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秘魯 彙整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编辑精选

在太平洋懸崖邊利馬的浪漫旅程

今天,陽光透過輕柔的雲層,灑落在利馬溫暖的街道上,仿佛為這座城市披上了金色的輕紗。我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迎來了秘魯華商報的謝總編。他是一位來自廣東中山的遊子,已在這片異國他鄉安家近三十年。那雙眼睛中閃爍著對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仿佛在訴說著與她的動人過往,帶我走進利馬的懷抱,去感受太平洋的澎湃與愛情公園的浪漫。

車窗外,風景如詩如畫,途中踏過胡亞卡普拉納遺址(Huaca Pucllana)。我難掩興奮,迫不及待地下了車,踏上這片承載歷史的土地。古老的祭壇,靜靜地矗立於時光的邊緣,宛如人類歷史的守望者,見證著歲月的締造與消逝。那由黏土和土坯構築的金字塔,承載著神秘的祭祀與交通,似乎讓我聽見了往日深沉的迴響。漫步於雜亂的房間與幽暗的走廊,我沉浸在兩千年前利馬文化人的日常生活裏,忍不住為歷史的厚重而感歎。

隨著迷蒙的海霧,我們來到了懸崖邊的海灘。利馬,這座城市如同一位優雅的舞者,驕傲地屹立在懸崖之上,俯瞰著那無邊的蔚藍太平洋。陽光灑下,海灘上三角梅競相綻放,如同熱情的音符,訴說著蓬勃與溫暖。浪潮輕柔撫摸著岸邊,抒發著海洋深處的情感。在愛情公園的懷抱中,萬千浪漫在空氣中蕩漾。高聳的棕櫚樹與五彩斑斕的花朵交織成一幅生動的畫卷,海岸邊戀人雕塑那深情的纏綿,仿佛在譜寫愛的樂章,令人心醉。

在燈塔下的打卡之旅中,我見證了歷史的厚重與歲月的變遷。燈塔腳下,那些海軍將領的雕像,仿佛在訴說著深邃的海洋傳奇。望向太平洋的彼岸,我的心中湧起了淡淡的鄉愁。謝總輕聲道,他的太爺正是乘船從那遙遠的中山漂泊而來,曾經的旅程,如今化為歷史的延續。

接著,他帶我走進一家香港式茶樓,瞬間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茶餐廳的香氣如同柔和的懷抱,環繞在空氣中,本地的服務員用流利的中文,讓我倍感親切。我品嘗著長粉與手工面,聊起社團的事宜和彼此的家鄉,仿佛跨越了國界的羈絆,心靈卻緊密相連。

在這次美妙的旅程中,我終於明白,秘魯的海岸線蜿蜒綿延,長達2254公里,從西向東跨越熱帶沙漠、高原和熱帶雨林,猶如一個多元文化的縮影。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正在秘魯的首都利馬舉行,時隔多年的再次舉辦,這裏不僅僅是一個迷人的異鄉,更是一座文化交融的橋樑,一份情感的寄託。亞太經合組織的力量,正是在這份情感與共鳴中悄然生根發芽。

秘魯,作為華人最早到達和聚居數量最多的拉美國家之一,擁有中國血統的秘魯人約占其總人口的10%。我向謝總坦言,我決定將創辦的全球華人媒體《中華時報》落地於這片溫暖的土地。明亮的未來在等待著我們,文化的交流與情感的交織必將譜寫出更加絢麗的新篇章。

寫於當地秘魯時間2024.11.15日下午

 

作者曾曉輝(曾子第七十三代孫、天體物理學博士、教授、中華時報創辦人、香港美術學院長、香港藝術研究院院長、粵港澳大灣區藝術聯合會主席)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编辑精选

星光下的旅程

傍晚的墨西歌城,金橙色的輝煌,

晚霞如詩,訴說光陰的故事,

我伴著飛機的起飛,

心情隨南美的航向飛揚。

期待的秘魯利馬城,夜色如夢,

深藏無數可能的光芒,

志願者的笑容,溫暖如星,

在異鄉的懷抱中,安全感悄然長。

路燈閃爍,似星辰的低語,

燈海中的陌生,親切如故,

每一縱深都鋪就旅程的序曲,

城市在低沉的引擎聲中,輕聲細語。

夜色濃郁,心中的激動如潮,

順利的旅程,感恩縈繞,

思想的盛宴,悄然啟幕,

在星光璀璨的夜晚,書寫我的篇章。

 

詩析:

~~~傍晚的墨西哥城,天空被晚霞染成了溫暖的金橙色,仿佛每一縷光線都在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隨著飛機的起飛,眼前的城市逐漸被拋在了身後,我的心情則隨著南美的航向而飛揚。儘管即將抵達的秘魯,時間已是淩晨,但這份期待讓我無比興奮,因為我將參與APEC峰會,感受這個國際舞臺的脈動。

當我在秘魯的機場走出時,一群熱情的志願者向我揮手致意,他們的笑容像是夜空中閃爍的明星,讓人倍感溫暖。身旁的警車緩緩駛出,低沉的引擎聲與夜空相映成趣,仿佛在為我注入一份安全感。一路上,我看到了秘魯的夜色,陌生而又親切,城市的燈光如同星辰般閃爍,在這異國他鄉,仿佛一切都在為我鋪就旅程的序曲。

終於抵達下榻的酒店,雖已是深夜,但心中的激動難以平息。回望這趟順利的行程,我心中充滿了感恩,前方的會議將是一場思想的盛宴,而我,已在這星光璀璨的夜晚,悄然開啟了屬於我自己的篇章。

 

寫於秘魯當地時間2024.11月14日淩晨

 

作者曾曉輝(曾子第七十三代孫、天體物理學博士、教授、中華時報創辦人、香港美術學院長、香港藝術研究院院長、粵港澳大灣區藝術聯合會主席)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编辑精选

異鄉利馬天空下的繁忙交響曲

晨起,我的眼簾被秘魯利馬第一縷陽光溫柔喚醒。那金色的光輝透過窗簾,仿佛在輕聲低語,告訴我新的一天開始了。我滿懷期待,忘卻了昨天飛行的疲勞,走出溫暖的房間,迎接這座城市在陽光下的盎然生機。

前往辦證中心取「APEC」參會證和通行證的路上,心中懷著對這場盛會的憧憬。然而,踏入這片繁華卻又充滿警覺的土地,我才意識到這座擁有一千萬人民的城市此刻的緊張氣氛。為了保障峰會的安全,秘魯首都部署了超過13,000名員警,全城戒備森嚴,步履之間,我能感受到那種迫在眉睫的緊迫感。

會議中心周圍,軍人持槍巡邏,武裝特攻隊隨處可見。他們的目光嚴肅而堅定,讓人不得不注意到在這世界的某個角落,安保的必要性。在這樣的氛圍中,車輛與行人如同被無形的力量限制,通行證成為進入這一切的唯一鑰匙。即便如此,街頭依然是人潮湧動,許多追求表達的本地百姓在喧囂的遊行中高呼訴求,聲音激昂,訴說著他們的期盼與夢想。

和諧的聲音中,偶爾傳來一些反對的雜音,一些人點燃了美國的國旗,燃燒的火焰在陽光下閃爍出不同的信念與情緒。我的手機響起,秘魯華商報謝總編的聲音在電話中顯得格外關切。他告訴我,華人社團組織的華僑們已有部分前往機場,另一些則在下榻的酒店歡迎習主席。所以暫時無空見面,這種緊張的氛圍在我們的言語間彌散。

今天,我參加了下午接機及秘魯總統府的活動。習主席與秘魯總統的會談,博魯阿爾特在總統府廣場為他舉行的歡迎儀式。儀式的莊重與期待在心中不斷蔓延,仿佛自己也成為了這歷史時刻的一部分。儀式結束後,習主席和博魯阿爾特總統又通過共同出席秘魯錢凱港的開港儀式,這個港口不僅是友誼與合作的象徵,更將成為南美與中國貿易的樞紐。錢凱港由中國央企中遠海運(Cosco)建造,不僅將服務於秘魯與中國的貿易,還將通過公路網絡連接南美內陸國家,成為南美洲與中國、東亞貿易的轉運中心。

隨著時光流逝,拜登也乘著空軍一號悄然來臨,顯得格外低調,只帶著孫女同行。此時,論壇的氛圍愈加熱烈,重要的議題與熱烈的討論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繁忙而動人的交響樂。

利用休息時間,我走訪了許多在這片土地上奮鬥的藝術家們,與他們的交流宛如一股清新之風,驅散了心中的緊張。他們的作品散發出獨特的魅力,'彰顯了獨立與創造的精神,令我對這片土地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待夜深人靜,街道逐漸歸於平靜,月光灑下,將這座城市籠罩在一層朦朧的光輝中。

在這樣的異鄉天空下的一天,利馬的每一縷陽光,以及夕陽燦爛的晚霞每一幕景象,都在我心中留下了醇厚而深刻的印記。這不僅是一次盛會的見證,更是一次靈魂的洗禮,帶我領悟了多元文化交匯中蘊藏的深刻意蘊。

寫於秘魯當地時間2024.11.14夜

 

作者曾曉輝(曾子第七十三代孫、天體物理學博士、教授、中華時報創辦人、香港美術學院長、香港藝術研究院院長、粵港澳大灣區藝術聯合會主席)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编辑精选

(東西問)柴瑜:中拉合作有何全球性意義?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電 題:中拉合作有何全球性意義?
——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柴瑜
中新社記者 文龍傑 王宗漢

十年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倡議,從願景到行動,從藍圖到現實。刻下,習近平主席再赴拉美,這也是2013年以來第六次到訪拉美。

中拉關係進入“換擋提速”的新階段。拉美是發展中國家較為集中的地區,在中國外交大佈局中佔據重要地位。中國與秘魯的雙邊合作關係有何特點與趨勢?為什麼說中巴關係超越雙邊範疇?中拉文明交流互鑒對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有何重要意義?中國社科院拉美所所長、二級研究員柴瑜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國和秘魯兩國友誼源遠流長,人民友好深入人心。中秘合作有何特點?

柴瑜:中國和秘魯兩國友誼源遠流長,秘魯是最早同新中國建交、最早同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拉美國家之一,也是最早同中國簽署一攬子自由貿易協定的拉美國家。中秘之間的合作特點,可以用“穩健”來概括。儘管秘魯內部政治生態歷經更替,但歷屆秘魯政府都十分看重加強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對兩國之間的合作抱有強烈願望和信心。

以錢凱港為例,作為中國和秘魯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項目,錢凱港第一艘貨輪已於日前入港。錢凱港的建設過程中,秘魯政府通過立法排除障礙,力促港口建設完工,排除了影響中秘務實合作大局的阻礙因素。

作為一個標誌性的成果,錢凱港對於亞太和拉美地區的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類合作開放透明,所運貨物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錢凱港可以停靠超大型集裝箱船隻,成為拉美地區新的樞紐港,大大節省了運輸時間和成本,也將中拉合作領域進一步擴大,除了目前中國與拉丁美洲國家緊密合作的礦產領域,更多拉美地區的農產品也將進入中國市場,輻射整個拉丁美洲,使地區國家能够受益。因此,我認為中秘合作的趨勢是領域不斷擴大、程度不斷加深、輻射效應更強。

中新社記者:中國和秘魯都是文明古國,兩國跨越浩瀚的太平洋,您能否談談關於文明交流互鑒的思考?

柴瑜:中秘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體現在具體的方方面面。例如,秘魯生活著很多華人,中餐館在秘魯的大街小巷十分常見,中秘學者保持著緊密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我曾到秘魯當地的博物館參觀,其藏品十分豐富,啟發了我對“文明交流互鑒”這一議題的思考。我們對於“文明”的認識是一種學術上的認識,並經歷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人類從“茹毛飲血”,到生活在各方面高度發達的社會之中,反映了“文明”的產生與發展就是人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故而,“文明交流互鑒”應是互相學習促進的過程。中秘兩國作為文明古國,不僅要做文明的傳承者,更要做未來新形態文明的創造者。

中新社記者:中國與巴西關係有何特點?為何說中巴關係超越雙邊範疇,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影響?

柴瑜:近年來,“全球南方”國家群體性崛起,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之際,中國與巴西同為發展中大國,擁有相對健全的產業體系,雙邊關係的積極發展十分重要。

中巴作為發展中大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和優勢:一是有底氣從容面對國際政治中的風雲變幻,二是有能力應對世界經濟波動所帶來的大小風險,三是有自信追求戰略自主探索自身發展道路。從這三點出發,中巴關係的特點在於對“全球南方”國家等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具有“錨定”的作用,超越了雙邊範疇,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影響。

在重大國際問題上,中巴攜手合作。例如,最近,中國、巴西與其他志同道合的“全球南方”發起了在聯合國平台上成立“烏克蘭危機和平之友”的倡議。這不是要在衝突中選邊站隊、集團對抗,也不是要取代現有平台,而是要發出更多客觀、平衡、理性的聲音,為停火止戰、重啟和談積累條件、營造氛圍。中國與巴西這樣的發展中大國能够作出表率,其他發展中國家自然更願意參與相關的協調行動。此外,中國與巴西共同推進改善國際秩序、氣候變化、開發綠色能源、推進可持續發展、減貧等領域的合作,也都彰顯了中巴關係的戰略性和全局性影響。

中新社記者: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拉關係進入平等、互利、創新、開放、惠民的新時代。中國和拉美同屬“全球南方”,中拉命運共同體有何全球性意義?

柴瑜: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近期稱,過去十年,拉丁美洲國家平均經濟增長率僅為0.9%,甚至要比經濟危機時期的數據還要差。即使如此,2023年中拉貿易額也突破4890億美元,同比增長1.1%。目前,拉美是僅次於東盟的中國第二大投資地,中國是不少拉美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十年間中拉經貿合作不斷加深,在發展進程中能够相互扶持,充分說明了中拉命運休戚與共。

十年來,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果,中拉關係進入平等、互利、創新、開放、惠民的新時代。其中,“惠民”是中拉關係的一個獨特之處。拉美地區許多國家產業體系並不健全,如何讓老百姓得到實惠,是中拉合作的關注重點之一。中拉經濟高度互補,使得從普通小商品經營者到高科技人士都獲益,實實在在增進人民福祉,這是中拉雙邊合作很突出的特點。

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合作與發展中國家同發達國家間的合作不同。發展中國家同發達國家之間的合作關係在產業分配、民眾收入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導致雙方收益不對稱。而拉美國家又有著自己的特殊性,在發展中更強調自我意識,所以在與一些發達國家的合作中會感到被束縛和被約束。中國同拉美國家一樣,都是發展中國家,卻取得非常好的合作效果,這充分說明中拉在合作中充分尊重彼此的國情與歷史、文化等因素,促成平等互利的合作關係。所以,中拉命運共同體的全球性意義就在於,給廣大發展中國家以信心和解決發展問題的新思路,將彼此命運緊緊相連,以平等互利的方式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可以說,中拉合作實踐已經成為全球南方合作的示範。中拉同屬全球南方國家,有共同的發展挑戰和訴求,也有更多的合作願望和期盼。其典範意義至少包括這樣幾個方面:一是元首外交為抓手,政治互信不斷深化;二是民心相通,關鍵時刻顯示情誼,守望相助,相互支持和配合;三是經貿合作不斷創新高,成為中拉關係壓艙石;四是合作領域和範圍不斷擴展,合作程度不斷深化,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拉美國家有20余個。

中新社記者: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是歷史大勢,中華文明和拉美文明均具獨特性,中拉文明交流互鑒對彼此和世界有何重要意義?

柴瑜:中國是規模很大的一個國家,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其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拉美也有6億多的人口,文化特色特別多樣,有30%左右的貧困人口。中拉具有源遠流長且燦爛多樣的文明譜系,在邁向現代化時面臨著一些相似的問題,一些發展理念非常契合。通過文明交流互鑒,取長補短實現各自的現代化,對世界文明發展有示範性作用,可能為世界文明發展開拓出一種新的思路。

把文明的維度引入現代化的討論之後,視野和格局就變得更加寬廣。文明互鑒是國家關係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們要做文明互鑒的促進力量,增進溝通對話,支持彼此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中國就是一個開放包容、自立發展的實例,拉美也在不斷謀求這樣的路徑。中國崇尚的是自己過得好、也讓別人過得好,中國追求的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期待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各國一道,共同實現現代化。通過文明交流互鑒,互聯互通、互利互惠、共同發展,就一定能够實現合作共贏。(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时政 编辑精选

再訪秘魯,習近平眼中的“老鄉”情誼和“文明密碼”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 梁曉輝)“這裡的人民親切地稱呼中國人為‘老鄉’,這裡的國會通過決議將每年2月1日確定為‘秘中友誼日’,這裡的中餐館叫做‘吃飯’。每次來到秘魯,我都深深感受到秘魯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當地時間14日,在赴利馬對秘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秘魯媒體發表署名文章,如是表示。

習近平曾將秘魯稱為“中國在太平洋對岸的‘鄰居’”。一聲親切的“老鄉”,在拉近彼此距離的同時,也讓人看到中秘之間的特殊情誼。

“老鄉”之中,有心靈相通的“文明密碼”。

放眼人類歷史,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延綿5000多年的文明,以卡拉爾文明為代表的海洋文明和以印加文明為代表的陸地文明則彰顯了秘魯文明的歷史悠久和豐富多元。

“文明的智慧讓我們理念相近、心靈相通。”在署名文章中,習近平如此指出。

他舉例說,中國人歷來講究“以至誠為道,以至仁為德”,印加人倡導“莫偷盜、莫撒謊、莫懶惰”。秘魯思想家馬里亞特吉曾講,“在精神和物質上,中國比歐洲更接近我們。我們人民的心理更像亞洲人而不是西方人”。

習近平指出,這就是華人移民175年來同秘魯人民血脈相融、不可分割的“文明密碼”。

今天,中秘的“文明密碼”還在不斷充實。近期,兩國廣播電視部門將在秘魯舉辦《從長城到馬丘比丘》首映式,展播《三體》等中國優秀影視作品。習近平說,“相信這將有助於秘魯朋友更加深入瞭解中國”。

“老鄉”之中,有中秘遙相輝映的歷史。

中秘有著傳統友好關係。“很多人告訴我,中秘兩國人民看到對方就‘望之可親’,看到對方的文物就感到‘似曾相識’。”習近平在署名文章中說。

例如,秘魯出土的印加人金面具同中國三星堆的黃金面具如出一轍。馬丘比丘古城祭台上有一塊“栓日石”,印加人通過日影變化,確定季節、編製日曆,這同中國古代的日晷異曲同工。中國古蜀先民以展翅飛翔的太陽神鳥表達對太陽和太陽神的崇拜,這同印加文明一般無二,都體現出對光明的嚮往。

這些不可思議的“巧合”,照見文明的交相輝映,友誼的源遠流長。

早在400多年前,中秘人民就跨越大洋,拉開了雙方交往的序幕。多年來,旅居秘魯的華僑華人同秘魯人民一道,同甘共苦,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擁有中國血統的秘魯人佔全國總人口近十分之一,秘魯人民親切地把中國人稱為‘老鄉’”,習近平2016年在對秘魯進行國事訪問前夕指出,“說明兩國傳統友好已經深深扎根在兩國人民心間,這是我們兩國共有的寶貴財富”。

“老鄉”之中,更有攜手發展的美好未來。

秘魯是最早同新中國建交的拉美國家之一,也是首個同中國簽署一攬子自由貿易協定的拉美國家、最早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拉美國家之一。數據顯示,中國已經連續10年成為秘魯最大貿易夥伴和最大出口市場,去年秘魯對華出口額佔秘魯出口總額的36%。

當前,雙方如何拓展深化各領域互利合作、攜手向未來?答案就蘊含在習近平此次訪問之中。

“這次訪問期間,我將和博魯阿爾特總統以視頻方式共同出席錢凱港開港儀式。”習近平在署名文章中提到的錢凱港,是中秘共建“一帶一路”重要項目。

錢凱港一期工程可以將秘魯到中國的海運時間縮短至23天,節約20%以上的物流成本,每年為秘魯帶來45億美元收入,創造8000多個直接就業崗位,正是中秘攜手向未來的具象表達。

錢凱港之外,中秘之間更多“小而美”的民生合作項目,更多文化藝術、教育、科研、旅遊、青年、文化遺產保護、考古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料在習近平此訪中規劃展開。中秘之間的“老鄉”情誼也將不斷延續,更為真實可感。(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时政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商經局局長在秘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部長級會議強調香港致力促進包容和可持續增長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15日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十一月十四日(利馬時間)在秘魯利馬出席,分享香港致力促進數字化發展及包容和可持續貿易增長,以惠及各方。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十一月十四日(利馬時間)在秘魯利馬出席第三十五屆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部長級會議。圖示丘應樺(前排右三)在討論環節上發言。

在一場題為「以創新和數字化協助轉型至正規及全球化經濟」的討論環節上,丘應樺強調善用數字科技促進正規化的重要性,並指數字化政府服務有助降低營商成本,推動企業參與正規及全球化經濟。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十一月十四日(利馬時間)在秘魯利馬出席第三十五屆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部長級會議。圖示丘應樺(右三)在討論環節上發言。

丘應樺亦向其他部長簡介香港透過投資數字基建為企業創造有利營商環境,包括推出「商業數據通」以便利銀行與企業共享數據。此外,他指出香港明白到中小微型企業面對的挑戰,一直致力推動利用網上爭議解決以處理區內的跨境商業爭議。

談及「以可持續發展達到強韌增長」的議題時,丘應樺表示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經濟體應加大在創新和研發方面的融資和投資,以支持綠色低碳經濟轉型。

他說:「作為亞洲領先綠色金融樞紐,香港致力促進區內的轉型。過去三年,我們每年平均安排發行超過630億美元的綠色債券及債務。我們亦投放大量資源,以建設蓬勃的創科生態圈,聚焦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重點行業。」

他續説,香港會繼續堅定支持亞太經合組織在推廣環保產品和服務方面的工作,認同通過貿易,相關產品和服務具潛力發揮催化作用,加速低碳經濟轉型。

丘應樺在另一場題為「以貿易及投資促進包容和互聯增長」的討論環節發言時指出,多年來,亞太經合組織提出和推行多項創新和互助措施,不但配合環球貿易規則,亦針對亞太地區的特定需要和情況。

他表示,亞太經合組織商貿諮詢理事會在20年前提出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而《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均是實現此目標的重要途徑。

丘應樺重申:「香港正積極尋求加入RCEP。我們樂見加入協定的程序細則最近獲得通過,並期望香港與各RCEP成員展開實質討論。我們已充分準備好為這份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作出貢獻,為構建更互聯互通的區域奠下堅實基礎。」

在部長級會議期間,丘應樺在十一月十三日(利馬時間)與泰國商務部部長Pichai Naripthaphan會面,介紹香港的最新發展,並探討合作機會。丘應樺亦與印尼貿易部部長Budi Santoso舉行雙邊會議,就共同關注的議題交換意見。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左)十一月十三日(利馬時間)在秘魯利馬出席第三十五屆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部長級會議期間,與泰國商務部部長Pichai Naripthaphan(右)會面,介紹香港的最新發展,並探討合作機會。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左二)十一月十三日(利馬時間)在秘魯利馬出席第三十五屆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部長級會議期間,與印尼貿易部部長Budi Santoso(右二)舉行雙邊會議,就雙方關注的議題交流意見。

來源:政府新聞處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时政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行政長官展開秘魯利馬訪問行程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15日訊)行政長官李家超十一月十三日(利馬時間)抵達秘魯利馬展開訪問行程。

李家超一行於十一月十三日晚上抵達利馬豪爾赫.查韋斯國際機場,秘魯能源和礦業部長羅慕洛.穆喬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秘魯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宋揚等到場迎接。

翌日(利馬時間十一月十四日),李家超到機場迎接到秘魯出席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進行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利馬時間十一月十四日)展開秘魯利馬訪問行程。圖示李家超(右一)到機場迎接到秘魯出席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進行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左一)。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利馬時間十一月十四日)展開秘魯利馬訪問行程。圖示李家超(左二)到機場迎接到秘魯出席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進行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右二

隨後,李家超到秘魯著名的羊駝紡織品企業參觀,了解該企業的發展歷程和產品特點,以及企業出口產品至亞洲的情況,探討推動秘魯企業和香港企業合作的商機。

行政長官李家超(前排左一)十一月十四日(利馬時間)參觀秘魯著名的羊駝紡織品企業參觀,了解該企業的發展歷程和產品特點,以及企業出口產品至亞洲的情況,探討推動秘魯企業和香港企業合作的商機。
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十一月十四日(利馬時間)參觀秘魯著名的羊駝紡織品企業參觀,了解該企業的發展歷程和產品特點,以及企業出口產品至亞洲的情況,探討推動秘魯企業和香港企業合作的商機。
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十一月十四日(利馬時間)參觀秘魯著名的羊駝紡織品企業參觀,了解該企業的發展歷程和產品特點,以及企業出口產品至亞洲的情況,探討推動秘魯企業和香港企業合作的商機。

晚上,李家超在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陪同下,與亞太經合組織商貿諮詢理事會中國香港代表交流餐敍,就推廣香港優勢和發展機遇,促進與其他經濟體合作等交流意見。丘應樺同日亦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部長級會議,與其他部長分享香港在促進數字化發展,以及包容和可持續貿易增長的工作。

李家超十一月十五日(利馬時間)將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與東道主嘉賓非正式對話、亞太經合組織商貿諮詢理事會成員對話,以及會議主辦方為與會領袖所設的歡迎晚宴;十一月十六日(利馬時間)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來源:政府新聞處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时政 编辑精选

習近平與秘魯總統會談 並共同以視頻方式見證錢凱港開港儀式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於周四(11月14日)抵達秘魯首都利馬,出席由秘魯總統博魯阿爾特在總統府廣場前為他舉行的歡迎儀式,之後兩人舉行會談。習近平又同博魯阿爾特,共同以視頻方式出席秘魯錢凱港開港儀式。

近平出席由博魯阿爾特在總統府廣場前為他舉行的歡迎儀式。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15日利馬訊)習近平之前乘搭專機抵達利馬時,秘魯部長會議主席阿德里安森率領政府高級官員在機場迎接。較早前已抵達當地的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國駐秘魯大使宋揚也到機場迎接。

習近平在秘魯首都利馬,同秘魯總統博魯阿爾特舉行會談。

習近平指出,建交53年來,中秘雙邊關係保持良好發展。特別是2016年我對秘魯進行首次國事訪問以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秘雙邊貿易額增長了1.6倍,中國企業對秘魯投資存量翻了一番,中秘自由貿易協定完成升級,這些都為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習近平強調,雙方要總結中秘合作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做好頂層設計,加強貿易和投資「雙輪驅動」,推動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兩翼齊飛」,促進產業鏈和供應鏈「兩鏈融通」,推動中秘、中拉務實合作提質升級。

(視頻)

習近平與秘魯總統共同見證錢凱港開港儀式

習近平同博魯阿爾特,共同以視頻方式出席秘魯錢凱港開港儀式。

習近平又同博魯阿爾特,共同以視頻方式出席秘魯錢凱港開港儀式。該港口項目由中國提供35億美元資金,將建設15個碼頭,標誌着中國在被視為美國勢力範圍的拉丁美洲地區影響力的不斷增長。

習近平形容這是中秘共建「一帶一路」的又一成功項目。中方願同秘方一道,以錢凱港為起點,打造中拉陸海新通道,聯通印加古道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秘魯乃至廣大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開闢共同繁榮的幸福之路。

在周四秘魯官方報紙《El Peruano》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習近平表示,中國願與秘魯一道“推動真正的多邊主義,建立一個平等有序的多極世界,並推動普惠共贏的全球化經濟”。

錢凱港由中國央企中遠海運(Cosco)建造,不僅將成為秘魯與中國貿易的樞紐,同時也向鄰國厄瓜多和智利提供服務,並經由公路網絡連接南美內陸國家玻利維亞和巴西西部農產州,成為南美洲與中國、東亞貿易的轉運中心。

錢凱港是秘魯總統迪娜·博盧阿爾特(Dina Boluarte)任內的最大的投資項目。中國公司幾乎參與了錢凱深水港建設的各個方面。這個高科技物流中心將由中國航運巨頭中遠海運獨家營運。該公司2019年投資13億美元,持有該項目60%的股份。預計該項目的總成本超過30億美元。

該港的開港突顯了中國在一個曾經主要向美國尋求經濟機會的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這不僅引發美國對區域安全的擔憂,更重要的是,它將加速南美通往中國的「貿易高速公路」。

秘魯政府正在推動一個潛在的100億美元連結鐵路計畫。這將會讓更多的巴西大豆透過陸路運送到秘魯,然後運往中國。近年來,巴西與中國的貿易激增。中國不斷擴大與秘魯和其他南美國家的貿易往來以及對美國的貿易優勢,使美國在與中國的貿易戰中處於劣勢。這是在南美洲這個資源豐富地區正在發生的更大權力重組的一部分。

自1989年以來,APEC一直致力於促進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增長、合作與投資。成員包括日本、韓國、印尼、智利、加拿大、澳大利亞、墨西哥及俄羅斯等國家。

路透社通報說,秘魯是美國在南美洲面臨更大挑戰的縮影。鑑於中國對南美主要出口產品,包括玉米、銅、大豆、牛肉和電池金屬鋰的巨大需求,中國在南美洲的影響力迅速增長。

華盛頓郵報報道說,中國對錢凱港的興趣和參與程度引起了美國的警告,稱秘魯潛在性地可能被中國軍用艦隻用作在南美洲的立足點。

最近退休的美國南方司令部前司令勞拉·理查森(Laura J. Richardson)將軍在最近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錢凱「絕對」可以按照「我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劇本」接待中國海軍軍艦。北京否認該項目除商業利益以外的任何動機。

報告表示,即使沒有潛在的軍事用途,該港口也凸顯了南美大陸與中國日益緊密的聯繫。

中國在拉丁美洲的利益正在迅速發展,超越採礦和其他採礦業,包括為中國衛星提供監視技術和地面站的協議。

但美國對中國軍隊可能使用該港的擔憂並未在秘魯引起共鳴。利馬太平洋大學(Universidad del Pacífico)中國與亞太研究中心的研究員萊奧利諾·杜拉多(Leolino Dourado)說,秘魯對這一高科技樞紐能吸引到地區投資的前景表示歡迎。

錢凱港的15個碼頭完工後將成為南美洲第一個能夠容納船體太大而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的運輸船的地方。

中國研究人員曾表示,這條航線將降低成本,並將航行時間縮短約20天,吸引來自該地區其他樞紐的業務。

這也可能使秘魯成為中國公司尋找新出口市場,甚至設立工廠的一個有吸引力的目的地。秘魯總統迪娜·博盧阿爾特今年6月訪問中國時,將錢凱港列為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考慮在秘魯建立組裝廠的一個原因。

不過,中國對錢凱港的控制在秘魯並非沒有爭議。

秘魯港務局今年曾試圖更改中遠海運的投資協議條款,理由是同意授予中遠海運對該港30年的獨家經營權是一個「行政錯誤」。該訴訟於今年6月被撤回,幾天後博盧阿爾特總統前往中國訪問並會見習近平。

錢凱港將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下由40多個港口組成的不斷擴大的全球網路。 「一帶一路」是習近平2013年發起的一兆美元的交通和技術基礎建設的計畫。

儘管中國聲稱錢凱港是一個純粹的商業項目,但中國外交政策專家寫道,該項目是北京的地緣政治勝利,需要抵禦美國的干預。

上海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警告說,錢凱港的地緣政治重要性將讓美國在計畫完成後試圖削弱中國的控制是「不可避免的」。

美聯社報道說,對這個將包括15個碼頭和一個大型工業園區,十年內將吸引超過35億美元投資的龐大項目,當地貧困的村民持懷疑態度。他們說這個計畫剝奪了他們的捕魚水域,沒有給當地人帶來任何經濟利益。

「我們的捕魚點在這裡已經不存在了。他們摧毀了它們,」78歲的漁民朱利葉斯·凱撒(Julius Caesar)說。他指著碼頭邊的大型起重機說,“我不怪中國人試圖開發利用這個地方的所有價值。我責怪我們的政府沒有保護我們。”

而隨著一些世界上最大的貨櫃貨輪將在2025年1月起停泊在錢凱港,居民也擔心隨之而來的污染和石油外洩。 2022年,附近拉帕姆皮拉(la pampilla)煉油廠的一艘油輪交貨操作失敗,導致數以千計桶原油洩漏到秘魯著名的生物多樣化的水域,殺死了無數魚類,並使大批漁民失業。

今天,只要看一眼奄奄一息的市中心,大部分都是空蕩蕩的海鮮餐廳,就會發現即使港口沒有運營,漁業資源也已大幅度減少,旅遊業也受到嚴重打擊。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APEC採訪團綜合報道)

分类
国际

秘魯前總統藤森逝世終年86歲 經濟推手卻擅改憲法評價兩極

秘魯前總統藤森謙也11日辭世,享壽86歲。(美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9月11日訊)秘魯前總統藤森逝世,終年86歲。藤森的子女在社交平台表示,父親不敵癌魔病逝。藤森在1990年至2000年出任秘魯總統,2009年因反人類罪被判監25年,他去年12月因人道主義理由獲釋。

藤森是日本移民之子,1990年當選總統時,原本只是一名默默無聞的農業大學校長。他迅速將自己培養成一名精明幹練的政治人物,事必躬親的行事風格雖帶來成果,卻也因為集中掌權而惹惱批評人士。

執政期間,藤森消除了導致數以百萬計秘魯民眾失業的惡性通膨,將數十家國營公司私有化,並削減貿易關稅,為秘魯經濟奠定基礎,帶領國家一度成為拉丁美洲地區最穩定經濟體之一。

藤森謙也(中)1900年6月向支持者揮手致意。(美聯社)

在藤森監督下,毛派反政府游擊組織「光明之路」(Shining Path)令人敬畏的首腦古茲曼(Abimael Guzman)被捕,讓這場1980年代崛起、差點推翻秘魯政府的運動遭受重大打擊。古茲曼2021年9月於獄中逝世。

但藤森1992年利用軍方戰車關閉國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重新起草憲法以推動自由市場改革以及強硬的反恐法律後,許多秘魯人將藤森視為獨裁者。

在他執政10年期間發生一連串醜聞,國內輿論出現反對聲浪。

藤森2000年贏得第3個任期後不久,便出現他的高階幕僚及情報首長蒙蒂西諾斯(Vladimiro Montesinos)發放現金賄賂政治人物的影片。藤森因此逃往日本展開流亡生活。

他曾從東京發傳真宣布辭職,後來競選日本國會議員失利。

藤森在日本很安全,因為他擁有秘魯與日本雙重國籍,且日本不會引渡其公民,因此當他在2005年因希望獲得原諒並重返政壇而決定回到秘魯時,讓許多人大感震驚。

秘魯前總統藤森謙也辭世 曾有意再戰總統大位
不過事情不如藤森所料,他在短暫滯留智利期間遭到拘留,並於2007年引渡至秘魯,2009年遭定罪,判處25年徒刑。

據法新社報導,藤森是因為在1991年與1992年執政期間,政府以反恐行動之名對抗「光明之路」時,下令屠殺包括孩童在內共25人,在2009年遭定罪入獄。

2017年12月,藤森因健康情況不佳,被時任總統的庫辛斯基(Pedro Pablo Kuczynski)赦免。

但最高法院後來在2019年1月撤銷赦免,藤森再度入獄服刑,直到2023年12月法院恢復赦免,藤森才重獲自由。

藤森在秘魯國內褒貶參半。支持者認為他拯救國家免於遭受左翼「光明之路」和「杜巴艾馬洛革命運動組織」(Tupac Amaru)游擊隊荼毒,並鞏固國家經濟,反對派則將他視為渴求權力的獨裁者。

他的女兒藤森惠子曾3度競選總統,皆以失敗收場。

分类
未分類

秘魯抗議浪潮續 要求總統下台

秘魯去年12月爆發的抗議浪潮,已造成45人死亡,周五反對總統迪娜·博盧瓦特的抗議活動在首都利馬和各地繼續進行,抗議活動在利馬舉行了大規模集會。

在利馬一間大學,警方帶走示威者。(美聯社)

在秘魯第二大城市阿雷基帕,發生了類似於戰鬥場面的暴力衝突。示威者在Anashuayco橋周圍投擲石塊並點火,試圖向仍然關閉的機場推進,警察和軍隊用催淚瓦斯進行了回應。

普諾南部地區也發生了衝突,據當地電視台報道,抗議者在Zepita的一個警察局和與玻利維亞交界的Desaguadero的一個海關站放火。在北部的拉利伯塔德省也發生了衝突。

周四晚上,秘魯當局將已經在利馬、庫斯科、卡亞俄和普諾實行的緊急狀態擴大到亞馬遜(東部)、塔克納(南部)和拉利伯塔德(北部)。

周五在利馬抗議活動中,數千名示威者帶着與前一天類似的口號遊行:”迪娜兇手!”,”這個民主不是民主,迪娜,人民唾棄你!”

各地趕來的示威者表示:”希望迪娜辭職。如果她不辭職,人民就不會安寧,解散國會“,並會留在利馬,直到最後的結果。

大部分示威者在周五晚上8點左右散去。下午晚些時候和晚上發生了混戰。抗議者投擲石塊,警方發射催淚瓦斯。

雖然暴力事件的規模比前一天小,但有抗議者繼續戰鬥,晚上9點左右在市中心焚燒垃圾桶並投擲彈丸。法新社記者指出,有數人被逮捕。

據內政部稱,安第斯山脈居民周四在利馬舉行的示威活動導致38人受傷,其中包括警察。

秘魯工人總聯合會(CGTP)秘書長Geronimo Lopez告訴法新社:”所有地區的鬥爭將繼續進行,直到博盧瓦特辭職,以及今年舉行選舉和制憲會議的公投的要求得到滿足。”

自12月7日以來,秘魯的動亂已造成45人死亡。騷亂是在左派總統佩德羅·卡斯蒂略被免職並被逮捕後爆發的,卡斯蒂略被指控為解散準備將他趕下台的議會,而企圖發動政變。

周四晚上,總統迪娜·博盧瓦特再次在電視上呼籲冷靜。她說:”對秘魯人民,對那些想在和平中工作的人(……)和那些抗議者:我將不厭其煩地呼籲進行良好的對話,告訴他們國家需要解決水、衛生、教育、農業、畜牧業的問題,建造更多的橋樑、更多的道路……”。但她也威脅那些 “製造暴力行為的人”,承諾會 “堅定不移”。

秘魯反政府示威持續,當局宣布,關閉著名旅遊景點馬丘比丘。文化部當地周六發表聲明說,鑑於社會形勢和保障遊客安全,關閉馬丘比丘及印加古道,直至另行通告。

外電報道,至少400人包括300名外國人,被困在遺址山腳下一個小鎮,要求撤離。

秘魯這場反政府示威上月初開始,時任總統卡斯蒂略被彈劾下台後,他的支持者在全國多處示威,至今造成45名示威者和一名警員死亡。政府在遭受暴力衝擊的地區頒布緊急狀態。

社交媒體流傳的片段顯示,警方在一個城鎮向原住民示威者開槍,示威者放火焚燒警局。

在首都利馬,安全部隊出動裝甲車衝破一間大學的大門,驅趕佔據校園的示威者。檢察官辦公室說,行動中大約200人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