘利亞衝突於2011年爆發以來,美國耗費數億美元協助約旦建立「邊境安全計畫」(Border Security Programme)精密監控系統,以防敘利亞和伊拉克武裝分子滲透。

還有許多未知
目前不清楚這座基地配備哪種類型的武器、使用哪些空防系統,遇襲一事也還待釐清。

國際反應:

美國以色列埃及卡塔爾為以哈停火在巴黎秘談

『國際郵報』等媒體從接近四國談判人員處得到的消息顯示,以上四國同時與法國當局也進行了接觸,共同目的旨在促成以哈停戰,並釋放所有以色列人質。

星期五,法新社曾有短訊報道說,美國總統拜登派遣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前往巴黎,與卡塔爾總理、埃及和以色列外長就以哈停戰進行談判。

四方接觸實際上已從周六開始,採取雙邊或多邊會談形式,一直進行到周日,目前尚無法得知會談是否繼續。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周日承認,美國、埃及、卡塔爾和以色列高級官員周日在巴黎就加沙停火問題舉行的會議是 “建設性的”,並補充說各方之間 “仍存在分歧”。

聲明稱,以色列摩薩德(外部情報機構)和辛貝特(內部情報機構)負責人出席了會議。聲明還說,雙方 “將在本周的其他會議上繼續討論”。

據報道,1 月 26 日,拜登與作為哈馬斯中間人的埃及和卡塔爾領導人通了電話。討論了 “以色列和加沙的最新事態發展,包括為解救被哈馬斯綁架的人質所做的努力”。

據《紐約時報》報道,本周日,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將在巴黎停留,與以色列、埃及和卡塔爾官員會談。“如果伯恩斯能取得足夠的進展,拜登將能在未來兩周內派遣他的中東協調員布雷特-麥格克前往該地區敲定協議”。

根據『國際郵報』,目前相關各方正在巴黎談判的協議條款包括: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發動的戰爭暫停六周,立即釋放仍被哈馬斯關押的兒童、婦女和老人,釋放以色列監獄中的大量巴勒斯坦人,增加對加沙居民的人道主義援助等等。

紐約時報提到的談判協議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停戰 30 天,使得被扣押的婦女、年齡最大的人質和傷員獲得釋放。在此期間,雙方將就第二階段的細節進行談判,這一階段也將持續 30 天,使得扣押的男子和士兵獲得釋放。該協議還將包括釋放關押在以色列監獄中的巴勒斯坦人。

華爾街日報稱,根據從美國調解人那裡收集到的信息,“在接下來的階段,哈馬斯將釋放以色列士兵,首先是婦女,最後歸還死亡人質的遺體”。作為交換,哈馬斯將獲得保證,特別是獲得美國的保證,達成一項整體性協議,以結束自哈馬斯武裝分子 10 月 7 日襲擊以色列南部以來在加沙肆虐的戰爭。

華爾街日報認為,中情局局伯恩斯的參與應能為談判帶來新的動力,伯恩斯已被證明是去年 11 月以色列與哈馬斯談判休戰的關鍵代表。

不過,以色列《國土報》報道說,哈馬斯為釋放所有人質而要求的永久停火併未提上議事日程。“加沙地帶的哈馬斯領導人希望實現全面停火(這將保護他們免受以色列未來的清算),而以色列則希望只是簡單的暫停,之後就可以恢復戰鬥”。

該報指出,內塔尼亞胡總理和以色列空軍參謀部在這一點上存在分歧。“將軍們意識到,將大部分人質活着帶回家的機會相對較少。如果達成協議,軍方不排除會暫停很長時間,以便部隊進行重整”。

分析:

古特雷斯強烈呼籲暫停資助救助機構的政府,至少要保證機構運作的連續性。(美聯社資料圖片)

十國暫停資助 聯合國秘書長承諾追究參與”恐怖攻擊”員工責任 呼籲繼續支持

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Unrwa)的12名僱員被指參加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行動後,包括法國在內的10個國家暫停了對該機構的捐助。聯合國秘書長周日誓言要追究“任何參與恐怖行為的聯合國僱員”的責任,並呼籲繼續支持這個聯合國機構,幫助巴勒斯坦人。

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與工程處(UNRWA)主任專員拉扎裡尼(Philippe Lazzarini)在一份聲明中指出,目前已經有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澳洲、瑞士、芬蘭共9個國家暫停資助該機構,”這已經威脅到我們在整個地區的人道主義工作,尤其是在加薩地帶”。

拉扎裡尼強調,加薩地帶的200餘萬民眾依賴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處,但是後者的運作正”瀕臨崩潰”。

德國外交部則表示,在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處完成內部調查之前,將”在與其他國家協商的基礎上”暫停資助該機構。”德方希望拉扎裡尼能夠在機構內部明確表示:任何形勢的仇恨與暴力都是不可接受、不可容忍的。”

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與工程處在1949年成立,旨在救濟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以及之後的衝突中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及其子女。目前該機構負責接濟約500萬難民,雇傭約3萬名員工。根據該機構公佈的數據,2022年最主要的五個資助方依次為美國、德國、歐盟、瑞典、挪威,合計超過7.5億美元。中國當年的資助額為100萬美元,排名第36;以色列官方則沒有為該聯合國機構提供資金。

以色列指責聯合國員工參與哈馬斯襲擊

以色列在1月26日向聯合國提交情報稱,聯合國駐巴勒斯坦機構的一些工作人員參與了去年10月7日極端組織哈馬斯發動的襲擊行動,並且在襲擊期間使用了聯合國的車輛和設施。以色列高級官員稱,這些情報都是來自於對被捕的哈馬斯武裝分子的審訊。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埃爾丹(Gilad Erdan)表示,該情報證實了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處的一些員工多年來都與恐怖組織哈馬斯合作。

哈馬斯被以色列以及美國、英國、歐盟等西方國家認定為恐怖組織,但是中國、俄羅斯以及聯合國方面則並未對該組織進行這樣的認定。

在以色列提出指控後,已有10個國家宣布暫停對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巴勒斯坦難民署)的資助,這些國家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德國、意大利、荷蘭、瑞士、芬蘭。法國外交部周日宣布不打算在2024年第一季度向該機構支付新的款項。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說:“雖然我理解這些國家的擔憂——我本人也對這些指控感到震驚——但我敦促暫停捐款的各國政府至少保證近東救濟工程處行動的連續性。”

聯合國秘書長承諾追究參與”恐怖攻擊”員工責任

1月28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公佈相關調查進展:在涉事的12人中,9人被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處立即解僱,1人已確認死亡,另外2人的身份正在核實。他說,任何參與恐怖行徑的聯合國員工都會被追責。

同時,古特雷斯也呼籲出資國”確保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處能夠繼續運作”。他在一份聲明中說:”我能夠理解部分國家的擔憂,我本人也對相關指控感到震驚。但我依然強烈呼籲暫停資助的國家政府至少應該確保該機構能夠繼續營運。”古特雷斯強調,數萬人為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處工作,許多人都是在極其危險的情形下從事人道主義工作,”他們不應當遭到懲罰,他們所接濟的絕望民眾的迫切需求必須得到滿足。”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以巴衝突:加沙戰火不熄 甘尤尼斯爆激烈衝突, 八國暫停資助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機構 該機構對此表示震驚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運動組織哈瑪斯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多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攻擊,從加薩地區發射大量火箭,並派遣武裝分子跨越國界進入以色列領土。以色列隨後展開反擊,8日對哈瑪斯宣戰。

圖為加薩民眾27日扛著從援助物資車輛取得的麵粉袋。(路透社)

最新戰況:

♦周五,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的員工被以色列指控可能參與了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領土的血腥襲擊,隨後八個國家暫停了對該機構未來的所有捐助。

♦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UNRWA)解雇數名遭控參與去年10月7日對以色列攻擊行動的工作人員後,以色列今天矢言阻止這個人道機構參與戰後加薩走廊重建行動。

♦以色列持續在加沙南部的汗尤尼斯發動攻擊,巴勒斯坦方面表示,以軍當地星期六空襲汗尤尼斯以東的巴尼蘇海拉鎮,導致2名巴方平民死亡。以軍軍機又對加沙地帶北部加沙城進行轟炸,造成3名巴方平民死亡。以色列暫時未有回應。

以色列軍方表示,至少有11名試圖在部隊附近放置炸藥的哈馬斯武裝人員在汗尤尼斯被打死,又說過去一星期以軍在汗尤尼斯消滅了100多名哈馬斯武裝人員,摧毀數十個據點並繳獲眾多武器。

♦针对胡塞武装在红海的袭击行动,中国的措辞越发强硬。虽然中国船只并未受到袭击,但红海航线遭遇危机导致运输成本上升,已对中国本就疲软的国内经济增长造成冲击。

♦美國對民兵組織“真主黨旅”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據點進行空襲後,伊朗今天表示,美國的空襲行動展現“對恐怖主義的支持”。“真主黨旅”曾參與打擊伊斯蘭國武裝。

大批巴勒斯坦人從加沙南部汗尤尼斯撤走。(美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月28日訊)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加倍宣揚「消滅哈瑪斯」的誓言,導致巴勒斯坦人逃往更南邊之際,加沙市甘尤尼斯(Khan Yunis)今天爆發激烈戰鬥。

法新社報導,敵對行動有增無減的同時,以色列與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機構「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UNRWA)之間的緊張關係也日益加劇。

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昨天表示,已解雇以色列指控參與哈瑪斯10月7日攻擊的多名工作人員。以色列這番控訴,導致多個捐助國暫停資助資金。

以國外交部長卡茲(Israel Katz)透過聲明表示,「在加沙走廊的重建過程中,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必須由致力於真正和平與發展的機構取代」,他也敦促更多捐助者暫停資助該組織。

根據法新社官方數據,哈瑪斯10月7日發動攻擊,導致以色列約114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平民。

據加沙衛生部指出,以色列的軍事攻勢已造成至少2萬6257人死亡,其中大多數是婦孺。

軍方表示,自以色列開始對加沙地面行動以來,至少有220名士兵被殺,這些行動目前集中在哈瑪斯領導人辛瓦(Yahya Sinwar)的南部家鄉甘尤尼斯周圍。

據報以巴或達成為期兩個月停火協議 以釋放被扣人質

外電報道,美國領導的以巴談判取得進展,即將促成為期兩個月的停火協議,讓過百名人質獲釋。

《紐約時報》報道,談判代表已制定一份書面協議草案,把以色列和哈馬斯在過去10日提出的建議合併為一個基本框架,框架將成為星期日在巴黎舉行的會談主題。

英國《每日電訊報》早前報道,以色列提議在加沙暫停戰鬥兩個月,以換取釋放在加沙的所有人質。以色列官員透過卡塔爾和埃及向哈馬斯提出,但協議不包括結束戰爭。

美國總統拜登與擔任哈馬斯中間人的埃及和卡塔爾領導人交談。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將飛往巴黎與以色列、埃及和卡塔爾的官員會談。

聯合國機構涉暗助哈瑪斯 以色列:禁止參與戰後行動

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UNRWA)解雇數名遭控參與去年10月7日對以色列攻擊行動的工作人員後,以色列今天矢言阻止這個人道機構參與戰後加薩走廊重建行動。

法新社報導,UNRWA昨天宣布,已因以國指控解雇數名員工,並承諾將徹查指控內容,但未說明具體情況。

目前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義大利、澳洲和芬蘭等捐助國皆已宣布暫停向該機構提供額外援助資金。

美方稍早表示,UNRWA有12名職員「可能參與」哈瑪斯對以色列的突襲行動。

UNRWA負責人拉扎里尼(Philippe Lazzarini)矢言將任何被發現參與這起恐怖行動的職員「究責」,包括透過「刑事起訴」等手段。

以國外交部長卡茲(Israel Katz)透過聲明表示,「在加薩走廊的重建過程中,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必須由致力於真正和平與發展的機構取代」,他也敦促更多捐助者暫停資助該組織。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今天猛烈抨擊以色列對UNRWA的「威脅」,並敦促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不要「屈服於威脅和勒索」。

以色列和UNRWA多年來的緊張關係近日又進一步惡化,因為UNRWA譴責以軍在坦克砲擊行動中攻擊了加薩南部城市甘尤尼斯(Khan Yunis)一個流離失所者的避難所。

UNRWA表示,避難所收容了數萬名流離失所的人們,本月24日的砲轟共造成13人喪生。

被問及這起事件時,以色列軍方回應,「正對附近部隊行動進行詳細調查」,還說正研判這次攻擊是「哈瑪斯開火所造成」的可能性。

哈瑪斯去年10月7日的跨境攻擊引發以哈戰爭。根據以國官方統計,這場衝突已導致以國約114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都是平民。

加薩衛生部則表示,以軍攻勢造成至少26257人喪生,其中約70%是婦女和兒童。

紅海危機:

也門胡塞武裝再向紅海兩艘商船發射3枚導彈,美國海軍驅逐艦擊落其中兩枚。(法新社資料圖片)

伊朗強烈譴責針對境內巴基斯坦公民襲擊事件

伊朗外交部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發生在伊朗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薩拉萬地區的武裝襲擊事件。聲明說,事件導致9名巴基斯坦公民死亡、3人受傷,伊朗向巴基斯坦政府和遇難者家屬表示慰問。

發言人表示,相關部門正在就事件展開調查。他強調,伊朗和巴基斯坦不會允許敵人損害兩國的兄弟關係。

事發在當地星期六,有人權組織在網站表示,受害者是巴基斯坦工人,他們住在工作的一間汽車修理廠。巴基斯坦外交部指事件令人震驚和卑鄙,巴方明確譴責。發言人說,正與伊朗當局保持聯繫,強調需要立即調查事件,追究參與者的責任。

伊朗媒體報道,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當地星期六在伊朗東南部靠近巴基斯坦邊境地區打死9名外國人。目前並無個人或組織聲稱對事件負責。

也門胡塞武裝聲稱美英再發動空襲

也門胡塞武裝當地昨天表示,美國與英國針對也門荷台達省的拉斯伊薩港,再發動兩次空襲。

另一方面,美國中央司令部在社交媒體表示,美軍向也門胡塞武裝一枚瞄準紅海的反艦導彈,進行攻擊並將其摧毀。預料這枚反艦導彈準備發射,襲擊路經船隻。

也門胡塞武裝近期經常攻擊途經紅海的船隻,以示支持巴勒斯坦。美英亦持續向也門胡塞武裝進行打擊。

國際反應:

拉扎里尼說,暫停資助的決定威脅到機構在加沙地帶進行的人道主義工作。(美聯社資料圖片)

古特雷斯呼籲暫停捐款者保證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處業務連續性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透過發言人發表聲明,交代聯合國對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有員工被指控涉嫌參與襲擊以色列事件的調查情況。

聲明說在涉事的12人中,9人被立即解僱,1人已確認死亡,另外2人的身分正在核實,重申任何參與恐怖行為的聯合國僱員,都將被追究責任,包括刑事起訴。

聲明又說加沙地帶的200萬平民依賴救濟工程處的關鍵援助,維持日常生計,但處方目前的資金,將無法滿足2月份需援助人群的所有需求,強烈呼籲暫停捐款的政府,至少要保證處方業務的連續性;而為處方工作的幾萬人中,很多正處於危險狀況,不應該受到懲罰,他們所服務人群的迫切需求,亦必須得到滿足。

八國暫停資助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機構 該機構對此表示震驚

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自1949年成立以來,一直是救助數百萬巴勒斯坦人生存的最重要機構。該機構長期以來一直受到以色列的批評,其資金幾乎全部來自各國政府的自願捐款,

1948年5月以色列剛成立後爆發了第一次阿以衝突,1949年12月底,聯合國大會成立了近東救濟工程處。該機構的任務是 “在公正、持久地解決巴勒斯坦難民的處境之前”,向在其行動區內登記的巴勒斯坦難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和保護。

以色列希望 “停止 ”該機構的所有活動,並表示要確保 這一聯合國難民機構不會成為 “以哈戰爭之後巴勒斯坦領土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負責人菲利普-拉紮里尼(Philippe Lazzarini)周六發表聲明說,一些捐助國因其機構部分員工被指稱可能在10月7日襲擊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引發爭議後決定暫停向該機構提供資金,這 一做法“令人震驚”。

這位負責人在一份聲明中說:“考慮到已經採取的措施”和該機構對 200 萬人賴以生存 所起的作用,“因針對一小部分員工的指稱而暫停撥款令人震驚”。

國際律師、Unrwa 加沙法律辦公室前主任 Johann Soufi則為該機構 “對暴力和煽動仇恨的零容忍政策 ”辯護。

他說:”由於幾個僱員的所謂責任而制裁勉強維持加沙全體居民生命的聯合國加沙難民救助機構,無異於集體懲罰生活在災難性人道主義條件下的加沙居民”。

對於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來說,聯合國加沙難民機構需要 “最大限度的支持“,”不能切斷支持和援助”。巴勒斯坦權利機構負責人說:“我們呼籲那些宣布停止支持 Unrwa 的國家立即撤銷其決定,因為在以哈戰爭在加沙肆虐之際,這一決定會給人道主義援助帶來嚴重風險。

星期五,在以色列指控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機構幾名工作人員涉嫌與10月7日的襲擊有關之後,美國立即宣布暫停今後對 該機構的所有財政捐助,隨後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英國、芬蘭和荷蘭相繼宣布暫停財政捐助。另一方面,瑞士正在等待更多信息,然後再決定是否繼續援助。

根據最新消息,德國也宣布暫停對聯合國加沙難民機構提供捐助,德國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宣布:“在這一問題得到澄清之前,德國將與其他捐助國達成一致,暫時不批准為加沙的 Unrwa 項目提供新的資金”。

這一聯合國機構在引起爭議後,已經解僱了幾名員工,美國方面稱,共解僱了 “12 名”。

分析:

解码中国:如何应对胡塞武装?

针对胡塞武装在红海的袭击行动,中国的措辞越发强硬。虽然中国船只并未受到袭击,但红海航线遭遇危机导致运输成本上升,已对中国本就疲软的国内经济增长造成冲击。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尝试与胡塞武装达成共识。如今,北京显然失去耐心。据路透社报道,一名北京政府代表明确呼吁伊朗,约束胡塞武装对红海航运的袭击。

路透社援引一名不愿具名的中国政府消息人士表示,“若中方利益受到任何损害,都会影响我们与德黑兰的业务往来”,伊朗应敦促胡塞武装不要危机国际物流。中国总理李强一月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曾谈及维护国际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必要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月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重申,“红海水域是重要的国际货物和能源贸易通道,中方呼吁停止袭扰民用船只的行为,维护全球产供链的畅通和国际贸易秩序。”

本周五(1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再次强调,红海局势紧张是加沙冲突外溢的突出表现,当务之急是尽快平息加沙战火,防止冲突进一步扩大甚至失控。此外他也表示,安理会从未授权任何国家对也门使用武力,要切实尊重包括也门在内的红海沿岸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军事方面,中国对伊斯兰激进组织胡塞武装表现克制。美国及其盟国曾多次对胡塞组织阵地发动袭击,中国则未参与军事行动。作为回应,胡塞武装此前表示,中国商船可以自由安全地通过红海。一名胡塞武装发言人对德新社证实此消息,原因在于来自中国的船只不会停靠“敌国以色列”的港口;其他与以色列有关联或行驶向该国的船只则被“禁止”通行。

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虽然中国商船未遭遇攻击,但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中国制造产品已经受到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波及。很大一部分的中国出口货物是由外国船运公司经手。智库中东研究所指出,中国出口欧洲的所有产品中,约60%是通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运输。若红海航线断裂,中国船只必须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这将使运输时间延长两到三周,这也导致全球集装箱供应吃紧,推高运输成本。

因此,胡塞武装在红海的袭击行动对中国造成巨大经济影响。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驻北京办事处主任福尔曼(Johann Fuhrmann)对德国之声表示:“北京在供应链和全球贸易方面正面临巨大挑战。绕好望角不仅延长航线,集装箱价格也在迅速上涨。这一切都发生在中国大力发展出口之际。”

数十年来,中国房地产业一直被视为增长动力,但近期大型房地产上市公司接连遭遇困境。为了提振经济,中国政府正依赖于出口贸易。例如,中国最大汽车制造商之一上汽集团宣布,未来将有14艘远洋运输船加入其物流船队。

此外,中国也依赖中东和非洲的能源供应。德国汉堡全球与地区研究所(GIGA)的政治经济学家屈尔茨道夫(Nora Kürzdörfer)对德国之声表示,危机爆发后,中国船运公司的运输成本和保险费大幅上涨。

据通讯社报道,自12月胡塞叛军首次袭击货轮以来,仅从中国到欧洲的标准集装箱运费就上涨了一倍多,达到约7000美元。

中国不愿介入

屈尔茨道夫表示,为了不损害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及外交利益,中国奉行不干涉政策。但北京政府不断指出,美国对当前不稳定局势也负有责任。“这加强了与伊朗等地区合作伙伴及盟友的合作关系。”

阿登纳基金会的福尔曼认为,总体而言,北京的政治目标是在该地区确立自己作为新的秩序力量。北京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斡旋时就体现了这一点。在断交长达七年后,这两个中东地区的主要竞争对手于2023年春季恢复外交关系。

与此同时,北京一再强调其他国家的主权,并以和平力量自居。“北京宣称,美国及其盟友的行动不仅在也门,而且在整个地区都具有破坏稳定的影响。”福尔曼表示,中国视自己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倡导者,“对巴勒斯坦人表达的声援也符合这一点”。

去年11月底,中国政府发表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内容呼吁“全面停火止战”、“切实保护平民”,向加沙人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其中没有提到伊斯兰激进分子哈马斯10月7日对以色列发动的恐怖袭击,该场袭击造成约1200人丧生,200多人遭到挟持。不同于德国、欧盟和美国,中国并未将哈马斯列为恐怖组织。

缺乏海外军事经验

福尔曼表示:“在这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基本上与中国维持良好关系,同时也被视为美国的盟友。”屈尔茨道夫也持相同观点:“尽管中国保持与以色列的贸易关系,但在言辞和外交上更倾向支持巴勒斯坦,这也是为了与美国抗衡。”然而,屈尔茨道夫认为,北京政府也有一些非常实际的考量,因此中国也主张尽快结束加沙战争,以避免红海地区局势进一步升级。

福尔曼指出,中国对这种情况只做了有限的准备:“北京在海外的实际军事经验相对较少,因此表现出低调谨慎。相反,它更倾向于在其他国家参与军事行动时袖手旁观,然后对其进行批评。然而,这样的盘算是否能长远持续还有待观察。”

(德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