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巴黎發生持刀襲刺案 疑兇被捕

事件發生在里昂火車站,警方表示襲擊造成一人重傷,另外兩人輕傷。(美聯社資料圖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2月3日訊)今天上午,巴黎一家火車站發生刺傷襲擊事件,造成三人受傷,警方表示,調查的初步主要內容並不“表明這是恐怖行為”。警方初定嫌疑人“顯然患有精神疾病”。

根據警方掌握的信息,馬里國籍的襲擊者“自2016年以來一直經常居住在意大利,並持有2019年頒發的有效居留許可證”。據巴黎警察局官員在法國首都巴黎里昂車站的新聞發布會上報告,兇手”患有“精神障礙疾病”。

里昂車站是法國首都的主要車站之一。

據警方報告說,襲擊者“用刀和錘子”襲擊了火車站的“三名乘客”,其中造成“一名重傷”,但該傷者傷情已“穩定”。

另外有兩人受輕傷,第四人處於驚嚇休克狀態。

該警察局長稱,“對兇犯的電話、他在意大利的旅程以及他在接受調查的陳述,犯案調查將有可能確認可以排除恐怖分子的嫌疑”。但稱對襲擊者的動機要“保持警惕”。

法新社引據巴黎檢察官辦公室稱,對持刀刺殺事件的調查已經展開。 國家反恐檢察官辦公室也明確表示正在保持觀察。

據路透社消息說,法國巴黎里昂火車站,一名男子持刀砍傷數人。法國士兵控制了該車站。

警方已經逮捕了嫌疑襲擊者。

該報道稱,嫌疑襲擊者的動機尚不清楚。

路透社說,過去十年,法國遭受了一系列伊斯蘭激進分子襲擊,但偶爾也會發生精神障礙患者的襲擊案。

《費加羅報》援引匿名警方消息人士的話稱,周六早上里昂火車站的襲擊者來自馬里,持有意大利駕駛執照。

分类
一路风情 名人專訪 名胜古迹 文化 文学 编辑精选

巴黎行

作者:曾曉輝

荷蘭友人錢先生送我到鹿特丹火車站,我們互相珍重道別後,我便去購買火車票,沒有咱們中國內地的安檢便進了站台。等車的時候,遇到了一位自助旅行的年輕人,他是來自深圳的學生,前來倫敦求學。我們聊天時,他分享了他在歐洲的經歷。他說這次他去比利時的布魯塞爾,還熱情地告訴我車廂的位置。我們聊到了學習環境,他認為只有到國外特別是西方國家才能真正學到本領,而且不受政治影響。他希望在獲得碩士學位後能夠在歐美找到工作,就像許多有成就的華僑一樣,為祖國貢獻力量,改變祖國,讓社會更民主、更自由。當我們談到選舉問題時,他表示希望人們能夠用選票真正選擇出最佳的候選人,這個願望代表了大多數華人的心願。車來了,我們便分別登上了歐洲之星列車。

經過三個小時的旅程,我終於抵達了巴黎北站,走下了火車,火車站沒有檢票欄,有的擺放了藝術品。走出後,我看著火車站不像是火車站,更像藝術博物館,我走著,看到一群人排隊領取食物(慈善機構派發食物給窮人)。

我來巴黎主要是為了兩個目的:一方面是去探望一位學生,另一方面是進行奧運報道的考察,並擬在巴黎設立中華時報法國分社,以便在八月份再次參加奧運時能夠提供全面的報道。第二天晚上,我就乘飛機返回香港了。

儘管在巴黎的時間很短,但我還是參觀了一些著名景點,如巴黎聖母院、埃菲爾鐵塔、盧浮宮和凱旋門。我寫下了幾句文字,也拍了一些照片,現在我想把它們分享給大家!

巴黎行花絮

1. 回港

從巴黎出發,踏上旅程,
一路風塵,展開遠行的篇章。
今晚平安抵達香港机场,
告別歐洲友人,情感綿長。

築起友誼的橋梁,
跨越時空,連結心靈。
驾起兩地文化與文明的交流,
種下了”中華時報”的種子。

在欧洲大地,绽放中華時報風采,
滋養著友情的花苗開。
期盼它茁壯成長,
傳遞中華聲音,永不凋謝。

從巴黎出發,一路風塵,
香港机场,目標已臨近。
讓我們共同見證友誼的力量,
以文化的交流,編織綿長的詩章。

2024.1.24傍晚於香港國際機場

2.話別

在凱旋門前留影

告別巴黎,離開歐洲大陸,
深冬嚴寒,寒風凜冽,心中卻溫暖。
曾到倫敦、瑞士、愛爾蘭和荷蘭漫遊,
歐洲之星載我跨越大陸,文明與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倫敦,見證華人社團換屆的盛況,
在愛爾蘭,開展與新島傳媒新途程
在瑞士,參與沃爾斯世界論壇的交流。
在荷蘭,與新老友人相聚相敘,
在巴黎,看到我的學生在這裡過得好。

如今我滿載而歸,乘飛機返故里,
希望不久我創辦的「中華時報」能在歐洲生根,
像落葉歸根般回到故鄉,扎根發展。

這是我離開歐洲的告別之詩,
向這片土地表達我深深的敬意。
文明與文化的寶藏將永遠閃耀,
讓我們共同守護這珍貴的遺產。

願「中華時報」在歐洲大地繁榮興旺,
讓我們的聲音傳播到每一個角落。
文明與文化的交流永不停歇,
讓我們的故事在世界中繼續綻放。

2024.1.23夜於巴黎機場

3.漫步巴黎

在巴黎的大道上我漫步,
鐵塔高聳,凱旋門耀眼奪目。
拿破侖的偉岸身姿再次顯現,
追尋法蘭西的歷史與文化。

在塞納河畔重建中巴黎聖母院前留影

我感悟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
東西方文化間的和諧與差異。
在蒙馬特山上,藝術的風華綻放,
盧浮宮里,古今交融的奇跡。

塞納河畔,文學的光芒熠熠生輝,
巴黎的街頭,浪漫氣息四溢。
咖啡館裡,思想碰撞激蕩靈感,
博物館中,歲月靜靜訴說智慧。

巴黎,你是靈感的源泉,
美食與時尚在你身上相融。
我在這裡領略人類的智慧結晶,
在法蘭西的懷抱中心靈得到滋養。

讓我們一同傾聽巴黎的詩歌,
感受那浪漫與文化的魅力。
在這個充滿醉人韻味的城市,
我們共同創造屬於我們的傳奇。

2024.1.23於巴黎

4.邂逅巴黎鐵塔

漫步巴黎,我從東方香港遠道而來,
艾菲爾鐵塔屹立在我眼前,宛如瑰寶璀璨奪目,
照亮巴黎,輻射影響世界。

每邁出一步,心悅詩意湧上心頭,
巴黎的每一景色都如畫卷展現眼前,
塞納河蜿蜒曲折,博物館、咖啡店、凱旋門,
每個角落都散髮著獨特的韻味。

在這裡,我感受到濃厚的藝術氛圍,
文化的底蘊讓我陶醉其中,
巴黎,你是如此迷人,如此充滿魅力,
你的獨特之處讓我為之傾倒。

漫步巴黎,我用詩歌來歌頌你的美,
你是世界的明珠,閃耀著獨特的光輝,
巴黎,你永遠是我的心靈驛站,
我將永遠懷念與你相遇的那一刻。

2024.1.23於巴黎

5.走進盧浮宮

盧浮宮,藝術殿堂,
華麗建築,歷史長廊。
沈浸其中,心靈漫遊,
藝術的海洋,情感湧流。

大廳里,古畫雲集,
文藝復興,繪就輝煌。
達·芬奇,蒙娜麗莎,
神秘微笑,永恆流傳。

雕塑間,雄姿展現,
希臘神話,栩栩生動。
大衛像,英勇挺立,
荷馬史詩,傳誦千年。

藝術家,創造奇跡,
筆墨間,靈感永駐。
盧浮宮,見證歷史,
我在此,感悟人生。

踏碎歲月,留下足跡,
相機點擊,永恆時刻。
盧浮宮,照相打卡,
心中記憶,永不磨滅。

2024.1. 23於巴黎

6.夜至巴黎

告別友人,離開荷蘭,
乘坐歐洲之星,抵達巴黎。
漫步巴黎街頭,展開我的訪問,
前往盧浮宮,追尋藝術的足跡。

在巴黎的街道上徜徉,
美麗的建築與古老的巷弄。
巴黎塔聳立,高插雲霄,
閃耀著城市的光芒。

走進羅浮宮,藝術的殿堂,
千年的文化在此交匯。
大師們的傑作,如星辰閃爍,
讓心靈陶醉,情感激蕩。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微笑著,
梵高的《星夜》訴說著故事。
美的力量在這裡綻放,
讓我沈醉其中,心潮澎湃。

巴黎,你是藝術的搖籃,
你的魅力無法言喻。
我留戀於你的街頭巷尾,
希望時光能夠永遠停駐。

在巴黎的獨特氛圍里,
我感受到人文的魅力。
散步在塞納河畔,感受浪漫,
這段旅程成為我心靈的狂想。

告別荷蘭,踏上巴黎之旅,
無盡的美景都將留存。
讓我用心靈書寫這段時光,
散文詩的篇章將永不停歇。

2024.1.22夜於巴黎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巴黎庫爾德社區遭槍擊至少三死 馬克龍譴責襲擊可憎 大批庫爾德人集會抗議

大批庫爾德人去到槍擊案現場附近集會抗議。(美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24日訊)12月23日,法國巴黎10區的艾哈邁德·卡亞(Ahmet Kaya)庫爾德文化中心附近發生了一起槍擊事件。該事件造成3人死亡,死者中包括1名婦女和2名男子。另有3名男子受傷,傷勢最重的那名男子在送醫後已無生命危險。事發後,襲擊者很快被警方抓獲並被拘留。據媒體介紹,現年69歲的槍擊案嫌疑人是一名法國籍的退休火車司機,此前有襲擊巴黎一座難民營的前科,警方目前正在對其所居住的他父母的家進行搜查。

內政部長達爾馬寧前往案發現場視察,形容襲擊顯然是針對外國人。(美聯社)

據稍後趕到事發現場的法國內政部長達爾馬寧(Gerald Darmanin)介紹,該嫌疑人“顯然是單獨行動”,“顯然想攻擊外國人”。該嫌疑人叫威廉·M是一名退休的法國國家鐵路公司火車司機。達爾馬寧說,嫌疑人也“是一個體育俱樂部的槍手,並申報了許多武器”。這個人被他的父親描述為“安靜”和“孤僻”。他現年90歲的父親說,“我不太喜歡他(這樣子),因為我喜歡他表達自己,但他確實很孤僻。他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生活”。

警員在案發後到場調查。(美聯社)

據了解,該嫌疑人還有多項“犯罪記錄”。特別是,他在2017年被位於巴黎東北郊的博比尼司法法庭判處6個月的緩刑和5年的禁止持有武器。今年6月30日,同一法院對他在2016年犯下的武器暴力行為進行了判決。他已提出上訴。此外,他還被指控犯有出於種族主義動機的持武器和有預謀的暴力行為以及損害。

有關事件於2021年12月8日在巴黎發生。一名警方人士當時告訴法新社,這名男子涉嫌用馬刀擊傷了巴黎12區的一座難民營中的至少兩名難民,並損壞了營地中的幾頂帳篷。當時,現場有兩個人因受傷而短暫住院。

據巴黎檢察官辦公室稱,該涉案男子被審前拘留了近一年,然後在司法監督下於本月12日獲釋。由於司法調查仍在進行中,威廉·M還沒有因其涉嫌襲擊難民事件被審判。11天後,該男子因涉嫌在巴黎10區的庫爾德人文化中心開槍而被捕。然而,在法國對內安全總局(DGSI)的檔案中,這位69歲的嫌疑人並無明顯記錄。

事發後,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過推特表示,“法國的庫爾德人在巴黎市中心成為一次可憎的襲擊的目標。我們對受害者、在生活中掙紮的人、他們的家人和親人表示同情。感謝我們的警察,感謝他們的勇氣和冷靜。”

國際方面,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在推特上寫道,“一個可怕的行為,今天震撼了巴黎和法國。我對受害者和他們的家人表示同情”。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亦指,“我對巴黎庫爾德文化中心襲擊事件的受害者表示最深切的同情。在這個悲傷的日子裡,我與庫爾德社區成員和法國人民同在。”

巴黎檢察官辦公室已經就謀殺、謀殺未遂、故意使用武器暴力和違反武器法的行為展開調查。調查工作被委託給了司法警察。巴黎檢察官貝庫奧(Laure Beccuau)介紹說,法國國家反恐檢察官辦公室(Pnat)的人員已經勘察了現場,但“沒有任何因素有利於”將案件提交給該辦公室處理,目前排除了恐襲的可能性。就槍擊事件的發生,巴黎警察局局長將在本周六上午10點接待庫爾德社區的領導人,警察局在一份聲明中宣布。

有示威者焚燒雜物抗議。(美聯社)

據法國BFMTV電視台從確鑿的消息來源了解到,槍擊事件嫌疑人在事後接受詢問時告訴警方,他如此行事是因為他是“種族主義者”。此外,在達爾馬寧趕赴事發現場了解情況期間,有示威者與警方在該文化中心周圍發生了對峙。庫爾德社區成員向警察投擲投射物,警察用催淚瓦斯予以回應。據警方介紹,混亂的結果是,一人被逮捕,五名警察受傷。

分类
专题 产业 国际 新冠肺炎 财经

巴黎人报:香奈儿仓库变华人口罩厂 临近投产

(rfi古莉)《巴黎人报》网站5月13日刊出对中国温州商人王先生(Hsueh Sheng Wang)的专访。在法国(Covid-19)疫情严峻,急需口罩之际,这位华商抓住窗口期,将一间香奈儿仓库变身口罩工厂,预计日产80万只。

几星期前还是奢侈品牌香奈儿的仓库变成了一间中国商人的口罩工厂。开工期临近,这位温州商人每天在厂房里到处走走,等待老家温州的机器到达。

这个工厂定于5月份开工,每天最高生产80万只口罩,包括两款过滤效果超过80%和超过94%(FFP1和FFP2)的口罩。

这间口罩工厂设在巴黎北郊Blanc-Mesnil市,之前该市的市长向媒体表示,与其每天等待从中国订购的数百万只口罩不能按时到货,不如以中国的方式在法国生产。

这次疫情给西方国家的主要教训之一,便是要将关乎本国国民安全的医药产品等战略物资,从中国迁回本国。

现在巴黎郊区华人口罩厂的出现,似乎透出一个“以后世界”的信息:未来从中国返迁法国的各种工厂,也许会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人制造”。

据巴黎人报介绍,这位在巴黎开口罩厂的温州商人,13岁便来到法国,当时没有合法身份,现已跻身最富温州人行列。但他从未申请法国籍。他解释说这是为了做生意方便,因为中国不允许双重国籍。这位王先生有很多关系,他的公司(Eurasia Group)拥有仓库60万平米,商业中心一个,同时经营建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