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紫荊花诗歌奖 彙整 - 第2页 共7页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文化 文学 紫荊花诗歌赛

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入选作品:何澍清-感动!中国力量(外二首)

感动!中国力量(外二首)

文/何澍清

 

元宵夜,各地医务人员纷纷启程

数千人受命驰援武汉

可谓蔚为壮观

 

疫情导致患者骤然增多

急需医务人员增援

没有犹豫,没有迟疑

只有集合与紧急出发

因为他们知道:大批患者在等待他们

 

挥别元宵的花灯

他们和战友一道

奔向抗击疫情的最前沿

奔向饱经磨难的武汉

 

此一去,荆棘丛生

此一别,山高路远

带着亲人的嘱托,带着组织的信任

带着祖国的召唤

他们毅然决然踏上征程

 

烟花的炽热热不过医者救死扶伤的心灵

为了更多家庭的团圆

他们放弃了此刻自家的团圆

 

他们,从四面八方,从全国各地

以武汉为中心,画一个守护健康的同心圆

他们所做的一切

必将为历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加油!白衣天使

祖国和人民期盼你们平安凯旋

相信你们会还武汉一个健康的明天

 

2020.2.9

 

居家自我隔离的日子

 

如果,有一种状态

是我们不喜欢,却又是自愿的

那一定是:我们为自己

或是为别人牺牲了什么

 

所有的牺牲背后,都有爱的支撑

所有牺牲的前方

都有必然的黎明和曙光

 

当武汉牺牲了自由行走的脚步

中国,乃至世界都感受到了心痛的温暖

当十四亿人牺牲了自由出行

全世界都投来敬重的目光

 

凝聚力,从一座坚挺团结的城市开始

从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开始

向心力,从热心捐赠的海内外华人开始

从热心助力的志愿者开始

 

整齐划一的步调

凸显一个民族勃勃的生机

 

苦难,有时是一枚试金石

总能测出团结的纯度

透过种种坚强与隐忍

民族精神,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闪光

 

2020.2.5

 

我们共同走过的荒芜

 

春天,被暴戾的风挡在门外

肆虐的怪兽扼住生命的咽喉

洁白的羊群,翻越冷峻的雪山

 

掉队者,接二连三

眼泪,成为一种送别的方式

这场磨难,拷打所有人的意志

 

人与人的帮助

必须借助护目镜、口罩、防护服

任怎样高声段喝,也不能让病魔止步

它们,以最无情的方式裂变、屠城

恰如星火燎原

将灾难从一处飞速载到另一处

 

逆行者,在最危急时刻亮剑,与狼共舞

战斗是残酷的

病人走了、救人的医生走了

研制抗病毒药物的科学家也没能幸免

还有许多人在这场战役中牺牲了

 

只有勇敢逆行,没有屈服

一批又一批白衣战士

从全国各地涌向武汉、湖北

时代在见证,历史在铭记

抗争在继续

 

小到每户家庭、每个村庄、每个小区都行动起来

把自己和家人保护起来

把病毒饿死在门外

 

持续防控、测温、消毒

忍住内心的伤痛,努力为灾区筹集物资

一致的步调,让迟疑的春天终于启动复苏的脚步

 

2020.2.14

作者简介:

何澍清,女,作品发于《诗选刊》《中国好诗》《中国流派诗刊》《本溪日报》等,出版诗集《童年往事》。偶有获奖。

 

 

 

 

 

关于2020紫荊花诗歌奖·“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征稿启事

分类
文化 文学 紫荊花诗歌赛

 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入选作品:汤秀英-我的武汉(组诗)

我的武汉(组诗)

 汤秀英

向来好与白云作伴的黄鹤楼
不得不倾下身来戴上口罩
平生喜运动的长江水
一夜之间被限行

可恶的冠状病毒
你不该就这样夺走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一打门就是春天
他们甚至来不及看一场花开

可恨的疫情
你不该将一群健康的人囚禁
他们热爱生活更爱祖国
他们倾其所有爱着全世界的美好
早已放下小我,无惧无畏
你不该把他们爱的权利也剥夺

我的武汉。我该拿你怎么办
纵使我有腿
无法到达你的疆域
纵使我有翅
无法飞抵你的领空

百里之外。一座叫孝感的城
就像你手掌上一根指头
你疼她会疼。你痛她会痛

我是这根指头上一粒细小的尘埃
愿我每一声从泪水中冲出的祈祷
都能倒流进你的掌心

我不适应这样的武汉

我不适应这样的武汉
长江的浪花里裹挟着呜咽
梅花眼中蓄满委屈的泪水
每一盏路灯都面带忧伤
大家被口罩隔离在
亲情之外、爱情之外、友情之外
连打个招呼都要保持足够的距离
此时的武汉安静如一座空城

我不适应这样的武汉
现在想想
那些曾经被我抱怨过
在黄鹤楼下堵车的日子
在汉正街人流中险些挤丢钱包的日子
在东湖绿道随心所欲奔跑的日子
都是千金难求的幸福时光

我无法说出对春天的喜爱

 

请原谅,我无法像从前一样

轻松说出对春天的喜爱

这个要命的春天

我一夜间失去太多亲人

 

他们有的刚等来一张病床

就带着对人生最后的眷恋离世

有的为了救治他人

生命永远定格在浸满汗水的白大褂

有的倒在千里驰援途中

 

我知道春风很好

总是全力促成蝴蝶和桃花的姻缘

我知道春雨很好

总是竭力调解蜜蜂和菜花间的纠纷

我知道那些姹紫嫣红也很好

总是给人灵感、信心以及打拚的勇气

 

请原谅。我对这种种美已失去感知能力

穿越大街小巷的春风

不过是宇宙发出的一声叹息

密密麻麻的春雨

不过是天空没忍住的眼泪

满山坡迎风怒放的花

不过是大地母亲喊出的痛

作者简介

汤秀英,湖北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北京文学》《四川文学》《星星》《草堂》《绿风》《诗选刊》《诗歌月刊》《长江丛刊》《上海诗人》等。出版诗集《月亮之门》《暴雨倾盆》《风自青山口来》。

 

 

 

 

关于2020紫荊花诗歌奖·“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征稿启事

分类
文化 文学 紫荊花诗歌赛

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入选作品:周璐瑶-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作者:中国诗歌学会(年龄最小)会员  周璐瑶

 

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

侵袭了武汉

侵袭了中国

进而侵袭了全世界

据说

蝙蝠有可能是

这一场灾难的罪魁祸首

 

曾被人关在笼子里的野生动物

这一次却成功地把人

也关在了“笼子”里

喧嚣的尘世

骤然寂静了下来

人类终于又一次

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威力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尊重自然

热爱生命

我原谅了一只蝙蝠

但我永远无法原谅

那些偷吃“蝙蝠”的人

作者介绍:

【钢琴诗人】周璐瑶(Linda),女,笔名子墨,出生于上海,00后钢琴诗人、少年科学院院长、中国诗歌学会(年龄最小)会员,钢琴10级。荣获第九届全国创意美术大赛金奖、荣获“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及钢琴大赛一等奖等一百多项国家级文学艺术奖项。被誉为“小钢琴诗人”“ 天才演奏家” “天才女作家”和“公益小天使”,被评为“上海市好苗苗”“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称号。6岁开始在《中华诗人》《新民晚报》和《人民文学》等海内外重要报刊杂志发表千余篇(首)诗歌、散文、小说、楹联、钢琴曲等文学艺术作品。获多位国内外著名钢琴家和文学家悉心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作品已入选多种重要年选及奖项。有诗歌被翻译成英文。

 

关于2020紫荊花诗歌奖·“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征稿启事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文学 紫荊花诗歌赛 编辑精选

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入选作品:新加坡当代艺术研究会团队组稿

团队组稿(紫荆花诗歌奖(香港)·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

单位:新加坡当代艺术研究会

  • 怀鹰(3首)
  • 张挥(1首)
  • 蒹葭苍苍(1首)
  • 林得楠(1首)
  • 郭永秀(3首)
  • 邹璐(3首)

♠诗/怀鹰(新加坡):

  1. 把门关上

从今天起

把门关上

让走廊恢复冷清

收旧货的身影

成为记忆里老电影闪烁的镜头

 

把门关上

连同每早八九点钟来造访的太阳

风走过时不带任何声响

只为了探望难得见面的少年

 

把门关上

我们渴盼自由的眼睛

真想变成一只小小小鸟

在蓝天底下和风竞快

然而此刻

凝结成冰箱里的紫葡萄

 

把门关上

趁月亮还在赶路

收起狂野的心

乖乖的做一只笼中鸟

把天花板当画布

想象手中有一支神笔

 

  1. 管制令的那个晚上

街道开始沉寂下来

虽然夜晚的霓虹灯亮着

但一间又一间的店铺

栅门张着呆滞的眼神

像我一样凝望寂寞的街

 

听惯了的车声

此刻像退化了的老人的咳嗽

闪着猫眼光管的酒廊

打扮妖艳的女郎

仿佛是上世纪广告牌中的模特儿

早被遗弃在幽深的小巷

 

我是一个象征漂移的幽灵

试图在管制令的那个晚上

浪掷几个钟头在长街上漂移

找回一些或许美丽或许丑陋的记忆

在这个城市边沿的心脏地带

呼吸已经静止了

 

没有音乐伴奏的晚上

既连吵杂的粗涩的声音

那些女人和那些男人放浪的叫声

遥远得如同另一个星球的耳语

风带着凄冷的月光

以朝圣者的姿态淌过街心

 

  1. 那一声啼哭

在加护病房与冠病奋战超过两个月,在昏迷中“升级”当上父亲的39岁孟加拉籍客工(第42例),已转入普通病房,这名客工已经不需要呼吸机,也不需要使用镇静剂,他已经能够自主呼吸。

死神来敲叩你的心脏吗?

你分明听到

那沉浑的脚步声

像是踩在干裂的土地上

激起的回波

一声一声  由远而近

又悄悄远去  远去

你不知道灵魂是否已脱离躯壳

 

噢!不!你听到的是

第一声的啼哭

虽然远隔重洋

却比海浪喧腾

比鸟鸣脆亮

化成一泓清清的清泉

从你干涸的心田淌过

 

你骤然撑开眼皮

伸出双臂

想把这初生婴儿揽入怀

但你只能躺在病床上

用你39岁的意志和病毒搏斗

 

你笑了  那一声啼哭

把你从鬼门关拉回人间

心头的大石终于滚到海里去

激起一蓬晶亮的泪珠

作者简介:怀鹰,祖籍福建南安。曾在电视台服务14年,编写过数十部华语电视连续剧和电影剧本,舞台剧等。获国内外27项文学奖项,荣获第十届新华文学奖,已出版著作30部。

分类
文化 文学 紫荊花诗歌赛

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入选作品:林君丽 (新加坡)诗选三首

 

山河无恙 冯鹤亭

 林君丽 (新加坡)诗选三首

《宅居感怀》  ()   (七律)

 扁舟逆水任沉浮, 风雨不惊心自悠。

一缕书香当作伴,  半窗寒月亦知愁。

宅居方觉昼长短,  诗罢枉添人怅惆。

如寄此生无所欲,  星移斗转几春秋。

 

《宅居感怀》(二)(七律)

直使苍生陷圄囹,刁虫到处扰安宁。

白衣战士争分秒,四海灾情骇视听。

空巷寂寥如鬼蜮,小楼局促对光屏。

衰花有恨同垂泪,春自融融山自青。

 

《忆秦娥。无硝烟之战》 (词体)

春风歇,

硝烟无迹战歌烈。

战歌烈 ,

医疗前线,

守防坚决。

 

刁虫肆虐灾情沸,

人间苦难何时绝?

何时绝?

苍天无语,

五洲呜咽。

2020年5月6日

作者简介:

林君丽(Lim Kim Lee),女。笔名“林子”,新加坡公民。祖籍福建永春。义安理工学院商学系、中英翻译专业、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士。新加坡新声诗社、全球汉诗总会(新加坡)副会长。多个文学团体理事。近年来致力于传统诗词创作、传授和推广。著作:-       散文集《双子话人间》(2006)、微型小说集《林子微型小说》(2008)、散文集《林中自悠然》(2011)、微型小说集《微澜》(2013)(中国出版)、小说集《蒲公英的梦》(2014)、传统诗词与现代诗选集《林子之歌》(2015)、传统诗词选集《风月有情》 (2018)、儿童故事集《杆子上的铜蛇》(2018)、诗书合集《诗书合璧》(2020)

关于2020紫荊花诗歌奖·“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征稿启事

分类
文化 紫荊花诗歌赛

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入选作品:烈浦 ( 新加坡 )-含着银翘和麻黄( 外短诗一阕) 

含着银翘和麻黄   

作者:烈浦 ( 新加坡 )

别怪哪一阵风来作祟
牠能轻易地就你身边过
又能从你的手缝里轻轻去
依偎在你的口腔中
溜进你的心肺开始折腾……

你又悄悄地把牠传播
谁都拒绝你这份毒爱
叫人沉重     倍受折磨

体温信号成为恐惧症
友谊并不接受牵手
亲密更不许拥抱

一米    一公尺 成为相聚定律
你如果从另一邦回来
两周隔离在指定空间
也许他人性命就是14天换取

口罩   许是成为喜剧面具
封城锁邦暂管令
居宅独处是休歇
有歌有报有图书赶走寂寞

病例数据给你我惊慌
怎么欧洲高高居上
大意带来无限伤痛
东方来时快去亦快

明天的日子还很长
一起启动智慧来守护
我含着银翘麻黄……
你喝完莲花清瘟胶囊……

作于2020-05-09 ??

短诗一阕

隔 离

阴气突来蓋世新
辉阳正影照宇明
国朝面临无情疾
封城封市保国民
莲花清瘟胶囊行
居宅遵规挡疫散
出门公尺相隔离
桂枝疗刻送关心
大夫护士第一线
世间迎来满温馨

 

见到曙光   。烈浦 —新加坡

如果沙斯之役是世战
新冠十九更是世战之役
它没有受到法律支配
越去越远     越远越凶

你是独自乘搭隐形飞机
你又改坐地铁   快速火车
你真是悄悄来   无处不在
你来到工地   来到商场……
来到首相总统办公室……

快 !快 !消毒  隔离  戴口罩
全球人类的共同呼声
天天汇报病例和死亡
同情    关怀    援助
放在憎恨、私心之上

读着全球大小19个数据
含蓋东西方的文明日夜
百万确诊    数十万告别
最強的势力要変成最弱
东方的澳门、台湾、香港最
美—— 战役的胜利者

世界彷彿静不下来
挑战封城管市的行动
最好想着明天的日子
会不会有太阳❓

写于2020年5月22日晨

???????

作者简介:烈 浦  本名:陈川强  82岁

 

 

 

 

 

关于2020紫荊花诗歌奖·“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征稿启事

分类
文化 文学 紫荊花诗歌赛

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入选作品:龙永华(新加坡)-纸船明烛照天烧

纸船明烛照天烧

作者:龙永华(新加坡)

 

蜡炬扶风
焚身以火
不惜烧短生命
即便泪尽成灰,也要
撑起夜色的沉
摆渡的光
送疫君
拈纸船疾疾急急离去
飘处,不留痕
留守远方尘埋处

纸船的手
祈福与愿景在一折一叠间
千叮万嘱
徐徐送行水边
托付之重
是小小纸船难于承受的
一份不能负托

河川因泪水苦涩
冠状疫情欲止难休
仰天长啸
星海有泪洒窗台
唤不回亲人睁开的眼
此时,泪尽续之以
烈血自强

繁星尽处
千千纸船举火明空
万万个你我他
一颗心一点光
照天烧

 

参赛主题

—场冠状病毒(COVID-19),突如其来的瘟疫,造成人命体弱与死亡,乱了社会的运作系统和人们的生活作习。人人自危、难过,但更加互助关怀和豉励,除了作出实质的援手幇助,也作精神支持,折纸船祈福与寄上愿景,合群众之力,协手渡过难关。

作者简介:

原名龙永华,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番禺。发表作品有新诗、微型小说、散文和社会评论等,刊登在新加坡早报言论版,国内外文艺版及文学刊物上,现为新加坡作家协会会员,曾获第五届金狮奖文学创作比赛小说奖。2014年获中国.武陵〝德孝廉〞小小说全国征文大奖赛三等奖。著有短篇小说〝不关猴票的二三事〞,新诗〝月光隧道〞。

 

 

 

关于2020紫荊花诗歌奖·“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征稿启事

 

 

分类
文化 文学 紫荊花诗歌赛

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入选作品:赵应军-致李文亮(外二首)

致李文亮(外二首)

赵应军

 

你是眼科医生

却慧眼如炬识破了伪装的新冠病毒

你本是“吹哨人”

“裁判”却给了你“训诫书”

 

你是一个说真话的白衣战士

你是一个大写的人

你是《宽容》序言里的先驱者

是最先发出光的一只萤火虫

 

我不愿你被塑造成悲壮的英雄

我只希望你做一个普通的医生

守护武汉的窗户

为一方百姓带来光明

 

你走的夜晚

天堂是冰冷死寂的

武汉哭落了一夜的雪花

 

致钟南山

 

你是巍巍南山

像父亲的脊梁一样屹立

你是南山之松

常绿的针叶始终保持着战斗的队形

你是白衣执甲的耄耋战士

让我们呆在避风的港湾

自己却要在惊涛骇浪中穿行

你要治病救人,还要止谣制乱

每次你在疫情发布会上的研判

就是当下亿万国人心目中的黄钟大吕

 

疫情肆掠,你的眼里时常饱含泪花

你的哭泣是因为一个民族的病痛

我分明看到

你的泪光里还闪着曙光

 

守夜人

 

帐篷搭起的今夜

注定要让无数守夜人

在街头等待黎明

 

军大衣还抵不住寒气

但想想亲人床头的鼾梦

便不觉得冷了

 

泡面索然无味

但银鱼似的面条在开水中跳起微波

味蕾便不觉得淡了

 

值守的夜太漫长

但看看路旁的苍松站得挺拔

便不觉得孤单了

 

宁静的街道

唯有路灯和两旁的树木,还有

枝头归巢的鸟儿

是你今夜的伴侣

唯有尚未沾染了冠状病毒的风

能让夜梦的人平安苏醒

 

晨光如此美好

我一定学会深爱和被爱

今夜,城市的街头

多了像夜灯一样明亮的守夜人

 

作者简介:

赵应军,男,1982年4月生,甘肃临洮人。2009年6月毕业于河西学院中文系,文学学士。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文散见于《中国诗歌》《延河》《绿风》《飞天》《诗选刊》《甘肃日报》《北方作家》《雪莲》《青春潮》《当代文学选萃》等。出版诗集《洮水涛声》《沿着洮河行走》。

 

 

 

关于2020紫荊花诗歌奖·“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征稿启事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文学 紫荊花诗歌赛 编辑精选

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入选作品:王连宗-共克时艰(组诗)

版画《我请战!》 陈珊

 

共克时艰(组诗)

文/王连宗

 

1,悄然而至的雪,是否唤醒……

 

悄然而至的夜雪,偶遇早晨的冰冷

覆盖了黑暗、掩藏了泥泞

那些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的雀鸟

没着没落的早餐,把胃的饥饿唤醒

 

春的大幕,被鼠咬出一个婆娑的洞

老鼠那远房的兄弟,更不是省油的灯

这突发的疫情,能否唤醒

人们关爱野生动物的生存前景

 

没有硝烟的战场,医护人员

打开一个个桎梏的枷锁,与病毒抗争

那些被掩盖在雪地下的害虫卵

正借这时光,蠢蠢欲动

 

有些不良商家借机涨价的行径

像病毒换上一顶冠又开始做恶行凶

颠覆的车辙,迷惑着后车的行程

丑陋与贪婪是否被白雪已掩埋无踪

 

雪在呼唤春天、呼唤生命

唤醒沉睡的的花草、沉睡的东风

一个个正能量的灵魂,是驰援湖北的风景

普度的大船,承载着善良与文明

 

2020.2.6

 

2,醒了……

 

春醒了,掀去雪做的被窝的冷清

那些迁居的宿客,侵占江城的风景

与荫翳一起,萌发出一场可恶的疫情

不再贪食野生动物,饕餮的食客被唤醒

 

人与小病毒开战,打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雨后春笋一样破土,驰援武汉刮起了烈烈东风

咽下别离的泪水,医院与试剂快速的萌生

紧急生产的口罩与防护服,踏上缓解的路程

 

美女护士剪掉披肩长发,带一份果决出征

在医护人员的脸上深吻出痕迹,难掩护目镜的深情

没有退缩、只有勇敢,科学与意志显露峥嵘

摒弃恐慌的心境,病人信心从容淡定

 

矛盾在患者体内对立,古方在筛选中脱颖

《伤寒论》的清肺排毒汤展现降妖驱魔的本领

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取经路上,虎虎生风

中医药的深邃,演绎锋芒独特的效能

 

悠久的历史文化频频招手,恩泽着东方巨龙

只要挖掘,唤醒的一块块瑰宝,就更加璀璨晶莹

“和”的内涵,调理和谐着宇宙人生

再次破土萌芽的古老中医哲学,倔强铮铮

 

醒了的河水,唱起奔腾的歌声

东方民族不屈的血脉,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传承

煎熬一锅慨叹,针灸一下魂灵

光芒四射的典籍,再次展现出恢宏

 

危机来临:危险四伏,机遇丛生

中药方剂的峥嵘,扼杀新冠的狰狞

流年平淡乏味,强盗突然闯出,凸现激烈剧情

日子跌宕起伏,被隔离的病毒在中西医药下认怂

 

给嘴加上封条,火神与雷神粲然生动

点燃中国速度,东方睡狮悄然的觉醒

暖暖而来的支援物资,智慧与善意辐聚着光明

地球村的邻里,恐慌在衍生,嫩苗逐渐淡定

 

在血色的黎明,阳光渐醒

沉思的日晕,被温暖开始蒸腾

开悟的禾苗拔节生长,发达的根系握紧大地

花朵与果实,在枝干上次第绽放与丰盈

 

2020.3.12

 

3,仰望春天

 

杨树花穗掉落的瞬间

没与大地攀谈冷清的流年

躯干上沾满目光的慈悲

注视着世间的恶与善

 

不必顾及脚下的探头探脑的嫩草

如何羡慕枝头花与蝶的缠绵

雁字回时,思念的港湾依然浪漫

禁足的日子,黄金屋里求索诗行万千

 

防护服里的医生护士更在渴盼

打道回府时,抗击的疫情已经收关

共和国的春天,铿锵到来

树上的鸟,也在深情地咏赞

2020.3.19

作者简介:王连宗:网名诗志不移。男,60后,河北沧州。海员,船舶电气工程师。部分作品发表在《诗选刊》《西部散文》《齐鲁文学》《渤海风》《黄河文艺》《华人文艺家大辞典》《荒原诗刊》《长江诗歌》《暮雪》《草叶诗人》等杂志、报纸和网络平台。2017年“第二届国际城市文学论坛暨新诗百年获“实力诗人” 奖;2017年沧州《铁狮情缘》全国征文比赛荣获“狮情画意”二等奖;2019年“首届左龙右虎杯国际诗歌大赛”获得优秀奖;(2019年)第四届诗与远方·走进澳洲诗歌大赛优胜奖。《黄河文艺》微刊、《环渤海文化》微刊总编审。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远洋海运作家协会会员,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民俗协会会员。诗观:诗歌应该有音乐美与韵律美。

关于2020紫荊花诗歌奖·“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征稿启事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文学 紫荊花诗歌赛 编辑精选

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入选作品:余成强-我们都是春天的幸存者(组诗)

我们都是春天的幸存者(组诗)

文/余成强(中国湖北)

 

♣必须活着

 

雪后。给吊兰、仙人掌浇水

把兰草花移到室外

虽然阳光并不能增加它的芬芳

这个冬天,阴暗而潮湿得太久了

像瘟疫压制着人间

每个人都活得焦灼,甚至绝望

像澳洲大火中死去的动物

像武汉肺疫中死去的人们

但还是有些事物值得我们牵挂

也值得我们拥有,比如阳光、

花朵、和新鲜的蔬菜

比如书籍、诗歌、和善良

这些美好的事物告诉我们

必须活着,毕竟世间

还有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

以及永远、永远也到不了的远方

♣这一刻

 

这一刻,我独自坐在湖畔

明镜般的湖水,没有一丝波澜

对岸林中,传来三两声鸟叫

这一刻如此寂静,人间空无一人

这一刻,赤壁封城十七天了

那些本应流动的车轮,一动不动

那些本应蓬勃的万物,摒住呼吸

那些本应鲜活的生命

有的已经冰冷或已烧成灰烬

有的呼吸微弱,挣扎在生死之间

这一刻,用生命吹响的哨声

已渐渐远去。而那些在疫情一线的人

这一刻,正逆行在死亡的边缘

这一刻,他们用汗水,阻挡泪水

用微笑融化悲伤。这一刻

天空又在下雨,无声无息

就像上苍为大地流下的泪水

 

♣我们都是春天的幸存者

 

今日立春。我在阳光到来之前醒来

听到布谷鸟在竹林里鸣叫

也看到朋友们发的疫情报告

无法回避的肺疫高峰已经来到

就像大地无法回避春天来到一样

是的,灾难终将会过去

那些枉死在春天之前的人

终将会被遗忘。是啊

遗忘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啊

它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数字

甚或在统计之外。但遗忘

又是一件多么固执的事情啊

它镌刻在幸存者的记忆里

代替他们继续活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人间

作者简介:

余成强,70后,湖北赤壁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诗文散见《诗选刊》《延河》《山东诗人》《长江诗歌》等。

 

 

 

 

关于2020紫荊花诗歌奖·“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