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网络春节联欢会 彙整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中华 名胜古迹 文化

土 楼 人 过 大 年

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镇高南村的大山深处,有一座与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之为“土楼王”的承启楼的姐妹楼——宽成楼。她们隔溪相望,相依相偎、一衣带水。这里群山环抱、绿树成荫、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鸟语花香。宽成楼始建于1950年,它是一座用生土夯筑而成的土木结构圆形土楼。用地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占地1931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3639平方米。楼高三层,外墙直径45.5米,底层土墙宽1.2米。有大门和小门共两个门,楼梯两部,楼内有一口井水可供食用的水井。一楼有35个房间。二楼和三楼各有38个房间。

永定区高头镇高南村素有“县长村”之美誉。自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今,高南村共诞生了5位县长,在这5位县长当中,居然有三位是宽成楼人,他们是江岩,江荣达和江树榕同志。永定区乃至龙岩市著名的旅港慈善家,享年97岁的江兆文先生是宽成楼的创建人之一。魏亚慎(1917年5月6出生)和吴善英(1918年3月5日出生)女士是目前健在的宽成楼百岁老人。现旅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宽成楼人不乏其人。从宽成楼走出的海内外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大专生竟有60多人。宽成楼真是一座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圆形土楼!途经高头的漳武高速在春节前就已建成通车并设有出口、服务区。在宽成楼旁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在原有的石拱桥上面,旅港江全孚先生为纪念其先严江兆文先生、先慈吴端娘女士,就在春节前,捐建了同心桥廊桥,为附近村民提供了休闲的好去处,为高头的旅游事业锦上添了花。

地球一年绕太阳转一圈,树木一年增加一圈年轮。中华儿女一年至少回家一次,那就是春节。人们或乘风驰电掣的高铁,或坐宽敞舒适的大巴,或开着自己的爱车,或冒着严寒骑摩托车,日夜兼程赶回家,为的就是团圆。有钱无钱,回家过年。宽成楼人也不例外,他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回到故里,因为他们的根和胞衣窟在宽成楼。大年年初三下午四时许,100多位土楼人陆续来到宽成楼旁边的同心桥廊桥,他们互相拥抱、互祝新年快乐、互吐衷肠,因为他们同心同德齐向前,爱国爱乡永相传。他们兴高采烈,笑逐颜开,欢声笑语,因为他们同祖同宗同携手,心系心聚心相连。他们在桥上一起欣赏97岁老人写的唐诗“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抒发思乡情感,憧憬美好未来。

孩提时,总是扳着手指数,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就像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的播音员近来一直在倒计时说,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几天几天一样,图的就是在大年三十除夕夜能饱吃一顿,因为那时缺衣少食,饥肠辘辘,骨瘦如柴。如今,土楼人生活好多了,完全解决了温饱问题。宽成楼人更是衣食无忧,餐桌上,每天都像过年一样。过年团圆聚会时,少不了弄一桌丰盛的酒菜。就在人们在同心桥上畅所欲言、谈笑风生时,后勤部队在宽成楼内的大坪上支起了帐篷,准备好10来桌的美味佳肴。傍晚时分,聚光灯亮起,加上楼内的40多只灯笼和其它各式各样的LED灯,整栋楼内华灯璀璨,光彩夺目,如同白昼。“新年好”的音乐循环播放。餐桌上摆满了极具家乡风味、令人垂涎三尺的芋子荚菇粄、煎煎南瓜饼、烧烤红番薯、手工糍粑粑、油炸斋豆腐、清炖小河鱼、莲子蒸猪肚、糯米团圆饭、香软禾米粄、笋干焖三层等等,这些菜肴在家乡以外,即使是在大城市的酒店里,都是难以吃到的。它们勾起了整年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情,使他们想起儿时的美好光阴,回味无穷。

俏皮的小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衣服,接过大人们可以自己支配的红包,匆匆吃过晚餐,开始燃放各种各样的烟花和爆竹,相互打闹和嘻戏。闺蜜们却兴致正高,不肯散席。她们尽情地高声喧哗,甚至肆无忌惮,因为她们是在自己家里过年,完全可以任意妄为,没有一点儿顾忌。

毫无疑问,春节晚会是团圆聚会的重头戏。上世纪70年代,是宽成楼的鼎盛时期,几乎每年都举行春晚,极大地锻炼了一代人的胆量,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和文化素质,培养了一大批主持人才,永定电视台原播音员兼记者江靖霞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她是当之无愧的主持人。晚会中,男女老少齐上阵,大家忘我地尽情歌唱,手舞足蹈。当然,晚会还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的天堂。

家人团聚、饱吃一顿、大放鞭炮、亲友互访是中国人传统春节的四大步骤。现如今,土楼人又多了个春节联欢晚会,时代是不是进步了点?

热烈欢迎朋友们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参观!宽成楼人等着你们一起过大年!

二零二二年,正月,初五日

作者:江全存

分类
一路风情 编辑精选

山水相连 血脉相亲——广西推动春节文化走出去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共度农历春节
共享中华文化
共建和谐世界

2月14日,大年初三20时,由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携手东盟十国艺术家、民众、留学生以及县级融媒力量,合力打造的《山水相连 血脉相亲 2021中国—东盟“丝路情·诗之韵”网络春节联欢会》如约而至,集团所属广西云客户端、广西新闻网全平台联合人民日报客户端、头条号、腾讯视频等同步播出,罗马尼亚《欧洲侨报》、瑞典《北欧时报》、泰国网等海外传播平台也转发推送,为中外网友呈现了一场民族文化盛宴。

2021中国—东盟“丝路情·诗之韵”网络春节联欢会节目照片。

 

视频:山水相连 血脉相亲 2021中国-东盟“丝路情·诗之韵”网络春节联欢会。

“此次‘云端’联欢,既有展现传统文化艺术的歌舞,也有吟诵家国情怀、积极向上、感情真挚的动人诗篇。”网络春节联欢会导演潘锦才介绍,本届联欢会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文化领域交流合作取得长足发展的体现。节目组将充分利用广西云融媒体生态系统“四圈深融”的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互动。

在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世纪灾疫与百年变局交织叠加的局面,中国与东盟各国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同抗“疫”,相互合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其中,中国和越南2020年双边贸易额近2000亿美元,占同期中国—东盟贸易额约30%。良好的合作态势不断延续,今年春节到来之际,中国驻越南大使熊波、越南驻华大使范星梅通过广西广播电视台《荷花》杂志向广大中越读者朋友们致以新春问候和祝福。

图片说明:中国驻越南大使熊波向广大中越读者朋友们致以新春问候和祝福。(部分节选)

图片说明:越南驻华大使范星梅向广大中越读者朋友们致以新春问候和祝福。(部分节选)

辞旧迎新,共赴未来。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6国驻南宁总领事、参赞通过广西北部湾之声广播电台向中国和东盟人民拜年,传递新春祝福。此外,广西北部湾之声联合老挝国家电视台、泰国国家广播电台及越南广宁省传媒中心等推出2021年新春特别节目《四海同春走近东盟寻年味》,带领听众了解东南亚华人华侨欢度春节的故事,与当地民众分享新春喜悦,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与发展。

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6国驻南宁总领事、参赞拜年视频。

东盟友人的新年祝福。

澜湄合作有着“真诚互助、亲如一家”的传统。今年农历春节前夕,为了给中泰两国人民共同抗疫加油鼓劲,向受疫情影响无法回国过年的中国留学生送去新春问候,广西广播电视台与泰国披汶颂堪皇家大学以创新方式,在泰国共同举办了2021年泰国—中国青年新春联欢活动。

中泰青年共同演唱《新年好》。

此次联欢也是澜沧江—湄公河“双城记”大型青年文化交流系列活动之一。约80名泰国师生和中国留学生一起表演《东南西北泰国舞》《中泰一家亲》等风情浓郁的泰国舞蹈,以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古风舞蹈、武术、书法等,中泰两国师生还一起包饺子、剪窗花、制作泰国传统水灯和青木瓜沙拉,增进了两国青年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

图片中泰青年表演舞蹈《中泰一家亲》。

图片中泰青年学生体验中国传统剪纸。

春天的序曲已然奏响。由南宁广播电视台与多家境内外媒体共同打造的《春天的旋律》跨国春晚,从2007年起举办至今,已成为广西具有影响力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晚会以“云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南宁设主会场,并首次同时设立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4个海外分会场。

“跨国春晚突出‘年味、中国味、东盟味’,并将‘朋友圈’扩展为联合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家媒体、机构共同制作播出,让‘春天的旋律’飞向更广阔的远方。”晚会执行总导演房少强介绍,晚会突出“命运与共”主题,邀请各国歌手及中国—东盟“快乐童伴”少儿合唱团、澳门少儿艺术团与菲律宾罗布克童声合唱团在“云上”共同演唱《春天的旋律》《命运与共》等歌曲。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通过短视频相互祝福、鼓励,凸显守望相助、携手共建美好地球家园的意义。

来源:广西云客户端

编辑:林巍

审核:梁新月

监制:庞志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