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敦煌 彙整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编辑精选

傳統文化中綻放新經典 IP打造正當其時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 應妮)敦煌,有多少種呈現方式?

這次,把敦煌和中國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連接起來的,是音樂話劇《受到召喚·敦煌》。

由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擔任編劇、導演,青年演員張藝興領銜主演的《受到召喚·敦煌》將於12月落地北京。作品講述了從法國到北京,兩個時空、兩代敦煌青年奇妙交錯的人物故事及心靈共鳴。演員張藝興將在劇中飾演兩個角色,一位是“敦煌的守護神”常書鴻,還有一位是2035年敦煌數字文化研究中心的實習生張然。

大型體育場館與傳統舞台迥異,主創們將重新結構空間,不遺餘力讓觀眾看到一個壯觀瑰麗的敦煌世界。據透露該劇將融合電影、3D、AI等影視手段和數字技術,觀眾甚至能看到穿梭在20世紀法國街頭的“金剛”。

此前,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音樂劇《飛天》,以敦煌壁畫藝術為靈感,讓“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敦煌藝術躍然于舞台,並於今年7月在第18屆韓國大邱國際音樂劇節上獲得最高獎,觀眾紛紛評價“它如此華麗、如此美好”“中國獨有的華麗舞台”。

經典IP不斷衍生出更多形式的同時,基於優秀傳統文化的新IP也在綻放華彩。

2月29日晚,舞蹈詩劇《祗此青綠》在北京中央歌劇院上演。來自南非、尼泊爾、克羅地亞等國的駐華使節和國際組織代表走進中央歌劇院共賞《祗此青綠》,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舞蹈詩劇《祗此青綠》以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千里江山圖》為背景,講述了一位故宮青年研究員“穿越”回北宋,通過“展卷、問篆、唱絲、尋石、習筆、淬墨、入畫”七個篇章,以“展卷人”視角窺見畫家王希孟創作《千里江山圖》的故事,在舞台完美演繹出青綠山水畫卷中的宋風雅韵。自2021年8月在中國國家大劇院首次“展卷”以來,便幾乎沒有再“收卷”,持續在海內外巡演至今已超過600場。

除了舞台劇,《祗此青綠》還衍生出電影和音樂會。從舞蹈詩劇到電影,不僅新增了“初見、聽雨、青綠、苦思”等篇章,而且藉助於實景拍攝、虛擬攝影、蒙太奇組接、動畫、特技特效等電影手法技術,創造出更加豐富多樣的空間語言和藝術情感。從婉轉的涓涓細流到巍峨的綿延群山,從苦思冥想到狂喜走筆,無論精雅景致還是演員情緒都在大銀幕上得到細節呈現,被觀眾評價“美到窒息”“震撼到想哭”。

而11月3日剛剛落幕的《祗此青綠》交響音樂會在保持舞劇原聲音樂“原汁原味”完整的同時,向交響化方向進行延伸和改編,將竹笛、塤、簫、古琴、古箏、琵琶等民族樂器與交響樂進行深度融合,交織成深入人心的純享樂章。

從一個在舞劇愛好者中備受喜愛的作品,逐漸成長為一個備受矚目的文化現象。這背後,是對傳統文化IP深度挖掘與創新發展的不懈努力。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董事長景小勇指出,“青綠”IP成功的背後是高度的文化自信——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其提供了良好的創作素材,打造一個好的IP,要同時實現核心內容和核心思想的轉化,交流互鑒、開放包容則一定是藝術創新發展的客觀規律。在他看來,在傳統文化復興的浪潮中,借時借勢,IP打造可謂正當其時。(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侨务 兩岸 大陆 编辑精选

第七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開幕

第七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開幕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9月21日訊)9月21日,由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七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在敦煌開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鄭建邦宣布開幕並致辭。

本屆文博會將舉辦敦煌論壇、文化展覽、文藝演出、招商推介等5個方面共18項活動,深入挖掘絲路文化精髓,著力打造文化遺產保護典範和敦煌學研究高地,進一步弘揚敦煌文化,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文化交流、文明互鑒邁上新台階。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國內外1400餘名嘉賓齊聚一堂,共商“一帶一路”合作大計,共繪互利共贏美好藍圖。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鄭建邦表示,甘肅敦煌作為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孕育了開放包容、源遠流長的敦煌文化,彰顯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等特質。敦煌文博會已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文化交流的關鍵平台。

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昌升在致辭中表示,作為聚焦「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的國際盛會,敦煌文博會自2016年起已成功舉辦六屆。本屆以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為核心,旨在弘揚絲路精神,強化人文紐帶,促進沿線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文明融合與深度合作。胡昌升表示,甘肅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搖籃,正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推進中華文明探源及考古重大項目,支持敦煌研究院成為世界遺產保護與研究高地,並促進河西走廊國家遺產線路及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何超瓊在致辭時表示,她非常贊同「敦煌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更是人類的」這一說法。作為熱愛敦煌文化的人,很榮幸能參與到敦煌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弘揚事業裏,也期待世界各國各界人士都能參與到這一偉大的事業中來。

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組委會決定聘任夏澤翰、何超瓊為“敦煌文化傳播大使”,任振鶴頒發聘書。

活動期間,將有敦煌研究院「典範」「高地」建設成果展、絲綢之路文明展、非遺及文創精品展、「唐詩敦煌」展等精品展覽;「相約敦煌」國際文化交流演出、「獅子山下·香港與敦煌在一起」等文藝演;敦煌文化與敦煌舞主題論壇、國際青年文明互鑒活動等也會相繼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