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编辑精选 财经

中國A股周二上漲 半導體板塊表現亮眼

中新社北京7月9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A股9日(周二)走強,主要股指悉數上漲。具有代表性的上證指數當天早盤低開低走,一度逼近2900點,但午盤出現明顯拉升,收盤漲逾1%。

截至當天收盤,上證指數報2959點,漲幅為1.26%;深證成指報8705點,漲幅為1.68%;創業板指報1652點,漲1.43%。

招商基金策略分析師黃亮表示,當天A股的上漲主要是超跌後的技術反彈,滬深兩市成交量有所放大,以消費電子、半導體板塊為代表的泛科技類股票表現較好。作為投資者關注度較高的股票,泛科技類股票的走強有望帶動市場人氣回升。

具體板塊方面,當天A股大多數板塊上漲。根據金融數據服務商東方財富的統計,半導體板塊上漲4.93%,漲幅居前。

近日,A股多家半導體上市公司發佈上半年業績預告,業績亮眼。其中,韋爾股份預計2024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約13.08億元人民幣至14.0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4.11%至819.42%。除了韋爾股份,瀾起科技、佰維存儲、南芯科技等公司均預計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同比增幅逾100%。

國信證券分析師胡劍表示,根據相關統計,全球和中國半導體行業銷售額連續7個月均實現同比正增長,且今年以來一直保持兩位數同比增幅。2024年5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創2022年7月以來的新高,看好半導體行業前景。(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APEC落幕 「2022 APEC經濟領袖會議」代表團返台記者會

「2022亞太經濟合作經濟領袖會議代表團」張忠謀領袖代表致詞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22日訊)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袖峰會上週末在泰國曼谷落幕,台灣11月21日上午舉行「2022 APEC經濟領袖會議」代表團返台記者會,本次代表台灣出席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記者會上表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期間的互動是他自己的主意。

在記者會上,當被問到最先進的3奈米廠未來是否也會在美國設廠時,張忠謀回答:「之後,是5奈米之後」。張忠謀對媒體表示,在美國的生產晶片的成本確實比在台灣高,而且至少高50%,但並不排斥把一部分產能移到美國去。

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徐斯儉於記者會上特別傳達總統的肯定與感謝,徐副秘說,總統尤其感謝張創辦人能夠再一次擔任領袖代表,與會期間積極與各會員國家領袖互動,更帶領團隊達成行前總統交付任務,此行圓滿成功。

在記者會上,媒體提及關於APEC期間跟習近平的互動,張忠謀表示,跟習近平的互動都是他個人的意見,沒有事先和總統府討論。

張忠謀稱,總統府僅提醒「假如有機會,不必避免見面、打招呼」。至於祝賀習近平二十大連任成功及分享個人健康情形,「都是我自己的主意」。一同與會的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則稱:「關於這件事情,總統對於張領袖代表與習近平的互動,表示尊重。 」

APEC會議上週六落幕後,張忠謀在曼谷召開記者會。在回答記者關於是否與習近平有交流機會的提問時,他表示18日峰會首日上午,習近平走進休息室時,兩人曾互相問好。

張忠謀說:「我恭喜了他二十大的成功。他跟我講,他記得我們四年以前曾經在巴紐見面。」他還提到:「我跟他講,我去年有過一次髖關節手術,他跟我說你現在看起來氣色很好,有這樣的互動。都是很愉快很客氣的互動。」

台灣總統蔡英文11月21日在社群媒體上向張忠謀致謝,她指出,張忠謀在APEC期間與美國副總統哈里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以及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等國家領導人及高階官員互動晤談,「在這個重要國際場合為台灣發聲,也圓滿完成任務」。不過她並未在文中提到張忠謀與習近平的互動。

台積電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的上機典禮將於12月6日舉行,屆時預計張忠謀會和夫人張淑芬一同出席。另外,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也將參加典禮。張忠謀透露,台積電還邀請了美國總統拜登,但不確定他是否會出席。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拜登簽署《芯片與科學法》 ,著眼於與中國的長期競爭

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南草坪舉行的儀式上將《2022年芯片與科學法》簽署生效。(2022年8月9日)

美國總統拜登星期二(8月9日)在白宮南草坪將總額高達2800億美元的《芯片與科學法》簽署生效。這項立法耗時一年多之久,最終於上月末在美國國會兩院獲得通過,並得到了民主和共和兩黨的支持。參議院以64-33票通過了該法案,其中17名共和黨參議員支持該法案,而眾議院也迅速跟進,以243-187票通過,其中有24名眾議院共和黨眾議員投了贊成票。

一些共和黨議員也出席了在白宮南草坪舉行的簽署儀式。美光(Micron)、英特爾、洛克希德-馬丁、惠普和AMD的首席執行官以及賓夕法尼亞州和伊利諾伊州的州長,底特律、克利夫蘭和鹽湖城的市長等也都出席了簽署儀式。

這部法案旨在提振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通過為半導體產業提供聯邦補貼增強美國在工業、技術和軍事優勢以抗衡來自中國的競爭。

拜登總統將這部法案稱為“美國一個世代才有一次的投資”。他在簽署法案前發表講話時說:“未來的芯片產業將是美國製造”。

白宮表示,法案的生效能夠對美國芯片產業投資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包括美國領先的芯片製造商美光將宣布一項400億美元的計劃,用以提高美國國內的芯片產能,以及高通公司(Qualcomm) 星期一同意從GlobalFoundries的紐約工廠再採購價值42億美元的半導體芯片,使其到2028年的總採購承諾達到74億美元。

紐約時報的報導說,《芯片與科學法》的生效標誌美國正重新擁抱產業政策,是幾十年來美國對產業政策的一項最重要投資。

長期以來,美國兩黨的政治人物都強調自由市場和自由貿易力量的必要性。共和黨人和一些民主黨人認為,政府是商業中贏家和輸家的糟糕仲裁者,政府對私人市場的干預充其量是浪費,而且往往是破壞性的。

但近年來中國和歐盟對芯片企業提供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補貼已改變了美國的看法。根據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的估算,中國政府在2014-2030年通過現金補貼、優惠融資條件以及稅收減免的方式向中國國內芯片公司提供的資助將超過1500億美元。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對關鍵產業例如稀土、太陽能電池板和某些藥品等全球供應鍊主導地位的日益增強,這使得民主、共和兩黨議員都轉而支持扶植美國的戰略產業。

新美國安全中心的拉塞爾說:“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是戰略競爭的中心,因此至關重要的是,美國要在半導體領域進行必要的投資,但還有一大批其他關鍵技術領域,如人工智能、生物技術、量子信息科學,以確保我們擁有長期成功所需的基礎。”

著眼於與中國的長期競爭

為了確保政府資金不會使中國收益,法案規定,法案生效起10年內,接受聯邦資金和稅收補貼的芯片製造商將不能在中國和俄羅斯等不友好國家擴大現有工廠或建造新廠。這些限制被認為將阻止拿美國補貼的芯片廠商10年之內在中國發展28納米以上的產能。

中國曾遊說美國的芯片廠商反對該法案通過。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說,中國“堅決反對”該法案,稱該法案具有“冷戰思維”。

然而,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芯片與科學法》的簽署生效不太可能立即影響美國國內的芯片生產。建造新的工廠和升級現有的工廠以增加產能都仍需要數年時間。英特爾最近在亞利桑那州破土動工興建兩座價值200億美元的新工廠,該公司表示需要大約三年時間才能完成這些工廠的建設。

英特爾表示,他們並不預期很快能夠從《芯片與科學法》專門給半導體行業劃撥的527億美元中獲得資金,包括公司在俄亥俄州新奧爾巴尼的200億美元項目,該項目可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運營地。英特爾首席財務官大衛·津斯納(David Zinsner)表示,他們預計2023年才會開始收到芯片法案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