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国际 财经

川普接受時代雜誌專訪:已達成200項協議,習近平已致電 討論關稅問題

美國「時代雜誌」對總統川普進行議題廣泛的訪談,於今天刊登報導內容。川普表示,已就關稅達成「200項協議」,並且已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談話。

川普重返白宮將滿百日。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報導,在這項「時代雜誌」(TIME)最新封面故事中,川普被問到白宮貿易顧問納瓦洛(Peter Navarro)「在90天內達成90項協議」的預言。

他被要求針對這個數字進行確認時說:「我已經達成200項協議。」

不過他不願意詳述已經跟哪些國家達成協議以及條件為何。針對關稅和其他經濟議題,川普最近數週已在白宮會見許多外國官員,但迄未宣布任何協議。

他告訴時代雜誌:「我想說的是,在接下來的3到4週內,我們就會完成。」

在中國議題上,川普表示,習近平已經打電話給他。川普政府對中國輸美產品祭出最高關稅稅率。

他在專訪中被問到:「如果習近平不致電於你,你會致電於他嗎?」川普回答說:「不會。」

他說:「他已經打電話了。我不認為這代表他在示弱。」

白宮近日已軟化對中國的立場,並且告訴記者,對北京的談判正朝著正確方向進展。不過時代雜誌刊登這項專訪之前,中國官員曾否認白宮此一說法。

針對中美已就關稅展開談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昨天在例行記者會中說:「這些都是假消息」。他今天重申:「中美雙方並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美方不要混淆視聽。」

分类
一路风情 编辑精选

美國12州聯合提告川普 控未經國會批准徵收關稅違憲

美國12個州今天聯合提出訴訟,挑戰總統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主張總統不得在未經國會批准下徵收關稅。亞利桑那州檢察長梅斯(Kris Mayes)在聲明中表示:「川普總統瘋狂的關稅計畫不僅是經濟上的輕率之舉,還是非法的。」

美國總統川普(中)2日宣布將對各國開徵對等關稅。

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及紐約州等12個州的總檢察長,當地時間星期三向位於紐約的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提起訴訟,指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為「一時興起,而非合法權力的正當行使」,要求法院宣布「對等關稅」非法,並阻止措施實施。

訴訟指出,依據美國憲法,關稅設定權專屬國會,總統只有在面臨來自國外的「異常和特殊威脅」時,才能引用緊急狀態法律,設定關稅。形容川普政府對任何進入美國的商品徵收巨額且不斷變化的關稅,是顛覆憲法秩序,引發美國經濟混亂。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在聲明中表示,國會從未授權總統實施這類關稅,認為政府通過行政命令、社交媒體發文等實施有關關稅已構成違法。

白宮發言人回應說,政府仍然致力於應對這場正在摧毀美國產業、讓美國工人無力應對的國家緊急狀態,將動用一切手段,從關稅到談判。

12州在今天提起的訴訟中主張,川普援引的1977年法律不允許他動用緊急措施徵收關稅,這項權力根據憲法應屬於國會。

這項訴訟指出,「總統聲稱有權以任何他認為省事的緊急理由,對任何他選擇進口美國的商品加徵高額且變動不定的關稅,已顛覆憲政秩序,並對美國經濟帶來混亂。」

川普則表示,其保護主義政策將有助製造業就業機會回流美國。

梅斯說:「無論白宮怎麼說,關稅就是一種稅賦,終將轉嫁給亞利桑那州消費者。」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今天報導,川普的支持率在第2任期頭3個月穩步下降,本週跌至44%的低點。

民主黨人趁機大做文章,指他的政策對民眾荷包造成衝擊。

加州州長紐松(Gavin Newsom)上週稱,川普的關稅政策是「美國史上最嚴重的自擺烏龍事件」。

分类
一路风情 编辑精选 财经

商務部回應美以關稅手段脅迫他國限制對華經貿合作

中新社北京4月21日電 (尹倩芸)針對美國以關稅手段脅迫其他國家限制對華經貿合作,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21日表示,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方絕不接受,將堅決對等地採取反制措施。中方有決心有能力維護自身權益。

當日有記者問,據多家境外媒體報道,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準備在關稅談判中向其他國家施壓,要求其他國家限制與中國貿易往來,以換取美方關稅豁免。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發言人指,近期,美國打著所謂“對等”旗號對所有貿易夥伴濫施關稅,同時又脅迫各方與其開啟所謂“對等關稅”談判。這是打著“對等”的幌子,在經貿領域推行霸權政治、實施單邊霸淩。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也得不到尊重。為一己一時私利,以損害別人利益來換取所謂豁免是與虎謀皮,最終祗能是兩頭落空,損人不利己。

發言人表示,中方尊重各方通過平等磋商解決其與美方的經貿分歧。中方認為,各方在“對等關稅”問題上應站在公平正義的一邊,應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應捍衛國際經貿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

發言人稱,面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衝擊,誰都無法獨善其身。國際貿易一旦回歸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所有國家都會淪為受害者。中方願與各方加強團結協調,攜手應對,共同抵制單邊霸淩行徑,維護自身正當權益,捍衛國際公平正義。(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编辑精选

加州入稟法院挑戰川普向貿易夥伴徵收大規模關稅

紐森在聲明中說,特朗普的非法關稅正在對加州的家庭、企業和經濟構成混亂。(路透社資料圖片)

美國加州州長紐森聯同州檢察長邦塔入稟聯邦法院,質疑總統特朗普利用緊急權力向貿易夥伴徵收大規模關稅,損害各州、消費者和企業利益。

入稟狀提到,特朗普缺乏透過《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單方面徵收關稅的權力,加徵關稅對美國最大的經濟、製造和農業州份,造成即時而且不可挽回的損害。關稅擾亂供應鏈,增加加州和加州居民的成本,亦對相當於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的加州經濟,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加州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州,亦是美國第一個就關稅問題起訴特朗普政府的州。紐森在聲明中說,特朗普的非法關稅正在對加州的家庭、企業和經濟構成混亂,推高物價,威脅就業,州政府必須為無法再承受這種混亂的美國家庭挺身而出。

分类
一路风情 编辑精选 财经

(經濟觀察)開局平穩 一季度中國外貿頂壓前行

中新社北京4月14日電 (尹倩芸)一季度中國外貿“成績單”14日揭曉。儘管全球貿易陰雲籠罩,中國外貿仍頂壓前行,實現穩步增長。

據官方數據,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10.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3%,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連續8個季度超10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貿易保護主義昇溫、地緣政治風險增加等外部壓力下,出口仍展現出強大韌性。一季度,中國出口規模突破6萬億元,同比增長6.9%,對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都實現增長。

總量穩中有進的同時,中國外貿結構正不斷優化。

一方面,市場多元化持續推進。一季度,中國對德國、西班牙、英國等傳統市場進出口都實現較快增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5.26萬億元,同比增長2.2%,規模再創歷史同期新高,與東盟進出口1.71萬億元,同比增長7.1%,佔中國整體外貿的比重提昇到16.6%。

貿易伙伴漸趨多元,意味著中國外貿抵禦外部風險和不確定性的能力增強,個別市場變動對中國外貿影響更為有限。

另一方面,民營企業活力更加凸顯。一季度,中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5.8%,佔比提昇至56.8%,對全球近180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都實現了增長。

民企日趨活躍,表明中國外貿活力和韌性正進一步提昇。

官方數據顯示,一季度,民營企業進出口高技術產品創歷史同期新高,規模接近1萬億元,保持最大進出口主體地位。

從產品看,外貿“含新量”越來越高,注入更多發展動能。一季度,裝備製造業產品進出口同比增長7.6%,占據外貿進出口的“半壁江山”。自主品牌產品出口規模逐年增長、佔比不斷走高,一季度佔出口總值的比重進一步提昇至22.8%。

近期,美關稅政策衝擊全球貿易秩序,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劇。但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中國自身經濟韌性和穩外貿政策持續加力,未來中國外貿仍有望保持穩定。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分析稱,美關稅政策或致全球供應鏈破碎或斷裂,但中國擁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優勢,其保障性和穩定性能够幫助更多國家面對急劇變化的外部環境,進一步為中國外貿提供支撐。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也提到,中國積極構建多元化市場,深化與各方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不僅賦能對方發展,也增強自身韌性。

中國商務部此前亦表態,將穩步推進內外貿一體化工作,為搭建外貿企業拓內銷平台,幫助出口遇阻的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

如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副司長蕭露所言,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潛力不斷釋放,穩經濟、穩外貿政策接續發力,中國外貿有信心、有底氣面對各種風險挑戰。(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侨务 兩岸 国际 大陆 时政 编辑精选

川普關稅戰:美國暗示將對電子產品加徵關稅;中國稱“沒有贏家”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美國政府發布免除某些高科技產品關稅的通知,似乎是為了減輕對中國的壓力,但沒有人能「擺脫困境」。

♦此前,中國呼籲美國「徹底取消」這些關稅,稱這些豁免是糾正對中國商品徵收145%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東南亞,他警告稱,貿易戰「沒有贏家」。

♦川普將在白宮會見薩爾瓦多總統納伊布·布克爾,他正尋求將更多移民遣送至這個中美洲國家臭名昭著的最高安全監獄。

川普在前往佛羅裡達州邁阿密的空軍一號上與記者交談(美聯社)

科技股上漲提振歐洲股市 恒指收市升502點連升5個交易日

截至格林威治標準時間07:09,泛歐斯托克600指數上漲1.6%,晶片相關公司英飛凌、阿斯麥和貝思半導體(BE Semiconductor)的股價上漲3.5%至4.5%。

歐洲科技股上漲2.4%,銀行股上漲2.6%。

所有區域指數均上漲,貿易相關的德國指數上漲1.7%,法國、西班牙和英國指數上漲1.4%至1.7%。

中國內地股市收市升幅有限。海南概念股、體育概念股及貴金屬股造好;白酒及非金屬材料股沽壓較大。

上證綜合指數收市報3262點,升24點,升幅0.76%。深證成份指數報9884點,升49點,升幅0.51%。創業板指數報1932點,升6點,升幅0.34%。

日股反彈。日經指數一度高見34325點,最多升740點,尾市升勢大幅回順,收報33982點,升396點,升幅1.2%。

南韓股市升近1%收市。首爾綜合指數收報2455點,升23點,升幅0.95%。

市場憧憬關稅戰緩和,港股顯著上升,恒指一度升至21517點,升逾600點,其後反覆向好,收報21417點,升502點,升幅2.4%,連升5個交易日,成交額近2534億元。

科技指數重上5000點,收報5015點,升2.34%。ATMXJ中,除小米跌逾2%,其餘升近2%至5%,阿里巴巴表現最好。

手機相關設備股先高後低,舜宇、比亞迪電子同瑞聲初段升約7%至近9%,其後升幅收窄,收市升約0.2%至3%。

憧憬中概股回流,港交所急升近7%,其他金融股亦上升,友邦及滙控升4%。長和升逾3%。汽車、醫藥相關股份亦上升。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中國第一季對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實現成長。在美國政府關稅衝擊下,第一季中美雙邊貿易仍保持成長,以人民幣計,進出口規模1.11兆元,成長4%。

然而,由於川普表示將在下周宣布半導體關稅,並將「很快」就手機關稅做出決定,因此不確定性仍然存在。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必須「堅決」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河內,開始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

習近平在河內機場發表書面講話,指出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站在新的起點上,中方願同越方一起,不忘友好初心、牢記共同使命、把握時代機遇,開展更高水平、更廣範圍、更深層次合作,更好造福兩國人民,更多惠及地區和世界。

習近平又說,期待以這次訪問為契機,同越南領導同志就中越兩黨兩國關係的全局性、戰略性、方向性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共同擘畫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新藍圖。

”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不是出路。”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訪問越南之前在越南《人民報》上發表的講話,習近平此行正值中美關係緊張之際,他即將開始東南亞之行。

習近平表示,各國應共同努力推動「全麵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要堅決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生產供應鏈穩定,維護開放合作的國際環境。”

習近平表示,在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的時代,中國經濟始終是「世界經濟的重要動力來源」。

他補充說:“中國將堅持高水準開放,為世界創造更多機遇,以自身高品質發展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習近平乘專機抵達河內國際機場,受到熱烈歡迎。(新華社)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再次批評美方將關稅作為極限施壓、謀取私利的武器,將一己私利凌駕於國際社會公利,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經濟霸凌行徑,嚴重損害包括中歐在內的世界各國利益。

被問到美國關稅政策反復修改,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說,事實已經並將繼續證明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美國濫施關稅損人害己,中方敦促美方放棄極限施壓的錯誤做法,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通過對話解決問題。

至於中歐就美國加徵關稅的溝通協調情況,林劍說,中國和歐盟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亦是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倡導者,世界貿易組織的堅定維護者和支持者。歐盟領導人表示,世界經濟的良好運作需要穩定性、確定性,歐中致力於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公平自由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經濟貿易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符合雙方與世界的共同利益。

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美國實施所謂的「對等關稅」,顛覆現有國際經濟秩序,是典型的關稅霸凌行為,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並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衝擊全球經濟秩序。

他強調,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美國政府所作所為已引起全球普遍反對,中方已堅決採取反制措施,並與各方共同反對美國關稅的霸凌霸道行為,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按照相互尊重原則,通過平等對話解決貿易分歧。

王令浚又說,首季度對歐盟進出口增長1.4%,每分鐘相當於有超過1千萬元的貿易往來,認為中歐經濟高度互補,利益緊密交融,推動雙邊貿易持續向好發展,是重要貿易夥伴。

他說,中歐經濟總量佔超全球三分之一,雙方都是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倡導者和世貿組織堅定的支持者,多方面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間,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多,中歐已密切溝通合作,維護自由開放的貿易投資、全球產業供應鏈穩定暢通,可以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川普:關稅問題無人能“逃脫”

美國總統警告稱,儘管部分關稅措施獲得90天的暫緩執行,但任何國家都無法「逃脫」關稅。

他也淡化了對中國科技公司可能獲得豁免的可能性。

川普在他的“真相社交”平台上寫道:“其他國家對我們設置的不公平貿易平衡和非貨幣關稅壁壘,沒有人能’逃脫’責任,尤其是中國,迄今為止,中國對我們最糟糕!”

川普政府表示,有意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進行貿易協議談判,但目前尚不清楚總統願意接受什麼條款。

川普長期以來一直表示,美國的貿易逆差是由不公平做法造成的,需要予以糾正,但他的關稅政策也打擊了美國貿易順差的國家。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川普為何突然免除從中國進口的高科技產品關稅,外媒:華府意識到關稅帶來痛苦

4月12日,美國突然宣布豁免智慧型手機和電腦等“對等關稅”,考慮到中國是向美國出口這類產品的“超級大戶”,這意味著來自中國的智慧型手機和個人電腦等科技產品被豁免了高額關稅。讓仰賴全球供應鏈的蘋果等科技公司暫鬆一口氣。川普政府的做法被一些媒體解讀為“退卻”,至少是開始“軟化”其對北京的貿易戰立場。外媒指出,這顯示川普政府逐漸意識到關稅對因通膨而焦頭爛額的消費者可能帶來的痛苦。

美國總統川普12日在總統專機空軍一號上表示,被問及智慧型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被列入對等關稅豁免項目及半導體關稅等議題時表示,週一會告訴你答案,我們會非常明確。」。(路透社)

很難說川普這樣做究竟是為了什麼,是因為承受不起本國消費者以及本國高科技公司的巨大壓力?還是在屢屢等不來習近平的電話後釋放的某種和解訊號?

其實,川普重返白宮以來,在關稅問題上一直朝三暮四,這點在針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課稅問題上尤其突出。川普最具代表性的「解放日」行動開始以來也在不斷地自我蠶食,4月2日,美國總統發動了全球範圍的課徵「對等關稅」行動,連盟邦也不放過,引起全球大嘩。 4月9日,川普突然宣布暫停90天針對各國的對等關稅,不包括10%的基準稅以及川普重返白宮後陸續公佈的專項稅收,例如對鋼、鐵、鋁以及汽車的附加稅,雖然讓至少六十幾個國家一下子感到鬆綁,但川普如此隨意設定的九日期限是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帶來混亂。

暫停各國對等關稅,唯獨中國例外,川普第一時間宣布的對華對等關稅是34%,4月9日,川普宣布把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提升至125%,川普的理由是其他國家在他宣布對等關稅後,紛紛聯繫白宮,並接受他的建議,不對美國進行報復,而中國進行了報復,最終

無論大範圍的對等關稅還是與中國的單打獨鬥,川普的做法都表現出一種混亂和前後不一致,大範圍的針對各國的對等關稅雖然暫停,但對美國信譽的損害一時難以修補,而在對其他各國關稅“從寬”,對中國關稅步步“從嚴”的關稅打擊,表面看起來美國要達到什麼目的。與此同時,白宮不斷發出“等習主席打電話”,好像電話一旦打來就可以大幅度下調稅率更有點近似兒戲。

正值中美貿易戰全面開打,震撼全球金融市場之際,4月12日,川普政府突然宣布對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路由器、半導體製造設備、記憶體、積體電路等產品進行關稅免稅。根據美國海關當地時間週五夜間的通知,豁免產品特別適用於從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因為智慧型手機和筆記型電腦是中國對美出口的第一和第二大類別的產品。美國73%的智慧型手機、78%的筆記型電腦都在中國生產。

川普政府的這項決定至少讓擔心此類產品價格飛漲的美國消費者暫時鬆了一口氣,同時,也對美國的高科技巨頭,諸如在中國生產智慧型手機及其他標誌性產品的蘋果公司,以及戴爾和英偉達集團有利。韋德布希證券金融分析師丹尼爾艾夫斯(Daniel Ives) 總結道,美國的這一變化當然是「對科技領域投資者來說最好的消息」。他認為:如果沒有這些豁免,「美國科技產業將會倒退十年,人工智慧革命也會顯著放緩」。

“前門加稅,後門豁免”,為了不至於被人認為川普政府的這一決定是心血來潮,虎頭蛇尾,白宮發言人利維特週六解釋,“總統明確表示,美國不能依賴中國生產半導體、芯片、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關鍵技術,在總統的指示下,這些企業正盡快將製造模型轉移到芯片、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關鍵技術,在總統的指示下,這些企業正盡快將製造技術轉移到美國本土的蘋果公司,這符合特朗普的時間也要至少幾年,成本將數倍飛漲。

川普的全面貿易戰爭一週後轉化為美中對決,川普把對華關稅提升到145%,他的對手習近平把報復性關稅提升至125%,習近平終於藉官媒發聲了,中國「不無懼任何無理打壓」。

對峙到如此地步,川普週五稱,他對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感到“樂觀”,不知他的理由是什麼。北京的語調似乎完全不同,當局稱川普的關稅“已淪為數字遊戲”,“如果美方繼續關稅數字遊戲,中方將不予理會”。

美對等關稅最新豁免 分析:中國1/5輸美產品受惠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11日發布公告,在這波「對等關稅」中豁免電腦、智慧型手機及晶片等。有機構分析,本次豁免中來自中國的金額全年大約1000億美元,占中國出口至美國總額的20%。

全球宏觀研究機構「坦途宏觀」(GFM Research)12日晚間發布其分析,指這次豁免包括電腦、半導體零部件、智慧型手機、GPU、路由器、液晶顯示器等部件,中國也在豁免範圍內。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高級研究員迪皮波(Gerard DiPippo)表示,美國海關的資料顯示,這些豁免對等關稅的產品占中國銷美貨物比重達20%以上。

這項公告並未解釋這些項目豁免對等關稅的原因,但使蘋果(Apple)、戴爾科技公司(Dell Technologies)和其他許多進口商鬆了一口氣。

至於中國銷美商品,根據白宮官員,本次豁免僅適用125%對等關稅部分。川普先前因為類鴉片藥物芬太尼(fentanyl)問題,已對中國課徵20%的相關關稅,這部分關稅仍保留。

這項豁免公告顯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內部日漸意識到,他的關稅將對厭倦通膨上揚的消費者帶來痛苦。

分析師預估,即使美國對中國輸美產品課徵稅率較低的54%關稅,蘋果iPhone的頂級規格機型價格可能從每支1599美元飆漲至2300美元。經濟學家和分析師並預估,若課徵125%關稅,美中貿易大致上會停擺。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U.S. Census Bureau)的資料,美國2024年從中國進口最多的產品是智慧手機,進口總額達417億美元,其次是中國製筆記型電腦,進口總額為331億美元。

路透社11日報導,蘋果近來包機從印度空運600萬噸的iPhone(將近150萬支)至美國,而且正在印度增產,以因應川普關稅。

川普去年大選順利重返白宮,很大程度與他承諾降低物價有關。美國通膨上揚導致前總統拜登(Joe Biden)與民主黨陣營拚經濟的名聲蒙塵。

然而,川普上任後發動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不僅掀起美國經濟步入衰退的隱憂,也招致部分共和黨人士批評,他們不樂見明年期中選舉時,國會主導權落入民主黨手中。

美國豁免對等關稅的許多產品通常不在美國製造,像是硬碟和電腦處理器。川普主張,關稅是讓製造業回流美國的一種方式。

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評論豁免對等關稅的公告時強調,蘋果和輝達(NVIDIA)這類公司仍盡可能加快腳步將製造業務遷回美國。

不過,許多分析師說,提高美國產量可能仍需耗時數年才能辦到。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美國紐約大學(NYU)教授羅比尼(Nouriel Roubini)今天在社群媒體X發文說,美國仍對複雜度較低的產品課徵關稅,因此川普的「豁免不會讓iPhone或科技產品的製造業務回流,也不會使我們(美國)不能也不會在本地生產的便宜產品回流」。

路透社等媒體也報導,有白宮官員表示,川普很快將對半導體展開新一輪國家安全貿易調查,屆時可能對晶片產業施加其他新關稅。

分类
一路风情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談金融體系穩定性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3日訊)​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四月十三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記者:局長,關稅戰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對於香港金融和股票市場,預見的穩定性是否足以應付?有沒有一些預案可以應對任何未來的衝擊或不穩定?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關稅戰其實不單是對本地有影響,對全球和區域性也有不同層面的影響。無論如何,雖然短期會有些波動,在不同的亞洲市場,例如剛過去的星期五,日經平均指數跌了3%,所以你會看到不同市場都受政策所影響。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香港整體的金融市場是相當穩定的,我們的股匯市場交易很暢順。同一時間,我們的監管機構針對場內、場外市場都有實時監控,確保風險得到有效的識別和管理,所以這方面大家不需要太擔心。

記者:你覺得目標在下月推出的公司遷冊制度,在這個大環境下有沒有一些作用其實都可以發揮到,以及會否也能帶來一些機遇?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一定的。正如剛才我所說,在這個全球政經局勢比較紛亂的情況下,不同機構都希望能夠有多元化的發展,或者將其現有業務有所分散。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很期待五月份公司遷冊制度能夠落實,之後不同企業將其原本可能是在海外註冊登記的企業搬過來香港做註冊,令更多企業能用好香港的金融和專業服務去拓展業務。

記者:但其實也有些關稅措施是針對國家和針對香港,是否擔心始終會影響到一些海外投資者或海外公司來香港的信心?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香港的優勢一直是一個自由港,同時也是一個穩定的、安全的和可預見性非常高的一個經濟城市。這些優勢我們要持續深耕,以及要做到「人亂我不亂」,去繼續發揮「一國兩制」下我們的獨特優勢。在這方面,我相信香港的前景是只會更好。謝謝。

來源:政府新聞處

分类
一路风情 大陆 编辑精选

(新聞網事)中國輿論批美濫施關稅 展自信之姿

中新社北京4月13日電    美國濫施關稅擾動全球,中國連日來強力反制,主流媒體密集發聲,網民亦堅定支持國家立場,展現自信姿態。

《環球時報》社評將美國行徑稱為“披著‘經濟手段’外衣的政治訛詐”——美國此次加徵關稅的對象涵蓋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甚至連聯合國認定的“最不發達國家”也未能幸免。

文章稱,中國率先對美錯誤做法予以堅決反制,不僅是捍衛自身利益,也是對公正、自由的世界貿易體系的積極維護。

“美國是多邊貿易體制的最大破壞者。”人民日報刊發的署名“鐘聲”的文章指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願打,但也不怕打,絕不會坐視中國人民的正當權益被剝奪,絕不會坐視國際經貿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被破壞。

新華社署名文章《美國“關稅訛詐”,一腳踢到鋼板上》指出,中國完全有底氣、有能力、有韌性應對這場關稅戰。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為抵禦外部衝擊提供了緩沖空間,也為反擊“關稅訛詐”提供了“戰略縱深”。中國堅定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通過持續擴大多邊合作打造互利共贏的貿易夥伴網。

南方網刊文表示,“奉陪到底”是中國面對關稅戰的莊嚴宣告,見證中國經濟強大韌性,彰顯中華民族不畏強權的風骨,捍衛貿易公平正義。

在這場交鋒中,中國網友表現出理性和淡定。他們通過社交媒體對國家沉穩應對變局、有理有據反制表示肯定和支持,用“對等反制”“奉陪到底”等關鍵詞表達身為中國人的氣節與風骨。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中國人的基因中沒有求饒謀發展一說。”“美國越施壓,中國越團結!”“配上《孤勇者》的歌:愛你不跪的模樣。”“先輩未曾低頭,吾輩豈敢彎腰!”“這是一場國運之爭,我們不能退,更不能跪!”……

對於美國關稅政策反復無常,一些網友調侃,“難道是一場‘喊數字’遊戲?”,“和我家寶寶一樣說哭就哭,說笑就笑”,“美國又一次把信譽按在地上摩擦”。

門戶網站網易刊文道:中國網民在面對美國輿論戰時的淡定,是基於對國家發展的信心、信息辨別能力的提昇、深厚的文化底蘊、政府的有效作為以及強烈的愛國情懷,這種淡定不僅體現了中國網民的成熟和理性,也展示了中國在應對外部挑戰時的自信和從容。

新華社援引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網站最近文章,分析中國為何比2018年更有信心——中國對美國出口的依存度顯著下降,同時加大了對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再加上對美關稅政策的充分預判,使得中國政府和企業更有能力應對美國單方面的極限施壓。

正如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旗下微信公眾號“國際銳評”所述,與美方歇斯底裡的做法相比,中方正以自身之“穩”,為世界注入確定性。

“直面風浪是中國人民迎接風險挑戰的永恒方法論。”紅網評論文章表示,中國經濟終將讓世人見證“海納百川”的從容與堅定。(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未分類

美債殖利率飆38年最大漲幅,川普課中國天價關稅達145%, 習近平:無畏美打壓

美國總統川普本月2日宣布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實施全面關稅後,股市遭遇劇烈震盪,但長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卻歷史性飆升,其在金融市場陷入混亂時通常下滑,卻反常上揚,引發華爾街高度關注。美元通常被視為關鍵的避險貨幣,但在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朝令夕改下,投資人紛紛逃離美元。川普今天表示,美元將「永遠」會是「首選貨幣」。目前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累計達145%,中國對美國商品關稅為125%。習近平表示,打關稅戰沒有贏家,同世界最對將孤立自己。

美債、美股、美元再現大跌!外媒指出,是全球投資人正在向川普祭出最嚴厲警告。(歐新社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的混亂實施,導致週四美國「股匯債」3市再現螺旋式下跌,外媒指出,這種反常現象顯示全球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信任崩塌,也是對川普最嚴重的警告。

在美元兌歐元匯率貶至3年多來低點後,特朗普今晚飛往佛羅裡達州莊園時告訴媒體:「我們(美元)是首選貨幣。我們永遠都會是…我覺得美元非常強大。」

《MarketWatch》報導,事實上,殖利率的攀升及債市其他緊張跡象,被視為川普本週稍早決定暫緩大部分關稅的主因之一。不過,此關稅讓步似乎並未安撫債券市場的憂慮。

以30年期美債為例,本週殖利率大漲48.2個基點,週五收4.873%,創1987年4月24日當週以來最大週漲幅。

10年期美債殖利率本週也躍升50個基點,至4.492%,本週升幅為2001年11月16日當周以來最大。

BMO Capital Markets 首席經濟學家波特(Doug Porter)在報告中表示:「在市場普遍焦慮的情況下,這種表現絕對不尋常」,他指的是美債一向被視為市場動盪期間的避險工具,如今卻未發揮該角色。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首席經濟學家史洛克(Torsten Slok)週五指出,他本週早些時候就對殖利率飆升發出警訊,並在最新報告中提出3項可能原因:

1.日元、歐元與加幣同時升值,顯示外資可能正在拋售美債。

2.標普500波動率指數(VIX)處在50左右的高位,說明避險操作頻繁,可能反映大型資產管理公司正削減利率、信用與股票市場的風險。

3.市場中約有1兆美元的「基差交易」,可能正遭到槓桿避險基金平倉。

史洛克表示:「實際情況可能是這3種力量的綜合作用。」

基差交易是種利用美債期貨與實體債券價格差異套利的策略。史洛克日前曾警告,這些交易若被迫平倉,恐對市場造成衝擊,但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等官員則淡化了市場可能出現的混亂。

波特表示,儘管本週初市場一度擔憂基差交易遭到強制平倉,但現在「更普遍的是對美國資產的厭惡情緒升溫」,這從美元走弱也可看出:在市場壓力時期,這樣的情況並不尋常。

美元本週兌多種主要貨幣重貶,ICE美元指數本週下跌2.9%,觸及3年來新低。

4月11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會見來華訪問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習近平:無畏美打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日告訴來訪的西班牙總理桑切斯(Pedro Sanchez)說,「打關稅戰沒有贏家」,但中國「不畏懼任何無理打壓」。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隨後公告,將對美國進口產品關稅稅率從84%提高至125%。

習近平表示,打關稅戰沒有贏家,同世界最對將孤立自己。70多年來,中國發展始終靠的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從不靠誰的恩賜,更不畏懼任何無理打壓。他呼籲歐洲,「共同抵制單邊霸凌行徑」。

華府宣佈對中國進口產品課徵145%關稅,加上前幾屆美國政府加徵的關稅,這使美國對中國產品實際上課徵156%的關稅。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11日公告,美國對中國實施的高關稅「嚴重違反國際經貿規則,也為報基本的經濟規律與常識,完全是單邊霸凌脅迫做法」。

根據中國公告指出,將調整加徵的美國關稅稅率由84%提高至125%,同時「鑑於目前關稅水平下,美國輸中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後續對中國輸美產品繼續加徵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

美國與中國關稅戰火熱開打,在美國屢次增加對中國課稅來到145%後,中國除了祭出125%高稅率反擊,還傳出將拋售500億美元美債報復,讓外界稱為是「核彈級報復」。

在美債從最大到減持現在目前排名第二,一度落到第三,排名日本、英國之中、但只跟英國差一點。中國美債目前佔美國總國債2.1%。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也報導週三美債市場拍賣需求不減,並沒有造成美無法賣出債問題。

《CNBC》知名財經節目主持人克萊默(Jim Cramer)也形容,川普對中國的關稅更像是一種「禁運」。

約克週四(10日)在《CNBC》節目上表示,雖然還得看關稅應用的範圍,但一般來說,若關稅突破3位數,就等同於切斷大部分貿易。約克說:「或許有些無法替代的商品,將迫使企業不得不吸收成本,但整體來說,大多數交易都會因此中斷。」

白宮官員週四證實,美國對中國課徵的關稅稅率,實際上將達145%。

即使對等關稅目前有所暫緩,但考量到對中國的關稅、仍然在實施的10%基準關稅及其他產業的關稅,約克補充,這都將使美國的平均關稅稅率,創下1940年代以來的新高。「這導致巨大的成本上升、勢必會對經濟產生衝擊,這顯然不利於美國未來的道路。」

稅務基金會估計,川普所有新關稅措施,將使今年聯邦稅收增加達 1716 億美元,將成為自 1993 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加稅行動,超過前總統布希(George H.W. Bush )與歐巴馬( Barack Obama)任內的稅收增幅。

無獨有偶,《CNBC》財經節目主持人克萊默也在週四發聲,指出川普對中國的高額關稅更像是一種「禁運」,並表示大多數企業不會為這樣的加價買單。

中國外交部昨日宣布,習近平將於4月14日至15日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並將於4月15日至18日對馬來西亞、柬埔寨進行國事訪問。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會上介紹,此次訪問是習近平主席今年首次出訪,將為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發展注入新動能。

川普課中國天價關稅 中小企業猶遭遇滅絕

美國總統川普這波關稅戰正以難預測且代價高昂的方式波及全球經濟,尤其與中國間的關稅報復螺旋,恐使6000多億美元雙邊貿易幾近歸零,對中小企業更猶如滅絕性打擊。

目前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累計達145%,中國對美國商品關稅為125%。

美中之間的貿易與供需經過數十年發展已盤根錯節。華盛頓郵報指出,即便目前雙方貿易關係惡化,一些美國難以割捨的中國產品仍會從美國關稅較低的地區進到美國消費者手中。就算產品來自墨西哥、泰國或越南等地,美國最後可能還是離不開當中所需的中國零部件。

商業諮詢公司DGA集團(DGA Group)高級顧問薄邁倫(Myron Brilliant)說:「我們正步入新階段-美中兩大經濟體間更廣泛的戰略脫鉤。這過程會很痛苦,雙方經濟都會受創,並殃及全球經濟。」

美國許多進口商無法迅速找到中國供應商的替代,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支付關稅。這些額外成本將導致價格上漲、利潤下滑,進而影響員工生計和經濟成長。隨關稅衝擊蔓延全美,有些公司正在減緩營運。

Highline United是一間位於麻州戴德罕(Dedham)的鞋類公司,像它們這種薄利多銷的生產兼批發商根本沒法承受高關稅帶來的成本暴增。

公司營運長布萊德雷(Kim Bradley)表示,她們這行別無選擇,只能從中國進貨。過去雖嘗試從越南進貨,但越南的供應商通常會要求更高的基本訂貨量,這點就不如中國供應商有彈性。

雖然布萊德雷說她認同川普追求公平貿易,但實在看不出製鞋有回流美國的可能,「在美國的人都不想去做鞋子」Highline United上週解聘2名老員工,其中一人已待公司11年。

美國鞋類與服裝協會(American Apparel and Footwear Association)主席拉馬爾(Steven Lamar)表示,川普這種天價關稅對數以千計中小企業而言堪稱「滅絕性」。

美中貿易衝突將損害兩國的經濟成長並為全球帶來震盪。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與牛津經濟公司(Oxford Economics)兩單位的經濟學家都認為,美國經濟在今年初還有2.4%的成長率,但到年底會幾乎完全停滯。

中方的報復反擊(包含對美國商品課125%關稅),將會讓美國農、商界「有感」。像波音(Boeing)在中國就有近40個當地供應商,提供目前各型客機所需零部件。

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經濟專家甘迺迪(Scott Kennedy)說:「任何協議若想讓北京接受,當中都必須含撤回可觀的懲罰性關稅,回到今年1月20日前狀態是最起碼。另外中方要的是可預測與穩定性。」

美中貿易戰恐危險地將全球經濟推向衰退邊緣。位於倫敦的諮詢企業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公司首席全球經濟學家謝林(Neil Shearing)表示,假設川普對各國只保留10%的基準關稅,對中國商品的關稅降回60%左右,這場貿易衝突仍將使全球經濟成長減少約0.4個百分點。

切斷與中國的直接貿易聯繫也不意味美國從此能免於中國的經濟衝擊,像東南亞生產的太陽能板都含有中國製的矽晶圓。2023年發表於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一場會議的研究顯示,美國汽車製造商間接進口的中國零件量,是直接購買量的4倍。

雖然有部分企業已開始將供應鏈轉移到受美關稅打擊較低的地區,但包含蘋果、特斯拉、星巴克等多家企業仍將留在中國。

外交關係協會(CFR)經濟學家塞瑟(Brad Setser)說:「我們可能做到與中國脫鉤,但做不到去風險。想消除所有含中國的東西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