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编辑精选

蔡英文訪中美洲過境美國 國台辦:蔡過境本質上是「倚美謀獨」挑釁行徑

蔡英文總統今(29)日午間啟程前往瓜地馬拉及貝里斯等友邦國家,展開10天9夜的出訪中美洲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29日訊)台灣總統蔡英文於週三(29日)率團出訪,展開為期10天9夜的「民主夥伴共榮之旅」,除了訪問中美洲台灣邦交國瓜地馬拉、貝裡斯之外,去程及回程也會過境美國紐約、洛杉磯並分別待2夜。

目前外界預料,蔡英文過境美國紐約、洛杉磯時都將發表演說,並會在洛杉磯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會面,不過台灣總統府對於美國過境期間相關行程,至今仍保密到家。

蔡英文週三中午上機前在台灣桃園機場發表談話

蔡英文週三中午上機前在台灣桃園機場發表談話表示,台灣始終和全球民主夥伴站在一起,面對疫情衝擊時彼此伸出雙手相互幫助,在威權主義擴張之際,共同站穩腳步、守護自由民主。「這趟民主夥伴共榮之旅,正是要展現我們深化和友邦交流合作的決心」,她說。

蔡英文說,「我要感謝民主夥伴挺台灣,也要告訴全世界,民主台灣會堅定捍衛自由民主價值,更會持續作為國際社會的良善力量延續善的循環,強化全球民主韌性」。

她強調,「外來壓力不會阻撓我們走向世界的決心。我們冷靜、自信、不屈服、不挑釁,台灣會堅定地走在自由民主的道路上,走向世界這條路雖然崎嶇,但台灣並不孤單」。

蔡英文在機場發表談話後隨即登上專機,飛機起飛後,4架F-16戰機伴飛,向總統致敬。

蔡英文也在機上發表簡短談話表示,此行回應友邦誠摯邀請並且深化與民主夥伴的合作交流,將前往瓜地馬拉與貝里斯訪問,途中會過境美國紐約與洛杉磯,藉這個機會感謝出訪處理大小事宜的人員,也歡迎媒體的參與,希望透過媒體的報導,讓出訪成果傳遞出去。

蔡英文也謝謝華航全體機組人員也是為台灣拚外交的一分子,華航機組人員專業的態度與周到的服務,讓訪團更能專注精神完成這次的出訪。

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24日與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外委會主任王毅「秘密通話」。中美雙方都沒公佈有關通話內容,而且目前白宮及中國駐美大使館都未回應彭博社的報導。

美國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巴特爾(Vedant Patel)28日證實,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理國務卿華自強(Rick Waters)曾在先前訪問了北京、上海與香港,但巴特爾拒絕說明華自強的訪問細節與成果,只表示這是一次工作性的拜會。

此外,台灣TVBS電視台也報導,就在蔡英文出發前,美國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原先要針對蔡英文過境美國,向記者進行「台灣總統過境美國」的簡報,但卻在開始前38分鐘通知「延期」,到舉行前23分鐘又再度通知「取消」,且未說明原因,僅提到會在準備好後再宣佈新的簡報時間。

國台辦:蔡英文過境本質上是「倚美謀獨」挑釁行徑

國台辦在例行記者會回應有關蔡英文計劃過境美國的提問,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民進黨當局出於謀「獨」政治私利,製造各種藉口,利用各種機會,從事謀「獨」活動。

在北京,中國國台辦在例行記者會回應有關蔡英文計劃過境美國的提問,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民進黨當局出於謀「獨」政治私利,製造各種藉口,利用各種機會,從事謀「獨」活動。台灣當局領導人所謂「過境」本質上是「倚美謀獨」的挑釁行徑,企圖製造「一中一台」、「兩個中國」等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事件;伺機在國際上兜售「台獨」主張,並謀求美國反華勢力的支持。

朱鳳蓮表示,蔡英文「過境」,不是老老實實待在機場或賓館,而是以各種名目要同美國政府官員、國會議員接觸,搞美台官方往來,與外部反華勢力勾連。蔡英文如果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接觸,將是又一宗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挑釁,國台辦對此堅決反對,必將採取措施堅決回擊,敦促美方嚴格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不安排蔡英文「過境」竄訪甚至與美國官方接觸,以實際行動兌現不支持「台獨」的嚴肅承諾。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說,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堅決反對台灣當局領導人以任何名義、任何理由竄美,亦堅決反對美方違反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當局進行任何形式接觸。

毛寧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又說,台灣當局領導人赴美所謂過境是假,謀求所謂突破、宣揚「台獨」是真,並非中方過度反應,而是美方一味縱容支持「台獨」分裂勢力。

台灣原先的邦交國宏都拉斯,在經歷4天的發展後,在25日正式宣佈和台灣斷交,並且與中國建交,在台灣內部引發高度討論與爭議。

針對中國與宏都拉斯選在蔡英文出訪前建交,是否為施壓台美,美國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巴特爾重申,這是宏都拉斯的決定,但中國經常為換取外交承認而做出承諾卻未兌現,近期在拉丁美洲及全球都出現類似案例。

他並說,蔡英文過境符合美國政策、長年慣例及美台非官方關係的性質,是出於對訪客安全與尊嚴的考量,美國將依循「一中政策」,深化並擴大與台灣的往來。

馬英九28日下午前往南京市區,參觀總統府舊址。圖為總統府內掛有中華民國國旗及中國國民黨黨旗的室內陳設。

馬英九前總統一行週三上午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在「和平大鐘」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兩岸都應該避戰、謀和,協商如何來避免戰爭。

馬英九說,一旦戰爭發生,沒有其他任何事情可以彌補。他對日本侵華歷史表示,「一方面我們應該自立自強,讓我們做到不受外族入侵的能力,但是也要注意我們要保持一個非常仁愛的心,不要去侵略別人」,馬英九說。

此外,馬英九在週二晚間於南京會與中共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會面和晚宴後,估計後續湖北、湖南、重慶和上海的省委書記,都會在當地與馬英九會面。而中共中央台辦、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可能會在湖北武漢會見馬英九。

分类
一路风情 编辑精选

马英九返乡祭祖「三个没有」 让台湾媒体深感失落

作者:资深媒体人 纪硕鸣

马英九访大陆,成为曾经的台湾高官世纪之行创下纪录,引起两岸与论的关注。 不过,马英九始终已是过去,他又是以个人身份访大陆祭祖,大陆方面尊重也给予很好的礼遇,几日行程安排的满满的,不失礼仪。

但台湾方面原来寄于厚望,不断想抬高马英九的身价,要的更多。 媒体捕风捉影大做文章来炒卖新闻。 但最终假新闻不攻自破,马英九下飞机没有正国级领导接机、没有红地毯、没有前领导人称呼,「三个没有」让台湾方面大失所望。 也让绿营人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按照目前两岸情势对比,以及马英九的实际地位和影响力,他此行访大陆,充其量应该也就是台湾的知名人士来到家乡。 大陆方面给予了隆重及认真的安排,但台湾方面可能期待更高,要的更多。

马英九访问大陆行27日登场,在他即将起行前媒体突然热炒,传出大陆方将以「元首级」礼遇接待马英九,机场会有红地毯铺道以外,还会由正国级的中央领导亲到接机。 相关消息台湾媒体铺天盖地,连港媒都热衷转刊。

马英九抵达上海,在机场接机的中国大陆官员是国台办副主任陈元丰。 台媒所称的贵宾专属的红地毯也没有铺开来,马英九下机以后,一众客人乘坐巴士直奔上海虹桥高铁站前往南京。

有台湾的媒体人在电视节目中表示,中国(大陆)照理来讲应该可以让马英九称为「台湾前领导人」,再不济也可以称他「国民党前主席」。 但最后只称先生,事实上「中国其实只想矮化台湾地位」。

台湾方面一直将马英九之行与国民党前主席连战比,其实还真没有可比性。 连战2005年访北京,他的身份是国民党主席,是党对党、公对公的交流,是两岸的和平之旅。 马英九此行就是私人性质。

今天的国民党和当年相比不仅没落,而且在两岸和平统一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也就是说,今天的国民党与当年连战领导下的国民党,其两岸统一的坚定性差远了。

国民党要打好接下来的选举这一役,要的是顺应民心,获得民意,而不应该是待遇。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大陆 编辑精选

央視刪:馬英九提創建民國與中華民國 民眾嗆「馬英九有什麼了不起」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29日訊)馬英九為期12天的訪中祭祖行,昨天首個行程赴南京中山陵謁陵,期間他提及國父孫中山創建民國,發表公開致詞提及中華民國,以及落款題民國紀年,中國官媒央視全都不表並剪掉。

不過祭文中提到國父「力抗列強,創建民國」,央視的影音與文字報導全都不表。

此外,馬英九在中山陵祭堂耳房題8字「和平奮鬥,振興中華」,並以他的大名及公元和民國紀元落款。

但央視發布的新聞照片和影音畫面,僅留下題字和他的姓名,手書的公元和民國紀元則被裁掉,即使馬英九書寫「百十二.三.廿八」未註明民國字樣,也不能倖免。

隨後他前往孫中山紀念館發表公開致詞,提及「民國112年3月28日馬英九前總統」,並說國父孫中山先生「終結中國四千多年的君主專政,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到今天已經112年」,以及「民國14年(1925年)3月12日國父逝世」。

央視的影音和文字報導同樣省略不題,只引述他公開致詞未提及民國與中華民國的段落:「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深盼兩岸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戰爭,致力振興中華,這是兩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責任,我們一定要努力實現。」

隨後馬英九接受聯訪表示,兩岸一定要追求和平,否則雙方都沒有前途,央視的文字和影音報導也是略過,僅提及他說,希望台灣青年深入了解中山先生生平和兩岸關係,大陸朋友非常熱情,回去後會把這份好意轉達給台灣民眾等。

至於昨晚會見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央視官網則未呈現隻字片語。

馬英九會信長星指出,他在「台灣總統」任內推動兩岸交流,創造兩岸分治70多年來「最和平繁榮的一個階段」,信長星則回以「馬英九先生」,並提及馬曾擔任國民黨前主席及「台灣地區前領導人」。

馬英九謁中山陵 中國客嗆「總統有什麼了不起」秒被逮

前總統馬英九近日前往中國,昨(28日)前往中山陵拜謁期間,卻傳出在場外有中國民眾嗆聲,後續在網路也有不少人分享民眾嗆聲的畫面,引發網友討論。(圖擷自推特)

前總統馬英九3月27日搭機赴中,展開為期12天的祭祖行程,昨日他率馬英九基金會同仁與學生拜謁南京中山陵,中國為了維安對該處進行管制,媒體消息傳出場外民眾不滿被擋在陵外,在現場嗆聲「馬英九有什麼了不起」,後續也有許多網友轉傳當時畫面。

當時現場有大批民眾因遭到管制無法入園,並為此表達不滿,其中一名男子更大聲質疑「總統有什麼了不起,而且他對和平沒有貢獻,我實事求是講話,馬英九有什麼了不起!」,引起警察上前制止並要求查看他的證件,男子稱證件沒帶,一旁則有其他民眾嗆「這裡不是朝鮮」。

不過現場雖然大批民眾圍上,並拿出手機進行錄影,但警察仍以涉嫌擾亂公共秩序為由,將該名嗆聲的男子帶走。一旁圍觀民眾則表示「不讓老百姓講話」。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大陆 编辑精选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馬英九:歷史不可遺忘

前總統馬英九一行29日上午前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奠祭當年遇難同胞。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29日訊)前總統馬英九今天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之後說,這是人類歷史罕見的野獸般行為,歷史絕不可以遺忘,中國人應該從這件事情上得到教訓,要自立自強,才不會被人欺凌,任人宰割。

馬英九今天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奠祭遇難的同胞,他在參觀完紀念館後接受媒體訪問,受訪中數度哽咽、神情凝重。

他表示,關於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的書籍與照片看了一些,但從來沒有一次像今天這樣有這麼大的衝擊,因為這是人類歷史罕見的野獸般的行為,中國人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前總統馬英九29日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在留言簿上寫下「歷史絕不可遺忘」。(馬英九基金會提供)
前總統馬英九29日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在留言簿上寫下「歷史絕不可遺忘」。(馬英九基金會提供)

馬英九說,他剛才在留言簿上寫著「歷史絕不可遺忘」,中國人應該從這件事情上得到教訓,要自立自強,才不會被人欺凌,任人宰割。

他強調,不管在海峽哪一邊都應該自立自強,對於來自外面的欺凌要勇敢的抵抗,並且從小學、中學、大學的教育裡,讓民眾了解這一重要的事實,並且要採取必要的準備。

前總統馬英九29日上午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接受媒體訪問。

對於媒體問及如何正確解讀8年抗戰的歷史,以及是否心情還沒有恢復過來?馬英九說,「我的確是,我的情緒受到很大的衝擊」,因為這跟看書、看照片,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

他並說,中華民族歷史上有很多的災難,但是從來沒有像這一次跟日本的作戰過程當中受到這麼多的屈辱迫害,而且這麼長的時間可以說沒有完全康復過來。

馬英九表示,要自立自強,但也要保持非常仁愛的心,不要去侵略別人,這才是我們從這個過程當中得到最好的教訓。

馬英九也說,今天帶學生來,就是希望他們在年輕時就可了解一些在台灣不夠了解的部分,對自身未來發展作一重要參考。至於兩岸如何遠離戰爭?他強調,兩岸都應該要避戰、謀和,因為一旦戰爭發生,沒有其他任何事情可以彌補。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大陆 编辑精选

馬英九前往南京總統府 大陸民眾聚集圍觀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28日訊)前總統馬英九的南京行程在下午到南京總統府,現場民眾被維安擋下,維安與上午的南京中山陵形成一對比,現場遭到清空。

南京總統府現場有一般民眾或遊客聚集,他們被維安擋下,不得靠近,不過仍然吸引他們拿起手機拍攝前來的馬英九一行。

馬英九訪問中國大陸的行程來到南京,今天上午在南京中山陵拜謁後,隨後到訪孫中山紀念館。

馬英九看見會客廳牆上掛有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旗、國父遺像時,當場向在場媒體表示,「我趁此機會和大陸朋友介紹一下,孫中山先生比我大98歲,在1912年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我在2008年也是當了『這個』…呃…(相差了)96年」。

雖然馬英九對於赴中行程非常興奮,今上午看到孫中山銅像,更露出激動表情,數度要哽咽的樣子。

之後又驅車前往第二歷史檔案館,這裡存放1912年至1949年間,中華民國在大陸時期的歷屆中央政權機關及其直屬機構檔案。

馬英九在參觀完第二歷史檔案館後出館,被在場外的媒體詢問,早上有晨跑嗎?他回應,「有啊,早上照樣晨跑。」隨後上了安排的專車離去。

接著下午到南京總統府,以及到訪拉貝故居。接著傍晚會安排一場會見。

前總統馬英九訪問中國大陸,到訪南京時不論中山陵、南京總統府與拉貝故居,都有被維安擋在外的群眾聚集。他們雖然無法靠近,但想一睹馬英九這名知曉已久的台灣政治人物。

馬英九一行今天的第1站是前往南京中山陵拜謁。1名30歲的中國男性民眾告訴媒體,因為知道馬英九要來,所以提前一個禮拜就預定中山陵的參訪票,希望能看一眼馬英九。

問起為什麼想要看馬英九?這名民眾回答,從小時候便知道他。

馬英九南京參訪 大陸民眾聚集圍觀

前總統馬英九28日下午前往南京拉貝故居,圖為圍觀的中國大陸民眾,且越來越多人,但現場維安嚴密,民眾無法貼身接近。

馬英九拜謁完國父孫中山,步下392階的樓梯後,要前往一旁的孫中山紀念館時,有聚集的中國大陸民眾高喊了幾句「兩岸一家親」的口號。

下午,馬英九一行前往南京總統府與拉貝故居。儘管當地維安滴水不漏,將現場民眾與其隔開一條街,但是仍有中國大陸民眾聚集圍觀。他們拿起手機,不斷朝馬英九一行人到訪的方向拍攝,直到媒體要退場前,仍未散去。

也有中國大陸民眾在現場詢問是誰前來?有民眾回答「是『馬前總統』來」。

馬英九27日下午乘坐中國大陸國航CA196班機抵達上海。這是兩岸1949年分治以來,首名中華民國卸任總統踏上中國大陸的土地。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大陆 编辑精选

馬英九會江蘇書記:在台灣總統任內推動兩岸交流

前總統馬英九(左)28日傍晚會見中共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右)時提到,他在「台灣總統」任內推動兩岸交流,創造兩岸分治70多年來「最和平繁榮的一個階段」。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28日訊)前總統馬英九今天傍晚會見中共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時說,他與「習先生」在新加坡見面時,都特別強調兩岸心理契合,要拉近兩岸心理距離。他並說,希望陸方多認識台灣人的心理狀態。

前總統馬英九提到,他在「台灣總統」任內推動兩岸交流,創造兩岸分治70多年來「最和平繁榮的一個階段」。

在會見信長星之前,馬英九上午在參觀孫中山紀念館後接受聯訪時,也提到自己的「前總統」身分。

相形之下,信長星在會見時則以「馬英九先生」作為稱呼,但他也提到馬英九曾擔任國民黨前主席及「台灣地區前領導人」。

馬英九表示,「希望我們能夠放下爭執,能夠盡可能在許多議題上達成共識。這也是我在台灣總統任內,推動兩岸交流,八年簽了23個協議,涵蓋人民生活的大部分的議題,創造從兩岸隔海分治70多年來,最和平繁榮的一個階段」。

馬英九提到,「『習先生』(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跟我在新加坡見了面之後,特別強調希望兩岸可以心靈契合,這跟我過去強調,拉近心理距離,幾乎是一致的」。

他說,希望兩岸交流要做好要建立互信,才能避免戰爭的風險。用交流取代對抗,用協商取代衝突,希望大陸方面多認識台灣人的心理狀態,大家一起推動避戰跟謀合。

馬英九提到,過去兩岸有共同政治基礎「九二共識」,擁有互信、擱置爭議,才實現三通直航。

馬英九說,從1987年參與政府兩岸工作,那年他37歲,今年73歲,第一次來到大陸,對兩岸事務有非常大的誠意,認為這個工作是很值得做的,不管是三通直航還是其他政策的推動,兩岸人民都受惠。

他也說,卸任後在東吳大學擔任講座教授,認識到兩岸青年交流,對台灣或對大陸而言,都是非常值得做的事情。

信長星則以「馬英九先生」稱呼馬英九。他說,「馬英九先生首訪大陸,第一站就來到南京」。多年來,「馬英九先生不論是擔任國民黨前主席,還是台灣地區前領導人期間」,一直堅持九二共識與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動兩岸交流交往,「我們對此深表讚賞」。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大陆 编辑精选

國台辦副主任接機 鄭文燦:很意外 ,馬英九:非常滿意 收穫豐碩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28日訊)馬英九昨天赴中,由中國大陸國台辦主任陳元豐等人接機。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今天表示,友善、對等、尊嚴是兩岸互動基本出發點,以國台辦副主任接機,「大家都覺得很意外」,是否符合待客之道值得思考。

馬英九昨天下午乘坐中國大陸國航CA196班機抵達上海,由陳元豐、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張為、上海市台辦主任鍾曉敏等官員迎接;這是兩岸自1949年分治以來,首位中華民國卸任總統踏上中國大陸的土地。

鄭文燦今天出席「天下雜誌SDGs雙日國際論壇」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兩岸互動上,友善、對等、尊嚴是基本出發點,「以國台辦副主任接機,是否符合待客之道,大家可以好好討論一下」。

他指出,追求兩岸和平是共同目標,希望中國不要設置政治路障,過去用外交圍堵、軍事威脅、認知作戰,希望顛覆台灣民主價值,並非好方法,這次前總統馬英九訪中「第一步、第一關用副主任(接機),讓大家都覺得很意外」。

前總統馬英九(中)在中山陵內展開親自書寫的「和平奮鬥、振興中華」8個字,署名只寫上「馬英九」。(馬英九基金會提供)

馬英九訪中祭祖行上午來到中山陵拜謁國父孫中山,在結束孫中山紀念館的行程後發表公開講話,之後答覆媒體詢問說,希望這次隨團的台灣青年深入了解國父生平,還有兩岸的關係,認清楚兩岸一定要走向和平奮鬥才能振興中華。

對於大陸方面的接待目前為止是否滿意,以及昨天從上海到南京這一路上的感受,馬英九表示,非常滿意,並說「大家對我們的熱烈歡迎超乎預期」,收穫豐碩。

馬英九說:「看到大陸的朋友非常熱情,大陸民眾也對我們非常歡迎,這是個好現象,我們回去之後會把他們的好意轉達給台灣人民。」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大陆 编辑精选

拜謁中山陵 馬英九:和平奮鬥、振興中華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19日晚間發布聲明指出,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將於3月27日至4月7日前往中國大陸祭祖,並率同青年學子與大陸的學生交流。這將是1949年兩岸分治74年以來,第一位踏上大陸的中華民國卸任總統。中華民國總統府籲展現兩岸交流對等尊嚴,民進黨指民眾無法接受卸任元首成為中共促統棋子,朱立倫相信馬英九會堅持中華民國立場,藍委肯定馬英九訪中健康交流 。時代力量黨主席、立法院黨團幹事長王婉諭在臉書(Facebook)撰文,批馬英九是相當失格的行為。

前總統馬英九3月27日至4月7日赴中國大陸祭祖,並率30多位青年學子與中國大陸學生交流。

前總統馬英九一行28日前往南京中山陵向國父孫中山陵寢獻花致敬。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28日訊)前總統馬英九今天赴南京中山陵拜謁國父孫中山,他在現場僅宣讀國父遺囑,不過由司儀宣讀的祭文與他隨後發表公開談話都提及國父創建民國,並說孫中山創建民國至今已112年。

馬英九上午在南京中山陵向國父孫中山陵寢獻花圈致敬,花圈並未署名,另向靈柩行三鞠躬禮。他在現場僅宣讀國父遺囑,祭文由政大副教授廖元豪代讀。

前總統馬英九28日上午前往南京中山陵拜謁國父孫中山。(馬英九基金會提供)

這篇祭文並未提及民國和西元紀年,而是「癸卯年3月28日」,頭銜稱「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先生」,末尾則是「馬英九先生」,當中提到國父「力抗列強、創建民國」,還有「兩岸人民、同屬中華」,以及「九二共識、和平基礎」等。

前總統馬英九(中)在中山陵內展開親自書寫的「和平奮鬥、振興中華」8個字,署名只寫上「馬英九」。(馬英九基金會提供)

馬英九也展示他在中山陵的題字「和平奮鬥、振興中華」,並以他的名字落款,未加註任何官銜,紀元則是民國與西元並陳。

之後,馬英九率團前往孫中山紀念館發表「民國112年3月28日馬英九前總統率馬英九基金會同仁與同學敬謁南京中山陵致詞」。

他說,國父孫中山先生畢生領導國民革命,推翻滿清,「終結中國四千多年的君主專政,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到今天已經112年。

馬英九表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當年國父念茲在茲的多項建國主張,如今都已陸續分別在台灣與大陸實現,這對於兩岸人民與後代子孫的生活與福祉,至關重要。

他說,國父逝世98年後的今天,馬英九基金會數十位同仁與同學到此謁陵,提出「和平奮鬥、振興中華」的目標,深盼兩岸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戰爭,致力振興中華,這是兩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責任。

馬英九謁陵大陸方面派出大批員警維安,不過現場並未淨空,公安不停驅趕圍觀人群,包括拍攝的大學生和前來採訪的外媒記者等。

期間他巧遇校外教學的幼稚園學童,小朋友稱馬英九「馬爺爺」,馬英九問:「你們知道這裡是什麼地方嗎?」小朋友們回應:「中山陵。」馬又問:「你們知道孫中山是幹什麼的嗎?」小朋友回不知道,馬說老師要再努力一點。

前總統馬英九在結束孫中山紀念館的行程後發表公開講話,並接受聯訪。

前總統馬英九在結束孫中山紀念館的行程後發表公開講話,並接受聯訪。

前總統馬英九今天赴南京中山陵謁陵後答覆媒體詢問表示,兩岸一定要追求和平,否則雙方都沒有前途,並期盼兩岸年輕人傳承國父孫中山和平、奮鬥的精神,共同振興中華。

被問到希望兩岸年輕一代從孫中山傳承甚麼樣的精神,他重申和平、奮鬥、振興中華,並強調「兩岸一定要追求和平,否則雙方都沒有前途」。

另有媒體詢問,在南京祭拜孫中山跟在台北有甚麼不一樣感受,馬英九表示,還是不一樣,畢竟中山先生的陵寢在這裡。

他說,但精神是一樣的,大家都遵從中山先生,願意實現他的遺言,他的遺言是和平奮鬥救中國,「我們提出和平奮鬥振興中華,用意是一樣的」。

是否覺得來此更加有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馬英九連聲說對,並說看到國父受到這樣的尊崇,也感到非常欣慰,大家一起努力。

另有媒體問他訪中首個行程來到中山陵的感受,他說,非常興奮,「國父從小就是我的偶像」,國父孫中山對中國的貢獻無人能及也無與倫比,因此非常開心。

對於大陸方面的接待目前為止是否滿意,以及昨天從上海到南京這一路上的感受,馬英九表示,非常滿意,並說「大家對我們的熱烈歡迎超乎預期」,收穫豐碩。

他說:「看到大陸的朋友非常熱情,大陸民眾也對我們非常歡迎,這是個好現象,我們回去之後會把他們的好意轉達給台灣人民。」

以下為馬英九致詞全文

各位同仁、各位同學,國父孫中山先生畢生領導國民革命,推翻滿清,創建民國,到今天已經112年了。

回想當時的中國,滿清政府貪污腐敗,積弱不振、飽受列強侵略。從1842年(清道光22年)簽訂「中英南京條約」以來,被迫跟50多國簽訂100多個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喪權辱國。而當時中國社會貧富懸殊,文盲處處、法治不彰、社會發展落後,人民無力反抗,國勢危如壘卵,國家看不到希望。

幸賴國父1894年(清光緒20年)在美國檀香山成立興中會,登高一呼,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建國理想,號召海內外志士仁人共襄大業,歷經革命先烈十次流血革命行動,終於在18年後的1911年(清宣統3年),推翻滿清,終結中國四千多年的君主專政,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國父對中國史無前例的偉大貢獻,就是改變中國的命運,讓中國走向富強康樂的開始。

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今天,當年國父念茲在茲的多項建國主張,都已陸續分別在台灣與大陸實現,這對於兩岸人民與後代子孫的生活與福祉,至關重要。

民國14年(1925年)3月12日國父逝世。在遺言中要求國人要「和平、奮鬥、救中國」。98年後的今天,我們馬英九基金會的數十位同仁與同學,從台灣來到南京中山陵國父靈前致祭,提出「和平奮鬥、振興中華」的目標,深盼兩岸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戰爭,致力振興中華。這是兩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責任,我們一定要努力實現。

謝謝大家。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大陆 编辑精选

馬英九訪中 中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接機,學者:淡化政治味道,新華社報導未使用任何頭銜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19日晚間發布聲明指出,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將於3月27日至4月7日前往中國大陸祭祖,並率同青年學子與大陸的學生交流。這將是1949年兩岸分治74年以來,第一位踏上大陸的中華民國卸任總統。中華民國總統府籲展現兩岸交流對等尊嚴,民進黨指民眾無法接受卸任元首成為中共促統棋子,朱立倫相信馬英九會堅持中華民國立場,藍委肯定馬英九訪中健康交流 。時代力量黨主席、立法院黨團幹事長王婉諭在臉書(Facebook)撰文,批馬英九是相當失格的行為。

前總統馬英九3月27日至4月7日赴中國大陸祭祖,並率30多位青年學子與中國大陸學生交流。

前總統馬英九(第一排右3)27日抵達上海浦東機場,由中國大陸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第一排右1)接機。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27日上海訊)馬英九與訪團成員搭乘的中國大陸國航CA196班機,在今天下午4時21分抵達上海浦東機場,來自台灣與大陸的媒體約20多人,聚集在停機坪採訪這歷史性的一刻。

這架飛機停妥後,由於馬英九不是搭乘專機,官方安排乘客先下機後,馬英九一行人最後才下機艙。

馬英九步出艙門時向停機坪的歡迎人群揮手。中國大陸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張為、上海市台辦主任鍾曉敏等官員迎接,並向前來的馬英九一行一一握手致意。陸方並在停機坪安排2名女性獻花。

馬英九並未在機場發表講話,他在現場向媒體揮手後,隨後與訪團成員搭乘專車離開機場。一行人抵達上海後將直接搭高鐵前往南京。明天將在南京中山陵拜謁國父孫中山。

馬英九此次訪陸行程為3月27日至4月7日,將依序前往南京、武漢、湖南、重慶、上海等地。

一同與馬英九訪陸的人員,除了馬英九的親人及「大九學堂」的30名青年學子外,還有曾經參與新加坡「馬習會」的現任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前國安會諮詢委員邱坤玄、前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等。

其他隨團人員還有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總統府前專門委員王光慈。

馬英九辦公室此行定調為兩岸交流與祭祖,但對於是否會見到陸方高層官員,則表示「客隨主便」。

新華社報導未使用任何頭銜

前總統馬英九今天下午率團抵達上海,展開中國大陸訪問行程,新華社隨即發布全文僅97字的簡短報導。但文中沒有為他加上任何頭銜,兩度提及都僅以「馬英九」3字稱呼。

根據新華社報導全文,第1段為:「3月27日下午,馬英九率團抵達上海,並赴南京。中共中央台辦、上海市委有關負責人到機場迎接」。

第2段則為:「據了解,馬英九此次來大陸祭祖、參訪,並帶領台灣青年學生前來交流,將到訪南京、武漢、長沙、重慶、上海等地」。

馬英九出發前,媒體報導指中國大陸方面在他訪問期間將以「馬先生」稱呼,引起各界討論。而較多的中國大陸媒體先前在報導馬英九此行相關議題時,則使用「前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的頭銜,但也有僅使用「馬英九」3個字者。

台灣總統府表示,期待中國政府依照國際間接待卸任元首的基本原則,確保馬前總統此行尊嚴;涉外人士也認為,北京若真誠表達對台灣前元首的尊重,外傳以「先生」稱呼就應該避免。

原先台灣有媒體稱由習近平心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丁薛祥接機,但實際接機者卻成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引發台灣社會熱議。

學者:淡化政治味道

訪問中國大陸的前總統馬英九今天下午抵達上海,由中國大陸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接機。學者認為,這是為了淡化政治味道;另有評論認為,這有矮化嫌疑,馬英九畢竟是卸任元首。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27日表示,馬英九這趟前往中國大陸就是一場民間交流,行程安排也避開了北京,盡量淡化政治味道,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赴滬接機已是禮貌的展現。

趙春山認為,馬英九有卸任元首身分,加上台灣總統大選在即,氛圍特別敏感,基於公開透明,動身前就對外公布每日行程。這趟民間交流可以賦與正面意義,台灣社會可採平常心看待。

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范世平表示,前副總統連戰2005年時任國民黨主席,前往中國大陸進行「和平之旅」,那時有國台辦主任陳雲林接機;馬英九現沒有黨職,不過畢竟是卸任元首,卻僅由國台辦副手接機,這有矮化嫌疑。

范世平指出,馬辦應該要秉持公開透明原則,對外說明在這趟行程中,馬英九可能會與誰會面,不是讓所有訊息都有「不太確定」感,即時地對外公開說明,才能夠釋嫌。

馬英九27日動身前往中國大陸,下午4時21分抵達上海浦東機場,中國大陸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張為、上海市台辦主任鍾曉敏等官員前往迎接。

馬英九下午率領學生赴中國交流,並在登機前發表簡短談話。他表示,這是他第一次到中國訪問,除了祭祖之外,也帶了台灣的大學生到中國去交流,希望透過年輕人熱情、互動,能改善兩岸目前的氛圍,讓和平能夠更快更早的來到。在馬英九抵達桃園機場之前,獨派團體台灣國成員也到桃園機場向馬英九表達抗議,痛批馬英九出賣台灣。

馬英九這趟行程定調為祭祖、交流,一行人於3月27日抵達、4月7日返台,依序前往南京、武漢、湖南、重慶、上海等地。對於是否見到陸方高層官員,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日前對外表示「客隨主便」。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大陆 编辑精选

馬英九率團赴中國大陸,引發熱議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19日晚間發布聲明指出,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將於3月27日至4月7日前往中國大陸祭祖,並率同青年學子與大陸的學生交流。這將是1949年兩岸分治74年以來,第一位踏上大陸的中華民國卸任總統。中華民國總統府籲展現兩岸交流對等尊嚴,民進黨指民眾無法接受卸任元首成為中共促統棋子,朱立倫相信馬英九會堅持中華民國立場,藍委肯定馬英九訪中健康交流 。時代力量黨主席、立法院黨團幹事長王婉諭在臉書(Facebook)撰文,批馬英九是相當失格的行為。

不過,由於馬有卸任元首身份,國安局特勤中心仍有維安安排,但棘手的是,隨扈赴中無法配槍。對此,國安局今日表示,刻正協調相關單位,擬訂警衛計畫,周延安全維護部署。

馬英九此行預計訪問南京、武漢、長沙、重慶與上海。為降低美中台敏感且錯縱複雜的政治效應,他這次前往大陸,3位家姐、一位妹妹將會同行,太太周美青有事不會前往,行程不會去北京,不會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舉行「馬習二會」。

據指出,馬英九深知此行首訪大陸,會引發相當政治效應,不希望到大陸祭祖的單純願望,捲入國際國內複雜的政治紛擾,甚至被台灣的部分陣營,運用為政治攻擊手段,藉此影響明年大選,因此決定此行不訪問北京,單純定調前往大陸祭祖。

馬英九基金會最近三年致力青年學子培育,「大九學堂」有一百多位學員參與。馬英九認為,兩岸之間年輕人的交流已經中斷好幾年,如果能藉由這次訪問大陸的機會,帶領青年學子與大陸學子交流,是很好的機會。

因此,他將帶領「大九學堂」的青年學子,參訪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等重要歷史遺跡,並訪問湖北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及上海復旦大學,與大陸學生交流。

馬英九在2016年520卸任後,依法管制出國三年,2019年5月19日再被蔡英文政府延長管制兩年,到2021年5月19日為止。從去年5月20日開始,馬英九前往大陸地區(包括港澳),只要在出發前和回來後,向原主管機關,也就是總統府報備即可。

在馬英九完成五年境管期限後,中國大陸一直希望馬英九前往訪問,不巧遇上新冠肺炎疫情,遲遲無法成行。今年春節後疫情和緩,大陸方面再度提出邀請,馬英九才認真思考回湖南祭祖事宜。

大陸方面配合馬英九祭祖等訪問行程,表達將在安全、便利、禮遇的原則下安排此行。馬英九訪問大陸期間,也會遵守尊嚴、對等原則相待。

前總統馬英九3月27日至4月7日赴中國大陸祭祖,並率30多位青年學子與中國大陸學生交流。

據悉,馬英九計劃造訪學校的一名大陸台籍教師透露,「有接到校方通知」準備馬英九座談會的發言,主題圍繞在「兩岸學術交流的意義」,屆時並有安排學生在會上提問互動。

據悉,每年4月5日清明節均由陝西省政府在黃陵縣舉辦的「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今年卻罕見地由中國大陸國台辦、國僑辦、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與陝西省政府共同主辦,並由國台辦領銜主辦。加上上述時間安排,為馬英九訪陸是否出席這一活動增加想像空間。

前總統馬英九(圖)將於3月底赴中國大陸祭祖,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20日表示,此行單純就是祭祖以及帶學生交流,沒有安排到北京,也沒有預期會見到陸方重要人士。

總統府籲展現兩岸交流對等尊嚴

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今天表示,前總統馬英九出境管制期限已屆滿,總統府尊重馬英九祭祖規劃,期盼作為前國家元首,此行能向對岸及世界展現符合國家利益與國民情感作為,以及台灣民主自由價值與兩岸交流對等尊嚴立場。

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今天向媒體表示,總統府已於今早收到馬英九的出訪申報,基於馬英九出境管制期限已屆滿,總統府尊重馬英九祭祖規劃,了解相關安排後,並洽相關單位,就馬英九此行的安全等事宜,給予必要協助。

林聿禪並說,這段期間適逢國際社會正聚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中國於台海、印太周邊持續軍事擴張的敏感時刻,馬英九前往中國訪問,仍期盼作為前任國家元首,此行能向對岸及世界展現符合國家利益與國民情感的作為,以及台灣民主自由的價值與兩岸交流對等尊嚴的立場。

朱立倫相信馬英九會堅持中華民國立場 藍委肯定馬英九訪中健康交流 

國民黨發言人林家興回應表示,尊重馬前總統辦公室規劃,也對馬前總統訪陸之行致上祝福之意。林家興說,國民黨不斷透過行動實踐「親美,友日,和陸」方針,證明以「交流取代交惡,對話代替對抗」的方式,可以有效捍衛中華民國、守護台灣民主及維護區域和平;而馬前總統訪問大陸,相信對於兩岸交流及了解有正向的幫助。

針對前總統馬英九即將率團訪中,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樂見兩岸交流,希望透過此方式讓兩岸更和平,相信馬英九一定會堅持中華民國的立場。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共同出席活動時對於前總統馬英九將出訪中國議題,朱立倫指出,相信馬英九會堅持中華民國立場;侯友宜表示,按照規定來做,都給予尊重。

侯友宜也對此議題指出,其實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已經有相關規定,大家按照相關規定來做,都給予尊重。

媒體追問,馬英九此行是否會衝擊國民黨2024年選情。對此,侯友宜表示,政府有相關的規定,其實就按照政府的規定來做。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天表示,符合健康有序的兩岸交流政策;對於此行是否會影響2024大選選情,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表示,馬英九是顧全大局的人,當前國內外情勢複雜,祭祖是單純的事情,就單純化來處理。

對於馬英九將訪中,馬英九昔日核心幕僚、前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上午接受廣播媒體訪問時表示,今天早上看報紙才知道,也沒有參與規劃。

金溥聰在廣播節目訪問結束後受訪時說,既然馬英九決定要去,最重要的就是到了中國大陸之後的發言內容和作為,到底是會不會給民進黨找到攻擊的把柄,還是做出對兩岸和平交流有幫助的言論,應該要再觀察。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曾銘宗在立法院受訪時指出,馬英九擬赴陸是在合法前提下,定位為祭祖和青年交流,也符合當前政府政策,疫後健康有序的兩岸交流。

曾銘宗說,對於馬英九將率團赴中國大陸祭祖、交流,呼籲外界不要抹黑、抹紅。

國民黨團書記長謝衣鳯上午在立法院受訪時說,所有台灣民眾同在一條船上,大家對於總統蔡英文近期將出訪拓展台灣外交都樂觀其成,而馬英九擬赴大陸祭祖、交流,符合健康有序的兩岸交流政策,應被同等看待,不應該雙重標準。

謝衣鳯表示,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維持台灣國際外交關係,是全民的期盼。

民進黨:民眾無法接受卸任元首成為中共促統棋子

民進黨今天指出,在中共當局持續對台文攻武嚇情況,前總統馬英九此刻訪中就是擁抱綏靖主義、向國際社會釋出台灣對中國侵略擴張勢力讓步的錯誤訊息,台灣民眾也無法接受中華民國卸任元首成為中共促統的一枚棋子。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今天上午也召開「回應馬英九赴中行程」記者會,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成員、民進黨立委劉世芳說,希望國安單位可以確保馬英九此行平安,不要涉及被統戰或被分化,要有尊嚴的去、有尊嚴的回來。

民進黨團幹事長鄭運鵬也呼籲,希望這趟旅程不要造成國際對於台灣在兩岸關係、國際社會的信任上,產生疑慮。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副幹事長洪申翰指出,從執政黨的角度來說,當然希望兩岸能正常交流,但政府對政府,這才是正常的形式,現在令人比較擔心的是,中共成為兩岸正常化交流中的阻礙,誰可以跟中國交流,是由中國共產黨篩選的,只有主張終極統一或反對兩岸互不隸屬的人,才有資格被施捨交流的權利。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說,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時,馬英九不要做出對台灣不利的宣示,讓國際社會錯誤解讀,親痛仇快。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質疑,「馬英九要用什麼角色去訪問中國?」她強調,馬英九代表的是他個人,不代表2300多萬台灣人民。

民進黨立委林靜儀今天在臉書表示,作為70多年來第一個訪中的卸任總統,這應該是他期待的歷史定位,並說正當捷克眾議院議長要率團訪台,英國、巴拉圭國會議員也正訪台的時候,馬英九選擇訪中,「中國國民黨的選擇果然與眾不同」。

台南市長黃偉哲今天接受媒體聯訪表示,馬英九提前訪中明顯是要跟總統蔡英文訪美互別苗頭,相信台灣民眾心有所感。黃偉哲指出,相信台灣民眾都在看,尤其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蒲亭將見面,會牽動地緣政治還有區域局勢平穩,馬英九做這樣的動作,相信所有民眾心裡一定有所感。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表示,馬英九到中國大陸走走看看是人之常情,但要善意提醒馬英九,曾擔任過國家元首,代表的意義不同。

時代力量黨批失格 民眾黨團籲勿成統戰工具

前總統馬英九27日將率團赴中國祭祖、交流。時代力量黨主席、立法院黨團幹事長王婉諭在臉書(Facebook)撰文,批馬英九是相當失格的行為。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今天受訪提到,馬英九訪問中國於法有據,民間有必要交流,身為前元首,訪問期間應避免淪為中共統戰工具。

對此,邱臣遠受訪表示,馬英九訪問中國於法有據,目前美、中、台關係情勢緊張,若官方的兩岸溝通失去正常機制,民間有必要交流。

邱臣遠提醒,馬英九身為前元首,跟一般民眾不同,訪中應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申請,訪問期間也應避免淪為中共統戰工具。

時代力量黨主席、立法院黨團幹事長王婉諭在臉書撰文提到,如果馬英九真的認為「多一分情誼,就可以少一分風險」,就請堅定中華民國卸任元首的立場,以台灣2300萬人民的利益優先,叫共機停止滋擾台灣、撤下對台飛彈。

時代力量也發布新聞稿指出,尊重馬英九祭祖自由,但呼籲馬英九應謹言慎行,避免成為中國宣揚兩岸一家親的樣本,而變相為政治利益而消費祖先。

此外,台灣基進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馬英九雖然主張不碰到美中台三方敏感神經,但從其行程來看,就是要展示「兩岸本是同根生」返鄉祭祖的國際印象,並且分化台日友邦關係。

台灣基進呼籲,陸委會與立法院應盡速修法,包括持續延長卸任元首及政府高官赴中限制之外,也要檢討法令不足之處,亡羊補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