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中國 彙整 - 第14页 共14页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拜登上任首次亞洲行:致力於北韓無核化、美韓半導體合作、把中國重新置於地緣政治核心

2022年5月21日,在韓國首爾,美國總統拜登出席了由韓國總統尹錫悅在韓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國宴。 AP – Evan Vucci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5月22日訊)拜登上任首次亞洲行,然而他卻在等了16個月之後開啟其作為總統的首次亞洲之行。

週五抵達韓國先拜訪了三星的半導體生產線,隔日和韓國總統尹錫悅舉行會談。拜登接下來將前往日本參加「印太經濟框架」和「四方安全對話」的相關活動,這被認為是美國為了與中、俄抗衡改採取的行動。

美國總統拜登週五(5月20日)下午抵達韓國,正式展開此次對韓國和日本共為期六天的訪問之旅。拜登乘坐空軍一號總統專機達到駐韓美軍烏山空軍基地之後,便直接前往三星電子平澤工廠,並且在該處和剛上任不久的韓國總統尹錫悅首度會面。兩國領導人參觀了三星的半導體生產線。

拜登和尹錫悅舉行會談

5月21日下午,拜登拜訪韓國國家公墓 ── 首爾顯忠院,那裡埋葬著許多在北韓戰爭中與美軍並肩作戰的韓國士兵。隨後,拜登前往龍山總統府與尹錫悅舉行了會談,兩國領導人接著舉行共同記者會。尹錫悅在會後為拜登設宴,據稱一些韓國企業集團高層也受邀出席。

拜登在會談時提到,美韓70年來的同盟關係是兩國安全的核心關鍵點,具有遏制北韓、維護印太自由開放合作秩序的作用。在記者會上,尹錫悅表示,兩國將致力於建立全球全面戰略同盟關係,共建基於規則的秩序,將「促使北韓實現完全無核化」定為雙方共同目標。此外,他也提到兩國今後將在半導體、動力電池等戰略產業領域擴大相互投資、合作以穩定供應鏈。目前,韓國工業的兩個巨頭 ── 三星和現代都正籌備在美國開設大型工廠。

繼日前宣布投資超過55億美元在美國佐治亞州,建設專門的電動汽車和電池生產廠房後,現代汽車集團再宣布,在美國追加投資50億美元,與當地企業合作,研發機器人和自動駕駛等技術。

5月22日至24日,拜登將前往日本進行訪問。共同社報導,預計拜登將發表關於「印太經濟框架」(IPEF)的談話,以抗衡中國推進的「一帶一路」。

除此之外,拜登也會參加24日在東京舉辦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高峰會,與會人還有日本、印度、澳大利亞領導人,共同社稱四國首腦將在會上發布涉及俄烏戰爭和中國的聯合聲明。

拜登稱美國做好準備 不擔心北韓或再核試

美國總統拜登由南韓轉往日本訪問之前,被記者問到是否有任何說話向北韓領袖金正恩傳達,拜登傳達一個簡單信息,他說「你好……就是這樣」,意味這個話題到此為止。拜登又說,他在區內期間,不擔心會有新武器試驗的風險,強調美方對北韓的任何行為都已做好準備。

拜登在南韓最後一日行程,與總統尹錫悅一同視察南韓空軍作戰司令部航空航天作戰本部。拜登說,作戰本部是美韓聯合應對不斷升級的北韓核導威脅的核心基地,也是美韓同盟的象徵。

尹錫悅指出,今次與拜登一同訪問作戰本部,象徵韓美同盟關係堅不可摧。他又強調,韓美官兵之間的友誼是韓美同盟的堅強後盾。

北韓今年已經試射了16次導彈,其在3月份試射的洲際彈道導彈甚至展示了包括整個美國本土在內的潛在射程。在拜登前往韓國的途中,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說,美國已經與首爾和東京協調好如何應對北韓在拜登訪問期間,進行核試驗或導彈襲擊的可能性。如今北韓正在蔓延的新冠疫情增加了整體局勢的不確定性,拜登表示美國之前已向北韓表明有意提供新冠疫苗,但未獲得回應。

沙利文本週稍早也與中國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通話,並敦促北京利用其影響力說服北韓停止武器試驗。沙利文提到,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在未來幾周內舉行電話會議。

拜登借亞洲行把中國重新置於地緣政治核心

拜登由南韓轉往日本訪問之前,向傳媒揮手。(美聯社)

然而他卻在等了16個月之後開啟其作為總統的首次亞洲之行。為什麼拖了如此之久,法國世界報刊文分析,這一長時段的延遲首先與其任職後的處境有關:阿富汗匆忙撤軍;需在國會通過一系列競選時承諾的法案;隨後便是政治上、軍事上全力以赴支援烏克蘭打擊俄羅斯侵略者。

華盛頓現在似乎要把中國重新至於地緣政治優先事項的核心,在白宮看來,關鍵的問題,從歐洲到亞洲,仍然是自由民主國家集團如何凝聚起來對抗威權政權。白宮在其2月份公布的一份關於印太地區的戰略文件中說:我們的目標不是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塑造它所處的戰略環境,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一種最有利於美國、其盟友和夥伴以及我們共同利益和價值觀的影響力平衡。”

6月底,北約將在馬德里峰會上通過一項新的戰略概念,這是一份規定其原則和優先事項的重要文件。根據世界報的信息,美國將再次推動將中國納入聯盟的視野。 2021年6月北約峰會結束時發表的最後公報已經指出:”中國公開的野心和堅定的行為是對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和對聯盟安全重要領域的系統性挑戰”。

華盛頓今天希望在烏克蘭戰爭的背景下更清楚地揭示莫斯科和北京之間的某種共謀關係,以說明中國為俄羅斯提供了便利。沙利文周三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主任楊潔篪通電話時後者警告說,”台灣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和最關鍵的問題”。

對拜登政府來說,烏克蘭戰爭的教訓是行動和政治雙重的,在軍事層面,美方正在重新審視對台灣的援助。美國媒體報道說,華盛頓現在認為做好與中國的不對稱衝突而不是常規衝突要有用得多。這意味着提供更輕、更機動、高精度的武器裝備。烏克蘭戰爭顯示了無人機、”毒刺 “系統對低空飛行的飛機和直升機以及標槍對坦克的可怕效力。

在政治層面,拜登政府認為,西方的凝聚力和對俄羅斯的反應,包括制定前所未有的經濟和金融制裁,可以對中國起到警示作用。北京顯然注意到了俄羅斯軍隊的驚人挫折和莫斯科日益嚴重的外交孤立。3月份,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警告美國不要在亞洲製造分裂對抗。“把地區帶上碎片化、陣營化的邪路,與歐洲的北約東擴一樣危險。 ”

根據北京的說法,華盛頓是烏克蘭戰爭的幕後推手,因為它的武裝力量北約近年來一直在挑釁莫斯科,而現在華盛頓想在亞洲走類似的道路,與其奧庫斯(英國、澳大利亞)、四方(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和 “五眼”(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聯盟建立一個新戰線。這一次,戰場在台灣。”親北京的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鄭永年在『環球時報』這樣表示:“就像美國需要一場烏克蘭戰爭來削弱俄羅斯一樣,它需要一場衝突來在亞洲建立一個小型北約”。

因此,中國正試圖說服該地區的其他國家,美國的軍事存在既不合法又充滿危險。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周三給日本外相林芳正打電話時警告: “日美雙邊合作不應挑動陣營對抗,更不應損害中國的主權“。對中國來說,亞洲必須自我管理,鑒於其規模和實力,北京顯然處於領袖地位。

在與美國競爭的背景下,中國正試圖通過推廣新概念來打破其相對孤立的局面。據新華社報道,4月21日,習近平在博鰲論壇上提出了 “全球安全倡議”,這個項目 “拒絕冷戰思維,反對單邊主義、集團政治和集團間的對抗”。這個項目是繼2021年9月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起的 “全球發展倡議 “之後提出的,內容仍然相當含糊,但伴隨着中國對 “小團體 “和 “小圈子 “的批評,可能會引起一些共鳴。”印度學者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最近在The Diplomat撰文評論道:”儘管全球安全倡議背後存在虛偽和權力政治,但它在世界一些地區,包括中東、非洲和其他遠離中國的地區可能會獲得支持。

巨大的長期的地緣政治對抗正在形成。但短期而言,拜登在對北京的貿易政策方面面臨著複雜的選擇。他是否應該減少或取消其前任特朗普對中國製造的各種產品徵收的高達3500億美元的巨額關稅?商業界正在為此遊說,以部分抵消供應成本的爆炸性增長。另一方面,白宮主要考量的是取消這一課稅對抗擊通貨膨脹可能帶來的積極影響,減少通膨,這是美國11月中期選舉前拜登政府的頭等大事。

分类
兩岸 台灣 国际 大陆

美駐北京大使館徽刪去中國二字 引美台復交揣測

美國駐中國大使館日前更換館徽,舊館徽(左)的「北京.中國」,在新館徽(右)中被簡化成「北京」,引發中國民眾揣測,甚至產生美中斷交、美台復交的聯想。館方12日澄清,這只是美國駐外使館的統一作法。(圖取自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微博網頁weibo.com)

美國駐中國大使館日前更換館徽,舊館徽的「北京.中國」被簡化成「北京」二字,引發中國民眾揣測,甚至產生美中斷交、美台復交的聯想。但館方今天澄清,這只是美國駐外使館的統一作法。

根據對照,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新館徽,圓圈內仍是白底的美國國徽,但取消了舊館徽的藍底白字外緣,改為與圈內同為白色,黃邊則改為黑邊。而外緣上方的「美國駐華大使館」七字維持不變,下方只剩下「北京」,刪去了舊館徽的「中國」二字。

新館徽少掉「中國」二字後,在中國網路上立即引發熱烈討論。有網路評論說,美方這一舉動,加上中美之間近2年來衝突不斷升級,似是「宣示」或「暗示」,或是下一步「徹底脫鉤、斷交,甚至開戰」的前奏,在這特殊的時候,這種特殊的行動「耐人尋味」。

不少中國網友將這一變化,指向是「美台復交」的前奏。諸如「這意味著什麼?北京不意味著中國?或者下一步會出現美國駐華大使館—台北」、「看來美駐台使館很快就會登場」、「胡錫進(環球時報總編輯)要一語成讖了(指他日前提及「美台復交」評論)」等留言不一而足。

還有人說,「美方『有你這個政權不長久』的挑釁意味,對你的合法性進行言語示威」,「應該把中國駐美大使館中『美國』英文去掉,以其之人道還其人之身」,「美國的不擇手段終極目標是要肢解中國」。

面對熱議,美國駐中國大使館今天中午透過推特澄清說,館方很高興看到「許多人對我們美國駐華大使館的新頭像感到好奇」。但這一更動,是「美國國務院的美國駐全球使團品牌計劃的一部分」。

館方在說明中,還出示了美國駐緬甸、辛巴威、貝南等國大使館的網站首頁截圖。在截圖中,這些大使館也換上了相同式樣的新館徽。

但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說明,似乎未能完全平息中國網友的質疑。其中有人說,「什麼國家不好舉例,拿緬甸、津巴布韋(辛巴威)、貝寧(貝南)來舉例?這啥意思?明擺著擠兌咱中國嘛」。

分类
专题 兩岸 国际 大陆 港版國安法

中方宣布制裁十一名美國人 包括國會議員

中方決定就美國政府制裁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等官員,作出反制措施,宣布制裁十一名美國人,包括美國參議員克魯茲和魯比奧。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美國國務院和財政部以所謂破壞香港自治為由,宣布制裁11名中國中央政府部門及香港特區官員,批評美方有關行徑公然插手香港事務,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予以強烈譴責。」

趙立堅宣布,針對美方錯誤行徑,中方決定即日起,制裁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國參議員克魯茲、魯比奧、眾議員史密斯等十一人。

趙立堅同時重申,香港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權利,依法充分行使各種自由,同時一國兩制實踐過程中,也面臨着新的風險和挑戰,香港特區的國家安全風險日益突顯。在香港特區國家安全受到現實威脅和嚴重損害,特區政府難以自行完成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的情況下,中央政府採取果斷舉措,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的港區國安法制度和執行機制,強調針對是極少數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包括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等官員斥責美方制裁是卑鄙行徑,粗暴干預香港事務。他指,美方粗暴干涉中國內政、蠻橫無理宣佈所謂制裁的行徑遭到了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人民的一致強烈反對和譴責。各界紛紛譴責美國霸權主義惡劣行徑,有關官員公開表態無懼制裁,體現了中國人的錚錚鐵骨。

趙立堅說,中國人民是嚇不倒的,美方所謂制裁只會讓世人更加看清美方霸權霸淩和雙重標準, 只會淪為另一個笑話和鬧劇。

分类
兩岸 国际 大陆

中美全面禁飞之际 中放松航线管制允更多外国航班进入

美国运营往返中国航班的三家航空公司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 达美航空(Delta Air Lines)以及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前往中国的航班目前已经暂停。

中美通航面临全面中断之际,中国民航局于周四(6月4日)表示,允许更多外国航空公司航班进入中国。这被认为是对美国宣布将禁止中国航班进入美国作出的积极回应。美国政府一天前宣布将从6月16日起禁止中国航空公司客机进出美国。

此前,由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全球大流行,中美两国的往返航班已经大幅减少——美国运营往返中国航班的三家航空公司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 达美航空(Delta Air Lines)以及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前往中国的航班已经暂停,但是中国的航空公司航班仍然在进出美国国境。

2020年3月26日,中国民航总局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的通知》,简称“五个一”政策,具体是:“一个航司只能通航一个国家的一个航点,一周只能飞一班”(一个航司一个国家一个航点 一周一班飞机)。该政策以3月12日的航班数(国际航班信息发布第5期)为基准,航班只减不增,而此时美国的航司已经对中国断航,也就是说在政策生效后中美之间允许的直飞航班只可能有中国航司而不会有美国航司了。

美国方面的统计称,今年1月,中美两国之间每星期约有325个往返航班,这个数字3月底下降至约34个。

增加外国航班和实施航班奖惩

中国民航局网站发布的新通知指,自6月8日起,所有未列入“第5期”航班计划的外国航空公司,可在本公司经营许可范围内,选择1个具备接收能力的口岸城市,每周运营1班国际客运航线航班。这就意味着3月12日的航班数基准作废,此前已停飞中国航线的外国公司可以恢复飞往中国的航班。

但航线数量和航班密度仍然受到“五个一”政策限制,即“每周运营1班国际客运航线航班”。

中国民航局同时宣布从6月8日起实施航班奖励和熔断措施。航空公司同一航线航班,入境后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旅客人数连续3周为零的,可增加航班,最多达到每周2班。航空公司同一航线航班,入境后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旅客人数达到5个的,暂停该公司该航线运行1周;达到10个的,暂停该公司该航线运行4周。

华盛顿威胁禁止所有中国公司航班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持续,以及中国在香港订立国家安全法等问题,令中美两国在最近多个星期就相关议题多番博弈。

华盛顿方面此前表示,将就飞航问题与中方持续“接触”。

美国政府周三(3日)宣布,从6月16日起,禁止中国航空公司客机进出美国。全球头两大经济体的紧张局势再度升级,中美通航情势难上加难。

禁飞令将影响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首都航空、四川航空以及厦门航空往来中美的航班。

由于美国航空公司目前尚未恢复往来中美的航线,禁飞令若生效,中美之间的直航航班将全部停飞。

禁飞令仍需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批准,他近期猛烈抨击中国在香港问题、知识产权和新冠疫情上的政策。

美国交通部指,出台这一禁令是由于中国政府禁止美国航空公司重启对华航班。

中国驻美大使馆未立即就事件置评,但北京此前已表态反对新的航空禁令。

“公平平等的机会”

由于美国航空公司2月因新冠疫情停飞中国,美方抗议,该政策实际上禁止了所有美国客机赴华。美国美联航和达美航空此前提出复航申请,但未被批准。

美国交通部指,拒绝美方重启航班的申请是违反两国在1980年代订立的航空协议。

美国交通部还表示,新政是为了维持“中美航班之间竞争性的平衡,以及公平平等的机会。该部门称,“我们的首要目标不是使这种情况长期存在,而是改善环境。”这暗示美方并不打算长期禁飞中国航班,而是希望借此争取中方的让步。

达美航空对美国当局的最新表态表示欢迎。该航空公司的声明称:“我们支持与欣赏美国政府行动,这行使了我们的权利并保障公平。”

华盛顿指中方此前坚称“五个一”政策面对所有航空公司,并不存在不公平现象。

的可能后果

有专家表示,如果美国的航空禁令实施,将对中美两国的旅行、贸易及其他往来造成伤害。

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亚太安全项目总监丹尼尔·克里曼(Daniel Kliman)表示,从中美贸易战和美国试图限制科技销售往来等事情看,“我们已经看到美国与中国的‘脱钩’。”

“这是一个一直在积累且正在加速的势头。”

他表示,中美之间的关系分解已经在发生。

最近数周,中国已经逐渐放宽部分国家的航空限制,但是并不包括美国。

中国航空公司目前仍保有少量中美航班。这些航班通常一票难求、价格高企。从美国飞往中国的经济舱票价一度高达3万人民币,航班还可能起飞前夕突然取消。大批滞留美国的中国人无法返华,其中包括数以万计的中国留学生。

如果美国实施禁飞令,中美直航航班将全部停飞,这一情况将雪上加霜。

克里曼表示,中美两国仍有机会在6月16日之前解决这一问题,而一旦美方的禁令正式实施,就将会较难撤回。

代表200家美国大企业在华商务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 China Business Council)表示:“商业航班为美中两国之间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桥梁。在全球大流行之前,每年有数以百万计旅客越过重洋进行经商、度假、学习以及最重要的是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对方。”

“在有冲突、怀疑与误解之时,这类出行尤其重要。我们呼吁两国政府让彼此往来的航班再次起飞。”

在中国社交媒体微博上,有网友指此举“损人不利己”,伤害双方人民的利益,使中国留学生成为“人质”。也有留言认为,这有利于中国继续控制疫情。“暂停就暂停好了,一直等到美国把新冠疫情控制住了,才跟它谈对等之事。”

分类
健康 兩岸 台灣 生活

台一纸口罩禁令引发了两岸论战

台湾行政院长苏贞昌日前宣布禁止口罩出口一个月,认为“自救才能救人”,希望能确保足够口罩。此措施一公布,引发大陆网友抨击台湾不愿卖口罩给中国,“没爱心”。

一纸口罩禁令引发了两岸论战,且出现“台湾政府没爱心”的论述,但事实上台湾的口罩主要出口国是日本,而中国则是台湾最大的口罩进口国。

台湾经济部工业局发言人杨志清曾对媒体表示,日本才是台湾口罩出口最大市场,台湾生产的口罩中每10片就有6片是销往日本,疫情最严重的中国,却是台湾进口口罩的主要来源。

不过,会引发“没爱心”论战的另个原因是台湾外交部1月14日曾公布,澳洲野火肆虐,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14日表示,初步规划将捐赠10万个口罩给澳洲。

前国民党立委蔡正元在脸书上批评“澳洲大火,蔡英文宣布捐赠口罩,大陆武汉肺炎,蔡英文宣布禁止口罩出口”,引发不少人认同。

前总统马英九1月28日在受访时针对口罩禁出口表示,世界都在援助,若再不做以后回头来看会发现“政府实在没有人性”。马英九在1月29日改口称,应该在台湾供应无虞的情况下出口。

另外,歌手范玮琪透过私人脸书批评行政院长禁止口罩出口是件“低俗、没人格的臭流氓行为”,事后立刻针对情绪发言道歉,但仍引起热议。

台湾文化大学光电物理学系副教授邓鸿源向媒体投书表示,当中国政府在外交上百般打压台湾之国际生活空间,在国防上以武力促统,以战机、战舰或航母绕台威吓台湾,或在政治上以“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逼迫台湾承认一中,或是阻止台湾参加WHO时,范玮琪与马英九们,可曾敢对中国领导人或其退将说过类似的话?

他指出,台湾不是没有爱心,是中国没有感恩图报,礼尚往来,毕竟以前几次天灾人祸时,台湾各界已经大力出钱又出力援助中国,结果中国政府有感恩吗?

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1月29日表示,1月22日已捐赠6000枚口罩运抵澳洲,但因台湾出现数名武汉肺炎确诊兵力因此“未来将视疫情管控情形及澳洲实际需求,与澳方协商提供后续所需口罩。”

台湾遭受打压

台湾舆论对马英九及范玮琪批评政府口罩禁令的激烈反应,或许可以归咎于台湾面对武汉疫情,因为大陆打压、以及被国际组织拒于门外的愤怒情绪。

随着武汉疫情严峻,各国派出专机从武汉撤出侨民,但因着两岸关系紧张,沟通机制中断,两地官方针对派机从武汉撤回台湾人,有不同说法。

目前武汉约有300位台湾人,陆委会表示正透过各种管道,包括海基会在内跟对岸协商,希望包机接回这些人,国台办却称未收到。

行政院长苏贞昌表示:“对方没有跟我们直接联络,不过有公开表示所谓,他们会了解、照顾等等,我们还是会持续沟通。”

中国国台办表示有收到海基会来函,但这几天对台湾所称,已就各种管道与对岸协调,都与事实不符,还强调在湖北的台胞都有得到妥善照顾,目前也没人染病。

台湾媒体称,国台办对“撤侨”只字未提,说明时也只称“台胞”是因为撤侨是国与国间的外交手段,若大陆答应,将等于承认台湾是独立国家。

两岸关系也影响台湾在国际组织上的参与度,隶属联合国的国际民航空组织(ICAO),拒绝与台湾任何机场及航空公司分享任何于武汉肺炎的疫情资讯,引发专家讨论,并在其官方推特上留言。

未料该组织却封锁支持台湾言论的推特帐户,其中包括美国官员、学者及亲身测试的记者。台湾外交部对此已表达抗议,严正谴责ICAO迎合中国打压,丧失专业中立且漠视言论自由。

另外,当台湾出现首例武汉肺炎疫情时,《华尔街日报》1月21日撰文指出,台湾官员表示,此事凸显北京意图将台湾排除在世界卫生组织(WHO)之外,有碍国际社会有效因应公卫危机。

2009年至2016年两岸关系较为缓和期间,台湾曾经连续8年以观察员的身分,出席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但是蔡英文2016年5月上任后,台湾已连续3年无法参加该组织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