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国际 影音 编辑精选 美國總統大選

2024美國大選:哈里斯和川普在可能是唯一一場總統大選辯論中唇槍舌劍

美國副總統兼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卡馬拉·哈里斯9月10日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國家憲法中心舉行的總統辯論中發言,前美國總統兼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在聽。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9月11日訊)美國民主黨副總統卡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和共和黨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周二晚上的總統辯論之前從未見過面,但在11月5日全國大選前夕的一場關鍵辯論對決中,兩人立即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在費城國家憲法中心舉行的辯論開始前,兩位候選人先握手,在舞台上的講台後就位,然後便開始互相攻擊對方。

他們就美國經濟、美國婦女的墮胎權、美墨邊境的移民問題、以色列打擊加薩哈馬斯武裝分子的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2021年1月6日國會宣布川普輸掉2020年大選時在美國國會大廈發生的騷亂等問題展開了唇槍舌劍的辯論。

談到川普輸給總統喬拜登的2020年大選時,哈里斯說:“唐納德·川普被8100 萬選民炒魷魚了。他很難接受這一點。”

川普最近曾表示,他在選舉中「以微弱優勢」落敗,但在周二的辯論舞台上,他表示這是一句諷刺性評論,並拒絕承認2020年大選結果的合法性。

兩位候選人站得相距不遠,對辯論對方的看法搖頭否定,哈里斯對川普的一些言論幾乎大笑出聲。美國廣播公司的新聞主播大衛·穆爾(David Muir)和林西·戴維斯(Linsey Davis)努力地試圖控制這場對決的節奏,但有時卻徒勞無功。

數千萬美國人可能正在觀看這場或許是這次總統大選中唯一的一場辯論。這場對決發生在選舉日的八週前,但離美國50個州中的一些州開始提前投票只剩幾天。

在辯論舞台上,哈里斯和川普的辯論規則與川普6月與拜登的辯論規則相同,當時拜登表現得很糟糕,導致他在一個月後因在全國民調中落後於川普而結束了連任競選。

川普和哈里斯在對方發言時,麥克風被靜音,他們不被允許互相提問。

但這並沒有阻止他們互相打斷對方。辯論現場沒有觀眾。

這是哈里斯的第一次總統辯論。對川普來說,這是他自2016年以來三個總統選舉週期中的第七次辯論。

全國民調顯示,選情競爭非常激烈,這增加了辯論的重要性,也使得兩位候選人都必須盡最大努力來影響少數尚未決定要投哪位候選人的選民。這場選舉攸關著是川普在2020年輸給拜登的連任後重返白宮,還是哈里斯作為拜登的副手能否再上一層樓。

當拜登放棄連任競選並支持哈里斯為繼任者時,民主黨人團結起來支持哈里斯的候選人資格。雖然拜登在結束競選時落後於川普,但哈里斯在多次全國民調中領先川普2到3個百分點。

但週日公佈的《紐約時報》-錫耶納學院民調顯示,川普在全國範圍內以48-47% 領先,儘管該報稱,哈里斯在三個關鍵戰場州的多次民調中平均略微領先,這三個州分別是威斯康辛州、密西根州和賓州。這兩位候選人在另外四個關鍵州亞利桑那州、喬治亞州、內華達州和北卡羅來納州打成平手。

這七個競爭激烈的州預計將在決定選舉結果方面發揮巨大作用,因為美國不以全國普選來選出總統和副總統。

相反,選舉是50個州逐一進行的競選,除兩個州外,所有州的獲勝者選舉人都將在選舉團中將所有選票投給哈里斯和她的副總統競選搭檔明尼蘇達州州長蒂姆·沃爾茲,或川普和他的搭檔俄亥俄州參議員JD 萬斯。每個州的選舉團票數是基於人口,因此人口最多的州擁有最大的影響力。

《時代》-錫耶納民調顯示,哈里斯在向美國公眾介紹自己的辯論中面臨的風險特別高,2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需要更多地了解她,而只有9% 的人對川普表示同樣的看法。

78歲的川普在競選過程中有時似乎還挺想與81歲的拜登的競爭。他尚未對59歲的哈里斯展開持續的攻擊,儘管在辯論之夜,他對ABC主播提出的每個問題都對哈里斯進行了攻擊。

如果哈里斯當選,她將成為第一位擔任美國總統的女性和第一位南亞裔人,也是繼巴拉克·歐巴馬之後第二位黑人總統。

美國總統大選辯論賀錦麗川普往中間靠 選民盼政策更具體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衝刺,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共和黨候選人川普10日首度辯論,火花四起。兩人支持度旗鼓相當,辯論可見兩人都往中間靠,以吸引未決定的選民;有選民說,希望政策更具體。

為準備這場辯論,賀錦麗(Kamala Harris)陣營閉關5天,昨天登場表現可看出有備而來。她勾勒政策願景時,明確拋掉對爭議政策的立場。

其中一個例子是,賀錦麗2019年參加民主黨總統初選時,因環保考量,曾明確支持禁止使用水力壓裂技術開採天然氣。這項主張對美國最大天然氣產地之一賓州有重大影響;賓州是這次選舉的關鍵搖擺州,使這項議題持續受關注。

賀錦麗仍未承認她曾支持下禁令。她從2020年與拜登(Joe Biden)搭檔參選後談起,說她當時就說過不會禁止,現在和未來也一樣。能源的來源必須多元,以減少依賴進口石油,她會大量投資於潔淨能源,也會大量增加油氣產出。

川普(Donald Trump)曾批賀錦麗是激進左派。但包括繼續使用水力壓裂技術在內,她已修正對多項議題的立場。

例如,主持人在辯論中問到,她曾支持政府強制回購突擊武器的計畫。賀錦麗說,她和副手華茲(Tim Walz)都是槍枝持有者,不會沒收民眾的槍枝。

川普則在健保議題,改變他過去一再反對的立場。

他在總統任內,曾多次試圖廢除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任內通過的平價醫療法(Affordable Care Act)。川普昨天在辯論時說,他會改善其服務品質,讓民眾更負擔得起。

川普也再度撇清,否認他會全盤接受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與一些保守派智庫研擬的「2025計畫」(Project 2025)政策建議。川普強調他與「2025計畫」沒有一點關係,他還沒有讀、不想讀、也故意不讀它的內容。

距投票日不到兩個月,搖擺州的未決定選民被視為是關鍵中的關鍵,許多美國媒體也著重報導未決定選民對辯論的看法。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訪問6個搖擺州的25位選民,其中23人認為賀錦麗表現較好,2人則認為是川普。辯論前,12人說可能投賀錦麗、10人可能投川普;辯論後,5人決定投賀錦麗、10人可能投賀錦麗、6人可能投川普。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專家認為賀錦麗表現好,未決定選民則不太確定。

7旬的退休教師夫婦鮑柏(Bob Reed)與夏隆(Sharon Reed)指出,原以為看完辯論就可以決定11月要投給誰,但結果有點失望,例如川普提徵收關稅、賀錦麗提協助小企業和年輕夫妻的政策,都沒有詳細內容;移民政策及外交政策也沒有聽到具體的回答。

紐時報導,未決定選民多數認為,賀錦麗表現較好,就國家面對的問題提出願景,包括經濟、稅、高房價等,但內容和拜登差不多。他們希望看到「改變」,最重要的是,在政治對立嚴重下,她要怎麼做到,需要更多說明。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国际 影音 编辑精选 美國總統大選

2024美國大選:搶青年票 川普支持佛州娛樂用大麻合法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9月1日訊)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今天表示,支持讓佛州娛樂用大麻合法的公投提案。

法新社報導,川普在他的社群媒體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表示:「無論人們喜歡與否,這都會發生。」

大麻除罪化得到全國廣泛支持,3/4美國人生活在大麻合法用於娛樂和醫療,或僅用於醫療的州。

民調顯示,年輕人對此尤其支持,自從川普的競爭對手賀錦麗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以來,年輕人的支持率明顯轉向她。

佛州這項倡議將於11月美國人投票選出下一任總統時進行投票,但州長迪尚特(Ron DeSantis)等一些州的共和黨人反對。

迪尚特今年夏季曾表示:「擬議的修正案將把佛州變成舊金山或芝加哥。」他說,佛州已經允許醫療用大麻。

川普表示,這是跨越州界的公平問題,也攸關逮捕可能對人們生活產生不成比例的影響。

川普發文說:「當許多其他州都是合法的時候,佛州的某人不該因為這種事成為罪犯。」

「我們不需要逮捕攜帶個人使用量的成年人,毀掉一個人,還浪費納稅人的錢。」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国际 影音 编辑精选 美國總統大選

2024美國大選:川普參觀公墓惹議 美國陸軍批不當攻擊 賀錦麗批不尊重陣亡將士聖地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中)26日與1名殉職陸戰隊員家屬合照時,在墓碑前面露齒微笑,右手豎起大拇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9月1日訊)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日前拜訪阿靈頓國家公墓意外惹風波,代表民主黨力拚2024大選的賀錦麗(Kamala Harris)今天痛批川普「不尊重」美國軍人公墓這塊神聖土地。陸軍8月29日將矛頭指向川普的幕僚動手推公墓官員。

前美國總統川普8月26日至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悼念陣亡將士,本是為11月5日大選拉抬選情卻鬧出風波。

阿靈頓國家公墓隔著波多馬克河(Potomac River)與華府相望。川普8月26日違反公墓有關不得基於政治目拍照的規定,逕自與在阿富汗殉職的美軍親屬合照,相關內容隨後被他的競選團隊上傳至社群媒體。

其中一張照片顯示,川普與1名殉職陸戰隊員家屬合照時,在墓碑前面露齒微笑,右手豎起大拇指。

副總統賀錦麗今天在社群網站X發文說:「讓我說清楚:前總統(川普)不尊重神聖之地,這一切都是為了政治噱頭。」

她說:「如果有一件事是我們身為美國人都能同意的,那就是我們的退伍軍人、軍眷和現役軍人應獲得尊重,不受絲毫貶低,並享有我們最崇高的敬重和謝意。」

陸軍表示公墓禁止進行政治活動,1名公墓官員在試圖確保上述規定時,「突然被推到一旁」。

陸軍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這是一起不幸事件,同樣不幸的是,(阿靈頓國家公墓)員工以及她的專業遭受不當攻擊。」

當時一名公墓官員試圖阻止川普競選團隊人員在軍人埋葬的地方錄影和拍照,川普的人員隨即「罵人還動手推開這名官員」。

川普競選團隊共同經理拉希維塔(Chris LaCivita)對此展開攻擊,稱這名員工「卑鄙」。競選團隊發言人史蒂芬.張(Steven Cheung)表示,這名員工「顯然心理健康有問題」。

川普這趟公墓行程引起部分退伍軍人和軍眷的批評。美國陸軍8月30日也出面替公墓工作人員說話,說員工在維護公墓禁止從事政治活動的規定時,遭遇不當攻擊。

美國陸軍則是稱讚這名員工「行事專業」,並譴責整起事件「令人遺憾」。

川普向來批評拜登處理阿富汗撤軍的方式,也以此作為11月總統大選的訴求。不過美國撤軍是川普政府與塔利班(Taliban)所簽署和平協議的一部分。

川普8月29日在密西根州舉行的一次集會上,為自己的公墓參觀行程進行辯護,並在阿富汗問題上猛烈抨擊拜登和他今年的大選競爭對手賀錦麗。

川普對支持者說:「拜登因無能殺死了他們的孩子…賀錦麗因極為無能而殺死了他們的孩子。」

川普又補充說,在撤軍時「沒有一名將軍或無能的官僚遭到解雇」,「然後他們指責我與(陣亡士兵)家屬在墓碑前合照?」

川普的前參謀長表示,雖然川普經常宣揚自己對軍隊的支持,但是在擔任總統期間,川普曾私下嘲笑陣亡將士。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国际 影音 编辑精选 美國總統大選

2024美國大選:前國安顧問新書:川普任內不顧幕僚反對討好普京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8月26日訊)根據今天刊出的摘錄,一位前高級幕僚在新書中聲稱,儘管俄羅斯干涉美國民主並遭到幕僚反對,川普總統任內仍決心討好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

川普第2任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H.R. McMaster)公布新的幕後細節之際,美國人民正準備決定這位前總統是否該重返白宮,美國官員則警告外國將再次介入選舉。

麥克馬斯特在「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刊登的回憶錄摘錄中表示,他在2018年3月告訴妻子:「這份工作做了一年多之後,我無法理解普京對川普的控制。」

2017年2月成為國家安全顧問的麥馬斯特表示,打從一開始,「就很難跟總統」討論有關蒲亭和俄羅斯的問題。

美國官員今年警告,包括俄羅斯和伊朗在內的外國勢力將採取新行動干預11月大選。川普將在這次選舉面對副總統賀錦麗。

麥馬斯特表示,「過度自信」的川普總統,執政初期就尋求透過與普京建立個人融洽關係,來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

但麥馬斯特說,這位俄羅斯總統「是一位無情的前國家安全委員會(KGB)特工,用阿諛奉承來迎合川普的自負和不安全感」。

他還說:「川普展現出他對這種做法毫無招架之力、他對強人的喜愛,以及深信只有他才能與蒲亭建立良好關係。」

麥馬斯特詳細提及他在川普對待普京的態度上,與川普發生過幾次摩擦,最終導致他被解職。

麥馬斯特說,2018年3月普京當選第4個任期後,川普想打電話道賀,他跟川普說,俄國大選舞弊,川普卻還是安排了致電。

麥馬斯特說,川普致電普京之前,他曾警告川普,克里姆林宮可能會把這場談話編造為美國默許支持俄國的選舉進程,來拉抬俄國的形象。當時一名前俄國情報員在英國遭暗殺未遂,使俄國灰頭土臉。

他說,那時他問川普:「俄羅斯試圖讓我們的合法選舉不合法,你為什麼要幫他把非法的選舉變合法?」

儘管如此,川普還是打了電話給普京並向他道賀,然後請求邀請普京訪問白宮。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国际 影音 编辑精选 美國總統大選

海莉批拜登任內軟弱致戰火頻生 認川普會向世界展現美國力量

美國前駐聯合國常任代表海莉在台灣召開記者會接受聯訪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8月24日訊)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海莉今(24日)在台灣召開記者會接受聯訪,媒體問及民主黨綱納入「六項保證」,是否代表美國兩黨對台政策不同?現在賀錦麗與川普選戰打響,觀察為何?

海莉指出,不只台灣很重要,烏克蘭、以色列也很重要,她希望看到共和黨談的是自由與夥伴站在一起,並確保向世界展現美國的力量,我們不希望看到共產中國、俄羅斯、伊朗或北韓獲勝,然而現在我們已經看到敵人們結盟,她希望也看到我們的夥伴、盟友們站在一起。

海莉指出,黨綱能放的東西就這麼多,但共和黨也展現了對台支持,且在美國兩黨少數有共識的議題上,他們都同意中國的威脅,也同意中國比以往更具傷害力。她希望美國兩黨「做」更多事,而不是只有「講」。

至於對選戰觀察,海莉認為,川普與賀錦麗各自在全代會上表現良好,現在選戰開打,距離選舉還有70多天,雙方都要說服美國民眾他們對種種問題的解方,向民眾展現彼此之間有何不同。

而日前川普任內副手彭斯投書警告共和黨內有一股孤立主義正在萌生,他也呼籲黨內將其擴散到台灣。

海莉表示,她強烈相信美國不能如此自負到認為他們不用朋友,她也點出,現在世界面臨的情況是,不知道美國立場如何,在拜登任內我們看到阿富汗淪陷、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哈瑪斯入侵以色列等對外政策問題,而會發生這些問題,就是因為他們沒看到美國的力量。

海莉認為,我們的敵人嗅到美國的軟弱,就像在水裡聞到血的鯊魚一樣,敵人們就展開行動,美國必須挺身而出,這不代表需要派遣軍隊或是要軍方做什麼,我們只需要發言,當美國發聲,世界就會聽到了,當美國有所行動,世界也會跟隨美國,因此我們需要確保美國持續為正確的事發聲,因此她不認為孤立政策是健康的。

海莉強調,美國不可能永遠像坐在泡泡裡認為永遠不會被影響到,當專制、共產國家開始打壓其他自由國家,美國也應感同身受,當涉及自由民主夥伴時,美國應堅決與他們站在一起,絕不動搖。不過她也不認為美國不應對全世界都給予外援,美國並未處理好這件事。

至於是否認為川普能強化與台灣或烏克蘭關係?海莉回覆,身為川普政府一員,她是一名見證者,他們也的確展現了美國的力量,也反擊了中國,同時對俄羅斯施加更多制裁等,展現美國力量正是當時沒有看到任何戰爭的原因。她相信,川普會重現這樣的場面,會看到川普帶來民主自由國家的力量及更強健的夥伴,然而賀錦麗大概只會做和拜登一樣的事,正是賀錦麗與拜登的決定讓世界動盪。

媒體另外詢問,川普與賀錦麗政府會如何重塑美中關係及台灣會看到的結果為何?

海莉認為,川普政府會讓中國負起責任,而這也正是上次川普執政所發生的,貿易關係也會更緊張;至於賀錦麗政府,則展現了不想惹麻煩的態度,他們當然會與台灣站在一起,但不會要中國負責,拜登任內的軟弱會被賀錦麗延續下去。

海莉指最好方式為提升美台貿易

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海莉指出,在她參訪台灣海軍基地時,看到台灣正全速向前確保幫中國發起衝突時,有足夠的能力反擊。而她不認為美國需要在台駐軍,而是加速與台軍事訓練,不過目前最好的合作方式,就是提升美台貿易關係。

媒體詢問美國前總統川普日前認為,台灣應該自己為其防衛付保護費,並稱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此行來台是否有受託回美後轉告台灣回應?

海莉表示,台灣政府並未希望她傳遞什麼訊息,不過在晶片議題上,美國負責設計,台灣負責製造,是一個了不起的關係,而這正是我們想要的關係。我們想要與自由國家成為夥伴,寧可和朋友做生意,也不要和敵人做生意,因此她認為,美台之間晶片製造的關係不只強健,未來更該強化。

她也不認為是台灣需要為自己的防衛付費,台灣已下了多筆軍備訂單,事實上,現在需要做的是提升與台灣之間的夥伴關係及訓練,同時確保每當提供裝備時,台灣會是優先選項。她說,台灣不是在尋求誰的保護或是施捨,而是在尋找夥伴,而和台灣成為夥伴對美國及其他自由國家而言會是明智的選擇。

如何強化與台灣軍事關係?是否要在台駐軍?美國核子保護傘是否該將台灣納入其中?

海莉回覆,最重要的是嚇阻,而目前最能幫助台灣的方法是,確保加速與台軍事訓練,目前台美間已有不錯的相關活動,未來可以再做更多。同時她也提到,應加速情報分享,雙方應做更多以反制中國持續的網路攻擊,也要確保向中國及多邊組織傳達此情形,讓世界認知到中國正在對台灣、台海、南海等地的傷害。

海莉說,她更傾向思考該為夥伴做什麼?如何結盟促使雙方都受益?她不認為需要在台駐軍,且台灣也沒有這個要求,台灣要的是更多夥伴關係,同時台灣也需要更多無人駕駛載具、無人機、反空、反飛彈裝備等,我們要確保的是台灣獲得這些裝備。

海莉也透露,昨日參訪一座海軍基地,而她對其中船艦的建造及訓練印象深刻,她可以肯定,台灣正全速向前,確保能保衛自己,他們不是在尋求對中國侵略的嚇阻,也不是在挑起任何事,而是確保當中國發起衝突,他們有足夠的準備進行反擊,而她認為美國應參與這方面。

至於在訪台期間是否了解台灣政府的首要需求?是否有急迫需要美國幫助的地方?美國應助台到何種程度?

海莉指出,她的確感受到來自台灣官員的急迫性,但不是以一種恐慌的態度,而是在確保他們正在透過軍事訓練、加強訓練、確保能妥善處理這些網路攻擊等向前邁進。她也說,因為經濟實力就是軍事實力,希望美國與台灣有更多貿易,而這正是目前美國能與台灣合作最好的方法。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国际 影音 编辑精选 美國總統大選

2024美國大選:小羅勃甘迺迪宣布暫停競選 轉而支持川普

小羅勃甘迺迪放棄角逐白宮 改與川普聯手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8月24日訊)獨立總統候選人小羅伯特·F·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宣布暫停競選,轉而支持共和黨候選人、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這位來自著名的甘迺迪政治家族的第三方總統候選人的競選活動因腦中寄生蟲和在紐約中央公園拋棄死熊屍體而蒙上了陰影。

甘迺迪在鳳凰城對一群記者和支持者說:“我內心深處不再相信自己有一條通往選舉勝利的現實路徑。”他補充說:“我不是終止競選活動。我只是暫停競選活動。”他解釋說,他不想幫助民主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現任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

甘迺迪表示,在10個他可能成為攪局者的州,他的名字將被從選票上刪除,但在其他州,他的名字將保留在選票上,他說支持者可以安全地投票給他,而不會有幫助民主黨的風險。

甘迺迪星期四(8月22日)提交了退出亞利桑那州選票的文件,亞利桑那州是可能決定11月總統大選結果的搖擺州之一。

甘迺迪在鳳凰城對聚集在一起的聽眾說:「我加入川普競選團隊將是一個艱難的犧牲。」但他補充說,如果他有機會在一個共和黨政府中結束他所認為的美國兒童慢性病浪潮,那將是值得的。

「在一個誠實的製度下,我相信我本可以贏得選舉,」甘迺迪說,他聲稱主流媒體對他進行了審查,而民主黨在多個州阻止他被寫入選票。

他說川普承諾透過談判結束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這足以證明我支持他的競選是合理的。」

甘迺迪在50分鐘後離開講台,沒有回答任何問題。

當天晚些時候,他出現在鄰近的格倫代爾舉行的川普集會上,並與川普握手。

「我要感謝鮑比,這非常好,」川普在前往亞利桑那州之前談到甘迺迪支持他時說道。

甘迺迪的胞妹凱麗甘迺迪(Kerry Kennedy)在社群媒體X表示:「我們的兄弟今天決定支持川普,這是對我們父親和家人最珍惜價值觀的背叛。」

名門望族

身為70歲的環境律師,儘管出身名門,甘迺迪仍稱自己是政治局外人。他曾以民主黨候選人的身份參加總統競選,但去年10月退出,轉而宣布將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候選人參選。

甘迺迪這個姓氏幾乎是民主黨的同義詞。小羅伯特·F·甘迺迪是約翰·F·甘迺迪(John. F. Kennedy)總統的侄子,也是前美國司法部長羅伯特·F·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的兒子,兩人都在1960年代被刺殺,小羅伯特·F·甘迺迪的競選民調數據在一些州只有很低的兩位數。

甘迺迪家族的許多人都對這位家族成員退出民主黨表示為之汗顏並譴責他的競選活動,他們選擇支持喬·拜登(Joe Biden)總統連任。拜登於上個月退出競選並由哈里斯接替。

甘迺迪週五將哈里斯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舉措比作「宮廷政變」。

民主黨候選人組合的變動進一步削弱了甘迺迪的支持率,甘迺迪曾受益於那些對拜登和川普再次對決不感興趣的人。

「選民對小羅伯特·F·肯尼迪了解得越多,就越不喜歡他。唐納德·川普並沒有贏得一份有助於建立支持的背書,他繼承了一位失敗的邊緣候選人的包袱。

邊緣吸引力

甘迺迪被批評者貼上了陰謀論者的標籤,他的逆向外交政策和長期反對疫苗的活動吸引了一些反建制選民。但他面臨主流的鄙視甚至嘲笑。

今年5月,甘迺迪表示,他十年前遭受的「腦霧」是由一種寄生蟲吞噬了他部分大腦引起的。

甘迺迪最近成為深夜電視喜劇藝人和社群媒體諷刺的對象,因為他透露自己在2014年惡作劇式地將一隻死去的熊幼崽扔在紐約市的中央公園。

7月份的一篇雜誌文章指控甘迺迪幾十年前曾猥褻家庭保母。在播客中被問及這一指控時,他說他“不是教會男孩”,而且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第三方候選人往往會在選舉臨近時失去動力,但肯尼迪的軌跡尤其丟人,」統計學家、著名選舉預測員內特·西爾弗(Nate Silver)星期四在Substack平台的一則貼文中說。

他說:「在與拜登和川普的三方民調中,他的民調支持率最初曾為10%或11%,然後逐漸下降到8%(除了拜登糟糕的辯論後一度反彈) 。

前一天,川普承認他曾多次與甘迺迪交談,但最近沒有。

川普週二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如果甘迺迪放棄總統競選並支持他這位共和黨提名的候選人,他將對甘迺迪參與他的政府抱持「開放」態度。

肯尼迪的競選搭檔妮可·沙納漢(Nicole Shanahan)星期二接受采訪時表示,肯尼迪如果擔任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將會做出“出色的工作”。

甘迺迪聲稱,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下屬的機構,如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和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已被企業利益所控制,使它們掠奪美國公眾。

唐納德·特朗普的兒子小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Jr.)星期三在一個保守派電台脫口秀節目中說:“讓他在某個主要以三個字母為代稱的實體或任何實體中擔任某種角色,讓他把它顛覆,這種想法我喜歡。

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顧問拉姆齊·里德(Ramsey Reid)在星期五發布的一份備忘錄中辯稱,肯尼迪從一開始就扮演著“攪局者”的角色,通過從民主黨候選人手中奪走選票來幫助川普。

「他被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等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共和黨人招募參加競選,他的競選得到了特朗普最大捐助者的支持,他還模仿了MAGA對喬·拜登總統和卡瑪拉·哈里斯副總統的攻擊,」里德說。

星期四,在芝加哥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一些代表期待著甘迺迪退選。

蒙大拿州的黨代表瑪麗·喬·奧羅克(Mary Jo O’Rourke)的父親曾在司法部為小羅伯特·F·甘迺迪的父親工作。她對美國之音(VOA)說,自己是甘迺迪家族的忠實粉絲,但這位前民主黨人是時候「回家享受餘生」了。

甘迺迪最初被認為從拜登手中奪走的選票會多於他從川普那裡奪走的選票,但是最近的民調顯示,他似乎吸引了更多原本傾向於投票給川普的選民。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上週發布的民意調查,在7月間支持甘迺迪的人中,有十分之四的人轉而支持哈里斯,相比之下,有十分之二的人轉而支持川普。

隨著選舉日的臨近,大多數選民「回歸本黨。他們不是在尋找獨立候選人。他們希望投票給兩個可能的獲勝者之一,」美國企業研究所(AEI)高級研究員約翰·福捷(John Fortier)告訴美國之音。

在大約六個可能影響選舉人票的搖擺州的激烈選舉中,選票上是否有第三黨或獨立候選人可能會決定整體結果。

美國總統競選的勝利者必須贏得270張選舉人票,每個州的分配額等同於其在國會的參議員和眾議員人數。候選人有可能獲得最多的全國普選總票數,卻仍輸掉選舉人票並因此失去總統選舉。

甘迺迪星期五告訴記者,如果川普和哈里斯的選舉人團票數最終都是269票,他仍有可能獲勝。在這種情況下,新一屆國會議員將在1月初選出總統。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国际 影音 编辑精选 美國總統大選

賀錦麗:我不會去討好像金正恩那樣的暴君和獨裁者們

民主黨全代會22日結束,期間黨內政治明星輪番助講,許多人都不免提到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與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的「對比再明顯不過了」。多名黨代表說,兩人帶來的正負能量猶如「光明與黑暗」。

“我不會去討好像金正恩那樣的暴君和獨裁者們,他們支持川普……他們知道川普不會追究獨裁者們的責任,因為他自己也想當獨裁者。”賀錦麗以風格強硬的演講為在芝加哥舉辦的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畫上了句號。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在芝加哥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言,表示正式接受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8月24日訊)民主黨19日起召開4天的全代會,賀錦麗(Kamala Harris)22日登台演說宣告接受民主黨的提名後結束。主辦單位從上空放下無數顆紅白藍氣球,黨代表把氣球當排球打,玩得不亦樂乎,氣球爆破聲此起彼落,讓背景音樂Freedom聽起來更加振奮。

「這次大會在美國歷史上是如此令人激動的時刻。我們將在11月選出第一位女性總統,可以感受到興奮的氛圍,」來自羅德島的民主黨執行幹部貝德(Sam Bader)說。「每個人在唱歌、跳舞,笑得開心,也感動到哭。」

貝德說,賀錦麗與川普(Donald Trump)的選戰是強烈的對比,就像這幾天大家一直反覆在講的觀點,可以說是「光明與黑暗」,川普的選戰充滿負面論點、對自由的限制、仇恨和偏見,賀錦麗則告訴民眾,他們的選舉是為了人們。

「一方是檢察官,另一方是罪犯,就這麼簡單。一方會為我們努力,讓國家更好,另一方為了自己而損害我們的利益。」麻州的黨代表利斯(Michael Lis)說。

來自紐約州的席維爾斯坦(Matthew Silverstein)說,「這次全代會確實是非常激勵人心。會場裡充滿活力與能量」,賀錦麗曾經是檢察官,「她是鬥士,會為我們挺身而出」,川普「除了讓我們陷入困境,什麼也沒做」。席維爾斯坦是已婚的同志,他和先生領養一名小孩。他說,他們想要透過代理孕母和試管嬰兒技術生育小孩,目前對他們來說還有些困難,「這是所有美國人都該有的權利。共和黨想要拿走我們的自由,我們絕不能讓這樣的狀況發生」。

阿吉克姆(Kim Agyekum)說,這次全代會正凸顯出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差別,民主黨充滿能量和歡樂,共和黨則在散播恐懼和仇恨,「他們只有恐懼、仇恨和消極,而我們擁有的是喜悅、積極和對美國未來的願景」。

紐約州聯邦眾議員克拉克(Yvette Clarke)說,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不僅帶美國走出疫情,讓經濟回到常軌,他決定不再連任,同時想到要確保讓女性也有機會當總統,激發支持者的熱情,「我們真的欠他一份深深的感謝」。

克拉克是來自牙買加移民的後代。她的母親尤娜(Una ST)說,「我們移民到美國,追求更好的生活,為了孩子的教育,確保他們能成功。賀錦麗非常理解,她是移民之女,知道努力工作的艱辛,以及幫助他人向前進的意義。」

尤娜說,紐約州的加勒比海社群、加勒比海地區的人們都非常興奮,積極募款並確保每個人都要完成投票登記,「我們將能創造歷史」。

“必須要問的是:為什麼他們不信任女性?”

這是這場政治盛會的最後一晚,也是最受期待的夜晚。賀錦麗試圖在她與川普最後11周的競選激戰中,重新定義她在美國人民心中的形象。

在演講中,她呼籲美國人民抵抗政治分裂,並警告川普胜選將帶來嚴重後果。

一個多月前,拜登總統迫於壓力退出競選,並支持卡瑪拉‧哈里斯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繼希拉蕊‧克林頓之後,賀錦麗成為第二位正式接受民主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的女性。如果她成功當選,美國歷史上將出現首位女性總統。

在談到墮胎問題時,賀錦麗指責川普任命了2022年推翻”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的最高法院大法官。

“簡單地說,他們瘋了,”卡瑪拉‧哈里斯說。”必須要問的是:為什麼他們不信任女性?”

在會議大廳裡,許多人穿著象徵女權運動的白色服飾,儘管賀錦麗斯自己穿了一套深色套裝。

承諾支持烏克蘭並促成加薩停火協議

除了表示絕對不會像她的共和黨對手川普那樣”討好”獨裁者之外,賀錦麗斯在這場接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演講中還著重承諾,如果當選總統,將”堅定地”與烏克蘭和北約盟國站在一起。

賀錦麗表示,現在是加薩停火並達成釋放被押以色列人質協議的時候了。”我將始終支持以色列的自衛權,”她說,”與此同時,加薩發生的事情令人震驚和心碎。”

賀錦麗說:”拜登總統和我正在努力結束這場戰爭,讓以色列獲得安全,人質獲得釋放,讓加薩的苦難結束,巴勒斯坦人民能夠實現他們的尊嚴、安全、自由和自決權。”

“將川普重新送回白宮的後果,必須嚴肅對待”

“我知道今晚有持不同政治觀點的人在觀看演講。我想讓你們知道:我承諾成為所有美國人的總統,”賀錦麗對觀眾說,”我將是一位團結我們追求最高目標的總統,一位領導並且傾聽的總統。”

她還告訴選民,他們在今年11月有機會”超越過去的苦澀、憤世嫉俗和分裂的鬥爭,有機會開闢一條新的道路”。

賀錦麗試圖重新定義她在美國人民心中的形象,並與共和黨競爭對手、前總統川普形成鮮明對比。她說:”我們不會走回頭路。”

在講述她從檢察官到副總統的仕途奮斗時,賀錦麗說:”我整個職業生涯中,只有一位委託人:人民。””他是唯一的委託人”。她談到川普时說,”就是他自己。”

“在很多方面,川普是一個不嚴肅的人。但將川普重新送回白宮的後果,卻必須嚴肅對待。”賀錦麗說。

賀錦麗還承諾將優先考慮醫療保健和生殖權利,以及更加嚴格的邊境政策。川普曾試圖將她描繪為對邊境問題持寬松態度的領導人。她承諾將簽署被川普扼殺的邊境安全法案。

“團結就有力量”

“我將成為一位將我們團結起來實現最高願景的總統,” 賀錦麗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壓軸的演講中說,“一位領導並傾聽的總統。是現實的、實際的,並且有常識,始終為美國人民而戰。”

她呼籲美國“團結就有力量”,與她的競選主題一致,並譴責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只為自己,是個不嚴肅的人。哈里斯說:“通過這次選舉,我們的國家有一個寶貴而短暫的機會來擺脫過去的痛苦、憤世嫉俗和分裂鬥爭。” “不是作為任何一個政黨或派系的成員,而是作為美國人。”

“這就是我們的選擇:檢察官還是重罪犯。”

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指,賀錦麗幾天來認真準備這場她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演說,將聚焦在向全國人民介紹她自己,知情人士透露,因為多數民眾到現在還是沒那麽熟悉賀錦麗的生命故事。賀錦麗在拜登7月宣布退選之後緊急上陣,沒有經過黨內初選,更沒有登上辯論台過,沒有機會完整向選民展示她的治國願景,CBS News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選民表示,他們不清楚她的主張是什麽,而哈里斯也才剛剛開始制定議程,勾勒如果當選將推行哪些政策,通過全代會壓軸講話,哈里斯向選民作出回應。

副總統候選人、明尼蘇達州州長沃爾茲(Tim Walz)週三晚間接受民主黨提名,他在講話中突出自己來自鄉下小鎮以及曾擔任美式足球教練的背景,讓現場觀眾產生共鳴,並用美式足球描述選戰、稱共和黨對手“就是不懂得要如何扮演一個好鄰居”,讓現場歡聲雷動。英國媒體“BBC”分析,沃爾茲希望外界記住他美式足球教練的親民形象,尤其在美國中西部美式足球非常受歡迎,可望藉此號召那些原本可能更傾向支持特朗普的中西部選民。

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8月19日至22日在芝加哥舉行,全代會最後一晚的主軸是“為了我們的未來”,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形容,賀錦麗團隊用更清晰明確的方式去描繪他們想要呈現出的川普,“讓他泄氣”:使他變得淼小、最小化他的影響力,並與他保持距離,以免被迫對他的每一次挑釁作出反應。與其反對川普的種族主義言論,或將他視為對民主的威脅,不如集中精力描繪一幅民主黨認為能引起選民共鳴的畫面,那就是川普是一個卑鄙的騙子,只關心自己和他的億萬富翁朋友,他一直在欺騙美國人民,而賀錦麗是面向未來的變革者。

拜登(右)在民主黨全代會上拭淚。(路透社)

“這就是我們的選擇:檢察官還是重罪犯。”民主黨全代會首日的開幕影片如此說道。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當晚登台發表“告別演說”,不僅將政績歸給賀錦麗的合作打拚,也要美國人民把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能讓永遠只顧自己的川普當選,並稱他是“輸家”(loser)。

米歇爾同奧巴馬都呼籲民主黨人積極投票。(法新社)

前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與夫人蜜雪兒(Michelle Obama)、柯林頓(Bill Clinton)與夫人、前國務卿希拉蕊(Hilary Clinton)也在全代會上發表講話,奧巴馬夫婦不帶髒字諷刺川普,說他在爭取的工作是黑人的工作之一,既攻擊川普對移民的政策,也暗諷川普種族歧視;柯林頓批評川普自私自利,稱11月大選將會是“我們人民”與“我自己個人”的對決,希拉蕊更強調賀錦麗要在眾人協助下打破對女性設置的最高天花板。

柯林頓為賀錦麗站台。(圖/路透)

到目前為止,民主黨全代會落幕的競選團隊在政策發布上,傾向描繪廣泛的願景,而不是詳述政策細節,譬如上週公佈的經濟政策,重點即在降低食品雜貨成本的同時,讓住房更加實惠。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道,賀錦麗此刻正尋求在全代會上團結民主黨,若提到細節很有可能為共和黨提供攻擊的素材。賀錦麗團隊表示,他們希望她的議程能與川普形成對比,不像智庫白皮書那樣讀起來那麽枯燥。

9月10日,賀錦麗與川普將展開第一場電視辯論,在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相繼落幕後,選戰正式開始。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国际 影音 编辑精选 美國總統大選

2024美國大選:上網揚言殺害川普 亞利桑那州男子遭拘捕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8月23日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執法人員表示,亞利桑那州男子西夫魯德(Ronald Syvrud)因涉嫌在社群平台上威脅要殺害前總統川普,目前已遭拘捕。亞利桑那州科奇斯郡(Cochise)新聞處官員卡帕斯(Carol Capas)指出,西夫魯德被控過去幾週在多則社群媒體貼文中揚言殺害川普,他今天下午在郡內被捕,但卡帕斯未立即提供其他細節。

卡帕斯先前拒絕透露西夫魯德是在哪個社群平台上發言威脅。

科奇斯郡警長辦公室在社群平台臉書(Facebook)表示,卡帕斯「順利落網」。

川普今天在科奇斯郡的美國與墨西哥邊境發表談話。一名熟悉內情人士告訴CNN,在川普抵達邊境前,川普團隊就已聽取執法人員有關搜尋西夫魯德的簡報。

美國特勤局(U.S. Secret Service)發言人沃利(Alexandria Worley)告訴CNN,特勤局正在調查這名男子。由於還在調查中,目前無法發表進一步評論。

警長辦公室在臉書發布新聞稿指出,這名66歲的男子先前因涉酒後駕駛、肇事逃逸重罪及性犯罪者未遵守規定變更住處登記等情事,被當局發出多張逮捕令。

新聞稿說,西夫魯德是亞利桑那州本森市(Benson)的居民;本森位於土桑(Tucson)東南方約80公里處。

川普被問及這名男子威脅對他不利時表示,他並不知道特勤局正在調查這名男子,但他「並不感驚訝」。

川普表示:「我聽說這事很危險,但我也有工作要做…我沒聽說(他們在調查)。他們可能想瞞著我。」

川普又說:「我聽說這次旅行非常不安全,有些人真的不想讓我去。」

一名高層官員上週告訴CNN,在川普上個月於賓州巴特勒(Butler)造勢大會上遇刺受傷後,特勤局就開始加強保護川普安全,並計劃在造勢活動上於川普講台周圍設置防彈玻璃。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国际 影音 编辑精选 美國總統大選

2024美國大選:賀錦麗正式接受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並發表演說

當來自全美各地數以千計民主黨人在芝加哥聯合中心參加全國代表大會第4天的活動時,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DNC)上發言,表示正式接受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而今天也是她與夫婿任德龍結婚10週年紀念日,兩人不忘在社群媒體X互道愛意。

民主黨多位大咖鋪陳3天後,賀錦麗今天正式「加冕」,成為美國首位亞非裔女性總統候選人,全力拚戰11月大選。她登場時展現大團結氣勢,向各路人馬掛保證將成為所有美國人的總統,自始至終為百姓而戰。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在芝加哥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言,表示正式接受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8月23日訊)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今天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DNC)正式接受民主黨提名角逐總統大位,並對熱情歡呼的支持者表示,她將走上「新道路向前邁進」。

在數千名黨代表及數百萬在電視機前收看的民眾見證下,不到一個月前才臨危受命披戰袍的賀錦麗(Kamala Harris),今晚登上全代會講台發表職涯最重大的演說,內容熱血又極為個人心聲,台下民眾團結心大爆發,連喊「美國」。

喊話做全民總統為百姓而戰 矢言擺脫分裂鬥爭向新道路邁進

她說:「代表所有人民,代表每一個美國人,無論黨派、種族、性別或你祖母所說的語言…我接受你們的提名。擺脫過去的痛苦、憤世嫉俗和分裂鬥爭的機會轉瞬即逝,這是一個走上新道路向前邁進的機會。」

她一身深藍幹練西裝,感念現任總統拜登奉獻,再以幾乎憑一己之力把自己及妹妹拉拔長大的母親開場,用柔性畫筆描繪移民家庭美國夢及女性無比的韌性。「我的母親19歲時,獨自穿越世界,從印度來到州」,懷著成為乳癌學者的堅定夢想。

賀錦麗形容嬌小的母親猶如小巨人,對自己有很大的影響力,尤其是賀媽常講的一句,「不要怪東怪西,去做點事情」,體現實際、苦幹哲學,掀起現場如雷掌聲。

凝聚人心前提是先要能與基層民眾對話,賀錦麗了解同理心是關鍵。她提到賀媽終於能夠買得起房子前,在藍領社區租了一間小公寓,「鄰居住著消防員、護士及建築工人,他們都自豪地打理自己的草坪」。

接著,司法界出身的她一臉凝重,述說自己的高中摯友汪妲(Wanda)遭繼父性侵,「這是我成為檢察官的原因之一」,為了保護待援的「汪妲們」。

她說,「透過這次選舉,我們國家有寶貴但稍縱即逝的機會,能夠超越過去的苦澀、憤世嫉俗及分裂的鬥爭。我們有機會開闢新的前進道路,這不是以任何一個政黨或派系的成員身分這麼做,而是以一名美國人的立場」。

賀錦麗這句話既是對政黨各派系進行號召, 也是在與全民對話。「我知道今晚有不同政治觀點的人在觀看。我想讓各位知道,我承諾成為所有美國人的總統」。

她強調,「(我)始終為美國民眾而戰。從法院到白宮都是如此,這是我畢生的志業」。

台上的賀錦麗字字撼動人心,在台下情緒正沸騰的時刻大談個人政績,惦念中產階級、保障墮胎權、人工生殖權及強化邊境等,也不忘拿爭議性高的「2025年計畫」(Project 2025)批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

高喊:永不討好金正恩

她會在晚上的演說中闡述願景,以及一旦當選後的施政理念。 提及對獨裁國家的反擊,她高喊永遠不會討好金正恩這樣的暴君和獨裁者:「他們支持川普,因為他們知道他很容易被奉承和恩惠所操縱。」

提及伊朗與北韓時,賀錦麗採取強硬態度,稱她「將毫不猶豫地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保衛我們的軍隊和利益,對抗伊朗和與其恐怖分子」。 她繼續承諾,她永遠不會「討好像北韓金正恩這樣的暴君和獨裁者,他們支持川普,因為他們知道他很容易被奉承和恩惠所操縱。」

賀錦麗批川普不正經 選他當總統後果極為嚴重

賀錦麗警告:「就很多方面來說,川普是一個不正經的人,但讓川普重返白宮,引發的後果將極其嚴重。」

賀錦麗提到川普擔任總統時的「混亂與災難」日子,並指出川普在2020年競選連任落敗時,竟對大選結果提出質疑。

她說:「川普試圖丟掉你們的選票。當他失敗時,他派出武裝暴徒到美國國會山莊攻擊執法人員。當他黨內的政治人物懇求他命令暴徒停止攻擊並提供援助時,他卻反其道而行,還搧風點火。」

賀錦麗也強調川普在封口費案中遭判犯下34項重罪,審理他民事誹謗案的聯邦陪審團裁定,前總統川普曾性侵作家卡洛爾(E. Jean Carroll)。

賀錦麗說:「由普通美國人組成的陪審團判定他犯下詐欺罪,還額外判定他犯下性侵罪。」

她說,川普第2任期會是什麼樣子,在右翼「2025年計畫」中都有詳細說明,讓川普重返白宮的後果極其嚴重。她要選民想像,身上有數條罪的川普,執政後將握有多龐大的權力。

川普雖然日前才公布白宮過渡團隊名單,保守派早早就在幕後運作,為川普再次執政做準備及擬定政策路線,其中「2025年計畫」是吵得最兇同時也最具爭議的執政指南,內容建議免職數千公務員,改任用川普死忠派,及進一步緊縮墮胎權。

「在太空和人工智慧方面,(我會)讓美國贏得21世紀的競爭,不是中國」。賀錦麗在演說後段多處著墨外交,讓自己與川普形成鮮明對比,強調不會背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盟友,不會與像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這樣的獨裁者靠攏,也將極力促成加薩停火協議。

賀錦麗了解川普是難纏對手,這場選戰還有得打,她最後呼籲選民出門投票,「為我們珍視的理想奮戰」。

民主黨全代會在芝加哥一連4天歡樂上映,搶足新聞版面。川普昨天則出席7月閃過子彈以後的首場戶外造勢活動,轟賀錦麗左派到不行又激進。他今天前往邊境談非法移民亂象,強調「讓美國再次安全」。

從賀錦麗確定參選以來,大批網友迫不及待,早早就敲碗要看前檢察長在辯論台上對決遭定罪前總統。如今兩人舌戰日期確定,將於9月10日登場。

賀錦麗的競選拍檔沃爾茲,較早時已正式接受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提名,他形容說是一生榮幸。在亞利桑那州拉票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發表演說時,批評本身是明尼蘇達州州長的沃爾茲是表現很差的州長。

川普的黨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奈爾表示,如果川普繼續關注通脹及移民問題,將可於11月贏得大選,又指遏制美國對手帶來的挑戰,應該是下任美國總統的首要及中心任務。他主張保持強大的軍事力量,並支持盟友,特別是飽受戰爭蹂躪的烏克蘭。

高盛最新美國大選預測:賀錦麗會贏 但她恐怕會成為「跛腳鴨」總統

高盛經濟學家在本周發布的研究報告中表示,按照目前情況,今年美國總統大選可能會出現「跛腳鴨」總統賀錦麗的局面。

高盛周二(20 日)表示,目前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在全國民調的支持率,大概領先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川普 1.5 個百分點,並在關鍵「搖擺州」賓夕法尼亞取得領先。賭盤數據也顯示,賀錦麗 11 月勝選的機率約為 52%~54%。

自 8 月 1 日以來,共和黨打贏選戰的機率下降了 10 個百分點,民主黨面臨「分裂政府」的機率,上升了 11 個百分點——意即賀錦麗當選總統,但共和黨掌控參眾兩院或一院。

以目前美國政治極端化、分裂化的趨勢來看,對川普和賀錦麗而言,在「跛腳鴨」的狀態下,恐怕很難推進最受關注的經濟政策。

高盛指出,雖然這是目前最有可能的情況,但選舉結果依然有很大不確定性。

對於雙方的支持率而言,接下來還會經歷一個比較大的考驗——辯論。賀錦麗和川普的首場辯論定在 9 月 10 日,第二場辯論放在 10 月。賀錦麗副手華茲和川普競選搭檔范斯的唯一一場辯論,將在 10 月 1 日登場。

賀錦麗民調空前領先川普 向美首位女總統路挺進

頂尖民調追蹤系統數據顯示,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對前總統川普的領先幅度已達最大。

《新聞周刊》(Newsweek)22日報導,據538(FiveThirtyEight)民調彙整網統計全國和各州的民調結果,並根據可靠性進行加權。相關數據顯示,賀錦麗在全美平均領先川普3.3個百分點,支持率為47%,而川普的支持率為43.7%。

而這顯示,距美國總統拜登退選,並交棒賀錦麗,讓她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才1個月,她便在追蹤系統中創下最大領先優勢。自從賀錦麗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以來,她在民調中的地位便穩步提升,而先前的民調顯示,川普領先拜登,但如今民調正朝有利她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據538民調追蹤系統彙整,賀錦麗在競選啟動後幾天,就超越了川普,到7月24日時,她已經領先這位前總統0.8%。如今每個全國性民調匯總網都顯示,她在全美領先。

此外,民調還顯示,賀錦麗激發了民主黨人的熱情。《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和「輿觀」(YouGov)8月17—20日進行的最新民調顯示,71%的民主黨人說,他們對在即將舉行的選舉中投票支持她擔任總統非常,或極為熱衷。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国际 影音 编辑精选 美國總統大選

2024美國大選:華茲正式接受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提名

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在芝加哥舉行第三天會議,副總統賀錦麗的競選拍檔華茲正式接受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提名,並發表講話,表示接受提名是他一生的榮幸,感謝賀錦麗對他的信任,並邀請他參與這場令人難忘的競選活動。

沃爾茲說,接受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提名是他一生的榮幸。(路透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8月22日訊)沿海進步派賀錦麗的副手華茲今天登上美國民主黨全代會舞台。來自中西部的他鎖定當地緊繃選區,拋出小鎮鄰里互助的集體回憶吸引質疑賀錦麗走得太前面的保守選民。他也化身華茲教練,喊話一碼碼推進,直到勝選。

來自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農村的華茲(TimWalz),當過兵也教過叛逆期國高中生,還帶美式足球校隊一舉拿下州冠軍。在國會服務十多年後成功轉戰州長。

他一路走來沒有富爸爸庇蔭,也不是政治奇才,但就是這種質樸、苦幹特質,讓他被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相中成為副手。

如今華茲在民主黨全代會(DNC)第3天正式接受提名為副總統候選人,攀上政治生涯的高峰。他在自己的學生熱血開場後登台,多次提到互助、尊重及自由,時而慷慨激昂宣講,「不要重回川普執政的那4年」,翻炒支持者的激情。

他也以一種溫暖的風範貫穿全場,延伸到對女性的理解,力挺墮胎權,到與千千萬萬的百姓共感,「在小鎮長大,你會學到怎麼看顧彼此」。

華茲分享翻轉親共和黨選區的逆轉勝經歷,再次掀起如雷掌聲。他回憶40多歲的自己還是高中教師,孩子又小,他沒有任何政治經驗,也沒錢,卻在一個深紅區打選戰還勝選,「千萬不要低估公立學校老師」。

台上的華茲不只是笑開懷的白眉阿伯,他從槍枝問題抨擊共和黨的挺擁槍立場,表示自己比國會中的大多數共和黨人還要懂槍,但同時他身為人父,相信美國民眾擁槍的權利,同時也相信父母的首要責任是保護孩子的安全。

華茲接著再打智庫「傳統基金會」的極右翼「2025年計畫」(Project 2025)。「2025年計畫」長達920頁,建議免職數千公務員,改任用川普死忠派,及進一步緊縮墮胎權,曝光後引發高度爭議,成為民主黨猛攻的破口。

他祭出引發無數人共鳴的「怪」(weird)牌,質問「2025年計畫」只讓最富有及最極端的分子受益,對於需要幫助的鄰居們毫無幫助。「這是不是怪?絕對是」。

一片喜樂氣氛中,華茲要全場把焦點轉向賀錦麗,強調賀錦麗會減少中產階級家庭的負擔、槓上大藥廠、努力降房價,無論各位是誰,賀錦麗都會挺身而出。

今晚現場最炙熱的那刻在華茲化身教練時到來,他喊話支持者為把賀錦麗送入白宮全力以赴,準備衝鋒。「一步一步來,一碼一碼地推進」,強調每一通電話,每敲一道門,每筆小額政治獻金,都無比重要。

「就像我們下一任總統(賀錦麗)常掛在嘴邊的,當我們奮戰,就會贏」。

民主黨全代會明天落幕後,美國大選將進入近身肉搏,兩黨持續在陸戰、空戰比拚,川普與賀錦麗9月10日將於辯論台上對決,華茲與川普副手范斯(J.D.Vance)則在10月1日舌戰。

最終白宮將迎來首位女總統還是被「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宗師奪下,11月5日投票日後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