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各界回应美国政府制裁11名中港官员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专题 国际 港版國安法

各界回应美国政府制裁11名中港官员

美國宣布製裁11名中共及香港官員,林鄭月娥、夏寶龍榜上有名

美国财政部8月7日宣布就香港自治在近期受到的侵蚀和破坏,向特首林郑月娥、中国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和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等11名中港官员实施制裁。引起香港各界高度关注。港府星期六发声明,强烈批评美方的“所谓制裁”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常规,将会全力支持北京实施反制措施。

香港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在社交专页表示,有些香港市民对美国的所谓制裁中央和特区官员,摇旗呐喊、如获至宝,令人慨叹。

美国宣布制裁11名香港及内地官员与前官员。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表示极度义愤和强烈抗议,强调美方挥舞制裁大棒,最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作为美方制裁的首要对象,林郑月娥周六通过脸书回应指,她的访美签证有效期到 2026 年,并称“既然本人并不向往到这个国家,看来也可主动注销了。”此外,同样位列制裁名单的骆惠宁亦表示,“自己在国外没有一分钱”,并调侃称,“我也可以向特朗普先生寄去100美元,以供其冻结之用”。美国此次针对香港问题首度提出对中港高官进行制裁实为少见,那么美方宣布的制裁措施真的就只值100美元吗?

根据美国财政部宣布的制裁措施,被制裁的中港高官在美资产,无论直接或间接持有,只要超过一半权益,就会被冻结,以及需向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 )申报。除非美国当局许可,否则任何当地机构均不可与被制裁人士有业务往来,或向对方提供资金、货品或服务。此外,美方公布的11名受制裁官员名单还列出了他们的出生日期、身分证号码及住址,部分官员的护照号码亦包括在内。

对于美方采取的这一行动,正如上文所提到,除了自称将主动注销美国签证之外,林郑月娥亦通过脸书回应质疑,美国入境部门将个人资料转交财政部,“有否违反人权的保障,值得商榷”。她还嘲讽美国当局连她的个人资料都搞错。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与林郑一起遭受制裁的官员纷纷表现出不懈的态度。例如保安局局长李家超就反驳指,美国本身亦有大量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却以香港国安法作借口,反映其双重标准和虚伪;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则称,他对制裁感到“不痛不痒”,又谴责美国“起底”和公开个人资料。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回应被美国财政部列入制裁名单,表示美方以绝望和非法的制裁手法,进一步加强了她认为自己一直处事正确的信念,又说有国家作为强大后盾,她不会被吓倒,美国所谓的制裁行动是徒劳无功。

曾国卫告诉媒体称,美国的“所谓制裁”,“简直是自欺欺人,对我而言不痛不痒、毫无影响、毫无意义。”他续称,“我们是不会被他们吓到的,反而更令我们坚信现在所做的一切是正确的。”此外,同样被制裁的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亦形容此为“徒劳无功”,扬言“与祖国和全国人民相比,我的个人利益毫不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先前有当地媒体报道,郑若骅和丈夫潘乐陶被指持有香港安乐工程63.48%股份。翻查安乐工程年报,该公司在今年3月31日完成收购美国纽约市升降机公司TEI Group的51%股份,涉资约2.78亿元。据称相信安乐工程已合资格成为受美方制裁的公司。

此外,警务处前处长卢伟聪则批评美国政府蛮不讲理,表示对不公平的制裁极度遗憾和愤慨,扬言会坚定支持落实港区国家安全法。他的继任,邓炳强也回应称,“维护国家及香港的安全是我的责任和荣誉,外国对我的制裁,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会继续专心做好维护国家及香港安全的工作”。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上述提到的中港官员中不少纷纷表示,自己外海或美国没有资产,但由于特朗普早在7月就签署了相关的行政命令,如若当事人或家属在美国存在资金等可流动物也有时间可以转移。

張建宗在網誌表示,美國政府明目張膽高調作出所謂「制裁」是橫蠻無理,違反國際法及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故意公開政府官員的個人資料,嚴重侵犯私隱及危害個人安全,當局無懼所謂「制裁」的威嚇,形容「不怕風雨,果敢續航」,全面支持中央政府採取反制措施。張建宗說,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前日錯誤並不恰當地評論《香港國安法》會影響香港市民的言論自由,屬於嚴重失實的指控及雙重標準的政治操作,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特區政府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及反對。他指出,美國政府取消香港特殊待遇地位,市民無須過份憂慮,香港有深厚底蘊,具獨特優勢,加上內地經濟的持續發展是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底氣所在,西方政客所謂的「制裁」無法阻擋香港的長期繁榮,香港擁有的獨特優勢絕非西方國家所「恩賜」。

那么华盛顿采取的制裁措施真的像这些官员所说的那样“毫无意义”吗?对此,流亡在英国的香港立法会前议员罗冠聪表示,在理解制裁的效力以后,绝不是林郑一句“我在美国没有资产”就能轻轻带过。他在脸书上发表的分析看法是,被制裁官员所受到影响是灾难性的,轻则所有在银行的资产被冻结,重则完全没有金融、专业机关为其服务,且制裁力度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他称,现在中美紧张关系一再升级,未来势必有更多制裁名单释出,罗冠聪警告称,“今轮有幸逃过一劫的高官黑警要提心吊胆了”。他在文章中并着重强调特朗普在上个月签署的《香港自治法》。该法律要求对为相关被制裁人士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限制。他谈到,“在美元霸权底下,中共无反枱和对等报复的能力。”

罗冠聪认为,“其实制裁最有效的地方,是美国政府拥有极大的酌情权,从而令个人、企业、交易伙伴在这个相对含糊且风险极大的状况下,选择避险而拒绝向被制裁人士提供服务。”此外,身在香港的黄之锋也于周六通过脸书介绍指,多名港府高官的家人均有外国国籍,其中包括此次遭受美国制裁的林郑月娥、李家超,他们各自的配偶和儿子均为英国国旗,郑若骅的丈夫是加拿大籍。此外,他还介绍指,未遭制裁的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的妻子和两名儿女亦是英国籍,环境局局长黄锦星的妻子是为加拿大籍。至于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其子女均是在澳洲留学等。

黄之锋还建议称,“作为龙的传人,为何家人要持有外国国籍?身为五千年来的中华儿女,怎能容让西方列强欺负我们?既然香港特区官员反对制裁,现在就要抛售所有海外物业,家属也应立即放弃外国国籍,不能容让八国联军有借口批评我们,大伙儿们回大湾区养老就最好了。”他续称, “反制西方制裁的第一步,就是抛售海外物业及安排家人放弃外国籍,那个官员不愿意,就是不效忠国家,向外国示好的表现!”事实上,英国末代港督彭定康近期就香港国安法一事在接受采访时就曾提出,“他们做的都是,在这一可怕的事情上签名,镇压香港的自由,自己却深知一旦事情向坏的方向发展,他们有他国护照可以出走离港,而大多数港人则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前民间外交网络发言人张昆阳在社交媒体Facebook发文表示,今次制裁牵连甚广,一众被制裁的对象未来不能够再享用美国不同企业,包括信用卡VISA, AE(美国运通卡)以致苹果电脑及手机的服务等,否则该美国企业会受到惩罚。被制裁的人亦不能够先转移资产到第三方,再由第三方跟美方企业合作。因为根据美国财政部OFAC禁令,这种“偷鸡”的方法会令第三方都受到美方监察和制裁。他认为,被制裁的人绝对难以有机会翻身。张昆阳表示,中国必定会采取基本的反制,局势一定会升温。香港人如果要走向梦想的彼岸,其实还未见证过最恐怖的日子。不过,张昆阳认为,香港人没有放弃的可能,不要期待能够齐齐整整,但仍要奋身全力加速,迎接寒冬,如果还有然后,就期待春天来临。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科学硕士课程讲师陈伟信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美国在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星期六开会,讨论香港押后立法会选举一年,如何处理“真空期”等问题前夕,公布制裁中港官员的名单,一定程度是想带出一些信息,他认为亦是一连串事件加起来的结果,包括押后香港立法会选举一年;实施港版国安法后,全球通缉6名有关香港社会运动人士等。陈伟信表示,香港只是中美贸易战及科技战上的其中一小部份,但又是最容易取得国际关注的部份,他认为接下来就要观察北京如何反制,以及其他西方国家包括英国等“五眼联盟”会不会加入制裁行动。

另在华盛顿方面,蓬佩奥周六在推特上写道,“(制裁行动)这些将不是一锤子买卖(These actions aren’t one-offs)。”此外,正如罗冠聪所提到,是否会有其他的西方国家效仿美国对相关的中港官员进行制裁。对此,多名英国议会议员相继通过推特表示,英政府应效仿华盛顿对林郑月娥等官员加以制裁。例如,英国保守党人权委员会副主席罗杰斯(Benedict Rogers)就通过推特对美方的行动表示欢迎。他还提出,“英国亦应引用马格尼茨基式制裁”。《马格尼茨基法案》最先是美国国会在2012年通过,后于2016年将法案覆盖范围扩展至全球,任何人因捍卫宗教、言论、集会自由等而遭政府迫害,美国总统可制裁有关国家。英国等多国其后都推出效仿《马格尼茨基法案》的法案或修正案,以制裁侵犯人权的人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