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紀碩鳴 彙整 - 第12页 共15页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编辑精选

马英九返乡祭祖「三个没有」 让台湾媒体深感失落

作者:资深媒体人 纪硕鸣

马英九访大陆,成为曾经的台湾高官世纪之行创下纪录,引起两岸与论的关注。 不过,马英九始终已是过去,他又是以个人身份访大陆祭祖,大陆方面尊重也给予很好的礼遇,几日行程安排的满满的,不失礼仪。

但台湾方面原来寄于厚望,不断想抬高马英九的身价,要的更多。 媒体捕风捉影大做文章来炒卖新闻。 但最终假新闻不攻自破,马英九下飞机没有正国级领导接机、没有红地毯、没有前领导人称呼,「三个没有」让台湾方面大失所望。 也让绿营人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按照目前两岸情势对比,以及马英九的实际地位和影响力,他此行访大陆,充其量应该也就是台湾的知名人士来到家乡。 大陆方面给予了隆重及认真的安排,但台湾方面可能期待更高,要的更多。

马英九访问大陆行27日登场,在他即将起行前媒体突然热炒,传出大陆方将以「元首级」礼遇接待马英九,机场会有红地毯铺道以外,还会由正国级的中央领导亲到接机。 相关消息台湾媒体铺天盖地,连港媒都热衷转刊。

马英九抵达上海,在机场接机的中国大陆官员是国台办副主任陈元丰。 台媒所称的贵宾专属的红地毯也没有铺开来,马英九下机以后,一众客人乘坐巴士直奔上海虹桥高铁站前往南京。

有台湾的媒体人在电视节目中表示,中国(大陆)照理来讲应该可以让马英九称为「台湾前领导人」,再不济也可以称他「国民党前主席」。 但最后只称先生,事实上「中国其实只想矮化台湾地位」。

台湾方面一直将马英九之行与国民党前主席连战比,其实还真没有可比性。 连战2005年访北京,他的身份是国民党主席,是党对党、公对公的交流,是两岸的和平之旅。 马英九此行就是私人性质。

今天的国民党和当年相比不仅没落,而且在两岸和平统一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也就是说,今天的国民党与当年连战领导下的国民党,其两岸统一的坚定性差远了。

国民党要打好接下来的选举这一役,要的是顺应民心,获得民意,而不应该是待遇。

分类
港澳 评论 香港

特首「宴请」搜救犬引热议 展示超哥接地气工作风

作者:资深媒体人 纪硕鸣

香港特首李家超在礼宾府设宴,宴请的对象是曾去土耳其救人的搜救犬。 相关消息在网上流出引起关注和热议,他的微博视频更有20多万的观赏,200多条留言。 超哥的接地气工作风受到网民赞赏。

香港前往土耳其执行救灾任务的两只消防搜救犬,完成任务返港,受到特首的嘉奖,特别安排它们到礼宾府。 特首说:「我立即『宴请』Twix、Umi和Umi的姊姊Uma到礼宾府作客,用他们最喜欢的零食作招待,以答谢和表扬他们一直以来在救灾任务中的付出和出色表现。」

不少网民留言,赞扬李家超「特首好有爱心」,也有的「请特首多关注香港狗狗以及动物权益」,还有人要求「善待工作犬及狗狗的退休安排」。 特首的爱心带出了网友对动物的关心和爱心。

这条微博视频「荣登视频飙升榜,宠物领域第10名」获得恭喜。

香港特首在礼宾府「宴请」搜救犬一度在网络上成为佳话,网友们看到的是高坐香港一哥之位,李家超放下身段,以接地气的工作风拉近和公众的距离。 能接地气自然能得到民意的认同。

这可能就是李家超的处事态度和工作作风,他的民调好评也不断创下新高。

3月1日,香港民意研究所公布最新民调报告,发现市民对特首李家超的评分,创自2017年11月以来的特首新高。 调查得出李家超评分为59.2分,民望净值为正19个百分点。

而由特首率领的特区政府表现,满意率有49%,上升了3个百分点,不满率为28%,下降了6个百分点,满意率净值上升9个百分点,为20 个百分点,这是2008年5月以来最高。

圈内人士对李家超的评价,大致就是身为特首不高高在上,愿意聆听。 这代表了特首的谦逊。 比如,李家超新组建的顾问团队增加了不少科技企业界超级猛人,包括世界级AI高手李开复、商汤 CEO汤晓鸥、阿里巴巴执行副主席蔡崇信等。 顾问团队分成几个小组,李家超出席会议的情景与前任不同,在专家场会他往往就是一个倾听者,开场白和结尾都言简意赅。 业内人士表示,他少讲多听,各顾问提意见能聚焦又实在,效率极高。

如此「以结果为目标」接地气的工作风,自然受到赞誉。

分类
兩岸 大陆

《新闻晨报》以影视替代真实 对郑永刚遗孀不公平

作者:资深媒体人 纪硕鸣

讲了互联网AI假消息扰乱知情,希望有法律规范。 今天看到有上海主流媒体报道杉杉董事长换人,用影视画面为替代品作报道。 如此处理新闻,对当事人极不公平。

年仅65岁的杉杉老板郑永刚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已经令中国社会震惊,一度成为新闻焦点。 不过,杉杉董事长换人,突竟应该是儿子接班还是现任夫人上任成为了又一新闻事件。

3月23日,郑永刚儿子、1991年出生的郑驹,经选举正式出任杉杉股份董事长。

不过,郑永刚遗孀周婷不同意这样的安排,她现身股东大会,认为作出如此安排是“违规和错误”的。作为郑永刚3名亲生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她向在现场的股东们表示,基于继承关系,她周婷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杉杉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媒体很有兴趣的作了报道。

上海的《新闻晨报》特別以一则短视频来描述相关事件,用的却是电视剧的桥段。 一个四五十岁的大妈出场,凶神恶煞的样子,不用当事人周婷的姓名而以后妈称呼。一开始就让观众有了一个刻板印象,在观感上给观众有一种直感的负面。

虽然,视频标出「影视画面」以示告知,但画面的冲击力配上急促的音乐,那段「影视画面」的提示已经被微不足道了。

豪门自古有恩怨,对巨额遗产的继承分割有分歧的个案比比皆是。 这当中涉及亲情、人性、伦理,更涉及到权益和法律问题。但杉杉近400亿资产可能很难好好说。

一般来说,有关亲情、人性、伦理可以好商好量,有关权益和法律就需要对薄公堂。媒体报道就不同了,应该持平、公正。这些问题不仅涉及个人如何对待他人,还涉及如何在法律框架下声张正义,以及应当如何维持公平。

应该知道,影视画面的演员表演和现实的场景是有极大距离的,以此替代真实的新闻故事,这样的报道一定给新闻故事本身标签了什么。难怪短视频下观众留言大多是负面的。有网友留言直接称:一看这女人不是一个善茬!

《新闻晨报》是有政府背景的主流媒体,以文字是真,视频为假拼凑新闻,对当事人极不公平,也是对郑永刚先生的不敬。 毕竟郑驹是他的儿子,还有3位子女也是他的骨肉,周婷是他的合法妻子,同样也应该受到尊重。

关系到亲情之间的利益是复杂的,但相信法律可以解决。 而媒体应该秉持专业和公正,不能因为博眼球而作道德审判。

分类
兩岸 大陆

總理李強記者會首秀 自信從容接地氣

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強首次出席中外記者會。

作者:資深媒體人 紀碩鳴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總理李強首秀中外記者會,給人留下了自信、從容、接地氣的深刻印象。 一個大國總理的風範。

我是看臺灣中天電視轉播央視的直播,記者會上李強總理全程不用提示不看稿,很淡定的回答來自不同國家記者的提問。 他不講大話,不講套話,始終把大國總理為民的使命擺在第一位。 開場白就直言,「緊緊依靠廣大人民,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他要「勇毅前行、廉潔奉公、鞠躬盡瘁、不辱使命。」 一番話,鏗鏘有力、實在有信!

連在電視前觀看的臺灣觀眾都留言稱,「居然不用讀稿器,太不給蔡英文面子了」,嘲諷蔡英文早前看提示講話沒水準。 也有的說,自信滿滿,有大國總理的風範。

李強總理在答記者問時,不時有金句,讓人賞心悅目。 在問到新一屆政府的使命時,他很貼切的答說:「就是要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貫徹好、落實好,把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施工圖」,他要與全國人民一道,「一步一個腳印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一段話,把黨和人民放在重要位置。 對他來說,重要的不是自己,在面對黨的囑託,人民的期望,他把自己比喻為施工單位的執行者,讓黨中央的藍圖,讓中國夢成為人民的美好生活。 這一番話很幽默詼諧。

他很實在的關注人民關心的問題,那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具體事,包括住房、就業、收入、教育、醫療、生態環境等等。 政府強調GDP增長,但更要關心老百姓關心的事,說的很實在誠懇。

李強表示,「我很願意回應線民的關切」,還表示有時間也會上網,「看看線民關注什麼,有什麼好的意見建議」等等。 表現出一個國家領導人的接地氣,與民同行的工作作風。

李強總理長期在地方工作。 他還表示,很深的感受就是,你在辦公室裡面踫到的都是問題,而走出去到基層調研,你看到的就全是辦法。 說到這裡不忘補充一句,高手在民間。

難怪臺灣的觀眾也忍不住了,在中天電視下留言:「成竹在胸,說話很有內涵」。

中國未來一定要繼續“吃改革飯、走開放路”。 這一句樸素的話,卻讓聽者放下了一千個心,誰都知道改革開放給老百姓帶來什麼。

李強總理以當年在浙江、江蘇工作時對民營經濟扶植的精神而告誡大家,創造的“四千”精神,即「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 」的創業精神不變。「 當時那樣一種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創業精神,是永遠的。」

雖然,疫情後需要面對的國際國內情勢都很嚴峻,但李強總理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充滿信心的用了八個字來總結概括,那就是“乘風破浪,未來可期”。

記者會結束,有人留言親切的稱李強總理一句:小強哥。

分类
兩岸 台灣 大陆 评论

外商更關心的是能否保障權益

作 者:資深媒體人 紀碩鳴

中國新一輪對外招商正在緊鑼密鼓,政府關心的是怎麼才能引入更多的外資,而外商關心的則是,「我的投資是否有保障」!

80出頭的台商曹晨平,早年投資上海後一直定居此地。近年曾經歷了數次醫院發出的病危通知,這一次又扛過了新冠的襲擊,從不斷高燒中走了出來,現在養生康復中。他說,「不會這麼容易被打敗,我還要申冤,還要討回公道」。

這幾天,曹晨平都在關心兩會,他期待有新的中國領導上任、有新政策出臺、會不會為台商帶來新的改變。

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楊蔭凱出席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他表示在吸引外資方面,落實已出臺各項政策,還要特別強調的是,中國向來是實施高水準對外開放的“行動派”,我們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態度鼓勵外資深耕中國市場。

曹晨平不懷疑中國的開放政策,也相信這麼一個大市場的商機,但令他失望的是,領導只是向外商招手,沒有提及如何保障投資者的利益。曹晨平正是早年投資上海卻在晚年遭遇不測,遇到有銀行工作人員勾結不法分子騙貸,讓銀行資產和他個人都蒙受損失。更不能接受的是,事實都已經很清楚了,銀行內外勾結騙貸,時任中共上海市委李強書記都有過問,但拖了幾年,法院和相關部門遲遲不解決,甚至不作為,只停留在公文之中。 這讓熱忱投資的台商情何以堪?!

案情其實很簡單,平安銀行的事業部沒有放貸業務的職能,其中幾個職員也想撈點外快,用平安銀行上海分行作白手套,勾結社會上的商人騙貸。 一系列的違規違法,又挖坑騙曹晨平以投資擁有的一幢大樓作擔保。 銀行職員和不法商人涉嫌將騙來的貸款直接違法瓜分了,導致了銀行損失,曹晨平大樓被查封。

2020年2月上海銀保監局對平安銀行作了二次調查,查實平安銀行四個方面的放貸違規,發出“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 既然銀行有問題就應當承擔責任,但責任者至今逍遙法外。

曹晨平仍是業主,但長寧法院判不能再取得租金,法院將租客一年的租金代為保管,卻放任租客數年來租用大樓可以不付租金,數千萬租金沒人管; 租客假冒曹晨平公司私刻公章,報案後地方派出所不作為,並稱私刻一枚公章不違法。詳見:《一個為推動兩岸法治而來又陷入上海騙貸司法旋渦的台商》https://mp.weixin.qq.com/s/tpFi03pVIFKA-wrtMAzI4w

曹晨平曾經向時任上海市領導寫信求助,時任上海市委李強書記過問將求助函批給上海高院。2021年1月7日,高院金融庭長委託石靈法官來電,收到領導信函,保證公平審案,但至今沒見公平。

拖了數年後,上海銀監局今年2月22日通知,已向上級反映核查的情況,並在獲得授權後推進相關(對平安銀行)行政處罰工作。不知這還需要多久;針對下屬公安機關對租客不予處罰的不作為,2019年9月9日上海市公安局法制辦責成江蘇路派出所重新調查租客韓匠私刻公章的違法行為,9月24 日長寧公安撤銷了「不予行政處罰」決定。但至今三年多,派出所還是沒有下文,長期不作為。

目前曹晨平的情況是:1,案件拖了數年還不見何時開庭審議; 2,對銀行人員的違規違法行為何時能有一個處罰結果; 3,租客幾年用者不付款,拖欠3千多萬租金如何處理; 4,業主收不到租金,企業倒閉、生活艱難何處申張; 5法治不落實,正義無法申張,台商合法權益如何保障。

曹晨平這幾天,常開著電視,他就想從兩會的報導中看到保障外商投資利益的消息。

分类
港澳 评论 香港

說普通話會受歧視? 政治標籤化香港不合適

作 者:資深媒體人 紀碩鳴

疫情三年後香港開放,內地客到香港會否受歧視又成為熱門話題。 有網紅專門挑這個話題引起不少線民的共鳴。 我想說,旅遊出現不愉快事常有,但有的只是個案。 今天的香港再以普通話劃線來歧視內地人的情況不會很普遍了,政治化香港不合適。

疫情三年後內地和香港全面通關,內地旅客赴港數量開始增加,關於在港講普通話會否遭歧視的話題又被關注,有內地網紅在抖音上載影片,稱有粉絲曾向她「投訴」,「在香港說普通話,白眼差點沒被翻死」,於是她先後在酒店前臺、找換店、旺角朗豪坊食肆、尖沙咀食肆、連鎖鞋店等場所以普通話與職員溝通,並拍片記錄實測,感覺不是很好。 引發不少線民留言共鳴。

不過短片末尾,博主來到一聞牛腩面店,一位頭髮全白的長者店員「特別認真地用港普說普通話」,還特意為她拿出辣椒油,令她異常感動。 她在影片下方的評論區補充,「我來半年,其實翻白眼的不少,但是友善的人也很多,只是拍視頻的這天,恰巧碰到的白眼比較多。 平時還好啦,沒這麼嚴重,想來香港玩的姐妹可以放心來玩哦。」

其實,香港人不會說普通話的情況有很大改善了。 我第一次到香港是1985年到澳大利亞考察後轉道香港回國,飛機落地當時的啟德機場,我認為來到了華人自己的世界,坐上的士就用普通話與司機說話,結果他一句也聽不懂,要寫字條給他看。

以後移民香港,依我在香港多年的觀察,1997年香港主權回歸以後,香港人的普通話進步很大,尤其遊客多了,要做生意必須講普通話,這是生存所需,慢慢的,香港普通話在普及。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報告《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顯示,在華人占比為94%的香港,以廣州話為慣用語言的華人人口占 88.9%。 其中,能說英語的人口為51.9%,能說普通話的人口為50.6%。

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在717.9萬5歲及以上人口中,632.8萬人以廣東話為慣用語言,比例下跌至88.2%,較2016 年少0.7個百分點。 而能說廣東話的人口亦跌至93.7%,兩個比例均為1996年至今最低。

2021年,雖然整體還不夠理想,但與20年前的2001年比較,整體能說語言人數方面,懂說普通話的比例上升20.1個百分點至54.2%,英語則上至 58.7%,較2001年多15.7個百分點。

事實上,有的時候,有些香港人普通話不靈光而引起的是誤會,令人不舒服的誤解。 最近一位在港留學的內地生分享一件趣事,一名在港內地留學生在香港城市大學的餐廳內吃飯。 當走入食堂時,她表示自己用普通話向收銀員落單,說:「要一個茄子飯」,收銀員回「叉燒茄子嗎?」 她雖然心想怎麼茄子飯還有叉燒,但是就口快快回覆收銀員「對.. 」。

付款後她拿著由收銀員給她的收據,再看一看上面寫著的「叉燒切雞飯」,才瞬間頓悟到普通話的「茄子飯」與「切雞飯」的發音相似,產生了一場美麗的誤會。 誤打誤撞之下,到手的就是一碗叉燒雞飯,還有一杯凍檸茶,非常之有港式風味。 而且還很便宜,$26HKD仲有凍檸茶。 惹來線民爆笑。

也有內地女就在網上發文,指嘗試「在香港講7天普通話」,結果港人的反應卻令她感到超意外,大贊「真的很可愛」,又形容在香港「體驗還是不錯的」。 帖文引來內地線民共鳴,直言「如果你很禮貌對別人,別人通常也會很禮貌對你」、「就是這樣,在香港遇到99個nice的無人說,遇到一個發瘋的就立刻在小紅書說以後不來,不知道的還以為100個都是瘋的」。

香港會有服務態度不好的從業員,也有可能因為語言不很慣通而產生的誤會。 雖然有個別極不友善的情況,但目前社會總體而言,是不會以廣東話還是普通話作取向提供服務。 因為說普通話而受歧視不是香港社會的主旋律。

分类
港澳 评论 香港

體驗倫敦的演唱會 婕西· J與粉絲的世界

作 者:資深媒體人 紀碩鳴

我是到倫敦才知道有個歌星Jessie J(婕西· J),其實她在中國是頗受歡迎的。 中國歌迷還給了她一個中文名字叫「結石姐」。 她有知名度,但選擇的演出場地並非那麼豪華,沒有大的不得了的誇張。 原因是,婕西· J要與歌迷們近距離交流。

還是在一個多月前,網上消息,她的演唱會將在SHEPHERD’S BUSH(牧羊人叢林)的一個小劇院開唱。 網上消息掛出沒多久,一千多張票就被搶購一空。 女兒說,想感受倫敦的時尚文化,身歷其境就是最好的體驗。

27日晚,初春的倫敦,夜晚還是有些涼風刮臉的。 說是7點開始入場,我們6:30已經來到劇院現場。 劇院門口人頭攢動,歌迷們來的都早,彎彎曲曲的人流已經打起蛇餅。 都想霸前面的位置一睹巨星的芳容。

演唱會開場中,婕西· J曾經詢問前排的歌迷們排了多少時間的隊? 才知,那個歌迷團是淩晨二點就在劇院門口等著了。 還有特地從葡萄牙趕來的粉絲,一下飛機就趕來劇場等候。 感動的婕西· J趕緊讓臺上工作人員給粉絲們遞水。

7:00倒是準時開始放人,但檢票、查包,男士還要搜身,進場的速度自然很慢。 在冷風中,不少人都蜷縮腦袋,慢慢往前移,不見有埋怨的。 一直在猜,到底會是幾點開場,這麼移動會不會趕不上開場呢?

一旁,有手拿胸牌和廣告T恤衫前來兜售的。 原來如果你沒票,憑胸牌可以進後臺,在後臺觀看,還能與偶像見面。 當然這打的是擦邊球。

大概過了晚上8:00,才移到劇場門口可以進入,經過一番檢查程式才能入場。 進場首先看到的是酒吧,喝酒聽歌是英國習慣。不少人要一杯啤酒,喝著啤酒、軟飲料等候著演唱會開始,神情輕鬆自然。 雖然有些擁擠,氣氛卻很歡樂。 現場沒有座位,一切安排似乎都井井有條。

在現場,看到的是倫敦歌迷們的熱忱而非電影中看到的那般疫狂。 興奮時都會拿起手機拍攝,還有人就在現場作直播,向他的網路粉絲分享意樂的觀樂時光。

8:30,婕西· J清脆的歌聲響起,臺上卻沒人。 原來,她坐在二樓的觀眾席中歌唱,當她起身向觀眾揮手時,才發現婕西· J挺著大肚子,她是懷著身孕與歌迷們見面,開這場演唱會的。

觀眾度聲起一波又一波的觀呼,隨著歌聲起伏。 臺上,是為音樂狂熱的唱誦者,台下,是全力以赴對音樂熱愛盡致的歌迷。 每一首歌、每一個呼應,歌手和歌迷都在音樂中酣暢淋漓的演繹自己,讓人深深感動。

整場演出不斷有高潮,在和台下歌迷交流中,婕西· J得知其中一位歌迷今天生日,特地邀請她上臺,並由她唱一首喜歡的歌,婕西· J陪唱,歌迷成為主角。 隨後她又為這位粉絲演唱了一首生日歌,把演唱會推向了高潮。

二樓有一把童聲隨著大聲唱歌,婕西· J很好奇問他今年幾歲。原來那是一位年僅11歲的男孩,已經是婕西· J的衷實粉絲了。

整整2個小時的演唱,現場有工作人員連著裝保安都沒有,更不用說有員警出現,那一份自由讓人放鬆。 婕西· J沒有因為懷著身孕而受阻,挺著大肚子展示響亮歌喉,在舞臺上那股瀟灑的性感,那種專業精神令人敬佩。 台下,無拘無束的盡情歡樂,掙脫束縛做自由的自己。

臺上台下,歌手和歌迷各自不同的站位,演繹的都是同一齣戲碼,各自不同的人生。 可惜,這一場演淐會,來的華人粉絲很少。

結石姐曾經參加中國綜藝節目《歌手》,在中國歌迷中的人氣頗高。 2014年7月8日與10日,Jessie J在中國的上海、北京舉辦過演唱會。 2018年,Jessie J加盟中國湖南衛視節目《歌手》。

看中文的網友發出的文章,結石姐曾經懷孕,她還貼出了當時的驗孕棒照片,從模糊的照片中可見,她得知自己懷孕後雙目含淚,陷入狂喜當中。

但三年前,英媒曾報導,結石姐曾在舞臺演出時告知粉絲,自己被發現無法生育,當時她在舞臺上訴說了自己的苦悶和悲傷,結石姐在舞臺上對她的歌迷們說:4年前就有人(醫生)告訴我,我不能生孩子了 ,(本來)我不想告訴你們,是因為還有不少人都經歷這種痛苦…… 而我也是其中一個……

今天,見到婕西· J挺著大肚子站在臺上,母子倆同台示人放聲高歌。她為即將出生的孩子作了一首新歌,歌名叫《太陽花》,並現場高歌,柔情的歌聲讓在場所有的觀眾感動。歌聲點燃觀眾的熱情,回以歡呼聲向她表示祝福。

一場明星演唱會,令人深思的不僅是這個城市的文化藝術,還是催人心動的人文,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不管外界有多煩雜,這場演唱就是婕西· J與粉絲們的世界。

分类
港澳 评论 香港

內地客香港遇到不快事增多 港府應該設熱線求助電話

作 者:資深媒體人 紀碩鳴

有內地網紅網上發文,指來香港旅遊,發現其手機遺留請求司機送回,被要脅勒索支付500元人民幣; 有朋友住富豪酒店,因發生誤會被拒之門外不讓入住,員警來了也沒用。 建議港府設立熱線,協助解決訪港客人遇到的這些不愉快事件。

話說2月16日,有一內地女遊客在香港深水埗晚餐結束後,乘坐的士回紅磡的酒店,到酒店才發現自己的iPhone 12 Pro手機遺留在的士上了,於是電話請求司機送回。 司機開口要預先支付人民幣500元,不然不能保證歸還手機。 雙方約定交接地點,在一個沒有閉路電視的斜波附近成交。

女遊客指,司機送還手機,給些路費及感謝費也是必須的,但司機的態度很惡劣,大有不給錢就別想要手機之意,嚇到她了。 手機失主不能接受的說,「感謝費變成了要脅,甚至是勒索」。 為免的士司機損壞手機,女網紅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付款並按時交收。 失主在與司機對話及交付過程都有錄音、錄影的證據。

回到深圳後,失主打電話向香港警方報案,但警員則指「當初你是同意了(付錢),如果當初你不同意,你又有他資料,可以上來報案,可以追查找到司機,任何事情你都可以打999,即時找員警到現場處理」。 又說「如果真想報案,可以再上來警署」。 但再來報案,香港警方真的會處理嗎?

這裡有幾個問題,在人生地不熟的香港,外人當時報警,當事人也要考慮會不會有後果,警方應該理解; 從警方的口氣看,真的再到香港報案,未必有勝算,因為「當初你是同意了」。 但問題是在脅迫下,能不同意嗎? 一個被者,能有多大的反抗力? 不能因為無法反抗就可以理所當然了! 這個同意完全是在力量對比、形勢強弱不對稱的失衡下完成的,算是“同意”嗎?

銅鑼灣富豪酒店無故趕客

前不久,有兩位上海的朋友來香港,入住銅鑼灣富豪酒店。 先到的已經辦理完手續入住了酒店,後到的要等有空房。 等待時,先到者下樓埋怨了一句:怎麼這麼慢? 酒店服務員即刻要他出示證件,他表示沒有必要再給酒店看證件。 酒店竟然取消了等待入住者入住酒店的資格,稱不歡迎他。

當事人報警處理,員警馬上出警到場,認為酒店除非登記入住需要,無權隨意查核證件。 但酒店不讓入住是商業行為,員警無權干涉。

上海朋友是在網上登記的入住,付了款,就這樣被無情的趕了出來要另找地方住,而且當晚也無處申冤。 當時員警提供了旅遊協會及消費者委員會的投訴電話,讓當事人可以第二天打這些電話投訴,還稱這家酒店經常被投訴,已經多次出警,員警也無能為力。

我曾經幫助聯絡律師,認為可以向酒店要求賠償,但算下來,即使有賠償,可能都不夠付律師費的。 上海朋友在香港受盡委屈,最終酒店只退了網上的付費。

港府應該設立24小時熱線

經常聽聞外來客來到香港遇到不愉快事,有的報警,有的根本不知道如何處理,更因為旅客在香港的時間有限,往往無法進一步跟進,吃了啞巴虧。 這種情況在媒體上曝光,尤其是內地自媒體影響大,對香港的形象損害極大。 對此,香港政府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我覺得,香港政府應該學內地般設立政府24小時熱線電話,遇到這類蒙冤事,包括香港市民都可以直接打熱線投訴,類似內地各省市都有的12345 向政府求助的熱線電話。 其功能一方面可以提供諮詢,指導外來遊客如何處理遇到這類麻煩事;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內地居民返回後,請相關部門跟進反映及調查情況; 一且事實清楚及情節嚴重,有權提請相關部門作出行政甚至司法處置,列入失信人或失信單位。

香港只有如此站在客人角度,才能讓游港客人有安全保障。 請政府三思!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健康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编辑精选 香港

李家超宣布明起全面取消口罩令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2月28日香港訊)香港政府宣布明日起全面取消口罩令,市民在室內、戶外及公共交通工具都不用戴口罩,但部分高風險場所,如醫院及院舍,負責人可用行政指令方式要求進入人士佩戴。行政長官李家超說,考慮風險可控等不同因素後,認為現時是適當時間取消口罩令。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早出席會議前宣布,明日起全面撤銷口罩令。他解釋,現時整體疫情的風險可控,沒有大的反彈跡象;加上本地已建立廣泛防疫屏障,重點保護人群沒有爆發,病毒變異沒有大變壞,傳統冬季流感接近尾聲,在整體風險可控情況下,認為現時是撤銷口罩令的適合時候。

一同會見傳媒的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指出,撤銷口罩令後,表示香港所有社交距離措施正式結束;他預期,日後新冠及流感個案會輕微上升,但對醫療系統的影響屬風險可控。

澳門自昨日起取消戶外口罩令,大部分室內處所則由負責人自行決定是否要求配戴口罩入內。

另外,日本和南韓將於明天同時撤銷兩國對香港出發航班實施約兩個月的客機數量或降落點限制,而日本TBS電視台更引述日本政府消息稱,明天起,港澳旅客入境時毋須再做任何檢測及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過,南韓未取消出發前48小時內核酸陰性結果要求。

國泰及香港快運早前因應日本繼續限制由香港出發往日本的航班而取消3月份合共282班航班,但由於調動需時,未能受惠於新的放寬政策。國泰航空表示,計畫於4丶5月增加一成至三成飛日航班;香港快運只表示會按市況以調整航班數量。這意味日韓的放寬措施未必趕及復活節假期,香港旅遊業短期受惠不多。

分类
港澳 评论 香港

特首李家超訪大灣區 香港要奠定新價值

作 者:資深媒體人 紀碩鳴

重啟開放不久,剛剛從中東返回又奔赴廣州。 很顯然,特首李家超要讓香港的內外兩翼齊飛。 曾經帶動中國經濟高飛的香港,又該如何展翅再起飛呢?

2月23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一抵達廣州,當日就興奮的在他的社交網站留言告訴大家「抵達廣州了」!

到廣州可以讓香港特首如此興奮,是因為他終於可以開啟香港的大灣區之旅,廣州是他的第一站。 正在推動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香港重建,未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初夢。

李家超在社交平臺上表示,「我一直勉勵我的團隊,要更積極在專案籌畫過程中主動參與,與廣東省、深圳市和各灣區城市包括澳門連成一線,強強聯手,同為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作出更大貢獻。」

為實現這一目標,李家超為香港設立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親自擔任組長,三位司長任副組長,加強頂層統籌和推動。 他率領特區代表團此行就為落實目標,推動便利粵港澳大灣區雙向人才流動、創新科技合作、金融服務合作等。 香港重建就從這裡開始。

也確實難為了特首超哥,重整起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香港與上海曾經同是中國經濟起飛的引擎,比翼雙飛帶動中國經濟發展。 如今的香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自身難保談何帶動中國經濟發展。 在國際上的排名不斷後退,優勢減弱。 特首揮動香港的雙翼,也只能在中東和廣東之間擺動,一時無法走出更大的範疇。

2015年春,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名叫《香港的神話正在破滅》。 講香港正在被中國內地的一些內市超越。 當時的文章就講到,香港曾經擁有的10大優勢在發生逆轉,包含9 大產業正落後於內地。 港口貨物輸送量排名從世界第一滑落至第四、科技創新在香港結不出果實、退守到廣東的製造業在萎縮、流行文化霸權旁落、地產業走火入魔、金融業末路狂歡; 以及網路產業崛起而輸了優勢的網購、互聯網金融、網路資訊等。 文章指出,在政治爭拗下,沒人關心過香港經濟,關心這個城市的競爭力下跌、整體環境惡化、可持續發展弱化的趨勢,整體競爭力岌岌可危的現況。

有人還不服氣,那時說我唱哀香港。 今天,哀弱的香港在國際上也持續走低,昔日的國際化都市,正遭遇國際滑鐵盧。

現實就是那麼殘酷,不能否認,中國的崛起改變了世界的格局,同樣也改變了香港與內地的格局。 香港全球一哥的地位不斷受到挑戰。 最主要的是,當政治成為香港的主流價值,經濟的香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香港的神話退去,留下的自然是苦況。

香港再沉淪,未來還能存在的恐怕只剩下集體記憶。 再不加油重新振作,恐怕昔日香港不再,未來將在國內國際裡外都不是人了。

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是必然的選擇。 問題來了,香港的優勢還在哪裡? 以什麼樣的狀態立足大灣區? 恐怕會有三種結果截然不同的路徑。 一是以依託大灣區的’的’發展’中香港優勢推進,創造香港價值以謀求香港發展和為大灣區作貢獻,甚至起到領頭羊的作用; 二是依靠大灣區,借大灣區的發展,香港在大灣區發展中分一杯羹,尋的一些生存機會。 但這還都取決於香港能否充分把握兩制的優勢,突顯香港的獨特性。

沒有獨特性,香港只會成為附庸,或者,三是香港根本就是依賴大灣區,在大灣區中躺平,等待大灣區拉動,如澳門般成為國家的負累。

特首李家超需要慎重考慮,香港該如何撿回丟失的價值,如何下決心讓香港重新創造價值,在世界變化的格局中,在融入發展中奠定香港的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