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國泰航空 彙整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专题 产业 新冠肺炎 港澳 财经 香港

國泰航空生死時刻 政府動用公帑273億協助

政府動用公帑協助受疫情影響的國泰航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無意入主國泰或長線持有股權,不會參與國泰日常營運,投資唯一目的是維護香港航空樞紐地位,避免航權拱手讓人,強調無政治考量。國泰航空主席賀以禮表示,如果沒有今次資本重組計劃,集團短期內會用完資金,面對「崩潰」的嚴重風險。

至於會否裁員,賀以禮提到,不能排除任何可能。

國泰公布390億元的資本重組建議,當中273億由政府動用《土地基金》投資及提供過渡貸款,剩下117億就由股東供股。

政府將任命2名觀察員進入國泰董事會。

職工盟主席吳敏兒認為,國泰獲得政府的投資後不可裁員,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批評,政府繞過立法會審批和監察。

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高級顧問羅祥國認為,政府這次投資可行及有必要,維持本港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如果國泰無法繼續營運,將歸還航權給政府,但絕對沒有一間公司能夠取代國泰。

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說,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政府出手拯救航空公司並不罕見,但優先股方式投資則比較少見,相信政府是希望向國泰提供較靈活資金,同時不希望介入或主導公司。

機管局歡迎政府對國泰資本重組計劃

政府動用公帑協助受疫情影響的國泰航空,動用土地基金的273億元投資國泰及提供過渡貸款。機管局表示,歡迎政府的資本重組計劃。

機管局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航空業帶來前所未見的持續挑戰,國泰航空為香港主要的基地航空公司,維持其競爭力及運作,對鞏固香港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至為重要。

機管局表示,會繼續與基地航空公司及機場同業緊密合作,為疫情過後的航空交通復甦作準備。

國泰:向政府提協助要求 冀盡早歸還借貸及優先股權

國泰公布390億元資本重組計劃,包括向政府發行優先股及認股權證,政府有權任命兩名觀察員加入董事局。

國泰航空行政總裁鄧健榮表示,是國泰航空向政府提出要求協助,表示國泰客運收益跌至去年同期的1%。自2月開始,每月現金流出25至30億,即使已進行很多節流措施,但資本仍然不足。他說,希望可以盡早向政府歸還借貸及優先股權。

國泰航空主席賀以禮表示,政府無意作為國泰航空的長期股東,指出政府的投資計劃是想獲取合理回報,並在適當時候退出,政府亦無意參與國泰的機構管理及營運。

他又說,兩名觀察員是用以保障政府投資,他們有權檢視國泰內部文件、參與董事會會議及討論,但無投票權,強調董事會架構並無改變,並不影響國泰航空的管理。

國泰航空生死時刻

國泰在2016年因燃油對沖投資活動失利而錄得巨額虧損,2018年成功恢復盈利。但受「反送中」示威拖低載客量與中美貿易戰拖低載貨量影響,今年3月公布的2019年全年業績只錄得淨利潤16.91億港元,同比下降近28%。

國泰航空公司主席賀以禮(Patrick Healy)在3月份表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國際旅遊需求大幅下跌,預計2020年客運業務嚴重受壓,貨運業務也將繼續面臨挑戰。

賀以禮星期三在線上記者會上說:「另一個選擇就是讓公司倒閉。今時今日,商業債券市場基本上把沒有政府股東大力支持的航空公司拒諸門外。」

路透社指出,國泰航空與新加坡航空情況相似,受限於地理因素,當其在國際市場上遭遇重挫之際,可以分擔損失的內陸航空市場並不存在。

政府注資後的退出機制

根據國泰航空的公告,國泰將向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法團全資擁有的「航空2020有限公司」(Aviation 2020 Limited)發行195億港元優先股,並接受對方過渡貸款78億港元,合共273億元。

國泰也將向港府「航空2020」提供認股權證,一旦行使購入股份,涉及金額為19.5億港元,有關金額可予調整。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解釋,這批認股證是來自優先股的「可分離認股權證」。

國泰還將供股集資117億港元。第一大股東太古、第二大股東中國國航與第三大股東卡塔爾航空均承諾參與供股。

在國泰與港府協議下,「航空2020」將「任命兩名觀察員出席董事局會議」,意味著特區政府將委派官員列席國泰董事會。

中國人大近日通過「港版」《國家安全法》立法決定後,不少企業公開刊登報章廣告支持立法,英資匯豐銀行與渣打銀行因同樣表態支持北京決定而遭倫敦政界非議。《華爾街日報》指出,在此背景下,港府觀察員進入國泰董事局,或會削弱其自主權。

不過,陳茂波說,這次入股並不意味著港府入主國泰。特區政府無意長線持有國泰股份,也不會參與日常運營。兩名政府觀察員只會列席至國泰贖回全部優先股,並償還所有貸款與利息為止。

陳茂波稱,港府只想維持香港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質疑政府有政治目的是「猜想太多」。

市場分析人士怎麼看

荷蘭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認為,特區政府這次入股國泰,主要著眼於挽救機組人員的生計。對於港府會否干預國泰自主權,她認為無論由誰入主,只要是商業決定,自然問題不大。彭藹嬈告訴BBC中文記者:「股權是資產,政府必須慎重考慮投資回報。政府可以幫機組人員找其他工作,不一定要通過入股來左右一家企業的商業運營。」

《日經亞洲評論》引述大和資本市場在香港的分析員劉偉健(Kelvin Lau)說,特區政府救助國泰規模之大讓他感到意外。他相信這筆資金足以讓國泰維持多三年運作。

交銀國際交通運輸及基建行業分析師尤璐雅也認同這次救助規模足夠大。路透社引述尤璐雅說,一旦新冠肺炎疫情過去,具備足夠流動性的大型航空公司能迅速搶佔市場份額。

國泰的自救

國泰早於2月初已要求員工無薪休假,星期二的這份公告進一步說:「除資本重組建議之外,董事局擬實施新一輪高層減薪以及第二輪員工自願性無薪假計劃,並就長遠而言全面重新評估國泰集團經營模式之各方面,以滿足香港的航空旅運需要,並同時保持國泰的財務狀況在穩健水平以及履行其對股東的責任。」公司主席賀以禮在線上記者會介紹,主席及行政總裁將減薪30%,執行董事將減薪25%,其他董事減薪20%,總經理則減薪15%。

而在今年3月,國泰出售六架波音777-300ER客機及其相關部件,套現7億美元。

兩位香港民主派內對航空業有認識之人物均要求港府確保國泰接受注資後不會裁員。

曾任國泰航空飛行員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說,他認為特區政府應在相關合同中加入確保國泰不裁員、不減薪的條款。他同時質疑特區政府會否趁機委任親北京人士擔任派駐國泰董事局的觀察員,以「清算國泰員工」。

曾任英國航空公司空中服務員並領導英航香港工會的香港職工會聯盟主席吳敏兒評論說,當前行業不景氣,但要是在此時削減人手,疫情過後再次擴張時未必來得及培訓。她希望國泰以保留人手為最優先考慮,並與工會協商全職轉兼職等不同類型的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