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兩岸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编辑精选

核子基因科技旗下多家子公司急註銷 網怒:錢到手該撤場子了

「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在2022年就開設16家子公司,大部分集中在下半年,現傳出其旗下多家子公司已申請註銷。檢測站示意圖。(歐新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月12日訊)去年被爆出核酸檢測機構造假引發中國輿論撻伐的核酸檢測公司「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多家子公司紛紛申請註銷,有些成立不到1個月就申請註銷,遭當地政府列為經營異常名單。

綜合媒體報導,中國「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疫情期間在各地登記多家公司承攬核酸檢測,被認為盡享暴利,之後又被陸續爆出旗下多家子公司核酸檢測檢驗結果造假,引發中國網友不滿,連官媒都怒批「核酸亂象不止,疫情永無寧日」。

「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在全中國已經開設64間子公司、50個實驗室,其中在2022年就開設16家,大部分集中在下半年,現傳出其旗下多家子公司已申請註銷。

核子基因子公司「大連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近日新增一則註銷備案信息,註銷原因為決議解散,除大連的核酸公司以外,「青島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和「泉州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均在近期發佈了註銷備案信息。

日前,西寧和長春的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實驗室公司也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繫,被當地市場監督當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同時,這兩地的公司也均在成立不到1個月內申請註銷。

對於就近期註銷多家公司的原因,有記者電話聯繫了核子基因第二大股東、張核子妻子巴穎,巴穎僅回應:「這個問題我不太清楚」,隨後便掛斷電話。

許多網友紛紛怒批:「錢賺到口袋了,撤場子了」、「安全退出!高!實在是高!高人啊!」、「錢賺夠了,溜了溜了」、「所以核酸造假到底還處理不處理呢?」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兩岸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编辑精选

世衛指中國新冠死亡人數報告不足 美前官員建議成立新聯盟應對疫情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月12日訊)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周三(1月11日)在例行疫情發布會上表示,鑒於中國的新冠相關死亡人數報告不足,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上周全球通報的1.1萬多例新冠死亡病例被低估。譚德塞稱”這樣的數字無法接受”。

聯合國消息,譚德塞指出,自2022年2月以來,向世衛組織通報的每周新冠死亡病例數已下降了近90%;但從2022年9月中旬開始,該數字就一直停留在1萬至1.4萬這個區間。他重申,在當前世界擁有相應的工具來避免這些死亡的情況下,”這樣的數字是無法接受的”。

譚德塞同時表示,在上周全球通報的1.1萬多例新冠死亡病例中,有40%來自美洲,30%來自歐洲,還有30%來自西太平洋地區。死者中大部分屬於風險人群,包括年長人群。數據顯示,在2022年下半年,年齡在65歲及以上的群體幾乎佔到所有死亡病例的90%。

譚德塞還強調,在世衛組織194個會員國當中,僅有53個國家提供的死亡病例數據按照年齡和性別進行了分類。

譚德塞呼籲,“隨着新冠疫情進入第四個年頭,我們要求所有會員國提供分類數據。只有數據更為詳盡,抗疫的圖景才會更為清晰。”

世衛組織新冠疫情應對技術主管瑪麗亞·範克爾克霍夫(Maria Van Kerkhove)在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過去幾周以來,通過與中國同事、技術夥伴及政府官員的溝通,世衛組織已收到更多有關中國應對當前新冠疫情的信息,包括如何提升臨床管理能力、重症監護能力、治療手段以及繼續擴大疫苗接種的覆蓋面。對於這些信息,世衛組織表示歡迎。

不過,範克爾克霍夫仍然指出,世衛組織正在努力讓中國填補一些重大的信息缺失,首先就是要更深入地了解目前新冠病毒在中國的傳播動態。同時,應當了解新冠疫情造成的重症監護壓力和新冠相關死亡人數的實際水平。世衛組織還要求中國公布更多病毒基因測序的結果,由此根據不同的突變位點展開深入分析,進一步評估傳播的變異株類型。

美前官員建議成立新聯盟應對疫情

正在臺灣訪問的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週三(1月11日)在臺北出席亞太堅韌研究基會有關疫情源頭及影響的講座,擔任主講嘉賓。

正在臺灣訪問的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週三(1月11日)在臺北出席亞太堅韌研究基會有關疫情源頭及影響的講座,擔任主講嘉賓。博明發言時,讚揚中國的醫護人員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包括在疫情爆發初期,所做的防疫處理,爲國際設立示範,又說,包括李文亮等勇敢的一羣,嘗試向外界披露更多有關疫情的資料, 但同時批評中國政府,從疫情開始的不合作態度。

博明:”過去三年,有關中國應對疫情的回應,我認爲要把中國人和中國政府區分,這點是很重要。我們看到中國的醫生和護士們,工作表現優越,也曾嘗試向外界提出警告。但我們所掌握的很多重要訊息,事實上幾乎所有都不是通過中國的官方渠道所分享取得。中國政府沒有在事件取得教訓,在許多情況下,更明確阻止任何人與外界共享訊息,好像要守住列寧主義的獨裁統治本質,不能做到公開透明。 “

博明形容,這次的疫情對國際而言,是一場災難,很多人都想知道這場疫情的起因。他表示,中國有醫護人員,嘗試通過小道消息的方法,告訴外界例如基因排序等資料,也有記者在武漢嘗試調查,但都遇到中國政府不少阻礙,有記者被趕走、甚至有人失蹤。博明指,在調查源頭的事,中國政府不僅沒有提供協助,更用盡方法阻止調查。

博明建議,國際社會應組成專責應對疫情的新組織,成員應由美歐、日、韓、印度和抗疫表現優秀的臺灣組成,強調由民主骨幹組成的新組織,能更快和有效協助國際社會應對疫情。

中國暫停核發短期簽證

中國1月8日大開國門,各國擔心變種病毒,爲避免重演三年前病毒傳播全世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瑞典、以色列、比利時、卡達等已有21國對自中國入境的所有旅客祭出須PCR或快篩陰性,或陽性隔離、戴口罩,甚至驗廢水等檢疫措施。

摩洛哥、朝鮮暫停來自中國的旅客入境最嚴,臺灣也尚未恢復中國旅客入境。不過,韓國、日本卻率先遭中方“無預警”宣佈暫停核發短期簽證,被解讀受到“報復”。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10日公佈,自即日起,暫停簽發韓國公民赴華訪問、商務、旅遊、就醫、過境,以及一般私人事務類短期簽證。韓國外交部表示,韓國目前的措施是以科學爲根據所採取的,並對中國停發短期簽證的舉止表示相當遺憾。

10日晚間,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也宣佈暫停審發日本公民赴中普通簽證。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對此表示極度遺憾,並提出抗議,要求取消。

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網站11日還加碼公告,針對近期“少數國家”對“中國公民”採取的“歧視性”入境限制措施,國家移民管理機構自即日起暫停韓國、日本公民來中國實行的72/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1日再次表示,“少數國家”罔顧科學事實和本國疫情實際,仍執意針對中國採取“歧視性入境限制”措施,中方根據相關國家採取對華歧視性措施的實際情況,作出對等反應,既是維護本國公民的正當權益,也是爲了維護國家間正常交往合作的必要環境,“正當合理”。

必須指出的是,各國強化檢疫措施是針對自中國出發的所有旅客,包括韓國、日本公民自中國回國也都必須事前先檢測、落地後再篩檢。

另外,中國總高舉“對等”,但在事前繳交陰性檢測證明的要求上,中國至今對各國的標準都是較爲嚴格的登機48小時前檢測,而像日本要求的則是較爲寬鬆的72小時前。

日、韓網民質疑這挑起民族仇恨。中國網民則反擊韓國要求自中國入境旅客得掛着“黃牌”排隊,如被當罪犯“遊街”,日本也比照辦理,發紅繩掛牌區別,力挺政府“對等措施、回敬他們”。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兩岸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编辑精选

2023年1月11日新冠疫情速報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月11日訊)香港新增新增9279宗新冠病毒確診,多67名患者離世。

9017宗是本地個案,多2宗涉及BQ1.1及1宗XBB變異病毒株。

14間安老院舍及殘疾人士院舍,呈報共15名院友及3名員工染疫。

學校方面,多1092名學生及教職員確診。

藥房商會反對立法規管銷售退燒藥,建議平均供藥給社區藥房。

立法會議員梁熙及張欣宇指,長遠應取消往來內地需出示核酸證明的要求。

政府早前指會與化驗室商討,統一核酸檢測的CT值標準。有檢測承辦商認為,應在報告列明陰性結果只適用於出入境,否則會影響業界基準。

1月11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中國先後宣布暫停向南韓及日本公民發出簽證,日本及南韓表示遺憾,日本已透過外交渠道提出抗議,要求取消有關做法。

有世衛歐洲區官員指,由於Omicron變種病毒亞分支XBB.1.5在美國境內快速傳播,各國應考慮建議旅客在包括長途客機的高風險環境佩戴口罩。

世衛宣布將在本月27日開會,商討是否繼續將疫情列為最高警戒級別的「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並就此向世衛總幹事譚德塞作出建議,但有科學家及世衛專家認為中國剛剛放棄清零政策,考慮降低警戒級別為時尚早。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兩岸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编辑精选

河南新冠感染率達九成 輝瑞藥未納入醫保目錄

中國防疫政策再次做出“重大調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由“乙類甲管”調整爲“乙類乙管”。圖爲天津市南開醫院病房人滿爲患。

河南省政府官員本週一通報,該省新冠病毒感染率接近九成,現階段流行毒株仍以奧密克戎BA.5.2變異株爲主。河北一醫護人員表示,河南新冠病毒感染率與河北、山東及四川等省份相似。目前,中國境內的新冠病毒主要是奧密克戎變異株。與此同時,日前傳出中國與美國輝瑞公司就進口輝瑞特效藥帕克洛維(Paxlovid)談判破裂的消息,中方的理由是對方要價太高,因此談判以失敗告終。

輝瑞藥未納入醫保目錄

中國目前新冠感染人數爆炸性增長,醫療資源擠兌,醫院人滿為患,尤其老年患者急需特效藥應對。而臨床試驗發現,輝瑞的口服藥Paxlovid能使高危重症患者的住院率降低大約90%

但是,中國國家醫保局1月8日稱,由於輝瑞報價過高,今年4月起將把Paxlovid剔出基本醫療保險計畫涵蓋的藥物清單。官媒環球時報乘機造勢,指責美國輝瑞公司企圖從中國對抗新冠疫情中牟取暴利,稱美國資本勢力通過出售疫苗和藥品已經從世界上積累了相當大的財富,一些網紅也跟着起鬨。

真相到底如何呢?根據路透社報道,輝瑞公司首席執行官艾伯樂(Albert Bourla)星期一在美國舊金山的一場討論會中透露談判中斷的原因:中國要求的定價,竟低於對中低收入國家的定價。

艾伯樂強調,“他們(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不認為他們應該支付比薩爾瓦多更低的價格。”

據指出,輝瑞公司目前對中國醫院的Paxlovid供貨價是每個療程1890元人民幣,摺合美元不到300元,遠遠低於美國、台灣、香港和歐洲國家支付的500-700美元的採購價。而且費用基本由國家承擔,國民無需付費,或只付極少的費用。

輝瑞公司其實是根據各國人均收入水平定價的。科普作家方舟子發推說:“輝瑞實行三級定價:高收入、中收入、低中收入國家。目前以低於中收入國家價格賣給中國(一盒約220美元)。賣給低中收入國家是成本價,中國政府要求輝瑞賠本賣?”

消息傳出後,引髮網友反彈。有人在微博寫道:“一直宣稱,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病人,到真掏錢了,咋又捨不得。當時做核酸建方艙安鐵皮可謂高效,咋採購明知能抑制病毒的藥卻這麼計較?百思不得其解。”

還有人質疑:“Paxlovid在中國的需求量很大,中國政府嫌貴沒有將其納入醫保。我猜想是不是利益集團覺得走非醫保途徑可以隨便漲價,更有利可圖?”

法新社報道,應對新冠病毒藥物奇缺,許多恐慌的中國人只好轉向黑市求救,儘管價格高的嚇人,而且常常受騙。有人甚至以18000元人民幣一盒,也就是2466歐元的高價兜售帕克洛維,竟然比官方價格高出九倍多。

華郵:衛星圖顯示中國火葬場涌人潮 告別親人只有2分鐘

中國放寬疫情管制後疫情大爆發,華盛頓郵報周二公布取得的中國各地衛星圖、網絡流傳畫面與目擊者陳述顯示,大批居民湧現火葬場,排隊等候親人被火化;殯儀館暫停所有追悼會,家屬仍能在親人火化前告別,但時間只有”2分鐘”。

中國去年12月7日公布放寬新冠防疫措施”新十條”,等同放棄持續3年的防疫清零政策,中國各地的疫情開始如野火般蔓延,確診人數激增。但中國官方堅稱自新十條公布以來,中國死於新冠病毒的人數不到40人。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取得由美國馬薩爾科技(Maxar Technologies)拍攝的圖像顯示,從北京到南京、成都與昆明,6個中國城市的殯儀館活動都急遽增加,包括車輛運送屍體、居民排隊等候親人被火化,表明中國官方紀錄並沒有反映暴增的死亡人數。

這些衛星圖與華盛頓郵報記者對中國居民、殯儀館工作人員的採訪內容一致。一名重慶江南殯儀館接待員就說,”在這裡工作6年,從未這麼忙碌過”,”冰櫃已經滿了,所有8個焚化爐都是一天24小時全天候運作”。

由於需求過高,華郵聯繫至少4家殯儀館已經停止舉辦追悼會,只提供火葬服務。

中國國家衛健委日前明確對死亡病例分類,只有病毒導致肺炎及呼吸衰竭死亡才歸類為染疫死亡,不論病毒檢測是否呈現陽性。但國際專家預測,中國每天實際因COVID-19死亡人數接近5000人,多個模型預測中國今年會有超過100萬人死於疫情大流行。

馬薩爾科技去年12月24日拍攝的衛星畫面顯示,北京郊區通州一家殯儀館似乎建造一個新的停車場。比對美國行星實驗室公司(Planet Labs)拍攝的其他圖像,華郵確定擴建日期應在12月22日或之後的幾天,但2天後,殯儀館停放了100多輛汽車。

昆明殯儀館外的停車場在1月5日時的圖像也顯示,和一年前相比,停車場異常擁擠,車輛停在殯儀館入口附近的街道上,還能看到行人。去年12月28到29日的抖音上,也能看到白天與晚上拍攝的擁擠畫面。

馬薩爾科技補捉到去年12月21日成都東郊殯儀館的畫面顯示,數十輛車輛停在院落周圍,其中包括用於運送遺體的白色車輛。比對2021年12月18日的畫面,當時殯儀館幾乎沒有車子。殯儀館工作人員表示,暫停所有追悼會,但家屬仍能在火化前向死者告別,但告別時間只有”2分鐘”。

據中國媒體“上游新聞”報道,這起惡性交通事故發生在江西南昌縣幽蘭鎮連外公路。事發時,當地村民正在按傳統風俗凌晨步行送殯。但忽然有一輛貨車突然衝入人羣,導致嚴重傷亡。

深夜出殯疑趕火化排隊 江西南昌重大車禍39人死傷

江西省南昌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官方微博“南昌縣交警”發佈通報稱,事故發生是在1月8日0時49分許,地點位於南昌市南昌縣幽蘭鎮S517連接線桃嶺村路段。江西衛視“江西新聞聯播”9日引述南昌縣委宣傳部的消息報道,這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已造成19人死亡、20人受傷。

中國媒體 “極目新聞”援引一位受傷者的描述指出,8日當天零時許,他和妻子及其他60多人爲大伯出殯的親友正在路邊行走,準備坐靈車前往當地殯儀館,與伯父告別。當行至一處紅綠燈時,一輛貨車突然從後方衝入送殯隊伍,撞倒多人後還一直向前行駛,直至撞到一百多米外的靈車才停下來。

一位在出殯現場負責打爆竹的男士則告訴《新京報》,“我就在打爆竹的,我就在最邊上。沒霧,當時月亮挺光的。我們往前走,但(半掛車)從後面呼一下尖嘯過去,就一塌糊塗了,就看不清了。碾壓人羣啊!(半掛車)撞了靈車還跑了幾百米。”

這項重大交通事故在中國社羣網路引起熱議。在感嘆“這得牽連多少家庭”同時,也有網友質疑,這是否又是疫情衍生的次生災害,因爲很可能是因火葬場需要排隊,親朋好友只好半夜就在路邊擺祭,而遭遇劫難。

河南新冠感染率達九成 

本週一(9日)上午,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統籌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會上,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闞全程介紹,從社區監測數據看,截至2023年1月6日,全省新冠病毒感染率爲89.0%,其中城市89.1%、農村88.9%,現階段流行毒株仍以奧密克戎BA.5.2變異株爲主。

山東青島居民約翰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說,當地的感染率在九成以上,他認爲河南新冠感染率不會低於90%,政府不提倡做抗原測試,許多人即使感染也不會去醫院:“我看到了河南的報告數字了,這個89%的數字不太準,肯定超過90%。最嚴重的三個省份就是河北、河南、山東,重症率比較多,嚴重的是老人。我周邊的親戚、朋友,還有我的同學,凡是我認識的人(感染率)100%。”

約翰說,青島當地醫院幾乎爆滿:“目前,我們當地每一個醫院都被肺炎患者爆滿,包括醫院走廊裏都是人,以老年人爲多。中年人中有基礎病的有肺炎,要住院,人比較多。”

河北一位醫護人員告訴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最近肆虐中國的奧密克戎變異株,以BA.5.2和BF.7爲主,其潛伏期短,平均一至三天,而且傳播速度快,人類無法防範。她說:“現階段山東、河北、四川省感染率基本上達90%以上,以此推算,全國的新冠病毒率也在90%以上。”

中國防疫政策再次做出“重大調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由“乙類甲管”調整爲“乙類乙管”。即當局主要通過醫療機構就診、居民自我健康監測、重點人羣監測等方式來發現感染者。而不再實行隔離措施。

對於官方突然放棄實施了三年的“動態清零”政策,導致醫療系統崩潰。新冠病毒感染者缺醫少藥的問題日益突出,而中國醫保局本週與美國輝瑞藥廠談判破裂,輝瑞藥未納入醫保目錄。官方的解釋是輝瑞抗新冠藥太貴。對此,網民質問當局“核酸3年貴不貴?”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兩岸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编辑精选

2023年1月10日新冠疫情速報:香港新增9379宗多75名患者離世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月10日訊)香港新增新冠病毒確診回落至4位數,新增9379宗,當中9152宗是本地感染、227宗是輸入個案。再多75名患者死亡。

13間安老及4間殘疾人士院舍共19名院友和1名員工確診,過去5天內曾呈報陽性個案,新增確診分別有288名院友及92名員工。

774間學校呈報1749宗個案,涉及1505名學生及244名教職員。

李家超稱當局爭取周日開通高鐵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當局正爭取星期日開通高鐵,現正與有關單位密切聯繫,確保做好準備,包括口岸所需的工作人員,另外亦已做好司機培訓工作。

李家超出席行會前,被問到首階段通關南下北上的人數是否較預期少時表示,政府並非考慮「一、兩天」的情況,而是關注長遠效益,相信農曆新年將至,會有更多旅客計劃往來兩地,而隨著各項活動,包括旅遊及展覽恢復,有望為零售及旅遊業帶來生機。

李家超又指出,內地來港人士要取得相關簽注及證明才能來港,而批發簽注程序剛恢復運作,預料未來會有更多人獲批來港。他又表示,政府正籌備在二月期間,舉行大型宣傳活動,希望吸引旅客及商機。至於香港會否跟隨澳門,將新冠病毒列作「風土病」,李家超表示,會留意重症及死亡等數字,基於科學數據及實際情況作考慮。

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表示,相信本港已有接近500萬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混合免疫屏障已足夠,專家建議可盡快取消確診者隔離令。他又說,內地入境人士持核酸檢測的措施,視乎確診人數及入境人士對醫療系統影響,數周後可考慮放寬,以快測取代或完全不需要檢測。

1月10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泰國政府再次修訂防疫措施,即日起所有香港及澳門旅客入境泰國,不用出示疫苗接種證明和新冠病毒檢測結果,亦毋須出示購買包括新冠治療的旅遊保險證明,全面回復疫情前的安排。

中國暫停簽發南韓公民赴華短期簽證 韓方遺憾

中國駐南韓大使館發布通知,即日起暫停簽發南韓公民赴華短期簽證,有關措施將視乎南韓對華歧視性入境限制取消情況再作調整。

南韓外交部對中方的措施感到遺憾,已透過外交渠道向中方傳達立場。發言人又說,韓方加強防疫措施有科學和客觀依據,並一直與國際社會公開透明地分享疫情資訊,今後會繼續與中方緊密溝通。

南韓本月初收緊對中國旅客的限制,包括暫停簽發中國公民赴韓短期簽證,並要求來自中國內地的旅客,在出發前和抵埗後接受核酸檢測。

南韓單日新增60041宗新冠確診個案,87宗是由境外輸入,其中53人從中國入境。

另外,當地再多44名患者死亡,重症患者有541宗,較前一天增加9宗。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兩岸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编辑精选

泰國取消中國旅客入境限制 副總理親自接機贈花環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月10日訊)泰國當局近日宣布解禁防疫措施,不再要求中國入境旅客出示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苗接種證明,首批前往泰國的269名中國旅客,昨(9日)中午抵達曼谷蘇凡納布國際機場,泰國副總理兼公衛部長阿努廷及官員到場接機,親自送上蘭花花環、口罩等伴手禮,隆重歡迎旅客到來。

據2019年數據顯示,中國遊客為泰國海外觀光最大宗來源,約佔抵泰遊客的三分之一。對此,阿努廷表示,2023年赴泰中國旅客人數將達到700萬至1000萬人次。

在清邁從事旅行業的Anchalee表示,在疫情發生後,公司近3年幾乎沒有生意,隨著入境解禁,將開始招聘會中文的員工、司機,「很高興能夠看到中國遊客到達泰國,我敢肯定,如果你問旅遊業的任何人,所有國家中,他們最期待看到回來的是中國遊客。」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兩岸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编辑精选

2023年1月9日新冠疫情速報: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月9日訊)香港新增11641宗新冠病毒確診,本地感染11318宗,輸入個案佔323宗。醫管局呈報多64宗死亡個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12193名患者離世。

8間安老及8間殘疾人士院舍共21名院友確診,過去5天內曾呈報陽性個案院舍,新增確診分別有272名院友及104名員工。

908間學校呈報2668宗個案,涉及2294名學生及374教職員。

專家料通關後內地輸入個案不多,呼籲市民及時接種第四針。

林世雄︰東鐵綫每日有135班來往落馬洲列車,考慮農曆新年增班次。

周二起社區檢測中心服務擴至三歲以下。

1月9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澳門推「限藥令」關閘一帶藥房退燒藥幾絕跡,有人改為搶購止瀉藥。

日本政府宣布自今個星期四起,由澳門直飛往日本航班的入境人員,需要提供72小時內檢測陰性證明,並實施全員入境檢測。日本政府因應中國新冠疫情蔓延,加強邊境防疫措施,從星期四起,乘坐從澳門直飛日本航班的入境人士,需要提供出境前72小時內的檢測陰性證明,並在入境時接受核酸或高靈敏度抗原檢測。

內地新增14171宗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比之前一天多一倍,另多3宗死亡個案。河南省約近九千萬人受感染,強調疫情高峰已過。

輝瑞新冠口服藥因報價高未納入醫保目錄。

南韓新增19106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包括109宗輸入病例,其中74人從中國入境,同日再多35名患者死亡,重症患者較前一日增加6人至532人。疫情特別應對小組組長表示,若果重症患者人數本周趨於穩定並有所減少,下星期就可以討論解除室內口罩令的相關事宜。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兩岸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编辑精选

2023年1月8日新冠疫情速報:內地與香港今日首階段通關,香港新增14113宗多66名患者離世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月8日訊)香港新增14113宗新冠病毒確診,本地感染有13682宗,輸入個案佔431宗。醫管局呈報多66宗死亡個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12129名患者離世。

8間安老及10間殘疾人士院舍,共有23名院友及6名員工確診。過去5天內曾呈報陽性個案院舍,新增確診分別有309名院友及134名員工。

內地與香港今日首階段通關。

李家超:首日通關運作暢順,最終目標不設配額。

落馬洲支線口岸早上六時半開放,有市民一早過關;深圳灣口岸開關前有過百名市民排隊等過關;上水廣場有直通巴前往文錦渡口岸,有市民回內地探親及辦事。市民經澳門入境內地則仍要出示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1月8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深圳和香港的口岸今日起,分階段有序恢復內地與香港人員正常往來。
深港兩地會在實施通關後一星期內,即不遲於下周日,就第一階段的整體實施情況進行分析。在雙方形成一致意見基礎上,再研究安排實施第二階段恢復通關安排。

香港入境澳門,市民毋須再出示核酸檢測證明及使用澳門健康碼。

內地增7072宗新冠本土確診,多兩宗死亡個案。

南非發現首宗XBB.1.5新冠病毒變種個案。

歐洲多國籲民眾如非必要不要前往中國。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兩岸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编辑精选

2023年1月7日新冠疫情速報:香港增15850宗新冠多72名患者離世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月7日訊)香港新增15850宗新冠病毒確診,本地感染有15341宗,輸入個案佔509宗。醫管局呈報多72宗死亡個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12063名患者離世。

23間安老及4間殘疾人士院舍,共有36名院友及1名員工確診,過去五天內曾呈報陽性個案院舍,新增確診分別有382名院友及130名員工。

而香港亦發現首宗Omicron XBB.1.5變異病毒株輸入個案。世衛早前表示,Omicron XBB.1.5變異病毒株,是至今發現最具傳染性病毒株,但似乎不會引發更嚴重病情。

政府公布,明天起文錦渡口岸的貨物清關服務時間會調整為每日上午7時至下午10時。

當局表示,隨着疫情穩定受控,兩地政府明天起調整貨物清關服務時間,與旅檢服務一致。

兩地政府已就安排通知相關業界,調整文錦渡口岸運作時間不會對內地供港鮮活食品供應順暢造成影響。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表示,截至今日傍晚6時,已有超過41萬人透過網上系統,預約出境前往內地。

 1月7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澳門明起禁攜過量4種抗疫藥物及用品出境

澳門行政長官作出批示,明日起,禁止以個人自用或消費貨物的名義,攜帶過量的4種抗疫藥物及用品離開澳門,出境人士最多只可帶5盒止痛退熱藥、5盒複方感冒藥、5盒化痰止咳藥及5盒新冠快速抗原檢測試劑。出境人士如能出示醫生處方證明有醫療需要,自攜出境的藥物數量則不受此限。

當局說,雖然目前澳門抗疫藥物及用品的供應緊張情況得到一定程度紓緩,但考慮到澳門居民的需求,以及鄰近地區有藥物供應緊張的情況,為進一步保障澳門居民的用藥需要,當局作出有關批示,防止抗疫藥物及用品被大量帶離出境。

路透社︰中國藥監局與輝瑞談判 冀獲批仿製新冠口服藥

路透社報道,中國政府正與美國輝瑞公司商討,期望獲得許可,允許內地藥廠在中國生產和銷售輝瑞新冠口服藥物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的仿製藥。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說,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自上月底以來一直與輝瑞進行談判,希望在本月22日農曆新年前達成協議。消息人士又說,中國藥監局上月下旬與內地幾間製藥廠舉行會議,討論生產帕克斯洛維德仿製藥所需的準備工作,這些藥廠包括浙江華海藥業和石藥集團。

中國藥監局2022年2月應急附條件批准帕克斯洛維德進口註冊,用於治療多個省份的高危患者。輝瑞上月同意,透過當地一間公司將這隻藥出口到中國,以便更廣泛地使用。

報道說,中國藥監局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並未回應查詢,輝瑞發言人就表示,正積極與中國當局及所有利益相關方合作,以確保帕克斯洛維德在中國的充足供應。

內地春運客流量料逾20億人次 官員指與疫情高峰疊加

為期40天的2023年春運1月7日起在內地正式開啟,旅客亦可以開搶除夕當天的火車票。

作為乙類乙管後第一個春運,官方預計今年春運期間,客流總量將超過20億人次,相信可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七成,預料一些路線的火車票一票難求。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成光表示,預計探親流約佔春運客流的55%,務工流約佔24%。他又表示,與往年相比,今年春運人流高峰與疫情高峰疊加,是近年來不確定性最多、情況最為複雜、困難挑戰最大的一次春運。預計客流及貨運大幅增加,一線人員感染風險大,安全生產風險隱患亦增多。

李顯龍:多國包括中國還有疫情 籲民眾接種二價疫苗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雖然新加坡從新冠疫情中復甦,但很多國家包括中國仍有疫情,必須確保本地疫情繼續受控。他呼籲合資格的民眾接種疫苗,特別是最新的二價疫苗。

李顯龍透露,在去年12月出訪歐洲之前,已接種二價疫苗作為第四劑疫苗。

他表示,繼Omicron、XBB等變異病毒株後,如果有另一種新變異病毒株來襲,若已符合最新的接種要求會比較安全。

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加強由中國入境旅客的防疫措施,新加坡暫時未有調整。當地衛生部門日前指出,將密切關注疫情發展,若有需要,準備隨時針對部分特定國家重啟邊境管制措施。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兩岸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编辑精选

2023年1月6日新冠疫情速報:香港新增19722宗多55宗死亡個案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月6日訊)香港新增19722宗新冠病毒確診,本地感染19527宗,輸入個案佔195宗。醫管局呈報多55宗死亡個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11991名患者離世。

22間安老及10間殘疾人士院舍,共有48名院友及4名員工確診,過去五天內曾呈報陽性個案院舍,新增確診分別有402名院友及157名員工。

840間學校呈報1791宗個案,涉及1486名學生及305教職員。

資科辦︰截至早上8時,超過28.6萬人預約過境內地。

香港與內地周日起首階段通關,廠商會常務副會長盧金榮希望可以設立特別名額,給市民辦理急事。

深圳福田口岸不少工作人員在關口準備,附近的商舖都期望香港與內地通關後可帶動人流,改善生意。

香港公布1月8日起,取消跨境貨車司機預約申報入境作業,及在口岸進行核酸檢測等要求,只須申報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

 

 1月6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鄉村早已疫情遍地 缺醫少藥的鄉村
隨着中國春運啓動,在中國大城市蔓延的新冠疫情正向鄉村地區擴散。有專家說,這個冬季的疫情第二波高峯將以鄉村地區爲主。

這波向鄉村地區延伸的疫情早已引起了各方面的警惕。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司司長焦雅輝1月2日在面對中國官媒央視的鏡頭時說,隨着春運展開,大量人口返鄉,可能造成報復性城市人流高峯流向農村,農村疫情更加讓人擔心。

但鄉村地區的疫情蔓延其實在此前半個月就已經發生。湖南省高坪鎮衛生院的一位醫生1月4日晚匿名說,爲了應對廣泛的新冠疫情,衛生院已經捉襟見肘,“這裏很擁擠,牀位不夠,要預約;人手不夠,我們都沒休息,有半個月沒休息了。我們有時候發燒,不嚴重的話,都會繼續上班。”她強調,目前就診的多數是有基礎病的老人。

地方官媒《浙江日報》網站上一篇題爲《陽潮衝擊下的縣級醫院》的報道中提到,海鹽縣醫院近段時間日接診量最多時有1400多人,是以往的10倍;發熱門診24小時開診,除了凌晨之外,其餘時間醫護人員幾乎都是連軸轉。

中國證券報在1月2日的報道中則指出了一個相關的問題,包括鄉鎮一級的大多數基層醫生,新冠疫情爆發三年以來,主要忙於核酸和追陽,實際缺乏治療新冠的經驗,不熟悉目前正在推廣的“抗病毒藥物+激素”這樣的治療方案。

遇到鄉鎮醫院無法處理的情況時,新冠陽性病人有時不得不通過自己的渠道,尋求到更大的地方去求醫。

身在廣州的一位醫生出於安全考慮,匿名說,他的親戚多數在鄉下,但鄉鎮一級的醫院顯然對新冠疫情缺乏準備,“我現在就有兩個親戚是從鄉下接到城裏來治療的,她們那邊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對於發熱等症狀都缺少辦法,很多連靜脈注射的退燒藥都是沒有的。”

他坦率地說,對於農村感染的情況現在缺乏統計,但從他個人觀察到的情況看,目前在廣東農村,新冠感染率可能已經超過了50%。

中國政府方面對於鄉村面臨的疫情挑戰顯然是有認知的。去年12月7日,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發佈文件,要求鄉鎮衛生院對轄區內老年人合併基礎病等特殊病人實施健康監測,提前摸清底數,根據健康風險等級實施分級健康管理。

12月31日,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又聯合發文(《加強當前農村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加強縣級醫院重症和傳染病醫療資源建設。

在北京,外交部再回應有國家對來自中國的入境旅客採取防疫限制,發言人毛寧說,針對有些國家不合理的做法,中方將結合疫情情況和防控需要,按照對等原則採取相應措施。
毛寧又說,應世衛方面邀請,中方昨天派專家參加了世衛組織成員國通報會,介紹了中國新冠疫情防控舉措、變異毒株監測、新冠疫苗接種及臨床救治等情況,並同成員國積極互動。

毛寧稱,注意到世衛組織表示,中方正持續上傳病毒基因測序數據,在過去幾周加大疫情資訊的分享力度,中方願繼續同包括世衛在內的國際社會加強合作,更好應對疫情挑戰。

內地修訂新冠診療方案 增加抗原檢測陽性作為診斷標準

國家衛健委公布最新的新冠病毒感染診療方案,提出多項修訂,包括增加抗原檢測陽性作為診斷標準。

方案提出,考慮到多數感染者居家治療,抗原檢測操作簡便,而且抗原檢測對病毒載量較高的感染者,有較好的檢測靈敏性,今次的修訂能令這類型感染者能夠通過抗原檢測得到及時診斷。

方案亦提出不再判定「疑似病例」,文件解釋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已可通過核酸和抗原檢測等,實現及時、快速、準確診斷,不會出現檢測較長時間不能明確的情況。

其他修訂包括,不再要求病例「集中隔離收治」、將國家已經批准上市的抗新冠病毒治療藥物,納入新版診療方案等。出院標準亦有調整,對核酸檢測不再有要求,而是根據臨床病情決定。

南韓增5.6萬宗確診 輸入個案有八成來自中國

南韓新增56954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連續三日維持在6萬宗以下,再多75名患者死亡,重症患者較前一日減少23人至548人。

防疫部門表示,新增的258宗輸入個案中,有八成來自中國。

南韓政府早前要求從中國入境的旅客,必須在登機前出示檢測陰性證明,入境後亦要做核酸檢測。從明日起,來自香港和澳門的旅客,同樣要出示出發前的檢測陰性證明。

當局又說,將會依法依規對早前因為逃避隔離而被捕的中國旅客嚴肅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