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财经 金融

10/15中時財經薈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報道,美國國務院已經向特朗普政府提案,建議將中國螞蟻集團納入貿易黑名單。

港股午後跌幅擴大,跌穿50天及100天線。恒生指數最多跌至24100點水平,低見24102點,跌565點。收市跌幅收窄至508點,報24158點,全日跌幅2.06%,主板成交額1305億元。
市傳螞蟻集團被美國國務院提案列入貿易黑名單,消息拖累母公司阿里巴巴跌逾4%,是表現最差藍籌股。騰訊總裁劉熾平再減持50萬股,拖累股價跌近4%。其餘科技股亦受壓,美團點評跌近5%。
本港地產及金融股受壓,友邦跌近4%,滙控失守30元,收報29.9元,跌幅2%。
博彩股偏軟,內地擬修改賭博刑法,將招攬公民出境賭博作為打擊目標,銀娛及金沙中國跌近1%或以上。
藍籌股只有申洲國際上升,但升幅不足0.1%。
香港與新加坡就旅遊氣泡達成原則上協議,國泰航空午後抽升近8%,全日升6%。

南韓股市跟隨區內股市下跌。首爾綜合指數收報2361點,跌19點,跌幅0.81%。

內地股市下跌,創業板指數跌近1%。上證指數反覆偏軟,收報3332點,跌8點,跌幅0.26%。

深證成份指數收報13624點,跌66點,跌幅0.48%。

創業板指數以近全日低位收市,收報2737點,跌26點,跌幅0.95%。

台灣股市向下加權指數收報12827點,跌91點,跌幅0.71%。

東京股市跌過百點收市日經指數收報23507點,跌119點,跌幅0.51%。

港匯持續強勢,再度觸發7.75兌1美元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在歐洲交易時段承接美元沽盤,向市場注入52.7億港元,令本港銀行體系總結餘增加至3153.79億港元。

李嘉誠父子再增持長實股份

長和資深顧問李嘉誠及主席李澤鉅持續增持長江實業股份。兩人透過李嘉誠基金會在上星期五、今個星期一及三,以平均價每股38.338元、38.4546元及38.4555元,購入長江實業共78.15萬股。增持後,李嘉誠持股由35.64%增至35.66%;李澤鉅由35.7%增至35.72%。

美國務院據報建議將螞蟻集團納入貿易黑名單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報道,美國國務院已經向特朗普政府提案,建議將中國螞蟻集團納入貿易黑名單。

螞蟻集團正準備首次公開發行。報道說,目前不清楚華府機構,幾時檢視是否將螞蟻集團納入實體清單,但今次行動表明,特朗普政府內的對華強硬派試圖釋出信息,以遏制美國投資者參與螞蟻集團的IPO。華府官員擔心,購買螞蟻集團股票的美國投資者,可能遭受欺詐,中國政府亦可能取得美國公民的個人資料。

路透社早前報道,中證監正調查螞蟻集團的上市計劃,是否存在利益衝突,導致螞蟻的IPO審批延後。螞蟻集團回應說,集團無預設的上市時間表。

澳門金管局與中證監簽署備忘錄 有利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澳門金融管理局表示,與中國證監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可確立兩地在證券範疇的跨境監管合作機制,有利於澳門現代金融業,特別是債券市場的穩步發展,亦為日後有序推動兩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奠下基礎。

合作備忘錄訂定了雙方在監管協助、訊息互換、人員交流培訓、技術援助等方面的合作框架。

澳門政府表示,鑒於澳門特區與內地金融市場關係日趨緊密,有關備忘錄將有助加強雙方在證券領域的合作,並同維護兩地金融市場的穩健運行。

易綱:將積極防範化解潛在金融風險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中國經濟有力復蘇,主要得益於疫情防控有效,同時及時出台一系列宏觀刺激政策。

易綱在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視訊會議上發言,提到人行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結構工具,特別重視支援中小微企業,為經濟復蘇提供有支援,並將積極防範化解潛在金融風險。

易綱又指,當前形勢下,二十國集團應繼續堅持多邊主義、加強政策協調。

另外,人行登刊的會後公報提到,會議認為,全球經濟出現復蘇跡象,但復蘇仍不平衡,不確定性較大,下行風險上升,重申將繼續使用一切可用的政策支持就業,促進經濟復蘇,增強金融體系應對風險的能力。

投資基金公會:簡單及低風險產品先納入理財通銷售範圍

投資基金公會主席鄒建雄表示,監管機構有為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與公會積極溝通,但具體細節尚未能夠公布。

鄒建雄預期,一些簡單、風險較低的產品,例如債劵基金,以及低波動性的平衡基金,會率先被納入銷售範圍,但股票基金波幅較大,未必適合首輪產品範圍。他認為,理財通早期是試驗性質,當市場認受性增加,會慢慢納入更多產品。

提到美國大選,鄒建雄指,市場早前對選舉結果的猜測增加不確定因素,令大市出現波動,基金銷售有輕微影響。隨著近兩星期選舉明朗化,投資者開始積極部署。他相信,今年餘下時間投資氣氛向好不變,而在美股調整後,亦留意到更多人關心同美國相關的投資。

他又指,隨著近月銷售復蘇,加上年初至今有不少基金已重拾正回報,有公司的銷售追回3月時的跌幅,目前難以一概評論今年基金公司盈利會否受壓。

 

分类
专题 产业 国际 新冠肺炎 财经

10/6中時財經薈

港股下午升近0.8%。(shutterstock)

港匯偏強,觸發7.75兌1美元強方兌換保證。

金管局在歐洲時段初段承接美元沽盤,向市場注入11.63億港元,令本港銀行體系總結餘本周四增加至2675.93億港元。

南韓股市靠穩,連續5日上升。首爾綜合指數收市報2365點,升7點,升幅0.34%。

日股上升,創近1星期新高。日經指數收報23433點,升121點,升幅0.52%。

台股連續5日高收,並收復季線,升穿12700點水平,分析預料短線或上試12900點水平。加權指數收報12704點,升155點,升幅1.24%。大市成交額1635.1億新台幣,較昨日增加近10%。

戴德梁行:本港第3季寫字樓待租率逾15年來最高

戴德梁行報告指,第3季本港整體寫字樓租金連跌6個季度,平均呎租62.5元,按季跌4.7%,首3季累計下跌16.1%,估計全年跌幅介乎16%至21%,中上環及金鐘區全年跌幅估計介乎20%至25%。

期內,整體寫字樓待租率升至11.6%,創2005年首季以來最高,按季升0.9個百分點,連升4個季度。當中以九龍西16.6%空置率最高,中上環及金鐘區升至10.1%,灣仔銅鑼灣區升至11.2%。

期內寫字樓錄得負吸納量逾63萬平方呎,估計全年負吸納量逾167萬平方呎。第3季退租面積62.6萬平方呎,按季升8%。

該行香港董事總經理蕭亮輝表示,如果新型肺炎疫情未有明顯改善,經濟持續收縮,估計中區寫字樓待租率將進一步上升,未來3個月租金或再跌約5-10%,反映企業對高價商廈承租能力弱。他相信,業主在續租時會以優惠條款留客;當有新面積招租,除了優惠條款,租金下調是必然。

戴德梁行:首3季中環銅鑼灣一線街舖租金累跌約41%

物業顧問戴德梁行發表報告指,新型肺炎疫情令訪港旅客急跌,加上本港零售銷售表現持續疲弱,拖累第3季核心區一線街舖租金下跌,空置率上升。

報告顯示,期內中環及銅鑼灣一線街舖租金按季跌近8%,首3季累計跌約41%,預計全年跌幅介乎41%至43%。至於上季尖沙咀和旺角一線街舖租金按季跌逾5%,首3季累跌32%至33%,預計全年跌幅介乎32%至36%。

該行執行董事兼香港商舖部主管林應威表示,核心區一線街舖租金於本季進一步大跌的機會不大,即使下跌,相信只有低單位數跌幅。他解釋,零售商如有意結業並提早退租,多數已在第3季完成;由於租金已累積一定跌幅,業主不希望進一步大幅減租,亦需時觀望疫情、中美關係等因素對零售業的影響。

另外,第3季銅鑼灣商舖空置率急升至13.2%,按季升5.3個百分點,區內在2018年第3季至去年第3季,連續5個季度的空置率為零。至於上季中環、尖沙咀空置率升至近17%,旺角則升至逾23%。林應威相信,在聖誕或農曆新年等大節日,或有2-3個月的短期租約承租舖位,令空置率稍為回落。

港大料本港今年經濟收縮7.2% 年內第3度下調預測

香港大學預測,今年全年本港經濟將按年收縮7.2%,較上季預測下調1.7個百分點,是今年第三度下調全年增長預測。

港大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亞太經濟合作研究項目預計,在第三波疫情影響下,本港第3季經濟按年收縮6.5%,但跌幅較第二季收窄。

港大指出,受惠疫情減退及政府持續推出刺激經濟措施,預計今季經濟按年跌幅改善至4.5%,但失業率則可能由上季的6.2%,輕微惡化至今季的6.4%。

另外,港大預計,今季私人消費開支仍會按年下跌8%,但較首3季的雙位數跌幅改善。投資總額跌幅則有望收窄至10.8%。不過今季服務輸出及輸入的按年跌幅,或會分別擴大至約44%及60%。

港股收市升212點

港股繼續造好,恒生指數一度升至24005點,收市報23980點,升212點,主板成交868億元。

重磅股份支撐大市,港交所高收逾2%,騰訊亦靠穩,科技股普遍跑贏大市,科技指數升逾3%。

半新股樂享互動同明源雲顯著上升,分別高收逾13%及10%。

內地繼續國慶長假期,本港國企指數升近1%。

標普:亞太區經濟最差情況或已過去

標普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羅奇相信,亞太區經濟最差情況已經過去,但各地復蘇情況不一,中國是當中的領導者,關鍵是復蘇能否持續,因為經濟仍然非常不平衝,消費數據剛重返正數,估計內需情況,例如黃金周旅遊或較想像中弱。

標普預計,中國今年經濟增長2.1%,明年增長6.9%,並將香港今年經濟預測下調至負增長7.2%,明年增長5.3%。

羅奇提到,好難將內地刺激經濟與其他地區比較,又指內地實質利率由5月低位回升,反映整體金融情況收緊。

德國8月工業訂單按月升4.5%勝預期

德國8月經調整後的工業訂單按月增長4.5%,增速超出市場預期的2.6%,訂單較防疫封鎖措施實施前的2月,則下跌3.6%。

經濟部形容,新工業訂單反彈速度令人驚喜,受到歐元區其他國家訂單按月急升14.6%帶動,海外訂單整體亦增長6.5%。

期內,德國國內訂單按月增長1.7%。

 

分类
产业 国际 财经 香港

10/5中時財經薈

按揭證券公司上半年業績由盈轉虧,綜合稅後虧損1.97億港元,去年同期錄得溢利2.47億元。中華時報財經薈

碧桂園公布,上月集團連同合營和聯營公司,應佔合同銷售金額約646.3億元人民幣,按年增加25.3%;合同銷售建築面積約759萬平方米,按年增加近31.7%。

中國商務部表示,在國慶長假首3日,各地實體商業客流顯著提升,消費需求加快釋放。根據匯納科技監測,全國購物中心總客流達3.05億人次。長假首日日均客流達近2.3萬人次。

港股高收逾1%

港股第4季首個交易日造好,恒生指數最多升580點,升至24039點。收市升幅收窄至308點,報23767點。主板成交926億元。

重磅股騰訊、友邦及滙控升超過2%至4%,3隻股份貢獻恒指升超過200點。本地地產股上升,九倉置業、恒隆升3%或以上。

內需股有資金流入,體育用品李寧破頂,升逾7%,安踏體育升超過半成,餐飲股亦向好,九毛九、海底撈升近半成至5.3%。

中芯國際確認被美國實施出口限制,一度跌逾7%,收市跌近半成。同行華虹半導體挫6%。

另外,恒生指數公布,將在下月13日宣布第三季度檢討結果。

韓股全日升1.29%,首爾綜合指數收報2358點,升30點。

台股高收,加權指數一度升穿12600點水平,收市報12548點,升32點,升幅0.26%。

日股高收,日經指數最多曾升逾300點,觸及23377點。收市報23312點,升282點,升幅1.23%。

香港金管局:已調高新一批iBond息率吸引投資者

香港政府相隔4年再度發行通脹掛勾債券(iBond)。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劉應彬說,雖然目前香港並無通脹壓力,但面對地緣政治風險、疫情擴散及低息環境,投資市場充滿風險,iBond可以提供安穩及可靠的投資選擇,預計反應仍會不錯。

市場關注近月香港出現通縮對iBond認購反應的影響。

劉應彬說,已經透過調高息率吸引投資者,由於年期與市面銀行定存有差別,認為息率要較高才合理。他強調,息率會視乎市況調整。

劉應彬又說,虛擬銀行的存款產品可能有較多限制,年期亦可能有別,認為參考價值不高,強調市民投資債券需要考慮自己是否適合。

有經濟師料今年通脹率0.5% iBond認購將熱烈

政府相隔4年再度發行通脹掛勾債券(iBond),目標發行金額100億港元,可增加至150億元,最低認購金額1萬元。

大新銀行經濟師溫嘉煒估計,本港今年全年平均通脹率0.5%。若經濟逐步擺脫疫情影響,通脹可望逐步回升,明後兩年或重上1.6%及2.4%。

他認為,新一批iBond最低息率保證提高至2%,市面上難以找到低風險而又提供相同回報的產品,預料認購反應會相當熱烈。

港交所開市前時段優化措施將於本月19日實施

港交所宣布開市前時段的多項優化措施,將在本月19日實施。

交易所指,優化後開市前時段將不再涵蓋所有證券,只涵蓋所有股本證券,包括預託證券、投資公司、優先股及合訂證券、基金及槓桿及反向產品,而為確保一致性,收市競價交易時段亦會於同日開始涵蓋槓桿及反向產品。

另外,交易所指,防止交易所買賣基金及槓桿及反向產品,於上市首日開市前時段出現極端價格波動,優化計劃會作出一項微調,開市前時段升跌15%價格限制,亦適用於首日上市的相關交易所買賣產品。

優化措施實施會設兩星期穩定期,期間若發生緊急事故,影響證券市場交易主機軟件正常運作,系統將會轉回之前的版本。

優化措施在去年底市場諮詢總結後確定,當中包括引入分兩個階段的價格限制,防止開市前時段內價格過度波動,首階段價格限制是有關股份開市前時段參考價的升跌15%;調整證券涵蓋範圍,與收市競價交易時段劃一;加設隨機競價對盤等;為交易所買賣基金及槓桿及反向產品上市當日的開市前時段加設價格限制。

調查:歐元區9月經濟復蘇步伐停滯

Markit歐元區9月綜合採購經理指數(PMI)終值跌至50.4,受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終值跌至48拖累。指數低於50,反映服務業處於萎縮狀態。服務業需求下滑,同時企業連續7個月縮減人手,新業務指數亦下跌。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指出,歐元區經濟在9月接近停滯,第4季再度下行的機會明顯升高,將很大程度視乎新一波疫情能否受控令社交距離限制放鬆,服務業活動再度回暖。

按證公司:外匯基金所提供備用循環信貸額度至800億

按揭證券公司公布,由外匯基金提供的備用循環信貸額度,由300億港元增加至800億元。

按證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李令翔歡迎外匯基金給予的額外支持,認為按證公司將擁有更強實力,繼續協助促進市場穩定。

金管局1998年以來一直透過外匯基金向按證公司提供備用循環信貸,可在按證公司有需要時,提供過渡性融資,尤其當融資活動受到資本市場上不利因素影響時候。

另外,按證公司公布,上半年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八成信貸擔保產品」下,共批出約1200宗申請,涉及總貸款額約51億元;「九成信貸擔保產品」共批出超過1500宗申請,涉及總貸款額約26億元;4月中下旬推出的「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共批出超過1萬宗申請,涉及總貸款額約180億元,當中143億元貸款資產已由按揭證券公司購入。

大新銀行:不會為稅貸增長設下硬指標

大新銀行總經理及零售銀行處副主管鄧子健指,零售信用卡壞帳早前因為疫情惡化,但近2個月數據顯示,壞帳比率與破產宗數一致趨向平穩,亦有好轉跡象。但他指,疫情仍有反覆,預期今年零售壞帳表現不穩定,會持審慎樂觀態度批核貸款申請。

鄧子健指,去年稅貸業務未能達標,只完成目標80%,主要由於政府延長交稅還款期,令客戶有更大彈性理順財務。他指,集團不會為稅貸增長設下硬指標,期望今年會有高單位數至雙位數增長。至於目前市場整體貸款業務都有倒退,預期餘下時間倒退機會較大,但集團表現較市場好。

鄧子健指,稅貸業務在零售私人貸款中佔比不大,即使集團推出低息優惠亦不擔心影響盈利能力,反而港元拆息回落對業界的影響較大。他指,市場預期本月有大型新股招股,拆息可能先升後跌,但影響因素多,包括11月美國大選。

對於虛擬銀行推出的私人貸款息率較集團低,鄧子健認為,息率差別不大,但實體銀行優勝之處是結合線上線下服務。他又指,稅貸市場每年都有飽和點,不擔心業界會有持續低息貸款戰,集團目前亦不會再調低稅貸利息。

分类
一路风情 产业 港澳 编辑精选 财经 金融 香港

9/29中時財經薈

港股收市下跌,恒生指數收市報23275點,跌200點,跌幅0.85%,全日主板成交額近859億元。
內銀股集體下跌,當中招行跌逾6%。
滙控力守30元收市,跌2.6%。有報道稱滙控出售法國零售銀行業務的磋商接近尾聲,但對方只願意以象徵式1歐元收購,並且要求滙控向業務注入最少5億歐元。
恒生收市亦跌逾3%。

滬深股市收市上升,深成指和創業板指數升逾1%。

上證綜合指數收市報3224點,升6點,升幅0.21%。

深證成份指數收市報12900點,升139點,升幅1.1%。創業板指數收市報2563點,升42點,升幅1.67%。

軍工股升幅較大,至於煤炭和汽車股則跌幅較大。

南韓股市收市上升,首爾綜合指數收市報2327點,升19點,升幅0.86%。

指數於第3季累計上升10.4%,升幅遠低過第2季的20.2%。

日本股市收市微升。日經平均指數收市報23539點,升27點。

台灣股市先升後回,季結加上中秋長假臨近,買盤缺乏動力。

加權指數收市報12467點,升0.04%。

人民幣兌美元收市報6.8229元兌1美元,下跌20點子,成交量減少;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則結束6連跌。

交易員說,國慶長假期臨近,市場交投意欲下降。投資者擔心假期內美國或有更多針對中國行動。

金管局:不明朗因素加劇資金流波動 但香港有能力應對

金管局發表《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指出,在新型肺炎疫情下,全球經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當前的經濟衰退是自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復蘇前路相當不明朗。雖然大規模的財政及貨幣寬鬆政策,紓緩疫情對經濟及金融狀況的影響,但債務積累及「長期低息」貨幣政策,所產生的潛在長遠副作用有待觀察。

報告又指,香港外匯及貨幣市場運作繼續暢順有序。鑑於強方兌換保證於6月4日至9月22日期間被觸發44次,而存款總額於今年首7個月亦增長5%,在回顧期內,並沒有明顯跡象顯示有大量資金流出港元或香港銀行體系。上半年總貸款增長略有上升,而住宅物業市場的活動於第2季亦有所回升,但於7月至8月再度放緩。

報告指,鑑於疫情持續、中美關係緊張以及不明朗因素籠罩全球經濟,預計下半年的經濟表現仍將面臨很大的挑戰。在多項不利因素下,預計勞工市場將持續受壓,而本地通脹壓力短期內將進一步退減。雖然香港面對多項不明朗因素,或會導致資金流波動加劇,但香港具有龐大的外匯儲備及穩健的銀行體系,有能力承受資金流波動的壓力。

展望未來,由於受疫情及中美緊張關係升溫因素的影響,全球和本地經濟復蘇路徑仍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這將繼續對香港銀行業構成重大挑戰。由於這些風險因素可能持續存在,尤其是在經濟衰退可能削弱企業及家庭還款能力的情況下,銀行應仔細評估對其貸款組合資產質素的長遠影響。

港交所:李小加提早退任行政總裁 明年起轉任高級顧問

港交所公布,李小加通知董事會,有意提早於今年12月31日退任行政總裁及董事會當然成員,並於明年1月1日起轉任為董事會高級顧問,為期半年,並繼續提供指導,確保過渡安排順利進行。

港交所指,聯席總裁及首席營運總監戴志堅,將於明年起出任代理集團行政總裁,以及董事會當然成員,有關委任已獲證監會書面批准。

李小加確認與董事會並無意見分歧,並無任何需要股東關注的事宜。李小加的行政總裁合約原訂在明年10月屆滿。

港交所表示,感謝李小加在過去11年的貢獻及領導,令香港交易所由地區交易所成功轉型為全球領先的金融基礎設施集團之一。

港交所重申,已經成立一個由主席史美倫帶領,並連同董事阿博巴格瑞、洪丕正及席伯倫組成的遴選委員會,已經正式展開物色新集團行政總裁的程序,相關工作進展良好,會於適當時候作出公布。

恒大:與持恒大地產逾8百億人幣戰略投資者簽補充協議

中國恒大表示,今日與持有恒大地產總額863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者簽訂補充協議,明確戰略投資者不會要求進行回購,並繼續持有恒大地產權益,持股比例保持不變。

中國恒大又指,已與持有恒大地產總額155億元的戰略投資者商談完畢,該等戰略投資者正在辦理審批手續。公司正與剩餘持有恒大地產總額282億元的戰略投資者進行商談。

中國光大證券香港被證監會譴責及罰款250萬元

證監會公布,譴責中國光大證券香港,並向其罰款250萬元,因在未經有效授權下,將客戶證券質押予銀行以獲得財務通融。

證監會調查發現,在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8月19日期間,6841名客戶給予中國光大證券香港的常設授權的有效期已屆滿,但中國光大證券香港仍依賴這些授權質押客戶的證券,作為獲取3家香港銀行的信貸額度的抵押品。有關常設授權的有效期於2018年3月31日屆滿。

平安壹賬通料小微企貸款生意總量達千億元

再有虛擬銀行正式開業。平安壹賬通行政總裁馮鈺龍指,該行與貿易通合作,利用對方提供的數據,集中為中小微企提供存款、轉帳及貸款服務,目前上客速度與預期相若。

他指,香港有34萬間中小企,當中31%是進出口商。由於大部分財務文件欠條理,加上貸款銀碼小,傳統銀行考慮成本後,普遍認為相關企業不是理想客戶,但虛擬銀行成本結構簡單,配合貿易通數據,可以分析企業在不同經濟周期中的抵禦能力,協助批核貸款。目前批出的貸款額平均是170萬元,貸款期集中18及24個月。

市場憂慮新型肺炎疫情加劇壞帳及資產質素惡化。馮鈺龍指,集團審批貸款的風控平台,已考慮不同經濟周期對資產質素的變化,亦會利用數據分析企業生意表現、業務變化,評估持續經營的可能性。貸款實際年利率8%至12%,目前批出的貸款中,平均年利率是單位數,利息高低與客戶風險掛勾。

提到業務集中在中小企,馮鈺龍指,31%中小企進出口商,不是一個細小市場,估計小微企貸款生意總量達千億元。他又認為,本港上半年貿易總量只有高單位數跌幅,數字不至於令人憂慮疫情對行業的影響,不少中小企反而期望在目前的經濟周期中,有更具彈性的貸款服務,滿足資金周轉。

中海油公布,李勇已獲委任為副董事長,今日起生效

中海油公布,李勇已獲委任為副董事長、非執行董事及薪酬委員會成員,今日起生效。

另外,同日董事長及非執行董事汪東進,不再擔任薪酬委員會成員。

新浪有意退出美國納斯達克股市

新浪周一(9月28日)宣布有意退出納斯達克股市,與新浪達成私有化協議的New Wave控股集團將收購新浪所有已發行價值約25.9億美元的股票,退市交易預計在明年初完成。法新社報道指,此項宣布之際正值中美關係緊張,在美上市中國公司面臨的監管日益增加。

新浪集團2000年完成在納斯達克的上市,是中國最早一批赴美上市的互聯網公司。新浪周一在一份聲明中宣布,希望明年退出美國的股市。聲明沒有解釋退出的原因。

聲明說,新浪董事長曹國偉控股的公司New Wave 將以每股43.30美元的價格收購新浪集團的所有股票,價值約25.9億美元。交易預計將於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

報道援引美國國會委員會數據,2019年共計有150多家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總市值達1.2萬億美元。但在對美緊張關係日益加劇的背景下,許多中國公司開始質疑他們在美股市的前景。一些公司退出美國股市或在香港二次上市。

中國主要的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今年6月退出了紐約證券交易所。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和京東已選擇在香港聯交所二次上市。

但同時,也有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小鵬汽車(XPeng)赴華爾街首次上市。這個特斯拉在中國的競爭對手今年八月在美上市融資共15億美元。

分类
产业 财经 金融

中時財經薈

在岸人民幣收市報6.8209兌1美元,較上個交易日收市價微跌7點子。

人民幣中間價今早報6.8252兌1美元,較上日中間價跌131點子,創兩星期新低。

有交易員指,市場風險情緒趨於穩定,美元指數升勢放緩,加上國慶長假期在即,市場缺乏方向,預料短期人民幣匯價跟隨美元波動。

港股上升,受滙控反彈帶動。恒生指數收市報23476點,升240點,主板成交933億元。

內地股市反覆偏軟。

上證指數早段高見3238點,一度倒跌至3210點,最終跌1點收市,報3217點。
深證成份指數早段高見12890點,收市報12760點,跌53點,跌幅0.42%。
創業板指數收報2521點,跌19點,跌幅0.75%。

南韓股市上升。首爾綜合指數收市報2308點,升29點,升幅1.29%。

東京股市上升。日經指數收市報23511點,升307點,升幅1.32%。

台灣股市升近2%,但成交跌至4個月新低,投資者在中秋長假期前入市態度審慎。美國對中芯國際實施出口限制,市場憧憬台灣同類股份或會受惠。加權指數收市報12462點,升1.88%。

雷添良:內地企業佔本港股市市值約80%

香港證監會主席雷添良在武漢一個論壇上以視像形式致辭指,截至上月底,在香港上市的企業有一半來自內地,總共有1280多家,佔香港市場總市值約80%,可見內地企業對香港市場起到很大的增強作用。

雷添良表示,證監會與內地不同監管部門緊密合作,全力促進市場發展,為內地資本市場改革及開放打開新的大門。

他指,歡迎武漢企業來港上市及投資,開拓新的商機,期望能夠加強和武漢市深入合作交流。他又提到,去年武漢有21家公司在境外上市,香港是湖北省最大的外商投資來源地及重要貿易夥伴,以及湖北對外開放最重要的合作區域之一。

銀保監加強互聯網保險監管 只限保險機構提供產品服務

中國銀保監會就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提出互聯網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及個人不得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

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實踐中存在非保險機構「打擦邊球」、涉嫌非法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情況。有關辦法對非保險機構的行為作出明確規定。

負責人說,互聯網保險業務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亦暴露出問題同風險隱患,給行業及監管帶來挑戰。

辦法提出,非保險機構不得提供保險產品諮詢服務等,亦不得為投保人設計投保方案、代辦投保手續及代收保費等。

京東分拆京東健康擬最快12月招股

由京東分拆的京東健康遞交上市申請文件,並已獲聯交所批准分拆。外電報道,京東健康將集資最少30億美元,相當約234億港元,計劃最快12月招股,美銀、海通國際、瑞銀為上市聯席保薦人。

初步招股文件顯示,公司計劃將集資所得用作研發、潛在投資及收購等。京東健康截至6月底,今年中期經調整盈利3.71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46%,收入約88億元,按年急升76%。

京東集團表示,分拆完成後將持有京東健康不少於一半股權,計劃向港交所申請豁免,不會向現有股東派發京東健康上市保證配額。

阮國恒:銀行信貸質素惡化程度減輕 風險屬可控水平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雖然銀行出現資產質素惡化,但第2季的問題貸款升幅已見放緩,認為信貸質素的惡化程度減輕,信貸風險屬可控水平,會繼續與業界保持溝通。

阮國恒出席一個論壇時說,香港銀行推出的「還息不還款」措施規模達到6000億港元,但承認銀行終有一日要退出支援措施,不過現時仍未是適合時機,有需要管理好退出的程序,避免造成信貸風險急劇惡化。

他說,本港銀行業在未來半年至1年需要面對信貸及營運風險,但銀行業面對新型肺炎疫情及社會事件等挑戰,仍能展現強勁的彈性,業界仍小心控制好信貸風險,銀行系統維持良好運作。

他特別提及,多家銀行定價掛勾的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將於15個月後停止運作,但現時本港金融機構以LIBOR計價的產品當中,有35%-50%屬於LIBOR終止後才到期,認為銀行有需要盡快與客戶商討轉移。

另外,阮國恒說,計劃最快數日後公布金管局以金融科技進行監管及審查的詳情,期望銀行繼續做好風險管理,認為業界應繼續投資銀行技術及人才,以免數年後出現缺口。

首隻未錄盈利生物科技中概股再鼎醫藥上市,早段曾升近10%,中午收報607.5元,升幅8%。

再鼎醫藥:未見中美關係緊張對業務造成影響

近期中美關係緊張,市場關注在美國上市的中資公司前景。集團首席財務官曹基哲表示,目前未見地緣政治對業務造成影響,來港上市主要是集資需求,亦認為生物科技股在香港市場發展成熟,對前景樂觀,相信能夠吸引區内投資者。

集團上半年收入達1921萬美元,按年增長近5倍。曹基哲指,不會為何時賺取盈利提供指引,集團目前通過授權引進及內部研發的產品有16款,當中9款處於臨床後期開發階段,亦有2款提交申請等待有關當局審批。

曹基哲又說,目前未有具體收購計劃。

眾安銀行:與傳統銀行結構不同 有較大空間回饋客戶

多家虛擬銀行現時提供的存款利率較傳統銀行高。眾安銀行行政總裁許洛聖表示,無意與傳統銀行打價格戰,因為對雙方都無益處。他指,虛擬銀行沒有實體分行,員工數目亦遠低於傳統銀行,主要開支在資訊科技範疇。由於傳統銀行與虛擬銀行成本結構不同,虛擬銀行有較大空間回饋客戶。

平安壹賬通銀行行政總裁馮鈺龍認為,虛擬銀行毋須向傳統銀行搶客。他指,該行以中小微企為主要服務對象,香港有34萬間中小企,當中有30%為出入口商,客戶規模足夠該行發展。他又指,該行與貿易通合作,透過對方提供的數據,令出入口貿易中小企得以較快速度開戶,填補傳統銀行因考慮到成本及效率問題,令中小微企面對開戶難、較難獲得銀行服務的缺口。

另外,匯立銀行行政總裁謝學海表示,會透過大數據了解客戶消費習慣,從而向市場提供合適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