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admin, 作者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 第95页 共97页
分类
一路风情 名人專訪

欧洲城市代表团考察海口 共促发展

欧洲城市代表团将于19日—21日到海口考察

记者18日从海口市发改委了解到,7月16日,第11次中欧区域政策合作高层对话会在北京召开,海口市与法国尼斯市就开展中欧区域及城镇政策合作达成合作意向。7月17日—18日,第13次中欧区域政策合作研讨会在郑州市召开,海口市代表在会上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根据中欧国际城镇合作工作安排,欧洲城市代表团将于7月19日—21日来海口考察。

第11次中欧区域政策合作高层对话会后,中国昆明市、海口市、烟台市、柳州市、渭南市,意大利罗马市、西班牙格兰纳达市、英国巴恩斯利市、意大利瑞吉欧·艾米莉亚市、法国尼斯市就开展中欧区域及城镇政策合作达成合作意向。

当天的签约仪式上,海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刚与尼斯市常务副市长托尔多签署协议。未来,海口市与尼斯市将根据平等互利、互惠共赢的原则,共同推进区域间务实合作,加强城市间的经验交流,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在可持续城市发展、交通、智慧城市与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产业升级、低碳发展与能效提升、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据了解,海口将对标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依托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机制,与尼斯市共同寻求最佳的合作领域,探索与欧盟其他案例地区在城市创新解决方案和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加强与欧盟知名企业双向考察,洽谈合作,积极引进欧盟国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海口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在中欧区域合作机制国际城镇合作平台下,深化海口与欧洲城市的多领域合作,更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高海口国际化程度,加快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建设。

第13次中欧区域政策合作研讨会以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讨论环节,海口市副市长孙世文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海口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围绕对外开放、产业发展、生态优势、合作愿景等方面,发出海口邀请。在交流期间,重点介绍了海口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从城市规划、产业升级、城市环境、区域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海口绿色发展理念。

欧洲城市代表团7月19日至21日将来海口考察。双方将在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框架下进一步开展区域合作,这将对海口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城市代表团考察海口 共促发展

  欧洲城市代表团将于19日—21日到海口考察

  记者18日从海口市发改委了解到,7月16日,第11次中欧区域政策合作高层对话会在北京召开,海口市与法国尼斯市就开展中欧区域及城镇政策合作达成合作意向。7月17日—18日,第13次中欧区域政策合作研讨会在郑州市召开,海口市代表在会上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根据中欧国际城镇合作工作安排,欧洲城市代表团将于7月19日—21日来海口考察。

  第11次中欧区域政策合作高层对话会后,中国昆明市、海口市、烟台市、柳州市、渭南市,意大利罗马市、西班牙格兰纳达市、英国巴恩斯利市、意大利瑞吉欧·艾米莉亚市、法国尼斯市就开展中欧区域及城镇政策合作达成合作意向。

  当天的签约仪式上,海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刚与尼斯市常务副市长托尔多签署协议。未来,海口市与尼斯市将根据平等互利、互惠共赢的原则,共同推进区域间务实合作,加强城市间的经验交流,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在可持续城市发展、交通、智慧城市与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产业升级、低碳发展与能效提升、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据了解,海口将对标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依托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机制,与尼斯市共同寻求最佳的合作领域,探索与欧盟其他案例地区在城市创新解决方案和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加强与欧盟知名企业双向考察,洽谈合作,积极引进欧盟国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海口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在中欧区域合作机制国际城镇合作平台下,深化海口与欧洲城市的多领域合作,更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高海口国际化程度,加快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建设。

  第13次中欧区域政策合作研讨会以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讨论环节,海口市副市长孙世文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海口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围绕对外开放、产业发展、生态优势、合作愿景等方面,发出海口邀请。在交流期间,重点介绍了海口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从城市规划、产业升级、城市环境、区域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海口绿色发展理念。

  欧洲城市代表团7月19日至21日将来海口考察。双方将在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框架下进一步开展区域合作,这将对海口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城市代表团考察海口 共促发展

  欧洲城市代表团将于19日—21日到海口考察

  记者18日从海口市发改委了解到,7月16日,第11次中欧区域政策合作高层对话会在北京召开,海口市与法国尼斯市就开展中欧区域及城镇政策合作达成合作意向。7月17日—18日,第13次中欧区域政策合作研讨会在郑州市召开,海口市代表在会上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根据中欧国际城镇合作工作安排,欧洲城市代表团将于7月19日—21日来海口考察。

  第11次中欧区域政策合作高层对话会后,中国昆明市、海口市、烟台市、柳州市、渭南市,意大利罗马市、西班牙格兰纳达市、英国巴恩斯利市、意大利瑞吉欧·艾米莉亚市、法国尼斯市就开展中欧区域及城镇政策合作达成合作意向。

  当天的签约仪式上,海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刚与尼斯市常务副市长托尔多签署协议。未来,海口市与尼斯市将根据平等互利、互惠共赢的原则,共同推进区域间务实合作,加强城市间的经验交流,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在可持续城市发展、交通、智慧城市与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产业升级、低碳发展与能效提升、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据了解,海口将对标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依托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机制,与尼斯市共同寻求最佳的合作领域,探索与欧盟其他案例地区在城市创新解决方案和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加强与欧盟知名企业双向考察,洽谈合作,积极引进欧盟国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海口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在中欧区域合作机制国际城镇合作平台下,深化海口与欧洲城市的多领域合作,更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高海口国际化程度,加快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建设。

  第13次中欧区域政策合作研讨会以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讨论环节,海口市副市长孙世文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海口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围绕对外开放、产业发展、生态优势、合作愿景等方面,发出海口邀请。在交流期间,重点介绍了海口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从城市规划、产业升级、城市环境、区域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海口绿色发展理念。

  欧洲城市代表团7月19日至21日将来海口考察。双方将在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框架下进一步开展区域合作,这将对海口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一路风情 地道美食 编辑精选

海南水果你都吃过了?这几种不一定!

提起海南的水果,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是椰子、榴莲、芒果、火龙果等。但是海南还有好几种较为不被岛外人所知的水果,虽然不甚出名,但是依旧美味,是海南人的“心头好”。到底是哪些水果呢?往下瞧。

黄皮

黄皮也称黄批、黄罐子,是海南常见的水果,很多当地人庭院里都种着黄皮树。黄皮的果实小,形似龙眼。黄皮的果皮味道稍有苦涩,一般不吃果皮和种子,只吃果肉。果肉类似透白果冻状,嫩滑多汁,酸甜可口,有特殊气味,具有健脾开胃消痰化气、润肺止咳等功效。夏季海南人喜爱吃黄皮,认为可以清热降燥。

蛋黄果

这种水果光看表面看不出什么端倪来,只有切开来看才能明白名字的由来。蛋黄果的果肉橙黄色,带粉状组织,柔软而缺乏水分,极似煮熟卵黄,故得此名。蛋黄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营养物质,很受当地人喜爱。PS.蛋黄果要等到表皮皱巴、果实熟透了才能吃哦。

人心果

人心果因果实外形与人的心脏相似,因而得名人。人心果的果肉黄褐色、软烂,果肉甜中带微酸,果汁清甜,生吃味道非常鲜美,教人吃完一个还想再来一个。人心果还可以制成果酱、果干、果酒等,市场上售卖的人心果价格实惠,是日常生活中海南人很喜欢的水果之一。

酸豆

酸豆,又称酸梅豆,属于豆科热带常绿乔木。酸豆的外观如豆荚一样,适合生长在沙地中。熟透的酸豆果肉酸甜可口,腌渍后的酸梅豆酱是海南风味佳肴的上乘佐料。值得一提的是,未成熟的酸豆对于海南人来说也是一道美味:未成熟的酸豆蘸上由食盐、酱油、辣椒等拌调制的蘸料,直接食用,味道酸爽可口,让人欲罢不能。

分类
一路风情 地道美食

连老外们吃后都点赞的海南地道美食,你们吃过吗

海南的美食丰富多样,可以满足各类吃货的需求。海南最出名的美食有海南鸡饭、海鲜等等,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餐馆里也常见这道菜呢!当然,这些只是海南的招牌菜,吸引全球各地“吃货”的海南的美食何止这些!

1、海南鸡饭

海南鸡饭(Hainanese Chicken Rice)起源于海南文昌市。用文昌当地的做法制作白切鸡,同时配以鸡油和浸鸡水烹煮的米饭,这就是味道鲜美的鸡饭,因此,海南鸡饭在海南岛俗称为文昌鸡饭。20世纪初期,随着移民潮,这个菜式传至东南亚,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及泰国等地发扬光大。
2、海南海鲜

海南海水含盐浓度较高,众所周知盐度越高,海鲜的口感就越好,用海南渔民的话叫“甜“,就是大陆人所说的鲜。海鲜大多采用清蒸或白灼的做法,保持了海鲜的原汁原味,如果海鲜不新鲜,餐厅是不敢做白灼或清蒸的,所以请一定要注意。吃海鲜有蒸、焖、炒、煮等多种作法,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作法是煮火锅,海南人称为“打边炉”。
3、海南清补凉


清补凉,顾名思义,“清”则“清火”,“补”则“补充”,“凉”则是“凉爽”了,综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清火消暑,补充营养,感受凉意”。清补凉是岛民夏天解暑必吃的佳品,冰冰爽爽,营养美味。清补凉是著名的海南小吃,它的材料并不统一,有以健脾去湿为主,亦有以润肺为主。具有清甜滋补,除痰健肺等温和清凉功效,特别适宜身体瘦弱虚不受补者饮用,是夏秋季节的合时汤水。
4、海南临高烤乳猪


临高烤乳猪位居海南十大名菜第五,排在文昌鸡、东山羊、和乐蟹、嘉积鸭之后,以骨细皮薄、肉鲜质嫩、味香色美而驰名中外。据不完全统计,仅临高县城的乳猪店就有30余家,乳猪消费主要是以早餐为主,下午也有外卖,在临高的大酒店、大排档大多数都把烤乳猪当招牌菜,当地人结婚都会把乳猪当作婚庆喜宴中的一道主菜。
5、海南斋菜煲


斋菜煲是海南省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海派菜。原为道家、佛家烹任的以三菇六耳、瓜果蔬茹及豆制品为主的素食菜肴,故又称“寺院菜”、“素菜”。海南斋菜主要出自琼北的海口和琼山地区民间。除宗教活动需要外,传统的习俗为每逢农历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必吃 “斋”。其次为元月初九,也普遍“拜神”吃斋。
6、海南椰子盅


海南椰子盅为海南风味小吃,椰子原肉造型,汤鲜味美,椰香浓郁,营养丰富。可以说,海南椰子盅是到海南不得不吃的美食之一。 做汤底的椰子要求也很非常高,椰子全是新鲜的,大小也是整整齐齐的,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椰子汤不入味,太小椰子量太少,真是用料非常的讲究。
7、海南三亚回族酸鱼汤


三亚是个多民族的城市,聚居着汉、黎、苗、回等多个民族。美味的酸鱼汤正是回民的杰作。海产品是回民们自己从大海捕捞的,品种多样,绝对正宗与新鲜。与海南传统清水、姜片等煮鱼汤相比,酸鱼汤原料要丰富些。其中三亚产的天然酸豆、酸杨桃是特别配料,再配以新鲜海鱼、酸萝卜丝、西红柿、姜片。正因为有酸得掉牙的酸豆、酸杨桃,酸鱼汤喝起来才特别鲜。
8、海南乐东黄流老母鸭


黄流老母鸭的烹饪方法是黄流村民阿福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明的,虽然历史不长,但名声却颇大。黄流老鸭店的招牌已挂遍海南省各市县,并已打入广东,成为海南名菜的一个大品牌。黄流老鸭,顾名可知一定是喂养多年的老母鸭,人们以为老鸭要煮得很久才能咬下,其实不然。这些老母鸭,要选本地花鸭,喂谷物加放养的母鸭,蛋龄两年左右。并且要挑选肥嫩,还在下蛋的母鸭。这样的鸭子耐煮,越煮越厚醇,不肥不腻,有韧性,适合慢慢品味。
9、海南粽子


海南粽子是一道传统的汉族小吃,属于端午节食俗。与大陆的粽子不同,它由柊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可放入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热粽剥开,先有柊叶和糯米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浓香。香浓淡兼有,味荤素俱备,令食者胃口大开。海南粽子又以定安黑猪肉粽、儋州洛基粽子、澄迈瑞溪粽子最为驰名。此外,海南粽子还有将草木灰泡水后取上层清液浸泡糯米后,制作的碱水粽。海南黎族也有三色粽和用椰子叶包制的粽子。
10、海南五指山野菜


原名鹿舌菜,又名马兰菜、革命菜,五指山野菜生产于海南五指山腹地,日降雾时间长、水质好,属天然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没有季节的限制,好种好管,是当地农民常食用的菜肴,它以其清香嫩滑的口感博得人们的喜爱。目前已开发出来的正宗五指山野菜有树仔菜、四棱豆、野生粉蕉、百花菜、野南瓜花、野空心菜等。

分类
一路风情 名人專訪

永富法師新書——「一念彌陀富三千」

永富法師新書——「一念彌陀富三千」

在兩岸三地至海外,我深信無人不聞佛光山與星雲大師;在台灣、香港、內地,甚至海外的佛學界,我深信無人不識永富法師。

永富法師是星雲大師的得意弟子,台灣彰化人。一九八六年(十七歲)禮星雲大師披剃出家,美國西來寺受戒。師音聲嘹亮,擅長於梵唄唱誦、佛門禮儀、戒壇儀軌、寺院行政、僧伽教育、活動策劃、經典弘講、法會儀軌、佛事懺儀等。現任佛光山港澳地區總住持、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秘書長、佛光山梵唄讚頌團團長。

永富法師的新書——「一念彌陀富三千」,主旨讓佛弟子「不只要知道,而是要證道」,新書發佈會於七月廿一日在香港書展推出,筆者有幸先睹為快。

永富法師接受王運豐博士採訪。

新書難得同時獲得慈惠法師及慈容法師寫序。

我截錄書中精彩片段與大家分享。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我們對佛號的堅持來自對佛道的殷求,由願力生起念力、念力帶動願力,輾轉增長,在念佛過程中,擴大正念的力量對抗無明和妄想。「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所以更要在正念之下保持覺照力,堅定方向。

生命最高的價值發菩提心

「修行不發菩提心,猶如耕田不下種。」

發菩提心,就是在我們的心田,播下清淨的種子,讓善機萌芽,成就佛果。

「悟在當下」

真正修行的人沒有恐懼和悲傷,悲傷是因為活在過去,恐懼是因為想著未來,佛法強調活在當下。心如住虛空,不修、不整、不散亂。我們就會逐漸感受到當下都是凈土、當下都是美好。

該書由台灣香海文化出版,版面設計優美,荷花插圖貫穿整本書。

分类
一路风情 名人專訪

「帶路」大灣區發展速 金融元老吳連烽教尋香港價值

圖︰吳連烽接受《流動媒體》專訪,分享他對香港的看法﹐以及在「一帶一路」與大灣區發展下,香港金融界應如何自處。(Elaine攝)

「香港需要自己爭取!不能只在等中央安排,要靠自己在大環境中找出價值!」金融界元老、 國際寶峰金融集團董事長、南洋商業銀行前副總經理吳連烽堅定的說。面對「一帶一路」倡議與大灣區發展的大環境,香港人或許仍在暗暗自憐,擔心被取代、被邊緣化,但吳連烽一直看好香港,認為香港仍有許多優勢難被內地城市取代。

吳連烽接受《流動新聞》專訪,分享他對香港的看法﹐以及在「一帶一路」與大灣區發展下,香港金融界應如何自處。他直言︰「 (香港) 細唔緊要,最緊要有自信!」

香港可扮橋樑角色

「金融業是我們(香港)的強項,我們可以把國際資金和資本市場的先進經驗帶入內地,也讓國家融入全球金融業的整個發展,這是香港的作用!」吳連烽指,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香港的角色更加重要。「因國家發展愈來愈犀利,愈來愈走入世界的舞台,就如人民幣國際化、貿易也是全世界最大等,但很多國際的規則,中國還未熟悉,而最了解的就是香港!香港可扮演更好的橋樑角色!」

圖︰吳連烽指,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香港的角色更加重要。(Elaine攝)

他又認為,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地位難以被其他國內城市取代。吳連烽認為,「如果香港(與內地)實行同一個制度,就只是其中一個國內城市,沒有太大作用;但香港是一個特別行政區!全國來講,有哪一個城市像香港國際化?沒有!全國最國際化的城市就是香港!香港連續24年獲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唔係咁簡單呀!」

有幸見證國家發展

吳連烽於1962年來港發展,從南洋商業銀行的小員工做起,一步步向上躍升,更於1986年升任南洋商業銀行的副總經理。由對於銀行金融完全沒有認識,到成為專家,吳連烽自言,「我最大的缺點,就是比人蠢!我最大的優點,就是知道自己比人蠢,有自知之明,因此自己要多努力。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要自己看輕自己,香港都係呀!」

圖︰吳連烽於1962年來港發展,從南洋商業銀行的小員工做起,一步步向上躍升,更於1986年升任南洋商業銀行的副總經理。(Elaine攝)

在金融業打拼50多年,吳連烽有幸經歷到中國發展的大事。「首先是中國改革開放,這件事影響了全世界!」因為中國改革開放,南洋商業銀行1985年組織了全國最大的一筆國際銀團貸款,涉及1億美元,籌建上海希爾頓酒店。吳連烽牽頭組織這筆貸款,當時也沒想過外國銀行反應如此踴躍,更有國際大銀行董事長為此親自專程來到香港。

吳連烽好奇問這位董事長﹐為何對此貸款有興趣?對方跟他說︰「中國現在改革開放,未來是世界一個大市場,希望你們帶我們進去。」吳連烽憶述,「嘩!當時我好震撼!因為自己還未感覺到(改革開放對國家的影響),但原來外國人已如此重視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市場!」

回想中國改革開放時,國家要和世界接觸,吳連烽指,「當時中國不太了解世界、世界也不太了解中國,這就是香港的機會!」

邀得三任特首與業界交流

近年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吳連烽再見證中國發展的另一大事。對於香港在「一帶一路」下如何自處,他深信,「香港有付出,必有所得!這個『得』,是指所做的事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而香港現時真的有很多(發展)機會!香港仍有很多優勢,要珍惜!」

圖︰專訪期間,吳連烽分享他多年來,從多位國家領導人和政要身上學到的待人處事方式。(Elaine攝)

專訪期間,吳連烽分享他多年來,從多位國家領導人和政要身上學到的待人處事方式,「當年(現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任河南省省長,我有機會到鄭州,與他見面時,就談起鄭州近年的發展。」吳連烽如實回答鄭州從前比較舊、比較保守,再次到訪卻見很多新發展,李克強就邀請吳連烽及30多位銀行家於2001年到訪鄭州,「我們到達後得到很隆重的接待,原本李克強要留在北京開會,但晚上他竟然趕來,說應承過要與我們見面,所以向上頭請假,見完我們就馬上回北京!」

圖︰吳連烽現為「香港金融業志同會」會長,該會於2017年就分別邀得董建華、梁振英和林鄭月娥擔任演講嘉賓。(香港金融業志同會網頁圖片)

吳連烽如今作為精英團體「香港金融業志同會」會長,該會藉每兩個月籌辦一次聯誼宴會的機會,僅2017年就分別邀得多位知名人士到場專題演講,包括中國銀監會首任主席劉明康,前任行政長官、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和梁振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還有騰訊控股主席馬化騰、著名經濟學家劉遵義;該會還經常邀請中央、外國駐港機構的負責人和專家學者來演講,進行零距離交流聯誼。

吳連烽指,「我們的演講嘉賓不只演講,還答問題,更會坐下來與參加者一同進餐、一同交流!這樣很有意思,大家覺得獲益良多!」

這篇文章 「帶路」大灣區發展速 金融元老吳連烽教尋香港價值 最早出現於 流動新聞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特产手信

中國外銷茶具展 紋飾獨特影響歐洲東南亞

圖:泰國青花出獵圖直身提梁壺 ,為「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款。(中通社圖片)

【金鐘】「藝術背後:中國外銷茶具」展覽新闻界预展,昨日下午舉行。正式展覽由今日(18日),至10月31日,在香港茶具文物館舉進行。

圖:这套茶具在 18世紀初,於景德鎮燒制成素色白瓷,畫風帶法國畫家的神采。(中通社圖片)
圖:泰國磨光扁圓壺  「利興」款(19世紀晚期)。(中通社圖片)

展覽由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透過60多套茶具,展示中國外銷瓷器的獨特風格和紋飾,展現它對東南亞及歐洲等地茶具裝飾的影響。

圖:紋章瓷也稱外銷瓷,最早出現於明代晚期,紋章由貓頭鷹和蔓草紋圓環組成。(中通社圖片)

這篇文章 中國外銷茶具展 紋飾獨特影響歐洲東南亞 最早出現於 流動新聞

分类
一路风情 名人專訪

访书法名家:不拘一格刘中方

图:刘中方老师自六岁习书,40多年来从无间断。 (王运丰摄)

在当代云云书法家中,刘老师为人低调,君子翩翩,谦躬亲和,润物无声;他的书法作品却大气磅礴,苍劲有力,挥洒有度,收放自如,抹黑留白,空间优美,气韵酣畅,不拘一格。他用笔、他用墨都超脱传统的束缚,令观者看得心悦,令过客驻足,这就是书法的魅力,它富有一种神奇的力量,穿越灵魂最深处,令人为之动容。

图:刘中方书法「耕云对月」。

我认识刘老师在一个书法笔会上,他与十几个书法家现场挥毫。众家都遁规蹈矩,一涂一抹,不破方圆。刘老师如那黄庭坚一般,悬肘吊腕,一支长毫浓墨重彩,写得那叫一个潇洒。

图:刘中方书法「石来运转」。
图:刘中方书法「观海听风」。
图:刘中方书法「见贤思齐」。

我深爱书法艺术,香港每季的苏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拍卖会,每次预展都不会缺场,从魏晋至元宋,从苏、黄、米、蔡,至于右任、启功,见过无数真迹。正正是这种缘故,令我在现场一下子见到刘老师的作品超凡脱俗,一下子为之凝神。刘老师的书法透露了深厚的根基,他落笔大胆,虚实有序,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写不出如此的墨韵飞扬。

去岁寒冬,匆匆一别,一直想找刘老师做访问,希望把中国的书法艺术宏扬出去,让海外喜爱中华文化的读者可以一饱眼福。适逢春暖,百花盛开,终于与老师一聚,亲身听老师说说他对书法的心得。

落筆如山 起筆祥雲

刘老师说:自六岁习书,从无间断的走了40多年,这条路不好走,多少年来不知道用了多少纸,多少墨,花了多少精力,为了几个字的空间美、形态美,反覆的琢磨才能达到意境美。书法无捷径也永无止境。作为一个书法家就是用这岁月的积淀造就毫厘之别的美的境界。

图:刘中方书法「群鸿戏水」。
图:刘中方书法「飘然不群」。

对于书法美学,刘老师始终遵循传统,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不变的是传统,变化的是形态,书法美学自魏晋流传至今,美是一种标准。至于,近年出现的所谓「丑书」,即是尽其力的往丑写。他说:丑书是走不远的,他丑化了中华文化的形象。

刘老师目前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书法艺术,桃李满天下。

图:刘中方书法「坐看云起」。

让我总结刘老师的书法,落笔如山,风劲林茂而厚重,起笔祥云,腾跃空行似天龙,故,聚黑字,化神通穹。

图:刘中方书法「心宽无处不桃园」。

访问完刘中方老师,天降四月桃花雪,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望着挂满白雪的桃花,刘老师说,去年写了一幅得意的作品——「心宽无处不桃园」,正好应了此情此景。

分类
一路风情 名人專訪

周洁冰细诉:香港社区粤剧发展史

采访香港本土文化艺术,不得不提于2009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粤剧。

香港近年有不少戏曲相关的表演场地正式启用, 2012年7月启用的油麻地戏院,为粤剧新秀和新进剧团提供演出、排练和培训设施;预计将于2018年底开幕的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更打造成戏曲表演而设的世界级场地。

周洁冰自担任市政局议员时,已开始涉足文化艺术工作。 (Elaine摄)

自市政局时期担任议员及文化艺术小组主席、香港粤剧曲艺协会主席周洁冰认为,「戏曲中心的开展,会是香港粤剧文化一个新的里程碑﹐希望能够打造香港的传统文化,随『一带一路』传至全世界。」

回归后始研习粤曲粤剧

周洁冰现时经常参与粤剧、粤曲演出,她接受《流动新闻》专访时却坦言,「我属于业余唱家,亦比较后期才去学艺,所以我觉得要付出双倍努力去做、去追赶! 」而对于周洁冰而言,学习粤剧曲艺除了是兴趣、是艺术上的追求,也是一个与祖国融和的切入点。 「我以前(在粤剧方面)没有唱歌、做戏,只是做观众。1997年回归后,我自己有一个心愿︰我觉得我们要做一些与祖国融和的事。正如我们常说的问题︰香港回归了,但人心未得回归。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在于认同感,你是否认同中国传统?你是否中国人?这得从文化根基去做起。」

周洁冰(图左)经常参与粤剧演出,唱子喉,即负责演花旦,唱高音。 (周洁冰提供)

2006年,周洁冰成立了香港粤剧曲艺协会,冀为粤曲文化爱好者做一个平台,看如何与内地有多一点交流。 「成立协会后,我跟当时任职民政局长的何志平说希望推广粤曲文化,最后就办了全港18区粤曲精英大赛;我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完全不够认识,但筹办比赛要邀请评判、找寻赞助,如果对这样东西一窍不通,根本很难沟通。因此,我就开始钻研、去了解、去参与,就这样开展了我的粤剧生涯。」

让长者青少年欣赏到粤剧

周洁冰与很多粤剧戏迷一样,最喜欢任剑辉、白雪仙的演出。周洁冰说︰「粤剧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如果要追求,可以是无穷无进的!当我去接触粤剧,原来可借此认识许多历史故事、文化修养,令人懂得如何欣赏作者的文笔,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

得知长者喜爱粤剧却未必能负担门票费用,香港粤剧曲艺协会主办的演出多为免费节目。 (Elaine摄)

周洁冰又表示,「因为我做地区工作,发觉好多老人家喜欢看粤剧,却舍不得去买票,我们的粤剧曲艺协会,也会做一个桥梁,找人赞助、找人帮忙演出,让长者有多些机会去欣赏粤剧演出。」另外也会做年轻人的推广,如有学校希望让学生欣赏粤剧演出,协会也会去推广粤剧。

另外,协会自创会以来已有举办培训班,2006年至今从没间断,每年又会为青少年机构培训青年大使,让他们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分享粤剧和香港文化。 「粤曲都一支歌最短都要20-30分钟,要观众坐下来听那么长时间要很难的事,所以能够让他们坐下来之后不离开,已经是成功了,总算走出第一步! 」

推展「一带一路」的软实力

谈到「一带一路」,也比较多提及经济方面的交流,周洁冰认为,粤剧可作为香港推展「一带一路」的软实力,「在我担任市政局议员时,我已经觉得澳门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澳门每一次去海外宣传,一定会把自己的文化一齐带过去,做商贸就把澳门文化表演一并带去,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香港可以仿效!」

预计于2018年底开幕的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将打造成戏曲表演而设的世界级场地。 (西九文化区)

近年,香港的粤剧发展在硬件上取得进步,周洁冰觉得,在软件上也得配合。 「香港的文化,第一是要培养市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第二是要将传统文化在社区生根,令市民(对这个文化艺术)有认同感,然后才能够将其带到海外,这是让一个文化发展的方法。 」

周洁冰称,「香港没工业、没资源,要靠香港中西文化结合的特色、靠香港人的拼搏文化,还有靠祖国的支持(因我们是特别行政区),大家一齐走出去!我们的资源其实在祖国,而香港是人力资源,我们要把人力资源,结合中国的文化特色,把香港去打向世界!」

这篇文章周洁冰细诉:香港社区粤剧发展史最早出现于流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