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慈善 彙整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莫言:“善”是文學和慈善的共同底色

中新社香港12月4日電 題:莫言:“善”是文學和慈善的共同底色

中新社記者 劉大煒

“善良是文學的應有之意。儘管我們在作品里批判惡、揭露黑暗,但是目的還是要彰顯善良的力量。‘善’是文學的‘底色’,也是慈善的‘底色’。”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中國內地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如是說。

11月28日,中國內地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香港接受第十九屆愛心獎頒獎。 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年近古稀的莫言,近年來一直活躍在各種慈善活動中。一貫低調的他,面對慈善事業卻未選擇“莫言”。今年第十九屆愛心獎中,莫言成為獲獎者之一。

“比爾·蓋茨捐一個億不算多,我們村放羊的老漢捐5塊錢也不算少。”莫言稱,慈善並不在於捐錢多少,關鍵是要有愛心。祗要人人有慈善之心,幫別人減輕痛苦,給他人帶來幸福的獲得感就遠大於付出。

談及加入慈善行列,莫言說,在一次因心臟病就醫的經歷中,他得知全國先天性心臟病(先心病)患兒數量龐大,自2015年起,他便開始向西部地區兒童開展捐助。2022年春節前夕,莫言和好友王振用毛筆寫下百張“福”字,為先心病兒童籌集善款,並由此開啟“莫言同心”項目。同年,他被評為《中國慈善家》年度人物,自此他投身公益的故事才慢慢被眾人知曉。

2023年,《中國慈善家》雜志聯合莫言、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等共同發起“與莫言同行”公益行動計劃,並在當年7月成立“兩塊磚公益基金”。目前該行動計劃已發起“莫言同心”“與星同行”“健康童樂園”三個公益項目,分別救助家庭困難的先心病、孤獨症兒童並幫扶鄉村兒童早期發展。

資料圖為兩塊磚公益基金管委會成員與莫言合影,左起分別為葉飛、王躍春、王振、莫言、張碧波、齊玥。 中新社記者 燕飛 攝

被問到為何以“兩塊磚”命名時,莫言笑稱與香港“頗有淵源”。2019年,莫言原定在香港舉辦書法展,因種種原因展覽無法如期舉行。書法展雖沒辦成,但作品都準備好了。這時莫言和王振想到,可利用此前在香港過海隧道處租用的100平方米大型電子顯示屏,展示準備好的作品。於是,莫言抄了一首李白的詩,王振抄了一首杜甫的詩,投放到電子顯示屏上展示。

這一形式在香港很受歡迎,於是香港的廣告公司又贈送一塊電子顯示屏給他們使用。二人遂將更多書法作品通過這兩塊電子顯示屏展示出來,供香港同胞欣賞評點。

“這兩塊大屏不就是兩塊磚嘛。”莫言笑稱,後來他與王振攜手創辦公眾號“兩塊磚墨訊”,分享書法作品,積累了一批忠實讀者,影響力越來越大。“在‘兩塊磚墨訊’基礎上,我們開始拍賣書法作品並換來善款,後來慢慢感到僅憑我們兩人的力量還是不够,於是有了‘兩塊磚公益基金’。”

11月28日,第十九屆愛心獎頒獎代表與兩塊磚公益基金管委會代表合影。左起分別為中國新聞社《中國慈善家》品牌總監齊玥、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主席李嘉音、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愛心獎終選委員會主席李焯芬、兩塊磚公益基金管委會主任王振、愛心獎執行長林斯宜。 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截至今年11月30日,兩塊磚公益基金已帶動35萬人次參與公益行動。莫言說,這“磚”也有“拋磚引玉”的意思,就像長城也是由一塊塊磚壘起來的,總要由第一塊磚開始,從“兩塊磚”到無數塊磚,一直壘到萬里。

“中國有句話叫‘眾人拾柴火焰高’。”莫言說,畢竟個人力量有限,任何善行若想取得廣泛社會效果,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所以我們想把一些好人好事、善人善事主動傳播出去、形成共識,讓善行善事得到社會認可,吸引大家共同加入慈善公益行列中。”(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2024香港國際慈善論壇開幕 以“行公益 結碩果”為主題

中新社香港9月9日電 (記者 韓星童)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主辦、公益慈善研究院協辦的2024香港國際慈善論壇,9日起一連兩天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本屆論壇以“行公益 結碩果”為主題,邀請約100名知名演講嘉賓分享見解。

在9日舉行的開幕典禮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以視頻形式發表致辭。李家超表示,香港慈善事業源遠流長,一直蓬勃發展。香港獲免稅的慈善團體超過1萬個。根據最新數據,利得稅和薪俸稅項下獲扣除的認可慈善捐款,一年合共超過140億港元。

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致力推動香港成為全球慈善中心,特區政府的願景是為慈善家提供各種工具和平台,讓他們在管理和增加財富的同時,將資源用於最具效益的社會項目。

他提到,本地慈善事業的發展與吸引環球家族辦公室及資產擁有人落戶香港的工作息息相關。目前香港擁有2700個家族辦公室,他預計相關業務還會增長,特區政府樂見富裕家族積極鼓勵下一代從事善業,並策劃家族財富及慈善工作的傳承安排。

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表示,香港國際慈善論壇踏入第四屆,本屆邀請超過100名講者,逾2000名與會者參與,他期望各方集思廣益、分享願景,為慈善公益帶來可持續性影響。

利子厚表示,過去數年,投入公益慈善事業的機構顯著增加,在亞洲地區尤其明顯,需要構建適合當地文化的慈善運作模式,釋放潛力,令資本市場和慈善事業有效結合,締造更大效益。他形容,香港賽馬會是世界領先的慈善捐贈者,去年捐贈約13億美元到認可慈善機構,未來會配合特區政府願景,將香港打造成國際慈善樞紐。

據悉,本屆論壇將聚焦如何透過慈善捐助得到實際成效,亦會探討公益慈善事業與資本市場可產生的協同效應,以及討論社會經濟和地緣政治因素對慈善捐助的影響。(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港澳 香港

首屆厚德慈善會理監事就職典禮暨慈善晚宴在澳門舉行

    【中華時報/中華新聞通訊社澳门訊】澳門厚德慈善會于日前(1122日)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該會成立暨首屆理監事就職典禮及慈善晚宴于七時假澳門萬豪軒酒家舉行。菲律賓駐澳總領事館總領事貝絲 · 狄培拉、馬里共和國總領事館名譽總領事田國培侯爵、中聯辦協調部處長級助理陳燕影,澳區全國人大代表、議員施家倫,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吳小麗,澳區全國政協委員、議員何潤生,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副主席鍾怡,澳門教青局代表趙寶威,議員胡祖杰、高天賜、黃潔貞、林玉鳳等出席。

創會會長林偉銓致詞時表示,該會是一個非牟利組織,取名厚德載物,旨為希望團隊以此為目標,將慈善工作發揚光大。他還表示,該會成立至今已撥捐善款近二十萬元,受惠單位包括中國內地、澳門及外國慈善組織,用得其所。

該會理事長李旋超致謝詞稱,該會還熱心教育事業,積極與各友好社團、社服機構乃至國內外不同機構協同合作,達至資源共享,齊心協力為慈善事業添磚加瓦。未來將積極參與更多公益活動,推動教育,扶貧助學,帶動公益關愛服務至大灣區,並拓展到全國乃至海外。

席間舉行慈善會首任理監事就職典禮外,同場為菲律賓有關方面籌助購買醫療設備、慈善拍賣了紅酒、景泰藍等。席間還舉行頒感謝狀和聘任了香港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曾曉輝博士等為該會名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