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台風 彙整 - 第2页 共2页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大陆 氣候與環保 生活 编辑精选

冷空氣深入華南致大幅降溫 台風“萬宜”攜風雨來襲

中新社北京11月18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18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受南下冷空氣影響,湖南、江西、貴州等地部分地區17日降溫幅度達10至12℃,局地超過14℃。預計未來兩天,冷空氣將繼續向南推進,中東部不少地方氣溫將陸續降至近期低點,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氣溫將持續下降。

17日,冷空氣前鋒跨過長江,影響範圍擴展至南方,華北到江南紛紛加入降溫行列。中央氣象台預計,18日、19日,冷空氣繼續向南推進,中東部不少地方氣溫將陸續降至近期低點,從東北到華南將大範圍創立秋後新低,內蒙古中東部、東北多地最高氣溫將不足0℃。

降溫過後,最高氣溫20℃線將退至江南南部至華南北部一帶,最低氣溫0℃線到達華北南部、西北地區東南部一帶。這股冷空氣跨越南嶺深入華南地區,或將給華南漫長的夏天劃上句號。比如,19日,廣州最高氣溫將降至19℃;20日,海口最高氣溫將降至21℃。

不過,冷空氣影響結束後,20日開始,中東部各地氣溫又將自北向南陸續回升到較常年同期偏高水平。

此外,今年第24號台風“萬宜”已於18日淩晨進入中國南海海域,未來將聯手冷空氣給華南等地帶來風雨。

受冷空氣和“萬宜”共同影響,18日白天至夜間,南海中北部、華南沿海等地將有6至8級,陣風9至10級的大風,台灣海峽、南海北部風力有9至10級,陣風11至12級,台風中心經過的海域或地區風力有11至12級,陣風13至14級。19日至20日,華南地區將有較強降雨,廣東、廣西中東部、海南島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氣象專家提醒,前期中東部大部明顯偏暖,此次冷空氣過程降溫幅度大,廣西、廣東、福建等地未來一周迎來冷暖轉換,建議公眾密切關注氣溫變化,及時添衣保暖,謹防感冒。(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大陆 氣候與環保 生活 编辑精选

太平洋罕現“四台共舞” 廣東維持海面風大應急響應

中新社廣州11月12日電 (記者 王堅)第25號台風“天兔”於12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與今年第23號台風“桃芝”、第24號台風“萬宜”和台風“銀杏”在太平洋上共存,形成了罕見的“四台共舞”現象,導致近期南海北部海面、台灣海峽、廣東省海面風力大。

目前,廣東省防總維持防風Ⅳ級應急響應,要求相關部門要持續強化海上安全防範,做好台風防禦各項措施。截至12日12時50分,廣東潮陽、澄海、南澳、惠東、大亞灣等地台風預警信號已生效。

據廣東省氣象局介紹,12日8時,“桃芝”中心位於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興島東偏北方向約700公里的南海東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5百帕。預計,“桃芝”將以10公里至15公里的時速向西北方向移動,逐漸向廣東西部到海南島東部一帶沿海靠近,強度變化不大。

氣象專家預計,13日起,受“桃芝”外圍環流影響,粵東、珠江三角洲中東部市縣將出現降雨;同時,受大陸高壓和台風持續影響,12日至13日,南海北部海面、台灣海峽、廣東省海面風力大,普遍超過7級至9級,其中台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面11級至14級。

此外,氣象專家表示,“天兔”“萬宜”和“銀杏”目前對廣東無影響。其中,“銀杏”已減弱為熱帶低壓,12日8時,其中心位於越南東部近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7級(15米/秒),預計其將在越南東部一帶沿海登陸,登陸後逐漸減弱消失。(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大陆 氣候與環保 生活 编辑精选

“銀杏”遠離“桃芝”將至 台風接連奔襲海南

中新社海口11月11日電 (記者 王子謙)今年10月下旬以來,西北太平洋連續生成台風並進入南海。11日,今年第23號台風“桃芝”(台風級)正趨向海南島,將成為繼“潭美”“銀杏”後,20天內第三個影響海南的台風。

當天,今年第22號台風“銀杏”(熱帶風暴級)從海南島和西沙群島中間穿行而過,20時“銀杏”中心位於距離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興島)西偏南方向約245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18米/秒)。氣象部門預計,“銀杏”將以每小時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南偏西方向移動,趨向越南南部沿海,強度逐漸減弱。

“今日永興島風雨很小,但海面上風浪較大。”三沙市新聞中心工作人員許文告訴中新社記者,該市在台風來臨前已做好建築物加固、封閉門窗、清理樹枝等防禦工作。

就在“銀杏”減弱南下的同時,“桃芝”當天20時中心位於菲律賓呂宋島西部近海,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33米/秒);預計將以每小時15公里至20公里的速度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13日趨近海南島東部到廣東西部一帶海面。

為何11月仍有台風“接二連三”奔襲海南?海南省氣象台台長李勛分析指出,從生成條件上看,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較暖,為台風生成提供了理想的下墊麵條件;季風輻合帶較為活躍,台風生成的渦旋胚胎較多。

從路徑上看,強盛的副熱帶高壓穩定位於西北太平洋上空,台風以西行路徑為主,趨向南海。不過,秋季南海北部海溫降低,北方冷空氣不斷補充南下,台風難以登陸,而是掉頭南下減弱。

接連不斷的台風持續在南海“興風作浪”。海南省氣象局繼續發佈台風四級預警(海上),預計受“銀杏”“桃芝”和冷空氣共同影響,11日下午到13日,南海中東部海面將有持續性大風。

海南省海洋預報台也發佈了針對“桃芝”的海浪黃色(三級)預警,預計11日夜間到12日白天東沙群島附近、中沙群島附近海面有4米至6米的巨到狂浪。

持續風浪對海南的海上活動造成影響。目前,三亞市大東海旅遊區浴場泳區、崖州灣濱海浴場等仍處於關閉狀態。氣象部門提醒有關部門繼續做好回港避風船隻管理,加強海上作業平台、沿海養殖、涉海旅遊設備等設施安全防範。(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大陆 氣候與環保 生活 编辑精选

福建部署應對台風“銀杏” 馬尾至馬祖“小三通”客運航線繼續停航

中新社福州11月6日電 (記者 龍敏)針對今年第22號台風“銀杏”及冷空氣帶來的風浪影響,福建省防汛辦6日要求,各有關部門強化海上防風避險,海洋漁業部門要指導調度海上漁船及時撤離冷空氣大風影響海域;沿海各地要根據實際風浪情況做好鄉鎮船舶監督管理;海事部門要及時向海上航行作業的船舶發佈預警信息。

台風“銀杏”於11月4日5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6日14時距離菲律賓馬尼拉東北方向約530公里,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強台風級。據福建省氣象台預計,台風“銀杏”將以每小時5至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轉偏西移動,8日下午將移入南海東北部海面,之後向西沙群島海域靠近。

受台風及冷空氣影響,11月6日至7日上午,台灣海峽有5.3米的巨浪,福州及以南沿海有3.3米大浪。

福建省防汛辦6日下午組織福建省氣象局、福建海事局等會商,分析研判台風“銀杏”發展趨勢,部署防禦工作。福建省防汛辦要求,沿海地區做好應急值班值守,密切關注台風發展趨勢,加強會商研判,有針對性地部署落實好相應防範措施。

據福州港馬尾琅岐客運站通報,因海況不佳,福州馬尾至馬祖“小三通”客運航線7日將繼續雙向停航。(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大陆 氣候與環保 生活 编辑精选

超強台風“康妮”來襲 浙閩等5省市將現持續性強風雨

中新社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31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第21號台風“康妮”逐漸靠近中國,在“康妮”和冷空氣影響下,10月31日、11月1日,台灣、福建、浙江、上海、江蘇等地將有強風雨,部分地區降雨強度歷史同期罕見。

在當天中國氣象局舉辦的媒體通氣會上,中央氣象台正研級高級工程師呂心艶表示,台風“康妮”31日上午11時位於台灣省台東市東南方向約90公里的近海海面上,中心最大風力16級(55米/秒),為超強台風級別,預計“康妮”將以每小時20至3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並於31日中午前後在台灣省台東到花蓮一帶沿海登陸,登陸強度為強台風級或超強台風級。

受“康妮”外圍影響和冷空氣共同作用,31日,中國東南沿海已出現大風和降雨天氣,上海、浙江等地沿海地區出現陣雨天氣,上海南部金山地區小時雨強已達到16.5毫米。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孫軍表示,10月31日至11月2日,黃海南部、東海大部、台灣海峽、浙江沿海、福建沿海、台灣島沿海有7至9級大風,陣風10至11級。

“除了風的影響,降雨影響也較強。”孫軍表示,華東東部多地將有較強降水,預計10月31日至11月1日,福建東北部、浙江中東部、上海、江蘇南部等地有暴雨或大暴雨,其中,福建東北部、浙江東部、上海東南部局地可能出現特大暴雨(250至400毫米)。

孫軍提醒,“康妮”給一些地區帶來的降水時間較長,尤其是長三角一帶,比如,上海持續降雨時間大概有30個小時左右。“此次過程降雨時間持續比較長,累計雨量也會比較大,歷史上比較少見。”

上海中心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孫敏表示,受“康妮”和冷空氣影響,上海東南部地區日降水量可能達到或突破1981年以來歷史同期極值。

中央氣象台預計,“康妮”登陸台灣以後,強度將快速減弱,於31日夜間進入台灣海峽,在浙閩近海轉向東北方向移動,並於11月2日上午逐漸變成溫帶氣旋,但對“康妮”的路徑預報還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不排除“康妮”在浙閩沿海登陸的可能。

專家提醒,無論“康妮”是否登陸浙閩沿海,都會帶來明顯風雨天氣,東南沿海一些地區日降水量可能達到或突破歷史同期極值,需做好充分防台風準備。(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大陆 氣候與環保 生活 编辑精选

台風“普拉桑”二次登陸 上海一周內遭台風“二連擊”

中新社上海9月19日電 (記者 李姝徵)短短一周內,申城遭台風“二連擊”。今年第14號台風“普拉桑”(熱帶風暴級)的中心19日21時45分前後在上海市奉賢區沿海二次登陸。

上海氣象部門介紹,台風“普拉桑”在上海市奉賢區沿海二次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5百帕。上海中心氣象台9月19日21時54分發佈雷電黃色預警信號。此前發佈的台風藍色預警、黃浦江高潮位黃色預警信號仍維持。

作為一個“急性子”的台風,“普拉桑”生成後,直撲中國華東沿海而來。在過去一段時間,台風“普拉桑”中心不斷調整、不斷偏北,19日18時50分前後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沿海登陸後進入杭州灣,又在上海市奉賢區沿海二次登陸,成為本周登陸上海的第二個台風。

氣象數據顯示,1949年以來,9月共有4個台風登陸上海。9月16日,今年第13號台風“貝碧嘉”成為1949年以來登陸上海的最強台風。“普拉桑”緊接“貝碧嘉”再度上岸,中央氣象台表示,4天之內兩個秋台風接連來襲,這對於上海來說,是史無前例的。

受台風外圍環流影響,19日下午,申城迎來分散性陣雨。隨著台風“普拉桑”影響進一步加強,上海氣象部門表示,19日傍晚到半夜,上海多區有陣雨並伴有短時雷雨,浦東、奉賢、金山、青浦、崇明東部有暴雨。

上海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鄔銳19日表示,台風登陸並不意味著結束。台風登陸後強度會逐漸削弱,但是台風仍攜帶著豐厚的暖濕空氣。當台風攜帶的暖濕空氣與冷空氣相遇,可能造成暴雨甚至特大暴雨,以及雷暴、局地龍卷風等強天氣。鄔銳表示,台風“普拉桑”登陸後的殘留雲系將在21日後期與南下的冷空氣相結合,給長三角地區帶來暴雨,甚至局部大暴雨。(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大陆 氣候與環保 生活 编辑精选

今年第13號台風“貝碧嘉”生成 未來趨向中國華東沿海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11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第13號台風“貝碧嘉”生成,未來趨向中國華東沿海。

據中央氣象台消息,今年第13號台風“貝碧嘉”(熱帶風暴級)已於10日夜間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11日早晨5點鐘其中心位於美國關島偏西方向約95公里的洋面上,就是北緯13.4度、東經143.9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0百帕,七級風圈半徑220至300公里。

中央氣象台預計,“貝碧嘉”將以每小時20-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趨向中國東海海面。

預計16日至17日,受“貝碧嘉”外圍環流影響,浙江、福建等地將有較明顯的降水過程。

氣象專家表示,未來“貝碧嘉”直奔華東,中秋節假期,將影響華東地區,存在登陸可能,也有可能近海轉向韓國方向。浙閩地區公眾需密切關注台風後期移動趨勢。(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氣候與環保 生活 编辑精选

超強台風“摩羯”影響 泰國中部11府拉響洪水預警

中新社曼谷9月9日電 (記者 李映民)泰國皇家水利管理局8日向中部地區11個府發出預警,稱受超強台風“摩羯”的影響,湄南河下游的11個府將遭遇洪水。

泰國皇家水利管理局代理總監樂維猜表示,面臨洪水災害風險的11個府分別是曼谷、烏泰他尼府、猜納府、信武里府、紅統府、大城府、素攀武里府、華富里府、巴吞他尼府、暖武里府和北攬府。

他說,為減輕湄南河水流壓力,將提升湄南河大壩的排水量。由於預計未來7天降雨量較大,泰國皇家水利管理局將把湄南河大壩的洩流量從每秒300立方米提高到每秒1500-1700立方米。
受此影響,河流低窪地區的水位將比目前上升約20-50厘米。

據皇家水利管理局介紹,12日將有至少1600立方米/秒的水流過湄南河穆安水文站。

樂維猜表示,湄南河大壩的洩流量最高可達2000立方米/秒,但洩流量將是逐步提升的。洩流量提升時,該局將提前向湄南河沿岸的居民發出預警。

泰國氣象部門表示,雖然超強台風“摩羯”沒有直接襲擊泰國,但給泰國東北部和北部地區帶來暴雨,受此影響,湄南河下游的府將不可避免遭遇洪水。(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氣候與環保 生活 编辑精选

今年預計有6至8個台風登陸中國 台風總體強度偏強

中新社北京6月5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5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預計有6至8個台風登陸中國,台風總體強度偏強。

當天,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代刊在中國氣象局6月新聞發佈會上表示,2024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2個台風生成,5月26日上午,今年第1號台風“艾雲尼”在菲律賓呂宋島上生成。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首個台風生成日期的多年氣候平均值是3月24日,今年1號台風生成明顯晚於常年。

代刊表示,預計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21至24個台風生成,較常年同期偏少(常年25個),其中有6至8個登陸中國,接近常年(7個)。台風的總體強度偏強,活動路徑以西行和西北行為主,主要影響中國華南東部和華東沿海地區,可能有1至2個北上台風登陸或嚴重影響中國東北地區。(完)

來源中新社

分类
一路风情 氣候與環保 港澳 生活 编辑精选 香港

香港機管局推出多項措施應對惡劣天氣 協助滯留旅客

中新社香港5月30日電 (記者 韓星童)臨近台風季節,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30日召開記者會公佈新措施,協助在惡劣天氣下滯留在香港國際機場的市民和旅客,包括在客運大樓開闢臨時休息區、增設的士派籌系統等。

機管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姚兆聰表示,今年面對台風季惡劣天氣時,機管局會在客運大樓開闢臨時休息區,提供數百張座椅,向旅客提供水和乾糧等物資包,以及無線網和充電服務。

機管局亦已研發的士電子派籌系統,需要乘搭的士的旅客,可以用手機掃二維碼取籌,以便在香港天文台改發較低台風信號後,根據籌號搭的士離開機場,不必在室外排隊。姚兆聰表示,今年3月已完成的士派籌系統測試,機管局期望新安排能讓滯留旅客較舒適地應對惡劣天氣。

此外,姚兆聰公佈,因應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將於年內投入運作,機管局將提昇機場的捷運系統,以便接載更多乘客。屆時每個月有兩個星期需要提早收車,末班車由原來的淩晨1時提早至晚上11時,機管局會安排巴士接載收車後抵港的市民和旅客,預計有關提昇工程為期一年。(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