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联合国

俄入侵烏617天:烏克蘭:城市與鄉村遭受一年來最高的單日攻擊次數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烏克蘭頓內茨克地區的油罐車在俄羅斯的攻擊中起火燃燒。(2023年10月31日路透照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2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617天。

2023年11月2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圖/翻攝自volodymyr zelenskyy X)

烏克蘭反攻戰果有限 澤倫斯基:勿期望太快收復失土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警告,不要期望烏克蘭能太快收復失土。烏克蘭軍方表示,俄軍正在前線不同地區備戰,準備發動新攻擊。近幾個月來,1000公里長的前線幾乎沒有動靜。烏克蘭6月發動反攻,儘管收復東部和南部幾座村莊,但戰果有限。

他對烏克蘭限制俄羅斯黑海艦隊(Black Sea Fleet)的攻擊行動表示讚賞,但表示,不應期待能夠迅速成功地擊退入侵已20個月的俄軍。

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夜間視訊演講中表示:「現代世界對快速成功習以為常,當全面侵略開始時,世界上許多人認為烏克蘭無法承受。我們的人民、我們的士兵所成就的大事,現在被認為理所當然…無論如何,我們必須盡自己一份力量,捍衛我們的國家,烏克蘭的獨立。」

俄公布民調「70%國人挺停止對烏戰爭」 但不附帶歸還領土

俄烏戰爭自2022年2月開打,至今仍戰火猛烈,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長久以來也堅稱,俄羅斯大多數國民支持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然而俄羅斯一家獨立民意調查機構最新調查顯示,有7成俄羅斯人支持停止對烏戰爭,可見俄羅斯國內反戰情緒高漲,但調查也指出,此意見結果是奠基於不歸還領土的情況下。
 
《產經新聞》報導,引述總部位於莫斯科的獨立研究機構列瓦達中心(Levada Center)10月31日公布最新民調結果;調查詢問18歲以上的俄羅斯國民,「如果總統普欽宣布停止與烏克蘭的戰爭,是否會支持普欽的決定?」其中有37%受訪者表示「完全支持」、33%受訪者表示「大致支持」,比例高達7成。相反的,僅有9%國民表示「不太支持」、12%表示「完全不支持」。另有9%人選擇了「難以回答」。

然而,列瓦達中心也調查了另一個問題的回答結果:倘若普欽決定結束與烏克蘭的戰爭並歸還被吞併的烏克蘭領土,是否會支持這一決定?在此假設下,僅有34%的受訪者表示「完全支持」或「大致支持」,而表達反對的受訪者則高達57%,超過半數。
 
此外,民調也問到,假設有機會回到過去、影響俄羅斯是否發動戰爭的決定,有41%的受訪者表示會反對發動戰爭,而43%的受訪者會支持發動戰爭。15%的俄羅斯人表示難以回答。

有46%的受訪者認為,俄烏戰爭將再持續至少1年。還有6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特別行動」結果將會是「非常成功的」或「相對成功的」。

烏克蘭:城市與鄉村遭受一年來最高的單日攻擊次數

烏克蘭報告說,烏克蘭東部100多個定居點星期三(11月1日)遭受數百萬發俄羅斯砲彈的攻擊,數量高於去年的任何一天。

烏克蘭內政部說,砲擊覆蓋了10個地區。

當地官員說,連夜的攻擊據報在哈爾科夫地區炸死1人,在赫爾鬆地區炸死另外1人。

南部城市尼科波爾(Nikopol)白天遭受攻擊,導致一名59歲的婦女死亡,4人受傷,對扎波羅熱的攻擊炸死一名52歲的男子。

烏克蘭還說,俄羅斯攻擊了工業城市克雷門丘克(Kremenchuk)一家煉油廠,導致將近100名消防員幾個小時試圖滅火。攻擊據報沒有造成傷亡。

烏克蘭軍隊在他們的反攻中未能取得巨大的前線進展。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omyr Zelenskyy)10月31日在聲明中為戰爭戰略辯護說,快速成功的期待不現實,一些成果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俄羅斯一直在增加國內的武器生產,並要求外國盟友支持。美聯社說,韓國議員劉相凡(Yoo Sang-bum)星期三說,首爾情報機構相信,朝鮮8月初以來通過船隻和其它途徑向俄羅斯運送了一百多萬發砲彈,幫助加強俄羅斯在烏克蘭的作戰能力。

烏克蘭也要求盟國提供支持,西方國家同時繼續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援助和軍事物資。

國際反應

美國眾議院共和黨人擬專案撥款援助以色列白宮反對

美國兩黨參議員週二(10月31日)對美國國會眾議院共和黨人提出的一項專案撥款表示質疑。該法案擬削減國稅局撥款,用以為以色列提供143億美元的援助,但並未提供援助給烏克蘭。若該法案獲得通過,民主黨籍的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預計將予以否決。

在新任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的領導下,眾議院共和黨週一推出了一項獨立的補充性支出法案,專門為以色列提供資金援助。

拜登先前已向國會提交一份總額約1060億美元的特別撥款請求,其中包括為以色列和烏克蘭提供援助,並提供資金以加強在印太地區與中國的競爭,以及加強美國與墨西哥邊界的安全。

共和黨在眾議院以221對212擁有對民主黨的微弱多數優勢,不過民主黨以51對49的多數席次控制參議院。若要成為法律,法案必須在眾議院和參議院通過,並獲得拜登的簽署。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人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表示,即使共和黨法案在眾議院獲得通過,一旦進入參議院,該法案也將胎死腹中。舒默說:「重點是,這不是一個嚴肅的提案。」

政府表示,如果這樣的法案送至拜登的辦公桌,他將予以否決。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表示:「這項法案對以色列、中東地區以及我們自己的國家安全都不利。」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表示,他認為有四個問題需要解決
麥康奈爾說:「我們需要處理這四個地區的問題、所有四個,包括烏克蘭、以色列、台灣和(美國南部)邊境。」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週二在參議院作證後

會見了議長約翰遜。在聽證會上,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表示,烏克蘭需要美國的持續援助才能擊敗俄羅斯。

布林肯告訴記者:「這是一次非常好的會面。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至於我們的對話,我就不多提了。」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表示,他們討論了包括拜登請求支持烏克蘭和以色列在內的問題。

預計共和黨人最快將於本週在眾議院通過這項援助以色列的專案撥款。

分析:

傳北韓已供俄逾百萬枚砲彈 換取衛星與核艦技術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左)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右)9月13日在俄國遠東地區會面。(路透社)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南韓國家情報院(NIS)數據報導,北韓自8月初以來,已向俄羅斯出口逾100萬枚砲彈。

據國家情報院了解,這些砲彈分10批交貨給俄羅斯,用來支援俄國對烏克蘭的戰爭。

南韓執政黨國民力量黨議員、國會情報委員會成員劉相凡(Yoo Sang-bum)昨天告訴媒體說,國家情報院已向國會議員進行簡報,稱北韓「已出口超過100萬枚砲彈,這數量足以在俄烏戰爭中使用兩個多月」。

劉相凡說,北韓正把軍工廠的「產能開到最大,以滿足俄國軍需」。

國家情報院還認為,北韓的衛星發射計畫目前已進入最後階段,正在檢查發動機和發射裝置。

劉相凡引述國家情報院說法指出:「北韓似乎得到了俄羅斯的技術指導,增加了成功發射的機會。然而他們在技術和資金方面仍面臨挑戰,也尚未取得洲際彈道飛彈(ICBM)重返大氣層和多彈頭技術。」

美國官員先前曾警告過北韓,若平壤當局提供武器給莫斯科來對付烏克蘭,北韓將「付出代價」。

對於北韓提供武器給俄羅斯以換取技術一事,美國及其盟國也感到擔憂。

據兩名美國官員說法,平壤當局正在尋求能提高北韓衛星和核動力潛艦能力的技術,這會讓北韓在發展未臻成熟的領域大幅提升能力。

隨著俄烏戰爭進入第21個月,莫斯科迫切需要新一輪的彈藥供給。俄烏每天持續猛烈交火下,消耗了大量彈藥。

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联合国

俄入侵烏616天:拜登政府官員在國會聽證會上遭遇反戰抗議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反戰示威者多次打斷布林肯的發言。(美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1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616天。

2023年11月1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俄羅斯自去年2月對烏克蘭發動入侵以來尚未停止這場「特別軍事行動」,而近期烏克蘭東部被俄軍占領的城鎮又傳出殘忍的「滅門命案」,只因男主人拒絕服從俄兵要他們交出房子的命令就引來殺機,最終全家9人在睡夢中遭人槍斃,其中甚至包括年僅5歲及9歲的孩童,目前涉案的2名俄兵已被逮捕全案也在調查中。

https://twitter.com/MykhailoRohoza/status/1718780972571783530?ref_src=twsrc%5Etfw%7Ctwcamp%5Etweetembed%7Ctwterm%5E1718780972571783530%7Ctwgr%5E4b3b9945b8ae4f7cc5c4902968fae9f7f71a3c2a%7Ctwcon%5Es1_&ref_url=https%3A%2F%2Fnews.tvbs.com.tw%2Fworld%2F2290185

國際反應:

拜登政府官員在國會聽證會上遭遇反戰抗議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週二(10月31日)在國會聽證會上要求美國議員向以色列增加數十億美元,但這場聽證會多次被抗議者打斷,抗議者指責美國官員支持對加薩巴勒斯坦人進行「種族滅絕」。

布林肯和奧斯汀週二就拜登請求提供1060億美元資助烏克蘭、以色列和美國邊境安全的雄心勃勃的計劃在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作證。

拜登認為支持美國合作夥伴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因此要求為烏克蘭提供614億美元,其中約一半將用於美國補充先前支持基輔而耗費的武器庫存。

拜登還要求提供143億美元給以色列,90億美元用於人道主義救援——包括以色列和加沙,136億美元用於美國邊境安全,40億美元用於軍事援助和政府資金以對抗中國在亞洲地區的做法。

聽證會開始時,一排抗議者高舉染紅的雙手進行反戰抗議。在他們高喊「立即停火!」和「保護加薩的孩子!」等抗議口號後,國會警察將他們帶出了聽證會。

布林肯表示,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使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成為“戰略失敗”,他還強調了對以色列的安全援助和對加薩巴勒斯坦人的人道主義援助的重要性。

布林肯說:「如果沒有迅速和持續的人道主義救援,衝突就更有可能蔓延,苦難將會加劇,哈馬斯及其支持者將受益於把自己塑造成絕境的拯救者,而這種絕境正是他們自己製造的。」

自俄羅斯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國會已批准向烏克蘭提供1130億美元的資金,但拜登8月間提出的240億美元的更多資金請求從未取得進展。白宮表示,它有不到55億美元的資金來繼續從美國庫存向與俄羅斯作戰的烏克蘭軍隊提供武器。

要求對烏克蘭和以色列提供援助 共和黨人的分歧

拜登最新撥款計劃的前進道路看起來充滿不確定性。民主黨人堅定支持拜登將援助烏克蘭與支持以色列結合的策略,參議院和眾議院的許多共和黨人也是如此。

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主席 Patty Murray)表示:「我們需要將所有這些優先事項作為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來解決,因為現實情況是這些問題都是相互關聯的,而且都很緊迫。」

該委員會的共和黨領袖、參議員蘇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表示,她將根據撥款請求是否讓美國變得更加安全來判斷它們。

但領導眾議院的共和黨人反對將這以色列和烏克蘭問題結合起來,參議院中少數共和黨人也反對掛鉤。民調顯示,民眾對烏克蘭援助的支持率下降,許多共和黨人,特別是那些與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關係最密切的共和黨人,都公開表示反對援烏。

由於目前聯邦支出建立在31.4兆美元的債務基礎上,他們質疑華盛頓是否應該資助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戰爭,而不是支持以色列或加強對抗崛起的中國。

新當選的眾議院議長麥克·約翰遜(Mike Johnson)過去曾投票反對向基輔提供援助。週一,他提出了一項法案與參議院民主黨人攤牌,透過削減美國國稅局的資金,向以色列提供143億美元的援助。

前議長凱文·麥卡錫( Kevin McCarth)因與民主黨合作通過政府撥款法案而被罷免,眾議院陷入三週僵局後,約翰遜成為議長。

在國際社會呼籲保護加薩平民之際,拜登對以色列的支持招致了批評。以色列先前已經每年獲得美國38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巴勒斯坦當局表示,自哈馬斯襲擊以來,以色列對加薩的「全面圍困」已造成8,300多人死亡,其中有3,400多名未成年人,而加薩則迫切需要燃料、食物和乾淨的水源。

以色列本週在加薩走廊發動地面攻勢,反擊哈馬斯伊斯蘭主義武裝分子,哈馬斯武裝分子在10月7日的襲擊中殺害了1400人,並劫持了至少240名人質。

分析:

烏克蘭西伯利亞營新成軍 俄籍少數民族入伍反入侵

烏克蘭軍方證實,50名來自於西伯利亞的俄籍原住民,加入烏克蘭國際軍團的行列,並編入烏克蘭正規軍的西伯利亞營。他們表示要以實際行動,反對普欽對鄰國的帝國主義入侵。

烏克蘭部隊又有一支新的生力軍,由俄籍原住民組成的西伯利亞營,雖然人數規模不足一個營的編制,但是他們相信,一定能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族人,或是西伯利亞民眾加入反對普欽政權的行列。俄羅斯官方並未對這支部隊的成軍做出回應,反倒是俄國多位軍事部落客認為,烏克蘭是想藉此作秀,當做大外宣的題材。一個只有50人的部隊,竟然可以賦予營級單位,實在有點匪夷所思?還有另一派的看法認為,烏克蘭是在對內宣傳,向民眾傳遞一個訊號,就是連俄羅斯人的內部都出現雜音,只要俄羅斯出現內亂,反普欽的勢力只要一經坐大,烏克蘭順勢取得勝利就指日可待。

這場持續一年九個月的戰爭,西方評估,兩邊都蒙受了巨大損失,尤其是戰鬥部隊的人員損耗,大約有超過二十萬名官兵陣亡,裝備方面更是不計其數,由此可見,俄烏雙方幾乎打得筋疲力盡,要看哪一方後勤補給跟不上,到時候或許能看出戰事發展的走向。

另一方面,就在烏克蘭向俄羅斯目標發射美製遠程飛彈之後,俄羅斯也不干示弱的做出回應,十月二十五日從陸基、潛艦和空中發射了兩款可以攜帶核彈頭的亞爾斯及輕舟彈道飛彈。俄羅斯宣稱,面對不友善國家的各種軍事威脅,俄羅斯已經做好反擊的準備,透過陸海空發動大規模報復性核打擊,做為對這些國家採取軍事挑釁的反制手段,與此同時,來自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土耳其、義大利和法國等六國空軍戰機,也在西班牙舉行六國高級別海洋天空2023聯合軍演,儘管西班牙表示,演習並沒有針對特定國家,只不過時機敏感,也不免讓國際間對俄羅斯的核報復說,增添了許多想像空間。

 

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联合国

俄入侵烏615天:烏克蘭計劃今年內將舉行峰會 商討俄烏戰爭和平方案,普京批評美國在全球四處煽動衝突並從中漁利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普京與聯邦安全會議成員、政府和安全機構負責人舉行會議,討論中東局勢及俄羅斯安全等問題。(美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31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615天。

2023年10月31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克蘭計劃今年內將舉行峰會 商討俄烏戰爭和平方案

 

烏克蘭外交部副部長托奇斯基29日宣布,基輔計劃在今年內舉辦世界領導人「和平峰會」。多國代表上週末在馬爾他共和國參加峰會,討論俄烏戰爭和平方案。

托奇斯基(Mykola Tochytskyi)會後透過電話告訴路透社,這項目標仍是必要且可能的,事實證明國際仍對和平計畫有興趣。他還說,將邀請各國元首或政府首長出席峰會。

基輔表示,本月28、29日舉行的馬爾他和平峰會共有來自66國的代表親自出席或透過視訊連線參加。與8月在沙烏地阿拉伯吉達(Jeddah)舉行的上一次和平峰會相較,本次參加的國家數量增加了20多個,但俄羅斯並未派代表出席馬爾他峰會。

根據托奇斯基的說法,馬爾他峰會討論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去年所提10點和平計畫中的5點,包括核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釋放囚犯與被驅逐者以及領土完整。

他指出,烏克蘭爭取南方世界(Global South)國家支持的努力並未受到對以色列與哈瑪斯(Hamas)衝突立場不同的影響,儘管這確實可能使外界更難將注意力集中在烏克蘭身上。

「(世界上)其他地區的軍事活動是否會讓局勢變得更加困難?當然有可能,但這再次證明澤倫斯基總統的方案很重要,因為它關乎和平。」

托奇斯基也證實,儘管烏克蘭努力說服北京派出代表與會,但中國並未出席馬爾他峰會。

他說,「我不清楚原因。據我所知,中國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曾在吉達表示他有計劃出席(馬爾他峰會)。」

他強調,烏克蘭歡迎中國或其他任何國家參加未來的和平峰會。

普京批評美國在全球四處煽動衝突並從中漁利

俄羅斯總統普京批評美國,在全球四處煽動衝突並且從中漁利。

普京與聯邦安全會議成員、政府和安全機構負責人舉行會議,討論中東局勢及俄羅斯安全等問題。

普京說,必須搞清楚中東和世界其他地區民眾悲劇的幕後黑手究竟是誰,是誰在煽動這些致命的混亂。他又說,國際社會大多數國家都呼籲加沙地帶實現停火,但美國及其附庸在中東及世界其他地區持續製造混亂。原因在於,美國想維護並延續自己的霸權;而在世界普遍混亂下,更容易做到這一點。

普京說,美國通過在全球各地建立軍事基地、出動軍事力量以及向衝突地區輸送武器等方式,直接或間接地干涉以巴衝突,以及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等地區衝突。

國際反應:

荷蘭首相:首批捐贈烏克蘭的F-16戰機將在兩週內抵達羅馬尼亞

即將卸任的荷蘭首相馬克·呂特(Mark Rutte)週一(10月30日)說,荷蘭向烏克蘭捐贈的首批美製F-16戰鬥機將在兩州內抵達羅馬尼亞的訓練中心。

呂特在前身為推特(Twitter)的資訊平台X上公佈的與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omyr Zelenskyy)的視訊會議期間說:「我預計『愛國者』(Patriot)飛彈將很快送達,以在即將到來的冬季援助烏克蘭。同樣的進度也適用於F-16。」他說,「首批將在今後兩週內運抵羅馬尼亞的培訓中心,這樣,我們將

在那一天為進一步培訓做好準備。」

丹麥、挪威和比利時也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F-16戰機。

呂特說:「目前發生在加薩的事情和對以色列的恐怖襲擊以及隨後發生的所有的事情將不會,也不應,而且不能分散我們對你們與俄羅斯之間正在發生的事情、你們正在抗擊俄羅斯侵略的事實的關注。”

他補充說:“我們必須確保世界能夠既關注烏克蘭,當然也非常關心目前發生在中東的事情。”

分析:

張又俠(右)與紹伊古(中)出席第十屆北京香山論壇。 (法新社)

張又俠晤紹伊古 稱中方願與俄方攜手維護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

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在北京八一大樓,同訪華並出席第十屆北京香山論壇的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會談。

張又俠說,發展永久睦鄰友好、全面戰略協作、互利合作共贏的中俄關係,是符合歷史邏輯的戰略抉擇。近年來,在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戰略引領下,中俄關係始終保持高水平,兩軍關係發展勢頭強勁。中方願與俄方共同努力,積極應對各種安全威脅和挑戰,攜手維護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

紹伊古說,俄方願與中方持續深化務實交流合作,不斷鞏固提升兩國兩軍關係水平。

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联合国

俄入侵烏614天:烏克蘭和平計畫新一輪會談 俄羅斯中國缺席,哈馬斯官員訪問莫斯科後,以色列外交部召見俄羅斯大使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紹伊古在北京香山論壇發言。(美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30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614天。

2023年10月30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克蘭和平計畫新一輪會談 俄羅斯中國缺席

為期兩天的烏克蘭和平計畫會談周六在馬耳他開始,也是近幾個月來的第三輪此類會談,有 60 多個國家與會,但俄羅斯和中國沒有參加。

烏克蘭認為這是一個獲得世界各國支持澤連斯基總統提出的十點和平計畫的機會。

俄羅斯拒絕退出在2014年佔領的克里米亞和在2022年佔領的盧甘斯克、頓涅茨克、赫爾松和紮波羅熱。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本次為期兩天的閉門會談中首先發表了演講,指出本次會議旨在為其結束俄羅斯 2022 年 2 月入侵引發的戰爭的 10 點計畫贏得更多支持。

澤連斯基在社交網絡上發布的消息中歡迎來自 66 個國家的外交顧問參加馬耳他的會議,此前已經分別在吉達和哥本哈根舉行過和平計畫談判會議。

澤連斯基認為這證明烏克蘭和平計畫談判“已逐漸成為全球性議題”。

歐盟指出這展示烏克蘭和平計畫的新談判受到世界上更多的國家的支持。

中國拒絕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沒有派遣代表團參加本次烏克蘭和平計畫的新談判。

哈馬斯官員訪問莫斯科後,以色列外交部召見俄羅斯大使

鑒於哈馬斯代表團近日對莫斯科的訪問,俄羅斯駐以色列大使維克托羅夫(Anatoly Viktorov )於周日被以色列外交部召見。

以色列外交部歐亞司副司長哈爾佩林(Simona Halperin)強調稱,以方認為俄羅斯對哈馬斯及俄羅斯在國際組織中的行為缺乏明確和清晰的譴責是嚴重的。

以色列外交部表示,“哈馬斯對10月7日的兇殘恐怖襲擊、綁架人質和造成1400多名以色列人流血負有直接責任,接待哈馬斯領導人傳達了針對以色列人的恐怖主義合法化的信息”。

據塔斯社周四報導,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當天證實,哈馬斯代表團正在莫斯科進行訪問,並與俄方就釋放被關押在加沙地帶的外國人質和從當地撤離外國公民進行討論,哈馬斯政治局成員馬爾祖克參會。

國際反應:

北京香山論壇:中俄軍方高官指責“個別國家”蓄意製造地區動蕩

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在第十屆北京香山論壇開幕式致辭時指出,必須高度警惕冷戰思維捲土重來,共同抵制撕裂世界的錯誤做法。

此次北京香山論壇是在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上周被宣布解職、國防部長空缺的情況下舉行的。共有90 個國家的軍事及外交官員出席此次論壇。

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在會議開幕式講話中隱晦批評美國,稱他對 “個別國家 “對世界其他國家的影響感到擔憂。他說, “當今世界,熱點接踵不斷。戰爭、混亂和動蕩帶來的痛苦以及死亡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而”一些國家唯恐天下不亂,故意製造動蕩,插手地區問題,干涉他國內政,煽動顏色革命。” 他不點名批評美國說,“個別國家甚至為一己私利,到處埋釘子,人為製造很多地緣矛盾,長期拉偏架,導致地區局勢複雜難解,背後遞刀子,不惜挑起代理人戰爭,以收漁翁之利”。

但張又俠在講話中也表示,北京希望改善與華盛頓的軍方溝通,他說,”我們也願意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發展中美軍事關係。”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以古在張又俠發言後指責美國希望在亞洲製造不穩定。他說:”在歐洲引發嚴重危機之後,西方正試圖將潛在危機擴大到亞太地區。“並稱:”擁有核武庫國家的直接參與使戰略風險倍增。而 “西方升級對俄衝突的立場帶來了核大國之間直接衝突的風險,將導致災難性後果”。

法新社報道,中國拒絕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自稱保持中立,同時向莫科提供重要的外交和財政援助。普京本月對北京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訪問,這是他自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首次訪問一個世界大國。

張又俠周一在香山論壇與俄羅斯防長紹以古問候擁抱,並肩步入會場,張又俠說,北京將尋求 “加強中俄兩軍之間的戰略合作與協調”。

分析:

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联合国

俄入侵烏613天:馬耳他召開新一輪烏克蘭支持的和平會談中俄並未出席,俄稱烏克蘭無人機撞上核廢儲存設施 籲國際譴責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烏克蘭阿夫迪夫卡鎮一棟建築17日遭俄羅斯砲火襲擊受損。(路透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29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613天。

2023年10月29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歐盟領導人已經批准對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徵收暴利稅,將其用於烏克蘭戰後的重建,預計歐盟委員會將在12月初提出法律提案。自去年2月莫斯科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西方制裁已凍結了屬於俄羅斯中央銀行的約3000億美元資產。其中大部分存放在位於比利時的歐洲清算銀行(Euroclear)。據比利時政府透露,歐洲清算銀行管理着約1800億歐元被凍結的俄羅斯央行資產。歐洲清算銀行是全球最大的證券存管機構。

馬耳他召開新一輪烏克蘭支持的和平會談中俄並未出席

第三輪烏克蘭支持的為期兩天的和平會談星期六在馬耳他開幕,有60多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但莫斯科譴責會議是“公然反俄羅斯事件”,沒有出席。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由各國的國家安全和政策顧問參加的頭一天閉門會談中講話,說他希望增加對他提出的10點停戰計劃的支持。

他在社群媒體上的聲明說,66個國家參加了會談,證明他的計劃「已逐漸成為全球的」。

今年夏天在吉達和哥本哈根舉行了類似的會談,烏克蘭人希望最終能舉行國家元首級別的峰會。

一名歐盟官員星期六說,「會議證實對烏克蘭和平方案關鍵因素的廣泛興趣和增加的支持。」官員說,它在哈馬斯和以色列的戰爭背景下還顯示,「恢復公正的和平對烏克蘭

以外很重要,這事關尊重國際法的全球訴求。」

但俄羅斯外交部女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說,馬耳他的會談是「公然的反俄羅斯事件」。

她星期四說,它們「與尋找和平解決毫不相干。」

美國、歐盟和英國等俄羅斯2022年2月入侵以來堅定支持烏克蘭的國家參加了會議。

法新社在會談開始前看到的名單顯示,建議充當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協調人的土耳其也出席了會議。

南非、巴西和印度等金磚集團的成員也與會。

南非和印度沒有譴責俄羅斯的入侵,巴西拒絕參加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或製裁莫斯科。

歐盟官員說,堅持中立並拒絕批評入侵的中國沒有參加,但出席了8月的吉達會議。

會議組織者希望馬耳他峰會能夠發表聯合聲明,之前兩次會議沒有發表最終宣言。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負責人安德烈·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在社交媒體電報上說,星期六的討論很生動,集中在五個重要領域,主要是烏克蘭的領土完整議題。

澤連斯基的和平計畫要求俄羅斯從烏克蘭被國際承認的邊境撤出所有軍隊,包括2014年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

俄羅斯去年吞併了烏克蘭的盧甘斯克、頓內茨克、赫爾松和札波羅熱四個地區,拒絕任何涉及讓出土地的解決方案。

馬耳他會議也討論核安,主要是需要確保札波羅熱核電廠的安全,以及如何在冬季降臨時保護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

會議也討論了俄羅斯封鎖烏克蘭糧食出口引發的糧食安全議題以及人道議題,包括釋放戰俘,歸還被帶到俄羅斯的烏克蘭兒童。

俄稱烏克蘭無人機撞上核廢儲存設施 籲國際譴責

 

俄羅斯外交部今天表示,一架裝有爆裂物的烏克蘭無人機26日撞上俄羅斯西部庫斯克(Kursk)核電廠的核廢料儲存設施,造成牆壁損毀,呼籲其他國家政府譴責基輔的危險行為。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外交部聲明指出,烏克蘭肯定知道其行為可能造成全面核災。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沙卡洛娃(Maria Zakharova)說:「我們呼籲各國政府對基輔的野蠻行徑發出強烈譴責,這種行為極度危險,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沙卡洛娃指出,這架烏克蘭無人機毀損了核廢料儲存設施的牆壁,另有2架烏克蘭無人機撞上電廠內一座行政大樓。

這起事件發生後,根據庫斯克核電廠的說法,沒有人員傷亡,電廠的輻射量和運作也都正常。

國際反應:

歐盟將對被凍結俄資產徵收暴利稅,正準備第12輪對俄制裁方案

在周五的歐盟峰會結束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在政治上,我們一致認為俄羅斯最終必須為烏克蘭的長期重建付出代價。我們目前正在制定一項初步提案,重點關注所謂的暴利,這些暴利已經相當可觀了。我們的想法是,通過歐盟預算,把這些資金集中起來……然後提供給烏克蘭。”

參與相關準備工作的兩名高級官員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歐盟委員會打算在12月初提交一份計畫,以促進向烏克蘭轉移被凍結資產的收益。其中一位官員說:“這些結論對我們來說是一盞綠燈”。他指的是歐盟領導人周五發布的聯合聲明,即“加快工作以提交建議”。

該聲明提及,“歐盟通報了根據歐盟法律和國際法,為支持烏克蘭重建而對俄羅斯資產固定化的現金管理收入所做的工作”。

歐洲清算銀行周四表示,僅在今年前九個月,該行就從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中賺取了30億歐元,而去年同期為3.47億歐元,這一增長是由利率上升推動的。俄羅斯固定資產到期的息票支付和債券贖回仍滯留在歐洲清算銀行,因為它們無法被支付給受制裁的客戶。

證券存管機構通常會對此類現金餘額進行再投資,隨着歐洲央行在過去一年裡激進加息,歐洲清算銀行正通過這些投資獲得大量收益。

報導指,歐盟官員一直在研究如何將這些收益輸送到烏克蘭,但歐洲央行警告說,這樣做可能會給歐元帶來潛在風險,其他央行可能會放棄其歐元計價資產,進而削弱歐元。兩位高級官員補充說,布魯塞爾與倫敦和華盛頓保持着定期聯繫,以確保三方做法保持一致。

包括德國在內的幾個成員國對這些計畫持懷疑態度,因為這些資金的所有權存在法律問題。本月早些時候,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公開支持對被凍結俄羅斯資產徵收暴利稅,德國等國的擔憂得到了緩解。七國集團(G7)也批准了這些計畫。

愛沙尼亞是大力推動這一措施的國家之一,該國表示,俄羅斯必須為其在烏克蘭造成的損失付出代價。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說:“恢復俄羅斯造成的損失必須由俄羅斯來支付……因此我們必須跳出條條框框”。

歐盟12月的提案預計將澄清歐洲清算銀行等證券存管機構有關暴利收入的法律義務,並要求將這些收益擱置,要到下一個階段(預計明年)才會提出立法,正式沒收被凍結俄羅斯資產所產生的收益,並將資金分配給烏克蘭。

馮德萊恩周五還在新聞發布會上向媒體表示,“最後談談(對俄)制裁問題。我們(歐盟)正在擬定第12輪制裁方案。我們現在正在與成員國協商。特別是,我們正在研究如何削減俄羅斯向歐洲及其夥伴出口鑽石的剩餘收入。這項工作將與我們的七國集團夥伴密切合作進行。我們將繼續確保我們現有的制裁措施得到妥善實施和有效執行”。

分析:

俄軍大舉攻擊阿夫迪夫卡 烏殲敵近萬再現絞肉戰場

俄烏戰爭又有新發展,根據外電報導,俄軍在烏東的阿夫迪夫卡發動大規模攻勢,結果遭到烏克蘭部隊重創,截至目前為止,俄軍至少有近萬名官兵陣亡,前線戰場俄軍幾乎屍橫遍野,阿夫迪夫卡居民不但以「絞肉戰場」來形容激烈的戰事,甚至痛批俄軍想要把這座城市,變成第二個巴赫姆特。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消息,俄羅斯動員了八個作戰旅將近四萬人,在烏東城市阿夫迪夫卡發動大規模攻擊,由俄軍精銳的第90坦克師擔任先頭部隊,配合俄軍航天航空兵,執行空地聯合作戰任務,卻遭到烏軍重創。

報導引述烏克蘭軍方的說法,從10月11日爆發圍城戰至今,俄軍已經損失218輛坦克,426輛步戰車和至少400門火砲,官兵陣亡8970人,平均每天折損將近1000人,戰場一線幾乎都是俄軍的遺骸。當地居民不但以「絞肉戰場」來形容激烈的戰事,甚至痛批俄軍想要把這座城市,變成第二個巴赫姆特。

儘管俄羅斯並沒有正面回應這項消息,但是國防部長紹伊古,也在這個敏感時刻,來到東部戰區聽取戰情簡報,與會人士透露,紹伊古向部隊主官信心喊話,強調烏克蘭部隊在俄軍的攻勢下,已經愈來愈沒有機會,言下之意是說烏克蘭部隊只剩下兩條路可走,一是舉白旗投降,再不然就是全數陣亡。西方軍事觀察家分析,從紹伊古出現在烏東前線的情況來看,俄軍在這個地區的戰情應該出現了變化,否則俄軍高層怎麼不是關心南部戰線的發展?反而是親臨東部前線視察部隊?

另一方面,美聯社記者也在烏克蘭軍方高度保密下,獲准跟隨陸戰隊採訪一次執行登陸第聶伯河左岸的任務。基於保密原則,美聯社並沒有公布登陸地點,只表示在交火過程中,陸戰隊員擊潰了俄羅斯守備部隊,並且在一處隱密的地點,建立起前線指揮中心。烏克蘭陸戰指揮官表示,情報指出,防守在第聶伯河沿岸的俄羅斯部隊,似乎得知友軍在阿夫迪夫卡挫敗的消息,士氣低落,烏克蘭軍方經過評估,認為可以趁此機會突襲赫爾松,向南部戰線和克里米亞半島施壓,讓俄軍腹背受敵。依據目前的情況研判,潰敗的俄軍短時間內難以再有新的動作。

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联合国

俄入侵烏612天:親俄烏克蘭富商在克里米亞遇槍擊並受重傷,美大使證實烏軍在美受訓飛F-16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烏克蘭阿夫迪夫卡鎮一棟建築17日遭俄羅斯砲火襲擊受損。(路透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28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612天。

烏克蘭飛行員現於美國接受駕駛F-16戰機訓練,將成烏軍抗俄關鍵。(圖/翻攝自X@Fibrik_Oficial)

2023年10月28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俄羅斯外交官員周四(10 月 26 日)證實,哈馬斯一個代表團正在莫斯科進行正式訪問,就已持續三周的以哈戰爭舉行會談,該代表團由哈馬斯政治局副局長穆薩-阿布-馬爾祖克(Musa Abu Marzouk)率領。與此同時,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米哈伊爾-波格丹諾夫在卡塔爾會見了哈馬斯政治領導人。俄羅斯與哈馬斯的這些接觸引發以色列的憤怒。

親俄烏克蘭富商在克里米亞遇槍擊並受重傷

資料照片:烏克蘭親俄創業富商奧列格‧察廖夫。

烏克蘭親俄企業家奧列格·察廖夫(Oleg Tsaryov)的家人和俄羅斯官員週五(10月27日)表示,週四深夜,察廖夫在其居住的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被兩次射中,身受重傷。

俄羅斯最高調查機構表示,已對試圖暗殺他的事件展開刑事調查,這是自戰爭爆發以來針對幾位親莫斯科知名人士的一系列襲擊事件中的最新事件。

察廖夫被發現時人事不省,全身流血。俄羅斯在烏克蘭南部扶持的官員弗拉基米爾·羅戈夫(Vladimir Rogov)表示,他目前正在重症監護室。路透社(Reuters)引述莫斯科消息人士的話報導說,假如俄羅斯成功佔領基輔,這位親俄羅斯的前烏克蘭議員將在基輔領導一個傀儡政府。

烏克蘭情報機構消息人士週五表示,察廖夫遭槍擊是烏克蘭安全局(SBU)實施的特別行動。

察廖夫是克里米亞的一位富有的飯店商人,曾任烏克蘭議會議員,後來擔任「新俄羅斯」議長。「新俄羅斯」是烏克蘭東部俄羅斯支持的分離分子於2014年脫離並開始與烏克蘭軍隊作戰後成立的實體。

烏克蘭、美國和其他幾個西方國家都對他實施了製裁。他被“和平締造者”(Myrotvorets)列為“祖國的叛徒”,這是一個龐大的烏克蘭非官方資料庫,收錄了被視為國家敵人的人。該網站列出了察廖夫的個人訊息,包括電子郵件地址、護照號碼和在雅爾塔的地址。

自戰爭開始以來, 「和平締造者」資料庫中的幾位親戰俄羅斯人物已被刺殺,其中包括記者達莉亞·杜吉納(Darya Dugina)、戰爭博主弗拉德倫·塔塔斯基(Vladlen Tatarsky) 和前潛水艇指揮官斯坦尼斯拉夫·日茨基(Stanislav Rzhitsky)。

杜吉納和塔塔斯基在爆炸中身亡,而日茨基則在清晨外出跑步時被槍殺。

烏克蘭情報部門沒有立即發表評論。

烏克蘭人堅持抗戰

儘管烏克蘭人對長達20個月的對抗俄羅斯入侵的艱難鬥爭感到有些疲倦,但他們仍然堅定地致力於繼續抵抗俄羅斯的戰鬥。

根據蓋洛普(Gallup)最近的一項調查,烏克蘭人仍然堅定地希望贏得戰爭,但程度比一年前下降。這場戰爭是俄羅斯在2022年2月發動的。

7月和8月接受採訪的五分之三(60%)的烏克蘭人表示,他們希望烏克蘭繼續戰鬥直至勝利,這一數字是希望烏克蘭通過談判盡快結束戰爭的人數(31%)的兩倍。調查顯示,與2022年9月相比,烏克蘭人的執著略有減弱——當時70%的烏克蘭人表示希望自己的國家繼續戰鬥,但大多數人仍然堅定支持戰爭。

雙方的激烈戰鬥仍處於僵局,預計戰鬥將持續到冬季。

週五,厭倦了戰爭的母親、妻子和孩子聚集在烏克蘭城市的街道上,要求將義務兵役期限限制為18個月。

大約100名烏克蘭士兵的妻子、母親、孩子和親屬參加了在首都基輔舉行的示威活動,他們高喊「讓士兵復員」。

「我一直擔心他的生命安全,」35歲的瓦萊麗婭·科利亞達(Valeriia Koliada) 談到她志願參軍的丈夫時說道。

「這讓我很緊張。他也累了,」她說。「我們是一個年輕的家庭。我也想生個孩子,晚上睡個安穩覺。」

 

國際反應:

美眾院新議長強生:援以色列與援烏克蘭資金應分開

 

新任美國眾議院議長強生今天表示,援助烏克蘭和以色列的資金應分開處理。強生的談話擺明不支持總統拜登所提1060億美元、一併納入以烏兩國的包裹援助。

強生(Mike Johnson)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採訪時表示,一般而言他對援助烏克蘭感到憂心,也認為提供以色列的資金需從其他地方削減而得。

強生今天與拜登見面,說他也向白宮人員表示「眾議院共和黨人的共識,是需要將這些問題分開。」

拜登希望國會提供1060億美元的援助,其中大部分用於加強烏克蘭的防禦,剩餘資金分配給以色列、印太地區和美國邊境執法部門。

包裹裡提供色列143億美元,用於空中和飛彈防禦以及其他用途,並向烏克蘭提供610億美元。

強生談到援助烏克蘭時說:「我們想知道對當地的目標究竟為何,應對烏克蘭的終局是什麼。白宮沒有提供這幾點。」

拜登確信把援以、強化邊境等經費納入,有助於讓眾議院共和黨人買單,放行對額外的援烏經費。

然而強生受訪時說:「以色列是另一碼事,我們將提出一項超過140億美元的個別計畫資助以色列。」他說眾議院共和黨人將尋求削減其他領域的預算,挪供為援助以色列資金。

美大使:烏克蘭飛行員美國接受F16訓練 成抗俄關鍵一環

美國駐烏克蘭大使布林克(Bridget Brink)今天表示,烏克蘭飛行員現於美國接受駕駛F-16戰機訓練,這是基輔當局希望取得對抗俄羅斯所需的武器關鍵一環。

路透社報導,美國8月同意在烏克蘭飛行員培訓完後,從荷蘭和丹麥移交F-16戰機給烏克蘭。

布林克在前身為推特(Twitter)的社群平台X上說:「烏克蘭飛行員現與亞利桑那州空軍國民兵一起接受F-16訓練。」

布林克還說:「這是增進烏克蘭空防的關鍵一環。美國很自豪能與歐洲夥伴攜手支援烏克蘭抵禦俄羅斯殘酷侵略。」

俄烏戰爭至今打了20個月,烏克蘭6月進行反攻,奪回東、南部戰區的一些村莊,不過與去年在烏克蘭東北部遭占領區迅速挺進相比,進度慢很多。

烏克蘭目前仍持續遭飛彈與無人機攻擊基礎設施,俄羅斯襲擊目標包括發電網絡。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已誓言建立「F-16聯盟」,且荷蘭與丹麥等國帶頭提供戰機。目前烏國空軍中大部分為前蘇聯時期飛機。

分析:

網路虛假資訊激增 試圖削弱西方對烏克蘭援助

從假的街頭塗鴉到竄改報導來妖魔化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網路上的虛假資訊浪潮正試圖削弱西方對基輔當局的支持。這些支持在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戰爭中至關重要。

法新社報導,專家表示,這些謬誤目的在煽動西方國家的反烏克蘭情緒,並且讓厭倦戰爭的歐洲和美國盟友正在與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反目的觀點有其可信度。

這波假訊息的出現正值人們將注意力轉移到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的戰爭之際。俄羅斯預計將再次發動冬季轟炸行動,基輔正竭力留住西方支持。

隸屬於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的數位取證研究實驗室(Digital Forensic Research Lab)研究員歐薩查克(Roman Osadchuk)告訴法新社:「(虛假資訊)活動在多個國家以多種語言出現,加劇的傾向表明了背後有協同性行動。」

歐薩查克表示:「俄羅斯在這件事情上的主要目標是在西方社會中製造隔閡、製造兩極分化、並將對烏克蘭的幫助描繪成『有問題的』。」

「這些作為針對政治菁英和普通民眾,他們之中一些人可能沒有密切關注戰爭,因此更容易受『虛假言論』影響。」

法新社的事實查核人員曝光一系列與街頭藝術有關、嘲弄澤倫斯基的偽造影像。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澤倫斯基一直面臨著大量虛假資訊。

其中包括在社交媒體平台傳播的假照片,內容顯示波蘭華沙、德國柏林和法國巴黎等城市出現描繪澤倫斯基吞食其西方盟友金錢的塗鴉。但實際上並沒有這些圖畫。

華府昨天宣布向烏克蘭提供1億5000萬美元的新一輪軍事援助方案,其中包括火砲、小型武器彈藥以及反戰車武器。

歐洲聯盟也誓言提供堅定支持。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本月稍早批准一項向烏克蘭提供額外500億歐元進行重建的提案。

美國非營利組織國際共和研究會(International Republican Institute)燈塔計畫(Beacon Project)的萊洛內克(Adam Lelonek)表示:「俄羅斯正在從數十年的資訊活動中獲益。」

「俄羅斯無法從傳統戰爭中取勝,但仍渴望在資訊層面上獲得勝利。」

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联合国

俄入侵烏611天:美國宣布增援烏克蘭1.5億美元 澤倫斯基謝相挺,俄猛攻烏東 白宮稱俄軍處決抗命士兵、損失慘重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圖為去年俄軍丟棄戰車裝備。(圖取自facebook.com/GeneralStaff.ua)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27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611天。

2023年10月27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美國周四(10月26日)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新一輪軍事援助,支持烏克蘭軍隊自六月初以來對俄羅斯軍隊發起的艱難反攻。美國白宮發言人周四表示,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東部遭受了重大損失,俄羅斯正在“處決那些在烏東進攻中拒絕服從命令的士兵”。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感謝美國提供軍事援助。

♦目前對正在全力抵抗俄羅斯入侵的烏克蘭不是一個順心的時刻,在美國,強烈反對向烏克蘭提供新的軍事援助的共和黨人約翰遜當選眾議院議長;在中東,巴以衝突轉移了國際社會對烏克蘭戰事的關注;在歐盟,成員國捷克新上任總理羅伯特-菲佐宣布停止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而此刻,反攻不順利的烏克蘭,正是最需要國際支援的時刻。

♦美國、日本、南韓週三(10月25日)發表聯合聲明,強烈譴責北韓供應武器給俄羅斯,用來對付烏克蘭。聲明表示,部分武器確認已轉運交付完畢,將大幅增加戰爭傷亡。聲明也對俄羅斯可能向北韓回報提供核武和飛彈技術「深表擔憂」。

♦斯洛伐克新總理羅伯特-菲佐(Robert Fico)10月26日宣布停止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今後對烏克蘭僅限於”人道主義和平民援助”。這是西方盟國當中首次出現這種逆轉。

♦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提名已經結束,俄羅斯維持去年的決定,繼續杯葛,今年不選出電影角逐,俄羅斯奧斯卡委員會工作亦已停止。連續兩年杯葛奧斯卡,引起俄羅斯國內電影界的議論。有意見認為,無論世界局勢如何變化,都應該參加。但亦有意見認為,參賽已經無意義。

俄猛攻烏東 白宮稱俄軍處決抗命士兵、損失慘重

烏克蘭於6月初發起大規模反攻,試圖解放東部和南部被俄軍佔領的領土,但到目前為止,反攻取得的進展非常有限。

美國白宮周四稱,俄羅斯正在“處決那些在烏克蘭東部發起的攻勢中撤退的士兵”,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東部遭受了重大損失。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有消息稱,俄羅斯軍方正在處決拒絕服從命令的士兵。”

法新社報導,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在簡報會上表示:「我們掌握的情報顯示,俄軍真的在處決抗命的士兵。」

「我們也有消息指出,俄羅斯指揮官揚言處決整個單位,如果他們試圖從烏克蘭的砲火中撤退的話。」

被問及處決情況和美國取得相關情報的方式時,柯比並未提供細節。

俄羅斯已加強攻擊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州(Donetsk)阿夫迪夫卡鎮(Avdiivka)附近地區,以及烏克蘭東北部的庫普揚斯克市(Kupyansk),試圖在冬天來臨之前推進前線。

柯比說,莫斯科在這波攻勢中蒙受「重大損失」,包括至少125輛裝甲車,以及「數以千計」的傷亡人員。

他表示:「俄軍似乎正在運用我們說的人海戰術。…不出所料,俄軍士氣低落。」

國際反應:

斯洛伐克宣布停止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斯洛伐克宣布停止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菲佐先生在被任命為聯合政府首腦第二天宣布:“我們認為,對烏克蘭的援助只是人道主義和民事援助,我們將不再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他的聯合政府包括親俄極右翼政黨。

在法新社詢問下,烏克蘭外交部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迄今為止,擁有540萬居民的斯洛伐克向烏克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特別是提供了作戰飛機–蘇聯設計的米格-29 飛機、便攜式地面防空系統(Manpads)和防空系統,以及負責修理烏克蘭士兵使用的武器。

根據基爾研究所(Kiel Institute)的數據,截至 7 月 31 日,該國已承諾對烏克蘭的援助總額(主要是軍事援助)達 6.8 億歐元(7.6 億美元)。

斯洛伐克是援助額占其國內生產總值(0.65%)最大的國家之一,僅次於挪威、波羅的海三國家、丹麥和波蘭。

象徵性 

但菲佐先生的方向-社民黨(Smer-SD) 通過承諾停止對烏克蘭軍援而贏得了上個月的議會選舉,引發人們對支持基輔的西方陣營可能出現裂痕感到擔憂。

布拉尼斯拉夫·科瓦吉克(Branislav Kovacik)的馬特伊-貝爾大學政治學家布拉尼斯拉夫-科瓦契克(Branislav Kovacik)對法新社說,任何團結和支持的喪失都具有象徵意義。

他說,烏克蘭因該不缺斯洛伐克可能提供的軍備。但是”(斯洛伐克新政府)的這一立場具有重要的象徵性”。

菲佐先生在贏得議會選舉後宣稱,斯洛伐克人有”比烏克蘭更大的問題”,並呼籲進行和平談判,因為”新的殺戮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

總部位於布拉迪斯拉發的Globsec智庫稱,斯洛伐克是歐盟中最親俄的國家之一。

斯洛伐克只有40%的居民認為俄羅斯應對這場戰爭負責,而波蘭和捷克共和國的這一比例分別為 85% 和 71%。

菲佐先生周四宣稱:“烏克蘭的戰爭不是我們的,與我們無關”。他認為,”立即停止軍事行動是烏克蘭的最佳解決方案。歐盟應從武器供應國轉變為和平締造者”。

烏克蘭的另一個主要合作夥伴波蘭在9月底宣布停止向基輔提供武器,但在10月的議會選舉中,民粹民族主義者失敗後,這一決定可能會被修改。

主權外交政策

莫斯科對菲佐先生的聲明作出了反應,並淡化了其重要性。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i Peskov)對媒體說:”事實上,斯洛伐克(向基輔,編者注)交付的武器份額並不大,這就是為什麼這幾乎不會影響整個進程”,隨後他再次指責美國通過幫助烏克蘭來助長衝突。

菲佐先生在該國議會發言時還宣布,”在分析對斯洛伐克造成的影響之前”,他不會支持對俄羅斯的新制裁。他堅持說:”如果這種制裁會損害我們,就像大多數制裁那樣,我認為就沒有理由支持”。

已兩度擔任總理的菲佐在被任命為政府首腦的前一天宣布了他的”斯洛伐克主權外交政策”。

他所在的方向-社民黨在9月的議會選舉中脫穎而出,他在選舉中承諾,如果他勝選,斯洛伐克將不會再向烏克蘭運送”一發彈藥”,並呼籲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

為了組建聯合政府,菲佐先生與極右翼政黨民族黨(SNS)和左翼聲音-社民黨(Hlas)結盟。

據介紹,由前議會議長安德烈-丹科(Andrej Danko)領導的右翼民族黨與左翼方向-社民黨在反難民和親俄言論方面如出一轍。 這個左右聯盟在議會的150名議員中佔79名。

美國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新一輪軍事援助 澤連斯基感謝相挺 

澤倫斯基感謝美國軍援。(圖/翻攝自Volodymyr Zelenskyy X)

美國國務院發布的聲明稱,新一輪向烏克蘭提供的軍援包括防空系統、火炮彈藥及反坦克武器,總值1.5億美元。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烏克蘭軍隊正在勇敢地戰鬥,奪回被俄羅斯軍隊佔領的領土,這筆新的軍援將幫助烏軍繼續取得進展。”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 X平台上(前推特Twitter)發文,感謝拜登總統和美國人民提供的新的援助。

澤連斯基表示:“隨着冬季臨近,加強防空防禦保護烏克蘭城市和基礎設施至關重要。”烏克蘭方面預計俄羅斯將針對其能源基礎設施發起新的大規模空襲。

澤連斯基說, “我對與拜登總統達成的協議得到落實感到欣慰”。

烏克蘭於6月初發起大規模反攻,試圖解放東部和南部被俄軍佔領的領土,但到目前為止,反攻取得的進展非常有限。

自俄羅斯於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美國已承諾向烏克蘭提供超過43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拜登並要求國會額外撥款614億美元,其中30億美元將用於購買武器,以持續軍援烏克蘭。

分析:

目前對正在全力抵抗俄羅斯入侵的烏克蘭不是一個順心的時刻,在美國,強烈反對向烏克蘭提供新的軍事援助的共和黨人約翰遜當選眾議院議長;在中東,巴以衝突轉移了國際社會對烏克蘭戰事的關注;在歐盟,成員國捷克新上任總理羅伯特-菲佐宣布停止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而此刻,反攻不順利的烏克蘭,正是最需要國際支援的時刻。

作者:安德烈

分类
国际

斯洛伐克總統力挺維特齊 推文批中國威脅

中國外長王毅出言恫嚇訪問台灣的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一事在歐洲引發憤慨,斯洛伐克總統查普托娃1日表示不能接受中國的威脅。(圖取自instagram.com/zuzana_caputova)

中國外長王毅出言恫嚇訪問台灣的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一事在歐洲引發憤慨,除了德國外長與歐盟對外事務部之外,斯洛伐克總統查普托娃也表示不能接受中國的威脅。這是歐洲第一次有國家元首出面批評中國對維特齊訪台說三道四。

查普托娃(Zuzana Caputova)1日推文指出,「斯洛伐克支持捷克;歐盟與中國關係是以對話和相互尊重為基礎,針對歐盟成員及其代表的威脅與彼此間的夥伴關係有所衝突,因此不能接受」。

查普托娃47歲,在2019年6月成為斯洛伐克首任女總統。斯洛伐克(Slovakia 或 The Slovak Republic)是歐盟成員,與捷克(The Czech Republic)關係緊密,二者原本為一個國家,稱為Czechoslovakia,中譯為捷克,但在1993年和平分手,成為兩個獨立的國家。

王毅8月25日起出訪歐洲,31日針對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訪台一事在德國對媒體聲稱,「一定要讓維特齊為自己的短視行為和政治投機付出沉重代價」。

德國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洛特根(Norbert Röttgen)對此表示不滿,籲歐盟立場一致,避免捷克被中國報復。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對外事務發言人史丹諾(Peter Stano)1日在記者會表示,不樂見此種外交語言,但此事由捷克與中國進行雙邊討論。

史丹諾說,歐盟與中國在各項事務持續進行討論中,其中包括台灣及香港議題,會員國若提出確定的計畫,歐盟與各會員國也會作適當討論。

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1日會晤王毅後力挺捷克,批評中方的威脅行徑,強調歐盟尊重外國夥伴,但也期待獲得對方尊重,「威脅不適合這裡」。

馬斯也重申歐盟對香港問題的立場,督促中國盡快讓香港舉行立法會選舉,不要再阻撓,並收回「港區國安法」對港人自由的限制,「我們希望完整實現一國兩制」。

針對新疆維吾爾族人被大量囚禁的問題,馬斯建議由聯合國組織獨立觀察團到現場調查,他並宣布德國與中國下週將舉行人權對話,討論新疆等問題。