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大陆 编辑精选 评论

中共通過「兩委」名單草案 王滬寧去留廣受關注

中共中央主席團21日通過中央委員和中紀委候選人名單(草案)。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21日訊)中共20大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團21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會議,會議由習近平主持,會議先後對中央委員、中央紀委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進行了預選。按照大會選舉辦法的規定,預選採用差額選舉辦法,差額比例均多於8%。

中共二十大於本週六閉幕後,中共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人選將揭曉。連日來,海外流傳的政治局常委人選版本已超過十個,除了習近平、趙樂際留任已無懸念,其餘人選不斷「翻新」。其中,王滬寧的去留廣受關注。

這次中共新常委名單保密滴水不漏,目前各界猜測不脫兩版本。其一是「七上八下」規則,則是王滬寧、汪洋、李克強、胡春華、趙樂際、丁薛祥入常,有兩位新常委。另一版本則是除了習近平、王滬寧、趙樂際三人留任,另有三位「習家軍」李強、李希、丁薛祥等人入常,這個版本認爲李強更可望接任總理。

隨著中共新常委揭曉日期臨近,各種常委名單版本再度翻新。有關王滬寧是否繼續留任政治局常委的消息受到各方關注。
據曾是馬雲旗下的香港《南華早報》當天援引消息人士說,被稱為中國意識形態沙皇的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有望留任,並擔任全國人大委員長。報道還說,王滬寧是一位理論家,也是習近平「中國夢」理念的締造者之一。報道說,言語溫和的王滬寧將成為習近平新核心團隊中少有的老將。

王滬寧一向被視為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派系的人馬。2017年升任中共領導層之前,曾在中央政策研究室為中共高層執政,制定新理論和新口號。比如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到習近平的「中國夢」,均出自王滬寧的智囊團隊。

旅日中國文史學者鄭平化認為,現年67歲的王滬寧如果繼續留任,更適合去全國政協,而不是人大。他週三接受亞洲自由電台專訪時說:「他從三個代表搞到科學發展觀,又搞到中國夢。不停的為那些最高領導人立言、立功、立德,但人大委員長不適合他乾,如果把他留任,過渡一屆,讓他去政協當主席有可能。他不是一個放在台面上就能叱吒風雲,指點江山的人物。」

而《華爾街日報》18日的報道,則預測了六位中共新一屆常委的名單:習近平,王滬寧,趙樂際,李強,李希,丁薛祥。其報道引述接近中共領導層的人士透露,63歲的李強可能會被提拔入常,同時也被認為是明年春季中國人大會議上將任命的總理熱門人選。親近中共黨內領導層的消息人士與政治分析家還向該報表示,他們預料習近平不會提拔任何潛在的繼任者入常,因為這樣將損及他作為最高領導人的權威。

法新社報道,正在醞釀接替李克強總理的其他人選的還包括汪洋和現任副總理胡春華。儘管預測入常名單多為被認為是習近平的親信,但法國漢學家讓-菲利普- 白夏(Jean-Philippe Béja)仍然向法新社說,”不存在一個沒有派系的中國共產黨”,這也迫使習近平要與融合黨內的其他派系。

習近平進入第三任期似乎已無懸念,但仍存在一些微妙因素。 例如,分析和媒體都在猜測習近平是否會將目前的“黨書記制”,恢復為毛時期的“黨主席制”;  另一個改變則涉及黨章修改,2017年,中共已將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納入黨章,該提法在隨後的2018年被寫入憲法。中共20大的黨章修改,習近平可能會尋求將這一措辭縮短為 “習近平思想”。  智庫策緯諮詢(Trivium China)向法新社說:”雖然這聽起來很傻,但這一改變將表明習近平在黨內精英中得到廣泛支持,將他的地位和意識形態提升到與毛澤東相同的水平。”

中共20大預計在22日上午閉幕,次日舉行二十屆一中全會,選出新一屆中央委員會領導、中央政治局成員、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並批准中紀委成員的任命。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大陆 编辑精选 评论

公安部稱世界公認中國最安全 , 外交部:發揚鬥爭精神 阻遏外部勢力干涉香港事務, 國防部:軍隊要時刻準備打仗捍衛國家主權

每屆中共黨代會前,政治局常委人選猜謎是固定戲碼,海外媒體各顯神通開名單押寶。中共20大前也不例外。圖中前排除胡錦濤(右4)外,餘為中共現任7名政治局常委。

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自信自強守正創新”,作爲未來的發展方向。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報告中說,未來五年是”關鍵時期”,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報告要求全黨“準備經受風高浪急”。該報告17次提到”鬥爭”,50次提及”安全”。有學者認爲,二十大報告的基調是以”鬥爭”取代改革,”安全”取代開放。

公安部稱世界公認中國最安全

在10月19日的中共二十大記者會上,中國公安部副部長許甘露引用數據聲稱,中國是全球命案發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槍爆案件最少的國家之一,並引述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調查,去年民衆安全感進一步提升,強調中國是“世界公認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許甘露:“堅定不移地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全面落實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新部署、新要求,着力防範、化解影響社會穩定的各類風險隱患,常態化開展‘打黑除惡’。”

許甘露的言論上載到微博後,輿論譁然。

不少法律界人士則以河北唐山燒烤店圍毆婦女事件以及江蘇徐州涉及綁架、非法拘禁、性侵的鐵鏈女案,反駁中國公安部的結論。

中共二十大召開期間,中國各地相繼傳出有異議人士遭當局傳喚或羈押。

外交部:發揚鬥爭精神 阻遏外部勢力干涉香港事務

在10月20日的中共二十大記者會上,外交部指因應當前俄烏局勢,正組織僑民從烏克蘭盡快撤離,又指未來在外交政策上會繼續堅持鬥爭路線,阻遏外部勢力干涉香港及台灣事務。

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示,新時代十年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取得全方位開創性的歷史成就,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得到有力維護,面對外部打壓和無理干涉,開展了針鋒相對堅定有力的鬥爭,連續拿下台灣當局9個所謂邦交國,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格局更加鞏固,亦有力阻遏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挫敗反華勢力抹黑中國,捍衛了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

馬朝旭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烏克蘭危機,進一步彰顯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理意義,中國將堅定地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和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以自身發展更好地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被問到能否確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否出席下月在印尼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馬朝旭指出,中國作為重要成員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全球經濟治理 ,期待峰會在加強抗擊疫情合作、維護全球糧食能源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至於中方領導人與會的消息將適時公佈。

他又指中國堅決反對「台獨」,有力回擊了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進一步鞏固了「一個中國」的國際社會共識。

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沈蓓莉說,中國共產黨要同各國政黨和政治組織一道,擔負起引領方向、凝聚共識和促進發展等責任,不斷增強為人民謀幸福的能力,向近400個外國政黨提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為有需要的外國政黨提供力所能及的醫療物資和技術援助,有關政黨都表示中國共產黨雪中送炭。

國防部:軍隊要時刻準備打仗捍衛國家主權

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在二十大期間參加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討論時指,軍隊要時刻準備打仗,捍衛國家主權。

魏鳳和指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工作報告深刻分析國際國內形勢,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戰略謀劃,又強調要堅決貫徹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戰略部署,以只爭朝夕、埋頭苦幹的精神,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家安全形勢,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的強軍思想,提高人民軍隊打贏能力,增強鬥爭本領,保持高度警惕,時刻準備打仗,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大陆 编辑精选 评论

二十大報告新術語頻出 首提”規範財富積累制”

中共二十大今天(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萬衆矚目的中共二十大仍在進行中,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做的開幕報告中,充滿了意識形態新政治術語。引發外界熱烈討論。

其中”人民領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式現代化”、”全過程民主”等熱詞引發社會的廣泛解讀。

《人民日報》18日發文,對習近平在二十大上做的報告作出了詳細解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徹全過程全方面。其中報告的重點“中國式現代化”、“構建新發展格局”等新詞頻頻出現。

與此同時,“紅色江山”、“偉大斗爭”、“美國霸權”、“民族復興”也是高頻詞彙。

“中國式現代化”的提出是中共想要向世界展示,即普世價值指導下的西方現代化進程並非單一道路。

中共首次提出”規範財富積累制”,報告提出要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並指,“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加大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報告首提“規範財富積累機制”,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規範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新京報》解讀,作爲首次提出的新名詞“規範財富積累機制”,其意義可謂深遠。“對部分先富、暴富羣體的‘發財’路徑加大規範力度,是規範財富積累機制的應有之義。”報道稱,“有利於消除部分羣體通過壟斷各類市場資源、排他性競爭獲取鉅額財富的灰色土壤。”

“中國式現代化”,報告提出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談及要紮實推進“共同富裕”。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兩岸 大陆 新冠肺炎 编辑精选

河南汝州女生隔離期間高燒抽搐,疑因失救深夜離世

河南汝州女生隔離期間高燒抽搐,疑因失救深夜離世。
網絡視頻截圖

中共二十大召開之際,據網絡視頻和自媒體消息,河南汝州市一名14歲女孩近日在隔離點發高燒抽搐,卻連續兩天得不到醫生救治,18日凌晨身亡。

網上一段視頻顯示,在疑似一所學校的隔離點內,女孩身裹棉被,躺在牀上不斷劇烈抽搐,牀邊有疑似家屬給她敷水袋降溫,但並沒有防疫人員理會。

“我女兒14日拉至萬基隔離點,16日高燒不退,無人上前(管),無人醫治,17日導致病情嚴重病危。” 他的父親郭先生透過視頻,悲痛地講述了事情經過。

據郭先生透露,17日下午,當女兒病情惡化失去意識時,曾向隔離點負責人反映,但他們說沒有醫生,只有個護士。在多方求助下,女兒當晚被拉至汝州市第四人民醫院,18日凌晨,經搶救無效死亡。醫生表示,他女兒最後是因高燒引發的肺水腫和腦炎而死亡。若及時發現,人可能還走不了。

“現請求中共黨委,紀檢委,嚴查汝州市防疫措施不當,防疫疏失。” 郭先生說。

在女孩去逝後,她的姑姑也在抖音上控訴經過,“我們一家人六口全部都在隔離當中,當初去的時候,孩子都是好好的,都說是密接者,然後到現在去了四天,高燒然後現在人沒有了。”

女孩的姑姑說,女孩當時嘔吐發高燒,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疾控中心的電話卻一直撥不通。他們因爲全家被隔離,無法去現場。她求助網友協助轉發視頻,要討個公道,“我就想知道孩子到底是因爲啥導致成這樣的。”

目前,有關汝州女孩隔離期間死亡以及家屬向官方討公道的視頻已被刪除,微博等社媒已把相關熱搜詞屏蔽。不過海外網絡上,網友大量轉發,評論不斷。有網友怒斥,“草菅人命啊,這種次生災害遠比新冠更可怕。”“不給個說法,就當一回楊佳吧!” 還有的說, “父親至今還不知道女兒被誰害死的吧!”

疫情持續至今已近三年,目前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已放鬆管控,開放邊境,只有中國繼續維持清零政策。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日前在二十大報告中,一開頭就提到清零防疫政策,並視其爲主要政績之一, 對此表示肯定和堅持。他說,“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

清零政策之下,中國各地種種次生災難頻傳。最近,貴州防疫轉運車發生側翻事件,導致27人死亡;在新疆北部城市伊寧,還有22人因極端封城死於飢餓或缺乏醫療照顧。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大陆 编辑精选

入局難入常更難 女黨員打不破的職場天

2022年10月16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二十大開幕式前,女服務員爲代表們提供茶水。

男女平等也被寫進中國《憲法》。然而,在中共二十大的主席臺上,核心決策層裏的女性身影屈指可數。有專家認爲,缺少女性領導人,必然會在保障婦女權益的政策制定方面發生傾斜。中共政壇高層中甚少出現女性身影,遑論七人組成的最高決策層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

中國副總理孫春蘭已經72歲,即將退休。上世紀90年代以來,僅有吳儀、劉延東和孫春蘭三位女性躋身中央政治局委員。即使是建國早期,著名女性領導人鄧穎超、葉羣和江青也並未入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爲中共真正的領導核心。而她們能身居高位,很大程度上受益於她們的丈夫。

按照不成文慣例,歷屆25人組成的中共中央政治局至少得有一個席位交給女性。孫春蘭退休後,接任的女性領導人將從中層幹部中提拔。外界看好的接任熱門人選有貴州省委書記諶貽琴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

數據顯示,此次參加中共二十大的2296名代表中,女性代表人數達619人,佔總數的27%,與2017年中共十九大相比,增加了2.8個百分點。

就中共領導層第二梯隊的中央委員會而言,在其正式和候補委員總數371名中,女性只佔據30個席位,佔總數的8%,這比 2007年的10% 有所下降。在中國31名省級幹部中,只有兩位是女性。雖然女性黨員佔比從2012 年的 24%攀升至2021年的 29%,但仍距離半數相差甚遠。

2021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時發表講話,指出要做好新時代婦女權益保障工作,促進新時代婦女事業發展指明前進方向。“婦女權益是基本人權”、“保障婦女權益上升爲國家意志”。然而,事實與口號似乎矛盾。

徐州鐵鍊女的非人類生存狀態,正好在中國2022年冬奧期間為世界媒體廣為報導,從雲南、貴州、四川等西南山區拐賣婦女到蘇北以及周邊的山東、河南,起於1978年之後,蔓延於80年代,隨後在90年代達到頂峰。進入本世紀之後,據官方宣稱,因為打擊力度的加強,逐漸開始減少,但仍然恐怖。據《中國反對拐賣婦女兒童行動計畫(2008~2012年)》的資料顯示,僅2009年4月到2010年年底,短短一年時間,就破獲拐賣婦女案件9,165起,解救拐賣兒童9,388人,解救拐賣婦女1.8萬人。可想而知,中國這塊土地上,無數青春少女被人口販子拐騙至窮鄉僻壤,斷送一生。鐵鍊女只是被曝光的一例。

女性領導人在民主國家和地區並不罕見。以福利、平等聞名的北歐五國中,丹麥、瑞典、芬蘭、冰島最高決策者均曾爲女性,而在今年9月新上任的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也是女性。

據2020年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面臨着人口滑坡、生育率低的困境。2021年初,中國實行長期的計劃生育政策緊急轉向開放三胎,以促進生育率增長。

中國目前在世界經濟論壇146個國家的性別差距排名中、排名第102位,從2012年的第69位一路下滑。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大陆 编辑精选 评论

中共20大進行時,北京車流稀少,中國民眾沉默

二十大將於週六閉幕,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週日將揭曉。
10月16日(周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發表長篇演講,為第20次黨代會拉開帷幕,這是世界第二強國召開的最重要政治會議,他打算從這裡開啟破例的任期。他的身後坐成一排的6位政治局常委和元老們等,身着深色西裝,一些人熱烈鼓掌,一些人漫不經心地鼓掌,前總書記胡錦濤很少鼓掌,手邊都放着一杯茶。
《人民日報》、新華社以及各電視臺無一例外的對這份政治報告加以渲染,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未來的路。 不過,民間對二十大的反應顯得冷漠。記者發現對二十大報告點贊或評論並不多,部分帳號甚至關閉評論。
左圖:人民網微博帳號用“9個數字!帶你速讀二十大報告” 左二圖:新華社微博帳號,選出二十大報告金句。 右二圖:中國網新聞中心向讀者提供“二十大重點”。 右圖: 河南衛視臺標齊“飄紅”。
新華社18日評論員文章指,要把握過去5年工作和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文章表示,在新征程上,習近平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不斷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勇毅前行,就一定能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異答卷。
中共二十大主席團18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會議,會議通過將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報告和中紀委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以及黨章修正案的決議草案提交各代表團討論;會議通過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和中紀委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名單,提交代表團醖釀。
而這幾天的北京市中心,車流稀少,到處都是警察和保安。有民眾認為,相比起5年前的十九大,今次氣氛較平淡,自己沒有大多感受,希望過好平凡日子,疫情早日完結。
在幾個擁有巨大戶外LED屏的大型購物中心,經常播放新聞的屏幕處於黑屏狀態,還一個屏幕下方站着的一名保安,他說,從前幾天開始,屏幕就關了,但他也不知道原因。他原本還一直期待屏幕上會播放二十大直播。
由於審查嚴密,中國內地備案的《中華時報中文網》因為2016年1月份曾報導過中共高層的文章,而被中國網信辦要求關閉網站整改和寫檢討書等,甚至公安網警和國安單位也要求中華時報查找當時誰發布的文章,至於怎處理還待日後。
中華時報內地員工都擔心發表偏離官方路線的觀點會遭到追究法律責任,而且發表或者討論政治议题幾乎從來不是一個公開發表討論的話題。
最近幾周,中華時報中國內地各地記者發現,北京和各地的氣氛今年特别沉默,沉默至人们都感觉到窒息。
有位兼職中華時報記者在10月1日前從北京返回廣州,假期結束了,擬回北京見已約好的客戶,廣州回北京交通幾乎都沒有對外售票了,他想了辦法,飛去太原,再折到河北,再想辦法入京,可是他到太原後,發現北京健康碼顯示雖然是綠碼,但提示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入京,他也放棄了,飛回廣州。
有位北京劉姓收藏家告訴中華時報記者,10月前回老家河南一趟,過完假期他就想返回北京,天天去網上購票,但他健康碼都顯示到辻風險地區,無法購到回北京票,他說他根本沒有去生所謂風險區,他一打聽,原來不是他一人,基本上想入北京的,不是特別情況和開會代表,根本沒法入京。
2022年10月16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二十大開幕式前,女服務員爲代表們提供茶水。
習近平在在報告中重申了政府對清零政策的堅持,該政策使數千萬人被不同種形式隔离中。
在上海,在6月才從一次令人痛苦的封城中解脫出來,隨着許多區重新出現病例,娛樂場所現已關閉。在北京,儘管政府決心不讓疫情蔓延到首都,但病例仍在增加,當局已下令一些酒吧和餐館無限期關門,並加強了對強制性定期核酸檢測的檢查。在深圳,許多小區也被封控中。這些措施經常導致企業和工廠意外關閉,正在影響着商業和旅行,並對家庭消費造成嚴重影響。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最新的主要統計訊息發布日程表顯示,中國政府推遲了原訂於本週二的第三季度經濟增長數據發布。該數據原本預計在二十大上公佈,一位統計局人員面對媒體詢問表示:無法提供公佈數據的明確日期。此外,中國海關總署也沒有公佈原定於上星期五(14日)公佈的月度貿易數據,並且沒有說明任何延遲的原因。
中華時報記者发现,北京街头都是警察,在通往市中心的幾條幹道上,大多數汽車、自行車和行人都被禁止進入,路人會被攔下檢查身份。在王府井大街,有身穿制服和手持盾牌的人員巡邏,有書店設有以中共二十大為主題的書架,擺放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有關的書籍。
一座立交橋下方站着的一名保安告訴中華時報記者,上周四發生有人將兩條幅掛在一立交桥上,警察和保安人員迅速湧上立交橋,之後被迅速移除,該人也被警察帶走。此後北京每條橋上橋下都有專人值班。
習近平在報告中說,未來五年是”關鍵時期”,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報告要求全黨“準備經受風高浪急”。該報告17次提到”鬥爭”,50次提及”安全”。二十大報告的基調是以”鬥爭”取代改革,”安全”取代開放。
《紐約時報》近日报道,周日,在朝陽區一個熱鬧的公園裡,幾個人拒絕與我談論他們是否關注了大會新聞。一名男子倒是同意了,但後來他的女兒提出反對,要求刪除談話錄音。該男子和他的女兒離開後不久,五名警察走近我,要求查看身份證明並詢問來公園的目的。
中国全国人民各阶层、各行业、各年龄,全民学习! 共党组织下沉到各领域最基层,民企、街道民众、打扫阿姨、僧侣、工人、监狱犯人,都要组织看报告,甚至连小学生。
網路顯示,中國多地學校甚至要求學生觀看二十大開幕式。有影片還顯示,一些地方的學校組織學生集體觀看開幕式,鏡頭裡全班學生坐在教室裡,一起觀看會議直播。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接受香港传媒訪問時更直指,「中國(封城)不止是清除病毒,也是清除海外勢力滲透中國社會、互聯網及中國機構,所以這是一次內部清洗,因為中國已為可能戰爭做準備。」但他補充,中國亦不想要戰爭,備戰是為了要避戰。」

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18日公佈「2022年網路自由報告」,涵蓋全球7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17國被評為自由、32國部分自由,另有21國是網路不自由國家。根據報告排名,前三名分別為冰島(95分)、愛沙尼亞(93分)和哥斯達黎加(88分)。台灣以79分排名全球第5,是亞洲最佳;中國今年的網路自由度為10分,也是連續第8年墊底。

官媒發文歌頌中國共產黨、讚美二十大報告“爲中國未來發展指明方向”以及“中國式現代化”和“堅持中共的領導”,而網民的評論幾乎都是官方口號,例如“永遠跟黨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守正創新”等,河南衛視的大象新聞帳號、大公文匯帳號、國際在線、新聞出版廣電報、新疆檢察、安徽青年報社以及東部戰區等帳號均在報道或轉載二十大時,關閉了評論區。

有中囯內地評論員認爲,最近媒體或網絡一片紅色,讓他想起了童年時代,那個火紅的年代;目前對二十大報告表達獨立觀點的言論,早被封殺,很難聽到反對聲音。

(中華時報記者於北京综合报道)

中華時報》是全球華人媒體,致力於为大家提供客觀中立、多角度的評論分析文章和新聞報道。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分类
兩岸 大陆

新常委熱門人選發言擁護“兩個確立”、“兩個維護”

在中共二十大分組討論會上,北京、天津、上海、重慶以及廣東省委書記紛紛表態贊成習近平所作的二十大報告,並擁護對“兩個確立”和“兩個維護”。中國官媒報道的五名錶態者均是傳聞中的中共新政治局常委的熱門人選。

本週一起,中共二十大代表對二十大報告內容和《中共黨章修正案》進行分組討論。中共四個直轄市和廣東省的書記紛紛表態支持習近平。

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在北京代表團發言說,習近平是新時代的領路人和衷心愛戴的人民領袖,要長期堅持“兩個確立”,更堅定做到“兩個維護”。

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在廣東省代表團會議表示,深刻認識到核心就是力量、方向和未來,要深刻體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做到“兩個維護”。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上海代表團會議表示,要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在天津代表團會議上說,習近平掌舵領航是黨、國家、民族的歷史性時代性幸運,要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在重慶代表團會議表示,一切行動要向習近平看齊、聽中央指揮,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擁護“兩個確立”、“兩個維護”成官員效忠標配

目前,外界無法知道中共二十大的進展情況,而對於中國官媒大篇幅報道官員擁護“兩個確立”、“兩個維護”。

“兩個確立”是指確立習近平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

“兩個維護”則指堅決維護習近平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黨章修正案增加內容鞏固習核心地位

習近平參加廣西代表團討論的過程。習近平要求全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李克強在參加甘肅代表團討論時說,完全贊成習近平代表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所作的報告。他說,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他並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在發展中保障及改善民生。李克強對“兩個確立”的表述是“深刻領悟”。

汪洋昨日上午在西藏代表團討論二十大報告時表示,「兩個確立」既是全黨意志和民心所向,也是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

官方解釋將對中共黨章進行“微調”。一般預料,黨章增加“兩個確立”和“兩個維護”以及“人民領袖”是爲了鞏固習近平的核心地位。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大陆 编辑精选

誰入常?眾說紛紜

中共二十大開幕後,外界關注誰將躋身中南海權力核心,進入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簡稱入常),新一波「入常」預測名單再傳出,眾說紛紜。

《華爾街日報》18日獨家報道了一份最新的中共常委名單:習近平,王滬寧,趙樂際,李強,李希,丁薛祥。

報道引述接近中共領導層的人士透露,63歲的李強可能會被提拔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也被認爲是明年春季中國人大會議上將任命的總理熱門人選。其他可能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人包括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和廣東省委書記李希,李希曾爲與習近平家人過從甚密的一位中共革命老將擔任過祕書。

報道說,李強若獲晉升,將是一種出人意料的政治上的東山再起。他今年2月處理上海一輪本土新冠疫情時似乎得到了額外的自由度,但疫情卻蔓延失控。隨後實施的封控先是在網上引爆民怨,又在線下激起了一些民衆與防疫人員的肢體衝突,一些分析人士曾由此預測,李強已失去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機會。

報道引述分析人士稱,接替李克強的其他候選人包括,中國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以及目前中國四位副總理中最年輕的胡春華。近幾十年來,中國曆任總理都有擔任副總理的經歷,汪洋和胡春華符合這一標準。

報道說,一些外國官員和學者認爲,汪洋和胡春華是傾向於市場原則的自由主義改革的旗手。儘管二人都公開支持習近平的政策,但他們被認爲不在習近平的圈子裏,是得到了其他政治元老的提攜。接近中共領導層的人士稱,胡春華可能無法進入政治局常委會。知情人士表示,在可能入常的新常委中,自2017年起任廣東省委書記的李希可能會被提拔爲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下一任書記。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丁薛祥有望在明年初被任命爲國務院常務副總理。現年60歲的丁薛祥是習近平的助手。知情人士透露,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王滬寧和反腐沙皇趙樂際有望同習近平一道,成爲本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僅有的連任委員,不過前兩人可能會被賦予新的職責。

台灣《聯合報》週二(18日)引述不具名的「最新消息」報導,原先經北戴河協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和政治局會議,常委人選名單是:習近平、李克強、汪洋、趙樂際、王滬寧、丁薛祥、胡春華。

但在最後徵求意見階段時,收到的意見均反映該常委名單平均年齡較大,「不符合中共黨內期待」。因此,栗戰書、韓正與王滬寧離任後,剩餘名單調整為排序前四名的常委習近平、李克強、汪洋、趙樂際不動,3名「六零後」丁薛祥、陳敏爾、胡春華入常。

該報還指,習近平將續任中共總書記,李克強轉任人大委員長,國務院總理之位則由汪洋出任。

香港《南華早報》18日刊出文章指出“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塑造中國最高領導層時,出現了比預期更大的變化”。報道指出,目前七名政治局常委中,四名可能會退休。

報道指出,慄戰書、韓正、李克強可能離任,目前還不清楚第四個退休的人是誰。

《南華早報》說,年齡限制曾經是改組的主要決定因素,但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年齡限制已不再那麼具有限制性。相反,候選人是根據各種因素的矩陣進行評估的—包括背景和能力,儘管年齡仍被考慮。

報道說,丁薛祥是獲得席位的主要候選人。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儘管早些時候在處理疫情時出現失誤,但也在競選之列。廣東省委書記李希是另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還有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大陆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境外媒體看二十大報告

編者按:
中共二十大星期天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周日在開幕式上發表了長達100分鐘的報告,他在其中讚揚了過去五年取得的成就,並表示中國共產黨將努力實現其現代化目標,以實現其所謂的民族“復興”,引起了世界格外關注,現整理境外一些媒體評論,僅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中華時報》的立場或觀點。

台媒稱習近平越過江胡直追毛鄧

據中央社署名邱國強今天報道說,中共20大報告,習近平自我拔高功績貫徹個人意志。習近平16日在20大發表報告,以過去10年的偉大變革為自己10年的治績作註解,宣示包括“中國式現代化”在內的未來執政理念。

報告中,習近平首先充分肯定自己過去10年的治績。像是防疫,就提到“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並聲稱“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對外則“發揚鬥爭精神,在鬥爭中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經濟方面則實現“歷史性躍升”及“高質量發展,進入“創新型國家”。

同時,報告不但以“偉大變革”為習近平執政10年作註解,還加上了“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形容詞。相形之下,中共前2任總書記江澤民、胡錦濤在卸任前向黨代會的報告,分別只提“基本經驗”及“基本總結”。

因此,藉由這份報告,習近平充分拔高了自己在中共黨史上的地位,越過江胡直追毛鄧。而對未來的規畫與展望,報告則以14個領域作說明,而這些規畫與展望,都是習近平這5至10年來陸續提出的理念,使通篇報告貫穿着習近平的個人意志。

《華爾街日報》看習近平二十大演講

《華爾街日報》以“習近平二十大演講展現以他為中心的雄心壯志”為題刊出報道指出,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開幕會上的演講中,為他十年來的政績進行辯護,並呼籲實現“共同富裕”。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將自己塑造成中國在克服巨大逆境時所需的果斷舵手,他承諾建設一個更加安全、強大和平等的國家,同時暗示計畫在執政十年後延長任期。

周日在中共二十大開幕會上的演講中,習近平為自己的政績進行了有力辯護,力圖打消人們對新冠疫情、經濟低迷以及中美關係緊張的擔憂。他回顧了自己所做的種種努力,包括遏制腐敗、爭取公眾對黨的支持以及支持中國的政治制度成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制衡力量。預計在這次黨代會上,習近平將打破最近的先例,獲得第三個中共黨魁任期。

習近平表示:“經過不懈努力,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華爾街日報》說:這場運動以大力打擊腐敗和排擠政治異見為標誌。

德國媒體二十大

德國電視一台看到的是,習近平在開幕式上,警告了困難時期的到來。同時,他以軍事行動威脅台灣。他追求的是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中國。如果有人希望鬆動嚴格的清零防疫政策,習近平讓這些人失望。就在世界嘗試與病毒共存的同時,中國通過其清零戰略,使其經濟陷入增長危機。

德國電視二台稱習近平是中國的新皇帝。習近平要的是再連任五年,還是要掌權到生命終結?他的目標是要成為自毛澤東以來最有權勢的共產黨領導人。習近平讓共產黨全部向他看齊。習近平的夢想是,到2049年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100周年時,讓中國成為世界一號強國。他對軍隊的改革和加強軍備是前所未有的。他的權力追求的中心是台灣。他已將統一中國列為他的個人奮鬥目標。他對台灣的發言尤其受到人們關注,因為它不僅涉及到中國人,也涉及到我們所有人。

《南德意志報》認為,習近平不僅向台灣發出了威脅,也向美國發出了威脅。《南德意志報》指出,如今中國「消費低迷、房地產危機、貿易戰:國家元首習近平在其第三個任期前有很多麻煩。這都是他自作自受。」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週末發表文章題為”習近平的死胡同”,關注二十大前中國的政治和經濟環境。稱”在成為全球超級大國的道路上,中國似乎正在陷入困境;它目前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凹痕。國家在其統治體系下正在遭受痛苦。”

德國《商報》認為,習近平在未來幾年內,應該能夠繼續鞏固他的權力。當他的政治地位走向專制時,中國的經濟基礎正在瓦解。習近平無所不在的權力要求,對歐洲公司來說是一場災難。

《費加羅報》16日發表一篇題為“習近平誇獎中國模式優越性”的文章,表示不管有什麼千難萬險,一定要推進優於西方的中國發展模式。開始寫道:在雷動的掌聲中,習近平一步一步登上主席台,踩着厚厚的紅地毯,在中國的領導下,開啟他就沒有懸念的第三任絕對權力。

法國《十字架報》發表署名霍夫納(Anne-Bénédicte Hoffner)題為“中國-神話的模糊性”社評文章,表示強大的執政機器如果被一種病毒侵入的時候,它會顯現某種脆弱性。

《十字架報》表示:那些受過教育、對世界開放的年青人,他們深知其他地方的情況並不完全是中國國家電視台每天所描述的那樣。

《十字架報》最後寫道:當公民社會大聲怒吼時,重新激活神話,呼籲“團結”以進一步增加國家的“國際影響力”或以“統一”這樣的口號喚醒人們的激情似乎有着他的誘惑力。 但我們需要承認的是,如果這種誘惑力是空洞的,它就有一種脆弱性。

路透社報導說,習近平在工作報告中將新冠病毒疫情抗疫、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捍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控制住香港的局勢等作為中共過去數年的政績。

習近平還要求加速將解放軍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軍隊。

報導說,習近平在講話中73次提到“安全”,而在十九大上只提到55次。習近平只提到改革16次,而在五年前則70次提到改革。

紐約時報報導說,習近平在講話中稱中國過去五年面臨巨大挑戰,將自己描繪成可以引導中國度過一個充滿危險和不確定性時代的領導人。

報導說,習近平自2012年全面掌權以來,中國在經濟、軍力及全球強國的作用上全面擴張。但是,中國目前面臨嚴峻的挑戰,部分也是因為習近平自己的作為所致,包括由於嚴厲執行清零防疫政策所造成的經濟放緩。不過,習近平將嚴厲的清零防疫作為其主要政策和功績之一。

報導表示,在表明習近平的意識形態傾向上,他在周日的講話中提到馬克思主義(Marxism)要多過市場(Markets)。報導說,市場的作用曾是習近平的前任和十九大上的習近平當時講話的主旨。

報導表示,習近平再次提到“共同富裕”這一廣泛而沒有明確定義的中共消除貧富差距的詞彙。他還提到他兩年前首次提出的“雙循環”的概念,即主要是以國內內循環、國際外循環所打造的經濟政策。該政策又被習近平修正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擴大內需,注重中國國內市場,提升自身創新能力,不依賴中國以外市場,同時保持對外開放的貿易。

報導說,國際跨國公司的主管和許多國家的貿易官員對這一概念表示擔心,恐怕中國將國內市場留給中國公司,排斥外國公司。今年以來,中國官方聲明幾乎很少提到“雙循環”這一個概念,直到習近平周日在二十大講話中再次提起。

報導還表示,就在美國對中國芯片及芯片製造設備實施廣泛的出口管制數天后,習近平要求自力更生,強調技術創新,需要在主要核心技術上取得勝利。不過,習近平表明,技術創新要靠國家主導關鍵的項目,而不是私人領域。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大陆 编辑精选

習近平20大長篇報告關鍵語錄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日在中國執政的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發表重要敘述。在為期一周的盛會上,外界普遍預計他將贏得第三個領導任期並鞏固其執政地位。成為自毛澤東以來中國最強大的領導人。

習近平談反腐:已消除黨和國家及軍隊內部嚴重隱患

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20 次代表大會上的關鍵語錄有如下:

新冠肺炎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動態清零新冠肺炎疫情政策,開展全民防禦戰,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取得重大積極成果。”

台灣

“面對台獨勢力分裂活動的嚴重挑釁和外部勢力干涉台灣事務,我們堅決進行了反分裂干涉的重大鬥爭,展現了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台獨的決心”。

“我們堅持以最大的誠意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是,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並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擇。”

“民族復興的歷史車輪正在滾滾向前,祖國的完全統一必須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經濟

“促進公平機會,增加低收入人群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範收入分配秩序,規範財富積累機制。”

“確保糧食能源資源和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要建設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定不移鞏固和發展公有制,堅定不移地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充分發揮決定性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體系。”

自力更生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評價,努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

“全面夯實糧食安全基礎,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放在自己的手上”

反腐

“我們整治了一些多年的頑疾……反腐倡廉鬥爭取得了全面的壓倒性勝利,消除了黨、國家和軍隊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

“腐敗是損害黨的活力和戰鬥力的最大毒瘤,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只要有腐敗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鬥爭就不會片刻停歇。 ”

意識形態

“我們這個擁有9600萬黨員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更加團結,通過不斷的奮鬥,實現了中華民族小康的千年夢想。”

“我們要增強吃苦精神,堅持底線思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做好經受大風大浪的重大考驗。”

對外政策

“我們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定不移反對任何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凌行徑,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顯著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號召力和塑造力。”

香港

“面對香港局勢的劇烈變化,我們根據憲法和基本法有效行使對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控權,落實愛國主義治港原則,實現了香港局勢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

人口

“我們將建立提高出生率的政策體系,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

環境

“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新能源體系規畫建設,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和全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