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雷蒙多 彙整 - 第2页 共2页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雷蒙多抵達北京展開訪華行程 中國將放低姿態?

雷蒙多晚上抵達北京,中國商務部美大司司長林峰到場接機。(美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8月28日訊)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8月27日)晚上抵達北京,展開一連4天的訪華行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及中國商務部美大司司長林峰到場接機。有評論認為,目前面臨經濟停滯的中國可能會請求雷蒙多幫忙度過難關。

雷蒙多將在北京與中方官員舉行雙邊會談,之後將會前往上海。她訪華期間亦會與美國商界代表會面。

這次訪問非常重要,而兩國之間的關係由於從台灣到南中國海的許多問題仍然緊張,還有被深化了的中美貿易摩擦。臨行前,雷蒙多對記者說,我所要遵循的是:能促進的地方就促進;能保護的就必須保護”。

中國商務部稱雷蒙多此次訪華是受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邀請成行。雷蒙多上一次與王文濤會面是在今年5月,雙方在華盛頓就貿易問題進行了討論。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8月22日)在新聞簡報會表示,雷蒙多此行將傳遞美國並不尋求與中國脫鉤的訊息,但在維持與中國的經貿關係的同時,美國也將維護自身國家安全,並呼籲中國發布經濟數據保持透明度。

中國商務部則在(8月2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我們注意到近期雙邊貿易投資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這與美方實施的一系列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措施密切相關,中方將繼續向美方提出有關經貿關切。」

美國媒體Politico一則8月18日的報導曾稱,當雷蒙多出訪中國時,中方可能會請求其協助應對陷入困境的中國經濟,要美方放鬆長期的貿易限制。 Politico報導指出,作為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此行肩負著「雙重角色」:一是促進美國商品的出口,包括對中國的出口。與此同時,美國商務部也負責管理出口管制,例如為了阻止北京獲取先進技術的出口禁令。

香港媒體《南華早報》周六刊出的社論則認為,雷蒙多訪華對於美中關係有利無弊。文章提到,雷蒙多和美國財長耶倫一樣,被認為對中國相對更加友好。 《南華早報》指出,儘管這樣的短暫訪問是否能帶來實質性成果仍有待觀察,但美中雙方能借此機會加強聯繫和信任仍是好事一件。

在前美國總統川普2018年開始向中國商品實施一系列關稅徵收政策後,他的繼任者拜登和一些美國盟友也以安全為由,在近幾年開始限制向中國出口先進的半導體和製造設備。而自今年8月起,中國也開始限制鎵、鍺等對半導體生產相當關鍵的稀有金屬出口,以反制西方。

美中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曾經是彼此最主要的貿易夥伴,但華盛頓現在更多地與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進行貿易,而北京則更傾向與東南亞進行貿易。

分析師認為,這是東西半球出現的貿易區域化新趨勢–兩個半球各由一個超級大國主導,而此趨勢可能對全球增長構成風險。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的中國政治研究員托馬斯(Neil Thomas)對路透社說:「貿易模式的變化表明,中國和美國對彼此施加的經濟限制正開始分流貿易。他指出,這「很可能會加劇國際貿易的區域化,從而引發通貨膨脹,並阻礙其他陷入困境國家的經濟增長」。

雷蒙多此訪是拜登政府成員近幾個月來的第四次訪華,這證明了美國總統對因美中分歧關係冷淡,但它又不得不重視中美關係的姿態。 在華盛頓,一些人希望這次訪問能夠比之前美國官員的訪問取得更具體的進展。 因此,在習近平和拜登定於 11 月舉行會議的幾個月前,雷蒙多希望此次訪華能夠獲得某些平衡以緩解兩國關係。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美國晶片法祭禁令 中國舉國體制協同攻關

拜登政府官員在公佈一個月前通過的《晶片法》部分細節時表示,依據該法案接受政府資助的科技公司10年內不允許在中國建設擁有”先進技術”的工廠。美國計畫投入近500億美元對本土半導體產業進行補貼,上述指導方針是這項政策其中一環。中國政府表態反對美國出台晶片法案,並稱其為”冷戰思維”的復甦。面對美國在半導體技術領域不斷加碼的制裁,中國領導人再次呼籲國內加緊發展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技術。

8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2022年晶片和科技法案》

美國政府:受資助科企不得在華建設「先進技術」工廠

美國企業面臨已經導致生產放緩的全球晶片短缺問題,正致力爭取更多政府支持,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9月6日宣布,通過該法案獲得補貼的美國科技公司將被禁止在中國打造尖端或先進科技設施,禁令有效期10年。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解釋“2022年晶片和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 of 2022)指出:“我們正在築起護欄,以確保那些接受資金補貼的公司不能損害國家安全…這些企業在10年期間內不準用這筆錢去中國投資、也不能在中國開發尖端技術。”

她說:“接受此一資金補貼的公司只能在中國擴張其使用成熟製程的工廠,以服務中國市場。”美、中兩國在貿易和技術上陷入爭端已久。

美國擔心正對中國喪失科技優勢,拜登8月9日簽署上述晶片法案,對高科技製造和科學研究整體投入將達2800億美元。

相關投資包括對在美國興建電腦晶片製造廠的業者減免租稅。

美國晶片法案補助準備上路 最晚明年2月開放申請

美國本土生產的半導體在全球供應總量佔比已經從1990年的40%降為目前的10%。半導體晶片是從汽車到手機等許多產品的核心零件。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反對美國的晶片法,稱這讓人聯想到“冷戰思維”。

華府針對出售高科技到中國進行打擊,一些美國晶片製造商已經開始受到影響。美國芯片設計大廠英偉達(Nvidia)、超威(AMD)上週證實已接獲美國政府通知, 要求禁止出貨人工智能相關的高階運算芯片給中國。

投資機構韋德布希證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科技分析師艾夫斯(Dan Ives)指出,限制措施將對輝達公司造成“重擊”。

艾夫斯說:“這是真的在對中國鳴槍示警,將會激化地緣政治緊張關係。”

中國:舉國體制,協同攻關

面對美國在半導體技術領域不斷加碼的制裁,中國領導人再次呼籲國內加緊發展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技術。

舉國體制是指中國以“國家利益”爲最高目標。中國曾經以此建立國家體育管理體系,由國家負擔經費集中選拔、培養、訓練有天賦的體育運動員,並取得成功。

據新華社報導,習近平9月6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會議提出要”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要把政府、市場、社會有機結合起來,”科學統籌、集中力量、改善機制、協同攻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克強、王滬寧、韓正出席會議。還強調要”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同時”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激發創新主體活力”。

習近平親自介入指示,顯示北京對美國在從人工智慧和生物技術到半導體領域加緊遏制中國的擔憂在加劇。

“對這次會議的解讀傳達的訊號是,可能會加倍重視國家對國內晶片產業方向的影響,而不是增加市場驅動力對資源配置的影響。”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資深分析師施耐德(Jordan Schneider)表示。

設在北京的策緯咨詢公司(Trivium China)合夥人舍費爾(Kendra Schaefer)表示,”中國領導人正在致力於讓高科技不僅僅是政府、創新者和研究人員的任務,而是整個社會的努力方向。”而中共歷史上研發核彈、以及航天技術的進步都得益於”舉國體制”。

美禁售中高階AI芯片 分析指衝擊解放軍現代化

美國政府要求芯片大廠禁止出貨高階人工智能(AI)運算芯片給中國。分析指出,這對人工智能運用在作戰或武器的研發上,會造成很大影響,衝擊中國2027年軍事現代化進程。

缺乏這類芯片可能影響解放軍用於武器和軍事基地的衛星影像搜索,以及用於情報蒐集目的的數字通訊過濾。這將重創向來依賴這些美國芯片的中國國有研究機構及知名大學的科研進程。

英偉達的芯片主要功能是圖像跟語音的識別,具軍事用途,如人工智能、智慧型武器,或是重要軍事基地、衛星圖像、過濾情報蒐集的相關成果和數子傳輸等。

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禁令涉及英偉達AI相關的A100、H100芯片,和超威的先進AI芯片MI250。中國知名大學和國有研究機構長期依賴美國運算芯片爲其AI技術提供動力。

美國禁止重要芯片出貨中國不是第一次,這次禁的是高階運算芯片,主要用在國防、科研、大學做超級運算或高科技相關裝備、伺服器,屬比較核心。解放軍在2027年達到軍事現代化、人工智能、智能科技,需要高階芯片或大量運算,讓科技更成熟,如果缺少這些芯片,中國恐怕沒辦法制造。

檢視過去兩年中國10多項公開的政府招標案文件後發現,北京清華大學去年斥資超過40萬美元購買兩臺英偉達AI電腦,每臺由4顆A100芯片驅動。中國科學院去年也在A100芯片上花費約25萬美元。今年中國科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在高科技設備花費約20萬美元,部分由A100芯片驅動的伺服器。

另外像廣東暨南大學網絡安全學院、山東、河南和重慶等省市政府支持的許多研究所和大學也購買了A100芯片。受中共軍委會直接領導的解放軍軍事大學“中國國防科技大學”(NUDT)也是A100芯片的買家。

美國對中國半導體整體管控和全面封鎖力道持續加強。先前在《芯片法》增加對中國限制附加條款、組芯片四方聯盟圍堵中國,以及美國對中祭出新的四項出口管制,如今又延伸到禁止高階人工智能芯片出貨給中國。這顯示未來在中國半導體業技術發展、追求國產化進程面臨相當大的阻礙。

目前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管制已經進一步延伸AI相關芯片的加速器,未來會進一步影響英偉達、超威出口到中國的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