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北韓發射一枚遠程彈道導彈

南韓傳媒報道北韓發射導彈的消息。(法新社資料圖片)

北韓證實昨日發射一枚火星-15型洲際彈道導彈。

朝中社報道,導彈昨日下午在首都平壤國際機場以高角度發射,最高飛行高度超過5768公里,飛行989公里後,準確落入東海的預定區域。

報道說,今次突擊發射演習是在美韓軍事威脅嚴重到不容忽視的現狀下進行,驗證北韓戰略核力量的可靠性。

金正恩的妹妹金與正發表聲明,警告將會對任何針對平壤的敵對行為,作出強烈而壓倒性的回應。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與日本外相林芳正及南韓外長朴振一同見記者,敦促各國加強對平壤的制裁。

北韓官方媒體朝鮮中央通訊社在星期五發表的聲明中,還抨擊華盛頓“強行召開”聯合國安理會會議,“討論(朝鮮)的自衛權問題”。

朝中社的網站稱,安理會周四下午在紐約召開了一次閉門會議,討論北韓和不擴散問題。

儘管外界對那次會議的內容知之甚少,但美國駐聯合國代表琳達·托馬斯·格林菲爾德在推特上表示,安理會就北韓的“非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MD)和彈道導彈進展”問題進行了“坦誠的討論”。面對日益增長的威脅,安理會不能保持沉默,”她補充道。

參加簡報會的有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他週五在推特上表示,“北韓的核活動仍然令人嚴重關切……@IAEAorg(國際原子能機構)繼續保持高度準備,在核查北韓核計劃方面發揮其重要作用。”

北韓上一次發射彈道導彈是在今年的1月1日,為一枚短程彈道導彈。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王毅慕尼黑發言怒指美方歇斯底里

王毅表明中方在所謂飛艇事件上的嚴正立場,要求美方正視並解決濫用武力為中美關係造成的損害。(美聯社)

氣球事件延燒至慕尼黑安全會議,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在週六發表的講話中批評美國的反應「近乎歇斯底里並且匪夷所思」,他也談到了台灣和烏克蘭問題。

在俄烏戰爭爆發一週年之際,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安全會議昨日週五(2月17日)開幕。德國總理肖爾茨和法國總統馬克宏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王毅的講話被安排在週六。面對慕尼黑國際安全會議大廳滿座各國政府代表和安全專家,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周六怒指美國擊毀中國氣球的做法“歇斯底里”。王毅還批評美國是百分之百的保護主義。他在發表講話時說:「天上有來自許多國家的那麼多氣球,所以美國會把所有氣球都擊落嗎?」他批評道,派出戰鬥機,導彈擊落氣球,「這種行為令人匪夷所思,幾乎是歇斯底里的,是百分百的濫用武力,明顯違反國際慣例。」他還表示,中方要求美國拿出解決問題的誠意,這已經損害了中美關係。

中國的“高空偵查氣球”1月末進入了美國領空,盤旋一周多以後,2月4號被美國擊落了。法新社報道,王毅周六在慕尼黑國際安全會議“憤怒地質問美國”:“天空那麼多的氣球,你們難道要把每一個都打下來嗎?”這位中國最高級別的外交官,指責美方這是“百分之百地使用武力”。

王毅振振有詞的依據在哪裡呢,他重複了中國外交部的說法,這是一顆收集氣象資料的氣球,但是美國寧肯相信這是一顆間諜氣球,這顆氣球因為不可抗力偏離了軌道,誤入美國,但是美國不相信這顆先進入美國,後進入加拿大,再度進入美國,而且在美國敏感區域上空盤旋數日的氣球誤入了美國。況且,中國的氣球進入美國領空後,中方也未事先對美方進行任何 解釋。

王毅還指責美國擊落中國氣球是為了轉移美國的內部問題,“我們警告美國不要做這種荒唐的事情”,“我們曾要求美國冷靜地專業地處理這一事件”。“很遺憾,美國不顧事實,動用尖端戰鬥機,用導彈擊毀了氣球,這在我看來,是荒唐的,歇斯底里的。”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在慕尼黑開會,外界輿論之前分析,這次會議可能為美中化解氣球危機創造了一個機會。美國媒體報道,美中外交渠道一直在私下溝通,布林肯與王毅有可能會晤。而且,美國總統拜登也表示要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談這件事,當然美方不會向中方道歉,拜登顯然不認為美方做錯了什麼。從王毅周六的發言來看,似乎沒有與美方和緩氣氛的意思。

中國外交部網站發布的有關消息稱,王毅批評“無人飛艇事件”,“這其實是美國製造的一場政治鬧劇”,他稱這樣一起“意外偶發事件”,竟然在中美關係中掀起軒然大波,深層原因是“美國對中國的錯誤認知和戰略誤判”。

中國外交部網站的消息說,王毅說中國的對美政策清晰透明,即相互尊重、和平共處……“但美國的對華政策卻截然相反,視中國為最嚴峻地挑戰和戰略競爭對手”。王毅除了對氣球事件動怒,還批美國在經濟上實施保護主義,“百分之百的單邊主義”,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中國企業。

不過,根據法新社報道,王毅激烈地抨擊美國,但在周六的發言中仍然把中國介紹為“愛好和平的冠軍”,他在發言中使用了三十多次使用“和平”一詞,重申莫斯科和基輔應該坐下來和談。

但是,出席同一會議的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對中國扮演的“中立”角色提出質疑,她說,“讓美國震驚的是,自從戰爭爆發以來,北京加深了與莫斯科的關係”。

她警告說,“任何中方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武器的做法形同鼓勵侵略,繼續屠殺以及破壞國際秩序。”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布林肯慕尼黑會晤王毅,稱華盛頓絕不容忍任何侵犯美國主權行為

發言人說布林肯(圖)重申拜登的立場,指華盛頓不希望出現新冷戰。(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星期六在慕尼黑會晤中共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王毅。布林肯對王毅說,中國高空偵察氣球侵犯美國領空的事件絕不能再次發生。王毅表明中方在所謂飛艇事件上的嚴正立場,要求美方改弦更張,正視並解決濫用武力為中美關係造成的損害。

美國國務院說,布林肯在持續約一小時的會議中都是直接和坦率的。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在會晤後的一份聲明中說,“國務卿明確表示,美國不會容忍對我們主權的任何侵犯,已經侵犯5大洲40多個國家領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高空偵察氣球計劃已經暴露在世界面前。”

普賴斯說,布林肯還就“如果中國向俄羅斯提供實質支持,或協助系統性地躲避制裁的影響及後果,”向王毅提出警告。

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應美方請求,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進行非正式接觸。王毅表明中方在所謂飛艇事件上的嚴正立場,要求美方改弦更張,正視並解決濫用武力為中美關係造成的損害。

布林肯和王毅是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的間隙在一個沒有透露的地點舉行會晤的,這被普遍看作是為兩國間的日趨緊張降溫的努力。

在慕尼黑安全會議間隙的這次會晤,是布林肯和王毅在美國本月初擊落一個中國間諜氣球以來的首次面對面會談。這個事件導致布林肯推遲了擬以中的北京之行。

“我不介意會談,”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週六晚對記者說,他指的是布林肯與王毅的會面。

格雷厄姆補充說,中國拒絕“在這場(烏克蘭)衝突中使用核武器的想法”是“對俄羅斯來說糟糕的一天”。

美國副總統哈里斯星期六早些時候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說,她對北京政府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深化與莫斯科的關係感到不安。她並說,中國在烏克蘭戰爭期間支持俄羅斯會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王毅星期六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說,美國擊落中國“飛艇”是明顯違背國際慣例。

布林肯2月3日就間諜氣球事件與王毅通了電話,表示間諜氣球事件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明顯侵犯了美國主權,違背了國際法,破壞了”布林肯訪問的目的。中國表示,這是一個偏離航線的氣象氣球,後來卻又表示,自2022年5月以來,美國在中國上空進行了10多次氣球飛行。美國拒絕了中國的這兩項指控。

美國:中國軍方拒絕會談是“不幸的”

美國官員表示,上週氣球被擊落後,中國軍方拒絕與五角大樓同行對話是一個危險的事態發展。

美國國務院一名高級官員在周六的電話簡報會上告訴記者,布林肯“坦率地表示”了美國的“失望”。

這位高級官員表示:“我們認為這是不幸的。這不是我們雙方應該打交道的的方式。”

台灣

這位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表示,雙方還就“台灣問題進行了坦誠交流”,美國最高外交官強調了“維護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中國聲稱對台灣擁有主權,這一主張遭到了這個自治民主國家的拒絕。美國在台灣主權問題上不表態,也不支持台獨。

美國表示,仍致力於其長期的、兩黨達成共識的“一個中國”政策,這個一中政策以《台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為指導。

華盛頓的“一個中國”政策不同於北京的“一中”原則。美國表示不同意中國的立場,並要求中國不要公開歪曲美國的政策。

中國官員拒絕《台灣關係法》,稱美國管理其與台灣關係的這個法律“非法和無效”。

分类
专题 兩岸 大陆 新冠肺炎 评论

中国“地摊经济”或昙花一现吗?

地摊,这个承载着一代中国人记忆的东西几近消失,如今又强势回归。随着中国总理李克强一句它”是人间的烟火”,是”是中国的生机”。”地摊经济”如今成为了中国各地政府恢复就业的政策法宝。李克强大力提倡“地摊经济”,推出鼓励失业人士做小贩谋生的政策还不到一星期,近日突然传出遭下令封杀,不但媒体被要求全网查删有关“地摊经济”的报道,就连中央文明办有关“地摊经济”的正式文件亦被作废删除。

就在过去的20年间,小商小贩们在中国各大城市摆摊叫卖的景象逐渐淡出的人们的视野。随着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各地政府争先恐后推出形象工程。在让城市”亮起来”的同时,承载着一代中国人记忆的冰棍、煎饼果子、麻辣烫摊铺消失在了城市的车水马龙和玻璃钢铁幕墙之间。

2020年新冠疫情高峰过去后的中国两会,有望全面重塑这种消失的记忆。中国总理李克强先是在两会回答记者提问期间指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这位中国总理坦言: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

然后不过几日,又有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随后就是中国媒体铺天盖地的有关”地摊经济”的报道。中国中央人民政府6月3日转发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文章,题目中写道:”一夜之间,10万人就业!地摊经济火了:总理亲自点赞!湖北的夜市又热闹起来了”。

人们对城管向小商小贩暴力执法的记忆还没有完全抹去,地摊经济在中国就迅速的得到了”正身”。李克强在两会期间提出的:”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的说法,已经成为中国其它各地城市争先效仿的典范。据中国官媒报道,已经有包括江西九江瑞昌在内的商贩接到了城管队员打来的电话,主动动员他们到指定地点摆摊经营。

中国官媒的有关报道还指出,近两个月时间,全中国范围内从成都、郑州、长沙、西安、大连、南京到青岛等城市,陆续提出放开地摊经济。南京市秦淮区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南京市秦淮区制定了临时外摆摊点负面清单,要求本着便民利民不扰民的原则,选择具备外摆条件、有统一运营管理的特色街区、商业体外广场。

急需摆脱新冠疫情的影响,重启中国经济的中国政府其实很早就开始为复苏”地摊经济”有所准备。3月20日,中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中,就已提及”合理设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管理模式,预留自由市场、摊点群等经营网点”等说法。5月份,中共中央文明办也发布消息称,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2020年的中国两会,政府破天荒的没有为今年的经济发展制定目标。同时,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将有87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李克强6月初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大学毕业生的数字已经再创历史新高。他希望各个企业都能多招一些人,特别是大学生,”关键时候拉他们一把”,并承诺”国家会给企业更大的财政金融支持。”

央视疑“地摊经济”令全国城市管理功亏一篑 

中宣部管辖的中央电视台今日(7日)也紧贴发表热评:“当前,‘地摊经济’在一些地方热闹起来,这固然有其生存发展的价值,但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位,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旦脱离实际,一哄而起、盲目跟风,就会适得其反,‘蚕食’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

据央视说,“地摊经济”如果一哄而起,“各个城市多年积累的精细化管理成效就会功亏一篑”,其利弊得失,须细加研判。在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如何保民生保就业,最根本的,恐怕还是要在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方面加大力度。近日,北京市与央视联合推出的“消费季”,将一直延续到年底,且每个月都有各类消费节,这是值得各地借鉴的。“(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和鬼市也是地摊经济。因为管理的好,所以不乱还吸引人。所以,地摊经济不要理解为占道、脏乱差等。圈出一地,有序管理,贴近百姓生活的服务类项目也是可以的。”有网民为“地摊经济”平反。有网民更说,“放开地摊不要放开管理”。

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和武汉肺炎疫情冲击,中国经济严重下滑,用李克强的话说,”前所未有”。今年四月,中国政府在之前”六稳”工作(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外,新提出”六保”任务,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稳”、”六保”也出现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已成为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重点。但无论”六稳”还是”六保”,就业都位居首要,说明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在新冠疫情和美中关系恶化的状况下,经济急剧萎缩给大众就业和民生带来的影响很可能造成社会动荡从而冲击中共统治。

中国经济因新冠疫情在第一季度史无前例地下跌了六个百分点,第二季度也难以实现正增长,后两季经济可能会好转,但这是在假定疫情不会出现第二波的情况下,再加上美中关系持续走坏,此乃中国政府首次在今年不设经济增长指标的原因,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外部市场无法控制。经济困境使得中国政府预先张扬的两大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脱贫–很可能无法完成。根据李克强在两会记者会上透露的数据,中国还有六亿人月收入尚不足一千元人民币,虽然他之后解释这六亿人包括没有工作的老人和小孩等,却也让外界一窥中国贫困的真实状况比人们想象得更为严重。

让中国政府忧虑的不只是这两个目标任务,更有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对社会秩序的危害。李克强日前在对山东的考察中坦率承认,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一般服务业从业人员等低收入人群在这次疫情中受冲击明显,他们中很多是贫困户、失业人员、低保和临时救助对象等困难群众,涉及几亿人。他在两会记者会上举了几例,一个农民工在外打工30多年,今年还没找到工作,全家陷入困境;一些个体工商户,已经歇业几个月;一些外贸企业现在没有订单。另外,今年还有874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市场。

“地摊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存在于中国的现实

“地摊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存在于中国的现实,只是活力不行,但事实是,”地摊经济”只是曾存在于中国,主要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初,在本世纪开始后尤其近十多年来,随着各地开展城市文明创优争先工程,要把城市打扮得光鲜亮丽,以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等为代表的”地摊经济”在中国的大中城市基本绝迹,可能在夏天城市的一些街道还能见到。官方对”地摊经济”的打压和扫荡,不仅仅是地方官员的面子问题,也是政绩需要。

“地摊经济”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许多国际化大都市如纽约、伦敦、巴黎、罗马,都有小摊贩、集市、夜市、周末市场、跳蚤市场等各种不同的地摊个体经营形式,但中国的城市政府在向国际化城市看齐的过程中,单纯追求城市管理的洁净、整齐,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驱赶封杀小商小贩等地摊经济,由此也常常造成流动商贩和城管的矛盾,甚至发生血案,引发群体事件。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很多。

这回李克强大力提倡“地摊经济”,看中的当然是”地摊经济”能够帮助政府缓解就业压力,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成都放松对”地摊经济”的控制,创造了10万人的就业,已经作为典型被官媒宣传。其实,”地摊经济”还能极大增强社会创造力,丰富城市的文化结构,营造一种特殊的城市街头文化。某种意义上,中国的改革也是由”地摊经济”逼出来的。李克强在记者会上举了一个”大碗茶”的例子,当时中国政府为解决几千万回城知青的就业,不得不默许他们在城市街道巷尾摆摊设点,突破了那时在理论和政策上还属禁区的个私经济。改革的大背景无疑是解决普遍的贫困问题,但几千万知青返城后的生计及其骚动对城市社会秩序的现实威胁,则是更直接的触发因素。

此事说明环境倒逼变革。现在又到了这个关口,重启”地摊经济”就是内外环境的倒逼结果。事实上,这种倒逼,不光体现在”地摊经济”上,也体现在对市场经济的再强调和更大力度的开放上。

政府一方面将解决中小微企业的困难作为纡困重点,另一方面,鉴于外需的不确定性,必须让人们自力更生、自谋出路,这就需要废除过去束缚民众自谋生路的许多政策、规章和做法,解除官员为了自身政绩和利益而捆绑民众的双手。故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中央文明办曾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的原因,正是这个文明城市测评考核窒息了大中城市曾经繁荣的”地摊经济”,在考核的排名压力下,城市政府以”地摊经济”影响市容治安、阻塞交通及环境卫生问题为由,用自己的权力意志蛮横地扼杀了它。

李克强这回看中的当然是”地摊经济”能够帮助政府缓解就业压力,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成都放松对”地摊经济”的控制,创造了10万人的就业,已经作为典型被官媒宣传。其实,”地摊经济”还能极大增强社会创造力,丰富城市的文化结构,营造一种特殊的城市街头文化。某种意义上,中国的改革也是由”地摊经济”逼出来的。李克强在记者会上举了一个”大碗茶”的例子,当时中国政府为解决几千万回城知青的就业,不得不默许他们在城市街道巷尾摆摊设点,突破了那时在理论和政策上还属禁区的个私经济。改革的大背景无疑是解决普遍的贫困问题,但几千万知青返城后的生计及其骚动对城市社会秩序的现实威胁,则是更直接的触发因素。

此事说明环境倒逼变革。现在又到了这个关口,重启”地摊经济”就是内外环境的倒逼结果。事实上,这种倒逼,不光体现在”地摊经济”上,也体现在对市场经济的再强调和更大力度的开放上。

但李克强大力提倡“地摊经济”,推出鼓励失业人士做小贩谋生的政策还不到一星期,近日不但媒体被要求全网查删有关“地摊经济”的报道,就连中央文明办有关“地摊经济”的正式文件亦被作废删除,无奈,最后被赶绝“收摊”。

香港中华时报成立于2009年,致力于为受众提供全面而独立的报道,并把真相告诉受众,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分析不代表中华时报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