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一簽多行”“一周一行”政策實施以來內地赴港澳客流增幅明顯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 郭超凱)國家移民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綜合司副司長呂寧1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赴港澳旅遊“一簽多行”“一周一行”政策實施以來,內地赴港澳客流增幅明顯,內地與港澳居民雙向奔赴持續昇溫。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去年12月1日起在廣東深圳市實施赴香港旅遊“一簽多行”政策,2025年1月1日起在廣東珠海市實施赴澳門旅遊“一周一行”政策、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實施赴澳門旅遊“一簽多行”政策。

呂寧表示,政策實施以來,港澳特區政府和各界給予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據統計,2024年12月1日以來,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共簽發赴香港旅遊“一簽多行”簽注29.9萬件次;今年1月1日以來,簽發赴澳門旅遊“一周一行”簽注5.9萬件次,簽發赴澳門旅遊“一簽多行”簽注6000餘件次,赴港澳客流增幅明顯,內地與港澳居民雙向奔赴持續昇溫,證件簽發安全有序,口岸通關高效順暢。

“政策的實施,對進一步便利內地居民前往港澳觀光旅遊、購物消費,推動港澳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具有重要積極意義。”呂寧說。

另據統計,2024年12月1日以來,深圳市居民出境赴香港104萬人次,同比增長22.3%;今年1月1日以來,珠海市居民出境赴澳門25.7萬人次,同比增長26.1%。(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粵港澳大灣區)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車

中新社珠海12月11日電 (記者 蔡敏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於11日15時通車試運營,從珠海到江門及粵西地區時間縮短約30分鐘,為粵港澳大灣區跨江跨海交通網絡再添“關鍵一橫”。

黃茅海跨海通道於2020年6月開工建設,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後首個開工建設的跨海通道工程,項目起於廣東省珠海市平沙鎮,終點位於廣東省江門市台山市斗山鎮,全長約31公里,其中跨海段長度約14公里,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設置服務區1處。

12月11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車。圖為首輛大巴即將通過高欄港收費站進入黃茅海跨海通道。(廣東交通集團供圖)

黃茅海海域是全球颱風發生頻率極高區域之一,加之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需穿越多條航道,對通航條件、防撞等級要求極高。

為解決通航問題,黃茅海跨海通道設高欄港大橋與黃茅海大橋兩座主橋,每座橋梁的跨徑都超過700米,其中黃茅海大橋採用三塔斜拉橋設計,以720米的單孔跨徑和2200米的橋梁全長,成為世界跨徑最大三塔公路斜拉橋。

12月11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車。圖為近日在廣東珠海拍攝的高欄港大橋和黃茅海大橋。(廣東交通集團供圖)

黃茅海跨海通道是港珠澳大橋的西延線,通車後將發揮港珠澳大橋西延線的功能,改變粵西沿海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通道單一的現狀,加速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一體化進程,與珠江黃埔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等,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為區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該項目的車輛通行費標準正在按程序審批中。通車試運營初期,黃茅海跨海通道將暫時實行免費通行,待收費標準獲批後啟動收費,具體收費時間將另行公布。(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立法會十題:「免出示證件」方式通行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2月4日訊)​以下是今日(十二月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黎棟國議員的提問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的書面答覆:

問題:

上月十五日,國家出入境管理局宣布,在深圳灣和珠海市拱北口岸試行「免出示證件」通道,供因私經常往來港澳地區人員使用。據悉,上述的便利通行安排與現時香港國際機場(機場)的「登機易」服務等無感通關的安排類似,而過往當局曾多次表示,由於無感通關技術需要直接利用容貌比對資料庫內的所有資料,故較適合應用於服務少於10萬名預先獲核實資格特定人群的口岸。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當局有否計劃在對應口岸(即深圳灣口岸)及其他陸路口岸提供類似的便利通行安排;如有,詳情為何;

(二)當局有否與內地相關主管部門就「免出示證件」通道所涉技術進行交流,並了解(i)該通道涉及的服務人數是否已超出10萬和(ii)內地的「免出示證件」通道與香港的無感通關採用的技術有何差異;及

(三)過去兩年,每年使用登機易服務的機場離境旅客人數和其佔總機場離境旅客的百分比為何?

答覆:

主席:

自二○二四年十一月二十日起,內地在廣東省深圳市深圳灣口岸及珠海市拱北口岸試點升級部分邊檢快捷通道,讓因私經常往來港澳地區人員可經「免出示證件」通道通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的公告,年滿14歲以上,持有效《往來港澳通行證》和多次有效逗留、探親、商務、人才、其他類赴港澳簽注的內地居民,以及持有效《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包括非中國籍)的港澳居民,且同意邊檢機關採集核驗面相、指紋等信息的,可選擇使用邊檢現場「免出示證件」通道通行,而無需出示實體出入境證件。

據了解,旅客於到達「免出示證件」通道後,需平視通道入口的攝像鏡頭,適當調整站立位置,並按照屏幕顯示的內容提示,核對其身分信息,待通道入口閘機門打開後進入。進入通道後,旅客需根據提示核驗指紋、面相等生物特徵信息,核驗無誤待通道出口閘機門打開之後離開,便可完成通關查驗。

就黎棟國議員的提問,經諮詢運輸及物流局,現答覆如下:

(一)入境事務處(入境處)已於各陸路口岸(包括深圳灣口岸)推出了包含容貌識別技術的便利通行安排,包括於二○一七年推出的訪港旅客自助離境服務「離境易」及二○二一年推出的「非觸式e-道」服務。「離境易」方面,合資格旅客需要於「離境易」e-道前先出示電子旅行證件以讀取其個人資料,再於進入通道後展示容貌以核實身分,確認後便完成出境手續。而「非觸式e-道」方面,香港居民需要於「非觸式e-道」前先出示身份證或二維碼以讀取其個人資料,再進入通道核實身分,過程中只須展示容貌而不用核對指紋,無需接觸e-道的任何共用設備,同時亦解決了過往市民因指紋出現問題而未能使用e-道的情況,這創新的通關模式為香港居民帶來更快捷方便和更衞生的出入境檢查服務。截至二○二四年十一月,登記使用「非觸式e-道」服務的香港居民超過五百萬人,自推出以來累計使用人次已達到一億三千萬,佔每日使用e-道香港居民超過百分之七十,服務廣受市民歡迎。上述兩種的出入境安排都是透過出示證件或二維碼讀取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再以容貌識別技術核實其個人身分便能過關。

(二)入境處一直與內地出入境機關就出入境管理及運作保持緊密合作及交流意見。而上述所提及入境處的兩種出入境安排並不需要使用指紋核實身分,與內地目前試行的「免出示證件」通道所使用的科技並不相同。「免出示證件」通道主要是以容貌識別技術取代出示證件或二維碼,以讀取旅客於資料庫上的個人資料,當中需要旅客確定其讀取的身分信息正確才可進入通道;而於核實個人身分時,旅客仍須同時使用容貌及指紋確認身分。因此,其服務人數可以超過10萬。

至於「離境易」和「非觸式e-道」都是透過出示證件或二維碼直接讀取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再以容貌識別技術核實其身分,因此服務人數亦可超過10萬。

而「無感通關」比「離境易」及「非觸式e-道」服務更進一步,一般是指過關的過程中既不用出示證件或二維碼,亦無需以指紋作身分認證,直接利用容貌比對資料庫以核實使用者身分。二○二二年推出的「登機易」服務是入境處和香港機場管理局應用相關技術的例子。旅客只需於辦理登機手續時展示容貌核實身分,便能夠將其個人資料存放於資料庫作比對,之後在機場的整個離港過程(包括行李託運、保安檢查、出境檢查、登機閘口)均無需重覆出示旅行證件及登機證,只需展示容貌便可核實身分,便利旅客。另外,合資格的香港居民在機場出境時,亦可選擇使用「登機易e-道」,只需在通道鏡頭前掃描容貌,無需出示證件或二維碼及以指紋作身分認證,便可完成出境手續,達致「無感通關」。

由於這個技術是要即時對比資料庫內的所有資料以核實使用者身分,現階段我們認為「無感通關」技術上較適合應用於服務少於10萬名預先獲核實資格特定人群的口岸,以確保高效率及準確度。

除了在機場使用的「登機易e-道」外,「無感通關」技術亦將應用於沙頭角中英街檢查站,持有有效禁區許可證可進出中英街的人士(即在中英街居住和工作的人士等),可經預先登記後使用「無感通道」,透過人面辨識科技核實身分,以不停頓方式進出檢查站。我們亦會與內地有關部門研究將來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應用「無感通關」技術,容許兩地園區的特定人員便捷過境。

(三)根據香港機場管理局的資料,於二○二三年全年及二○二四年首十個月,「登機易」服務使用人次分別為約690萬及1 170萬,分別佔同期機場離境旅客人次的45%及70%。

來源:政府新聞處

分类
一路风情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香港海關全面配合中央政府恢復深圳「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新安排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30日訊)11月29日,香港海關助理關長(邊境及港口)黃蕙荃率領代表團到深圳與深圳海關代表進行會議,就如何配合中央政府於十二月一日起恢復深圳「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政策和深化兩地海關合作項目及發展作出討論。

香港海關助理關長(邊境及港口)黃蕙荃(左四)今日(十一月二十九日)率領代表團到深圳與深圳海關代表進行會議,就如何配合中央政府於十二月一日起恢復深圳「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政策和深化兩地海關合作項目及發展作出討論。

雙方在會議上探討有關優化各口岸通關管理和持續深化合作,以全方位作好準備和互相配合,確保口岸運作暢順,為旅客帶來更優質的過關體驗,並進一步便利兩地人員往來。

香港海關助理關長(邊境及港口)黃蕙荃(左二)今日(十一月二十九日)率領代表團到深圳與深圳海關代表進行會議,就如何配合中央政府於十二月一日起恢復深圳「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政策和深化兩地海關合作項目及發展作出討論。圖示兩地海關進行會議。

香港海關會繼續加強與深圳海關和其他政府部門緊密溝通,就陸路邊境管制站的安全、秩序、交通配套以及緊急應變等作出協調,並制訂一系列通關應變措施,以迎接更多旅客來港旅遊。香港海關將靈活調配人手,實時監控及通報各口岸的情況,適時作出應變及部署,以確保清關服務暢通運作,為新安排提供良好條件。

來源:政府新聞處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港澳 港版國安法 编辑精选 香港

特區政府熱烈歡迎中央政府恢復並擴展深圳「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安排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29日訊)政府發言人今日(十一月二十九日)表示,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熱烈歡迎並感謝中央政府將於十二月一日起恢復深圳市戶籍居民赴香港「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並實施新安排,把「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擴展至持居住證的深圳市非戶籍居民,讓他們可更方便自由訪港,進一步為香港的旅遊、餐飲和零售等行業注入新動能。

現時深圳只容許戶籍居民申請「一周一行」簽注到香港,恢復「一簽多行」即不再限制簽注持有人的訪港次數;由十二月一日起,更把合資格人士由深圳戶籍居民擴展至持有居住證的非戶籍深圳居民。根據公布的統計數字,恢復及擴展深圳「一簽多行」安排,合資格獲「一簽多行」簽注的深圳居民將增至過千萬,他們日後可更方便自由來到香港,盡情體驗香港全年無休的多元精彩旅遊活動,將惠及多個旅遊相關行業如零售及餐飲等。

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我衷心感謝中央一直關愛和支持香港,重視和考慮特區政府提出的建議,不斷推出多項惠港措施。我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向中央政府請求進一步深化內地居民來港簽注安排,包括恢復深圳『一簽多行』。我感激中央政府有關部委積極研究,加速推進,在這短時間內落實措施,帶給特區好消息。」

為確保新安排周日順利實施,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日(十一月二十八日)主持跨部門會議,統籌和指示各部門全方位作好準備,互相配合,確保口岸、旅遊設施及公共交通網絡等運作暢順,讓旅客有良好體驗。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說:「中央政府一直支持香港的經濟和旅遊發展。個人遊旅客是推動香港旅遊和相關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恢復深圳『一簽多行』,並擴展至適用於非深圳戶籍的居住證持有人,會大大增加訪港人數,可進一步刺激香港旅遊、零售和餐飲業等,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能。香港旅遊發展局會在深圳市加強宣傳香港,並啓動網上平台宣傳,吸引更多深圳旅客訪港。」

來源:政府新聞處

分类
一路风情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21.3萬人次經深圳灣口岸“免出示證件”通道通關

中新社深圳11月27日電 (索有為 谷玉漫 周璨)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27日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自11月20日試點啟用“免出示證件”通道以來,截至11月27日0時,已有約21.3萬人次經深圳灣口岸“免出示證件”通道通行,日均達3萬人次,其中香港居民佔比較高。

自2024年11月20日起,符合條件的內地與港澳居民,且同意邊檢機關採集核驗面相、指紋等信息的,可在深圳灣、拱北口岸選擇使用“免出示證件”通道通行,無需出示實體出入境證件。

移民管理警察幫助旅客使用“免出示證件”通道通關。 (深圳灣邊檢站供圖)

27日6點30分,深圳灣口岸如期開閘,迎來跨境通勤客流高峰。在口岸旅檢大廳,“免出示證件”通道前客流絡繹不絕、秩序井然。香港居民翁先生是長期通勤深港兩地的跨境“上班族”,他熟練走至“免出示證件”通道後,迅速核驗完指紋與面相等生物特徵信息,10秒內便完成通關查驗。“這一周我每天都通過‘免出示證件’通道過關,目前已經習慣‘刷臉’通關,智能又便利!”翁先生說。

據介紹,深圳灣口岸共設置出入境快捷通道88條,均可調整為“免出示證件”通道,支持“刷臉”通關。

考慮到啟用初期個別旅客不熟悉“免出示證件”通道的操作流程,深圳灣邊檢站加強投放引導警力,並配套採取旅檢大廳屏幕循環播放通道使用操作指引、製作張貼宣傳告示、優化“免出示證件”通道標識等方式,讓旅客便利使用“免出示證件”通道通關。(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粵港澳大灣區)珠海拱北口岸“免出示證件”通道試運行

中新社珠海11月20日電 (鄧媛雯    何志金)毗鄰澳門的珠海拱北口岸20日零時上線試運行“免出示證件”通道。

據瞭解,這一通關便利舉措目前主要針對來往粵港澳三地的“常旅客”,其中包括年滿14(含)周歲,持有效往來港澳通行證和多次有效逗留、探親、商務、人才、其他類赴港澳簽注的內地居民,以及持有效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含非中國籍)的港澳居民,且同意邊檢機關採集核驗面相、指紋等信息。

以上群體在使用“免出示證件”通道通關時,無需出示實體出入境證件,依靠留存的生物識別信息就能辦理通關手續。

首位經“免出示證件”通道通關的澳門居民李先生表示,自己在澳門經商,和內地很多公司也有業務往來,經常會來往珠海和澳門兩地,出台新政策後,刷臉就能通關,確實會方便很多。

拱北邊檢站邊防檢查處負責人介紹,目前拱北口岸試運行“免出示證件”通道在出入境方向各有20條,後續將根據試運行情況及相關政策逐步開放其餘通道,進一步提升邊檢機關的客流疏導能力。

拱北邊檢站負責人表示,“免出示證件”通道的啟用,用“刷臉”代替“刷證”,是科技賦能的又一次有力突破,對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服務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大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拱北邊檢站提醒廣大通關旅客,因內地居民入境港澳地區時需憑證接受查驗,港澳居民進入內地時需憑證辦理停居留、出行等事宜,所有往來內地和港澳地區的人員仍應隨身攜帶本人有效出入境證件。(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便利內地和港澳人員往來 兩口岸試點啟用“免出示證件”邊檢通道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15日發佈公告,為進一步便利內地與港澳地區之間人員往來,提昇通關效率,決定在廣東省深圳市深圳灣口岸、珠海市拱北口岸,試點昇級部分邊檢快捷通道,因私經常往來港澳地區人員可經“免出示證件”通道通行。

公告稱,自2024年11月20日起,年滿14周歲以上,持有效往來港澳通行證和多次有效逗留、探親、商務、人才、其他類赴港澳簽注的內地居民,以及持有效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含非中國籍)的港澳居民,且同意邊檢機關採集核驗面相、指紋等信息的,可選擇使用邊檢現場“免出示證件”通道通行,無需出示實體出入境證件。

公告提醒,選擇其他查驗通道通行的,需持用本人有效出入境證件接受出入境邊防檢查。持有因公出入境證件的內地居民,目前暫不適用“免出示證件”通道通行,仍應通過其他查驗通道接受出入境邊防檢查。

公告還稱,因內地居民入境港澳地區時需憑證接受查驗,港澳居民進入內地時需憑證辦理停居留、出行等事宜,所有往來內地和港澳地區的人員仍應隨身攜帶本人有效出入境證件。

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試點實施以“刷臉”代替“刷證”的“免出示證件”通道通關查驗方式,是對現行邊檢快捷通關查驗方式的技術創新昇級,有助於優化簡化旅客通關查驗環節,改善旅客通行體驗。後續,將逐步擴大適用口岸,另行公告。(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