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香港

香港9月24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5190宗,多7名患者離世,周一起機場入境人士取消酒店檢疫 ,登機前以快測代替核酸檢測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將於11月在香港大球場復辦。(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網頁截圖)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9月24日訊)香港新冠病毒單日確診個案連續5日維持5千多宗水平,新增5190宗個案,本地感染佔5038宗,輸入個案有152宗。

醫管局呈報多7名患者離世個案,死者72至93歲,涉及6男1女。其中4人未完成3針疫苗接種,第五波累計9893宗死亡個案,由疫情爆發初期至今則累計10106宗死亡個案。現時有41名留醫患者情況危殆。

院舍呈報14宗感染個案,學校方面,有4間學校共5個班別要暫停面授課一周。

周一起機場入境人士取消酒店檢疫,外遊市民受惠。

勞工處:「0+3」下外傭在醫學監察期間可在僱主家中工作。

孔繁毅:預料數星期後確診回落,有條件「0+0」及放寬社交距離限制。

楊何蓓茵:疫情近日回落家長不應掉以輕心盡快帶子女接種疫苗。

楊德強料疫情過後香港仍能復辦各類大型體育賽事。

11月金融峰會前會否再放寬檢疫措施,許正宇:要按數據決定。

最新檢疫措施:

政府宣布海外抵港人士檢疫下周一起改為「0+3」,毋須酒店隔離,取消旅客上機前核酸檢測,改為快測。

未完成接種疫苗的香港居民可以登機來港,來港易及回港易計劃不設限額,適用內地所有地方及澳門來港人士。

抵港人士入境接受核酸檢測後可回家或到入住酒店等待結果,如陰性會獲黃碼三天,期間可外出,但不能進入食肆等要主動核查的表列處所。

以快速抗原測試首次取得陽性結果的人士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

9月24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內地新增753宗新冠本土個案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753宗新冠本土個案,包括129宗確診和624宗無症狀感染。

新增本土確診以四川的51宗最多,其次是貴州的32宗。

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個案中,黑龍江有209宗,寧夏121宗,西藏111宗。

內地累計24萬9100多宗確診,5226名患者死亡,超過24萬人康復出院。

賀一誠稱澳門暫無條件實施與內地不一致防疫入境措施

澳門有望在11月初恢復內地電子簽證和旅行團赴澳。行政長官賀一誠說,中央已同意先恢復包括廣東、福建、江蘇、浙江和上海4省1市到澳門的電子簽證和內地旅行團,預計需要一個月時間準備,例如遇到疫情時的熔斷機制等;初期目標是將目前每天有21000人次,增加一倍到約日均4萬人次,即回復至疫情前約一半的旅客量。

不過,賀一誠說前提是維持與內地一致的防疫措施,維持內地低風險以外入境人士,包括從香港入境要有7天到酒店醫學觀察和3天家居自我健康管理。他說不評論香港的「0+3」檢疫安排,但表示澳門暫時無條件實施與內地不一致的防疫入境措施。

南韓增逾2.9萬宗確診 多63名患者不治

南韓新增29353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再多63名患者死亡,累積超過2459萬宗確診,28140人死亡。

現有重症患者418人,較前一天增加19例。

韓聯社報道,新增確診個案雖然較前一日增加200多宗,但較一星期前減少超過14000宗,境內疫情漸趨穩定。

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香港

香港9月23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5387宗,多12名患者離世 抵港人士檢疫下周一起改為「0+3」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將於11月在香港大球場復辦。(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網頁截圖)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9月23日訊)新增5387宗新冠確診,本地個案佔5231宗,多12名患者離世。

警拘五西醫涉濫發免針紙,醫學會會長:如有違法要面對專業聆訊。

展覽業界:檢疫安排難吸引旅客來港,應全面放寬至「0+0」。

最新檢疫措施

政府宣布海外抵港人士檢疫下周一起改為「0+3」,毋須酒店隔離,取消旅客上機前核酸檢測,改為快測。

未完成接種疫苗的香港居民可以登機來港,來港易及回港易計劃不設限額,適用內地所有地方及澳門來港人士。

抵港人士入境接受核酸檢測後可回家或到入住酒店等待結果,如陰性會獲黃碼三天,期間可外出,但不能進入食肆等要主動核查的表列處所。

以快速抗原測試首次取得陽性結果的人士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內地新增新冠病毒本土個案再度突破700宗
在北京,有民眾排隊接受核酸檢測。(美聯社資料圖片)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748宗新冠本土個案,包括121宗確診和627宗無症狀感染。

新增本土確診個案中,四川和貴州分別有43宗,黑龍江15宗。

本土無症狀感染就以黑龍江的221宗佔最多,其次是西藏的131宗。

內地累計24萬8900多宗確診,5226名患者死亡,24萬700人康復出院。

台灣單日新增本土病例連續4天比一周前同期下降

台灣再多39769宗新冠本土病例,當中185宗是中重症。

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單日新增本土病例,連續4天比一周前同期下降,形容疫情正向好的方向發展。

另外,當地再多41名患者死亡,年齡介乎20多至90多歲,當中一名20多歲男性,沒有慢性病史、曾接種三劑疫苗,懷疑在家中瘁死,送院後不治,經檢測後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當局相信死者死因與新冠病毒有關,但是否有其他原因仍待進一步了解。

澳門再向已登記居民發放8千元生活補貼

澳門政府將再向已登記接受電子消費優惠計劃的居民,發放8000元生活補貼,作為今年6月出現新一波疫情時對居民的經濟援助,生活補貼每天使用上限維持在300元,使用期是今年10月28日至明年6月30日。

凡已登記抗疫電子消費計劃,並用完之前3000元立減額及5000元啟動金中餘額不足10元的市民,其手機支付平台系統會自動充值新的8000元生活補貼。

如果明年2月28日仍未使用完目前電子消費計劃的啟動金或立減額,政府會回收餘額,再於明年3月1日起,將8000元生活補貼注入相關居民的使用平台。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約66萬7千名合資格人士完成登記電子消費計劃,澳門當局估計今次生活補貼會動用約59億元抗疫援助金。

日本鬆綁入境管制,下月11日恢復短期停留免簽證入境及自由行

日本下月11日起放寬因防疫而採取的邊境管控措施,包括恢復免簽證旅遊及個人遊,亦計劃取消目前每日5萬入境人數的上限。

有旅行社表示,措施對本港業界是喜訊,加上日圓貶值的利好因素,預料下月至農曆新年都會是前往日本旅遊的高峰。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就關注,航空公司需時調整往日本的航班,是否有能力應付急增的出境旅客。

南韓增逾2.9萬宗確診 下周一起全面解除戶外口罩令

南韓新增29108宗新冠確診病例,再多68名患者死亡,累積超過2456萬宗確診,28077人死亡。

現有重症患者399人,較前一天減少29人。

南韓總理韓悳洙宣布,下星期一起全面解除戶外口罩令,但考慮到流感患者增加,及疫情可能會在冬季再度反彈,室內口罩令將繼續維持。

譚德塞:疫情結束在望不等於已到終結。

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香港

香港機場入境檢疫改為0+3 下周一起生效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9月23日訊)香港政府宣布放寬入境檢疫措施,下星期一起,海外或台灣從機場抵港人士,檢疫安排由現時的「3+4」改為「0+3」,並取消旅客在登機前要提交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要求,改為以快測取代。另外,亦取消未完成接種疫苗的港人未能登機的限制,而「來港易」及「回港易」計劃不設限額,適用於內地所有地方及澳門來港人士。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在「0+3」安排下,會取消檢疫酒店安排,來港人士可回家或到自選酒店,進行3天醫學監測,期間可外出,但有核酸檢測要求。抵港人士在機場接受核酸檢測後,不用等候結果就可回家或酒店,再等待檢測結果,即「Test And Go」,並可自選交通工具包括公共交通工具,而在家中或酒店取得核酸陰性結果後,會獲派3天黃碼,即Day 0至Day 2,期間要受限制,不能進入主動核查處所,如食肆、酒吧,但在第3天如已獲得早一天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就可獲派「藍碼」,解除「黃碼」限制,可進入食肆、酒吧。
李家超說,當局取消旅客在登機前要提交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改為只需提交24小時內的快測陰性結果,可便利旅客來港,免除他們在外地不容易找到核酸檢測服務的困難。當局又容許未完成接種疫苗的香港居民登機回港,但回港後要按現行程序以取得疫苗通行證。

特首:抗疫不走回頭路 給予社會最大經濟動力聯通世界

行政長官李家超重申,特區政府的防疫政策,包括不躺平;控制確診數字;減重症及死亡;保護高風險人士如一老一幼等,亦要以科學精準方法識別不同風險級別人士,減低管控人數及範圍,同時平衡風險及經濟動力。

李家超說,今次幾項決定是考慮基於疫情數據分析,包括由海外來港人士的傳播風險不高於甚至低於本地社區的風險,亦考慮民生、經濟活動、香港競爭力、入境便利等因素。

他強調會在管控疫情走勢下,給予最大空間香港聯通世界,社會有最大經濟動力,並減少來港人士的不便,不希望走回頭路。而政府的措施要有序進行,包括交通、設施、人手配置安排,並對控疫前景持正面態度。

國際七人欖球賽11月復辧 海外隊伍實施氣泡管理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將於11月4至6日在香港大球場復辦。欖球總會表示,因健康和安全考量,大球場入座上限是8成半,即超過3萬人可入場觀賽。

欖總表示,海外隊伍和工作人員將實施嚴格的「氣泡管理」,他們須接種兩劑新冠疫苗,來港前48小時須接受核酸檢測,抵港當日要接受核酸和快測檢測,其後每日接受核酸檢測,大會已經預訂專用酒店單人房,以及安排有專車接送和指定訓練場地。

欖總又指出,觀衆入場前要掃描安心出行和疫苗通行證,看台座位為8人或以下一組,觀衆需要佩戴口罩,但可在座位上飲用飲品。

欖總主席蒲敬思表示,對於任何入境檢疫措施的放寬都感到高興,因為體育界乃至整個社會都有正面影響,雖然「氣泡管理」措施的成本高,但參賽隊伍已經同意遵守,屆時仍會繼續實施,他期望明年4月舉辦新一屆七人欖球賽時,不再需要實施有關安排。

展覽業界:檢疫安排難吸引旅客來港 應全面放寬至「0+0」

目前持黃碼人士可以參加企業對企業的會展,展覽業界指,任何阻礙國際旅客來港的檢疫安排,都難以吸引旅客入境,認為全面放寬至「0+0」。

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黎可怡:「當國際旅客不是很大信心來港時,航空公司未必會很快增加航空路綫、航班的數量,現時我們看到即使國際旅客想來參觀展覽會,以前就算3小時機程,現在可能要轉機,導致9、10小時,這些對很多國際旅客來香港去參加或參觀展覽的意願大大降低。」

有學者認為,本港能否鞏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要視乎客運及貨運量、服務及票價有否足夠的競爭力,對未來感到樂觀。

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高級顧問羅祥國:「現時香港失先機,這是事實,最重要香港要盡快與國際接軌,而香港主要航空公司國泰及要能爭取其他國際航空公司,例如英航盡快飛回港,如果我們損失6至9個月時間,要急起直追是能追回來,但如果我們損失1年,甚至3年,我完全同意我們很難追。」

對於業界擔心疫情令資深機組人員流失,航運能力未能應付,他認為,只要有穩定的檢疫政策,航空公司能提供吸引的招聘條件,就會有人回流。

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香港

香港9月22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5990宗 多17名患者離世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與多名官員到西灣河普通科門診診所接種疫苗。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9月22日訊)新增5990宗, 多17名患者離世。

消息指,警方今日拘捕三名西醫涉嫌濫發「免針紙 」,另有八人涉買「免針紙」被捕。

港大研究指中藥雞血藤提取物有效抑制新冠病毒。

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不建議幼童「溝針」,有藥劑師指副作用不大。

以快速抗原測試首次取得陽性結果的人士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內地增626宗新冠本土個案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626宗新冠本土個案,包括114宗確診和512宗無症狀感染,沒有新增死亡病例。

新增的本土確診個案中,貴州42宗,四川41宗,西藏13宗。

新增的本土無症狀感染個案中,西藏143宗,貴州134宗,黑龍江109宗。

內地累計超過24萬8800人確診,5226人死亡,超過24萬人康復出院。

台灣增逾4萬宗本土個案 下月13日起擬檢疫0+7

台灣過去一日新增42212宗新冠本土個案,單日新增病例數目連續3天比上星期下跌,再多59名患者死亡,年齡介於30歲至超過90歲。

另外,疫情指揮中心公布,9月29日起,入境檢疫措施維持「3+4」,前3天居家檢疫的處所調整為「1人1室」,後4天繼續自主防疫。入境人數由每星期5萬人次提升至6萬人次,並取消入境採集深喉唾液PCR檢測,改為發放4劑快速測試劑。

當局計劃,下月13日起,入境台灣實行「0+7」檢疫安排。

南韓增逾3萬宗確診 再多59名患者離世

南韓過去一日新增超過33000宗新冠確診個案,再多59名患者離世,累計超過2453萬人染疫,超過28000人死亡。現有重症患者428人,較前一日減少66人。

韓聯社報道,單日新增病例較前一日減少8000多宗,創下7月7日以來星期三病例新低。

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香港

香港9月21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5687宗 多9名患者離世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9月21日訊)新增5687宗新冠病毒確診,當中5541宗屬本地感染,146宗為輸入個案。另外,醫管局呈報多9名患者離世。

離世個案涉及7男2女,年齡由 66至92歲,當中7人未完成接種3針疫苗。

醫管局昨日公布的兩歲確診男童,情況仍然危殆,需要插喚及使用呼吸機。暫時未收到涉及病毒株的報告。

另外,有 2間安老院舍及2間殘疾人士院舍共有5名院友感染,合共39名院友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需要檢疫。

學校方面,今日呈報760宗陽性個案,來自526間學校。另外,有383間學校在過去7日錄得兩宗或以上個案,當局建議10間學校個別班別停課一星期。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疫情有回穩跡像,有空間可能調整入境或社交距離拍施,詳細仍在商討,如有定案會通知。

醫管局表示,過去幾日, 無論入院、病床使用量及重症等,都有緩和趨勢,正研究一些非緊急服務能否有空間加大,但未有硬性指標。

政府表示,將維持現行社交距離措施至下月5日

醫務衞生局說,本港每日新增個案數字開始有回落跡象,醫管局公營醫療系統壓力稍見紓緩,現時為進一步穩控疫情的關鍵時刻,為觀察具體疫情走勢,政府決定於下一個14天周期維持現行社交距離措施。

有關措施包括容許所有餐飲及表列處所在嚴格執行「疫苗通行證」、「紅、黃碼」及檢測等要求下繼續營業。另外,市民於交通工具和指明公眾地方佩戴口罩,以及在公眾地方禁止羣組聚集等要求亦維持不變。

發言人表示,政府會繼續按「科學為本、精準抗疫」原則抗疫。因應疫情持續發展,政府不排除調整個別社交距離措施。醫管局亦積極確保公營醫療系統可以減少調動病床,並逐步回復非緊急服務。整體目標是讓社會達致「醫療復常、社會復常」。

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15名學生確診,全校停課。

旅議會促政府有序取消入境檢疫要求。

港大教授金冬雁:新冠病毒有效繁殖率低,料不會大爆發。

油麻地西醫及三助手涉濫發「免針紙」被捕。

政府已收到復必泰幼兒配方新冠疫苗認可申請。

因應以下各區的污水檢測結果呈陽性和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及當區的民政事務處將會陸續向以下地點的居民、在地工作清潔員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合共約21萬個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以輔助識別感染者:

• 南區 — 碧瑤灣、貝沙灣及鴨脷洲邨
• 北區 — 富康園、山翠苑、廣福苑、百福花園、禎祥園、豪峰嶺、昌盛苑及彩園邨
• 東區 — 樂軒臺、宏德居、景翠苑、怡翠苑、仁樂大樓、金源洋樓、永利中心、建業大樓、滿華樓、文華樓、環翠邨、柴灣邨及連翠邨

以快速抗原測試首次取得陽性結果的人士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

9月21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內地新增608宗新冠病毒本土個案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608宗新冠本土個案,包括123宗確診和485宗無症狀感染,無新增死亡病例。

新增的本土確診個案中,貴州57宗,四川28宗,西藏13宗。

新增的本土無症狀感染個案中,西藏有155宗,其次是貴州的131宗。

內地累計超過24萬8600多人確診,5226人死亡,超過24萬人康復出院。

李希促認識疫情防控與維護社會穩定等工作特殊重要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表示,要充分認識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和維護社會穩定等工作的特殊重要性,高校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為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氛圍。

李希昨日出席全省疫情防控和安全穩定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時表示,要從嚴從緊抓好防疫措施落實,堅決防止規模性反彈。要毫不鬆懈抓好本土疫情處置,堅決阻斷傳播鏈,盡快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

李希提到要築牢外防輸入、區域協同、粵港澳聯防聯控「三條防綫」,緊盯重點人群、機構和場所等。

台灣增4.6萬宗確診 多39人死亡

台灣新增46673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多39人死亡。新增確診個案以新北市最多有超過一萬宗,台中、台北和桃園市分別超過5千宗。死亡個案年齡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37人有長期病患,24人未接種3劑以上疫苗。

消息指加拿大將取消入境者須先接種疫苗規定。

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评论 香港

香港財政現鉅額赤字 各界盼鬆綁通關

香港嚴格的防疫入境,近日已引起政、商和專家的不滿。繼前政協常委吳光正早前發文,批防疫政策使香港失去國際中心地位後,地產商陳啓宗也表示,中國處理疫情的方式使世界困惑,形容防疫使香港經濟與外界隔絕,不利營商。爲港府擔任專家顧問的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和香港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先後撰文,要求政府放寬防疫限制。

袁國勇與另外3名港大專家發表聯合文章,表示香港接種疫苗的比率高,經過多輪疫情後,估計已有超過95%的免疫人口,再出現爆發的機會很低,認爲抗疫政策,必須隨着形勢發展,不斷改變,香港有條件再放寬管控,嘗試用檢測代替隔離的「0+7」方案,或者更爲進取的方案,可以推動香港加速恢復正常。

張炳良撰文表示,抗疫使社會付出很大代價,使社會經濟內傷不止,市民和商界不能無止境地守下去,而不知終局,否則會出現「手術成功但病人死去」的局面,儘快通關復常,才能確保香港活力。

李家超:防疫檢疫政策有放寬空間

香港特首李家超週二(9月20日)在行政會議會前見記者時承認,防疫管控有礙香港與世界接軌,表示正積極研究有何調整的空間。

李家超:”當然我們是知道在疫情方面的管控,會對與外國接軌造成影響,而我的政策方針,是朝着能最大聯通世界的可能性,以及減少因爲檢疫安排,在聯通世界時所帶來的不方便,我們會朝着最大空間去做,會有序開放,大家應該對香港有信心。”

對於近期多項原計劃在香港舉辦的國際活動,如世界龍舟錦標賽和香港馬拉松,都因爲防疫過嚴而取消或改期,李家超表示,已派專員與主辦單位商討。

黃柳權:香港特區因時因勢調整防疫措施無可厚非

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週二在北京出席中宣部記者會時,也被問到,香港與世界的聯繫會否因檢疫安排而削弱,黃柳權表示,香港因時因勢調整防控安排,無可厚非。

黃柳權:“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以後多次強調,接軌世界與和內地通關並不矛盾,特區政府因時因勢調整和優化香港的疫情防控措施,無可厚非,也不需要去過度解讀。”

評論:港府太慢放鬆防控恐使財政現鉅額赤字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表示,人流資金流便利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必須的條件,香港由今年4月開始,在經濟和通關復常的安排上,已落後於新加坡,形容香港政府是”每一步都比別人慢一步”,不僅影響香港復甦的步伐,國際金融和航運中心地位可能被新加坡取代,使港府在樓市、股市不佳,賣地和稅收收入大減下,影響政府的財政收入,鉅額赤字將不再是”狼來了”的故事。

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香港

香港9月20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5594宗 多7名患者離世 李家超:防疫檢疫政策有放寬空間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9月20日訊)新增5594宗新冠確診,本地個案佔5459宗,多7名患者離世。

離世個案涉及 4男3女,年齡由43至92歲,當中6人未完成接種3針疫苗。其中43歲女患者無接種疫苗,本身住在院舍,有遺傳病及需要臥床。由於院舍有爆發,患者於亞博館接受隔離,之後確診,昨日離世。

醫管局公布一名兩歲男童確診,情況危殆。他上月30日接種一針疫苗,本月18日發燒,翌日快測陽性,有上呼吸道病徵及高燒,曾到指定診所求診,再轉到急症室,情況開始有變化,並有抽筋及呼吸不暢順,現時入住聯合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有腦水腫情況,需要用儀器及藥物維持維生指數。

李家超:防疫檢疫政策有放寬空間,減旅客不便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新冠病毒確診數字有下降趨勢,在針對機場抵港人士的措施方面,當局正積極研究有何調整空間。政府會盡快作出決定,有決定時會公布。他又說,政府的方向是讓香港聯通世界,減少抵港人士因檢疫要求而帶來的不便。

李家超在行政會議前表示,會採取一致性的方向,希望相關措施盡量不用走回頭路,當局同時要確保減低一老一幼的風險,在接種疫苗方面要繼續努力。

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本港疫情頂峰過去,有空間再放寬防疫措施。

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相信,本港這一波新冠疫情頂峰過了,預計未來一兩個月疫情會反覆向下。他認為,目前的社交距離措施有放寬空間,特別是針對食肆的防疫限制。

林緯遜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現時輸入個案非常少,只佔2%以下,歐美地區已回復Omicron之前的狀況,香港等地區則出現滯後情況,香港對外國來說,感染風險更高,因此絕對有條件再放寬入境檢疫限制,實施0+7或更進取方案,例如縮短入境人士持「黃碼」的日子或放寬「黃碼」期間的限制。

對於有意見指,應取消入境人士登前做核酸檢測的限制,他認為,從醫學上來說,做檢測一定好過不做,但在香港做核酸檢測容易,但在外國則不同,要考慮平衡非醫學因素,方便來港人士上機。

旅議會憂未來兩年沒有郵輪泊港 香港將失去母港地位

旅遊業議會主席徐王美倫說,旅遊界與郵輪公司8月中就復辦「公海遊」與政府官見面,會議期間獲正面回應,其後議會去信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至今一個月未有消息。她說,愈拖得久,復原時間愈長,再不立刻放寬,擔心未來兩年香港也無郵輪泊港,失去母港地位。

徐王美倫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說,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有興趣重返香港市場,但旗下郵輪正停泊在新加坡,不停收客至明年。由於調動郵輪需時至少3個月,估計即使特區政府現時回覆批准,船隻也趕不及今年底回來,最快也要明年第一季。

她表示,業界與政府官員見面時,已清楚解釋會跟足疫苗通行證,乘客上船前會做核酸檢測,郵輪公司去年底在港推出行程期間,並無任何郵輪客確診。她質疑,現時酒店Staycation也毋須入住客人做核酸檢測,即使有確診個案也不用停運三日,對目前安排感到「好奇怪」。她又說,本港郵輪碼頭絕對不應只做公海遊,郵輪世界路線也應經香港。

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昨日回覆查詢表示,一直致力服務香港,隨著郵輪業在各地恢復正常運作,重新部署船隻回港需要較長時間,希望特區政府可盡快對公海遊防疫政策作出適當調整。

因應多區的污水檢測結果呈陽性及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及當區的民政事務處將陸續向有關地點的居民、在地工作清潔員工及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合共約19萬5千個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以輔助識別感染者。

有關地點包括油尖旺區的港灣豪庭、一號銀海、凱帆軒、君滙港、浪澄灣、瓏璽、維港灣及黑布街與洗衣街附近一帶住宅,以及天水圍天恒邨及天瑞(一)邨。

以快速抗原測試首次取得陽性結果的人士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內地增629宗新冠本土個案 貴州佔最多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629宗新冠本土個案,包括104宗確診和525宗無症狀感染,沒有新增死亡病例。

新增的本土確診個案中,貴州41宗,四川33宗,西藏16宗。

新增的本土無症狀感染個案中,亦以貴州佔最多,有208宗,其次是西藏的160宗。

內地累計超過24萬8400人確診,5226人死亡,超過23萬9700人康復出院。

台灣增逾4.4萬宗本土個案 累計突破600萬宗
台灣累計新冠本土個案突破600萬宗,過去一日新增44500宗本土病例,總數超過601萬宗,再多33名患者離世。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新增的33宗本土死亡個案,年齡介於60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
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香港

香港9月19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6260宗,多10名患者離世,田徑總會取消香港馬拉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9月19日訊)新增6260宗新冠病毒確診,呈報多10名患者離世。

田徑總會日前宣布取消原定11月中舉行的香港馬拉松,體育專員楊德強表示,雙方曾討論延期至明年二月舉行,本周會探討不同方案。

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表示,希望特區政府可盡快對公海遊防疫政策作出適當調整。

以快速抗原測試首次取得陽性結果的人士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內地新增807宗新冠本土個案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807宗新冠病毒本土個案,包括92宗確診和715宗無症狀感染,無新增死亡個案。

新增本土確診以四川的48宗佔最多,其次是貴州和西藏,分別有12宗和11宗。貴州同日新增352宗無症狀感染,西藏亦有187宗病例。

內地累計24萬8326宗確診,5226名患者死亡,超過23萬9400人康復出院。

貴州隔離巴士釀27死 副市長致歉

貴州昨日凌晨發生嚴重車禍,造成27人死亡,20人受傷。貴陽市副市長林剛表示,涉事的車輛當時是接送需要接受隔離的人員,向全社會道歉。

林剛昨晚在記者會上表示,車輛昨日凌晨零時十分出發,接送人員到酒店集中隔離作醫學觀察,凌晨近3時在一條高速公路翻側,墮入路邊深溝。

林剛表示,這次重大交通事故為民眾生命安全帶來巨大損失,感到無比沉痛和自責,代表市委、市政府對所有遇難人員表示沉痛哀悼,向家屬、傷者表示深切慰問,並向全社會作出誠懇道歉。

台灣增逾2.8萬宗本土病例 再多31名患者死亡

台灣新增28210宗新冠病毒本土病例,其中99宗是中重症。另有239宗境外輸入個案。

新增本土病例以新北市佔最多,有6028宗,其次是台中市,有3517宗。

另外,再多31人死亡,包括14男17女,年齡介乎40多歲至90多歲,都是重度感染,並有慢性病史。

台灣累計超過599萬宗確診,死亡病例共10579宗。

南韓新增確診個案跌至10星期以來最少

南韓新增19407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是10星期以來最少,再多39人死亡。

韓聯社報道,雖然周末檢測數量下跌,但新增感染個案下跌仍然值得注意,除了是連續五日下跌,亦較一星期前減少一半以上。

自7月初Omicron變種病毒引發新一輪疫情,導致新增確診個案在8月中旬達到超過18萬宗之後,單日感染數字呈現下降趨勢,衛生部門預計,這一波疫情將會逐漸緩和。

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香港

香港9月18日新冠病毒疫情:增7322宗,23宗死亡個案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9月18日訊)增7322宗確診,本地個案佔7190宗,醫管局呈報23宗死亡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有3間長者院舍、共4名院友感染;及2間殘疾人士院舍、共2名院友感染。兩者合計有69名院友被列作密切接觸者需要檢疫。

學校方面,當局昨日上午收到有3間學校、各有一個班別有聚集性感染,相關班別要停課,涉及一間幼兒學校、一間小學及一間特殊學校。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表示,23名新呈報的死者,由58至94歲,當中17人未完成接種3劑疫苗,包括一名58歲女子,她有癌症及已轉移至多個器官,出現肺積水等。

港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杜啟泓倡11月前放寬入境檢疫,免冬季劇增醫療壓力。

許樹昌認為疫情漸見回落,可考慮放寬入境檢疫至「0+7」。他亦指新冠病毒死亡率計算爭議不必要,最重要是調整防疫政策時,考慮醫療系統的承受能力。

政府一連兩日上門鼓勵長者接種疫苗,公務員事務員局局長楊何蓓茵稱周六到訪九百多戶市民,當中有三成人未接種疫苗,當局成功說服其中17人打針。

林健鋒:應盡快結束入境隔離措施,即使年底放寬仍太遲。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以「穩慎理財進退有度」為題發表網誌,對庫房收支有新估算,年初他在預算案估算本財政年度會錄得563億赤字,而最新估計,赤字會擴大近一倍,達到超過1,000億元。

以快速抗原測試首次取得陽性結果的人士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

9月18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內地增1036宗新冠本土個案,貴州佔最多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106宗新冠病毒本土確診個案,以及930宗本土無症狀感染,無新增死亡病例。

本土確診個案最多來自貴州,有50宗,四川有30宗,內蒙古及西藏各有6宗。

本土無症狀感染以貴州的662宗佔最多,四川及西藏分別有82宗及39宗。

內地累計24萬8179宗確診,5226人死亡,超過23萬9000人康復出院。

重慶日前發現一宗境外輸入的猴痘確診病例

當局說,目前所有密切接觸者的猴痘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病例入境重慶即被集中隔離,無社會面活動軌跡,疫情傳播風險低。

該病例正在定點醫院進行集中隔離治療,情況穩定。截至目前,該病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為陰性,密切接觸者都已落實隔離醫學觀察措施,按要求隔離醫學觀察21天。

台灣新增39330宗新冠病毒本土確診個案, 再多39名患者離世。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新增39宗死亡病例,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
在南韓首爾,民眾戴口罩出行防疫。(shutterstock)
南韓過去一日新增34764宗新冠確診個案,再多46名患者離世,累計超過2439萬人染疫,27828人死亡。現有重症患者489人,較前一日增加12人。韓聯社報道,新增確診個案較前一日的數據減少超過8600宗,連續第4日下跌,當局認為,疫情正在逐漸放緩。
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香港

香港9月17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8278宗 ,多16名患者離世,世界龍舟錦標賽改於泰國舉辦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9月17日訊)新增8278宗新冠確診,本地個案佔8149宗,多16名患者離世。

原定明年在香港舉行的世界龍舟錦標賽,因應本港防疫限制改由泰國舉辦。

立法會議員陳健波核酸檢測結果呈初步陽性,另外黃元山就快測陽性,兩人已居家隔離。

專家質疑新冠及流感死亡率計算方法,盧寵茂:市民不應輕視。

政府劃一「臨時疫苗通行證」要求,周六起所有12歲或以上來港人士須至少接種兩劑新冠疫苗。

政府推展先導計劃 何蓓茵、麥美娟到慈雲山慈民邨出席啟動禮

政府在慈雲山推展先導計劃,上門鼓勵長者接種新冠疫苗。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到慈雲山慈民邨出席啟動禮。

楊何蓓茵指現時一老一幼接種率仍未理想,近三成80歲或以上長者未打針,今個周末會動員義工上門探訪逾1400戶長者,了解他們的接種情況。當局會安排有意接種行動自如的長者,周日去附近學校禮堂打針,至於行動不便的長者就會安排上門接種。

她期望透過探訪釋除長者對新冠疫苗的疑慮。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這個階段仍未接種的長者,他們可能有特別的顧慮,我們要釋除他們的疑慮,要盡力去勸服他們及解釋,並不容易。我們希望可以擴展至其他屋邨,因為全港屋邨眾多,我們會先擴展至較多長者的屋邨。」

​因應荃灣、離島及西貢區採集到對新冠病毒呈陽性的污水樣本,政府將向相關地點的住戶、清潔工及物管員派發共約16萬4千套快速測試套裝。

荃灣區相關地點包括豪輝花園、荃昌中心、豪景花園、麗都花園、浪翠園第一至四期及享成街與享和街附近一帶住宅。

離島區地點包括東涌上嶺皮、下嶺皮、壩尾村、馬灣新村、黃家圍、龍井頭、裕泰苑。

西貢區就有蔚藍灣畔、海悅豪園及新寶城。

三區的民政事務處將透過業主立案法團、物管公司及鄉事委員會派發快測包。

以快速抗原測試首次取得陽性結果的人士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

9月17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內地增581宗新冠本土個案,疫情持續降溫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76宗新冠本土確診個案,以及505宗本土無症狀感染,無新增死亡病例。

本土確診個案最多來自四川,有34宗,西藏及貴州分別有10宗及8宗。

本土無症狀感染以貴州的146宗佔最多,四川及西藏分別有87宗及56宗。

內地累計24萬8025宗確診,5226人死亡,超過23萬8000人康復出院。

重慶發現一宗境外輸入的猴痘確診病例

市衛健委表示,患者是自國外中轉重慶的入境人員,按規定進行入境人員新冠疫情防控集中隔離期間,出現皮疹等症狀,經市疾控中心檢測及中國疾控中心覆核,對猴痘病毒核酸陽性,國家組織專家診斷為猴痘確診病例。

患者正在定點醫院集中隔離治療,情況穩定,目前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陰性。專家研判後認為,患者入境重慶即被隔離管控,無社會面活動軌跡,疫情傳播風險低。其密切接觸者均已落實隔離醫學觀察。

台灣增近4萬宗本土個案 再多40名患者死亡

台灣再多39394宗新冠病毒本土確診個案,另有234宗境外輸入個案。新增本土病例中,以新北市佔最多,有8583宗,其次是台中市,有5019宗。

另外,新增40宗死亡病例,涉及21男19女,年齡介乎50多歲至90歲以上,都是重症患者,其中38人有慢性疾病史。

台灣累計錄得超過593萬宗確診,10500多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