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编辑精选 香港

香港7月19日新冠病毒疫情:增3256宗 多4宗死亡個案 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9231人離世

香港人的餐廳生意慚好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7月19日訊)香港新增3256宗新冠病毒確診,本地個案佔3019宗,其餘237宗是輸入個案。醫管局呈報多4宗死亡個案,分別是1男3女年齡介乎90至99歲,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9231人離世。

輸入個案中,有122宗在機場發現,89宗在檢疫酒店,其餘26是在離開酒店後發現。輸入個案較多來自英國及美國,分別有59宗及24宗,其餘分別來自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及加拿大等地。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單日新增個案將持約3000宗的水平,有機會上升,尤其是秈到外地,例如英國澳洲醫療負荷加重或影響本港,本港暫時無條件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並呼籲市民接種疫苗。

另外,懷疑BA.2.12.1個案多56宗,其中33宗源頭未明,23宗與之前個案相關;懷疑BA.4或5個案多30宗,其13宗源頭未明,其餘17宗與其他個案有關。

彩虹邨丹鳳樓圍封強檢 相關人士今晚11時前須檢測

政府下午5時半起,把彩虹邨丹鳳樓列作「受限區域」,相關人士今晚11時前須檢測,政府目標明日下午約1時完成行動。視乎檢測結果,行動或會延長。

根據強檢公告,任何於本月13日至今日期間曾身處彩虹邨丹鳳樓內超過兩小時的人士,即使在「相關宣告」開始生效時不在「受限區域」內,亦須在後日或之前接受強制檢測。

屋宇署設立熱線電話9121 7579,供受檢測宣告限制下的市民查詢及求助。社會福利署亦會為受影響的居民提供協助。

多個地點污水檢測陽性 當局派逾29萬快測包

政府表示,因應多個地區污水檢測結果呈陽性和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局會派員陸續向有關地點的居民、在地工作清潔員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合共約29萬5千個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

涉及的地點包括中西區皇后大道西與卑路乍街附近一帶住宅;離島區的裕泰苑及映灣園(賞濤軒、映濤軒、悅濤軒、聽濤軒及海珀名邸);觀塘區的富華閣、曉光閣、曉明閣、曉華大廈、啟田大廈、康盈苑、康田苑、滙景花園、鯉安苑、康柏苑、康瑞苑、康雅苑、康華苑及康逸苑;元朗區的丹桂花園、丹桂苑、卓雅花園、玉桂園、雅樂花園、天富苑、栢慧豪園、栢慧豪廷及天愛苑。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编辑精选 香港

香港7月18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3436宗新冠確診 多3名患者離世

香港人的餐廳生意慚好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7月18日訊)香港新增3436宗確診,包括3182宗本地感染、254宗輸入個案,再多3名患者離世。

本地確診維持在3000宗以上水平,新增3182宗本地個案,院舍新增5宗個案,涉及四間安老院及一間殘疾院舍。

學校方面,多888名師生染疫,其中202宗是今早快測陽性呈報;8間學校有班別須停課一星期,包括玫瑰崗學校6A班有4個學生確診;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小學4C及6C班,分別有3名學生確診;九龍塘國際英文幼稚園多四名曾乘搭校巴的學生染疫,相關時段乘搭校巴的人要檢疫。

何栢良:目前圍封強檢成效低,應推動「混合免疫」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目前是推高混合免疫效果的好時機,因為本港3月初是第五波疫情的高峰,受感染市民在3至6個月重複染病機會微,適宜把握目前時機,令防疫工作可以軟著陸,讓社會復常。

何栢良說,現時除了內地與香港、台灣之外,世界各地大部分國家都實行混合免疫做法,並取消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例如新加坡做了較長時間,雖然每日有近萬宗確診,但住院或死亡比率低,社會已差不多復常。

他認為,以本港現時情況,部分措施可以放寬,例如食肆8人一枱與12人一枱,風險是相若。另外,目前不少人居家隔離,污水檢測到病毒量較高是預期之內,污水檢測與圍封強檢的做法可以暫停。至於學生每日做快測的規定,他說由於幼稚園與小學生完成接種2針或3針比率不高,認同政府安排,有關措施延續至本學年尾,其後再檢討。

何栢良說,本港近期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慢慢上升,要減低對市民影響,以及可持續效果的方法,最重要都是推動接種疫苗。

劉宇隆期望三歲以下幼童九月起接種首劑新冠疫苗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表示,聯合科學委員會下月開會,有機會討論3歲以下幼童接種新冠疫苗事宜,如果委員會認同做法,會向政府建議,之後要藥廠提交數據,再經另一個委員會通過及批准緊急使用等程序,預料最快可於9月為相關幼童打首針,10月打第二針。

劉宇隆說,6個月至3歲的幼童如果可接種新冠疫苗,亦應打齊3針,至於第3針的接種時間可因應疫情發展決定。他強調,香港目前使用的科興及復必泰兩款疫苗都安全。

對於4名專家包括袁國勇及孔繁毅都提出逐步放寬措施,讓市民透過自然感染及打疫苗產生混合免疫效果,劉宇隆則認為,學校尤其是幼稚園及小學,仍需要繼續每日進行快測,以免學校出現爆發要停課,並要做好通風,繼續要戴口罩。

他強調,要以「老弱婦孺」為推動精準接種疫苗的對象。他說,「婦」是指孕婦,因為目前0至6個月大的嬰兒不能打疫苗,孕婦打針可有效保護嬰兒。

東涌逸東(二)邨謙逸樓完成圍封,發現3宗陽性個案。

澳門新增22宗新冠病毒確診,延長禁足令至周五。

上海及廣東省分別新增17宗本土感染個案。

台灣增逾1.7萬宗本土確診, 再多48名患者死亡。

屯門及北區污水檢測陽性 政府將向相關人士派發快速測試包 (7月18日)

因應以下各區的污水檢測結果呈陽性和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及當區的民政事務處將會陸續向以下地點的居民、在地工作清潔員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合共約30萬個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 屯門區 — 三聖邨、屯門市廣場、新都大廈、屯門時代廣場、華都花園、錦華花園、香港黃金海岸、香港黃金海岸-海灣別墅、兆安苑、愛琴海岸、海景花園、碧翠花園、青榕臺、屯門閣、恒福花園、海譽、翠峰小築、翠濤居、雅德苑、雅翠苑、青山灣花園、龍騰花園、上源、星堤、星堤-花園大道、星堤-池畔大道及滿名山
• 北區 — 御皇庭、吳屋村、丙崗、丙崗村、御景峰、顯峯、景盛苑、嘉盛苑、牽晴間、碧湖花園、祥華邨及天平邨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编辑精选 香港

香港7月17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3486宗 4宗死亡個案 劉宇隆料下月或9月單日有機會重上過萬宗

香港人的餐廳生意慚好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7月17日訊)香港新增3486宗新冠病毒確診,包括3313宗本地感染及173宗輸入個案,醫管局呈報多4宗死亡個案,這4名女患者年齡由71至94歲,其中兩人來自院舍。

輸入個案來自41個地方,其中英國有45宗、美國有17宗、泰國有14宗,其餘地區的輸入個案少於10宗。

新增懷疑BA.2.12.1個案有43宗,其中15宗未找到源頭。BA.4或BA.5懷疑個案增加41宗,其中31宗未找到源頭。

4間安老院舍及1間殘疾人士院舍呈報個案,有院友需要檢疫,包括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路德會黃鎮林伉儷安老院有2名院友確診,8名院友要檢疫;溫浩根護理安老院有1名院友確診,16名院友及1名員工要檢疫;仁愛護老院有限公司有1名院友確診,1名院友要檢疫;伸手助人協會匯豐銀行基金樂富護老院有1名院友確診,4名院友要檢疫;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翠林宿舍有1名院友確診,6名院友要檢疫。

另外,兩間學校個別班級需要暫停面授課一星期,分別是佛教黃焯菴小學的2B班有兩名學生確診,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的4D班有4名學生確診。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個案不斷慢慢上升,這個趨勢每兩星期翻一番,港大研究的病毒繁殖率大概為1.7,她擔心會否對醫療設施造成壓力。至於學校個案與社區數字的比例差不多,看不到學校有明顯爆發,相信師生每日快測能有效防止大型傳播。

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估計在下月或9月的單日確診宗數有機會重上過萬宗,只要現行防疫措施並非擾民、亦未有令經濟及社會活動停頓,是需要盡量堅持,例如應多做檢測,繼續戴口罩及做好通風系統等。他認為如明年夏季疫情轉為明朗,才討論是否不用戴口罩。
近日學校感染群組擴大,劉宇隆認為學生及教職員應維持每日回校前做快測,及早找出個案,學校亦應確保做好通風。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調查發現近七成受訪基層市民曾確診新冠病毒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於3月至5月期間,進行「基層市民和康復者中醫服務需求問卷調查」,訪問了557名基層婦女。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半受訪市民需自行購買抗疫藥物,受訪者在確診患病期間,只有5.5%人表示收到過政府提供的西藥或中成藥。

調查顯示,超過九成受訪者未曾使用當局的「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社協說,雖然康復者對中醫需求大,但有關服務推出時間較後或因宣傳及預約困難等問題,導致基層市民使用率偏低。

社協建議增加「中醫門診特別服務」名額,並發展一套符合本港需要的中西合作診療和轉介模式,從基層醫療、專科至住院服務讓中醫參與。另外,社協又建議將醫療券的適用對象由65歲或以上長者,放寬至有需要的基層市民。

東區灣仔油尖旺葵青多個地點檢出污水樣本新冠病毒陽性

當局在東區、灣仔、油尖旺及葵青多個地點檢測出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呈陽性,當區民政事務處將陸續向居民、清潔員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合共約25萬個快速抗原測試包。

這些地點包括,東區的嘉亨灣、逸濤灣、富景花園及富欣花園;灣仔的上林、勵德邨、威景台、柏傲山、金龍大廈、光明臺、浣紗花園、福興閣、融苑、雍藝軒及龍濤苑;油尖旺的文昌樓、文景樓、文耀樓、文苑樓、文英樓、文華樓、文蔚樓、文輝樓,與及詩歌舞街、荔枝角道及塘尾道一帶住宅;葵青區的盈翠半島、灝景灣、美景花園、藍澄灣、青怡花園、海悅花園及青俊苑。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编辑精选 香港

香港7月16日新冠病毒疫情:增3762宗新冠確診 包括229宗輸入個案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7月16日訊)香港新增3762宗新冠病毒確診,包括229宗輸入個案。醫管局呈報多1宗死亡個案,涉及本身患有癌症的男子。輸入個案來自48個地區,其中以英國佔最多,有43宗,其餘包括新加坡、泰國、美國等地。

懷疑BA.2.12.1個案有73宗,BA.4或BA.5懷疑個案就有32宗。

匡智屯門晨曦學校及大埔浸信會幼稚園有部分班別爆發疫情要停課,羅福道的國際英文幼稚園校巴群組擴大,再多4名學生和1名曾乘坐該校巴的老師確診,餘下20名學生需要家居隔離。

4間安老院包括松柏國際 (香港) 協會 (護理安老院) 、富善護理院、毅慈康寧苑、賽馬會朗逸居,因有確診個案需要檢疫。

2間殘疾院舍包括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誠望輔助宿舍及新生精神康復會在屯門的長期護理院,亦需要檢疫。

港大4專家倡夏季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優先與外國通關

身兼政府專家顧問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連同另外兩名港大學者撰文,建議本港應該於夏季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讓社區透過低度傳播產生自然感染,加上疫苗接種,產生「混合免疫」,避免醫療系統會崩潰。

4名專家又建議,本港可優先與海外通關,並逐步轉為家居檢疫,在指定日子做核酸檢測,配戴電子手環,亦配合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抵港後首7日禁止到食肆和酒吧等處所。

為跨境司機核酸檢測發現11宗呈初步陽性或不確定個案

運輸署昨日為跨境司機進行 3941次快速核酸檢測,發現11宗呈初步陽性或不確定,已將個案通知衞生署以作跟進。

另外,昨日深圳市有38班次貨船經水路運輸跨境物資約4180個標箱,約18350噸貨物,全屬非生鮮類物資。

多區有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呈陽性 當局派測試包

因應多區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呈陽性,政府向區內居民、清潔及物管員工派發快速測試套裝。

民政事務總署向啟德、大埔及南區派發共約14萬8000套快速測試套裝。

涉及包括嘉匯、啓朗苑、龍譽、啓德1號(I)、(II)、煥然壹居、大埔中心、大埔廣場、新峰花園、漁安苑、悅海華庭、深灣軒、鴨脷洲中心、金發大廈、南區.左岸及百良大廈。

另外,房屋署向東區的康東邨、小西灣邨;離島區的滿東邨;觀塘區的翠屏南邨、平田邨、廣田邨及啓田邨;元朗區的洪福邨、天瑞一邨和天瑞二邨派發共約32萬套快測包。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编辑精选 香港

香港7月15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3574宗新冠確診 再多5名患者死亡

深圳灣口岸繼續迫滿旅客等檢測  有旅客稱即使設預約作用不大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7月15日訊)香港新增3574宗新冠病毒確診,本地感染佔3358宗,輸入個案有216宗。醫管局呈報多5宗死亡個案,年齡介乎64至90歲,分別患有慢性疾病及癌症擴散等。

學校共有323宗陽性呈報,來自258間學校,部分班別要停課一星期。其中九龍塘羅福道國際英文幼稚園7名校巴司機及1名保母感染,他們曾經一同午膳。當局指,其中一名司機駕駛的校巴,有2名學童確診,相信是校巴司機在社區受感染,令車內出現傳播。

6間院舍呈報共7宗個案,涉及5名院友及2名工作人員。崇德安老院遠東分院、元朗安心居、屯門的友愛護老院及靈實秀茂坪日間活動中心暨宿舍,各有1名院友確診。仁濟護養院1名院友及1名工作人員確診。保良局鄭翼之中心1名員工確診。

變異病毒株個案方面,懷疑BA.2.12.1再多38宗,19宗源頭不明;懷疑BA.4或BA.5新增20宗,12宗源頭未明。

輸入個案中,最多來自英國,涉及60宗。

深圳灣口岸有檢測陽性人士被安排到隔離區

經深圳灣口岸、港珠澳大橋口岸及機場前往內地或澳門的旅客,昨日起如果核酸檢測陽性,會即時獲發隔離令,安排往社區隔離設施。在深圳灣口岸設有隔離區,早上有檢測陽性人士被安排到隔離區。

現場所見,至少一名旅客被通知陽性檢測結果,工作人員即場為他帶上紅色手帶,並安排他到隔離區,等候乘搭當局的專車離開。他同行的一名友人則檢測陰性,帶上綠色手帶,可以繼續行程。

另外,在深圳灣口岸入口的檢測站,早上7時半開放運作,今日開始旅客要先預約,到場後才可以做核酸檢測。有工作人員要求旅客出示預約的短訊或網頁截圖,要符合相關時段才可以入內檢測。

現場安排大致順暢,未見有排隊等候檢測的人龍,接受完檢測的旅客,大約1個多小時、獲發陰性結果後就可以過關。

即日起深圳灣口岸檢測須網上預約,輪候檢測人流減

即日起經深圳灣入境內地旅客,要預先在網上預約才能進行離境核酸檢測,早上在口岸輪候做檢測的人流大減,有旅客檢測陽性,由專車直接送去竹篙灣。

在口岸巴士站對出加派了工作人員檢查過關旅客的預約檢測證明,又貼出多張告示提醒新措施已經生效,旅客需出示手機短訊或確認檢測頁面才獲放行,排隊做檢測的人流較之前疏落,未到預約時間的市民要在外圍等候。

有旅客來到口岸才知悉新安排,有工作人員協助他們即場預約後繼續過關。

旅客:「搞得我們回內地比較倉促,在酒店隔離的時候通知一下我們,發個訊息或電郵通知我們,我們會提前做好方案。」

亦有旅客擔心即使推出了新系統,仍會迫滿人等候檢測結果。

旅客:「現在人少,但其實我們等候核酸結果時間還是很長,我剛聽說要兩個小時,那就是十點半,但十點半陸陸續續又會來很多人在這邊等待。」

完成檢測的市民仍需等候約兩小時才會有結果,不過在離境大堂對出等候的市民明顯比新措施推出前有所減少。當局亦推出另一項新措施,旅客在各個口岸若檢測呈陽性會即時獲發隔離令,由專車直接送往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

有旅客檢測呈陽性,職員為他戴上紅色手帶,即場向他講解情況,其後帶他進入帳篷等候,並發出隔離令。抗疫專車約40分鐘後到場,將他接走。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可按實際情況考慮安排部分人在家隔離。

立法會議員(醫療衞生界)林哲玄:「現在的做法是沒有問題,被安排去了隔離中心,但是否就要住足那麼多天,在中心應該可以再有下一步,看看如何,有些人可以回家,只有這樣才能和其他整體抗疫計劃看齊,而非某些人因為在邊境確診就必須去隔離設施,沒有其他選擇。」

他認為若相關旅客家中有獨立洗手間、房間等都適合家居隔離。

林哲玄倡安排部分口岸檢測陽性旅客在家隔離。

富亨邨亨裕樓、湖景邨湖翠樓強檢共發現48宗確診。

政府向南區大埔及啟德多個屋苑派發約27萬多個快測包

因應多區的污水檢測結果呈陽性和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及當區的民政事務處將會陸續向有關地點的居民、在地工作清潔員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合共約27萬5千個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以輔助識別感染者。

有關地點分別是港島南區的漁安苑、悅海華庭、深灣軒、鴨脷洲中心、金發大廈、南區.左岸、百良大廈、華富(一)邨及華富(二)邨;大埔區的大埔中心、大埔廣場及新峰花園;以及啟德的嘉匯、啟朗苑、龍譽、啟德1號(I)、啟德1號(II)、煥然壹居、德朗邨及啟晴邨。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编辑精选 香港

香港7月14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3674宗確診 衞生署副署長快速測試陽性,署長林文健被列密切接觸者須檢疫

深圳灣口岸繼續迫滿旅客等檢測  有旅客稱即使設預約作用不大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7月14日訊)香港新增3674宗確診,包括3417宗本地感染及257宗輸入個案。

衞生署副署長快速測試陽性,署長林文健被列密切接觸者須檢疫。

衞生署公布,該署副署長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經衞生防護中心評估後,衞生署署長林文健被列為密切接觸者,正按指引進行檢疫。

署方又說,林文健有定期進行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測試,今日亦曾進行快測,結果均為陰性。

立法會議員黃國快速測試陽性,正居家自我隔離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表示,他早上進行快速檢測,結果陽性,將會通報立法會、政府相關部門,並立即居家進行自我隔離。

黃國說,有輕微感冒徵狀,打算服用連花清瘟膠囊,並監察身體情況變化。

他又說,已接種四劑疫苗,過去一周每天快測一直是陰性,昨天早上和傍晚快測各一次都是陰性。

許樹昌建議容許商務人士等以閉環管理去內地。

孫東:現無計劃強化安心出行實名功能亦不加追蹤。

中大開發生物信息演算方法快速評估新冠疫苗效用

中大醫學院研發出一項生物信息演算方法,通過分析「遺傳距離 」,快速評估新冠疫苗的保護作用,準確度達95%。

中大指出,新的演算法能通過病毒測序數據,實時評估疫苗針對變異病毒株有症狀感染的保護效果,有助設計更有效疫苗,亦可應用於疫苗臨床試驗規劃及疫苗應用前評估。

中大亦指,透過這項演算法,在大規模疫苗接種及感染之前,可提供新冠疫苗有效性即時預報;亦有助疫苗製造商,選擇候選疫苗抗原及設計臨床試驗,醫護人員及政策制定者亦可根據所預測的疫苗有效資訊,估算變異病毒引發的疫情規模。

研究人員通過近200萬條新冠病毒基因排序,以及49項臨床試驗與觀察研究疫苗有效性數據,開發有關演算法。

深圳灣口岸檢測網上預約系統凌晨開放

深圳灣口岸推出網上預約特別核酸檢測,工聯會引述已預約的市民說,過程大致順暢。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黃英豪就建議,當局考慮採用七一活動出席人士的類似檢測方式,過關前若干天,每天做檢測要呈陰性,省卻在港方關口的輪候時間。

觀塘順天邨天琴樓,圍封強檢發現20宗陽性個案

政府上午約8時半完成在觀塘順天邨天琴樓的圍封強制檢測行動,共1593人接受檢測,當中發現20宗陽性個案,以及2宗檢測結果不確定個案,衞生防護中心會安排跟進。

另外,行動中當局派員到訪700戶,當中102戶沒人應門,政府會採取措施跟進。

上水祥龍圍邨呈祥樓,圍封強檢發現5宗陽性個案。

多區污水檢測陽性 政府將向相關人士派發快速測試包 (7月14日)

因應以下各區的污水檢測結果呈陽性和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及當區的民政事務處將會陸續向以下地點的居民、在地工作清潔員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合共約33萬個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 西貢區 — 南豐廣場、日出康城(首都、緻藍天、MALIBU、晉海、晉海II、領都第一至三、五、九至十一座)、峻瀅及峻瀅II
• 沙田區 — 富寶花園、錦龍苑、雅典居及利安邨
• 黃大仙區 — 黃大仙下邨(一區)、橫頭磡邨及樂富邨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编辑精选 香港

香港7月13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3154宗 多2名患者死亡

深圳灣口岸繼續迫滿旅客等檢測  有旅客稱即使設預約作用不大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7月13日訊)香港新增3154宗新冠病毒確診,2943宗屬本地感染,輸入個案則有211宗。再多2名新冠患者死亡,分別是無接種疫苗的102歲女病人,以及已打2針的65歲男病人,該男病人入院時已嚴重肚痛,醫管局會將個案交給死因庭研訊。

307間學校共呈報387宗陽性個案,包括314名學生及73名教職員。過去7天有169間學校呈報有2宗或以上感染個案,其中4間學校有個別班級須暫停面授課一周,包括神召會第一小學暨幼稚園、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小學及神召會華人同工聯會景盛幼稚園。

4間院舍呈報新感染個案,各有1名院友染疫,分別是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任白慈善基金景林安老院、長青安老院、明愛恩翠苑及南華護老院(第一分院)。

許樹昌:樂意再任顧問提及防疫意見

行政長官李家超擴大抗疫專家顧問團成員至6人,當中包括續獲委任的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

許樹昌接受訪問時說,按以往經驗,政府會就特定議題需要專家顧問提供意見時召開會議,議題涉及新冠公共衞生措施、治療又或疫苗接種等,專家顧問會提供科學數據等予政府參考,政府會再考慮經濟和民生等因素來決定政策及措施。

他說,疫情大流行仍未完結,對本港仍造成很大影響,因此樂意繼續以顧問身份向政府提供意見。因顧問團名單才剛公布,暫時未有開會時間。

當局向荃灣深水埗及葵青區多個屋苑派發共21萬快測包

政府因應多區污水檢測結果呈陽性和病毒量相對較高,向相關地區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派發共約21萬個快速抗原測試包。

有關地區包括荃灣區碧堤半島、海韻花園、縉皇居、海韻臺及深井村;深水埗區又一居、大坑西邨、又一村花園、瑰麗新村、海棠苑、玫瑰苑、白田邨、李鄭屋邨、麗閣邨及麗安邨;以及葵青區瑞景大廈、金石樓、金祿樓及光輝樓。

政府表示,污水呈陽性的結果,顯示該地區的處所可能有隱性患者存在。

醫管局:留院新冠確診病人逾千 情況令人憂慮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表示,留院確診病人總數上升至超過1千人,新入院病人數目亦增加了很多,情況令人憂慮。醫管局密切留意住院情況,特別對隔離病床及人手需求,亦會加強調動病床及人手,調整服務,確保有足夠設施照顧確診病人。

她又說,新增61名醫管局員工確診,其中伊利沙伯醫院骨科病房有兩名員工確診,連同早前公布的個案,這個病房暫時有2名病人及2名員工確診,有關病房已暫停接收新症及探訪安排,並徹底清潔消毒。另外,伊利沙伯醫院放射治療部有7名員工確診,包括2名護士及5名醫生,他們先後在本月9日至11日確診,醫院展開追蹤調查,所有員工工作時有佩戴合適的個人裝備,感染控制組正調查流行病關連性,部門整體運作未有受影響。

她說,醫管局會繼續加強對病人及員工的檢測,日前已公布加強對院舍出院人士的檢測,出院前會為病人做核酸檢測,確保不具傳染性才返回院舍。醫管局員工方面,現時每日返工前會做快測,短期內會加強檢測安排,特別是負責照顧較易受感染病人的員工,希望透過提升檢測安排,減低在院內感染風險。

當局圍封觀塘順天邨天琴樓進行強制檢測

順天邨天琴樓下午5時起被列作「受限區域」,圍封強制檢測,受檢人士須於今晚11時前接受檢測,政府目標是明早約9時完成行動,視乎檢測結果,行動或會延長。

14日內曾經檢測呈陽性結果的人士,包括衞生署已記錄的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以及已向衞生署申報的自行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毋須檢測。

任何於本月7日至今日期間曾身處大廈內超過兩小時的人士,則須於本星期五或之前接受強制檢測,已接種疫苗及近日已進行檢測的人士均仍須接受檢測。

勞工處設立熱線電話5660 3653,供受檢測宣告限制下的市民查詢及求助,社署亦會為受影響的居民提供協助。

東區民政處向居民及清潔物管人員派5.5萬快測包

因應東區採集到對新冠病毒呈陽性的污水樣本,東區民政事務處向區內住戶、清潔及物管員工派發共約5萬5千套快速測試套裝。

處方透過物業管理公司,向丹拿花園、港運城、錦屏樓、雋悅、佳翠苑及曉翠苑的住戶、清潔及物管員工派發快速測試套裝作自願檢測,以期及早識別感染者。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编辑精选 香港

澳門7月13日新冠病毒疫情:多一名新冠患者離世 今波疫情第四宗死亡個案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7月14日訊)澳門再有一名感染新冠病毒的長者離世,成為這一波疫情第四宗死亡個案。
死者是94歲的婆婆,今個月3日入院前與家人同住,需要依靠別人照顧,本身有心臟衰竭等情況,因為家人確診後受感染,而接受隔離治療,曾經接受抗病毒治療,延至今日不治。
澳門第三日實施相對靜止狀態措施,期間警方檢控了19名在公眾地方無戴口罩、做運動或吸煙等人士,其中一名昨日傍晚在民居附近吸煙的男子,被初級法院判監5個月,緩刑兩年,條件是要繳付1萬澳門元罰款。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编辑精选 香港

香港7月12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2769宗新冠確診個案 再多1宗死亡個案

深圳灣口岸繼續迫滿旅客等檢測  有旅客稱即使設預約作用不大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7月12日訊)香港新增 2769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2558宗屬本地感染個案及211宗外地輸入個案。新增1名患者離世,是已打2劑疫苗的94歲女病人,新五波疫情累計9207宗死亡個案。

2間安老院舍及2間殘疾人士院舍呈報新增感染個案,每間院舍分別有1名院友感染。其中將軍澳靈實胡平頤養院一名已打4針的院友感染。

285間學校共呈報369宗陽性個案。過去7天,有164間學校有2宗確診個案或以上,其中7間學校有個別班級要暫停面授課一周。學之園幼稚園 (海帆薈) 同一課室有8宗個案,包括3名教師、3名上午班學生及2名下午班學生。衞生防護中心調查發現,3名教師曾在課室內午膳,其餘時間均有戴好口罩,相信源頭是其中一名教師,令課室出現傳播。

211宗輸入個案方面,包括56宗來自英國,19宗來自泰國,而來自美國及新加坡的分別有18宗。

大埔富亨邨亨盛樓列為「受限區域」需圍封強檢

大埔富亨邨亨盛樓下午5時起圍封,進行強制檢測,並要求受檢人士於今晚11時前接受檢測。政府目標是在明早約8時30分完成行動,視乎檢測結果,行動或會延長。

政府是審視一籃子因素,包括污水檢測病毒量、確診個案情況、其他環境因素等,決定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

任何於本月6日至今日期間曾身處亨盛樓內超過兩小時的人士,亦須在本周四或之前接受強制檢測。

至於「受限區域」14日內曾經檢測呈陽性結果的人士,包括衞生署已記錄的核酸檢測陽性個案及已申報的自快測陽性個案,將無須於強制檢測行動中接受檢測。

北區、東區及元朗區部分地點污水檢測陽性 獲派測試包

因應部分地區的污水檢測結果呈陽性和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及當區的民政事務處將會陸續向相關地點的居民、清潔員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合共約29萬個快速抗原測試包,供自行檢測。

涉及包括北區的清河邨、祥龍圍邨及彩園邨;東區的丹拿花園、港運城、錦屏樓、雋悅、佳翠苑、曉翠苑及模範邨;元朗區的俊宏軒、天悅邨、天澤邨及天恩邨。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编辑精选 香港

香港7月11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2863宗7宗死亡個案

深圳灣口岸繼續迫滿旅客等檢測  有旅客稱即使設預約作用不大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7月11日訊)香港新增2863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其中2611宗屬本地感染,252宗為外地輸入個案,新增7名新冠患者死亡。

新呈報的7宗新冠患者離世個案,年齡由65至90歲,當中3名死者是院舍院友,有5名死者已打兩針新冠疫苗,一人已打3針,另有一人沒有打針記錄。醫管局說,死者均有中風等長期病患記錄。另外,醫管局再多45宗員工確診。

學校呈報627宗個案,其中152宗是今日驗出陽性,其餘是上周五至昨日驗出陽性。有234間學校在過去一周有兩宗或以上個案,當中8間學校有個別班級要停課一周。

在變異病毒株方面,再找到36宗感染BA.2.12.1病毒株個案,其中19宗暫時未找到源頭。懷疑屬BA.4或BA.5個案有19宗,其中6宗暫時源頭不明。

盧寵茂:研究安心出行實名制,推「紅黃綠」三色健康碼

上屆港府推出可讓當局在出現確診個案後通知同場出席人士檢測的「安心出行」手機軟年時多次申明,不會以此軟件任意追蹤軟件使用者,亦不會實施「實名制」,尤其是去年12月規定進出所有表列處所必須使用「安心出行」和今年2月實行「疫苗通」之後,便曾再次確定,指「疫苗通」足以達到實名追蹤目標,不會在「安心出行」實施實名制。

新上任的香港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正考慮要求使用手機防疫軟件「安心出行」人士均須實名登記,再配以中國可以因應疫情而限制個人行動的「健康碼」,以限制高風險人士出行,防止病毒擴散,並期望儘快實行。至於風險人士的評定,則暫未有詳細規畫。有不同專家學者質疑新建議的必要性,又指責新建議不單違背上屆港府的承諾,更惹起市民對私隱的憂慮。

盧寵茂,昨在電視清談節目上表示,正與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研究,在「安心出行」應用程序上推行實名登記,提醒高風險市民要儘快進行核酸檢測,下一步會再實施類似中國的「紅黃綠」健康碼,限制高風險而未接受強制檢測人士出入某類處所。他認為,如允許染疫者自由活動,便是剝削無染疫市民的自由。

至於患者的「健康碼」分級,他今早出席電台叩應節目時表示,須看風險而定,現時想到的,是確診者須列為限制出行的「紅碼」;至於限制乘搭交通工具的「黃碼」應包括那些人士,盧認為,須進行檢疫人士,尤其是外地回港人士,應屬「黃碼」,但其他尚應包括什麼人則未有定論。

科技界人士指出,若當局實施「安心出行」實名制,便須收集完整的個人資料,其至包括住址;而要做到限制高風險人士進入某些處所,便一定要令「安心」可自動傳輸市民的個人資料到特定系統,即具有追蹤功能。香港信息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更指出,電子針卡已有實名的市民電話,市民到食肆等高危地方須掃描針卡,故此,「安心」配合「疫苗通」使用已是實名制,足以抗疫。

盧寵茂今早響應上述質疑時指出,現時的方法是被動的,即在有人確診後才可調閱相關數據並通知其他同場出席者,新建議則是預防性的。他強調,新建議是一個「識別模式」,要識別出高風險者,並非要做「追蹤模式」,但他沒有正面回應「安心出行」會否有追蹤功能,只是說那並非是首要做到的。另外,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已指出,現行措施有漏洞和局限,包括「疫苗通」所留的電話未必能聯絡上當事人,以及個別地方有多少人曾經到訪。

但香港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指出,中港情況不同,不宜照搬中國的一套;況且,澳門照搬中國的「健康碼」,但亦無阻疫情擴散,如今更須「半封城」,質疑社會是否能接受這種隨時會限制居民外出的「健康碼」。她同意其他醫學專家的立場,就是香港只要確保減低疫情的重症及死亡,便已達到保障市民健康的目標。

本身是律師的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江玉歡質疑,全球正從疫情走向「復常」,質疑新建議是否有助香港「復常」或必須,遑論市民可能要花一年多的時間重新適應新制度,甚至可能觸發市民反感。另外,立法會議員田北辰亦認為,「健康碼」會令港人憂慮,反建議當局令高風險人士的「疫苗通」自動失效七天,以達到防止高風險者進入表列處所或社區。

本月15日起居家隔離確診者須戴電子手環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當局會優化現行隔離措施,由本月15日起,居家隔離的感染人士需要配戴電子手環,確保不會離開家居範圍。至於核酸檢測陽性的人士,安心出行程式會轉為紅碼,用來識別他們是確診人士,令他們無法進入一些特別場所,尤其是醫院及院舍等高危場所。

盧寵茂出席疫情記者會時說,對於一些入境要檢疫的人士,他們完成在定點酒店的檢疫,如返回符合居家健康監測的地點,當局會引入黃碼。他說,這些人士可以回復部分活動,包括工作或學業,但由於他們仍有感染風險,因此要限制他們不可進入高危人群的場所,不可參與需要除下口罩的活動。

盧寵茂說,為了做好防疫,確保檢疫措施到位,把安心出行程式實名制是會有幫助,強調主要作用是識別確診或要檢疫人士,而並非追蹤,亦不會限制無確診或毋須檢疫市民的自由。

他說,單日確診個案由5月底的低3位數,升至近日的4位數,過去幾日每日有近3000宗,令醫管局承受越來越大壓力。他強調,當局不會躺平,要更精準抗疫,對最壞情況作出最好的準備。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新冠病毒快速測試陽性,現正隔離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原定下午出席立法會發展智慧城市事宜小組委員會會議。她最近一次上班為上周五,工作時有戴口罩,並定期做快速測試,最近沒有外遊紀錄。

運輸署已為相關辦公室徹底清潔及消毒,並會繼續執行各項防疫措施,包括要求職員定期進行快測。

深圳灣口岸繼續迫滿旅客等檢測

深圳灣口岸繼續有大批旅客排隊做檢測及等結果,有旅客檢測陽性,要自行離開口岸大樓。政府稍後推出網上預約口岸檢測時段,有旅客認為作用不大,建議加密社區檢測次數代替。

繼續有大批旅客一早來到深圳灣口岸排隊做離境核酸檢測,人龍由旅檢大樓外一直延伸至巴士站。做完檢測後,要到特定區域等候結果,同樣迫滿人。

政府預計本周內推出網上系統,供旅客預約過關當日口岸檢測時段,避免長時間聚集,有旅客覺得作用不大。

「健康驛站」的系統每日朝九晚六開放登記參加抽籤,輸入帳戶資料,在預約申報揀選日期,再確認,5分鐘內可完成程序,系統可即時查閲未來6日的抽籤名額及每個日期已登記的人數,每晚8時會公布抽籤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