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编辑精选 财经

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689萬輛

中新社北京7月14日電 (記者 郭超凱)記者14日從中國公安部獲悉,據統計,截至2025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6億輛,其中汽車3.59億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689萬輛。

截至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佔汽車總量的10.27%。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2553.9萬輛,佔新能源汽車總量的69.23%。上半年新註册登記新能源汽車562.2萬輛,同比增長27.86%,創歷史新高。

截至6月底,全國有101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同比增加5個城市,45個城市超過200萬輛,27個城市超過300萬輛。其中,成都、北京、重慶汽車保有量超過600萬輛,蘇州、鄭州、上海、西安汽車保有量超過500萬輛。

汽車轉讓登記數量持續增長,二手車交易市場活躍。2025年上半年,全國共辦理機動車轉讓登記業務1977萬筆。全國異地辦理交易登記二手小客車業務308.1萬筆,二手車異地交易登記改革措施在便利民眾企業辦事、促進二手車流通方面效果明顯。

截至6月底,全國機動車駕駛人數量達5.5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數量為5.15億人,佔駕駛人總數的93.68%。2025年上半年,全國新領證駕駛人數量1258萬人。(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编辑精选 财经

2024年末北京機動車保有量788.2萬輛 新能源汽車產銷並增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電 (記者 陳杭)20日發佈的《北京市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下稱公報)顯示,2024年末,北京機動車保有量788.2萬輛,比2023年末(下同)增加29.3萬輛。其中,私人汽車中,新能源載客汽車64.2萬輛,增加11.4萬輛。

根據公報,2024年末,北京民用汽車647.6萬輛,增加10.0萬輛。其中,私人汽車552.9萬輛,增加9.8萬輛。私人汽車中,載客汽車516.5萬輛,其中新能源載客汽車64.2萬輛,增加11.4萬輛。

公報顯示,2024年,北京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2.8倍,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22.6%。

此外,2024年末,北京公路里程22559.6公里,增加12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276.1公里,增加65公里。城市道路里程6296公里,增加31.4公里。

公報顯示,北京市民出行更加綠色。2024年末,北京軌道交通運營線路29條,增加2條;運營線路長度879公里,增加43公里;運營車輛7708輛,增加196輛;全年客運總量36.2億人次,同比增長4.9%;共有共享單車94.7萬輛,增加3.1萬輛。

公報提到,北京生態環境持續改善。2024年,大氣環境中四項主要污染物持續穩定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為30.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北京藍”漸成常態。推動城市公園提質擴容,制定實施全國首個花園城市專項規劃,城市綠化覆蓋率為49.8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96平方米。(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编辑精选 财经

今年前2個月北京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2.5倍

中新社北京3月18日電 (記者 陳杭)北京市統計局1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北京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下同)增長2.5倍,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9.2%。

北京工業較快增長。前2個月,北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6.4%。重點行業中,汽車製造業增長33.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20.3%,部分高端或新興領域產品產量快速增長,電子元件、工業機器人、5G智能手機產量分別增長2.4倍、1.7倍和32.8%。

北京固定資產投資增勢較好。前2個月,北京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31.2%。其中,設備購置投資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帶動下,增長2.5倍。

北京擴大有效投資。前2個月,北京製造業投資增長27.5%,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28.6%、電子製造業投資增長38.4%、汽車製造業投資增長19%。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2.4%,其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51.4%。

北京消費品市場有所恢復。前2個月,北京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10.0億元人民幣,下降0.1%,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2.6個百分點。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中,體育娛樂用品類、金銀珠寶類、化妝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32.7%、29.2%和8.0%。(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编辑精选 财经

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雙增近三成

中新社北京2月17日電 (尹倩芸)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17日發佈數據顯示,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1.5萬輛和94.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9%和29.4%。

1月,儘管有效工作日減少,但在以舊換新政策、春節經濟助力等利好因素驅動下,汽車產量實現小幅增長,銷量較同期祗微降,行業迎來平穩開局。據中汽協數據,當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5萬輛和242.3萬輛,產量同比增長1.7%、銷量同比下降0.6%。

其中,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5.1萬輛和213.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和0.8%,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佔比進一步提昇,達到68.4%,較上年同期上昇8個百分點。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9.9萬輛和2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8.6%和10.3%。

出口方面,新能源汽車出口表現好於傳統燃料汽車。1月,傳統燃料汽車出口32萬輛,同比下降6.6%;新能源汽車出口15萬輛,同比增長49.6%。

此外,1月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共銷售205.3萬輛,佔汽車銷售總量的84.7%。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企業中,與上年同期相比,比亞迪股份、吉利控股銷量呈兩位數增長,上汽集團、奇瑞控股和北汽集團銷量小幅增長,其他企業銷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编辑精选 财经

前11個月北京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同比增長25.5%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電 (記者  呂少威  陳杭)北京市統計局1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北京生產新能源汽車25.2萬輛,同比(下同)增長2.5倍;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25.5%。

數據顯示,北京工業生產加快。前11個月,北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0%。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分別增長22.3%和17.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2%,醫藥製造業增長1.4%。

北京高端產業引領增長。前11個月,北京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8%和14.5%,工業機器人、智能手機和風力發電機組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8.8%、18.0%和17.4%。

北京投資增勢穩定。前11個月,北京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5.6%,設備更新加快推進,設備購置投資增長37.7%,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設備購置均增長一倍以上。高技術產業投資保持活躍,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60.2%和30.5%。

北京消費繼續恢復。前11個月,北京市場總消費額增長2.1%。其中服務性消費額增長6.8%;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865.9億元人民幣。主要商品類別中,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在“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增長9.2%,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7.0%。(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产业 编辑精选 财经

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月度產銷再創新高

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電 (尹倩芸)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11日發布數據顯示,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6.6萬輛和151.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5.8%和47.4%,月度產銷再創歷史新高。

據中汽協數據,1至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34.5萬輛和1126.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6%和35.6%,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0.3%。

此外,11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43.7萬輛和331.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1%和11.7%。1至11月,汽車產銷纍計完成2790.3萬輛和27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9%和3.7%,汽車產量增速較1至10月擴大1.1個百分點,銷量增速擴大1個百分點。

出口方面,1至11月,傳統燃料汽車出口420.3萬輛,同比增長26.7%;新能源汽車出口114.1萬輛,同比增長4.5%。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分析指出,11月汽車市場熱度延續,以舊換新政策效果繼續顯現,購車需求進一步釋放。乘用車市場表現持續走強,新能源汽車繼續較快增長,起到較強支撐作用。

他表示,伴隨政策纍積效應不斷顯現,各地及企業促銷活動持續發力,加之最後一個月收尾衝刺,預計12月汽車市場將持續向好,汽車產銷全年將繼續保持在3000萬輛以上規模。(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产业 编辑精选 财经

前10個月北京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同比增長23.7%

中新社北京11月18日電 (記者 陳杭)北京市統計局1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北京生產新能源汽車21.7萬輛,同比(下同)增長2.1倍,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23.7%。

數據顯示,北京工業生產增勢穩定,電子、汽車行業快速增長。前10個月,北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6.5%,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20.7%,汽車製造業增長15.2%。高端產業引領增長,工業機器人、風力發電機組和智能手機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0.8%、26.8%和19.2%。

北京投資實現較快增長。前10個月,北京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7.3%,設備更新加快推進,設備購置投資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帶動下增長44.0%,比前三季度提高9.9個百分點。

北京製造業引領產業優化升級。前10個月,北京製造業投資增長53%,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1.1倍,生物藥品製造投資增長27.7%。高技術產業投資保持活躍,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78.4%和29.2%。

北京升級類商品消費保持較好增勢。前10個月,北京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590億元人民幣,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1.9%,比前三季度提高1.7個百分點,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和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7.3%、7.3%和4.6%。(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科技 编辑精选 财经

9月中國新能源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逾五成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電 (尹倩芸)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下稱“乘聯會”)12日發佈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顯示,9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112.3萬輛,同比增長50.9%,環比增長9.6%。

9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達到121.9萬輛,同比增長51.5%,環比增長16.2%;新能源乘用車出口10.5萬輛,同比增長19.3%,環比增長6%。此外,當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53.3%,較去年同期36.9%的滲透率提升16.4個百分點,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已連續三個月突破50%。

統計還顯示,9月中國乘用車市場零售210.9萬輛,同比增長4.5%,環比增長10.6%,今年以來累計零售1557.4萬輛,同比增長2.2%。

乘聯會分析稱,隨著國家報廢更新政策及各地方以舊換新置換政策穩定發力,大力拉動車市增長,叠加“中秋”及“十一”節日效應,9月車市零售呈較強增長態勢,“金九”效果突出。

展望10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乘聯會指出,隨著天氣轉冷和秋收完成,農村地區的購車熱情會逐步釋放,新能源車和中低端燃油車市場也會逐步升溫。

乘聯會認為,10至11月應處於乘用車市場的季節性加庫存期,由於冬季到春節前購車需求較旺盛,因此歷年此時都是加庫存力度較大的時段。今年以來去庫存力度較強,結合四季度或趨穩的銷量表現預期,近兩個月應合理增加庫存。(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科技 编辑精选 财经

2024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業界認為開放合作仍是主旋律

中新社海口9月29日電 (記者 王子謙)2024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正在此間舉辦,多國與會嘉賓表示,開放合作仍是主旋律。

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強勁發展。記者從大會上瞭解到,今年1月至8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1000萬輛,目前全球累計銷量已近5000萬輛。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穆希雅(Hildegard Müller)表示,過去幾個月貿易保護事件頻發,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都會影響和抑制自由貿易、引發貿易衝突,也會扭曲市場的發展。她說,各國應該意識到全球合作的重要性,攜手共同應對挑戰,通過對話方式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案。

談到20多年來中國始終向全球車企敞開大門,寶馬集團董事高樂(Jochen GOLLER)表示,“寶馬願意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保持自由貿易的開放,也歡迎中國的整車出口到歐洲,車企在歐洲設廠。”

高樂說,貿易的自由開放對於產業至關重要,因為“動力總成不可能在每一個市場都是面面俱到,需要整個產業界廣泛合作。讓我們保持市場的開放,因為這才是創新的重要推動力。”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呼籲,世界各國應合力推動產業技術創新,共同構建互利共贏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華榮認為,傳統跨國車企擁有規模大、盈利好、品牌強以及全球化的運營體系和管理體系的優勢,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則具有規模、成本、產業鏈、創新、政策等眾多要素的優勢,如兩者能够有機結合,將帶來更好的發展前景。

本屆論壇設置了中國與德國、英國以及東盟的專題論壇,主題都指向合作。例如中英關注如何推動交通電氣化合作,中德討論智能網聯汽車前沿科技創新,中國與東盟則聚焦產業鏈合作。

英國能源安全和淨零部國際零碳排放汽車主任亞歷克斯(Alex Thurgate)表示,英國通過與中國的合作,在充電基礎設施、電池開發和技術標準監管等方面協調標準,“這種合作將加速汽車產業向零碳排放的轉變,為貿易、投資和更綠色的供應鏈創造重大機遇。”

大會發佈的《2024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共識》提到,協同發展是全球汽車產業的共同追求。與會各方呼籲全球各國、各地區的政府與產、學、研各界一道,共同探索公平、透明、開放和非歧視的國際汽車貿易、投資與政策法規協同機制,加強科技創新、市場培育、生態建設等各方面的務實合作,推動構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汽車產業開放合作新格局。

“交流與合作,仍然是全球汽車產業的大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主席萬鋼說,希望中外汽車企業,各個國家的主管部門互相多溝通,增進理解,深化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他說,最理想狀態不是為誰設計壁壘,而是要加強投資和貿易的結合。(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科技 编辑精选 财经

英國駐華貿易使節倪樂思:英中新能源汽車合作前景廣闊

中新社北京9月26日電 (尹倩芸)2024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將於27日至29日在海南海口召開。英國駐華貿易使節倪樂思接受中新社採訪時表示,英中兩國在汽車領域優勢互補,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前景廣闊。

自2019年以來,英國先後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交通零排放,實現本國去碳化需求。倪樂思認為,這一總體政策導向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英國現階段對新能源車產業的整體態度。

當前,英國電動汽車發展進入加速階段。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今年初公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英國電動汽車產量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長48%,約佔汽車總產量的五分之二(38.3%)。

倪樂思認為,不管是從政策還是行業角度而言,英國在實現新能源車低碳轉型與全球合作方面都擁有不小潛力。一方面,英國正向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出強烈的轉型信號,致力於向零排放汽車過渡,並承諾到2035年逐步淘汰所有新的非零排放汽車和貨車銷售,以確保交通在實現淨零排放方面發揮作用。

另一方面,英國擁有多元化汽車行業,涵蓋主流汽車製造商、高檔跑車,再到公共汽車和長途汽車等,同時還具備全球化的汽車供應鏈,全球20大汽車供應鏈公司中有18家在英國設有辦事處。

在倪樂思看來,英中兩國在汽車領域優勢互補。“英國在設計、質量、創新方面有著悠久歷史,而中國則擁有尖端製造、供應鏈和發展速度。”他強調,中國已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並引領著電動汽車的發展,同時英中兩國都致力於實現汽車零排放的未來。當前,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符合英國產業發展需要。

隨著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不少中國車企加速佈局英國市場,一些車企已將新能源車銷售到英國,還有車企正計劃進一步開拓英國市場。

倪樂思認為,兩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前景廣闊。在製造和研發方面,中國汽車公司進入英國市場,是英國實現零排放的一部分。與此同時,英國在軟件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和儲能解決方案等領域的研發能力也可為聯合項目作出貢獻。雙方在標準、充電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合作也可幫助兩國加快向低碳交通的過渡。

“電動汽車在英國的綠色轉型中佔據重要一環。”倪樂思提到,中國是英國第二大電動汽車出口國,英中兩國也為整個汽車行業提供了許多令人興奮的機會。因此,維持強大、自由和公平的英中汽車貿易關係至關重要。(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