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编辑精选 财经

民營經濟促進法施行 國家發改委將從三方面做好相關工作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電 (王夢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20日起正式施行。中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超當天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標誌性事件,在中國民營經濟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未來將從三方面做好法律實施相關工作。

作為中國第一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首次將“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寫入其中,以立法形式確立了民營經濟的法律主體地位。

李超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國家發改委將從法律宣貫、配套政策和民企關切三方面做好法律實施相關工作。

在開展法律宣貫活動方面,國家發改委後續將推動在政府部門、新聞媒體、高校院所、行業協會商會等開展普法宣講,組織地方發展改革部門開展法律進企業、進園區活動。

在配套政策方面,將加快推動配套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目前相關政策舉措已經陸續出台實施,後續將建立細化台賬,逐項推動相關政策出台實施;加強跟蹤問效和督察督辦,確保各項政策舉措落到實處。

在解決民營企業關心關切的問題方面,將用好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政策,強化失信懲戒,加快拖欠民營企業賬款清欠進度;推動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堅決防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實施好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提高涉企收費透明度;持續優化民營企業參與“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建設和“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的政策環境。(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编辑精选 财经

國家發改委談民營經濟促進法實施:將強化剛性約束

中新社北京5月8日電 (記者 謝雁冰   李曉喻)民營經濟促進法將於5月20日起施行。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鄭備8日說,將會同有關部門全力推動法律實施,強化剛性約束,在破除障礙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鄭備當天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將重點在五個方面下更大功夫:下功夫破除障礙,解決市場准入、要素獲取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下功夫治理拖欠,解決民營企業賬款支付問題;下功夫依法保護合法權益,解決企業發展的後顧之憂;下功夫落實紓困政策,解決企業獲得感不強的問題;下功夫加強政企溝通,解決企業合理訴求。

近期,中國已發布新版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並開展市場准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積極推動民營企業公平參與招標投標。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民營企業中標率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1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下的項目,民營企業中標項目數量佔比超過80%。

鄭備稱,正在加快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已在核電、鐵路等領域推出一批重大項目,目前有的核電項目民間資本參股比例已經達到20%,工業設備更新、回收循環利用領域支持民營企業的資金佔比超過80%。今年還將在交通運輸、能源、水利、新型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推出總投資規模約3萬億元的優質項目。

她表示,將持續加強項目服務,發布鼓勵民營經濟投資的重大項目信息。此外,還將完善促進民間投資用地、環評等要素和資金保障機制,優化民營企業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激勵和服務措施,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參與標準制定。(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时政 编辑精选 财经

中國出台民營經濟促進法 5月20日起施行

中新社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 謝雁冰)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4月30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自5月20日起施行。

作為中國第一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共9章78條,包括總則、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規範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法律責任以及附則。

民營經濟促進法第一次將“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寫入法律,第一次明確民營經濟法律地位,第一次明確規定“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

民營經濟促進法規定,國家堅持依法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國家堅持平等對待、公平競爭、同等保護、共同發展的原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組織與其他各類經濟組織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場機會和發展權利。

在保障公平競爭、促進投資融資方面,民營經濟促進法規定,國家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在內的各類經濟組織可以依法平等進入。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領域投資和創業,鼓勵開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轉型昇級,參與現代化基礎設施投資建設。

此外,民營經濟促進法既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又注重加強規範引導,鼓勵有條件的民營經濟組織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在服務保障方面,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建立暢通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及時聽取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在內各類經濟組織的意見建議,解決其反映的合理問題。(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