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機遇香港)香港金管局總裁:預計香港未來數年成全球最大財富管理中心

中新社香港8月4日電 香港金融管理局(簡稱“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4日發表網志稱,預計香港未來數年成為全球最大的財富管理中心。

余偉文表示,過去一年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市場表現亮眼,管理資產總值按年增長13%,達到35萬億港元。其中,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業務尤為突出,管理資產總值按年增長15%,錄得3840億港元的淨資金流入,反映高淨值投資者對香港財富管理服務的需求。

余偉文指出,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市場的蓬勃發展,一方面受惠於亞太區財富的持續增長所帶來的龐大需求。一直以來,在香港管理的資產,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以及海外市場的投資者約各佔一半。展望未來,內地與亞洲區內財富的持續增長將繼續為香港財富管理業增長帶來動力。

他稱,另一方面,香港自身優勢亦不容忽視。在目前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香港成熟的金融市場、可靠的聯系匯率制度、穩定的銀行體系及活躍的資本市場,為國際資本提供穩健增值的理想平台和豐富的投資機會。

余偉文表示,香港不會止步於此。內地的經濟增長和財富積累,以及互聯互通的擴容優化安排,將進一步擴寬香港財富管理業界的客戶群。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亦促使國際投資者更積極尋求多元化的投資策略以分散風險,尤其是中國資產和人民幣資產,其配置佔比正逐步提高。

他提到,香港銀行在數字資產領域亦呈現快速增長。相關監管指引推出後,越來越多銀行開拓銷售數字資產相關產品和代幣化資產,以及數字資產保管的業務。相信香港在數字資產領域的增長勢頭將會持續,為香港財富管理業務帶來新動力。

余偉文說,香港金管局將繼續與香港特區政府、業界及國際社會緊密合作,推動政策創新和市場優化,進一步提昇香港的競爭力,鞏固其作為國際財富管理及資產配置樞紐的領先地位。(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金管局、警務處及銀行公會聯合宣布新措施加強打擊詐騙及洗錢活動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0日訊)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香港警務處(警務處)及香港銀行公會(銀行公會)今日(四月十日)聯合宣布一系列新措施,以防範、偵測及打擊金融罪行,包括詐騙及相關傀儡戶口網絡。

詐騙活動日具規模和漸趨複雜,騙徒藉着科技更迅速和更大規模地欺騙市民謀利,進一步威脅社會。二○二四年,警務處共收到44 480宗詐騙案件,較二○二三年上升11.7%。去年共有10 496人因涉及各類型騙案及洗錢罪行而被捕,其中約7 700人涉及出售或容許他人使用其銀行帳戶從事洗錢活動,較前年上升13.6%。

為應對不斷演變的詐騙活動和緊貼國際上的最佳做法,金管局、警務處及銀行業界將推出以下措施:

(一)更廣泛使用「防騙視伏器」數據

為協助銀行識別更多可疑戶口,並提醒更多潛在受騙客戶採取行動緩減風險,金管局和警務處已擴大「防騙視伏器」數據的使用範圍,並期望銀行結合網絡分析技術,識別出更多傀儡戶口網絡並分享資料,加強打擊力度。

(二)銀行間訊息交換

為加強保障客戶,金管局已提出修訂法例建議,促進銀行之間交換訊息,當銀行發現可能涉及受禁行為(包括洗錢及恐怖份子資金籌集)的活動,可以與其他銀行分享相關訊息。目前,已有10間銀行在警務處管理的銀行間訊息交換平台(FINEST)上分享訊息,預期平台今年底前將推出新版,能支援更多訊息交換活動。

(三)與銀行分享反詐騙的良好做法

為提升銀行的系統以防範、偵測及打擊詐騙和相關的洗錢活動,金管局已經與銀行分享反詐騙和反洗錢系統的良好做法。

(四)開展專題審查支援銀行建立有效的反詐騙管控措施

為支援銀行有效執行各項反詐騙措施,金管局將與銀行緊密合作,透過專題審查檢視銀行管控措施的表現,並與業界建立定期溝通機制,不斷提升銀行業偵測傀儡戶口網絡的能力。

(五)加強「切勿借/賣戶口」的公眾宣傳及教育

金管局、警務處及銀行業界將加強公眾宣傳及教育,提醒客戶「切勿借/賣戶口」,包括針對特定群體的宣傳活動,並通過銀行公會新成立、由18間主要銀行組成的防騙工作教育小組,增強業界協調。

我們提醒市民切勿借/賣戶口給其他人,因為相關行為會有被刑事檢控和定罪的風險,包括洗錢罪行。二○二四年因洗錢罪被檢控的數字,比二○二三年上升了2.3倍。鑑於這些罪行的嚴重性,警務處在適當情況下會向法庭申請加刑。截至二○二五年四月初,共95名傀儡戶口持有人的刑期增加13%至33%,被判監21至75個月。

金管局和警務處將繼續與銀行及其他持份者合作,加強偵測和預防金融罪行。

來源:政府新聞處

分类
一路风情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金管局推出監管孵化器促進負責任應用分布式分類帳技術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月9日訊)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於一月八日推出分布式分類帳技術監管孵化器(孵化器),協助銀行負責任地開拓分布式分類帳技術(DLT)的潛力。

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銀行監理)朱立翹今日(一月八日)在第四屆FiNETech發表開幕辭,當中宣布推出分布式分類帳技術監管孵化器。

孵化器是一項新的監管安排,旨在協助銀行全面發揮DLT的潛力,有效地管理相關風險。孵化器將增強個別銀行和整體銀行業的風險管理能力,特別是銀行在推出同時涉及DLT銀行基建和傳統銀行基建的服務(例如存款和貸款)時可能出現的風險。而業界關注的代幣化存款將會是孵化器推出後的重點項目。

渣打銀行、富達國際、私人財富管理公會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專家今日(一月八日)在專題討論中探討分布式分類帳技術有何潛力帶來突破。

就個別銀行而言,孵化器將提供一個一站式監管平台,讓銀行在全面推出DLT項目前可確認已充分落實相關的風險管理措施。通過平台,銀行可與金管局的專責團隊交流並獲得監管建議,亦可按需要選擇進行實境測試,以務實和持續演進的方式驗證和完善風險管理措施。

匯立銀行、Moon Lab及Altech的代表今日(一月八日)於對談環節中就分布式分類帳技術和代幣化訊息如何強化內部流程、交易安全和金融服務,分享見解。

孵化器亦將推出一系列針對措施,促進銀行業對DLT風險管理最佳實踐的認知和了解,當中包括監管指引、業界分享會和前瞻性研究項目。這些項目長遠將有助提升銀行業引入DLT方案的能力。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隨着銀行業的持續發展,我們必須提供一個支持創新的環境。金管局鼓勵銀行發展安全、高效,並能惠及整個行業以至社會的DLT方案,而DLT監管孵化器是我們策略中的重要一環。」

金管局在第四屆FiNETech活動中宣布推出孵化器。活動聚集了超過300名銀行、證券、保險、強積金和科技領域的專業人士,探討DLT如何在交易效率和資訊運用等方面協助金融行業開創新局面。FiNETech系列於二○二四年四月推出,是金管局推動銀行業應用金融科技的標誌性項目,得到金融監管機構(註一)、行業協會(註二)和科技界(註三)支持,及市場專家(註四)的助力。

香港金融管理局、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與銀行代表,以及其他金融機構、行業協會及金融科技企業的代表,今日(一月八日)一同參與聚焦分布式分類帳技術的第四屆FiNETech活動。

註一:金管局、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保險業監管局和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

註二:香港銀行公會和香港金融科技協會。

註三: 數碼港和香港科技園公司。

註四:畢馬威和Quinlan & Associates。

來源:政府新聞處

分类
一路风情 氣候與環保 港澳 生活 编辑精选 财经 香港

金管局與多邊組織加強亞洲氣候投資的策略性夥伴合作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11日訊)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今日(十一月十一日)在亞洲氣候投資研討會上聯同多間多邊組織,包括亞洲開發銀行(亞開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和國際金融公司(IFC)(世界銀行集團成員),宣布建立策略性夥伴合作關係,標誌着在加強亞洲可持續金融的戰略合作方面邁出重要的一步。

是次合作鼓勵所有持份者合力應對氣候變化,並擬在亞洲投入至少五億美元,而Actis GP LLP(Actis)作為普通合夥人之一,亦會支持是次合作。合作成員強調匯聚各方及多間機構一同應對區內可持續發展挑戰的重要性,並將集中投資於有助區內實現淨零排放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產業,包括再生能源基礎設施、能源解決方案及可持續運輸等。

金管局外匯基金投資辦公室行政總裁李達志表示:「作為亞洲領先的綠色金融樞紐,香港近年致力促成國際綠色和可持續債券在區内發行。透過是次策略性夥伴合作,我們希望展示在亞洲同時達致財務回報和可持續發展的可行性,以及其對推展願景和管理環境的重要性。」

亞開行私營部門業務局局長Suzanne Gaboury表示:「亞太地區發展中經濟體面臨氣候投資嚴重不足問題,而氣候投資對暢通綠色增長之路必不可少。作為亞太地區的氣候銀行,亞開行正在擴大其氣候融資規模,同時與志同道合的組織合作,引導資本流向具有影響力的可融資發展項目。」

亞投行全球金融機構和基金客戶部局長劉戈力表示:「我們與金管局、亞開行和IFC的戰略合作反映了亞投行致力於推動以氣候為主的投資,促進亞洲可持續增長的承諾。我們共同致力於加快亞洲向低碳經濟的轉型,為有影響力的氣候行動和區域韌性奠定堅實基礎。」

IFC東亞及太平洋區域局局長林金思表示:「氣候變化是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巨大挑戰。尤其在亞洲,形勢尤為嚴峻,這場危機給環境穩定性、經濟增長和人類發展帶來了重大挑戰。IFC很榮幸能與金管局、Actis、亞開行和亞投行合作,通過向本地區最有需要的國家的氣候項目注入資金,以加快推動低碳、具韌性的包容性轉型。」

Actis合夥人,可持續治理團隊負責人Shami Nissan表示:「亞洲擁有世界一半的人口、快速工業化和碳密集型電網的地區,並佔全球碳排放量的一半,對我們實現淨零排放的願景至關重要。我們很高興Actis 與各策略性投資者合作,支持這項轉型需求。」

關於金管局

金管局是香港的中央銀行機構,其主要職能是:(i)在聯繫匯率制度的架構內維持貨幣穩定;(ii)促進金融體系(包括銀行體系)的穩定與健全;(iii)協助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包括維持及發展香港的金融基建;以及(iv)管理外匯基金。

關於亞開行

亞開行在堅持消除極端貧困的同時,致力於實現繁榮、包容、有適應力和可持續的亞太地區。亞開行成立於一九六六年,現有69個成員,其中49個來自亞太地區。

關於亞投行

亞投行是一間多邊開發銀行,目的是為亞洲地區以至更廣領域提供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理念的基礎設施建設融資。亞投行於二○一六年在北京投入運作,迄今獲批准的成員已增至110個,來自全球不同地區。亞投行資本額為1,000億美元,並獲主要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授予「AAA」評級。透過與夥伴合作,亞投行致力開拓新資本,並投資於綠色及科技主導的基礎設施,以應對客戶需要,促進區內互聯互通。

關於IFC

IFC是世界銀行集團的成員,同時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聚焦新興市場私部門的發展機構。IFC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合作,運用掌握的資金、專業知識和影響力,在開發中國家創造市場、創造機會。 二○二四財年,IFC對發展中國家私人企業和金融機構的承諾投資額達到創紀錄的560億美元,透過利用私部門解決方案,調動私人資本,致力於在宜居星球上建立一個沒有貧窮的世界。

關於Actis

Actis是一家專注於可持續基礎設施和新能源的全球投資管理公司。

來源:政府新聞處

分类
一路风情 港澳 科技 编辑精选 香港

香港金融科技周2024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28日訊)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今日(十月二十八日)與投資推廣署合辦香港金融科技周2024。這項第九次舉行的香港金融科技界年度盛事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與者分享創新思維,交流金融科技經驗,並建立寶貴的商務合作關係。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開幕致辭時,強調擁抱數碼發展前沿對推動下一階段金融科技創新的重要性。金管局亦公布下列舉措,以引領香港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今日(十月二十八日)與投資推廣署合辦香港金融科技周2024。圖示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於香港金融科技周2024發表主題演講。

推進資產代幣化

金管局透過Ensemble項目開發創新的金融市場基建,以推進香港代幣化市場的發展。為此,金管局推出Ensemble沙盒,支持金管局的代幣化及央行數碼貨幣(CBDC)項目,並在初期運用代幣化存款和CBDC,探索代幣化用例。

在國際方面,金管局與巴西中央銀行和泰國中央銀行建立了新的跨境合作夥伴關係,在 Ensemble項目下探索跨境代幣化用例。金管局亦以創始成員身分加入Linux Foundation Decentralized Trust ,與其他成員就分布式分類帳技術(DLT)金融市場基建的互通性方面合作,並在開發Ensemble沙盒的時採納開源技術。

金管局已完成Ensemble 項目首階段涵蓋四大主題的六個代幣化用例,並預計於二○二五年發布有關實驗結果的詳細報告。三位新成員將加入架構工作小組,而四位新參與者將在Ensemble沙盒上就固定收益和投資基金用例上進行測試。

建基於Evergreen項目兩次代幣化政府綠色債券的成功發行經驗,金管局亦會開展Evergreen項目下一階段,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以推動資本市場更廣泛運用代幣化技術。其中一項為「數碼債券資助計劃」,將向每筆合資格債券提供最高250萬港元資助,以鼓勵在香港的數碼債券發行,培育本地數碼資產生態系統。金管局已就該資助計劃諮詢業界,並將在短期內發布指引文件。

此外,為擴大數碼證券市場規模,金管局亦推出了數碼債券知識庫EvergreenHub,供發行人、投資者及其他相關市場參與者參考金管局在債券代幣化過程中的經驗,以及有關數碼債券交易的技術、法律和操作等方面的資料。

打破支付隔閡

金管局正與中國人民銀行緊密合作,建立香港快速支付系統(FPS)與內地網上銀行支付系統(IBPS)之間的互聯,將支援24/7、即時、小額跨境匯款,並可使用手機號碼等帳戶識別代號轉帳,暫時預計明年中左右推出試點服務。

發揮數據潛能

金管局透過新世代數據基建「商業數據通」便利中小企借貸並推動數碼經濟發展。為擴大「商業數據通」的涵蓋範圍,金管局正研究自二○二五年起分階段透過「商業數據通」與「授權數據交換閘」(註一)連接土地註冊處,以優化個人及企業的按揭和貸款批核流程。金管局亦正與內地徵信平台合作,探索跨境徵信的試點項目,以提升中小企跨境銀行服務。

為令「商業數據通」的數據源更趨多元化,並增強企業借貸方面的功能,金管局與香港機場管理局聯手,在獲授權後分享在香港國際機場貨運數據平台上的貨運物流數據。此外,金管局亦開展概念驗證項目提升商業信貸資料庫(註二)2.0,善用數據分析所得簡化中小企貸款流程。

金管局亦參與了Aperta項目(註三),一個跨地區的開放金融應用程式介面(API)網路合作,以減少環球金融中的障礙和成本。初步用例將集中於中小企貿易融資。

提升銀行數碼化能力

香港首個跨行業金融科技配對平台「Fintech Connect」今日正式推出,旨在連繫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服務商。平台一站式協助準確配對金融科技服務的供求,促進合作和創新。金管局與前海管理局合作,納入前海的金融科技服務商,進一步強化平台,提升大灣區的合作,推動金融科技生態圈的共同成長。

繼二○二四年八月份舉辦的第二屆FiNETech系列活動及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沙盒後,金管局將繼續與生態系統的持份者合作,在未來數月舉辦更多FiNETech活動,以進一步推動綠色科技及DLT的應用。

另外,金管局正推出一項銀行業能力提升計劃,透過應用人工智能並與數碼港合辦經驗分享論壇,加強銀行對複雜洗錢個案及地緣政治風險的監察。

余偉文表示:「今年是香港金融科技周第九次舉行,本港的金融科技生態圈透過持續創新,不斷重塑市場環境,在各方面都取得豐碩成果和卓越發展。要進一步推動業界前行,香港金融業必須具備適應力,並持開放態度迎接新機遇。我們將致力發揮金融科技的潛能和優勢,引領整個生態圈持續發展。」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今日(十月二十八日)與投資推廣署合辦香港金融科技周2024。在香港金融科技周2024的主題演講中,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分享了金管局在發展金融科技過程中汲取的經驗,包括專注實際應用問題,大膽創新,及注重合作精神。

註一:政府構建「授權數據交換閘」,旨在於獲得資料當事人授權後,促進政府內部的數據互聯互通。

註二:金管局於二○○四年推出商業信貸資料庫,以收集企業的欠款及信貸記錄,並將此等資料提供予貸款機構。

註三:Aperta項目是國際結算銀行(BIS)創新樞紐香港中心、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央銀行、巴西中央銀行、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金管局、全球法人識別編碼基金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Digital Standards Initiative與香港大學渣打慈善基金金融科技學院之間的合作。

來源:政府新聞處

分类
一路风情 港澳 编辑精选 财经 香港

金管局推出多項措施支持中小企發展和升級轉型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18日訊)十月十八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聯同銀行業推出多項措施,從資金及銀行產品和服務方面,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持續發展,並協助它們開拓新的業務與市場。

自金管局今年三月聯同「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協調機制)推出九項支持中小企措施以來,共有20 000家中小企受惠,涉及信貸額度超過440億港元。金管局亦一直通過不同渠道和平台,包括於今年八月成立的「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與50多個不同行業商會及其會員交流會面,以更深入了解不同中小企所面對的挑戰和需要。

在當前的經濟轉型期中,金管局和銀行業明白中小企積極求變和適應市場及經營環境轉變的各種需要。金管局聽取工商界的意見後,將會與銀行業推出以下五項措施,協助中小企持續發展和升級轉型,提升它們的競爭力和生產力以應對各種營運挑戰。

釋放銀行資本便利中小企融資需求

金管局將逆周期緩衝資本(CCyB)比率由1%下調至0.5%,及容許銀行提早實施《巴塞爾協定三》下對中小企貸款較優惠的資本要求,藉此釋放銀行的資本,讓銀行利用這些額外資本支持中小企的信貸需要。

預留專項資金支持中小企

16家活躍於中小企貸款的銀行已經在其貸款組合中預留總共超過3,700億港元的中小企專項資金,便利中小企客戶獲得所需融資,以應對多變的經營環境。銀行亦會因應中小企的需要和發展,定期檢視和考慮增加專項資金的規模。

推出更多協助中小企轉型的信貸產品及服務

銀行承諾推出更多信貸產品及服務以滿足中小企轉型需要,包括預先批核信貸額度、無抵押貸款、跨境貸款,和備有靈活還款期的信貸產品等。

在數碼轉型方面,銀行會透過提供電子商務融資及電子支付服務,讓不同行業如零售、餐飲和貿易業等的中小企能更好利用數據和採用創新業務方案,加強市場推廣、簡化業務流程及節省營運成本。

在綠色轉型方面,銀行會積極考慮推出相關的諮詢服務,並通過與綠色認證機構合作,減輕中小企申請綠色認證的費用,支持中小企實踐低碳轉型,亦會提供綠色貸款協助它們購買及採用低碳設備以減少自身的碳排放,及轉型成綠色供應商等。

增加更多「部分還本」安排選項

銀行業「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於二○二三年七月展開有序退出程序時,協調機制推出優化措施,協助有關企業逐步回復至正常還款。考慮到一些客戶的「部分還本」安排將於二○二五年初到期,銀行承諾會以包容態度,按照審慎風險管理原則,向這些企業客戶提供更多具彈性的還款安排,例如延長「部分還本」選項期限,提供更多不同還款比例和時限的「部分還本」選項,甚或還息不還本安排,以協助它們應對經濟轉型期的挑戰。上述安排同樣適用於以個人名義敍做之的士、小巴及商用汽車貸款。

投放足夠人手和資源,盡早落實「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優化措施

銀行會適當配備資源處理申請個案,積極配合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盡早落實「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的「還息不還本」安排以及其他優化措施。

下一步,金管局将繼續了解銀行的中小企業務策略,亦會透過協調機制和專責小組與銀行業和工商界保持緊密聯繫,舉行研討會及其他活動,推廣銀行業支持各行各業中小企的服務、產品和計劃,攜手支持中小企持續發展和升級轉型。

 

背景

「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

「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於二○一九年十月成立,金管局為召集人,參與代表為11家(註一)活躍於中小企貸款的銀行、香港銀行公會及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疫情期間,協調機制推出多輪支援企業措施,包括「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於二○二四年三月,金管局聯同協調機制推出9項措施,支持中小企獲取銀行融資,協助它們持續發展。

「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

「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於二○二四年八月由金管局與香港銀行公會共同成立,代表來自金管局、香港銀行公會和16家(註二)活躍於中小企貸款的銀行。小組旨在從個案及行業層面進一步推動支持中小企銀行融資工作。小組成員銀行表明會確保持續和貫徹執行早前推出的九項支持中小企措施,並表明沒有改變對中小企融資的風險胃納和沒有改變信貸審批準則,以及致力公平待客和以包容的態度與客戶溝通 。

註一:中國銀行(香港)、東亞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花旗銀行、大新銀行、星展銀行(香港)、恒生銀行、滙豐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華僑銀行(香港)、及渣打銀行(香港)。

註二:包括11家「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參與銀行,以及交通銀行(香港)、中信銀行(國際)、富融銀行、南洋商業銀行、與PAO Bank。

來源: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