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 彙整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三大联合公报有关台湾的表述与看点

自华盛顿在冷战高峰期的1970年代决定放弃台北、承认北京,迄今已近半世纪。其间,中美关系历经几起几伏,摩擦不断。台湾始终是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之一。

回眸历史,即使是当年作为美中建交基础而签署的三个声明《上海公报》、《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本应是中美关系的框架,但也曾多次成为美中台之间唇枪舌剑的源头,导致关系僵局。

近来美中关系急速交恶,又恰逢唯一专门针对台湾问题的《八一七公报》签署周年之际,藉此机会,简要梳理三个联合公报中有关台湾的表述重点和看点,希望从中为看清美中关系的现在与未来找到一些历史坐标。

第一、《上海公报》

尼克松(又 尼克森 Richard Nixon)总统1972年访华被称作“破冰之旅”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1972年2月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又 尼克森 Richard Nixon)访华期间在上海与中国总理周恩来签署。

重点:中国重申: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acknowledge),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看点:《上海公报》是美国首次声明对“一个中国”的说法“不提异议”(not to challenge)。

由于这是美中两国恢复接触后首次联合发表外交声明,《上海公报》文字冗长,从历史到现实、从立场分歧到国际背景,涵盖面相当广泛,台湾问题只是其中之一。

在不少台湾人看来,《上海公报》是中美台关系的一个重要历史转折点,美国首次声明对“一个中国”不提异议,造成台湾在主权问题上遭到打压,直到今天。

台湾声音说,《上海公报》签署时,正值美国想极力拉拢中共,台湾仍处在戒严统治下,人民无法自由表达。但是现今台湾已经全面走向自由民主,《上海公报》的表述已经过时。

模糊点:但是,多次在民间引起争议的一点是,中国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仅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没有明确这里的中国指的是否“中华人民共和国”。

美国表明了最终从台湾撤出全部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意向,但是“逐步”(progressively)这个用词被指太过模糊,速度和幅度、最终期限和条件都没有明确。

第二、《建交公报》

邓小平(左)与卡特签署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正式建交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发表,1979年1月1日正式生效。

重点:美利坚合众国承认(recognize)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看点:这是美国首次承认北京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此后,北京在国际间的地位得以提升、合法性大幅度增强,台湾则遭受了继退出联合国之后的另一次重大外交挫败。

相比《上海公报》的长篇大论阐述美中两国的立场、分歧、国际大局背景等等等等,《建交公报》相当简短—中文官方译本短短三百余字。

或许,这也是中国没有在公报中重申要解放或者和平统一台湾的原因之一。不过,在中美正式建交的同一天,中国发布《告台湾同胞书》,阐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

在台湾,一种长期执守的观点是,《建交公报》催生的美国《台湾关系法》才是美台关系的重要基石。简言之,北京在引经据典谈及中美台关系时最常用的说法是“三个公报”,而台湾的心态更像是“一法三公报”。

模糊点:《建交公报》中文版说,“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英文版则说:美国acknowledges中国的…… 这个acknowledge到底应该像《上海公报》那样解读为“认识到”还是“承认”?多年来也引发无数口水战。美国方面致力保持模糊性的“认识到”,而中国方面则坚持称美国“承认”

第三、《八一七公报》

美国总统里根与中国总理赵紫阳签署“八一七公报”

全称《中美就解决美国向台出售武器问题的公告》,1982年8月17日签署。

重点:美国政府声明: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

看点:这是美中三个联合公报中唯一专门针对台湾问题的公报,目的是解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的遗留问题:台湾军售。

《八一七公报》签署历经漫长、艰苦的谈判。公报中,除了首次强调将逐步减少对台军售之外,美国还表示,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在北京看来,这三个“无意”说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向中国做出了较《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更为明确、严肃的承诺。中国重申将“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美国对此表示“赞赏”。

《八一七公报》也是三个联合公报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北京一直认为美国没有切实履行公告中的承诺,美国则以《台湾关系法》中阐明的对台承诺以及近年来台海两岸军力不等为由,拒绝理会北京的抗议。

台湾屡有学者指出,《八一七公报》对台湾国防安全造成极大伤害。现今中美关系快速恶化,“废除八一七公报”的呼声再度浮出海面。

模糊点:公告中引发长期讨论的措辞包括“长期”long-term、“一段时间”over a period of time、“逐步减少”gradually reduce和“最终解决”final resolution,因为这些措辞被指过于模糊,而且可随意解读。

附加问题:六大保证和里根备忘录

导致《八一七公报》成为争议焦点的还有另外两个元素,这就是“里根备忘录”和“六项保证”。

在签署《八一七公报》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李洁明(James Lilley)向先总统蒋经国口头给予六大保证:

  • 美国不会设定停止对台军售的日期
  • 美国不会修改《台湾关系法》的相关规定
  • 美国不会在决定对台军售前和中国咨商
  • 美国不会在台湾与中国间担任调人
  • 关于台湾主权,美国不会改变自身立场,这是个须由中国人自己解决的问题,且美国不会迫使台湾与中国谈判
  • 美国不会正式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不过,北京一直质疑其效力,其“口头”性质更被一些民间人士用来指责台湾“拿着鸡毛当令箭”。

2016年5月,美国首度将“六项保证”诉诸书面文字,成为国会通过的提案。该议案不具法律力,代表的只是国会对某件事物的态度与立场。

里根备忘录:

2019年8月底,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博尔顿签署解密了1982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八一七公报》签署后发送给时任国务卿舒尔茨和前防长温伯格的一份备忘录。

据报道,备忘录称,美国同意减少对台军售,完全以中国是否坚持其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为先决条件;美国对台湾提供武器的性能与数量完全依据中国大陆对台湾所构成的威胁而定,无论是数量还是性能,台湾相对于中国大陆的防卫能力都应该得到维持。

中国官方强烈抗议,美国“内部单方面搞的所谓备忘录是错误和无效的”,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违背美方自身作出的承诺,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另外也有一种声音提出虚构质疑:如果大陆坚持和平、台湾反复挑衅,美国军售又该怎样理解?

但在台湾人看来,里根备忘录和六项保证一样,都凸显当时美国政界对中共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