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布林肯 彙整 - 第51页 共54页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名人專訪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佩洛西官網公佈亞洲行程 台灣不在列 新外交部證實:佩洛西將於8月1日起訪問新加坡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資料圖片 © 路透社圖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7月31日訊)週日(7月31日),美國眾議院議長官網公佈了佩洛西亞洲之行的行程,稱議長率領的國會代表團出訪印太地區,訪問國家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和日本。從文字看,該行程沒有提到台灣。

新加坡外交部7月31日證實,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將於8月1日抵達新加坡,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

佩洛西周六已啟程前往亞洲,各界尤其聚焦她此行是否會到訪台灣。本週五(7月29日),她表示基於安保原因,拒絕證實是否將出訪台灣。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向媒體表示:「在台灣問題上,我們(中美)有許多分歧,但在過去40多年裡,我們一直在處理這些分歧,並以維護和平穩定,讓台灣民眾繁榮發展的方式做到這一特點。「他還補充說:「作為共同責任的一部分,繼續以一種明智的,不造成衝突的方式處理這一問題,並保持溝通渠道的開放十分重要。」

北京對佩洛西可能訪台發出強硬回應,根據中國外交部網站報導,在與拜登的通話中,習近平強調:「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是一以貫之的,堅決維護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14億多中國人民的堅定意志。民意不可違,玩火必自焚。」

7月31日,在長春航空展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宣佈,新一代空中加油運機油-20入列。申進科表示,「空軍多型戰機繞飛祖國寶島,錘煉提升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能力。人民空軍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前一天,中國官媒宣佈了中國軍隊在南中國海進行實彈軍事演習的消息。央視報導,廣東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7月29日至30日,每天7時至14時和19時至23時,南海瓊州海峽西部海域將進行軍事演習,禁止船舶駛入。福建平潭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7月30日8時至21時 ,福建平潭一岐嶼附近水域執行實彈射擊訓練任務,禁止一切船舶進入。台灣《蘋果日報》報導,根據港媒統計,中國近日在南中國海、台海及東海海域有至少5場軍事演習。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科比(John Kirby)向媒體表示,美國沒有看到證據顯示北京即將針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他是在被問及佩洛西訪台灣計劃時做出了上述表示,他說:「(我們)沒有看到任何實際和明確的跡象顯示,在有關台灣的問題上會發生任何不妥當的事情。」 科比還表示,美國「一個中國」的政策沒有改變,北京沒有必要做出如此反應。

新外交部證實:佩洛西將於8月1日起訪問新加坡

新加坡外交部的一名發言人稱,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將於8月1日至2日率團訪問新加坡,期間將與新加坡總統哈莉瑪(Halimah Yacob)、總理李顯龍和一些內閣部長會面。

此外,新加坡美國商會(AmCham Singapore)亦發出邀請函稱,佩洛西國會代表團將於當地時間8月1日下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出席商界見面會。佩洛西將在活動上發表講話。參加酒會的人士和贊助商還有與佩洛西本人合影的機會。

佩洛西周日通過聲明表示:“今天,我們的國會代表團前往印太地區,重申美國對我們在該地區的盟友和友邦的堅定和不可動搖的承諾。”

佩洛西補充說:“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和日本,我們的代表團將舉行高級別會議,討論我們如何能夠進一步推進我們的共同利益和價值觀,包括和平與安全、經濟增長和貿易、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氣候危機、人權和民主治理。在拜登總統的有力領導下,美國堅定地致力於在該地區進行明智的戰略接觸,理解一個自由和繁榮的印度-太平洋對我們國家和全球的繁榮至關重要。”

該聲明沒有提到佩洛西一行是否會到訪台灣。

分类
一路风情 名人專訪 国际 编辑精选

烏克蘭第一夫人訪問白宮

美國總統喬·拜登與美國第一夫人吉爾·拜登在白宮與來訪的烏克蘭第一夫人奧萊娜·澤連斯卡婭及烏克蘭駐美大使奧克薩娜·馬爾卡羅娃在白宮合影。(2022年7月19日)

烏克蘭第一夫人奧萊娜·澤連斯卡婭星期二(7月19日)在白宮會晤了美國第一夫人吉爾·拜登。

兩人上一次見面是在今年5月。當時,拜登夫人對烏克蘭西部進行了事先沒有宣布的訪問,她們走訪了一所學校,並與孩子們一道製作母親節禮物

總統喬·拜登向烏克蘭第一夫人獻上了一束鮮花。這束花包括黃色的太陽花、藍色的繡球花和白色的水仙花,黃色與藍色是烏克蘭國旗的顏色。

白宮說,澤連斯卡婭訪問華盛頓是為了“凸顯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帶來的人類代價。他們將討論美國對烏克蘭政府和人民的持續支持,他們正在捍衛自己的民主,並應對俄羅斯的戰爭對人類造成的重大衝擊,這種衝擊今後多年都將感受得到”。

澤連斯卡婭星期一會晤了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賴斯說,澤連斯卡婭和布林肯談論了“俄羅斯全面入侵造成的巨大和不斷增加的人類代價”。他指出,布林肯強調了美國支持烏克蘭的承諾。

“布林肯國務卿讚賞第一夫人澤連斯卡婭為幫助受到戰爭影響的烏克蘭人所從事的工作,”普賴斯說。聲明說,“他重申美國將繼續提供援助,以幫助烏克蘭應對其面臨的重大經濟和人道挑戰,包括支持第一夫人為受到這場戰爭影響的公民而發起的心理健康行動倡議”。

澤連斯卡婭的訪問行程包括星期三前往國會山,對議員們發表講話。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美方譴責中方支持俄羅斯

上周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外長王毅在印尼巴厘島會晤,兩人罕見地舉行了長達五小時的會談,試圖緩和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會後雙方均稱“富有建設性“,但布林肯仍指北京對俄立場並不中立,且對北京對台挑釁日增發出警告。

2022年7月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印度尼西亞度假島巴厘島的努沙杜瓦會晤。 AP – Stefani Reynolds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外長王毅的會晤正值美國努力在G20外長會議上孤立俄羅斯之際。俄烏戰爭正在使穩定美中兩個超級大國之間關係的努力複雜化。

據華爾街日報署名William Mauldin / Charles Hutzler今天報道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會晤中就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警告中方,這意味着俄烏戰爭正在使穩定美中兩個超級大國之間關係的努力複雜化。

布林肯在會晤結束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場殘酷的入侵已經持續了四個多月,中國仍然支持俄羅斯。”他指出,中國在聯合國支持俄羅斯,通過中國官方媒體傳播俄羅斯那套說辭,並與俄羅斯進行聯合軍事演習。

拜登政府希望確保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中不向俄羅斯提供支持。中國與俄羅斯討論建立“無上限”的夥伴關係,今年簽署了一項廣泛的合作協議。

中國對這場戰爭表示中立,但中國外交官多次表示,俄羅斯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擴員的關切是合理的,並表示西方大國,特別是美國,應該對將俄羅斯逼入絕境負責。

布林肯表示,他認為中國目前實際上不是以一種讓人覺得中立的方式涉入。他告訴媒體記者,他向王毅轉達了這種關切。

布林肯不予描述王毅對涉及俄羅斯的相關關切做出了怎樣的回應。王毅未安排自己的新聞發布會,也未回答記者關於中國是否支持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

華爾街日報說,美國官員尋求在敦促中國放棄支持俄羅斯的同時,公開批評中方對俄方的支持,以此作為向中俄兩國政府施壓的一種方式。

王毅在與布林肯會晤前表示,要堅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要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布林肯此次語氣強硬,他與王毅之間的相互問候也相對冷淡。此前一天,西方外交官在巴厘島的G20外長會議上尖銳批評俄羅斯為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推波助瀾,尋求孤立莫斯科方面。

王毅(右)在峇里島與拉夫羅夫(左)會面,就俄烏局勢與俄方立場主張等議題交換意見。(新華社)

毅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周四舉行了會談。俄方稱雙方談論的主要涉及俄方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

俄羅斯外交部發出的文告稱,兩位外長討論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而且,“雙方共同譴責了那些避開聯合國的單邊制裁”,顯然,這裡指的是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以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採取的一系列制裁措施。目前還看不到中方的簡報,不知中國外交部是否會採取與俄方同樣的口吻。

從俄羅斯2月24日發動侵烏戰爭以來,儘管西方國家採取一系列對俄制裁措施,希望從政治上和經濟上孤立俄羅斯,但北京一直與莫斯科維持着良好關係。

中國一直拒絕對俄羅斯侵烏予以譴責,西方曾指責北京在譴責西方對俄制裁的同時試圖向俄羅斯提供軍援。俄烏戰爭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北京發表聲明,宣布中俄合作無上限。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G20外長會:聚焦烏克蘭局勢,會場互動氣氛冷淡,各國外長呼呼“找到出路”解決烏克蘭和糧食危機

印尼外長蕾特諾·馬爾蘇迪在20國集團部長級會議上發言。(2022年7月8日)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7月9日訊)發生在烏克蘭的戰爭及其對能源和糧食供應造成的影響是星期五(7月8日)在巴厘島舉行的20國集團(G-20)會議上的最重要議題。

20國集團主席國在討論這場戰爭及其引發的糧食和能源價格攀升時呼籲各國部長“找到出路”。

印尼外長蕾特諾·馬爾蘇迪(Retno Marsudi)在會議開場中說:“我們的責任是更快結束戰爭,而不是更晚,在談判桌上解決分歧,而不是在戰場上。”她援引了聯合國憲章,呼籲多邊主義和信任。

外長們都對將糧食運出烏克蘭、避免在非洲、中東和其他地方造成嚴重糧食短缺表示關切。但是會談中尖銳的緊張令人關注: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坐在同一張桌子上,但是沒有直接交談。

拉夫羅夫指責西方各國部長“一開始發言就立即偏離話題,在與烏克蘭局勢有關的問題上瘋狂批評俄羅斯聯邦。”

他在第一場會議後對記者說:“你們知道,不是我們拋棄了所有接觸。而是美國……我們不會追著所有人來提議會談。如果他們不想談,那是他們的選擇。”

拉夫羅夫星期五從會場出走兩次——第一次是當德國外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在一場有關加強多邊主義的會議上發言的時候,第二次是在烏克蘭外長德米特羅·庫列巴(Dmytro Kuleba)正要通過視頻連接就糧食和能源安全問題發言之時。

西方一位官員說,在一場全體會議上,布林肯敦促莫斯科向世界放行烏克蘭的糧食。

這位官員說:“他直接點名俄羅斯說,’我要對我們的俄羅斯同事說:烏克蘭不是你們的國家。它的糧食不是你們的糧食。你們為什麼要封鎖港口?你們應該讓糧食運出來。’”

布林肯發言時,拉夫羅夫不在場。

布林肯在與明年的20國集團主席國印度的外長蘇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會晤後說,20國集團“是一個重要的機構,試圖共同應對世界面臨的一些最重要的問題和挑戰。”

布林肯說,許多的這些挑戰源自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他說,參加20國集團會議的其他人也表達了類似的關切。

他說:“所以,我認為,我們今天已經聽到了來自世界各地強有力的共同聲音——不只是美國,而是世界各地——這個聲音表示,需要結束侵略,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聚焦影響人們生活的那些挑戰。”

對俄羅斯抗議不斷

會議期間,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抗議之聲持續不斷。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與東道國印度尼西亞外交部長蕾特諾·馬爾蘇迪舉行會晤前握手的時候,現場就能聽到抗議的聲音。有人高喊:“你們什麼時候結束這場戰爭?”,“你們為什麼不結束這場戰爭?”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承認他聽到了很多不同的聲音,俄羅斯被稱為“入侵者”、“佔領者”。拉夫羅夫對媒體表示,西方國家的外長“幾乎從一登台講話就立即誤入歧途,對俄羅斯聯邦與烏克蘭局勢進行瘋狂批評”。

印尼外長蕾特諾呼籲20國集團找到解決全球面臨挑戰的出路,她表示,戰爭引起的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給低收入國家帶來的衝擊最為嚴重。蕾特諾在開幕致辭上表示:“我們的責任是盡快結束戰爭,而不是更晚,在談判桌上解決分歧,而不是在戰場上”。

烏克蘭是世界上第四大糧食出口國,由於戰事在烏克蘭南部海岸持續,很多港口被封鎖。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準備同烏克蘭和土耳其就糧食出口展開談判,不過談判具體時間仍不明朗。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全體會議上發言指責俄羅斯封鎖烏克蘭港口,不讓烏克蘭出口糧食,並且偷走了烏克蘭的糧食。布林肯發言的時候,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不在會場。

互動氣氛冷淡

G20峰會期間,多國將會舉行雙邊會談,討論國際和區域局勢以及雙方共同關心的話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舉行雙邊會談。此外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將與澳大利亞外長展開會談,這被認為是中國同澳大利亞雙邊緊張關係開始解凍的跡象。不過,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與俄羅斯沒有雙邊會談,會場上還出現了雙方離席抗議的情況。

根據日本共同社的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德國外交部長巴爾博克在巴厘島拒絕同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會談。美國、加拿大以及一些歐洲國家代表在俄羅斯代表即將發言之際走出會場。烏克蘭不是G20成員國,不過烏克蘭外長德米特里·庫列巴獲邀通過視頻發表了講話。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缺席了烏克蘭外長庫列巴的講話。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聯手七大工業國外長抵制了“全家福”合影。由於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出席了周四舉行的歡迎晚宴,西方國家代表集體缺席。印尼外長蕾特諾表示,東道國為每個人創造舒適的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據路透社報導,蕾特諾對於這些國家缺席晚宴的決定表示理解和尊重。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對俄羅斯媒體確認西方國家缺席晚宴。拉夫羅夫還表示,“不是我們要放棄聯繫,是美國……我們不會追著某人後面要求會晤”。預計拉夫羅夫將提前結束行程。

中國外長王毅在會見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時表示,中方反對煽動陣營對抗以及挑起“新冷戰”的圖謀。

王毅與謝爾蓋∙拉夫羅夫“哥兒倆好”,引起各界的高度關注

王毅(右)在峇里島與拉夫羅夫(左)會面,就俄烏局勢與俄方立場主張等議題交換意見。(新華社)

在印尼巴厘島出席20國集團(G20)外長會議的中國外長王毅星期四(7月7日)與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舉行了雙邊會晤。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全球許多國家抗議和製裁,中國不僅不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徑,反而在重要國際場合展現與俄羅斯的“哥兒倆好”,引起各界的高度關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星期四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王毅與拉夫羅夫的會晤。他證實了這次會晤,但是沒有談及任何有關會晤的細節。

“我可以告訴你的是,今天上午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已經同印度、印尼、阿根廷外長以及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分別舉行了雙邊會見。根據我掌握的情況,他目前正在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見,”趙立堅說。

法新社引述俄羅斯外交部的一份聲明說,拉夫羅夫在會見時向王毅介紹了俄軍在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主要任務的執行情況”,重申莫斯科入侵烏克蘭的主要目的是要將烏克蘭“去納粹化”。

“雙方強調繞過聯合國實施單方面製裁是不可接受的,”莫斯科的聲明說。

俄羅斯外交部在聲明中表示,拉夫羅夫與王毅在會晤中強調了“20國集團維護與發展的必要性”。

中美外長巴釐島會晤 俄羅斯、台灣都有談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呼籲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上面與俄羅斯保持距離。他和中國外長王毅在巴釐島G20外長峰會期間舉行了長達五個小時的會晤,會後,布林肯表示此時「的確是我們都必須站起來……譴責侵略的時刻。」 說到這次會談他表示,儘管雙方關係複雜,但與王毅的會談是 「有益的、坦誠和具有建設性的」。同時,他也表達了華盛頓對「北京在台灣問題上越來越多的挑釁性言論和活動」上的「深切關注」。

根據中國外交部網站,王毅對美方表示,當前,中美關係仍未走出上屆美政府製造的困境,甚至還在遭遇越來越多的挑戰。中美關係的歷史敘事被人為歪曲,現實狀況被所謂「政治正確」所綁架,發展方向面臨被進一步引向歧途的危險。根本原因是美方的對華認知出現了問題,由此制定的對華政策自然也偏離了正確軌道。王毅強調,既然美方承諾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就應該尊重中國人民選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停止抹黑攻擊中國政治制度和內外政策。既然美方承諾不尋求打「新冷戰」,就應該摒棄冷戰思維,不搞零和博弈,停止拉幫結伙搞「小圈子」。他還提到了台灣問題,表示,既然美方承諾不支持「台灣獨立」,就應該停止掏空歪曲一個中國政策,停止在台灣問題上「切香腸」,不得打「台灣牌」阻撓中國的和平統一進程。

近年來,這兩個世界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明顯增加。儘管有戰略上的競爭,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仍然是重要的貿易夥伴。

中加關係回暖?

在G20外長峰會期間,王毅還分別與加拿大外長和澳大利亞外長舉行了會晤。中國希望推動與加拿大的關係重回正軌。週六,中國外長王毅對加拿大外長喬利(Mélanie Joly)表示,兩國從不是對手,而是夥伴,中國從來都不是威脅,而是機遇。在印尼巴釐島G20財長峰會期間,兩人舉行了會晤。

加拿大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和加拿大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2018年底,在美國當局要求下,中國電信巨頭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溫哥華機場被捕,美國稱,孟晚舟在公司與伊朗的業務往來方面誤導匯豐銀行,犯下欺詐行為,因此希望引渡孟晚舟,讓她面對欺詐指控。美國也指控,華為利用一家香港空殼公司星通技術向伊朗出售設備,違反了美國的制裁。孟晚舟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女兒,該事件激怒了北京,北京認為該案是為了阻止中國崛起的政治舉措。去年9月,軟禁在溫哥華家中的孟晚舟與美國達成協議獲釋,孟晚舟隨後搭機返回中國。中國則釋放了兩名加拿大公民,兩人是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和商人斯帕弗,他們於2018年孟晚舟被捕後不久在中國被拘留,此後一直被隔離關押。儘管北京方面自始至終堅持表示,這兩起案件沒有關聯,但特魯多的自由黨政府指責中國在進行「人質外交」。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也是G20外長峰會的焦點話題之一,中國在衝突中的立場也受到關注。上個月G7領導人,包括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敦促中國利用影響力向俄羅斯施壓,讓俄方從烏克蘭撤軍,他們還敦促北京放棄在南中國海的「廣泛海洋聲索」。

根據中國外交部網站,與喬利會晤時,王毅表示,希望加拿大在涉華問題上尊重事實,謹言慎行,要切實做到相互尊重,同中方相向而行,著眼長遠,增進瞭解,消除誤解,建立互信,推動中加關係重回正軌。

解除貿易制裁無進展

澳大利亞週六誓言在與中國打交道時要維護自己的利益。澳大利亞媒體指出,在與中方的會談中,澳大利亞敦促北京取消懲罰性關稅。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形容中澳外長的會晤只是「邁向穩定關係的第一步」,這是雙方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會晤。在新聞發布會上阿爾巴尼斯表示:「我們應在可能的地方合作。但我們會在必要時捍衛澳大利亞的價值觀。」

過去兩年,隨著澳中關係惡化,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開始對澳洲的多個關鍵進口產品,比如葡萄酒、大麥等等加徵關稅。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Penny Wong)表示,這次會談時雙方提到了貿易爭端,她說:「我們的立場是,應該消除這些貿易障礙。」她透露在會談中也談到了被中國拘禁的華裔澳大利亞記者成蕾和澳籍華裔作家楊恆均。黃英賢在會談後向媒體表示:「我認為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一些時間。我們正在路上,為了國家的利益,我們會一步步來。她還表示,經濟和人文交流讓雙方關係受益:「我們確實存在分歧……我們認為,穩定雙方關係符合兩國利益。」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大陆 娛乐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港星张学友盼中国人”以理服人”

2012年6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在香港的综艺节目中与歌手张学友(右)一起迎接女演员王丽莎,作为庆祝香港从英国统治移交中国主权15周年的一部分。 (路透社资料图)

港星张学友在央视有关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访问中提到”香港加油”,遭中国网民攻击”不爱国”,之后访问视频被删除。张学友发声明指出,他对于”香港加油”成为”禁语”无法理解,希望中国人能”以理服人”。

中国官媒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推出“我们的紫荆花”云歌会直播,成龙、刘德华、谢霆锋、谭咏麟等知名港星高喊“我是中国人”、高唱《歌唱祖国》。同为九零年代香港“四大天王”之称的张学友,因为接受央视访问最后说了一句“香港加油”,则遭小粉红网攻“不爱国”。央视随后删除这段访谈。

张学友在央视受访以香港话说:“香港这25年经历了很多,高高低低、起起伏伏。但因为我是和这个城市一起成长的,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我仍然相信这个城市,仍然希望这个城市会变成一个比以前更加好的城市,香港加油”。

部份中国网民攻击张学友“不爱国”,理由是他在访问中只提到“香港”及“25周年”,没有提到“祖国”。有网民更质疑“香港加油”是2019年香港“反送中”运动期间高喊的口号,张学友讲这四个字意在呼应示威者的主张。

对此,张学友7月3日发声明表示,他是爱国家、爱香港的中国人,作为艺人不涉政治是他基本原则,他在香港出生长大也希望在香港老死,见证香港最黄金最辉煌的时刻,跟现在的香港比较,实在差强人意。

张学友声明中说:“特别在过去的几年里,香港经历了黑暴,紧接着疫情,百业萧条,人心惶惶,香港正是须要努力加油的时候,我听过“北京加油”、“武汉加油”、“上海加油”…,但“香港加油”却因为一些犯了错误的人用过,“黑色”、“黄色”被一些别有用心犯了罪的人穿过,变成了爱国不爱国的标准,成为了“禁语”、“禁色”,我个人无法理解。”

张学友声明强调:“本人更希望我们中国人是理性的,是以理服人的,在世界人面前展现中国人的风范。所谓听其言,观其行,本人是否爱国爱港,自有公论。谢谢大家对本人(一蚁民)的言行的监督,本人会本着身为中国人在大家监督下,继续努力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好歌手。”

张学友不理解为什么能说北京、武汉、上海加油,说“香港加油”却有事?移居台湾的香港律师桑普说,“他骂中国人、希望中国人能理性以理服人,他并不是批评中国人本身,是批评骂他的人,这完全犯了不了解中国政治运作,才讲出这番有底气的话,无宁是误解下自信的宣言。”

推特上有人称“张学友因为跪的姿势不够标准被网暴了”! 桑普说,张学友想两边都讨好,一边应付交付的功课,一边想讲讨好香港人的话,是缘木求鱼。他自相矛盾,又说不涉入政治,又批评抗争者、又推崇中国脱贫。现在在香港,已经没有不说奴才话的自由,只有表忠的义务。可怜之人必有可耻之处,张学友没办法坚持真理,也没办法陪伴邪恶,最后会落得两面不是人。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金融時報:中國崛起促使印太國家「擁抱」北約

北約峰會通過新「戰略概念」,首次提出「中國系統性挑戰」。

落幕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領袖高峰會,史無前例邀請日本、南韓、澳洲和新西蘭與會,各方並同意在網路防禦和海上安全方面合作,凸顯這4國對愈發專斷的中國的警惕。英國《金融時報》3日引述專家指出,這種情況將使中國在冒進前,不僅得思考這些國家與美國的同盟,甚至還得考量他們與北約30個成員國的互動。

據報導,日、韓、澳、紐等印太4國與北約進一步合作的考量之一,是他們與美國的個別同盟關係已不足以確保自身安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及中國可能對台灣採取類似行動的憂慮,也使各國意識到,必須有強化防禦能力的更多選項。

日本防衛大學校北約專家廣瀨佳一(Yoshikazu Hirose)指出,印太4國與北約拓展合作關係將使中國必須考量的情況更加複雜,不僅得思考這些國家與美國的同盟,也得考量他們與北約30國的交流。

美國一名官員表示,華府推動這4國參與北約峰會,是總統拜登的策略之一,目的是建立及擴大志同道合的盟友陣線,共同抗衡中國。他也提到,日本希望安全關係多元化,也是為了提高對自身保障,以防美國在2024年選出一位對日美同盟較軟弱的總統,「日本試圖在日美關係之外建立能力。」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日本專家強斯東(Christopher Johnstone)表示,在俄侵烏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對於擴增同盟關係特別熱切,此次也呼籲歐洲和北約必須對中國挑戰更靈敏,並在過去1年持續鼓勵英國和德國海軍部署印太地區。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少數記者入選遠看25周年慶祝活動和新政府就職典禮

習近平保安之嚴密,可從他抵港時時發表簡短講話只有四名官員可以靠近,可見一班。採訪記者距離講話台有15米遠。 © 直播截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相隔5年赴香港,出席主權移交25周年慶祝活動和新政府就職典禮,當地保安戒備森嚴,媒體採訪也不例外。之前先有至少10家外媒和港媒未獲港府新聞處邀請,採訪慶典等相關活動。

6月28日起,再有10多家原已獲邀的媒體記者接獲通知因“保安理由”無法入場。由於當局要求入場記者需自26日起每天接受核酸檢測,因此一些媒體無法換人採訪。

最終只有約8名記者採訪升旗典禮。記者在1日凌晨1時30分要先到指定場所接受核酸檢測,等待結果和安檢後,才可前往舉行升旗的金紫荊廣場,安檢嚴謹。習近平未出席這場在戶外舉行的活動,但參加了稍晚在會展中心舉行慶祝大會和新政府就職典禮。場內的保安和防疫措施相當嚴格,出發前要求記者先寄存消毒液、飲用水和雨傘等物品,會場內使用洗手間也有職員跟隨,確保“記者在視線範圍內活動”。近前採訪習近平絕對不可能。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升說,習近平2017年訪港出席“七一”活動時,港府新聞處有與記協聯繫,了解採訪需要,今年則無此安排,認為是“不與新聞界合作”的姿態。他也促請當局解釋上述被拒到場採訪的記者涉及的“保安理由”為何?以什麼準則審查和篩選記者?否則香港能否維持“資訊之城”地位已是“心中有數”。

分类
文化 港澳 香港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文藝晚會》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

歌唱祖國 – 劉德華、譚詠麟、謝霆鋒、陳偉霆、陳潔靈、羅家英、鄒倫倫、莫華倫、姚珏聯等眾多嘉賓傾情演唱。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7月2日訊)7月1日晚,《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文藝晚會》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受颱風影響,以錄播形式播出。

重量級歌星、藝術家攜手香港中樂團、香港管弦樂團、香港舞蹈團等多個團體,近七百名演出者在紅館齊集,傾力為回歸25年文藝晚會獻上精彩表演!盛會由汪明荃、陳貝兒、陸浩明擔任司儀。

強大演出陣容包括劉德華、譚詠麟、謝霆鋒、陳偉霆、陳潔靈、羅家英、鄒倫倫、莫華倫、姚珏聯、張瑩等同青年歌唱家、樂手以及一眾新生代歌手,務以歌聲、樂韻頌揚香港的成就。香港著名古箏演奏家鄒倫倫古箏演奏、香港著名歌手陳潔靈演唱的「城里的月光」相當震撼, 感動观众。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兩岸 国际 大陆 港澳 港版國安法 编辑精选 评论 香港

香港主權移交25年大事記

香港主權在1997年7月1日經過155年英國統治後移交給中國,今年的7月1日是主權移交25週年紀念日,香港新特首李家超也將在7月1日宣誓就職。香港主權移交時英中雙方共同製定的“一國兩制”框架承諾香港在今後50年維持高度的自由和自治。批評人士說自從中國2020年6月在香港實施國安法後,對香港的這一承諾實質上已經不存在。我們來看看香港主權移交25年來香港的大事件。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中方強烈譴責加拿大外長涉港聲明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堅決反對,並強烈譴責加拿大外長趙美蘭的涉港聲明。

發言人說,趙美蘭在香港回歸25周年之際發表的所謂聲明中,污衊香港國安法侵害言論自由,及呼籲中方承擔所謂「國際義務」,是對一國兩制在港實踐說三道四,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發言人又說,沒有香港國安法保駕護航,就沒有香港的長治久安,又指加方對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抹黑是徒勞,對香港事務的插手干預亦不可能得逞,相關錯誤行徑不能動搖中方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的堅定決心、不能動搖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堅強意志、不能阻擋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及香港保持繁榮穩定的前進步伐。

加拿大外交部長喬美蘭(Mélanie Joly)針對香港迴歸25週年發聲明,提到加拿大和香港無論在歷史人文和政治經貿上都有緊密聯繫,遺憾看到香港實施國安法後壓制了言論自由,呼籲“香港和中國當局要按照25年前自願承擔的國際義務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