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朔爾茨訪華 彙整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舒爾茨訪華:未來可能是人人為己,唯一的贏家將是習近平

習近平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同德國總理朔爾茨會面。(法新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7日訊)法國世界報周二就德國總理舒爾茨對中國的訪問發表了社論。在法國和德國關係疏遠的背景下,法國世界報擔心未來會出現人人為己的局面。法國世界報周二在社論中表示,德國總理在中國呼籲“公開和公平”的競爭,似乎,德國總理是忽視了北京只認力量較量的這個事實。如果歐洲人不團結起來作為一個整體來行動的話,就會面臨被削弱的風險。

法國世界報指出,2022年2月27日,即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三天,德國總理在德國聯邦議會的講台上莊嚴地宣布,“時代變了”(Zeitenwende)。

德國被迫承認多年來自己一直把賭注押在普京的理性上,把賭注押在依靠俄羅斯天然氣的供應來維持德國工業的運轉上,從而誤入了歧途。

法國世界報表示,德國總理所說的“時代變了”不僅只涉及德國和俄國的關係。它還涉及到,在只知道弱肉強食的政權面前要捍衛民主和法治。

“時代變了”標誌着“通過貿易來改變”(Wandel durch Handel)這一理論的終結。“通過貿易來改變”是德國的一個政治理論,根據該理論,通過與西方民主國家進行貿易,獨裁政權必然會實現自由化。從這個意義上說,德國總理所說的時代變了,也事關中國。

然而,德國總理舒爾茨於4月14日星期日至4月16日星期二率領大型經濟代表團訪華顯示了:當涉及與中國的關係時,舒爾茨這位德國社民黨人對自己的定位與前總理默克爾是一致的,而不是與默克爾決裂。

法國世界報還指出,2023年3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堅稱需要“降低對中國的風險”,但儘管如此,許多德國企業家尤其是最大的德國企業家仍然認為,恰恰相反,主要的風險是沒有足夠地把賭押在雄心勃勃地要成為世界老大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身上。目前在華經營的德國企業不少於5000家。

“公開、公平”的競爭

舒爾茨的環保部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稱習近平是“獨裁者”,德國商界在“去風險”問題上存在分歧,而舒爾茨自己的政黨社民黨似乎相信中國可以影響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因此,舒爾茨在走鋼絲。然而,舒爾茨呼籲中國進行“公開和公平”的競爭,似乎,德國總理忽視了北京是只認力量較量的這個事實。儘管中國的內需依然低迷,但習近平遠沒有做出絲毫的妥協,習近平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指望受到大量補貼的中國工業來征服新市場以確保中國經濟有令人滿意的增長。

身為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的習近平事實上是一位保守派,他只信奉供給政策,他堅信,支持內需會讓中國人懶惰,從而導致中國的衰落。舒爾茨是無法改變這種心態的。他應該更多地考慮眾多歐洲國家對北京所持的保留意見,並從他自己做出的“時代變了”的總結中得出結論。

法國世界報的社論最後寫道,2019年3月,習近平來到巴黎時,不僅受到馬克龍的接見,還受到默克爾和時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的接見。2024年春天,在中國國家主席準備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之前三周,德國總理訪問中國。未來可能是人人為己,唯一的贏家可能是習近平。

作者:阿曼亭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德中首腦會 爾茨盼對烏的公正和平 習近平稱互不構成安全威脅

習近平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同德國總理朔爾茨會面。(法新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6日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與到訪的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會晤。習近平表示,中徳互不構成安全威脅,並指中國出口產品緩解全球通脹壓力。朔爾茨提及烏俄戰爭,盼雙方對烏克蘭公正的和平做出更多貢獻。中國海關當局周二表示,中國已解除對部分德國牛肉進口的禁令。

朔爾茨本月14日抵達重慶,開啟任內第2次訪華。在會晤習近平前,朔爾茨先後訪問重慶和上海,期間參觀氫動力生產設施,以及德國化工巨頭科思創在當地的綠色和可持續技術研發基地。

德國總理今訪北京,朔爾茨面臨著一個德國對中國政策平衡的問題。他打算加強德國與德國主要貿易夥伴中國的經濟聯繫,同時代表歐盟希望減少在經濟上對這個亞洲巨人的依賴。

外界注意到,肖爾茨昨天參訪上海同濟大學時,曾透露他對歐洲進口中國汽車的觀點。他認為,歐洲市場對中國汽車應開放且公平,但重要的前提是必須維持公平競爭,即“不傾銷,不生產過剩與不侵權”。

朔爾茨今天在北京釣魚台外交大樓與習近平會面,據他的隨團官員透露,他要與習近平討論如何“進一步為烏克蘭公正的和平做出貢獻”。朔爾茨在社群媒體平台X(前推特)上發文表示:“我與習主席的會面還將重點討論如何為烏克蘭公正的和平做出更多貢獻。”

在烏克蘭危機上,中國呼籲對話,反對使用核武器,並敦促尊重“所有國家”的領土完整,但北京從未公開譴責莫斯科入侵烏克蘭,中國經常呼籲考慮各方的安全關切,包括俄羅斯對北約的安全關切。

按照德國總理辦公室提供的對話文件,朔爾茨對習近平說:“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和俄羅斯的武裝對歐洲安全產生了非常重大的負面影響。” 朔爾茲稱“它們直接影響我們的根本利益。” 同時“它們間接損害了整個國際秩序,因為它們違反了《聯合國憲章》的一項原則即國家邊界不可侵犯的原則。”

十多年來,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日益密切,因為兩國在國際舞台上共同譴責西方霸權。

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中國與俄羅斯兩國加強了經濟、軍事和外交合作。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上周還到訪北京。

朔爾茨還與習近平討論了雙邊合作領域,特別是氣候領域。德方表示:“只有共同努力,我們才能找到阻止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並以社會公平的方式管理綠色能源轉型。”

習近平認為,為了應對國際社會面臨的“日益增長的風險和挑戰”,“大國之間的合作”是“不可或缺的”。習近平表示,“中國和德國分別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鞏固和發展中德關係的重要性超出雙邊關係範圍,對亞歐大陸乃至全世界產生重要影響。”

習近平還說,中德之間“沒有根本利益衝突,彼此不構成安全威脅”,只要雙方堅持相互尊重,求同存異,交流互鑒,合作共贏,中德關係必將繼續行穩致遠。習近平又表示,要從長遠和戰略角度,全方位看待和發展雙邊關係,把握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共識。

此外,據中方釋出的聲明,其中並沒有直接提到台海局勢。不過,肖爾茨在上海時曾隱約提及安全議題,稱“小國不應該生活在對大國的恐懼中”,各方也不應以武力改變邊界。他說:“如果我們的鄰居是一個高大、健壯、肌肉強壯的人,那我們總是會想打個招呼,確保他不會傷害我們。”上述發言並未點名中國。

談及俄烏戰爭,習近平認為,要把握幾個原則:一要以和平穩定的大局為重,不要謀求一己私利;二要為局勢降溫,不要拱火澆油;三要為恢復和平積累條件,不要進一步激化矛盾;四要減少對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不要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表示,中方願同德方以此訪為契機,增進理解信任,深化務實合作,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贏、求同存異的原則,推動中德關係取得更大發展,共同為世界和平與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在朔爾茨訪華之際,德國的許多西方盟友在一系列貿易問題上與中國對抗。歐盟正在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電動車和風力渦輪機的國家援助進行一系列調查。同時,美國正在調查中國汽車技術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

德國政府先前曾表示,預期雙方討論歐盟去年對中國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中國產能過剩,以及德國企業在中國市場面對不公平競爭等問題,相信北京會爭取德國不要支持歐盟對華電動車徵收懲罰性關稅。

李強晤朔爾茨 冀德國放寬高科技產品對華出口限制

李強為朔爾茨舉行歡迎儀式。(法新社)

在周二,朔爾茨也會見中國總理李強,以及會晤德中經濟委員會並舉行新聞發布會。

李強表示,雙方要充分發揮中德政府磋商等各層級對話機制作用,統籌規劃、協調推進各項合作,推動雙邊貿易更優化平衡發展,打造新能源汽車等合作新增長點。

李強說,中國會繼續為德國等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營商環境,希望德方放寬高科技產品對華出口限制,採取實際措施,為在德中資企業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境,要以市場眼光、全球視野,從經濟規律出發,客觀、辯證看待產能問題,希望歐方秉持市場化和公平原則,審慎使用貿易救濟措施。

中國已解除對部分德國牛肉進口的禁令

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訪問北京期間敦促中國同行改善市場准入後,中國海關當局周二表示,中國已解除對部分德國牛肉進口的禁令。

引述​中國海關總署在微信中表示,這一放寬政策適用於從德國進口的30個月以下小牛的去骨牛肉。中國官方說,該變更自4月16日(即公告之日)起生效。

據朔爾茨周二表示,中國還同意對從德國進口的牛肉和蘋果開放邊境,並為豬肉進口提供便利。

何立峰晤德國經濟代表團 歡迎德國企業擴大在華投資

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隨同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的德國經濟代表團。

何立峰表示,中德互為重要經貿夥伴,兩國合作維持良好態勢,發展潛力大。中國經濟持續穩中向好,將加大吸引外資力度,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歡迎德國企業擴大在華投資。

中方引述德國經濟代表團團長布蘭特納說,看好中國經濟前景,願意不斷深化德中經貿合作,促進互利共贏。

朔爾茨是在為期三天的中國之行的最後一天發表上述言論的,期間他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向中國同行施壓,要求提供更好的市場准入,並表示德國不想與中國“脫鉤”。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李強晤朔爾茨 中國已解除對部分德國牛肉進口的禁令

李強為朔爾茨舉行歡迎儀式。(法新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6日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與到訪的德國總理朔爾茨會談。中國海關當局周二表示,中國已解除對部分德國牛肉進口的禁令。

李強表示,雙方要充分發揮中德政府磋商等各層級對話機制作用,統籌規劃、協調推進各項合作,推動雙邊貿易更優化平衡發展,打造新能源汽車等合作新增長點。

李強說,中國會繼續為德國等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營商環境,希望德方放寬高科技產品對華出口限制,採取實際措施,為在德中資企業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境,要以市場眼光、全球視野,從經濟規律出發,客觀、辯證看待產能問題,希望歐方秉持市場化和公平原則,審慎使用貿易救濟措施。

中方引述朔爾茨表示,德方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願同中方共同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訪問北京期間敦促中國同行改善市場准入後,中國海關當局周二表示,中國已解除對部分德國牛肉進口的禁令。

引述​中國海關總署在微信中表示,這一放寬政策適用於從德國進口的30個月以下小牛的去骨牛肉。中國官方說,該變更自4月16日(即公告之日)起生效。

據朔爾茨周二表示,中國還同意對從德國進口的牛肉和蘋果開放邊境,並為豬肉進口提供便利。

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隨同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的德國經濟代表團。

何立峰表示,中德互為重要經貿夥伴,兩國合作維持良好態勢,發展潛力大。中國經濟持續穩中向好,將加大吸引外資力度,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歡迎德國企業擴大在華投資。

中方引述德國經濟代表團團長布蘭特納說,看好中國經濟前景,願意不斷深化德中經貿合作,促進互利共贏。

朔爾茨是在為期三天的中國之行的最後一天發表上述言論的,期間他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向中國同行施壓,要求提供更好的市場准入,並表示德國不想與中國“脫鉤”。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朔爾茲見習近平 敦促中國為烏克蘭公正和平努力

習近平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同德國總理朔爾茨會面。(法新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6日訊)德國總理朔爾茨周二今天在北京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表示,他希望與中國討論如何在烏克蘭實現“公正和平”。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同德國總理朔爾茨會面。

習近平說,中德產業鏈供應鏈深度互嵌,兩國市場高度依存。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風險」,而是雙方關係穩定的保障、開創未來的機遇。

他說,中國出口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轉型作出巨大貢獻。

法新社報道,朔爾茨說,期望討論雙方如何為烏克蘭的公正和平做出更多貢獻。

他又說,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和俄羅斯的軍備,對歐洲安全產生非常重大的負面影響,直接影響歐洲的核心利益,也損害整個國際秩序。

朔爾茨又說,兩人談到兩國可以合作的領域,包括氣候變遷,他表示,只有通過共同努力,才能找到阻止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並以社會公正的方式管理綠色能源轉型。

朔爾茨 (Olaf Scholz) 於周日在一個由部長和商界領袖組成的大型代表團的陪同下抵達中國。 這是朔爾茲自2021年底上任以來第二次訪問這個亞洲國家。

據法新社今天報道稱,在為期三天的訪問中,德國總理已經訪問了大城市重慶(西南)、經濟首都上海,現在又抵訪北京,朔爾茲面臨著一個德國對中國政策平衡的問題。他打算加強德國與德國主要貿易夥伴中國的經濟聯繫,同時代表歐盟希望減少在經濟上對這個亞洲巨人的依賴。

朔爾茲今天在北京釣魚台外交大樓與習近平會面時表示,根據他的隨團官員透露,他要與習近平討論如何“進一步為烏克蘭的公正和平做出貢獻”。

在烏克蘭危機上,中國呼籲對話,反對使用核武器,並敦促尊重“所有國家”的領土完整,該報道解讀稱這意味着烏克蘭也包括在內。

但北京從未公開譴責莫斯科入侵烏克蘭,中國經常呼籲考慮各方的安全關切,包括俄羅斯對北約的安全關切。

根據德國總理辦公室提供的對話文件,朔爾茨對習近平說:“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和俄羅斯的武裝對歐洲安全產生了非常重大的負面影響。” 朔爾茲稱“它們直接影響我們的根本利益。”

據朔爾茨說:“它們間接損害了整個國際秩序,因為它們違反了《聯合國憲章》的一項原則即國家邊界不可侵犯的原則。”

十多年來,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日益密切,因為兩國在國際舞台上共同譴責西方霸權。

自烏克蘭入侵以來,中國與俄羅斯兩國加強了經濟、軍事和外交合作。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上周訪問北京。

朔爾茨還與習近平討論了雙邊合作領域,特別是氣候領域。

據德國官方稱,“只有共同努力,我們才能找到阻止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並以社會公平的方式管理綠色能源轉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認為,為了應對國際社會面臨的“日益增長的風險和挑戰”,“大國之間的合作”是“不可或缺的”。習近平表示,“中國和德國分別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 “鞏固和發展中德關係的重要性超出雙邊關係範圍,對亞歐大陸乃至全世界產生重要影響。”

中國中央電視台播放了兩人會見後在花樹、石橋和中國傳統建築紅色廊柱中漫步行走的視頻。

據法新社稱,朔爾茨定於今天下午與中國總理李強會面,會見中德經濟委員會,然後在晚上向新聞界發表講話。

朔此行正值歐盟與中國陷入對峙之際,歐盟指責中國向歐洲充斥着從電動汽車到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電池板等低成本產品,從而扭曲了歐洲市場。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德國總理轉抵北京 朔爾茨:前提是公平競爭

朔爾茨較早前在上海同濟大學與學生交流。(新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5日訊)正在訪華的德國總理朔爾茨乘坐專機由上海轉抵北京,外交部副部長鄧勵在機場迎接。國家主席習近平及總理李強明天將與朔爾茨會面,路透社報道,預料朔爾茨會向習近平提出公平競爭問題,並了解中國有否對正出兵烏克蘭的俄羅斯提供經濟支持,包括俄羅斯被指將中國提供的軍民兩用商品用於軍事目的。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行程第二站前往上海。他在同濟大學演說時主張,歐洲市場應該對中國汽車開放,但前提是中國與歐洲「公平競爭」。他也提到安全問題,認為「小國不應該生活在對大國的恐懼中」。

國家主席習近平及總理李強明天將與朔爾茨會面,路透社報道,預料朔爾茨會向習近平提出公平競爭問題,並了解中國有否對正出兵烏克蘭的俄羅斯提供經濟支持,包括俄羅斯被指將中國提供的軍民兩用商品用於軍事目的。

朔爾茨較早前在上海訪問期間,到同濟大學與學生交流。他說,主張為中國汽車開放歐洲市場,但強調競爭必須公平,不應該出現傾銷、產能過剩及侵權行為;又提到小國不應該被逼生活在對大國的恐懼中,不應該以武力改變邊界。

德國總理肖朔爾茨一(4月15日)上午,時隔13年再度造訪德國政治家前往上海的必訪之地—同濟大學,除了談論氣候變遷、學術交流等話題,也針對歐洲在中國電動車方面的措施表態。

中國媒體澎湃新聞報導,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在歡迎致詞中表示,同濟大學被廣泛認為是中德合作的橋樑和燈塔,稱當天的活動為「一個開放的對話,關於思想的交流和互相理解」。

朔爾茨則在演說中主張歐洲市場對中國汽車應開放且公平,「在某個時間點,德國和歐洲一定會有中國汽車」;不過,重要的是必須要公平競爭,換言之就是「不傾銷,不生產過剩,不侵權」。

他補充說,允許企業在不受到官僚主義障礙的情況下,於當地建立生產設施非常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每當我在中國,我都會提到公平競爭環境,我們當然希望我們的公司不受限制。」

除此之外,朔爾茨也提及安全問題。他表示,小國不應該生活在對大國的恐懼中,各方也不應以武力改變邊界,但並未明確點名中國。他說:「如果我們的鄰居是一個高大、健壯、肌肉強壯的人,那我們總是會想打個招呼,確保他不會傷害我們。」

面對潛在的台海衝突,德國企業也保持警惕。上週,台灣駐德國代表謝志偉曾對德新社表示,朔爾茨上次訪中時已向習近平發出明確警告,但中國對台威脅有增無減。「或許中方當時沒有那麼清楚地明白他的意思。」 而如果肖爾茨先生「再次以明確語言說這些話,將不是件壞事」。

據路透社報導,朔爾茨將於週二(16日)赴北京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針對中國在俄烏戰爭期間對莫斯科的經濟支持提出問題。

隨著中國與歐美在安全及經濟方面競爭加劇,朔爾茨訪華被視為有意將對話焦點放在雙邊經貿。在北京時,肖爾茨也預計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談,隨後中德雙邊政府官員將參加「中德經濟諮詢委員會」會議。

《金融時報》引述一名德國政府官員說法稱,外界若以為朔爾茨政府訪中的意圖是為了減少與中國的貿易,「那將是個嚴重的誤解,考量到去風險和多元化的需求,我們希望進一步擴大和中國的貿易。」

朔爾茨總理在上海

德企高管:半年擺脫對華依賴太天真

朔爾茨此行除了有環境、農業及交通3名部長隨行外,包含西門子、寶馬(BMW)、賓士(也譯賓士)等德國企業巨頭高管也組成經濟代表團同行。

西門子首席財務長托馬斯(Ralf Thomas)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稱,全球價值鏈在過去50年以來不斷強化,「你要天真到什麼程度才會相信這種情況可以在6到12個月內改變?」他預估,西方企業需要耗費數十年,才能減少對中國市場與供應鏈的依賴。

托馬斯認為,西門子已確定「不能不在中國」,儘管本土競爭對手強勢崛起是一項挑戰,但如果企業可以忍受中國經商環境的困難,到其他地方也可以成功。

德國經濟研究所上週公佈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儘管德國近年來試圖對中採取去風險策略,但在許多產品和原材料方面依然高度仰賴中國。

數據表明,德國在2022年至2023年期間,對中國的總進口量下降約五分之一,但主要依賴中國進口的產品類別的佔比幾乎沒有變化,包括化學原料和太陽能電池;另外對於藥品和鈧、釔等稀土的依賴度則是不減反增。研究認為,儘管進口大幅下降,但結構性的去風險趨勢尚不明顯。

訪華團員的手機會被盯上

德國總理府發言人對媒體透露,朔爾茨訪華代表團啟程前已經接受了有關部門的網路安全培訓,並且根據外交部、憲法保衛局等機構的建議採取了一定程度的預防措施。根據這些建議,代表團成員盡量攜帶不存儲敏感數據的空白手機,返回德國後酌情予以報廢。

此次與朔爾茨總理同機訪華的隨行記者也都收到了德國安全部門的警示。根據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發布的針對所有前往中國旅客的警示,作為全面監控國家的中國當局很有可能會採取主動的間諜行為。該機構因此建議前往中國時盡量「不要攜帶私人電子產品,包括手機、電腦、平板等」。

聯邦憲法保衛局還呼籲德國人在中國境內只使用「不連接企業或機構內部網路的電腦」,手機上也只存儲「最為重要的極少數號碼和數據」。

據《柏林晨郵報》隨行記者披露,此次代表團的成員也大多遵循了這一警示,將可以連接內網的設備留在了德國。

去過中國的手機事後予以報廢?

聯邦憲法保衛局還要求代表團成員保持「最高級別的警惕」,並且維持「極度的不信任」。具體而言,在中國期間「重要訊息以及存儲設備絕不離手、賓館客房以及保險櫃並不保險。」如果存有敏感數據的手機等設備或者重要文件需要暫時離手,也必須存放在專門的密封袋中,以便能夠在事後一眼鑑別密封袋是否曾被打開。

德國情報機關的專家認為,中國政府窺探電子設備的危險無處不在、需要時刻小心。在給代表團成員的安全警示中,甚至還要求不使用他人的充電器,否則就存在手機或者電腦數據被充電器讀取的風險。賓館等公共場所的無線網路連接也盡量不要使用,「尤其是中方主動提供這樣的服務時。」

根據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的警示,即便在沒有手機等設備的場合,交談也有可能被竊聽,包括汽車內、臥室內等場所。和德國境內工作單位的通話也應盡量避免。

憲法保衛局甚至建議在從中國返回後更改手機、電腦等設備的登陸密碼,並且全面檢查是否被安裝了惡意軟體。該德國情報機關指出,由於許多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都是在中國生產的,因此攜帶這些設備前往中國並返回德國之後,必要時應當予以報廢處理。

(綜合報導)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朔爾茨轉抵上海繼續訪華行程 取消在華旅遊觀光項目

朔爾茨抵達同濟大學與學生交流。(網絡圖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5日訊)德國總理朔爾茨於周日開始了為期3天的訪華行程。但伊朗對以色列的嚴重空襲行動為朔爾茨的訪華行程蒙上了陰影。德國總理朔爾茨周一由重慶轉抵上海,繼續訪華行程。

朔爾茨接近中午抵達同濟大學,與學生交流。他將在上海會見外貿商會代表,並參觀德國企業在當地的創新中心。

朔爾茨在飛機上獲悉伊朗對以色列的空襲。周日抵達重慶後,朔爾茨在第一時間對伊朗提出強烈譴責。他通過政府發言人赫伯斯特萊特(Steffen Hebestreit)表示,“通過這種不負責任和無理的襲擊,伊朗面臨著地區大火的風險。”德國堅定不移地站在以色列一邊。

伊朗對以色列的空襲給朔爾茨的中國之行蒙上了陰影。這位社民黨政治家取消了所有在華旅遊觀光項目,包括乘船遊覽長江等。為此,朔爾茨於周日下午參加了七國集團就中東局勢舉行的視頻會議。

據德國T-Online.de新聞網站報道,朔爾茨雖然參加了七國集團周日就中東局勢舉行的緊急視頻會議。但視頻只缺少朔爾茨的照片。七國集團首腦一致譴責伊朗對以色列的襲擊,但顯示的參會者照片里沒有朔爾茨。據《圖片報》報道,一位專程隨行的技術人員專門為朔爾茨在重慶洲際酒店的房間做了安全處理,以便他能參加會議,但不被竊聽。房間被檢查了竊聽器和竊聽設備,然後設置了技術來屏蔽電話。德國政府的一張照片顯示,他只能通過電話參加七國集團會議。

朔爾茨抵達重慶後,首站參觀博世氫動力系統(重慶)有限公司。(法新社)

在重慶,朔爾茨參觀了博世氫能發動機工廠。他強調,該工廠展示了合作對克服氣候變化等重大挑戰的重要性。

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昨日下午會見到訪的德國總理朔爾茨一行。(法新社)

他昨日到訪重慶,與市委書記袁家軍和市委副書記兼市長胡衡華會面。

袁家軍說,重慶位處中國西部,是一座超大規模城市,工業門類齊全,發展潛力巨大。願以朔爾茨這次訪問為契機,深化雙方物流、產業、文化等領域合作,為中德關係發展貢獻重慶力量。

朔爾茨說,重慶現代化建設勢頭良好,營商環境優越。德方願繼續深化與重慶的友好交往,持續加強在經貿物流、技術創新、新能源、醫藥化工等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雙方合作邁上新台階。

周二將轉到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強進行政治會談。德國農業部長厄茲德米爾、交通部長維辛和環境部長萊姆克也將於周二抵達北京。

德國電視一台報道說,朔爾茨兩天經濟一天政治的行程安排,已顯示了朔爾茨此行的重點。周一,朔爾茨將在金融和經濟大都市上海參加商務活動。隨行的有許多德國大企業的經理,包括西門子、梅賽德斯、拜耳和寶馬的負責人。這些公司在中國仍然賺了很多錢,但也抱怨不公平的競爭條件。朔爾茨在出行前已宣布,他希望為德國公司在中國爭取更好的市場准入,並加強其法律地位。

環球時報發表社評,表示朔爾茨此次訪問正值中德建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兩大經濟體之間的互動,無疑對雙邊關係以及中歐關係都具有重要意義。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德國總理訪華 朔爾茨抵達重慶

朔爾茨抵重慶,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左)在機場迎接。(法新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4日訊)德國總理朔爾茨上午抵達重慶,展開訪華行程。

朔爾茨乘坐的專機抵達重慶,是他就任總理以來第二次訪華,隨同他訪華的包括環境、農業及交通3名內閣部長。另外,西門子、寶馬汽車等企業負責人,亦隨同德國經濟代表團到訪。

預料朔爾茨訪華期間,將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及總理李強會晤。

澎湃新聞日前援引「歐洲時報」,認為德國3名部長隨行訪問,是考慮到在氣候變化、環境保護,以及交通政策等領域,德國政府看到了與中國合作的空間,加強合作符合雙方的利益。在農業方面,據德國「商報」透露,中國可能會取消對德國豬肉的進口限制。

中國德國商會華東及華中地區執行董事兼董事會成員馬銘博(Maximilian Butek)在10日舉行的一場記者見面會上表示,預計德中雙方將討論新能源汽車、恢復兩國溝通機制、政府採購待遇、數據跨境和產能過剩等多方面的議題。

較早前,德國政府發言人表示,朔爾茨將會提出關注北京對莫斯科的支持,以及中國產能過剩問題,重申德國不尋求與中國經濟脫鉤,但去風險化是必要。外交部日前表示,中方願意與德方以今次訪問為契機,增進理解信任,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贏、求同存異原則,推動中德關係取得更大發展。

中國媒體也引述德媒報導說,這次朔爾茨一行將前往重慶、上海及北京3座城市。德國的博世(BOSCH)、巴斯夫(BASF)等企業在重慶都有投資;在上海,除了多家德國大企業有分支機構外,上海周邊的太倉有「德企之鄉」之稱,當地已有約500家德企。

去年7月13日,德國政府公布64頁對華戰略,對華戰略重心在於“去風險”,其要旨就是德國經濟要減少對一個“對內加大鎮壓對外加大挑釁”的中國的依賴。其外長貝爾伯克對媒體解釋這一新的對華戰略時,以俄羅斯侵烏後德國一度遭受的“能源壓迫”為例,我們不能再讓我們在俄羅斯犯下的錯誤再犯一次。

不過,九個月以後,好像什麼也沒有改變。至少,朔爾茨北京行讓此間媒體如是判斷。『法蘭克福彙報』周四的標題是:“一次幾乎與默克爾時代相同的旅行”,它總結了一種廣泛認同的觀點:實際上,現任德國總理的對華政策是一種連續性,而不是與其前任的政策決裂。

根據榮鼎諮詢今年 2 月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德國對華出口在 2009 年至 2021 年間增長了 136%,目前是法國、英國和意大利對華出口總和的兩倍。在過去八年中,德國在歐盟對華直接投資中所佔份額上升到58%,比前十年高出20個百分點。

法國世界報周六報道分析說,事實上,現任德國總理在 2022 年 11 月首次訪華期間已經有機會表明,他更傾向於與中國和解而非對抗。這次訪問發生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後僅僅 12 天,習近平在這次大會上成功連任第三屆。

一年半之後,德國總理的第二次訪華也引發了類似的擔憂。4 月 8 日,德國總理在 TikTok 上發布了他的第一個視頻。許多觀察家認為,德國政府首腦在前往中國的前五天首次在中國公司字節跳動的平台上露面是一個不幸的巧合。

德國《世界報》(Die Welt)4 月 12 日周五擔憂地報道說:“當美國理所當然地考慮禁止這個為中國服務的宣傳工具–社交網絡–的可能性時,柏林卻在奉行奴役戰略。4 月 9 日,北京的《環球時報》對此表示歡迎:“朔爾茨在訪華前開通了 TikTok 賬戶,這證明了他對中國的務實態度”。

在 2023 年 7 月發布的 “中國戰略 ”中,德國政府將中國定義為 “合作夥伴、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位於柏林的獨立中國研究機構墨卡托中國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馬克斯-曾格林說,九個月過去了,朔爾茨的訪問給人的印象是,在他眼中,“中國首先仍然是一個合作夥伴,而不是對手”。

在德國,各方政治家近日紛紛發表言論,敦促朔爾茨不要對中國政府過於和解。在德國聯邦議院最大的反對黨、保守的基民盟-基社盟集團中,專門負責外交和國防政策問題的羅德里希-基斯韋特爾(Roderich Kiesewetter)議員說:“在訪問期間,總理應該討論中國在德國和歐洲的網絡攻擊和間諜活動、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違反國際法的行為以及侵犯少數民族人權的行為”。

朔爾茨也受到了自己多數派的批評。德國聯邦議院綠色黨團副主席阿格尼耶斯卡-布魯格(Agnieszka Brugger)說:“必須明確討論對台灣日益嚴重的暴力威脅、對南海的一再入侵以及對維吾爾族嚴重侵犯人權的問題”。

朔爾茨究竟能對習近平說些什麼?周二就會一清二楚。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朔爾茨訪華:既要降低風險又要不冒犯北京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3日訊)德國總理朔爾茨周六起訪問中國,將分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強會面。在北京與西方圍繞中國政府大力補貼綠色能源觸發的貿易戰隱然成型的時刻,朔爾茨訪華的主要目的:被認為是減少與北京貿易摩擦的同時又不觸犯北京。

朔爾茨此次訪華面臨複雜的國內國際經濟形勢,一方面,受經濟衰退打擊的德國企業,呼籲更全面更公平地進入被認為過分保護的中國市場;另一方面,面對中國傾銷“過剩產能”,歐盟已開啟多項調查, 威脅將課以重稅制裁。而中國政府將試圖敦促柏林當局不要支持歐盟相關舉措。

法新社評論說,率領着政府部長和跨國公司大老闆的朔爾茨此行並不輕鬆,面對中國,應在他所主張的“合作夥伴、競爭者與系統性對手”三者之間走鋼絲。這是一種面對北京的“去風險”政策,既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又不至於走到脫鉤的地步。

法新社援引中國東部德國商會會長布特克表示,“作為一極,歐洲人必須明確在美中之間如何定位,而不要被美中衝突壓垮。”他補充說: “我們仍然沒有找到既能保護自己的市場,又不冒着失去在華業務風險的辦法”。

在中國與西方貿易形勢緊張之時,柏林方面表示,朔爾茨中國之行是與美國、歐盟以及法國協調之後的行動,在國際層面,朔爾茨將要求中方向俄羅斯施壓。

周五,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朔爾茨舉行視頻會議,共同呼籲 “重新平衡 ”歐中貿易。根據愛麗舍宮,“兩位領袖協調努力,倡導重新平衡歐中貿易關係,並強調烏克蘭戰爭對歐洲安全的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問題專家時殷紅對法新社表示,歐盟準備限制中國再生能源出口,而法國似乎是先鋒。德國在貿易限制問題上傾向於追隨其盟國,在反對貿易限制問題上仍然緩慢而猶豫不決。

基爾研究所在本周發表的研究報告中估計,中國政府向企業支付的補貼是包括德國美國在內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的三到九倍。但德國經濟研究所的另一項研究也強調,德國企業的多元化努力也嚴重不足。

柏林梅里克斯研究所所長米科-胡塔里則認為,朔爾茨訪問北京,為的是 “重新推動 ”並穩定與北京的關係。在他看來,德國在歐盟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原則上反對在貿易爭端中採取強硬制裁。

中國東部德國商會會長布特克表示:“我認為雙方都心存戒備,因此,中國方面也認為這次來訪是一個好兆頭”。他還認為:“我們堅持開放市場,因為這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失去這個市場將比我們通過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所獲得的利益還要嚴重”。

但是,德國的“騎牆”姿態引起盟友不滿,法國世界報日前報道說,“德國在對華貿易關係上的模稜兩可削弱了歐盟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