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以伊衝突12天落幕:白宮:川普對進行對話持開放態度,但伊朗人可能會推翻政權,以色列宣布與伊朗停火稱已實現「所有」目標 國際油價應聲下跌5%

伊朗襲擊美國在卡達的軍事基地
  •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聲明中表示,以色列已同意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與伊朗停火的提議。此前,川普表示停火協議現已生效,並敦促雙方不要違反協議。
  • 以色列宣布,以方已同意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與伊朗雙邊停火的提議後,國際油價今天應聲下跌逾5%。
  • 此前,伊朗向以色列發射了幾輪飛彈,並造成以色列南部城市貝爾謝巴至少4人死亡。
  • 此前,伊朗外交部長阿巴斯·阿拉格齊表示,伊朗與以色列尚未達成停火協議,但如果以色列在當地時間凌晨4時(格林威治標準時間00:30)之前停止“非法侵略”,那麼德黑蘭也將停止襲擊。以色列方面尚未公開發表評論。
  • 伊朗也於本週一晚向卡達駐有美國軍隊的軍事基地發射了多枚飛彈,以報復美國前一天針對其核設施的攻擊。
  • 伊朗稱,自6月13日以色列發動攻擊以來,已有400多人喪生,其中包括13名兒童,另有至少3,056人受傷。而在以色列,至少有24人在伊朗的攻擊中喪生。
伊朗导弹袭击以色列一栋建筑

以色列伊朗清晨最後一波互轟後停火 12天衝突落幕

以色列和伊朗今天接受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停火方案,以終結他們這場歷時12天、撼動中東局勢的戰爭。

美聯社報導,伊朗今天清晨對以色列發動最後一波飛彈攻擊,造成至少4人喪生、8人受傷,以色列則在黎明前針對伊朗多處發動空襲,隨後雙方接受停火提案。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Benjamin Netanyahu)表示,以色列已同意在川普的協調下與伊朗雙邊停火。

內塔尼亞說,他昨夜告訴以色列安全內閣,以色列在這12天針對伊朗的行動中實現了所有戰爭目標,包括消除伊朗核子和彈道飛彈計畫威脅,以色列也重創伊朗軍事領導層和多處政府設施,並掌握德黑蘭制空權。

法新社報導,以色列政府聲明說,「以色列感謝川普總統和美國國防支持及參與消除伊朗核子威脅」,並說「以色列將強力回應任何違反停火事件」。

伊朗法斯通訊社(Fars)今天報導,在川普宣布以色列和伊朗停火之前,以色列夜襲伊朗北部地區,造成9人死亡。

伊朗國家電視台報導,停火行動於上午7時30分生效,但自川普宣布停火消息以來,伊朗官員尚未置評,不過伊朗外交部長稍早表示,伊朗準備停止空襲。

萊維特:我們完全確信伊朗核設施已被徹底摧毀(法新社)

白宮:川普對進行對話持開放態度,但伊朗人可能會推翻政權

白宮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對進行對話持開放態度,但如果德黑蘭政府不選擇這條道路,伊朗人民或許能夠從政權手中奪取權力。

這是白宮發言人卡洛琳·萊維特就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的空襲發表的聲明。

萊維特說:我們完全確信伊朗核設施已被徹底摧毀。我們高度相信,被攻擊的地點是伊朗儲存濃縮鈾的地方。

她指出,美國正在密切關注霍爾木茲海峽的發展,並警告伊朗不要犯下關閉海峽的錯誤。

關於媒體報導美國和以色列正尋求推翻伊朗政權,萊維特說:如果伊朗政權不選擇和平與外交解決方案的道路,為什麼伊朗人民不從這個極度暴力的政權手中奪取權力?總統(川普)仍然對進行對話持開放態度。

全球約40%的海運石油、20%的液化天然氣和22%的基本商品經過霍爾木茲海峽。

週日凌晨,美國不僅向以色列對伊朗的侵略提供了軍事、情報和後勤支持,還對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的核設施發動了空襲。

自6月13日以來,以色列一直以伊朗的核設施、飛彈基地、軍事指揮官和核子科學家為目標,伊朗則以彈道飛彈和無人機攻擊以色列的軍事和情報總部作為回應,造成雙方傷亡。

以色列俾什巴建築物成一片廢墟。(路透社)

以色列宣布與伊朗停火稱已實現「所有」目標

以色列政府週二上午宣布接受美國提出的與德黑蘭實現”雙邊停火”的建議,聲稱已經實現了6 月13 日對伊朗發動戰爭的”所有目標”。

以色列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說,由於這場戰爭,以色列“立即消除了雙重生存威脅:核威脅和彈道導彈威脅”,並感謝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和美國的國防支持以及他們參與消除伊朗核威脅的行動”。

在川普宣布停火協議生效後不久發表的該聲明說:「以色列將對任何違反停火協議的行為做出強有力的反應」。

以色列政府補充說:「以色列將對任何違反停火協議的行為做出強有力的反應」。

6 月13 日,以色列對伊朗發動了大規模攻擊,指責伊朗想要取得核武器,但德黑蘭對此否認。

週一晚,唐納德-川普宣布兩國已同意「完全徹底」停火,這將導致衝突「正式結束」。

最後的攻擊

根據川普的說法,停火將分兩個階段持續24 小時,伊朗首先停止所有行動,12 小時後以色列也將停止所有行動。

在停火生效之前,伊朗和以色列向對方發動了最後的攻擊,造成雙方傷亡。

以色列緊急服務部門報告有四人死亡。根據伊朗國家媒體Irib 報道,伊朗在宣布停火生效前,向以色列發射了兩枚飛彈。

在伊朗,據法爾斯通訊社(Fars agency)報道,在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停火開始之前,伊朗北部吉蘭省遭到一次襲擊造成9 人死亡,4 棟公寓樓被毀。

危險“依然存在”

以色列軍方週二上午警告稱,儘管唐納德·川普宣布與伊朗停火,且以色列已接受停火協議,但以色列境內的危險「依然存在」。

以色列軍方發言人德弗林(Effie Defrin)準將表示,以色列軍隊「保持高度警惕,隨時準備對任何違反停火的行為作出強烈回應」。他還稱,以色列軍方「在所有戰線和所有邊境都保持高度警戒」。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以伊將停火?卡達成功斡旋 川普:能「永遠」停火,伊朗證實、以方不評論

  • 美軍卡達基地遭攻擊後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以色列和伊朗已同意停火,以結束他所謂的「12天戰爭」。他表示,停火將在24小時內分階段生效。
  • 川普是在伊朗向美國駐卡達軍事基地發射多枚飛彈後宣布這項消息的。
  • 一位伊朗高級官員向路透社證實,伊朗已同意接受由卡達居中斡旋、由美國提出的與以色列之間的停火協議。不過,以色列軍方在X上發文持保留態度,呼籲民眾遵守司令部發布的所有指示。
  • 伊朗稱,自6月13日以色列發動攻擊以來,已有400多人喪生,其中包括13名兒童,另有至少3,056人受傷。而在以色列,至少有24人在伊朗的攻擊中喪生。
美國總統川普23日稱,預期以色列與伊朗的停火能「永遠」維持下去。(資料照/美聯社)

美軍卡達基地遭攻擊後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23日晚間宣布,以色列與伊朗達成停火,將結束為期12天的戰事,他稍早受訪稱,預期停火能「永遠」維持下去。另外外媒也報導以伊停火內幕,由川普、美國副總統范斯及卡達居中斡旋達成。一位伊朗高級官員向路透社證實,伊朗已同意接受由卡達居中斡旋、由美國提出的與以色列之間的停火協議。不過,以色列軍方在X上發文持保留態度,呼籲民眾遵守司令部發布的所有指示。

川普下午在自家社群媒體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寫道,伊朗將率先停火,在第12小時的時候,以色列將接續停火,至第24小時,全球將共同向這場戰爭正式終結致敬。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報導,川普宣布以伊停火後受訪稱,他認為這次停火將是「無限期的」,「將會永遠持續」,強調以伊戰爭已完全結束,他不認為雙方「還會再度互射」。

另外CNN、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引述消息人士、匿名外交官指出,此次停火由川普本人、副總統范斯(JD Vance)及卡達居中斡旋達成。川普23日和卡達國王塔米姆(Emir Sheikh Tamim bin Hamad Al-Thani)通話,告知對方美方能讓以色列同意與伊朗停火,要求卡達說服伊朗同意停火,范斯則與卡達首相辦公室協調停火細節。

在與卡達首相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 Thani)通話後,伊朗同意停火。

川普當天也與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通話,斡旋以方的停火協議。路透引述匿名白宮高階官員指出,以色列提出的條件是,只要伊朗不再發動新一波攻勢,以色列就會同意停火,伊朗也表示將遵守協議。

該名白宮高官指出,范斯、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美國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也與伊朗官員進行直接及間接接觸,協調停火。

自以色列約兩週前轟炸伊朗核設施以來,伊朗與以色列處於持續交火狀態。美國上週末也介入衝突,轟炸伊朗部分關鍵核設施。

伊朗今天對美國駐卡達軍事基地發動攻勢,美國國防部一位官員證實,卡達烏代德空軍基地(Al Udeid Air Base)今天遭來自伊朗的短程和中程彈道飛彈攻擊,目前尚無美軍人員傷亡通報。

川普稍早則推文說,伊朗於發射飛彈前通知美方。

以色列軍方稍早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以色列國土防衛司令部(Home Front Command)澄清,目前對民眾的指示並無改變。民眾仍須持續遵循國土防衛司令部透過官方渠道發布的各項指示。」

以色列時報 (The Times of Israel)報導,一名知情人士告訴路透社,卡達首相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 Thani)在與伊朗官員的通話中,成功說服德黑蘭接受美方提出的停火提案。

消息人士說,該通話是在伊朗於週一對位於卡達的美軍基地發動攻擊後進行的。這位官員表示,這通電話是在美國總統川普告知卡達埃米爾,以色列已同意停火,並請求多哈協助說服伊朗同意後進行的。

不過,報導也指出,目前以色列與伊朗尚未正式對外證實這項由川普宣布的停火協議。

紐時報導,以軍發言人拒絕對川普關於停火的聲明發表評論。

以色列僑民事務部長奇克利(Amichai Chikli)則似乎在 X(原推特)上發文感謝川普與尼坦雅胡,稱他們「做出了一個勇敢的決定,將被載入歷史,成為一段展現信念、勇氣與道德清晰的篇章」。

2025年6月22日星期日,在伊朗德黑蘭,抗議民眾手持伊朗國旗,以及已故革命領袖何梅尼(左)與最高領袖哈米尼的海報,在伊朗核設施遭襲後,高喊反美與反以色列口號。(圖/美聯社)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以伊衝突連交火第11天:伊朗誓言對美國攻擊進行報復;川普警告政權更迭

  • 在美國加入以色列對伊朗的攻擊後,伊朗最高領袖阿里·哈梅內伊首次發表講話,承諾將懲罰「猶太復國主義敵人」。
  • 美國昨天空襲伊朗3處核設施,德黑蘭街頭爆發抗議潮,群眾高喊「美國去死」,並揮舞印有反美口號的旗幟,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也現身集會,聲援抗議行動。
  • 美軍空襲伊朗核設施後,伊朗國會據報批准一項關閉荷莫茲海峽的措施,使得這條全球關鍵能源航道面臨中斷,兩艘超級油輪今天也在海峽內掉頭,顯示區域航運已蒙上戰火陰霾。
  • 美國總統川普暗示德黑蘭可能出現政權更迭,此前一天,伊朗核設施遭遇襲擊,他表示:“如果現伊朗政權無法讓伊朗再次偉大,那為什麼不進行政權更迭呢?”
  •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今天警告,中東局勢恐因美國參與以色列針對德黑蘭核計畫的行動、轟炸伊朗核設施,而出現「失控升級」。
  • 以色列和伊朗繼續互相攻擊,同時,全世界都在關注伊朗對美國轟炸核設施的回應。
  • 伊朗外交部長阿巴斯·阿拉格奇稱美國的襲擊“不可原諒”,並表示,伊朗“必須基於我們合法的自衛權利做出回應”。
  • 聯合國核監督機構表示,在美國襲擊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核設施後,沒有關於場外輻射水平上升的報告。
  • 伊朗表示,自6月13日以色列發動攻擊以來,已有400多人喪生,至少3,056人受傷。在以色列,至少有24人在伊朗的攻擊中喪生。
伊朗德黑蘭街頭爆發反美抗議潮,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中)也現身集會。(美聯社)

伊朗核設施遭美轟炸後 飛彈設備再受以軍打擊

以色列軍方表示,以軍今天對伊朗軍事目標執行打擊行動,包括伊朗發射與儲存飛彈的設施。

法新社報導,以色列軍方在通訊軟體Telegram上發布聲明指出:「大約有20架(以色列空軍)戰鬥機依據情報發動攻擊,發射30多枚炸彈打擊伊朗軍事目標。」

聲明又說,此次攻擊目標是伊朗「儲存與發射飛彈的基礎設施」,以及「軍用衛星和雷達站」。

此前,美國對伊朗核設施展開大規模空襲,華府說已摧毀伊朗的核計畫,但一些官員審慎表示,伊朗的損失程度尚不清楚。

傳伊朗將關閉荷莫茲海峽 兩艘超級油輪掉頭

綜合路透社和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美國聯手以色列,對伊朗採取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西方國家針對伊朗所發動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美國攻擊伊朗關鍵核子設施後,全球緊盯伊朗將如何做出回應。

伊朗國會批准關閉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邁向普遍被視為伊朗對西方最有效的威脅。這條狹窄水道是伊朗與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共有水域,全球近1/4的石油運輸依賴這條航道。

伊朗國營的新聞電視台Press TV表示,關閉這條海峽需要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Suprem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的批准,這個組織由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任命的官員領導。

若伊朗試圖透過封鎖荷莫茲海峽來切斷波斯灣石油供應,恐將導致全球油價飆漲、破壞世界經濟,並引爆與駐守當地、負責確保海峽暢通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的衝突。

法新社報導,油價今天早盤飆升,布倫特原油與美國主要原油期貨西德州中級原油今天雙雙跳漲逾4%,創今年1月以來新高,隨後漲幅收斂。截至格林威治時間今天晚間23時35分(台北時間今天早上7時35分),布倫特原油上漲2.4%報每桶78.83美元,西德州中級原油上漲2.5%報每桶75.66美元。

根據彭博(Bloomberg News)消息,美國空襲伊朗後,荷莫茲海峽航運風險升高,有兩艘可載運約200萬桶原油的超級油輪在海峽內掉頭迴避,凸顯區域商業航運可能受到波及。

彭博根據彙整船舶追蹤資料指出,「科斯維斯頓湖號」(Coswisdom Lake)與「南方忠誠號」(South Loyalty)兩艘油輪今天進入荷莫茲海峽後突然掉頭,隨後朝南航行,遠離波斯灣出海口。

美軍「午夜重錘行動」轟伊朗:川普從促談到出兵11天轉折

過去一個多星期全球對美國總統川普會否加入以色列對伊朗核計畫攻擊的猜測,以美軍於伊朗當地時間22日凌晨空襲告終。美聯社整理過去11天事態發展序列(日期皆為美東時間)。

川普的決定代表著美國總統近年來風險最高的對外決策之一,可能會讓美國再度陷入無止盡的中東武裝衝突。

6月11日 美軍家眷撤離中東地區

美軍家眷開始撤離中東地區,成為衝突迫在眉睫的第一個徵兆。

當時外界不確定以色列是否準備著手攻擊,或只是施壓伊朗談判的手段。華府與德黑蘭當局原訂15日進行下一輪談判,而川普也堅持要透過外交手段解決衝突。然而幕後實情是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已成形。

6月12日 以色列發動攻擊

川普表示,以色列「很有可能」發動攻擊,然而伊朗似乎仍「狀況外」。華府時間12日晚間約8時左右(伊朗當地時間13日凌晨),德黑蘭發生多起爆炸,多名伊朗軍事高層和頂尖科學家遭刺殺。伊朗境內與核子計畫有關的多個地點也遭到攻擊。

以色列表示,首波攻擊行動有200架戰機參與,以色列另靠特工滲透,以無人機摧毀伊朗境內防空系統和飛彈發射器。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形容這是一次「具針對性的軍事行動,意在擊退伊朗對以色列生存構成的威脅」。儘管伊朗始終聲稱核子計畫是和平用途,但以色列領袖都宣稱伊核是迫在眉睫威脅。

與此同時,川普在社群媒體仍貼文稱「我們依然致力於外交解決方案」。

以色列空襲伊朗核設施 多名軍方高層、核子科學家喪命

6月13日 伊朗報復以色列

伊朗以飛彈和無人機報復以色列,部分遭以色列防空系統攔截。川普似乎覺得以色列表現不俗,對伊朗的語氣也變得更強勢,但仍堅稱外交解方是他的首選,呼籲伊朗達成協議。

6月14日 美國伊朗談判取消

川普早上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通話,討論以伊衝突。美國和伊朗間下一輪談判宣告取消。

以色列和伊朗持續交火之際,川普在華府閱兵。這天正值美國陸軍成立250週年,也是川普79歲生日。

6月15日 川普鼓勵以伊達成協議

川普整天都在談論自己作為和平使者的聲譽,鼓勵伊朗和以色列「達成協議」,如同他調停促成印度與巴基斯坦停戰。

川普在社群媒體寫道:「許多電話和會議正在進行…我出了很多力,卻從來沒有因為任何事被表揚,但沒關係,人民會理解。讓中東再次偉大!」

川普這天飛往加拿大準備出席年度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

6月16日 川普緊急返回華府

以色列聲稱已取得對伊朗的「空中優勢」,以國戰機能在伊朗首都上空來去自如。其中一次空襲擊中伊朗國營電視台導致直播突然中斷。尼坦雅胡表示,以色列的空襲使伊朗核計畫延宕「非常、非常長的時間」。

然而實際損害規模仍不明,美國與以色列官員認為,唯有配備特製「碉堡剋星」(bunker buster)炸彈的美國軍機才有能力摧毀深埋地底的核設施。

G7峰會才進行一天,白宮便突然宣布川普將搭乘紅眼航班提前返回華府,與國安團隊會商。

以色列促川普參戰 美國以「碉堡剋星」炸彈當籌碼盼與伊朗會談

6月17日 川普不滿伊朗未達成協議

川普在社群媒體發文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並在總統座機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表示,他希望看到這場衝突「真正結束」,而非只是停火。

他對伊朗領導階層未能達成協議表達不滿,說道「他們早該簽下協議了。我跟他們說『簽協議吧』…不知道,我現在實在沒什麼談判心情」。

當天天還沒亮,川普便抵達白宮戰情室參加會議,但並未對外公開。

川普稱掌握伊朗最高領袖行蹤但暫不殺死 似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

6月18日 川普不排除向伊朗動武

到了此刻,外界無疑認為川普正考慮聯手以色列攻擊伊朗。川普當天早上說:「我可能會行動,也可能不會。沒人知道我會怎麼做。」

當天稍晚,川普在橢圓形辦公室再次暗示美國可能會直接參與,說「我並不想打仗,但如果在戰鬥和(伊朗)擁有核武之間做選擇,你就得做該做的事」。

在國會山莊,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告訴國會議員,五角大廈正向川普提出各種軍事選項。

消息人士:川普漸傾向動用美國軍事力量打擊伊朗

6月19日 川普考慮介入以伊戰爭

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在簡報室傳達川普的訊息:「他將在兩週內決定是否要直接涉入以色列對伊朗發動的戰爭。」

6月20日 川普與國家情報總監不同調

川普再次召集國安顧問開會,隨後飛往位於紐澤西州的高爾夫俱樂部,當晚出席一場政治募款活動。

他在途中短暫接受媒體訪問,僅表示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Tulsi Gabbard)先前稱美方認為伊朗沒在發展核武的說法「是錯的」。

6月21日 美軍出動B-2轟伊朗核設施

美軍約在美東時間21日午夜秘密展開軍事行動:B-2匿蹤轟炸機從密蘇里州的空軍基地起飛,越過大西洋向東飛行,沿途進行空中加油並抵達伊朗。

川普於美東時間21日晚間6時(伊朗時間22日凌晨2時30分)左右自紐澤西州返回白宮,不到1小時後,美軍炸彈便在德黑蘭爆炸。

川普隨後在社群媒體上對外宣布空襲伊朗行動,稱之為「非常成功的攻擊」,還說「現在是追求和平時刻!」他也在白宮發表簡短全國談話,揚言若伊朗報復,美國將再度攻擊。

伊朗核設施遭轟炸揚言反擊 美軍在中東基地一覽

伊朗今天威脅,針對美軍用來攻擊伊朗核設施的軍事基地發動還擊,並說此類設施被視為合理的攻擊目標。

美國在中東各地的軍事基地派駐數千名官兵。

以下是法新社分析美軍在中東國家部署的基地名單,隸屬美軍中央司令部(CENTCOM)。

巴林

這個波斯灣小國有處名為「巴林海軍支援活動中心」的基地,美國海軍第五艦隊(US Navy’s Fifth Fleet)和美國海軍中央司令部(US Naval Forces Central Command)總部駐守於此。

巴林的深水港可停靠美國最大型軍艦,例如航空母艦。自1948年以來,美海軍一直使用這處基地。

有多艘美國艦艇的母港就設在巴林,包括4艘反水雷艦和兩艘後勤支援艦。美國海岸防衛隊(US Coast Guard)也在此部署艦艇,其中含6艘快速反應巡邏艇。

伊拉克

美國派軍在伊拉克多處基地,包括阿薩德空軍基地(Al-Asad)和阿比爾空軍基地(Arbil air bases)。伊拉克政府是伊朗的親密盟友,但也是美國的戰略夥伴。

約有2500名美軍駐守伊拉克,為國際聯盟打擊伊斯蘭國(IS)聖戰組織一環。巴格達和華府已達成協議,訂出逐步從伊拉克撤軍的時間表。

科威特

科威特境內有多處美國基地,包括艾瑞夫江營(Camp Arifjan),是美軍中央司令部陸軍部隊前方總部的所在。美國陸軍在科威特也擁有預置物資儲備。

此外,美國還在科威特部署MQ-9死神(MQ-9 Reapers)等無人機。

卡達

卡達的烏代德空軍基地(Al Udeid Air Base)駐守美軍中央司令部前線部隊,以及空軍和特種作戰部隊。

烏代德空軍基地也部署輪換戰鬥機和第379空中遠征聯隊(379th Air Expeditionary Wing),軍方稱這支聯隊擁有「空運、空中加油、情報、監控、偵察以及航空醫療後送」的資源。

敘利亞

作為國際打擊伊斯蘭國團體的一環,美國多年來一直駐軍在敘國基地。伊斯蘭國團體源自敘利亞內戰,曾占領敘利亞及鄰國伊拉克大片區域。

五角大廈今年4月宣布,在「整合」駐敘利亞美軍計畫下,未來幾個月將駐軍人數減半至1000人以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聯的迪哈夫拉空軍基地(Al Dhafra Air Base)是美國第380空中遠征聯隊的駐地,這支聯隊由10個飛機中隊組成,擁有MQ-9死神等無人機。

迪哈夫拉基地內有作戰飛機輪調,還設立海灣空戰中心(Gulf Air Warfare Center ),用於防空和飛彈防禦訓練。

國際反應:

韓國警告中東緊張局勢下金融市場波動加劇

根據韓聯社報道,韓國企劃財政部代理部長李亨日警告稱,中東緊張局勢升級將加劇全球金融和能源市場的波動。

李亨日在主持一場關於宏觀經濟趨勢和風險的會議上發表了上述講話,他指出,在美國軍方介入以色列針對伊朗的軍事行動後,不確定性日益加劇。

伊朗擁有全球第二大天然氣儲量,也是歐佩克第三大原油生產國。

李亨日指出:“全球油價今日開盤已上漲2%至3%,這表明國際能源市場的波動性加劇。”

根據韓聯社報道,李亨日表示,政府必須高度警惕,密切監控國際能源價格和供需動態,同時強調快速協調應對的重要性。

韓國是世界第十三大經濟體,以國內生產毛額(GDP)計算,名列亞洲第四。

北韓「強烈譴責」美國對伊朗的攻擊

北韓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美國對伊朗的襲擊違反了《聯合國憲章》,並將緊張局勢歸咎於以色列“持續不斷的戰爭行動和領土擴張”,而這些行動“得到了西方國家的接受和鼓勵”。

這位官員表示,北韓「強烈譴責美國對伊朗的攻擊……這種攻擊粗暴地踐踏了一個主權國家的領土完整和安全利益」。

他們也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譴責和抵制美以的對抗行為」。

伊朗和北韓一直保持著友好關係,並被懷疑在軍事技術研發方面進行合作。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支持美國打擊伊朗核設施

澳洲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表示支持美國對伊朗的打擊,並呼籲緩和局勢,重啟外交。

阿爾巴尼斯在坎培拉告訴記者說,“世界早已達成共識,絕不允許伊朗獲得核武器,我們支持採取行動阻止這種情況發生。”

他表示,“信息已經明確”,伊朗已將鈾濃縮程度提升至60%,而且“除了參與一項與民用核能無關的計劃外,沒有其他解釋能夠解釋其鈾濃縮程度達到60%”。

阿爾巴尼斯補充說:「如果伊朗遵守包括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內的各方提出的非常合理的要求,那麼情況就會有所不同,」他指的是對鈾濃縮的限制。

伊朗堅稱其核子計畫僅用於民用目的,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也駁斥了以色列關於伊朗即將製造核武的說法。

民主黨議員質疑川普違憲

美國總統川普未經國會授權便對伊朗發動空襲,引發民主黨人強烈不滿,痛批川普違反憲法,並要求對限制總統發動戰爭權力的決議案進行投票。

參、眾兩院的民主黨議員皆主張,美國情報並未顯示伊朗構成迫在眉睫的威脅,因此不足以合理化川普單方面的軍事行動。

參院民主黨黨鞭杜賓(Dick Durbin)在聲明中說:「川普總統轟炸伊朗的行動,使美國瀕臨中東地區更大規模戰爭的邊緣,卻未依憲法要求獲得國會批准。」

民主黨內部出現分歧,有些人要求就戰爭權力決議案進行表決,以限制川普進一步動武的權力,也有一部分人主張,這些空襲行動構成了彈劾川普的理由。

主張彈劾的包括伊利諾州中間派議員卡斯頓(Sean Casten)與紐約州進步派議員歐加修-寇蒂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他們指控川普「衝動行事,冒然引發一場可能讓我們陷入數代的戰爭」。

參、眾兩院的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與傑福瑞斯(Hakeem Jeffries)也說,川普此舉「大幅提升」美國捲入另一場中東戰爭的風險。

舒默說:「任何總統都不應被允許僅憑不確定的威脅與缺乏戰略的判斷,單方面將國家帶入一場可能影響深遠的戰爭。」

民主黨內雖也有外交政策鷹派人士,其中許多人承認伊朗擁有核武將構成威脅,但他們也譴責川普未與國會協商就採取軍事行動。

參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華納(Mark Warner)說:「憲法明確規定,授權戰爭的權力屬於國會…美國人民不該只聽信含糊其辭的言論和單方面決定,因為這些舉動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戰爭。」

美軍空襲伊朗後,共和黨人幾乎一致讚揚川普攻擊伊朗3處核設施的決定,黨內幾無異議。

不過肯塔基州保守派議員馬西(Thomas Massie)指責川普升高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衝突。

馬西說:「當兩個國家處於熱戰狀態,每天都在互轟,第三國加入轟炸,那就是戰爭行為。」他本月稍早提出一項跨黨派決議,要求任何軍事行動都必須得到國會批准。

馬克宏談美國軍事攻擊伊朗

6月22日,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愛麗舍宮舉行了法國國防和國家安全會議。在會議的開頭,馬克宏發表公開演說。 他表示: 任何靠軍事力量做出的回應是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的。

馬克宏說,我們正在經歷一個關係到中東的和平穩定的嚴峻的時刻,對我們大家的安全有明確的影響。我本來想在今天,以色列和伊朗間的攻擊發生10天之後, 召集大家開會。

馬克宏說:昨晚美國的攻擊開啟了新的階段,它要求我們更加謹慎,行動要堅定。我和地區所有的領導人都通了話,包括伊朗總統, 昨天和今天我都和他通了話;我和歐盟國家的領導人通了話。

馬克宏說:很清楚,我們呼籲所有人不要讓事態升級。 我們堅信,任何靠軍事力量做出的回應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馬克宏表示:重啟外交和技術層面的談判是達到我們大家想要達到的目標的唯一的辦法,那就是伊朗不能有核武器,不讓事態在這個地區以不可控的方式升級。

法國將從以色列撤僑

法國外交部和國防部表示,法國將派遣一架A400M軍用飛機前往以色列,撤離該國公民。

兩國外交部補充說,這些航班旨在補充已在運作的民用包機。乘坐軍用飛機從以色列撤離的人員將被送往塞浦路斯。

約有25萬法國公民居住在以色列。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以伊衝突連交火第10天:美空襲伊朗核設施 各國領袖反應,伊朗發動新一輪飛彈襲擊 以色列多地響起警報

外界關注伊朗藏於地底深處的福爾多核設施,遭美國空襲後的狀況。(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 唐納德·川普總統表示,美軍對伊朗位於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的核設施進行了「非常成功」的打擊。他還警告不要採取任何報復行動,並表示:“記住,還有很多目標沒有實現。”
  • 伊朗外交部長表示,美國對伊朗「和平核設施」的「無恥」攻擊將產生「持久的後果」。他發表此番言論之際,伊朗對以色列中部和北部地區發動飛彈攻擊,造成至少23人受傷。
  • 繼稍早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Abbas Araqchi)宣布伊朗「保留所有捍衛主權、利益的選項」後,伊朗外交部再發布聲明,指控「美國對伊朗發動危險戰爭」。伊朗外交部最新聲明表示,美軍的空襲行動等同於對伊朗發動「危險戰爭」。
  • 國際核能監督機構表示,美國襲擊伊朗核設施後,尚未收到任何關於場外輻射水平上升的報告。
  •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讚揚川普的“大膽決定”,並表示以色列和美國“全面協調”採取行動。
  • 伊朗表示,自6月13日以色列發動攻擊以來,已有400多人死亡,至少3,056人受傷。在以色列,至少有24人在伊朗的攻擊中喪生。

伊朗新一輪飛彈攻勢 以色列3地被擊中釀23傷

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後,伊朗今天上午向以色列發動新的飛彈襲擊。以色列救援組織與警方表示,包含沿海城市特拉維夫在內的3個地區被擊中,造成23人受傷。

法新社報導,以色列非營利緊急醫療救護組織「紅色大衛之星」(Magen David Adom, MDA)告訴媒體,全國在這波攻擊中共有23人受傷,「其中2人中度傷勢,其他人傷勢輕微」。

特拉維夫(Tel Aviv)北部的拉馬特阿維夫(Ramat Aviv)區域有多棟建築嚴重受損,公寓大樓外牆被擊穿留下大洞。

以色列警方發布聲明表示,他們也派人前往其他至少兩處遇襲的地方,其中一處位在北部港口城市海法(Haifa),另外一處是特拉維夫以南的耐斯茨奧納(Ness Ziona)。

以色列軍方通報飛彈來襲後,以國全國響起空襲警報,防空系統隨即啟動,特拉維夫與耶路撒冷傳出巨大的爆炸聲。

以色列警方指出,海法所在的北部地區「有武器碎片墜落」,當地政府表示緊急救援人員已前往「事故現場」。

飛彈襲擊的報導受到以色列嚴格的軍事審查規定限制,不過官方數據顯示,自從以國本月13日與伊朗開戰以來,以色列全國至少50處被擊中、25人死亡。

第二大城特拉維夫與南部城市俾什巴(Beersheba)以及北部港市海法,是伊朗最常攻擊的3個區域。

根據以色列軍方的最新數據,以色列精密的防空系統已攔截超過450枚飛彈以及約1000架無人機。

伊朗武裝部隊今天表示,美軍攻擊伊朗核設施後,他們向以色列多處地區發動攻勢,其中包含班古里昂機場(Ben Gurion Airport)。

伊朗法斯通訊社(Fars news agency)引述伊朗武裝部隊的聲明報導,「『實踐承諾行動3』(Operation Honest Promise 3)的第20波攻勢,動用了多枚長程液態與固態燃料飛彈,搭載毀滅性彈頭。」聲明還指出,攻擊目標包括班古里昂機場、一座「生物研究中心」、幾處後勤基地,以及多層級的指揮與控制中心。

以色列新一輪空襲 鎖定伊朗西部與中部聖城科姆

以色列軍方表示,美國空襲伊朗境內3處核子設施後,以軍今天也對伊朗西部及中部聖城科姆(Qom)等地的軍事目標發動新一輪空襲。

法新社報導,以色列軍方發布聲明指出,空軍開始「針對伊朗西部的軍事目標發動一系列空襲」。

以軍聲明還寫道:「已經打擊準備攻擊以色列領土的伊朗飛彈發射器、武裝部隊軍人,也迅速摧毀不久前向以色列領土發射飛彈的發射器。」

另外,國營的伊朗通訊社(IRNA)報導,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 Corps)有4名成員命喪於以軍對科姆北部軍事基地的空襲行動。

以色列特拉維夫一棟因伊朗空襲受損的建築物。(路透社)

伊朗發動新一輪飛彈襲擊 以色列多地響起警報

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後,伊朗國營電視台今天報導,伊朗發動新一輪攻勢,向以色列發射30枚飛彈。以色列多地響起空襲警報,以色列表示,正在攔截伊朗發射的飛彈。

法新社報導,伊朗國營電視台一名主播在直播中聲稱,「你們現在看到的直播畫面是伊朗向被占領土(以色列)發動的新一輪飛彈攻勢」。這名主播引述「消息人士」的話報導,「伊朗已向以色列發射30枚飛彈」。

以色列軍方今天表示,正在攔截伊朗發射的飛彈。以色列第二大城特拉維夫(Tel Aviv)響起空襲警報,耶路撒冷傳出爆炸聲。

以色列軍方發布聲明說:「稍早前,以色列多地響起警報,因偵測到自伊朗射向以色列的飛彈。」

聲明並說:「(以色列空軍)正在執行攔截行動,並在必要時進行打擊,以消除威脅。」

美國總統川普美東時間21日宣布轟炸伊朗3處核設施後,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Abbas Araghchi)今天譴責美方此舉「令人憤怒、無法接受」,並表示伊朗有權捍衛自身主權。

阿拉奇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今天上午的事件令人憤怒、無法接受,將會引發深遠的後果。」他主張,美方的攻擊「違法且是犯罪行為。」

阿拉奇並說:「根據聯合國憲章及其允許正當自衛回應的相關條文,伊朗保留一切選項,以捍衛自身的主權、利益與人民。」

國際原子能總署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左)和伊朗核子事務負責人穆罕默德·伊斯拉米於4月在德黑蘭會面(美聯社)

伊朗要求國際原子能總署調查美國對核設施的攻擊

伊朗呼籲對美國對其核設施的攻擊進行調查。

根據伊朗SNN新聞網報道,這是伊朗核事務負責人穆罕默德·埃斯拉米致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的一封信中的內容。

埃斯拉米敦促格羅西譴責美國的行動並採取適當措施。他批評格羅西“不作為和共謀”,並補充說伊朗將採取“適當的法律措施”。

信中寫道:“這封信表達了伊朗對嚴重違反國際法律法規,特別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的抗議。”

此前,格羅西表示,在美國空襲之後,他將召集國際原子能總署35國理事會召開緊急會議。他在社交媒體上寫道:“鑑於伊朗的緊急情況,我將於週一召開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緊急會議。”

國際反應: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證實空襲伊朗3處核設施後,世界各國領袖反應不一。以色列讚揚川普的決定,聯合國呼籲緩和局勢,部分國家則譴責美國的攻擊行動。海灣國家外交部在聲明中對美國襲擊後現狀的「惡化」表示譴責,並強調必須停止一切軍事行動,立即恢復對話和外交管道,解決懸而未決的問題。

聯合國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表示:“我對美國今天對伊朗使用武力感到嚴重震驚。”

他說:「這是一個已經處於邊緣的地區的危險升級,是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直接威脅。」他還補充說,這場衝突「迅速失控的風險越來越大,將給平民、該地區乃至全世界帶來災難性後果」。

古特雷斯呼籲會員國「緩和局勢」並「履行《聯合國憲章》和其他國際法規則規定的義務」。

在這個危險的時刻,避免陷入混亂至關重要。軍事解決方案行不通。唯一的出路是外交。唯一的希望是和平。

以色列

以國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表示:「恭賀川普總統。您動用美國令人敬畏的正義力量來打擊伊朗核設施,這個勇敢決定將改變歷史…歷史將會記錄,川普總統採取行動,阻止世界上最危險的政權擁有最危險的武器。」

伊朗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Abbas Araqchi)在社群平台X發文痛批,「身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SC)常任理事國的美國攻擊伊朗的和平核設施,嚴重違反聯合國憲章、國際法和禁止核子擴散條約(NPT)。今天上午的事件令人髮指,也將招致永久性後果。」

阿曼

阿曼官方通訊社引述外交部發言人的話說,蘇丹國“深感關切”,並警告說,美國的行動有可能擴大衝突,並且“公然違反”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

卡達

卡達表示,美國襲擊造成的危險緊張局勢將在區域和國際層面造成「災難性後果」。

伊拉克

伊拉克對針對伊朗核設施的攻擊深表關切和譴責,並表示軍事升級對區域和平與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外交部表示:“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深切關注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事態發展,特別是美國針對伊朗核設施的襲擊。”

該聲明還強調了「保持克制」、緩解緊張局勢、防止局勢進一步升級的必要性,並敦促國際社會加大努力,以達成「政治解決方案」。

紐西蘭

紐國外長皮特斯(Winston Peters)發布聲明稱:「中東地區的軍事行動令人極其擔憂,應避免事態進一步升級。紐西蘭強烈支持採取外交手段化解衝突,呼籲各方重返談判桌。」

澳洲

澳洲政府發言人說:「我方已明確表示,伊朗核計畫和彈道飛彈對國際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我們持續呼籲緩和緊張局勢、展開對話,並且訴諸外交。」

墨西哥

墨西哥外交部透過社群平台X呼籲:「外交部緊急呼籲中東衝突相關各方展開外交對話,以促進和平…我們再次強調應緩和區域緊張局勢,當務之急就是讓各國恢復和平共處。」

委內瑞拉

委國外長希爾(Yvan Gil)在通訊軟體Telegram發文:「委內瑞拉譴責美國對伊朗的軍事侵略,並要求立即停止敵對行動。」

古巴

古巴總統狄亞士-卡奈(Miguel Diaz-Canel)在X發文稱:「我們強烈譴責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之舉,這可能導致中東衝突升高。這項侵略行為不僅嚴重違反聯合國憲章與國際法,也讓人類陷入無法逆轉的危機。」

智利

智利總統加夫列爾·博里奇也稱美國的行為非法。

「智利譴責美國的這次襲擊,」他在X上寫道。 “擁有權力並不意味著你可以用它來違反我們人類自己制定的規則。即使你是美國。”

英國

唐寧街的聲明稱,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敦促伊朗重返談判桌,並表示該地區的穩定仍然是優先事項。斯塔默在聲明中表示:“伊朗核計劃對國際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我們絕不允許伊朗發展核武器,美國已採取行動緩解這一威脅。”

歐盟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婭·卡拉斯呼籲緩和局勢,重啟談判。

卡拉斯在X上寫道:「我敦促各方退後一步,回到談判桌前,防止事態進一步升級。」他還表示,絕不能讓伊朗發展核武器,歐盟外長將於週一討論這一局勢。

美國民主黨

眾議院民主黨領袖指責川普將國家推向戰爭。

國會議員哈基姆·杰弗里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川普總統誤導了全國人民,未能獲得國會授權使用軍事力量,並使美國面臨捲入中東一場可能造成災難的戰爭的風險。”

“唐納德·特朗普應對其單方面軍事行動造成的任何不利後果承擔全部責任。”

美國穆斯林權利組織美國伊斯蘭關係委員會與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

美國穆斯林權利組織美國伊斯蘭關係委員會(CAIR)表示,美國的攻擊是「非法和不公正的」戰爭行為,是在「失控的」以色列政府的壓力下進行的,儘管美國情報部門長期以來得出結論認為伊朗沒有研發核武。

另一方面,美國強大的親以色列團體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AIPAC)對川普下令的打擊表示讚賞,並表示美國「現在必須與我們的盟友合作,保護我們的軍隊和地區利益免受伊朗的襲擊」。

中國

中國官方媒體的快訊評論質疑美國是否「在伊朗重蹈伊拉克覆轍」。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的線上文章稱,美國的攻擊標誌著一個危險的轉折點。

文章指出:“歷史一再表明,對中東的軍事幹預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包括長期衝突和地區不穩定”,並引用了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的例子。

它稱,採取慎重的外交方式,優先考慮對話而不是軍事對抗,是實現中東穩定的最大希望。

美國攻擊伊朗核設施,總統川普(前)發表全國談話。(路透社)

分析:

川普空襲伊朗 一次性行動而非推翻政權

美國總統川普21日晚間表示,美國的空襲已讓伊朗主要核武設施「徹底全然摧毀」。美方透露,川普政府已向伊朗傳達,強調此次攻擊是一次性行動,並非意在發動推翻政權的戰爭。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指出,空襲福爾多(Fordo)、納坦茲(Natanz)和伊斯法罕(Isfahan)核設施,是美國首度對伊朗採取直接軍事攻擊,也讓以色列與伊朗軍事衝突進一步升級。以色列6月13日對伊朗先制打擊,聲稱要消除伊朗核子計畫。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稱川普下令轟炸伊朗是一賭注,賭的是美方對德黑蘭核子計畫的軍事行動能保持在有限範圍內,且美國不會因此捲入另一場無止盡的中東戰爭。

美軍指揮官們尚未說明伊朗核設施可能遭受的損害,包括福爾多這座深埋地下、據信儲放濃縮鈾與精密離心機的設施。若轟炸不夠精準,或伊朗已事先轉移關鍵核子設備,美軍不排除會再次出動空襲。

縱使這次轟炸突襲行動達成目標,對伊朗發動攻擊的決策仍充滿風險與不確定性。若川普這場賭注奏效,伊朗的核子能力將倒退數年,甚至數十年。加上過去一年來遭以色列一連串軍事與情報行動重創,伊朗恐將陷入嚴重削弱的狀態。

但華府獨立機構「武器管制協會」(Arms Control Association)指出,空襲雖能使伊朗核子計畫倒退,但無法根除,「就長遠看,軍事行動可能讓伊朗斷定唯有核武才能有效嚇阻,華府對外交折衝毫無興趣。單憑軍事打擊無法摧毀伊朗積累的核子知識」伊朗遭空襲後也已表明核子計畫不會停下。

川普最初反對以色列採取軍事行動,主張談判取代轟炸。但在以色列6月13日發動攻擊前幾天,川普轉而認為,以色列對伊朗核濃縮能力的高度警覺並非無據。

在6月8日聽取美軍參謀聯席會議主席凱恩(Dan Caine)就以色列的計畫、美國支援選項所做的關鍵簡報後,川普默許以色列發動空襲,並允許美方提供有限支持。

儘管許多「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陣營盟友反對美國涉入軍事行動,川普對伊朗的言辭自以色列對伊朗動武以來卻益發強硬。

華爾街日報指出,目前仍有幾項關鍵問題尚未釐清,包括伊朗的核子計畫是否徹底摧毀、伊朗會否攻擊美國或其盟國作為報復,甚至是否可能切斷經由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的石油航路。

美國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已獲授權與伊朗方面對話,川普希望保留達成某種外交諒解的渺茫希望,以緩解中東局勢緊張。

一名美國官員表示,川普政府已向伊朗傳達訊息,強調此次攻擊是一次性行動,並非意在發動推翻政權的戰爭。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美空襲伊朗後 伊朗保守派嗆炸美軍艦隊 以色列關閉領空

  • 唐納德·川普總統表示,美軍對伊朗位於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的核設施進行了「非常成功」的打擊。
  • 他還警告伊朗不要採取任何報復行動,並表示:“記住,還有很多目標沒有被擊中。”
  • 伊朗證實這三個核設施遭到攻擊,但議長高級助理馬赫迪·穆罕默迪表示,福爾多核設施「早已疏散,並未遭受任何不可逆轉的損害」。代表福爾多核設施所在地庫姆的一名伊朗議員表示,該設施“並未受到嚴重損壞”,而另一位省級官員則表示,該地區的居民沒有危險。
  •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讚揚川普的“大膽決定”,並表示以色列和美國“全面協調”採取行動。
  • 伊朗稱,自6月13日以色列發動攻擊以來,已有400多人死亡,至少3,056人受傷。在以色列,至少有24人在伊朗的攻擊中喪生。
  •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表示,美國對伊朗的襲擊標誌著局勢“危險升級”,可能失控,“給平民、該地區乃至全世界帶來災難性後果”。
  • 也門胡塞叛軍表示,美國“必須承擔襲擊伊朗的後果”,襲擊不是戰爭的結束,而是戰爭的開始。
  •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強調美國必須面對嚴厲懲罰,並表示將打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所有利益。伊朗國家電視台報道,該地區的每一名美國公民和軍事人員都是合法目標。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 華盛頓21日專電)美國總統川普21日宣布美軍攻擊伊朗3處核設施。伊朗原子能組織今天表示,遇襲核設施現地無汙染跡象,美國「野蠻」行為「阻止不了伊朗的核子行動」。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Abbas Araqchi)後續表示,伊朗「保留所有捍衛主權、利益的選項」,不過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顧問夏里亞馬達里(Hossein Shariatmadari)呼籲,德黑蘭必須飛彈打擊美軍在中東的海軍艦隊,同時關閉荷莫茲海峽。因應伊朗可能報復,以色列稍早已經關閉領空。因應伊朗可能報復,以色列稍早已經關閉領空。

伊朗原子能組織(AEOI)發布聲明證實3處核設施遭「伊斯蘭伊朗的敵人」攻擊,對方「違反包括禁止核子擴散條約(NPT)在內的國際法」。伊朗原子能組織表示將向國際法院提起對美國的法律行動,也將持續推展核子計畫。

引述伊朗國營媒體報導,核設施遭美國攻擊後,隸屬伊朗原子能組織的國家核子安全系統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the Nuclear Safety System)表示「未記錄到任何污染跡象」,因此「核設施附近的居民並無危險」。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火災資訊系統偵測到伊朗福爾多(Fordo)核濃縮設施附近出現大量熱源,其中一次偵測的時間是在川普宣布美國發動空襲前的30分鐘。

通常被轟炸的區域或持續燃燒的火災會被偵測到大量熱源,其他如森林野火與工業活動也會被偵測到;過去一個月內福爾多周邊沒有記錄到其他產生大量熱源情況。

美軍空襲伊朗3處核設施,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Abbas Araqchi)22日表示,伊朗「保留所有捍衛主權、利益的選項」。畫面為伊朗外長阿拉奇資料照。(路透)

川普宣布美軍空襲包括位在地下深處的伊朗福爾多(Fordow)核設施後,伊朗外長阿拉奇於當地時間22日早晨在X平台發文,他寫道,作為聯合國安理會的永久會員國,美國攻擊伊朗和平核設施的舉動已嚴重違反《聯合國憲章》、國際法。

他痛批美國的舉動「令人無法接受」(outrageous),將造成「永久影響」,警告每一位聯合國成員必須警惕「這種極度危險、無法無天的犯罪行為」。

他也表示,根據《聯合國憲章》及相關規定,伊朗「保留捍衛主權、利益及人民的所有選項」。

美聯社指出,阿拉奇是美軍空襲伊朗行動後,第一位對此發表評論的伊朗官員。

另據CNN報導,立場強硬的伊朗媒體《環球報》(Kayhan)22日清晨在Telegram發文,貼文引述該報總編輯夏里亞馬達里(Hossein Shariatmadari),他表示:「在美國攻擊福爾多核設施後,現在輪到我們了。」

夏里亞馬達里呼籲德黑蘭應該毫不猶豫、毫不延遲地回應美國,「作為第一步,我們應該發射飛彈,打擊駐紮於巴林的美國海軍艦隊,同時對美國、英國、德國及法國船隻關閉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

夏里亞馬達里是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的顧問,立場為保守派。

因應美國空襲伊朗,《以色列時報》報導,以色列機場局(Israel Airports Authority)稍早宣布,以色列已關閉領空,不過官方指出,通往埃及及約旦的陸路仍維持開放。

以色列關閉領空

以色列軍方聲明指出:「已決定將全國各地警戒狀態從可以進行『部分與有限活動』升級為僅限『必要活動』」,包括禁止一切教育活動、集會與工作場所運作,僅必要行業除外。」

此外,以色列機場局(Israel Airports Authority)今天上午宣布,鑑於「近期局勢發展」,以色列已關閉領空,待進一步通知。

以色列機場局在聲明中說:「近期局勢發展,以色列國的領空已關閉,禁止進出。至於與埃及和約旦的陸路過境點仍正常運作。」

以色列先前已於6月13日對伊朗發動空襲後關閉其領空,為接回滯留海外的以色列公民而於20日暫時重新開放。

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 攻擊目標、使用彈藥及未來走向一次看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宣布美方已空襲伊朗多處核設施,並形容是「非常成功的攻擊」且表示美軍的飛機安全返航。

川普在此之前已花了數週時間尋求以外交途徑,與德黑蘭當局達成新協議,以取代川普2018年在第一任期內退出的核協議。

不過,他後來支持以色列自本月中旬以來,攻擊伊朗核設施與軍方高層的行動。

攻擊目標

川普表示,美國已經打擊3處伊朗主要核設施,包含福爾多(Fordo)、納坦茲(Natanz)、伊斯法罕(Isfahan),其中福爾多遭到「滿載炸彈」的襲擊。

福爾多燃料濃縮廠在違反聯合國決議的狀況下建成,座落於伊朗中部聖城科姆(Qom)附近一座山下,能容納約3000台離心機。

離心機用於鈾濃縮,其用途涵蓋民用與軍事,若要製造核武,則必須把鈾濃縮到高純度。

福爾多核設施位於地下深處,對於缺乏深層貫穿該設施彈藥的以色列部隊而言構成挑戰。

另外,納坦茲是伊朗主要的鈾濃縮設施,擁有近70組離心機組;而伊斯法罕則設有鈾轉換及核燃料製造設備。

美國21日完成對伊朗3個核設施的攻擊行動,包括福爾多、納坦茲及伊斯法罕。(中央社製圖)

美方使用的彈藥

川普並未言明這次攻擊使用的彈藥,不過外界推測很可能是用火力強大的3萬磅(1萬3600公斤)GBU-57打擊福爾多,這種炸彈又被稱為「巨型鑽地彈」(Massive Ordnance Penetrator, MOP)。

美軍表示,GBU-57炸彈的設計能在爆炸前貫穿地下60公尺,與大多數在接近或命中目標後立即引爆的飛彈與炸彈不同。

載著炸彈的軍機

美軍B-2幽靈轟炸機(B-2 Spirit)是唯一能裝載GBU-57炸彈的飛機,這是一款能攜帶2枚GBU-57炸彈的長程匿蹤轟炸機。

美國攻擊伊朗之前,專門追蹤航班的網站與美國媒體指出,數架B-2轟炸機已經從美國中部密蘇里州的基地起飛。

根據美軍的資訊,B-2轟炸機能在不加油的情況下飛行9600公里,設計目的是「突破敵方最先進的防禦系統,以及威脅敵方最重要且戒備森嚴的目標」。

接下來會如何?

川普呼籲伊朗「同意結束這場戰爭」,並宣稱「現在是追求和平的時候」。

不過目前仍要觀察美方攻擊伊朗後,會促使德黑蘭緩和衝突,或反而進一步擴大戰事。

若伊朗選擇擴大的話,可能會瞄準駐紮在中東的美軍人員,或嘗試關閉位在伊朗南部且乘載全球約1/5石油運輸量的戰略要地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

伊朗將如何應對美國的攻擊?

德黑蘭中東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阿巴斯‧阿斯拉尼表示,美國攻擊後,伊朗可能會採取三種方案。

阿斯拉尼說道,“一種可能是有限的反應,取決於損害的規模。”

「但我們不要忘記,除了襲擊核設施之外,這是美國直接介入與伊朗的戰爭。伊朗此前曾警告稱,他們將對這一行動作出回應,」他說。

「第二種情況可能是全面戰爭,伊朗試圖對美國和以色列的利益發動嚴重攻擊。這可能涉及廣泛的目標,包括以色列的核設施,伊朗的盟友也可能加入其中,」他說。

他補充說,第三種選擇可能是兩者的混合,並指出伊朗「可以利用霍爾木茲海峽等槓桿,關閉這些槓桿來阻止該地區的能源平衡」。

美國伊斯蘭關係委員會和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對美國攻擊伊朗作出回應

美國穆斯林權利組織美國伊斯蘭關係委員會(CAIR)表示,美國對伊朗的攻擊是「非法和不公正的」戰爭行為,這是迫於「失控的」以色列政府的壓力,儘管美國情報部門長期以來得出結論認為伊朗沒有研發核武。

美國最知名的親以色列組織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AIPAC)對川普下令的打擊表示讚賞,並表示美國「現在必須與我們的盟友合作,保護我們的軍隊和地區利益免受伊朗的襲擊」。

民主黨領袖稱戰爭風險“急劇上升”

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哈基姆·傑弗里斯表示,川普並未尋求國會授權實施此次攻擊,並將對「任何不利後果」承擔全部責任。

「唐納德·川普承諾要給中東帶來和平。但他未能兌現這一承諾。戰爭風險如今已急劇上升,我祈禱我們在該地區身處險境的部隊平安,」杰弗里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並補充說川普“誤導了國家,使其無法理解其意圖”,且未尋求國會批准。

他說道,“唐納德·特朗普應對其單方面軍事行動造成的任何不利後果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